CN111083388B - 一种补光灯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补光灯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83388B
CN111083388B CN201911367991.6A CN201911367991A CN111083388B CN 111083388 B CN111083388 B CN 111083388B CN 201911367991 A CN201911367991 A CN 201911367991A CN 111083388 B CN111083388 B CN 1110833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ghtness value
value
brightness
image
target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6799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83388A (zh
Inventor
邵一轶
卢二利
况璐
陈明珠
吴惠敏
潘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6799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8338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833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833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833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833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4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by influencing the scene brightness using illuminat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补光灯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通过统计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亮度值,在图像中确定出目标区域,然后确定目标区域中内的第二亮度值的像素点数量与图像中的第二亮度值的像素点数量的第二比值,若第二比值大于预设的第一数值,则控制目标区域对应的补光灯进行亮度调整。本发明实施例根据实际场景中获取的图像的亮度值制定补光灯控制策略,可以适用于任何场景,保证在不同场景下都能使画面质量达到最佳,即使更换补光灯硬件,也不需重新制定补光灯控制策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重新制作二维查找表带来的效率低,耗时长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补光灯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频监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补光灯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监控摄像机的发展,变焦摄像机的镜头正往高倍、超高倍的方向发展。为了图像画面有更好的质量,目前摄像机都会对应配备补光灯,在环境条件无法满足一定的条件下,开启灯光以实现对摄像机所摄画面下的亮度补偿。对于变焦镜头的摄像机来说,由于在不同的焦段下,都有不同的视场角,对应的补光强度有不同的需求。而传统的变焦镜头摄像机的补光灯控制方式,是通过预先标定变焦摄像机在各个焦段下,能够呈现最佳图像效果的灯光强度,保存成二维查找表。在实际摄像机工作时,先通过查询当前的焦段,然后通过二维查找表找到对应的灯光强度,对于表中没有对应的值,采用插值的方式平滑过渡。
传统的补光灯控制方式带来的问题是,由于变焦摄像机在不同焦段下所应用的场景无法预知,依靠预先标定的焦段与补光强度的二维查找表一般不能适用任何场景,因此,依靠二维查找表控制补光灯也无法保证画面质量最佳。同时,采用标定二维查找表的方式,在更换补光灯硬件后,就需要重新根据新的补光灯硬件,制作二维查找表,这样带来的问题是效率低,耗时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补光灯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补光灯控制准确性较差、效率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补光灯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第一亮度值,将对应像素点数量最多的第一亮度值作为第二亮度值;
将所述图像划分为预设数量的区域,针对每个区域,计算该区域内第二亮度值的像素点数量与该区域内包含的总像素点的第一比值;判断每个第一比值是否相近;如果是,将所述图像划分为内环区域和外环区域,将所述内环区域作为目标区域,如果否,将最大的第一比值对应的区域作为目标区域;
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内的第二亮度值的像素点数量与所述图像中的第二亮度值的像素点数量的第二比值,若所述第二比值大于预设的第一数值,则控制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补光灯进行亮度调整。
进一步地,所述识别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第一亮度值,将对应像素点数量最多的第一亮度值作为第二亮度值之后,所述将所述图像划分为预设数量的区域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计算每个第一亮度值的平均亮度值,以及所述第二亮度值与所述平均亮度值的差的绝对值,判断所述绝对值是否大于预设的亮度阈值,如果是,执行将所述图像划分为预设数量的区域的步骤。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第一亮度值包括:
识别所述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第三亮度值,将每个第三亮度值归一化至预设的亮度区间,得到每个像素点的第一亮度值。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每个第一比值是否相近包括:
计算所述每个第一比值的标准差,判断所述标准差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二数值。
进一步地,所述内环区域和外环区域的面积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补光灯进行亮度调整包括:
若所述第二亮度值大于所述平均亮度值,控制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补光灯的补光强度减小;
若所述第二亮度值小于所述平均亮度值,控制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补光灯的补光强度增大。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补光灯进行亮度调整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亮度值和所述平均亮度值确定调整强度,控制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补光灯的亮度调整所述调整强度;
其中,所述调整强度为ABS(Y-Yavg)/α,α为调整系数,Y为所述第二亮度值,Yavg为所述平均亮度值。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补光灯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第一亮度值,将对应像素点数量最多的第一亮度值作为第二亮度值;
划分模块,用于将所述图像划分为预设数量的区域,针对每个区域,计算该区域内第二亮度值的像素点数量与该区域内包含的总像素点的第一比值;判断每个第一比值是否相近;如果是,将所述图像划分为内环区域和外环区域,将所述内环区域作为目标区域,如果否,将最大的第一比值对应的区域作为目标区域;
调整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内的第二亮度值的像素点数量与所述图像中的第二亮度值的像素点数量的第二比值,若所述第二比值大于预设的第一数值,则控制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补光灯进行亮度调整。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计算每个第一亮度值的平均亮度值,以及所述第二亮度值与所述平均亮度值的差的绝对值,判断所述绝对值是否大于预设的亮度阈值,如果是,执行所述划分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识别所述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第三亮度值,将每个第三亮度值归一化至预设的亮度区间,得到每个像素点的第一亮度值。
进一步地,所述划分模块,具体用于计算所述每个第一比值的标准差,判断所述标准差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二数值。
进一步地,所述调整模块,具体用于若所述第二亮度值大于所述平均亮度值,控制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补光灯的补光强度减小;若所述第二亮度值小于所述平均亮度值,控制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补光灯的补光强度增大。
进一步地,所述调整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亮度值和所述平均亮度值确定调整强度,控制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补光灯的亮度调整所述调整强度;其中,所述调整强度为ABS(Y-Yavg)/α,α为调整系数,Y为所述第二亮度值,Yavg为所述平均亮度值。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步骤。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补光灯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确定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第一亮度值,将对应像素点数量最多的第一亮度值作为第二亮度值;将所述图像划分为预设数量的区域,针对每个区域,计算该区域内第二亮度值的像素点数量与该区域内包含的总像素点的第一比值;判断每个第一比值是否相近;如果是,将所述图像划分为内环区域和外环区域,将所述内环区域作为目标区域,如果否,将最大的第一比值对应的区域作为目标区域;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内的第二亮度值的像素点数量与所述图像中的第二亮度值的像素点数量的第二比值,若所述第二比值大于预设的第一数值,则控制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补光灯进行亮度调整。
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通过统计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亮度值,在图像中确定出目标区域,然后确定目标区域中内的第二亮度值的像素点数量与图像中的第二亮度值的像素点数量的第二比值,若第二比值大于预设的第一数值,则控制目标区域对应的补光灯进行亮度调整。本发明实施例根据实际场景中获取的图像的亮度值制定补光灯控制策略,可以适用于任何场景,保证在不同场景下都能使画面质量达到最佳,即使更换补光灯硬件,也不需重新制定补光灯控制策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重新制作二维查找表带来的效率低,耗时长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补光灯控制过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补光灯控制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5提供的补光灯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6提供的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补光灯控制过程示意图,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101:确定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第一亮度值,将对应像素点数量最多的第一亮度值作为第二亮度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补光灯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PC、平板电脑等设备。
电子设备获取图像采集设备发送的图像,确定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第一亮度值,并统计每个第一亮度值的像素点数量,将对应像素点数量最多的第一亮度值作为第二亮度值。
例如,第一亮度值为100的像素点数量为3000个,第一亮度值为150的像素点数量为5000个,第一亮度值为200的像素点数量为3500个。则确定第二亮度值为150。
S102:将所述图像划分为预设数量的区域,针对每个区域,计算该区域内第二亮度值的像素点数量与该区域内包含的总像素点的第一比值;判断每个第一比值是否相近;如果是,将所述图像划分为内环区域和外环区域,将所述内环区域作为目标区域,如果否,将最大的第一比值对应的区域作为目标区域。
电子设备将图像划分为预设数量的区域。具体的,电子设备可以根据每个补光灯的监控区域将图像划分为预设数量的区域。例如,场景中配置有四个补光灯,分别对应图像中左上区域、右上区域、左下区域和右下区域,则可以将图像划分为左上区域、右上区域、左下区域和右下区域四个区域。
针对每个区域,计算该区域内第二亮度值的像素点数量与该区域内包含的总像素点的第一比值,电子设备判断得到的每个第一比值是否相近,其中,判断是否相近的方法可以是电子设备中保存预设的数值,判断任意两个第一比值的差值是否小于预设的数值,如果是,则判断得到的每个第一比值相近,如果否,则判断得到的每个第一比值不相近。
较佳的,为了使判断每个第一比值是否相近更准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每个第一比值是否相近包括:
计算所述每个第一比值的标准差,判断所述标准差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二数值。
电子设备中保存有预设的第二数值,在计算出每个第一比值之后,计算每个第一比值的标准差,当标准差小于预设的第二数值时,判断得到的每个第一比值相近,当标准差不小于预设的第二数值时,则判断得到的每个第一比值不相近。
当判断得到的每个第一比值不相近时,选取最大的第一比值对应的区域作为目标区域。当判断得到的每个第一比值相近时,进一步将图像划分为内环区域和外环区域,内环区域和外环区域的面积可以相同或不同。较佳的,所述内环区域和外环区域的面积相同。然后将内环区域作为目标区域。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的目标区域为补光灯待控制区域,根据目标区域中亮度值的分布,进而确定如何对目标区域对应的补光灯进行亮度调整。
S103: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内的第二亮度值的像素点数量与所述图像中的第二亮度值的像素点数量的第二比值,若所述第二比值大于预设的第一数值,则控制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补光灯进行亮度调整。
电子设备确定出目标区域后,确定目标区域内的第二亮度值的像素点数量与图像中的第二亮度值的像素点数量的第二比值。电子设备中保存有预设的第一数值,若第二比值大于预设的第一数值,则控制目标区域对应的补光灯进行亮度调整,若第二比值不大于预设的第一数值,则控制目标区域对应的补光灯不进行亮度调整。
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通过统计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亮度值,在图像中确定出目标区域,然后确定目标区域中内的第二亮度值的像素点数量与图像中的第二亮度值的像素点数量的第二比值,若第二比值大于预设的第一数值,则控制目标区域对应的补光灯进行亮度调整。本发明实施例根据实际场景中获取的图像的亮度值制定补光灯控制策略,可以适用于任何场景,保证在不同场景下都能使画面质量达到最佳,即使更换补光灯硬件,也不需重新制定补光灯控制策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重新制作二维查找表带来的效率低,耗时长的问题。
实施例2:
为了降低补光灯控制的功耗,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识别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第一亮度值,将对应像素点数量最多的第一亮度值作为第二亮度值之后,所述将所述图像划分为预设数量的区域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计算每个第一亮度值的平均亮度值,以及所述第二亮度值与所述平均亮度值的差的绝对值,判断所述绝对值是否大于预设的亮度阈值,如果是,执行将所述图像划分为预设数量的区域的步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进行补光灯控制之前,首先计算每个第一亮度值的平均亮度值,以及第二亮度值与平均亮度值的差的绝对值。电子设备中保存有预设的亮度阈值,电子设备判断第二亮度值与平均亮度值的差的绝对值是否大于预设的亮度阈值,如果是,则说明需要对补光灯进行亮度调整,此时进行后续补光灯控制的步骤,如果否,则说明不需要对补光灯进行亮度调整,此时也就不需要进行后续补光灯控制的步骤,从而降低补光灯控制的功耗。
实施例3:
为了便于进行补光灯的控制,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确定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第一亮度值包括:
识别所述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第三亮度值,将每个第三亮度值归一化至预设的亮度区间,得到每个像素点的第一亮度值。
由于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亮度值的表达方式有多种,为了便于进行补光灯的控制,可以对每个像素点的亮度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具体的,电子设备识别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第三亮度值,然后将每个第三亮度值归一化至预设的亮度区间,从而得到每个像素点的第一亮度值。其中,预设的亮度区间可以是0至255,也可以是0至200,或者50至255等。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对预设的亮度区间进行限定。
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识别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第三亮度值,将每个第三亮度值归一化至预设的亮度区间,得到每个像素点的第一亮度值。为后续进行补光灯控制提供了便利。
实施例4:
为了使补光灯控制更准确,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补光灯进行亮度调整包括:
若所述第二亮度值大于所述平均亮度值,控制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补光灯的补光强度减小;
若所述第二亮度值小于所述平均亮度值,控制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补光灯的补光强度增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确定的第二亮度值和每个第一亮度值的平均亮度值的大小关系可以确定出在控制补光灯时,是增大补光灯的补光强度,还是减小补光灯的补光强度。
具体的,若第二亮度值大于平均亮度值,控制目标区域对应的补光灯的补光强度减小;若第二亮度值小于平均亮度值,控制目标区域对应的补光灯的补光强度增大。其中,电子设备中可以预先设定补光灯调整强度,在增大或者减小补光灯的补光强度时,根据预先设定补光灯调整强度进行控制。
为了进一步使补光灯控制更准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补光灯进行亮度调整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亮度值和所述平均亮度值确定调整强度,控制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补光灯的亮度调整所述调整强度;
其中,所述调整强度为ABS(Y-Yavg)/α,α为调整系数,Y为所述第二亮度值,Yavg为所述平均亮度值,ABS为取绝对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第二亮度值和平均亮度值确定补光灯的调整强度,不同场景下存在不同的第二亮度值和不同的平均亮度值,本发明实施例针对不同的场景可以确定出不同的补光灯调整强度,相较于预设一个固定的调整强度更加准确,适应性更强。
具体的,补光灯调整强度的计算公式为ABS(Y-Yavg)/α,α为调整系数,Y为所述第二亮度值,Yavg为所述平均亮度值,ABS为取绝对值。根据上述公式计算补光灯调整强度,当需要增大补光强度时,则增大ABS(Y-Yavg)/α,当需要减小补光强度时,则减小ABS(Y-Yavg)/α。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补光灯控制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S201:识别所述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第三亮度值,将每个第三亮度值归一化至预设的亮度区间,得到每个像素点的第一亮度值。
S202:将对应像素点数量最多的第一亮度值作为第二亮度值,并计算每个第一亮度值的平均亮度值,以及第二亮度值与平均亮度值的差的绝对值。
S203:判断绝对值是否大于预设的亮度阈值,如果是,进行S204,如果否,流程结束。
S204:将所述图像划分为预设数量的区域,针对每个区域,计算该区域内第二亮度值的像素点数量与该区域内包含的总像素点的第一比值。
S205:判断每个第一比值是否相近,如果是,进行S206,如果否,进行S207。
S206:将所述图像划分为内环区域和外环区域,确定内环区域内的第二亮度值的像素点数量与图像中的第二亮度值的像素点数量的第二比值,若第二比值大于预设的第一数值,则控制内环区域对应的所有补光灯进行亮度调整。
S207:确定最大的第一比值对应的区域内的第二亮度值的像素点数量与图像中的第二亮度值的像素点数量的第二比值,若第二比值大于预设的第一数值,则控制最大的第一比值对应的区域对应的补光灯进行亮度调整。
实施例5: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补光灯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31,用于确定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第一亮度值,将对应像素点数量最多的第一亮度值作为第二亮度值;
划分模块32,用于将所述图像划分为预设数量的区域,针对每个区域,计算该区域内第二亮度值的像素点数量与该区域内包含的总像素点的第一比值;判断每个第一比值是否相近;如果是,将所述图像划分为内环区域和外环区域,将所述内环区域作为目标区域,如果否,将最大的第一比值对应的区域作为目标区域;
调整模块33,用于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内的第二亮度值的像素点数量与所述图像中的第二亮度值的像素点数量的第二比值,若所述第二比值大于预设的第一数值,则控制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补光灯进行亮度调整。
所述装置还包括:
判断模块34,用于计算每个第一亮度值的平均亮度值,以及所述第二亮度值与所述平均亮度值的差的绝对值,判断所述绝对值是否大于预设的亮度阈值,如果是,执行所述划分模块。
所述确定模块31,具体用于识别所述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第三亮度值,将每个第三亮度值归一化至预设的亮度区间,得到每个像素点的第一亮度值。
所述划分模块32,具体用于计算所述每个第一比值的标准差,判断所述标准差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二数值。
所述调整模块33,具体用于若所述第二亮度值大于所述平均亮度值,控制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补光灯的补光强度减小;若所述第二亮度值小于所述平均亮度值,控制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补光灯的补光强度增大。
所述调整模块33,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亮度值和所述平均亮度值确定调整强度,控制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补光灯的亮度调整所述调整强度;其中,所述调整强度为ABS(Y-Yavg)/α,α为调整系数,Y为所述第二亮度值,Yavg为所述平均亮度值,ABS为取绝对值,ABS为取绝对值。
实施例6: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4所示,包括:处理器301、通信接口302、存储器303和通信总线304,其中,处理器301,通信接口302,存储器303通过通信总线3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存储器303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301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301执行如下步骤:
确定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第一亮度值,将对应像素点数量最多的第一亮度值作为第二亮度值;
将所述图像划分为预设数量的区域,针对每个区域,计算该区域内第二亮度值的像素点数量与该区域内包含的总像素点的第一比值;判断每个第一比值是否相近;如果是,将所述图像划分为内环区域和外环区域,将所述内环区域作为目标区域,如果否,将最大的第一比值对应的区域作为目标区域;
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内的第二亮度值的像素点数量与所述图像中的第二亮度值的像素点数量的第二比值,若所述第二比值大于预设的第一数值,则控制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补光灯进行亮度调整。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由于上述电子设备解决问题的原理与补光灯控制方法相似,因此上述电子设备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具体可以为桌面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网络侧设备等。
上述电子设备提到的通信总线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该通信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通信接口302用于上述电子设备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
存储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地,存储器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的存储装置。
上述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网络处理器(Network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陈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确定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第一亮度值,将对应像素点数量最多的第一亮度值作为第二亮度值;将所述图像划分为预设数量的区域,针对每个区域,计算该区域内第二亮度值的像素点数量与该区域内包含的总像素点的第一比值;判断每个第一比值是否相近;如果是,将所述图像划分为内环区域和外环区域,将所述内环区域作为目标区域,如果否,将最大的第一比值对应的区域作为目标区域;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内的第二亮度值的像素点数量与所述图像中的第二亮度值的像素点数量的第二比值,若所述第二比值大于预设的第一数值,则控制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补光灯进行亮度调整。
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通过统计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亮度值,在图像中确定出目标区域,然后确定目标区域中内的第二亮度值的像素点数量与图像中的第二亮度值的像素点数量的第二比值,若第二比值大于预设的第一数值,则控制目标区域对应的补光灯进行亮度调整。本发明实施例根据实际场景中获取的图像的亮度值制定补光灯控制策略,可以适用于任何场景,保证在不同场景下都能使画面质量达到最佳,即使更换补光灯硬件,也不需重新制定补光灯控制策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重新制作二维查找表带来的效率低,耗时长的问题。
实施例7: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可由电子设备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当所述程序在所述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确定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第一亮度值,将对应像素点数量最多的第一亮度值作为第二亮度值;
将所述图像划分为预设数量的区域,针对每个区域,计算该区域内第二亮度值的像素点数量与该区域内包含的总像素点的第一比值;判断每个第一比值是否相近;如果是,将所述图像划分为内环区域和外环区域,将所述内环区域作为目标区域,如果否,将最大的第一比值对应的区域作为目标区域;
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内的第二亮度值的像素点数量与所述图像中的第二亮度值的像素点数量的第二比值,若所述第二比值大于预设的第一数值,则控制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补光灯进行亮度调整。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由于处理器在执行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解决问题的原理与补光灯控制方法相似,因此处理器在执行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数据存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磁性存储器如软盘、硬盘、磁带、磁光盘(MO)等、光学存储器如CD、DVD、BD、HVD等、以及半导体存储器如ROM、EPROM、EEPROM、非易失性存储器(NANDFLASH)、固态硬盘(SSD)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确定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第一亮度值,将对应像素点数量最多的第一亮度值作为第二亮度值;将所述图像划分为预设数量的区域,针对每个区域,计算该区域内第二亮度值的像素点数量与该区域内包含的总像素点的第一比值;判断每个第一比值是否相近;如果是,将所述图像划分为内环区域和外环区域,将所述内环区域作为目标区域,如果否,将最大的第一比值对应的区域作为目标区域;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内的第二亮度值的像素点数量与所述图像中的第二亮度值的像素点数量的第二比值,若所述第二比值大于预设的第一数值,则控制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补光灯进行亮度调整。
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通过统计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亮度值,在图像中确定出目标区域,然后确定目标区域中内的第二亮度值的像素点数量与图像中的第二亮度值的像素点数量的第二比值,若第二比值大于预设的第一数值,则控制目标区域对应的补光灯进行亮度调整。本发明实施例根据实际场景中获取的图像的亮度值制定补光灯控制策略,可以适用于任何场景,保证在不同场景下都能使画面质量达到最佳,即使更换补光灯硬件,也不需重新制定补光灯控制策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重新制作二维查找表带来的效率低,耗时长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补光灯控制方法,通过统计图像中高概率亮度值在图像中的聚集信息,结合补光灯调整强度,实现补灯光自动控制;概率统计得到图像中出现最高概率的亮度值,作为图像的亮度置信值,与图像的平均亮度值进行比较;采用划分区域与内外环区域复验分析的方式,来确定最高概率亮度的空间聚集信息;在实际补灯光调整中,根据最高概率亮度的空间聚集信息,进行整体或部分区域的灯光亮度调整。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5)

1.一种补光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第一亮度值,将对应像素点数量最多的第一亮度值作为第二亮度值;
将所述图像划分为预设数量的区域,针对每个区域,计算该区域内第二亮度值的像素点数量与该区域内包含的总像素点数量的第一比值;判断每个第一比值是否相近;如果是,将所述图像划分为内环区域和外环区域,将所述内环区域作为目标区域,如果否,将最大的第一比值对应的区域作为目标区域;
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内的第二亮度值的像素点数量与所述图像中的第二亮度值的像素点数量的第二比值,若所述第二比值大于预设的第一数值,则控制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补光灯进行亮度调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第一亮度值,将对应像素点数量最多的第一亮度值作为第二亮度值之后,所述将所述图像划分为预设数量的区域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计算每个第一亮度值的平均亮度值,以及所述第二亮度值与所述平均亮度值的差的绝对值,判断所述绝对值是否大于预设的亮度阈值,如果是,执行将所述图像划分为预设数量的区域的步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第一亮度值包括:
识别所述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第三亮度值,将每个第三亮度值归一化至预设的亮度区间,得到每个像素点的第一亮度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每个第一比值是否相近包括:
计算所述每个第一比值的标准差,判断所述标准差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二数值。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区域和外环区域的面积相同。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补光灯进行亮度调整包括:
若所述第二亮度值大于所述平均亮度值,控制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补光灯的补光强度减小;
若所述第二亮度值小于所述平均亮度值,控制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补光灯的补光强度增大。
7.如权利要求2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补光灯进行亮度调整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亮度值和所述平均亮度值确定调整强度,控制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补光灯的亮度调整所述调整强度;
其中,所述调整强度为ABS(Y-Yavg)/α,α为调整系数,Y为所述第二亮度值,Yavg为所述平均亮度值,ABS为取绝对值。
8.一种补光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第一亮度值,将对应像素点数量最多的第一亮度值作为第二亮度值;
划分模块,用于将所述图像划分为预设数量的区域,针对每个区域,计算该区域内第二亮度值的像素点数量与该区域内包含的总像素点数量的第一比值;判断每个第一比值是否相近;如果是,将所述图像划分为内环区域和外环区域,将所述内环区域作为目标区域,如果否,将最大的第一比值对应的区域作为目标区域;
调整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内的第二亮度值的像素点数量与所述图像中的第二亮度值的像素点数量的第二比值,若所述第二比值大于预设的第一数值,则控制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补光灯进行亮度调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计算每个第一亮度值的平均亮度值,以及所述第二亮度值与所述平均亮度值的差的绝对值,判断所述绝对值是否大于预设的亮度阈值,如果是,执行所述划分模块。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识别所述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第三亮度值,将每个第三亮度值归一化至预设的亮度区间,得到每个像素点的第一亮度值。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划分模块,具体用于计算所述每个第一比值的标准差,判断所述标准差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二数值。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模块,具体用于若所述第二亮度值大于所述平均亮度值,控制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补光灯的补光强度减小;若所述第二亮度值小于所述平均亮度值,控制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补光灯的补光强度增大。
13.如权利要求9或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亮度值和所述平均亮度值确定调整强度,控制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补光灯的亮度调整所述调整强度;其中,所述调整强度为ABS(Y-Yavg)/α,α为调整系数,Y为所述第二亮度值,Yavg为所述平均亮度值,ABS为取绝对值。
1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步骤。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步骤。
CN201911367991.6A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补光灯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0833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67991.6A CN111083388B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补光灯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67991.6A CN111083388B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补光灯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83388A CN111083388A (zh) 2020-04-28
CN111083388B true CN111083388B (zh) 2021-04-16

Family

ID=703183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67991.6A Active CN111083388B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补光灯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833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36201B (zh) * 2020-08-06 2022-06-17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2415834B (zh) * 2020-11-06 2022-03-04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灯控制的方法及设备
CN112911162B (zh) * 2021-01-19 2022-05-3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洗碗机的补光方法、补光装置以及洗碗机
CN112861839A (zh) * 2021-02-25 2021-05-28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洗碗机的方法、装置以及洗碗机
CN114170169A (zh) * 2021-11-30 2022-03-11 广州思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光源亮度调节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900617B (zh) * 2022-03-28 2023-08-08 北京京东乾石科技有限公司 补光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补光亮度调整装置
CN116056290B (zh) * 2023-03-31 2023-09-15 广东远合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夜景照明亮度控制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19989A (zh) * 2009-11-30 2010-06-02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补偿的方法及系统
CN109788206A (zh) * 2019-01-28 2019-05-21 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测光方法、装置、拍摄设备和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6028A (zh) * 2005-04-28 2006-11-01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摄影装置以及摄影装置中补偿图像画面的补偿方法
CN101282425B (zh) * 2008-04-30 2010-06-23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补偿的方法和装置
CN104200794B (zh) * 2014-08-20 2017-11-10 明基电通有限公司 影像调整方法及显示器
CN107948539B (zh) * 2015-04-30 2020-07-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闪光灯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05744177A (zh) * 2016-02-17 2016-07-06 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视频展台灯光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CN108206918B (zh) * 2016-12-19 2020-07-03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补偿方法及装置
CN106875344B (zh) * 2016-12-21 2019-09-17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图像的补光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205125B (zh) * 2017-06-30 2019-07-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566695B (zh) * 2017-08-14 2019-07-02 厦门美图之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补光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788205B (zh) * 2017-11-15 2021-03-09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调整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7995436A (zh) * 2017-12-19 2018-05-04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补光方法及装置
CN108449549B (zh) * 2018-03-19 2021-02-12 浙江国自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调节led补光灯板亮度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US10516831B1 (en) * 2018-07-12 2019-12-24 Getac Technology Corporation Vehicular image pickup device and image capturing method
CN110418069B (zh) * 2019-07-29 2024-02-20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补光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19989A (zh) * 2009-11-30 2010-06-02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补偿的方法及系统
CN109788206A (zh) * 2019-01-28 2019-05-21 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测光方法、装置、拍摄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83388A (zh) 2020-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83388B (zh) 一种补光灯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322646B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8377345B (zh) 一种曝光参数值确定方法、装置、多目摄像机及存储介质
WO2018127080A1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8705886B2 (en) System, medium, and method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of an image
US899484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adjusting a camera based on image data
CN107948538B (zh) 成像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1028189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US9313413B2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for improving image quality and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therewith
CN104301624A (zh) 一种图像拍摄亮度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376490B (zh) 一种模式切换方法、装置及使用模式切换方法的终端设备
CN104618661A (zh) 一种相机补光控制方法和装置
WO2021143300A1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2262330A (zh) 自动曝光的方法及装置
KR20220019235A (ko) 이미지 센서와 연관된 모션 특징들에 기초하여 노출 설정들을 제어하는 시스템들 및 방법들
CN111405185B (zh) 一种摄像机变倍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447372B (zh) 一种亮度参数调节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US20100328488A1 (en) Apparatus, methods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s
CN113329188A (zh) 一种曝光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53845B (zh) 曝光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747008B (zh) 一种摄像机及补光方法
CN106454140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800568B (zh) 补光方法及装置
CN110971833A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2819332B (zh) 多点测光方法、多点测光设备及显示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