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07018B - 一种相机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相机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相机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相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07018B
CN114007018B CN202111649489.1A CN202111649489A CN114007018B CN 114007018 B CN114007018 B CN 114007018B CN 202111649489 A CN202111649489 A CN 202111649489A CN 114007018 B CN114007018 B CN 1140070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era
angle
acceleration
offset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4948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07018A (zh
Inventor
左艳芬
谢奇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Peiyi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itmotion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tmotion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Witmotion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4948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0701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070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070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070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070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95Control of camera direction for changing a field of view, e.g. pan, tilt or based on tracking of obj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获取与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相机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相机系统,所述相机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到开启指令,开启相机控制装置;启动加速度传感器以及角度传感器;当加速度传感器以及角度传感器均检测到偏移量,确定两者偏移量的相对大小;根据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到的加速度偏移率的绝对值与角度传感器测量到的角度偏移率的绝对值的大小确定对应的调速参数;根据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到的加速度偏移率的大小和/或角度传感器测量到的角度偏移率的大小生成调整参数控制量并发送给相机。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实现了短距离内不接触调整相机拍摄参数,便于用户站在被拍摄者视角调整相机参数,突破了传统相机使用时的限制,使用便捷。

Description

一种相机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相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获取与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相机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相机系统。
背景技术
摄像是利用光学器件将光投射到感光元件上,利用感光元件各位置光照强度的差异产生的电压差异转化为电信息,从而实现图像的记录以及存储。在现代社会中,图像已经成为了一种保存被拍摄对象形态影像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记录生活、自动检测、远程会话等等场景。
图像采集的设备是摄像头,摄像头可以安装于摄像机上、手机上、电脑设备上,还可以安装于其它一切具有图像识别或者图像需要的各种设备上,其中,相机仍然是最主流的图像获取设备,其体积小,操作简便,可以通过各种手段的应用以提高所得图像的质量,从而保留更多的细节,便于后期的处理。
然而,现有的相机操作并不方便,特别不适用于自拍。要完成自拍,使用者需要将相机固定于一个位置,调整好参数后,跑到拍摄区域中,通过定时启动完成拍摄。显然操作不便,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相机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相机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相机控制方法,应用于相机控制装置,所述相机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到开启指令,开启相机控制装置;
启动加速度传感器以及角度传感器;
当加速度传感器以及角度传感器均检测到偏移量,确定两者偏移量的相对大小;
根据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到的加速度偏移率的绝对值与角度传感器测量到的角度偏移率的绝对值的大小确定对应的调速参数;
根据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到的加速度偏移率的大小和/或角度传感器测量到的角度偏移率的大小生成调整参数控制量并发送给相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相机控制装置,所述相机控制装置包括:
开启模块,用于接收到开启指令,开启相机控制装置;
启动模块,用于启动加速度传感器以及角度传感器;
相对大小确定模块,用于当加速度传感器以及角度传感器均检测到偏移量,确定两者偏移量的相对大小;
参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到的加速度偏移率的绝对值与角度传感器测量到的角度偏移率的绝对值的大小确定对应的调速参数;
调整参数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到的加速度偏移率的大小和/或角度传感器测量到的角度偏移率的大小生成调整参数控制量并发送给相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相机系统,所述相机系统包括:
如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相机控制装置;以及
相机本体,所述相机控制装置与所述相机本体无线连接短距离通信,用于相机拍摄时的参数调整。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实现了短距离内不接触调整相机拍摄参数,便于用户站在被拍摄者视角调整相机参数,突破了传统相机使用时的限制,使用便捷,用户体验佳。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相机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相机控制方法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相机控制方法,应用于相机控制装置,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到开启指令,开启相机控制装置;
启动加速度传感器以及角度传感器;
当加速度传感器以及角度传感器均检测到偏移量,确定两者偏移量的相对大小;
根据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到的加速度偏移率的绝对值与角度传感器测量到的角度偏移率的绝对值的大小确定对应的调速参数;
根据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到的加速度偏移率的大小和/或角度传感器测量到的角度偏移率的大小生成调整参数控制量并发送给相机。
在本实施例中,相机控制装置可以是单独的装置,也可以集成于现有设备如手机、手环、智能手表、眼镜等之上,此为可选的具体实现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开启指令可以通过按键、声控、触控等方式输入,当然,还可以利用相机的定时设置,使相机唤醒相机控制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相机控制装置中包括速度传感器以及角度传感器,通过两者的配合实现对相机拍摄参数的即时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仅有在加速度传感器以及角度传感器均检测到偏移量时才运行本发明提供的控制方法实现对相机参数的调整,有效区分了单方向的误触发,可以排除装置掉落、在固定平面上被拖动等误操作的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所调整的参数由加速度传感器与角度传感器的相对偏移量的大小确定,实现了对至少两个参数的调整。在本实施例中,对于参数调整的幅度,通过加速度传感器和/或角度传感器的偏移量的大小确定,具体参考下文实施例。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实现了短距离内不接触调整相机拍摄参数,便于用户站在被拍摄者视角调整相机参数,突破了传统相机使用时的限制,使用便捷,用户体验佳。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当加速度传感器以及角度传感器均检测到偏移量,加速度传感器和/或角度传感器,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前当的偏移量相对于前一个周期的平均偏移量差值;
根据所述差值以及前一周期的平均偏移量确定偏移率;
当偏移率小于设定阈值时,忽略本次偏移;
将前一周期的时间窗移动到当前时刻。
在本实施例中,这里的周期指计算周期,例如将10分钟作为一个计算周期,则在该时间段内采集到的传感器的所有数值进行求和之后再平均得到平均偏移量,平均偏移量与当前偏移量作差得到差值,该差值与平均偏移量的比值得到偏移率,偏移率有正负之后。通过设定偏移率,可以分辨一般的手持操作易产生的晃动等误触发,使本发明的方法更准确识别有效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将前一周期的时间窗移动到当前时刻,通过出入队列的方式,更新周期内的数据,使其包含前一刻的检测值。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到的加速度偏移率的绝对值与角度传感器测量到的角度偏移率的绝对值的大小确定对应的调速参数,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比较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加速度偏移率的绝对值与角度传感器检测到的角度偏移率的绝对值的大小;
若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加速度偏移率的绝对值大于角度传感器检测到的角度偏移率的绝对值,则调整相机放大倍数,否则调整曝光度。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将加速度传感器与角度传感器的数值与相机拍摄时需要调整的放大倍数以及曝光度关联,可以实现放大倍数以及曝光度的调整。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对于相机放大倍数,根据根据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到的加速度偏移率的大小和/或角度传感器测量到的角度偏移率的大小生成调整参数控制量并发送给相机,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角度传感器采集到的角度值,判断所述角度值是否在0°~180°范围,若是,则正向调整放大倍数,否则反向调整放大倍数;
获取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到的加速度的偏移率绝对值,根据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到的加速度的偏移率的绝对值等幅度调整放大倍数。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将加速度传感器的偏移率绝对值与放大倍数关联,这种关联是非线性的,当加速度传感器的偏移率大于某设定值时,放大倍数达到最大,随着加速度传感器的偏移率绝对值的增大,放大倍数调整的幅度增大,即调节速度加快,两者具体的数值对应关系本发明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可以理解,当加速度传感器偏移率为0时,放大倍数的调整值为0。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对于曝光度,根据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到的加速度偏移率的大小和/或角度传感器测量到的角度偏移率的大小生成调整参数控制量并发送给相机,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到的加速度的方向,若方向为正则正向调整曝光度,否则反向调整曝光度;
获取角度传感器测量到的角度的偏移率绝对值,根据角度传感器测量到的偏移率的绝对值等幅度调整曝光度。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将角度传感器的偏移率绝对值与曝光度关联,这种关联是非线性的,当角度传感器的偏移率大于某设定值时,曝光度达到最大,随着角度传感器的偏移率绝对值的增大,曝光度调整的幅度增大,即调节速度加快,两者具体的数值对应关系本发明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可以理解,当角度传感器偏移率为0时,曝光度的调整值为0。其中,加速度传感器的数值有正负之分,根据其正负确定曝光度是增加还是减小。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相机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相机的实时显示图像,所示实时显示图像由插接于相机的对端获取并经池化处理后发送到相机控制装置;
在显示界面上生成一个可操作变换的矩形区域;
根据该矩形区域相对于显示界面的位置,向所述对端请求相机图像中对应区域未经池化处理的原图像;
在矩形区域内展示部分原图像。
在本实施例中,相机控制装置与对端之间为短距离通信,受限于传输速率,本发明进一步提出了对相机的图像进行池化处理后显示于相机控制装置上的方案,通过该池化处理后的图像,用户可以在使用相机控制装置对相机参数进行调整的同时观察当前的调整效果,同时降低了数据传输量,减小了时延,可以实现图像的实时更新。
在本实施例中,更进一步地,在相机控制装置的显示界面上,生成一个可操作变换的矩形区域,在该区域内,显示相机图像对应区域的原图像,以供用户对图像的任意细节之处进行查看;该矩形区域至少包括4个可以调节的角点,通过拖动角点,可以改变矩形的大小以及位置。可以理解,矩形的边界锚定于相机控制装置显示界面的像素的边界。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相机图像进行池化处理具体为:
以图像的左下角第1行第1列的像素为起始像素,确定各像素的相似像素,对于任意像素(Ri,j,Gi,j,Bi,j),若:
像素(Ri,j+1,Gi,j+1,Bi,j+1)满足
Figure 616854DEST_PATH_IMAGE001
则为像素(Ri,j,Gi,j,Bi,j)的相似像素;
像素(Ri+1,j,Gi+1,j,Bi+1,j)满足
Figure 961248DEST_PATH_IMAGE002
则为像素(Ri,j,Gi,j,Bi,j)的相似像素;
像素(Ri+1,j+1,Gi+1,j+1,Bi+1,j+1)满足
Figure 990384DEST_PATH_IMAGE003
为像素(Ri,j,Gi,j,Bi,j)的相似像素;
同时,赋予相似像素以传递性;
根据以上规则将图像划分为若干个邻接区域;
对每个邻接区域内的所有像素均为相似像素,其RGB值根据下式进行池化操作:
Figure 558768DEST_PATH_IMAGE004
其中:Ri,j,Gi,j,Bi,j分别为第i行第j列的像素的R值、G值以及B值;
Figure 791297DEST_PATH_IMAGE005
为设定差值,且
Figure 408224DEST_PATH_IMAGE006
;MaxR、MinR、MaxG、MinG、MaxB、MinB分别为同一邻接区域内所有相似像素的最大R值、最小R值、最大G值、最小G值、最大B值以及最小B值。
在本实施例中,给出池化处理的具体算法,可以快捷地搜索图像内的相邻像素,从而将图像按色块进行分区,这种分区是非机械的,不同于现有技术的简单的直接分割成若干块,而是于基于像素之间色彩的相似性。本实施例提供的算法中,赋予相邻像素以传递性,解决了同一差值下,两个像素同时为某一个像素的相似像素但是这两个像素不相似的问题;在不同的方向,采用的差值不同,可以将图像的邻接区域向上方、右方引导,从而限制邻接区域沿45°方向拓展导致该方向的邻接区域面积过大或者两个邻接区域在该方向频繁相交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采用中值池化,可以使用户看到的图像更为柔和。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相机控制装置,所述相机控制装置包括:
开启模块,用于接收到开启指令,开启相机控制装置;
启动模块,用于启动加速度传感器以及角度传感器;
相对大小确定模块,用于当加速度传感器以及角度传感器均检测到偏移量,确定两者偏移量的相对大小;
参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到的加速度偏移率的绝对值与角度传感器测量到的角度偏移率的绝对值的大小确定对应的调速参数;
调整参数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到的加速度偏移率的大小和/或角度传感器测量到的角度偏移量的大小生成调整参数控制量并发送给相机。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相机控制装置的各个模块的解释说明请参考本发明关于相机控制方法部分或者全部实施例所述的内容,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相机系统,所述相机系统包括:
如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相机控制装置;以及
相机本体,所述相机控制装置与所述相机本体无线连接短距离通信,用于相机拍摄时的参数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相机系统由相机以及相机控制装置构成,两者短距离无线通信,可以采用蓝牙、Wi-Fi、ZigBe等方式,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相机系统还包括连接器,所述连接器与所述相机本体插拔连接,所述相机本体与所述相机控制装置通过所述连接器通信。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相机系统还包括连接器,连接器的作用除了作为与相机通信的收发装置,还可以设置一定的数据处理功能,例如执行本发明提供的池化算法以减少传输的数据量等。本实施例提供的相机系统可以直接应用于现有相机而无需要对相机硬件进行变动,适用性好。
图3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如3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输入装置和显示屏。其中,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内存储器。该计算机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还可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相机控制方法。该内存储器中也可储存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相机控制方法。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3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发明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相机控制装置可以实现为一种计算机程序的形式,计算机程序可在如图3所示的计算机设备上运行。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中可存储组成该相机控制装置的各个程序模块。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到开启指令,开启相机控制装置;
启动加速度传感器以及角度传感器;
当加速度传感器以及角度传感器均检测到偏移量,确定两者偏移量的相对大小;
根据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到的加速度偏移率的绝对值与角度传感器测量到的角度偏移率的绝对值的大小确定对应的调速参数;
根据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到的加速度偏移率的大小和/或角度传感器测量到的角度偏移率的大小生成调整参数控制量并发送给相机。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
接收到开启指令,开启相机控制装置;
启动加速度传感器以及角度传感器;
当加速度传感器以及角度传感器均检测到偏移量,确定两者偏移量的相对大小;
根据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到的加速度偏移率的绝对值与角度传感器测量到的角度偏移率的绝对值的大小确定对应的调速参数;
根据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到的加速度偏移率的大小和/或角度传感器测量到的角度偏移率的大小生成调整参数控制量并发送给相机。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各实施例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发明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 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相机控制方法,应用于相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到开启指令,开启相机控制装置;
启动加速度传感器以及角度传感器;
当加速度传感器以及角度传感器均检测到偏移量,确定两者偏移量的相对大小;
根据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到的加速度偏移率的绝对值与角度传感器测量到的角度偏移率的绝对值的大小确定对应的调速参数;
根据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到的加速度偏移率的大小和/或角度传感器测量到的角度偏移率的大小生成调整参数控制量并发送给相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加速度传感器以及角度传感器均检测到偏移量,确定两者偏移量的相对大小,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前当的偏移量相对于前一个周期的平均偏移量差值;
根据所述差值以及前一周期的平均偏移量确定偏移率;
当偏移率小于设定阈值时,忽略本次偏移;
将前一周期的时间窗移动到当前时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到的加速度偏移率的绝对值与角度传感器测量到的角度偏移率的绝对值的大小确定对应的调速参数,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比较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加速度偏移率的绝对值与角度传感器检测到的角度偏移率的绝对值的大小;
若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加速度偏移率的绝对值大于角度传感器检测到的角度偏移率的绝对值,则调整相机放大倍数,否则调整曝光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相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于相机放大倍数,根据根据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到的加速度偏移率的大小和/或角度传感器测量到的角度偏移量的大小生成调整参数控制量并发送给相机,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角度传感器采集到的角度值,判断所述角度值是否在0°~180°范围,若是,则正向调整放大倍数,否则反向调整放大倍数;
获取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到的加速度的偏移率绝对值,根据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到的加速度的偏移率的绝对值等幅度调整放大倍数;
所述对于曝光度,根据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到的加速度偏移率的大小和/或角度传感器测量到的角度偏移量的大小生成调整参数控制量并发送给相机,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到的加速度的方向,若方向为正则正向调整曝光度,否则反向调整曝光度;
获取角度传感器测量到的角度的偏移率绝对值,根据角度传感器测量到的角度的偏移率的绝对值等幅度调整曝光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相机的实时显示图像,所示实时显示图像由插接于相机的对端获取并经池化处理后发送到相机控制装置;
在显示界面上生成一个可操作变换的矩形区域;
根据该矩形区域相对于显示界面的位置,向所述对端请求相机图像中对应区域未经池化处理的原图像;
在矩形区域内展示部分原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相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相机图像进行池化处理具体为:
以图像的左下角第1行第1列的像素为起始像素,确定各像素的相似像素,对于任意像素(Ri,j,Gi,j,Bi,j),若:
像素(Ri,j+1,Gi,j+1,Bi,j+1)满足
Figure 836878DEST_PATH_IMAGE001
则为像素(Ri,j,Gi,j,Bi,j)的相似像素;
像素(Ri+1,j,Gi+1,j,Bi+1,j)满足
Figure 1143DEST_PATH_IMAGE002
则为像素(Ri,j,Gi,j,Bi,j)的相似像素;
像素(Ri+1,j+1,Gi+1,j+1,Bi+1,j+1)满足
Figure 39506DEST_PATH_IMAGE003
则为像素(Ri,j,Gi,j,Bi,j)的相似像素;
同时,赋予相似像素以传递性;
根据以上规则将图像划分为若干个邻接区域;
对每个邻接区域内的所有像素均为相似像素,其RGB值根据下式进行池化操作:
Figure 845788DEST_PATH_IMAGE004
其中:Ri,j,Gi,j,Bi,j分别为第i行第j列的像素的R值、G值以及B值;
Figure 771150DEST_PATH_IMAGE005
为设定差值,且
Figure 840737DEST_PATH_IMAGE006
;MaxR、MinR、MaxG、MinG、MaxB、MinB分别为同一邻接区域内所有相似像素的最大R值、最小R值、最大G值、最小G值、最大B值以及最小B值。
7.一种相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控制装置包括:
开启模块,用于接收到开启指令,开启相机控制装置;
启动模块,用于启动加速度传感器以及角度传感器;
相对大小确定模块,用于当加速度传感器以及角度传感器均检测到偏移量,确定两者偏移量的相对大小;
参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到的加速度偏移率的绝对值与角度传感器测量到的角度偏移率的绝对值的大小确定对应的调速参数;
调整参数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到的加速度偏移率的大小和/或角度传感器测量到的角度偏移率的大小生成调整参数控制量并发送给相机。
8.一种相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系统包括: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相机控制装置;以及
相机本体,所述相机控制装置与所述相机本体无线连接短距离通信,用于相机拍摄时的参数调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相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系统还包括连接器,所述连接器与所述相机本体插拔连接,所述相机本体与所述相机控制装置通过所述连接器通信。
CN202111649489.1A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相机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相机系统 Active CN1140070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49489.1A CN114007018B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相机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相机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49489.1A CN114007018B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相机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相机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07018A CN114007018A (zh) 2022-02-01
CN114007018B true CN114007018B (zh) 2022-04-29

Family

ID=799323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49489.1A Active CN114007018B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相机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相机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0701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58119B (zh) * 2023-06-27 2024-04-19 重庆比特数图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运动补偿、联动的多目标循环检测跟踪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48104A (zh) * 2016-09-27 2017-02-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769531A (zh) * 2018-06-21 2018-11-06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拍摄装置的拍摄角度的方法、控制装置及可穿戴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236245A (ja) * 2013-05-30 2014-12-15 株式会社ニコン カメラ用リモート操作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リモコン装置
CN103986878A (zh) * 2014-06-04 2014-08-13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操作云台摄像机的遥控装置及方法
CN105516577B (zh) * 2014-09-24 2018-11-16 深圳Tcl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摄像头拍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4853113A (zh) * 2015-05-15 2015-08-19 零度智控(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自适应调节相机曝光时间的装置及方法
US9571741B1 (en) * 2015-10-08 2017-02-14 Gopro, Inc. Smart shutter in low light
JP2018046423A (ja) * 2016-09-15 2018-03-22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携帯可能な装置、システム、携帯可能な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48104A (zh) * 2016-09-27 2017-02-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769531A (zh) * 2018-06-21 2018-11-06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拍摄装置的拍摄角度的方法、控制装置及可穿戴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07018A (zh) 2022-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49482B (zh) 对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20200017475A (ko) 관심 영역의 자동 노출 제어를 위한 조절 방법, 단말 장치 및 비 일시적 컴퓨터 판독 가능 저장 매체
CN108234858B (zh) 图像虚化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US20210334998A1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device and medium for locating center of target object region
CN110661977B (zh) 主体检测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E112011105721T5 (de) Zuwachswert einer Bilderfassungskomponente
CN108764139B (zh) 一种人脸检测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101991754B1 (ko) 이미지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그리고 전자 기기
US11836903B2 (en) Subject recognition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4007018B (zh) 一种相机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相机系统
CN104243796A (zh) 摄影装置、摄影方法、模板创建装置和模板创建方法
CN113596344A (zh) 拍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US11094041B2 (en) Generation of bokeh images using adaptive focus range and layered scattering
CN113160277A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57738A (zh) 自动曝光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0168807A1 (zh) 图像亮度的调节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KR20210049649A (ko) 얼굴 이미지를 강화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전자 기기
CN113920912A (zh) 一种显示属性调整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N108154090B (zh) 人脸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7239758B (zh) 人脸关键点定位的方法及装置
CN110047126B (zh) 渲染图像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887615A (zh) 拍摄的方法及装置
CN109120856B (zh) 一种摄像方法及装置
US20230164446A1 (en) Imaging exposure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5623313A (zh) 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516

Address after: 518000 2107, China Petroleum Building, No. 1110, Nanshan Avenue, Nanguang community, Nanshan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Peiyi Micro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floor 2, building B, building 10, Western Industrial Park, Tantou community, Songga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WITMOTION SHENZHE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