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70934A - 一种用于书籍封面的压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书籍封面的压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70934A
CN111070934A CN201911388146.7A CN201911388146A CN111070934A CN 111070934 A CN111070934 A CN 111070934A CN 201911388146 A CN201911388146 A CN 201911388146A CN 111070934 A CN111070934 A CN 1110709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entation
rod
fixed
cantilever
cre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8814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70934B (zh
Inventor
王丽鹏
孔令光
王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Jinshenghua Packaging Material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王丽鹏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王丽鹏 filed Critical 王丽鹏
Priority to CN20191138814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7093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709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709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709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709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CBOOKBINDING
    • B42C13/00Bookbinding presses; Joint-creasing equipment for bookbinding; Drying or setting devices for books

Landscapes

  • Machines For Manufacturing Corrugated Board In Mechanical Paper-Making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书籍装订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书籍封面的压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底座,底座上表面从左至右依次固定有套筒一、立架二、套筒二和立架一,套筒一上设置有用来输送封面的进料机构,立架二上固定有压痕台,立架一的上端通过悬臂一固定连接用来对封面压痕的压痕机构,且压痕机构位于压痕台的正上方,套筒二上设置有间歇传动机构,压痕机构通过间歇传动机构与送料机构传动连接。该种用于书籍封面的压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通过压痕机构实现在对封面进行书脊压痕处理的同时对封面进行翻阅线的折痕处理,简化了对封面的处理工序,降低设备的投入管理成本,操作简单便捷,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封面受损风险,提高良品率。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书籍封面的压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书籍装订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书籍封面的压痕装置及其使 用方法。
背景技术
图书的封面较厚质地较硬,目的是对图书起到保护和便于管理收纳,现 有的图书为了便于进行装订,通常会在封面的中部预先压出书脊痕迹,这样 便于图书装订时封面与书本的对接,提高装订质量,并且还会在封面靠近书 脊压痕的位置压折出翻阅线,以便读者翻阅。
现有的对封面进行压痕处理时,首先通过对封面的书脊处进行压痕,然 后移位至下移工序设备,对已经压痕处理的封面翻折压出翻阅线,这样增加 了工序步骤,增加设备的投入管理成本,而且已经压痕处理的封面在翻折处 翻阅线时需要重新的定位,比较繁琐,降低生产效率,多一次转运过程,就 增加一次封面破损的几率,从而增加不良率,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书 籍封面的压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书籍封面的压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 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书籍封面的压痕 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表面从左至右依次固定有套筒一、立架二、套筒二 和立架一,套筒一上设置有用来输送封面的进料机构,立架二上固定有压痕 台,立架一的上端通过悬臂一固定连接用来对封面压痕的压痕机构,且压痕 机构位于压痕台的正上方,套筒二上设置有间歇传动机构,压痕机构通过间 歇传动机构与送料机构传动连接。
优选的,压痕机构包括气缸,悬臂一水平横置,且悬臂一的右端固定在 立架一的上端,左端固定连接气缸,气缸竖直向下设置,且气缸的活塞杆端 固定有压痕座,压痕座的底面中部固定有竖直向下的压板。
优选的,压痕座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且压痕座的底面宽度大于顶面宽 度,压痕座的两侧定轴转动连接有压杆,且两个压杆对称设置,压杆的下端 定轴转动连接有辊筒,压杆的中部通过弹簧一与压痕座的侧面底边连接。
优选的,压痕台的上表面开设有与压板相对应的凹槽,凹槽内滑动连接 顶块,顶块的底面通过弹簧二与凹槽的底面连接。
优选的,间歇传动机构包括棘轮,棘轮的外圈底面同轴固定连接转套, 转套套接在套筒二的内部,且转套可在套筒二内定轴转动,棘轮的内圈中心 开设有一个横截面为一字型的通孔,通孔内插接有麻花杆,麻花杆的横截面 与通孔相适配,且麻花杆可在通孔内上下滑动。
优选的,麻花杆的上端固定有多棱杆,多棱杆的上端固定有凸杆一和凸 杆二,立架一上固定有悬臂二和限位杆,多棱杆滑动连接在悬臂二上,凸杆 二位于限位杆的上方,且可与限位杆抵扣接触,凸杆二通过弹簧三与悬臂二 连接。
优选的,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有水平横置的升降杆,升降杆的右端位于 凸杆一的下方,且可与凸杆一抵扣接触,悬臂一的下侧固定有触碰开关一, 悬臂二的上侧固定有触碰开关二,升降杆位于触碰开关一和触碰开关二,且 升降杆可分别与触碰开关一和触碰开关二触碰接触。
优选的,进料机构包括转盘和转轴,转轴定轴转动连接在套筒一内,转 盘固定在转轴上,且转盘和转轴共用中心轴线,转盘的底面与压痕台的上表 面贴合并可相对滑动,转盘上表面开设有多个与封面对应的定位槽,多个所 述定位槽沿转盘的圆周走向等间隔分布,定位槽的底部中线位置开设有贯通 转盘的条形通槽,且条形通槽可与凹槽对应,转轴上同轴固定有带轮盘,带 轮盘与棘轮的外圈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分别与触碰开关一和触碰 开关二电连接,控制器的执行输出端与气缸电连接。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用于书籍封面的压痕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压痕机构对封面同时进行书脊压痕和翻阅线压痕处理;
步骤二:压痕机构与进料机构脱离;
步骤三:压痕机构复位,并同时通过间歇传动机构驱动进料机构送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通过压痕机构实现在对封面进行书脊压痕处理的同时对封面 进行翻阅线的折痕处理,简化了对封面的处理工序,降低设备的投入管理成 本,只需要将封面放置在定位槽内即可完成定位,操作简单便捷,提高生产 效率,降低封面受损风险,提高良品率。
本发明中,在压痕机构复位的过程中同时通过间歇传动机构驱动进料机 构送料,自动化程度高,省时省力,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总装截面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的总装截面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的总装截面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发明中的转盘结构俯视图;
图5为图1中的A-A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封面压痕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套筒一;3-带轮盘;4-转轴;5-进料转盘;6-条形通 槽;7-定位槽;8-弹簧一;9-辊筒;10-压杆;11-压痕座;12-气缸;13-触 碰开关一;14-悬臂一;15-凸杆一;16-多棱杆;17-凸杆二;18-升降杆;19- 触碰开关二;20-压板;21-顶块;22-凹槽;23-弹簧二;24-棘轮;25-限位 杆;26-弹簧三;27-立架一;28-麻花杆;29-转套;30-套筒二;31-压痕台;32-皮带;33-立架二;34-悬臂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 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工作人员在没 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 围。
请参阅图1-6,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书籍封面的压痕装置, 包括底座1,底座1上表面从左至右依次固定有套筒一2、立架二33、套筒二 30和立架一27,套筒一2上设置有用来输送封面的进料机构,立架二33上 固定有压痕台31,立架一27的上端通过悬臂一14固定连接用来对封面压痕 的压痕机构,且压痕机构位于压痕台31的正上方,套筒二30上设置有间歇 传动机构,压痕机构通过间歇传动机构与送料机构传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压痕机构包括气缸12,悬臂一14水平横置,且悬臂一14 的右端固定在立架一27的上端,左端固定连接气缸12,气缸12竖直向下设 置,且气缸12的活塞杆端固定有压痕座11,压痕座11的底面中部固定有竖 直向下的压板20。
本实施例中,压痕座11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且压痕座11的底面宽度 大于顶面宽度,压痕座11的两侧定轴转动连接有压杆10,且两个压杆10对 称设置,压杆10的下端定轴转动连接有辊筒9,压杆10的中部通过弹簧一8 与压痕座11的侧面底边连接,两个压杆10呈八字形设置。
本实施例中,压痕台31的上表面开设有与压板20相对应的凹槽22,凹 槽22内滑动连接顶块21,顶块21的底面通过弹簧二23与凹槽22的底面连 接。
本实施例中,间歇传动机构包括棘轮24,棘轮24的外圈底面同轴固定连 接转套29,转套29套接在套筒二30的内部,且转套29可在套筒二30内定 轴转动,如图5所示,棘轮24的内圈中心开设有一个横截面为一字型的通孔, 通孔内插接有麻花杆28,麻花杆28的横截面与通孔相适配,且麻花杆28可 在通孔内上下滑动,图5中,棘轮24的内圈顺时针转动能够通过棘爪带动外 圈同步顺时针转动,从而使得外圈通过皮带32带动带轮盘3转动,棘轮24 的内圈逆时针转动不能够通过棘爪带动外圈同步转动,此时外圈不能通过皮 带32带动带轮盘3转动。
本实施例中,麻花杆28的上端固定有多棱杆16,多棱杆16的上端固定 有凸杆一15和凸杆二17,立架一27上固定有悬臂二34和限位杆25,多棱 杆16滑动连接在悬臂二34上,凸杆二17位于限位杆25的上方,且可与限 位杆25抵扣接触,凸杆二17通过弹簧三26与悬臂二34连接。
本实施例中,气缸12的活塞杆上固定有水平横置的升降杆18,升降杆 18的右端位于凸杆一15的下方,且可与凸杆一15抵扣接触,悬臂一14的下 侧固定有触碰开关一13,悬臂二34的上侧固定有触碰开关二19,升降杆18 位于触碰开关一13和触碰开关二19,且升降杆18可分别与触碰开关一13和 触碰开关二19触碰接触。
本实施例中,进料机构包括转盘5和转轴4,转轴4定轴转动连接在套筒 一2内,转盘5固定在转轴4上,且转盘5和转轴4共用中心轴线,转盘5 的底面与压痕台31的上表面贴合并可相对滑动,如图4所示,转盘5上表面 开设有多个与封面对应的定位槽7,多个所述定位槽7沿转盘5的圆周走向等 间隔分布,定位槽7的底部中线位置开设有贯通转盘5的条形通槽6,且条形 通槽6可与凹槽22对应,转轴4上同轴固定有带轮盘3,带轮盘3与棘轮24 的外圈通过皮带32传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分别与触碰开关一13 和触碰开关二19电连接,控制器的执行输出端与气缸12电连接。
为了体现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和优点,下面给出该种用于书籍封面的压痕 装置的使用方法,在使用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如图1、图2、图3和图5所示,如图5通过人工或拾取设备在 转盘5上的定位槽7内放置封面,定位槽7的作用是对封面进行定位,提高 封面的压痕质量,通过控制器启动气缸12工作,气缸12工作后通过活塞杆 的伸出带动压痕座11和压板20同步下移,当压板20的下表面与位于压痕台 31上的定位槽7内部的封面接触后,带动封面的中部从条形通槽6下移,并 向凹槽22内部滑动,压板20在凹槽22内下移的同时对顶板施加下压的力, 使得顶板21在凹槽22内下移并压缩弹簧二23,使得弹簧二23获得一个恢复 力,该恢复力用来将顶板21复位同时将完成压痕后的封面从凹槽22内顶出;
封面被压板20压入凹槽后,在压板20的底面两侧边拐角以及顶板21上 表面与凹槽22侧壁形成内凹直角的弯折作用下形成如图6所示的书脊压痕, 实现对封面进行书脊压痕处理;
在压板20对封面压痕处理的同时,压痕座11同步带动两侧的压杆10和 对应的辊筒9同步下移,初始状态下,辊筒9下部位于压板20下部的上方, 在压板20与封面上表明接触后,使得辊筒9与压板20两侧的封面上表面接 触,并且沿定位槽7的槽底向远离压板20的方向滚动,进而使得封面与条形 通槽6的两侧之间弯折呈直角,且保证了封面上除压痕外的平整,实现在对 封面进行书脊压痕处理的同时对封面进行如图6中所示的翻阅线的折痕处理, 简化了对封面的处理工序,降低设备的投入管理成本,只需要将封面放置在 定位槽7内即可完成定位,操作简单便捷,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封面受损风 险,提高良品率;
在压杆10带动辊筒9远离压板20的过程中,压杆10远离压痕座11的 侧壁,从而对弹簧一8进行拉伸,使得弹簧一8获得一个恢复力,该恢复力 用来使压杆10复位,以便对下一封面进行翻阅线的压折处理;
在气缸12的活塞杆带动压痕座11下移的同时也带动升降杆18下移,升 降杆18的下移对凸杆一15无向上的支撑力,因此在弹簧三26的作用下力, 通过凸杆二17带动多棱杆16和凸杆一15同步下移,当凸杆二17与限位杆 25抵扣接触时,限位杆25对凸杆二17施加向上的支撑力,从而使得凸杆二 17、多棱杆16和凸杆一15停止下移,并保持不动,多棱杆16的横截面为多 边形,因此仅能够在悬臂二34上进行上下滑动,不能旋转,从而避免凸杆二 17和凸杆一15随多棱杆16旋转,分别与限位杆25、升降杆18错位,确保 整个装置的正常运行,而且还避免带动麻花杆28旋转,从而避免因麻花杆28 的转动通过棘轮24带动转盘5转动,进而确保在压板20下移的过程中保持 转盘5不动,确保压痕处理的正常进行;
如图5所示,多棱杆16带动麻花杆28下移的同时,麻花杆28通过其两 侧的螺旋面对通孔的侧壁施加扭矩,从而通过通孔侧壁带动棘轮24的内圈逆 时针转动,内圈逆时针转动不能够通过棘爪带动外圈转动,从而不能够带动 进料机构转动,进而使得在压痕机构对封面压痕处理时,保持转盘5不动, 确保整个装置的正常运行,提高生产效率;
当升降杆18下移至触碰开关二19处,并与触碰开关二19抵扣接触时, 此时压板20和辊筒9完成对封面的压痕处理;
步骤二:如图3、图2和图1所示,升降杆18与触碰开关二19接触后, 触碰开关二19接收到升降杆18的触碰信号,并将该触碰信号输送至控制器, 控制器控制气缸12反向工作带动活塞杆上移并复位,从而通过活塞杆同步带 动压痕座11和压板20上移,压板20的上移对顶板21无下压力,顶板21在 弹簧二23的恢复力作用下沿凹槽22上移并复位,同时将封面陷于凹槽22内 的部分推出,无需外力取出,实现自动卸料的目的,有助于提高自动化;
压痕座11上移后,对压杆10的无下压力,在弹簧一8的恢复力作用下 使得压杆10向压痕座11的侧面靠近并复位,以便对下一封面进行翻阅线的 压折处理;
活塞杆的上移同步带动升降杆18上移,当升降杆18刚好与凸杆一15抵 扣接触时,此时压板20正好上移至转盘5的上方,这样为了避免间歇传动机 构带动转盘5转动时,压板20还未脱离定位槽7,进而避免转盘5转动时定 位槽7与压板20产生干涉,从而确保整个装置的正常进行;
步骤三:升降杆18与凸杆一15抵扣接触后,带动凸杆一15上移,从而 同步带动多棱杆16和凸杆二17上移,凸杆二17的上移对弹簧三26拉伸, 使其获得一个恢复力,该恢复力通过凸杆二17带动多棱杆16下移,多棱杆 16的上移同步带动麻花杆28上移,如图5所示,麻花杆28上移的同时通过 其两侧的螺旋面对通孔的侧壁施加反向扭矩,从而通过通孔侧壁带动棘轮24 的内圈顺时针转动,内圈顺时针转动能够通过棘爪带动外圈同步顺时针转动, 从而通过皮带32带动带轮盘3顺时针转动,进而同步带动转轴4顺时针转动, 转轴4的顺时针转动同步带动转盘5顺时针转动,转盘5的顺时针转动使得 已经压痕处理后的封面移出压痕台31的上方,并通过人工手动或拾取设备取 下已经压痕处理后的封面,同时转盘5将待处理的封面移至压痕台31的上方, 以便压痕机构对封面进行压痕处理,整个过程同步进行,省时省力,提高工 作效率,当升降杆18与触碰开关一13接触后,触碰开关一13接收到触碰信 号,并将该触碰信号输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气缸12再次反向工作,如此 循环,从而高效的对封面进行压痕处理。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 业的技术工作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 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 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 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 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用于书籍封面的压痕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从左至右依次固定有套筒一(2)、立架二(33)、套筒二(30)和立架一(27),所述套筒一(2)上设置有用来输送封面的进料机构,所述立架二(33)上固定有压痕台(31),所述立架一(27)的上端通过悬臂一(14)固定连接用来对封面压痕的压痕机构,且压痕机构位于压痕台(31)的正上方,所述套筒二(30)上设置有间歇传动机构,所述压痕机构通过间歇传动机构与送料机构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书籍封面的压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痕机构包括气缸(12),所述悬臂一(14)水平横置,且悬臂一(14)的右端固定在立架一(27)的上端,左端固定连接气缸(12),所述气缸(12)竖直向下设置,且气缸(12)的活塞杆端固定有压痕座(11),所述压痕座(11)的底面中部固定有竖直向下的压板(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书籍封面的压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痕座(11)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且压痕座(11)的底面宽度大于顶面宽度,所述压痕座(11)的两侧定轴转动连接有压杆(10),且两个压杆(10)对称设置,所述压杆(10)的下端定轴转动连接有辊筒(9),所述压杆(10)的中部通过弹簧一(8)与压痕座(11)的侧面底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书籍封面的压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痕台(31)的上表面开设有与压板(20)相对应的凹槽(22),所述凹槽(22)内滑动连接顶块(21),所述顶块(21)的底面通过弹簧二(23)与凹槽(22)的底面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书籍封面的压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歇传动机构包括棘轮(24),所述棘轮(24)的外圈底面同轴固定连接转套(29),所述转套(29)套接在套筒二(30)的内部,且转套(29)可在套筒二(30)内定轴转动,所述棘轮(24)的内圈中心开设有一个横截面为一字型的通孔,所述通孔内插接有麻花杆(28),所述麻花杆(28)的横截面与通孔相适配,且麻花杆(28)可在通孔内上下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书籍封面的压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麻花杆(28)的上端固定有多棱杆(16),所述多棱杆(16)的上端固定有凸杆一(15)和凸杆二(17),所述立架一(27)上固定有悬臂二(34)和限位杆(25),所述多棱杆(16)滑动连接在悬臂二(34)上,所述凸杆二(17)位于限位杆(25)的上方,且可与限位杆(25)抵扣接触,所述凸杆二(17)通过弹簧三(26)与悬臂二(34)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书籍封面的压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12)的活塞杆上固定有水平横置的升降杆(18),所述升降杆(18)的右端位于凸杆一(15)的下方,且可与凸杆一(15)抵扣接触,所述悬臂一(14)的下侧固定有触碰开关一(13),所述悬臂二(34)的上侧固定有触碰开关二(19),所述升降杆(18)位于触碰开关一(13)和触碰开关二(19),且升降杆(18)可分别与触碰开关一(13)和触碰开关二(19)触碰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书籍封面的压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机构包括转盘(5)和转轴(4),所述转轴(4)定轴转动连接在套筒一(2)内,所述转盘(5)固定在转轴(4)上,且转盘(5)和转轴(4)共用中心轴线,所述转盘(5)的底面与压痕台(31)的上表面贴合并可相对滑动,所述转盘(5)上表面开设有多个与封面对应的定位槽(7),多个所述定位槽(7)沿转盘(5)的圆周走向等间隔分布,所述定位槽(7)的底部中线位置开设有贯通转盘(5)的条形通槽(6),且条形通槽(6)可与凹槽(22)对应,所述转轴(4)上同轴固定有带轮盘(3),所述带轮盘(3)与棘轮(24)的外圈通过皮带(32)传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书籍封面的压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分别与触碰开关一(13)和触碰开关二(19)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的执行输出端与气缸(12)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书籍封面的压痕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压痕机构对封面同时进行书脊压痕和翻阅线压痕处理;
步骤二:压痕机构与进料机构脱离;
步骤三:压痕机构复位,并同时通过间歇传动机构驱动进料机构送料。
CN201911388146.7A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用于书籍封面的压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ctive CN1110709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88146.7A CN111070934B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用于书籍封面的压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88146.7A CN111070934B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用于书籍封面的压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70934A true CN111070934A (zh) 2020-04-28
CN111070934B CN111070934B (zh) 2021-08-06

Family

ID=70319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88146.7A Active CN111070934B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用于书籍封面的压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70934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46004A (zh) * 2020-06-04 2020-09-11 钱文 一种便于使用的票据收集箱
CN111688042A (zh) * 2020-06-22 2020-09-22 瑞安市佰德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墙体预埋孔用的内壁凿毛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14801133A (zh) * 2022-04-13 2022-07-29 哈尔滨学院 一种文件夹制造装置
CN115246278A (zh) * 2022-01-07 2022-10-28 杨英 一种胶订机纸面平整调整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8330436U1 (de) * 1983-10-22 1984-03-29 Schröter, Axel, 8402 Neutraubling Buchrueckenrundungsvorrichtung
CN2468730Y (zh) * 2001-03-16 2002-01-02 河北新华印刷一厂 书封折前口机
CN2494266Y (zh) * 2000-04-04 2002-06-05 陈玉清 封皮压痕机构
DE102013002942A1 (de) * 2013-02-21 2014-09-04 Horst Rathert Einhängemaschine
CN206968228U (zh) * 2017-05-19 2018-02-06 平湖英厚机械有限公司 书本上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8330436U1 (de) * 1983-10-22 1984-03-29 Schröter, Axel, 8402 Neutraubling Buchrueckenrundungsvorrichtung
CN2494266Y (zh) * 2000-04-04 2002-06-05 陈玉清 封皮压痕机构
CN2468730Y (zh) * 2001-03-16 2002-01-02 河北新华印刷一厂 书封折前口机
DE102013002942A1 (de) * 2013-02-21 2014-09-04 Horst Rathert Einhängemaschine
CN206968228U (zh) * 2017-05-19 2018-02-06 平湖英厚机械有限公司 书本上封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46004A (zh) * 2020-06-04 2020-09-11 钱文 一种便于使用的票据收集箱
CN111646004B (zh) * 2020-06-04 2021-12-31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便于使用的票据收集箱
CN111688042A (zh) * 2020-06-22 2020-09-22 瑞安市佰德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墙体预埋孔用的内壁凿毛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11688042B (zh) * 2020-06-22 2022-09-06 新疆天恒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墙体预埋孔用的内壁凿毛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15246278A (zh) * 2022-01-07 2022-10-28 杨英 一种胶订机纸面平整调整装置
CN114801133A (zh) * 2022-04-13 2022-07-29 哈尔滨学院 一种文件夹制造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70934B (zh) 2021-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70934B (zh) 一种用于书籍封面的压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8261582U (zh) 一种门壳成型折弯机
CN103817578A (zh) 一种筷子自动成型机
CN108792781A (zh) 一种全自动绕丝生产线
CN209234812U (zh) 穿串机
CN114259065B (zh) 一种苹果去核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08353964A (zh) 一种实现春卷皮包馅的包馅方法
CN212373024U (zh) 用于上壳机的书本压平压槽装置
CN105638811A (zh) 一种能够实现春卷包馅的装置及其包馅方法
CN110978851B (zh) 一种防水书的书脊定型设备
CN208753706U (zh) 一种超静音剥线打端子机
KR102484370B1 (ko) 꽈배기 제조장치
CN203696680U (zh) 一种筷子自动成型机
CN112167685A (zh) 一种制作面筋用自动包卷设备
CN112809539A (zh) 一种粉末冶金模具钢加工抛光装置
CN105779665A (zh) 一种制鞋皮革去褶皱装置
CN205695307U (zh) 一种春卷皮包馅装置
CN110947576A (zh) 桶盖卷边注胶机
US5980181A (en) Apparatus for applying a wraparound cover to a pad of paper
CN206043245U (zh) 一种多工位揉捏式馒头成型装置
CN110216991A (zh) 一种烫金边一体机
CN203696686U (zh) 一种筷子自动成型机的张紧装置
CN104999610A (zh) 用于梳针染头机的染头机构
CN205695305U (zh) 一种实现春卷皮包馅的装置
CN205853343U (zh) 手套加工设备的毛刷卷边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21

Address after: 210000 fujiatan forest farm, Gaochun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Nanjing Jinshenghua Packaging Mate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723300 Wukang North Road, Yang County, Hanzhong City, Shaanx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Wang Lipeng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