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66114A - 电路断路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路断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66114A
CN111066114A CN201880055480.8A CN201880055480A CN111066114A CN 111066114 A CN111066114 A CN 111066114A CN 201880055480 A CN201880055480 A CN 201880055480A CN 111066114 A CN111066114 A CN 1110661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dth
rod
relationship
opening
conductor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5548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66114B (zh
Inventor
酒井俊行
藤原友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ce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aice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cel Corp filed Critical Daice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0661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661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661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661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9/00Switching devices actuated by an explosion produced within the device and initiated by an electric current
    • H01H39/006Opening by severing a conduc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9/00Switching devices actuated by an explosion produced within the device and initiated by an electric curr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02Housings; Casings; Bases; Mountings
    • H01H71/0207Mounting or assembl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circuit break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02Housings; Casings; Bases; Mountings
    • H01H71/0264Mountings or coverplates for complete assembled circuit breakers, e.g. snap mounting in pane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9/00Switching devices actuated by an explosion produced within the device and initiated by an electric current
    • H01H2039/008Switching devices actuated by an explosion produced within the device and initiated by an electric current using the switch for a battery cutoff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 Fuses (AREA)
  • Circuit Breakers (AREA)
  • Distribution Board (AREA)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以小的输出将导体片切断的电路断路装置。电路断路装置,其中,在从壳体的第1端部侧朝向壳体的轴向相反侧的第2端部侧形成的筒状空间内,依次配置有点火器、棒状发射体、用于形成电路的一部分的导体片,在壳体的第2端部与导体片之间具有绝缘封闭空间,导体片为由两端侧的第1连接部、第2连接部和中间的切断部构成的板片,切断部面沿上述壳体的宽度方向配置,就棒状发射体而言,顶端部的壳体宽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四边形,并且相对于导体片的切断部的面沿壳体轴向配置,就绝缘封闭空间而言,壳体宽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四边形,并且具有面向导体片的开口部、与开口部在壳体轴向上相对的封堵端面、开口部与封堵端面之间的4个侧面,绝缘封闭空间的开口部的宽度(W1)与棒状发射体的顶端部的宽度(L1)具有W1>L1且W1‑L1≥0.25mm的关系。

Description

电路断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在汽车、家电产品等的电路中使用的电路断路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家电产品等的电路本身、包含所述电路的系统整体发生异常时等,通过将电路截断而使得大的灾害被防患于未然的电路断路装置已在被使用,在电动汽车的电路中电路断路装置尤为重要。关于电路断路装置,已知有在壳体内收纳有点火器、发射体(活塞)、导体等的电路断路装置(US2005/0083164A、US2005/0083165A、US2012/0234162A、JPH11-232979A、JP2014-49300A、JP2016-85947A、JP2014-49300A)。
在US2005/0083164A、US2005/0083165A中,作为壳体的材质,例示了金属、陶瓷、聚合物,并记载了特定的聚合物是优选的(US2005/0083164A的第2~3页、US2005/0083165A的第2页)。
在JPH11-232979A中,外壳13由不锈钢制成([0011]段)。
在JP2014-49300A中,外壳30由具有电绝缘性且强度高的材料(例如树脂材料)形成(0034段)。在使用了聚合物材料(树脂材料)时,如例如根据US2005/0083164A、US2005/0083165A、JP2014-49300A各自的图1等也能理解到的那样,从赋予必要的强度这一点出发,需要将壳体(外壳)设为厚壁。在使用了不锈钢的外壳13时,除了质量的增加变大之外,还需要组合配置绝缘外壳14,因此结构和组装变得复杂。
JP2016-85947A通过使用金属制的圆柱体(cylinder)来对树脂制的壳体进行加强,从而得到US2005/0083164A、US2005/0083165A、US2012/0234162A、JPH11-232979A、JP2014-49300A中没有的作用效果。
JP2014-49300A设置有用于将在通电状态的导电体被切断时产生的电弧消弧的消弧室32(权利要求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电路断路装置,其中,在由合成树脂形成的壳体内,在从上述壳体的第1端部朝向壳体的轴向相反侧的第2端部形成的筒状空间内依次配置有点火器、由合成树脂形成的棒状发射体、用于形成电路的一部分的导体片,在上述壳体的第2端部与上述导体片之间具有绝缘封闭空间,
上述导体片为由两端侧的第1连接部、第2连接部和中间部分的切断部构成的板片,上述切断部的面沿与上述壳体的轴向正交的壳体宽度方向配置,
就上述棒状发射体而言,顶端部的壳体宽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四边形,并且以与上述导体片的切断部的面在壳体轴向上相对的方式配置,
就上述绝缘封闭空间而言,壳体宽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四边形,并且具有面向上述导体片的开口部、与上述开口部在壳体轴向上相对的封堵端面、上述开口部与上述封堵端面之间的4个侧面,
上述绝缘封闭空间的开口部的宽度(W1)与上述棒状发射体的顶端部的宽度(L1)具有W1>L1且W1-L1≥0.25mm的关系。
附图说明
本发明可通过以下的详细说明和附图而更完整地被理解,但这些仅是为了进行说明才附加的,并不对本发明进行限制。
[图1]图1(a)为本发明的电路断路装置的轴向截面图,(b)为(a)的局部截面图,(c)为与(b)对应的现有技术的截面图。
[图2]图2为与图1(a)的电路断路装置不同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轴向截面图。
[图3]图3为与图1(a)的电路断路装置不同的又一实施方式的轴向截面图。
[图4]图4为与图1(a)的电路断路装置不同的又一实施方式的轴向截面图。
[图5]图5为与图1(a)的电路断路装置不同的又一实施方式的轴向截面图。
[图6]图6为与图1(a)的电路断路装置不同的又一实施方式的轴向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即使在导体片切断时产生了电弧的情况下也能够消弧的电路断路装置。
本发明的电路断路装置安装于汽油汽车或柴油汽车的电池(锂离子电池等)、电动汽车的电路、家电产品等的各种各样的电路而使用,在电路发生了异常时能够将电路截断。
本发明的电路断路装置也可以单独安装于上述的各种汽车,但也可以例如以能够与搭载于汽车的安全气囊装置联动地工作的方式安装。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搭载了安全气囊装置的各种汽车发生了事故时,收到安全气囊装置的工作信号,本发明的电路断路装置也会工作而使电路被截断,从而能够防止大电流的漏电。
壳体由合成树脂制成,并具有从第1端部侧朝向壳体的轴向相反侧的第2端部侧形成的筒状空间,上述筒状空间的第2端部侧经由导体片而与绝缘封闭空间相连。壳体的外形根据安装部位而适当确定。壳体为能够收纳点火器、发射体、导体片等部件、或者安装上述部件的形状、结构和大小。壳体也可以设为包括:从第1端部至设置有导体片的部分为止的第1壳体、和从设置有导体片的部分至第2端部为止的第2壳体(底部夹持件,bottom clip)。
就点火器而言,除了在已知的电路断路装置中使用的点火器之外,也可以是在汽车的安全气囊装置中使用的气体发生器用的点火器等。点火器具备具有火药的点火部和用于进行通电的导电销,工作时,通过从外部电源通电而使火药燃烧,产生燃烧气体、火焰等燃烧生成物。
棒状发射体用于承受由点火器工作所产生的燃烧生成物的压力而在壳体内沿轴向移动、并切断导体片而将电路截断。棒状发射体可以是整体为均匀外径(均匀宽度)的结构,也可以是顶端部比其他部分大的结构,还可以是顶端部比其他部分小的结构。就棒状发射体的顶端部而言,从容易将导体片切断的方面考虑,为四棱柱形状(壳体宽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四边形),优选上述截面形状为正方形。棒状发射体可以使用由与壳体相同的合成树脂形成的发射体。
导体片可以使用与在已知的电路断路装置中使用的导体片相同的导体片。导体片为由两端侧的连接部(第1连接部和第2连接部)和中间部分的切断部构成的板片,用于在安装于电路时形成电路的一部分。导体片的形状为与针对壳体的安装部分的形状及结构相对应的板形状。导体片配置于筒状空间与绝缘封闭空间之间。
壳体的绝缘封闭空间的开口部的宽度(W1)与棒状发射体的顶端部的宽度(L1)具有W1>L1且W1-L1≥0.25mm的关系。W1-L1优选为0.5mm以上,更优选为0.8mm以上,优选为2mm以下,更优选为1.5mm以下。若绝缘封闭空间的开口部的宽度(W1)与棒状发射体的顶端部的宽度(L1)具有上述关系,则在工作时棒状发射体按压导体片的切断部的一面侧(壳体的第1端部侧)时,使得与此同时导体片的切断部的另一面侧(壳体的第2端部侧)以与角部(其为绝缘封闭空间的开口部与4个侧面部的边界部的角部)碰撞的状态被压入,因此容易被切断。因此,使得能够减小向棒状发射体施加压力的点火器的输出,使得电路断路装置自身也能够实现小型化。
关于本发明的电路断路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就上述绝缘封闭空间而言,上述开口部的宽度(W1)与上述封堵端面的宽度(W2)具有W1>W2的关系,上述封堵端面的宽度(W2)与上述棒状发射体的顶端部的宽度(L1)具有W2>L1的关系。
通过具有W2>L1的关系,从而即使在导体片被切断时产生了电弧,也容易被消弧。
关于本发明的电路断路装置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就上述绝缘封闭空间而言,上述开口部的宽度(W1)与上述封堵端面的宽度(W2)具有W1>W2的关系,上述封堵端面的宽度(W2)与上述棒状发射体的顶端部的宽度(L1)具有W2<L1的关系,从上述开口部至上述封堵端面为止的上述4个侧面形成连续的倾斜面。
通过具有W1>W2、W2<L1的关系,并且使得4个侧面形成倾斜面,从而能够逐渐地吸收工作时的棒状发射体的动能,并且即使在导体片被切断时产生了电弧,也容易被消弧。
关于本发明的电路断路装置的又一优选实施方式,就上述绝缘封闭空间而言,上述开口部的宽度(W1)、上述相对的侧面间的宽度(W3)及上述封堵端面的宽度(W2)具有W1>W2=W3的关系,上述封堵端面的宽度(W2)与上述棒状发射体的顶端部的宽度(L1)具有W2>L1且W2-L1≤0.25mm的关系,在上述开口部与上述4个侧面的边界部形成有基于宽度差(W1-W3)的环状阶差部。
通过具有W1>W2、W2>L1、W2-L1≤0.25mm的关系,从而即使在导体片被切断时产生了电弧,也容易被消弧。
关于本发明的电路断路装置的又一优选实施方式,上述棒状发射体具有宽度大的主体部、和宽度小于上述主体部的顶端部,上述主体部与上述顶端部之间形成倾斜面,就上述绝缘封闭空间而言,上述开口部的宽度(W1)、相对的侧面间的宽度(W3)及上述封堵端面的宽度(W2)具有W1=W3=W2的关系,上述封堵端面的宽度(W2)与上述棒状发射体的顶端部的宽度(L1)具有W2>L1的关系,并且上述封堵端面的宽度(W2)与上述棒状发射体的主体部的宽度(L2)具有W2-L2≤0.25mm的关系。
通过具有W1=W3=W2、W2>L1、W2-L2≤0.25mm的关系,从而即使在导体片被切断时产生了电弧,也容易被消弧。
关于本发明的电路断路装置的又一优选实施方式,上述棒状发射体具有宽度大的主体部、和宽度小于上述主体部的顶端部,上述主体部与上述顶端部之间形成阶差面,就上述绝缘封闭空间而言,上述开口部的宽度(W1)、相对的侧面间的宽度(W3)及上述封堵端面的宽度(W2)具有W1=W3=W2的关系,上述封堵端面的宽度(W2)与上述棒状发射体的顶端部的宽度(L1)具有W2>L1的关系,并且上述封堵端面的宽度(W2)与上述棒状发射体的主体部的宽度(L2)具有W2-L2≤0.25mm的关系。
通过具有W1=W3=W2、W2>L1、W2-L2≤0.25mm的关系,从而即使在导体片被切断时产生了电弧,也容易被消弧。
就本发明的电路断路装置而言,在工作时导体片受到来自棒状发射体和绝缘封闭空间的开口部的角部这两者的作用而容易被切断,因此能够减小用于向棒状发射体施加压力的点火器的输出。
发明的实施方式
(1)图1的电路断路装置1
由合成树脂形成的壳体(树脂壳体)10具有筒状空间13,所述筒状空间13从第1端部11贯通至壳体的轴向相反侧的第2端部12侧的导体片50。在筒状空间13的第1端部11侧,安装有用于在使用时通过引线将点火器20与电源连接的连接器嵌入部15。在筒状空间13内,从第1端部11侧至第2端部12侧,依次配置有点火器20、由合成树脂形成的棒状发射体40、导体片50。壳体10、筒状空间13、点火器20、棒状发射体40以各自的中心轴一致的方式配置。
点火器20具有点火器主体的一部分被树脂包围而成的树脂部22,该点火器主体具有点火部21和导电销23,点火部21从树脂部22突出。
就棒状发射体40而言,以能够在筒状空间13内移动的方式配置,并且顶端部41的壳体宽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正方形。棒状发射体40的除顶端部41外的部分的截面形状没有特别限制。在壳体10与棒状发射体40之间,可根据需要配置用于对壳体10进行加强的圆柱体。圆柱体优选由不锈钢、铝等金属、碳纤维增强树脂等纤维增强树脂形成。
导体片50用于在将电路断路装置1安装于电路时形成电路的一部分。导体片50为由两端侧的第1连接部51、第2连接部52和中间部分的切断部53构成的板片。第1连接部51(第1连接部51的孔51a)和第2连接部52(第2连接部52的孔52a)用于在电路中与其他导体(例如引线)连接,切断部53用于使得能够在工作时被切断而将电路截断。就导体片50而言,切断部53的面沿壳体10的宽度方向配置。导体片50的切断部53的面与棒状发射体40的顶端部41相对。图1中,切断部53的面与顶端部41抵接,但也可以隔开间隔地相对。
在导体片50与壳体的第2端部12之间,形成有绝缘封闭空间60。绝缘封闭空间60是壳体宽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正方形的空间,并且具有面向导体片50的开口部61、与开口部61在壳体轴向上相对的封堵端面62、开口部61与封堵端面62之间的4个侧面63。在开口部61与4个侧面63的边界部分,形成有约90度的角部64。绝缘封闭空间60的开口部61的宽度(W1)与棒状发射体40的顶端部41的宽度(L1)具有W1>L1且W1-L1=1mm的关系。就绝缘封闭空间60而言,开口部61的宽度(W1)、相对的两个侧面63之间的宽度(W3)、封堵端面62的宽度(W2)成为W1=W3=W2。
关于图1所示的电路断路装置,除了在将导体片50配置于模具内的状态下进行了注塑成型之后、从筒状空间13的一端侧插入必要的部件来制造的方法之外,还可以适用如下的方法:在将导体片配置于模具内的状态下进行注塑成型而成型出从第1端部11至设置有导体片50的部分为止的第1壳体之后,在将从筒状空间13的两端侧插入了必要部件的第1壳体再次配置于模具内的状态下进行注塑成型,成型出从设置有导体片50的部分至第2端部12为止的第2壳体(底部夹持件)来制造。
接着,对将图1所示的电路断路装置1配置于电动汽车的一部分电路(电池)时的动作进行说明。图1所示的电路断路装置1除了能够与对异常电流进行检测的传感器等组合、例如异常电流在电路中流动时自动地开始工作之外,也能够通过人工来工作。
在将电路断路装置1配置于电路时,在导体片50的第1连接部51的孔51a和第2连接部52的孔52a处,与构成电路的引线连接。电路发生了异常时,点火器20工作而从点火部21产生燃烧生成物。从点火部21产生的燃烧生成物会在筒状空间13内一直前进并与棒状发射体40碰撞。
承受了由燃烧生成物带来的压力的棒状发射体40的顶端部41沿轴向移动而将导体片50的切断部53切断。此时,如图1(a)、(b)所示,由于具有W1>L1及W1-L1=1mm的关系,因而在工作时棒状发射体40的顶端部41按压导体片50的切断部53时,使得与此同时导体片50的切断部53以与角部64(其为开口部61与4个侧面63的边界部的角部)碰撞的状态被压入,因此切断部53受到来自壳体轴向的两侧的作用而容易被切断。因此,使得能够减小向棒状发射体40施加压力的点火器20的输出,使得电路断路装置1自身也能够实现小型化。需要说明的是,在W1=L1的情况下,或者在虽然W1>L1但W1-L1<0.5mm的情况下,成为图1(c)所示那样的状态而难以被切断,因此,为了将导体片50切断而需要更大的力(更大的点火器输出)。
之后,棒状发射体的顶端部41和切断部53的切断片移动至封堵端面62而被电绝缘地保持。通过该动作而使得位于导体片50两端的第1连接部51与第2连接部52成为电不导通状态,因此配置了装置1的电路被截断。
(2)图2的电路断路装置1A
图2所示的电路断路装置1A除了绝缘空间160的形状不同以外,与图1所示的电路断路装置1相同。
在导体片50与壳体的第2端部12之间,形成有绝缘封闭空间160。绝缘封闭空间160是壳体宽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正方形的空间,并且具有面向导体片50的开口部161、与开口部161在壳体轴向上相对的封堵端面162、开口部161与封堵端面162之间的4个侧面163。开口部161与4个侧面163的边界部分处形成有约80度以上且小于约90度的角部。
就绝缘封闭空间160而言,开口部161的宽度(W1)与封堵端面162的宽度(W2)具有W1>W2的关系,从开口部161至封堵端面162为止的4个侧面163形成连续的倾斜面。绝缘封闭空间160的开口部161的宽度(W1)与棒状发射体40的顶端部的宽度(L1)具有W1>L1且W1-L1=1mm的关系,封堵端面162的宽度(W2)与棒状发射体的顶端部141的宽度(L1)具有W2<L1的关系。
图2的电路断路装置1A的点火器20工作,承受了由燃烧生成物带来的压力的棒状发射体40的顶端部41沿壳体轴向移动,从而将导体片50的切断部53切断。此时,由于具有W1>L1及W1-L1=1mm的关系,因而在工作时棒状发射体40的顶端部41按压导体片50的切断部53时,使得与此同时导体片50的切断部53以与角部(其为开口部161与4个侧面163的边界部的角部)碰撞的状态被压入,因此受到来自壳体轴向的两侧的作用而容易被切断。因此,使得能够减小向棒状发射体40施加压力的点火器20的输出,使得电路断路装置1自身也能够实现小型化。
之后,棒状发射体的顶端部41和切断部53的切断片移动至封堵端面162而被电绝缘地保持。通过该动作而使得位于导体片50两端的第1连接部51与第2连接部52成为电不导通状态,因此配置了装置1的电路被截断。即使在这样的过程中导体片50被切断而在第1连接部51与第2连接部52之间产生了电弧的情况下,由于具有W2<L1的关系,因此电弧也会被消弧。另外,就棒状发射体40而言,一边从开口部161朝向封堵端面162逐渐地提高与侧面(倾斜面)163的接触强度一边一直前进,因此动能逐渐地被吸收,对壳体10的冲击被缓和。因此,使得能够实现壳体10的小型化和装置1A的小型化。
(3)图3的电路断路装置1B
图3所示的电路断路装置1B除了绝缘空间260的形状不同以外,与图1所示的电路断路装置1相同。
就绝缘封闭空间260而言,开口部261的宽度(W1)、相对的侧面263间的宽度(W3)及封堵端面262的宽度(W2)具有W1>W2=W3的关系。因此,在开口部261与4个侧面263的边界部,形成有基于它们的宽度差(W1-W3)的环状阶差部264。此外,就绝缘封闭空间260而言,封堵端面262的宽度(W2)与棒状发射体40的顶端部41的宽度(L1)具有W2>L1且W2-L1≤0.25mm的关系。绝缘空间260的开口部261与4个侧面263的边界部分处形成有约90度的角部。
图3的电路断路装置1B的点火器20工作,承受了由燃烧生成物带来的压力的棒状发射体40的顶端部41沿壳体轴向移动,从而将导体片50的切断部53切断。此时,由于具有W1>L1及W1-L1=1mm的关系,因而在工作时棒状发射体40的顶端部41按压导体片50的切断部53时,使得与此同时导体片50的切断部53以与角部(其为开口部261与4个侧面263的边界部的角部)碰撞的状态被压入,因此受到来自壳体轴向的两侧的作用而容易被切断。因此,使得能够减小向棒状发射体40施加压力的点火器20的输出,使得电路断路装置1自身也能够实现小型化。
之后,棒状发射体的顶端部41和切断部53的切断片移动至封堵端面262而被电绝缘地保持。通过该动作而使得位于导体片50两端的第1连接部51与第2连接部52成为电不导通状态,因此配置了装置1B的电路被截断。即使在这样的过程中导体片50被切断而在第1连接部51与第2连接部52之间产生了电弧的情况下,由于具有W2>L1且W2-L1≤0.25mm的关系,因此电弧也会被消弧。
(4)图4的电路断路装置1C
图4所示的电路断路装置1C除了棒状发射体140的顶端部142的形状不同以外,与图1所示的电路断路装置1相同。
棒状发射体140具有宽度大的主体部141、和朝向顶端面143宽度连续地减小的倾斜顶端部142。包含顶端面143的倾斜顶端部142的壳体宽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正方形,顶端面143的宽度为L1。
图4的电路断路装置1C的点火器20工作,承受了由燃烧生成物带来的压力的棒状发射体140的顶端面143沿壳体轴向移动,从而将导体片50的切断部53切断。此时,由于具有W1>L1及W1-L1=1mm的关系,因而在工作时棒状发射体140的顶端面143按压导体片50的切断部53时,使得与此同时导体片50的切断部53以与角部(其为开口部61与4个侧面63的边界部的角部)碰撞的状态被压入,因此受到来自壳体轴向的两侧的作用而容易被切断。因此,使得能够减小向棒状发射体140施加压力的点火器20的输出,使得电路断路装置1自身也能够实现小型化。
之后,棒状发射体的顶端面143和切断部53的切断片移动至封堵端面62而被电绝缘地保持。通过该动作而使得位于导体片50两端的第1连接部51与第2连接部52成为电不导通状态,因此配置了装置1C的电路被截断。即使在这样的过程中导体片50被切断而在第1连接部51与第2连接部52之间产生了电弧的情况下,由于具有W2>L1且W2-L2≤0.25mm的关系,因此电弧也会被消弧。
(5)图5的电路断路装置1D
就图5所示的电路断路装置1D而言,除了棒状发射体240的形状不同以外,与图1所示的电路断路装置1相同。棒状发射体240具有宽度大的主体部241、和宽度小于主体部241的顶端部242,主体部241与顶端部242之间形成阶差面243。顶端部241的壳体宽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正方形,顶端部242的宽度为L1。
图5的电路断路装置1D的点火器20工作,承受了由燃烧生成物带来的压力的棒状发射体240的顶端部242沿壳体轴向移动,从而将导体片50的切断部53切断。此时,由于具有W1>L1及W1-L1=1mm的关系,因而在工作时棒状发射体240的顶端部242按压导体片50的切断部53时,使得与此同时导体片50的切断部53以与角部(其为开口部61与4个侧面63的边界部的角部)碰撞的状态被压入,因此受到来自壳体轴向的两侧的作用而容易被切断。因此,使得能够减小向棒状发射体240施加压力的点火器20的输出,使得电路断路装置1自身也能够实现小型化。
之后,棒状发射体240的顶端部242和切断部53的切断片移动至封堵端面62而被电绝缘地保持。通过该动作而使得位于导体片50两端的第1连接部51与第2连接部52成为电不导通状态,因此配置了装置1D的电路被截断。即使在这样的过程中导体片50被切断而在第1连接部51与第2连接部52之间产生了电弧的情况下,由于具有W2>L1且W2-L2≤0.25mm的关系,因此电弧也会被消弧。
(6)图6的电路断路装置1E
就图6所示的电路断路装置1E而言,棒状发射体340的形状、筒状空间313的形状、导体片350的形状与图1所示的电路断路装置1不同,并且使用了圆柱体330,除此之外,实质上与图1所示的电路断路装置1相同。
由合成树脂形成的壳体(树脂壳体)310具有筒状空间313,该筒状空间313从第1端部311贯通至第2端部312侧的导体片350。筒状空间313具有第1端部侧的大径筒状空间313a和第2端部312侧的小径筒状空间313b。
棒状发射体340具有基础部341和杆部345,基础部341的外径大于杆部345的外径。基础部341的壳体宽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杆部345的壳体宽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四边形。基础部341具有面向点火器320的第1基础部342、与杆部345相接的第3基础部344、和位于中间的第2基础部343。第1基础部342的点火器320侧的面为中心部最深的凹部曲面状,容易承受点火器320工作而产生的压力。第1基础部342与第3基础部344的外径为相同程度,第1基础部342与第3基础部344抵接于圆柱体330的内周面。第2基础部343的外径小于第1基础部342和第3基础部344,因此在因外径差而形成的第2基础部343的周围的环状空间配置有O型环346。
圆柱体330用于对壳体310进行加强,由不锈钢、铝等金属、碳纤维增强树脂等纤维增强树脂形成。圆柱体330的壳体宽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圆柱体330将点火器320的点火部321和发射体340包围,并被固定以使得不会由于被向筒状空间313内压入而沿轴向移动。圆柱体330将点火器320的点火部321和发射体340包围,并被固定以使得不会由于被向筒状空间313内压入而沿轴向移动。在圆柱体330的第2端部330a侧,以等间隔形成有多处以规定间隔切入的2条切口部分。以规定间隔切入的2条切口部分向内侧弯折,由此经弯折的部分作为杆部345的引导部331发挥功能。
导体片350用于在将装置1E安装于电路时形成电路的一部分。导体片350为由两端侧的第1连接部351、第2连接部352和中间部分的切断部353构成的板片。第1连接部351和第2连接部352用于在电路中与其他导体(例如引线)连接,切断部353用于使得能够在工作时被切断而将电路截断。
导体片350的切断部353的面配置成与壳体310的轴向正交。导体片350的切断部353的面与发射体340的杆部345的顶端面相对。图6中,切断部353的面与杆部345的顶端面抵接,但也可以隔开间隔地相对。
在导体片350与壳体的第2端部312之间,形成有与图1的绝缘封闭空间60对应的绝缘封闭空间360。绝缘封闭空间360是壳体宽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正方形的空间,并且具有面向导体片350的开口部361、与开口部361在壳体轴向上相对的封堵端面362、开口部361与封堵端面362之间的4个侧面363。在开口部361与4个侧面363的边界部分,形成有约90度的角部364。
绝缘封闭空间360的宽度(相对的侧面363的间隔)(W1)与棒状发射体340的杆部345的宽度(L1)具有W1>L1且W1-L1=1mm的关系。
关于图6所示的电路断路装置1E,除了在将导体片配置于模具内的状态下进行注塑成型之后、从筒状空间313的一端侧插入必要的部件来制造的方法之外,还可以适用如下方法:在将导体片配置于模具内的状态下进行注塑成型而成型出从第1端部311至设置有导体片350的部分为止的第1壳体之后,在将从筒状空间313的两端侧插入了必要部件的第1壳体再次配置于模具内的状态下进行注塑成型,成型出从设置有导体片350的部分至第2端部312为止的第2壳体(底部夹持件)来制造。
图6的电路断路装置1E工作时,与图1所示的电路断路装置1同样地动作而使得导体片350被切断,位于导体片350两端的第1连接部351与第2连接部352成为电不导通状态,因此配置了装置1E的电路被截断。图6的实施方式中,由于具有W1>L1及W1-L1=1mm的关系,因而在工作时棒状发射体340的顶端部按压导体片150的切断部153时,使得与此同时导体片350的切断部353以与角部364(其为开口部361与4个侧面363的边界部的角部)碰撞的状态被压入,因此切断部353受到来自壳体轴向的两侧的作用而容易被切断。因此,使得能够减小向棒状发射体340施加压力的点火器320的输出,使得电路断路装置1E自身也能够实现小型化。
本发明的电路断路装置适用于各种电路例如汽车的包含电池(例如锂离子电池)的电路、电动汽车的电路及家电产品的电路,尤其适用于汽车的包含电池(例如锂离子电池)的电路。
如以上那样记载了本发明。当然,本发明在其范围内包含各种各样的变形,这些变形并未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明显视为本发明的变形的所有变形皆被涵盖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电路断路装置,其中,
在由合成树脂形成的壳体内,在从所述壳体的第1端部朝向壳体的轴向相反侧的第2端部形成的筒状空间内,依次配置有点火器、由合成树脂形成的棒状发射体、用于形成电路的一部分的导体片,在所述壳体的第2端部与所述导体片之间具有绝缘封闭空间,
所述导体片为由两端侧的第1连接部、第2连接部和中间部分的切断部构成的板片,所述切断部的面沿与所述壳体的轴向正交的壳体宽度方向配置,
就所述棒状发射体而言,顶端部的壳体宽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四边形,并且以与所述导体片的切断部的面在壳体轴向上相对的方式配置,
就所述绝缘封闭空间而言,壳体宽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四边形,并且具有面向所述导体片的开口部、与所述开口部在壳体轴向上相对的封堵端面、所述开口部与所述封堵端面之间的4个侧面,
所述绝缘封闭空间的开口部的宽度(W1)与所述棒状发射体的顶端部的宽度(L1)具有W1>L1且W1-L1≥0.25mm的关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断路装置,其中,
就所述绝缘封闭空间而言,所述开口部的宽度(W1)与所述封堵端面的宽度(W2)具有W1>W2的关系,
所述封堵端面的宽度(W2)与所述棒状发射体的顶端部的宽度(L1)具有W2<L1的关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断路装置,其中,就所述绝缘封闭空间而言,所述开口部的宽度(W1)与所述封堵端面的宽度(W2)具有W1>W2的关系,所述封堵端面的宽度(W2)与所述棒状发射体的顶端部的宽度(L1)具有W2<L1的关系,从所述开口部至所述封堵端面为止的所述4个侧面形成连续的倾斜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断路装置,其中,
就所述绝缘封闭空间而言,所述开口部的宽度(W1)、所述相对的侧面间的宽度(W3)及所述封堵端面的宽度(W2)具有W1>W2=W3的关系,所述封堵端面的宽度(W2)与所述棒状发射体的顶端部的宽度(L1)具有W2>L1且W2-L1≤0.25mm的关系,
在所述开口部与所述4个侧面的边界部,形成有基于宽度差(W1-W3)的环状阶差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断路装置,其中,
所述棒状发射体具有宽度大的主体部、和宽度小于所述主体部的顶端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顶端部之间形成倾斜面,
就所述绝缘封闭空间而言,所述开口部的宽度(W1)、相对的侧面间的宽度(W3)及所述封堵端面的宽度(W2)具有W1=W3=W2的关系,
所述封堵端面的宽度(W2)与所述棒状发射体的顶端部的宽度(L1)具有W2>L1的关系,并且所述封堵端面的宽度(W2)与所述棒状发射体的主体部的宽度(L2)具有W2-L2≤0.25mm的关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断路装置,其中,
所述棒状发射体具有宽度大的主体部、和宽度小于所述主体部的顶端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顶端部之间形成阶差面,
就所述绝缘封闭空间而言,所述开口部的宽度(W1)、相对的侧面间的宽度(W3)及所述封堵端面的宽度(W2)具有W1=W3=W2的关系,
所述封堵端面的宽度(W2)与所述棒状发射体的顶端部的宽度(L1)具有W2>L1的关系,并且所述封堵端面的宽度(W2)与所述棒状发射体的主体部的宽度(L2)具有W2-L2≤0.25mm的关系。
CN201880055480.8A 2017-09-15 2018-09-06 电路断路装置 Active CN1110661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77773 2017-09-15
JP2017177773A JP6962756B2 (ja) 2017-09-15 2017-09-15 電気回路遮断装置
PCT/JP2018/032962 WO2019054263A1 (ja) 2017-09-15 2018-09-06 電気回路遮断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66114A true CN111066114A (zh) 2020-04-24
CN111066114B CN111066114B (zh) 2023-02-17

Family

ID=657237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55480.8A Active CN111066114B (zh) 2017-09-15 2018-09-06 电路断路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11756758B2 (zh)
JP (1) JP6962756B2 (zh)
KR (1) KR102634751B1 (zh)
CN (1) CN111066114B (zh)
DE (1) DE112018005164T5 (zh)
WO (1) WO201905426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523546B1 (de) * 2020-02-24 2021-09-15 Hirtenberger Automotive Safety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Stromtrenners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95930B1 (en) * 1998-01-08 2001-10-02 Harness System Technologies Research, Ltd. Circuit breaker
CN101809703A (zh) * 2007-09-27 2010-08-18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切断装置、电流断路开关、接触器以及电路遮断器
CN102623244A (zh) * 2011-01-28 2012-08-01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导通遮断装置
CN102870183A (zh) * 2009-11-27 2013-01-09 海瑞克里兹 具有滑块且形成断流开关或转换开关的电开关
CN103003907A (zh) * 2010-03-15 2013-03-27 海瑞克里兹 具有烟火致动的电路断路器
CN103298710A (zh) * 2010-12-29 2013-09-11 东洋制罐集团控股株式会社 复式容器
US20130263715A1 (en) * 2010-12-27 2013-10-10 Daikin Industries, Ltd. Cutter
CN103681036A (zh) * 2012-08-31 2014-03-26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传导断开装置
EP2996134A1 (en) * 2014-09-09 2016-03-16 Herakles Pyrotechnic circuit breaker with improved cut of the blade
JP2016225097A (ja) * 2015-05-29 2016-12-28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導通遮断装置
US20170221662A1 (en) * 2014-10-29 2017-08-03 Daicel Corporation Electric circuit breaker device
CN107077994A (zh) * 2014-09-09 2017-08-18 空客赛峰发射器有限公司 具有容纳汇流条的改进结构的烟火断路器,及其装配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32979A (ja) 1998-02-17 1999-08-27 Harness Syst Tech Res Ltd 回路遮断装置
US6222439B1 (en) 1998-02-17 2001-04-24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Circuit breaking device
DE19817133A1 (de) * 1998-04-19 1999-10-28 Lell Peter Powerswitch
US7239225B2 (en) 2003-10-17 2007-07-03 Special Devices, Inc. Pyrotechnic circuit breaker
US7123124B2 (en) 2003-10-17 2006-10-17 Special Devices, Inc. Pyrotechnic circuit breaker
US20120234162A1 (en) 2011-03-15 2012-09-20 Special Devices, Inc. Pyrotechnic actuator and method of actuating a pyrotechnic actuator
FR3051282B1 (fr) * 2016-05-16 2021-05-21 Herakles Dispositif de coupure destine a etre relie a un circuit electrique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95930B1 (en) * 1998-01-08 2001-10-02 Harness System Technologies Research, Ltd. Circuit breaker
CN101809703A (zh) * 2007-09-27 2010-08-18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切断装置、电流断路开关、接触器以及电路遮断器
CN102870183A (zh) * 2009-11-27 2013-01-09 海瑞克里兹 具有滑块且形成断流开关或转换开关的电开关
CN103003907A (zh) * 2010-03-15 2013-03-27 海瑞克里兹 具有烟火致动的电路断路器
US20130263715A1 (en) * 2010-12-27 2013-10-10 Daikin Industries, Ltd. Cutter
CN103298710A (zh) * 2010-12-29 2013-09-11 东洋制罐集团控股株式会社 复式容器
CN102623244A (zh) * 2011-01-28 2012-08-01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导通遮断装置
CN103681036A (zh) * 2012-08-31 2014-03-26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传导断开装置
EP2996134A1 (en) * 2014-09-09 2016-03-16 Herakles Pyrotechnic circuit breaker with improved cut of the blade
CN107077994A (zh) * 2014-09-09 2017-08-18 空客赛峰发射器有限公司 具有容纳汇流条的改进结构的烟火断路器,及其装配方法
US20170221662A1 (en) * 2014-10-29 2017-08-03 Daicel Corporation Electric circuit breaker device
JP2016225097A (ja) * 2015-05-29 2016-12-28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導通遮断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368996A1 (en) 2023-11-16
WO2019054263A1 (ja) 2019-03-21
JP2019053908A (ja) 2019-04-04
US11756758B2 (en) 2023-09-12
KR102634751B1 (ko) 2024-02-08
US20200258705A1 (en) 2020-08-13
JP6962756B2 (ja) 2021-11-05
DE112018005164T5 (de) 2020-07-02
KR20200047576A (ko) 2020-05-07
CN111066114B (zh) 2023-0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75610B2 (en) Electric circuit breaker device
CN110945617B (zh) 电路断路装置
CN109416999B (zh) 电路切断装置
CN109416998B (zh) 电路切断装置
JP2019029152A (ja) 並列回路を有する電気回路遮断装置
CN111066113A (zh) 电路断路装置
US20230368996A1 (en) Electric circuit breaker device
EP4318526A1 (en) Electrical circuit circuit-breaking device
WO2022145413A1 (ja) 電気回路遮断装置
EP4270435A1 (en) Electric circuit breaking device
US20240177952A1 (en) Electric circuit breaker device
JP2023059018A (ja) 電気回路遮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