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65533B - 用于机动车辆的风机和相应的供暖、通风和/或空调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机动车辆的风机和相应的供暖、通风和/或空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65533B
CN111065533B CN201880057609.9A CN201880057609A CN111065533B CN 111065533 B CN111065533 B CN 111065533B CN 201880057609 A CN201880057609 A CN 201880057609A CN 111065533 B CN111065533 B CN 1110655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an
partition
axis
turb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5760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65533A (zh
Inventor
F.艾劳德
P.皮埃尔斯
T.巴比尔
J.利斯卡
B.吉塞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SAS
Original Assignee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S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SAS filed Critical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SAS
Publication of CN1110655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655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655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655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007Combined heating, ventilating, or cooling devices
    • B60H1/00021Air flow details of HVAC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457Ventilation unit, e.g. combined with a radiator
    • B60H1/00471The ventilator being of the radial type, i.e. with radial expulsion of the ai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664Construction or arrangement of damper do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3/00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 B60H3/06Filtering
    • B60H3/0608Filter arrangements in the air strea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007Combined heating, ventilating, or cooling devices
    • B60H1/00021Air flow details of HVAC devices
    • B60H2001/00078Assembling, manufacturing or layout details
    • B60H2001/00085Assembling, manufacturing or layout details of air intak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气风机(1),包括:‑具有旋转轴线(A)的涡轮(2),至少具有第一部分(6)和第二部分(5),‑卷绕部(17),具有主要沿轴线(B)延伸的卷绕部出口(17a),‑空气进气壳体,其具有至少两个不同的空气进气口,以及‑分隔件(14),延伸为将意图通过第一轴向部分(6)的第一空气流与意图通过第二轴向部分(5)的第二空气流分开。根据本发明,分隔件(14)具有沿主延伸方向延伸到空气进气壳体中的上游端部(141),该主延伸方向正交于卷绕部出口(17a)的延伸轴线(B)和涡轮(2)的旋转轴线(A)。本发明还涉及相应的供暖、通风和/或空调装置。

Description

用于机动车辆的风机和相应的供暖、通风和/或空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气风机,其被设计为在机动车辆的供暖、通风和/或空调装置中使用,并涉及包括这样的风机的供暖、通风和/或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机动车辆具有乘客舱,传统地源自供暖、通风和/或空调装置的空气流动到乘客舱中。
供暖、通风和/或空调装置(HVAC)可使用来自车辆外部的空气(也称为新鲜空气)供应,或被再循环空气(即,来自车辆乘客舱的空气)供应。以已知的方式,风机被用于产生空气流。该空气流可包括来自车辆外部的新鲜或新空气,来自车辆乘客舱的再循环空气,或再循环空气流和外部空气流的混合物。
重要的是,能够根据车辆乘客的需求分开空气流(外部空气与再循环空气分开),特别是当空气流通过供暖、通风和/或空调装置时、即,当热调节空气流时。
实际上,由于再循环空气已经处于接近要达到的设定点温度的温度,由此可以快速地到达用户要求的温度。但是,再循环空气具有比来自车辆外部的空气更高的湿气含量,从而如果再循环空气例如利用位于驾驶员或前乘客前方的换气入口而取向到风挡附近,或被直接取向到风挡上,再循环空气中的湿气在风挡上冷凝并形成冷凝物。
已知的方案涉及对外部空气流进行热调节并将所述空气流在风挡附近或直接到风挡上传送到乘客舱中,以及对再循环空气流热调节并将所述空气流利用其它换气入口送离风挡,所述其他换气入口诸如位于驾驶员或前乘客脚部的换气入口出口。该操作模式称为“双层”。
已知的供暖、通风和/或空调装置包括空气入口器件,所述空气入口器件包括允许一个或多个不同空气流进入风机的进气壳体;以及空气发生部件,诸如涡轮,例如柱形涡轮,其被设计为被驱动绕其自己的轴线旋转,以便吹出一个或多个空气流。
这样的风机称为“单吸气”风机,因为空气从涡轮的单侧进入风机,即,在与壳体和空气流分开构件相同的那侧。
为了分开两个空气流,特别是再循环空气流和外部空气流,风机可包括空气流分开构件,其被设计为形成第一空气流通道和第二空气流通道,该第一空气流通道允许意图通过涡轮的第一轴向部分的第一空气流通过,该第二空气流通道允许意图通过涡轮的第二轴向部分的第二空气流通过。该空气流分开构件形成将空气流分为在形成第一空气流通道的通道内的中央空气流和在该通道周边中的周边流的通道,其中,第二空气流通道在空气流分开构件之外。
空气流分开构件例如局部地在涡轮的内部空间内,直到超过涡轮的在进气壳体那侧的一个端部定位的点。进气壳体覆盖涡轮的该端部以及空气流分开构件。
根据已知方案,空气流分开构件具有上部或上游端部,所述上部或上游端部位于进气壳体的下部部分中且具有大体矩形的截面。上游端部具有开口,该开口延伸形成第一空气流通道的空气流分开构件的通道。该开口通过将空气流分开构件保持在风机中的两个板界定。
但是,这些保持板跨过界定在进气壳体中的空气流动区域的整个宽度延伸,且该布置意味着,意图在空气流分开构件之外流动的空气流没有被优化。
此外,为了改进被传送到乘客舱的空气质量,已知安装过滤器,以便将颗粒从空气滤除,该过滤器例如安装在吸气风机上游,或者在变体中,在涡轮和空气流分开构件的上游安装在风机中。
但是,在该后一变体中,空气流——特别是在双层操作模式中的再循环空气流和外部空气流——可在该过滤器中被混合。混合所述空气流对供暖、通风和/或空调装置的热效率具有不利影响,特别是例如由于意图用于驾驶员或前乘客脚部附近定位的出口或换气入口的再循环空气流中的较冷外部空气的存在,或者例如可增加在风挡起雾的风险,特别是由于意图用于向风挡吹气的出口或换气入口的外部空气流中的再循环空气的存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图通过提出一种风机变体来至少部分地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这些问题,所述风机变体改进用于使空气流分开的间隔和这些空气流的通过。
为此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吸气风机,特别地用于机动车辆的供暖、通风和/或空调装置,其中,该风机包括:
-涡轮,其被设计为被驱动绕轴线旋转,且至少具有称为“上部部分”的第一轴向部分和称为“下部部分”的第二轴向部分,
-围绕涡轮的风机壳体,其具有主要沿轴线延伸的风机壳体出口,
-空气进气壳体,其具有至少两个不同的空气进气口,以及
-分隔件,其将意图通过涡轮的第一轴向部分的第一空气流与意图通过涡轮的第二轴向部分的第二空气流分开。
根据本发明,分隔件具有沿主延伸方向布置在空气进气壳体内的上游端部,该主延伸方向正交于风机壳体出口的延伸轴线和涡轮的旋转轴线。
换句话说,分隔件的上游端部沿主延伸方向布置在空气进气壳体中,该主延伸方向正交于从风机壳体出口出来的至少一个空气流的流动轴线和涡轮的旋转轴线。
这样的布置有助于优化空气进气口之间的间隔,以朝向相关涡轮的轴向部分不同地引导空气流,特别是当所述空气流不同时。这改善风机的操作,且更大体地,改善并入有这样的风机的供暖、通风和/或空调装置的操作。
所述风机可还具有一个或多个以下特征,分别采用或结合采用:
-风机壳体出口的延伸轴线——即,从风机壳体出来的至少一个空气流的流动轴线——正交于涡轮的旋转轴线,
-空气进气壳体具有形成空气流动区域的内部空间,该空气流动区域具有沿与风机壳体出口的延伸轴线正交的方向的第一尺寸和与风机壳体出口的延伸轴线平行的第二尺寸,
-分隔件的上游端部在整个第一尺寸上和第二尺寸的一部分上延伸,
-分隔件限定具有闭合轮廓的内部通道,
-分隔件的内部通道形成允许第一空气流的第一空气流通道的至少一部分,
-允许第二空气流的第二空气流通道在分隔件之外延伸,
-分隔件静态地布置在所述风机内,
-分隔件与涡轮同轴;
-分隔件具有绕涡轮的旋转轴线的旋转形状,
-分隔件具有终结于上游端部中的大体柱形的上游部分,
-分隔件具有在与上游端部相对的侧上拓宽的下游部分,
-风机具有空气引导构件,其被设计为将第一空气流和/或第二空气流朝向涡轮的相关轴向部分引导,
-所述风机具有至少三个同轴瓣片,包括中央瓣片和布置在中央瓣片两侧的两个侧瓣片,
-所述同轴瓣片绕枢转轴线可移动地布置在空气进气壳体的所述两个不同空气进气口之间,该枢转轴线平行于风机壳体出口的延伸轴线,
-同轴瓣片的枢转轴线正交于涡轮的旋转轴线,
-所述同轴瓣片每个可移动地布置在第一端部位置和第二端部位置之间,在第一端部位置中,所述瓣片阻挡空气进气口,在第二端部位置中,所述瓣片阻挡另一空气进气口,
-空气进气壳体具有至少一个止挡件,侧瓣片被设计为在端部位置中承靠该止挡件,
-同轴瓣片被设计为将空气流引导到第一空气流通道和/或第二空气流通道中,
-所述风机还具有附加分隔件,其布置在空气进气壳体中,以便在端部位置中至少部分地围绕中央瓣片的端部区域,
-附加分隔件静态地布置在所述风机内,
-附加分隔件具有框架,该框架主要沿与风机壳体出口的延伸轴线正交的延伸方向延伸,
-带与框架垂直对齐地延伸,以便在端部位置中至少部分地围绕中央瓣片的端部区域,
-附加分隔件的框架具有至少一个止挡件,中央瓣片被设计为在端部位置中抵靠该止挡件止挡,
-附加分隔件的框架的形状匹配分隔件的上游端部的形状,
-附加分隔件的框架布置为对着分隔件,
-所述风机还具有过滤器,过滤器轴向地布置在分隔件和附加分隔件之间。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前述吸气风机的供暖、通风和/或空调装置。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势在以下参考附图的描述中给出,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风机的透视图;
图2是图1的风机的另一透视图;
图3是图1的风机的示意图,其中,进气壳体被移除;
图4是图1和3中的风机的示意性顶视图,
图5a是风机的轴向横截面示意图,示出第一操作模式;
图5b是风机的轴向横截面示意图,示出第二操作模式;和
图5c是风机的轴向横截面示意图,示出第三操作模式。
在这些附图中,相同的元件利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识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是本发明主题的阐释性例子。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尽管说明书涉及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这并不是必须意味着每个附图标记涉及相同实施例,或特征仅应用于一个实施例。不同实施例的各个特征也可组合或交换以提供其他实施例。
说明书中的一些元件可以被索引,即,可参照第一元件或第二元件。在该情况下,该索引仅用于区分和识别类似但不相同的元件。这样的索引没有暗示一个元件相比于另一个的优先性。这样的命名可被容易地改变,而没有偏离本发明的范围。
风机
图1和2示出风机1,特别地用于机动车辆的供暖、通风和/或空调装置。
吸气风机1特别地包括空气发生构件,诸如涡轮2,其被设计为被驱动绕轴线A旋转以便吹出空气,特别地被电马达(在图中未示出)驱动。风机1通常包括围绕涡轮2的壳体,其通常称为风机壳体17。
有利地,该风机1还具有形成进气壳体21的附加壳体,其允许在风机1内的至少两个不同的空气流,例如再循环空气流FR和外部空气流FE;以及具有至少一个空气流分开构件。
涡轮2例如具有带有轴线A的总体柱形形状。在说明书其余部分中,术语轴向和径向应参照轴线A。
涡轮2在其径向外周边上包括叶片3,且形成内部柱形空间。
涡轮2具有称为“上部部分”的第一轴向部分6和称为“下部部分”的第二轴向部分5。第一轴向部分6从涡轮2的第一端部7延伸到轴向中间区域。第二轴向部分5从轴向中间区域延伸到涡轮2的与第一端部7相对的第二端部8。
毂(未示出)通常紧固到涡轮2,且用作用于空气流的导流器(deflector)。该毂例如是绕轴线A的回转本体。
电马达的旋转传动轴(未示出)例如紧固至毂的中央区域。在操作中,马达驱动毂和涡轮2旋转。
术语“上部”和“下部”在该情况下参考附图,且本质上并非限制性的。
围绕涡轮2的风机壳体17引导被吹出的空气流。更特别地,在经由出口17a(在图3中局部示出)离开风机壳体17之前,空气流被涡轮2吸入和移动,所述出口17a被设计为连接至供暖、通风和/或空调装置的空气线路。
根据所述实施例,风机壳体17具有总体螺旋形的形状。风机壳体17的螺旋形状因此具有第一卷轴形部分。风机壳体17的形状随后变为更线性的,以形成风机壳体出口17a直到空气出口开口,所述空气出口开口例如是通向供暖、通风和/或空调装置的空气线路中。
风机壳体17的出口17a因此通过该空气出口开口结束,该空气出口开口位于平面中,该平面参考图3中的布置垂直示出。在机动车辆中的组装状态下,空气出口开口特别地可位于由车辆的纵向轴线和垂直轴线形成的平面中。
风机壳体17的出口17a沿轴线B延伸,轴线B横向于包含空气出口开口的平面。风机壳体17的出口17a在该情况下被包含在矩形框架内,其尺寸沿轴线B延伸。
风机壳体出口17a的延伸轴线B正交于涡轮2的旋转轴线A(如图3示意性地示出)。
此外,从风机壳体17出来的所述一个或多个空气流沿轴线B流动。
此外,风机壳体17可还至少部分地围绕马达(未示出)。
风机壳体17包括两个通道18、19,其分别对着涡轮2的第一和第二轴向部分5、6延伸。考虑图1至3中的布置,通道18形成对着涡轮2的下部部分5的下部通道,通道19形成对着涡轮2的上部部分6的上部通道。
风机壳体17可还具有分隔壁(在图中未示出),分隔壁例如是环形形状的,且其界定两个通道18、19。分隔壁可布置为将风机壳体17分为两个半部,两个半部有利地是等同的半部。
风机壳体17具有上部开口22,其允许至少一个空气流进入风机1。该上部开口22在图3中更清楚地示出。
参考图5a至5c,进气壳体21在风机壳体17的上部开口22上方紧固。
进气壳体21具有内部空间。内部空间界定空气流动区域。进气壳体21的内部空间参考图5a至5c的布置向下敞开,即,在涡轮2侧敞开。
空气流动区域通过表示深度的第一尺寸d1、表示宽度的第二尺寸d2以及沿轴线A的高度界定。尺寸d1和d2的方向通过图1至3中的箭头示意性地示出。
更特别地参考图3,第二尺寸d2在该情况下平行于或大体平行于风机壳体出口17a的轴线B延伸。第一尺寸d1沿正交于风机壳体出口17a的延伸轴线B的方向延伸。
此外,进气壳体21具有至少两个分开的空气进气口24、26,以允许在风机1内的不同空气流,特别是再循环空气流FR和外部空气流FE。
再次参考图1和2,空气进气口24、26沿进气壳体21的深度方向连续布置。每个空气进气口24、26跨过进气壳体21的整个宽度d2以及在深度方向的仅一部分延伸。
空气进气口24是用于再循环空气流FR的开口,且在此之后称为再循环空气进气口24。空气进气口26是用于外部空气流FE的开口,且在此之后称为外部空气进气口26。当然,空气进气口24和26可被颠倒。
为了管理不同空气流的进入,进气壳体21还包括空气引导构件或器件27、28、30(见图2和3)。空气引导构件27、28、30可引导不同类型的空气流用于不同的操作模式,特别是再循环空气流和外部空气流。特别地,所述构件可用于将空气流引导到第一空气流通道,且更大体地,朝向涡轮2的第一轴向部分6引导;和/或将空气流引导到第二空气流通道,且更大体地,朝向涡轮2的第二轴向部分5引导。
空气引导构件可具有一个或多个可移动瓣片27、28、30。
特别地,这些瓣片可以是鼓式、蝶式或旗式瓣片。蝶式瓣片是一种瓣片,其具有至少一个叶片或侧壁以及位于瓣片中心处的旋转轴,例如,如果存在两个侧壁,旋转轴布置在这两个侧壁之间。旗式瓣片是一种瓣片,其具有至少一个叶片以及位于该瓣片的一个端部处的旋转轴。鼓式瓣片是一种瓣片,其具有两个侧壁和旋转轴,所述两个侧壁包含在两个不同且彼此平行的平面中,且用于阻止空气流的弯曲壁连接这两个侧壁,所述旋转轴用于经由促动器施加旋转运动并且也连接这两个侧壁。换句话说,弯曲壁和旋转轴在这两个侧壁之间形成连续物理屏障。
根据所示实施例,在该情况下,空气引导构件包括多个瓣片(在图3中更清楚地示出),例如,三个瓣片,包括中央瓣片27以及在中央瓣片27两侧的两个侧瓣片28和30。这些瓣片有利地是相同类型,诸如鼓式瓣片。
根据所述实施例,中央瓣片27和侧瓣片28、30布置在再循环空气进气口24和外部空气进气口26之间,以便能够根据操作模式至少部分地或完全阻挡所述两个空气进气口24、26。
在该例子中,中央瓣片27和侧瓣片28、30布置为被驱动绕枢转轴线旋转。特别地,枢转轴线是共用于这三个瓣片27、28、30的轴线33。换句话说,这三个瓣片27、28、30是同轴的,且绕单个枢转轴线33可移动。
枢转轴线33正交于涡轮2的旋转轴线A。在所示例子中,枢转轴线33平行于轴线B,轴线B对应于风机壳体出口17a的延伸轴线,即,从风机壳体17出来的至少一个空气流的流动轴线。
此外,参考顶部视图,如图4示意性地且象征性地示出,枢转轴线33正交于外部空气流FE和再循环空气流FR的总体进入方向。
瓣片27、28和30每个在空气流动区域的少于整个宽度d2上延伸,且每个在空气进气壳体21中的空气流动区域的宽度d2的一部分(特别是三分之一)上延伸。换句话说,这些瓣片27、28、30在外部空气进气口26和再循环空气进气口24之间按三排布置。
每个瓣片27、28、30在第一端部位置和第二端部位置这两个端部位置之间具有行程,在第一端部位置中,瓣片阻挡外部空气进气口26,在第二端部位置中,瓣片阻挡再循环空气进气口24。
在每个端部位置中,侧瓣片28、30撑靠空气进气壳体21的至少一个止挡件,例如在边缘处、支承壁,诸如弯曲壁、平壁,或者包覆模制到平壁上的止挡件。
当然,本发明不限于具有绕单个枢转轴线可移动的三个同轴鼓式瓣片27、28、30的空气引导构件的该实施例。此外,可以使用多于三个瓣片,不同类型的瓣片,每个绕它们自己的枢转轴线可旋转移动的不同瓣片,或在空气进气壳体21中不同布置的瓣片,即,作为非限制性例子,其沿空气进气壳体21的深度方向d1相继地布置且跨过空气进气壳体21的整个深度d2延伸。作为非限制性的例子,代替三个鼓式瓣片,可使用具有六个碟式瓣片的变体(未示出)。
此外,风机1,以及特别是空气引导构件,还具有在它们各自的行程之间的运动学器件,以便使至少一些瓣片的移动同步化,由此限制所需的促动器的数量。运动学器件例如是凸轮路径,其具有多个输出齿轮、瓣片之间的连接杆等。共用的促动器可特别地同时控制瓣片。
再次参考图1至3,一个或多个空气流分开构件使得可以将意图通过涡轮2的第一轴向部分6的第一空气流与意图通过涡轮2的第二轴向部分5的第二空气流分开。这些构件特别地被设计为界定:
-允许第一空气流的第一空气流通道;以及
-允许第二空气流第二空气流通道。
一个或多个空气流分开构件在风机1内静态布置。
特别地,一个或多个空气流分开构件包括分隔件14,分隔件14被设计为将第一空气流和第二空气流分开,该分隔件14在图3中被更清楚地示出。
分隔件14安装在风机1内,且至少部分地延伸到涡轮2的内部空间中。
分隔件14例如从涡轮2的中间区域在两个轴向部分5、6之间朝向空气进气壳体21(在图3中未示出)延伸。在该例子中,分隔件14从涡轮2的中间区域延伸到超过第二端部8的点。
分隔件14相对于风机壳体17被静态地安装。这可以是附连或模制到风机壳体17上的部分。
此外,该构件是中空的,由此形成具有闭合轮廓的通道。
分隔件14被布置为将空气流分为在分隔件14内的中央流和绕分隔件14通过的周边流。中央流是第一空气流。周边流是第二空气流。
换句话说,分隔件14界定形成第一空气流通道的至少一部分的内部通道,第二空气流通道在分隔件14之外延伸。
分隔件14有利地具有旋转形状。该分隔件14可与涡轮2同轴。在该情况下,分隔件14具有绕涡轮2的旋转轴线A的旋转形状。
分隔件14的直径有利地被选择为,当空气流不同时,确保所述空气流在风机壳体17内且随后在机动车辆中以期望的比例分配,例如且非限制性地,在上部通道19中为大约60%,在下部通道18中为大约40%。
分隔件14可具有至少部分拓宽的总体形状,以便将空气流朝向涡轮2的叶片3引导。
作为例子,分隔件14可具有柱形或管状上游或上部部分15。柱形上部部分15在涡轮2的第二端部8和空气进气壳体21的下部部分之间延伸。
分隔件14还可具有向下拓宽的下游或下部部分(在图中未示出)。换句话说,下部部分且更大体地分隔件14沿下游方向拓宽。术语“上游”和“下游”参考空气通过风机1的流动方向。这样的下部部分可在涡轮2的第二端部8和涡轮2的轴向中间区域之间延伸。下部部分可具有绕轴线A的旋转形状。有利地,下部部分的径向周边低于涡轮2的叶片3的径向周边,以便不阻碍叶片3的旋转。
分隔件14具有上游端部141。该上游端部141特别地终结与下部部分16相对的侧的上部部分15。
上游端部141在空气进气壳体21内延伸,特别是在空气进气壳体21的下部部分内。
特别地,上游端部141在整个第一尺寸或深度d1上且在第二尺寸或宽度d2的仅一部分上延伸。由此,空气可在位于分隔件14的外表面和空气进气壳体21的内壁或风机壳体17的上部开口22的边缘之间的侧向通道中流动(图3)。
该上游端部141例如具有大体矩形的截面。上游端部141具有开口143(特别是中央开口),开口143延伸形成第一空气流通道的至少一部分的分隔件14的内部通道。该开口143通过将分隔件14保持在风机1中的两个保持板145界定。
当安装在风机壳体17中时,上游端部141、特别是其保持板145承靠风机壳体17,更特别地承靠风机壳体17的壁或上边缘。
保持板145的尺寸类似于中央瓣片27的沿空气进气壳体的第二尺寸d2测量的尺寸。换句话说,保持板145的宽度等于或大体等于中央瓣片27的宽度。
分隔件14的上游端部141可通过渐进连接区域连接至柱形上部部分15。
分隔件14且特别地上部部分15可通过风机壳体17的上部开口22。空气进气壳体21的内部空间允许空气经由上部开口22进入分隔件14和/或涡轮2。由此,空气流可在分隔件14以及侧向通道内流动,所述侧向通道位于分隔件14的外表面和风机壳体17的上部开口22的边缘之间。
根据所述实施例,绕分隔件14的周边空气流为风机壳体17的上部通道19进行馈送。来自分隔件14内的中央流为风机壳体17的下部通道18进行馈送。
此外,一个或多个空气流分隔构件还具有附加分隔件39,如图3更清楚地所示。
附加分隔件39布置在空气进气壳体21中,以便在端部位置中至少部分地围绕中央瓣片27的端部区域。
有利地,附加分隔件39具有至少一个止挡件,所述止挡件使中央瓣片27的行程结束,以允许外部空气进气口26或再循环空气进气口24被密封地阻挡。
根据所述实施例,附加分隔件39具有基部,特别是形成基部的框架391。该框架391主要沿一延伸方向延伸,该延伸方向正交于风机壳体出口17a的延伸轴线B,即,正交于从风机壳体17出来的至少一个空气流的流动轴线。
框架391布置为对着分隔件14的上游端部141。框架391的形状匹配分隔件的上游端部141的形状。特别地,框架391的轮廓具有类似于上游端部141的形状,在该例子中为大体矩形的。框架391的尺寸例如等于或大体等于上游端部141的尺寸。在每个端部位置处,中央瓣片27的行程抵靠侧向侧结束,特别是框架391的小侧向侧。
框架391形成内部凹部393。该凹部393允许空气通过。
根据所述实施例,附加分隔件39相对于枢转轴线33对称。
附加分隔件39还具有与框架391的其中一个面垂直对齐延伸的带395,例如,从框架391的中央或大体中央区域延伸。该带395形成内部凹部。带395被设计为,当所述瓣片处于其中一个端部位置时,围绕中央瓣片27,且更特别地围绕中央瓣片27的端部区域。附加分隔件39的带395的形状匹配中央瓣片27的形状,特别是中央瓣片27的横截面。
附加分隔件39,且特别是带395,确保侧瓣片28、30的分离。
为了改善空气质量,空气进气壳体21可还包括至少一个过滤器35(见图5a至5c)。该过滤器35被设计为被第一和第二空气流通过。过滤器35因此沿空气流在空气进气壳体21中的方向布置在空气进气口24、26下游。
该过滤器可特别地是折叠过滤器。
过滤器35被安装在空气进气壳体21中,特别地在空气进气壳体21的下部部分中,占据空气进气壳体21的内部空间中的空气流动区域的全部或几乎全部宽度d2和深度d1。总体上,过滤器35轴向地布置在分隔件14和空气进气口24、26之间。根据图5a至5c所示的变体实施例,过滤器35轴向地安装在分隔件14和附加分隔件39以及特别地同轴瓣片27、28、30之间。
通过打开或去除例如可从车辆仪表板储物箱接近的空气进气壳体21,这样的过滤器35可被容易地拆卸。
在图中,过滤器35由具有总体矩形形状的过滤器显示。当然,该形状不是限制性的。过滤器35可以是平的或者圆的过滤器。
在矩形过滤器35的情况下,该过滤器沿第二尺寸d2纵向地延伸且跨过第一尺寸d1横向地延伸。分隔件14的上游端部141则跨过过滤器35的整个宽度和过滤器35的仅一部分长度延伸。
在变体中,代替布置在空气进气壳体21中,过滤器35可在供暖、通风和/或空调装置中布置在其他位置。作为非限制性的例子,在该情况下,过滤器35可布置在供暖、通风和/或空调装置的热交换器(诸如蒸发器)的上游。
有利地,过滤器35具有空气引导件(在图中未示出),例如包括一个或多个分隔带或分隔件,其被设计为限制或防止空气流混合,特别是在风机1的不同空气流被吸入的操作模式中。空气引导件可以是附连到过滤器35的部件。这些空气引导件延伸附加分隔件39的长侧,以便将来自空气进气壳体11的不同空气进气口24和26的空气流隔开。在变体中,可使用多个分立的过滤器,例如是三个过滤器。
如果过滤器35没有布置在空气进气壳体21中,附加分隔件39和分隔件14可以制造为单件。
风机操作
风机1可根据多个不同操作模式操作,其特别地包括:
-第一模式,称为100%再循环模式(图5a),其中,仅再循环空气FR被吸入到风机1中;
-第二模式,称为100%新鲜模式(图5b),其中,仅外部空气FE被吸入到风机1中;或
-第三50/50模式(图5c),其中,外部空气FE和再循环空气FR被吸入到风机1中。
100%再循环模式
图5a示出第一操作模式(100%再循环模式),其中,仅再循环空气FR被吸入到风机1内,以便为供暖、通风和/或空调装置馈送再循环空气FR。这样的操作模式可被例如用于空气调节(例如在夏天中)。实际上,在该情况下,在乘客舱中的空气中的湿气倾向于在通过允许空气被冷却的蒸发器时冷凝。该再循环空气的湿气含量因此是低的或者零,允许空气被传送至乘客舱,特别是靠近风挡。
在该操作模式中,同轴瓣片27、28、30处于阻挡外部空气进气口26并使再循环空气进气口24打开的第一端部位置中。
因此,外部空气流FE不能流动到风机1中,而再循环空气流FR可通过再循环空气进气口24流动到风机1中。
由此,再次参考图1至3,再循环空气流FR的至少一部分——包括从乘客舱吸入的空气——经由再循环空气进气口24进入,经过附加分隔件39、过滤器35、分隔件14、涡轮2的下部部分5,且进入通道18,所述通道18例如背离风挡通入到车辆的乘客舱中。并行地,来自再循环空气进气口24的再循环空气流FR的另一部分经过过滤器35以及位于分隔件14的外表面和风机壳体17的上部开口22的边缘之间的侧向通道、涡轮2的上部部分6并进入通道19,所述通道19例如在风挡附近或正好对着风挡通入到车辆的乘客舱中。
简而言之,在进入乘客舱之前,再循环空气流FR通过第一流动通道和第二流动通道二者。
100%新鲜模式
图5b示出第二操作模式(100%新鲜模式),其中,仅外部空气FE被吸入到风机1内,以便为供暖、通风和/或空调装置馈送外部空气。这样的操作模式可被例如用于加热外部空气(例如,在冬天或在中间季节),同时防止风挡过量起雾。
在该操作模式中,同轴瓣片27、28、30处于阻挡再循环空气进气口24并使外部空气进气口26打开的第二端部位置中。
因此,外部空气流FE能够流动到风机1中,而再循环空气流FR不能流动到风机1中。
在该情况下,再次参考图1至3,从外部空气进气口26进入的外部空气流FE经过附加分隔件339、过滤器35、分隔件14、涡轮2的下部部分5,并进入通道18,所述通道18例如背离风挡通入到车辆的乘客舱中。
并行地,外部空气流FE还经由分隔件14的外侧流动到涡轮2的上部部分6中,且进入通道19,所述通道19例如靠近风挡或正对着风挡通入到车辆的乘客舱中。
简而言之,在进入乘客舱之前,外部空气流FE通过第一流动通道和第二流动通道二者。
50/50模式
图5c示出第三操作模式(50/50模式),其中,外部空气FE和再循环空气FR被吸入到风机1中,以便为供暖、通风和/或空调装置馈送再循环和外部空气,其中,风机1能够产生两个不同的空气流。这样的操作模式可例如用于加热空气(例如,在冬季或中间季节中),且有助于减小到达设定点温度所需的时间,因为从乘客舱抽吸的空气的温度大于外部空气的温度,而没有过量的雾形成在风挡上。
对于该操作模式,空气引导构件允许第一空气流(在该情况下为再循环空气流FR)被引导到第一空气流通道中,且允许第二空气流(在该情况下为外部空气流FE)被引导到第二空气流通道中。
在该操作模式中,中央瓣片27处于阻挡外部空气进气口26的第一端部位置中。侧瓣片28、30处于阻挡再循环空气进气口24的第二端部位置中。
因此,外部空气流FE可通过外部空气进气口26流动到风机1中,以被朝向分隔件14外侧引导,再循环空气流FR可还通过中央瓣片27流动到风机1中,该中央瓣片将再循环空气流FR朝向附加分隔件39、然后是分隔件14的内侧引导。
在该操作模式中,空气流分为作为再循环空气流FR的中央空气流以及作为外部空气流FE的周边流。
由此,再次参考图1至3,再循环空气流FR经过附加分隔件39、过滤器35和分隔件14、涡轮2的下部部分5,且进入通道18,所述通道18例如背离风挡通入到车辆的乘客舱中。并行地,外部空气流FE经由分隔件14的外侧流动到涡轮2的上部部分6中,且进入通道19,所述通道19例如靠近风挡或正对着风挡通入到车辆的乘客舱中。
由此,分隔件14的上游端部141相对于现有技术方案转了大约90°。上游端部141然后沿空气进气壳体21的深度方向延伸,其还是过滤器35(存在的话)的宽度方向,且不再像现有技术方案那样沿过滤器35的长度方向延伸。
通过该布置,三个同轴瓣片27、28、30和分隔件14将空气进气壳体分为三个不同部分,这三个不同部分被同轴瓣片27、28、30和附加分隔件39分开。同轴瓣片27、28、30使得可以限制分开空气流所需的分隔件的数量。
最后,当空气流不同时,根据本方案通过分隔件14、39获得的间隔使得可以限制所述空气流之间的混合,由此限制在50/50操作模式中起雾的风险。
自然,应理解,这些示例实施例被提供用于阐释本发明的主题。本发明不限于上文中描述的和仅通过示例提供的实施例。本发明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本发明范围内可设想的各种其他改动、替换形式和其他变化例,尤其是上述各实施例的任何组合。

Claims (10)

1.一种吸气风机(1),其中,该吸气风机(1)包括:
-涡轮(2),其被设计为被驱动绕轴线(A)旋转,且至少具有称为“上部部分”的第一轴向部分(6)和称为“下部部分”的第二轴向部分(5),
-围绕涡轮(2)的风机壳体(17),所述风机壳体(17)具有主要沿轴线(B)延伸的风机壳体出口(17a);
-空气进气壳体(21),其具有至少两个不同的空气进气口(24、26),以及
-分隔件(14),其将意图通过所述涡轮(2)的第一轴向部分(6)的第一空气流与意图通过所述涡轮(2)的第二轴向部分(5)的第二空气流分开,
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件(14)具有沿主延伸方向布置在所述空气进气壳体(21)中的上游端部(141),该主延伸方向正交于所述风机壳体出口(17a)的延伸轴线(B)和所述涡轮(2)的旋转轴线(A),
其中,所述吸气风机(1)包括至少三个同轴瓣片(27、28、30),包括中央瓣片(27)和布置在中央瓣片(27)两侧的两个侧瓣片(28、30),所述同轴瓣片(27、28、30)绕枢转轴线(33)可移动地布置在空气进气壳体(21)的所述两个不同的空气进气口(24、26)之间,该枢转轴线平行于风机壳体出口(17a)的延伸轴线(B)。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气风机(1),其中,
-所述空气进气壳体(21)具有形成空气流动区域的内部空间,该空气流动区域具有沿与所述风机壳体出口(17a)的延伸轴线(B)正交的方向的第一尺寸(d1)和与所述风机壳体出口(17a)的延伸轴线(B)平行的第二尺寸(d2),并且其中,
-所述分隔件(14)的上游端部(141)在整个第一尺寸(d1)上和第二尺寸(d2)的一部分上延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气风机(1),其中,所述同轴瓣片(27、28、30)每个可移动地布置在第一端部位置和第二端部位置之间,在第一端部位置中,所述同轴瓣片(27、28、30)阻挡一空气进气口(26),在第二端部位置中,所述同轴瓣片(27、28、30)阻挡另一空气进气口(2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气风机(1),还包括附加分隔件(39),所述附加分隔件(39)布置在所述空气进气壳体(21)中,以便在端部位置中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中央瓣片(27)的端部区域。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气风机(1),其中,所述附加分隔件(39)具有框架(391),所述框架(391)主要沿正交于所述风机壳体出口(17a)的延伸轴线(B)的延伸方向延伸,且带(395)与所述框架垂直地对齐,以便在端部位置中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中央瓣片(27)的端部区域。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气风机(1),其中,所述附加分隔件(39)的框架(391)具有至少一个止挡件,所述中央瓣片(27)被设计为在端部位置中抵靠该止挡件止挡。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吸气风机(1),其中,所述附加分隔件(39)的框架(391)的形状匹配所述分隔件的上游端部(141)的形状。
8.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吸气风机(1),还包括过滤器(35),所述过滤器(35)轴向地布置在所述分隔件(14)和所述附加分隔件(39)之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气风机,其中,所述吸气风机用于机动车辆的供暖、通风和/或空调装置。
10.一种供暖、通风和/或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吸气风机(1)。
CN201880057609.9A 2017-07-28 2018-07-26 用于机动车辆的风机和相应的供暖、通风和/或空调装置 Active CN1110655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1757221 2017-07-28
FR1757221A FR3069489B1 (fr) 2017-07-28 2017-07-28 Pulseur et dispositif de chauffage, ventilation et/ou climatisation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correspondant
PCT/FR2018/051919 WO2019020949A1 (fr) 2017-07-28 2018-07-26 Pulseur et dispositif de chauffage, ventilation et/ou climatisation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correspondan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65533A CN111065533A (zh) 2020-04-24
CN111065533B true CN111065533B (zh) 2023-03-10

Family

ID=599305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57609.9A Active CN111065533B (zh) 2017-07-28 2018-07-26 用于机动车辆的风机和相应的供暖、通风和/或空调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3652007A1 (zh)
JP (1) JP7133009B2 (zh)
CN (1) CN111065533B (zh)
FR (1) FR3069489B1 (zh)
WO (1) WO201902094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76767B1 (fr) * 2018-01-12 2019-12-13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Boitier d'entree d'air et pulseur pour dispositif de chauffage, ventilation et/ou climatisation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correspondant
FR3076768B1 (fr) * 2018-01-12 2019-12-13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Boitier d'entree d'air et pulseur pour dispositif de chauffage, ventilation et/ou climatisation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correspondant
FR3086208B1 (fr) * 2018-09-25 2020-12-18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Boitier d'entree d'air et pulseur pour dispositif de chauffage, ventilation et/ou climatisation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correspondant
CN113580879A (zh) * 2021-08-19 2021-11-02 法雷奥汽车空调湖北有限公司 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模块和车辆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03235A (ja) * 1998-12-30 2000-07-25 Valeo Climatisation 暖房、通気および/または空調装置
KR20030052492A (ko) * 2001-12-21 2003-06-27 한라공조주식회사 차량 공조용 블로어 유닛 및 그 제조방법
FR3037866A1 (fr) * 2015-06-23 2016-12-30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Dispositif de chauffage, ventilation et/ou climatisation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JP2017505397A (ja) * 2013-12-04 2017-02-16 ヴァレオ システム テルミク 自動車の暖房装置、換気装置及び/又は空調装置のための吸込送風機
WO2017103358A1 (fr) * 2015-12-17 2017-06-22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Pulseur d'aspiration destine a un dispositif de chauffage, ventilation et/ou climatisation d'un vehicule automobile et dispositif de chauffage, ventilation et/ou climatis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26939A (ja) * 2002-03-05 2003-11-19 Denso Corp 車両用空調装置
FR2991635B1 (fr) * 2012-06-08 2016-03-18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Installation de conditionnement thermique d'un habitacle d'un vehicule, notamment un vehicule electrique.
US10052934B2 (en) * 2013-05-10 2018-08-21 Denso International America, Inc. Convex grid shape to reduce turbulence under rotary door
FR3015930B1 (fr) * 2013-12-30 2017-09-01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Dispositif de chauffage, ventilation et/ou climatisation
US10723196B2 (en) 2016-12-16 2020-07-28 Air International (Us) Inc. HVAC system inlet assembly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03235A (ja) * 1998-12-30 2000-07-25 Valeo Climatisation 暖房、通気および/または空調装置
KR20030052492A (ko) * 2001-12-21 2003-06-27 한라공조주식회사 차량 공조용 블로어 유닛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17505397A (ja) * 2013-12-04 2017-02-16 ヴァレオ システム テルミク 自動車の暖房装置、換気装置及び/又は空調装置のための吸込送風機
FR3037866A1 (fr) * 2015-06-23 2016-12-30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Dispositif de chauffage, ventilation et/ou climatisation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WO2017103358A1 (fr) * 2015-12-17 2017-06-22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Pulseur d'aspiration destine a un dispositif de chauffage, ventilation et/ou climatisation d'un vehicule automobile et dispositif de chauffage, ventilation et/ou climatis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20949A1 (fr) 2019-01-31
JP2020528381A (ja) 2020-09-24
EP3652007A1 (fr) 2020-05-20
FR3069489A1 (fr) 2019-02-01
CN111065533A (zh) 2020-04-24
JP7133009B2 (ja) 2022-09-07
FR3069489B1 (fr) 2019-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65533B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风机和相应的供暖、通风和/或空调装置
CN111051093B (zh) 用于相应机动车辆供暖、通风和/或空调装置的进气壳体和风机
CN106415019B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供暖、通风和/或空调设备的吸入式鼓风机
CN109424566B (zh) 用于车辆用空调装置的离心送风机
US11407271B2 (en) Air-conditioning unit for vehicle
US11274670B2 (en) Blower
JP4894447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US10052934B2 (en) Convex grid shape to reduce turbulence under rotary door
JP2019521907A (ja) 自動車両用の暖房、通気、および/または空調装置
JP7150029B2 (ja) 対応する自動車両の暖房、換気および/または空調装置用の吸気ハウジングおよび送風機
WO2023020557A1 (zh) 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模块和车辆
JP7073504B2 (ja) 対応する自動車両の暖房、換気および/または空調装置用の吸気ハウジングおよび送風機
JP6269432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US20180105012A1 (en) Air conditioner for vehicle
JP2018001911A (ja) 空調装置
US11833881B2 (en) Air intake housing and blower for a corresponding motor vehicle heating, ventilation and/or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CN104417316B (zh) 车辆空调装置
US10137756B2 (en) Rotary door for ventilation apparatus and ventilation apparatus having the rotary door
WO2019021707A1 (ja) 車両用空調ユニット
JP5293731B2 (ja) 車両用送風装置
CN113580878A (zh) 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模块和车辆
JP6098504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US9989066B2 (en) Low power and low noise fan-scroll with multiple split incoming air-streams
CN115427239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供暖、通风和/或空调装置
CN115380155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供暖、通风和/或空调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