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59576A - 一种易于清洁的灶具及其清洁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易于清洁的灶具及其清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59576A
CN111059576A CN201911329095.0A CN201911329095A CN111059576A CN 111059576 A CN111059576 A CN 111059576A CN 201911329095 A CN201911329095 A CN 201911329095A CN 111059576 A CN111059576 A CN 1110595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pe
storage tank
plate
coo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2909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金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Kero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Kero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Kero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Kero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2909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5957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0595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59576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3/00Stoves or ranges for gaseous fuels
    • F24C3/008Rang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3/00Stoves or ranges with additional provisions for heating wat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4/00Stoves or ranges having self-cleaning provisions, e.g. continuous catalytic cleaning or electrostatic cleaning
    • F24C14/005Stoves or ranges having self-cleaning provisions, e.g. continuous catalytic cleaning or electrostatic cleaning using a cleaning liqui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Frying-Pans Or Fry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易于清洁的灶具及其清洁方法,属于灶具技术领域。其中,灶具包括:支撑主体和灶台组件;支撑主体包括箱体,灶膛组件包括支撑圈、灶台板、灶膛、燃烧部,灶台板的四周设有挡板,灶台板、挡板以及支撑圈包围形成贮水槽。通过向贮水槽内注水,使灶具在烹饪过程中飞溅的油花落入水中并漂浮在水面上,本灶具还包括与灶膛连通的环形废气管,通过引入高温废气加热灶台板,贮水槽内的水温升高,油分子受热运动加速,油花液滴分散成若干细小的油颗粒扩撒在水中,烹饪结束后将水和油颗粒一起排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灶具在加热锅体进行烹饪的过程中,灶台板上不会累积油层,同时烹饪结束后清理简单,减轻使用者的劳动负担。

Description

一种易于清洁的灶具及其清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灶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易于清洁的灶具及其清洁方法。
背景技术
灶具是一种用于菜肴加工的厨具,被广泛运用于一般家庭和餐饮行业,目前灶具主要包括燃气、燃油以及燃煤式锅灶,通过燃烧燃料产生火焰对放置于灶具上的锅体加热来烹调食物。
在利用灶具加热锅体的过程中,食用油与菜肴烹饪时会不断飞溅出锅体并落在灶台上;烹饪结束后,灶台上常常累积一层油层,需要使用者进行擦除。而由于烹饪刚结束,为防止烫伤,需要等灶台冷却后才能进行擦除,此时油层冷却覆于灶台上很难清理,给使用者带来困扰。
虽然市面上有很多的厨房用的清洗剂,这些清洗剂虽然能强力去污,但是却不利于环保,同时会损伤使用者皮肤;另外经常对灶具清理也增加了使用者的劳动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易于清洁的灶具及其清洁方法,以优化现有灶具的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易于清洁的灶具,包括:支撑主体以及设于支撑主体上的灶台组件;
所述支撑主体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开口,箱体的顶部设有支撑台阶;
所述灶台组件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用于放置锅体的支撑圈、与支撑圈底部固定连接的灶台板、与支撑圈同轴设置的灶膛、设于灶膛底部的燃烧部以及与灶膛底部连接的燃气管,所述燃烧部包括燃烧板以及垂直贯穿燃烧板的点火棒,所述灶台板置于箱体的支撑台阶上,所述灶台板的四周设有挡板,所述灶台板、挡板以及支撑圈包围形成贮水槽。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灶具还包括用于向贮水槽内注水的注水管,所述注水管固定于箱体的一个侧面上,所述注水管的出水口弯曲延伸至贮水槽的上方,利用注水管向贮水槽内注水,避免使用者手动加水,提高灶具使用便利性。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灶具还包括设于贮水槽中的水位监测器以及根据水位监测器监测的水位数据控制注水管注水流量的电磁阀,所述水位监测器设于挡板内壁上,所述电磁阀设于注水管上,水位监测器监测贮水槽的水位,当贮水槽的水面低于灶台板的顶面时,电磁阀开启,注水管向贮水槽内注水,使贮水槽内的水面漫过灶台板的顶面,通过此设置能够避免锅体受热后油花飞溅粘在灶台板上。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灶具还包括环形废气管以及与灶膛内部连通的导气管,导气管的一端与灶膛内部连通,导气管沿环形废气管的径向向环形废气管延伸并与环形废气管连通,燃气在灶膛燃烧产生高温废气,部分高温废气通过导气管进入环形废气管,环形废气管温度升高并通过热辐射加热灶台板,贮水槽内的水温度升高,飘在水面上的油花液滴受热,油分子运动加速使油花液滴分解在细小的油颗粒并扩散在水中,当排水时,油颗粒可以随水一起排出,进而避免油花液滴凝结粘附在挡板上导致难以随水排出,通过此设置能够提高灶具的清洁效果。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灶台板的顶面开有导水槽,所述导水槽呈框型结构,所述导水槽的4个边角部分别开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位于导水槽的槽底,所述排水孔的底部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有排水阀,排水时,贮水槽内的水沿导水槽从排水孔排出,设置4个排水孔便于快速将含有油花的水排出。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灶台板的顶面倾斜,所述灶台板靠近中部的厚度大于灶台板靠近侧边的厚度,在排水过程中,贮水槽内的水通过导水槽排出,通过将灶台板的底面设计成倾斜状,能够使水顺着灶台板的顶面向导水槽集中,避免水在灶台板上残留导致油花清理不完全的情况。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排水管采用金属软管制成,排水时,水的温度较高,采用金属软管制成排水管排水能够避免排水管受热变形损坏。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排水孔靠近顶部的一端还设有用于过滤的箅子,在烹饪过程中,经常会发生菜肴残渣飞出锅体落在灶台上的情况,设置箅子能够将菜肴残渣进行过滤,避免残渣进入排水管导致排水管堵塞的情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易于清洁的灶具的清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向贮水槽内注水使贮水槽内的水面漫过灶台板的顶面,同时贮水槽内的水面低于挡板和支撑圈的高度;
步骤2:燃气管供应燃气,点火棒点燃燃气,燃气燃烧对支撑圈上的锅体进行加热,锅体受热温度升高,锅内的油花飞溅出锅体落入贮水槽,油花飘于水面上;
步骤3:灶膛内的燃气燃烧产生高温废气,部分高温废气通过导气管进入环形废气管,环形废气管温度升高通过热辐射对底部进行加热,贮水槽内的水温度升高,油花受热,油分子运动加速,油花扩散;
步骤4:烹饪结束后,打开排水管上的排水阀,贮水槽内的水顺着导水槽从排水孔进入排水管,并从排水排出,飘于水面上的油花随着水一起从排水管排出。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出的易于清洁的灶具,包括支撑主体和灶台组件,其中支撑主体包括箱体,灶膛组件包括支撑圈、灶台板、灶膛、燃烧部,灶台板的四周设有挡板,灶台板、挡板以及支撑圈包围形成贮水槽。通过向贮水槽内注水,使灶具在烹饪过程中飞溅的油花落入水中并漂浮在水面上,烹饪结束后将水排出时,油花随水一起排出;同时,本发明还设置与灶膛连通的环形废气管,通过引入高温废气加热灶台板,使贮水槽内的水温升高,油分子受热运动加速,油花液滴分散成若干细小的油颗粒并扩撒在水中,避免油花液滴粘附在挡板以及支撑圈上的情况,进一步提升灶具清洁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灶具在加热锅体进行烹饪的过程中,灶台板上不会累积油层,同时烹饪结束后清理简单,降低使用者的劳动负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易于清洁的灶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灶具的支撑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灶具的灶台组件的半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灶具的灶台组件的爆炸图。
图5是本发明的灶具的燃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灶具的点火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灶具的灶台组件的俯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灶具的箅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灶具的注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灶具的环形废气管与导气管的连接示意图。
图1至图10中的各标注为:支撑主体10、箱体11、支撑台阶111、地脚螺栓12、灶台组件20、支撑圈21、灶台板22、导水槽221、排水孔222、燃烧部23、燃烧板231、燃烧孔2311、圆孔2312、点火棒232、灶膛24、燃气管25、挡板26、排水管27、排水阀28、箅子29、过滤孔291、注水管30、T形板31、水位监测器32、电磁阀33、环形废气管40、导气管4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灶具是厨房的一种常见的厨具,主要用于烹调食物,在利用灶具加热锅体的过程中,油花飞溅落在灶台上,使灶台上累积一层油层,需要使用者及时擦除,否则等油层冷却后覆于灶台上很难清理,需要使用者使用专门的清洗剂才能清理干净,使用清洗剂不仅不利于环保,同时对使用者的皮肤还会有损伤,另外经常清理灶具也增加了使用者的劳动负担,因此出现很多人宁愿叫外卖也不进厨房的现象。
经过申请人的研究分析,食用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因此食用油在水中会漂浮于水表面;同时,如果水的温度较高的话,会增加食用油分子的内能,使食用油分子运动加速并在水中扩散,从而不会凝结成油液滴或者油固体,因此也更加容易清理。
基于上述分析,本发明提供一种易于清洁的灶具,如图1所示,该灶具包括:支撑主体10以及设于支撑主体10上的灶台组件20。
具体的,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支撑主体10包括箱体11,该箱体11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避免了厨房油污过大产生灶具腐蚀的情况。箱体11为长方体结构,箱体11的内部中空,箱体11的顶部开口,箱体11的顶部设有支撑台阶111,开口和支撑台阶111均为方形结构。箱体11的底部的4个边角部分别设有一个地脚螺栓12,通过旋转地脚螺栓12能够调整箱体11的离地高度,同时还能调整箱体11的水平度,使箱体11保持水平。
结合图3至图6,本实施例中的灶台组件20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支撑圈21、灶台板22、灶膛24、燃烧部23以及燃气管25,支撑圈21的底部与灶台板22焊接固定,支撑圈21设于灶台板22的中间,支撑圈21、灶台板22以及灶膛24采用铸造的方式一体成型,灶膛24呈漏斗形结构,支撑圈21与灶台同轴设置,燃烧部23设于灶膛24的底部,燃烧部23包括燃烧板231和点火棒232,燃烧板231为圆形结构,燃烧板231的上下表面之间开有若干燃烧孔2311,燃烧板231的中间开有一个贯穿燃烧板231的圆孔2312,点火棒232垂直插于该圆孔2312内并垂直贯穿燃烧板231,燃烧板231和点火棒232置于灶膛24内,灶膛24的底部和燃气管25连通,灶膛24底部侧面外壁设有外螺纹,燃气管25的出气端设有内螺纹,灶膛24和燃气管25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烹饪时,将锅体置于支撑圈21上,供应燃气,燃气通过燃气管25进入灶膛24,燃气从燃烧板231上的燃烧孔2311冒出,点火棒232将燃气点燃产生火焰,火焰对锅体进行加热实现烹饪。
灶台板22的四周还设有挡板26,挡板26的高度与支撑圈21的高度相当,灶台板22、挡板26以及支撑圈21包围形成贮水槽。灶具制造过程中,挡板26和灶台板22之间也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制成,也可以将挡板26焊接与灶台板22上。向贮水槽内注水,这样在烹饪的时候,飞溅的油花便会落入水中并飘在水面上,而不会粘附于灶台板22上,从而避免灶台脏污的情况。
结合图7,灶台板22的顶面还开有导水槽221,该导水槽221呈框型结构,导水槽221的4个边角部分别开有1个排水孔222,这些排水孔222自导水槽221的槽底向底部的底部贯通,排水孔222底部与排水管27可拆卸连接,排水孔222的底部内壁设有内螺纹,排水管27的顶部外壁设有外螺纹,排水孔222与排水管27通过螺纹连接固定,排水管27上设有排水阀28。烹饪时,排水阀28关闭,贮水槽内的水无法排出;烹饪结束后,贮水槽内的水中漂浮有油花,打开排水阀28,贮水槽内的水沿导水槽221向排水孔222方向流动,并通过排水管27排出,设置4个排水孔222能够使贮水槽内的水从多个方向排出,便于快速将含有油花的水排出。
为了防止在排水过程中,贮水槽中的水在灶台板22上残留,导致油花清理不完全,本实施例中将灶台板22的顶面设计成倾斜状,使灶台板22靠近中部的厚度大于灶台板22靠近侧边的厚度。这样,在排水过程中,贮水槽内的水能够顺着灶台板22倾斜的顶面向导水槽221方向集中,既能促进水的快速排出,同时还能防止含有油花的水在灶台板22上残留。
结合图8,在烹饪过程中,为了提高菜肴的口感,厨师会不断的翻动菜肴或者进行颠锅,而在此过程中经常会发生菜肴残渣飞出锅体落在灶台上的情况,而采用本申请提供的灶具进行烹饪后,残渣会随着水流进入排水孔222并从排水管27流出。为了防止残渣将排水孔222或者排水管27堵住,在排水孔222靠近顶部的一端设置一个箅子29,排水孔222的顶部内部开有一个环形台阶,该环形台阶的直径大于排水孔222的直径,箅子29的形状为圆形,箅子29的直径略小于该环形台阶的直径,箅子29的直径大于排水孔222的直径,箅子29设置在该环形台阶上,箅子29的上下端面上开有若干过滤孔291。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在排水过程中,箅子29能够过滤掉水中的菜肴残渣,防止残渣将排水孔222和排水管27堵塞的情况。
结合图9,向贮水槽内注水可以采用人工注水,通过操作人员利用盛水容器将水倒入贮水槽,但是此方法不够便利,因此,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灶具还包括注水管30,注水管30通过T形板31固定在箱体11的一个侧面上,T形板31的左右端面上开有4个螺钉孔,通过向螺钉孔中拧入螺钉使T形板31和箱体11侧面固定连接,T形板31的上下端面上开有圆形通孔,注水管30插在该圆形通孔内,注水管30的出水口弯曲延伸至贮水槽的上方,通过注水管30向贮水槽内注水,可以免除使用者手动加水的情况,提高灶具使用的便利性。
利用注水管30注水要注意保持贮水槽内水位合适,即贮水槽内的水位不能漫过挡板26和支撑圈21,否则水会漫出灶具,甚至漫入灶膛24,导致灶具不能点燃。同时,贮水槽内的水位不能过低,即贮水槽内的水位不能低于灶台板22的顶面,否则在灶具使用过程中,锅内的油会溅落至灶台板22上。因此,本实施例中,在贮水槽中设置水位监测器32,同时在注水管30上安装电磁阀33,该电磁阀33根据水位监测器32监测的水位数据控制注水管30的注水的流量,水位监测器32固定在挡板26的内壁上。通过水位监测器32监测贮水槽内的水位,当水位过低时,电磁阀33开启,注水管30向贮水槽内注水,使贮水槽内地水面漫过灶台板22的顶面,避免锅体受热后油花飞溅粘在灶台板22上,导致清理困难;当水位过高时,电磁阀33关闭,注水管30停止注水,从而避免贮水槽内的水漫出来。本实施例中的水位监测器采用型号为STLP-R01-OA-TM1-P1-L5-S0的液位变送器,该液位变送器的最高工作温度为80℃,适用于本申请的灶具使用需求。
由于油和水不互溶,因此油花落入水中后会凝结成油花液滴漂浮于水面,甚至会粘附于护板内壁或者支撑圈21外壁上。结合图10,为了解决此问题,本实施例中的灶具还包括环形废气管40以及导气管41,导气管41的一端与灶膛24连接并与灶膛24内部连通,导气管41的另一端沿环形废气管40的径向延伸至环形废气管40处并与环形废气管40内部连通,导气管41的数量为4个,任意两个相邻的导气管41相互垂直,导气管41和环形废气管40均采用刚性金属管制成,导气管41可以支撑环形废气管40的重量,环形废气管40贴近灶台板22的底部。燃气在灶膛24内燃烧产生高温废气,部分高温废气通过导气管41进入环形废气管40,环形废气管40的温度升高,并通过热辐射加热灶台板22,贮水槽内的水温因此升高,飘在水面上上的油花液滴受热,油分子运动加速使得油花液滴分解成若干细小的油颗粒并扩散在水中,这些细小的油颗粒不断的运动,因此不会粘附在护板或者支撑板上,烹饪结束后,打开排水阀28排水,油颗粒随着高温水一起排出,进而避免油花液滴凝结粘附在挡板26上或者支撑圈21上的情况,提高灶具的清洁效果。
排水时,由于水温较高,为了防止排水管27受热变形损坏,本实施例中的排水管27采用金属软管制成,从而降低排水管27损坏的风险,减少灶具维修的次数。
工作原理:烹饪前,先通过注水管30向贮水槽内注水使贮水槽内的水面漫过灶台板22的顶面,同时贮水槽内的水面低于挡板26和支撑圈21的高度;烹饪时,燃气管25供应燃气,点火棒232点燃燃气,燃气燃烧对支撑圈21上的锅体进行加热,锅体受热温度升高,锅内的油花飞溅出锅体落入贮水槽,油花飘于水面上;在烹饪过程中,灶膛24内的燃气燃烧产生高温废气,部分高温废气通过导气管41进入环形废气管40,环形废气管40温度升高通过热辐射对底部进行加热,贮水槽内的水温度升高,油花受热,油分子运动加速,油花扩散;烹饪结束后,打开排水管27上的排水阀28,贮水槽内的水顺着导水槽221从排水孔222进入排水管27,并从排水排出,飘于水面上的油花随着水一起从排水管27排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易于清洁的灶具,包括:支撑主体以及设于支撑主体上的灶台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主体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开口,箱体的顶部设有支撑台阶;
所述灶台组件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用于放置锅体的支撑圈、与支撑圈底部固定连接的灶台板、与支撑圈同轴设置的灶膛、设于灶膛底部的燃烧部以及与灶膛底部连接的燃气管,所述燃烧部包括燃烧板以及垂直贯穿燃烧板的点火棒,所述灶台板置于箱体的支撑台阶上,所述灶台板的四周设有挡板,所述灶台板、挡板以及支撑圈包围形成贮水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清洁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具还包括用于向贮水槽内注水的注水管,所述注水管固定于箱体的一个侧面上,所述注水管的出水口弯曲延伸至贮水槽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易于清洁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具还包括设于贮水槽中的水位监测器以及根据水位监测器监测的水位数据控制注水管注水流量的电磁阀,所述水位监测器设于挡板内壁上,所述电磁阀设于注水管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易于清洁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具还包括环形废气管以及与灶膛内部连通的导气管,导气管的一端与灶膛内部连通,导气管沿环形废气管的径向向环形废气管延伸并与环形废气管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易于清洁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台板的顶面开有导水槽,所述导水槽呈框型结构,所述导水槽的4个边角部分别开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位于导水槽的槽底,所述排水孔的底部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有排水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易于清洁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台板的顶面倾斜,所述灶台板靠近中部的厚度大于灶台板靠近侧边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易于清洁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采用金属软管。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易于清洁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靠近顶部的一端还设有用于过滤的箅子。
9.一种易于清洁的灶具的清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向贮水槽内注水使贮水槽内的水面漫过灶台板的顶面,同时贮水槽内的水面低于挡板和支撑圈的高度;
步骤2:燃气管供应燃气,点火棒点燃燃气,燃气燃烧对支撑圈上的锅体进行加热,锅体受热温度升高,锅内的油花飞溅出锅体落入贮水槽,油花飘于水面上;
步骤3:灶膛内的燃气燃烧产生高温废气,部分高温废气通过导气管进入环形废气管,环形废气管温度升高通过热辐射对底部进行加热,贮水槽内的水温度升高,油花受热,油分子运动加速,油花扩散到水中;
步骤4:烹饪结束后,打开排水管上的排水阀,贮水槽内的水顺着导水槽从排水孔进入排水管,并从排水排出,飘于水面上的油花随着水一起从排水管排出。
CN201911329095.0A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易于清洁的灶具及其清洁方法 Withdrawn CN1110595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29095.0A CN111059576A (zh)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易于清洁的灶具及其清洁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29095.0A CN111059576A (zh)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易于清洁的灶具及其清洁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59576A true CN111059576A (zh) 2020-04-24

Family

ID=70301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29095.0A Withdrawn CN111059576A (zh)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易于清洁的灶具及其清洁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5957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179732U (zh) 一种改进盛液盘的燃气灶
CN108375094A (zh) 智能集成式厨房
CN111059576A (zh) 一种易于清洁的灶具及其清洁方法
CN213334526U (zh) 一种节能燃气炒灶
CN205234311U (zh) 一种吸烟式电烧烤器
CN209857130U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灶台
KR102046832B1 (ko) 구이 팬
KR20130016849A (ko) 배관이 구비된 다용도 조리기 세트
CN212029638U (zh) 一种高安全性自动巡航控烟集成灶
CN113796725B (zh) 一种不锈钢节能电子锅
CN220541149U (zh) 一种电燃灶
CN219693320U (zh) 双头双尾燃气炒炉
CN217243977U (zh) 一种具有防烫伤功能的煲仔炉
CN110840227B (zh) 一种商用智能燃气炒菜机
CN216702254U (zh) 一种防止油水回流蒸发器的电热蒸包炉
CN213821086U (zh) 一种新型油炸炉
CN209295199U (zh) 一种集成式灶具
CN211600785U (zh) 一种炒炉
KR20110053591A (ko) 직화 오븐기
CN215914242U (zh) 一种自动控制炸炉工作时间的定位设备
CN211533390U (zh) 一种炒炉
CN219940398U (zh) 一种烧烤炉
CN210810584U (zh) 防油水迸溅及油水分离复合锅罩
CN209284916U (zh) 环保节能无油烟多功能太炭烤炉
CN211233011U (zh) 水幕式吸油烟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424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