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55484B - 薄膜拉伸链夹组件及薄膜拉伸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薄膜拉伸链夹组件及薄膜拉伸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55484B
CN111055484B CN202010189474.0A CN202010189474A CN111055484B CN 111055484 B CN111055484 B CN 111055484B CN 202010189474 A CN202010189474 A CN 202010189474A CN 111055484 B CN111055484 B CN 1110554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rail
roller
moving
assembly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8947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55484A (zh
Inventor
何汉昭
梁达辉
汤智勇
陈健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ce Stretching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ce Stretchi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ce Stretching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ce Stretchi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8947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554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554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554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554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554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5/00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5/02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 B29C55/10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multiaxial
    • B29C55/12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multiaxial biaxial
    • B29C55/16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multiaxial biaxial simultaneously
    • B29C55/165Apparatu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5/00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5/02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 B29C55/20Edge cla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haping By String And By Release Of Stress In Plastic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膜拉伸链夹组件及薄膜拉伸处理装置。薄膜拉伸链夹组件包括第一移动组件、第二移动组件及连杆组件。多个第一移动组件依次可移动地设于第一导轨上,多个第二移动组件依次可移动地设于第二导轨上。第一移动组件包括第一主体、设于第一主体上的薄膜夹持件及可转动地设于第一主体上的两个第一滚轮。两个第一滚轮分别设于第一导轨的两侧并能沿着第一导轨的侧面滚动。第二移动组件包括第二主体及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二主体上的两个第二滚轮。两个第二滚轮分别设于第二导轨的两侧并能沿着第二导轨的侧面滚动。连杆组件的一端与第一移动组件可转动相连,连杆组件的另一端与第二移动组件可转动相连。能提高运行稳定性,运行故障率较低。

Description

薄膜拉伸链夹组件及薄膜拉伸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薄膜处理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薄膜拉伸链夹组件及薄膜拉伸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薄膜在玻璃化温度以上、熔点以下的适当温度范围内(高弹态下),通过拉伸机,在外力作用下,先后沿纵向和横向进行一定倍数的拉伸,从而使分子链或结晶面在平行于薄膜平面的方向上进行取向而有序排列,然后在拉紧状态下进行热定型,使取向的大分子结构固定,最后经冷却及后续处理便可制得薄膜。传统的薄膜拉伸处理装置的链夹导向滚轮分布呈“品”字形分布,连杆机构为单体连杆与双体连杆交错铰接相连,夹体在联动连杆机构的牵引下通过滚轮在双环型导轨上移动,薄膜两侧端面在并排链夹的夹持下完成拉伸工艺。在薄膜双向同步拉伸实际的应用中,滚轮的运行稳定性较差,且容易出现故障。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薄膜拉伸链夹组件及薄膜拉伸处理装置,它能够提高运行稳定性,运行故障率较低。
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薄膜拉伸链夹组件,包括:第一移动组件与第二移动组件,所述第一移动组件与所述第二移动组件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移动组件用于依次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一导轨上,多个所述第二移动组件用于依次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二导轨上,所述第一移动组件与所述第二移动组件交替设置,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包括第一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上的薄膜夹持件及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上的两个第一滚轮,两个所述第一滚轮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导轨的两侧并能沿着所述第一导轨的侧面滚动,所述第二移动组件包括第二主体及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主体上的两个第二滚轮,两个所述第二滚轮分别设于所述第二导轨的两侧并能沿着所述第二导轨的侧面滚动;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为多个,所述连杆组件对应设置于相邻的所述第一移动组件与所述第二移动组件之间,所述连杆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可转动相连,所述连杆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移动组件可转动相连。
上述的薄膜拉伸链夹组件,在使用时,多个第一移动组件依次装设于第一导轨上,多个第二移动组件依次装设于第二导轨上,并通过多个第一移动组件的薄膜夹持件来同步分别对应夹持住薄膜的其中一侧边的多个部位,薄膜拉伸链夹组件夹持住薄膜沿着轨道向前移动。当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之间的间距发生变化时,相邻的两个连杆组件之间的夹角相应发生变化,进而导致相邻的两个薄膜夹持件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从而起到拉伸或收缩薄膜的作用。由于薄膜拉伸链夹组件在两个导轨上进行移动时,第一移动组件的两个第一滚轮分别设于第一导轨的两侧并沿着第一导轨的侧面滚动,第二移动组件的第二滚轮分别设于第二导轨的两侧并沿着第二导轨的侧面滚动,如此能够提高运行稳定性,运行故障率较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移动组件还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上的第三滚轮,所述第三滚轮设于所述第一导轨的顶面并能沿着所述第一导轨的顶面滚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移动组件还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主体上的第四滚轮,所述第四滚轮设于所述第二导轨的顶面并能沿着所述第二导轨的顶面滚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杆组件包括两个以上链板,所述链板的其中一端与所述第一主体可转动相连,所述链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主体相连;靠近于所述第二导轨的所述第一滚轮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所述链板,靠近于所述第一导轨的所述第二滚轮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所述链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靠近于所述第二导轨的所述第一滚轮的转轴中心线与所述链板的一端在所述第一主体上的转轴中心线共线设置;靠近于所述第一导轨的所述第二滚轮的转轴中心线与所述链板的另一端在所述第二主体上的转轴中心线共线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体上的所述链板与靠近于所述第二导轨的所述第一滚轮设置于同一个转动轴上;所述第二主体上的所述链板与靠近于所述第一导轨的所述第二滚轮设置于同一个转动轴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杆组件的链板数量为两个,所述链板的厚度、所述第一滚轮的厚度及所述第二滚轮的厚度均相同;其中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移动组件中,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移动组件的第一滚轮的上下两侧分别布置的所述链板的数量分别为两个,另一个所述第一移动组件的第一滚轮的上下两侧分别布置的所述链板的数量分别为三个与一个;其中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移动组件中,其中一个所述第二移动组件的第二滚轮的上下两侧分别布置的所述链板的数量分别为两个,另一个所述第二移动组件的第二滚轮的上下两侧分别布置的所述链板的数量分别为三个与一个。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均呈“工”字形的主体,所述第一主体面向所述第二导轨的一侧的凹口装有叠置设置的两个所述链板的一端,所述第二主体面向所述第一导轨的一侧的凹口装有叠置设置的两个所述链板的另一端;所述第一主体的底面的两个所述第一滚轮处于同一高度位置,所述第二主体的底面的两个所述第二滚轮处于同一高度位置;所述第一主体的底面叠置设置有第一滚轮与两个所述链板的一端,所述第二主体的底面叠置设置有第二滚轮与两个所述链板的另一端;
其中一个所述第一主体的底面的所述第一滚轮位于两个所述链板上方,相邻的另一个所述第一主体的底面的所述第一滚轮位于两个所述链板之间;其中一个所述第二主体的底面的所述第二滚轮位于两个所述链板上方,相邻的另一个所述第二主体的底面的所述第二滚轮位于两个所述链板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移动组件的所述第一滚轮相互错位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移动组件的所述第二滚轮相互错位设置。
一种薄膜拉伸处理装置,包括所述的薄膜拉伸链夹组件,还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多个所述第一移动组件依次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轨上,多个所述第二移动组件依次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导轨上。
上述的薄膜拉伸处理装置,在使用时,多个第一移动组件依次装设于第一导轨上,多个第二移动组件依次装设于第二导轨上,并通过多个第一移动组件的薄膜夹持件来同步分别对应夹持住薄膜的其中一侧边的多个部位,薄膜拉伸链夹组件夹持住薄膜沿着轨道向前移动。当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之间的间距发生变化时,相邻的两个连杆组件之间的夹角相应发生变化,进而导致相邻的两个薄膜夹持件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从而起到拉伸或收缩薄膜的作用。由于薄膜拉伸链夹组件在两个导轨上进行移动时,第一移动组件的两个第一滚轮分别设于第一导轨的两侧并沿着第一导轨的侧面滚动,第二移动组件的第二滚轮分别设于第二导轨的两侧并沿着第二导轨的侧面滚动,如此能够提高运行稳定性,运行故障率较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二导轨均为板状,两个所述第一滚轮的轮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导轨的两个板面贴合,两个所述第二滚轮的轮面分别与所述第二导轨的两个板面贴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薄膜拉伸处理装置还包括限位件,所述第二移动组件还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主体上的第五滚轮,所述限位件沿着所述第二导轨设置并位于所述第二主体的上方,所述第五滚轮的轮面与所述限位件相接触或设有间隙,所述第五滚轮能沿着所述限位件滚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薄膜拉伸处理装置还包括动力机构;所述第一移动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上的第一驱动轮,所述第二移动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主体上的第二驱动轮;所述动力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驱动轮以及所述第二驱动轮以使得所述第一移动组件沿着第一导轨移动,以及所述第二移动组件沿着所述第二导轨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薄膜夹持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上,所述第一主体设有凸出到所述第一导轨外的支撑板,所述薄膜夹持件的夹持面与所述支撑板的板面配合夹持待加工处理的薄膜。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薄膜拉伸处理装置的其中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在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薄膜拉伸处理装置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薄膜拉伸处理装置沿着第一导轨的方向的视角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第一移动组件;11、第一主体;111、凹口;112、支撑板;113、垫块;12、第一滚轮;13、薄膜夹持件;131、夹持头部;132、柄部;14、第三滚轮;15、第一驱动轮;20、第二移动组件;21、第二主体;211、凹口;212、垫块;22、第二滚轮;23、第四滚轮;24、第五滚轮;25、第二驱动轮;30、连杆组件;31、链板;41、第一导轨;42、第二导轨;50、限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参考以下结合构成本公开的一部分的附图和示例进行的详细说明,可以更容易理解本公开。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不限于本文所描述和/或显示的具体的结构、装置、设备、方法、应用、条件或参数,而且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是为了仅通过示例来描述特定实施例而不意在限制要求保护的发明。而且,如在包含随附权利要求书的说明内容中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做出明确规定,否则没有数量词修饰和用“所述”修饰的表达形式包括复数,并且对特定数值的提及至少包含该特定值。还应理解的是,为清晰起见在本文中在单独的实施例背景下描述的本发明的一些特征还可以在单个实施例中相结合地提供。相反,为简要起见在单个实施例的背景下描述的本发明的各特征还可以单独地设置或者以任何子组合来设置。此外,对范围内所述值的提及包含该范围内的每一个值。除非另外指出,否则图中共同的附图标记应当理解为指代相似的特征。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元件为称作“直接”与另一元件连接时,不存在中间元件。
一般地,滚轮的转轴为悬臂结构,在受到巨大作用力时悬臂结构容易产生变形,悬臂结构轻微的倾斜也会导致滚轮与导轨的接触大为减少,使得运行稳定性较差,且容易出现故障。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2及图4,一种薄膜拉伸链夹组件,包括:第一移动组件10、第二移动组件20及连杆组件30。所述第一移动组件10与所述第二移动组件20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移动组件10用于依次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一导轨41上,多个所述第二移动组件20用于依次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二导轨42上。所述第一移动组件10与所述第二移动组件20交替设置。所述第一移动组件10包括第一主体11、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11上的薄膜夹持件13及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11上的两个第一滚轮12。两个所述第一滚轮12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导轨41的两侧并能沿着所述第一导轨41的侧面滚动。所述第二移动组件20包括第二主体21及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主体21上的两个第二滚轮22。两个所述第二滚轮22分别设于所述第二导轨42的两侧并能沿着所述第二导轨42的侧面滚动。所述连杆组件30为多个,所述连杆组件30对应设置于相邻的所述第一移动组件10与所述第二移动组件20之间,所述连杆组件3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移动组件10可转动相连,所述连杆组件3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移动组件20可转动相连。
上述的薄膜拉伸链夹组件,在使用时,多个第一移动组件10依次装设于第一导轨41上,多个第二移动组件20依次装设于第二导轨42上,并通过多个第一移动组件10的薄膜夹持件13来同步分别对应夹持住薄膜的其中一侧边的多个部位,薄膜拉伸链夹组件夹持住薄膜沿着轨道向前移动。当第一导轨41与第二导轨42之间的间距发生变化时,相邻的两个连杆组件30之间的夹角相应发生变化,进而导致相邻的两个薄膜夹持件13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从而起到拉伸或收缩薄膜的作用。由于薄膜拉伸链夹组件在两个导轨上进行移动时,第一移动组件10的两个第一滚轮12分别设于第一导轨41的两侧并沿着第一导轨41的侧面滚动,第二移动组件20的第二滚轮22分别设于第二导轨42的两侧并沿着第二导轨42的侧面滚动,如此能够提高运行稳定性,运行故障率较低。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导轨41与第二导轨42之间的间距例如变小时,相邻的两个连杆组件30之间的夹角相应变大,进而导致相邻的两个薄膜夹持件13之间的距离变大,两个薄膜夹持件13对于薄膜起到拉伸作用;第一导轨41与第二导轨42之间的间距例如变大时,相邻的两个连杆组件30之间的夹角相应变小,进而导致相邻的两个薄膜夹持件13之间的距离变小,两个薄膜夹持件13对于薄膜起到收缩作用。
具体而言,两个所述第一滚轮12分别对称地设于所述第一导轨41的两侧并能沿着所述第一导轨41的侧面滚动。两个所述第二滚轮22分别对称地设于所述第二导轨42的两侧并能沿着所述第二导轨42的侧面滚动。如此,能够提高运行稳定性,运行故障率较低。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及图4,所述第一移动组件10还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11上的第三滚轮14。所述第三滚轮14设于所述第一导轨41的顶面并能沿着所述第一导轨41的顶面滚动。如此,薄膜拉伸链夹组件行驶于两个导轨上时,第一移动组件10的第三滚轮14沿着第一导轨41的顶面滚动,第三滚轮14起到支撑第一主体11的作用,实现第一移动组件10能快速地运行于第一导轨41上,此外,第一移动组件10的两个第一滚轮12同步沿着第一导轨41的两个侧面移动,起到定位第一移动组件10的作用,能实现第一移动组件10稳定地运行于第一导轨41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移动组件20还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主体21上的第四滚轮23。所述第四滚轮23设于所述第二导轨42的顶面并能沿着所述第二导轨42的顶面滚动。如此,薄膜拉伸链夹组件行驶于两个导轨上时,同样地,第二移动组件20的第四滚轮23沿着第二导轨42的顶面滚动,第四滚轮23起到支撑第二主体21的作用,实现第二移动组件20能快速地运行于第二导轨42上。此外,第二移动组件20的两个第二滚轮22同步沿着第二导轨42的两个侧面移动,起到定位第二移动组件20的作用,能实现第二移动组件20稳定地运行于第二导轨42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至图4,所述连杆组件30包括两个以上链板31。所述链板31的其中一端与所述第一主体11可转动相连,所述链板3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主体21相连。靠近于所述第二导轨42的所述第一滚轮12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所述链板31,靠近于所述第一导轨41的所述第二滚轮22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所述链板31。如此,靠近于第二导轨42的第一滚轮12的两侧面均设有可转动的链板31,在受到巨大作用力时利用第一滚轮12的两侧的链板31的支撑力抵消单方向变形,从而大大提高了轴承的抗压能力。同样地,靠近于所述第一导轨41的第二滚轮22的两侧面均设有可转动的链板31,在受到巨大作用力时利用第二滚轮22的两侧的链板31的支撑力抵消单方向变形,从而大大提高了轴承的抗压能力。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移动组件10与第二移动组件20交替设置,也就是第一移动组件10相邻的有两个第二移动组件20,第二移动组件20相邻的有两个第一移动组件10,以第一移动组件10为例进行说明,第一移动组件10需要通过一个连杆组件30与其中一个相邻的第二移动组件20转动相连,第一移动组件10还需要通过另一个连杆组件30与另一个相邻的第二移动组件20转动相连,如此第一移动组件10连接有两个连杆组件30,从而第一移动组件10可转动地连接有四个以上链板31。同样地,第二移动组件20可转动地连接有四个以上链板31。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至图4,靠近于所述第二导轨42的所述第一滚轮12的转轴中心线与所述链板31的一端在所述第一主体11上的转轴中心线共线设置;靠近于所述第一导轨41的所述第二滚轮22的转轴中心线与所述链板31的另一端在所述第二主体21上的转轴中心线共线设置。如此,第一移动组件10的一个受力点集中于第一滚轮12的转轴中心线,以及第二移动组件20的一个受力部集中于第二滚轮22的转轴中心线,这样能实现薄膜拉伸链夹组件的运行更加稳定可靠。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主体11上的所述链板31与靠近于所述第二导轨42的所述第一滚轮12设置于同一个转动轴上。所述第二主体21上的所述链板31与靠近于所述第一导轨41的所述第二滚轮22设置于同一个转动轴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至图4,所述连杆组件30的链板31数量为两个,所述链板31的厚度、所述第一滚轮12的厚度及所述第二滚轮22的厚度均相同。其中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移动组件10中,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移动组件10的第一滚轮12的上下两侧分别布置的所述链板31的数量分别为两个,另一个所述第一移动组件10的第一滚轮12的上下两侧分别布置的所述链板31的数量分别为三个与一个;其中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移动组件20中,其中一个所述第二移动组件20的第二滚轮22的上下两侧分别布置的所述链板31的数量分别为两个,另一个所述第二移动组件20的第二滚轮22的上下两侧分别布置的所述链板31的数量分别为三个与一个。如此,能实现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移动组件10的所述第一滚轮12相互错位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移动组件20的所述第二滚轮22相互错位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至图4,所述第一主体11与所述第二主体21均呈“工”字形的主体,所述第一主体11面向所述第二导轨42的一侧的凹口111装有叠置设置的两个所述链板31的一端,所述第二主体21面向所述第一导轨41的一侧的凹口211装有叠置设置的两个所述链板31的另一端;所述第一主体11的底面的两个所述第一滚轮12处于同一高度位置,所述第二主体21的底面的两个所述第二滚轮22处于同一高度位置;所述第一主体11的底面叠置设置有第一滚轮12与两个所述链板31的一端,所述第二主体21的底面叠置设置有第二滚轮22与两个所述链板31的另一端。
其中一个所述第一主体11的底面的所述第一滚轮12位于两个所述链板31上方,相邻的另一个所述第一主体11的底面的所述第一滚轮12位于两个所述链板31之间。进一步地,为了实现另一个第一主体11的底面的两个第一滚轮12处于同一高度位置,第一主体11的底面远离于第二导轨42的一侧设有垫块113,垫块113的厚度与链板31的厚度相同,第一主体11上远离于第二导轨42的第一滚轮12可转动地装设于垫块113上。
其中一个所述第二主体21的底面的所述第二滚轮22位于两个所述链板31上方,相邻的另一个所述第二主体21的底面的所述第二滚轮22位于两个所述链板31之间。进一步地,为了实现另一个第二主体21的底面的两个第二滚轮22处于同一高度位置,第二主体21的底面远离于第一导轨41的一侧设有垫块212,垫块212的厚度与链板31的厚度相同,第二主体21上远离于第一导轨41的第二滚轮22可转动地装设于垫块212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至图4,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移动组件10的所述第一滚轮12相互错位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移动组件20的所述第二滚轮22相互错位设置。如此,当第一导轨41与第二导轨42的间距增大时,相邻两个连杆组件30之间的夹角相应变小,由于相邻的两个第一移动组件10的第一滚轮12相互错位设置,相邻两个连杆组件30之间的夹角可以变得更小,从而有利于相邻两个薄膜夹持件13的距离更小;此外,在一定的链夹宽度空间下,可配置更大直径的第一滚轮12与第二滚轮22,使包括第一滚轮12与第二滚轮22在内的受力部件,如连杆轴、第一滚轮12与第二滚轮22等的物理尺寸增大,从而有效提高了机构的机械强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3,一种薄膜拉伸处理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薄膜拉伸链夹组件,还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导轨41与第二导轨42。多个所述第一移动组件10依次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轨41上,多个所述第二移动组件20依次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导轨42上。
上述的薄膜拉伸处理装置,在使用时,多个第一移动组件10依次装设于第一导轨41上,多个第二移动组件20依次装设于第二导轨42上,并通过多个第一移动组件10的薄膜夹持件13来同步分别对应夹持住薄膜的其中一侧边的多个部位,薄膜拉伸链夹组件夹持住薄膜沿着轨道向前移动。当第一导轨41与第二导轨42之间的间距发生变化时,相邻的两个连杆组件30之间的夹角相应发生变化,进而导致相邻的两个薄膜夹持件13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从而起到拉伸或收缩薄膜的作用。由于薄膜拉伸链夹组件在两个导轨上进行移动时,第一移动组件10的两个第一滚轮12分别设于第一导轨41的两侧并沿着第一导轨41的侧面滚动,第二移动组件20的第二滚轮22分别设于第二导轨42的两侧并沿着第二导轨42的侧面滚动,如此能够提高运行稳定性,运行故障率较低。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至图4,所述第一导轨41与所述第二导轨42均为板状,两个所述第一滚轮12的轮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导轨41的两个板面贴合,两个所述第二滚轮22的轮面分别与所述第二导轨42的两个板面贴合。如此,第一移动组件10沿着第一导轨41移动时,第一滚轮12的轮面在第一导轨41的板面上转动行驶,同样地,第二移动组件20沿着第二导轨42移动时,第二滚轮22的轮面在第二导轨42的板面上转动行驶,从而能够提高运行稳定性,运行故障率较低。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至图4,所述的薄膜拉伸处理装置还包括限位件50。所述第二移动组件20还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主体21上的第五滚轮24。所述限位件50沿着所述第二导轨42设置并位于所述第二主体21的上方,所述第五滚轮24的轮面与所述限位件50相接触或设有间隙,所述第五滚轮24能沿着所述限位件50滚动。如此,一方面,限位件50能避免第五滚轮24向上翘起而导致第二移动组件20脱离出第一导轨41,能保证第二移动组件20稳定地运行于第二导轨42;另一方面,第二移动组件20沿着第二导轨42移动过程中,第五滚轮24还能沿着限位件50滚动,整个薄膜拉伸链夹组件在第二导轨42上的运行稳定性较好。也就是,一旦薄膜拉伸链夹组件稍出现脱离导轨的顶面时,第五滚轮24将压向受限位件50并在沿着限位件50快速滚动,这时可保证薄膜拉伸链夹组件按既有轨迹安全运行。具体而言,限位件50为设置于第二导轨42的正上方的限位条,并与第二导轨42相应设置。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至图4,所述的薄膜拉伸处理装置还包括动力机构。所述第一移动组件1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11上的第一驱动轮15,所述第二移动组件2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主体21上的第二驱动轮25。所述动力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驱动轮15以及所述第二驱动轮25以使得所述第一移动组件10沿着第一导轨41移动,以及所述第二移动组件20沿着所述第二导轨42移动。具体而言,动力机构包括转动齿轮,转动齿轮分别与第一驱动轮15、第二驱动轮25驱动配合。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至图4,所述薄膜夹持件13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11上,所述第一主体11设有凸出到所述第一导轨41外的支撑板112,所述薄膜夹持件13的夹持面与所述支撑板112的板面配合夹持待加工处理的薄膜。具体而言,薄膜夹持件13包括夹持头部131及柄部132,所述柄部132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主体11上,柄部132与夹持头部131相连,柄部132转动时带动夹持头部131转动,夹持头部131转动时能实现与支撑板112的板面配合夹持住待加工处理的薄膜或者松开薄膜。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薄膜拉伸链夹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移动组件与第二移动组件,所述第一移动组件与所述第二移动组件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移动组件用于依次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一导轨上,多个所述第二移动组件用于依次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二导轨上,所述第一移动组件与所述第二移动组件交替设置,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包括第一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上的薄膜夹持件及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上的两个第一滚轮,两个所述第一滚轮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导轨的两侧并能沿着所述第一导轨的侧面滚动,所述第二移动组件包括第二主体及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主体上的两个第二滚轮,两个所述第二滚轮分别设于所述第二导轨的两侧并能沿着所述第二导轨的侧面滚动;
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为多个,所述连杆组件对应设置于相邻的所述第一移动组件与所述第二移动组件之间,所述连杆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可转动相连,所述连杆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移动组件可转动相连;其中,所述连杆组件包括两个以上链板,所述链板的其中一端与所述第一主体可转动相连,所述链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主体相连;靠近于所述第二导轨的所述第一滚轮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所述链板,靠近于所述第一导轨的所述第二滚轮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所述链板;
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移动组件的所述第一滚轮相互错位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移动组件的所述第二滚轮相互错位设置;
所述连杆组件的链板数量为两个,所述链板的厚度、所述第一滚轮的厚度及所述第二滚轮的厚度均相同;其中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移动组件中,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移动组件的第一滚轮的上下两侧分别布置的所述链板的数量分别为两个,另一个所述第一移动组件的第一滚轮的上下两侧分别布置的所述链板的数量分别为三个与一个;其中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移动组件中,其中一个所述第二移动组件的第二滚轮的上下两侧分别布置的所述链板的数量分别为两个,另一个所述第二移动组件的第二滚轮的上下两侧分别布置的所述链板的数量分别为三个与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拉伸链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组件还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上的第三滚轮,所述第三滚轮设于所述第一导轨的顶面并能沿着所述第一导轨的顶面滚动;所述第二移动组件还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主体上的第四滚轮,所述第四滚轮设于所述第二导轨的顶面并能沿着所述第二导轨的顶面滚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拉伸链夹组件,其特征在于,靠近于所述第二导轨的所述第一滚轮的转轴中心线与所述链板的一端在所述第一主体上的转轴中心线共线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膜拉伸链夹组件,其特征在于,靠近于所述第一导轨的所述第二滚轮的转轴中心线与所述链板的另一端在所述第二主体上的转轴中心线共线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膜拉伸链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上的所述链板与靠近于所述第二导轨的所述第一滚轮设置于同一个转动轴上;所述第二主体上的所述链板与靠近于所述第一导轨的所述第二滚轮设置于同一个转动轴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拉伸链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均呈“工”字形的主体,所述第一主体面向所述第二导轨的一侧的凹口装有叠置设置的两个所述链板的一端,所述第二主体面向所述第一导轨的一侧的凹口装有叠置设置的两个所述链板的另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薄膜拉伸链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的底面的两个所述第一滚轮处于同一高度位置,所述第二主体的底面的两个所述第二滚轮处于同一高度位置;所述第一主体的底面叠置设置有第一滚轮与两个所述链板的一端,所述第二主体的底面叠置设置有第二滚轮与两个所述链板的另一端;
其中一个所述第一主体的底面的所述第一滚轮位于两个所述链板上方,相邻的另一个所述第一主体的底面的所述第一滚轮位于两个所述链板之间;其中一个所述第二主体的底面的所述第二滚轮位于两个所述链板上方,相邻的另一个所述第二主体的底面的所述第二滚轮位于两个所述链板之间。
8.一种薄膜拉伸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薄膜拉伸链夹组件,还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多个所述第一移动组件依次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轨上,多个所述第二移动组件依次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导轨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薄膜拉伸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件,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二导轨均为板状,两个所述第一滚轮的轮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导轨的两个板面贴合,两个所述第二滚轮的轮面分别与所述第二导轨的两个板面贴合;所述第二移动组件还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主体上的第五滚轮,所述限位件沿着所述第二导轨设置并位于所述第二主体的上方,所述第五滚轮的轮面与所述限位件相接触或设有间隙,所述第五滚轮能沿着所述限位件滚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薄膜拉伸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力机构;所述第一移动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上的第一驱动轮,所述第二移动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主体上的第二驱动轮;所述动力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驱动轮以及所述第二驱动轮以使得所述第一移动组件沿着第一导轨移动,以及所述第二移动组件沿着所述第二导轨移动。
CN202010189474.0A 2020-03-18 2020-03-18 薄膜拉伸链夹组件及薄膜拉伸处理装置 Active CN1110554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89474.0A CN111055484B (zh) 2020-03-18 2020-03-18 薄膜拉伸链夹组件及薄膜拉伸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89474.0A CN111055484B (zh) 2020-03-18 2020-03-18 薄膜拉伸链夹组件及薄膜拉伸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55484A CN111055484A (zh) 2020-04-24
CN111055484B true CN111055484B (zh) 2020-06-26

Family

ID=70307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89474.0A Active CN111055484B (zh) 2020-03-18 2020-03-18 薄膜拉伸链夹组件及薄膜拉伸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554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31827B (zh) * 2020-05-19 2020-08-18 佛山市盟思拉伸机械有限公司 薄膜低倍数拉伸链夹组件及薄膜拉伸处理装置
CN114228123B (zh) * 2022-02-24 2022-06-14 佛山市盟思拉伸机械有限公司 纵横拉伸率趋于一致的薄膜拉伸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939086C2 (de) * 1989-11-25 1995-10-05 Dornier Gmbh Lindauer Spannkluppe mit Rollenlagerung
CN102069586A (zh) * 2010-12-29 2011-05-25 汕头市远东轻化装备有限公司 塑料薄膜双向同步拉伸设备
CN103009617A (zh) * 2012-12-26 2013-04-03 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 薄膜拉伸生产线的链铗结构
CN104044263B (zh) * 2014-06-13 2017-12-15 长春工业大学 链夹轨迹方向可控的同步双向拉伸机轨道机构
CN206066941U (zh) * 2016-09-28 2017-04-05 佛山市盟思拉伸机械有限公司 链夹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55484A (zh) 2020-04-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55484B (zh) 薄膜拉伸链夹组件及薄膜拉伸处理装置
JP5611796B2 (ja) シート状物の延伸機
JP4668215B2 (ja) クリップ式シート・フィルム延伸装置
CN114228122B (zh) 薄膜双向混合拉伸装置与方法
CN114228123B (zh) 纵横拉伸率趋于一致的薄膜拉伸装置
CN113276396B (zh) 薄膜拉伸装置及其链夹动态定位方法
CN116174507B (zh) 一种轧制中心线自动纠偏设备
JP2021062617A (ja) 延伸装置用搬送チェーン装置の把持台車とその延伸装置
CN109049652B (zh) 高速薄膜横向拉伸设备及纵向热定型机构
CN111331827B (zh) 薄膜低倍数拉伸链夹组件及薄膜拉伸处理装置
CN111120609B (zh) 薄膜拉伸链夹的驱动组件及薄膜拉伸装置
TW200410815A (en) Apparatus for stretching sheet materials
CN214989010U (zh) 一种bopp膜生产用收卷装置
CN215966698U (zh) 一种锂电池加工使用的分条机
JPS61124462A (ja) テンタクリツプ
CN210365893U (zh) 夹紧组件和搬运装置
CN201058492Y (zh) 低热收缩聚酯薄膜横拉装置的松弛机构
CN210501871U (zh) 一种印花机可伸缩导轨
JP3779281B2 (ja) シート状物の延伸機及びその方法
CN214326255U (zh) 一种带有电池卡槽的传送带
JP4959399B2 (ja) 連続鋳造設備のロール回転異常検出装置及びロール回転異常検出方法
CN217707532U (zh) 一种链条张紧装置
CN221038396U (zh) 一种玻璃纤维布检验装置
CN219296421U (zh) 一种聚酰亚胺薄膜夹持移动装置的伸缩轨道
CN212652906U (zh) 一种带式输送机滚筒用铆焊点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