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48741A -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48741A
CN111048741A CN201911273900.2A CN201911273900A CN111048741A CN 111048741 A CN111048741 A CN 111048741A CN 201911273900 A CN201911273900 A CN 201911273900A CN 111048741 A CN111048741 A CN 1110487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thium ion
ion battery
pole piece
preparation
posi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7390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晓伟
晏子聪
王灵君
赵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Etc Batte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u Etc Batte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u Etc Battery Ltd filed Critical Wuhu Etc Battery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7390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4874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0487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487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4/133Electrodes based on carbonaceous material, e.g. graphite-intercalation compounds or CFx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4/139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 H01M4/1393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electrodes based on carbonaceous material, e.g. graphite-intercalation compounds or CFx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所述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极片中涂布有占正极材料质量百分比为0.01‑10%的含磷无机盐。本发明无需使用复杂的包覆工艺,通过简单的物理混合工艺即可实现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和/或正极材料的制造,降低了工序数量,提高了生成效率,使得该类材料的在锂离子电池中应用成本大大降低。

Description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芯是一种可反复充放电的二次电芯,它由正负极极片、隔离膜、电解液、机械件等主要成分组成。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一直是行业关心的焦点问题,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进行改性是提升能量密度、改善性能的常见手段。随着锂离子二次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其安全隐患问题凸显,例如三星“爆炸门”事件和近年来屡屡发生的新能源汽车自燃事件。在当前的技术手段下,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尚需提高。同时,难点在于提高安全性能的同时,其余性能能够得到保持或无显著降低。许多含磷化合物在受热时分解释,可以捕获燃烧反应中产生的自由基,切断燃烧反应的链传递过程。因此,磷又被称为“阻燃元素”。将含磷化合物,特别是广泛运用于阻燃行业的磷酸盐、偏磷酸盐等盐类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中,可能有助于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
专利CN201611087260公开了一种包含磷氮系阻燃剂的高安全性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但其工艺十分复杂,且在制造过程中采用了有机溶剂进行溶解——烘干的工艺路线,增加了材料成本,并且需要进行环保处理。专利201910162005.7公开了一种表面包覆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表面包覆正极材料包括基体和包覆基体的包覆层,基体为正极材料,包覆层的组分含有偏磷酸铝,可以有效地改善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循环性能,特别是高温循环性能。专利201811646875.3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与磷酸盐混合,然后进行低温焙烧,得到表面有焦磷酸盐或偏磷酸盐包覆层的前驱体;再将所述前驱体与锂盐混合并进行高温焙烧,得到正极材料,也可以提高正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然而,对于偏磷酸盐在负极材料的应用却并无公开。此外,使用包覆工艺对材料进行改性,此类方法涉及的工艺复杂,大大增加了锂离子电池的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目的是提升电池安全性能,涉及的生成工艺较简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所述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极片中涂布有占负极材料质量百分比为0.01-10%的含磷无机盐。
所述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极片中涂布有占正极材料质量百分比为0.01-10%的含磷无机盐。
优选的,含磷无机盐的比例为0.5%-5%。
优选的,所述磷酸盐包括Li3PO4、Na3PO4、K3PO4、AlPO4、Mg3(PO4)2;偏磷酸盐包括LiPO3、NaPO3、KPO3、Al(PO3)3、Y(PO3)3或La(PO3)3;所述焦磷酸盐包括Li2P2O7、Na2P2O7、K2P2O7、(NH4)2P2O7;所述多聚磷酸盐包括多聚磷酸铵、多聚磷酸钠。
将含磷无机盐通过物理混合手段,直接进行掺混,可以大大减少工序,提高锂离子电池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但是其直接使用,对于负极材料的预混、搅拌及涂覆工艺均有挑战。本发明对其添加量、材料性能、使用工艺均做了优选,使得其可以通过简单掺混的方式应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或负极材料中,同时锂电池的性能得到了提升。特别对添加剂的含量进行了优选。为了在发挥添加剂的性能同时不影响锂离子电池的加工工艺和其他性能,特别对粘接剂、导电剂的添加量进行了优选。
将含磷无机盐以0.01%-10%的质量比例添加进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与负极主材(石墨、含有硅的石墨、含有氧化亚硅的石墨等)共计占负极材料的85-98.5%,再加入导电剂、粘接剂等物质,在溶剂中,进行搅拌分散,并以滚涂或挤压涂布法工艺进行涂布,最终制得锂离子电池。
所述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负极极片的制备方法,所述负极极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负极主材、含磷无机盐、导电剂、粘接剂、增稠剂及水混合搅拌形成负极浆料,之后将负极浆料涂布于铜箔上,然后经烘烤、滚压、裁片,制成负极极片。
所述负极主材包括石墨或含有硅的石墨或含有氧化亚硅的石墨。
所述含有氧化亚硅的石墨,其中石墨与氧化亚硅的质量百分比为88%~92%:8%~12%。
所述增稠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所述负极主材及含磷无机盐的总量占负极材料总量的85-98.5%,所述增稠剂的质量占负极材料总量的1.5-2%。
优选的,含磷无机盐与负极主材共计占负极材料的90-97%。
优选的,所述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
将含磷无机盐以0.01%-10%的质量比例添加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与正极主材(镍钴锰酸锂、钴酸锂等)共计占正极材料的85-98.5%,再加入导电剂、粘接剂等物质,在NMP溶剂中,进行搅拌分散,并以滚涂或挤压涂布法工艺进行涂布,最终制得锂离子电池。
所述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正极极片的制备方法,所述正极极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正极主材、含磷无机盐、导电剂、粘接剂及溶剂混合搅拌形成正极浆料,之后将正极浆料涂布于铝箔上,然后经烘烤、滚压、裁片,制成正极极片。
所述正极主材与偏磷酸盐的量占正极材料总量的85-98.5%。
优选的,含磷无机盐与正极主材共计占正极材料的90-97%。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所述极片结构。
所述锂离子电池不受锂离子电池外形的限制,包括圆柱、软包或者方形铝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无需使用复杂的包覆工艺,通过简单的物理混合工艺即可实现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和/或正极材料的制造,降低了工序数量,提高了生成效率,使得该类材料的在锂离子电池中应用成本大大降低。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其中热滥用实验可以推迟失效,即升高了NCM523热失控温度约40~50度,升高了NCM622热失控温度约30~40度,升高了NCM811热失控温度约10~15度。并且优化了生产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特别是负极材料的制备过程中采用水作为溶剂,避免了对有机溶剂进行回收或处理,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图1是实施例1及对比例1的热滥用实验曲线图;
图2是实施例1及对比例1的容量对比图;
图3是实施例1及对比例1的60度循环测试实验对比图;
图4是实施例2及对比例1的热滥用实验曲线图;
图5是实施例2及对比例1的容量对比图;
图6是实施例2及对比例1的60度循环测试实验对比图;
图7是实施例6及对比例1的热滥用实验曲线图;
图8是实施例6及对比例1的容量对比图;
图9是实施例6及对比例1的60度循环测试实验对比图;
图10是实施例5及对比例4的热滥用实验曲线图;
图11是实施例5及对比例4的容量对比图;
图12是实施例5及对比例4的60度循环测试实验对比图;
图13是实施例3及对比例2的热滥用实验曲线图;
图14是实施例3及对比例2的容量对比图;
图15是实施例3及对比例2的60度循环测试实验对比图;
图16是实施例4及对比例3的热滥用实验曲线图;
图17是实施例4及对比例3的容量对比图;
图18是实施例4及对比例3的60度循环测试实验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实施例1
使用质量比为96%的NCM523+0.5%多聚磷酸铵的正极极片,然后做成4Ah软包电池,最后热滥用安全测试。其中4Ah软包电芯制作流程为:
1、将质量比为96%NCM523正极材料+0.5%多聚磷酸铵、2%导电碳黑、1.5%聚偏氟乙烯加入搅拌罐中,再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然后进行高速搅拌制成正极浆料。
2、将步骤1中所述的正极浆料涂覆在铝箔上,然后进行100±5℃烘烤、辊压,裁片,制成正极极片。
3、将质量比96.5%石墨、1%导电碳黑、1.5%丁苯橡胶、1%羧甲基纤维素钠加入搅拌罐中,再加入去离子水,然后进行高速搅拌制成负极浆料。
4、将步骤3中所述的负极浆料涂覆在铜箔上,然后进行100±5℃烘烤、辊压,裁片,制成负极极片。
5、将正负极极片、PE隔离膜、电解液通过卷绕、组装、85±5℃烘烤、焊接密封、注液、化成等工序做成软包电芯。统计电芯容量:6支电芯的平均容量为4483.8毫安时。取一支电芯做60度循环测试,其测试流程为:将软包电池接入充放电机中,静置5min。然后启动擎天充放电机测试系统,设置测试参数,进行循环寿命测试,循环寿命测试需要在60±5℃环境中进行。其在100周的容量保持率为96.2%;200周的容量保持率为94.5%;300周的容量保持率为93.2%。
6、将电芯满充后,置于贝尔高低温烘箱中做热滥用安全测试。热滥用流程采用欧标测试标准进行测试,同时做3个平行样,失效温度为160±5℃附近。
实施例2
使用质量比为96.5%的NCM523正极极片,然后做成4Ah软包电池,最后热滥用安全测试。其中4Ah软包电芯制作流程为:
1、将质量比为96.5%NC523正极材料、2%导电碳黑、1.5%聚偏氟乙烯加入搅拌罐中,再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然后进行高速搅拌制成正极浆料。
2、将步骤1中所述的正极浆料涂覆在铝箔上,然后进行100±5℃烘烤、辊压,裁片,制成正极极片。
3、将质量比95.5%石墨+1%磷酸钾添加剂、1%导电碳黑、1.5%丁苯橡胶、1%羧甲基纤维素钠加入搅拌罐中,再加入去离子水,然后进行高速搅拌制成负极浆料。
4、将步骤3中所述的负极浆料涂覆在铜箔上,然后进行100±5℃烘烤、辊压,裁片,制成负极极片。
5、将正负极极片、PE隔离膜、电解液通过卷绕、组装、85±5℃烘烤、焊接密封、注液、化成等工序做成软包电芯。统计电芯容量:6支电芯的平均容量为4488.1毫安时。取一支电芯做60度循环测试,其测试流程为:将软包电池接入充放电机中,静置5min。然后启动擎天充放电机测试系统,设置测试参数,进行循环寿命测试,循环寿命测试需要在60±5℃环境中进行。其在100周的容量保持率为96.0%;200周的容量保持率为93.1%;300周的容量保持率为91.4%。
6、将电芯满充后,置于贝尔高低温烘箱中做热滥用安全测试。热滥用流程采用欧标测试标准进行测试,同时做3个平行样,失效温度为185±5℃附近。
实施例3
使用质量比为96.5%的NCM622正极极片,然后做成4Ah软包电池,最后热滥用安全测试。其中4Ah软包电芯制作流程为:
1、将质量比为96.5%NCM622正极材料、2%导电碳黑、1.5%聚偏氟乙烯加入搅拌罐中,再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然后进行高速搅拌制成正极浆料。
2、将步骤1中所述的正极浆料涂覆在铝箔上,然后进行100±5℃烘烤、辊压,裁片,制成正极极片。
3、将质量比95.5%石墨+1%偏磷酸钠、1%导电碳黑、1.5%丁苯橡胶、1%羧甲基纤维素钠等加入搅拌罐中,再加入去离子水,然后进行高速搅拌制成负极浆料。
4、将步骤3中所述的负极浆料涂覆在铜箔上,然后进行100±5℃烘烤、辊压,裁片,制成负极极片。
5、将正负极极片、PE隔离膜、电解液通过卷绕、组装、85±5℃烘烤、焊接密封、注液、化成等工序做成软包电芯。统计电芯容量:6支电芯的平均容量为4705.7毫安时。取一支电芯做60度循环测试,其测试流程为:将软包电池接入充放电机中,静置5min。然后启动擎天充放电机测试系统,设置测试参数,进行循环寿命测试,循环寿命测试需要在60±5℃环境中进行。其在100周的容量保持率为96.8%;200周的容量保持率为94.2%;300周的容量保持率为91.2%。
6、将电芯满充后,置于贝尔高低温烘箱中做热滥用安全测试。热滥用流程采用欧标测试标准进行测试,同时做3个平行样,失效温度为175±5℃附近。
实施例4
使用质量比为96.5%的NCM811正极极片,然后做成4Ah软包电池,最后热滥用安全测试。其中4Ah软包电芯制作流程为:
1、将质量比为96.5%NCM811正极材料、2%导电碳黑、1.5%聚偏氟乙烯加入搅拌罐中,再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然后进行高速搅拌制成正极浆料。
2、将步骤1中所述的正极浆料涂覆在铝箔上,然后进行100±5℃烘烤、辊压,裁片,制成正极极片。
3、将质量比94.5%硅碳+2%多聚磷酸铵、1%导电碳黑、1.5%丁苯橡胶、1%羧甲基纤维素钠加入搅拌罐中,再加入去离子水,然后进行高速搅拌制成负极浆料。
4、将步骤3中所述的负极浆料涂覆在铜箔上,然后进行100±5℃烘烤、辊压,裁片,制成负极极片。
5、将正负极极片、PE隔离膜、电解液通过卷绕、组装、85±5℃烘烤、焊接密封、注液、化成等工序做成软包电芯。统计电芯容量:6支电芯的平均容量为4788.5毫安时。取一支电芯做60度循环测试,其测试流程为:将软包电池接入充放电机中,静置5min。然后启动擎天充放电机测试系统,设置测试参数,进行循环寿命测试,循环寿命测试需要在60±5℃环境中进行。其在100周的容量保持率为95.0%;200周的容量保持率为93.3%;300周的容量保持率为91.3%。
6、将电芯满充后,置于贝尔高低温烘箱中做热滥用安全测试。热滥用流程采用欧标测试标准进行测试,同时做3个平行样,失效温度为160~165℃附近。
实施例5
使用质量比为91.5%的NCM523+5%[Na(PO3)]6的正极极片,然后做成42Ah硬壳电池,最后热滥用安全测试。其中42Ah硬壳电芯制作流程为:
1、将质量比为91.5%NCM523正极材料+5%[Na(PO3)]6、2%导电碳黑、1.5%聚偏氟乙烯加入搅拌罐中,再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然后进行高速搅拌制成正极浆料。
2、将步骤1中所述的正极浆料涂覆在铝箔上,然后进行100±5℃烘烤、辊压,裁片,制成正极极片。
3、将质量比95.5%石墨+1%多聚磷酸铵、1%导电碳黑、1.5%丁苯橡胶、1%羧甲基纤维素钠等加入搅拌罐中,再加入去离子水,然后进行高速搅拌制成负极浆料。
4、将步骤3中所述的负极浆料涂覆在铜箔上,然后进行100±5℃烘烤、辊压,裁片,制成负极极片。
5、将正负极极片、PE隔离膜、电解液通过卷绕、组装、85±5℃烘烤、焊接密封、注液、化成等工序做成软包电芯。统计电芯容量:6支电芯的平均容量为43317.5毫安时。取一支电芯做60度循环测试,其测试流程为:将软包电池接入充放电机中,静置5min。然后启动擎天充放电机测试系统,设置测试参数,进行循环寿命测试,循环寿命测试需要在60±5℃环境中进行。其在100周的容量保持率为100.9%;200周的容量保持率为100.3%;300周的容量保持率为99.2%。
6、将电芯满充后,置于贝尔高低温烘箱中做热滥用安全测试。热滥用流程采用欧标测试标准进行测试,同时做3个平行样,失效温度为180~190℃附近。
实施例6
使用质量比为96.5%的NCM523正极极片,然后做成4Ah软包电池,最后热滥用安全测试。其中4Ah软包电芯制作流程为:
1、将质量比为96.5%NC523正极材料、2%导电碳黑、1.5%聚偏氟乙烯等加入搅拌罐中,再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然后进行高速搅拌制成正极浆料。
2、将步骤1中所述的正极浆料涂覆在铝箔上,然后进行100±5℃烘烤、辊压,裁片,制成正极极片。
3、将质量比94.5%石墨+2%Na2P2O7、1%导电碳黑、1.5%丁苯橡胶、1%羧甲基纤维素钠加入搅拌罐中,再加入去离子水,然后进行高速搅拌制成负极浆料。
4、将步骤3中所述的负极浆料涂覆在铜箔上,然后进行100±5℃烘烤、辊压,裁片,制成负极极片。
5、将正负极极片、PE隔离膜、电解液通过卷绕、组装、85±5℃烘烤、焊接密封、注液、化成等工序做成软包电芯。统计电芯容量:6支电芯的平均容量为4222.6毫安时。取一支电芯做60度循环测试,其测试流程为:将软包电池接入充放电机中,静置5min。然后启动擎天充放电机测试系统,设置测试参数,进行循环寿命测试,循环寿命测试需要在60±5℃环境中进行。其在100周的容量保持率为96.0%;200周的容量保持率为93.2%;300周的容量保持率为90.8%。
6、将电芯满充后,置于贝尔高低温烘箱中做热滥用安全测试。热滥用流程采用欧标测试标准进行测试,同时做3个平行样,失效温度为180±5℃附近。
对比例1
使用质量比为96.5%的NCM523正极极片,然后做成4Ah小软包电池,最后热滥用安全测试。其中4Ah小软包制作流程为:
1、将质量比为96.5%NCM523正极材料、2%导电碳黑、1.5%聚偏氟乙烯加入搅拌罐中,再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然后进行高速搅拌制成正极浆料。
2、将步骤1中所述的正极浆料涂覆在铝箔上,然后进行100±5℃烘烤、辊压,裁片,制成正极极片。
3、将质量比96.5%石墨、1%导电碳黑、1.5%丁苯橡胶、1%羧甲基纤维素钠加入搅拌罐中,再加入去离子水,然后进行高速搅拌制成负极浆料。
4、将步骤3中所述的负极浆料涂覆在铜箔上,然后进行100±5℃烘烤、辊压,裁片,制成负极极片。
5、将正负极极片、PE隔离膜、电解液通过卷绕、组装、85±5℃烘烤、焊接密封、注液、化成等工序做成软包电芯。统计电芯容量:6支电芯的平均容量为4233.8毫安时。取一支电芯做60度循环测试,其测试流程为:将软包电池接入充放电机中,静置5min。然后启动擎天充放电机测试系统,设置测试参数,进行循环寿命测试,循环寿命测试需要在60±5℃环境中进行。其在100周的容量保持率为96.5%;200周的容量保持率为88.3%;300周的容量保持率为90.3%。
6、将电芯满充后,置于贝尔高低温烘箱中做热滥用安全测试。热滥用流程采用欧标测试标准进行测试,同时做3个平行样,失效温度为140±5℃附近。
对比例2
使用质量比为96.5%的NCM622正极极片,然后做成4Ah小软包电池,最后热滥用安全测试。其中4Ah小软包制作流程为:
1、将质量比为96.5%NCM622正极材料、2%导电碳黑、1.5%聚偏氟乙烯加入搅拌罐中,再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然后进行高速搅拌制成正极浆料。
2、将步骤1中所述的正极浆料涂覆在铝箔上,然后进行100±5℃烘烤、辊压,裁片,制成正极极片。
3、将质量比96.5%石墨、1%导电碳黑、1.5%丁苯橡胶、1%羧甲基纤维素钠加入搅拌罐中,再加入去离子水,然后进行高速搅拌制成负极浆料。
4、将步骤3中所述的负极浆料涂覆在铜箔上,然后进行100±5℃烘烤、辊压,裁片,制成负极极片。
5、将正负极极片、PE隔离膜、电解液通过卷绕、组装、85±5℃烘烤、焊接密封、注液、化成等工序做成软包电芯。统计电芯容量:6支电芯的平均容量为4466.8毫安时。取一支电芯做60度循环测试,其测试流程为:将软包电池接入充放电机中,静置5min。然后启动擎天充放电机测试系统,设置测试参数,进行循环寿命测试,循环寿命测试需要在60±5℃环境中进行。其在100周的容量保持率为93.6%;200周的容量保持率为91.1%。
6、将电芯满充后,置于贝尔高低温烘箱中做热滥用安全测试。热滥用流程采用欧标测试标准进行测试,同时做3个平行样,失效温度为140±5℃附近。
对比例3
使用质量比为96.5%的NCM811正极极片,然后做成4Ah小软包电池,最后热滥用安全测试。其中4Ah小软包制作流程为:
1、将质量比为96.5%NCM811正极材料、2%导电碳黑、1.5%聚偏氟乙烯加入搅拌罐中,再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然后进行高速搅拌制成正极浆料。
2、将步骤1中所述的正极浆料涂覆在铝箔上,然后进行100±5℃烘烤、辊压,裁片,制成正极极片。
3、将质量比96.5%石墨、1%导电碳黑、1.5%丁苯橡胶、1%羧甲基纤维素钠加入搅拌罐中,再加入去离子水,然后进行高速搅拌制成负极浆料。
4、将步骤3中所述的负极浆料涂覆在铜箔上,然后进行100±5℃烘烤、辊压,裁片,制成负极极片。
5、将正负极极片、PE隔离膜、电解液通过卷绕、组装、85±5℃烘烤、焊接密封、注液、化成等工序做成软包电芯。统计电芯容量:6支电芯的平均容量为4664.4毫安时。取一支电芯做60度循环测试,其测试流程为:将软包电池接入充放电机中,静置5min。然后启动擎天充放电机测试系统,设置测试参数,进行循环寿命测试,循环寿命测试需要在60±5℃环境中进行。其在100周的容量保持率为93.5%;200周的容量保持率为90.6%;300周的容量保持率为87.8%。
6、将电芯满充后,置于贝尔高低温烘箱中做热滥用安全测试。热滥用流程采用欧标测试标准进行测试,同时做3个平行样,失效温度为150±5℃附近。
对比例4
使用质量比为96.5%的NCM523正极极片,然后做成42Ah硬壳电池,最后热滥用安全测试。其中42Ah硬壳电芯制作流程为:
1、将质量比为96.5%NCM523正极材料、2%导电碳黑、1.5%聚偏氟乙烯加入搅拌罐中,再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然后进行高速搅拌制成正极浆料。
2、将步骤1中所述的正极浆料涂覆在铝箔上,然后进行100±5℃烘烤、辊压,裁片,制成正极极片。
3、将质量比96.5%石墨、1%导电碳黑、1.5%丁苯橡胶、1%羧甲基纤维素钠加入搅拌罐中,再加入去离子水,然后进行高速搅拌制成负极浆料。
4、将步骤3中所述的负极浆料涂覆在铜箔上,然后进行100±5℃烘烤、辊压,裁片,制成负极极片。
5、将正负极极片、PE隔离膜、电解液通过卷绕、组装、85±5℃烘烤、焊接密封、注液、化成等工序做成软包电芯。统计电芯容量:6个电芯的平均容量为42242.5毫安时。取一支电芯做60度循环测试,其测试流程为:将软包电池接入充放电机中,静置5min。然后启动擎天充放电机测试系统,设置测试参数,进行循环寿命测试,循环寿命测试需要在60±5℃环境中进行。其在100周的容量保持率为98.3%;200周的容量保持率为96.5%;300周的容量保持率为94.4%。
6、将电芯满充后,置于贝尔高低温烘箱中做热滥用安全测试。热滥用流程采用欧标测试标准进行测试,同时做3个平行样,失效温度为145±5℃附近。

Claims (10)

1.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极片中涂布有占负极材料质量百分比为0.01-10%的含磷无机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极片中涂布有占正极材料质量百分比为0.01-10%的含磷无机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磷无机盐为磷酸盐、偏磷酸盐、焦磷酸盐、多聚磷酸盐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负极极片的制备方法,所述负极极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负极主材、含磷无机盐、导电剂、粘接剂、增稠剂及水混合搅拌形成负极浆料,之后将负极浆料涂布于铜箔上,然后经烘烤、滚压、裁片,制成负极极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主材包括石墨或含有硅的石墨或含有氧化亚硅的石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氧化亚硅的石墨中石墨的质量百分比为88-92%。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稠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所述负极主材及含磷无机盐的总量占负极材料的质量百分比为85-98.5%,所述增稠剂的质量占负极材料总量的1.5-2%。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极片的制备方法,所述正极极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正极主材、含磷无机盐、导电剂、粘接剂及溶剂混合搅拌形成正极浆料,之后将正极浆料涂布于铝箔上,然后经烘烤、滚压、裁片,制成正极极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主材与含磷无机盐的量占正极材料质量百分比为85-98.5%。
10.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极片结构。
CN201911273900.2A 2019-12-12 2019-12-12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Pending CN1110487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73900.2A CN111048741A (zh) 2019-12-12 2019-12-12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73900.2A CN111048741A (zh) 2019-12-12 2019-12-12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48741A true CN111048741A (zh) 2020-04-21

Family

ID=70236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73900.2A Pending CN111048741A (zh) 2019-12-12 2019-12-12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48741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25517A (zh) * 2020-07-24 2020-09-29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负极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2038642A (zh) * 2020-09-25 2020-12-04 昆山宝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221040A (zh) * 2021-12-14 2022-03-22 芜湖天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负极配方与电解液匹配性的简易判断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2189A (zh) * 2008-03-21 2008-08-27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通过掺杂提高锂离子电池热稳定的方法
CN101606269A (zh) * 2007-04-11 2009-12-16 株式会社Lg化学 含有三元低共熔混合物的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91097A (zh) * 2016-03-16 2016-05-18 江苏乐能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安全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025175A (zh) * 2016-06-15 2016-10-12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电池浆料、电池极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50435A (zh) * 2016-12-08 2017-02-22 深圳市鑫永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元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39121A (zh) * 2018-04-16 2018-09-14 江西迪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浆料及锂离子电池
CN108987793A (zh) * 2018-06-26 2018-12-11 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安全性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41908A (zh) * 2018-12-20 2019-06-04 上海力信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阻燃性锂离子电池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06269A (zh) * 2007-04-11 2009-12-16 株式会社Lg化学 含有三元低共熔混合物的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52189A (zh) * 2008-03-21 2008-08-27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通过掺杂提高锂离子电池热稳定的方法
CN105591097A (zh) * 2016-03-16 2016-05-18 江苏乐能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安全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025175A (zh) * 2016-06-15 2016-10-12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电池浆料、电池极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50435A (zh) * 2016-12-08 2017-02-22 深圳市鑫永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元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39121A (zh) * 2018-04-16 2018-09-14 江西迪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浆料及锂离子电池
CN108987793A (zh) * 2018-06-26 2018-12-11 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安全性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41908A (zh) * 2018-12-20 2019-06-04 上海力信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阻燃性锂离子电池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高平强: "《无机纳米硼酸盐复合阻燃材料制备技术》", 31 March 2019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25517A (zh) * 2020-07-24 2020-09-29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负极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1725517B (zh) * 2020-07-24 2023-08-18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负极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2038642A (zh) * 2020-09-25 2020-12-04 昆山宝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221040A (zh) * 2021-12-14 2022-03-22 芜湖天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负极配方与电解液匹配性的简易判断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40288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含有该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
CN112420999B (zh) 具有包覆结构的磷基负极材料及其制法和应用
CN111009682B (zh) 一种全固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56895B (zh) 表面复合包覆的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CN111048741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CN110931781A (zh) 生物质碳/聚氟磷酸铁钠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0380133A (zh) 一种无机固态电解质与正极间的过渡层设计方法
CN102610803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WO2023124575A1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37659A (zh) 一种双层碳包覆磷酸铁锂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3140731B (zh) 一种全固态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97704B (zh) 一种高比能动力锂离子电池
CN113193233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
CN112490433A (zh) 一种固态电池及提升固态电池倍率性能和安全性的方法
CN101295780A (zh) 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组合物及电池
CN110098387B (zh) 一种磷酸锂配合导电碳材料包覆的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742592A (zh) 一种W/W2C/Action Carbon包覆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方法
JP2023549974A (ja) 電解液、それを含む二次電池及びこの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
CN110993901A (zh) 一种低内阻且快充快放型锂离子动力电池
CN114512655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980221B (zh) 一种高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180682A (zh) 一种石墨型氮化碳修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CN107785537B (zh) 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极片、其用途及极片的修饰方法
CN112366293A (zh) 一种固态金属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JP5186522B2 (ja) 含リン有機ポリマ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それを採用した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42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