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33002A - 用于控制凸轮轴正时设备的阀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用于控制凸轮轴正时设备的阀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33002A
CN111033002A CN201780093730.2A CN201780093730A CN111033002A CN 111033002 A CN111033002 A CN 111033002A CN 201780093730 A CN201780093730 A CN 201780093730A CN 111033002 A CN111033002 A CN 1110330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chamber
hub
preparation
ax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9373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33002B (zh
Inventor
H·米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lla GmbH and Co KGaA
Original Assignee
Hella GmbH and Co KGa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lla GmbH and Co KGaA filed Critical Hella GmbH and Co KGaA
Publication of CN1110330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330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330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330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34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 F01L1/344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rankshaft and camshaft, e.g. using helicoidal gear
    • F01L1/3442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rankshaft and camshaft, e.g. using helicoidal gear using hydraulic chambers with variable volume to transmit the rotating for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34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 F01L1/344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rankshaft and camshaft, e.g. using helicoidal gea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34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 F01L1/344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rankshaft and camshaft, e.g. using helicoidal gear
    • F01L1/3442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rankshaft and camshaft, e.g. using helicoidal gear using hydraulic chambers with variable volume to transmit the rotating force
    • F01L2001/34423Details relating to the hydraulic feeding circui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34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 F01L1/344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rankshaft and camshaft, e.g. using helicoidal gear
    • F01L1/3442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rankshaft and camshaft, e.g. using helicoidal gear using hydraulic chambers with variable volume to transmit the rotating force
    • F01L2001/34423Details relating to the hydraulic feeding circuit
    • F01L2001/34426Oil control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34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 F01L1/344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rankshaft and camshaft, e.g. using helicoidal gear
    • F01L1/3442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rankshaft and camshaft, e.g. using helicoidal gear using hydraulic chambers with variable volume to transmit the rotating force
    • F01L2001/34423Details relating to the hydraulic feeding circuit
    • F01L2001/34426Oil control valves
    • F01L2001/34433Location oil control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34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 F01L1/344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rankshaft and camshaft, e.g. using helicoidal gear
    • F01L1/3442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rankshaft and camshaft, e.g. using helicoidal gear using hydraulic chambers with variable volume to transmit the rotating force
    • F01L2001/3445Details relating to the hydraulic means for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alve Device For Special Equip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控制用于凸轮轴正时调节的设备的阀组件(120),所述用于凸轮轴正时调节的设备由液压泵(100)驱动,所述阀组件包括具有第一控制端口(133)、第二控制端口(134)、高压端口以及低压端口的阀体(135),所述阀组件(120)具有:第一状态,所述第一状态用于使液压流体能够分别从所述高压端口流动至所述第一控制端口(133)以及从所述第二控制端口(134)流动至所述低压端口,以及第二状态,所述第二状态用于使所述液压流体能够分别从所述高压端口流动至所述第二控制端口(134)以及从所述第一控制端口(133)流动至所述低压端口,其中所述阀体(135)包括轴向地延伸通过所述阀体(135)并限定轴向方向(136)的中心致动通孔(132),所述第一控制端口和第二控制端口(133,134)布置于所述阀体(135)的轴向地相对的侧上并且通过所述中心致动通孔(132)连接至彼此,并且所述阀组件(120)包括具有销状阀针的阀致动装置(140),所述销状阀针具有致动部分(141),所述致动部分在所述阀体(135)的致动通孔(132)中布置于中心并且可轴向地移动,所述阀致动装置(140)在所述阀组件(120)的第一状态中处于第一轴向位置中并且在所述阀组件(120)的第二状态中处于不同的第二轴向位置中。

Description

用于控制凸轮轴正时设备的阀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控制用于凸轮轴正时调节的设备的阀组件,所述用于凸轮轴正时调节的设备由液压泵驱动。所述阀组件包括具有第一控制端口、第二控制端口、高压端口以及低压端口的阀体。所述阀组件具有第一状态,所述第一状态用于使液压流体能够分别从所述高压端口流动至所述第一控制端口以及从所述第二控制端口流动至所述低压端口。所述阀组件具有第二状态,所述第二状态用于使所述液压流体能够分别从所述高压端口流动至所述第二控制端口以及从所述第一控制端口流动至所述低压端口。进一步,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至这样的阀组件的液压泵以及具有液压泵的用于凸轮轴正时调节的设备。
背景技术
在本领域中,用于凸轮轴正时调节的设备的不同的构造为已知的。用于凸轮轴正时调节的设备(其也可以被称为凸轮轴正时设备)被广泛地用于在内燃机的运行期间动态地调节内燃机的进气阀和排气阀的打开和关闭时间。
大多数内燃机包括用于将气缸活塞的平移运动转换成旋转运动的曲轴以及用于操作相应的气缸的进气阀和排气阀的凸轮轴。凸轮轴限定所述进气阀和排气阀的相对于彼此的打开和关闭时间,并且通常由所述曲轴经由传动装置驱动,主要地通过齿轮传动装置、带传动装置、链传动装置或者等等。例如,比如链轮或带轮的驱动盘可以联接至凸轮轴并且与曲轴的相对应的齿轮接合,以使得通过驱动所述驱动盘,凸轮轴根据曲轴旋转。在四冲程发动机(即,Otto型发动机)中,通常以曲轴的速度的一半驱动凸轮轴旋转。
因此,用于凸轮轴正时调节的设备必须容许在内燃机的运行期间动态地调节凸轮轴的旋转位置与曲轴的旋转位置之间的角度关系。例如,可以根据节流阀位置和/或曲轴的旋转速度调节所述角度关系,通常以rpm(每分钟的转数)测量曲轴的旋转速度。由于所述角度关系限定用于相对于相关联的气缸活塞的特定位置打开和关闭每个阀的时间点,因此改变曲轴与凸轮轴之间的角度关系也被称为“正时”。
容许在内燃机的运行期间相对于曲轴调节凸轮轴的正时的可能性是使用用于凸轮轴正时调节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被构造成联接至曲轴的驱动盘以及毂,所述毂布置于所述驱动盘内或反之亦然。所述驱动盘和毂限定共同的旋转轴线,并且旋转地支撑彼此以围绕所述共同的旋转轴线相对旋转。所述毂可以抗扭矩地联接至所述凸轮轴。因此,通过调节所述毂相对于所述驱动盘的角度关系,可以调节所述凸轮轴与所述曲轴之间的角度关系,以及相对应地调节所述进气阀和排气阀的正时。
为了能够调节所述毂与所述驱动盘之间的角度关系,已经建议提供一种用于凸轮轴正时调节的设备,所述设备具有一个或多个由所述驱动盘和所述毂限定的调节室以及一个或多个叶片。所述叶片容置于所述调节室中并且将它们分别分隔成第一子室和第二子室。室在本文中应当被理解为空腔或中空空间,所述空腔或中空空间被主体的内表面(例如被壳体壁或等等)包围。
通过将工作流体(例如液压油)从所述第一子室泵送至所述第二子室,所述叶片可以在所述调节室内相对于所述调节室成角度地移动,这相对于所述驱动盘对所述毂进行角度调节。因此,叶片和调节室可以被视为用于凸轮轴正时调节的设备的液压驱动装置。
通常通过液压泵在所述第一子室与第二子室之间泵送工作流体。所述液压泵流体地连接至用于凸轮轴正时调节的设备的第一和第二子室,并且被构造成在所述第一与第二子室之间泵送工作流体,从而使毂相对于驱动盘转动。仅仅为了避免任何误解,转动表示毂和驱动盘围绕共同的旋转轴线相对于彼此的旋转。此术语用来指示旋转被限定为一定角度的相对旋转。此种限定是由于特定的设备的结构细节,例如调节室和叶片的尺寸。
所述液压泵可以具有高压泵室、低压泵室以及用于将所述工作流体从所述低压泵室泵送至所述高压泵室的泵送装置。所述液压泵的每个泵室流体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子室和第二子室。所述液压泵通常与所述凸轮轴分离地设置并且由曲轴驱动,这减小可用的发动机容量。
为了容许在所述第一子室与所述第二子室之间选择性地来回地泵送所述工作流体,用于凸轮轴正时调节的设备设置有阀组件,所述阀组件具有阀体以及用于控制泵室与子室之间的流体流动的阀致动装置。所述阀致动装置可以机械地联接至阀控制单元。
所述阀组件具有第一状态,所述第一状态用于使所述液压流体能够分别从所述高压端口流动至所述第一控制端口以及从所述第二控制端口流动至所述低压端口。在所述第一状态中,所述高压泵室流体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子室并且所述低压泵室流体地连接至所述第二子室。当所述阀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中时,所述驱动盘与所述毂之间的角度关系改变至第一方向中。
所述阀组件具有第二状态,所述第二状态用于使所述工作流体能够分别从所述高压端口流动至所述第二控制端口以及从所述第一控制端口流动至所述低压端口。在所述第二状态中,所述高压泵室流体地连接至所述第二子室并且所述低压泵室流体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子室。当所述阀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中时,所述驱动盘与所述毂之间的角度关系改变至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结果,所述阀组件选择性地容许所述毂相对于所述盘驱动装置向前转动和向后转动。
例如,在US 8,291,876 B1和US 6,453,859 B1中公开了这种类型的用于凸轮轴正时调节的示例性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阀组件,所述阀组件容许用于凸轮轴正时调节的紧凑的、可靠的且轻型的设备,所述设备可以以降低的成本制造并且另一方面提供对曲轴正时的快速调节。
通过最初所提出的类型的阀组件解决所述目的,其中所述阀体包括轴向地延伸通过所述阀体、限定轴向方向的中心致动通孔。第一和第二控制端口优选地布置于所述阀体的轴向地相对的侧上并且通过所述中心致动通孔连接至彼此。所述阀组件进一步包括优选具有销状阀针的阀致动装置,所述销状阀针具有致动部分,所述致动部分在所述阀体的中心致动通孔中布置于中心并且可轴向地移动。所述阀致动装置可以在所述阀组件的第一状态中处于第一轴向位置中并且在所述阀组件的第二状态中处于不同的第二轴向位置中。
在独立权利要求中描述所述目的的解决方案。从属权利要求涉及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改进。
优选地,所述阀体包括从所述高压端口延伸以将所述高压端口流体地连接至液压泵的高压通道以及从所述低压端口延伸以将所述低压端口流体地连接至所述液压泵的低压通道。如果高压源和低压源紧邻所述阀体定位,则将所述高压通道和低压通道集成至所述阀体中是有效的。
所述高压端口可以被构造成所述阀体的第一内部阀室并且所述低压端口可以被构造成所述阀体的第二内部阀室。第一和第二内部阀室优选地沿轴向方向并列。所述第一和第二内部阀室容许分别容易地使不止一个高压源和不止一个低压源并行放置。因此,提供可以多倍地连接的高压端口和低压端口。
所述第一内部阀室可以具有径向地延伸的长形部分,其中相关联的高压通道通向所述长形部分的端部区域。替代地或另外地,所述第二内部阀室可以具有径向地延伸的长形部分,其中相关联的低压通道通向所述长形部分的端部区域。
所述第一内部阀室优选地具有各自与高压通道相关联的多个长形部分,并且优选地所述第二内部阀室具有各自与低压通道相关联的多个长形部分。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部阀室具有共线地布置的恰好两个长形部分并且相关联的高压通道通向所述长形部分的径向地相对的端部区域,和/或所述第二内部阀室具有共线地布置的恰好两个长形部分并且相关联的低压通道通向第二内部阀室的所述长形部分的径向地相对的端部区域。
所述第一内部阀室的长形部分与所述第二内部阀室的长形部分可以平行地延伸。所述高压通道和所述低压通道优选地分别从相对侧通向相关联的第一内部阀室和第二内部阀室的长形部分。第一和第二内部阀室的平行的长形部分形成可以容易地制造的阀组件的简单的且对称的结构。
优选地,所述阀组件包括两个高压端口和两个低压端口,其中相对应的内部阀室被布置成第一对和第二对。每一对可以包括通过分离壁分隔开的第一内部阀室和第二内部阀室。所述第一对和第二对可以沿轴向方向并列。所述第一内部阀室和第二内部阀室的轴向顺序在所述对之间优选地为不同的。所述第一和第二内部阀室的此种成对构造对应于所述阀组件的第一和第二控制端口的构造。
所述阀体可以包括围绕所述第一对的第一环形通道以及围绕所述第二对内部阀室的第二环形通道。每个环形通道优选地具有两个轴向通道部分以及连接所述轴向通道部分的相对应的轴向端的两个径向通道部分。在优选实施例中,处于外部的每个轴向通道部分被构造成在所述阀体的相对应的轴向表面中延伸的槽,所述槽分别为第一和第二控制端口。这容许所述环形通道至所述第一和第二内部阀室的可以被容易地制造的短连接。
所述中心致动通孔可以与所述第一内部阀室、所述第二内部阀室以及所述第一和第二环形通道的径向通道部分流体地连接。因此,所述中心致动通孔分别在所述阀组件的高压端口和低压端口、所述第一和第二内部阀室与所述第一和第二环形通道之间提供流体连接。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致动部分包括多个环形突起,所述环形突起沿轴向方向并列并且在彼此之间限定轴向间隙。所述环形突起可以被布置并且构造成在所述阀致动装置的第一轴向位置中选择性地且专门地分别打开所述第一对的所述第一内部阀室与所述第一环形通道之间的流体连接以及所述第二对的所述第二内部阀室与所述第二环形通道之间的流体连接。在所述阀致动装置的第二轴向位置中,可以相对应地分别打开所述第二对的所述第一内部阀室与所述第二环形通道之间的流体连接以及所述第一对的所述第二内部阀室与所述第一环形通道之间的流体连接。所述环形突起的轴向长度和径向宽度以及所述间隙的轴向长度对应于其中具有所述第一和第二内部阀室的第一和第二对的轴向构造、第一和第二环形通道的轴向构造以及这些元件之间的轴向距离。
所述阀组件优选地具有第三状态,所述第三状态用于使所述液压流体能够从所述第一内部阀室流动至所述第二内部阀室并且使所述第一控制端口和所述第二控制端口二者与所述内部阀室流体地分隔开。在所述阀组件的第三状态中,所述阀致动装置可以处于不同于所述第一和第二轴向位置的第三轴向位置中,所述第三轴向位置打开所述第一内部阀室与所述第二内部阀室之间的流体连接同时关闭所述第一和第二环形通道。换句话说,通过选择所述阀致动装置的第三轴向位置(所述第三轴向位置可以被称为中间位置),建立短路流体连接,其中未在所述阀组件的第一和第二控制端口之间泵送液压流体。
此外,提供一种液压泵,所述液压泵具有根据本发明所述的阀组件。优选地,所述阀组件布置于所述液压泵内。将所述阀组件集成至所述液压泵中形成非常紧凑的结构并且避免阀组件与所述液压泵分离。
所述液压泵可以具有定子、限定沿所述轴向方向延伸的共同的旋转轴线的转子、至少一个低压泵室以及至少一个高压泵室。高压通道可以通向每个高压泵室并且低压通道可以通向每个低压泵室。所述高压通道和低压通道容许将所述至少一个高压泵室和所述至少一个低压泵室分别连接至所述阀组件的高压端口和低压端口。
所述液压泵优选地包括用于将所述液压流体从所述至少一个低压泵室泵送至所述至少一个高压泵室的泵送装置。所述泵送装置可以由所述定子或所述转子支撑并且被构造成由于所述转子围绕所述共同的旋转轴线相对于所述定子旋转而将所述液压流体从所述至少一个低压泵室泵送至所述至少一个高压泵室。液压泵的该构造非常简单并且容许所述液压泵的尺寸较小,以便安装于所述毂的中心通孔中。
所述定子可以包括附接至所述毂的内部齿轮并且所述转子可以包括设置于所述内部齿轮内的转子本体。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转子本体一体地包括所述阀体并且被支撑为能够围绕所述共同的旋转轴线旋转,以使得所述内部齿轮的齿和所述转子本体的周边表面部分相抵接以形成径向支承。所述液压泵的内部齿轮可以与所述毂集成为一体或抗扭矩地固定至所述毂,亦即通过形配合、紧配合、任何永久连接或甚至这些的组合来固定。优选地,所述齿的顶端被构造成提供小的周边表面部分,所述小的周边表面部分与所述转子本体的周边表面部分互补。
所述泵送装置优选地为大齿轮,所述大齿轮由所述转子本体支撑和/或与所述内部齿轮接合并且具有平行于所述共同的旋转轴线的旋转轴线。所述大齿轮优选地具有至少基本上环状圆柱形轮廓。这意味着,所述大齿轮的齿的顶端限定在所述大齿轮的旋转轴线上定中的环状圆柱形表面。所述大齿轮具有至少基本上平行于所述共同的旋转轴线的旋转轴线(最大倾斜角为±30°,优选地±20°,甚至更优选地±10°或甚至更好地±2.5°)。这使制造容易并且增加所述设备的生命周期。当所述转子本体相对于所述内部齿轮旋转时,由于所述大齿轮与所述转子的接合的齿的作用,所述大齿轮相对于所述转子旋转。由此,所述大齿轮和所述转子反向旋转,亦即当所述转子本体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时,所述大齿轮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反之亦然。
换句话说,所述液压泵优选地为内部齿轮泵。然而,可以替代地使用不同的泵类型(例如叶片泵)或不同的泵设计,只要它们可以容置于所述毂或所述驱动盘内,同时可以容置阀组件并且可以流体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和第二子室即可。
所述转子本体优选地包括两个分离臂和两个泵送臂,所述两个分离臂和两个泵送臂沿径向方向延伸并且沿周向方向交替并且使沿周向方向交替的两个高压泵室和两个低压泵室彼此分隔开。所述两个泵送臂各自可以支撑支承销,所述支承销旋转地支撑泵送装置并且在高压泵室与相邻的低压泵室之间限定流体通道。这优化所述低压泵室与所述高压泵室之间的流体流动并且使所述液压泵的制造容易。再一次,至少基本上平行的意味着与平行度的偏差小于或等于±30°(优选地±20°,甚至更优选地±10°或甚至更好地±2.5°)。另外,所述大齿轮的旋转轴线至少基本上平行于所述共同的旋转轴线(最大倾斜角为±30°,优选地±20°,甚至更优选地±10°或甚至更好地±2.5°)。所述大齿轮的旋转轴线优选地也与所述共同的旋转轴线均匀地相间隔(相对距离偏差优选地在±20%内,甚至更优选地在±10%内,或者甚至更好地在±2.5%内)。两种措施都简化制造并且增加使用寿命,因为这样降低了所述液压泵的构造不平衡。
优选地,所述分离臂一体地包括所述阀体。特别地,所述第一和第二内部阀室的长形部分可以布置于所述分离臂中,所述环形通道的轴向通道部分相间隔地设置于所述分离臂中。该布置形成所述液压泵和阀组件的紧凑的且一体的结构。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凸轮轴正时调节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被相对于彼此旋转地支撑的驱动盘和毂,其中所述毂布置于所述驱动盘内或反之亦然;叶片,所述叶片被容置于由所述驱动盘和/或所述毂所限定的调节室中并且将所述调节室分隔成第一子室和第二子室,其中所述叶片附接至所述毂或所述驱动盘。优选地,本发明的液压泵布置于所述毂内,其中第一控制端口流体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子室并且所述第二控制端口流体地连接至所述第二子室。该布置产生所述凸轮轴正时设备的非常紧凑的结构。
所述驱动盘可以具有容置所述毂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壳体壁以及轴向地封闭所述壳体的壳体盖。例如,所述壳体可以具有圆柱形壳体壁,所述壳体壁相对于所述共同的旋转轴线定中并且从所述驱动盘的底座盘轴向地突出。所述壳体可以由圆形壳体盖轴向地封闭,所述圆形壳体盖相对于所述底座盘在所述壳体壁的轴向地相对的侧上固定至所述壳体壁。因此,容置于其中的毂可以被轴向地和径向地支撑。一方面,所述毂的外部轴向表面部分可以分别抵接在所述底座盘和壳体盖的相对应的内部轴向表面部分上,从而形成轴向支承。另一方面,所述毂的外部周边表面部分可以抵接在所述壳体壁的内部周边表面部分上,从而形成径向支承。所述底座盘可以具有周边外部齿轮,用于与相对应的带齿的传动带或者替代地传动链和/或嵌齿轮接合,所述带齿的传动带或者传动链和/或嵌齿轮全部可以用来将所述设备联接至所述内燃机的曲轴。
所述驱动盘可以包括多个分离装置。所述分离装置可以被构造成和/或包括突起,所述突起从所述壳体壁径向向内延伸并且沿周向方向从彼此提供至少一个、优选地两个或更多个调节室。在一个以上的调节室的情况下,所述分离装置可以使相邻的调节室彼此分隔开。优选地,所述设备可以包括多个叶片,所述叶片各自从所述毂径向向外延伸至相关联的调节室中。所述分离装置因此可以具有提供所述调节室的外周边界的侧面。如果所述分离装置由附接至所述驱动盘的突起或与所述驱动盘一体地形成的突起提供,则所述设备可以保持非常紧凑并且因此较小。进一步,这样能够提高精度以及简化组装。所述突起不一定具有直的侧面。所述侧面可以相对于径向方向弯曲和/或倾斜,但是径向地延伸的突起应当在由所述驱动盘形成的两个调节室或附接至所述驱动盘的两个调节室之间提供径向地延伸的屏障。所述分离装置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被认为是轮辐,但是它们不需要支承任何径向负载。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两个相邻的轮辐的侧面将彼此面对。在两个相邻的突起的侧面之间,存在调节室。
多个分离装置和多个叶片也分别容许避免所述驱动盘和所述毂的任何动态不平衡。当然,如果所述叶片从所述壳体壁径向向内延伸,则所述分离装置继而可以替代地从所述毂径向向外突出。
优选地提供恰好两个叶片和两个调节室,所述两个叶片和两个调节室特别地分别形成对并且设置于所述共同的旋转轴线的相对侧上。这分别是叶片和调节室的最简单的构造,而不引起所述驱动盘和所述毂的任何动态不平衡。用于凸轮轴正时调节的这样的设备在制造方面特别地容易并且经济。更一般地,如果n个叶片和室在围绕360°/n(n≥2)的整数倍的任何旋转都将所述叶片和所述调节室映射至它们自身上的意义上旋转地对称,则可以使动态不平衡最小化。
所述第一子室和所述第二子室可以沿周向方向交替。第一和第二子室的交替顺序提供至所述第一和第二子室的所需的流体连接的对称结构。
所述毂优选地限定容置所述液压泵的中心通孔。所述中心通孔可以为圆柱形,以便于制造。另外,利用限定于所述毂中的中心通孔,将所述液压泵布置于所述毂内非常容易。
所述毂可以包括在所述毂的相对侧上轴向地封闭所述通孔的第一毂盖和第二毂盖。所述第二毂盖优选地包括联接装置,所述联接装置被构造成提供与凸轮轴的抗扭矩连接,其中所述联接装置和/或所述凸轮轴延伸通过所述驱动盘的中心凸轮轴通孔。第一和第二毂盖可以具有多种功能。一方面,它们提供用于与所述液压泵的互补的表面部分形成轴向支承的内部表面部分。另一方面,它们可以轴向地封闭所述液压泵的高压泵室和低压泵室。除此之外,所述第二毂盖容许所述内燃机的凸轮轴联接至所述毂。因此,所述第一和第二毂盖优选地被轴向地且能够旋转地固定至所述毂。
所述毂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优选地两个第一调节通道,所述第一调节通道被构造成所述毂的第一轴向表面中的槽,所述槽各自从所述第一毂盖的中心通孔径向向外延伸至叶片并且各自弯入第一周向方向中以通向第一子室。所述毂可以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优选地两个第二调节通道,所述第二调节通道被构造成所述毂的第二轴向表面中的槽,所述槽各自从所述第二毂盖的中心通孔径向向外延伸至叶片并且各自弯入第二周向方向中以通向第二子室。所述第一和第二调节通道优选地分别具有形成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毂盖中的直的部分。换句话说,用于凸轮轴正时调节的设备的第一和第二子室可以分别经由所述第一和第二毂盖中的中心通孔以及经由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毂盖中和所述叶片的轴向表面中构造的第一和第二调节通道流体地连接至所述液压泵。所述毂内的液压泵与由所述驱动盘和所述毂所限定的第一和第二子室之间的流体连接的此种构造非常容易制造并且在操作期间也是可靠的。
根据优选实施例,所述液压泵的定子与所述毂集成为一体和/或抗扭矩地连接至所述毂和/或所述泵送装置由所述转子支撑。替代地或另外地,所述泵送装置可以由所述转子支撑。当然,所述泵送装置可以替代地由所述定子支撑。必须强调的是,术语“转子”和“定子”仅仅指示所述液压泵的这两个构件的相对旋转。因此,替代地,所述转子可以与所述毂集成为一体或抗扭矩地连接至所述毂。
所述阀致动装置可以具有延伸通过所述第一毂盖的中心通孔的操作部分,以及在所述阀致动装置的外部自由端处的头部。所述阀致动装置可以经由所述头部轴向地联接至阀控制单元。因此,所述头部可以提供轴向和径向支承表面部分,以容许所述阀致动装置以与所述阀控制单元的提供互补的表面部分的界面不同的角速度旋转。
所述设备优选地包括扭矩传递装置,所述扭矩传递装置延伸通过所述壳体盖的中心扭矩传递通孔并且被抗扭矩地连接至所述转子,以在所述转子与所述定子之间建立相对旋转。因此,通过将所述扭矩传递装置固定至静态部分,亦即内燃机的非旋转部分,由所述毂或驱动盘的相对于所述扭矩传递装置的旋转专门地且直接地驱动所述液压泵。换句话说,可以由所述凸轮轴直接地驱动所述液压泵,而不在曲轴上施加任何直接的负载。所述扭矩传递装置优选地被构造成螺栓,例如圆柱形螺栓。
所述扭矩传递装置可以限定轴向地延伸的中心操作通孔,所述阀致动装置的操作部分穿入所述中心操作通孔。该中心操作通孔优选地具有圆柱形形状,所述圆柱形形状具有直径,所述直径旋转地支撑所述阀致动装置的操作部分并且同时地密封所述驱动盘的壳体以防止所述液压流体的损失。
所述扭矩传递装置可以延伸通过所述壳体盖的中心扭矩传递通孔以及所述第一毂盖的中心通孔。所述扭矩传递装置优选地具有设置于外端处的联接装置以及设置于相对的内端处的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被构造成在所述扭矩传递装置与所述转子本体之间建立抗扭矩连接。
所述连接装置可以被构造成销状突起,所述销状突起从内部自由端偏心地设置并且轴向地延伸,并且所述转子本体可以包括形成于轴向表面中并且由所述连接装置接合的互补的凹槽。这是一种在轴向地抵接并且围绕共同的旋转轴线旋转的两个部件之间提供抗扭矩联接的非常简单的措施。
所述连接装置可以被构造成围绕所述操作通孔设置的多个突起,特别地设置于所述操作通孔的相对侧上的两个突起,所述转子本体包括相对应的凹槽。提供多于单个突起则容许更对称地施加扭矩。当然,也可以使用任何不同的连接装置。
所述联接装置可以被构造成六角头。替代地,可以提供任何其它合适的结构,只要它容许将所述扭矩传递装置旋转地固定至静态部分。
附图说明
现在将通过示例性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而不对本发明的总体构思进行任何限制。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凸轮轴正时设备的立体分解图。
图2示出根据图1中所示的实施例的凸轮轴正时设备的驱动盘的立体图。
图3示出根据图1中所示的实施例的凸轮轴正时设备的壳体盖的立体图。
图4示出根据图1中所示的实施例的部分地组装的凸轮轴正时设备的轴向正视图。
图5a示出根据图1中所示的实施例的部分地组装的凸轮轴正时设备的轴向正视示意图。
图5b示出图5a的视图,其中指示操作期间的旋转方向和压力情况。
图6示出根据图1中所示的实施例的凸轮轴正时设备的毂的立体图。
图7示出根据图1中所示的实施例的凸轮轴正时设备的大齿轮的立体图。
图8示出根据图1中所示的实施例的凸轮轴正时设备的转子本体的立体图。
图9示出根据图1中所示的实施例的凸轮轴正时设备的支承销的立体图。
图10示出根据图1中所示的实施例的凸轮轴正时设备的第一毂盖的立体图。
图11示出根据图1中所示的实施例的凸轮轴正时设备的第二毂盖的立体图。
图12示出根据图1中所示的实施例的凸轮轴正时设备的阀致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13示出根据图1中所示的实施例的凸轮轴正时设备的阀组件的回路图。
图14示出图8中所示的转子本体的立体剖视图,其中图12中所示的阀致动装置处于第一位置中。
图15示出图8中所示的转子本体的立体剖视图,其中图12中所示的阀致动装置处于第二位置中。
图16示出图8中所示的转子本体的立体剖视图,其中图12中所示的阀致动装置处于第三位置中。
图17示出根据图1中所示的实施例的凸轮轴正时设备的扭矩传递装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用于凸轮轴正时调节的设备(也被称为凸轮轴正时设备1)的构件的分解图。设备1包括驱动盘10和毂50。驱动盘10被构造成连接至内燃机的曲轴。毂50被构造成抗扭矩地联接至内燃机的凸轮轴。驱动盘10和毂50限定共同的旋转轴线2并且被相对于彼此旋转地支撑,从而容许旋转,亦即容许毂50相对于驱动盘10围绕共同的旋转轴线2进行转动运动。相对应地,可以通过使毂50相对于驱动盘10转动来调节内燃机的曲轴与凸轮轴之间的角度关系。
如从图2和3可以最好地看到的,驱动盘10具有形成壳体20的圆形底座盘11、圆柱形壳体壁21以及圆形壳体盖22。底座盘11具有形成周边外部齿轮的多个齿13,所述周边外部齿轮用于与相对应的带齿的传动带或者替代地传动链和/或嵌齿轮接合,所述带齿的传动带或者传动链和/或嵌齿轮全部可以用来将设备1联接至内燃机的曲轴。
壳体壁21与底座盘11集成为一体,相对于共同的旋转轴线2定中,并且从底座盘11轴向地突出。壳体盖22与底座盘11轴向相对地固定至壳体壁21并且轴向地封闭壳体20。
毂50布置于驱动盘10内并且容置于壳体20中。驱动盘20和毂50经由轴向支承和径向支承被相对于彼此轴向地和径向地旋转地支撑,从而使毂50能够相对于驱动盘10转动。一方面,毂50的外部轴向表面部分分别抵接在底座盘11和壳体盖22两者的相对应的内部轴向表面部分上,从而形成轴向支承。另一方面,毂50的外部周边表面部分58抵接在壳体壁21的内部周边表面部分上,从而形成径向支承。
设备1进一步包括由驱动盘10和毂50限定的两个调节室30,如从图4可以最好地看到的。驱动盘10包括多个分离装置33,所述分离装置为由驱动盘10形成的突起。分离装置33从壳体壁21径向向内延伸,并且在两个调节室30之间提供径向地延伸的屏障,并且沿周向方向使两个调节室30彼此分离。分离装置33具有提供调节室30的外周边界的直的侧表面34。
设备1进一步包括两个叶片57。叶片57附接至毂50并且从毂50径向向外延伸。叶片57各自容置于调节室30中,并且分别将相关联的调节室30分隔成第一子室31和第二子室32。第一子室31和第二子室32沿周向方向交替。
每个叶片57与相关联的调节室30的轴向边界以及与相关联的调节室30的径向外部边界和径向内部边界二者中的一者接触,从而将第一、第二子室31、32彼此密封开来。因此,每个叶片57限制液压流体在相关联的调节室30的第一子室31与第二子室32之间的自由(亦即不受控制的)流动。因此,通过将流体从第一子室31泵送至第二子室32中,可以使每个叶片57相对于相关联的调节室30转动。
调节室30和叶片57都分别设置于共同的旋转轴线2的相对侧上。叶片57和相对应的调节室30的所描绘的数量为优选数量,但是仅仅为示例。也可以实现其它数量的叶片57和调节室30。
设备1进一步包括液压泵100,所述液压泵为在图4和5a、5b中最好地示出的内部齿轮泵。液压泵100容置于毂50中,亦即布置于由毂50所限定的中心圆柱形通孔51中。液压泵100具有两个高压泵室101和两个低压泵室102。高压泵室101和低压泵室102沿周向方向交替。每个泵室101、102流体地连接至每个第一子室31和每个第二子室32。
液压泵100包括定子104、转子105以及用于将液压流体从低压泵室102泵送至高压泵室101的两个泵送装置103。定子104包括内部齿轮106,所述内部齿轮106与毂50集成为一体并且因此抗扭矩地连接至所述毂,参见图6。转子105包括设置于内部齿轮106内的转子本体110。转子本体110例如被围绕共同的旋转轴线2旋转地支撑,以使得内部齿轮106的齿107与转子本体110的周边表面部分111抵接以形成径向支承。齿107的顶端被构造成提供与转子本体110的周边表面部分111互补的小的周边表面部分。
泵送装置103被构造成由于转子105相对于定子104的旋转而将液压流体从低压泵室102泵送至高压泵室101。泵送装置103为由转子本体110支撑的大齿轮(参见图7)。泵送装置103与内部齿轮106接合并且具有基本上平行于共同的旋转轴线2的旋转轴线115。泵送装置103具有环状圆柱形轮廓。这意味着大齿轮的齿的顶端限定在大齿轮的旋转轴线上定中的环状圆柱形表面。
当转子本体110相对于内部齿轮106旋转时,泵送装置103由于它们的接合的齿的作用而相对于转子本体110旋转。因此,泵送装置103和转子本体110反向旋转,亦即当转子本体110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时,泵送装置103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反之亦然。
如从图8可以最好地看到的,转子本体110可以包括沿径向方向延伸的例如两个分离臂112以及例如两个泵送臂113。分离臂112、泵送臂113沿周向方向交替,并且使高压泵室101和低压泵室102彼此分隔开。两个泵送臂113各自支撑图9中所示的支承销114。支承销能够旋转地支撑泵送装置103并且在高压泵室101与相邻的低压泵室102之间限定流体通道。泵送装置103具有至少基本上平行的旋转轴线115。泵送装置103的旋转轴线115也与共同的旋转轴线2均匀地相间隔。
毂50包括第一毂盖52和第二毂盖53。分别在图10和11中示出第一和第二毂盖52、53。第一和第二毂盖52、53被轴向地且能够旋转地固定至毂50,并且在毂50的相对侧上轴向地封闭通孔51。第一和第二毂盖52、53具有多种功能。一方面,它们提供用于与液压泵100的互补的表面部分形成轴向支承的内部表面部分。另一方面,它们轴向地封闭液压泵100的高压泵室101和低压泵室102。除此之外,第二毂盖容许内燃机的凸轮轴联接至毂50。第二毂盖53包括联接装置56,所述联接装置被构造成提供与凸轮轴的抗扭矩连接,其中联接装置56和/或凸轮轴延伸通过限定于驱动盘10的底座盘11中的中心凸轮轴通孔12。
毂50包括两个第一调节通道92。两个第一调节通道92被构造成毂50的第一轴向表面90中的槽,所述槽各自从第一毂盖的中心通孔54径向向外延伸至叶片57并且各自弯入第一周向方向以通向第一子室31。毂50进一步包括两个第二调节通道93。两个第二调节通道93被构造成毂50的第二轴向表面91中的槽,所述槽各自从第二毂盖53的中心通孔55径向向外延伸至叶片57并且各自弯入第二周向方向以通向第二子室32,其中第一和第二调节通道92、93具有分别形成于第一和第二毂盖52、53中的直的部分94。换句话说,设备1的第一和第二子室31、32分别经由第一和第二毂盖52、53中的中心通孔54、55以及经由在第一和第二毂盖52、53中和在叶片57的轴向表面90、91中所构造的第一和第二调节通道92、93流体地连接至液压泵100。
用于控制凸轮轴正时调节的设备1进一步包括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在图12至16中示出的阀组件120,阀组件120布置于液压泵100内以及因此布置于毂50内。阀组件120被构造成一方面在液压泵100的高压泵室101与低压泵室102之间建立流体连接以及另一方面在凸轮轴正时设备1的第一和第二子室31、32之间建立流体连接。阀组件120包括阀体135以及阀致动装置140。
阀体135一体地包括转子本体110的分离臂112。换句话说,转子本体110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转子本体110容许将液压流体从低压泵室102泵送至液压泵100的高压泵室101。另一方面,转子本体110为阀组件120的基本构件。
阀体135具有轴向地延伸通过阀体135并限定平行于共同的旋转轴线2的轴向方向136的中心圆柱形致动通孔132。进一步,阀体135包括两个第一内部阀室121和两个第二内部阀室123。中心致动通孔132流体地连接至第一内部阀室121、第二内部阀室123以及第一和第二环形通道128、129的径向通道部分131。
第一和第二内部阀室121、123沿轴向方向136并列并且被布置成各自包括第一内部阀室121和第二内部阀室123的第一对125和第二对126。所述第一对125、第二对126的第一和第二阀室121、123通过分离壁127分隔开,其中第一对125和第二对沿轴向方向并列并且第一和第二内部阀室121、123的轴向顺序在所述第一对125、第二对126之间为不同的。第一和第二内部阀室121、123的此种成对构造对应于毂50的第一和第二调节通道92、93的构造。
阀体135包括与第一对125相关联的第一环形通道128以及与第二对126相关联的第二环形通道129,每个环形通道128、129围绕相对应的第一对或第二对125、126的第一、第二内部阀室121、123。每个环形通道128、129具有相间隔地设置于分离臂112中的两个轴向通道部分130,以及两个径向通道部分131。径向通道部分131连接轴向通道部分130的相对应的轴向端,其中处于外部的每个轴向通道部分130被构造成在阀体135的相对应的轴向表面116中延伸的槽。
所述槽形成阀组件120的第一控制端口133和第二控制端口134。第一和第二控制端口133、134布置于阀体135的轴向地相对的位置上并且通过中心致动通孔132连接至彼此。
每个第一内部阀室121具有共线地布置并且径向地延伸的两个长形部分。第一内部阀室121具有相关联的高压通道122,所述高压通道122通向长形部分的端部区域并且将第一内部阀室121与液压泵100的高压泵室101流体地连接。因此,每个第二内部阀室121具有共线地布置并且径向地延伸的两个长形部分。第二内部阀室123具有相关联的低压通道124,所述低压通道通向长形部分的端部区域并且将第二内部阀室123与液压泵100的低压泵室102流体地连接。第一内部阀室121的长形部分和第二内部阀室123的长形部分平行地延伸,并且高压通道122和低压通道124分别从相对侧通向第一和第二内部阀室121、123。高压通道122和低压通道124中的每一个被构造成从相关联的第一内部阀室或第二内部阀室121、123延伸至液压泵100的相应的高压泵室或低压泵室101、102的通孔。
因此,第一内部阀室、第二内部阀室121、123中的液压流体的压力分别与所连接的高压泵室101或低压泵室102相同。因此,第一内部阀室121各自代表阀组件120的高压端口,并且第二内部阀室123各自代表阀组件120的低压端口。第一和第二环形通道128、129分别经由第一和第二毂盖52、53的中心通孔54、55与第一和第二调节通道92、93永久地流体地连接并间接地与第一和第二子室31、32永久地流体地连接。因此,第一控制端口133流体地连接至第一子室31,并且第二控制端口134流体地连接至第二子室32。
阀致动装置140包括具有操作部分144和致动部分141的销状阀针,其中致动部分141在阀体135的致动通孔132中布置于中心并且可轴向地移动并且操作部分144延伸通过第一毂盖52的中心通孔54以及壳体盖22的中心扭矩传递通孔23,并且在阀致动装置的外部自由端处具有头部145。阀致动装置140可以经由头部145轴向地联接至阀控制单元。由此,头部145提供轴向和径向支承表面部分,用以容许阀致动装置140以与阀控制单元的提供互补的表面部分的界面不同的角速度旋转。
致动部分141被构造成在阀致动装置140的不同的轴向位置处打开和关闭第一和第二内部阀室121、123以及第一、第二环形通道128、129。致动部分141包括多个环形突起142,所述环形突起沿轴向方向136并列并且在彼此之间限定轴向间隙143。环形突起142被布置和构造成选择性地和专门地打开第一和第二内部阀室121、123与第一和第二环形通道128、129之间的流体连接。因此,环形突起142的轴向长度和径向宽度以及间隙143的轴向长度对应于其中具有第一和第二内部阀室121、123的第一对125和第二对126的轴向构造、第一和第二环形通道128、129的轴向构造以及这些元件之间的轴向距离。
因此,阀组件120充当在图13中示意性地示出的三态开关阀。阀组件120连接至液压泵100以及由驱动盘10、调节室30、毂50以及叶片57所形成的液压马达。由液压泵100通过阀组件120驱动液压马达。
阀组件120具有第一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阀组件用于使液压流体能够分别从高压端口(亦即第一内部阀室121)流动至第一控制端口133以及从第二控制端口134流动至低压端口(亦即第二内部阀室123)。在所述第一状态中,高压泵室101流体地连接至第一子室31以及低压泵室102流体地连接至第二子室32。在所述第一状态中,阀致动装置140处于第一轴向位置(所述第一轴向位置可以被称为前方位置)中,所述第一轴向位置在高压泵室101与第一子室31之间以及在低压泵室102与第二子室32之间提供流体连通,参见图14。在阀致动装置140的第一轴向位置中,第一对125的第一内部阀室121与第一环形通道128之间的流体连接以及第二对126的第二内部阀室123与第二环形通道129之间的流体连接分别被打开。
阀组件120具有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二状态,阀组件用于使液压流体能够分别从高压端口(亦即第一内部阀室121)流动至第二控制端口134以及从第一控制端口133流动至低压端口(亦即第二内部阀室123)。在所述第二状态中,高压泵室101流体地连接至第二子室32以及低压泵室102流体地连接至第一子室31。在所述第二状态中,阀致动装置140处于与第一轴向位置不同的第二轴向位置(所述第二轴向位置可以被称为后方位置)中,所述第二轴向位置在高压泵室101与第二子室32之间以及在低压泵室102与第一子室31之间提供流体连通,参见图15。在阀致动装置140的第二位置中,所述第二对126的第一内部阀室121与第二环形通道129之间的流体连接以及所述第一对125的第二内部阀室123与第一环形通道128之间的流体连接分别被打开。
阀组件120具有第三状态,所述第三状态用于使液压流体能够从高压端口(亦即第一内部阀室121)流动至低压端口(亦即第二内部阀室123),以及用于关闭第一控制端口133和第二控制端口134。在该状态中,高压泵室101流体地连接至低压泵室102而第一子室31和第二子室32二者与高压泵室101和低压泵室102二者分隔开。在所述第三状态中,阀致动装置140处于不同于第一和第二轴向位置的第三轴向位置(所述第三轴向位置可以被称为中间位置)中,所述第三轴向位置在高压泵室101与低压泵室102之间提供短路流体连接并且关闭第一子室31和第二子室32,参见图16。
通过选择阀致动装置140的第一、第二以及第三轴向位置中的一个,液压流体被从第二子室32泵送至第一子室31以使毂50沿向前方向相对于驱动盘10转动,或者被从第一子室31泵送至第二子室32以使毂50沿向后方向相对于驱动盘10转动,或者未在第一与第二子室31、32之间被泵送以便不使毂50相对于驱动盘10转动。
设备1进一步包括在图17中示出的扭矩传递装置60。扭矩传递装置60被构造成圆柱形螺栓,所述圆柱形螺栓抗扭矩地连接至转子105,以在转子105与定子104之间建立相对旋转。因此,通过将扭矩传递装置60固定至静态部分,亦即内燃机的非旋转部分,通过毂50或驱动盘10相对于扭矩传递装置60的旋转专门地且直接地驱动液压泵100。
扭矩传递装置60延伸通过壳体盖22的扭矩传递通孔23以及第一毂盖52的中心通孔54。扭矩传递装置60具有联接装置62。联接装置62被构造成六角头并且设置于外端处。扭矩传递装置60具有设置于相对的内端处的连接装置61。连接装置61被构造成在扭矩传递装置60与转子本体110之间建立抗扭矩连接。
扭矩传递装置60限定中心圆柱形操作通孔63。操作通孔63轴向地延伸并且具有直径,所述直径旋转地支撑阀致动装置140的操作部分144并同时密封驱动盘10的壳体20以防止液压流体的损失。阀致动装置140的操作部分144穿入操作通孔63。
连接装置61被构造成两个销状突起,所述销状突起从扭矩传递装置60的内部自由端偏心地设置并且轴向地延伸。销状突起设置于操作通孔63的相对侧上。销状突起与形成于转子本体110的轴向表面中的互补的凹槽117接合,并且因此为扭矩传递装置60与转子本体110之间的扭矩传递联接的示例。
在组装之后,设备1优选地被完全地填充以液压流体。驱动盘10可以连接至内燃机的曲轴。毂50可以联接至内燃机的凸轮轴。扭矩传递装置60可以联接至内燃机的静态部分。阀致动装置140可以与阀控制单元联接。
在操作期间,曲轴旋转地驱动所述驱动盘10与所封闭的毂50。假设在第一子室31、第二子室32之间没有流体流动,则驱动盘10驱动所述毂50并且因此驱动凸轮轴。与毂50一起相对于转子本体110(其由于扭矩传递装置60而不旋转)旋转的内部齿轮106的旋转驱动液压泵100。液压泵100在它的泵室101、102之间生成压力梯度(二者因此充当高压泵室101和低压室102)。阀控制单元可以通过使阀致动装置140按需轴向地移动至三个轴向位置中的一个中来控制阀组件120。取决于阀致动装置140的轴向位置,在第一与第二子室31、32之间泵送或不泵送液压流体。相对应地,毂50相对于盘驱动装置10向前或向后转动或不转动,以便分别在驱动盘10与毂50之间或在内燃机的曲轴与凸轮轴之间调节或维持所需的角度关系。
因此,由于将阀组件120集成至液压泵100中并且同时将液压泵100集成至毂50中,设备1非常紧凑。除此之外,可以由凸轮轴直接地驱动液压泵100而不在曲轴上施加任何直接的负载。
附图标记
1 用于凸轮轴正时调节的设备
2 共同的旋转轴线
10 驱动盘
11 底座盘
12 凸轮轴通孔
13 齿
20 壳体
21 壳体壁
22 壳体盖
23 扭矩传递通孔
30 调节室
31 第一子室
32 第二子室
33 分离装置
34 分离装置的侧表面
35 周边表面部分
50 毂
51 通孔
52 第一毂盖
53 第二毂盖
54 第一毂盖的通孔
55 第二毂盖的通孔
56 联接装置
57 叶片
58 周边表面部分
60 扭矩传递装置
61 连接装置
62 联接装置
63 操作通孔
90 第一轴向表面
91 第二轴向表面
92 第一调节通道
93 第二调节通道
94 直的部分
100 液压泵
101 高压泵室
102 低压泵室
103 泵送装置
104 定子
105 转子
106 内部齿轮
107 齿
110 转子本体
111 周边表面部分
112 分离臂
113 泵送臂
114 支承销
115 大齿轮的旋转轴线
116 轴向表面
117 凹槽
120 阀组件
121 第一内部阀室
122 高压通道
123 第二内部阀室
124 低压通道
125 第一对
126 第二对
127 分离壁
128 第一环形通道
129 第二环形通道
130 轴向通道部分
131 径向通道部分
132 致动通孔
133 第一控制端口
134 第二控制端口
135 阀体
136 轴向方向
140 阀致动装置
141 致动部分
142 环形突起
143 间隙
144 操作部分
145 头部

Claims (34)

1.一种用于控制用于凸轮轴正时调节的设备的阀组件(120),所述用于凸轮轴正时调节的设备由液压泵(100)驱动,所述阀组件包括具有第一控制端口(133)、第二控制端口(134)、高压端口以及低压端口的阀体(135),所述阀组件(120)具有:
-第一状态,所述第一状态用于使液压流体能够分别从所述高压端口流动至所述第一控制端口(133)以及从所述第二控制端口(134)流动至所述低压端口,以及
-第二状态,所述第二状态用于使所述液压流体能够分别从所述高压端口流动至所述第二控制端口(134)以及从所述第一控制端口(133)流动至所述低压端口,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体(135)包括轴向地延伸通过所述阀体(135)并限定轴向方向(136)的中心致动通孔(132),所述第一控制端口(133)和第二控制端口(134)布置于所述阀体(135)的轴向地相对的侧上并且通过所述中心致动通孔(132)连接至彼此,并且
所述阀组件(120)包括具有销状阀针的阀致动装置(140),所述销状阀针具有致动部分(141),所述致动部分在所述阀体(135)的所述中心致动通孔(132)中布置于中心并且能轴向地移动,所述阀致动装置(140)在所述阀组件(120)的第一状态中处于第一轴向位置中并且在所述阀组件(120)的第二状态中处于不同的第二轴向位置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体(135)包括从所述高压端口延伸以将所述高压端口(121)流体地连接至所述液压泵(100)的高压通道(122)以及从所述低压端口延伸以将所述低压端口流体地连接至所述液压泵(100)的低压通道(1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压端口被构造成所述阀体(135)的第一内部阀室(121)并且所述低压端口被构造成所述阀体(135)的第二内部阀室(123),其中所述第一内部阀室(121)和第二内部阀室(123)沿所述轴向方向(136)并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阀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内部阀室(121)具有径向地延伸的长形部分,其中相关联的高压通道(122)通向所述长形部分的端部区域,和/或所述第二内部阀室(123)具有径向地延伸的长形部分,其中相关联的低压通道(124)通向所述第二内部阀室的所述长形部分的端部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阀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内部阀室(121)具有各自与高压通道(122)相关联的多个长形部分并且所述第二内部阀室(123)具有各自与低压通道(124)相关联的多个长形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阀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内部阀室(121)具有共线地布置的恰好两个长形部分并且所述相关联的高压通道(122)通向所述两个长形部分的径向地相对的端部区域,和/或所述第二内部阀室(123)具有共线地布置的恰好两个长形部分并且所述相关联的低压通道(124)通向所述第二内部阀室的所述两个长形部分的径向地相对的端部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阀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内部阀室(121)的长形部分与所述第二内部阀室(123)的长形部分平行地延伸,其中特别地所述高压通道(122)和所述低压通道(124)分别从相对侧通向相关联的第一内部阀室(121)的长形部分和第二内部阀室(123)的长形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阀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组件包括两个高压端口和两个低压端口,其中所述第一内部阀室(121)和第二内部阀室(123)被布置成第一对(125)和第二对(126),所述第一对和第二对各自包括通过分离壁(127)分隔开的第一内部阀室(121)和第二内部阀室(123),其中所述第一对(125)和第二对(126)沿所述轴向方向(136)并列并且所述第一内部阀室(121)和第二内部阀室(123)的轴向顺序在所述第一对(125)和第二对(126)之间为不同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阀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体(135)包括围绕所述第一对(125)的第一内部阀室(121)和第二内部阀室(123)的第一环形通道(128)以及围绕所述第二对(126)的第一内部阀室和第二内部阀室的第二环形通道(129),所述第一环形通道和第二环形通道各自具有两个轴向通道部分(130)以及连接所述轴向通道部分(130)的相对应的轴向端的两个径向通道部分(131),其中特别地,处于外部的每个轴向通道部分(130)被构造成在所述阀体(135)的相对应的轴向表面(116)中延伸的槽,所述槽分别为所述第一控制端口(133)和第二控制端口(13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阀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心致动通孔(132)与所述第一内部阀室(121)、所述第二内部阀室(123)以及所述第一环形通道(128)的径向通道部分和第二环形通道(129)的径向通道部分(131)流体地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阀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致动部分(141)包括多个环形突起(142),所述环形突起沿轴向方向并列并且在彼此之间限定轴向间隙(143),所述环形突起(142)被布置并且构造成在所述阀致动装置(140)的第一轴向位置中选择性地且专门地分别打开所述第一对(125)中的所述第一内部阀室(121)与所述第一环形通道(128)之间的流体连接以及所述第二对(126)中的所述第二内部阀室(123)与所述第二环形通道(129)之间的流体连接,并且在所述阀致动装置(140)的第二轴向位置中选择性地且专门地分别打开所述第二对(126)中的所述第一内部阀室(121)与所述第二环形通道(129)之间的流体连接以及所述第一对(125)中的所述第二内部阀室(123)与所述第一环形通道(128)之间的流体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阀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组件(120)具有第三状态,在所述第三状态,所述阀组件用于使所述液压流体能够从所述第一内部阀室(121)流动至所述第二内部阀室(123)并且使所述第一控制端口(133)和所述第二控制端口(134)二者与所述第一内部阀室(121)、所述第二内部阀室(123)流体地分隔开,其中在所述阀组件(120)的第三状态中,所述阀致动装置(140)处于不同于所述第一轴向位置和所述第二轴向位置的第三轴向位置中,在所述第三轴向位置中,所述阀致动装置打开所述第一内部阀室(121)与所述第二内部阀室(123)之间的连接同时关闭所述第一环形通道(128)和所述第二环形通道(129)。
13.一种液压泵(100),所述液压泵具有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阀组件(120),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组件(120)布置于所述液压泵(100)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压泵,
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压泵(100)具有定子(104)、限定沿所述轴向方向(136)延伸的共同的旋转轴线(2)的转子(105)、至少一个低压泵室(102)以及至少一个高压泵室(103),其中高压通道(124)通向每个高压泵室(103)并且低压通道(122)通向每个低压泵室(102)。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液压泵,
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压泵(100)包括用于将液压流体从所述至少一个低压泵室(102)泵送至所述至少一个高压泵室(101)的泵送装置(103),其中所述泵送装置(103)由所述定子(104)或所述转子(105)支撑并且被构造成由于所述转子(105)围绕所述共同的旋转轴线(2)相对于所述定子(104)的旋转而将所述液压流体从所述至少一个低压泵室(102)泵送至所述至少一个高压泵室(101)。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压泵,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104)包括内部齿轮(106)并且所述转子(105)包括设置于所述内部齿轮(106)内的转子本体(110),所述转子本体(110)一体地包括阀体(135)并且围绕所述共同的旋转轴线(2)能够旋转地被支撑,以使得所述内部齿轮(106)的齿(107)和所述转子本体(110)的周边表面部分(111)相抵接以形成径向支承。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液压泵,
其特征在于,
所述泵送装置(103)为大齿轮,所述大齿轮由所述转子本体(110)支撑和/或与所述内部齿轮(106)接合并且具有平行于所述共同的旋转轴线(2)的旋转轴线(115)。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压泵,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本体(110)包括两个分离臂(112)以及两个泵送臂(113),所述两个分离臂以及两个泵送臂沿径向方向延伸并且沿周向方向交替并且使沿周向方向交替的两个高压泵室(101)和两个低压泵室(102)彼此分隔开,所述两个泵送臂(113)各自支撑支承销(114),所述支承销能够旋转地支撑泵送装置(103)并且在高压泵室(101)与相邻的低压泵室(102)之间限定流体通道,其中所述分离臂(112)一体地包括所述阀体(135)以及特别地所述第一内部阀室(121)的长形部分和所述第二内部阀室(123)的长形部分布置于所述分离臂(112)中,所述第一环形通道(128)的轴向通道部分(130)与所述第二环形通道(129)的轴向通道部分相间隔地设置于所述分离臂(112)中。
19.一种用于凸轮轴正时调节的设备(1),包括:
-相对于彼此能够旋转地被支撑的驱动盘(10)和毂(50),其中所述毂(50)布置于所述驱动盘(10)内或反之亦然,
-叶片(57),所述叶片被容置于由所述驱动盘(10)和/或所述毂(50)所限定的调节室(30)中并且将所述调节室(30)分隔成第一子室(31)和第二子室(32),其中所述叶片(57)附接至所述毂(50)或所述驱动盘(10),
其特征在于,
根据权利要求13至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压泵(100)布置于所述毂(50)内,其中所述第一控制端口(133)流体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子室(31)并且所述第二控制端口(134)流体地连接至所述第二子室(32)。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盘(10)具有容置所述毂(50)的壳体(20),所述壳体(20)包括壳体壁(21)以及轴向地封闭所述壳体(20)的壳体盖(22)。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盘(10)包括多个分离装置(33),所述分离装置被构造成突起,所述突起从所述壳体壁(21)径向向内延伸并且使多个调节室(30)沿周向方向彼此分隔开,多个叶片(57)各自附接至所述毂(50)并且从所述毂(50)径向向外延伸至相关联的调节室(30)中。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设置恰好两个叶片(57)和两个调节室(30),所述两个叶片和两个调节室特别地分别设置于所述共同的旋转轴线(2)的相对侧上。
23.根据权利要求19至2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子室(31)和所述第二子室(32)沿周向方向交替。
24.根据权利要求19至2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毂(50)限定容置所述液压泵(100)的中心通孔(51)。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毂(50)包括在所述毂(50)的相对侧上轴向地封闭所述中心通孔(51)的第一毂盖(52)和第二毂盖(53),所述第二毂盖(53)包括联接装置(56),所述联接装置被构造成提供与凸轮轴的抗扭矩连接,其中所述联接装置(56)和/或所述凸轮轴延伸通过所述驱动盘(10)的中心凸轮轴通孔(12)。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毂(50)包括:被构造成所述毂(50)的第一轴向表面(90)中的槽的两个第一调节通道(92),所述槽各自从所述第一毂盖(52)的中心通孔(54)径向向外延伸至叶片(57)并且各自弯入第一周向方向以通向第一子室(31);以及被构造成所述毂(50)的第二轴向表面(91)中的槽的两个第二调节通道(93),所述第二轴向表面中的所述槽各自从所述第二毂盖(53)的中心通孔(55)径向向外延伸至叶片(57)并且各自弯入第二周向方向以通向第二子室(32),其中所述第一调节通道(92)和第二调节通道(93)分别具有形成于所述第一毂盖(52)和所述第二毂盖(53)中的直的部分(94)。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压泵(100)的定子(104)与所述毂(50)集成为一体和/或抗扭矩地连接至所述毂(50),和/或所述泵送装置(103)由所述转子(105)支撑。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致动装置(140)具有延伸通过所述第一毂盖(52)的中心通孔(54)的操作部分(144),以及在所述阀致动装置的外部自由端处的头部(145)。
29.根据权利要求19至2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包括扭矩传递装置(60),所述扭矩传递装置延伸通过所述壳体盖(22)的中心扭矩传递通孔(34)并且被抗扭矩地连接至所述转子(105),用以在所述转子(105)与所述定子(104)之间实现相对旋转。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扭矩传递装置(60)限定轴向地延伸的中心操作通孔(63),所述阀致动装置(140)的操作部分(144)穿入所述中心操作通孔。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扭矩传递装置(60)延伸通过所述壳体盖(22)的中心扭矩传递通孔(34)以及所述第一毂盖(52)的中心通孔(54),其中所述扭矩传递装置(60)具有设置于外端处的联接装置(62)以及设置于相对的内端处的连接装置(61),所述连接装置(61)被构造成在所述扭矩传递装置(60)与所述转子本体(110)之间建立抗扭矩连接。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装置(61)被构造成销状突起,所述销状突起从内部自由端偏心地设置并且轴向地延伸,并且所述转子本体(110)包括形成于所述轴向表面(116)中的并且由所述连接装置(61)接合的互补的凹槽(117)。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装置(61)被构造成围绕所述中心操作通孔(63)设置的多个突起,特别地设置于所述中心操作通孔(63)的相对侧上的两个突起,所述转子本体(110)包括相对应的凹槽(117)。
34.根据权利要求30至3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接装置(60)被构造成六角头。
CN201780093730.2A 2017-08-07 2017-08-07 用于控制凸轮轴正时设备的阀组件 Active CN1110330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EP2017/069960 WO2019029788A1 (en) 2017-08-07 2017-08-07 VALVE ASSEMBLY FOR CONTROLLING A CAMSHAFT SYNCHRONIZATION APPARATU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33002A true CN111033002A (zh) 2020-04-17
CN111033002B CN111033002B (zh) 2022-08-23

Family

ID=597139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93730.2A Active CN111033002B (zh) 2017-08-07 2017-08-07 用于控制凸轮轴正时设备的阀组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384662B2 (zh)
EP (1) EP3665368B1 (zh)
CN (1) CN111033002B (zh)
WO (1) WO201902978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61357B2 (en) 2020-09-10 2023-09-19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ure shifted valve timing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50825A (en) * 1992-11-04 1995-09-19 Robert Bosch Gmbh Method for activating a device for the relative rotation of a shaft and device for the relative rotation of the shaft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20050103297A1 (en) * 2003-11-17 2005-05-19 Borgwarner Inc. CTA phaser with proportional oil pressure for actuation at engine condition with low cam torsionals
DE102009037260A1 (de) * 2009-08-12 2011-02-17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r Veränderung der relativen Winkellage einer Nockenwelle gegenüber einer Kurbelwelle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CN103334805A (zh) * 2013-07-15 2013-10-02 山东大学 一种内燃机全可变液压气门系统的控油装置
CN203856528U (zh) * 2014-05-05 2014-10-01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可变配气相位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97228B (de) * 1958-09-15 1961-01-12 New York Air Brake Internat Steuerschieber
US5107804A (en) * 1989-10-16 1992-04-28 Borg-Warner Automotive Transmission & Engine Components Corporation Variable camshaft timing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DE4116169A1 (de) * 1991-05-17 1992-11-19 Bosch Gmbh Robert Vorrichtung zur verstellung der drehwinkelzuordnung einer nockenwelle zu ihrem antriebselement
US5657725A (en) * 1994-09-15 1997-08-19 Borg-Warner Automotive, Inc. VCT system utilizing engine oil pressure for actuation
DE19629217A1 (de) * 1996-07-19 1998-01-22 Eckehart Schulze Hydraulikventil
US6453859B1 (en) 2001-01-08 2002-09-24 Borgwarner Inc. Multi-mode control system for variable camshaft timing devices
US20030033998A1 (en) * 2001-08-14 2003-02-20 Marty Gardner Hybrid multi-position cam indexer having controls located in rotor
US6941913B2 (en) * 2002-09-19 2005-09-13 Borgwarner Inc. Spool valve controlled VCT locking pin release mechanism
US6978746B2 (en) * 2003-03-05 2005-12-27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control a variable valve control device
US7000580B1 (en) * 2004-09-28 2006-02-21 Borgwarner Inc. Control valves with integrated check valves
US8291876B2 (en) 2008-01-29 2012-10-23 Comptetition Cams Inc. Camshaft variable timing limiting devices, methods of assembly, and uses thereof
US8800515B1 (en) * 2013-03-13 2014-08-12 Borgwarner Inc. Cam torque actuated variable camshaft timing device with a bi-directional oil pressure bias circuit
DE102014103400B3 (de) * 2014-03-13 2015-06-03 Hilite Germany Gmbh Hydraulikventil für einen Schwenkmotorversteller einer Nockenwelle
US9366162B1 (en) * 2014-11-26 2016-06-14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Camshaft phaser with position control valve
US9617878B2 (en) * 2015-02-04 2017-04-11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Camshaft phaser and actuator for the same
US9784144B2 (en) * 2015-07-20 2017-10-10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Camshaft phaser with a rotary valve spool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50825A (en) * 1992-11-04 1995-09-19 Robert Bosch Gmbh Method for activating a device for the relative rotation of a shaft and device for the relative rotation of the shaft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20050103297A1 (en) * 2003-11-17 2005-05-19 Borgwarner Inc. CTA phaser with proportional oil pressure for actuation at engine condition with low cam torsionals
DE102009037260A1 (de) * 2009-08-12 2011-02-17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r Veränderung der relativen Winkellage einer Nockenwelle gegenüber einer Kurbelwelle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CN103334805A (zh) * 2013-07-15 2013-10-02 山东大学 一种内燃机全可变液压气门系统的控油装置
CN203856528U (zh) * 2014-05-05 2014-10-01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可变配气相位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665368A1 (en) 2020-06-17
WO2019029788A1 (en) 2019-02-14
US20200173314A1 (en) 2020-06-04
US11384662B2 (en) 2022-07-12
EP3665368B1 (en) 2021-09-29
CN111033002B (zh) 2022-08-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531641B2 (ja) 弁開閉時期制御装置
JP5759654B2 (ja) 油圧バルブ
US20090272349A1 (en) Vane-type phaser
KR20060128712A (ko) 누출 감소 날개형 모터용 회전자
JP4048067B2 (ja) 液圧バランス多重ベーン式液圧モータ
US7523728B2 (en) Phaser for controlling the timing between a camshaft and a timing gear
US20120235518A1 (en) Oscillating Motor Adjuster
JP6059465B2 (ja) 電動デュアルポンプ
US10190447B2 (en) Camshaft adjuster and separating sleeve for a camshaft adjuster
CN111033002B (zh) 用于控制凸轮轴正时设备的阀组件
CN110998070B (zh) 用于凸轮轴正时调节的具有内置泵的设备
JP6558470B2 (ja) バルブタイミング調整システム
KR101518951B1 (ko) 가변 밸브 타이밍 캠샤프트
JP2017534799A (ja) ドライブインドライブのバルブ装置付き回転流体圧力装置
JP2009526941A (ja) 内燃機関の給排気バルブの制御時間の可変設定のための装置
CN108350767B (zh) 凸轮轴调节装置
WO2018153468A1 (en) Automotive liquid pendulum vane pump
US10890110B2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ith a rotating piston and uni-directional rolling bear
EP3303842A1 (en) Variable pendulum slider lubrication pump
CN107923274B (zh) 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
CN116255219A (zh) 阀正时控制装置
EP1757779A2 (en) Phaser for controlling the timing between a camshaft and a timing gear
KR20120061673A (ko) 차량용 가변오일펌프
JP2020506333A (ja) ベーン式ガスポンプ
WO2018077404A1 (en) Apparatus for camshaft timing adjust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