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16802A - 一种新能源汽车后备箱用分隔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后备箱用分隔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16802A
CN111016802A CN201911245955.2A CN201911245955A CN111016802A CN 111016802 A CN111016802 A CN 111016802A CN 201911245955 A CN201911245955 A CN 201911245955A CN 111016802 A CN111016802 A CN 1110168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gear
new energy
separating
energy automob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4595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冲
陈进卿
李金龙
李如兵
刘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Meida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Meida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Meida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Meida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4595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16802A/zh
Publication of CN1110168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168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5/00Compartments within vehicle body primarily intended or sufficiently spacious for trunks, suit-cases, or the like
    • B60R5/04Compartments within vehicle body primarily intended or sufficiently spacious for trunks, suit-cases, or the like arranged at rear of vehic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能源汽车后备箱用分隔机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现有的新能源汽车或普通汽车其后部的而后备厢一般是一整个箱体,里面没有分隔装置,使得方式物品时只能杂乱的放置,无法进行分类或者叠放整齐,物品放置并不方便缺点,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位于新能源汽车主体上的后备厢,所述后备厢的内部设有分隔竖板和分隔横板,所述分隔横板与分隔竖板相接触并成十字状,所述分隔横板上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空腔,本发明中,利用分隔横板和分割竖板从而可以完美的将后备厢的空间分隔成多个小空间,且分隔横板便于上下调节和固定,可以自由搭配分隔空间的大小,实用且便捷,便于物品的分类和叠放。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后备箱用分隔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后备箱用分隔机构。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而新能源汽车一般通过新能源转化成电能来提高能源。
现有的新能源汽车或普通汽车其后部的而后备厢一般是一整个箱体,里面没有分隔装置,使得方式物品时只能杂乱的放置,无法进行分类或者叠放整齐,物品放置并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现有的新能源汽车或普通汽车其后部的而后备厢一般是一整个箱体,里面没有分隔装置,使得方式物品时只能杂乱的放置,无法进行分类或者叠放整齐,物品放置并不方便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后备箱用分隔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能源汽车后备箱用分隔机构,包括位于新能源汽车主体上的后备厢,所述后备厢的内部设有分隔竖板和分隔横板,所述分隔横板与分隔竖板相接触并成十字状,所述分隔横板上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空腔,所述空腔的内壁上分别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和两个第二转轴,且两个第二转轴水平设置,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键连接有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且第一齿轮位于第三齿轮的一侧,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键连接有第二齿轮,且两个第二齿轮均与第一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三齿轮上分别啮合有进齿板和出齿板,所述进齿板与出齿板相对设置,且进齿板与出齿板的底端均延伸至分隔横板的底部并固定连接有按压把手。
优选的,两个第二转轴上均固定套设有转杆,且位于同一个空腔内的两个转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设有斜面,两个转杆相互靠近的一端互补,所述分隔横板的两侧以及靠近分隔横板的位置处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对称设置的两个弹簧,两个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连接板,所述转杆的一端延伸至凹槽内并焊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转动安装有动滑轮,所述动滑轮与连接板为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远离动滑轮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吸盘,且吸盘与分隔竖板以及后备厢的内壁相吸附。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靠近动滑轮的一侧开设有滑槽,且动滑轮位于滑槽内滑动。
优选的,所述进齿板与出齿板上均开设有对称设置的卡槽,且分隔横板的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与进齿板和出齿板相配合的限位机构。
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块和定位杆,所述限位块上开设有限位孔,且定位杆紧密滑动在限位孔内,所述定位杆与卡槽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分隔横板中间开设有U形槽,且分隔竖板的一端为圆弧状,U形槽的弧形部位设有橡皮垫,且分隔横板通过橡皮垫与分隔竖板契合。
优选的,所述第三齿轮的直径比第一齿轮的直径小,且进齿板与出齿板位于同一空腔内的两个第二转轴之间。
本发明中,所述一种新能源汽车后备箱用分隔机构,由于设置了分隔横板和分隔竖板,可以将后备厢分隔成多个空间,用于分类和叠放物品;由于设置了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以及进齿板和出齿板,可以很好的将分隔横板与分隔竖板进行固定,且可以将分隔横板与后备厢固定,且可以方便调整分隔横板的高度从而改变分隔空间的大小。
本发明中,利用分隔横板和分割竖板从而可以完美的将后备厢的空间分隔成多个小空间,且分隔横板便于上下调节和固定,可以自由搭配分隔空间的大小,实用且便捷,便于物品的分类和叠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后备箱用分隔机构的整体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后备箱用分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后备箱用分隔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后备箱用分隔机构的A结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后备箱用分隔机构中分隔横板的局部侧视示意图。
图中:1新能源汽车主体、2后备厢、3分隔竖板、4分隔横板、5空腔、6第一转轴、7第二转轴、8第一齿轮、9第二齿轮、10第三齿轮、11进齿板、12出齿板、13转杆、14连接杆、15动滑轮、16凹槽、17弹簧、18连接板、19吸盘、20卡槽、21按压把手、22限位块、23定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照图1-5,一种新能源汽车后备箱用分隔机构,包括位于新能源汽车主体1上的后备厢2,后备厢2的内部设有分隔竖板3和分隔横板4,分隔横板4与分隔竖板3相接触并成十字状,分隔横板4上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空腔5,空腔5的内壁上分别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6和两个第二转轴7,且两个第二转轴7水平设置,第一转轴6上固定键连接有第一齿轮8和第三齿轮10,且第一齿轮8位于第三齿轮10的一侧,第二转轴7上固定键连接有第二齿轮9,且两个第二齿轮9均与第一齿轮8相啮合,第三齿轮10上分别啮合有进齿板11和出齿板12,进齿板11与出齿板12相对设置,且进齿板11与出齿板12的底端均延伸至分隔横板4的底部并固定连接有按压把手21。
本发明中,两个第二转轴7上均固定套设有转杆13,且位于同一个空腔5内的两个转杆13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设有斜面,两个转杆13相互靠近的一端互补,分隔横板4的两侧以及靠近分隔横板3的位置处均开设有凹槽16,凹槽16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对称设置的两个弹簧17,两个弹簧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连接板18,转杆13的一端延伸至凹槽16内并焊接有连接杆14,连接杆14的一端转动安装有动滑轮15,动滑轮15与连接板18为滑动连接。
本发明中,连接板18远离动滑轮1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吸盘19,且吸盘19与分隔竖板3以及后备厢2的内壁相吸附。
本发明中,连接板18靠近动滑轮15的一侧开设有滑槽,且动滑轮15位于滑槽内滑动。
本发明中,进齿板11与出齿板12上均开设有对称设置的卡槽20,且分隔横板4的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与进齿板11和出齿板12相配合的限位机构。
本发明中,限位机构包括限位块22和定位杆23,限位块22上开设有限位孔,且定位杆23紧密滑动在限位孔内,定位杆23与卡槽20相适配,通过增加的限位机构可以防止齿轮翻转。
本发明中,分隔横板4中间开设有U形槽,且分隔竖板3的一端为圆弧状,U形槽的弧形部位设有橡皮垫,且分隔横板4通过橡皮垫与分隔竖板3契合,利用橡皮垫可以增加契合的紧密性。
本发明中,第三齿轮10的直径比第一齿轮8的直径小,且进齿板11与出齿板12位于同一空腔5内的两个第二转轴7之间。
本发明中,在对后备厢2进行分隔时,先将分隔竖板3放置于后备厢2内,然后将分隔横板4放置于分隔竖板3上,并使其与分隔竖板3处于卡合状态,此时的连接板18和吸盘19均位于凹槽16内,然后根据使用情况,调整分隔横板4的高度,待调整完毕后,用力将分隔横板4与分隔竖板3卡合,使其连接的更加紧密,因为在分隔横板4余分隔竖板3之间填充有一定的橡皮垫,所以在卡合时,会有一定的吸附作用,接着按动按压把手21,利用按压把手21带动进齿板11移动,进齿板11就会带动第三齿轮10转动,当第三齿轮10转动时,出齿板12开始移动,第一齿轮8开始转动并带动两个第二齿轮9转动,使得第二转轴7开始转动,并使得互补的两个转杆13转动,当转杆13开始转动时,动滑轮15开始在连接板18上的滑槽内移动,并带动连接板18移动,此时位于U形槽内的分隔竖板3会受到来自吸盘19的挤压力,而吸盘19则会牢牢的吸附住分隔竖板3,位于分隔横板4两侧的吸盘19则会牢牢的吸附住后备厢2的内壁,此时位于进齿板11上的卡槽20正好与定位杆23相对应,然后用手按动定位杆23,致使定位杆23卡入卡槽20内,即可将分隔横板4固定在后备厢2内,且此时的分隔横板4与分隔竖板3固定,从而将后备厢2分隔成4个不同大小的空间。
实施例二
参照图3所示,本发明中只例举出分隔横板4上开设有一个U形槽,这种开设方式只能分隔成四个空间,若是需要分隔成多个(大于四个)空间时,可以根据需要在分隔横板4上开设多个U形槽,且需要准备等同于开设U形槽数量的分隔竖板3,其上述的组件也要相应的增加;
同理增加分隔横板4的数量可以更直观的改进空间数量,但是由于本发明的组件多是置于分隔横板4上,所以在避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最好使用上述方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新能源汽车后备箱用分隔机构,包括位于新能源汽车主体(1)上的后备厢(2),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备厢(2)的内部设有分隔竖板(3)和分隔横板(4),所述分隔横板(4)与分隔竖板(3)相接触并成十字状,所述分隔横板(4)上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空腔(5),所述空腔(5)的内壁上分别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6)和两个第二转轴(7),且两个第二转轴(7)水平设置,所述第一转轴(6)上固定键连接有第一齿轮(8)和第三齿轮(10),且第一齿轮(8)位于第三齿轮(10)的一侧,所述第二转轴(7)上固定键连接有第二齿轮(9),且两个第二齿轮(9)均与第一齿轮(8)相啮合,所述第三齿轮(10)上分别啮合有进齿板(11)和出齿板(12),所述进齿板(11)与出齿板(12)相对设置,且进齿板(11)与出齿板(12)的底端均延伸至分隔横板(4)的底部并固定连接有按压把手(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后备箱用分隔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第二转轴(7)上均固定套设有转杆(13),且位于同一个空腔(5)内的两个转杆(13)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设有斜面,两个转杆(13)相互靠近的一端互补,所述分隔横板(4)的两侧以及靠近分隔横板(3)的位置处均开设有凹槽(16),所述凹槽(16)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对称设置的两个弹簧(17),两个弹簧(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连接板(18),所述转杆(13)的一端延伸至凹槽(16)内并焊接有连接杆(14),所述连接杆(14)的一端转动安装有动滑轮(15),所述动滑轮(15)与连接板(18)为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后备箱用分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8)远离动滑轮(1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吸盘(19),且吸盘(19)与分隔竖板(3)以及后备厢(2)的内壁相吸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后备箱用分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8)靠近动滑轮(15)的一侧开设有滑槽,且动滑轮(15)位于滑槽内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后备箱用分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齿板(11)与出齿板(12)上均开设有对称设置的卡槽(20),且分隔横板(4)的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与进齿板(11)和出齿板(12)相配合的限位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后备箱用分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块(22)和定位杆(23),所述限位块(22)上开设有限位孔,且定位杆(23)紧密滑动在限位孔内,所述定位杆(23)与卡槽(20)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后备箱用分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横板(4)中间开设有U形槽,且分隔竖板(3)的一端为圆弧状,U形槽的弧形部位设有橡皮垫,且分隔横板(4)通过橡皮垫与分隔竖板(3)契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后备箱用分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齿轮(10)的直径比第一齿轮(8)的直径小,且进齿板(11)与出齿板(12)位于同一空腔(5)内的两个第二转轴(7)之间。
CN201911245955.2A 2019-12-07 2019-12-07 一种新能源汽车后备箱用分隔机构 Pending CN1110168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45955.2A CN111016802A (zh) 2019-12-07 2019-12-07 一种新能源汽车后备箱用分隔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45955.2A CN111016802A (zh) 2019-12-07 2019-12-07 一种新能源汽车后备箱用分隔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16802A true CN111016802A (zh) 2020-04-17

Family

ID=702075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45955.2A Pending CN111016802A (zh) 2019-12-07 2019-12-07 一种新能源汽车后备箱用分隔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16802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114073A (en) * 1981-04-15 1983-08-17 Douglas James Wilkinson Collapsible divider for car boot
JP2005145189A (ja) * 2003-11-13 2005-06-09 Fuji Heavy Ind Ltd 荷物係止装置
CN204774979U (zh) * 2015-07-09 2015-11-18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汽车后备箱区域分隔装置
US20170259747A1 (en) * 2016-03-09 2017-09-14 Jerry Wilbern FORBES Organizer assembly
CN108327640A (zh) * 2018-04-11 2018-07-27 张亚 一种用于后备箱的插接式储物箱
CN109204154A (zh) * 2018-09-20 2019-01-15 江苏弗莱迪斯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客车的行李仓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114073A (en) * 1981-04-15 1983-08-17 Douglas James Wilkinson Collapsible divider for car boot
JP2005145189A (ja) * 2003-11-13 2005-06-09 Fuji Heavy Ind Ltd 荷物係止装置
CN204774979U (zh) * 2015-07-09 2015-11-18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汽车后备箱区域分隔装置
US20170259747A1 (en) * 2016-03-09 2017-09-14 Jerry Wilbern FORBES Organizer assembly
CN108327640A (zh) * 2018-04-11 2018-07-27 张亚 一种用于后备箱的插接式储物箱
CN109204154A (zh) * 2018-09-20 2019-01-15 江苏弗莱迪斯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客车的行李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578292U (zh) 一种汽车配件紧压装置
CN111016802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后备箱用分隔机构
CN111824030A (zh) 一种具有真空吸盘固定功能的插卡型车载etc安装外壳
CN111038890A (zh) 一种用于垃圾分类回收的装置
CN112107375A (zh) 一种可调节医疗检测装置
CN113140778B (zh) 一种安全中置动力电池包及其生产装置
CN212529416U (zh) 一种便于存放物品的汽车座椅
CN214215860U (zh) 一种发动机壳体运输装置
CN218519187U (zh) 一种玻璃真空覆膜治具
CN111146384A (zh) 一种可以提供固定安装强度的新能源汽车蓄电装置
CN109204154B (zh) 一种客车的行李仓
CN213139010U (zh) 一种手机支架
CN209159383U (zh) 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锁紧箱
CN213621440U (zh) 一种镍氢电池的防撞盒
CN211892873U (zh) 一种新能源用汽车备用电池存储装置
CN217706501U (zh) 一种包装袋的限位卡勾
CN220112386U (zh) 一种具有限位功能的刹车片钻孔机
CN218785948U (zh) 一种汽车座椅的减震结构
CN114103759A (zh) 一种便于存放物品的汽车座椅
CN210467997U (zh) 一种软包模组手动入壳工装
CN214408004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线测试用夹紧装置
CN220162431U (zh) 一种电气工程用工具存放箱
CN219339286U (zh) 一种车载托杯
CN213323537U (zh) 一种带语音提示剩余电量的电动车锂电池组
CN218802625U (zh) 一种车用聚氨酯材料切割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7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