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16461A - 一种打印小车的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打印小车的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16461A
CN111016461A CN201911366498.2A CN201911366498A CN111016461A CN 111016461 A CN111016461 A CN 111016461A CN 201911366498 A CN201911366498 A CN 201911366498A CN 111016461 A CN111016461 A CN 1110164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groove
hole
mounting
side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6649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16461B (zh
Inventor
王辉
余思云
余宋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ongrui Precision Digital Jet Print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ongrui Precision Digital Jet Prin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ongrui Precision Digital Jet Print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ongrui Precision Digital Jet Prin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6649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1646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164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164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164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164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06Special supports, platforms or trolleys for supporting machines on tab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Landscapes

  • Machine Tool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打印小车的支撑装置,包括龙门侧梁组件,其包括第一龙门侧梁以及第二龙门侧梁;横梁组件包括移动组件、转动组件以及横梁,横梁的两端分别与移动组件以及转动组件的一端连接,其中,横梁的一端与转动组件相对转动时,移动组件沿横梁的中心轴线横向移动。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组件以及第二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安装于移动组件的另一端与第一龙门侧梁之间,第二驱动组件安装于转动组件的另一端与第二龙门侧梁之间,分别用于驱动移动组件以及转动组件沿着龙门侧梁组件的轴向移动。通过上述结构,用户可直接通过移动组件以及转动组件调整横梁相对于龙门侧梁组件的位置,无需重新安装两侧的龙门以及横梁,操作及调整更为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打印小车的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工业打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打印小车的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数码打印机已在许多领域中有所应用,例如电路板领域、纺织领域、广告领域、瓦楞板领域、标签领域以及服装领域,都会采用工业数码打印机打印相关的产品。
本发明的发明人在实施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目前,现有的工业数码打印机,在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其横梁与两侧的龙门之间的安装关系发生变化,出现了安装在横梁上的打印小车走位不准确的问题,影响了工业数码打印机的打印质量,而一般的矫正方式是通过重新安装两侧的龙门以及横梁,从而调整打印小车走位不准确的问题,但这种方式操作起来困难且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打印小车的支撑装置,能够便捷调整打印小车的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打印小车的支撑装置,包括:
龙门侧梁组件,包括第一龙门侧梁以及第二龙门侧梁,所述第一龙门侧梁与所述第二龙门侧梁相向设置;
横梁组件,所述横梁组件包括移动组件、转动组件以及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移动组件以及所述转动组件的一端连接,其中,所述横梁的一端与所述转动组件相对转动时,所述移动组件沿所述横梁的中心轴线横向移动;
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组件以及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移动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龙门侧梁之间,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转动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龙门侧梁之间,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以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分别用于驱动所述移动组件以及所述转动组件沿着所述龙门侧梁组件的轴向移动,以使所述横梁相对所述龙门侧梁组件移动。
可选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
第一移动板,其一端设置第一通孔;
第一安装板,设置有第一安装槽以及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槽用于安装横梁;
第一法兰座,嵌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且可拆卸地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板;
第一限位轴,嵌设于所述第一法兰座的通孔内,其中,所述第一限位轴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法兰座的通孔以及所述第一通孔后固定于所述第一移动板的另一端面,所述第一限位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法兰座的另一端以预设距离间距设置;
当所述第一安装板受预设作用力作用时,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一限位轴相对移动。
可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板的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底朝所述第一移动板凹陷形成第一收容槽,以及,在所述第一安装板靠近所述第一移动板的另一表面形成第一固定台,所述第一安装孔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台,并且所述第一安装孔贯穿所述第一固定台与所述第一收容槽连通,所述第一限位轴的另一端的端部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内;
所述第一移动板面向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一表面设置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用于收容所述第一固定台。
可选的,所述转动组件包括:
第二移动板,其一侧端设置有第二凹槽以及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部;
第二安装板,设置有第二安装槽以及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槽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板远离所述第二移动板的一端,所述第二安装槽用于安装横梁;所述第二安装板朝向所述第二移动板的一端面延伸,并形成第二固定台,所述第二固定台安装于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二固定台设有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二安装孔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槽上,并贯穿所述第二固定槽,以使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固定槽相连通;
转轴,其中部设有一台阶,所述转轴的一端穿入所述第二通孔后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移动板,并且所述台阶的一端面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部相抵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贯穿并露出所述第二安装孔;
当所述第二安装板受预设作用力作用时,所述第二安装板的所述第二固定台绕着所述转轴的中心轴线转动。
可选的,所述转动组件还包括连接轴以及第三法兰座;
所述第二移动板的另一侧端设有第三凹槽以及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设置于所述第三凹槽的槽底,所述第三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移动板的两侧;
所述第二安装板设置有第三固定台以及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三固定台设有第三固定槽,所述第三固定台安装于所述第三凹槽内,所述第三安装孔设置于所述第三固定槽上,并贯穿所述第三固定槽,以使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三固定槽连通,所述第三固定台与所述第二固定台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两端;
所述第三法兰座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三安装孔后与所述第三凹槽的槽底相抵接,另一端则与所述第三固定槽相抵接;
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三安装孔以及所述第三通孔后固定于所述第二移动板,另一端则与所述第三法兰座相抵接;
当所述第二安装板受预设作用力作用时,所述第二安装板的所述第三固定台绕着所述连接轴的中心轴线转动。
可选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直线电机、第一导轨以及第一滑块,所述第一导轨安装于所述第一龙门侧梁的一端,所述第一滑块安装于所述移动组件的另一端上,所述第一直线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滑块沿着所述第一导轨滑动,以使所述移动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龙门侧梁移动;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直线电机、第二导轨以及第二滑块,所述第二导轨安装于所述第二龙门侧梁的一端,所述第二滑块安装于所述转动组件的另一端上,所述第二直线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滑块沿着所述第二导轨滑动,以使所述转动组件相对于所述第二龙门侧梁移动;
当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同步驱动时,所述横梁组件沿所述龙门侧梁组件的轴向进行移动。
可选的,所述打印小车的支撑装置还包括龙门侧梁调节组件,所述龙门侧梁调节组件包括:
第一底座;
倾斜板,其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底座的侧壁,所述倾斜板设置有第一倾斜面;
第一承载块,其一端设置有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二倾斜面与所述第一倾斜面贴合,并且所述第一承载块可沿所述倾斜板的第一倾斜面滑动;
第一调节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一承载块连接于第一底座,并且调节所述第一承载块在所述第一倾斜面的位置,从而调节所述第一承载块另一端的端面相对于第一底座升降的高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承载块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一螺孔,所述第一底座设置有第二螺孔;
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调节螺丝和第二调节螺丝,所述第一调节螺丝的螺杆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所述第一调节螺丝用于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之后螺接于所述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调节螺丝用于螺接于所述第一螺孔。
可选的,所述龙门侧梁调节组件还包括第二底座、第二承载块和第二调节组件;
所述第二底座固定于所述第一底座,所述第二底座设置有限位槽,所述第二承载块的一端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收容于所述限位槽内,并且所述凸台可沿所述限位槽滑动,其中,所述第二承载块另一端的端面与所述第一承载块另一端的端面在同一侧;
所述第二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底座上,所述第二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第二承载块在所述限位槽的位置,从而调节所述第二承载块另一端的端面相对于所述第二底座的平移距离。
可选的,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第一立板、第二立板、第一调节顶丝和第二调节顶丝;
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相对固定于所述第二底座,并且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承载块的两侧,所述第一立板设置第三螺孔,所述第二立板设置有第四螺孔,所述第一调节顶丝用于螺接于所述第三螺孔,所述第二调节顶丝用于螺接于所述第四螺孔;
拧动所述第一调节顶丝,并使所述第一调节顶丝穿过所述第三螺孔后与所述第二承载块相抵接,以使所述第一调节顶丝顶着所述第二承载块滑动;
或者,拧动所述第二调节顶丝,并使所述第二调节顶丝穿过所述第四螺孔后与所述第二承载块相抵接,以使所述第二调节顶丝顶着所述第二承载块滑动。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打印小车的支撑装置,包括龙门侧梁组件、横梁组件以及驱动组件,龙门侧梁组件包括第一龙门侧梁以及与第一龙门侧梁相向设置的第二龙门侧梁,横梁组件包括移动组件、转动组件以及横梁,横梁的两端分别与移动组件以及转动组件的一端连接,其中,横梁的一端与转动组件相对转动时,移动组件沿横梁的中心轴线横向移动。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组件以及第二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安装于移动组件的另一端与第一龙门侧梁之间,第二驱动组件安装于转动组件的另一端与第二龙门侧梁之间,第一驱动组件以及第二驱动组件分别用于驱动移动组件以及转动组件沿着龙门侧梁组件的轴向移动,以使横梁相对龙门侧梁组件移动。通过上述结构,用户可直接通过移动组件以及转动组件调整横梁相对于龙门侧梁组件的位置,无需重新安装两侧的龙门以及横梁,操作及调整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打印小车的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横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移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结构分解图;
图6是图3中的转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结构分解图;
图8是图6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结构分解图;
图10是图1的A部的放大图;
图11是图2的B部的放大图;
图12是图1中的龙门侧梁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的部分结构的分解图;
图14是图12的又一结构分解图;
图15是图14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内”、“外”、“垂直的”、“水平的”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发明。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3所示,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打印小车的支撑装置900,包括横梁组件100、龙门侧梁组件400以及驱动组件600,所述横梁组件100包括移动组件200、转动组件300以及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移动组件200以及所述转动组件300的一端连接,其中,所述横梁的一端与所述转动组件300相对转动时,所述移动组件200沿所述横梁的中心轴线横向移动。所述龙门侧梁组件400包括第一龙门侧梁410以及第二龙门侧梁420,所述第一龙门侧梁410与所述第二龙门侧梁420相向设置。请结合图10与图11,所述驱动组件600,包括第一驱动组件610以及第二驱动组件620,所述第一驱动组件610安装于所述移动组件20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龙门侧梁410之间,所述第二驱动组件620安装于所述转动组件30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龙门侧梁420之间,所述第一驱动组件610以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620分别用于驱动所述移动组件200以及所述转动组件300沿着所述龙门侧梁组件400的轴向移动,以使所述横梁相对所述龙门侧梁组件400移动。这里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龙门侧梁410与所述第二龙门侧梁420平行且相向设置,可以参照一矩形的两相互平行的边线,相向是指第一龙门侧梁410与所述第二龙门侧梁420用于安装所述横梁组件100的一面彼此相向。
请参看图4与图5,对于移动组件200,其包括第一移动板21、第一安装板22、第一法兰座23以及第一限位轴24,所述第一安装板22安装于所述第一移动板21的一表面,并且所述第一安装板22与所述第一移动板21之间设有安装间隙,用以当所述第一移动板21与第一安装板22之间相对移动是有可移动的空间。所述第一法兰座23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板22上,且所述第一限位轴24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法兰座23的通孔后固定于所述第一移动板21,另一端则与所述第一法兰座23以预设距离间距设置,以供所述第一移动板21与所述第一安装板22进行位置调整。当所述第一安装板22受预设作用力作用时,所述第一安装板22与所述第一限位轴24相对移动。这里要说明的是,所述预设距离可依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在本实施例中,该预设距离的范围为0-2mm。所述预设作用力是指可使所述第一安装板22朝着所述第一移动板21移动且使所述安装间隙缩小的作用力。
具体的,所述第一移动板21的一端设置第一通孔211,所述第一安装板22设置有第一安装槽221以及第一安装孔222,所述第一安装槽221用于安装所述横梁,即所述横梁的一端与所述移动组件200连接时,所述横梁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221内。所述第一法兰座23嵌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222内,并且可拆卸地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板22上。所述第一限位轴24套设于所述第一法兰座23的通孔内,其中,所述第一限位轴24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法兰座23的通孔以及所述第一通孔211后固定于所述第一移动板21的另一端面,所述第一限位轴2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法兰座23的另一端以预设距离间距设置,这里所说的预设距离可依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一般采用0-2mm的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组件200包括第一滚珠套筒25,所述第一滚珠套筒25套设于所述第一法兰座23与所述第一限位轴24之间,用于减小所述第一限位轴24与所述第一法兰座23之间的摩擦力,具体的,所述第一滚珠套筒25上镶嵌有滚珠,所述第一安装板22与所述第一移动板21发生相对移动,所述第一限位轴24与所述第一法兰座23之间相对移动,当安装上所述第一滚珠套筒25,可以减小所述第一限位轴24与所述第一法兰座23之间摩擦阻力,以便于所述横梁与移动组件200之间的调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板22的所述第一安装槽221的槽底朝所述第一移动板21凹陷形成第一收容槽223,以及,在所述第一安装板22靠近所述第一移动板21的另一表面形成第一固定台224,所述第一安装孔222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台224,并且所述第一安装孔222贯穿所述第一固定台224后与所述第一收容槽223连通,所述第一限位轴24的另一端的端部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223内。所述第一移动板21面向所述第一安装板22的一表面设置第一凹槽212,所述第一凹槽212用于收容所述第一固定台224。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法兰座23、所述第一限位轴24、所述第一滚珠套筒25、所述第一收容槽223、所述第一固定台224以及所述第一凹槽212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第一法兰座23、所述第一限位轴24、所述第一滚珠套筒25、所述第一收容槽223、所述第一固定台224以及所述第一凹槽212一一对应,且两个所述第一凹槽21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移动板21两相对的侧边。
具体的,使用时,所述第一固定台224安装于所述第一凹槽212内,所述第一通孔211与所述第一安装孔222相连通,接着将所述第一法兰座23安装于所述第一收容槽223槽底的所述第一安装孔222内,其中可通过螺钉将所述第一法兰座23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收容槽223的槽底,再将所述第一滚珠套筒25安装于所述第一法兰座23的通孔内,随后所述第一限位轴24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滚珠套筒25后固定于所述第一移动板21上,所述第一限位轴2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法兰座23以预设距离间距设置,且所述第一限位轴24另一端有限位部,且该限位部的径长大于所述第一法兰座23的通孔的孔径。当所述第一安装板22于所述第一移动板21相对移动时,所述第一安装板22受所述第一限位轴24的限制,沿着所述第一限位轴24的中线轴线方向略微移动。
请参看图6与图7,对于所述转动组件300,其包括第二移动板31、第二安装板32、转轴33以及第二法兰座34,所述第二安装板32安装于所述第二移动板31上,并且所述第二安装板32与所述第二移动板31之间设有安装间隙,用以当所述第二移动板31与所述第二安装板32之间相对转动是有可移动的空间。所述转轴33安装于所述第二移动板31与所述第二安装板32之间,用以实现所述第二安装板32与所述第二移动板31之间的转动。
具体的,所述第二移动板31的一侧端设置有第二凹槽311以及第二通孔312,所述第二通孔312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311的底部;所述第二安装板32设置有第二安装槽321以及第二安装孔322,所述第二安装槽321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板32远离所述第二移动板31的一端,所述第二安装槽321用于安装横梁,即所述横梁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动组件300连接时,所述横梁的另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321内,并且可拆卸地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板32上。
其中,所述第二安装板32朝向所述第二移动板31的一端面延伸,并形成第二固定台323,所述第二固定台323安装于所述第二凹槽311内,所述第二固定台323设有第二固定槽324,所述第二安装孔322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槽324上,并贯穿所述第二固定槽324,以使所述第二通孔312与所述第二固定槽324相连通。所述转轴33的中部设有一台阶331,所述转轴33的一端穿入所述第二通孔312后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移动板31,并且所述台阶331的一端面与所述第二凹槽311的底部相抵接,所述转轴33的另一端贯穿并露出所述第二安装孔322。由此,当所述第二安装板32受预设作用力作用时,所述第二安装板32的所述第二固定台323可绕着所述转轴33的中心轴线转动,以使所述第二安装板32与所述第二移动板31之间的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组件300还包括第二法兰座34以及第二滚珠套筒35,所述第二法兰座34嵌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322内,且一端与所述台阶331的另一端面相抵接,所述第二法兰座34的另一端则与所述第二固定槽324的槽底固定连接,由此,所述转轴33将牢固地连接所述第二移动板31以及第二安装板32。所述第二滚珠套筒35套设于所述第二法兰座34与所述转轴33之间,可以有效减小所述第二法兰座34与所述转轴33之间的摩擦阻力,便于所述第二安装板32与所述第二移动板31之间的位置调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组件300还包括挡片,所述转轴33的另一端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挡片通过螺钉连接于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上,所述挡片用于防止安装于所述第二法兰座34内的所述第二滚珠套筒35的滚珠掉落。
请参看图8与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组件300还包括连接轴36以及第三法兰座37,所述第二移动板31的另一侧端设有第三凹槽313以及第三通孔314,所述第三通孔314设置于所述第三凹槽313的槽底,其中,所述第三凹槽313与所述第二凹槽311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移动板的两侧。
所述第二安装板32设置有第三固定台325以及第三安装孔326,所述第三固定台325设有第三固定槽327,所述第三固定台325安装于所述第三凹槽313内,所述第三安装孔326设置于所述第三固定槽327上,并贯穿所述第三固定槽327,以使所述第三通孔314与所述第三固定槽327连通,所述第三固定台325与所述第二固定台323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板32的两端;
所述第三法兰座37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三安装孔326后与所述第三凹槽313的槽底相抵接,另一端则与所述第三固定槽327相抵接,并通过螺钉可拆卸地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三固定槽327。
所述连接轴36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三安装孔326以及所述第三通孔314后固定于所述第二移动板31,另一端则与所述第三法兰座37相抵接,并且所述连接轴36的另一端外形尺寸大于所述第三法兰座37的通孔的孔径,以防止所述第二安装板32与所述第二移动板31脱离。由此,当所述第二安装板32受预设作用力作用时,所述第二安装板32的所述第三固定台325绕着所述连接轴36的中心轴线转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法兰座37与所述连接轴36之间套设有第三滚珠套筒(未标示),所述第三滚珠套筒与所述第二滚珠套筒作用相同,同样可减小所述连接轴36与所述第三法兰座37之间转动所产生的摩擦阻力。
可理解的,所述第二安装板32绕着所述转轴33与所述连接轴36的中心轴线转动,所述第二安装板32可与所述第二移动板31相对转动时,从而调整所述横梁与所述转动组件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横梁组件100还包括第一顶丝26以及第二顶丝38。一方面,所述第一安装板22的所述第一安装槽221的侧壁设置有第一螺孔2211,所述第一顶丝26螺接于所述第一螺孔2211,当拧紧所述第一顶丝26,以使所述第一顶丝26穿过所述第一螺孔2211并抵接所述横梁的一端,当再拧紧所述第一顶丝26,所述第一顶丝26将顶着所述横梁进行移动。另一方面,所述第二安装板32的所述第二安装槽321的侧壁设置有第二螺孔3211,所述第二顶丝38螺接于所述第二螺孔3211,拧紧所述第二顶丝38,以使所述第二顶丝38穿过所述第二螺孔3211并抵接所述横梁的另一端。同样的,再拧紧所述第二顶丝38,所述第二顶丝38将顶着所述横梁的另一端进行移动。这里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螺孔2211以及第二螺孔3211有多个,且分别沿着所述第一安装槽221以及所述第二安装槽321的侧壁进行分布,所述第一顶丝26以及所述第二顶丝38的数量分别与所述第一螺孔2211以及第二螺孔3211的数量相对应,以便更好地对所述横梁进行位置调整。
请结合图10与图11,对于所述驱动组件600,其包括第一驱动组件610以及第二驱动组件620,所述第一驱动组件610安装于所述移动组件20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龙门侧梁410之间,所述第二驱动组件620安装于所述转动组件30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龙门侧梁420之间,所述第一驱动组件610以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620分别用于驱动所述移动组件200以及所述转动组件300沿着所述龙门侧梁组件400的轴向移动,以使所述横梁相对所述龙门侧梁组件400移动。
具体地,所述第一驱动组件610包括第一直线电机611、第一导轨612以及第一滑块613,所述第一导轨612安装于所述第一龙门侧梁410的一端,所述第一滑块613安装于所述移动组件200的另一端上,具体的安装于所述第一移动板21远离所述第一安装板22的一端面,所述第一直线电机611安装于所述第一龙门侧梁410与所述第一移动板21之间,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滑块612沿着所述第一导轨612滑动,以使所述移动组件200相对于所述第一龙门侧梁410移动。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620包括第二直线电机621、第二导轨622以及第二滑块623,所述第二导轨622安装于所述第二龙门侧梁420的一端,所述第二滑块623安装于所述转动组件300的另一端上,具体地安装于第二移动板31远离所述第二安装板32的一端面,所述第二直线电机621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滑块623沿着所述第二导轨622滑动,以使所述转动组件300相对于所述第二龙门侧梁420移动。在使用时,所述第一直线电机611与所述第二直线电机621同步驱动时,所述横梁组件100沿所述龙门侧梁组件400的轴向进行同步移动。
这里要说明的是,直线电机包括定子以及动子,定子安装于所述龙门侧梁组件400上,所述动子安装于所述第一移动板21以及所述第二移动板31上,当直线电机工作时,其定子与动子之间相对移动,从而实现所述第一移动板21以及所述第二移动板32与龙门侧梁组件400之间的移动。当然,在实际使用时,直线电机需通过拖链线缆与外界电源相连接,此处所采用的直线电机、拖链线缆以及两者连接结构属于本领域人员的常规设置,此处不再对拖链线缆以及直线电机的结构具体展开描述。
在使用过程中,打印小车安装于所述横梁组件100的所述横梁上,且打印小车可沿着所述横梁的中心轴向的方向往复移动,以便于在打印设备的打印平台上打印所设定的图案。若打印小车出现走位不准确时,可通过对横梁进行调整,具体的,施加预设作用力作用于所述横梁,以使所述转动组件300的所述第二安装板32绕着所述转轴33以及所述连接轴36的中心轴线转动,同时,所述横梁与所述第一安装板22连接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一安装槽221,以使所述第一安装板22面向所述第一移动板21的一端朝着所述第一移动板的方向移动,从而实现横梁的位置调整,以调整打印小车相对于横梁的位置。待确定所述打印小车走位准确后,控制所述第一直线电机611与所述第二直线电机621同步运作,以保持横梁组件100调整后的位置不变,其中,所述横梁位置调整的幅度在0-2mm之间。由此,通过调整所述横梁一端相对所述转动组件300的位置,所述移动组件200对应调整横梁另一端的位置,无需将两侧龙门与横梁组件拆除以进行调整,操作起来更为方便。
请参看图1和图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打印小车的支撑装置900还包括龙门侧梁调节组件500,所述龙门侧梁调节组件500包括第一底座51、倾斜板52、第一承载块53以及第一调节组件54,所述倾斜板5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底座51的侧壁,且所述倾斜板52设置有第一倾斜面521;所述第一承载块53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倾斜面531,所述第二倾斜面531与所述第一倾斜面521贴合,并且所述第一承载块53可沿所述倾斜板52的所述第一倾斜面521滑动。其中,所述第一调节组件54用于将所述第一承载块53连接于所述第一底座51,并且调节所述第一承载块53在所述第一倾斜面521的位置,从而调节所述第一承载块53另一端的端面相对于第一底座51升降的高度。具体的,在使用时,所述龙门侧梁调节组件500安装于所述第一龙门侧梁以及所述第二龙门侧梁(以下简称龙门侧梁)的底壁上,并且所述龙门侧梁调节组件500至少有两组,分别位于所述龙门侧梁的底壁的两端,由此,用户可通过所述第一调节组件54,调整所述第一承载块53相对于所述第一底座51的升降高度,从而调整所述龙门侧梁的位置,以使得所述龙门侧梁的两侧的支撑面处于一水平面。
请参阅图13及图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承载块53设置有第一通孔532和第一螺孔533,所述第一底座51设置有第二螺孔511。所述第一调节组件54包括第一调节螺丝541和第二调节螺丝542,所述第一调节螺丝541的螺杆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通孔532的孔径,所述第一调节螺丝541用于穿过所述第一通孔532之后螺接于所述第二螺孔511,所述第二调节螺丝542用于螺接于所述第一螺孔533。其中第一通孔532为腰型孔,这样可以起到导向作用,保证调节的稳定进行。
一方面,当需要升高所述第一承载块53相对于所述第一底座51的底面高度时,仅需拧紧所述第一调节螺丝541,所述第一调节螺丝541的螺帽抵接着所述第一承载块53移动,以使所述第二倾斜面531与所述第一倾斜面521相对滑动,从而所述第一承载块53朝着靠近所述第一底座51的方向进行移动,实现升高所述第一承载块53相对于所述第一底座51的底面高度。
另一方面,当需要降低所述第一承载块53相对于所述第一底座51的底面高度时,仅需拧送所述第一调节螺丝541,以使所述第一调节螺丝541的螺帽与所述第一承载块53之间留有移动空间,随后施加拉力于所述第二调节螺丝542,以使在拉动所述第二调节螺丝542的同时,所述第二倾斜面531与所述第一倾斜面521之间产生相对滑动,并朝着远离所述第一底座51的方向移动,实现降低所述第一承载块53相对于所述第一底座51的底面高度。
这里要说明的是,所述龙门侧梁可活动地所述第一底座51相抵接,在需要调高所述龙门侧梁的高度时,拧紧所述第一调节螺丝541,以实现升高所述第一承载块53相对于所述第一底座51的底面高度,从而间接调整所述龙门侧梁的位置。而在需要调低所述龙门侧梁的高度时,拉动所述第二调节螺丝542,以使所述第一承载块53朝着远离所述第一底座的方向移动,从而降低所述龙门侧梁的高度。这里要说明的是,在调低所述龙门侧梁的过程中,当所述龙门侧梁的底面与所述第一底座51相抵接,所述龙门侧梁调节组件500达到能降低所述龙门侧梁的极限位置,同理,在升高所述龙门侧梁的过程中,当所述第一承载块53与所述第一底座51相抵接时,所述龙门侧梁调节组件500达到能升高所述龙门侧梁的极限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倾斜板52、第一承载块53和第一调节组件54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两个所述倾斜板52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底座51两相对的侧壁,一所述第一承载块53在一所述倾斜板52上滑动,一所述第一调节组件54用于调整一所述第一承载块53在对应的倾斜板52上的位置。可理解的,所述倾斜板52与所述第一底座51可以是一体成型,也可以是通过连接件连接固定,优先地,所述倾斜板52与所述第一底座51为一体成型,且所述倾斜板52是自所述第一底座51的侧壁朝远离所述第一底座51的方向延伸而得到的。
请参阅图14与图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龙门侧梁调节组件500还包括第二底座55以及第二承载块56所述第二底座55固定于所述第一底座51,所述第二底座55设置有限位槽551,所述第二承载块56的一端设置有凸台561,所述凸台561收容于所述限位槽551内,并且所述凸台561可沿所述限位槽551滑动。其中,凸台561与限位槽551的底部预留一段调整升降空间,所述第二承载块56另一端的端面与所述第一承载块53另一端的端面在同一侧,且所述第二承载块56的另一端面用于与所述龙门侧梁相连接。为了能进一步对所述龙门侧梁进一步调整,所述龙门侧梁调节组件500还包括第二调节组件57,所述第二调节组件57设置于所述第二底座55上,所述第二调节组件57用于调节所述第二承载块56在所述限位槽551的位置,从而调节所述第二承载块56另一端的端面相对于所述第二底座55的平移距离。所述平移距离是指以所述第二底座为参考系,所述第二承载块56在相邻两次的调整中所移动的平面距离,可以以所述第二承载块56的一端面作为参考对象,即所述第二承载块56在调整之前以及调整之后的同个端面之间的法向距离。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底座51与所述第二底座55螺接固定,所述第二承载块56另一端和第一承载块53另一端的端面均为平面。
请查阅图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调节组件57包括第一立板571、第二立板572、第一调节顶丝573和第二调节顶丝574,所述第一立板571和第二立板572相对固定于所述第二底座55,并且所述第一立板571和第二立板572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承载块56的两侧,所述第一立板571设置第三螺孔5711,所述第二立板572设置有第四螺孔5721,所述第一调节顶丝573用于螺接于所述第三螺孔5711,所述第二调节顶丝574用于螺接于所述第四螺孔5721。
具体的,使用时,拧动所述第一调节顶丝573,并使所述第一调节顶丝573穿过所述第三螺孔5711后与所述第二承载块56相抵接,以使所述第一调节顶丝573顶着所述第二承载块56滑动;或者,拧动所述第二调节顶丝574,并使所述第二调节顶丝574穿过所述第四螺孔5721后与所述第二承载块56相抵接,以使所述第二调节顶丝574顶着所述第二承载块56滑动。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调节顶丝573和第二调节顶丝574可同时配合使用,以便于快速进行调整。由此,拧动所述第一调节顶丝573以及所述第二调节顶丝574,所述第二承载块56的所述凸台561沿着所述限位槽551滑动,从而调整所述第二承载块56相对于所述第二底座55的位置。可理解的,所述第二承载块56远离所述凸台561的一侧面与所述龙门侧梁相连接,调整所述第二承载块56的位置,可间接调整所述龙门侧梁的位置。
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所述龙门侧梁调节组件500安装于所述龙门侧梁的底面,并且所述第二承载块56与所述龙门侧梁相连接,在调整所述龙门侧梁的位置时,先通过所述第一调节顶丝573以及所述第二调节顶丝574调整所述第二承载块56的位置,从而间接调整所述龙门侧梁的平面位置,随后再通过第一调节组件54调节所述龙门侧梁的底面相对于所述第一底座51的底面之间的法向距离,当所述龙门侧梁被所述第一调节组件54抬高时,所述第二承载块56亦随之升高,此时所述凸台561逐渐远离所述限位槽551,当所述第一承载块53与所述第一底座51相抵接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54将所述龙门侧梁抬升至最高点,此时所述凸台561还未脱离所述限位槽551,所述第二调节组件57仍可继续对所述凸台561的位置进行调整,在最终完成位置调整时,通过第一调节顶丝573、第二调节顶丝574将第二承载块56锁定。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先进行调节龙门侧梁高度,再调节水平位置。
通过上述的结构,放置于龙门侧梁调节组件500的龙门侧梁,可以通过第一调节组件54调节第一承接块53的高度,从而调整龙门侧梁的位置,使用起来方便且便捷。
本发明实施例的打印小车的支撑装置900,包括横梁组件100、龙门侧梁组件400以及驱动组件600,所述龙门侧梁组件400包括第一龙门侧梁410以及与第一龙门侧梁410相向设置的第二龙门侧梁420,所述横梁组件100包括移动组件200、转动组件300以及横梁,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移动组件200以及所述转动组件300的一端连接,其中,横梁的一端与所述转动组件300相对转动时,所述移动组件200沿横梁的中心轴线横向移动。所述驱动组件600包括第一驱动组件610以及第二驱动组件620,所述第一驱动组件610安装于所述移动组件200的另一端与第一龙门侧梁410之间,所述第二驱动组件420安装于所述转动组件30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龙门侧梁420之间,所述第一驱动组件610以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620分别用于驱动所述移动组件200以及所述转动组件300沿着所述龙门侧梁组件400的轴向移动,以使横梁相对所述龙门侧梁组件400移动。通过上述结构,用户可直接通过所述移动组件200以及所述转动组件300调整横梁相对于所述龙门侧梁组件400的位置,无需重新安装两侧的龙门以及横梁,操作及调整更为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打印小车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龙门侧梁组件,包括第一龙门侧梁以及第二龙门侧梁,所述第一龙门侧梁与所述第二龙门侧梁平行且相向设置;
横梁组件,所述横梁组件包括移动组件、转动组件以及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移动组件以及所述转动组件的一端连接,其中,所述横梁的一端与所述转动组件相对转动时,所述移动组件沿所述横梁的中心轴线横向移动;
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组件以及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移动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龙门侧梁之间,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转动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龙门侧梁之间,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以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分别用于驱动所述移动组件以及所述转动组件沿着所述龙门侧梁组件的轴向移动,以使所述横梁相对所述龙门侧梁组件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
第一移动板,其一端设置第一通孔;
第一安装板,设置有第一安装槽以及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槽用于安装横梁;
第一法兰座,嵌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且可拆卸地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板;
第一限位轴,嵌设于所述第一法兰座的通孔内,其中,所述第一限位轴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法兰座的通孔以及所述第一通孔后固定于所述第一移动板的另一端面,所述第一限位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法兰座的另一端以预设距离间距设置;
当所述第一安装板受预设作用力作用时,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一限位轴相对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底朝所述第一移动板凹陷形成第一收容槽,以及,在所述第一安装板靠近所述第一移动板的另一表面形成第一固定台,所述第一安装孔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台,并且所述第一安装孔贯穿所述第一固定台与所述第一收容槽连通,所述第一限位轴的另一端的端部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内;
所述第一移动板面向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一表面设置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用于收容所述第一固定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
第二移动板,其一侧端设置有第二凹槽以及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部;
第二安装板,设置有第二安装槽以及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槽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板远离所述第二移动板的一端,所述第二安装槽用于安装横梁;所述第二安装板朝向所述第二移动板的一端面延伸,并形成第二固定台,所述第二固定台安装于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二固定台设有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二安装孔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槽上,并贯穿所述第二固定槽,以使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固定槽相连通;
转轴,其中部设有一台阶,所述转轴的一端穿入所述第二通孔后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移动板,并且所述台阶的一端面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部相抵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贯穿并露出所述第二安装孔;
当所述第二安装板受预设作用力作用时,所述第二安装板的所述第二固定台绕着所述转轴的中心轴线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还包括连接轴以及第三法兰座;
所述第二移动板的另一侧端设有第三凹槽以及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设置于所述第三凹槽的槽底,所述第三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移动板的两侧;
所述第二安装板设置有第三固定台以及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三固定台设有第三固定槽,所述第三固定台安装于所述第三凹槽内,所述第三安装孔设置于所述第三固定槽上,并贯穿所述第三固定槽,以使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三固定槽连通,所述第三固定台与所述第二固定台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两端;
所述第三法兰座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三安装孔后与所述第三凹槽的槽底相抵接,另一端则与所述第三固定槽相抵接;
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三安装孔以及所述第三通孔后固定于所述第二移动板,另一端则与所述第三法兰座相抵接;
当所述第二安装板受预设作用力作用时,所述第二安装板的所述第三固定台绕着所述连接轴的中心轴线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直线电机、第一导轨以及第一滑块,所述第一导轨安装于所述第一龙门侧梁的一端,所述第一滑块安装于所述移动组件的另一端上,所述第一直线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滑块沿着所述第一导轨滑动,以使所述移动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龙门侧梁移动;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直线电机、第二导轨以及第二滑块,所述第二导轨安装于所述第二龙门侧梁的一端,所述第二滑块安装于所述转动组件的另一端上,所述第二直线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滑块沿着所述第二导轨滑动,以使所述转动组件相对于所述第二龙门侧梁移动;
当所述第一直线电机与所述第二直线电机同步驱动时,所述横梁组件沿所述龙门侧梁组件的轴向进行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龙门侧梁调节组件,所述龙门侧梁调节组件包括:
第一底座;
倾斜板,其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底座的侧壁,所述倾斜板设置有第一倾斜面;
第一承载块,其一端设置有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二倾斜面与所述第一倾斜面贴合,并且所述第一承载块可沿所述倾斜板的第一倾斜面滑动;
第一调节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一承载块连接于第一底座,并且调节所述第一承载块在所述第一倾斜面的位置,从而调节所述第一承载块另一端的端面相对于第一底座升降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块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一螺孔,所述第一底座设置有第二螺孔;
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调节螺丝和第二调节螺丝,所述第一调节螺丝的螺杆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所述第一调节螺丝用于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之后螺接于所述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调节螺丝用于螺接于所述第一螺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门侧梁调节组件还包括第二底座、第二承载块和第二调节组件;
所述第二底座固定于所述第一底座,所述第二底座设置有限位槽,所述第二承载块的一端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收容于所述限位槽内,并且所述凸台可沿所述限位槽滑动,其中,所述第二承载块另一端的端面与所述第一承载块另一端的端面在同一侧;
所述第二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底座上,所述第二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第二承载块在所述限位槽的位置,从而调节所述第二承载块另一端的端面相对于所述第二底座的平移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第一立板、第二立板、第一调节顶丝和第二调节顶丝;
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相对固定于所述第二底座,并且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承载块的两侧,所述第一立板设置第三螺孔,所述第二立板设置有第四螺孔,所述第一调节顶丝用于螺接于所述第三螺孔,所述第二调节顶丝用于螺接于所述第四螺孔;
拧动所述第一调节顶丝,并使所述第一调节顶丝穿过所述第三螺孔后与所述第二承载块相抵接,以使所述第一调节顶丝顶着所述第二承载块滑动;
或者,拧动所述第二调节顶丝,并使所述第二调节顶丝穿过所述第四螺孔后与所述第二承载块相抵接,以使所述第二调节顶丝顶着所述第二承载块滑动。
CN201911366498.2A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打印小车的支撑装置 Active CN1110164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66498.2A CN111016461B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打印小车的支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66498.2A CN111016461B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打印小车的支撑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16461A true CN111016461A (zh) 2020-04-17
CN111016461B CN111016461B (zh) 2024-11-01

Family

ID=702137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66498.2A Active CN111016461B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打印小车的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1646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59079A (zh) * 2011-12-08 2013-06-19 西北机器有限公司 龙门式地轨收排线机构
WO2016082722A1 (zh) * 2014-11-25 2016-06-02 广州航新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源驱动组件以及带该组件的打印机及飞机数据打印机
CN205668447U (zh) * 2016-06-12 2016-11-02 东莞市基汇实业有限公司 大型平板打印机
CN106714470A (zh) * 2017-02-27 2017-05-24 深圳市易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x轴、y轴独立工作的贴片机
CN211518969U (zh) * 2019-12-26 2020-09-18 深圳弘锐精密数码喷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打印小车的支撑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59079A (zh) * 2011-12-08 2013-06-19 西北机器有限公司 龙门式地轨收排线机构
WO2016082722A1 (zh) * 2014-11-25 2016-06-02 广州航新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源驱动组件以及带该组件的打印机及飞机数据打印机
CN205668447U (zh) * 2016-06-12 2016-11-02 东莞市基汇实业有限公司 大型平板打印机
CN106714470A (zh) * 2017-02-27 2017-05-24 深圳市易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x轴、y轴独立工作的贴片机
CN211518969U (zh) * 2019-12-26 2020-09-18 深圳弘锐精密数码喷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打印小车的支撑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16461B (zh) 2024-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201341A1 (zh) 一种汽车标定设备
CN110654160B (zh) 墙纸铺贴机器人的贴紧机构及墙纸铺贴机器人
CN211518969U (zh) 一种打印小车的支撑装置
CN113734845A (zh) 一种多道单头放卷设备
CN111016461A (zh) 一种打印小车的支撑装置
CN112540434A (zh) 一种光学俯仰调整装置
CN215772283U (zh) 电气工程穿线施工的设备
CN211518966U (zh) 一种移动组件、转动组件、横梁组件以及打印设备
CN212443758U (zh) 一种自适应激光打码设备
CN102561742B (zh) 一种导向机构及使用该导向机构的升降舞台
CN217985750U (zh) 一种直插式led箱体用通信总线
CN221619926U (zh) 一种升降龙门架及钙钛矿涂布装置
CN210605150U (zh) 一种光学俯仰调整装置
CN220607995U (zh) 升降屏风及桌子
CN218344922U (zh) 一种导轨组件以及平台电梯
CN220739860U (zh) 升降平台及激光加工设备
CN219683571U (zh) 特种钢板轧制设备
CN115059276B (zh) 一种工作平台
CN220922328U (zh) 一种加速器辅助安装结构
CN220532700U (zh) 冲压工序自动传递位移补偿装置
CN221587991U (zh) 便于模块型电气设备安装拆卸的移动式检修车
CN110482443A (zh) 视觉辅助定位设备
CN219649129U (zh) 一种丝杠安装辅助装置及机床
CN216206033U (zh) 杆状零件位置调整机构及检测设备
CN216766628U (zh) 一种龙骨调整组件、调平支撑龙骨组件和装配式墙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