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09687A - 一种非水电解液和锂离子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非水电解液和锂离子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09687A
CN111009687A CN201911327499.6A CN201911327499A CN111009687A CN 111009687 A CN111009687 A CN 111009687A CN 201911327499 A CN201911327499 A CN 201911327499A CN 111009687 A CN111009687 A CN 1110096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lytic solution
nonaqueous electrolytic
carbonate
formula
lith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2749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玉玺
张荣刚
吕娟
张晶颖
杨允杰
王浩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Guancheng Ruiy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Guancheng Ruiy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Guancheng Ruiy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Guancheng Ruiy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2749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09687A/zh
Publication of CN1110096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096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6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used as electrolytes, e.g. mixed inorganic/organic electrolytes
    • H01M10/0564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used as electrolytes, e.g. mixed inorganic/organic electrolytes the electrolyte being constituted of organic materials only
    • H01M10/0566Liquid materials
    • H01M10/0567Liquid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ditiv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水电解液,具体涉及一种非水电解液和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其包括以下组分:有机溶剂、锂盐和添加剂,所述添加剂包括式1所示结构的化合物,式1中R1、R2、R3或R4为卤素、腈基、氢、烷基中的其中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上述的非水电解液、正极片、用于隔离正极片和负极片的隔膜。本发明的非水电解液能够降低电池化成过程中的产气量,同时有效地改善电池的循环性能,尤其是可以明显改善电池的高温循环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非水电解液和锂离子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水电解液,具体涉及一种非水电解液和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量高、循环性能好、自放电低和绿色环保等特点,已经在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玩具等领域得到了泛的应用。新能源汽车被称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动力锂离子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动力离子电池产业在国家政策鼓励和支持下得到了快速发展。据亚华咨询报道,2019年前三个月国内动力锂离子电池的装机容量达到12.3GWh。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动力电池容量衰减快、车辆续航里程不足等的现象,尤其是长期高温下使用电池容量加速衰减极易引发安全事故。
非水电解液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池的循环寿命有重要的影响。高能量锂离子电池因为正负极比容量高和电极孔隙率低,所以多孔电极内部的保液量偏低。电池在充放电使用过程中,电极和电解液界面往往存在着不可逆的副反应造成电解液的消耗。高温下副反应加快,电解液消耗加快。当电池电极内部电解液不足时会引起电池容量加速衰减造成车辆续航不足。电解液严重消耗时会引起负极表面析锂,引发安全事故。
有些报道,在电解液中添加了磺酸苯甲酸酐,以此进一步改善电解液的化学稳定性,但是其在电解液中添加了硼和腈以用于正极中,其不能够降低电池化成过程中的产气量。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磺酸苯甲酸酐类的非水电解液,其能够降低电池化成过程中的产气量;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含有磺酸苯甲酸酐类的非水电解液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非水电解液,其包括以下组分:碳酸酯有机溶剂、锂盐和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添加剂包括式1所示结构的化合物:
Figure BDA0002328755610000021
式1中R1、R2、R3或R4为卤素、腈基、氢、烷基中的其中一种。
进一步的,式1中R1、R2、R3或R4为烷基,烷基中碳原子的数量为1~10。
进一步的,式1中R1、R2、R3或R4为卤代烷基,卤代烷基中碳原子的数量为1~10,卤代烷基上的卤素为F、Cl或Br。
进一步的,式1中R1、R2、R3和R4均为H-;
式1中R1、R2、R3和R4均为F-;
式1中R1和R4均为H-,R2和R3均为CN-;
式1中R1和R4均为H-,R2和R3均为CH3-。
进一步的,非水电解液中式1所示结构的化合物的质量浓度为0.1%~4%。
进一步的,添加剂还包括以下其中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组分:碳酸亚乙烯酯、碳酸乙烯亚乙酯、1,3-丙磺酸内酯和硫酸乙烯。
进一步的,锂盐为LiPF6、LiClO4、LiDFOB、LiTFOP、LiFSI、LiTFSI、LiBOB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进一步的,碳酸酯溶剂包括以下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分: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甲乙酯、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乙丙酯、丙酸甲酯、乙酸乙酯和丙酸乙酯。
进一步的,非水电解液中锂盐的质量浓度为0.7M~1.5M。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其包括:上述任一方案中的非水电解液、正极片、用于隔离正极片和负极片的隔膜。
进一步的,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及涂在正极集流体上的正极涂层,正极涂层主要由正极活性材料、粘结剂和导电剂制成;正极材料为磷酸亚铁锂、锰酸锂、钴酸锂、镍钴锰酸锂、镍钴铝酸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进一步的,负极片可包含负极集流体及涂在负极集流体上的负极涂层,负极涂层主要由负极活性材料、粘结剂和导电剂制成;负极材料为天然石墨、人造石墨、中间相碳微球、软碳、硬碳、硅与石墨的复合物、氧化亚硅与石墨的复合物、钛酸锂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非水电解液能够降低电池化成过程中的产气量,同时有效地改善电池的循环性能,尤其是可以明显改善电池的高温循环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发明,以便于理解,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一种非水电解液,其包括以下组分:碳酸酯有机溶剂、锂盐和添加剂,添加剂包括式1所示结构的化合物:
Figure BDA0002328755610000041
在非水电解液中引入上述式1结构的化合物,可以在锂电子电池的负极表面形成高锂离子电导率的SEI膜,改SEI的形成机理解释如下,但不限于此。式1结构的化合物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电池在化成过程中优先于VC、PS和DTD等传统的添加剂在负极表面发生电化学还原和开环聚合反应,生成有机和无机复合的网状烷基硫酸锂和碳酸酯锂覆盖在负极表面形成一层稳定、多孔的固体电解质界面(SEI),一致电极与电解液之间的副反应,降低电池使用过程中的电解液消耗,提高电池循环寿命和安全性能。
进一步的,式1中R1、R2、R3或R4为卤素、腈基、氢、烷基中的其中一种。
进一步的,式1中R1、R2、R3或R4为烷基,烷基中碳原子的数量为1~10。
进一步的,式1中R1、R2、R3或R4为卤代烷基,卤代烷基中碳原子的数量为1~10,卤代烷基上的卤素为F、Cl或Br。
进一步的,式1中R1、R2、R3和R4均为H-,相应的化学物质为2-磺酸苯甲酸酐;
式1中R1、R2、R3和R4均为F-,相应的化学物质为3,4,5,6-四氟-2-磺酸苯甲酸酐;
式1中R1和R4均为H-,R2和R3均为CN-,相应的化学物质为4,5-二腈-2-磺酸苯甲酸酐;
式1中R1和R4均为H-,R2和R3均为CH3-,相应的化学物质为4,5-二甲基-2-磺酸苯甲酸酐。
进一步的,非水电解液中式1所示结构的化合物的质量浓度为0.1%~4%。优选为0.2%~2%。
进一步的,添加剂还包括以下其中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组分:碳酸亚乙烯酯、碳酸乙烯亚乙酯、1,3-丙磺酸内酯和硫酸乙烯。
进一步的,锂盐为LiPF6、LiClO4、LiDFOB、LiTFOP、LiFSI、LiTFSI、LiBOB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进一步的,碳酸酯溶剂包括以下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分: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甲乙酯、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乙丙酯、丙酸甲酯、乙酸乙酯和丙酸乙酯。
进一步的,非水电解液中锂盐的质量浓度为0.7M~1.5M,优选为1~1.2M。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任一方案中非水电解液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一种锂离子电池,其包括:上述任一方案中的非水电解液、正极片、用于隔离正极片和负极片的隔膜。
进一步的,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铝箔)及涂在正极集流体上的正极涂层,正极涂层主要由正极活性材料、粘结剂和导电剂制成;正极材料为磷酸亚铁锂、锰酸锂、钴酸锂、镍钴锰酸锂、镍钴铝酸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进一步的,负极片可包含负极集流体(铝箔)及涂在负极集流体上的负极涂层,负极涂层主要由负极活性材料、粘结剂和导电剂制成;负极材料为天然石墨、人造石墨、中间相碳微球、软碳、硬碳、硅与石墨的复合物、氧化亚硅与石墨的复合物、钛酸锂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对比例1
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具体为以下步骤:
S1制备非水电解液:非水电解液以浓度为1.0M六氟磷酸锂(LiPF6)为锂盐,以碳酸乙烯酯、碳酸甲乙酯和碳酸二乙酯的混合物为溶剂,按照质量比为30:50:20混合。此外非水电解液中还含有添加剂,添加剂包括在非水电解液中质量百分含量为1%的硫酸乙烯酯(DTD)和1%的碳酸亚乙烯酯(VC)。
S2制备正极片:将正极活性材料镍钴锰酸锂、导电剂SP、导电剂碳纳米管CNT、粘结剂PVDF按照质量比97:0.75:0.75:1.5与N-甲基吡咯烷酮(NMP)混合均匀制成正极浆料,将浆料均匀的涂覆在铝箔表面并在100℃下烘干,然后辊压至涂覆层密度达到3.45g/cm3体积密度的厚度,然后经过分切、冲切,制成正极片。
S3制备负极片:将负极活性材料石墨、导电剂SP、增稠剂CMC、粘结剂SBR按照质量比96:1:1.2:1.8与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制成负极浆料,将浆料均匀的涂覆在铜箔表面并在80℃下烘干,然后辊压至涂覆层密度达到1.55g/cm3体积密度的厚度,然后经过分切、冲切,制成负极片。
S4制备锂离子电池:以PE材质的12微米厚多孔聚合物为基膜表面涂覆4μm氧化铝层的隔膜作为正负极的隔离膜;将制得的隔膜、负极片、隔膜、正极片、隔膜、负极片、隔膜按照顺序依次叠好得到电极积层;在电极积层上焊接正负极耳得到裸电芯;然后将裸电芯封装在铝塑膜中,经过干燥,加注上述制备的非水电解液,封装、高温静置、化成(0.05C电流恒流充电1h,再以0.1C电流恒流充电4h,最后0.5C电流恒流充电至4.2V)、高温老化、容量测试,完成软包锂离子电池的制备(软包锂离子电池的厚度为8.7mm,宽度为161mm,高度为227mm)。
对比例2
参照对比例1的方法制备锂离子电池,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S1中,制备非水电解液时,添加剂包括在非水电解液中质量百分比为1%的硫酸乙烯酯(DTD)和1%的1,3-丙磺酸内酯(1,3-PS)。
对比例3
参照对比例1的方法制备锂离子电池,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S1中,在制备非水电解液时,添加剂包括在非水电解液中的质量百分比为1%的硫酸乙烯酯(DTD)和1%的碳酸乙烯亚乙酯(VEC)。
对比例4
参照对比例1的方法制备锂离子电池,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S1中,在制备非水电解液时,添加剂包括在非水电解液中质量百分含量为1%的硫酸乙烯酯(DTD)、1%的碳酸亚乙烯酯(VC)和0.1%的2-磺酸苯甲酸酐。
对比例5
参照对比例1的方法制备锂离子电池,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S1中,在制备非水电解液时,添加剂包括在非水电解液中质量百分含量为1%的硫酸乙烯酯(DTD)、1%的碳酸亚乙烯酯(VC)和0.2%的2-磺酸苯甲酸酐。
对比例6
参照对比例1的方法制备锂离子电池,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S1中,在制备非水电解液时,添加剂包括在非水电解液中质质量百分含量为1%的硫酸乙烯酯(DTD)、1%的碳酸亚乙烯酯(VC)和0.5%的2-磺酸苯甲酸酐。
实施例1
参照对比例1的方法制备锂离子电池,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S1中,在制备非水电解液时,添加剂包括在非水电解液中质质量百分含量为1%的硫酸乙烯酯(DTD)、1%的碳酸亚乙烯酯(VC)和1%的2-磺酸苯甲酸酐。
实施例2
参照对比例1的方法制备锂离子电池,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S1中,在制备非水电解液时,添加剂包括在非水电解液中质质量百分含量为1%的硫酸乙烯酯(DTD)、1%的碳酸亚乙烯酯(VC)和2%的2-磺酸苯甲酸酐。
实施例3
参照对比例1的方法制备锂离子电池,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S1中,在制备非水电解液时,添加剂包括在非水电解液中质质量百分含量为1%的硫酸乙烯酯(DTD)、1%的碳酸亚乙烯酯(VC)和3%的2-磺酸苯甲酸酐。
实施例4
参照对比例1的方法制备锂离子电池,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S1中,在制备非水电解液时,添加剂包括在非水电解液中质质量百分含量为1%的硫酸乙烯酯(DTD)、1%的碳酸亚乙烯酯(VC)和4%的2-磺酸苯甲酸酐。
实施例5
参照对比例1的方法制备锂离子电池,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S1中,在制备非水电解液时,添加剂包括在非水电解液中质质量百分含量为1%的硫酸乙烯酯(DTD)、1%的1,3-丙磺酸内酯(1,3-PS)和0.5%的2-磺酸苯甲酸酐。
实施例6
参照对比例1的方法制备锂离子电池,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S1中,在制备非水电解液时,添加剂包括在非水电解液中质质量百分含量为1%的硫酸乙烯酯(DTD)、1%的1,3-丙磺酸内酯(1,3-PS)和1%的2-磺酸苯甲酸酐。
实施例7
参照对比例1的方法制备锂离子电池,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S1中,在制备非水电解液时,添加剂包括在非水电解液中质质量百分含量为1%的硫酸乙烯酯(DTD)、1%的1,3-丙磺酸内酯(1,3-PS)和2%的2-磺酸苯甲酸酐。
实施例8
参照对比例1的方法制备锂离子电池,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S1中,在制备非水电解液时,添加剂包括在非水电解液中质质量百分含量为1%的硫酸乙烯酯(DTD)、0.5%碳酸乙烯亚乙酯(VEC)和0.5%的2-磺酸苯甲酸酐。
实施例9
参照对比例1的方法制备锂离子电池,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S1中,在制备非水电解液时,添加剂包括在非水电解液中质质量百分含量为1%的硫酸乙烯酯(DTD)、0.5%碳酸乙烯亚乙酯(VEC)和1%的2-磺酸苯甲酸酐。
实施例10
参照对比例1的方法制备锂离子电池,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S1中,在制备非水电解液时,添加剂包括在非水电解液中质质量百分含量为1%的硫酸乙烯酯(DTD)、0.5%碳酸乙烯亚乙酯(VEC)和2%的2-磺酸苯甲酸酐。
实施例11
参照对比例1的方法制备锂离子电池,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S1中,在制备非水电解液时,添加剂包括在非水电解液中质质量百分含量为1%的硫酸乙烯酯(DTD)、1%的碳酸亚乙烯酯(VC)和0.5%的3,4,5,6-四氟-2-磺酸苯甲酸酐。
实施例12
参照对比例1的方法制备锂离子电池,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S1中,在制备非水电解液时,添加剂包括在非水电解液中质质量百分含量为1%的硫酸乙烯酯(DTD)、1%的碳酸亚乙烯酯(VC)和1%的3,4,5,6-四氟-2-磺酸苯甲酸酐。
实施例13
参照对比例1的方法制备锂离子电池,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S1中,在制备非水电解液时,添加剂包括在非水电解液中质质量百分含量为1%的硫酸乙烯酯(DTD)、1%的碳酸亚乙烯酯(VC)和2%的3,4,5,6-四氟-2-磺酸苯甲酸酐。
实施例14
参照对比例1的方法制备锂离子电池,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S1中,在制备非水电解液时,添加剂包括在非水电解液中质质量百分含量为1%的硫酸乙烯酯(DTD)、1%的碳酸亚乙烯酯(VC)和0.5%的4,5-二腈-2-磺酸苯甲酸酐。
实施例15
参照对比例1的方法制备锂离子电池,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S1中,在制备非水电解液时,添加剂包括在非水电解液中质质量百分含量为1%的硫酸乙烯酯(DTD)、1%的碳酸亚乙烯酯(VC)和1%的4,5-二腈-2-磺酸苯甲酸酐。
实施例16
参照对比例1的方法制备锂离子电池,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S1中,在制备非水电解液时,添加剂包括在非水电解液中质质量百分含量为1%的硫酸乙烯酯(DTD)、1%的碳酸亚乙烯酯(VC)和2%的4,5-二腈-2-磺酸苯甲酸酐。
实施例17
参照对比例1的方法制备锂离子电池,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S1中,在制备非水电解液时,添加剂包括在非水电解液中质质量百分含量为1%的硫酸乙烯酯(DTD)、1%的碳酸亚乙烯酯(VC)和0.5%的4,5-二甲基-2-磺酸苯甲酸酐。
实施例18
参照对比例1的方法制备锂离子电池,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S1中,在制备非水电解液时,添加剂包括在非水电解液中质质量百分含量为1%的硫酸乙烯酯(DTD)、1%的碳酸亚乙烯酯(VC)和1%的4,5-二甲基-2-磺酸苯甲酸酐。
实施例19
参照对比例1的方法制备锂离子电池,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S1中,在制备非水电解液时,添加剂包括在非水电解液中质质量百分含量为1%的硫酸乙烯酯(DTD)、1%的碳酸亚乙烯酯(VC)和2%的4,5-二甲基-2-磺酸苯甲酸酐。
表1对比例1-6和实施例1-19的非水电解液中的组分及其质量浓度
Figure BDA0002328755610000111
下面说明对比例1-6和实施例1-19中制备得到的锂离子电池的测试过程和测试结果。
测试一:化成产气量测试
各实施例和对比例电池在制作过程中,化成前用排水法测试电池的体积。化成之后再用排水法测试电池的体积。在容量检测工序,测试电池的放电容量。记录电池化成前后的体积和电池的放电容量。
电池化成产气量(ml/Ah)=(化成后电池体积-化成前电池体积)/电池放电容量×100%。
测试二:25℃常温循环测试
将制备完成后的各实施例和对比例电池置于25±2℃的环境温度下,电池静置30min.(a)将电池1C恒流充电至4.2V;(b)4.2V恒压充电,截止电流0.05C;(c)静置10min;(d)1C恒流放电至2.75V;静置10min。重复工步a)~d),一直到电池容量衰减到初始容量的80%停止测试。
25℃常温不同放电次数循环容量保持率(%)=25℃不同循环次数的放电容量/25℃首次放电容量×100%。
测试三:45℃常温循环测试
将制备完成后的各实施例和对比例电池置于45±2℃的环境温度下,电池静置30min。(a)将电池1C恒流充电至4.2V;(b)4.2V恒压充电,截止电流0.05C;(c)静置10min;(d)1C恒流放电至2.75V;静置10min。重复工步a)~d),一直到电池容量衰减到初始容量的80%停止测试。
45℃高温不同放电次数循环容量保持率(%)=45℃不同循环次数的放电容量/45℃首次放电容量×100%。
测试四:130℃加热测试
在25±2℃的环境温度下,分别取实施例和对比例的电池各5只,以1C电流恒流恒压充电至4.2V,截止电流0.05C;然后将蓄电池放入加热箱中,温度箱按照5℃/min的速率由室温升到130℃±2℃,并保持此温度30min后停止加热;观察电池状态1h。
表2对比例1-6和实施例1-19的性能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2328755610000121
Figure BDA0002328755610000131
分析对比例1、对比例2和对比例3可知,虽然含有DTD电解液具有较好的常温循环性能,但是存在化成产气量偏大,用来存储化成气体的气袋也要相应设计的较大,造成原材料的成本较高。另外化成产气量较大也说明化成过程中DTD与VC、PS和VEC在负极表面的不可逆电化学反应较为剧烈,不能在负极表面形成稳定的SEI。对比例1、对比例2和对比例3电池在130℃的加热试验中均出现了较大比例的电池起火现象,进一步说明电极与电解液界面不够稳定,高温下电极表面SEI迅速分解,造成负极与电解液的直接接触反应,引起电池热失控并起火。
分析对比例4、对比例5和对比例6可知,通过在含有DTD和VC的非水电解液中加入2-磺酸苯甲酸酐可以改善电池的常温循环和45℃高温循环寿命,同时可以降低电池在化成过程中的产气量,改善电池的安全性能。当2-磺酸苯甲酸酐的添加量小于0.1%时,虽然抑制电池化成过程中的产气量较明显,但是对于改善电池的寿命和安全性能不是很大。当2-磺酸苯甲酸酐的添加量大于0.2%后电池的化成产气量可以得到明显抑制,安全性能可以得到改善,同时电池的循环寿命,尤其是高温循环寿命有较大的提高。
分析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和实施例4可知,随着2-磺酸苯甲酸酐的添加量从1%增加到4%,电池的高温循环寿命逐渐增加,化成产气量可以得到进一步抑制,安全性能均可以得到改善,但是2-磺酸苯甲酸酐的添加量从3%增加到4%电池的常温寿命反而下降,说明过多的2-磺酸苯甲酸酐添加量会在负极表面形成过厚的SEI,造成锂离子的迁移受阻,引起较高的阻抗,不利于改善电池的寿命。
分析实施例5-10和对比例1-3可知,与向含有VC和DTD的非水电解液中添加2-磺酸苯甲酸酐的测试结果类似,向含有PS和DTD的非水电解液中和向含有VEC和DTD的非水电解液中添加2-磺酸苯甲酸酐时,同样观察到了电池在化成工序产气量减少,改善电池的循环寿命的同时改善了电池的安全性能的现象,说明2-磺酸苯甲酸酐的成膜特性具有通用性,可以与其它常用的电解液添加剂配合使用而不影响其原有性能。
分析实施例11-19可知,2-磺酸苯甲酸酐的衍生物同样具有类似的性能。当向含有VC和DTD的非水电解液中添加3,4,5,6-四氟-2-磺酸苯甲酸酐、4,5-二腈-2-磺酸苯甲酸酐或4,5-二甲基-2-磺酸苯甲酸酐时,同样观察到了电池在化成工序产气量减少,改善电池的循环寿命的同时改善了电池的安全性能的现象,但是会稍有差异。从测试结果看3,4,5,6-四氟-2-磺酸苯甲酸酐最优。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所揭示的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非水电解液,其包括以下组分:碳酸酯有机溶剂、锂盐和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包括式1所示结构的化合物:
Figure FDA0002328755600000011
式1中R1、R2、R3或R4为卤素、腈基、氢、烷基中的其中一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式1中R1、R2、R3或R4为烷基,烷基中碳原子的数量为1~1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式1中R1、R2、R3或R4为卤代烷基,卤代烷基中碳原子的数量为1~10,卤代烷基上的卤素为F、Cl或Br。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
式1中R1、R2、R3和R4均为H-;
式1中R1、R2、R3和R4均为F-;
式1中R1和R4均为H-,R2和R3均为CN-;
式1中R1和R4均为H-,R2和R3均为CH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还包括以下其中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组分:碳酸亚乙烯酯、碳酸乙烯亚乙酯、1,3-丙磺酸内酯和硫酸乙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盐为LiPF6、LiClO4、LiDFOB、LiTFOP、LiFSI、LiTFSI、LiBOB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酯溶剂包括以下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分: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甲乙酯、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乙丙酯、丙酸甲酯、乙酸乙酯和丙酸乙酯。
8.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非水电解液、正极片、用于隔离正极片和负极片的隔膜。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及涂在正极集流体上的正极涂层,所述正极涂层主要由正极活性材料、粘结剂和导电剂制成;所述正极材料为磷酸亚铁锂、锰酸锂、钴酸锂、镍钴锰酸锂、镍钴铝酸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片可包含负极集流体及涂在负极集流体上的负极涂层,所述负极涂层主要由负极活性材料、粘结剂和导电剂制成;所述负极材料为天然石墨、人造石墨、中间相碳微球、软碳、硬碳、硅与石墨的复合物、氧化亚硅与石墨的复合物、钛酸锂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CN201911327499.6A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非水电解液和锂离子电池 Pending CN1110096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27499.6A CN111009687A (zh)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非水电解液和锂离子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27499.6A CN111009687A (zh)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非水电解液和锂离子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09687A true CN111009687A (zh) 2020-04-14

Family

ID=701173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27499.6A Pending CN111009687A (zh)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非水电解液和锂离子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09687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47117A (ja) * 2006-12-13 2008-06-26 Sony Corp 電解質および電池
JP2008147118A (ja) * 2006-12-13 2008-06-26 Sony Corp 電池
CN101794910A (zh) * 2009-01-29 2010-08-04 索尼公司 电池
CN101826637A (zh) * 2009-02-19 2010-09-08 索尼公司 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
CN103618106A (zh) * 2013-10-14 2014-03-05 厦门大学 一种防止钛酸锂电池胀气的电解液及钛酸锂电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47117A (ja) * 2006-12-13 2008-06-26 Sony Corp 電解質および電池
JP2008147118A (ja) * 2006-12-13 2008-06-26 Sony Corp 電池
CN101794910A (zh) * 2009-01-29 2010-08-04 索尼公司 电池
CN101826637A (zh) * 2009-02-19 2010-09-08 索尼公司 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
CN103618106A (zh) * 2013-10-14 2014-03-05 厦门大学 一种防止钛酸锂电池胀气的电解液及钛酸锂电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28218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16145B (zh) 锂离子电池
CN108232296B (zh) 电解液及锂二次电池
CN110994030B (zh) 一种锂电池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CN111525190B (zh) 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CN109004275B (zh) 电解液及二次电池
CN112467209A (zh) 一种高低温性能兼顾的高电压锂离子电池
CN112701349B (zh) 电解液及包含其的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067033B (zh) 电化学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11129590A (zh) 一种高电压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及高电压锂离子电池
CN110676511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和锂离子二次电池
CN114552007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和锂离子电池
CN112290090A (zh) 一种高镍三元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及含该电解液的电池
JP2024504217A (ja) 二次電池、電池モジュール、電池パック及び電力消費装置
CN113299971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应用
CN102280662B (zh) 一种非水电解液电池
CN112838269B (zh) 电解液及包含其的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设备
EP4358221A1 (en)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and electric device comprising secondary battery
CN111342133B (zh) 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用非水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CN114497746A (zh) 一种电池
CN115692842A (zh) 二次电池、电池模块、电池包及用电装置
CN113140801A (zh) 一种低温快充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25483A (zh) 锂离子电池和用电设备
CN111009687A (zh) 一种非水电解液和锂离子电池
CN111092264A (zh) 一种高电压电解液及含有该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