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05193A - 安装座及衣物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安装座及衣物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05193A
CN111005193A CN201911184252.3A CN201911184252A CN111005193A CN 111005193 A CN111005193 A CN 111005193A CN 201911184252 A CN201911184252 A CN 201911184252A CN 111005193 A CN111005193 A CN 1110051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duct
mounting
mount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8425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05193B (zh
Inventor
蒋元慧
史亚成
熊力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Little Sw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Little Sw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Little Sw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Little Sw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8425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051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051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051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051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051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0General details of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0General details of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4Condens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安装座及衣物处理装置。上述安装座包括本体,设置有用于供风机安装的第一安装位和用于供冷凝器安装的第二安装位;风道,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用于连通所述冷凝器与所述风机;排水孔,设置在所述本体靠近所述第二安装位的一端,用于连通所述风道与所述本体的外侧,以将所述风道内的液体排出。上述衣物处理装置包括机架和上述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固定于所述机架。在本发明中,通过在本体靠近第二安装位的一端上设置有排水孔,使风道内的液体能够由排水孔而排出至风道外,避免风道内的液体流向第一安装位而被风机带出,使风机能够保持干燥,进而使风机所抽吸的烘干气体保持洁净、干燥。

Description

安装座及衣物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装座及衣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使用的具有衣物烘干功能的衣物处理装置,如洗烘一体机或干衣机,安装座上安装有风机,通过风机来使衣物在干燥时所需要的处理空气能够循环流动,并通过设置有冷凝器来对湿热的处理空气进行除湿降温处理,以能够变成低湿度的处理空气而实现重复利用。
相关技术中的冷凝器,通常采用水冷的方式来对湿热的处理空气进行除湿降温处理,而处理空气在安装座内流动时,容易将水带入风机内。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安装座及衣物处理装置,以解决水被带入风机内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安装座,包括:本体,设置有用于供风机安装的第一安装位和用于供冷凝器安装的第二安装位;风道,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用于连通所述冷凝器与所述风机;排水孔,设置在所述本体靠近所述第二安装位的一端,用于连通所述风道与所述本体的外侧,以将所述风道内的液体排出。
优选地,所述排水孔设置在所述风道内。
优选地,所述排水孔的一端位于所述风道内,另一端贯穿至所述本体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安装座还包括:止水件,设置在所述风道内并与所述第二安装位间隔;其中,所述止水件与所述第二安装位之间形成有集水槽,所述排水孔位于所述集水槽内。
优选地,所述安装座还包括:排水结构;设置在所述本体上,并位于所述风道内,用于将所述风道内的所述液体导流至所述排水孔排出;其中,所述排水结构至少与所述排水孔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排水结构包括:导水槽,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导水槽的一端至少与所述排水孔连通,另一端向所述第一安装位延伸。
优选地,所述排水结构还包括:分隔槽,相邻所述第一安装位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用于收集流向所述第一安装位的所述液体;其中,所述导水槽朝向所述第一安装位延伸的一端与所述分隔槽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分隔槽垂直或倾斜于所述导水槽的延伸方向设置。
优选地,所述安装座还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风道形成在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所述分隔槽的两端分别朝向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延伸。
优选地,所述分隔槽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相连。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包括机架和上述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固定于所述机架。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安装座,包括本体,本体上间隔设置有用于供风机安装的第一安装位和用于供冷凝器安装的第二安装位;同时在本体上还设置有用于供烘干气体由冷凝器流向风机的风道,并通过在本体靠近第二安装位的一端上设置有排水孔,用于连通风道与本体的外侧,以将风道内的液体排出。通过上述设置,使风道内的液体能够由排水孔而排出至风道外,避免风道内的液体流向第一安装位而被风机带出。即通过设置排水孔,能够将风道内的液体及时排出,使风机能够保持干燥,进而使风机所抽吸的烘干气体保持洁净、干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安装座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安装座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安装座;10、导流件;11、本体;111、第一安装位;112、第二安装位;113、第一连接结构;114、止水件;115、集水槽;12、风道;13、排水结构;131、导水槽;132、分隔槽;14、导风件;141、第一导风板;1411、导风结构;142、第二导风板;15、排水孔;16、第一侧板;17、第二侧板;18、上盖;181、第一盖体;182、第二盖体;183、第二连接结构;19、挡水件;3、冷凝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例如通过不同的具体技术特征的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实施例和技术方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中各个具体技术特征的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安装座1,主要用于具有衣物烘干功能的衣物处理装置上,如干衣机或洗烘一体机等。而该安装座1至少供冷凝器和风机等用于实现衣物烘干功能的零件的安装。衣物处理装置进行衣物烘干处理的工作原理为:空气经过加热器后被加热成热且干燥的烘干气体,该烘干气体穿过湿的衣物而变成内温湿的气体,此后温湿的气体经过冷凝器而析出水分,并变成冷且干燥的烘干气体并直接排出,当然,该烘干气体也可以再次被输入到加热器中再次进行加热而变成热且干燥的烘干气体,如此循环转变,实现将潮湿的衣物烘干的目的。而在衣物烘干的过程中,烘干气体的循环流动通过风机来实现,风机的位置可以设置在冷凝器和加热器之间,通过风机抽吸冷凝器内冷且干燥的烘干气体,并吹向至加热器内,以实现烘干气体在各部件间的循环流动。当然,风机的位置也可以设置在其他位置,只要能实现对气体的驱动即可。
如图1和图2所示,安装座1包括本体11、风道12和排水孔15。具体地,本体11上间隔设置有用于供风机安装的第一安装位111和用于供冷凝器3安装的第二安装位112。第一安装位111和第二安装位112可以是以两者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并相互间隔的方式设置;也可以是第一安装位111和第二安装位112两者的中心线不在同一直线上,并相互间隔的方式设置。而风道12设置在本体11上,并位于第一安装位111和第二安装位112之间,用于连通冷凝器3与风机,使烘干气体能够由冷凝器3流向风机。这样,烘干气体由冷凝器3排出后,进入到风道12内,并沿着风道12而流向风机。而由于烘干气体在风道12内流动时,存在冷凝器3中的水流入到风道12,并跟随烘干气体流入到风机内而被带出的问题。因此,采用将排水孔15设置在在本体11上,用于连通风道12与本体11的外侧,以将风道12内的液体排出。并将排水孔15靠近第二安装位112的一端的设置,即靠近于冷凝器3设置。这样,从冷凝器3流出的液体便能够及时流向排水孔15而排出。而且,排水孔15所设置的位置远离第一安装位111,便能够防止流出的液体跟随烘干气体而被带入到第一安装位111中,最后被风机甩出的情况出现。上述中,本体11的外侧是指本体11的边缘,即为本体11轮廓的边缘位置,从而能够实现将风道12内的液体由排水孔15而排出。当然,在满足将液体排出至风道12外的前提下,也可以是本体11的其它位置,而非本体11的边缘位置。
具体地,排水孔15可以有多种设置方式,可以是开设在形成风道12的侧壁上,并使排水孔15的最低位置与风道12的底部平齐或低于风道12的底部,将风道12内部与风道12的外侧连通,以确保风道12内的液体能够流向至排水孔15。也可以是将排水孔15的一端直接设置在风道12内,而另一端朝向风道12的边侧方向延伸至风道12外部,同样能够实现将风道12与本体11的外侧连通。
由于风道12内的烘干气体的流动主要通过风机的抽吸来实现,因而,为了使风道12内的液体尽可能的流向排水孔15,可将风道12设置有排水孔15的一端位置低于风机所在的一端。这样,风道12内的液体便会自动流向排水孔15,便于风道12内液体的排水。
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将排水孔15的一端设置在位于风道12内,而排水孔15的另一端贯穿至本体11的底部。即将排水孔15设置在风道12内,并且排水孔15朝向本体11底部的厚度方向延伸设置,并贯穿本体11的底部,这样设置,能够提高液体由排水孔15排出的顺畅性。
如图2所示,安装座1还包括止水件114。止水件114设置在风道12内并与第二安装位112间隔,而且止水件114与第二安装位112之间形成有集水槽115,排水孔15位于集水槽115内。具体地,止水件114可以凸设在本体11上的板状构件,并使止水件114的两端与风道12相对的两侧壁相连,同时还在止水件114上至少靠近排水孔15的位置开设有缺口,以使集水槽115能够与风道12实现连通。这样设置,从冷凝器3流出的液体先经过止水件114的阻挡,能够防止该液体直接流入到风道12内。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该止水件114也可以是向本体11内部凹陷设置的凹槽,同样能够起到对流出的液体进行收集的作用。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安装座1还包括排水结构13。该排水结构13设置在本体11上,并位于风道12内,而且排水结构13至少与排水孔15相连通,用于将风道12内的液体导流至排水孔15排出。这样设置,使进入到风道12内的液体能够流入到排水结构13中,然后被引流到排水孔15而排出。即通过该排水结构13,能够进一收集风道12内的液体,实现风道12内液体的有效排出。
如图1和图2所示,该排水结构13包括导水槽131。导水槽131设置在本体11上,而且导水槽131的一端至少与排水孔15连通,另一端向第一安装位111延伸。这样,实现了通过导水槽131来可能的对风道12内的液体进行收集,防止液体流向到第一安装位111中。具体地,导水槽131延伸的一端通常采用直线延伸的设置方式。当然,在满足设置和流入到导水槽131内的液体能够及时、顺畅流向至排水孔15,也可将导水槽131延伸的一端采用弯曲延伸的方式设置。
导水槽131采用向本体11内凹陷设置的方式形成,因而,为了使风道12内各处液体能够流入到导向槽内,可采用在本体11上设置有多个与导水槽131连通的引流口,用于将液体引流至导水槽131内。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风道12内的液体汇集流入到导水槽131内的效果。
如图1和图2所示,排水结构13还包括分隔槽132。分隔槽132相邻第一安装位111设置在本体11上,用于收集流向第一安装位111的液体,而且导水槽131朝向第一安装位111延伸的一端与分隔槽132相连通。这样,便可通过分隔槽132来实现对流向第一安装位111的液体进行收集,能够防止液体进入到第一安装位111内。并且分隔槽132和导水槽131相连通,便实现了流入到分隔槽132内的液体能够经过导水槽131而流向排水孔15,最后由排水孔15而实现排出。
如图2所示,在实际设置中,可采用将分隔槽132垂直或倾斜于导水槽131的延伸方向设置。即将分隔槽132的两端采用朝向风道12相对的两侧壁垂直延伸或倾斜延伸,并优选与风道12相对的两侧壁分别相连。这样,分隔槽132便起到了进一步阻挡液体流入到第一安装位111中,可靠实现了防止风道12内的液体被带入到风机内。
如图1和图2所示,安装座1还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侧板16和第二侧板17,风道12形成在第一侧板16和第二侧板17之间。第一侧板16和第二侧板17的一端至少分别延伸至第一安装位111,第一侧板16和第二侧板17的另一端至少分别延伸至第二安装位112。这样设置,确保了风道12在第一安装位111和第二安装位112之间的完整性,防止烘干气体在风道12内出现泄漏。而此种设置方式下,分隔槽132的两端分别朝向第一侧板16和第二侧板17延伸,并优选分别与第一侧板16和第二侧板17相连。
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将排水结构13设置在靠近于第二侧板17的一侧。这样设置,不仅能够实现对风道12内液体的收集,而且防止排水结构13对风道12内烘干气体的流动造成干扰,确保烘干气体流动的顺畅性。
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提高烘干气体在风道12内流动顺畅性,采用在风道12内设置有导风件14,用于导向烘干气体流动。即,烘干气体在风道12内流动的过程中,通过导风件14的导向,能够提高烘干气体流动的顺畅性,使烘干气体能够由冷凝器3而快速流向风机,减少烘干气体在第一安装位111的停留时间,实现了将风道12内的烘干气体快速导出。
如图1和图2所示,导风件14包括第一导风板141。该第一导风板141设置在风道12靠近于第一安装位111的一端,用于导向烘干气体朝向风机流动。而且第一导风板141上设置有用于导向烘干气体流动的导风结构1411。这样,烘干气体在风道12内流动,并在经过第一导风板141时,在导风结构1411的导向下,能够使烘干气体朝向风机的方向流动,而经过风机的抽吸,便能够提高烘干气体流动的速度,从而能够提高风道12内烘干气体流动的顺畅性。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将该导风结构1411设置为斜面,而且斜面朝向风机方向逐渐弯曲。这样设置,使整个第一导风板141为一个逐渐连续弯曲的弧形状,而且弯曲的方向朝向于风机的抽吸口所在的方向,以便于烘干气体经过导风结构1411的导向而能够朝向风机的抽吸口所在的方向流动。
如图1和图2所示,导风件14还包括第二导风板142。该第二导风板142设置在风道12靠近于第二安装位112的一端,而且第二导风板142朝向第一导风板141延伸,并与第一导风板141间隔或相连。具体地,第二导风板142可以是平整的直板或弯曲的弧形板,实际设置以能够导向烘干气体流动,增强烘干气体流动的顺畅性为宜。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将第二导风板142设置成平整的直板,并与第一导风板141相连。并且,沿第二导风板142延伸的方向,第二导风板142与导风结构1411弯曲方向所对应的风道12内壁之间的距离逐渐靠近。这样,烘干气体在沿第二导风板142流动的过程中逐渐汇集,使烘干气体能够被集中流向至风机。
如图3所示,作为第二导风板142结构的另一种实现方式,可采用将第二导风板142沿风道1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并使各第二导风板142设置在同一直线上。其中最靠近于第一导风板141的一个第二导风板142与第一导风板141间隔或相连,而其余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二导风板142之间间隔。这样设置,至少在相邻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导风板142之间所形成的缺口的连通作用下,能够使整个风道12在经过各第二导风板142的分隔下,仍然保持各区域相互连通,从而烘干气体在流动的过程中,在经过第一导向板之前,能够自动选择流动方向,起到提升烘干气体流动的顺畅性的功能。
如图2所示,第二导风板142靠近于第二安装位112的一端与第二安装位112间隔。这样,保证了风道12靠近于第二安装位112的一端的完整性,不被分隔。使从冷凝器3流出的烘干气体在进入到风道12内后,能够根据实际的流动情况而选择流动方向,并结合风机的抽吸作用,使更多的处理空气能够流向风机。
如图1和图2所示,设置在风道12内的导风件14与第一侧板16和第二侧板17均不相连,以避免导风件14将风道12阻断。
如图1和图2所示,安装座1还包括导流件10。导流件10至少设置在风道12内靠近于第二安装位112的一端,用于将从冷凝器3输出的烘干气体引导流向至风机。这样,烘干气体由冷凝器3内排出而进入到风道12内后,在流动的过程中,首先能够通过导流件10的导向而朝向导风件14所在位置流动,提升烘干气体流动的顺畅性。
具体地,导流件10可以是以能够导向烘干气体流动为前提而倾斜设置的平整直板。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采用将导流件10朝向第一侧板16的方向弯曲设置。这样,该导流件10为弯曲的弧形面,并使导流件10的两端分别与第二侧板17固定连接。从而,起到有效引导烘干气体由冷凝器3流向风机的作用。
如图1和图4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安装座1还包括上盖18和挡水件19(参照图5)。具体地,上盖18采用盖设的方式装配在本体11上,并与本体11连接。盖合后的上盖18至少将冷凝器3和风道12遮盖,而且,上盖18与冷凝器3之间可能难以完全贴合,即上盖18的底面(即朝向于冷凝器3的一面)与冷凝器3的上表面(即朝向于上盖18的一面)之间可能形成有间隙。而为了防止烘干气体在从该间隙流过时,将上盖18和/或冷凝器3上表面上的水带出,采用在上盖18相邻冷凝器30的位置设置挡水件19,挡水件19设置在上盖18上且在高度方向上朝向本体11延伸。这样,通过挡水件19来该间隙进行遮挡,防止烘干气体从该间隙内流过或者降低烘干气体由该间隙流过时的速度,进而能够起到阻挡上盖18和/或冷凝器3上表面上的水流出,避免水进入到风道12内,使风道12内的烘干气体能够保持干燥,进而提升对衣物进行烘干处理的可靠性。
如图4和图5所示,挡水件19上端与上盖18固定连接,下端朝向本体11的底部方向延伸,并使挡水件19高度方向上的下端与上盖18之间的距离大于冷凝器3上表面与上盖18之间的间隙尺寸。这样,使所设置的挡水件19朝向本体11所延伸的长度能够满足遮挡上盖18的底面与冷凝器3的上表面之间的间隙,进而可靠实现防止烘干气体从该间隙内流过或者降低烘干气体由该间隙流过时的速度,进而能够起到阻挡上盖18和/或冷凝器3上表面上的水流出的作用。
具体地,挡水件19可以是根据冷凝器3壳体的形状环绕设置,而且,挡水件19延伸的一端上可以设置有用于导向的倾斜平面和/或倾斜曲面,以能够在上盖18与本体11连接时,为挡水件19与冷凝器3之间的装配位置提供导向的作用。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在风机的抽吸下,存在烘干气体易于从冷凝器3的尾端流出,进而造成水从冷凝器3尾端的上表面被带出。尾端是指冷凝器3上与风道12距离最远的一端。因而,采用将挡水件19设置在上盖18与冷凝器3的尾端的上表面(图4所示的左上端)所对应位置处,并沿冷凝器3的尾端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延伸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冷凝器3的尾端的宽度,而且优选将挡水件19设置成与冷凝器3上远离风道12的一侧边保持平行。这样,在挡水件19的阻挡下,能够防止水从冷凝器3的尾端流出。而挡水件19优选设置为板状构件。
如图1所示,上盖18包括第一盖体181和第二盖体182。第一盖体181用于遮盖冷凝器3;第二盖体182用于遮盖风道12。其中,第一盖体181和第二盖体182相连,挡水件19设置在第一盖体181上。具体地,第一盖体181和第二盖体182之间的连接方式按照本体11上冷凝器3和风道12所设置的位置进行对应连接,以能够实现对冷凝器3和风道12进行可靠遮盖。
如图4和图5所示,本体1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113,上盖18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183,第一连接结构113与第二连接结构183相连。这样,通过第一连接结构113与第二连接结构183之间的相互连接,使上盖18在盖设于底座上,能够与本体11保持稳定连接。具体地,在实际设置中,可将第一连接结构113设置为连接槽,而第二连接结构183则设置为连接凸起;或是将第一连接结构113设置为连接凸起,而第二连接结构183则设置为连接槽。在连接时,将连接凸起插入到连接槽内,便实现了本体11和上盖18之间连接位置的定位。并且,可将连接凸起设置为卡设在连接槽内的方式而实现本体11和上盖18之间的固定连接。当然,可以理解地,也可通过螺丝类紧固件来实现本体11和上盖18之间的固定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衣物处理装置,该衣物处理装置至少具有衣物烘干的功能,从而能够实现将潮湿的衣物处理成为干燥的衣物。也可以是同时具有衣物洗涤和烘干的功能。衣物处理装置包括机架和上述的安装座1,安装座1固定于机架。由于上述的安装座1能够可靠防止上盖和/或冷凝器上表面上的水流出。而且安装座1具有导向烘干气体顺畅流动的功能,便能够提高衣物烘干处理时,烘干气体流动的顺畅性。同时,该安装座1还具有排水功能,能够将风道12内的水及时排出,避免风道12内的水被带入到风机内而影响衣物烘干的效果。这样,衣物处理装置通过使用该安装座1,有效提高了衣物烘干处理的效率,满足了采用衣物处理装置进行衣物烘干处理的使用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安装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设置有用于供风机安装的第一安装位和用于供冷凝器安装的第二安装位;
风道,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用于连通所述冷凝器与所述风机;
排水孔,设置在所述本体靠近所述第二安装位的一端,用于连通所述风道与所述本体的外侧,以将所述风道内的液体排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设置在所述风道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的一端位于所述风道内,另一端贯穿至所述本体的底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还包括:
止水件,设置在所述风道内并与所述第二安装位间隔;
其中,所述止水件与所述第二安装位之间形成有集水槽,所述排水孔位于所述集水槽内。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还包括:
排水结构;设置在所述本体上,并位于所述风道内,用于将所述风道内的所述液体导流至所述排水孔排出;
其中,所述排水结构至少与所述排水孔相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结构包括:
导水槽,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导水槽的一端至少与所述排水孔连通,另一端向所述第一安装位延伸。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结构还包括:
分隔槽,相邻所述第一安装位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用于收集流向所述第一安装位的所述液体;
其中,所述导水槽朝向所述第一安装位延伸的一端与所述分隔槽相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槽垂直或倾斜于所述导水槽的延伸方向设置。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还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风道形成在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所述分隔槽的两端分别朝向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延伸。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槽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相连。
11.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和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固定于所述机架。
CN201911184252.3A 2019-11-27 2019-11-27 安装座及衣物处理装置 Active CN1110051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84252.3A CN111005193B (zh) 2019-11-27 2019-11-27 安装座及衣物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84252.3A CN111005193B (zh) 2019-11-27 2019-11-27 安装座及衣物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05193A true CN111005193A (zh) 2020-04-14
CN111005193B CN111005193B (zh) 2022-08-26

Family

ID=701121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84252.3A Active CN111005193B (zh) 2019-11-27 2019-11-27 安装座及衣物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0519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098794A4 (en) * 2020-04-21 2023-07-26 Wuxi Filin Electronics Co., Ltd. BASE SET FOR DRYER AND DRYER INCLUDING I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17584A (ja) * 1992-05-15 1993-12-0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衣類乾燥機
EP2628845A1 (en) * 2012-02-20 2013-08-21 Electrolux Home Products Corporation N.V. Laundry treatment machine with heat exchanger and process air channel
CN104562602A (zh) * 2013-10-12 2015-04-29 海尔集团公司 一种干衣机冷凝水引流结构及干衣机
CN105780429A (zh) * 2015-01-13 2016-07-20 Lg电子株式会社 烘干机
CN106319909A (zh) * 2015-06-30 2017-01-11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冷凝式干衣机底座及干衣机
CN106337269A (zh) * 2015-06-30 2017-01-18 杭州三花家电热管理系统有限公司 烘干系统及衣物干燥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17584A (ja) * 1992-05-15 1993-12-0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衣類乾燥機
EP2628845A1 (en) * 2012-02-20 2013-08-21 Electrolux Home Products Corporation N.V. Laundry treatment machine with heat exchanger and process air channel
CN104562602A (zh) * 2013-10-12 2015-04-29 海尔集团公司 一种干衣机冷凝水引流结构及干衣机
CN105780429A (zh) * 2015-01-13 2016-07-20 Lg电子株式会社 烘干机
CN106319909A (zh) * 2015-06-30 2017-01-11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冷凝式干衣机底座及干衣机
CN106337269A (zh) * 2015-06-30 2017-01-18 杭州三花家电热管理系统有限公司 烘干系统及衣物干燥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098794A4 (en) * 2020-04-21 2023-07-26 Wuxi Filin Electronics Co., Ltd. BASE SET FOR DRYER AND DRYER INCLUDING I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05193B (zh) 2022-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24681B1 (en) Laundry treatment apparatus
CN114703643B (zh) 一种冷凝组件及衣物处理设备
WO2023179564A1 (zh) 一种冷凝装置及衣物处理设备
CN114657740A (zh) 一种冷凝器及衣物处理设备
CN111005193B (zh) 安装座及衣物处理装置
CN214300905U (zh) 一种干衣机排湿装置的外壳结构、排湿装置、干衣机
CN107923116B (zh) 具有用于热交换器的清洁装置的家用器具
KR20090118762A (ko) 응축식 의류건조기
CN111304891B (zh) 一种洗衣机
CN111088676B (zh) 基座及衣物处理装置
CN111021013B (zh) 底座及衣物处理装置
CN111021014B (zh) 座体及衣物处理装置
CN110656479B (zh) 冷凝器及衣物处理装置
US20240167216A1 (en) Condenser for drying device, and drying device
CN214300902U (zh) 一种用于排湿装置的换热组件、排湿装置、干衣机
CN213896424U (zh) 水气分离的换热组件及衣物烘干装置
CN114293354A (zh) 一种直排式的新风洗衣装置
CN114293355A (zh) 一种干衣机排湿装置的外壳结构、排湿装置、干衣机
KR100697021B1 (ko) 건조 겸용 세탁기
CN114250609A (zh) 水气混合的换热组件及衣物烘干装置
CN213896421U (zh) 一种直排式的新风洗衣装置
CN214300903U (zh) 一种用于排湿气装置的换热件、排湿气装置、干衣机
CN213896425U (zh) 水气混合的换热组件及衣物烘干装置
CN213896426U (zh) 水气混合的出风模块及衣物烘干装置
CN220757364U (zh) 一种湿气进气结构以及水汽分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