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97166A - 振动产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振动产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97166A
CN110997166A CN201880050354.3A CN201880050354A CN110997166A CN 110997166 A CN110997166 A CN 110997166A CN 201880050354 A CN201880050354 A CN 201880050354A CN 110997166 A CN110997166 A CN 1109971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or
vibration generating
generating device
vibration
magnetic fie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5035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97166B (zh
Inventor
和宇庆朝邦
荻原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ps Alp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p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s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ps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9971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971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971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971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6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IN GENERAL
    • B06B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e.g. FOR PERFORMING MECHANICAL WORK IN GENERAL
    • B06B1/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 B06B1/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 B06B1/04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operating with electromagnetism
    • B06B1/045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operating with electromagnetism using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3/00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 H02K33/16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with polarised armatures moving in alternate directions by reversal or energisation of a single coil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3/00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 H02K33/18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with coil systems moving upon intermittent or reversed energisation thereof by interaction with a fixed field system, e.g. permanent magne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5/00Genera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coil system, magnet, armature or other part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35/02Genera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coil system, magnet, armature or other part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with moving magnets and stationary coil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AREA)
  •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otors (AREA)

Abstract

振动产生装置具备:壳体;收容于壳体的振动体;弹性支承部,将上述振动体支承为能够沿着互相交叉的第1方向以及第2方向而振动;及磁驱动部,沿着上述第1方向以及上述第2方向地使用磁力而驱动上述振动体,上述磁驱动部具有:多个第1磁场产生构件,在上述振动体中,在上述第1方向或上述第2方向上具有规定的间隔地并排配置;以及多个第2磁场产生构件,在上述壳体中,相对于上述多个第1磁场产生构件的各自的两端部对置设置,上述壳体在与上述第1方向以及上述第2方向交叉的第3方向上具有长边方向。

Description

振动产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振动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便携信息终端(例如,智能手机、便携电话机、平板终端等)、游戏机、汽车等车辆中搭载的信息显示装置等的电子设备中,使用了如下振动产生装置,该振动产生装置能够产生用于将各种信息接收(例如,通话信息接收、邮件信息接收、SNS信息接收)的通知、针对用户操作的反馈在触觉上提供给用户的振动。
作为这样的振动产生装置,例如已知有如下装置:在壳体的内部设置通过弹性支承部而支承的振动体和永久磁铁,并对振动体具备的电磁铁供给交流电流,由此在电磁铁的周围产生交变磁场,并在该电磁铁与永久磁铁之间交替地产生引力以及斥力,由此能够使振动体沿着纵向以及横向(与沿磁芯的方向正交的方向)而振动(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9667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解决的课题
但是,近年,供振动产生装置搭载的电子设备的小型化显著,伴随于此,要求振动产生装置的薄型化。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振动产生装置中,若使纵向的尺寸在整体上缩小,则电磁铁具备的线圈的纵向宽度变短。因此,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振动产生装置中,电磁铁的横向上的推力可能变弱,难以获得横向上的充分的振动。因为这样的情况,而要求在多个振动方向上的任一方向上都能够获得充分的振动的薄型的振动产生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一个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具备:壳体;收容于壳体的振动体;弹性支承部,将上述振动体支承为能够沿着互相交叉的第1方向以及第2方向而振动;以及磁驱动部,沿着上述第1方向以及上述第2方向地使用磁力而驱动上述振动体,上述磁驱动部具有:多个第1磁场产生构件,在上述振动体中,在上述第1方向或上述第2方向上具有规定的间隔地并排配置;以及多个第2磁场产生构件,在上述壳体中,相对于上述多个第1磁场产生构件的各自的两端部对置设置,上述壳体在与上述第1方向以及上述第2方向交叉的第3方向上具有长边方向。
发明的效果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能够提供在多个振动方向上的任一方向上都能够获得充分的振动的薄型的振动产生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上侧壳被卸下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第1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的分解图。
图4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具备的振动体单元的立体图。
图5是第1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具备的振动体单元的分解图。
图6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具备的弹性支承部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具备的弹性支承部(支承振动体单元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具备的弹性支承部(被装入于下侧壳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9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具备的永久磁铁的磁化状态的图。
图10A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具备的振动体单元的动作的图。
图10B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具备的振动体单元的动作的图。
图11是图1所示的振动产生装置的A-A剖视图。
图1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中的FPC的支承结构的图。
图13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上侧壳被卸下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5是第2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的分解图。
图16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具备的振动体单元的立体图。
图17是第2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具备的振动体单元的分解图。
图18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具备的弹性支承部的立体图。
图19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具备的弹性支承部(支承振动体单元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0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具备的弹性支承部(被装入于下侧壳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21是图13所示的振动产生装置的B-B剖视图。
图22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中的FPC的支承结构的图。
图23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的立体图。
图24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上侧壳被卸下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5是第3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的分解图。
图26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具备的振动体单元的立体图。
图27是第3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具备的振动体单元的分解图。
图28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具备的弹性支承部的立体图。
图29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具备的弹性支承部(支承振动体单元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0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具备的弹性支承部(被装入于下侧壳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31是用于说明第3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具备的永久磁铁的磁化状态的图。
图32A是用于说明第3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具备的振动体单元的动作的图。
图32B是用于说明第3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具备的振动体单元的动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振动产生装置10的构成)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10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10(上侧壳112以及FPC160被卸下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第1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10的分解图。另外,在以后的说明中,为了方便,将图中Z轴方向设为纵向或上下方向,将图中X轴方向设为横向或左右方向,将图中Y轴方向设为前后方向。
图1~图3所示的振动产生装置10,例如是在便携信息终端(例如,智能手机、便携电话机、平板终端等)、游戏机、在汽车等的车辆中所搭载的信息显示装置等电子设备中搭载的装置。该振动产生装置10例如被使用于产生用来通知各种信息接收(例如,通话信息接收、邮件信息接收、SNS信息接收)的振动、用来将针对用户操作的反馈在触觉上提供给用户的振动等。
振动产生装置10构成为,在壳体110的内部设置的振动体单元130沿着上下方向(图中Z轴方向)以及左右方向(图中X轴方向)而振动。尤其是,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10与一般的沿着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振动的振动产生装置相比较,是能够实现上下方向上的薄型化的装置。例如,一般的的振动产生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的振动产生装置),上下方向的尺寸与左右方向的尺寸的比率大致为1:1。另一方面,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10,上下方向的尺寸与左右方向的尺寸的比率为1:3左右。并且,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10,通过在振动体单元130中在左右方向(图中X轴方向)上并排设置2个电磁铁,由此能够实现上下方向上的薄型化,并且能够获得振动体单元130的充分的振动。
如图1~图3所示,振动产生装置10构成为,具备壳体110、振动体单元130、弹性支承部140、永久磁铁151~154、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柔性印刷电路基板)160及隔件171~174。
壳体110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加工而形成,是大致形成薄型的长方体的箱状的部件。壳体110具有能够互相分离的、下侧壳111以及上侧壳112。下侧壳111是上部被开口的容器状的部件。在下侧壳111的内部,装入其他的各构成部件(振动体单元130、弹性支承部140、永久磁铁151~154、FPC160以及隔件171~174)。上侧壳112是盖状的部件,通过覆盖下侧壳111的上部开口,由此将下侧壳111的上部开口封堵。如图1所示,在下侧壳111的上缘部设置的多个爪部111A分别向内侧被折弯,并用该多个爪部111A从上方压紧上侧壳112,由此上侧壳112被固定于下侧壳111。
振动体单元130是“振动体”的一例。振动体单元130是在内部具有第1电磁铁130A以及第2电磁铁130B(构成“磁驱动部”的“第1磁场产生构件”的一例),并通过第1电磁铁130A以及第2电磁铁130B产生磁场,由此在壳体110的内部沿着上下方向(图中Z轴方向)以及左右方向(图中X轴方向)振动的部分。
弹性支承部140是在壳体110的内部支承振动体单元130,并且在上下方向(图中Z轴方向)以及左右方向(图中X轴方向)上弹性变形,由此能够进行基于振动体单元130的振动的部件。
永久磁铁151~154是构成“磁驱动部”的“第2磁场产生构件”的一例。永久磁铁151、153在壳体110的内部,以与振动体单元130具备的磁芯131、133的一方的端部(图中Y轴负侧的端部)对置的方式,在横向上排列设置。永久磁铁152、154在壳体110的内部以与振动体单元130具备的磁芯131、133的另一方的端部(图中Y轴正侧的端部)对置的方式,在横向上排列设置。
FPC160是为了对振动体单元130的第1电磁铁130A、第2电磁铁130B具备的线圈132、134供给交流电流,而将线圈132、134与外部电路(图示省略)连接的部件。FPC160是具有将由金属膜构成的配线用聚酰亚胺等树脂材料夹着而成的构造的膜状的部件。FPC160具有可挠性,因此能够折弯。如图1所示,FPC160的外部电路侧的端部在壳体110的外部露出,在该露出部分,形成有由金属膜构成的2个电极端子163、164。
隔件171~174配置于永久磁铁151~154与下侧壳111的侧壁部之间的空间,将该空间填埋,并且将弹性支承部140具备的弹性臂部142a~142d的各自的前端部相对于下侧壳111的侧壁部而压紧,由此使弹性臂部142a~142d的各自的前端部相对于下侧壳111的侧壁部而固定。
这样构成的振动产生装置10,从外部电路经由FPC160而对线圈132、134供给交流电流,由此能够在线圈132、134的周围产生交变磁场。由此,振动体单元130,通过在第1电磁铁130A、第2电磁铁130B与永久磁铁151~154之间产生的引力以及斥力,使支承该振动体单元130的弹性支承部140弹性变形,并且沿着上下方向(图中Z轴方向)以及左右方向(图中X轴方向)振动。另外,关于振动体单元130以及弹性支承部140的具体的构成,使用图4~图8在后面叙述。另外,关于永久磁铁151~154的具体的构成,使用图9~图10在后面叙述。
(振动体单元130的构成)
图4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10具备的振动体单元130的立体图。图5是第1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10具备的振动体单元130的分解图。
如图4以及图5所示,振动体单元130构成为具备:磁芯131、线圈132、磁芯133、线圈134、重锤135、支架136以及支架137。
磁芯131以及线圈132是构成第1电磁铁130A的部件。磁芯131是由铁等的强磁性体形成的棱柱状的部件。线圈132通过对于磁芯131多重地卷绕电线而形成。形成线圈132的电线,优选使用电阻比较小的原料,例如适合使用用绝缘体覆盖的铜线。形成线圈132的电线通过焊接等而与FPC160(参照图1)连接。关于第1电磁铁130A,通过经由FPC160从外部电路对线圈132供给电流,使该第1电磁铁130A的周围产生交变磁场。由此,第1电磁铁130A成为,磁芯131的一端与磁芯131的另一端被磁化为互相不同的磁极,并且磁芯131的一端和磁芯131的另一端分别交替地被磁化为N极和S极。
磁芯133以及线圈134是构成第2电磁铁130B的部件。磁芯133是由铁等的强磁性体形成的棱柱状的部件。线圈134通过对磁芯133多重地卷绕电线而形成。形成线圈134的电线优选使用电阻比较小的原料,例如适合使用用绝缘体覆盖的铜线。形成线圈134的电线通过焊接等而与FPC160(参照图1)连接。关于第2电磁铁130B,通过经由FPC160从外部电路对线圈134供给电流,由此在该第2电磁铁130B的周围产生交变磁场。由此,第2电磁铁130B成为,磁芯133的一端与磁芯133的另一端被磁化为互相不同的磁极,并且磁芯133的一端与磁芯133的另一端分别交替地被磁化为N极和S极。
重锤135是在第1电磁铁130A与第2电磁铁130B之间,与第1电磁铁130A以及第2电磁铁130B平行地配置的、具有一定的重量的棱柱状的部件。例如,重锤135为了确保充分的重量而使用金属原料。特别地,重锤135优选使用比重比较高的金属原料。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重锤135中,作为比重比较高的金属原料的优选的一例,而使用与磁芯131、133中使用的铁、线圈132、134中使用的铜相比比重较高的钨。
支架136是“保持部件”的一例。支架136保持磁芯131、磁芯133以及重锤135的各自的一端(图中Y轴负侧的端部)。具体而言,支架136形成有磁芯保持部136a、磁芯保持部136b以及重锤保持部136c。磁芯保持部136a是保持磁芯131的一端的部分。磁芯保持部136a形成与磁芯131具有大致相同的宽度的、沿着磁芯131的长边方向(图中Y轴方向)切口而成槽状。磁芯保持部136a的上部开口,因此能够将磁芯131的一端从上方容易地嵌入。磁芯保持部136b与磁芯保持部136a在横向(图中X轴方向)上并排设置,是保持磁芯133的一端的部分。磁芯保持部136b形成与磁芯133的一端具有大致相同宽度的、沿着磁芯133的长边方向(图中Y轴方向)切口而成的槽状。磁芯保持部136b的上部开口,因此能够将磁芯133的一端从上方容易地嵌入。重锤保持部136c设置于磁芯保持部136a与磁芯保持部136b之间,是保持重锤135的一端的部分。重锤保持部136c形成与重锤135的一端具有大致相同宽度的、从上方俯视时内侧开口的コ字状。重锤保持部136c的上部开口,因此能够将重锤135的一端从上方容易地嵌入。在支架136的上表面,形成有圆柱状的3个突起部。其中,在磁芯保持部136a与磁芯保持部136b之间,在横向(图中X轴方向)上并排配置的突起部136d、136e,通过嵌入在FPC160的线圈132、134侧的端部形成的圆形状的开口,由此能够将FPC160的线圈132、134侧的端部定位于规定的位置的同时进行支承。
支架137是“保持部件”的一例。支架137保持磁芯131、磁芯133以及重锤135的各自的另一端(图中Y轴正侧的端部)。具体而言,支架137形成有磁芯保持部137a、磁芯保持部137b以及重锤保持部137c。磁芯保持部137a是保持磁芯131的另一端的部分。磁芯保持部137a形成与磁芯131具有大致相同宽度的、沿着磁芯131的长边方向(图中Y轴方向)切口而成的槽状。磁芯保持部137a的上部开口,因此能够将磁芯131的另一端从上方容易地嵌入。磁芯保持部137b与磁芯保持部137a在横向(图中X轴方向)上并排设置,是保持磁芯133的另一端的部分。磁芯保持部137b形成与磁芯133的另一端具有大致相同宽度的、沿着磁芯133的长边方向(图中Y轴方向)切口而成的槽状。磁芯保持部137b的上部开口,因此能够将磁芯133的另一端从上方容易地嵌入。重锤保持部137c设置于磁芯保持部137a与磁芯保持部137b之间,是保持重锤135的另一端的部分。重锤保持部137c形成与重锤135的另一端具有大致相同宽度的、从上方俯视时内侧开口的コ字状。重锤保持部137c的上部开口,因此能够将重锤135的另一端从上方容易地嵌入。
另外,支架136以及支架137能够使用彼此共通的部件。例如,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10使用与支架136共通的部件,作为支架137。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10,与支架136同样地,在支架137设置有3个突起部。由此,例如,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10也能够将FPC160设置于支架137侧,并将FPC160的线圈132、134侧的端部用支架137支承。
另外,支架136以及支架137能够使用绝缘性且非磁性的原料(例如,树脂)。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支架136以及支架137的原料,使用尼龙(聚酰胺树脂)。另外,支架136以及支架137使用树脂原料,由此能够使支架136中的重锤保持部136c的上缘部和支架137中的重锤保持部137c的上缘部热变形,由此,能够避免重锤135从支架136以及支架137脱落。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10,在振动体单元130中,2个电磁铁130A、130B在横向(图中X轴方向)上并排配置。由此,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10,能够实现振动体单元130的薄型化,并且能够将伴随振动体单元130的薄型化(电磁铁的小型化)的振动量的减少量,通过2个电磁铁130A、130B来补偿。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10,能够实现振动体单元130的薄型化,并且,能够获得振动体单元130的充分的振动。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10,壳体110在与上下方向(第1方向)以及左右方向(第2方向)交叉的前后方向(第3方向)上具有长边方向。由此,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10,能够将构成电磁铁130A、130B的磁芯131、133,设为将与振动方向(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交叉的方向(前后方向)作为长边方向的、细长的棒状。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10,能够减小线圈132、134中的电线的卷径,因此能够使该电线的全长相对于线圈132、134的匝数而言比较短,由此,能够抑制该电线中的电阻。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10,在振动体单元130中,设置有具有一定的重量的重锤135。由此,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10,能够通过重锤135来补偿伴随着振动体单元130的薄型化(即,电磁铁的小型化)的重量的减少量。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10,能够实现振动体单元130的薄型化,并且,能够获得振动体单元130的充分的振动。
特别地,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10,在振动体单元130中,2个电磁铁130A、130B为了避免互相干涉而互相分离地配置。并且,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10,在振动体单元130中,在2个电磁铁130A、130B之间的空间中配置有重锤135。由此,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10,不需要在振动体单元130中另外设置用于配置重锤135的空间,由此,不会使振动体单元130大型化,而能够获得振动体单元130的充分的振动。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10,采用通过支架136、136来保持磁芯131、磁芯133以及重锤135的各自的两端的构成。由此,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10,能够容易且可靠地将磁芯131、磁芯133以及重锤135保持为互相具有规定的间隔的状态。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10,能够提高振动体单元130的组装容易性,并且能够获得振动体单元130的稳定的性能。
(弹性支承部140的构成)
图6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10具备的弹性支承部140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10具备的弹性支承部140(支承了振动体单元130的状态)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10具备的弹性支承部140(装入于下侧壳111的状态)的俯视图。
如图6以及图7所示,弹性支承部140是通过将具有弹性的金属板加工为规定的形状而形成的部件。弹性支承部140构成为具有振动体保持部141、弹性臂部142以及弹性梁部143。
振动体保持部141是保持振动体单元130的托盘状的部分。振动体保持部141形成在从上方俯视时为大致长方形状。振动体保持部141构成为具有底面部141a、第1壁部141b、第2壁部141c、第1侧壁部141d以及第2侧壁部141e。
底面部141a是形成将左右方向(图中X轴方向)设为短边方向、并将前后方向(图中Y轴方向)设为长边方向的长方形状的、平面状的部分。在底面部141a,形成有沿着该底面部141a的外周缘部开口的、比较大的矩形状的开口部141f。由此,振动体保持部141,沿着长边方向(图中Y轴方向)延伸的左右两方的底缘部的扭转刚性适度地减弱,该底缘部容易向左右方向(图中X轴方向)上的外侧扭转,从而弹性支承部140在上下方向(图中Z轴方向)上容易弹性变形。其结果,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10,可获得基于由振动体保持部141保持的振动体单元130的充分的振动。
第1壁部141b是在底面部141a的一方的短边部分(图中Y轴负侧的短边部分)垂直地立设的壁状的部分。第1壁部141b在横向(图中X轴方向)上并排形成有矩形状的2个开口(“固定部”的一例),如图7所示,在使磁芯131、磁芯133的各自的一端(图中Y轴负侧的端部)贯通该2个开口后,将该2个开口敛缝,由此能够固定地支承磁芯131、磁芯133的各自的一端。另外,如图7所示,磁芯131、磁芯133的各自的一端通过支架136来保持。因此,第1壁部141b保持磁芯131、磁芯133的各自的一端,由此不仅仅是磁芯131、磁芯133的各自的一端,还能够容易且可靠地保持支架136以及重锤135的一端。
第2壁部141c是在底面部141a的另一方的短边部分(图中Y轴正侧的短边部分)垂直地立设的壁状的部分。第2壁部141c在横向(图中X轴方向)上并排形成有矩形状的2个开口(“固定部”的一例),如图7所示,在使磁芯131、磁芯133的各自的另一端(图中Y轴正侧的端部)贯通该2个开口后,将该2个开口敛缝,由此能够固定地支承磁芯131、磁芯133的各自的另一端。另外,如图7所示,磁芯131、磁芯133的各自的另一端通过支架137来保持。因此,第2壁部141c保持磁芯131、磁芯133的各自的另一端,由此不仅仅是磁芯131、磁芯133的各自的另一端,还能够容易且可靠地保持支架137以及重锤135的另一端。
第1侧壁部141d是在底面部141a的一方的长边部分(图中X轴正侧的长边部分)垂直地立设的壁状的部分。第2侧壁部141e是在底面部141a的另一方的长边部分(图中X轴负侧的长边部分)垂直地立设的壁状的部分。
弹性臂部142,是在振动体保持部141的左右两外侧,沿着振动体保持部141的长边方向(图中Y轴方向)直线状地延伸的细长的板状的部分。弹性臂部142是作为所谓的板簧发挥功能的部分,该弹性臂部142在横向(图中X轴方向)上弹性变形,由此振动体单元130能够在横向(图中X轴方向)上振动。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支承部140具有4条弹性臂部142a、142b、142c、142d。
弹性臂部142a是“第1弹性臂部”的一例。弹性臂部142a,是在第1侧壁部141d的外侧、朝向第1侧壁部141d的一端侧(图中Y轴负侧)地、沿着第1侧壁部141d直线状地延伸的部分。弹性臂部142a的末端部,在从第1侧壁部141d的中心(图8所示的中心线CL上的位置)向一端侧(图中Y轴负侧)离开的位置,通过向上方弯曲的弹性梁部143a而与第1侧壁部141d的上缘部相连。
弹性臂部142b是“第2弹性臂部”的一例。弹性臂部142b是在第1侧壁部141d的外侧、朝向第1侧壁部141d的另一端侧(图中Y轴正侧)地、沿着第1侧壁部141d直线状地延伸的部分。弹性臂部142b的末端部,在从第1侧壁部141d的中心(图8所示的中心线CL上的位置)向另一端侧(图中Y轴正侧)离开的位置,通过向上方弯曲的弹性梁部143b而与第1侧壁部141d的上缘部相连。
弹性臂部142c是“第3弹性臂部”的一例。弹性臂部142c在第2侧壁部141e的外侧、朝向第2侧壁部141e的一端侧(图中Y轴负侧)地、沿着第2侧壁部141e直线状地延伸的部分。弹性臂部142c的末端部,在从第2侧壁部141e的中心(图8所示的中心线CL上的位置)向一端侧(图中Y轴负侧)离开的位置,通过向上方弯曲的弹性梁部143c而与第2侧壁部141e的上缘部相连。
弹性臂部142d是“第4弹性臂部”的一例。弹性臂部142d在第2侧壁部141e的外侧、朝向第2侧壁部141e的另一端侧(图中Y轴正侧)地、沿着第2侧壁部141e直线状地延伸的部分。弹性臂部142d的末端部,在从第2侧壁部141e的中心(图8所示的中心线CL上的位置)向另一端侧(图中Y轴正侧)离开的位置,通过向上方弯曲的弹性梁部143d而与第2侧壁部141e的上缘部相连。
这样构成的弹性支承部140主要通过弹性臂部142a~142d分别在横向(图中X轴方向)大幅地挠曲,由此在横向(图中X轴方向)上弹性变形。另外,弹性支承部140主要通过弹性梁部143a~143d分别在纵向(图中Z轴方向)上挠曲、以及由在底面部141a设置开口部141f引起的、沿着振动体保持部141的长边方向(图中Y轴方向)延伸的左右两方的底缘部的扭转变形,由此在纵向(图中Z轴方向)上弹性变形。这里,弹性臂部142a~142d分别为,纵向宽度(图中Z轴方向的宽度)比较短,并且沿着振动体保持部141的长边方向(图中Y轴方向)延伸的直线部具有充分的长度,即,具有充分的弹性有效长,因此能够在横向(图中X轴方向)上大幅地挠曲。由此,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10,能够实现振动体单元130的薄型化,并且能够获得振动体单元130的在横向(图中X轴方向)上的充分的振动。
另外,如图8所示,弹性臂部142a~142d分别在振动体保持部141中的从长边方向(图中Y轴方向)的中心(中心线CL上的位置)离开的位置,通过弹性梁部143a~143d而与振动体保持部141连接。即,在振动体保持部141的左右两方的侧壁部,将中心线CL夹在中间地、连接有2个弹性梁部,并且2个弹性梁部设置于从中心线CL适度地离开的位置。由此,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10,能够防止振动体保持部141将中心线CL作为旋转轴而旋转。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10,能够防止振动体保持部141将振动体保持部141的在图中X轴方向、Y轴方向上的中心通过的、与Z轴平行的轴AX作为旋转轴,在XY平面上旋转。
另外,如图8所示,弹性臂部142a~142d分别为,其前端部向外侧被折弯成曲柄状,由此形成与沿着振动体保持部141的长边方向(图中Y轴方向)延伸的直线部(弹性有效部分)相比位于靠外侧的平面部(“壳体固定部”的一例),在该平面部,通过任意的固定构件(例如,粘接件、铆钉、螺钉等),而被固定于壳体110的下侧壳111的侧壁部的内表面。由此,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10,如图8所示,能够使弹性臂部142a~142d的各自的直线部位于振动体保持部141的侧壁部与下侧壳111的侧壁部之间的大致中央,能够在弹性臂部142a~142d的每个弹性臂部确保左右两方向(图中X轴方向)上的充分的偏转幅度。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如图8所示那样的构成,即,通过将弹性臂部142a~142d的各自的上述平面部夹入到下侧壳111的侧壁部的内表面与隔件171~174之间,由此将其固定于下侧壳111的侧壁部的内表面的构成。
(永久磁铁151~154的磁化状态)
图9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10具备的永久磁铁151、153的磁化状态的图。这里,对从图中Y轴负侧俯视永久磁铁151、153时的、永久磁铁151、153的磁化状态进行说明。
如图9所示,永久磁铁151,在从图中Y轴负侧俯视时,通过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的对角线被分为2个区域,这2个区域被磁化为互相不同的极性。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永久磁铁151的左下侧的区域即第1磁化区域151a被磁化为S极,永久磁铁151的右上侧的区域即第2磁化区域151b被磁化为N极。
同样地,永久磁铁153在从图中Y轴负侧俯视时,通过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的对角线被分为2个区域,这2个区域被磁化为互相不同的极性。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永久磁铁153的左下侧的区域即第1磁化区域153a被磁化为S极,永久磁铁153的右上侧的区域即第2磁化区域153b被磁化为N极。
另外,将第1电磁铁130A以及第2电磁铁130B夹在中间地、与永久磁铁151、153对置的永久磁铁152、154,与永久磁铁151、153同样地,在从图中Y轴负侧俯视时,通过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的对角线被分为2个区域(第1磁化区域以及第2磁化区域)。但是,永久磁铁152、154与永久磁铁151、153相反地,左下侧的区域即第1磁化区域被磁化为N极,右上侧的区域即第2磁化区域被磁化为S极。
(振动体单元130的动作)
图10A以及图10B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10具备的振动体单元130的动作的图。
在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10中,通过在构成第1电磁铁130A的线圈132流通交流电流,由此在第1电磁铁130A的周围产生交变磁场,以磁芯131的两端成为互相不同的极性的方式,使磁芯131的两端磁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10中,通过在构成第2电磁铁130B的线圈134中流通交流电流,由此在第2电磁铁130B的周围产生交变磁场,以磁芯133的两端成为互相不同的极性的方式,使磁芯133的两端磁化。
如例如图10A所示那样,磁芯131、磁芯133的各自的一端(图中Y轴负侧的端部)被磁化为N极的情况下,在磁芯131的一端产生向永久磁铁151的第1磁化区域151a(S极)被牵引的引力和与永久磁铁151的第2磁化区域151b(N极)互相排斥的斥力。
同时,在被磁化为S极的磁芯131的另一端,产生向永久磁铁152的第1磁化区域(N极)被牵引的引力和与永久磁铁152的第2磁化区域(S极)互相排斥的斥力。
另外,在磁芯133的一端,产生向永久磁铁153的第1磁化区域153a(S极)被牵引的引力和与永久磁铁153的第2磁化区域153b(N极)互相排斥的斥力。
同时,在被磁化为S极的磁芯133的另一端,产生向永久磁铁154的第1磁化区域(N极)被牵引的引力和与永久磁铁154的第2磁化区域(S极)互相排斥的斥力。
由此,振动体单元130向左方向(图中箭头D1方向)以及下方向(图中箭头D2方向)移动。此时,振动体单元130的向左方向的推力,是第1电磁铁130A的向左方向的推力与第2电磁铁130B的向左方向的推力被合计而得到的。另外,振动体单元130的向下方向的推力,是第1电磁铁130A的向下方向的推力与第2电磁铁130B的向下方向的推力被合计而得到的。由此,振动体单元130使弹性支承部140弹性变形,并且可获得用于以规定的共振频率振动的充分的推力。
另一方面,如图10B所示,磁芯131、磁芯133的各自的一端(图中Y轴负侧的端部)被磁化为S极的情况下,在磁芯131的一端,产生向永久磁铁151的第2磁化区域151b(N极)被牵引的引力和与永久磁铁151的第1磁化区域151a(S极)互相排斥的斥力.
同时,在被磁化为N极的磁芯131的另一端,产生向永久磁铁152的第2磁化区域被牵引的引力和与永久磁铁152的第1磁化区域互相排斥的斥力。
另外,在磁芯133的一端,产生向永久磁铁153的第2磁化区域153b(N极)被牵引的引力和与永久磁铁153的第1磁化区域153a(S极)互相排斥的斥力。
同时,在被磁化为N极的磁芯133的另一端,产生向与该磁芯133的另一端对置的永久磁铁154的第2磁化区域(S极)被牵引的引力和与永久磁铁154的第1磁化区域(N极)互相排斥的斥力。
由此,振动体单元130向右方向(图中箭头D3方向)以及上方向(图中箭头D4方向)移动。此时,振动体单元130的向右方向的推力,是第1电磁铁130A的向右方向的推力与第2电磁铁130B的向右方向的推力被合计而得到的。另外,振动体单元130的向上方向的推力,是第1电磁铁130A的向上方向的推力与第2电磁铁130B的向上方向的推力被合计而得到的。由此,振动体单元130使弹性支承部140弹性变形,并且可获得用于以规定的共振频率振动的充分的推力。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10中,根据在线圈132、134中使电流流通的方向,振动体单元130的移动方向被决定为左方向以及下方向、或右方向以及上方向。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10中,对线圈132、134供给交流电流,由此如图10A所示那样振动体单元130的向左方向(图中箭头D1方向)以及下方向(图中箭头D2方向)移动和如图10B所示那样振动体单元130的向右方向(图中箭头D3方向)以及上方向(图中箭头D4方向)移动,交替地反复。由此,振动体单元130向上下方向(图中Z轴方向)以及左右方向(图中X轴方向)振动。
这里,振动体单元130通过弹性支承部140来支承,根据第1固有振动数,沿着横向(图中X轴方向)振动,根据第2固有振动数,沿着纵向(图中Z轴方向)振动。第1固有振动数根据第1弹性系数以及振动体单元130的质量来确定。第2固有振动数根据第2弹性系数以及振动体单元130的质量来确定。第1弹性系数以及第2弹性系数互相不同。因此,第1固有振动数以及第2固有振动数互相不同。
即,从外部电路控制对线圈132、134供给的交流电流的频率,使第1电磁铁130A以及第2电磁铁130B分别产生与第1固有振动数相同的频率的交变磁场,由此振动体单元130沿着横向(图中X轴方向)充分地振动。另外,从外部电路控制对线圈132、134供给的交流电流的频率,使第1电磁铁130A以及第2电磁铁130B分别产生与第2固有振动数相同的频率的交变磁场,由此振动体单元130沿着纵向(图中Z轴方向)充分地振动。
另外,在对线圈132、134供给交流电流时,线圈132、134如果能够互相向相同的方向移动(即,将磁芯131、133的两端的磁极设为互相相同),则可以采用将线圈132、134互相并联连接的构成(即,将形成线圈132的电线的两端与形成线圈134的电线的两端与FPC160连接的构成),也可以采用将线圈132、134互相串联连接的构成(即,将形成线圈132的电线的一端与形成线圈134的电线的一端相连,并将形成线圈132的电线的另一端与形成线圈134的电线的另一端连接于FPC160的构成)。另外,线圈132的电线以及线圈134的电线,可以是互相相同的卷绕方向,也可以是互相不同的卷绕方向。
另外,在对线圈132、134供给交流电流时,只要线圈132、134能够向互相相同的方向移动即可,所以永久磁铁和电磁铁的构成不限于此。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相邻的永久磁铁151、153以及永久磁铁152、154也通过以分别是相同的磁化方向但相邻的永久磁铁被反向磁化的方式配置,且并构成为磁芯131、133的两端的磁极互相相反,由此能够使线圈132、134向互相相同的方向移动。
(FPC160的支承结构)
图11是图1所示的振动产生装置10的A-A剖视图。图1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10中的FPC160的支承结构的图。
如图11以及图12所示,FPC160构成为,从振动体单元130侧起依次具有第1直线部160A、第1折弯部160B、第2直线部160C、第2折弯部160D以及第3直线部160E。
第1直线部160A是沿着支架136的上表面、横向(图中X轴方向)地直线状地延伸的部分。如图12所示,在第1直线部160A的上表面,形成有用来与线圈132、134连接的、由金属膜构成的2个电极端子161、162。第1直线部160A(形成有电极端子161、162的部分),形成有圆形状的2个开口部,该2个开口部被嵌入于在支架136形成的圆柱状的136d、136e,由此以被定位于规定的位置的状态,通过支架136来支承。
第1折弯部160B,是从第1直线部160A的端部(图中X轴正侧的端部)向上侧被折弯180°并与第2直线部160C连接的部分。即,第1折弯部160B,是用于将FPC160的从振动体单元130到外部电路的延伸方向,从横向上的一方的方向(图中X轴正方向)向横向上的另一方的方向(图中X轴负方向)折返的部分。
第2直线部160C是在第1直线部160A的上方、沿着上侧壳112的背面而在横向(图中X轴方向)上直线状地延伸的部分。第2直线部160C一直延伸到在壳体110的侧壁部(下侧壳111中的X轴负侧的侧壁部)形成的开口部113为止,FPC160的第2直线部160C以后的部分(第2直线部160C以及第3直线部160E)从该开口部113露出到向壳体110的外部。
第2折弯部160D是在壳体110的外部露出的部分,而且是从第2直线部160C的端部(图中X轴负侧的端部)向上侧被折弯180°,并与第3直线部160E连接的部分。即,第2折弯部160D是用于将FPC160的从振动体单元130到外部电路的延伸方向,从横向上的另一方的方向(图中X轴负方向)向横向上的一方的方向(图中X轴正方向)折返的部分。
第3直线部160E是在壳体110的外部露出的部分,而且是沿着上侧壳112的表面地在横向(图中X轴方向)上直线状地延伸的部分。如图12所示,在第3直线部160E的上表面,形成有用来与外部电路连接的、由金属膜构成的2个电极端子163、164。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10,通过支架136,能够支承FPC160的振动体单元130侧的端部。由此,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10,能够在壳体110的内部稳定地保持FPC160的振动体单元130侧的端部。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10,例如能够提高针对FPC160的焊接作业的容易性,并且能够抑制FPC160中的连接不良、断线等不良情况的产生。
〔第2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2实施方式中,对在第1实施方式中进行了说明的振动产生装置10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在以后的说明中,主要对相对于第1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10的变更点进行说明。另外,在以后的说明中,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10同样的构成部件,标注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符号,详细的说明省略。
(振动产生装置20的构成)
图13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20的立体图。图14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20(上侧壳212以及FPC260被卸下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5是第2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20的分解图。
如图13~图15所示,振动产生装置20构成为,具备:壳体210、振动体单元230、弹性支承部240、永久磁铁151~154以及FPC260。
壳体210具有能够互相分离的下侧壳211以及上侧壳212。如图13所示,通过在下侧壳211的上缘部设置的多个爪部211A分别向内侧被折弯,并用该多个爪部211A从上方压紧上侧壳212,由此上侧壳212固定于下侧壳211。在第2实施方式的壳体210中,与第1实施方式的壳体110的不同点在于,用于使FPC260向该壳体210的外部露出的开口部213形成于上侧壳212的缘部。
振动体单元230是在内部具有第1电磁铁130A以及第2电磁铁130B,并通过第1电磁铁130A以及第2电磁铁130B而产生磁场,由此在壳体210的内部沿着上下方向(图中Z轴方向)以及左右方向(图中X轴方向)振动的部分。第2实施方式的振动体单元230与第1实施方式的振动体单元130的不同点在于,具备形状与第1实施方式的支架136、137不同的支架236、237。
弹性支承部240是在壳体210的内部支承振动体单元230,并且在上下方向(图中Z轴方向)以及左右方向(图中X轴方向)上弹性变形,由此使得基于振动体单元230的振动能够进行的部件。第2实施方式的弹性支承部240与第1实施方式的弹性支承部140的不同点在于,具备形状与第1实施方式的弹性臂部142不同的弹性臂部242。
永久磁铁151、153在壳体210的内部,以与振动体单元230具备的磁芯131、133的一方的端部(图中Y轴负侧的端部)对置的方式,在横向上排列设置。永久磁铁152、154在壳体210的内部,以与振动体单元230具备的磁芯131、133的另一方的端部(图中Y轴正侧的端部)对置的方式,在横向上排列设置。
FPC260是为了对振动体单元230的第1电磁铁130A、第2电磁铁130B具备的线圈132、134供给交流电流,而将线圈132、134与外部电路(图示省略)连接的部件。如图13所示,FPC260的外部电路的端部在壳体210的外部露出,在该露出部分,形成有由金属膜构成的2个电极端子265、266。
(振动体单元230的构成)
图16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20具备的振动体单元230的立体图。图17是第2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20具备的振动体单元230的分解图。
如图16以及图17所示,振动体单元230构成为具备磁芯131、线圈132、磁芯133、线圈134、重锤135、支架236以及支架237。即,振动体单元230与第1实施方式的振动体单元130的不同点在于,代替支架136、137,而具备支架236、237。
支架236形成有保持磁芯131的一端的磁芯保持部236a、保持磁芯133的一端的磁芯保持部236b以及保持重锤135的一端的重锤保持部236c。各保持部236a~236c与在第1实施方式的支架136中形成的各保持部136a~136c是同样的。在支架236中的磁芯保持部236a与磁芯保持部236b之间,形成有平面部236A以及倾斜面236B。平面部236A是与其他的部分相比高度位置被降低的部分。在平面部236A,形成有圆柱状的1个突起部236d。突起部236d,通过嵌入在FPC260的线圈132、134侧的端部形成的圆形状的开口,由此能够将FPC260的线圈132、134侧的端部定位于规定的位置的同时进行支承。倾斜面236B是以从其他的部分的高度位置一直下降到平面部236A的高度位置为止的方式倾斜的部分。倾斜面236B为了使得能够不将FPC260勉强地折弯地将FPC260的线圈132、134侧的端部配置于平面部236A而形成。
支架237形成有保持磁芯131的另一端的磁芯保持部237a、保持磁芯133的另一端的磁芯保持部237b以及保持重锤135的另一端的重锤保持部237c。各保持部237a~237c与在第1实施方式的支架137上形成的各保持部137a~137c是同样的。
另外,支架236以及支架237能够使用彼此共通的部件。例如,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20能够使用与支架236共通的部件作为支架237。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20,与支架236同样地,在支架237设置有1个突起部。由此,例如,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20也能够将FPC260设置于支架237侧,并用支架237支承FPC260的线圈132、134侧的端部。
(弹性支承部240的构成)
图18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20具备的弹性支承部240的立体图。图19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20具备的弹性支承部240(支承了振动体单元230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0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20具备的弹性支承部240(装入到下侧壳211的状态)的俯视图。
如图18以及图19所示,弹性支承部240构成为具有振动体保持部241、弹性臂部242以及弹性梁部243。
振动体保持部241是保持振动体单元230的托盘状的部分。振动体保持部241形成在从上方俯视时为大致长方形状。振动体保持部241构成为具有底面部241a、第1壁部241b、第2壁部241c、第1侧壁部241d、以及第2侧壁部241e。
底面部241a是形成将左右方向(图中X轴方向)设为短边方向、并将前后方向(图中Y轴方向)设为长边方向的长方形状的、平面状的部分。在底面部241a,形成有沿着该底面部241a的外周缘部开口的、比较大的矩形状的开口部241f。由此,振动体保持部241将沿着长边方向(图中Y轴方向)延伸的左右两方的底缘部的扭转刚性适度地减弱,该底缘部容易向左右方向(图中X轴方向)上的外侧扭转,从而弹性支承部240在上下方向(图中Z轴方向)上容易弹性变形。其结果,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20获得基于由振动体保持部241保持的振动体单元230的、充分的振动。
第1壁部241b是在底面部241a的一方的短边部分(图中Y轴负侧的短边部分)垂直地立设的壁状的部分。第1壁部241b,在横向(图中X轴方向)上并排地形成有矩形状的2个开口,并如图19所示那样、使磁芯131、磁芯133的各自的一端(图中Y轴负侧的端部)贯通该2个开口后,将该2个开口敛缝,由此能够固定地支承磁芯131、磁芯133的各自的一端。
第2壁部241c是底面部241a的另一方的短边部分(图中Y轴正侧的短边部分)垂直地立设的壁状的部分。第2壁部241c,在横向(图中X轴方向)上并排地形成有矩形状的2个开口,并如图19所示那样,使磁芯131、磁芯133的各自的另一端(图中Y轴正侧的端部)贯通该2个开口后,将该2个开口敛缝,由此能够固定地支承磁芯131、磁芯133的各自的另一端。
第1侧壁部241d是在底面部241a的一方的长边部分(图中X轴正侧的长边部分)垂直地立设的壁状的部分。第2侧壁部241e是在底面部241a的另一方的长边部分(图中X轴负侧的长边部分)垂直地立设的壁状的部分。
弹性臂部242是在振动体保持部241的左右两外侧、沿着振动体保持部241的长边方向(图中Y轴方向)、直线状地延伸的细长的板状的部分。弹性臂部242是作为所谓的板簧发挥功能的部分,该弹性臂部242弹性变形,由此振动体单元230的在横向(图中X轴方向)上的振动成为可能。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支承部240具有2条弹性臂部242a、242b。
弹性臂部242a是“第5弹性臂部”的一例。弹性臂部242a是在第1侧壁部241d的外侧,从距第1侧壁部241d的一端(图中Y轴负侧的端部)近的位置一直到距第1侧壁部241d的另一端(图中Y轴正侧的端部)近的位置为止,沿着第1侧壁部241d而直线状地延伸的部分。弹性臂部242a在其中间部分,通过在其长边方向(图中Y轴方向)上并排配置的弹性梁部243a、243b,而与第1侧壁部241d的上缘部相连。
弹性臂部242b是“第6弹性臂部”的一例。弹性臂部242b是在第2侧壁部241e的外侧,从距第2侧壁部241e的一端(图中Y轴负侧的端部)近的位置一直到距第2侧壁部241e的另一端(图中Y轴正侧的端部)近的位置为止沿着第2侧壁部241e而直线状地延伸的部分。弹性臂部242b在其中间部分,通过在其长边方向(图中Y轴方向)上并排配置的弹性梁部243c、弹性梁部243d,而与第2侧壁部241e的上缘部相连。
这样构成的弹性支承部240主要通过弹性臂部242a、242b分别大幅地挠曲,而在横向(图中X轴方向)上弹性变形。另外,弹性支承部240主要通过弹性梁部243a~243d分别挠曲以及由在底面部241a设置开口部241f引起的、沿着振动体保持部241的长边方向(图中Y轴方向)延伸的左右两方的底缘部的扭转变形,而在纵向(图中Z轴方向)上弹性变形。这里,弹性臂部242a、242b分别为,纵向宽度(图中Z轴方向的宽度)比较短,并且沿着振动体保持部241的长边方向(图中Y轴方向)延伸的直线部具有充分的长度,即,具有充分的弹性有效长,因此能够在横向(图中X轴方向)上大幅地挠曲。由此,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20能够实现振动体单元230的薄型化,并且能够获得振动体单元230的在横向(图中X轴方向)上的充分的振动。
另外,如图20所示,弹性臂部242a通过将振动体保持部241中的长边方向(图中Y轴方向)的中心(图20所示的中心线CL上的位置)夹在中间而设置的2个弹性梁部243a、243b,而与振动体保持部241的第1侧壁部241d连接。同样地,弹性臂部242b通过将振动体保持部241中的长边方向(图中Y轴方向)的中心(图20所示的中心线CL上的位置)夹在中间而设置的2个弹性梁部243c、243d,而与振动体保持部241的第2侧壁部241e连接。即,在振动体保持部241的左右两方的侧壁部,将中心线CL夹在中间地、连接2个弹性梁部,并且2个弹性梁部设置于从中心线CL适度地离开的位置。由此,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20能够防止振动体保持部241将中心线CL作为旋转轴而旋转。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20,能够防止振动体保持部241将振动体保持部241的在图中X轴方向、Y轴方向上的中心通过的、与Z轴平行的轴AX作为旋转轴,而在XY平面上旋转。
另外,如图20所示,弹性臂部242a、242b分别为,各自的两端部向外侧被折弯成曲柄状,由此形成与沿着振动体保持部241的长边方向(图中Y轴方向)延伸的直线部(弹性有效部分)相比位于靠外侧的平面部(“壳体固定部”的一例),在该平面部,通过任意的固定构件(例如,粘接件、铆钉、螺钉等),被固定于壳体210的下侧壳211的侧壁部的内表面。由此,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20,如图20所示那样,能够使弹性臂部242a、242b的各自的直线部位于振动体保持部241的侧壁部与下侧壳211的侧壁部之间的大致中央,在弹性臂部242a、242b中分别能够确保左右两方向(图中X轴方向)上的充分的偏转幅度。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如图21所示那样的构成,即、将弹性臂部242a、242b的各自的上述平面部夹在下侧壳211的侧壁部的内表面与通过下侧壳211的底面部的一部分向上方被折弯而形成的支承壁211B之间,由此固定于下侧壳211的侧壁部的内表面的构成。
另外,如图20所示,弹性梁部243a~243d在从上方俯视时,形成X字状。即,弹性梁部243a~243d分别具有从振动体保持部241的侧壁部向上方且倾斜地延伸的2条柱部与从弹性臂部242向上方且倾斜地延伸的2条柱部在顶部相交的形状。由此,弹性梁部243a~243d的强度适度被提高,不易发生扭转。因此,弹性梁部243a~243d能够抑制振动体保持部241将该弹性梁部243a~243d作为旋转轴而旋转。另一方面,弹性梁部243a~243d分别为,在其顶部,板宽度(图中Y轴方向的宽度)最窄。由此,弹性梁部243a~243d的顶部中的弹性系数适度被降低。即,弹性梁部243a~243d能够通过在其顶部最大幅地弹性变形而使振动体单元130充分地振动。
(FPC260的支承结构)
图21是图13所示的振动产生装置10的B-B剖视图。图22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20中的FPC260的支承结构的图。
如图21以及图22所示,FPC260构成为,从振动体单元130侧起依次具有第1直线部260A、第1折弯部260B、第2直线部260C、第2折弯部260D以及第3直线部260E。
第1直线部260A是沿着支架236的上表面而在横向(图中X轴方向)上直线状地延伸的部分。如图22所示,在第1直线部260A的上表面,形成有用于与线圈132、134连接的、由金属膜构成的4个电极端子261~264。第1直线部260A形成有圆形状的开口部,该开口部嵌入于在支架236的平面部236A形成的圆柱状的突起部236d,由此以被定位于规定的位置的状态,通过支架236来稳定地支承。
第1折弯部260B是从第1直线部260A的端部(图中X轴正侧的端部)向下侧被折弯180°,并与第2直线部260C连接的部分。即,第1折弯部260B是用于将FPC260的从振动体单元130到外部电路的延伸方向,从横向上的一方的方向(图中X轴正方向)向横向上的另一方的方向(图中X轴负方向)折返的部分。
第2直线部260C是在支架236的下方,沿着下侧壳211的内底面在横向(图中X轴方向)上直线状地延伸的部分。
第2折弯部260D是从第2直线部260C的端部(图中X轴负侧的端部)向上侧被折弯180°,并与第3直线部260E连接的部分。即,第2折弯部260D是用于将FPC260的从振动体单元130到外部电路的延伸方向,从横向上的另一方的方向(图中X轴负方向)向横向上的一方的方向(图中X轴正方向)折返的部分。第2折弯部260D一直延伸到在上侧壳212形成的开口部213为止,FPC260的第2折弯部260D以后的部分(第3直线部260E)从该开口部213露出到向壳体210的外部。
第3直线部260E是从在上侧壳212形成的开口部213露出到壳体110的外部的部分,而且是沿着上侧壳212的表面在横向(图中X轴方向)上直线状地延伸的部分。如图22所示,在第3直线部260E的上表面,形成有用于与外部电路连接的由金属膜构成的2个电极端子265、266。
如图21以及图22所示,支架236的平面部236A与其他的部分(保持着磁芯131的部分)相比高度位置被降低。另外,在支架236上,形成有以从其他的部分(保持着磁芯131的部分)一直下降到平面部236A为止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236B。由此,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20能够沿着平面部236A以及倾斜面236B而配置FPC260的第1直线部260A。其结果,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20,能够用平面部236A以及倾斜面236B的表面稳定地支承第1直线部260A的电极端子261~264。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20能够在平面部236A以及倾斜面236B上确保在对电极端子261~264进行了焊接时收纳焊料的厚度量的空间。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20能够不将第1直线部260A勉强地折弯而将第1直线部260A的端部引导到平面部236A。
〔第3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3实施方式中,对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振动产生装置10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在以后的说明中,主要对相对于第1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10的变更点进行说明。
(振动产生装置30的构成)
图23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30的立体图。图24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30(上侧壳312被卸下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5是第3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30的分解图。
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30构成为,在壳体310的内部设置的振动体单元330沿着左右方向(第1方向,图中X轴方向)在一个方向上振动。振动产生装置30在为薄型且能够获得左右方向上的充分的振动的点上,与第1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10是同样的。
如图23~图25所示,振动产生装置30构成为具备壳体310、振动体单元330、弹性支承部340以及永久磁铁351、352。
壳体310具有能够互相分离的、下侧壳311以及上侧壳312。如图23所示,在下侧壳311中的前后两方的短边部分的上缘部,形成有向内侧且水平地被折弯成直角的爪部311A。爪部311A的前端部分具有横长的长方形状。爪部311A,在下侧壳311的上部开口被上侧壳312封堵的状态下,具有长方形状的前端部分嵌入到在上侧壳312形成的开口312B。开口312B具有与爪部311A的前端部分大致相同尺寸的长方形状。由此,相对于下侧壳311而言上侧壳312被定位于规定的位置,并且,相对于下侧壳311的上侧壳312的前后方向(图中Y轴方向)以及左右方向(图中X轴方向)的移动被爪部311A的前端部分的剪切面卡止。
另外,如图23所示,在上侧壳312的外周缘部中的左右两方的长边部分,形成有在未被折弯的状态下向外侧且水平地突出的、多个(图23所示的例子中为3个)爪部312A。爪部312A的前端部分具有横长的长方形状。爪部312A,在下侧壳311的上部开口被上侧壳312封堵的状态下,朝向下方被折弯成直角,由此具有长方形状的前端部分嵌入到在下侧壳311的侧壁部形成的开口311B。开口311B具有与爪部312A的前端部分大致相同尺寸的长方形状。由此,相对于下侧壳311的上侧壳的前后方向(图中Y轴方向)以及上下方向(图中Z轴方向)的移动,被爪部312A的前端部分的剪切面卡止。即,相对于下侧壳311,上侧壳312被可靠地固定。
另外,如图23所示,在上侧壳312的外周缘部中的前后两方的短边部分,形成有向外侧且水平地突出的平板状的片材312C。另外,在下侧壳311中的前后两方的短边部分的上缘部,形成有向外侧且水平地被折弯成直角的平板状的片材311C。如图23所示,在下侧壳311的上部开口被上侧壳312封堵的状态下,在下侧壳311形成的片材311C以及在上侧壳312形成的片材312C互相重合。在该状态下,片材311C以及片材312C作为用于将壳体310固定于对象设备的固定部发挥功能。例如,该固定部形成有圆形的开口。由此,例如,通过使螺钉等的固定部件贯通该开口内,由此能够将壳体310固定于对象设备。该固定部具有2枚金属板(片材311C以及片材312C)的重合构造,由此强度被提高。由此,该固定部能够不会由于振动产生装置30的振动等而容易地变形地、将壳体310可靠地固定。另外,片材311C以及片材312C以互相重合的状态,通过螺钉等的固定部件而牢固地紧固,由此在将壳体310固定于对象设备时,能够设为相对于下侧壳311使上侧壳312牢固地关闭的状态。
振动体单元330是在内部具有第1电磁铁330A以及第2电磁铁330B,并通过由第1电磁铁330A以及第2电磁铁330B产生磁场由此在壳体310的内部沿着左右方向(图中X轴方向)振动的部分。
弹性支承部340是在壳体310的内部支承振动体单元330并且在左右方向(图中X轴方向)上弹性变形,由此使得基于振动体单元330的沿左右方向(图中X轴方向)的振动成为可能的部件。
永久磁铁351在壳体310的内部,以与振动体单元330具备的磁芯331、333的一方的端部(图中Y轴负侧的端部)对置的方式,将横向(图中X轴方向)作为长边方向而设置。永久磁铁352在壳体310的内部,以与振动体单元330具备的磁芯331、333的另一方的端部(图中Y轴正侧的端部)对置的方式,将横向(图中X轴方向)作为长边方向而设置。
这样构成的振动产生装置30,从外部电路(图示省略)经由FPC(图示省略)对第1电磁铁330A、第2电磁铁330B具备的线圈332、334供给交流电流,由此能够在线圈332、334的周围产生交变磁场。由此,振动体单元330通过在第1电磁铁330A、第2电磁铁330B与永久磁铁351、352之间产生的引力以及斥力,使支承该振动体单元330的弹性支承部340弹性变形,并且沿着左右方向(图中X轴方向)振动。另外,对于振动体单元330以及弹性支承部340的具体的构成,使用图26~图30在后面叙述。另外,对于永久磁铁351、352的具体的构成,使用图31、图32在后面叙述。
(振动体单元330的构成)
图26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30具备的振动体单元330的立体图。图27是第3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30具备的振动体单元330的分解图。
如图26以及图27所示,振动体单元330构成为,具备磁芯331、线圈332、磁芯333、线圈334、重锤335以及凸缘336~339。
磁芯331以及线圈332是构成第1电磁铁330A的部件。第1电磁铁330A的构成与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第1电磁铁130A是同样的。磁芯333以及线圈334是构成第2电磁铁330B的部件。第2电磁铁330B的构成与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第2电磁铁130B是同样的。磁芯331、333、线圈332、334都在与振动体单元330的振动方向即横向(第1方向,图中X轴方向)交叉的前后方向(第3方向,图中Y轴方向)上延伸。
重锤335是在第1电磁铁330A与第2电磁铁330B之间与第1电磁铁330A以及第2电磁铁330B平行地配置的具有一定的重量的棱柱状的部件。本实施方式的重锤335,其两端部被凸缘336~339夹持,因此在其长边方向(图中Y轴方向)上具有与磁芯331、333大致相同的长度。
凸缘336~339例如是由具有绝缘性的原料构成的部件。凸缘336在以矩形状开口的磁芯保持部336a内,保持磁芯331的一端(图中Y轴负侧的端部)。凸缘337在以矩形状开口的磁芯保持部337a内,保持磁芯333的一端(图中Y轴负侧的端部)。凸缘338在以矩形状开口的磁芯保持部338a内,保持磁芯331的另一端(图中Y轴正侧的端部)。凸缘339在以矩形状开口的磁芯保持部339a内,保持磁芯333的另一端(图中Y轴正侧的端部)。
凸缘336以及凸缘337在它们之间夹持重锤335的一端(图中Y轴负侧的端部)。另外,凸缘338以及凸缘339在它们之间夹持重锤335的另一端(图中Y轴正侧的端部)。
在凸缘336~339的各自的上表面,形成有圆柱状的2个突起部。各突起部供用于形成线圈332、334的电线的端部卷绕,由此能够将该端部集中保持。另外,各突起部也能够通过嵌入在例如FPC(图示省略)形成的圆形状的开口部,而将FPC定位于规定的位置的同时保持该FPC。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30,在振动体单元330中,2个电磁铁330A、330B在横向(图中X轴方向)上并排配置。由此,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30能够实现振动体单元330的薄型化,并且能够通过2个电磁铁330A、330B来补偿伴随着振动体单元330的薄型化(电磁铁的小型化)的振动量的减少量。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30,能够实现振动体单元330的薄型化,并且能够获得振动体单元330的在横向上的充分的振动。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30,在振动体单元330中设置有具有一定的重量的重锤335。由此,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30,能够通过重锤335来补偿伴随振动体单元330的薄型化(即,电磁铁的小型化)的重量的减少量。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30,能够实现振动体单元330的薄型化,并且能够获得振动体单元330的在横向上的充分的振动。
(弹性支承部340的构成)
图28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30具备的弹性支承部340的立体图。图29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30具备的弹性支承部340(支承了振动体单元330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0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30具备的弹性支承部340(装入于下侧壳311的状态)的俯视图。
如图28以及图29所示,弹性支承部340构成为,具有振动体保持部341以及弹性臂部342。
振动体保持部341是保持振动体单元330的托盘状的部分。振动体保持部341形成在从上方俯视时为大致长方形状。振动体保持部341构成为,具有底面部341a、第1壁部341b、第2壁部341c、第1侧壁部341d以及第2侧壁部341e。
底面部341a是形成将左右方向(图中X轴方向)设为短边方向、并将前后方向(图中Y轴方向)设为长边方向的长方形状的、平面状的部分。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体保持部341的在上下方向上的弹性变形并不必要,因此与第1实施方式的振动体保持部141的不同点在于,在底面部341a未形成开口。
第1壁部341b是在底面部341a的一方的短边部分(图中Y轴负侧的短边部分)垂直地立设的壁状的部分。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30,磁芯331、333的各自的前端部分(图中Y轴负侧的前端部分)被压瘪,由此通过第1壁部341b来固定地支承该前端部分和凸缘336、337。另外,由此,通过凸缘336、337夹持重锤335的一端的状态被维持。具体而言,第1壁部341b,在横向(图中X轴方向)上并排地形成有矩形状的2个开口,如图29所示那样、使磁芯331、333的各自的前端部分(图中Y轴负侧的前端部分)贯通该2个开口后,将该前端部分压瘪或分裂,由此能够固定地支承该前端部分。这里,磁芯331、333的各自的前端部分用凸缘336、337保持,因此第1壁部341b能够通过固定地支承磁芯331、333的各自的前端部分,由此同时固定地支承凸缘336、337。并且,凸缘336、337夹持重锤335的一端,因此第1壁部341b能够通过固定地支承凸缘336、337,由此维持通过凸缘336、337夹持有重锤335的一端的状态。
第2壁部341c是在底面部341a的另一方的短边部分(图中Y轴正侧的短边部分)垂直地立设的壁状的部分。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30,磁芯331、333的各自的前端部分(图中Y轴正侧的前端部分)被压瘪,由此通过第2壁部341c固定地支承该前端部分和凸缘338、339。另外,由此,维持通过凸缘338、339夹持有重锤335的另一端的状态。具体而言,第2壁部341c,在横向(图中X轴方向)上并排地形成有矩形状的2个开口,并如图19所示那样,使磁芯131、磁芯133的各自的前端部分(图中Y轴正侧的前端部分)贯通该2个开口后,将该前端部分压瘪或分裂,由此能够固定地支承该前端部分。另外,磁芯331、333的各自的前端部分通过凸缘338、339来保持,因此第2壁部341c能够通过固定地支承磁芯331、333的各自的前端部分,由此同时固定地支承凸缘338、339。并且,凸缘338、339夹持重锤335的另一端,因此第2壁部341c能够通过固定地支承凸缘338、339,由此维持通过凸缘338、339夹持重锤335的另一端的状态。
第1侧壁部341d是在底面部341a的一方的长边部分(图中X轴正侧的长边部分)垂直地立设的壁状的部分。第2侧壁部341e是在底面部341a的另一方的长边部分(图中X轴负侧的长边部分)垂直地立设的壁状的部分。
弹性臂部342是在振动体保持部341的左右两外侧、沿着振动体保持部341的长边方向(图中Y轴方向)直线状地延伸的细长的板状的部分。弹性臂部342是作为所谓的板簧发挥功能的部分,该弹性臂部342弹性变形,由此使得振动体单元330的在横向(图中X轴方向)上的振动成为可能。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支承部340具有4条弹性臂部342a、342b、342c、342d。
弹性臂部342a是从第1侧壁部341d的一端(图中Y轴负侧的端部)起、沿着底面部341a的一方的长边部分(图中X轴正侧的长边部分)直线状地延伸的部分。弹性臂部342b是从第1侧壁部341d的另一端(图中Y轴正侧的端部)起、沿着底面部341a的一方的长边部分(图中X轴正侧的长边部分)直线状地延伸的部分。
弹性臂部342c是从第2侧壁部141e的一端(图中Y轴负侧的端部)起、沿着底面部341a的另一方的长边部分(图中X轴负侧的长边部分)直线状地延伸的部分。弹性臂部342d是从第2侧壁部141e的另一端(图中Y轴正侧的端部)起、沿着底面部341a的另一方的长边部分(图中X轴负侧的长边部分)直线状地延伸的部分。
这样构成的弹性支承部340主要通过弹性臂部342a~342d分别在横向(图中X轴方向)大幅地挠曲,由此在横向(图中X轴方向)上弹性变形。这里,弹性臂部342a~342d分别为,纵向宽度(图中Z轴方向的宽度)比较短,并且沿着振动体保持部341的长边方向(图中Y轴方向)延伸的直线部具有充分的长度,即,具有充分的弹性有效长,因此能够在横向(图中X轴方向)上大幅地挠曲。由此,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30能够实现振动体单元330的薄型化,并且能够获得振动体单元330的在横向(图中X轴方向)上的充分的振动。
另外,如图28~图30所示,弹性臂部342a~342d的各自的前端部向外侧被折弯成曲柄状,由此形成与沿着振动体保持部341的长边方向(图中Y轴方向)延伸的直线部(弹性有效部分)相比位于靠外侧的平面部(“壳体固定部”的一例),在该平面部,通过任意的固定构件(例如,粘接件、铆钉、螺钉等),被固定于壳体310的下侧壳311的侧壁部的内表面。由此,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30,如图30所示,能够使弹性臂部342a~342d的各自的直线部位于振动体保持部341与下侧壳311的侧壁部之间的大致中央,在弹性臂部342a~342d,分别能够确保在左右两方向(图中X轴方向)上的充分的偏转幅度。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如下构成,即,通过弹性臂部342a~342d的各自的向外侧的弹簧力,使弹性臂部342a~342d的各自的上述平面部与下侧壳311的侧壁部的内表面接触,由此将弹性臂部342a~342d的各自的上述平面部固定于下侧壳311的侧壁部的内表面的构成。
(永久磁铁351的磁化状态)
图31是第3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30具备的永久磁铁351的磁化状态的图。这里,对在从图中Y轴负侧俯视永久磁铁351时的永久磁铁351的磁化状态进行说明。
如图31所示,永久磁铁351在从图中Y轴负侧俯视时,被分为在横向(图中X轴方向)上排列的4个区域,各区域被磁化为与相邻的区域不同的磁极。例如,在图31所示的例子中,左起第1个区域即第1磁化区域351a被磁化为S极,左起第2个区域即第2磁化区域351b被磁化为N极。磁化区域351a、351b是与振动体单元330具备的磁芯331的一方的端部(图中Y轴负侧的端部)对置的区域。另外,在图31所示的例子中,左起第3个区域即第3磁化区域351c被磁化为S极,左起第4个区域即第4磁化区域351d被磁化为N极。磁化区域351c、351d是与振动体单元330具备的磁芯333的一方的端部(图中Y轴负侧的端部)对置的区域。
另外,虽图示省略,但与永久磁铁351对置设置的永久磁铁352,与永久磁铁351同样地,被分割为在从图中Y轴负侧俯视时在横向(图中X轴方向)上排列的4个区域,各区域被磁化为与相邻的区域不同的磁极。但是,永久磁铁352与永久磁铁351相反地,左起第1个区域即第1磁化区域被磁化为N极,左起第2个区域即第2磁化区域被磁化为S极。第1、第2磁化区域是与振动体单元330具备的磁芯331的另一方的端部(图中Y轴正侧的端部)对置的区域。另外,永久磁铁352为,左起第3个区域即第3磁化区域被磁化为N极,左起第4个区域即第4磁化区域被磁化为S极。第3、第4磁化区域是与振动体单元330具备的磁芯333的另一方的端部(图中Y轴正侧的端部)对置的区域。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30,对2个电磁铁330A、330B的前方以及后方分别设置被磁化为4极的永久磁铁,但也可以代替于此而使用被磁化为2极的2个永久磁铁。或者,也可以使用被磁化为1极的4个永久磁铁。
(振动体单元330的动作)
图32A以及图32B是用于说明第3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30具备的振动体单元330的动作的图。
在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30中,通过在构成第1电磁铁330A的线圈332中流通交流电流,由此在第1电磁铁330A的周围产生交变磁场,以磁芯331的两端成为互相不同的极性的方式,使磁芯331的两端磁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30中,通过在构成第2电磁铁330B的线圈334中流通交流电流,由此在第2电磁铁330B的周围产生交变磁场,以磁芯333的两端成为互相不同的极性的方式,使磁芯333的两端磁化。
例如,如图32A所示那样,磁芯331、磁芯333的各自的一端(图中Y轴负侧的端部)被磁化为N极的情况下,在磁芯331的一端产生向永久磁铁351的第1磁化区域351a(S极)被牵引的引力和与永久磁铁351的第2磁化区域351b(N极)互相排斥的斥力。同时,在被磁化为S极的磁芯331的另一端,产生向永久磁铁352的第1磁化区域(N极)被牵引的引力和与永久磁铁352的第2磁化区域(S极)互相排斥的斥力。
另外,在磁芯333的一端,产生向永久磁铁351的第3磁化区域351c(S极)被牵引的引力和与永久磁铁351的第4磁化区域351d(N极)互相排斥的斥力。同时,在被磁化为S极的磁芯333的另一端,产生向永久磁铁352的第3磁化区域(N极)被牵引的引力和与永久磁铁352的第4磁化区域(S极)互相排斥的斥力。
由此,振动体单元330向左方向(图中箭头D1方向)移动。此时,振动体单元330的向左方向的推力为,第1电磁铁330A的向左方向的推力与第2电磁铁330B的向左方向的推力被合计而得到的。由此,振动体单元330使弹性支承部340弹性变形,并且可获得用于以规定的共振频率振动的充分的推力。
另一方面,如图32B所示,在磁芯331、磁芯333的各自的一端(图中Y轴负侧的端部)被磁化为S极的情况下,在磁芯331的一端,产生向永久磁铁351的第2磁化区域351b(N极)被牵引的引力和与永久磁铁351的第1磁化区域351a(S极)互相排斥的斥力。同时,在被磁化为N极的磁芯331的另一端,产生向永久磁铁352的第2磁化区域(S极)被牵引的引力和与永久磁铁352的第1磁化区域(N极)互相排斥的斥力。
另外,在磁芯333的一端,产生向永久磁铁351的第4磁化区域351d(N极)被牵引的引力和与永久磁铁351的第3磁化区域351c(S极)互相排斥的斥力。同时,在被磁化为N极的磁芯333的另一端,产生向永久磁铁352的第4磁化区域(S极)被牵引的引力和与永久磁铁352的第3磁化区域(N极)互相排斥的斥力。
由此,振动体单元330向右方向(图中箭头D3方向)移动。此时,振动体单元330的向右方向的推力为,第1电磁铁330A的向右方向的推力与第2电磁铁330B的向右方向的推力被合计而得到的。由此,振动体单元330使弹性支承部340弹性变形,并且可获得用于以规定的共振频率振动的充分的推力。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30中,通过在线圈332、334中流通电流,由此振动体单元330的移动方向被决定为左方向或右方向。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30中,通过对线圈332、334供给交流电流,由此如图32A所示那样振动体单元330的向左方向(图中箭头D1方向)的移动和如图32B所示那样振动体单元330的向右方向(图中箭头D3方向)的移动交替地反复。由此,振动体单元330在左右方向(图中X轴方向)上振动。
这里,振动体单元330通过弹性支承部340来支承,根据第1固有振动数,沿着横向(图中X轴方向)振动。第1固有振动数根据第1弹性系数以及振动体单元330的质量来确定。即,从外部电路控制对线圈332、334供给的交流电流的频率,使第1电磁铁330A以及第2电磁铁330B分别产生与第1固有振动数相同的频率的交变磁场,由此振动体单元330沿着横向(图中X轴方向)充分地振动。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详述,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书记载的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或变更。
例如,弹性支承部具备的弹性臂部的构成(例如,个数、长度等)不限于上述第1~第3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构成。另外,例如,弹性支承部具备的弹性梁部的构成(例如,个数、形状、宽度、设置位置等)不限于上述第1~第3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构成。即,弹性臂部以及弹性梁部的构成是根据振动产生装置的各种规格(例如,期望的共振频率、壳体的尺寸的限制等),适当变更而得到的。另外,在弹性臂部的前端设置的壳体固定部,不限定于上述第1、第2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平面形状,只要是适于与壳体的固定的形状即可,例如可以是与壳体的安装位置的形状相应的折弯形状、与壳体的安装面相应的曲面形状等。
另外,例如,在上述第1~第3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10、20、30中,也可以采用在弹性支承部具备的保持部的底面部不设置开口部的构成。即,在上述第1~第3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弹性支承部特别地在上下方向上容易弹性变形,而在弹性支承部具备的保持部的底面部设置开口部,但即使不设置该开口部,只要能够获得期望的共振频率的振动,也可以不设置该开口部。
另外,在上述第1~第3实施方式中,在振动体单元130、230、330中在横向上并排设置2个电磁铁,但不限于此,例如,在振动体单元130、230、330中也可以在横向上并排设置3个以上的电磁铁。
另外,在上述第1~第3实施方式中,在振动体单元130、230、330中的2个电磁铁之间设置1个重锤,但不限于此。例如,在振动体单元130、230、330中,可以设置2个以上的重锤,也可以在2个电磁铁之间以外的位置设置重锤。另外,也可以设置棱柱状以外的形状的重锤。
另外,在上述第1~第3实施方式中,在振动体单元130、230、330侧,设置多个电磁铁作为“第1磁场产生构件”,在壳体110、210、310侧,设置多个永久磁铁作为“第2磁场产生构件”,但不限于此。即,也可以在振动体单元130、230、330侧设置多个永久磁铁作为“第1磁场产生构件”,并在壳体110、210、310侧设置多个电磁铁作为“第2磁场产生构件”.
另外,在上述第1~第3实施方式中,采用振动体保持部141、241、341保持振动体单元130、230、330的构成,但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振动体保持部141、241、341简单固定于振动体单元130、230、330的构成。
另外,例如可以将在第3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30中设置的的构成(例如,通过片材形成的固定部、通过爪部将壳体卡合的构成、通过凸缘而保持磁芯的前端的构成等),设置于第1、第2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10、20中。
本国际申请主张基于2017年8月3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第2017-151068号以及2017年10月13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第2017-199862号的优先权,将该申请的全部内容援引于本国际申请。
符号说明
10、20、30:振动产生装置;
110、210:壳体;
111、211:下侧壳;
111A、211A:爪部;
112、212:上侧壳;
113、213:开口部;
130、230:振动体单元(振动体);
130A:第1电磁铁(第1磁场产生构件);
130B:第2电磁铁(第1磁场产生构件);
131:磁芯;
132:线圈;
133:磁芯;
134:线圈;
135:重锤;
136、137、236、237:支架;
140、240:弹性支承部;
141、241:振动体保持部;
141a、241a:底面部;
141b、241b:第1壁部;
141c、241c:第2壁部;
141d、241d:第1侧壁部;
141e、241e:第2侧壁部;
141f、241f:开口部;
142、242:弹性臂部;
142a:弹性臂部(第1弹性臂部);
142b:弹性臂部(第2弹性臂部);
142c:弹性臂部(第3弹性臂部);
142d:弹性臂部(第4弹性臂部);
242a:弹性臂部(第5弹性臂部);
242b:弹性臂部(第6弹性臂部);
143、243:弹性梁部;
151~154:永久磁铁(第2磁场产生构件);
160、260:FPC;
161~164、261~266:电极端子;
171~174:隔件;
310:壳体;
311:下侧壳;
312:上侧壳;
311C、312C:片材(固定部);
330:振动体单元;
330A:第1电磁铁;
330B:第2电磁铁;
331、333:磁芯;
332、334:线圈;
335:重锤;
336~339:凸缘;
340:弹性支承部;
351、352:永久磁铁。

Claims (9)

1.一种振动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壳体;
收容于壳体的振动体;
弹性支承部,将上述振动体支承为能够沿着互相交叉的第1方向以及第2方向而振动;以及
磁驱动部,沿着上述第1方向以及上述第2方向地使用磁力而驱动上述振动体,
上述磁驱动部具有:
多个第1磁场产生构件,在上述振动体中,在上述第1方向或上述第2方向上具有规定的间隔地并排配置;以及
多个第2磁场产生构件,在上述壳体中,相对于上述多个第1磁场产生构件的各自的两端部对置设置,
上述壳体在与上述第1方向以及上述第2方向交叉的第3方向上具有长边方向。
2.一种振动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壳体;
收容于壳体的振动体;
弹性支承部,将上述振动体支承为能够沿着互相交叉的第1方向以及第2方向而振动;以及
磁驱动部,沿着上述第1方向以及上述第2方向地使用磁力而驱动上述振动体,
上述磁驱动部具有:
多个第1磁场产生构件,在上述振动体中,在上述第1方向或上述第2方向上具有规定的间隔地并排配置;以及
多个第2磁场产生构件,在上述壳体中,相对于上述多个第1磁场产生构件的各自的两端部对置设置,
上述振动体在上述多个第1磁场产生构件之间设置有重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振动体还具备保持部件,该保持部件以互相具有规定的间隔的状态保持上述多个第1磁场产生构件的各自的端部和上述重锤的端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弹性支承部,在与上述多个第1磁场产生构件的各自的端部对置的位置具有将上述多个第1磁场产生构件的各自的端部固定的固定部。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振动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保持部件,能够保持用于对上述多个第1磁场产生构件的各自的线圈供给电流的柔性印刷电路基板的、与上述线圈连接一侧的端部。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振动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磁场产生构件是具有磁芯以及线圈的电磁铁,
上述第2磁场产生构件是永久磁铁。
7.一种振动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壳体;
收容于壳体的振动体;
弹性支承部,将上述振动体支承为能够沿着第1方向振动;以及
磁驱动部,沿着上述第1方向地、使用磁力而驱动上述振动体,
上述磁驱动部具有:
多个线圈,在上述振动体中,在上述第1方向上,具有规定的间隔而排列配置;以及
多个磁铁,在上述壳体中,相对于上述多个线圈的各自的两端部对置设置,
上述多个线圈分别在与上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3方向上延伸,
上述壳体在上述第3方向上具有长边方向。
8.一种振动产生装置,具备:
壳体;
收容于壳体的振动体;
弹性支承部,将上述振动体支承为能够沿着第1方向振动;以及
磁驱动部,沿着上述第1方向地、使用磁力而驱动上述振动体,
上述磁驱动部具有:
多个线圈,在上述振动体中,在上述第1方向上,具有规定的间隔而排列配置;以及
多个磁铁,在上述壳体中,相对于上述多个线圈的各自的两端部对置设置,
上述多个线圈分别在与上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3方向上延伸,
上述振动体在上述多个线圈之间设置有重锤。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振动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壳体具有能够互相分离的下侧壳以及上侧壳,
上述下侧壳以及上述上侧壳分别具有向外侧突出的平板状的片材,
在上述下侧壳以及上述上侧壳互相结合的状态下,上述下侧壳的上述片材与上述上侧壳的上述片材互相重合,而形成用于将上述壳体固定于对象设备的固定部。
CN201880050354.3A 2017-08-03 2018-07-31 振动产生装置 Active CN1109971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51068 2017-08-03
JP2017-151068 2017-08-03
JP2017-199862 2017-10-13
JP2017199862 2017-10-13
PCT/JP2018/028661 WO2019026905A1 (ja) 2017-08-03 2018-07-31 振動発生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97166A true CN110997166A (zh) 2020-04-10
CN110997166B CN110997166B (zh) 2021-06-29

Family

ID=652326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50354.3A Active CN110997166B (zh) 2017-08-03 2018-07-31 振动产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383270B2 (zh)
JP (1) JP6864097B2 (zh)
CN (1) CN110997166B (zh)
WO (1) WO201902690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83914A (zh) * 2020-11-30 2022-06-03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线性致动器
CN115427160A (zh) * 2020-04-23 2022-12-02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振动产生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22661B2 (ja) * 2018-10-31 2023-02-15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振動呈示装置
JP7156411B2 (ja) * 2019-02-05 2022-10-19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振動子支持構造、振動モータおよび電子機器
JP7325225B2 (ja) * 2019-05-31 2023-08-14 ニデックインスツルメンツ株式会社 アクチュエータ
WO2023047696A1 (ja) * 2021-09-27 2023-03-30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リニア振動モータ
WO2023047697A1 (ja) * 2021-09-27 2023-03-30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リニア振動モータ
CN217693033U (zh) * 2021-12-29 2022-10-28 瑞声开泰声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具有振动功能的电子设备
WO2024095622A1 (ja) * 2022-11-01 2024-05-10 アルプス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振動発生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9034A (zh) * 1999-07-27 2001-10-24 岩崎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电磁装置及其驱动电路
WO2007086426A1 (ja) * 2006-01-24 2007-08-02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oration 加速度発生装置及び擬似力覚発生装置
CN101923201A (zh) * 2009-06-09 2010-12-22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透镜驱动装置
US20130061736A1 (en) * 2011-09-09 2013-03-14 Tomokuni Wauke Vibration generator
CN204967588U (zh) * 2015-09-23 2016-01-13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线性振动马达
CN105598022A (zh) * 2014-11-14 2016-05-25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振动产生装置
CN106471719A (zh) * 2014-12-26 2017-03-01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致动器
CN206272459U (zh) * 2015-10-30 2017-06-20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振动马达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21482A2 (ko) * 2008-08-18 2010-02-25 Lee In Ho 수평 선형 진동기
CN106411092B (zh) * 2016-10-27 2019-02-26 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振动马达
CN206341125U (zh) * 2016-12-12 2017-07-18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振动电机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9034A (zh) * 1999-07-27 2001-10-24 岩崎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电磁装置及其驱动电路
WO2007086426A1 (ja) * 2006-01-24 2007-08-02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oration 加速度発生装置及び擬似力覚発生装置
CN101923201A (zh) * 2009-06-09 2010-12-22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透镜驱动装置
US20130061736A1 (en) * 2011-09-09 2013-03-14 Tomokuni Wauke Vibration generator
CN105598022A (zh) * 2014-11-14 2016-05-25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振动产生装置
CN106471719A (zh) * 2014-12-26 2017-03-01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致动器
CN204967588U (zh) * 2015-09-23 2016-01-13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线性振动马达
CN206272459U (zh) * 2015-10-30 2017-06-20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振动马达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27160A (zh) * 2020-04-23 2022-12-02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振动产生装置
CN115427160B (zh) * 2020-04-23 2024-04-26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振动产生装置
CN114583914A (zh) * 2020-11-30 2022-06-03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线性致动器
CN114583914B (zh) * 2020-11-30 2024-04-19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线性致动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383270B2 (en) 2022-07-12
CN110997166B (zh) 2021-06-29
WO2019026905A1 (ja) 2019-02-07
US20200156112A1 (en) 2020-05-21
JP6864097B2 (ja) 2021-04-21
JPWO2019026905A1 (ja) 2020-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97166B (zh) 振动产生装置
US8299658B2 (en) Horizontal linear vibrator
KR102202568B1 (ko) 진동 발생 장치 및 전자 기기
US8803373B2 (en) Linear vibration motor
US20110068641A1 (en) Horizontal linear vibrator
CN111316543B (zh) 振动产生装置
CN107171526A (zh)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KR20110028960A (ko) 선형 진동자
JP6663762B2 (ja) リニア振動モータ
US20200274432A1 (en) Vibration generating device
JP2019025390A (ja) 振動発生装置
CN108028591A (zh) 线性振动马达
US10505436B2 (en) Linear vibration motor
CN111921828B (zh) 振动产生装置
CN114761142B (zh) 振动产生装置
JP2019081158A (ja) 振動発生装置
WO2019026878A1 (ja) 振動発生装置
CN111921827B (zh) 振动产生装置
CN115427160B (zh) 振动产生装置
WO2019013083A1 (ja) 振動発生装置
CN117175882B (zh) 振动马达和电子设备
CN115733329A (zh) 一种y向线性振动马达
KR20190057948A (ko) 진동 모터
CN114785083A (zh) 振动马达
JP2018029480A (ja) 振動発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