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90319B - 同步串行总线复用方法、装置、终端和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同步串行总线复用方法、装置、终端和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90319B
CN110990319B CN201911187938.8A CN201911187938A CN110990319B CN 110990319 B CN110990319 B CN 110990319B CN 201911187938 A CN201911187938 A CN 201911187938A CN 110990319 B CN110990319 B CN 1109903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driving module
multiplexing
module
appl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8793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90319A (zh
Inventor
靳强
李明星
王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hunderston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hundersto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hunderston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hundersto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8793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9031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903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903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903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903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0Bus structure
    • G06F13/4063Device-to-bus coupling
    • G06F13/4068Electrical coupling
    • G06F13/4072Drivers or receiv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 G06F13/428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on a serial bus, e.g. I2C bus, SPI b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2213/0016Inter-integrated circuit (I2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嵌入式芯片领域,提供了同步串行总线复用方法、装置终端和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减少主芯片与VGA和IC接口连接时的耗费的管脚数量。所述方法包括:将主芯片对应于同步串行总线的管脚申请为复用驱动模块驱动的输入输出管脚;复用驱动模块判断当前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若当前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为第一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则将复用驱动模块驱动的输入输出管脚申请给第一接口使用;若当前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为第二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则将复用驱动模块驱动的输入输出管脚申请给第二接口使用。本发明节省了主芯片的管脚资源,为主芯片增加其他更多功能提供了便利,在软件层面也实现了同步串行总线的复用。

Description

同步串行总线复用方法、装置、终端和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 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嵌入式芯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同步串行总线复用方法、装置、终端和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I2C总线是一种双向二线制同步串行总线,两根线中一根为数据传输线,一根为同步时钟线,I2C总线实现了硬件上只需要两根线即可使总线之上的器件之间进行信息传送;与I2C总线相关的是VGA。所谓VGA,是一种视频接口,常见于电脑的蓝色15针接口,用于模拟视频信号传输,该接口的线路共有15根,其中7根与CPU管脚相连,7根中的5根用于模拟信号传输,2根连接I2C总线的管脚,用于和显示设备通信获取显示设备的edid信息。与VGA类似,IC接口(即使用iso7861传输协议的接口)中也具有用于在IC与CPU之间传输数据的两根线路,同步时钟线通常为3Mhz以上,数据线上传输符合iso7816传输协议的数据。
由于VGA需要长期不停工作,而VGA接口的I2C总线与IC接口的两根线路所使用的时钟协议不相同,因此,在现有技术方案中,VGA接口的I2C总线与IC接口的两根线路在硬件上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使用,即没有复用一说。
然而,由于嵌入式系统的特点,CPU的管脚是弥足珍贵的资源,而现有的嵌入式主芯片方案中,主芯片与VGA接口连接时至少需要7根管脚,与IC接口连接时至少需要3根管脚,这种连接方式至少需要耗费嵌入式主芯片为数不多的管脚中的10根管脚,因此,管脚资源耗费巨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同步串行总线复用方法、装置、终端和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减少主芯片与VGA和IC接口连接时的耗费的管脚数量。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步串行总线复用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均通过同一同步串行总线与主芯片连接的场景,所述同步串行总线包括一根数据线和一根同步时钟线,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主芯片对应于所述同步串行总线的管脚申请为复用驱动模块驱动的输入输出管脚;
所述复用驱动模块判断当前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
若所述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为所述第一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则将所述复用驱动模块驱动的输入输出管脚申请给所述第一接口使用;
若所述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为所述第二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则将所述复用驱动模块驱动的输入输出管脚申请给所述第二接口使用。
具体地,所述若所述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为所述第一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则将所述复用驱动模块驱动的输入输出管脚申请给所述第一接口使用,包括:
若所述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为所述第一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则所述复用驱动模块以所述输入输出管脚信息作为入参,调用所述第一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的管脚信息接收函数;
所述第一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的管脚信息接收函数以所述复用驱动模块传递的参数作为入参,调用所述第一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的管脚申请函数,所述复用驱动模块传递的参数包括所述输入输出管脚信息。
具体地,所述若所述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为所述第二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则将所述复用驱动模块驱动的输入输出管脚申请给所述第二接口使用,包括:
若所述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为所述第二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则所述复用驱动模块以所述输入输出管脚信息作为入参,调用所述第二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的管脚信息接收函数;
所述第二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的管脚信息接收函数以所述复用驱动模块传递的参数作为入参,调用所述第二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的管脚申请函数,所述复用驱动模块传递的参数包括所述输入输出管脚信息。
具体地,所述复用驱动模块判断当前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包括:
所述当前应用打开所述复用驱动模块生成的设备节点;
若所述当前应用所打开设备节点为所述第一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设备节点,则确定所述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为所述第一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
若所述当前应用所打开设备节点为所述第二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设备节点,则确定所述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为所述第二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
具体地,所述第一接口为VGA接口,所述第二接口为IC接口。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步串行总线复用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均通过同一同步串行总线与主芯片连接的场景,所述同步串行总线包括一根数据线和一根同步时钟线,所述装置包括:
管脚复用申请模块,用于将所述主芯片对应于所述同步串行总线的管脚申请为复用驱动模块驱动的输入输出管脚;
判断模块,用于所述复用驱动模块判断当前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
第一使用申请模块,用于若所述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为所述第一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则将所述复用驱动模块驱动的输入输出管脚申请给所述第一接口使用;
第二使用申请模块,用于若所述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为所述第二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则将所述复用驱动模块驱动的输入输出管脚申请给所述第二接口使用。
具体地,所述第一使用申请模块包括第一调用单元和第二调用单元,所述第二使用申请模块包括第三调用单元和第四调用单元;
所述第一调用单元,用于若所述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为所述第一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则所述复用驱动模块以所述输入输出管脚信息作为入参,调用所述第一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的管脚信息接收函数;
所述第二调用单元,用于所述第一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的管脚信息接收函数以所述复用驱动模块传递的参数作为入参,调用所述第一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的管脚申请函数,所述复用驱动模块传递的参数包括所述输入输出管脚信息;
所述第三调用单元,用于若所述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为所述第二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则所述复用驱动模块以所述输入输出管脚信息作为入参,调用所述第二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的管脚信息接收函数;
所述第四调用单元,用于所述第二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的管脚信息接收函数以所述复用驱动模块传递的参数作为入参,调用所述第二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的管脚申请函数,所述复用驱动模块传递的参数包括所述输入输出管脚信息。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下方法的步骤,且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均通过同一同步串行总线与主芯片连接的场景,所述同步串行总线包括一根数据线和一根同步时钟线:
将所述主芯片对应于所述同步串行总线的管脚申请为复用驱动模块驱动的输入输出管脚;
所述复用驱动模块判断当前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
若所述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为所述第一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则将所述复用驱动模块驱动的输入输出管脚申请给所述第一接口使用;
若所述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为所述第二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则将所述复用驱动模块驱动的输入输出管脚申请给所述第二接口使用。
具体地,所述若所述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为所述第一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则将所述复用驱动模块驱动的输入输出管脚申请给所述第一接口使用,包括:
若所述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为所述第一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则所述复用驱动模块以所述输入输出管脚信息作为入参,调用所述第一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的管脚信息接收函数;
所述第一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的管脚信息接收函数以所述复用驱动模块传递的参数作为入参,调用所述第一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的管脚申请函数,所述复用驱动模块传递的参数包括所述输入输出管脚信息。
具体地,所述若所述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为所述第二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则将所述复用驱动模块驱动的输入输出管脚申请给所述第二接口使用,包括:
若所述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为所述第二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则所述复用驱动模块以所述输入输出管脚信息作为入参,调用所述第二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的管脚信息接收函数;
所述第二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的管脚信息接收函数以所述复用驱动模块传递的参数作为入参,调用所述第二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的管脚申请函数,所述复用驱动模块传递的参数包括所述输入输出管脚信息。
具体地,所述复用驱动模块判断当前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包括:
所述当前应用打开所述复用驱动模块生成的设备节点;
若所述当前应用所打开设备节点为所述第一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设备节点,则确定所述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为所述第一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
若所述当前应用所打开设备节点为所述第二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设备节点,则确定所述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为所述第二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
具体地,所述第一接口为VGA接口,所述第二接口为IC接口。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方法的步骤,且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均通过同一同步串行总线与主芯片连接的场景,所述同步串行总线包括一根数据线和一根同步时钟线:
将所述主芯片对应于所述同步串行总线的管脚申请为复用驱动模块驱动的输入输出管脚;
所述复用驱动模块判断当前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
若所述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为所述第一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则将所述复用驱动模块驱动的输入输出管脚申请给所述第一接口使用;
若所述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为所述第二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则将所述复用驱动模块驱动的输入输出管脚申请给所述第二接口使用。
具体地,所述若所述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为所述第一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则将所述复用驱动模块驱动的输入输出管脚申请给所述第一接口使用,包括:
若所述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为所述第一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则所述复用驱动模块以所述输入输出管脚信息作为入参,调用所述第一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的管脚信息接收函数;
所述第一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的管脚信息接收函数以所述复用驱动模块传递的参数作为入参,调用所述第一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的管脚申请函数,所述复用驱动模块传递的参数包括所述输入输出管脚信息。
具体地,所述若所述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为所述第二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则将所述复用驱动模块驱动的输入输出管脚申请给所述第二接口使用,包括:
若所述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为所述第二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则所述复用驱动模块以所述输入输出管脚信息作为入参,调用所述第二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的管脚信息接收函数;
所述第二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的管脚信息接收函数以所述复用驱动模块传递的参数作为入参,调用所述第二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的管脚申请函数,所述复用驱动模块传递的参数包括所述输入输出管脚信息。
具体地,所述复用驱动模块判断当前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包括:
所述当前应用打开所述复用驱动模块生成的设备节点;
若所述当前应用所打开设备节点为所述第一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设备节点,则确定所述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为所述第一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
若所述当前应用所打开设备节点为所述第二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设备节点,则确定所述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为所述第二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
具体地,所述第一接口为VGA接口,所述第二接口为IC接口。
不同于现有技术VGA接口的I2C总线与IC接口的两根线路在硬件上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使用,导致需要耗费宝贵的CPU管脚资源,本发明一方面在硬件上将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均通过同一同步串行总线与主芯片连接,这种连接方式节省了主芯片的管脚资源,为主芯片增加其他更多功能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若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为第一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则将复用驱动模块驱动的输入输出管脚申请给第一接口使用,否则,将所述复用驱动模块驱动的输入输出管脚申请给第二接口使用,这就保证了在系统内需要使用第二接口对应的硬件设备时,将第一接口内的总线复用为第二接口的协议进行使用而不影响第一接口的数据传输,在软件层面也实现了同步串行总线的复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同步串行总线复用方法的流程图;
图2-a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主芯片方案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2-b是现有技术提供的Linux嵌入式SoC与VGA接口和IC接口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3-a是本发明提供的主芯片方案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3-b是本发明提供的Linux嵌入式SoC与VGA接口和IC接口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用驱动模块判断当前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同步串行总线复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这样的形容词仅可以用于将一个元素或动作与另一元素或动作进行区分,而不必要求或暗示任何实际的这种关系或顺序。在环境允许的情况下,参照元素或部件或步骤(等)不应解释为局限于仅元素、部件、或步骤中的一个,而可以是元素、部件、或步骤中的一个或多个等。
在本说明书中,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同步串行总线复用方法和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步骤S101至S104,详述如下:
步骤S101:将主芯片对应于同步串行总线的管脚申请为复用驱动模块驱动的输入输出管脚。
在硬件层面,如附图2-a所示,是现有的主芯片方案的连接方式,从中可以看出,作为同步串行总线的两根线路(一根数据线,一根同步时钟线),分属于两个独立的硬件接口,这就需要耗费主芯片的4个管脚。附图3-a是附图的方法所应用的场景,即,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均通过同一同步串行总线与主芯片连接,其中,同步串行总线包括一根数据线和一根同步时钟线,对应到主芯片就是与主芯片的两个管脚相连即一根数据线连接主芯片的一个管脚,一根同步时钟线连接主芯片的另一个管脚。附图2-a与附图3-a相比,显然,附图3-a的连接方式节省了主芯片的两根管脚资源,为主芯片增加其他更多功能提供了便利。具体到Linux嵌入式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SoC)与VGA接口和IC接口相连,附图2-b是现有的连接方式,附图3-b是本发明提供的连接方式。附图3-b的同步串行总线即一根数据线(即DATA线),一根同步时钟线(即CLOCK线)既可以分别作为附图2-b中连接嵌入式SoC与VGA接口的数据线(即I2C DATA线)和同步时钟线(即I2C CLOCK线)使用,又可以分别作为附图2-b中连接嵌入式SoC与IC接口的数据线(即DATA线)和同步时钟线(即CLOCK线)使用。在CPU管脚资源弥足珍贵的嵌入式主芯片方案中,附图3-b示例的管脚复用方式的优势更加明显,因为节省出来的管脚资源可以为嵌入式主芯片增加其他更多功能提供便利。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除了原有的第一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和第二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之外,额外增加了一个驱动模块即复用驱动模块。在复用驱动模块初始化时,可以使用该复用驱动模块内的函数将主芯片对应于同步串行总线的管脚申请为复用驱动模块驱动的输入输出管脚,换言之,在复用驱动模块初始化时,主芯片对应于同步串行总线的两个管脚将暂时由复用驱动模块接管。以Linux嵌入式主芯片与VGA接口和IC接口连接的主芯片方案为例,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新增的复用驱动模块在其初始化时,使用Linux的固定输入输出(Input Output,IO)管脚请求方法,将Linux主芯片对应于VGA接口的I2C总线和IC接口的同步串行总线复用的两根管脚,申请为复用驱动模块驱动的IO管脚。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接口对应于硬件设备,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常对接口与相应的硬件设备不做区分,即提及接口,则提及了该接口相应的硬件设备。例如,附图3-b的应用场景,VGA接口对应于其显示设备,IC接口则对应于其IC卡。
步骤S102:复用驱动模块判断当前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
作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复用驱动模块判断当前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可通过如下步骤S401至S403实现:
步骤S401:当前应用打开复用驱动模块生成的设备节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与复用驱动模块相关硬件的结构将被一个使用该复用驱动模块的标准方法注册,经注册后,生成可被应用打开的对应设备节点,即一个结构体对应于一个设备节点。仍然以附图3-b示例的应用场景为例,复用驱动模块内使用Linux驱动中的标准结构miscdevice定义2个结构:i2c_device和smc_device,其中,i2c_device对应于VGA接口的I2C总线或管脚,smc_device对应于IC接口的同步串行总线(即一根数据线,一根同步时钟线)或管脚,miscdevice结构中file_operations标准结构具有函数指针,针对此复用驱动模块内定义的2个结构,其内的函数指针指向该复用驱动模块内定义的函数i2c_dev_open和smc_dev_open,i2c_device和smc_device这2个标准miscdevice结构会被使用Linux驱动模块的标准方法misc_register进行注册,注册后会在系统内生成/dev/i2c和/dev/smc这两个可被应用打开的设备节点,分别对应于VGA接口或显示设备和IC接口或IC卡。
步骤S402:若当前应用所打开设备节点为第一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设备节点,则确定当前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为第一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一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设备节点被应用打开时,根据复用驱动模块的关联逻辑,复用驱动模块内的一个设备节点打开函数,即打开第一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设备节点的函数会被调用,该函数被调用的事实即可确定当前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为第一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以附图3-b的应用场景为例,假设当前应用是图像输出软件服务,则当/dev/i2c这个设备节点被图像输出软件服务这一应用打开时,根据复用驱动模块的关联逻辑,复用驱动模块内的设备节点打开函数i2c_dev_open即会被调用,从而确定图像输出软件服务所对应驱动模块为VGA接口对应硬件设备即显示设备I2C总线的驱动模块。
步骤S403:若当前应用所打开设备节点为第二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设备节点,则确定当前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为第二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
与前述实施例类似,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二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设备节点被应用打开时,根据复用驱动模块的关联逻辑,复用驱动模块内的一个设备节点打开函数,即打开第二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设备节点的函数会被调用,该函数被调用的事实即可确定当前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为第二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仍以附图3-b的应用场景为例,假设当前应用是使用IC的应用,则当/dev/smc这个设备节点被使用IC的应用打开时,根据复用驱动模块的关联逻辑,复用驱动模块内的设备节点打开函数smc_dev_open即会被调用,从而确定使用IC的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为IC接口对应硬件设备即IC卡的同步串行总线的驱动模块。
步骤S103:若当前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为第一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则将复用驱动模块驱动的输入输出管脚申请给第一接口使用。
在本发明实施例,若当前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为第一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则将复用驱动模块驱动的输入输出管脚申请给第一接口使用可以是:若当前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为第一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则复用驱动模块以申请为该复用驱动模块驱动的输入输出管脚信息作为入参,调用第一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的管脚信息接收函数;第一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的管脚信息接收函数以复用驱动模块传递的参数作为入参,调用第一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的管脚申请函数,其中,复用驱动模块传递的参数可以是复用驱动模块初始化时,该复用驱动模块申请为其驱动的输入输出管脚信息。具体到附图3-b的应用场景,事先定义了gpio_decs这样一个结构体,该结构体描述了Linux嵌入式SoC(主要是嵌入式主芯片)的管脚信息,包括在初始化阶段申请为复用驱动模块驱动的输入输出管脚,复用驱动模块将gpio_decs作为参数,通过调用VGA接口对应硬件设备即显示设备的驱动模块的管脚信息接收函数receive_gpio_decs,将gpio_decs传输给VGA接口对应显示设备的驱动模块,VGA接口对应显示设备的驱动模块内管脚信息接收函数receive_gpio_decs再以复用驱动模块传递过来的参数即gpio_decs作为入参,调用VGA接口对应显示设备的驱动模块的管脚申请函数gpio_request,从而实现将复用驱动模块驱动的输入输出管脚申请给VGA接口使用。
步骤S104:若当前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为第二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则将复用驱动模块驱动的输入输出管脚申请给第二接口使用。
在本发明实施例,若当前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为第二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则将复用驱动模块驱动的输入输出管脚申请给第二接口使用可以是:若当前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为第二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则复用驱动模块以申请为该复用驱动模块驱动的输入输出管脚信息作为入参,调用第二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的管脚信息接收函数;第二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的管脚信息接收函数以复用驱动模块传递的参数作为入参,调用第二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的管脚申请函数,其中,复用驱动模块传递的参数可以是复用驱动模块初始化时,该复用驱动模块申请为其驱动的输入输出管脚信息。具体到附图3-b的应用场景,事先定义了gpio_decs这样一个结构体,该结构体描述了Linux嵌入式SoC(主要是嵌入式主芯片)的管脚信息,包括在初始化阶段,申请为复用驱动模块驱动的输入输出管脚,复用驱动模块将gpio_decs作为参数,通过调用IC接口对应硬件设备即IC卡的驱动模块的管脚信息接收函数receive_gpio_decs,将gpio_decs传输给IC接口对应IC卡的驱动模块,IC接口对应IC卡的驱动模块内管脚信息接收函数receive_gpio_decs再以复用驱动模块传递过来的参数即gpio_decs作为入参,调用IC接口对应IC卡的驱动模块的管脚申请函数gpio_request,从而实现将复用驱动模块驱动的输入输出管脚申请给IC接口使用。
从上述附图1示例的同步串行总线复用方法可知,不同于现有技术VGA接口的I2C总线与IC接口的两根线路在硬件上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使用,导致需要耗费宝贵的CPU管脚资源,本发明一方面在硬件上将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均通过同一同步串行总线与主芯片连接,这种连接方式节省了主芯片的管脚资源,为主芯片增加其他更多功能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若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为第一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则将复用驱动模块驱动的输入输出管脚申请给第一接口使用,否则,将所述复用驱动模块驱动的输入输出管脚申请给第二接口使用,这就保证了在系统内需要使用第二接口对应的硬件设备时,将第一接口内的总线复用为第二接口的协议进行使用而不影响第一接口的数据传输,在软件层面也实现了同步串行总线的复用。
请参阅附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同步串行总线复用装置,该装置应用于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均通过同一同步串行总线与主芯片连接的场景,其中,同步串行总线包括一根数据线和一根同步时钟线,如附图3-b所示。附图5示例的同步串行总线复用装置包括管脚复用申请模块501、判断模块502、第一使用申请模块503和第二使用申请模块504,详述如下:
管脚复用申请模块501,用于将主芯片对应于同步串行总线的管脚申请为复用驱动模块驱动的输入输出管脚;
判断模块502,用于复用驱动模块判断当前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
第一使用申请模块503,用于若当前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为第一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则将复用驱动模块驱动的输入输出管脚申请给第一接口使用;
第二使用申请模块504,用于若当前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为第二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则将复用驱动模块驱动的输入输出管脚申请给第二接口使用。
具体地,附图5示例的判断模块502包括设备节点打开单元、第一确定单元和第二确定单元,其中:
设备节点打开单元,用于当前应用打开所述复用驱动模块生成的设备节点;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若当前应用所打开设备节点为第一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设备节点,则确定当前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为第一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若当前应用所打开设备节点为第二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设备节点,则确定当前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为第二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
具体地,附图5示例的第一使用申请模块503可包括第一调用单元和第二调用单元,第二使用申请模块504可包括第三调用单元和第四调用单元,其中:
第一调用单元,用于若当前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为第一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则复用驱动模块以申请为复用驱动模块驱动的输入输出管脚信息作为入参,调用第一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的管脚信息接收函数;
第二调用单元,用于第一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的管脚信息接收函数以复用驱动模块传递的参数作为入参,调用第一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的管脚申请函数,其中,复用驱动模块传递的参数可以是复用驱动模块初始化时,该复用驱动模块申请为其驱动的输入输出管脚信息;
第三调用单元,用于若当前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为第二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则复用驱动模块以申请为复用驱动模块驱动的输入输出管脚信息作为入参,调用第二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的管脚信息接收函数;
第四调用单元,用于第二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的管脚信息接收函数以复用驱动模块传递的参数作为入参,调用第二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的管脚申请函数,其中,复用驱动模块传递的参数可以是复用驱动模块初始化时,该复用驱动模块申请为其驱动的输入输出管脚信息。
从以上技术方案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不同于现有技术VGA接口的I2C总线与IC接口的两根线路在硬件上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使用,导致需要耗费宝贵的CPU管脚资源,本发明一方面在硬件上将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均通过同一同步串行总线与主芯片连接,这种连接方式节省了主芯片的管脚资源,为主芯片增加其他更多功能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若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为第一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则将复用驱动模块驱动的输入输出管脚申请给第一接口使用,否则,将所述复用驱动模块驱动的输入输出管脚申请给第二接口使用,这就保证了在系统内需要使用第二接口对应的硬件设备时,将第一接口内的总线复用为第二接口的协议进行使用而不影响第一接口的数据传输,在软件层面也实现了同步串行总线的复用。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包括:处理器60、存储器61以及存储在存储器61中并可在处理器6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62,例如同步串行总线复用方法的程序。处理器60执行计算机程序62时实现上述同步串行总线复用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例如图1所示的步骤S101至S104。或者,处理器60执行计算机程序62时实现上述各装置实施例中各模块/单元的功能,例如图5所示管脚复用申请模块501、判断模块502、第一使用申请模块503和第二使用申请模块504的功能。
示例性地,同步串行总线复用方法的计算机程序62主要包括:将主芯片对应于同步串行总线的管脚申请为复用驱动模块驱动的输入输出管脚;复用驱动模块判断当前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若当前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为第一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则将复用驱动模块驱动的输入输出管脚申请给第一接口使用;若当前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为第二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则将复用驱动模块驱动的输入输出管脚申请给第二接口使用。计算机程序62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单元被存储在存储器61中,并由处理器60执行,以完成本发明。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计算机程序62在终端5中的执行过程。例如,计算机程序62可以被分割成管脚复用申请模块501、判断模块502、第一使用申请模块503和第二使用申请模块504(虚拟装置中的模块)的功能,各模块具体功能如下:管脚复用申请模块501,用于将主芯片对应于同步串行总线的管脚申请为复用驱动模块驱动的输入输出管脚;判断模块502,用于复用驱动模块判断当前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第一使用申请模块503,用于若当前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为第一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则将复用驱动模块驱动的输入输出管脚申请给第一接口使用;第二使用申请模块504,用于若当前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为第二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则将复用驱动模块驱动的输入输出管脚申请给第二接口使用。
终端6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60、存储器6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仅仅是终端6的示例,并不构成对终端6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计算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所称处理器6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存储器61可以是终端6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终端6的硬盘或内存。存储器61也可以是终端6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终端6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存储器61还可以既包括终端6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存储器61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以及终端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存储器6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装置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终端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终端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模块/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同步串行总线复用方法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即,将主芯片对应于同步串行总线的管脚申请为复用驱动模块驱动的输入输出管脚;复用驱动模块判断当前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若当前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为第一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则将复用驱动模块驱动的输入输出管脚申请给第一接口使用;若当前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为第二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则将复用驱动模块驱动的输入输出管脚申请给第二接口使用。其中,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内存(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同步串行总线复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均通过同一同步串行总线与主芯片连接的场景,所述同步串行总线包括一根数据线和一根同步时钟线,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主芯片对应于所述同步串行总线的管脚申请为复用驱动模块驱动的输入输出管脚;
所述复用驱动模块判断当前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
若所述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为所述第一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则将所述复用驱动模块驱动的输入输出管脚申请给所述第一接口使用;
若所述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为所述第二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则将所述复用驱动模块驱动的输入输出管脚申请给所述第二接口使用;
所述复用驱动模块判断当前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包括:
所述当前应用打开所述复用驱动模块生成的设备节点;其中,复用驱动模块内使用Linux驱动中的标准结构miscdevice定义2个结构,i2c_device和smc_device;其中,i2c_device对应于VGA接口的I2C总线或管脚,smc_device对应于IC接口的同步串行总线或管脚;miscdevice结构中file_operations标准结构具有函数指针,针对复用驱动模块内定义的2个结构,其内的函数指针指向该复用驱动模块内定义的函数i2c_dev_open和smc_dev_open,i2c_device和smc_device2个标准miscdevice结构被使用Linux驱动模块的标准方法misc_register进行注册,注册后在系统内生成/dev/i2c和/dev/smc两个可被应用打开的设备节点,分别对应于VGA接口或显示设备和IC接口或IC卡;
若所述当前应用所打开设备节点为所述第一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设备节点,则确定所述当前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为所述第一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
若所述当前应用所打开设备节点为所述第二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设备节点,则确定所述当前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为所述第二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
所述若所述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为所述第一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则将所述复用驱动模块驱动的输入输出管脚申请给所述第一接口使用,包括:
若所述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为所述第一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则所述复用驱动模块以所述输入输出管脚信息作为入参,调用所述第一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的管脚信息接收函数;
所述第一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的管脚信息接收函数以所述复用驱动模块传递的参数作为入参,调用所述第一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的管脚申请函数,所述复用驱动模块传递的参数包括所述输入输出管脚信息;
所述若所述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为所述第二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则将所述复用驱动模块驱动的输入输出管脚申请给所述第二接口使用,包括:
若所述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为所述第二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则所述复用驱动模块以所述输入输出管脚信息作为入参,调用所述第二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的管脚信息接收函数;
所述第二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的管脚信息接收函数以所述复用驱动模块传递的参数作为入参,调用所述第二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的管脚申请函数,所述复用驱动模块传递的参数包括所述输入输出管脚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同步串行总线复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为VGA接口,所述第二接口为IC接口。
3.一种同步串行总线复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均通过同一同步串行总线与主芯片连接的场景,所述同步串行总线包括一根数据线和一根同步时钟线,所述装置包括:
管脚复用申请模块,用于将所述主芯片对应于所述同步串行总线的管脚申请为复用驱动模块驱动的输入输出管脚;
判断模块,用于所述复用驱动模块判断当前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其中,复用驱动模块内使用Linux驱动中的标准结构miscdevice定义2个结构,i2c_device和smc_device;其中,i2c_device对应于VGA接口的I2C总线或管脚,smc_device对应于IC接口的同步串行总线或管脚;miscdevice结构中file_operations标准结构具有函数指针,针对复用驱动模块内定义的2个结构,其内的函数指针指向该复用驱动模块内定义的函数i2c_dev_open和smc_dev_open,i2c_device和smc_device2个标准miscdevice结构被使用Linux驱动模块的标准方法misc_register进行注册,注册后在系统内生成/dev/i2c和/dev/smc两个可被应用打开的设备节点,分别对应于VGA接口或显示设备和IC接口或IC卡;
第一使用申请模块,用于若所述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为所述第一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则将所述复用驱动模块驱动的输入输出管脚申请给所述第一接口使用;
第二使用申请模块,用于若所述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为所述第二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则将所述复用驱动模块驱动的输入输出管脚申请给所述第二接口使用;
所述第一使用申请模块包括第一调用单元和第二调用单元,所述第二使用申请模块包括第三调用单元和第四调用单元;
所述第一调用单元,用于若所述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为所述第一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则所述复用驱动模块以所述输入输出管脚信息作为入参,调用所述第一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的管脚信息接收函数;
所述第二调用单元,用于所述第一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的管脚信息接收函数以所述复用驱动模块传递的参数作为入参,调用所述第一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的管脚申请函数,所述复用驱动模块传递的参数包括所述输入输出管脚信息;
所述第三调用单元,用于若所述应用所对应驱动模块为所述第二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则所述复用驱动模块以所述输入输出管脚信息作为入参,调用所述第二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的管脚信息接收函数;
所述第四调用单元,用于所述第二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的管脚信息接收函数以所述复用驱动模块传递的参数作为入参,调用所述第二接口对应硬件设备的驱动模块的管脚申请函数,所述复用驱动模块传递的参数包括所述输入输出管脚信息。
4.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2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5.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2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911187938.8A 2019-11-28 2019-11-28 同步串行总线复用方法、装置、终端和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9903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87938.8A CN110990319B (zh) 2019-11-28 2019-11-28 同步串行总线复用方法、装置、终端和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87938.8A CN110990319B (zh) 2019-11-28 2019-11-28 同步串行总线复用方法、装置、终端和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90319A CN110990319A (zh) 2020-04-10
CN110990319B true CN110990319B (zh) 2021-07-20

Family

ID=70087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87938.8A Active CN110990319B (zh) 2019-11-28 2019-11-28 同步串行总线复用方法、装置、终端和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903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81151B (zh) * 2020-04-27 2022-12-27 希翼微电子(嘉兴)有限公司 Mcu端口驱动可重构方法
CN112269086A (zh) * 2020-10-23 2021-01-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线缆的识别方法、装置、充电线缆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6701289B (zh) * 2022-09-15 2024-04-1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和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6005A (zh) * 2007-09-29 2008-03-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芯片管脚复用装置
CN106776191A (zh) * 2016-11-28 2017-05-31 湖南国科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soc芯片调试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8388531A (zh) * 2018-02-09 2018-08-10 深圳国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芯片及其管脚复用方法
CN108681513A (zh) * 2018-07-19 2018-10-19 上海艾为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2c从地址生成装置及芯片
CN110113055A (zh) * 2019-04-18 2019-08-09 南京矽力杰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管脚复用芯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1203692A (en) * 1991-01-09 1992-08-17 Verifone, Inc. Novel transaction system architectur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6005A (zh) * 2007-09-29 2008-03-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芯片管脚复用装置
CN106776191A (zh) * 2016-11-28 2017-05-31 湖南国科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soc芯片调试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8388531A (zh) * 2018-02-09 2018-08-10 深圳国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芯片及其管脚复用方法
CN108681513A (zh) * 2018-07-19 2018-10-19 上海艾为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2c从地址生成装置及芯片
CN110113055A (zh) * 2019-04-18 2019-08-09 南京矽力杰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管脚复用芯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90319A (zh) 2020-04-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90319B (zh) 同步串行总线复用方法、装置、终端和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763140B (zh) 一种双向通信的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CN108733005B (zh) 一种控制智能设备联动的方法及装置
CN110457244B (zh) 一种串口的通信方式转换方法、系统及处理器
CN112698942B (zh) 一种人工智能服务系统、主控装置和从控装置
WO2022179486A1 (zh) 多核处理器任务调度方法、装置及设备、存储介质
JP2017531339A (ja) スマート端末と車載端末とを相互接続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5357535A (zh) 一种虚拟串口设计方法及装置
CN114742000B (zh) 基于FPGA集群的SoC芯片验证系统、验证方法、装置
CN113177015B (zh) 基于帧头的串口通讯方法和串口芯片
CN112511621B (zh) 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09729731B (zh) 一种加速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13641610A (zh) 处理器接口电路及处理器接口分时复用方法、电子设备
US10176133B2 (en) Smart device with no AP
CN117130571A (zh) 基于多核异构系统的显示方法、设备、芯片、存储介质
CN116243853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非易失性存储介质
CN113900985B (zh) Io和spi复用芯片、复用辅助芯片和数据交互方法
CN108055212B (zh) 一种兼容pse芯片的方法及装置
CN110704201A (zh) 多媒体数据共享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9189705A (zh) 一种usb扩展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系统
CN112003928B (zh) 多功能屏幕同步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4637525A (zh) Sdk与接入应用的兼容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1274184B (zh) 串行接口设备驱动器、嵌入式处理器和视频控制器
CN110389977B (zh) 一种数据库连接创建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US11652483B2 (en) Method providing multiple functions to pins of a chip and system applying the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