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89509A - 生产线的自动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生产线的自动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89509A
CN110989509A CN201911069943.9A CN201911069943A CN110989509A CN 110989509 A CN110989509 A CN 110989509A CN 201911069943 A CN201911069943 A CN 201911069943A CN 110989509 A CN110989509 A CN 1109895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ave
slave device
control unit
plc control
i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6994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89509B (zh
Inventor
张成明
胡振华
黄国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anmeng Precision Technology Shenzhen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Yuanmeng Precision Technology Shenzhen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anmeng Precision Technology Shenzhen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Yuanmeng Precision Technology Shenzhen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91106994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895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895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895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895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895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05B19/41865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job scheduling, process planning, material flow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32Operator till task planning
    • G05B2219/32252Scheduling production, machining, job sho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Programmable Controll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自动化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产线的自动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各个从设备PLC控制单元发送的从设备的运行数据;根据所述各个从设备的运行数据,确定各个从设备的运行状态;当所述各个从设备的运行状态为正常时,向所述从设备PLC控制单元发送对应的运行控制指令,所述运行控制指令用于触发所述从设备PLC控制单元进行从设备的运行控制。通过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实现整个生产线的所有自动化设备之间的联动控制,从而提高了整个生产线的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生产线的自动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自动化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产线的自动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采用全自动生产线或部分自动生产线生产产品,已经成为刀具、机床等制造工厂的未来发展趋势。若将生产线的所有自动化生产设备整合用于生产工件的自动上料、自动下料等工作时,不仅能够满足快速、大批量生产工件的生产需求、更可以最大化地节省人力、资金等成本,提高整个生产线的生产效率。
然而,现有的生产线控制系统往往基于单个自动化设备进行控制。在这种单一自动化设备的控制模式下,不仅控制过程较为繁琐,而且根本无法实现整个生产线的所有自动化设备之间的联动控制,从而降低了整个生产线的生产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产线的自动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在整个生产线的所有自动化设备之间,无法对所有设备实现联动控制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生产线的自动控制方法,应用于预设的主设备PLC控制单元中,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各个从设备PLC控制单元发送的从设备的运行数据;
根据所述各个从设备的运行数据,确定各个从设备的运行状态;
当所述各个从设备的运行状态为正常时,向所述从设备PLC控制单元发送对应的运行控制指令,所述运行控制指令用于触发所述从设备PLC控制单元进行从设备的运行控制。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接收各个从设备PLC控制单元发送的从设备的运行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创建与所述各个从设备PLC控制单元的无线通信网络;
所述接收各个从设备PLC控制单元发送的从设备的运行数据,包括:
通过所述无线通信网络,从所述各个从设备PLC控制单元接收所述从设备的运行数据。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根据所述各个从设备的运行数据,确定各个从设备的运行状态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建立所述从设备的运行数据与所述从设备的运行状态的对应关系表;
所述根据所述各个从设备的运行数据,确定各个从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
根据所述各个从设备的运行数据,查找所述对应关系表,确定与所述各个从设备的运行数据对应的运行状态。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从设备的运行状态为非正常时,向所述从设备PLC控制单元发送重置运行数据指令,所述重置运行数据指令用于触发所述从设备PLC控制单元进行从设备的运行数据重置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生产线的自动控制方法,应用于从设备PLC控制单元中,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主设备PLC控制单元发送的运行控制指令;
根据所述运行控制指令,向所述从设备的驱动器发送与所述运行控制指令对应的驱动指令,所述驱动指令用于触发所述驱动器进行驱动操作。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接收主设备PLC控制单元发送的运行控制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建立所述运行控制指令与所述驱动指令的转换关系;
所述根据所述运行控制指令,向所述从设备的驱动器发送与所述运行控制指令对应的驱动指令,包括:
根据所述运行控制指令,查找所述转换关系,确定与所述运行控制指令对应的驱动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生产线的自动控制装置,应用于预设的主设备PLC控制单元中,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各个从设备PLC控制单元发送的从设备的运行数据;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各个从设备的运行数据,确定各个从设备的运行状态;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各个从设备的运行状态为正常时,向所述从设备PLC控制单元发送对应的运行控制指令,所述运行控制指令用于触发所述从设备PLC控制单元进行从设备的运行控制。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生产线的自动控制装置,应用于从设备PLC控制单元中,所述方法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主设备PLC控制单元发送的运行控制指令;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运行控制指令,向所述从设备的驱动器发送与所述运行控制指令对应的驱动指令,所述驱动指令用于触发所述驱动器进行驱动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生产线的自动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生产线的自动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接收各个从设备PLC控制单元发送的从设备的运行数据;再进一步根据所述各个从设备的运行数据,确定各个从设备的运行状态;最后当所述各个从设备的运行状态为正常时,向所述从设备PLC控制单元发送运行控制指令,达到了对所有从设备进行自动运行的控制效果。可以说,本申请技术方案实现了整个生产线的所有自动化设备之间的联动控制,从而提高了整个生产线的生产效率。
本申请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申请的实践而习得。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生产线的自动控制方法应用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生产线的自动控制方法的一种示意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生产线的自动控制方法的另一种示意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另一种生产线的自动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生产线的自动控制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结构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生产线的自动控制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结构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终端设备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申请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申请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申请。如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如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术语“如果”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当...时”或“一旦”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到”。类似地,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意指“一旦确定”或“响应于确定”或“一旦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或“响应于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所示,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产线的自动控制方法应用的系统架构示意图。该系统架构包括主设备PLC控制单元1、从设备PLC控制单元2、主设备驱动单元3、主设备机械传动单元4、触摸屏5、网络单元6、从设备驱动单元7和从设备机械传动单元8。主设备PLC控制单元1可以是由用户指定的一个设备的PLC控制单元2;所述从设备PLC控制单元2包括多个,所述从设备PLC控制单元2与所述主设备PLC控制单元1通过网络单元6单元连接。网络单元6可以包括各种连接类型,例如有线通信链路、无线通信链路等等。主设备PLC控制单元1与主设备驱动单元3通过总线连接,所述主设备驱动单元3与主设备机械传动单元4通过总线连接;各个从设备PLC控制单元2也与从设备驱动单元7(例如驱动器)通过总线连接,从设备驱动单元7与从设备机械传动单元8(例如电机、运动模组)通过总线连接。所述触摸屏5,可以是任一带有人机交互界面的显示屏幕面板,所述触摸屏5与主设备PLC控制单元1、主从设备PLC控制单元2通过串口连接,例如RS232串口。所述触摸屏5可以显示整个生产线中各个设备的运行状态、运行时间等信息。另外,用户通过所述触摸屏5,可以实现各个设备的运行状态切换,主设备驱动单元3、主设备机械传动单元4、从设备驱动单元7以及从设备机械传动单元8的初始运行参数设置等相关操作。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用户在使用整个生产线之前,可以先通过触摸屏5设置主设备PLC控制单元1、各个从设备PLC控制单元2的控制参数,从而使主设备PLC控制单元1和各个从设备PLC控制单元2在启动后按照预定运行状态运行。在生产线运转后,主设备PLC控制单元1可以通过网络6实时接收各个从设备PLC控制单元2发送的从设备的运行数据,并根据所述各个从设备的运行数据,确定各个从设备的运行状态。这样一来,主设备PLC控制单元1便可实时监控每个从站PLC控制单元的运行状态,来判断每个从设备PLC控制单元2是否运行正常。当监测到某个或某些从设备PLC控制单元2的在当木前时刻的运行状态为正常时,则向这些从设备PLC控制单元2发送对应的运行控制指令,例如“继续运行”的控制指令。从设备PLC控制单元2接收到上述运行控制指令后,根据上述运行控制指令,通过总线向所述从设备的驱动器发送与所述运行控制指令对应的驱动指令,例如“继续运行”的驱动指令,所从设备驱动单元7接收到上述驱动指令后,通过总线控制从设备机械传动单元进行自动上料、下料等生产工艺。相反,若监测到这些从设备PLC控制单元2的运行状态为异常时,可以向这些从设备PLC控制单元2发送重置运行数据指令,以便这些从设备PLC控制单元2进行根据重置运行数据指令重置从设备的运行数据;也可以将运行状态不正常的运行状况发送到触摸屏5,由用户人工输入这些从设备PLC控制单元2的下一时刻的运行状态。
如图2所示,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产线的自动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所述方法可以由图1中的主设备PLC控制单元1执行,所述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210、接收各个从设备PLC控制单元发送的从设备的运行数据;
步骤S220、根据所述各个从设备的运行数据,确定各个从设备的运行状态;
步骤S230、当所述各个从设备的运行状态为正常时,向所述从设备PLC控制单元发送运行控制指令,所述运行控制指令用于触发所述从设备PLC控制单元进行从设备的运行控制。
下面对上述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在步骤S210中,接收各个从设备PLC控制单元发送的从设备的运行数据。
可以理解,PLC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的英文简称。PLC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是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一般地,从设备PLC控制单元会记录本设备运行相关的数据,即所述从设备的运行数据。例如从设备运行状态、累计运行时长、上料次数、下料次数等运行数据。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各个从设备PLC控制单元每隔预定间隔时间向所述主设备PLC控制单元发送一次所述从设备的运行数据。所述预定间隔时间,可以根据生产需要灵活设定。一般地,一个生产线所包含的从设备越多、预定间隔时间应越小。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根据生产线包含从设备数目的不同,合理设定从设备PLC控制单元向主设备PLC控制单元发送从设备运行数据的频率,从而有利于提高整个生产线的所有自动化设备之间的联动控制效率,从而提高了整个生产线的生产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各个从设备PLC控制单元在接收到主设备PLC控制单元发送的运行数据请求后,向所述主设备PLC控制单元发送所述从设备的运行数据。
可以理解,主设备PLC控制单元可以根据以往监控的数据,预先确定可能存在运行状态异常的从设备PLC控制单元,应向这些从设备PLC控制单元发送运行数据请求。相反,对于以往运行一直正常的从设备PLC控制单元,则可以根据当前生产线在以往运行过程中出现运行异常的频数、加工产品的质量要求等因素,灵活确定是否需向这些从设备PLC控制单元发送运行数据请求。
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利于提高整个生产线的所有自动化设备之间的联动控制效率,从而提高了整个生产线的生产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接收各个从设备PLC控制单元发送的从设备的运行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创建与所述各个从设备PLC控制单元的无线通信网络;
所述接收各个从设备PLC控制单元发送的从设备的运行数据,包括:
通过所述无线通信网络,从所述各个从设备PLC控制单元接收所述从设备的运行数据。
可以理解,所述无线通信,包括但不限于蓝牙通信、ZigBee通信、短RFID通信、WiFi通信。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使从设备PLC控制单元与主从设备PLC控制单元建立通信连接,以便从设备PLC控制单元与主从设备PLC控制单元间进行数据传输、指令收发等相关操作。
在步骤S220中,根据所述各个从设备的运行数据,确定各个从设备的运行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从设备的运行状态可以包括:正常和非正常二种,其中正常可以对应划分为不同等级,比如:优、良、一般;而非正常也可以对应划分为不同等级,比如:较差、差。当然,所述运行状态也可以包括三种或更多种状态,本申请对此不做特殊限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划分。
可以理解,通过对从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大致推测出各个从设备的运行状态。例如,通过分析各个从设备PLC控制单元记录的上料次数和下料次数,发现部分从设备的上料次数和下料次数与其他从设备存在较大数量差异,这表明该部分从设备的运行状态为非正常。
如图3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S220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215、建立所述从设备的运行数据与所述从设备的运行状态的对应关系表。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主设备PLC控制单元预先设置有从设备的运行数据与从设备的运行状态的对应关系表。例如,一条包含4个从设备B、C、D、E及一个主设备A的生产线,从设备的运行数据与从设备的运行状态的对应关系表可以如表1所示。
Figure BDA0002260642580000091
表1从设备的运行数据与运行状态的对应关系表示例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各个从设备的运行数据,确定各个从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
步骤225、根据所述各个从设备的运行数据,查找所述对应关系表,确定与所述各个从设备的运行数据对应的运行状态。
仍以一条包含4个从设备B、C、D、E及一个主设备A的生产线进行说明,当主设备PLC控制单元A获取了从设备B、C、D、E的运行数据后,查找如表1所示的对应关系表,可获知从设备B的运行状态为正常、从设备C的运行状态为非正常、从设备D的运行状态为非正常、从设备E的运行状态为正常。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表格可以是某一特定时刻的一张表格,也可以是在不同时刻建立的表格汇总后的表格集合,本申请对此不做特殊限定,只要可以根据各个从设备的运行数据,推断出与所述各个从设备的运行数据对应的运行状态即可。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从设备的运行数据与所述从设备的运行状态的对应关系表,是利用已训练好的设备运行状态识别模型获得的,所述设备运行状态识别模型的训练过程如下:
首先,获取预设的训练数据,其中,所述训练数据包括从设备的运行数据样本以及与所述从设备的运行数据样本对应的从设备的目标运行状态。
可以理解,所述预设的训练数据,包括从设备的运行数据样本以及与所述从设备的运行数据样本对应的从设备的目标运行状态。而所述与从设备的所述运行数据样本对应的从设备的目标运行状态,是指预先经过大量人工测试而确定的从设备的运行数据样本在特定时刻或时间段内的理想运行状态。
一般地,所述预设的训练数据可以从预设的从设备的运行数据样本库中获取,所述从设备的运行数据样本库可以是由管理人员人工在互联网等平台上收集、选取从设备的运行数据样本而组成的样本库,也可以是由管理人员经过大量实验而形成的从设备的运行数据样本库。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从所述从设备的运行数据样本库样本库中选取若干数目的从设备的运行数据样本进行本次训练,而且可以根据训练结果,灵活修改、增加或减少训练所需的从设备的运行数据。
其次、将所述从设备的运行数据样本输入预设的设备运行状态识别模型,并获取所述设备运行状态识别模型输出的与所述从设备的运行数据样本对应的从设备的输出运行状态。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将所述从设备的运行数据样本输入预设的设备运行状态识别模型,并获取所述设备运行状态识别模型输出的与所述从设备的运行数据样对应的从设备的输出运行状态。
所述设备运行状态识别模型可以是现有网络中的任意一种,如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等。
最后、根据所述从设备的目标运行状态和所述从设备的输出运行状态,对所述设备运行状态识别模型的模型参数进行调整,并继续执行所述将所述从设备的运行数据样本输入预设的设备运行状态识别模型的步骤,直至满足预设的训练条件,以得到已训练好的设备运行状态识别模型。
具体地,可以将所述从设备的目标运行状态和所述从设备的输出运行状态进行比对,若两者不一致,则说明模型的输出还不准确,应当继续对所述设备运行状态识别模型的模型参数进行调整。
在步骤S230中,当所述各个从设备的运行状态为正常时,向所述从设备PLC控制单元发送对应的运行控制指令,所述运行控制指令用于触发所述从设备PLC控制单元进行从设备的运行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运行控制指令,是指用于触发所述从设备PLC控制单元进行从设备的运行控制的指令。一般地,运行状态与运行控制指令具有一一对应关系,因此,可以预先设定运行状态与运行控制指令的对应关系。例如,当从设备的运行状态为正常时,其对应的运行控制指令可以是“继续运行”,而当从设备的运行状态为非正常时,其对应的运行控制指令可以是“停止运行或重置运行数据”。当然,在将运行状态划分为3种或3种以上类别时,可以相应调整运行控制指令的类型数目,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不做特殊限制。
仍以上例进行说明,主设备PLC控制单元A获取了从设备B、C、D、E的运行数据后,查找如表1所示的对应关系表,可获知从设备B的运行状态为正常、从设备C的运行状态为非正常、从设备D的运行状态为非正常、从设备E的运行状态为正常。之后,可以根据确定向从设备B的PLC控制单元发送“继续运行”的指令、向从设备C的PLC控制单元发送“停止运行”的指令、向从设备D的PLC控制单元发送“停止运行”的指令、向从设备E的PLC控制单元发送“继续运行”的指令。
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利于主设备PLC控制单元根据各个从设备的运行状态确定向从设备PLC控制单元发送控制指令的类型,从而有针对性地对整个生产线的所有自动化设备进行控制,进而提高了整个生产线的生产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从设备的运行状态为非正常时,向所述从设备PLC控制单元发送重置运行数据指令,所述重置运行数据指令用于触发所述从设备PLC控制单元进行从设备的运行数据重置操作。
可以理解,当所述从设备的运行状态为非正常时,表明该从设备的运行数据也存在异常。通过对所述从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重置,可以使该从设备的运行数据恢复到正常运行状态。
仍以上例进行说明,主设备PLC控制单元A获取了从设备C、D的运行数据后,即从设备C的运行数据包括:累计运行时长2小时、上料次数5次、下料次数5次;从设备D的运行数据包括:累计运行时长5小时、上料次数50次、下料次数50次。查找如表1所示的对应关系表,可获知从设备C的运行状态为非正常、从设备D的运行状态为非正常。之后,可以根据确定向从设备C的PLC控制单元发送“停止运行”的指令、向从设备D的PLC控制单元发送“停止运行”的指令。为了使从设备C、从设备D的运行状态恢复到正常状态,在分别向从设备C的PLC控制单元和从设备D的PLC控制单元发送“停止运行”的指令的同时,还可以向从设备C的PLC控制单元和从设备D的PLC控制单元发送重置运行数据指令,以使从设备C和从设备D恢复到正常状态。具体地,可以根据累计运行时长与上料次数和下料次数的数量关系(比如正比关系)对上料次数和下料次数进行重置,比如将从设备C的上料次数重置为13次、下料次数重置为13次;将从设备D的上料次数65次、下料次数65次。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准确、快速地将异常的从设备的运行数据恢复到正常运行状态。
如图4所示,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生产线的自动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所述方法可以由图1中的从设备PLC控制单元2执行,所述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410、接收主设备PLC控制单元发送的运行控制指令。
步骤S420、根据所述运行控制指令,向所述从设备的驱动器发送与所述运行控制指令对应的驱动指令,所述驱动指令用于触发所述驱动器进行驱动操作。
可以理解,从设备PLC控制单元可以通过网络接收主设备PLC控制单元发送的运行控制指令,并根据所述运行控制指令,向所述从设备的驱动器发送对应的设备驱动指令,所述驱动指令用于触发所述驱动器进行驱动操作。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接收主设备PLC控制单元发送的运行控制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建立所述运行控制指令与所述驱动指令的转换关系。
可以理解,所述运行控制指令与所述驱动指令的转换关系一般是一一对应转换关系,例如当运行控制指令为“停止运行”时,对应的驱动指令则为“停止驱动”;而当运行控制指令为“继续运行”时,对应的驱动指令则为“继续驱动”。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运行控制指令,向所述从设备的驱动器发送与所述运行控制指令对应的驱动指令,包括:
根据所述运行控制指令,查找所述转换关系,确定与所述运行控制指令对应的驱动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转化关系,一般为本领域已有的的对应转化关系,例如一一对应转化关系。当然,也可以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情况进行修改,对此本申请不做特殊限定。
可以理解,通过查找已有的转化关系,可以快速确定与所述运行控制指令对应的驱动指令,方便从设备PLC单元控制对从设备的驱动单元进行驱动控制,进而控制机械传动单元。
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从设备PLC控制单元迅速确定向从设备的驱动单元发送的驱动指令类型,从而提高了控制准确性。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接收各个从设备PLC控制单元发送的从设备的运行数据;再进一步根据所述各个从设备的运行数据,确定各个从设备的运行状态;最后当所述各个从设备的运行状态为正常时,向所述从设备PLC控制单元发送运行控制指令,达到了对所有从设备进行自动运行的控制效果。可以说,本申请技术方案实现了整个生产线的所有自动化设备之间的联动控制,从而提高了整个生产线的生产效率。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产线的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预设的主设备PLC控制单元中,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510,用于接收各个从设备PLC控制单元发送的从设备的运行数据;
确定模块520,用于根据所述各个从设备的运行数据,确定各个从设备的运行状态;
第一发送模块530,用于当所述各个从设备的运行状态为正常时,向所述从设备PLC控制单元发送对应的运行控制指令,所述运行控制指令用于触发所述从设备PLC控制单元进行从设备的运行控制。
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产线的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预设的从设备PLC控制单元中,所述装置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610,用于接收主设备PLC控制单元发送的运行控制指令;
第二发送模块620,用于根据所述运行控制指令,向所述从设备的驱动器发送与所述运行控制指令对应的驱动指令,所述驱动指令用于触发所述驱动器进行驱动操作。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模块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示意框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如图7所示,该实施例的终端设备7包括:处理器70、存储器71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71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7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72。所述处理器7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72时实现上述各生产线的自动控制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例如图2所示的步骤S210至步骤S230。或者,所述处理器7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72时实现上述各装置实施例中各模块/单元的功能,例如图5所示模块510至模块530的功能。
示例性的,所述计算机程序72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单元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71中,并由所述处理器70执行,以完成本申请。所述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所述计算机程序72在所述终端设备7中的执行过程。
所述终端设备7可以是带有PLC控制单元的设备。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7仅仅是终端设备7的示例,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7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所述终端设备7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所述处理器7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所述存储器71可以是所述终端设备7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终端设备7的硬盘或内存。所述存储器71也可以是所述终端设备7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终端设备7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器71还可以既包括所述终端设备7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所述存储器71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及所述终端设备7所需的其它程序和数据。所述存储器7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系统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终端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终端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模块/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生产线的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预设的主设备PLC控制单元中,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各个从设备PLC控制单元发送的从设备的运行数据;
根据所述各个从设备的运行数据,确定各个从设备的运行状态;
当所述各个从设备的运行状态为正常时,向所述从设备PLC控制单元发送对应的运行控制指令,所述运行控制指令用于触发所述从设备PLC控制单元进行从设备的运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各个从设备PLC控制单元发送的从设备的运行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创建与所述各个从设备PLC控制单元的无线通信网络;
所述接收各个从设备PLC控制单元发送的从设备的运行数据,包括:
通过所述无线通信网络,从所述各个从设备PLC控制单元接收所述从设备的运行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各个从设备的运行数据,确定各个从设备的运行状态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建立所述从设备的运行数据与所述从设备的运行状态的对应关系表;
所述根据所述各个从设备的运行数据,确定各个从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
根据所述各个从设备的运行数据,查找所述对应关系表,确定与所述各个从设备的运行数据对应的运行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从设备的运行状态为非正常时,向所述从设备PLC控制单元发送重置运行数据指令,所述重置运行数据指令用于触发所述从设备PLC控制单元进行从设备的运行数据重置操作。
5.一种生产线的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从设备PLC控制单元中,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主设备PLC控制单元发送的运行控制指令;
根据所述运行控制指令,向所述从设备的驱动器发送与所述运行控制指令对应的驱动指令,所述驱动指令用于触发所述驱动器进行驱动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主设备PLC控制单元发送的运行控制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建立所述运行控制指令与所述驱动指令的转换关系;
所述根据所述运行控制指令,向所述从设备的驱动器发送与所述运行控制指令对应的驱动指令,包括:
根据所述运行控制指令,查找所述转换关系,确定与所述运行控制指令对应的驱动指令。
7.一种生产线的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预设的主设备PLC控制单元中,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各个从设备PLC控制单元发送的从设备的运行数据;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各个从设备的运行数据,确定各个从设备的运行状态;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各个从设备的运行状态为正常时,向所述从设备PLC控制单元发送对应的运行控制指令,所述运行控制指令用于触发所述从设备PLC控制单元进行从设备的运行控制。
8.一种生产线的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预设的从设备PLC控制单元中,所述装置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主设备PLC控制单元发送的运行控制指令;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运行控制指令,向所述从设备的驱动器发送与所述运行控制指令对应的驱动指令,所述驱动指令用于触发所述驱动器进行驱动操作。
9.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生产线的自动控制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生产线的自动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1911069943.9A 2019-11-05 2019-11-05 生产线的自动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9895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69943.9A CN110989509B (zh) 2019-11-05 2019-11-05 生产线的自动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69943.9A CN110989509B (zh) 2019-11-05 2019-11-05 生产线的自动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89509A true CN110989509A (zh) 2020-04-10
CN110989509B CN110989509B (zh) 2022-02-08

Family

ID=70083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69943.9A Active CN110989509B (zh) 2019-11-05 2019-11-05 生产线的自动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8950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00412A (zh) * 2021-10-12 2022-01-07 武汉逸飞激光股份有限公司 同步轴校零方法、装置、控制单元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115106A (zh) * 2021-11-19 2022-03-01 广东三维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板材原料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52221A (zh) * 2013-02-27 2013-06-1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多设备自检方法及设备状态监控系统、设备群组
KR20130138962A (ko) * 2012-06-12 2013-12-20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캔오픈 네트워크의 구성 방법, 캔오픈 네트워크의 슬레이브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및 캔오픈 네트워크를 이용한 피엘씨 장치 제어 시스템
CN104076770A (zh) * 2014-06-12 2014-10-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生产线监控方法及系统
CN206273460U (zh) * 2016-11-30 2017-06-23 成都华远焊割设备有限公司 管子开槽切割生产自动化控制系统
CN106993066A (zh) * 2017-02-28 2017-07-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908402A (zh) * 2018-07-06 2018-11-30 浙江国自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人硬件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9976245A (zh) * 2019-03-19 2019-07-05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设备型号的切换方法及装置、生产线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138962A (ko) * 2012-06-12 2013-12-20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캔오픈 네트워크의 구성 방법, 캔오픈 네트워크의 슬레이브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및 캔오픈 네트워크를 이용한 피엘씨 장치 제어 시스템
CN103152221A (zh) * 2013-02-27 2013-06-1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多设备自检方法及设备状态监控系统、设备群组
CN104076770A (zh) * 2014-06-12 2014-10-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生产线监控方法及系统
CN206273460U (zh) * 2016-11-30 2017-06-23 成都华远焊割设备有限公司 管子开槽切割生产自动化控制系统
CN106993066A (zh) * 2017-02-28 2017-07-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908402A (zh) * 2018-07-06 2018-11-30 浙江国自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人硬件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9976245A (zh) * 2019-03-19 2019-07-05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设备型号的切换方法及装置、生产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00412A (zh) * 2021-10-12 2022-01-07 武汉逸飞激光股份有限公司 同步轴校零方法、装置、控制单元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115106A (zh) * 2021-11-19 2022-03-01 广东三维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板材原料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89509B (zh) 2022-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03580B (zh) 一种匹配车辆can协议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7918382B (zh) 一种汽车故障诊断方法、汽车故障诊断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989509B (zh) 生产线的自动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803553B (zh) 工单执行方法及装置、介质、数控机床以及生产管理系统
CN109255855B (zh) 车辆的维保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46405B (zh) 铸坯辊道自动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943894A (zh) 报文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4511026A (zh) 一种故障诊断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2855389B (zh) 一种生产过程中物流数据获取、分析处理和反馈的方法
EP3690583A1 (en) Trace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trace data acquisition method, and program
CN104991506B (zh) 基于plc与触摸屏控制的产线设定系统及其设定方法
JP2004280324A (ja) 生産ラインの稼動状況解析装置、稼動状況解析方法、稼動状況解析プログラム及び稼動状況解析システム
CN109523030B (zh)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遥测参数异常监测系统
DE112011104838T5 (de) Anzeigevorrichtung und Operationsprüfverfahren für die Anzeigevorrichtung
CN113673797A (zh) 生产监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897283B (zh)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软元件监控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4021499A (zh) 半导体制造控制方法
CN111108453B (zh) 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和控制程序
CN113103903B (zh) 充电模块排序方式切换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3560368A (zh) 汽车板件冲压工艺数据采集方法和系统
CN113408475A (zh) 指示信号识别方法、设备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094305A (zh) 一种异步通信处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1651503A (zh) 一种配电网数据异常识别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CN117236682B (zh) 工业自动化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703396B (zh) 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数控切割设备的智能升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