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72205A -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72205A
CN110972205A CN201811143546.7A CN201811143546A CN110972205A CN 110972205 A CN110972205 A CN 110972205A CN 201811143546 A CN201811143546 A CN 201811143546A CN 110972205 A CN110972205 A CN 1109722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er
access network
rlc entity
data packet
rl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4354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72205B (zh
Inventor
黄曲芳
范强
娄崇
许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4354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72205B/zh
Priority to EP19865940.1A priority patent/EP3843453A4/en
Priority to PCT/CN2019/108126 priority patent/WO2020063737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9722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72205A/zh
Priority to US17/214,801 priority patent/US11974162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722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722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8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repeating transmission, e.g. Verdan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4Err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1Error detection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Transmission or retransmission of more than one copy of a mess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6Indication of changes in allocation
    • H04L5/0098Signalling of the activation or deactivation of component carriers, subcarriers or frequency ban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10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 H04W28/14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using intermediate stor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2Data link layer protoc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该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接收配置消息,该配置消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第一承载建立至少三个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根据配置消息,建立第一承载的该至少三个RLC实体;通过该第一承载的至少一个RLC实体进行数据传输。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有利于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以及有利于减少数据传输的时延。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有通信系统中,接入网从网关收到数据包后,寻找合适的无线传输资源,将数据包处理后在无线接口传输。由于无线信号可能会衰减,以及其它噪声的干扰,可能导致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出错。对于这种情况,无线网络引入了重传机制,接收方如果发现接收的数据包错误,就通知发送方重传该数据包。接收方收到重传的数据包之后,将重传的数据包与初传的数据包进行合并,如果发现数据仍然有错,则再次通知发送方重传该数据包。
虽然重传的方式会提高数据的传输正确率,但是也会引入数据传输时延。所以这种方式用于“低时延+高可靠”的业务时,存在时延问题。因此,如何提高数据传输可靠性和降低数据传输时延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有利于提高数据传输可靠性和降低数据传输时延。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接收配置消息,该配置消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第一承载建立至少三个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根据配置消息,建立第一承载的该至少三个RLC实体;通过该第一承载的至少一个RLC实体进行数据传输。基于第一方面所描述的方法,终端设备能够建立第一承载的至少三个RLC实体。从而终端设备通过第一承载至少可以发送三份相同的数据包,或者可以选择第一承载中的部分RLC实体进行数据传输。因此,基于第一方面所描述的方法,有利于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以及有利于减少数据传输的时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终端设备从第一承载中选择部分RLC实体进行数据传输时,终端设备具体可根据激活副本传输功能的RLC实体的无线空口质量和/或RLC实体中未发送的副本数据包的比特数量,从第一承载中选择用于数据传输的RLC实体。基于该实施方式,终端设备可以从第一承载中选择无线空口质量好,且缓存的副本数据包的比特数量少的RLC实体进行数据传输,选择空口质量好的RLC实体进行数据传输有利于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选择缓存的副本数据包的比特数量少的RLC实体进行数据传输有利于减少数据传输的时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通过第一承载中的至少一个RLC实体进行数据传输的具体实施方式为:生成第一数据包;通过第一承载的至少两个RLC实体对第一数据包进行副本传输。基于该实施方式,终端设备通过第一承载至少可以发送三份相同的数据包,或者可以通过第一承载中空口质量好且缓存的副本数据包的比特数量少的部分RLC实体进行副本传输。因此,基于该实施方式,有利于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以及有利于减少数据传输的时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终端设备还可向进行副本传输的至少两个RLC实体中的RLC实体指示第一数据包为副本数据包。具体地,终端设备可以向该至少两个RLC实体中的所有RLC实体指示第一数据包为副本数据包。终端设备可以向该至少两个RLC实体中的部分RLC实体指示第一数据包为副本数据包。终端设备可以向该至少两个RLC实体中的预设数量的RLC实体指示第一数据包为副本数据包。该预设数量可以是接入网设备预先配置的。基于该实施方式,RLC实体就能区分哪些数据包为副本数据包,哪些数据包为非副本数据包,从而可在副本数据包未能及时发送时,将副本数据包丢弃。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终端设备还可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用于对第一承载中的RLC实体的副本传输功能进行激活或去激活的第一指令;终端设备接收该第一指令之后,终端设备可通知第一承载中的RLC实体接收到该第一指令。基于该实施方式,RLC实体就能区分哪些数据包为副本数据包,哪些数据包为非副本数据包,从而可在副本数据包未能及时发送时,将副本数据包丢弃。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终端设备还可当检测到第一承载中预设数量的RLC实体已发送第一数据包时,通知未发送第一数据包的RLC实体删除第一数据包。可选的,终端设备可通过RLC实体的上层实体通知未发送第一数据包的RLC实体删除第一数据包。其中,该上层实体可以为PDCP实体或RLC实体的其他上层实体。或者,第一承载的RLC实体发送第一数据包之后,可向第一承载中的其他RLC实体通知已发送第一数据包。RLC实体接收到其他RLC实体发送的用于通知已发送第一数据包的通知之后,可统计已发送第一数据包的RLC实体的数量,如果该数量达到预设数量,则该RLC实体删除第一数据包,不发送该第一数据包。基于该实施方式,有利于减少数据传输的时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数据包所处的传输块不包括除第一数据包之外的其他数据包。由于第一数据包所处的传输块中不包括除该第一数据包之外的其他数据包,接入网设备接收多个第一数据包所处的传输块之后,就能够对接收的该多个第一数据包进行合并。因此,基于该实施方式,有利于接入网设备对接收的该多个第一数据包进行合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终端设备还可接收第二数据包,该第二数据包所处的传输块不包括除第二数据包之外的其他数据包;将第二数据包与终端设备存储的第二数据包的副本数据包进行合并。可选的,终端设备具体通过MAC实体对本次接收的第二数据包与终端设备存储的第二数据包的副本数据包进行合并。通过对本次接收的第二数据包与终端设备存储的第二数据包的副本数据包进行合并,有利于提高合并增益。
可选的,终端设备还可以接收目标指示,该目标指示用于指示上一次发送的第二数据包的时频资源和发送小区标识,或该目标指示用于指示上一次发送的第二数据包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进程标识和发送小区标识,或该目标指示用于指示上一次发送的第二数据包的HARQ进程标识和子带标识。从而终端设备才能根据目标指示查找到终端设备存储的第二数据包的副本数据包,从而将终端设备存储的第二数据包与本次接收的第二数据包进行合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该配置消息包括待配置的RLC实体的标识或逻辑信道标识。每个RLC实体可对应不同的逻辑信道标识,因此可以通过逻辑信道标识来配置第一承载的至少三个RLC实体。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终端设备还可从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指令,该第一指令包括承载状态域,该承载状态域包括至少一个比特,该承载状态域对应一个配置有副本传输功能的承载,该承载状态域中的每个比特对应该承载的一个RLC实体,该比特用于指示激活或去激活对应的RLC实体的副本传输功能。基于该实施方式,能够对配置有副本传输功能的承载中的RLC实体的副本传输功能进行激活或去激活。
可选的,该承载状态域中的比特以RLC实体对应的逻辑信道标识升序排列,或该承载状态域中的以RLC实体对应的逻辑信道标识大小降序排列。
可选的,承载状态域对应的承载包括的RLC实体分为主RLC实体和辅RLC实体,第一指令用于对该辅RLC实体的副本传输功能进行激活或去激活,即承载状态域中的每个比特对应该承载的一个辅RLC实体。
可选的,该第一指令还包括承载指示域,该承载指示域包括至少一个比特,每个比特对应一个配置有副本传输功能的承载,用于指示第一指令是否包括该承载对应的承载状态域。
可选的,承载指示域中的比特以承载标识大小升序排列,或承载指示域中的比特以承载标识大小降序排列。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终端设备还可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该第一指示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激活副本传输功能的RLC实体中未发送的副本数据包的比特数量。这样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指示之后,就可为终端设备分配通信资源。例如,如果终端设备的激活副本传输功能的RLC实体中未发送的副本数据包的比特数量较大,则优先在该RLC实体对应的小区为终端设备分配资源。因此,基于该实施方式,有利于能够及时为终端设备分配资源。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终端设备还可通过第一承载的至少一个RLC实体进行数据传输的具体实施方式为:通过第一承载中的至少一个RLC实体与第一接入网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终端设备还可接收主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指令,该第二指令用于指示终端设备与第二接入网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对第一承载中的RLC实体进行重置;通过重置后的RLC实体与第二接入网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基于该实施方式,终端设备可以在多个接入网设备之间切换进行数据传输的接入网设备。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该第一承载在终端设备的RLC实体分为主RLC实体组和辅RLC实体组,该两个RLC实体组中的RLC实体不相同,同一个RLC实体组中的RLC实体的副本传输功能激活状态相同。相应地,终端设备可以接收第一指令,该第一指令用于对第一承载的RLC实体组的副本传输功能进行激活或去激活,即以RLC实体组为单位对副本传输功能进行激活或去激活。通过将第一承载在终端设备的RLC实体分为主RLC实体组和辅RLC实体组,可以对现有协议中MAC CE的格式无需改变。
可选的,主RLC实体组和辅RLC实体组可以是网络侧设备配置的。例如,网络侧设备可通过RRC信令指示哪一组RLC实体为主RLC实体组,哪一组RLC实体为辅RLC实体组。或者,终端设备也可根据预设规则确定哪一组RLC实体为主RLC实体组,哪一组RLC实体为辅RLC实体组。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该第一承载中的每个RLC实体对应一个子带或子带集合,且第一承载在终端设备的至少两个RLC实体对应不同的子带或子带集合。该终端设备在第一承载中的每个RLC实体使用对应的子带进行数据传输,或使用对应的子带集合中的子带进行数据传输。一个小区可以分为若干带宽部分(bandwidth part,BWP),一个带宽部分就为一个子带。子带集合为包括多个子带的集合。可选的,网络侧设备可以配置该终端设备在第一承载中的RLC实体对应的子带或子带集合。通过不同子带进行数据传输,有利于提高数据传输的分集增益。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该第一承载在终端设备中的第一RLC实体和第二RLC实体对应不同的子带,第一RLC实体对应第一子带,第二RLC实体对应第二子带,第一子带的子载波间隔和第二子带的子载波间隔的差值小于第一预设值,和/或,第一子带和第二子带的频率间隔大于第二预设值。也就是说,让两个子带之间的子载波间隔相差较小,和/或,两个子带之间的频率间隔足够远。两个子带之间的子载波间隔相差较小能够使副本传输的差异性不大。两个子带之间的频率间隔足够远可以提高副本传输的可靠性。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承载在终端设备包括的至少两个RLC实体通过不同小区集合的传输资源进行副本传输。通过不同小区集合的传输资源进行副本传输,有利于提高数据传输的分集增益。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接入网设备,该方法包括:建立第一承载的至少一个RLC实体,该第一承载在终端设备包括至少三个RLC实体,以及在一个或多个接入网设备总共包括至少三个RLC实体;通过第一承载中的至少一个RLC实体进行数据传输。基于第二方面所描述的方法,接入网设备能够建立第一承载的至少一个RLC实体。该第一承载在终端设备包括至少三个RLC实体,以及在一个或多个接入网设备总共包括至少三个RLC实体。因此,接入网设备与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时,接入网设备侧通过第一承载至少可以发送三份相同的数据包,或者接入网设备侧可以选择第一承载中的部分RLC实体进行数据传输。因此,基于第二方面所描述的方法,有利于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以及有利于减少数据传输的时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接入网设备从第一承载中选择部分RLC实体进行数据传输时,接入网设备具体可根据激活副本传输功能的RLC实体的无线空口质量和/或RLC实体中未发送的副本数据包的比特数量,从第一承载中确定用于数据传输的RLC实体。基于该实施方式,主接入网设备可以从第一承载中选择无线空口质量好,且缓存的副本数据包的比特数量少的RLC实体进行数据传输,选择空口质量好的RLC实体进行数据传输有利于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选择缓存的副本数据包的比特数量少的RLC实体进行数据传输有利于减少数据传输的时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接入网设备通过第一承载中的至少一个RLC实体进行数据传输的具体实施方式为:接收第二数据包;通过第一承载中的至少一个RLC实体对第二数据包进行副本传输。基于该实施方式,接入网设备侧通过第一承载至少可以发送三份相同的数据包,或者可以通过第一承载中空口质量好且缓存的副本数据包的比特数量少的部分RLC实体进行副本传输。因此,基于该实施方式,有利于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以及有利于减少数据传输的时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接入网设备还可向进行副本传输的至少一个RLC实体中的RLC实体指示第二数据包为副本数据包。具体地,接入网设备可以向该至少一个RLC实体中的所有RLC实体指示第二数据包为副本数据包。接入网设备可以向该至少一个RLC实体中的部分RLC实体指示第二数据包为副本数据包。接入网设备可以向该至少一个RLC实体中的预设数量的RLC实体指示第二数据包为副本数据包。基于该实施方式,RLC实体就能区分哪些数据包为副本数据包,哪些数据包为非副本数据包,从而可在副本数据包未能及时发送时,将副本数据包丢弃。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当检测到第一承载中预设数量的RLC实体已发送第二数据包,则接入网设备课通知未发送第二数据包的RLC实体删除第二数据包。基于该实施方式,有利于减少数据传输的时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二数据包所处的传输块不包括除第二数据包之外的其他数据包。基于该实施方式,有利于终端设备对接收的该多个第二数据包进行合并。
可选的,接入网设备还可发送目标指示,该目标指示用于指示上一次发送的第二数据包的时频资源和发送小区标识,或该目标指示用于指示上一次发送的第二数据包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进程标识和发送小区标识,或该目标指示用于指示上一次发送的第二数据包的HARQ进程标识和子带标识。从而终端设备才能根据目标指示查找到终端设备存储的第二数据包的副本数据包,从而将终端设备存储的第二数据包与本次接收的第二数据包进行合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接入网设备还可接收第一数据包,该第一数据包所处的传输块不包括除第一数据包之外的其他数据包;将第一数据包与接入网设备存储的第一数据包的副本数据包进行合并。通过对本次接收的第一数据包与终端设备存储的第一数据包的副本数据包进行合并,有利于提高合并增益。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接入网设备还可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消息,该配置消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第一承载建立至少三个RLC实体,该配置消息包括待配置的RLC实体的标识或逻辑信道标识。基于该实施方式,可以对终端设备在第一承载配置至少三个RLC实体。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接入网设备还可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令,该第一指令包括承载状态域,该承载状态域包括至少一个比特,该承载状态域对应一个配置有副本传输功能的承载,该承载状态域中的每个比特对应一个该承载的RLC实体,该比特用于指示激活或去激活对应的RLC实体的副本传输功能。基于该实施方式,能够对配置有副本传输功能的承载中的RLC实体的副本传输功能进行激活或去激活。
可选的,该承载状态域中的比特以RLC实体对应的逻辑信道标识升序排列,或该承载状态域中的以RLC实体对应的逻辑信道标识大小降序排列。
可选的,承载状态域对应的承载包括的RLC实体分为主RLC实体和辅RLC实体,第一指令用于对该辅RLC实体的副本传输功能进行激活或去激活,即承载状态域中的每个比特对应该承载的一个辅RLC实体。
可选的,该第一指令还包括承载指示域,该承载指示域包括至少一个比特,每个比特对应一个配置有副本传输功能的承载,用于指示第一指令是否包括该承载对应的承载状态域。
可选的,承载指示域中的比特以承载标识大小升序排列,或承载指示域中的比特以承载标识大小降序排列。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接入网设备还可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该第一指示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激活副本传输功能的RLC实体中未发送的副本数据包的比特数量。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指示之后,可为终端设备分配通信资源。例如,如果终端设备的激活副本传输功能的RLC实体中未发送的副本数据包的比特数量较大,则优先在该RLC实体对应的小区为终端设备分配资源。因此,基于该实施方式,有利于能够及时为终端设备分配资源。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接入网设备为主接入网设备,接入网设备还可接收辅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该第二指示用于指示辅接入网设备的激活副本传输功能的RLC实体中未发送的副本数据包的比特数量。基于该实施方式,从而主接入网设备可以从辅接入网设备的激活副本传输功能的RLC实体中选择未发送的副本数据包的比特数量较少的RLC实体进行副本传输,这样有利于减少数据传输时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接入网设备为主接入网设备,接入网设备还可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令,该第二指令用于指示终端设备与第二接入网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指示第二接入网设备通过第一承载中的RLC实体与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基于该实施方式,可使终端设备在多个接入网设备之间切换进行数据传输的接入网设备。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承载在一个或多个接入网设备的RLC实体分为主RLC实体组和辅RLC实体组,两个RLC实体组中的RLC实体不相同,同一个RLC实体组中的RLC实体的副本传输功能激活状态相同。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该第一承载中的每个RLC实体对应一个子带或子带集合,且该第一承载在一个或多个接入网设备的至少两个RLC实体对应不同的子带或子带集合。通过不同子带进行副本传输,有利于提高数据传输的分集增益。
可选的,该第一承载在接入网设备侧的第一RLC实体和第二RLC实体对应不同的子带,第一RLC实体对应第一子带,第二RLC实体对应第二子带,该第一子带的子载波间隔和该第二子带的子载波间隔的差值小于第一预设值,和/或,该第一子带和该第二子带的频率间隔大于第二预设值。也就是说,让两个子带之间的子载波间隔相差较小,和/或,两个子带之间的频率间隔足够远。两个子带之间的子载波间隔相差较小能够使副本传输的差异性不大。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承载在一个或多个接入网设备包括的RLC实体中存在至少两个RLC实体通过不同小区集合的传输资源进行副本传输。通过不同小区集合的传输资源进行副本传输,有利于提高数据传输的分集增益。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该第一承载包括主接入网设备的至少两个RLC实体,以及辅接入网设备的至少一个RLC实体;或者,第一承载包括辅接入网设备的至少两个RLC实体,以及主接入网设备的至少一个RLC实体;或者,第一承载包括主接入网设备的至少三个RLC实体;或者,第一承载包括辅接入网设备的至少三个RLC实体。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接入网设备从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需要激活或去激活副本传输功能的与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的终端设备的RLC实体;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令,该第一指令包括第一信元,该第一信元用于激活或去激活第二接入网设备指示的终端设备的RLC实体的副本传输功能。基于第三方面所描述的方法,第一接入网设备能够获知需要激活或去激活副本传输功能的与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的终端设备的RLC实体,从而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用于对与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的终端设备的RLC实体的副本传输功能进行激活或去激活的指令可与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用于对与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的终端设备的RLC实体的副本传输功能进行激活或去激活的指令保持一致。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需要激活或去激活副本传输功能的与第一接入网设备对应的终端设备的RLC实体。基于该实施方式,第一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接入网设备之间可以协商激活或去激活终端设备的哪些RLC实体的上行副本传输功能,从而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用于对终端设备的RLC实体的副本传输功能进行激活或去激活的指令可与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用于对终端设备的RLC实体的副本传输功能进行激活或去激活的指令保持一致。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指令还包括第二信元,该第二信元用于激活或去激活第一接入网设备与终端设备通信所采用的具有副本传输功能的RLC实体。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可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该单元可以是软件和/或硬件。基于同一发明构思,该终端设备解决问题的原理以及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以及有益效果,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接入网设备,该接入网设备包括:处理模块,用于建立第一承载的至少一个RLC实体,该第一承载在终端设备包括至少三个RLC实体,以及在一个或多个接入网设备总共包括至少三个RLC实体;第一通信模块,用于通过第一承载中的至少一个RLC实体进行数据传输。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通信模块通过第一承载中的至少一个RLC实体进行数据传输的方式具体为:接收第二数据包;通过第一承载中的至少一个RLC实体对第二数据包进行副本传输。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该接入网设备还包括:指示模块,用于向至少一个RLC实体中的RLC实体指示第二数据包为副本数据包。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该接入网设备还包括:通知模块,用于当检测到第一承载中预设数量的RLC实体已发送第二数据包,则通知未发送第二数据包的RLC实体删除第二数据包。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二数据包所处的传输块不包括除第二数据包之外的其他数据包。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通信模块,还用于接收第一数据包,该第一数据包所处的传输块不包括除第一数据包之外的其他数据包;处理模块,还用于将第一数据包与接入网设备存储的第一数据包的副本数据包进行合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通信模块,还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消息,该配置消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第一承载建立至少三个RLC实体,该配置消息包括待配置的RLC实体的标识或逻辑信道标识。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通信模块,还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令,该第一指令包括承载状态域,该承载状态域包括至少一个比特,该承载状态域对应一个配置有副本传输功能的承载,该承载状态域中的每个比特对应一个该承载的RLC实体,比特用于指示激活或去激活对应的RLC实体的副本传输功能。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指令还包括承载指示域,该承载指示域包括至少一个比特,每个比特对应一个配置有副本传输功能的承载,用于指示第一指令是否包括该承载对应的承载状态域。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通信模块,还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该第一指示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激活副本传输功能的RLC实体中未发送的副本数据包的比特数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接入网设备为主接入网设备,接入网设备还包括:第二通信模块,用于接收辅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该第二指示用于指示辅接入网设备的激活副本传输功能的RLC实体中未发送的副本数据包的比特数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接入网设备为主接入网设备,第一通信模块,还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令,该第二指令用于指示终端设备与第二接入网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第二通信模块,用于指示第二接入网设备通过第一承载中的RLC实体与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承载中的每个RLC实体对应一个子带或子带集合,且第一承载在一个或多个接入网设备的至少两个RLC实体对应不同的子带或子带集合。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承载包括主接入网设备的至少两个RLC实体,以及辅接入网设备的至少一个RLC实体;或者,第一承载包括辅接入网设备的至少两个RLC实体,以及主接入网设备的至少一个RLC实体;或者,第一承载包括主接入网设备的至少三个RLC实体;或者,第一承载包括辅接入网设备的至少三个RLC实体。
其中,第五方面所描述的方法还可执行第二方面的其他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在此不赘述。基于同一发明构思,该接入网设备解决问题的原理以及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以及有益效果,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接入网设备,该接入网设备包括:第一通信模块,用于从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需要激活或去激活副本传输功能的与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的终端设备的RLC实体;第二通信模块,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令,该第一指令包括第一信元,该第一信元用于激活或去激活第二接入网设备指示的终端设备的RLC实体的副本传输功能。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该第一通信模块,还用于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需要激活或去激活副本传输功能的与该接入网设备对应的终端设备的RLC实体。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该第一指令还包括第二信元,该第二信元用于激活或去激活该接入网设备与终端设备通信所采用的具有副本传输功能的RLC实体。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该接入网设备解决问题的原理以及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以及有益效果,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处理器、通信接口和存储器相连;其中,通信接口可以为收发器。通信接口用于实现与其他网元(如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通信。其中,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中,该处理器调用存储在该存储器中的程序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案,该终端设备解决问题的实施方式以及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以及有益效果,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接入网设备,该接入网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处理器、通信接口和存储器相连;其中,通信接口可以为收发器。通信接口用于实现与其他网元(如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通信。其中,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中,该处理器调用存储在该存储器中的程序以实现上述第二方面、第三方面、第二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三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案,该接入网设备解决问题的实施方式以及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二方面、第三方面、第二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三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以及有益效果,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三方面、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三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产品,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三方面、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三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提了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三方面、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三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主RLC实体组和辅RLC实体组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指令的比特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块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指令的比特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9~2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指示信息的比特示意图;
图22~2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入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接入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接入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为了提高数据传输可靠性和降低数据传输时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可应用的系统架构进行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示意图。在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中,包括主接入网设备、辅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其中,该通信系统中也可只包括主接入网设备。该通信系统中也可包括一个辅接入网设备或两个以上的辅接入网设备。图1以通信系统包括一个主接入网设备和两个辅接入网设备为例。对于终端的一个承载来说,建立了PDCP实体的接入网设备为主接入网设备,未建立PDCP实体的接入网设备为辅接入网设备,对于不同承载,主接入网设备和辅接入网设备可以不同。此外,辅接入网设备对其它承载而言可以为主接入网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以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protocol,PDCP)做副本传输控制层为例,实际上,其它协议层也可以做副本传输的控制层,比如无线链路层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或实体)、业务数据适配协议(servicedata adaptation protocol,SDAP)层(或实体)。
终端设备和接入网设备之间可通过第一承载进行副本传输。该第一承载在终端设备包括至少三个RLC实体,在一个或多个接入网设备总共至少三个RLC实体。该至少三个RLC实体是指等于三个RLC实体,或大于三个RLC实体。
可选的,该第一承载在主接入网设备包括至少两个RLC实体,以及在辅接入网设备总共包括至少一个RLC实体。例如,如图2所示,第一承载在终端设备包括三个RLC实体,在主接入网设备包括两个RLC实体,在辅接入网设备1包括一个RLC实体。
可选的,该第一承载在辅接入网设备总共包括至少两个RLC实体,以及在主接入网设备包括至少一个RLC实体。例如,如图3所示,第一承载在终端设备包括三个RLC实体,第一承载在辅接入网设备1包括一个RLC实体,在辅接入网设备2包括一个RLC实体,即第一承载在辅接入网设备总共包括两个RLC实体,在主接入网设备包括一个RLC实体。
可选的,该第一承载在主接入网设备包括至少三个RLC实体。例如,如图4所示,第一承载在终端设备包括三个RLC实体,在主接入网设备包括三个RLC实体。
可选的,该第一承载在辅接入网设备包括至少三个RLC实体。例如,如图5所示,第一承载在终端设备包括三个RLC实体,在辅接入网设备1和辅接入网设备2总共包括三个RLC实体。
可选的,第一承载在一个或多个接入网设备总共包括的RLC实体的数量等于或大于第一承载在终端设备包括的RLC实体的数量。例如,第一承载在主接入网设备包括两个RLC实体,在辅接入网设备1和辅接入网设备2分别包括一个RLC实体,在终端设备包括三个RLC实体。即第一承载在接入网设备侧总共包括四个RLC实体,在终端设备包括三个RLC实体。
可选的,如图2~图5所示,终端设备和接入网设备还可包括媒体接入控制(mediumaccess control,MAC)实体。终端设备和接入网设备中也可不包括MAC实体。终端设备和接入网设备还可包括物理层(physical layer,PHY)层或其他实体,图2~图5中未画出。
终端设备和接入网设备可通过第一承载中的RLC实体进行副本传输。副本传输是指发送端通过多个RLC实体传输相同的数据包至接收端,副本传输使一个数据包传输多份,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以及降低数据传输的时延。例如,如图2~图5所示,终端设备的PDCP实体可下发数据包1给RLC实体1~RLC实体3,并通过RLC实体1~RLC实体3对数据包1进行副本传输。例如,RLC实体1发送该数据包1给RLC实体4,RLC实体2发送该数据包1给RLC实体5,RLC实体3发送该数据包1给RLC实体6。RLC实体4~6将接收的三份数据包1递交给主接入网设备的PDCP实体。RLC实体4~6可能不会同时接收到数据包1,因此RLC实体4~6可以不同时向PDCP递交数据包1。RLC实体4~6中也可以只有部分RLC实体向PDCP实体递交数据包1。例如,PDCP实体接收到第一个RLC实体递交的数据包1,就可以通知其他的RLC实体不用递交数据包1。同理,主接入网设备的PDCP实体可下发数据包2给RLC实体4~RLC实体6,并通过RLC实体4~RLC实体6对数据包2进行副本传输。RLC实体4发送该数据包2给RLC实体1,RLC实体5发送该数据包2给RLC实体2,RLC实体6发送该数据包2给RLC实体3。RLC实体1~3将接收的三份数据包2上传给终端设备的PDCP实体。同理,RLC实体1~3可能不会同时接收到数据包2,因此RLC实体1~3可以不同时向PDCP递交数据包2。RLC实体1~3中也可以只有部分RLC实体向PDCP实体递交数据包2。例如,PDCP实体接收到第一个RLC实体递交的数据包2,就可以通知其他的RLC实体不用递交数据包2。
其中,主接入网设备和辅接入网设备是终端设备通过无线方式接入到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接入设备,可以是基站NodeB、演进型基站eNodeB、5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或WiFi系统中的接入节点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接入网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
其中,终端设备可以是接入终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终端、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物联网中的终端设备、虚拟现实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Network,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
主接入网设备、辅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还可以部署在空中的飞机、气球和卫星上。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主接入网设备、辅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的应用场景不做限定。
“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其它量词与之类似。“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下面进一步对本申请所提供的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进行介绍。
请参见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通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601~604,其中:
601、终端设备建立第一承载的至少三个RLC实体。
如前述所说,第一承载在终端设备包括至少三个RLC实体,以及在一个或多个接入网设备总共包括至少三个RLC实体。因此,终端设备建立第一承载的至少三个RLC实体。例如,图2~图5中终端设备生成第一承载的三个RLC实体。
602、终端设备通过第一承载中的至少一个RLC实体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终端设备可通过第一承载中的至少两个RLC实体进行副本传输,或终端设备可通过第一承载中的一个RLC实体进行数据传输。
例如,如图2所示,第一承载包括终端设备的三个RLC实体,终端设备可通过该三个RLC实体进行副本传输。即终端设备的PDCP实体可下发数据包1给RLC实体1~RLC实体3,并通过RLC实体1和RLC实体2分别发送数据包1至主接入网设备,通过RLC实体3发送数据包1至辅接入网设备1。或者,终端设备可只通过RLC实体1和RLC实体2进行副本传输。即终端设备的PDCP实体可下发数据包1给RLC实体1和RLC实体2,并通过RLC实体1和RLC实体2分别发送数据包1至主接入网设备。或者,终端设备可只通过RLC实体1进行数据传输。即终端设备的PDCP实体可下发数据包1给RLC实体1,并通过RLC实体1发送数据包1至主接入网设备。
可选的,终端设备可以从第一承载中选择部分RLC实体进行数据传输。例如,终端设备可根据激活副本传输功能的RLC实体的无线空口质量和/或RLC实体中未发送的副本数据包的比特数量,从第一承载中选择用于数据传输的RLC实体。其中,该副本数据包为进行副本传输的数据包,即需要传输多份的数据包。例如,PDCP实体下发数据包1给RLC实体1和RLC实体2进行传输,则数据包1需要传输两份,因此,数据包1为副本数据包。
举例来说,如图2所示,第一承载包括终端设备的RLC实体1~RLC实体3。RLC实体1~RLC实体3激活了副本传输功能。RLC实体1的无线空口质量达到预设阈值1,并且RLC实体1未发送的副本数据包的比特数量小于预设阈值2。RLC实体2的无线空口质量达到预设阈值1,并且RLC实体2未发送的副本数据包的比特数量小于预设阈值2。RLC实体3的无线空口质量未达到预设阈值1,并且RLC实体3未发送的副本数据包的比特数量大于预设阈值2。终端设备可根据RLC实体1~RLC实体3的无线空口质量和未发送的副本数据包的比特数量,选择RLC实体1和RLC实体2用于进行副本传输。即从第一承载中选择无线空口质量好,且缓存的副本数据包的比特数量少的RLC实体进行数据传输,选择空口质量好的RLC实体进行数据传输有利于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选择缓存的副本数据包的比特数量少的RLC实体进行数据传输有利于减少数据传输的时延。
603、接入网设备建立第一承载的至少一个RLC实体。
如前述所说,第一承载在一个或多个接入网设备总共包括至少三个RLC实体。例如,该第一承载包括主接入网设备的至少两个RLC实体,以及辅接入网设备的至少一个RLC实体;或者,该第一承载包括辅接入网设备的至少两个RLC实体,以及主接入网设备的至少一个RLC实体;或者,该第一承载包括主接入网设备的至少三个RLC实体;或者,该第一承载包括辅接入网设备的至少三个RLC实体。因此,步骤203和步骤204中的接入网设备可以是主接入网设备或辅接入网设备。
例如,如图2所示,主接入网设备需要建立第一承载的两个RLC实体,辅接入网设备1需要建立第一承载的一个RLC实体。如图3所示,主接入网设备需要建立第一承载的一个RLC实体,辅接入网设备1需要建立第一承载的一个RLC实体,辅接入网设备2需要建立第一承载的一个RLC实体。如图4所示,主接入网设备需要建立第一承载的三个RLC实体。如图5所示,辅接入网设备1需要建立第一承载的两个RLC实体,辅接入网设备2需要建立第一承载的一个RLC实体。
604、接入网设备通过第一承载中的至少一个RLC实体进行数据传输。
本申请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建立第一承载的至少一个RLC实体之后,接入网设备通过第一承载中的至少一个RLC实体进行数据传输。接入网设备可通过该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承载的全部RLC实体进行数据传输,也可通过该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承载的部分RLC实体进行数据传输。
例如,如图2所示,主接入网设备生成第一承载的RLC实体4和RLC实体5,辅接入网设备1生成第一承载的RLC实体6。主接入网设备的PDCP实体下发数据包2至RLC实体4、RLC实体5和RLC实体6。RLC实体4、RLC实体5和RLC实体6分别发送数据包2至终端设备,即主接入网设备通过RLC实体4和RLC实体5进行副本传输,辅接入网设备通过RLC实体6进行副本传输。主接入网设备的PDCP实体也可只下发数据包2至RLC实体4~RLC实体6中的部分RLC实体,通过该部分RLC实体进行数据传输。例如,主接入网设备的PDCP实体也可只下发数据包2至RLC实体4,通过该RLC实体4进行数据传输。图3~图5同理,在此不赘述。
可选的,接入网设备可以从第一承载中选择部分RLC实体进行数据传输。例如,接入网设备可根据激活副本传输功能的RLC实体的无线空口质量和/或RLC实体中未发送的副本数据包的比特数量,从第一承载中选择用于数据传输的RLC实体。例如,如图2所示,主接入网设备生成了RLC实体4和RLC实体5,辅接入网设备生成了RLC实体6。RLC实体4~RLC实体6激活了副本传输功能。辅接入网设备可将RLC实体6中未发送的副本数据包的比特数量上报至主接入网设备。主接入网设备根据RLC实体4~6的无线空口质量和未发送的副本数据包的比特数量,从RLC实体4~6中选择无线空口质量好,且缓存的副本数据包的比特数量少的RLC实体进行数据传输。例如,主接入网设备选择RLC实体4和RLC实体6进行副本传输,则主接入网设备的PDCP下发数据包2至RLC实体4和RLC实体6。RLC实体4和RLC实体6分别发送数据包2至终端设备。通过选择空口质量好的RLC实体进行传输有利于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选择缓存的副本数据包的比特数量少的RLC实体进行副本传输有利于减少数据传输的时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承载在终端设备的RLC实体分为主RLC实体组和辅RLC实体组,两个RLC实体组中的RLC实体不相同,同一个RLC实体组中的RLC实体的副本传输功能激活状态相同。相应地,终端设备可以接收第一指令,该第一指令用于对第一承载的RLC实体组的副本传输功能进行激活或去激活,即以RLC实体组为单位对副本传输功能进行激活或去激活。该第一指令可以是MAC CE。例如,如图7所示,第一承载在终端设备包括四个RLC实体。RLC实体1和RLC实体2属于主RLC实体组,RLC实体3和RLC实体4属于辅RLC实体组。图8为第一指令的比特。图8中第一指令的第一个比特用于对第一承载的RLC实体组的副本传输功能进行激活或去激活,其他比特用于对其他承载的RLC实体组的副本传输功能进行激活或去激活,一个承载对应一个比特。当第一个比特的值为1时,终端设备将主RLC实体组和辅RLC实体组的RLC实体的副本传输功能都激活。也就是说,终端设备的PDCP实体可以向主RLC实体组和辅RLC实体组的RLC实体递交数据包,以通过主RLC实体组和辅RLC实体组的RLC实体进行副本传输。当第一个比特的值为0时,终端设备将辅RLC实体组的RLC实体的副本传输功能全部去激活,主RLC实体组的RLC实体保持不变。也就是说,终端设备的PDCP实体可以向主RLC实体组的RLC实体递交数据包,以通过主RLC实体组的RLC实体进行副本传输。通过将第一承载在终端设备的RLC实体分为主RLC实体组和辅RLC实体组,可以对现有协议中MAC CE的格式无需改变。
可选的,主RLC实体组和辅RLC实体组可以是网络侧设备配置的。其中,该网络侧设备可以为接入网设备或网管实体等。例如,网络侧设备可通过RRC信令指示哪一组RLC实体为主RLC实体组,哪一组RLC实体为辅RLC实体组。或者,终端设备也可根据预设规则确定哪一组RLC实体为主RLC实体组,哪一组RLC实体为辅RLC实体组。例如,终端设备可以确定组号小的一组RLC实体为辅RLC实体组,组号大的一组RLC实体为主RLC实体组。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承载中的每个RLC实体对应一个子带或子带集合,且终端设备在第一承载中的至少两个RLC实体对应不同的子带或子带集合。该终端设备在第一承载中的每个RLC实体使用对应的子带进行数据传输,或使用对应的子带集合中的子带进行数据传输。一个小区可以分为若干带宽部分(bandwidth part,BWP),一个带宽部分就为一个子带。子带集合为包括多个子带的集合。通过不同子带进行数据传输,有利于提高数据传输的分集增益。
例如,如图2所示,第一承载在终端设备包括RLC实体1~RLC实体3。RLC实体1对应子带1,RLC实体2对应子带2,RLC实体3对应子带3。RLC实体1通过子带1进行数据传输,RLC实体2通过子带2进行数据传输,RLC实体3通过子带3进行数据传输。子带1和子带2不相同,子带1和子带3相同。或者,子带1、子带2和子带3互不相同。
可选的,终端设备可以接收网络侧设备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第一承载建立至少三个RLC实体的配置信息。终端设备接收该配置信息之后,可执行步骤601。该配置信息中可包括该至少三个RLC实体对应的子带的标识或子带集合的标识。也就是说,网络侧设备可以配置该终端设备在第一承载中的RLC实体对应的子带或子带集合。当然,网络侧设备也可通过其他信息来配置终端设备在第一承载中的RLC实体对应的子带或子带集合。
可选的,该第一承载在终端设备中的第一RLC实体和第二RLC实体对应不同的子带,第一RLC实体对应第一子带,第二RLC实体对应第二子带,第一子带的子载波间隔和第二子带的子载波间隔的差值小于第一预设值,和/或,第一子带和第二子带的频率间隔大于第二预设值。也就是说,让两个子带之间的子载波间隔相差较小,和/或,两个子带之间的频率间隔足够远。两个子带之间的子载波间隔相差较小能够使副本传输的差异性不大。两个子带之间的频率间隔足够远可以提高副本传输的可靠性。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承载在终端设备包括的至少两个RLC实体通过不同小区集合的传输资源进行副本传输。例如,如图2所示,第一承载在终端设备包括RLC实体1~RLC实体3。RLC实体1通过小区集合1的传输资源进行副本传输,RLC实体2通过小区集合2的传输资源进行副本传输,RLC实体3通过小区集合3的传输资源进行副本传输。小区集合1和小区集合2不相同,小区集合1和小区集合3相同。或者,小区集合1、小区集合2和小区集合3互不相同。通过不同小区集合的传输资源进行副本传输,有利于提高数据传输的分集增益。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承载在一个或多个接入网设备的RLC实体分为主RLC实体组和辅RLC实体组,两个RLC实体组中的RLC实体不相同,同一个RLC实体组中的RLC实体的副本传输功能激活状态相同。关于接入网设备侧的主RLC实体组和辅RLC实体组的结构与终端设备的主RLC实体组和辅RLC实体组的结构类似,在此不赘述。可选的,接入网设备也可根据预设规则确定哪一组RLC实体为主RLC实体组,哪一组RLC实体为辅RLC实体组。例如,接入网设备可以确定组号小的一组RLC实体为辅RLC实体组,组号大的一组RLC实体为主RLC实体组。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承载中的每个RLC实体对应一个子带或子带集合,该第一承载在一个或多个接入网设备中的至少两个RLC实体对应不同的子带或子带集合。该第一承载在一个或多个接入网设备中的每个RLC实体使用对应的子带或子带集合中的子带进行数据传输。也就是说,第一承载在接入网设备侧包括的至少两个RLC实体对应不同的子带。该可选的实施方式的原理和参见上述终端设备侧对应的描述,在此不赘述。通过不同子带进行副本传输,有利于提高数据传输的分集增益。
可选的,该第一承载在接入网设备侧的第一RLC实体和第二RLC实体对应不同的子带,第一RLC实体对应第一子带,第二RLC实体对应第二子带,该第一子带的子载波间隔和该第二子带的子载波间隔的差值小于第一预设值,和/或,该第一子带和该第二子带的频率间隔大于第二预设值。也就是说,让两个子带之间的子载波间隔相差较小,和/或,两个子带之间的频率间隔足够远。两个子带之间的子载波间隔相差较小能够使副本传输的差异性不大。该可选的实施方式的原理和参见上述终端设备侧对应的描述,在此不赘述。两个子带之间的频率间隔足够远可以提高副本传输的可靠性。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承载在一个或多个接入网设备包括的RLC实体中存在至少两个RLC实体通过不同小区集合的传输资源进行副本传输。该可选的实施方式的原理和参见上述终端设备侧对应的描述,在此不赘述。通过不同小区集合的传输资源进行副本传输,有利于提高数据传输的分集增益。
可见,通过实施图6所描述的方法,终端设备可建立第一承载的至少三个RLC实体,并通过第一承载中的RLC实体进行数据传输。接入网设备可建立第一承载的至少一个RLC实体,并通过第一承载中的至少一个RLC实体进行数据传输。由于第一承载在终端设备包括至少三个RLC实体,在一个或多个接入网设备总共包括至少三个RLC实体。因此,终端设备或接入网设备通过第一承载至少可以发送三份相同的数据包,或者可以通过第一承载中空口质量好且缓存的副本数据包的比特数量少的部分RLC实体进行数据传输。因此,通过实施图6所描述的方法,有利于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以及有利于减少数据传输的时延。
请参见图9,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通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901~906,其中,步骤902和步骤904为上述步骤602的具体实施方式,步骤905和步骤906为上述步骤604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
901、终端设备建立第一承载的至少三个RLC实体。
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901和步骤601的具体实施方式相同,具体可参见上述步骤601对应的描述,在此不赘述。
902、终端设备生成第一数据包。
903、终端设备通过第一承载中的至少两个RLC实体对第一数据包进行副本传输。
具体的,终端设备生成第一数据包之后,PDCP实体可下发第一数据包至终端设备在第一承载中的至少两个RLC实体。该至少两个RLC实体接收第一数据包之后,对第一数据包进行副本传输。PDCP实体可下发第一数据包至终端设备在第一承载中的所有RLC实体或部分RLC实体。终端设备可通过第一承载中的所有RLC实体或部分RLC实体对第一数据包进行副本传输。
例如,如图2所示,终端设备生成第一数据包之后,由PDCP实体将第一数据包下发至RLC实体1~RLC实体3,终端设备通过RLC实体1~RLC实体3分别接收第一数据包之后,再通过RLC实体1~RLC实体3分别发送第一数据包。或者,由PDCP实体将第一数据包下发至RLC实体1和RLC实体2,终端设备通过RLC实体1和RLC实体2分别接收第一数据包之后,再通过RLC实体1和RLC实体2分别发送第一数据包。可选的,PDCP实体将第一数据包下发至RLC实体之后,还可指示该RLC实体是否需要发送该第一数据包。例如,PDCP实体将第一数据包下发至RLC实体1和RLC实体2,并指示RLC实体1和RLC实体2是否需要发送该第一数据包。可选的,可通过PDCP层通知或其他方式通知RLC实体是否需要发送该第一数据包。
904、接入网设备建立第一承载的至少一个RLC实体。
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904和步骤603的具体实施方式相同,具体可参见上述步骤603对应的描述,在此不赘述。
905、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二数据包。
906、接入网设备通过第一承载中的至少一个RLC实体对第二数据包进行副本传输。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承载在接入网设备侧存在至少两个RLC实体会接收第二数据包,并通过该至少两个RLC实体对第二数据包进行副本传输。
例如,如图2所示,主接入网设备生成第二数据包之后,主接入网设备的PDCP实体将第二数据包下发至RLC实体4~RLC实体6,主接入网设备的RLC实体4和RLC实体5分别接收第二数据包之后,主接入网设备通过RLC实体4和RLC实体5分别发送第二数据包,以通过RLC实体4和RLC实体5对第二数据包进行副本传输。辅接入网设备1的RLC实体6接收第二数据包之后,辅接入网设备1通过RLC实体6发送第二数据包,以通过RLC实体6对第二数据包进行副本传输。或者,主接入网设备生成第二数据包之后,主接入网设备的PDCP实体将第二数据包下发至RLC实体4和RLC实体6,主接入网设备的RLC实体4接收第二数据包之后,主接入网设备通过RLC实体4发送第二数据包,以通过RLC实体4对第二数据包进行副本传输。辅接入网设备1的RLC实体6接收第二数据包之后,辅接入网设备1通过RLC实体6发送第二数据包,以通过RLC实体6对第二数据包进行副本传输。可选的,PDCP实体将第二数据包下发至RLC实体之后,还可指示该RLC实体是否需要发送该第二数据包。例如,PDCP实体将第二数据包下发至RLC实体4和RLC实体6,并指示RLC实体4和RLC实体6是否需要发送该第二数据包。可选的,可通过PDCP层通知或其他方式通知RLC实体是否需要发送该第二数据包。
可见,通过实施图9所描述的方法,终端设备或接入网设备通过第一承载至少可以发送三份相同的数据包,或者可以通过第一承载中空口质量好且缓存的副本数据包的比特数量少的部分RLC实体进行副本传输。因此,通过实施图9所描述的方法,有利于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以及有利于减少数据传输的时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终端设备还向步骤903的至少两个RLC实体中的RLC实体指示第一数据包为副本数据包。即终端设备还向进行副本传输的至少两个RLC实体中的RLC实体指示第一数据包为副本数据包。具体地,终端设备可以向该至少两个RLC实体中的所有RLC实体指示第一数据包为副本数据包。终端设备可以向该至少两个RLC实体中的部分RLC实体指示第一数据包为副本数据包。终端设备可以向该至少两个RLC实体中的预设数量的RLC实体指示第一数据包为副本数据包。该预设数量可以是接入网设备预先配置的。
例如,如图2所示,终端设备生成第一数据包之后,终端设备的PDCP实体将第一数据包下发至RLC实体1~RLC实体3,并向RLC实体1~RLC实体3通知第一数据包为副本数据包。或者,终端设备的PDCP实体只向RLC实体1和RLC实体2通知第一数据包为副本数据包。或者,终端设备的PDCP实体只向RLC实体1通知第一数据包为副本数据包。这样RLC实体1~RLC实体3就能区分哪些数据包为副本数据包,哪些数据包为非副本数据包,从而可在副本数据包未能及时发送时,将副本数据包丢弃。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终端设备还可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用于对第一承载中的RLC实体的副本传输功能进行激活或去激活的第一指令;终端设备接收该第一指令之后,终端设备可通知第一承载中的RLC实体接收到该第一指令。其中,该第一指令可以是MACCE或其他指令。具体地,终端设备可通过MAC实体通知第一承载中的RLC实体接收到该第一指令,或者可通过其他实体通知第一承载中的RLC实体接收到该第一指令。例如,如图2所示,终端设备可通过MAC实体1和MAC实体2接收主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指令。终端设备可以通过MAC实体3接收辅接入网设备1发送的第一指令。MAC实体1将第一指令通知给RLC实体1,MAC实体2将第一指令通知给RLC实体2,MAC实体3将第一指令通知给RLC实体3。如果第一指令用于对RLC实体1~RLC实体3的副本传输功能进行激活,则RLC实体1~RLC实体3可以确定在之后接收的数据包均为副本数据包。如果第一指令用于对RLC实体1~RLC实体3的副本传输功能进行去激活,则RLC实体1~RLC实体3可以确定在之后接收的数据包均为非副本数据包。如果第一指令用于对RLC实体2和RLC实体3的副本传输功能进行激活,则RLC实体2和RLC实体3可以确定在之后接收的数据包均为副本数据包。如果第一指令用于对RLC实体2和RLC实体3的副本传输功能进行去激活,则RLC实体2和RLC实体3可以确定在之后接收的数据包均为非副本数据包。这样RLC实体1~RLC实体3就能区分哪些数据包为副本数据包,哪些数据包为非副本数据包,从而可在副本数据包未能及时发送时,将副本数据包丢弃。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接入网设备还向步骤906的至少一个RLC实体中的RLC实体指示第二数据包为副本数据包。即接入网设备还向进行副本传输的至少一个RLC实体中的RLC实体指示第二数据包为副本数据包。在该实施方式中,接入网设备为主接入网设备。具体地,接入网设备可以向该至少一个RLC实体中的所有RLC实体指示第二数据包为副本数据包。接入网设备可以向该至少一个RLC实体中的部分RLC实体指示第二数据包为副本数据包。接入网设备可以向该至少一个RLC实体中的预设数量的RLC实体指示第二数据包为副本数据包。
例如,如图2所示,主接入网设备生成第二数据包之后,通过PDCP实体将第二数据包下发至RLC实体4~RLC实体6,并向RLC实体4~RLC实体6通知第二数据包为副本数据包。或者,主接入网设备的PDCP实体只向RLC实体4和RLC实体5通知第一数据包为副本数据包。或者,主接入网设备的PDCP实体只向RLC实体4通知第一数据包为副本数据包。这样RLC实体4~RLC实体6就能区分哪些数据包为副本数据包,哪些数据包为非副本数据包,从而可在副本数据包未能及时发送时,将副本数据包丢弃。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当检测到第一承载中预设数量的RLC实体已发送第一数据包时,终端设备通知未发送第一数据包的RLC实体删除第一数据包。可选的,终端设备可通过RLC实体的上层实体通知未发送第一数据包的RLC实体删除第一数据包。其中,该上层实体可以为PDCP实体或RLC实体的其他上层实体。或者,第一承载的RLC实体发送第一数据包之后,可向第一承载中的其他RLC实体通知已发送第一数据包。RLC实体接收到其他RLC实体发送的用于通知已发送第一数据包的通知之后,可统计已发送第一数据包的RLC实体的数量,如果该数量达到预设数量,则该RLC实体删除第一数据包,不发送该第一数据包。通过实施该实施方式,有利于减少数据传输的时延。
举例来说,如图2所示,终端设备生成第一数据包之后,终端设备的PDCP实体将第一数据包下发至RLC实体1~RLC实体3。若终端设备的PDCP实体检测到RLC实体1和RLC实体2已发送第一数据包,即终端设备的PDCP实体检测到两个RLC实体已发送第一数据包,则终端设备通过PDCP实体向RLC实体3通知删除第一数据包,从而RLC实体3就可不用发送第一数据包。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当检测到第一承载中预设数量的RLC实体已发送第二数据包,则接入网设备通知未发送第二数据包的RLC实体删除第二数据包。可选的,接入网设备可通过RLC实体的上层实体通知未发送第二数据包的RLC实体删除第二数据包。其中,该接入网设备可以为主接入网设备,该RLC实体的上层实体可以为PDCP实体或RLC实体的其他上层实体。或者,第一承载的RLC实体发送第一数据包之后,可向第一承载中的其他RLC实体通知已发送第一数据包。RLC实体接收到其他RLC实体发送的用于通知已发送第一数据包的通知之后,可统计已发送第一数据包的RLC实体的数量,如果该数量达到预设数量,则该RLC实体删除第一数据包,不发送该第一数据包。
举例来说,如图2所示,主接入网设备生成第二数据包之后,主接入网设备的PDCP实体将第二数据包下发至RLC实体4~RLC实体6。若主接入网设备的PDCP实体检测到RLC实体4和RLC实体6已发送第二数据包,即主接入网设备的PDCP实体检测到两个RLC实体已发送第二数据包,则主接入网设备通过PDCP实体向RLC实体5通知删除第二数据包,从而RLC实体5就可不用发送第二数据包。通过实施该实施方式,有利于减少数据传输的时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数据包所处的传输块不包括除该第一数据包之外的其他数据包。相应地,接入网设备接收该第一数据包;接入网设备将该第一数据包与接入网设备存储的该第一数据包的副本数据包进行合并。其中,该接入网设备可以是主接入网设备或辅接入网设备。可选的,接入网设备具体通过MAC实体对本次接收的第一数据包与接入网设备存储的第一数据包的副本数据包进行合并。通过对本次接收的第一数据包与接入网设备存储的第一数据包的副本数据包进行合并,有利于提高合并增益。
举例来说,如果第一数据包为30比特,数据块可以传50比特的数据,则如图10所示,第一数据包只填充数据块的部分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其他PRB不填充。由于第一数据包所处的传输块中不包括除该第一数据包之外的其他数据包,接入网设备接收多个第一数据包所处的传输块之后,能够对接收的该多个第一数据包进行合并。接入网设备存储的第一数据包的副本数据包可以是第一次接收的第一数据包。例如,终端设备的RLC实体1~RLC实体4向主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主接入网设备首先接收到RLC实体1发送的第一数据包,主接入网设备将RLC实体1发送的第一数据包进行存储。主接入网设备第二次接收到RLC实体2发送的第一数据包。主接入网设备将RLC实体2发送的第一数据包与RLC实体1发送的第一数据包进行合并,得到合并后的第一数据包。若合并后的第一数据包的准确性未达到预设阈值,则主接入网设备在接收到RLC实体3发送的第一数据包之后,将合并后的第一数据包与RLC实体3发送的第一数据包进行合并。依次类推,直接合并得到的第一数据包的准确性达到预设阈值,则可停止对接收的第一数据包进行合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二数据包所处的传输块不包括除该第二数据包之外的其他数据包。相应地,终端设备接收该第二数据包;终端设备将本次接收的第二数据包与终端设备存储的第二数据包的副本数据包进行合并。可选的,终端设备具体通过MAC实体对本次接收的第二数据包与终端设备存储的第二数据包的副本数据包进行合并。终端设备对第二数据包进行合并的原理与接入网设备对第一数据包进行合并的原理相似,在此不赘述。通过对本次接收的第二数据包与终端设备存储的第二数据包的副本数据包进行合并,有利于提高合并增益。
可选的,接入网设备还可发送目标指示,该目标指示用于指示上一次发送的第二数据包的时频资源和发送小区标识,或该目标指示用于指示上一次发送的第二数据包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进程标识和发送小区标识,或该目标指示用于指示上一次发送的第二数据包的HARQ进程标识和子带标识。其中,该目标指示可以为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其中,该接入网设备可以为主接入网设备或辅接入网设备。相应地,终端设备可以接收该目标指示,从而终端设备才能根据目标指示查找到终端设备存储的第二数据包的副本数据包,从而将终端设备存储的第二数据包与本次接收的第二数据包进行合并。
请参见图11,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示意图。其中,图11所描述的通信方法也可以与前面所描述的通信方法进行结合。如图11所示,该通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101~1105,其中:
1101、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消息。
其中,该配置消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第一承载建立至少三个RLC实体。或,该配置消息用于配置第一承载的至少三个RLC实体。可选的,该配置消息包括待配置的RLC实体的标识或逻辑信道标识。其中,待配置的RLC实体即配置信息指示终端设备建立的RLC实体。其中,该配置消息也可以是其他网络侧设备发送至终端设备的,例如,该配置消息可以是网管实体发送至终端设备的。图11以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消息为例,步骤1101中的接入网设备可以是主接入网设备或辅接入网设备。其中,RLC实体的标识为能够区分RLC实体的信息。每个RLC实体可对应不同的逻辑信道标识,因此可以用逻辑信道标识来区分RLC实体。
1102、终端设备根据配置信息,建立第一承载的至少三个RLC实体。
其中,终端设备接收该配置消息之后,建立第一承载的至少三个RLC实体。例如,该配置消息用于配置第一承载的RLC实体1~RLC实体3,该配置消息中包括RLC实体1~RLC实体3的标识或对应的逻辑信道标识。终端设备接收该配置消息之后,建立第一承载的RLC实体1~RLC实体3。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该配置消息中还可包括第三指示,该第三指示用于指示待配置的RLC实体的副本传输功能的初始激活状态。例如,该配置消息用于配置第一承载的RLC实体1~RLC实体3。该配置消息中还可包括第一指示,该第一指示可指示RLC实体1和RLC实体2的副本传输功能的初始激活状态为激活,该第一指示可指示RLC实体3的副本传输功能的初始激活状态为未激活。终端设备接收该配置消息之后,可根据该第一指示确定RLC实体1~RLC实体3的副本传输功能的初始激活状态。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终端设备也可根据预设规则确定建立的至少三个RLC实体的副本传输功能的初始激活状态。例如,终端设备可确定逻辑信道标识最小的RLC实体的副本传输功能的初始激活状态为激活,其余的RLC实体的副本传输功能的初始激活状态为未激活。或者,终端设备可确定逻辑信道标识大于预设阈值的RLC实体的副本传输功能的初始激活状态为激活,逻辑信道标识小于预设阈值的RLC实体的副本传输功能的初始激活状态为未激活。
1103、终端设备通过第一承载中的至少一个RLC实体进行数据传输。
1104、接入网设备建立第一承载的至少一个RLC实体。
其中,步骤1101可在步骤1104之前执行,或步骤1101可在步骤1104之后,步骤1105之前执行。
1105、接入网设备通过第一承载中的至少一个RLC实体进行数据传输。
步骤1103~步骤1105的具体实施方式可参见上述步骤602~步骤604对应的描述,在此不赘述。
可见,通过实施图11所描述的方法,网络侧设备能够对终端设备配置第一承载的至少三个RLC实体。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接入网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令,该第一指令包括承载状态域,该承载状态域包括至少一个比特,该承载状态域对应一个配置有副本传输功能的承载,该承载状态域中的每个比特对应该承载的一个RLC实体,该比特用于指示激活或去激活对应的RLC实体的副本传输功能。相应地,终端设备可接收该第一指令。终端设备接收该第一指令之后,根据该第一指令对上述配置有副本传输功能的承载中的RLC实体的副本传输功能进行激活或去激活。可选的,该第一指令可以是MAC CE。可选的,承载状态域可以有一个或多个,不同承载状态域包括的比特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承载状态域包括的比特数可以与对应的承载中RLC实体的数量相同或不同。基于该实施方式,能够对配置有副本传输功能的承载中的RLC实体的副本传输功能进行激活或去激活。
举例来说,终端设备通过承载1~3分别进行副本传输,即承载1~3配置有副本传输功能。承载1包括终端设备的4个RLC实体,分别为RLC实体1~RLC实体4。承载2包括终端设备的4个RLC实体,分别为RLC实体5~RLC实体8。承载3包括终端设备的3个RLC实体,分别为RLC实体9~RLC实体11。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指令。如图12所示,第一指令的第一个八位字节(oct1)中包括承载状态域1和承载状态域2。第一指令的第二个八位字节(oct2)中包括承载状态域3。承载状态域1的第一个比特对应RLC实体1,依次类推,第四个比特对应RLC实体4。承载状态域2的第一个比特对应RLC实体4,依次类推,第四个比特对应RLC实体8。承载状态域3的第一个比特对应RLC实体9,依次类推,第三个比特对应RLC实体11。RLC实体1对应的比特用于对RLC实体1的副本传输功能进行激活或去激活。例如,RLC实体1对应的比特为1时,用于对RLC实体1的副本传输功能进行激活。RLC实体1对应的比特为0时,用于对RLC实体1的副本传输功能进行去激活。其他RLC实体对应的比特同理,在此不赘述。此外,也可以反过来,也0代表激活,1代表去激活,以下实施例与之类似。
可选的,承载状态域中的比特以RLC实体对应的逻辑信道标识升序排列,或承载状态域中的以RLC实体对应的逻辑信道标识大小降序排列。例如,RLC实体1~RLC实体11的逻辑信道标识依次减小。如果承载状态域中的比特以RLC实体对应的逻辑信道标识升序排列,如图12所示,承载状态域1中依次排列RLC实体1对应的比特、RLC实体2对应的比特和RLC实体3对应的比特。承载状态域2和承载状态域3同理。如果承载状态域中的以RLC实体对应的逻辑信道标识大小降序排列,如图13所示,承载状态域1中依次排列RLC实体4对应的比特、RLC实体3对应的比特、RLC实体2对应的比特和RLC实体1对应的比特。承载状态域2和承载状态域3同理。
可选的,承载状态域对应的承载包括的RLC实体分为主RLC实体和辅RLC实体,第一指令用于对该辅RLC实体的副本传输功能进行激活或去激活,即承载状态域中的每个比特对应该承载的一个辅RLC实体。例如,上述承载1中的RLC实体3为辅RLC实体。上述承载2中的RLC实体6为辅RLC实体。上述承载3中的RLC实体9为辅RLC实体。如图14所示,RLC实体3对应承载状态域1中的一个比特。RLC实体6对应承载状态域2中的一个比特。RLC实体9对应承载状态域3中的一个比特。RLC实体3对应的比特用于对RLC实体3的副本传输功能进行激活或去激活。其他RLC实体对应的比特同理,在此不赘述。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指令还包括承载指示域,该承载指示域包括至少一个比特,每个比特对应一个配置有副本传输功能的承载,用于指示该第一指令是否包括该承载对应的承载状态域。
举例来说,如图15所示,承载1~承载3分别对应承载指示域中的一个比特。承载1对应承载指示域中的第一个比特,承载2对应承载指示域中的第二个比特,承载3对应承载指示域中的第三个比特。承载对应的比特为1,表示第一指令中包括该承载对应的承载状态域。承载对应的比特为0,表示第一指令中不包括该承载对应的承载状态域。如图15所示,承载1和承载3对应的比特为1,承载2对应的比特为0。因此,第一指令中具有承载1对应的承载状态域1。第一指令中具有承载3对应的承载状态域3。第一指令中不具有承载2对应的承载状态域2。
可选的,承载指示域中的比特以承载标识大小升序排列,或承载指示域中的比特以承载标识大小降序排列。例如,承载1~承载3的标识依次减小。如果承载指示域中的比特以承载标识大小升序排列,如图15所示,承载指示域中依次排列承载1对应的比特、承载2对应的比特和承载3对应的比特。如果承载指示域中的比特以承载标识大小降序排列,如图16所示,承载指示域中依次排列承载3对应的比特、承载2对应的比特和承载1对应的比特。
可选的,如图17所示,一个八位字节中只包括一个承载状态域,这样可以使第一指令的结构对齐。
请参见图18,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示意图。如图18所示,该通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801~1806,其中:
1801、第二接入网设备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需要激活或去激活副本传输功能的与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的终端设备的RLC实体。在本实施例及以下实施例中,需要激活或去激活副本传输功能即指待激活或去激活副本传输功能。
1802、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该第一指示信息之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令。该第一指令包括第一信元,该第一信元用于激活或去激活第二接入网设备指示的终端设备的RLC实体的副本传输功能。即,该第一信元用于激活或去激活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的RLC实体的副本传输功能。
其中,第二接入网设备为主接入网设备时,第一接入网设备为辅接入网设备。第二接入网设备为辅接入网设备时,第一接入网设备为主接入网设备。
举例来说,终端设备包括RLC实体1~RLC实体4。主接入网设备包括RLC实体5和RLC实体6。辅接入网设备1包括RLC实体7和RLC实体8。RLC实体1和RLC实体2用于发送副本数据包至主接入网设备。RLC实体3和RLC实体4用于发送副本数据包至辅接入网设备1。如果第二接入网设备为辅接入网设备1,第一接入网设备为主接入网设备,则辅接入网设备1向主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需要激活RLC实体3和RLC实体4的副本传输功能。主接入网设备接收该第一指示信息之后,可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令,该第一指令中的第一信元用于激活RLC实体3和RLC实体4的副本传输功能。其中,该第一指令可以为MACCE。同理,如果第二接入网设备为主接入网设备,第一接入网设备为辅接入网设备1,则主接入网设备向辅接入网设备1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需要激活RLC实体1和RLC实体2的副本传输功能。辅接入网设备1接收该第一指示信息之后,可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令,该第一指令中的第一信元用于激活RLC实体1和RLC实体2的副本传输功能。
可选的,若第一指示信息为主接入网设备发送至辅接入网设备1的,则第一指示信息的结构可如图19所示。可选的,若第一指示信息为辅接入网设备1发送至主接入网设备的,则第一指示信息的结构可如图20所示。可选的,终端设备的RLC实体可在第一指示信息中对应一个固定位置的比特,该比特用于指示是否需要激活或去激活对应的RLC实体。例如,如19中第二个byte的编号为0的比特对应终端设备的RLC实体1,编号为1的比特对应终端设备的RLC实体1。如果第二个byte中编号为0的比特的值为1,则表示需要激活终端设备的RLC实体1的副本传输功能,如果第二个byte中编号为0的比特的值为0,则表示需要去激活终端设备的RLC实体1的副本传输功能。如果第二个byte中编号为1的比特的值为1,则表示需要激活终端设备的RLC实体2的副本传输功能,如果第二个byte中编号为1的比特的值为0,则表示需要去激活终端设备的RLC实体2的副本传输功能。图20同理,在此不赘述。可选的,终端设备的RLC实体可在第一指示信息中也可以不对应一个固定位置的比特,而是终端设备的一个RLC实体对应一个byte,通过byte的值来指示是否需要激活或去激活对应的RLC实体。
可选的,辅接入网设备还可向主接入网设备指示需要激活或去激活下行副本传输功能的辅接入网设备的RLC实体。辅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第一指示信息指示需要激活或去激活下行副本传输功能的辅接入网设备的RLC实体。也就是说,辅接入网设备通过第一指示信息既指示需要激活或去激活副本传输功能的与辅接入网设备对应的终端设备的RLC实体,又指示需要激活或去激活下行副本传输功能的辅接入网设备的RLC实体。例如,第一指示信息的结构可如图21所示。可选的,第一指示信息中还可包括比特1和比特2。该比特1用于指示是否存在用于指示需要激活或去激活副本传输功能的与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的终端设备的RLC实体的比特。该比特2用于指示信是否存在用于指示需要激活或去激活下行副本传输功能的辅接入网设备的RLC实体的比特。或者,第一指示信息中只包括一个比特,该比特既指示是否存在用于指示需要激活或去激活副本传输功能的与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的终端设备的RLC实体的比特,又指示是否存在用于指示需要激活或去激活下行副本传输功能的辅接入网设备的RLC实体的比特。图21以信息2包括比特1和比特2为例。
当然,辅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两个指示信息分别指示需要激活或去激活副本传输功能的与辅接入网设备对应的终端设备的RLC实体,以及需要激活或去激活下行副本传输功能的辅接入网设备的RLC实体。例如,辅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第一指示信息指示需要激活或去激活副本传输功能的与辅接入网设备对应的终端设备的RLC实体,并通过第三指示信息指示需要激活或去激活下行副本传输功能的辅接入网设备的RLC实体。
通过实施图18所描述的方法,第一接入网设备能够获知需要激活或去激活副本传输功能的与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的终端设备的RLC实体,从而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用于对与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的终端设备的RLC实体的副本传输功能进行激活或去激活的指令可与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用于对与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的终端设备的RLC实体的副本传输功能进行激活或去激活的指令保持一致。
请参见图22,图2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示意图。如图22所示,该通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2201~2204,其中:
2201、第二接入网设备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需要激活或去激活副本传输功能的与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的终端设备的RLC实体。其中,第二接入网设备为主接入网设备时,第一接入网设备为辅接入网设备。第二接入网设备为辅接入网设备时,第一接入网设备为主接入网设备。
2202、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需要激活或去激活副本传输功能的与该第一接入网设备对应的终端设备的RLC实体。
2203、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指示信息之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令。其中,步骤2203在步骤2201和2202之后执行。其中,该第一指令包括第一信元和第二信元。其中,第一信元用于激活或去激活第二接入网设备指示的终端设备的RLC实体的副本传输功能。第二信元用于激活或去激活第一接入网设备与终端设备通信所采用的具有副本传输功能的RLC实体。
2204、第二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二指示信息之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令。其中,步骤2204在步骤2201和2202之后执行。其中,该第二指令包括第三信元和第四信元。其中,第三信元用于激活或去激活第一接入网设备指示的终端设备的RLC实体的副本传输功能。第四信元用于激活或去激活第二接入网设备与终端设备通信所采用的具有副本传输功能的RLC实体。
以第一接入网设备为主接入网设备,第二接入网设备为辅接入网设备1为例。例如,终端设备包括RLC实体1~RLC实体4。主接入网设备包括RLC实体5和RLC实体6。辅接入网设备1包括RLC实体7和RLC实体8。RLC实体1和RLC实体2用于发送副本数据包至主接入网设备。RLC实体3和RLC实体4用于发送副本数据包至辅接入网设备1。辅接入网设备1向主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需要激活RLC实体3和RLC实体4的副本传输功能。主接入网设备向辅接入网设备1发送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指示需要激活RLC实体1和RLC实体2的副本传输功能。主接入网设备接收该第一指示信息之后,可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令,该第一指令中的第一信元用于激活RLC实体3和RLC实体4的副本传输功能,第二信元用于激活RLC实体1和RLC实体2的副本传输功能。辅接入网设备1接收该第二指示信息之后,可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令,该第二指令中的第三信元用于激活RLC实体1和RLC实体2的副本传输功能,第四信元用于激活RLC实体3和RLC实体4的副本传输功能。
其中,上述图18和图19所描述的流程为主接入网设备和辅接入网设备协商激活或去激活终端设备的哪些RLC实体的上行副本传输功能的流程。该流程也可以与本文中的其他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案相结合。
请参见图23,图2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示意图。如图23所示,该通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2301~2306,其中:
2301、终端设备建立第一承载的至少三个RLC实体。
2302、终端设备通过第一承载中至少一个RLC实体进行数据传输。
2303、主接入网设备生成第一承载的至少一个RLC实体。
2304、主接入网设备通过第一承载中的至少一个RLC实体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步骤2301~2304的具体实施方式可参见图6中的步骤601~604对应的描述,在此不赘述。
2305、终端设备向主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
其中,终端设备也可以是向其他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图23以终端设备向主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为例。
其中,该第一指示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激活副本传输功能的RLC实体中未发送的副本数据包的比特数量。主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指示之后,可为终端设备分配通信资源。例如,如果终端设备的激活副本传输功能的RLC实体中未发送的副本数据包的比特数量较大,则优先在该RLC实体对应的小区为终端设备分配资源。或者,主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指示之后,也可不为终端设备分配通信资源。其他接入网设备接收该第一指示之后同理,在此不赘述。通过实施步骤2305,有利于能够及时为终端设备分配资源。
2306、辅接入网设备向主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
其中,该第二指示用于指示辅接入网设备的激活副本传输功能的RLC实体中未发送的副本数据包的比特数量。图23以辅接入网设备为辅接入网设备1为例。
主接入网设备接收该第二指示之后,可以从辅接入网设备的激活副本传输功能的RLC实体中确定用于进行副本传输的RLC实体。可选的,主接入网设备可从辅接入网设备的激活副本传输功能的RLC实体中确定未发送的副本数据包的比特数量小于预设比特数量的RLC实体用于进行副本传输。
例如,辅接入网设备中激活副本传输功能的RLC实体包括RLC实体1~RLC实体3。RLC实体1中未发送的副本数据包的比特数量为1000比特,RLC实体2中未发送的副本数据包的比特数量为100比特,RLC实体3中未发送的副本数据包的比特数量为50比特。预设比特数量为200比特,由于RLC实体1中未发送的副本数据包的比特数量大于预设比特数量,则主接入网设备不将用于进行副本传输的数据包通过PDCP实体下发至辅接入网设备的RLC实体1。由于RLC实体2和RLC实体3中未发送的副本数据包的比特数量小于预设比特数量,则主接入网设备将用于进行副本传输的数据包通过PDCP实体下发至辅接入网设备的RLC实体2和RLC实体3。
或者,主接入网设备可将RLC实体中未发送的副本数据包的比特数量和RLC实体的无线空口质量进行结合来从辅接入网设备的激活副本传输功能的RLC实体中确定用于进行副本传输的RLC实体,该方式的具体实现原理可参见上述图6中步骤604对应的描述,在此不赘述。
通过执行步骤2306,从而主接入网设备可以从辅接入网设备的激活副本传输功能的RLC实体中选择未发送的副本数据包的比特数量较少的RLC实体进行副本传输,这样有利于减少数据传输时延。
请参见图24,图2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示意图。如图24所示,该通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2401~2411,其中:
2401、终端设备建立第一承载的RLC实体。
2402、主接入网设备建立第一承载的RLC实体。
2403、辅接入网设备建立第一承载的RLC实体。
可选的,第一承载在终端设备包括至少三个RLC实体,在接入网设备侧总共包括至少三个RLC实体。即终端设备建立第一承载的至少三个RLC实体。接入网设备侧总共建立第一承载的至少三个RLC实体。其中,辅接入网设备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图24以辅接入网设备包括辅接入网设备1和辅接入网设备2为例。例如,第一承载在终端设备包括三个RLC实体,第一承载在主接入网设备包括两个RLC实体,在辅接入网设备1包括两个RLC实体,在辅接入网设备2包括两个RLC实体。也就是说,终端设备生成第一承载的三个RLC实体,主接入网设备生成第一承载的两个RLC实体,辅接入网设备1生成第一承载的两个RLC实体,辅接入网设备2生成第一承载的两个RLC实体。
可选的,第一承载也可在终端设备只包括两个RLC实体,在接入网设备侧总共包括至少三个RLC实体。
可选的,第一承载也可在终端设备只包括一个RLC实体,在接入网设备侧总共包括至少两个RLC实体。终端设备生成一个RLC实体,接入网设备侧总共可以生成多个RLC实体。
可选的,第一承载在接入网设备侧的RLC实体的数量可以多于第一承载在终端设备的RLC实体。例如,第一承载在终端设备包括三个RLC实体,第一承载在主接入网设备包括两个RLC实体,在辅接入网设备1包括两个RLC实体,在辅接入网设备2包括两个RLC实体。
2404、终端设备通过第一承载中的至少一个RLC实体与第一接入网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主接入网设备或辅接入网设备1或辅接入网设备2。图24以第一接入网设备为主接入网设备为例。终端设备可通过第一承载中的部分或全部RLC实体与第一接入网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2405、第一接入网设备通过第一承载中的至少一个RLC实体进行数据传输。
具体地,第一接入网设备通过第一承载中的至少RLC实体与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2406、终端设备在终端设备与第一接入网设备进行副本传输的过程中,在检测到无线通信指标满足预设条件时,向主接入网设备上报用于指示无线通信指标满足预设条件的测量报告。
其中,无线通信指标可以是信号质量或信号强度。
例如,第一接入网设备所在小区或子带的信号质量小于第一预设质量阈值,则终端设备向主接入网设备上报用于指示第一接入网设备所在小区或子带的信号质量信息小于第一预设质量阈值的测量报告。可选的,该测量报告中还包括所在小区或子带的信号质量大于第一预设质量阈值的接入网设备的标识。
再如,第二接入网设备所在小区或子带的信号质量大于第一接入网设备所在小区或子带的信号质量,则终端设备向主接入网设备上报用于指示第二接入网设备所在小区或子带的信号质量大于第一接入网设备所在小区或子带的信号质量的测量报告。可选的,该测量报告中还包括第二接入网设备的标识。其中,第二接入网设备为除第一接入网设备之外的接入网设备。例如,图24以第二接入网设备为辅接入网设备1为例。
再如,第二接入网设备所在小区或子带的信号质量大于终端设备所在小区或子带的信号质量超过第二预设质量阈值,则终端设备向主接入网设备上报用于指示第二接入网设备所在小区或子带的信号质量大于第一接入网设备所在小区或子带的信号质量超过第二预设质量阈值的测量报告。可选的,该测量报告中还包括第二接入网设备的标识。
2407、主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中,主接入网设备接收上述测量报告之后,确定第二接入网设备。主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二接入网设备之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令,该第二指令用于指示终端设备与第二接入网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其中,第二接入网设备为除第一接入网设备之外的接入网设备。其中,主接入网设备也可不建立第一承载的RLC实体,只由辅接入网设备建立第一承载的RLC实体。图24以主接入网设备也建立第一承载的RLC实体为例。如果主接入网设备不建立第一承载的RLC实体,第二接入网设备和第一接入网设备都为辅接入网设备。
可选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可以为所在小区或子带的信号质量大于第一预设质量阈值的接入网设备,或第二接入网设备可以为所在小区或子带的信号质量大于第一接入网设备所在小区或子带的信号质量超过第二预设质量阈的接入网设备。
如果测量报告中携带第二接入网设备的标识,则可直接根据测量报告中确定第二接入网设备。如果测量报告中不携带第二接入网设备的标识,则可通过其他方式确定第二接入网设备。
其中,上述步骤2406和步骤2407为可选的步骤。
2408、终端设备对第一承载中的RLC实体进行重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接收该第二指令之后,对第一承载中的RLC实体进行重置,再通过重置后的RLC实体与第二接入网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具体地,终端设备将第一承载中与第一接入网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RLC实体进行重置。
例如,第一承载在终端设备包括RLC实体1,第一承载在主接入网设备包括RLC实体2,第一承载在辅接入网设备1包括RLC实体2,第一承载在辅接入网设备2包括RLC实体3。以第一接入网设备为主接入网设备,第二接入网设备为辅接入网设备1为例。终端设备的RLC实体1与主接入网设备的RLC实体2进行数据传输。在终端设备检测到辅接入网设备1所在小区或子带的信号质量大于主接入网设备时,终端设备向主接入网设备上传测量报告。主接入网设备接收该测量报告之后,确定辅接入网设备2需要与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因此,主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令,该第二指令指示终端设备与辅接入网设备2进行数据传输。终端设备接收该第二指令之后,对RLC实体1进行重置,并通过RLC实体1与辅接入网设备1的RLC实体2进行数据传输。主接入网设备指示辅接入网设备1通过RLC实体2与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例如,第一承载在终端设备包括RLC实体1~RLC实体3,第一承载在主接入网设备包括RLC实体4~RLC实体6,第一承载在辅接入网设备1包括RLC实体7~RLC实体9,第一承载在辅接入网设备2包括RLC实体10~RLC实体12。以第一接入网设备为主接入网设备,第二接入网设备为辅接入网设备1为例。终端设备的RLC实体1和RLC实体2与主接入网设备的RLC实体4和与RLC实体5进行数据传输,终端设备的RLC实体3与辅接入网设备2的RLC实体10进行数据传输。在终端设备检测到辅接入网设备1所在小区或子带的信号质量大于主接入网设备时,终端设备向主接入网设备上传测量报告。主接入网设备接收该测量报告之后,确定辅接入网设备2需要与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因此,主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令,该第二指令指示终端设备与辅接入网设备2进行数据传输。终端设备接收该第二指令之后,对RLC实体1和与RLC实体2进行重置,并通过RLC实体1和与RLC实体2与辅接入网设备1的RLC实体4和与RLC实体5进行数据传输,以及继续通过RLC实体3与辅接入网设备2的RLC实体10进行数据传输。主接入网设备指示辅接入网设备1通过RLC实体4和与RLC实体5与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2409、终端设备通过重置后的RLC实体与第二接入网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2410、主接入网设备指示第二接入网设备通过第一承载中的RLC实体与终端设备进行副本传输。
2411、第二接入网设备通过第一承载中的RLC实体与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可见,通过实施图24所描述的方法,终端设备可以在多个接入网设备之间切换进行数据传输的接入网设备。
上文中详细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下面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相关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设备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在一个示例中,图2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终端设备2500的示意性框图。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2500可以是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终端设备内的一个或多个芯片。终端设备2500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的部分或全部功能。该终端设备2500可以包括通信模块2501和处理模块2502。其中:
通信模块2501,用于接收配置消息,该配置消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第一承载建立至少三个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处理模块2502,用于根据该配置消息,建立第一承载的至少三个RLC实体;通信模块2501,还用于通过第一承载的至少一个RLC实体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的,终端设备还包括:生成模块,用于生成第一数据包;该通信模块用于通过第一承载的至少两个RLC实体对第一数据包进行副本传输。
可选的,终端设备还包括:指示模块,还用于向至少两个RLC实体中的RLC实体指示第一数据包为副本数据包。
可选的,终端设备还包括:通知模块,用于当检测到第一承载中预设数量的RLC实体已发送第一数据包,通知未发送第一数据包的RLC实体删除第一数据包。
可选的,第一数据包所处的传输块不包括除第一数据包之外的其他数据包。
可选的,通信模块2501,还用于接收第二数据包,第二数据包所处的传输块不包括除第二数据包之外的其他数据包;处理模块2502,用于将第二数据包与终端设备存储的第二数据包的副本数据包进行合并。
可选的,该配置消息包括待配置的RLC实体的标识或逻辑信道标识。
可选的,通信模块2501,还用于从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指令,该第一指令包括承载状态域,该承载状态域包括至少一个比特,该承载状态域对应一个配置有副本传输功能的承载,该承载状态域中的每个比特对应该承载的一个RLC实体,该比特用于指示激活或去激活对应的RLC实体的副本传输功能。
可选的,第一指令还包括承载指示域,该承载指示域包括至少一个比特,每个比特对应一个配置有副本传输功能的承载,用于指示第一指令是否包括该承载对应的承载状态域。
可选的,通信模块2501,还用于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该第一指示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激活副本传输功能的RLC实体中未发送的副本数据包的比特数量。
可选的,通信模块2501用于:通过第一承载中的至少一个RLC实体与第一接入网设备进行数据传输;通信模块2501,还用于接收主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指令,该第二指令用于指示终端设备与第二接入网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处理模块2502,还用于对第一承载中的RLC实体进行重置;通信模块2501,还用于通过重置后的RLC实体与第二接入网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的,第一承载中的每个RLC实体对应一个子带或子带集合,且第一承载在终端设备的至少两个RLC实体对应不同的子带或子带集合。
在一个示例中,图2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接入网设备2600的示意性框图。本申请实施例的接入网设备2600可以是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接入网设备,也可以是接入网设备内的一个或多个芯片。接入网设备2600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接入网设备的部分或全部功能。该接入网设备2600可以包括第一通信模块2601和处理模块2602。其中:
处理模块2602,用于建立第一承载的至少一个RLC实体,该第一承载在终端设备包括至少三个RLC实体,以及在一个或多个接入网设备总共包括至少三个RLC实体;第一通信模块2601,用于通过第一承载中的至少一个RLC实体进行数据传输。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通信模块2601通过第一承载中的至少一个RLC实体进行数据传输的方式具体为:接收第二数据包;通过第一承载中的至少一个RLC实体对第二数据包进行副本传输。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接入网设备还包括:指示模块,用于向至少一个RLC实体中的RLC实体指示第二数据包为副本数据包。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接入网设备还包括:通知模块,用于当检测到第一承载中预设数量的RLC实体已发送第二数据包,则通知未发送第二数据包的RLC实体删除第二数据包。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二数据包所处的传输块不包括除第二数据包之外的其他数据包。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通信模块2601,还用于接收第一数据包,该第一数据包所处的传输块不包括除第一数据包之外的其他数据包;处理模块2602,还用于将第一数据包与接入网设备存储的第一数据包的副本数据包进行合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通信模块2601,还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消息,该配置消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第一承载建立至少三个RLC实体,该配置消息包括待配置的RLC实体的标识或逻辑信道标识。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通信模块2601,还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令,该第一指令包括承载状态域,该承载状态域包括至少一个比特,该承载状态域对应一个配置有副本传输功能的承载,该承载状态域中的每个比特对应一个该承载的RLC实体,比特用于指示激活或去激活对应的RLC实体的副本传输功能。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指令还包括承载指示域,该承载指示域包括至少一个比特,每个比特对应一个配置有副本传输功能的承载,用于指示第一指令是否包括该承载对应的承载状态域。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通信模块2601,还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该第一指示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激活副本传输功能的RLC实体中未发送的副本数据包的比特数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接入网设备为主接入网设备,接入网设备还包括:第二通信模块,用于接收辅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该第二指示用于指示辅接入网设备的激活副本传输功能的RLC实体中未发送的副本数据包的比特数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接入网设备为主接入网设备,第一通信模块2601,还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令,该第二指令用于指示终端设备与第二接入网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接入网设备还包括:第二通信模块,用于指示第二接入网设备通过第一承载中的RLC实体与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承载中的每个RLC实体对应一个子带或子带集合,且第一承载在一个或多个接入网设备的至少两个RLC实体对应不同的子带或子带集合。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承载包括主接入网设备的至少两个RLC实体,以及辅接入网设备的至少一个RLC实体;或者,第一承载包括辅接入网设备的至少两个RLC实体,以及主接入网设备的至少一个RLC实体;或者,第一承载包括主接入网设备的至少三个RLC实体;或者,第一承载包括辅接入网设备的至少三个RLC实体。
在一个示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的另一种接入网设备。该接入网设备可以是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一接入网设备,也可以是第一接入网设备内的一个或多个芯片。该接入网设备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一接入网设备的部分或全部功能。该接入网设备可以包括第一通信模块2701和第二通信模块2702。其中:
该第一通信模块2701,用于从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需要激活或去激活副本传输功能的与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的终端设备的RLC实体;该第二通信模块2702,还用于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令,第一指令包括第一信元,第一信元用于激活或去激活第二接入网设备指示的终端设备的RLC实体的副本传输功能。
可选的,该第一通信模块2701,还用于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需要激活或去激活副本传输功能的与该接入网设备对应的终端设备的RLC实体。
可选的,第一指令还包括第二信元,该第二信元用于激活或去激活该接入网设备与终端设备通信所采用的具有副本传输功能的RLC实体。
请参见图28,图28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设备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行为功能。如图28所示,该终端设备2800包括处理器2801、存储器2802和通信接口2803。其中,处理器2801、存储器2802和通信接口2803相连。
其中,处理器280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协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该处理器2801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
其中,通信接口2803用于实现与其他网元(如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通信。
其中,处理器2801调用存储器2802中存储的程序代码,可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步骤。
请参见图29,图29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接入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接入网设备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任意一种接入网设备的行为功能。如图29所示,该接入网设备2900包括处理器2901、存储器2902和通信接口2903。其中,处理器2901、存储器2902和通信接口2903相连。
其中,处理器290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协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该处理器2901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
其中,通信接口2903用于实现与其他网元(如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通信。
其中,处理器2901调用存储器2902中存储的程序代码,可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任意一种接入网设备所执行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
本发明实施例终端设备和接入网设备中的模块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24)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配置消息,所述配置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第一承载建立至少三个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
根据配置消息,建立所述第一承载的所述至少三个RLC实体;
通过所述第一承载的至少一个RLC实体进行数据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第一承载中的至少一个RLC实体进行数据传输,包括:
生成第一数据包;
通过所述第一承载的至少两个RLC实体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副本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至少两个RLC实体中的RLC实体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为副本数据包。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第一承载中预设数量的RLC实体已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通知未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的RLC实体删除所述第一数据包。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包所处的传输块不包括除所述第一数据包之外的其他数据包。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所处的传输块不包括除所述第二数据包之外的其他数据包;
将所述第二数据包与所述终端设备存储的所述第二数据包的副本数据包进行合并。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置消息包括待配置的RLC实体的标识或逻辑信道标识。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包括承载状态域,所述承载状态域包括至少一个比特,所述承载状态域对应一个配置有副本传输功能的承载,所述承载状态域中的每个比特对应该承载的一个RLC实体,所述比特用于指示激活或去激活对应的RLC实体的副本传输功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指令还包括承载指示域,所述承载指示域包括至少一个比特,每个比特对应一个配置有副本传输功能的承载,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指令是否包括该承载对应的承载状态域。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激活副本传输功能的RLC实体中未发送的副本数据包的比特数量。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第一承载的至少一个RLC实体进行数据传输,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承载中的至少一个RLC实体与第一接入网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主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指令,所述第二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与第二接入网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对所述第一承载中的RLC实体进行重置;
通过重置后的RLC实体与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中的每个RLC实体对应一个子带或子带集合,且所述第一承载在终端设备的至少两个RLC实体对应不同的子带或子带集合。
13.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接收配置消息,所述配置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第一承载建立至少三个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配置消息,建立所述第一承载的所述至少三个RLC实体;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承载的至少一个RLC实体进行数据传输。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
生成模块,用于生成第一数据包;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承载的至少两个RLC实体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副本传输。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
指示模块,用于向所述至少两个RLC实体中的RLC实体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包为副本数据包。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
通知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第一承载中预设数量的RLC实体已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通知未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的RLC实体删除所述第一数据包。
17.根据权利要求14~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包所处的传输块不包括除所述第一数据包之外的其他数据包。
18.根据权利要求13~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接收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所处的传输块不包括除所述第二数据包之外的其他数据包;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第二数据包与所述终端设备存储的所述第二数据包的副本数据包进行合并。
19.根据权利要求13~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消息包括待配置的RLC实体的标识或逻辑信道标识。
20.根据权利要求13~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从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包括承载状态域,所述承载状态域包括至少一个比特,所述承载状态域对应一个配置有副本传输功能的承载,所述承载状态域中的每个比特对应该承载的一个RLC实体,所述比特用于指示激活或去激活对应的RLC实体的副本传输功能。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令还包括承载指示域,所述承载指示域包括至少一个比特,每个比特对应一个配置有副本传输功能的承载,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指令是否包括该承载对应的承载状态域。
22.根据权利要求13~2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激活副本传输功能的RLC实体中未发送的副本数据包的比特数量。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用于:
通过所述第一承载中的至少一个RLC实体与第一接入网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接收主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指令,所述第二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与第二接入网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对所述第一承载中的RLC实体进行重置;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通过重置后的RLC实体与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24.根据权利要求13~2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中的每个RLC实体对应一个子带或子带集合,且所述第一承载在终端设备的至少两个RLC实体对应不同的子带或子带集合。
CN201811143546.7A 2018-09-28 2018-09-28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109722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43546.7A CN110972205B (zh) 2018-09-28 2018-09-28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EP19865940.1A EP3843453A4 (en) 2018-09-28 2019-09-26 COMMUNICATION PROCESS AND DEVICE
PCT/CN2019/108126 WO2020063737A1 (zh) 2018-09-28 2019-09-26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US17/214,801 US11974162B2 (en) 2018-09-28 2021-03-27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43546.7A CN110972205B (zh) 2018-09-28 2018-09-28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72205A true CN110972205A (zh) 2020-04-07
CN110972205B CN110972205B (zh) 2021-08-13

Family

ID=69951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43546.7A Active CN110972205B (zh) 2018-09-28 2018-09-28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974162B2 (zh)
EP (1) EP3843453A4 (zh)
CN (1) CN110972205B (zh)
WO (1) WO2020063737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33445A1 (zh) * 2020-05-21 2021-1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2027558A1 (en) * 2020-08-07 2022-02-10 JRD Communication (Shenzhen) Lt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rlc entities of user equipment, network node and user equipment
WO2022143327A1 (zh) * 2021-01-04 2022-07-07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38976A (zh) * 2017-03-28 2017-12-0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数据接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08401530A (zh) * 2017-08-21 2018-08-1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无线承载的指示方法及装置
WO2018164499A1 (ko) * 2017-03-10 2018-09-13 주식회사 케이티 버퍼 상태 리포트 전송 방법 및 그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37633B (zh) * 2012-04-20 2020-11-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分流配置方法、基站系统和用户终端
WO2013155709A1 (zh) * 2012-04-20 2013-10-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分流配置方法、基站系统和用户终端
CN108282824B (zh) * 2017-01-05 2020-03-0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状态更新方法、节点和用户终端
US10448386B2 (en) * 2017-01-06 2019-10-15 K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redundant data transmission
US11601227B2 (en) * 2017-03-13 2023-03-07 Nokia Technologies Oy Duplication and rlc operation in 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US11343671B2 (en) * 2017-03-24 2022-05-24 Nokia Technologies Oy Handling of PDCP duplication and data recovery in 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US10805836B2 (en) * 2017-05-05 2020-10-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Packet duplication at a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PDCP) entity
US10798775B2 (en) * 2017-08-10 2020-10-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and apparatuses for duplication bearer management
EP3659391B1 (en) * 2017-08-11 2024-05-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performing bearer type change of a plurality of bearers configured for user equipment
WO2019035670A1 (en) * 2017-08-16 2019-02-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OUBLE PACKETS IN A NEXT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U2017433873A1 (en) 2017-09-28 2019-05-02 Zte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erforming carrier aggregation in sidelink communications
US20190104562A1 (en) * 2017-09-29 2019-04-04 Mediatek Inc.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handling a radio link control (rlc) failure
KR102598001B1 (ko) * 2018-06-18 2023-11-06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효율적인 패킷 중복 전송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WO2020060234A1 (ko) * 2018-09-21 2020-03-26 주식회사 케이티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EP3913837B1 (en) * 2019-01-16 2023-05-24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64499A1 (ko) * 2017-03-10 2018-09-13 주식회사 케이티 버퍼 상태 리포트 전송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07438976A (zh) * 2017-03-28 2017-12-0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数据接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08401530A (zh) * 2017-08-21 2018-08-1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无线承载的指示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ATT: "PDCP status report and structure for duplication", 《3GPP TSG-RAN WG2 MEETING #NR AH2 R2-1706380》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33445A1 (zh) * 2020-05-21 2021-1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2027558A1 (en) * 2020-08-07 2022-02-10 JRD Communication (Shenzhen) Lt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rlc entities of user equipment, network node and user equipment
CN116235617A (zh) * 2020-08-07 2023-06-06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控制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的方法、网络节点和用户设备
WO2022143327A1 (zh) * 2021-01-04 2022-07-07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219171A1 (en) 2021-07-15
US11974162B2 (en) 2024-04-30
EP3843453A4 (en) 2021-10-13
CN110972205B (zh) 2021-08-13
WO2020063737A1 (zh) 2020-04-02
EP3843453A1 (en) 2021-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51940B (zh) 一种基于dc的切换方法及设备
CN109075919B (zh) 拆分承载双/多连接重传分集
WO2021062972A1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11149383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分组的方法和设备
CN108631951B (zh) 重传处理方法和设备
US11974162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1148163B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3826364A (zh) 用于侧链路的协作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CN113330702A (zh) 用于支持新无线电(nr)车辆对万物(v2x)的侧链上的单播和组播通信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增强
US1084104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transmission, to meet transmissions requirements of different services
US20230091236A1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CN113543214A (zh) 用于分离用户面的服务质量实现
US20220201786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reduce packet latency in multi-leg transmission
EP3879780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dentifying security key based on pdcp layer device in next-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8809548B (zh) 副本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18121462A1 (zh) 一种多载波中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3609158A (zh) 通信系统、数据中继装置、基站、移动终端以及通信方法
US10326569B2 (en) Inter-site carrier aggregation with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monitoring
CN111757373B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240129979A1 (en) Master node,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05722096A (zh) 一种业务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WO2019101122A1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16349290A (zh) 通信控制方法
CN112514454A (zh) 切换网络的方法、网络节点、芯片和通信系统
CN109863709A (zh) 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