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75919B - 拆分承载双/多连接重传分集 - Google Patents

拆分承载双/多连接重传分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75919B
CN109075919B CN201780024576.3A CN201780024576A CN109075919B CN 109075919 B CN109075919 B CN 109075919B CN 201780024576 A CN201780024576 A CN 201780024576A CN 109075919 B CN109075919 B CN 1090759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node
packets
retransmission
primary
p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2457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75919A (zh
Inventor
R·霍拉库伊
V·文卡塔苏萨布拉玛尼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Technologies Oy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Technologies O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Technologies Oy filed Critical Nokia Technologies Oy
Publication of CN1090759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759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759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759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86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among access entities
    • H04W28/0861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among access entities between base stations
    • H04W28/0864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among access entities between base stations of different hierarchy levels, e.g. Master Evolved Node B [MeNB] or Secondary Evolved node B [SeNB]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5Adaptation of specific ARQ protocol parameters according to transmission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35Buffer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74Buffer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52Delays
    • H04L43/0858One way de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8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in relation to timing considerations
    • H04L47/283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in relation to timing considerations in response to processing delays, e.g. caused by jitter or round trip time [RT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2Distributed allocation, i.e.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allocating devices, each making partial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31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31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 H04W28/0236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radio quality, e.g. interference, losses or de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9Management thereof
    • H04W28/0925Management thereof using policies
    • H04W28/0942Management thereof using policies based on measured or predicted load of entities- or lin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2001/0092Error 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opology of the transmission link
    • H04L2001/0097Re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04W76/16Involving different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e.g. a packet-switched [PS] bearer in combination with a circuit-switched [CS] bearer

Abstract

当用于向UE发送分组的无线电承载在主网络节点与辅网络节点之间拆分时,则基于该主网络节点与辅网络节点之间的相对网络条件(诸如考虑到延迟目标或反映用户平面负载的其他条件的相对链路质量),可以从多个冗余重传模式中选择冗余重传模式。这些冗余重传模式中的每个定义不同的协议,用于通过经拆分的无线电承载向UE重传分组中的所选择的分组的多个副本。然后,根据所选择的冗余重传模式,通过经拆分的无线电承载无线地向UE重传这些多个副本。在一个示例中,存在4种可能的模式,并且不同的模式重传PDCP PDU与RLC PDU;在一种模式中,主网络节点和辅网络节点两者都执行相同的所选择的分组的重传。

Description

拆分承载双/多连接重传分集
技术领域
所描述的发明涉及无线通信,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当单个用户设备(UE)的无线电承载在两个或更多个不同的网络接入节点之间拆分时布置分组的重传。
背景技术
双连接已经是LTE-Advanced中的最新特征之一。预计5G网络将使用双连接(DC)和多连接(MC)来支持具有增强的覆盖范围、可靠性和/或吞吐量要求的服务。多连接可以用于极端移动宽带和机器类型通信(MTC)两者,例如移动宽带视频的吞吐量和可靠性以及MTC的超可靠通信。多连接可以进一步利用可用于5G网络的附加频谱。因此,例如,主节点可以充当一个5G频带中的锚载波,而辅小区可以被配置为在其他频带中发送。
某些服务和应用的分组传送具有某些可靠性要求和某些延迟目标。例如,视频内容以期望的延迟保证提供服务给用户,而不会丢失太多分组并且不会不利地影响用户体验。其他示例涉及可能还需要具有最小分组丢弃目标的严格延迟要求的工业MTC(工业自动化)场景。
多连接是支持未来5G网络中的服务的一种方式,其中可以采用多节点载波聚合来使用多个频带。特定类型的多连接可以在诸如主和辅基站之类的可能在地理上不共处的多个发送节点之间拆分承载或互联网协议(IP)流。在这种多连接场景(有时称为双连接DC或多连接MC)中,数据经由两个或更多个基站发送,使得一部分数据经由主基站发送并且不同的数据部分经由一个或多个辅基站发送。数据拆分在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进行,其中一些PDCP分组由主基站发送并且一些分组由辅基站发送。用户设备从多个节点(基站)接收数据,并且在PDCP层重新排序PDCP分组。
在实际部署中,较差的链路质量可能导致来自主或辅基站的丢弃分组,这可能影响分组传送的可靠性。例如,主节点可能面临很多用户要被服务的严重拥塞。在那种情况下,可以从主节点的传输缓冲区中丢弃要提供给正在经历较差链路质量的远端UE的一些分组。在一些实现中,分组可以被发送但是被UE不正确地接收。如果主节点通过简单地调节拆分承载比以便将更多的这个UE的分组分配给辅节点来解决这个问题,则辅节点的无线电链路可能变得过载,因为为主节点配置的频率可能不被用于数据。这可能导致这样的情况:当它试图提供增加的可靠性时,可以配置有更高频率的辅节点的无线电层将不能满足服务所需要的吞吐量。那么问题是在吞吐量和超可靠性之间实现良好的平衡。如下所述,这些教导的实施例可以经由更高层重传的动态机制来增加在UE处的所实现的吞吐量和所实现的分组接收的可靠性两者;这非常适合5G系统中的延迟关键流量。在无线领域中,分组重传是公知的,即响应于来自预期接收者的否定确认(NACK)而重新发送分组。实际上,可以通过不存在确认(ACK)来指示NACK。在定义发送重传的准确无线电资源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过程中由相应发送器跟踪所发送的分组。
发明内容
根据这些教导的第一方面,存在一种方法,包括:选择在无线电承载中从多个节点进行冗余重传,用于无线地向用户设备(UE)发送分组,该无线电承载在主网络节点与辅网络节点之间拆分;确定该主网络节点与该辅网络节点之间的相对网络条件;基于该相对网络条件,从多个冗余重传模式中选择冗余重传模式,每个冗余重传模式定义不同的协议,用于通过经拆分的该无线电承载向该UE重传该分组中的所选择的分组的多个副本;以及根据所选择的冗余重传模式,通过经拆分的该无线电承载无线地向该UE重传所选择的分组的多个副本。
根据这些教导的第二方面,存在一种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在该实施例中,当这样的计算机程序指令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它们引起主网络节点执行包括以下各项的动作:选择在无线电承载中从多个节点进行冗余重传,用于无线地向用户设备(UE)发送分组;确定该主网络节点与该辅网络节点之间的相对网络条件;基于该相对网络条件,从多个冗余重传模式中选择冗余重传模式,每个冗余重传模式定义不同的协议,用于通过经拆分的该无线电承载向该UE重传该分组中的所选择的分组的多个副本;以及根据所选择的冗余重传模式,通过经拆分的该无线电承载无线地向该UE重传所选择的分组的多个副本。
根据这些教导的第三方面,存在一种用于与辅网络节点和用户设备通信的装置。在该实施例中,该装置包括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的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具有计算机程序指令的至少一个存储器被配置为与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引起该装置至少:选择在无线电承载中从多个节点进行冗余重传,用于无线地向用户设备(UE)发送分组;确定该主网络节点与该辅网络节点之间的相对网络条件;基于该相对网络条件,从多个冗余重传模式中选择冗余重传模式,每个冗余重传模式定义不同的协议,用于通过经拆分的该无线电承载向该UE重传该分组中的所选择的分组的多个副本;以及根据所选择的冗余重传模式,通过经拆分的该无线电承载无线地向该UE重传所选择的分组的多个副本。在实施例中,该装置可以是主节点或主节点的一个或多个组件。
以下将具体地进一步详述这些和其他方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示出冗余传输的网络节点(诸如主或辅)内的协议栈的示意性框图。
图2-5是示出根据这些教导的如何在主节点与一个辅节点之间拆分承载的RLC节点分集冗余重传模式的示例的示意性传输图。
图6是示出如何从四种不同冗余重传模式中进行选择的特定实施例的过程流程图。
图7从所涉及的不同实体的角度描述了用于重传分集(PDCP或RLC重传)的类似过程。
图8是示出根据这些教导的如何使用UE的QoS测量报告与PDCP状态报告之间的报告间隙的一个非限制性示例的过程流程图。
图9-10示出了根据这些教导的示例实施例的对比PDCP重传分集(图9)与RLC重传分集(图10)的类似的高级过程概述。
图11是根据这些教导的某些实施例的转发的PDCP PDU的某些字段的框图。
图12是根据实施例的用于使用复制传输缓冲区实现PDCP PDU的主动复制的主和辅节点以及UE的相应协议栈内的某些组件的示意性框图。
图13示出了用于多播UE的PDCP PDU状态报告的一种实现,其中顶部和底部部分指示来自报告的信息流经过相应的辅和主节点。
图14示出了用于多播的UE的PDCP状态报告的某些字段。
图15是类似于图12的框图,其具体示出了UE向MeNB和SeNB两者多播其PDCP状态报告。
图16是类似于图12的框图,其具体示出了根据这些教导的由UE的多播PDCP状态报告中的NACK触发的分集重传。
图17类似于图13,但是示出了针对增加的冗余模式的UE的多播融合确认的处理流程。
图18类似于图14,但是示出了携带融合的ACK/NACK信令的UE的RLC状态PDU的字段。
图19是类似于图12的框图,其具体示出了UE向MeNB和SeNB多播增加的冗余模式的具有融合的ACK/NACK的RLC状态PDU。
图20是示出适合于实践这些教导中的某些教导的MeNB/SeNB和UE的其他组件的高级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清楚地解释,下面的描述假定双连接,但是显而易见的是,这些双连接示例可以容易地扩展到更一般的多连接场景,其中UE的数据承载可以在两个或更多个网络节点之间拆分。以下示例假定统治无线电技术是LTE或LTE-Advanced,在这种情况下主和辅/从节点是eNodeB,但是无线电接入技术和实现本文中描述的技术的网络接入节点的特定实施例都不限制这些教导的各方面。
传统上,对于3GPP无线电技术,用于拆分承载类型3C双连接的分组的分组重传和重新排序由在主和辅节点中配置的单独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和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协议栈实体来处理。UE还配置单独的RLC实体,使得UE将具有用于主节点的RLC实体和用于辅节点的另一RLC实体。UE处的PDCP层重新排序由两个RLC实体传送的分组。传统上,MAC和RLC重传将由主和辅节点针对由相应节点发送的分组来执行。
从下面的示例中可以明显看出,这些教导的实施例采用增加的冗余来使用多连接重传PDCP协议数据单元(PDU)。在下面的具体示例中,存在四种不同的模式,从中选择以通过发送在辅节点处利用复制缓冲区的PDCP PDU的多个副本来增加冗余重传。基于当前条件选择这些可能的配置模式之一。PDCP PDU的多个副本也可以作为RLC PDU的多个副本重新发送。
在其他部署中,可以存在多于或少于四种不同的冗余重传模式,当无线电承载被拆分时可以从中进行选择。因为模式选择是动态的,所以当那些节点和它们经由拆分承载而服务的UE所经历的条件改变时,模式可以在承载保持在主与辅/从节点之间拆分的同时改变。
这四个示例冗余重传模式总结如下。主或辅节点可以通过使用多个小区组(频率)发送PDCP PDU的多个副本来执行增加的冗余重传。例如,辅节点/小区可以在不同的频率载波中重新发送相同PDCP PDU的副本。PDCP PDU的多个副本可以作为RLC PDU的多个副本发送。此外,主和辅节点两者都可以在所谓的RLC节点分集中执行相同PDCP PDU的重传。
以下在表1中详述这四种示例模式。
Figure BDA0001834354860000061
这些模式旨在增加延迟窗口内的分组传送可靠性。在某些网络状况下,为拆分承载动态配置增加的冗余重传模式;例如,a)在某个延迟目标内需要高分组传送可靠性的服务,以及b)来自主和辅节点的相对服务质量(QoS)和网络条件。
图1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示出冗余传输的网络节点(诸如主或辅节点)内的协议栈的示意性框图。不同的协议层标记为无线电资源控制(RRC)、PDCP、RLC、MAC和物理(PHY)。来自PDCP层的单个PDU在RLC层被制成RLC PDU的多个相同副本,它们通过MAC层(成为MACPDU)并且在不同的PHY层实体上分别作为多个相同的MAC PDU发送。
根据这些教导的实施例,存在某些机制来实现增加的冗余模式。
第一种这样的机制涉及在辅节点处的选择性PDCP复制。具体地,基于主节点和UE之间的链路上的较低层关键性能指标(KPI)和服务质量(QoS)测量,选择UE和承载用于辅节点处的复制。例如,UE内所选择的承载的经验物理层(PHY)吞吐量可以不小于来自主节点的所需要的QoS目标。对于不容易满足该QoS目标的UE,主节点可以主动转发与这些UE相关联的所选择的承载的PDCP PDU分组,以便在辅节点处进行复制,并且主节点还可以将复制副本保留在它自己的缓冲区中。以这种方式,可以使用辅节点处的复制数据来采用上面表1中的模式3和4。
在该第一机制中,与通常为拆分承载传输而接收的分组相比,复制的分组存储在辅节点处的单独缓冲区中。这是因为复制的分组仅在从主节点或UE接收到专用信令指示时由辅节点发送。然后,UE可以向主和辅节点中的一个或两个发送指示丢失的PDCP服务数据单元(SDU)的PDCP状态报告。通常,PDU包含多个SDU,但是注意,单个SDU也可以在两个PDU之间拆分以便填充给定的PDU。在LTE中,UE通常以丢失的SDU来报告其丢失的分组。如果UE将该PDCP状态报告发送到将成为专用信令指示的辅节点;如果UE仅将其发送到主节点,则主节点将然后通过其自己的专用信令指示通知辅节点。
第二种这样的机制涉及增加的冗余模式。具体地,基于某些触发(例如,在从UE接收到具有丢失的PDCP SDU的指示的PDCP状态报告、可选的RLC ACK/NACK统计信息或QoS测量和报告之后),主和辅节点可以使用从上面的表1中的四种可能模式中选择的增加的冗余模式。在该表的模式3中,辅节点通过在不同载波频率中重新发送PDU的多个副本来执行所有重传。辅节点处的公共MAC层协议可以通过将它们视为不同的MAC PDU来执行在多个频率中的RLC PDU的副本的调度,如图1所示。重传PDCP PDU可以被一对一映射到RLC PDU,或者它们可以为此目的而使用固定的到RLC PDU的先验映射。可以从单个RLC PDU生成多个MACPDU,如图1所示,用于增加的冗余重传。这使得能够部署这些教导以利用RLC ACK/NACK作为PDCP PDU接收或其缺失的指示。
在上面的表1的RLC节点分集模式4中,主和辅节点两者都重传相同的丢失的PDCPPDU。该RLC节点分集模式的一个技术效果是主和辅节点两者处的RLC层将独立地处理相同的PDU,并且独立地传送到那些节点内的MAC和PHY层(参见图1)。
RLC节点分集模式因此利用来自不同MAC层处理的固有分集;例如,与主节点的MAC层相比,辅节点的MAC层可以基于它们相应的网络状况(小规模衰落、干扰条件等)而不同地对分组进行优先级排序。这意味着主和辅两者的MAC层可以在不同时隙中非相干地在相同的PDCP PDU重传中结束调度,因为它们可能在它们相应的小区/频率中经历不同水平的拥塞和负载。
对于来自上面的示例表1的增加的冗余模式的模式4的情况(其中主和辅节点重新发送复制),如果可选地使用RLC确认模式(AM,不同于透明模式TM和未确认模式UM),则UE可以在预定的时间间隔确定融合的RLC层ACK/NACK。融合的ACK/NACK表示使用应用于重新发送的相同PDU的多个副本的ACK/NACK的逻辑或函数的ACK/NACK的融合。在一个示例中,UE可以向主和辅节点两者多播该融合的ACK/NACK,其将用作上述专用信令指示。该多播可以在公共较低频率载波上进行或者在不同载波频率上复制,以减少主和辅网络接入节点处的ACK/NACK接收错误。
主节点可以可选地附接优先级指示符,同时向辅节点转发必须存储在复制缓冲区中的PDCP PDU,以便在来自UE的NACK(或来自主节点的其他这样的专用信令指示)的情况下可能由辅节点稍后重传。
主节点可以通过指示辅节点经由在它们之间运行的X2接口上的信令来执行来自复制缓冲区的一些特定(丢失)PDCP PDU的重传来激活上面表1的模式3和4。其他无线电接入技术通常在这些节点之间将具有类似的接口,尽管它可以称为不同的名称。
在另一实施例中,UE可以如下触发和辅助增加的冗余模式。首先,UE可以基于较低层QoS测量(例如,PHY层吞吐量)或基于主节点的请求来触发上述PDCP状态报告。UE可以进一步增加状态报告内的动态小区选择指示(诸如辅小区组选择指示),以指示可以根据这些教导执行重传的期望的辅小区集合。其次,UE还可以通过在辅节点处指示辅小区组内的优选辅小区来指示辅节点内的优选载波频率。
为了在LTE系统中部署,UE可以发送指示丢失的PDCP序列的传统PDCP状态报告,但是在这种情况下,UE可以基于传统LTE预留用于重新建立丢失的连接的重建触发来发送该传统状态报告。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丢失的连接,因此传统LTE状态报告触发在本文中被重新用于不同的目的。
如上所述,辅节点有利地为给定UE维持至少两个不同的发送缓冲区。在这种情况下,缓冲区A将被保留用于存储要由辅发送的PDCP PDU作为拆分承载(没有重传的原始传输),而缓冲区B将是被保留用于存储最初由主小区(主节点)发送的PDCP PDU的复制的单独发送缓冲区。然后利用缓冲区B从辅小区重传由主小区作为原始传输而发送并且被NACK的PDCP PDU。
在接收到PDCP状态报告之后并且基于前述QoS报告,在一个实施例中,然后可以在表1中的增加的冗余模式之一中处理重传功能。
主节点和辅节点两者都可以将重传PDCP PDU映射到RLC PDU而无需连结或分段,例如通过采用如上所述的一对一映射。因此,辅节点和主节点两者都可以使用RLC PDU的RLC层ACK/NACK作为在UE处丢失的该PDCP PDU的接收的指示。
触发上述辅节点处的数据复制和RLC分集的QoS条件可以是应用特定的;例如,来自主节点的UE的RLC和PDCP子层的过度分组丢失的检测,或者低于可接受的最小值的拆分承载上的物理层吞吐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增加的冗余模式可以用于拆分承载内的特定流的子集,因此例如从上面的表1中选择哪个重传冗余模式可以特定于承载和该承载上的IP流。
图2-5是示出根据这些教导的上述表1中的RLC节点分集冗余重传模式4如何用于在主节点与一个辅节点之间拆分承载的示例的示意性传输图。该示例中的重传使用基于UE的PDCP状态报告的一组信令过程。假定UE的数据承载被拆分,使得30%的PDU最初由主节点发送并且70%最初由辅节点发送。图2开始于在拆分承载上发送总共10个PDCP PDU;主发送PDU#1、2和3并且辅发送PDU#4、5......10。
主节点向辅节点转发所有分组以在辅处进行复制,并且主也将所有这些分组的副本保存在其自己的重传缓冲区中。按照拆分,主和辅节点将上述PDU号码作为原始传输进行发送。在辅节点处,PDU#4-10将在其缓冲区A中,并且PDU#1-3将在其缓冲区B中,两者都被保留用于这个UE的该承载(并且如果该承载上存在多个流则用于该IP流)。对于至少进入缓冲区B的分组,可选地,主使用优先级指示将它们转发到辅。
图3开始于UE向主节点和辅节点两者多播其PDCP状态报告。对于该示例,该PDCP状态报告指示UE未正确接收到PDCP SDU#2和5,可能是由于UE处的SDU的不正确接收,而主和辅节点在其相应的缓冲区中具有正确的PDU。在该示例中,假定存在SDU与PDU的一对一映射,诸如通过向SDU添加报头以形成相应的PDU。注意,如果如该示例中,PDCP PDU#4是要由辅作为原始传输而发送的这些10个PDU中的第一PDU,则UE知道PDP PDU#1、2和3已经在辅节点处的复制缓冲区中。
在图4中,主和辅节点根据上面的表1的模式4响应于UE对分组3和5的NACK。具体地,当然,接下来,PDU#11-20在拆分承载上发送到UE,因此与分组1-10一样,使用最初将只由主发送的分组11-13的可选的优先级指示,主将所有那些新PDU 11-20转发到辅。辅将分组11-13放入其(潜在的)重传缓冲区B中,并且将分组14-20放入其原始传输缓冲区A中。
按照上面的表1的冗余重传模式4,拆分承载上的所有重传将由主和辅两者完成。在表1中,超过50%的容量意味着高负载,但是定义高负载的不同阈值可以用于这些教导的其他部署。对于该具体示例,在图4中,主进行分组11-13的原始传输,并且还重新发送由UE的状态报告被NACK的分组2和5。分组2是主真正的重传,因为主最初发送它;无论主最初是否从未发送过分组5,它都会重新发送分组5,因为当主的和辅的流量/拥塞条件都是高负载时,这就是表1中的模式4所指的。类似地,辅进行分组14-20的原始传输,并且还重新发送由UE的状态报告被NACK的分组2和5。在这种情况下,分组2最初由主发送并且分组5最初由辅发送。进行该模式4分集重传以最小化延迟窗口内的进一步的PDCP分组丢失。
图5示出了UE对接收图4中的主和辅发送给它的内容的响应。为简单起见,我们将不再考虑分组11-20;这些分组的任何NACK将被报告,如以上图3所解释的。图5仅涉及UE对分组2和5的重传的响应,并且该响应是关于两个分组的融合的ACK/NACK报告。融合在于,如果存在针对分组的ACK,则UE是否正确地从一个或两个重发实体接收并且解码该分组并不重要;UE无论如何报告ACK。仅当UE未能从主和辅接收并且正确解码重新发送的分组时(在双拆分承载和模式4重传的该特定示例中),UE才指示NACK。因此,对于分组2存在融合的ACK或NACK,并且对于分组5存在融合的ACK/NACK。在图5中,示例都是融合的ACK,UE在多个频率(主的和辅的HARQ信道)上进行多播,以减少网络主和辅节点处的ACK/NACK接收的错误。只有在接收到该ACK之后,主和辅才从它们的重传缓冲区刷新分组2和5,否则它们将再次尝试根据相应的开放HARQ过程重新发送被NACK的分组中的一个或两者。
以上表1中的模式4如何操作的以上更详细的示例还将为表1的其他模式提供进一步的清晰度。图6是示出如何从以上表1的四种不同冗余重传模式中进行选择的特定实施例的过程流程图。正是这个选择配置了所选择的模式的主和辅。在一个实施例中,运行图6的过程的是主节点,主节点然后向辅节点通知其选择冗余重传模式用于给定的拆分承载(并且如果在拆分承载上存在多个流并且针对不同的流选择不同的模式,用于该承载上的给定的IP流)。
图6开始于框602,其中存在经由拆分承载到UE的第一传输。诸如来自UE的PDCP状态报告和/或由较低层完成的QoS的测量和/或RLC ACK/NACK历史的统计信息等某种事件在框604处触发用于重传的增加的冗余模式。如果网络状况使得表1的选择是模式1,则过程进行到框606,其中发送RLC PDU的多个副本。如果在框608处存在PDCP PDU到RLC PDU的固定映射(例如,一个PDCP PDU映射到一个RLC PDU),则其他模式变为选项,并且因此在框610处,网络状况然后可以强制模式选择到上面表1的模式2-4中的任何模式。如果存在固定映射,则可以使用RLC PDU ACK/NACK信令来从复制缓冲区(在图2-5的示例中的辅的缓冲区B)重新发送PDCP PDU。在框612处,可以使用这些NACK中的任何一个来直接标识丢失的PDCPPDU,其可以改变RLC ACK/NACK统计信息并且使得在框610处再次选择不同的模式。
图7从所涉及的不同实体的角度描述了用于重传分集(PDCP或RLC重传)的类似过程,其按时间顺序从左到右示出。在框701处,主和辅节点经由它们相应的无线空中接口向UE传送它们相应的拆分承载PDCP PDU。UE在框702处执行一些QoS测量,并且UE以及主节点在框703处检测主节点与UE之间和/或辅节点与UE之间的无线电链路中的一些问题。如图6中所提到的,这可能是差的QoS、太多的NACK、或者相关空中接口的某种其他质量或可靠性度量。一旦检测到该问题,则图6的过程就会运行以选择要利用哪种冗余重传模式来克服或减轻它。
对于图7的其余部分,假定选择模式4。在框704处,主节点主动地向辅节点发送要通过拆分承载的任何部分向UE发送的所有分组,使得辅节点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其缓冲区A或缓冲区B中,视情况可以是每个分组。UE在框705发送其PDCP状态报告。在一个部署中,它被单播发送并且直接在主和辅节点两者处接收。在另一实施例中,它仅被发送到主节点,在这种情况下,主必须向辅节点发信号通知哪些分组已经被NACK的指示。状态报告还可以指示UE对载波频率/小区的偏好。在框706处实现被NACK的PDU的重传分集,其中主和辅节点根据所选择的模式重新发送被NACK的PDU。框707使UE响应于具有融合的ACK和/或融合的NACK的到主和辅节点两者的那些重新发送的PDU,如上面参考图5所详述的。该融合的ACK/NACK可以被包括在另一PDCP状态报告中,特别是如果存在与重新发送的PDU一起发送的新数据,如上面的图4的示例中的情况,其中PDU#11-20是新数据。
这些教导的实施例包含某些信令以实现来自不同支路的上述重传分集。具体地,存在1)从主节点(主eNodeB或MeNB)到辅eNodeB(SeNB)的信令,用于SeNB处的缓冲区管理。SeNB可以具有三个缓冲区以服务于给定UE、拆分承载缓冲区、SeNB PDCP缓冲区和复制缓冲区。SeNB将使用该信令将复制分组分类到另一队列中。还存在2)实现UE多播的信令。多播用于a)用于重传分集的UE PDCP状态报告,以及b)来自RLC的融合的ACK/NACK信令。最后,存在用于为UE配置QoS测量的信令,该QoS测量然后用于触发MeNB的主动转发。
作为另一示例,考虑将PDCP PDU分组1..3从主节点发送到UE,并且将PDCP PDU分组4..10经由X2接口发送到辅节点并且然后发送到UE,如图2-5和上面详述的。
在该另一示例中,基于主节点处的RRC强制执行的拆分比率,分组1-3从主节点发送到UE,并且分组4-10通过X2_U(用户平面)从主节点发送到辅节点RLC缓冲区并且最后从辅节点发送到UE。在主节点与UE之间以及在辅节点与UE之间的传输期间,由于低PHY层吞吐量(由于拥塞),分组2和5尚未成功发送到UE。
在这种情况下,用于主动复制的UE选择是基于主节点与UE之间的链路中的较低层中的QoS问题检测来完成的。虽然主节点可以收集针对到UE的链路的KPI,诸如分组延迟和吞吐量统计信息,但是UE可以通过将主节点到UE链路与辅节点到UE链路进行比较来辅助主节点进行其模式选择决策。RRC实体(其在主节点处)可以配置UE以执行UE向主节点报告的比较QoS测量。
该附加UE比较信息的一个实现是设置UE以比较两个无线电支路之间的KPI,诸如PHY(MAC)吞吐量和分组延迟(例如,PDCP SDU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之间的预期延迟)。诸如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或者备选地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之类的物理层测量可以通过上述测量来搭载。
在这方面,UE可以执行RSRP和PHY(MAC)吞吐量的QoS测量并且将它们报告给主(RRC)。对于RSRP,UE可以执行两个无线电支路的RSRP测量。对于PHY(MAC)吞吐量,UE可以执行并且报告该承载的两个无线电支路的PHY(MAC)吞吐量。
在主节点处,RRC实体然后可以使用如下的以下条件(条件x)Throughput_min<Throughout_masterleg<Throughput_target_HR
(条件y)Throughput_secondaryleg>Throughput_masterleg
(条件x1)RSRP_master>RSRP_target
(条件y1)RSRP_secondary>RSRP_target
Throughput_target_HR表示高可靠性服务所需要的吞吐量,而throughput_min表示主节点在没有高可靠性的情况下服务于数据所需要的最小值。当满足上述4个条件时,主RRC实体可以发起其数据到辅节点的主动复制。
用于上述实现所添加的UE测量以帮助RRC实体进行模式选择的特征是UE被设置为在其发送PDPC状态报告之前在预定义的时间段发送QoS测量。一般来说,RRC实体和MeNB可以使用QoS测量与PDCP状态之间的报告间隙来主动地将该UE(和所选择的承载)的数据复制到SeNB以用于重传分集。这意味着当前正在经历良好QoS的UE的数据将不会被复制到相关SeNB,因为在从MeNB到SeNB的任何数据转发之前将接收相关的QoS报告,从而节省回程负载。优选地,仅针对成功传送的MAC PDU分组测量Throughput_masterleg和Throughput_secondaryleg。
图8是更具体地示出如何根据这些教导使用UE的QoS测量报告804与PDCP状态报告812之间的报告间隙802的一个非限制性示例的过程流程图。MeNB中的RRC实体使用QoS测量报告804来选择表1的哪个模式将用于该拆分缓冲区,并且向PDCP层通知该选择,其在该示例中利用在806处激活的主动PDU复制。在框808,MeNB的PDCP层主动地在XCP接口上向SeNB的拆分缓冲区管理器发送PDCP分组,以及哪些分组是复制的指示和相关的优先级。SeNB维持由SeNB处的缓冲区管理器按框810发送到该缓冲区的PDCP分组的复制缓冲区。最后,原始PDU由MeNB和SeNB通过拆分承载发送到UE,然后UE才多播其PDCP状态报告812,其通知是否要重新发送任何分组。如果最初由MeNB发送的分组被NACK,则如果选择模式4,相同的分组将在SeNB的复制缓冲区中以便也由SeNB重新发送。被ACK的分组可以从存储它们的缓冲区中刷新。
图9示出了针对存在PDCP重传分集(上面的表1的模式1-3)的情况的高级过程概述,而图10示出了类似于RLC重传分集的情况(上面的表1的模式4)。类似地,两者都开始于MeNB和SeNB,每个都从UE接收PDCP状态报告。对于PDCP重传分集的情况(图9),在MeNB和SeNB中独立地处理也是复制的丢失(被NACK的)分组,并且对于发送复制分组的情况,它具有与来自其他MeNB/SeNB实体的相同重传不同的RLC序列号(SN)。通常,发送节点随机地将RLC序列号分配给它发送的分组,主要用于跟踪其开放的HARQ进程。这些教导的某些实施例,诸如上述示例中的模式4的复制RLC传输,从该传统的随机SN过程中断,并且协调复制的重新发送的RLC PDU的RLC SN。更具体地,当通过X2接口从主节点传送到辅节点时,复制分组被如此标识(图11的字段1102)以及RLC SN(图11的字段1104)。图9结束于另一PDCP状态报告被触发以对从MeNB和SeNB接收的复制分组(以及任何新分组)进行ACK或NACK,但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序列号不同而没有融合的ACK/NACK,这意味着出于ACK/NACK目的,UE将这些不同的分组视为独立的。
在图10中,存在PDCP PDU到RLC PDU的固定映射(例如,一对一或某种其他固定映射),其实现RLC重传分集,并且MeNB和SeNB都执行该映射,其中SeNB的复制分组存储在单独的缓冲区中。由于固定映射,在MeNB和SeNB处的复制分组上的序列号被协调,并且因此重传可以是RLC PDU而不是仅PDCP PDU。这使得UE能够融合它在那些重传中接收的复制分组的ACK/NACK,如图10所示。
图11是在回程(X2)链路上从MeNB发送到SeNB的转发的PDCP PDU的某些字段的框图。具体地,除了传统的PDCP PDU本身之外,MeNB还添加复制标识符字段1102以向SeNB标识仅MeNB要将该特定分组作为原始进行发送(并且因此SeNB应当将其存储在其复制缓冲区中)。还添加了序列号字段1104和优先级指示字段1106。这些字段由MeNB PDCP实体添加,其仅在转发复制分组时复制序列号1104。然后,SeNB缓冲区管理器将使用复制标识符1102对SeNB的复制缓冲区中的分组进行排队。优先级指示符1106将由SeNB MAC用于对复制的分组进行(去除)优先级排序,因为它将不会被SeNB用于原始传输。在映射到RLC PDU的同时,SeNB将不考虑或以其他方式从转发的PDU丢弃这些指示符比特1102、1104、1106。SeNB缓冲区管理器将使用SN 1104来处理PDCP重传。
SN字段1104指示PDCP PDU的序列号。对于RLC层重传(RLC分集)的情况,序列号1104可以指示RLC序列号,其将通过从PDCP SDU到RLC的一对一映射来完成。优先级指示符1106优选为2比特,并且指示复制的分组的优先级水平。SeNB可以使用该指示符1106来确定是否必须以更高优先级、相同优先级重新发送MeNB的复制分组,或者它们是否可以被去除优先级排序为SeNB重传分组。
复制标识符1102优选为1比特并且由SeNB缓冲区管理器用于在不同的PDCP缓冲区中对复制分组进行排队,与将作为原始传输发送到UE的SeNB的主分组相比不同。
图12是根据实施例的用于使用复制传输缓冲区实现PDCP PDU的主动复制的主和辅节点以及UE的相应协议栈内的某些组件的示意性框图。PDCP PDU编号与上面针对图2-5的示例的那些相匹配。在MeNB 1210的PDCP层内是缓冲区管理器、发送(TX)缓冲区和复制缓冲区,其根据这些教导用于重传分集。SeNB 1220具有类似的缓冲区,并且转发的分组被SeNB的缓冲区管理器使用复制标识符1102隔离并且存储在那些不同的缓冲区中。用于原始传输的PDU被放置在MeNB 1210和SeNB 1220两者处的RLC层中的发送/接收(TX/RX)缓冲区中。传统上重新发送的分组进入相应实体的RLC层中的Re-TX缓冲区。根据这些教导的用于分集重传的分组(在该示例中是用于MeNB 1210的PDU#4-10和用于SeNB 1220的PDU#1-3)被放置在相应的MeNB和SeNB的分集缓冲区中,并且在来自UE的NACK的情况下,被移动到Re-TX缓冲区以进行实际的重传(以及传统上重新发送的其他PDU)。在UE 1230中,在RLC层处存在拆分承载缓冲区,用于在该拆分承载上从MeNB 1210和SeNB1220接收数据,其中标签PDCP和PDCP 2用于区分来自MeNB 1210的数据与SeNB 1220的数据。MeNB 1210和SeNB 1220处的f1、f2、f3和f4指定表示定义可以在其上发送各种PDU的不同PHY层的不同频率。
更具体地,PDCP Tx缓冲区1210A、1220A对作为“正常”分组传输的分组进行排队,例如,发送分支是这些分组的主要分组。由辅节点直接(作为原始传输)发送的拆分承载分组存储在PDCP Tx缓冲区1220A中,因为SeNB 1220认为其自身为那些PDCP PDU的主节点而发送这些分组。
PDCP复制缓冲区1210B、1220B对发送的分组进行排队以“辅助”另一支路进行可靠接收。因此,该缓冲区中的分组不是直接发送的(它们可以被认为具有较低的优先级)。转发的PDU(图11)中的优先级指示1106可以进一步指示在重传期间分组的优先级水平(例如,与RCL Re-Tx缓冲区中的RLC PDU相比,是否可以优先考虑复制PDU)。
分集缓冲区1210C、1220C对来自复制PDCP PDU的复制RLC PDU进行排队。在RLC节点分集的情况下,来自Tx缓冲区1210A、1220A和复制缓冲区1210B、1220B的PDCP PDU通过从PDCP PDU到RLC PDU的一对一映射在该缓冲区1210C、1220C中排队。该缓冲区1210C、1220C在功能上实现RLC分集,因为RLC总是对该缓冲区中的分组执行序列号的一对一映射(因此称为“分集缓冲区”)。
如上所述,UE 1230向位于主节点1210和辅节点1220中的RRC实体发送多播PDCP状态报告,以通知丢失的SDU。主节点1210中的RRC实体将半静态地(在较长时间段内)基于诸如表1中定义的激活条件来配置四种可能的增加冗余模式中的所选择的一种,并且通过X2-C(控制平面)接口通知辅节点1220。如上所述,至少有两种不同的方式来实现辅节点1220以了解哪些SDU被NACK:UE可以向主1210和辅1220节点多播其PDCP状态报告,并且UE可以将其发送到主节点1210,主节点1210然后将其转发到辅节点1220。
图13示出了用于这种PDCP状态报告的多播选项的一种实现,其中顶部和底部部分指示来自报告的信息流经过相应的辅节点和主节点。PDCP状态报告的多播可以有效地利用复制分组。为此目的,将PDCP状态PDU的副本发送到辅支路(使用辅支路的频率)。
UE可以向MeNB和SeNB通知状态PDU已经被多播给另一分支。使用LTE中的现有PDCP状态PDU格式,一种方式是指示状态PDU是副本并且要用于发送“复制分组”。图13在最左边部分示出了这一点,其中“状态指示#x”是在其频率上到MeNB的原始消息,并且“状态指示#x_1”向接收该报告的副本的SeNB指示它实际上是“状态指示#x”的副本。UE的PDCP状态报告到达相应实体的MAC层,MAC实体接收器用于解码,并且到达SeNB中的缓冲区管理器和MeNB中的PDCP层;例如,进入图12的相应Rx/Tx缓冲区1220A、1210A。
图14示出了PDCP状态报告的某些字段。PDU类型字段用于指示PDCP状态报告是副本(x_1),例如通过设置PDU类型=010(该值当前被保留并且未在LTE中使用),并且将D/C设置为0(控制)。然后,SeNB缓冲区管理器可以基于PDU类型=010来解释用于复制缓冲区的该PDCP状态报告。在该示例中,如果PDU类型被设置为010,则SeNB缓冲区管理器不需要向MeNB发送报告。
在一个实施例中,PDCP状态报告还可以包括UE的QoS测量信息。但是,无论是经由PDCP状态报告还是MeNB学习最新QoS测量的其他方法,在示例实施例中可以如下实现进一步的辅助和QoS优化。对于承载优先级处理,UE可以指示承载优先级(例如,承载m是最高优先级),或者它可以由主节点推断。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辅节点可以通过暂时中止在辅节点处的另一拆分承载n的分组传输来对与优先服务相对应的承载m的复制的分组进行优先级排序。对于动态辅小区选择,UE可以指示辅节点重传PDCP PDU的载波频率(例如,指示优选的辅小区)。与图2-5一样,这假定节点分集模式4是所选择的冗余重传模式。
图15是类似于图12的框图,其具体示出了UE向MeNB和SeNB两者多播其PDCP状态报告,与上述PDU#2和5被NACK的示例一致。在接收到具有NACK的状态报告之后,是实际发生根据这些教导的重传分集(即,实际上重新发送分集缓冲区中的分组)。
图16是类似于图12的框图,其具体示出了根据这些教导的由UE的多播PDCP状态报告中的NACK触发的分集重传。通过使用复制缓冲区中的复制的分组,MeNB和SeNB现在都重新发送具有分集的相同PDCP SDU。
具有复制指示的转发的PDCP PDU可以由SeNB(以及由MeNB)基于在RRC层中做出的决策以两种方式使用。如果在RRC层做出的模式决策是针对PDCP重传分集模式,则使用来自PDCP层的两个支路(MeNB和SeNB)重新发送相同的PDCP SDU。
如果相反,在RRC层做出的模式决策是针对RLC重传分集模式,则在接收到第一PDCP状态报告时,PDCP SDU和PDU被一对一映射为RLC PDU,并且相同的RLC序列号用于在“分集缓冲区”中排队的两个支路(MeNB和SeNB)。然后从RLC层获得重传分集;也就是说,可以由MeNB和SeNB支路两者重复地重新发送相同的RLC PDU,如图16所示,其示出了由那些实体中的每个重新发送被NACK的PDU#2和5中的两者。为了获得两个支路之间的RLC PDU序列号的相关性,从PDCP序列号到RLC序列号使用固定的一对一映射。从该机制,可以进一步利用如上所述并且在下面马上进一步详述的融合的RLC ACN/NACK多播。
图17类似于图13,但是示出了被多播到MeNB和SeNB的UE的融合确认的处理流程。在这种情况下,标识为#y的RLC状态PDU是在MeNB的上行链路频率上发送到MeNB的原始融合的ACK/NACK报告,而标识为#y_1的RLC状态PDU是该相同的融合的ACK/NACK报告的副本/复制品,但是发送到在SeNB的上行链路频率上发送的SeNB。融合的ACK/NACK的原始和副本可以使用相同的PDU序列号,或者可以替代地使用用于复制PDU的固定的序列号映射。每个重新发送的PDU的ACK或NACK是使用每个RLC PDU副本的RLC ACK/NACK的逻辑或来确定的融合的ACK或NACK。因此,如果在该2-支路示例中从两个支路中的一个或两个正确地接收到RLCPDU,则UE产生ACK。注意,在没有融合的ACK/NACK的情况下,UE可能正在一个无线电支路上传输NACK并且在另一无线电支路中传输ACK,这将导致来自被NACK的无线电支路的低效重传,如上面通过示例进一步详细描述的。
图18类似于图14,但是示出了携带融合的ACK/NACK信令的UE的RLC状态PDU的字段。为了让SeNB知道RLC状态PDU携带融合的ACK/NACK,可以在这样的RLC状态PDU本身内使用指示。如果要使用LTE RLC STATUS PDU格式,则可以将CPT字段用于此目的,其中例如CPT=[0 0 1]可以向SeNB和MeNB两者指示该RLC状态PDU是从跨越两个支路的融合的ACK/NACK获得的(或者更一般地,如果存在多于一个SeNB,则跨越所有用于当前冗余重传模式的支路)。
图19是类似于图12的框图,其具体示出了UE向MeNB和SeNB多播增加的冗余模式的具有融合的ACK/NACK的RLC状态PDU。
图20是示出除了已经针对MeNB 1210和SeNB 1220示出和描述的那些之外的一些其他组件以及除了已经示出的那些之外的UE1230的其他组件的示意图。在无线系统/小区中,无线网络适于通过诸如所描述的拆分承载之类的无线电链路11与诸如移动通信设备之类的可以被称为UE 10的装置经由诸如MeNB和SeNB的多个无线电网络接入节点进行通信。网络可以包括网络控制元件(NCE,未示出),其可以包括移动性管理实体/服务网关(MME/S-GW)功能,并且提供与诸如电话网络和/或数据通信网络(例如,互联网)之类的另外网络的连接。
UE 1230包括诸如计算机或数据处理器(DP)10D之类的控制器、实施为存储计算机指令的程序(PROG)10C的存储器(MEM)10B以及实施各种描述的缓冲区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用于经由一个或多个天线与MeNB 1210和SeNB 1220进行双向无线通信的合适的无线接口,诸如射频(RF)发射器/接收器组合10D。
可以通过将其测量值(例如,接收信号强度或质量)与某个最小阈值进行比较来检查UE 10和MeNB 1210/SeNB 1220之间的无线链路的链路质量。此外,UE 1230包括电流电源或其他便携式电源。
MeNB 1210和SeNB 1220中的每个还包括诸如计算机或数据处理器(DP)20A之类的控制器、实施为存储计算机指令的程序(PROG)20C的存储器(MEM)20B以及各种描述的缓冲区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用于经由一个或多个天线与UE 10(以及其他UE)通信的合适的无线接口,诸如RF发射器/接收器组合20D。MeNB 1210以及可能还有SeNB 1220经由数据/控制路径(未示出)耦合到NCE,并且该路径可以实现为接口。MeNB 1210和SeNB 1220还经由另一数据/控制路径彼此耦合,并且可能耦合到另外的eNB,另一数据/控制路径可以在LTE无线电接入技术中实现为与用户平面(X-U)和控制平面(X-C)实例的X2接口。
假定PROG 10C/20C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程序指令,该程序指令在由相关联的DP10A/20A执行时使得设备能够根据如上详述的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操作。也就是说,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可以至少部分由UE 10的DP 10A可执行的计算机软件实现;由MeNB 1210和SeNB 1220的DP 20A实现,或由硬件或由软件和硬件(和固件)的组合实现。
在各种示例性实施例中,UE 10和/或MeNB 1210和/或SeNB1220还可以包括专用处理器,例如RRC模块、射频(RF)前端等。还可以存在被构造为根据这些教导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操作的一个或多个模块。
计算机可读MEM 10B/20B可以是适合于本地技术环境的任何类型,并且可以使用任何一种或多种合适的数据存储技术来实现,诸如基于半导体的存储器设备、闪存、磁存储器设备和系统、光存储器件和系统、固定存储器和可移动存储器、电磁、红外或半导体系统。以下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器的更具体示例的非详尽列表:具有一条或多条电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或前述的任何合适的组合。
DP 10A/20A可以是适合于本地技术环境的任何类型,并且作为非限制性示例,可以包括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基于多核处理器架构的处理器中的一个或多个。无线接口(例如,无线电10D/20D)可以是适合于本地技术环境的任何类型,并且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通信技术来实现,诸如各个发射器、接收器、收发器或这些组件的组合。
通常,UE 10的各种实施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智能电话、机器对机器(M2M)通信设备、蜂窝电话、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个人数字助理(PDA)、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便携式计算机、诸如数字相机之类的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图像捕获设备、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游戏设备、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音乐存储和回放设备、允许无线互联网访问和浏览的互联网设备、以及包含这样的功能组合的便携式单元或终端。这些中的任何一个可以实施为手持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全部或部分植入的设备、车载通信设备等。
应当理解,前面的描述仅是说明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各种替换和修改。例如,各种从属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特征可以以任何合适的组合彼此组合。另外,来自上述不同实施例的特征可以选择性地组合到本文中没有具体详述的与其他实施例分开的实施例中。因此,该描述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所有这些替代、修改和变化。

Claims (30)

1.一种用于通信的方法,包括:
由主网络节点从用户设备UE接收服务质量QoS测量;
基于所接收的所述QoS测量,由所述主网络节点向辅网络节点转发用于复制的无线电承载的数据分组,其中所述无线电承载在所述主网络节点与所述辅网络节点之间被拆分以用于无线地向用户设备UE发送分组;
确定所述主网络节点与所述辅网络节点之间的相对网络条件;
基于所述相对网络条件,从多个冗余重传模式中选择冗余重传模式,每个冗余重传模式定义不同的协议,用于通过经拆分的所述无线电承载向所述UE重传所述分组中的所选择的分组的多个副本;以及
根据所选择的冗余重传模式,通过经拆分的所述无线电承载无线地向所述UE重传所选择的分组的所述多个副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从多个冗余重传模式中选择所述冗余重传模式包括:
确定所述分组的延迟目标;
确定连接所述主网络节点与所述UE的第一无线电链路和连接所述辅网络节点与所述UE的第二无线电链路之间的相对链路质量;以及
基于所确定的延迟目标和所确定的相对链路质量,选择所述冗余重传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相对网络条件反映相应的主网络节点和辅网络节点的用户平面负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不同的相对网络条件被用于选择所述多个冗余重传模式中的不同冗余重传模式,并且所述不同的相对网络条件包括:
所述主网络节点和所述辅网络节点两者的用户平面负载均低于阈值;
所述主网络节点而非所述辅网络节点的用户平面负载高于阈值;
所述辅网络节点而非所述主网络节点的用户平面负载高于阈值;或者
所述主网络节点和所述辅网络节点两者的用户平面负载均高于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冗余重传模式包括:
所述主网络节点和所述辅网络节点两者都至少通过发送不同的分组来执行所述分组的所选择的所述分组的独立重传;
所述主网络节点为所述辅网络节点执行所述分组的所选择的所述分组的所述多个副本的重传,并且所述辅网络节点不执行所选择的所述分组的所选择的所述分组的重传;
所述辅网络节点为所述主网络节点执行所述分组的所选择的所述分组的所述多个副本的重传,并且所述主网络节点不执行所述分组的所选择的所述分组的重传;以及
所述主网络节点和所述辅网络节点两者都至少通过重传相同的分组来执行所述分组的所选择的所述分组的重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对于所选择的模式中的至少第一模式,被无线重传的所述分组是与无线电链路控制协议数据单元RLC PDU不同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协议数据单元PDCP PDU;以及
对于所选择的模式中的至少第二模式,被无线重传的所述分组是与PDCP PDU不同的RLC PDU。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对于所选择的模式中的至少所述第二模式,被重传的所述RLC PDU的所述多个副本的序列号是相同的或彼此直接映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响应于重传所述RLC PDU的所述多个副本,从所述UE接收确认ACK或否定确认NACK,所述确认ACK或所述否定确认NACK 是融合的ACK或融合的NACK,所述融合的ACK或融合的NACK表示所述UE对所述RLC PDU的所述多个副本的接收的逻辑或运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选择的用于复制的所述承载的所述数据分组包括:
最初要由所述主网络节点发送的所有分组和最初要由所述辅网络节点发送的所有分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对于所述模式中的至少一个模式,所选择的用于复制的所述承载的所述数据分组的每个数据分组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相应的所述分组是否是复制的指示、相应的所述分组的序列号的指示、或者相应的所述分组的优先级的指示。
11.一种存储用于通信的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程序代码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引起主网络节点执行动作,所述动作包括:
由主网络节点从用户设备UE接收服务质量QoS测量;
基于所接收的所述QoS测量,由所述主网络节点向辅网络节点转发用于复制的无线电承载的数据分组,其中所述无线电承载在所述主网络节点与所述辅网络节点之间被拆分以用于无线地向用户设备UE发送分组;
确定所述主网络节点与所述辅网络节点之间的相对网络条件;
基于所述相对网络条件,从多个冗余重传模式中选择冗余重传模式,每个冗余重传模式定义不同的协议,用于通过经拆分的所述无线电承载向所述UE重传所述分组中的所选择的分组的多个副本;以及
根据所选择的冗余重传模式,通过经拆分的所述无线电承载无线地向所述UE重传所选择的分组的所述多个副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从多个冗余重传模式中选择所述冗余重传模式包括:
确定所述分组的延迟目标;
确定连接所述主网络节点与所述UE的第一无线电链路和连接所述辅网络节点与所述UE的第二无线电链路之间的相对链路质量;以及
基于所确定的延迟目标和所确定的相对链路质量,选择所述冗余重传模式。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相对网络条件反映相应的主网络节点和辅网络节点的用户平面负载。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不同的相对网络条件被用于选择所述多个冗余重传模式中的不同冗余重传模式,并且所述不同的相对网络条件包括:
所述主网络节点和所述辅网络节点两者的用户平面负载均低于阈值;
所述主网络节点而非所述辅网络节点的用户平面负载高于阈值;
所述辅网络节点而非所述主网络节点的用户平面负载高于阈值;或者
所述主网络节点和所述辅网络节点两者的用户平面负载均高于阈值。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多个冗余重传模式包括:
所述主网络节点和所述辅网络节点两者都至少通过发送不同的分组来执行所述分组的所选择的所述分组的独立重传;
所述主网络节点为所述辅网络节点执行所述分组的所选择的所述分组的所述多个副本的重传,并且所述辅网络节点不执行所述分组的所选择的所述分组的重传;
所述辅网络节点为所述主网络节点执行所述分组的所选择的所述分组的所述多个副本的重传,并且所述主网络节点不执行所述分组的所选择的所述分组的重传;以及
所述主网络节点和所述辅网络节点两者都至少通过重传相同的分组来执行所述分组的所选择的分组的重传。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
对于所选择的模式中的至少第一模式,被无线重传的所述分组是与RLC PDU不同的PDCP PDU;以及
对于所选择的模式中的至少第二模式,被无线重传的所述分组是与PDCP PDU不同的RLC PDU。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对于所选择的模式中的至少所述第二模式,被重传的所述RLC PDU的所述多个副本的序列号是相同的或彼此直接映射。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动作进一步包括:
响应于重传所述RLC PDU的所述多个副本,从所述UE接收确认ACK或否定确认NACK,所述确认ACK或所述否定确认NACK是融合的ACK或融合的NACK,所述融合的ACK或融合的NACK表示所述UE对所述RLC PDU的所述多个副本的接收的逻辑或运算。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选择的用于复制的所述承载的所述数据分组包括:
最初要由所述主网络节点发送的所有分组和最初要由所述辅网络节点发送的所有分组。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对于所述模式中的至少一个模式,所选择的用于复制的所述承载的所述数据分组的每个数据分组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相应的所述分组是否是复制的指示、相应的所述分组的序列号的指示、或者相应的所述分组的优先级的指示。
21.一种用于与辅网络节点和用户设备通信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的至少一个存储器;以及
至少一个处理器;
其中具有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的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以引起所述装置至少:
由主网络节点从用户设备UE接收服务质量QoS测量;
基于所接收的所述QoS测量,由所述主网络节点向辅网络节点转发用于复制的无线电承载的数据分组,其中所述无线电承载在所述主网络节点与所述辅网络节点之间被拆分以用于无线地向用户设备UE发送分组;
确定所述主网络节点与所述辅网络节点之间的相对网络条件;
基于所述相对网络条件,从多个冗余重传模式中选择冗余重传模式,每个冗余重传模式定义不同的协议,用于通过经拆分的所述无线电承载向所述UE重传所述分组中的所选择的分组的多个副本;以及
根据所选择的冗余重传模式,通过经拆分的所述无线电承载无线地向所述UE重传所选择的分组的所述多个副本。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中当从多个冗余重传模式中选择所述冗余重传模式,具有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的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以引起所述装置至少:
确定所述分组的延迟目标;
确定连接所述主网络节点与所述UE的第一无线电链路和连接所述辅网络节点与所述UE的第二无线电链路之间的相对链路质量;以及
基于所确定的延迟目标和所确定的相对链路质量,选择所述冗余重传模式。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相对网络条件反映相应的主网络节点和辅网络节点的用户平面负载。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中不同的相对网络条件用于选择所述多个冗余重传模式中的不同冗余重传模式,并且所述不同的相对网络条件包括:
所述主网络节点和所述辅网络节点两者的用户平面负载低于阈值;
所述主网络节点而非所述辅网络节点的用户平面负载高于阈值;
所述辅网络节点而非所述主网络节点的用户平面负载高于阈值;或者
所述主网络节点和所述辅网络节点两者的用户平面负载高于阈值。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多个冗余重传模式包括:
所述主网络节点和所述辅网络节点两者都至少通过发送不同的分组来执行所述分组的所选择的所述分组的独立重传;
所述主网络节点为所述辅网络节点执行所述分组的所选择的所述分组的所述多个副本的重传,并且所述辅网络节点不执行所述分组的所选择的所述分组的重传;
所述辅网络节点为所述主网络节点执行所述分组的所选择的所述分组的所述多个副本的重传,并且所述主网络节点不执行所述分组的所选择的所述分组的重传;以及
所述主网络节点和所述辅网络节点两者都至少通过重传相同的分组来执行所述分组的所选择的所述分组的重传。
26.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中:
对于所选择的模式中的至少第一模式,被无线重传的所述分组是与RLC PDU不同的PDCP PDU;以及
对于所选择的模式中的至少第二模式,被无线重传的所述分组是与PDCP PDU不同的RLC PDU。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中对于所选择的模式中的至少所述第二模式,被重传的所述RLC PDU的所述多个副本的序列号是相同的或彼此直接映射。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中具有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的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引起所述装置进一步:
响应于重传所述RLC PDU的所述多个副本,从所述UE接收确认ACK或否定确认NACK,所述确认ACK或所述否定确认NACK是融合的ACK或融合的NACK,所述融合的ACK或融合的NACK表示对所述UE对所述RLC PDU的所述多个副本的接收的逻辑或运算。
29.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选择的用于复制的所述承载的所述数据分组包括:
最初要由所述辅网络节点发送的所有分组。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中对于所述模式中的至少一个模式,所选择的用于复制的所述承载的所述数据分组的每个数据分组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相应分组是否是复制的指示、所述相应分组的序列号的指示、或者所述相应分组的优先级的指示。
CN201780024576.3A 2016-04-19 2017-04-14 拆分承载双/多连接重传分集 Active CN1090759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662324567P 2016-04-19 2016-04-19
US62/324,567 2016-04-19
PCT/IB2017/052177 WO2017182927A1 (en) 2016-04-19 2017-04-14 Split bearer dual/multiple connectivity retransmission diversity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75919A CN109075919A (zh) 2018-12-21
CN109075919B true CN109075919B (zh) 2021-10-29

Family

ID=58632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24576.3A Active CN109075919B (zh) 2016-04-19 2017-04-14 拆分承载双/多连接重传分集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716122B2 (zh)
EP (1) EP3446426A1 (zh)
CN (1) CN109075919B (zh)
WO (1) WO201718292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79241B (zh) * 2016-05-20 2021-09-17 诺基亚通信公司 多个无线电接入技术场景中的功率效率
CN107548095B (zh) * 2016-06-24 2020-03-2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长期演进和5g紧耦合下的通信处理方法及装置
EP3501130B1 (en) * 2016-08-22 2023-05-03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efficient switching on a split bearer
KR102056197B1 (ko) * 2017-02-02 2019-12-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데이터 유닛을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EP3585129B1 (en) * 2017-03-27 2022-05-0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scg failure information messag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DE112017007365T5 (de) * 2017-03-29 2019-12-19 Intel IP Corporation Nachrichtenaufteilung für multi-rat-übertragung
CN113316219B (zh) * 2017-04-19 2022-07-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重复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US11363569B2 (en) 2017-06-15 2022-06-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Logical channel mapping with packet duplication
WO2018231425A1 (en) 2017-06-15 2018-12-20 Babaei Alireza Packet duplication control
TWI702881B (zh) * 2017-06-16 2020-08-21 新加坡商聯發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行動通信中處理資料重複之方法和裝置
CA3064974A1 (en) * 2017-07-21 2019-01-24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data
US11005549B2 (en) * 2017-07-26 2021-05-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dicate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porting for a control channel
RU2751540C1 (ru) * 2017-08-10 2021-07-14 Гуандун Оппо Мобайл Телекоммьюникейшнс Корп., Лтд.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передачей, устройство, оборудование и носитель для хранения
US11219035B2 (en) * 2017-11-14 2022-01-0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prioritizing duplicated packet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9097108A1 (en) * 2017-11-16 2019-05-23 Nokia Technologies Oy Multi-gnb pdcp duplication report for multi-connectivity in urllc scenarios
CN109842907A (zh) * 2017-11-24 2019-06-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9661831B (zh) * 2017-12-28 2020-04-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复制传输功能的控制方法和设备
US11304251B2 (en) * 2018-01-10 2022-04-1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 data unit
CN110035455B (zh) * 2018-01-11 2022-06-24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实现pdcp复制功能时的处理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及基站
US11212695B2 (en) * 2018-02-15 2021-12-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figuration, activation and deactivation of packet duplication
EP3763162A1 (en) 2018-03-05 2021-01-13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to estimate and exchange latency and/or reliability information for dual or multi connectivity operation
CN110519864B (zh) * 2018-05-21 2021-09-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传输方法和装置
US11838799B2 (en) 2018-05-22 2023-12-05 Lenovo (Beijing) Limited Redundant transmission determination
US20210211233A1 (en) * 2018-05-22 2021-07-08 Lenovo (Beijing)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ndant transmission to support high data transmission reliability
EP3804230B1 (en) * 2018-05-30 2022-09-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acket duplication technique
CN112335192A (zh) * 2018-06-20 2021-02-05 康维达无线有限责任公司 多跳数据转发中的高效缓冲器管理
EP3811709A4 (en) * 2018-06-21 2022-03-23 FG Innovation Company Limited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LECTING A LOGICAL CHANNEL
WO2020005208A1 (en) * 2018-06-26 2020-01-02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enhanced data packet flow handling in communications systems
WO2020001773A1 (en) * 2018-06-28 2020-01-02 Nokia Technologies O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liable communication in multi-connectivity
US10904135B2 (en) 2018-07-13 2021-01-26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creasing reliability of packet delivery by dynamic packet cloning and route selection
CN110798408B (zh) * 2018-08-02 2021-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4390596A (zh) 2018-08-13 2022-04-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业务流的方法、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1107581B (zh) * 2018-10-26 2020-10-02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Pdcp复制功能的确定、指示方法及装置、基站、终端
CN112585900A (zh) 2018-10-30 2021-03-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32375B (zh) * 2018-10-31 2021-09-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分离承载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9890086B (zh) * 2018-11-12 2022-11-29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链路通信模式的选择方法、系统、计算机存储介质、设备
CN111404633B (zh) * 2019-01-03 2021-10-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选择传输模式的方法及设备
WO2020147056A1 (zh) * 2019-01-16 2020-07-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复制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US11310719B1 (en) * 2019-01-30 2022-04-19 Mobile Mobile Co Peer-to-peer self-organizing mobile network
CN112740825B (zh) * 2019-02-01 2023-06-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复制数据的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及接入网设备
US20220014960A1 (en) * 2019-02-01 2022-01-1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bearers based on congestion leve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924677B2 (en) 2019-02-01 2024-03-0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packet duplication based on congestion level of frequenc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1757553B (zh) * 2019-03-28 2023-12-15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冗余分组数据会话性能的方法和设备
CN111083742A (zh) * 2019-04-26 2020-04-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冗余协议数据单元会话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US20220166560A1 (en) * 2019-05-02 2022-05-26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s of packet combining for packet duplication
KR102506464B1 (ko) * 2019-05-17 2023-03-06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지연 감소를 위한 패킷 전송의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US11089512B2 (en) * 2019-06-14 2021-08-10 T-Mobile Usa, Inc. Dual connectivity flow control
US11664937B2 (en) * 2019-06-27 2023-05-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cross-carrier repetition
CN113169972B (zh) * 2019-07-19 2023-03-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复制数据传输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800798B (zh) * 2019-07-24 2022-02-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副链路数据复制功能控制、信息配置方法和设备
US11140574B1 (en) 2020-03-18 2021-10-05 Sprint Spectrum L.P. Dynamic PDCP duplication with bearer modification, to help overcome reduced wireless quality
EP3886383A1 (en) * 2020-03-23 2021-09-29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routing data in a dual or multi-connectivity configuration
TWI747229B (zh) * 2020-04-06 2021-11-21 智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訊系統及其資料傳輸方法與基站
US20230179336A1 (en) * 2020-05-07 2023-06-08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Uplink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ccess network device,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US11844125B2 (en) * 2020-07-23 2023-12-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er equipment assisted secondary node configuration and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scheduling for multiple connectivity
US20230199613A1 (en) * 2020-07-31 2023-06-2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cket dupl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20053491A1 (en) * 2020-08-17 2022-02-17 Charter Communications Operating,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pectrum utilization coordination between wireline backhaul and wireless systems
CN116057997A (zh) * 2020-08-18 2023-05-0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分裂承载无线通信的业务验证测量
US20230379747A1 (en) * 2020-09-04 2023-11-23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synchronize radio bearers
US11844057B2 (en) 2020-09-09 2023-12-12 Charter Communications Operating,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data traffic management in wireline backhaul systems
US20220201786A1 (en) * 2020-12-18 2022-06-23 Mediatek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reduce packet latency in multi-leg transmission
US11963031B2 (en) * 2021-08-19 2024-04-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receiver-specific network coding redundancy
WO2023069428A1 (en) * 2021-10-19 2023-04-2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s, architectures, apparatuses and systems for throughput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for non-terrestrial networks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48287A1 (en) * 2013-09-26 2015-04-02 Intel IP Corporation Bearer split ratios for dual connectivity systems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85703B2 (en) * 2003-07-31 2012-05-22 Silicon Graphics International Corp. Detection and control of resource congestion by a number of processors
US20120163357A1 (en) * 2010-12-24 2012-06-28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of re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packets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 environment
US9014085B2 (en) * 2011-11-28 2015-04-21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Internet protocol session persistence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US10142962B2 (en) * 2012-10-05 2018-11-2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ing coverage of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devices
JP6445032B2 (ja) * 2013-11-01 2018-12-26 サムスン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ベアラを再構成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US10341466B2 (en) * 2014-11-14 2019-07-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Evolved data compression scheme signaling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48287A1 (en) * 2013-09-26 2015-04-02 Intel IP Corporation Bearer split ratios for dual connectivity system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716122B2 (en) 2020-07-14
EP3446426A1 (en) 2019-02-27
CN109075919A (zh) 2018-12-21
WO2017182927A1 (en) 2017-10-26
US20190098640A1 (en) 2019-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75919B (zh) 拆分承载双/多连接重传分集
US11129081B2 (en) Providing communication for a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using a central unit node and distributed unit nodes
US11343671B2 (en) Handling of PDCP duplication and data recovery in 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KR101450990B1 (ko) 무선 장치에서 다중 무선 액세스 베어러를 제어하는 방법
KR101343899B1 (ko) 정보를 처리하기 위한 방법, 시스템 및 기기
CN107733577B (zh) 进行重传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US20120178438A1 (en) Control of measurement messaging in a mobile device
EP3566353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JP2016526845A (ja) マルチキャリア環境内における無線リンク性能を向上させ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11711167B2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CN101682912A (zh) 用于无线分组数据系统中的上行链路传输的半持久性资源分配方法
KR102207125B1 (ko) 정보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JP2019527503A (ja) データ再送の方法及び装置
US20220201786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reduce packet latency in multi-leg transmission
EP3843453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US11343714B2 (en) Radio communication of critical packet data units
US10932146B2 (en) Managing cell cluster in serving user equipment
US20220006573A1 (en)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apparatus, wireless data recep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s
WO2015018009A1 (zh) 用于自动重传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WO2020067960A1 (en) Transmission of protocol data units
US11974162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EP4266607A1 (en) Re-transmission of a transmitted concatenation packet by a sending device, especially a base station device or a terminal device of a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WO2022223104A1 (en) Duplicate transmission of protocol data units
WO2022223103A1 (en) Downlink duplication of protocol data units
US8737224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ntrol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