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62506A - 驱动桥和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驱动桥和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62506A
CN110962506A CN201811161701.8A CN201811161701A CN110962506A CN 110962506 A CN110962506 A CN 110962506A CN 201811161701 A CN201811161701 A CN 201811161701A CN 110962506 A CN110962506 A CN 1109625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differential
shaft
planet carrier
ax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6170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62506B (zh
Inventor
戴双建
全初鹏
刘辉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6170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6250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625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625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625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625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35/00Axle units; Parts thereof ; Arrangements for lubrication of axles
    • B60B35/12Torque-transmitting axles
    • B60B35/16Axle hous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7/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 B60K17/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gearing
    • B60K17/043Transmission unit disposed in on near the vehicle wheel, or between the differential gear unit and the wheel
    • B60K17/046Transmission unit disposed in on near the vehicle wheel, or between the differential gear unit and the wheel with planetary gearing having orbital mo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7/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 B60K17/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gearing
    • B60K17/1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gearing of differential gearing
    • B60K17/16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gearing of differential gearing provided between independent half axl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驱动桥和具有其的车辆,驱动桥包括:桥壳总成、电机、行星减速装置和差速器。电机包括电机轴和电机壳,电机轴为中空轴,电机壳固定在桥壳总成上。行星减速装置包括输入太阳轮、内齿圈和输出行星架,输入太阳轮与电机轴相连,内齿圈固定在桥壳总成上,输出行星架为行星减速装置的输出端。差速器设在桥壳总成上,差速器包括差速器壳体和两个半轴齿轮,差速器壳体与输出行星架为一体成型件,两个半轴齿轮分别与两个轮端半轴相连,其中一个轮端半轴穿过电机轴。根据本发明的驱动桥,通过将行星减速装置中的输出行星架与差速器的差速器壳体设置成一体成型件,可以实现驱动桥的轻量化和功能集中一体化设计,大大节省了底盘的装配空间。

Description

驱动桥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驱动桥和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车辆内设置的驱动桥体积和重量较大,不但不方便装配,而且驱动桥安装时占用的装配空间较大,从而增加了车辆内其他零部件的装配难度,车辆的驱动系统的布置形式也比较复杂,大大降低了驱动系统的传动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驱动桥,所述驱动桥具有结构紧凑优点。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设有上述驱动桥的车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驱动桥,包括:桥壳总成;电机,所述电机包括电机轴和电机壳,所述电机轴为中空轴,所述电机壳固定在所述桥壳总成上;行星减速装置,所述行星减速装置包括输入太阳轮、内齿圈和输出行星架,所述输入太阳轮与所述电机轴相连,所述内齿圈固定在所述桥壳总成上,所述输出行星架为所述行星减速装置的输出端;差速器,所述差速器设在所述桥壳总成上,所述差速器包括差速器壳体和两个半轴齿轮,所述差速器壳体与两个所述半轴齿轮配合以驱动两个所述半轴齿轮转动,所述差速器壳体与所述输出行星架为一体成型件,两个所述半轴齿轮分别与两个轮端半轴相连,其中一个所述轮端半轴穿过所述电机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驱动桥,通过将行星减速装置中的输出行星架与差速器的差速器壳体设置成一体成型件,可以使行星减速装置与差速器的配合结构更加紧凑,由此可以使驱动桥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可以实现驱动桥的轻量化和功能集中一体化设计,大大节省了底盘的装配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行星减速装置包括一级行星减速器和二级行星减速器,所述一级行星减速器包括一级太阳轮、一级行星轮和一级行星架,所述一级太阳轮为所述输入太阳轮,所述一级行星轮与所述一级行星架配合;所述二级行星减速器包括二级太阳轮、二级行星轮和二级行星架,所述一级行星架与所述二级太阳轮相连以带动所述二级太阳轮转动,所述二级行星轮与所述二级行星架配合,所述二级行星架为所述输出行星架。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级行星架与所述二级太阳轮为一体成型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桥壳总成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分别设在所述电机壳的轴向两侧;所述驱动桥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贯穿所述电机壳,且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的轴向方向的两端均设有外螺纹并分别穿过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与对应的固定螺母配合。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的轴向方向的一端设有止抵部,所述止抵部止抵在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其中一个的外周壁上,所述连接件的轴向方向的另一端设有外螺纹并穿过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中的另一个与固定螺母配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差速器还包括:传动轴、两个间隔设置的差速器齿轮和至少一个第一垫片,所述传动轴与所述差速器壳体相连,两个所述差速器齿轮穿设在所述传动轴上以由所述传动轴驱动转动,两个所述半轴齿轮位于所述传动轴的两侧,每个所述半轴齿轮同时与两个所述差速器齿轮啮合以由两个所述差速器齿轮驱动转动,所述第一垫片穿设在所述传动轴上并位于所述差速器齿轮靠近所述差速器壳体的一端,所述第一垫片朝向所述差速器齿轮的表面上设有第一导油孔。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差速器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垫片,所述第二垫片穿设在所述轮端半轴上并位于所述半轴齿轮远离所述传动轴一端,所述第二垫片上朝向所述半轴齿轮的端面上设有第二导油孔。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动轴上设有至少一个导油槽,所述导油槽在所述传动轴的轴向方向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桥还包括:花键套,所述电机轴上设有第一花键,所述输入太阳轮上设有第二花键,所述花键套分别与所述第一花键和所述第二花键配合以连接所述电机轴和所述输入太阳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输入太阳轮与所述差速器壳体之间设有第一轴承。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内齿圈的外周壁上设有第一配合槽,所述桥壳总成的内周壁上设有第二配合槽,所述第一配合槽和所述第二配合槽配合以形成配合孔,所述驱动桥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配合孔过盈配合。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合槽的横截面和所述第二配合槽的横截面均形成为半圆形,所述固定件为圆柱销。
可选地,所述第一配合槽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配合槽在所述内齿圈的周向方向上间隔分布,所述桥壳总成的内周壁上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配合槽一一对应的所述第二配合槽。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驱动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上述驱动桥,驱动桥内设有行星减速装置和差速器,行星减速装置中的输出行星架与差速器的差速器壳体设置成一体成型件,可以使行星减速装置与差速器的配合结构更加紧凑,由此可以使驱动桥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可以实现驱动桥的轻量化和功能集中一体化设计,从而可以使车辆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节省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驱动桥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驱动桥的俯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驱动桥的主视图;
图4是图3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B圈示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4中C圈示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4中D圈示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驱动桥的传动原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驱动桥的传动原理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行星减速装置与差速器的配合结构的半剖视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行星减速装置与差速器的配合结构的全剖视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差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差速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驱动桥与车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驱动桥100,
桥壳总成1,第一部分11,第二部分12,安装座13,
电机2,电机轴21,电机壳22,进液接口23,出液接口24,
行星减速装置3,输入太阳轮3a,内齿圈3b,第一配合槽3b1,输出行星架3c,中间行星轮3d,行星轴3e,
一级行星减速器31,一级太阳轮311,一级行星轮312,第一内齿圈313,一级行星架314,第一行星轴315,第一进油通道315a,
二级行星减速器32,二级太阳轮321,二级行星轮322,第二内齿圈323,二级行星架324,第二行星轴325,第二进油通道325a,
第一轴承33,
差速器4,差速器壳体41,半轴齿轮42,传动轴43,导油槽43a,差速器齿轮44,第一垫片45,第一导油孔45a,第二垫片46,第二导油孔46a,
轮端半轴5,半轴套管51,
连接件6,固定螺母61,
花键套7,
第二轴承8,
固定件9,
轮毂总成101,固定螺栓101a,定位螺母101b,止动垫片101c,
制动总成102,ABS传感器组件102a,传感器磁头102b,
减震器103,
车架2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15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驱动桥100,该驱动桥100可以用于车辆中。
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驱动桥100,包括:桥壳总成1、电机2、行星减速装置3和差速器4。
如图4所示,电机2可以包括电机轴21和电机壳22,电机轴21可以形成为中空轴,电机壳22可以固定在桥壳总成1上。在图10所示的具体示例中,电机壳22上还可以设有进液接口23和出液接口24,电机壳22内设有冷却流路。冷却液可以通过进液接口23进入到电机壳22内,冷却液可以在冷却流路内流通,由此可以对电机2进行冷却,可以降低电机2的工作温度,从而可以确保电机2正常的运行。最后,换热完成的冷却液可以通过出液接口24流出。
如图4和图8所示,行星减速装置3可以设在桥壳总成1上,行星减速装置3可以包括:输入太阳轮3a、内齿圈3b和输出行星架3c,输入太阳轮3a可以与电机轴21相连,内齿圈3b可以固定在桥壳总成1上,输出行星架3c可以为所述行星减速装置3的输出端。具体而言,行星减速装置3还包括中间行星轮3d,中间行星轮3d与输入太阳轮3a外啮合,同时中间行星轮3d与内齿圈3b内啮合。输出行星架3c上设有行星轴3e,中间行星轮3d与行星轴3e键连接以通过行星轴3e驱动输出行星架3c转动。当驱动桥100工作时,电机2可以通过电机轴21将动力传递至输入太阳轮3a,输入太阳轮3a可以驱动中间行星轮3d转动,中间行星轮3d可以围绕内齿圈3b进行公转,中间行星轮3d可以将动力传递至输出行星架3c。
可选地,行星轴3e可以与输出行星架3c为一体成型件,中间行星轮3d可以采用平键连接或花键连接的方式与行星轴3e相连。由此,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行星减速装置3的整体结构更加简洁、装配更加方便。
如图4、图11-图12所示,差速器4可以设在桥壳总成1上,差速器4可以包括差速器壳体41和两个半轴齿轮42,差速器壳体41可以与输出行星架3c为一体成型件,两个半轴齿轮42可以分别与两个轮端半轴5相连,其中一个轮端半轴5可以穿过电机轴21。
具体而言,行星减速装置3中的输出行星架3c可以与差速器壳体41相连以驱动差速器壳体41转动,差速器壳体41可以驱动两个半轴齿轮42转动,两个半轴齿轮42可以通过对应的轮端半轴5将动力传递至与其相连的轮毂总成101上,由此可以驱动车辆行驶。当车辆转弯或在不平整的路面上行驶时,差速器4可以使车身左右两侧的轮毂总成101具有不同的转速,从而可以保证两侧轮毂总成101做纯滚动运动,由此可以防止车轮打滑,使车辆的运行更加平稳。
可以理解的是,差速器壳体41与输出行星架3c一体成型可以使驱动桥100的整体结构更加简单,而且差速器壳体41与输出行星架3c之间无需设置专门的连接结构以传递驱动力,由此可以减小输出行星架3c与差速器壳体41之间的装配误差,从而可以提升行星减速装置3与差速器4之间的配合精度更高,可以大大降低驱动桥100的工作噪声。而且,通过将差速器壳体41与输出行星架3c设置成一体成型件,可以使行星减速装置3与差速器4的配合结构更加紧凑,可以节省装配空间,由此可以使驱动桥100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可以实现驱动桥100的轻量化和功能集中一体化设计。
在图11-图12所示的具体示例中,差速器4包括:差速器壳体41、传动轴43、两个差速器齿轮44和两个半轴齿轮42。其中,差速器壳体41与行星减速装置3中的输出行星架3c为一体成型件,传动轴43与差速器壳体41相连以由差速器壳体41驱动转动。两个差速器齿轮44穿设在传动轴43上,两个差速器齿轮44水平放置并在上下方向上间隔设置。两个半轴齿轮42竖直放置,每个半轴齿轮42分别与两个差速器齿轮44配合。当车辆进行直线行驶时,传动轴43可以驱动两个差速器齿轮44跟随传动轴43进行公转,两个差速器齿轮44可以驱动两个半轴齿轮42进行转动以将动力通过轮端半轴5传递至对应的轮毂总成101。当车辆转弯时,车身两侧的轮毂总成101因受到的阻力不同而产生两个方向相反的附加力,附加力可以通过轮端半轴5传递至对应的半轴齿轮42,由此可以迫使两个差速器齿轮44围绕传动轴43产生自转,与车身内侧的轮毂总成101相对应的半轴齿轮42的转速减慢,与车身外侧的轮毂总成101相对应的半轴齿轮42的转速加快,由此可以使车身两侧的轮毂总成101的转速不同,车辆可以平稳地进行转弯。
在图3-图4所示的具体示例中,两个轮端半轴5均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其中位于左侧的轮端半轴5穿过中空的电机轴21与左侧的轮毂总成101通过固定螺栓101a连接在一起,位于右侧的轮端半轴5与右侧的轮毂总成101通过固定螺栓101a连接在一起。其中,如图6所示,左右两侧的轮毂总成101均采用止动垫片101c和定位螺母101b进行轴向锁紧。由此,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实现桥壳总成1与电机2的同轴设置,可以使驱动桥100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驱动桥100,通过将行星减速装置3中的输出行星架3c与差速器4的差速器壳体41设置成一体成型件,可以使行星减速装置3与差速器4的配合结构更加紧凑,由此可以使驱动桥100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可以实现驱动桥100的轻量化和功能集中一体化设计,大大节省了底盘的装配空间。
如图9、图11-图1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行星减速装置3可以包括一级行星减速器31和二级行星减速器32,一级行星减速器31可以包括一级太阳轮311、一级行星轮312和一级行星架314,一级太阳轮311可以为输入太阳轮3a,一级行星轮312可以与一级行星架314配合,二级行星减速器32可以包括二级太阳轮321、二级行星轮322和二级行星架324,一级行星架314可以与二级太阳轮321相连以带动二级太阳轮321转动,二级行星轮322可以与二级行星架324配合,二级行星架324可以为输出行星架3c,由此可以实现行星减速装置3的多级减速,可以增大行星减速装置3的转动速比。
例如,如图9所示,行星减速装置3包括串联连接的一级行星减速器31和二级行星减速器32。一级行星减速器31包括:一级太阳轮311、一级行星轮312、一级行星架314、第一内齿圈313和第一行星轴315。一级太阳轮311与电机轴21相连以由电机轴21驱动转动,第一内齿圈313固定在桥壳总成1内,一级行星轮312与一级太阳轮311外啮合,一级行星轮312与第一内齿圈313内啮合。一级行星架314的一端与第一行星轴315相连,一级行星轮312与第一行星轴315键连接以通过第一行星轴315驱动输出行星架3c转动。一级行星架314的另一端集成有花键并与二级太阳轮321键连接,一级行星架314可以驱动二级太阳轮321转动。第二内齿圈323固定在桥壳总成1内,二级行星轮322与二级太阳轮321外啮合,二级行星轮322与第二内齿圈323内啮合。二级行星架324的一端与第二行星轴325相连,二级行星轮322与第二行星轴325键连接以通过第二行星轴325驱动二级行星架324转动,二级行星架324的另一端与差速器壳体41为一体成型件。
由此,通过上述设置,一级太阳轮311可以作为输入太阳轮3a、二级行星架324可以作为输出行星架3c,电机2产生的动力可以依次通过一级行星减速器31和二级行星减速器32传递至差速器4,一级行星减速器31和二级行星减速器32串联可以增大行星减速装置3的传动速比,由此可以满足驱动桥100的传动需求。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行星减速装置3可以包括多个二级行星减速器32,多个二级行星减速器32可以与一级行星减速器31串联连接,可以根据驱动桥100对传动速比的要求选择二级行星减速器32的数量。
可选地,一级行星架314可以与二级太阳轮321为一体成型件,由此可以使一级行星减速器31和二级行星减速器32的连接结构更加简单,可以提升行星减速装置3的装配效率。
可选地,可以在第一行星轴315上设置第一进油通道315a,第一进油通道315a可以用于将桥壳总成1的腔体内的润滑油引入到行星减速装置3内,由此可以使行星减速装置3的运行更加顺畅,从而可以减小行星减速装置3的工作噪声。可选地,可以在第一行星轴315内设置中空的空间以形成第一进油通道315a,也可以在第一行星轴315的外周壁上设置第一进油通道315a。第一进油通道315a可以在第一行星轴315的轴向方向上水平延伸,第一进油通道315a也可以在第一行星轴315的外周壁上蜿蜒延伸,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选择设置,本发明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可选地,可以在第二行星轴325上设置第二进油通道325a,第二进油通道325a可以用于将桥壳总成1的腔体内的润滑油引入到行星减速装置3内,由此可以使行星减速装置3的运行更加顺畅,从而可以减小行星减速装置3的工作噪声。可选地,可以在第二行星轴325内设置中空的空间以形成第二进油通道325a,也可以在第二行星轴325的外周壁上设置第二进油通道325a。第二进油通道325a可以在第二行星轴325的轴向方向上水平延伸,第二进油通道325a也可以在第二行星轴325的外周壁上蜿蜒延伸,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选择设置,本发明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如图12-图1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差速器4还可以包括:传动轴43、两个间隔设置的差速器齿轮44和至少一个第一垫片45,传动轴43可以与差速器壳体41相连,两个差速器齿轮44可以穿设在传动轴43上以由传动轴43驱动转动,两个半轴齿轮42可以位于传动轴43的两侧,每个半轴齿轮42同时与两个差速器齿轮44啮合以由两个差速器齿轮44驱动转动,第一垫片45可以穿设在传动轴43上并位于差速器齿轮44靠近差速器壳体41的一端,第一垫片45朝向差速器齿轮44的表面上可以设有第一导油孔45a。
具体而言,传动轴43可以与差速器壳体41以由传动轴43驱动转动,传动轴43可以带动两个差速器齿轮44跟随其进行公转。由于两个半轴齿轮42与两个差速器齿轮44啮合配合,当两个差速器齿轮44进行公转时可以去驱动两个半轴齿轮42转动,轮端半轴5可以与对应的半轴齿轮42同步转动。由此,差速器4可以通过两个轮端半轴5将动力传动至轮毂总成101。当车体两侧的轮毂总成101转速不同时,轮端半轴5可以通过对应的半轴齿轮42驱动两个差速器齿轮44自转,两个差速器齿轮44可以围绕传动轴43进行旋转。
第一垫片45可以设在差速器齿轮44和差速器壳体41之间,由此可以减小差速器齿轮44和差速器壳体41之间的磨损。而且,第一垫片45上的第一导油孔45a可以起到引导润滑油的作用,可以将差速器4内的润滑油引导至差速器齿轮44内,由此可以起到良好的润滑效果,不仅可以使差速器4的运行更加顺畅、降低差速器4的工作噪声,而且还可以延长差速器4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可以在其中一个差速器齿轮44的靠近差速器壳体41的一端设置第一垫片45,也可以在两个差速器齿轮44的靠近差速器壳体41的一端设置第一垫片45。可选地,第一导油孔45a可以为多个,多个第一导油孔45a可以在第一垫片45的周向方向上间隔分布。
如图13-图14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差速器4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垫片46,第二垫片46可以穿设在轮端半轴5上并位于半轴齿轮42远离传动轴43一端,第二垫片46上朝向半轴齿轮42的端面上可以设有第二导油孔46a。也就是说,可以在其中一个半轴齿轮42远离传动轴43一端设置第二垫片46,也可以在两个半轴齿轮42远离传动轴43一端设置第二垫片46。其中,第二垫片46上的第二导油孔46a也可以起到引导润滑油的作用,可以将差速器4内的润滑油引导至半轴齿轮42内,由此可以起到良好的润滑效果,不仅可以使差速器4的运行更加顺畅、降低差速器4的工作噪声,而且还可以延长差速器4的使用寿命。
如图14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传动轴43上可以设有至少一个导油槽43a,导油槽43a可以在传动轴43的轴向方向延伸,由此可以提升差速器4的润滑效果。具体而言,润滑油可以在导油槽43a内流通,可以对差速器齿轮44与传动轴43之间的连接结构起到润滑的作用,由此可以使差速器齿轮44和传动轴43的运行更加顺畅,从而还可以降低差速器4的工作噪声。
参考图13-图14以一个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差速器4。
差速器4包括:差速器壳体41、传动轴43、两个差速器齿轮44、两个半轴齿轮42、两个第一垫片45和两个第二垫片46。差速器壳体41与输出行星架3c相连并与输出行星架3c形成为一体成型件。传动轴43与差速器壳体41相连由差速器壳体41驱动转动。两个差速器齿轮44穿设在传动轴43上,两个差速器齿轮44水平放置并在上下方向上间隔设置。两个半轴齿轮42竖直放置,每个半轴齿轮42分别与两个差速器齿轮44配合,每个半轴齿轮42通过轮端半轴5与对应的轮毂总成101相连。其中,两个差速器齿轮44的靠近差速器壳体41的一端均设置第一垫片45,每个第一垫片45上设有多个在其周向方向上间隔分布的第一导油孔45a。两个半轴齿轮42远离传动轴43一端均设置第二垫片46,每个第二垫片46上设有多个在其周向方向上间隔分布的第二导油孔46a。
当差速器4工作时,输出行星架3c可以与差速器壳体41同步转动,由此可以带动传动轴43转动,传动轴43可以带动两个差速器齿轮44跟随其进行公转。由于两个半轴齿轮42与两个差速器齿轮44啮合配合,当两个差速器齿轮44公转时可以去驱动两个半轴齿轮42转动,轮端半轴5可以与对应的半轴齿轮42同步转动,由此可以驱动对应的轮毂总成101转动。其中,差速器4内的润滑油可以通过第一垫片45上的第一导油孔45a流向差速器齿轮44,差速器4内的润滑油也可以通过第二垫片46上的第二导油孔46a流向半轴齿轮42,由此可以提升差速器4的润滑效果,不仅可以使差速器4的运行更加顺畅、降低差速器4的工作噪声,而且还可以延长差速器4的使用寿命。
当车辆进行直线行驶时,传动轴43可以驱动两个差速器齿轮44进行公转,两个差速器齿轮44可以驱动两个半轴齿轮42进行转动以将动力通过轮端半轴5传递至对应的轮毂总成101。当车辆转弯时,车身两侧的轮毂总成101因受到的阻力不同而产生两个方向相反的附加力,附加力可以通过轮端半轴5传递至对应的半轴齿轮42,由此可以迫使两个差速器齿轮44围绕传动轴43产生自转,与车身内侧的轮毂总成101相对应的半轴齿轮42的转速减慢,与车身外侧的轮毂总成101相对应的半轴齿轮42的转速加快,由此可以使车身两侧的轮毂总成101的转速不同。
如图3-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桥壳总成1可以包括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可以分别设在电机壳22的轴向两侧(如图3-图4所示的左右两侧),驱动桥100还可以包括连接件6,连接件6可以贯穿电机壳22且连接件6的两端可以分别与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连接,由此不仅可以使桥壳总成1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还可以提升桥壳总成1的装配效率。
具体而言,当桥壳总成1与电机2进行装配时,电机2可以设在桥壳总成1的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之间,连接件6可以依次穿过第一部分11、电机2和第二部分12将桥壳总成1连接在一起。由此,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实现桥壳总成1与电机2的同轴设置,可以使桥壳总成1与电机2的配合结构更加紧凑。而且,连接件6采用贯穿电机壳22和桥壳总成1的方式连接桥壳总成1和电机2,可以简化桥壳总成1与电机2之间的装配步骤,可以大大提升驱动桥100的装配效率。
如图4和图7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6的轴向方向的两端(如图4中所示的左右两端)均设有外螺纹并分别穿过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与对应的固定螺母61配合,由此可以使连接件6与桥壳总成1的装配方式更加简单、操作更加方便。
例如,如图4所示,第一部分11位于电机2的左侧,第二部分12位于电机2的右侧,连接件6为双头螺柱,连接件6的左右两端均设有外螺纹。当电机2与桥壳总成1进行装配时,连接件6可以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的方向穿过第一部分11、电机壳22和第二部分12,连接件6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固定螺母61螺纹连接,由此可以将桥壳总成1和电机2装配在一起。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6的轴向方向的一端可以设有止抵部,止抵部可以止抵在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其中一个的外周壁上,连接件6的轴向方向的另一端可以设有外螺纹并穿过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中的另一个与固定螺母61配合,由此可以进一步提升驱动桥100的装配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止抵部可以设在连接件6的轴向方向的任意一端。例如,当止抵部设在连接件6的左端时,连接件6的左端可以利用止抵部止抵在第一部分11的外周壁上,连接件6的右端可以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与固定螺母61配合,固定螺母61拧紧后牢固地止抵在第二部分12的外周壁上。当止抵部设在连接件6的右端时,连接件6的右端可以利用止抵部止抵在第二部分12的外周壁上,连接件6的左端可以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与固定螺母61配合,固定螺母61拧紧后牢固地止抵在第一部分11的外周壁上。
可选地,止抵部可以与连接件6设置成一体成型件,由此可以使连接件6与止抵部的连接结构更加牢固。当然,止抵部也可以与连接件6设置成分体件,可以采用焊接连接的方式将连接件6与止抵部连接在一起。
如图4和图1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驱动桥100还可以包括花键套7,电机轴21上可以设有第一花键(图未示出),输入太阳轮3a上可以设有第二花键(图未示出),花键套7可以分别与第一花键和第二花键配合以连接电机轴21和输入太阳轮3a,由此可以使输入太阳轮3a与电机轴21的配合结构更加紧凑。例如,第一花键和第二花键均可以为外花键,花键套7的内周壁上可以设置内花键。其中,一级太阳轮311为输入太阳轮3a。当花键套7与电机轴21和一级太阳轮311配合时,第一花键和第二花键可以与花键套7轴向两端的内花键配合,由此可以减小一级太阳轮311与电机轴21的配合结构的占用空间。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花键和第二花键中的一个可以设置成内花键,第一花键和第二花键中的另一个可以设置成外花键,第一花键和第二花键可以直接组成花键连接。
如图11-图1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输入太阳轮3a与差速器壳体41之间可以设有第一轴承33,第一轴承33可以对输入太阳轮3a起到支撑的作用,可以使电机轴21与输入太阳轮3a之间的传动更加平稳,可以减小输入太阳轮3a在高速转动下产生的工作噪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差速器壳体41与桥壳总成1的第二部分12之间、差速器壳体41与电机壳22体之间均设有第二轴承8,第二轴承8可以使差速器壳体41与桥壳总成1和电机壳22体之间的连接更加平顺,可以使驱动桥100的运行更加顺畅。
如图4-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内齿圈3b(如图11-图12所示的第一内齿圈313和第二内齿圈323)的外周壁上可以设有第一配合槽3b1,桥壳总成1的内周壁上可以设有第二配合槽(图未示出),第一配合槽3b1可以和第二配合槽配合以形成配合孔,驱动桥100还可以包括固定件9,固定件9可以与配合孔过盈配合,由此可以使内齿圈3b和桥壳总成1的配合结构更加紧密。
具体而言,当内齿圈3b与桥壳总成1装配时,可以将固定件9的一部分放置在第一配合槽3b1内,固定件9可以与第一配合槽3b1过盈配合以将固定件9定位在第一配合槽3b1内。然后可以将桥壳总成1外套在内齿圈3b上,固定件9的一部分可以伸入到第二配合槽内,由此,可以通过固定件9将内齿圈3b和桥壳总成1连接在一起,固定件9可以限制内齿圈3b的轴向位移和周向位移。通过上述设置,第一配合槽3b1和第二配合槽均可以为盲孔,可以使内齿圈3b与桥壳总成1的配合结构更加紧密,可以降低桥壳总成1漏油和渗油的风险点。
如图1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合槽3b1的横截面和第二配合槽的横截面均可以形成为半圆形,固定件9可以为圆柱销,由此可以使固定件9与第一配合槽3b1和第二配合槽的配合更加平顺。例如,第一配合槽3b1和第二配合槽均可以形成为半圆柱形槽,固定件9可以形成为圆柱销。由此,固定件9与第一配合槽3b1和第二配合槽之间可以形成弧面接触,可以降低固定件9与第一配合槽3b1和第二配合槽之间的装配难度。
可选地,固定件9可以为弹性材料件,当固定件9与第一配合槽3b1和第二配合槽进行装配时,固定件9可以发生弹性变形,由此不仅可以方便装配,还可以是固定件9与第一配合槽3b1和第二配合槽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第一配合槽3b1、第二配合槽和固定件9的设计形式并不仅限于此。例如,第一配合槽3b1和第二配合槽也可以形成为半球形,固定件9可以为金属球。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合槽3b1可以为多个,多个第一配合槽3b1可以在内齿圈3b(如图11-图12所示的第一内齿圈313和第二内齿圈323)的周向方向上间隔分布,桥壳总成1的内周壁上可以设有多个与第一配合槽3b1一一对应的第二配合槽,由此可以使内齿圈3b与桥壳总成1之间形成多点连接,可以使内齿圈3b与桥壳总成1的配合结构更加牢固。可选地,第一配合槽3b1可以延伸至内齿圈3b的轴向方向的两端,由此可以增大内齿圈3b与桥壳总成1之间的接触面积,可以提升内齿圈3b的结构牢固性能。
如图1和图15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桥壳总成1的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上均设有安装座13且两个安装座13的延伸方向相同。驱动桥100与车架200之间还设有减震器103,减震器103的一端与车架200相连,减震器103的另一端与安装座13相连。减震器103可以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可以使车辆的运行更加平稳。
在图6所示的具体示例中,驱动桥100还可以包括制动总成102,制动总成102可以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桥壳总成1上的安装法兰上,轮毂总成101可以与轮端半轴5之间设有半轴套管51,轮毂总成101可以围绕半轴套管51旋转。桥壳总成1的安装法兰还设有ABS传感器组件102a,ABS传感器组件102a与传感器磁头102b通信相连。当车辆行驶时,轮端半轴5可以将动力传递至轮毂总成101,传感器磁头102b与轮毂总成101的感齿圈旋转时形成感应电压信号,电压信号可以输出到ECU控制系统,ECU控制系统可以控制制动总成102制动时抱死,由此可以实现制动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驱动桥100。可选地,车辆可以为电动商用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上述驱动桥100,驱动桥100内设有行星减速装置3和差速器4,行星减速装置3中的输出行星架3c与差速器4的差速器壳体41设置成一体成型件,可以使行星减速装置3与差速器4的配合结构更加紧凑,由此可以使驱动桥100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可以实现驱动桥100的轻量化和功能集中一体化设计,从而可以使车辆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节省生产成本。
下面参考图1-图7、图9-图15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驱动桥100,该驱动桥100可以用于电动商用车内。值得理解的是,下面描述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制。
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驱动桥100,包括:桥壳总成1、电机2、行星减速装置3和差速器4。
如图4所示,桥壳总成1包括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在左右方向上间隔设置。如图1-图2所示,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上均设有安装座13,两个安装座13均在桥壳总成1的径向方向上延伸且两个安装座13的延伸方向相同。驱动桥100与车架200之间设有减震器103,减震器103的一端与车架200相连,减震器103的另一端与安装座13相连。减震器103可以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可以使车辆的运行更加平稳。
电机2设在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之间,电机2包括电机壳22和中空的电机轴21。如图10所示,电机壳22上设有进液接口23和出液接口24,电机壳22内设有冷却流路。冷却液可以通过进液接口23进入到电机壳22内,冷却液在冷却流路内流通,由此可以对电机2进行冷却。
驱动桥100上设有多个在驱动桥100周向方向上间隔分布的连接件6,连接件6为双头螺柱,连接件6依次穿过第一部分11、电机壳22和第二部分12将桥壳总成1和电机2连接在一起,连接件6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固定螺母61螺纹连接,固定螺母61牢固地止抵在桥壳总成1的外周壁上。
如图9所示,行星减速装置3包括串联连接的一级行星减速器31和二级行星减速器32。一级行星减速器31包括:一级太阳轮311、一级行星轮312、一级行星架314、第一内齿圈313和第一行星轴315。一级太阳轮311与电机轴21相连以由电机轴21驱动转动,第一内齿圈313固定在桥壳总成1内,一级行星轮312与一级太阳轮311外啮合,一级行星轮312与第一内齿圈313内啮合。一级行星架314的一端与第一行星轴315相连,一级行星轮312与第一行星轴315键连接以通过第一行星轴315驱动输出行星架3c转动。一级行星架314的另一端集成有花键并与二级太阳轮321键连接,一级行星架314可以驱动二级太阳轮321转动。第二内齿圈323固定在桥壳总成1内,二级行星轮322与二级太阳轮321外啮合,二级行星轮322与第二内齿圈323内啮合。二级行星架324的一端与第二行星轴325相连,二级行星轮322与第二行星轴325键连接以通过第二行星轴325驱动二级行星架324转动,二级行星架324的另一端与差速器壳体41为一体成型件。
其中,如图4和图11所示,第一内齿圈313和第二内齿圈323的外周壁上设有多个在其周向方向上间隔分布的第一配合槽31a,桥壳总成1的内周壁上可以设有多个与第一配合槽31a一一对应的第二配合槽,第一配合槽31a和第二配合槽均形成为半圆柱形。第一配合槽31a与对应的第二配合槽配合形成圆柱形的配合孔,固定件9为圆柱销并与配合孔过盈配合,由此可以将第一内齿圈313和第二内齿圈323与桥壳总成1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如图4-图5所示,两个轮端半轴5均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其中位于左侧的轮端半轴5穿过中空的电机轴21与左侧的轮毂总成101通过固定螺栓101a连接在一起,位于右侧的轮端半轴5与右侧的轮毂总成101通过固定螺栓101a连接在一起。其中,车身左右两侧的轮毂总成101均采用止动垫片101c和定位螺母101b进行轴向锁紧。
如图11-图12所示,差速器4包括:差速器壳体41、传动轴43、两个差速器齿轮44和两个半轴齿轮42。其中,差速器壳体41与行星减速装置3中的输出行星架3c为一体成型件,传动轴43与差速器壳体41相连以由差速器壳体41驱动转动。两个差速器齿轮44穿设在传动轴43上,两个差速器齿轮44水平放置并在上下方向上间隔设置。两个半轴齿轮42竖直放置,每个半轴齿轮42分别与两个差速器齿轮44配合。
当车辆进行直线行驶时,传动轴43可以驱动两个差速器齿轮44进行公转,两个半轴齿轮42与两个差速器齿轮44配合以将动力通过轮端半轴5传递至对应的轮毂总成101。当车辆转弯时,车身两侧的轮毂总成101101因受到的阻力不同而产生两个方向相反的附加力,附加力可以通过轮端半轴55传递至对应的半轴齿轮42,由此可以迫使两个差速器齿轮44围绕传动轴43产生自转,与车身内侧的轮毂总成101相对应的半轴齿轮42的转速减慢,与车身外侧的轮毂总成101相对应的半轴齿轮42的转速加快,由此可以使车身两侧的轮毂总成101的转速不同,可以使车辆平稳地转弯。
如图6所示,制动总成102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桥壳总成1上的安装法兰上,轮毂总成101与轮端半轴5之间设有半轴套管51,轮毂总成101可以围绕半轴套管51旋转。桥壳总成1上的安装法兰还设有ABS传感器组件102a,ABS传感器组件102a与传感器磁头102b通信相连。当车辆行驶时,轮端半轴5可以将动力传递至轮毂总成101,传感器磁头102b与轮毂总成101的感齿圈旋转时形成感应电压信号,电压信号可以输出到ECU控制系统,ECU控制系统可以控制制动总成102制动时抱死,由此可以实现制动的效果。
需要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长度”、“左”、“右”、“竖直”、“水平”、“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5)

1.一种驱动桥,其特征在于,包括:
桥壳总成;
电机,所述电机包括电机轴和电机壳,所述电机轴为中空轴;
行星减速装置,所述行星减速装置包括输入太阳轮、内齿圈和输出行星架,所述输入太阳轮与所述电机轴相连,所述内齿圈固定在所述桥壳总成上,所述输出行星架为所述行星减速装置的输出端;
差速器,所述差速器设在所述桥壳总成上,所述差速器包括差速器壳体和两个半轴齿轮,所述差速器壳体与两个所述半轴齿轮配合以驱动两个所述半轴齿轮转动,所述差速器壳体与所述输出行星架为一体成型件,两个所述半轴齿轮分别与两个轮端半轴相连,其中一个所述轮端半轴穿过所述电机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减速装置包括一级行星减速器和二级行星减速器,所述一级行星减速器包括一级太阳轮、一级行星轮和一级行星架,所述一级太阳轮为所述输入太阳轮,所述一级行星轮与所述一级行星架配合;
所述二级行星减速器包括二级太阳轮、二级行星轮和二级行星架,所述一级行星架与所述二级太阳轮相连以带动所述二级太阳轮转动,所述二级行星轮与所述二级行星架配合,所述二级行星架为所述输出行星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行星架与所述二级太阳轮为一体成型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壳总成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分别设在所述电机壳的轴向两侧;
所述驱动桥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贯穿所述电机壳,且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轴向方向的两端均设有外螺纹并分别穿过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与对应的固定螺母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轴向方向的一端设有止抵部,所述止抵部止抵在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其中一个的外周壁上,所述连接件的轴向方向的另一端设有外螺纹并穿过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中的另一个与固定螺母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还包括:传动轴、两个间隔设置的差速器齿轮和至少一个第一垫片,所述传动轴与所述差速器壳体相连,两个所述差速器齿轮穿设在所述传动轴上以由所述传动轴驱动转动,两个所述半轴齿轮位于所述传动轴的两侧,每个所述半轴齿轮同时与两个所述差速器齿轮啮合以由两个所述差速器齿轮驱动转动,所述第一垫片穿设在所述传动轴上并位于所述差速器齿轮靠近所述差速器壳体的一端,所述第一垫片朝向所述差速器齿轮的表面上设有第一导油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垫片,所述第二垫片穿设在所述轮端半轴上并位于所述半轴齿轮远离所述传动轴一端,所述第二垫片上朝向所述半轴齿轮的端面上设有第二导油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上设有至少一个导油槽,所述导油槽在所述传动轴的轴向方向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桥,其特征在于,包括:花键套,所述电机轴上设有第一花键,所述输入太阳轮上设有第二花键,所述花键套分别与所述第一花键和所述第二花键配合以连接所述电机轴和所述输入太阳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太阳轮与所述差速器壳体之间设有第一轴承。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齿圈的外周壁上设有第一配合槽,所述桥壳总成的内周壁上设有第二配合槽,所述第一配合槽和所述第二配合槽配合以形成配合孔,所述驱动桥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配合孔过盈配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槽的横截面和所述第二配合槽的横截面均形成为半圆形,所述固定件为圆柱销。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槽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配合槽在所述内齿圈的周向方向上间隔分布,所述桥壳总成的内周壁上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配合槽一一对应的所述第二配合槽。
15.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桥。
CN201811161701.8A 2018-09-30 2018-09-30 驱动桥和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1109625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61701.8A CN110962506B (zh) 2018-09-30 2018-09-30 驱动桥和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61701.8A CN110962506B (zh) 2018-09-30 2018-09-30 驱动桥和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62506A true CN110962506A (zh) 2020-04-07
CN110962506B CN110962506B (zh) 2022-12-09

Family

ID=700291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61701.8A Active CN110962506B (zh) 2018-09-30 2018-09-30 驱动桥和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6250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78243A (zh) * 2021-11-11 2022-01-28 北京吉利学院 一种轿车多功能驱动桥
WO2022166952A1 (zh) * 2021-02-07 2022-08-11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同轴电驱系统及车辆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341728A1 (de) * 1992-12-17 1994-06-23 Volkswagen Ag Achsausgleichgetriebe für Kraftfahrzeuge
CN201189822Y (zh) * 2008-02-22 2009-02-04 同济大学 可用于电动汽车的驱动桥轮边减速器
CN102582426A (zh) * 2012-03-30 2012-07-18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的四轮驱动动力总成
CN203005086U (zh) * 2012-12-28 2013-06-19 辽宁曙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同轴直联式驱动桥总成
CN203098817U (zh) * 2013-03-21 2013-07-31 瑞安市车辆配件厂 半轴齿轮止推垫片
CN203560387U (zh) * 2013-08-27 2014-04-23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行星齿轮轴
CN205401658U (zh) * 2016-03-07 2016-07-27 瑞安市车辆配件厂 半轴齿轮垫片
CN106627075A (zh) * 2016-11-03 2017-05-10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电动车的同轴式电驱动桥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341728A1 (de) * 1992-12-17 1994-06-23 Volkswagen Ag Achsausgleichgetriebe für Kraftfahrzeuge
CN201189822Y (zh) * 2008-02-22 2009-02-04 同济大学 可用于电动汽车的驱动桥轮边减速器
CN102582426A (zh) * 2012-03-30 2012-07-18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的四轮驱动动力总成
CN203005086U (zh) * 2012-12-28 2013-06-19 辽宁曙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同轴直联式驱动桥总成
CN203098817U (zh) * 2013-03-21 2013-07-31 瑞安市车辆配件厂 半轴齿轮止推垫片
CN203560387U (zh) * 2013-08-27 2014-04-23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行星齿轮轴
CN205401658U (zh) * 2016-03-07 2016-07-27 瑞安市车辆配件厂 半轴齿轮垫片
CN106627075A (zh) * 2016-11-03 2017-05-10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电动车的同轴式电驱动桥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瞿芳: "《工程机械基础 上》", 31 August 2007,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
肖生发: "《汽车构造》", 28 February 2018, 北京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66952A1 (zh) * 2021-02-07 2022-08-11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同轴电驱系统及车辆
CN113978243A (zh) * 2021-11-11 2022-01-28 北京吉利学院 一种轿车多功能驱动桥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62506B (zh) 2022-1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30416B2 (en) Motor-driven wheel driving apparatus
EP3079934B1 (en) Compact integrated motor-gear drive unit with cycloidal reduction and device incorporating this unit
CN109109640B (zh) 一种同轴式独立电驱桥及电动汽车
EP3144561B1 (en) Bogie axle assembly
US20180294692A1 (en) In-wheel motor driving device
US9638304B2 (en) Spur differential gear
CN110962506B (zh) 驱动桥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09070729B (zh) 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
CN110962507B (zh) 驱动桥和具有其的车辆
US10938272B2 (en) In-wheel motor drive device
CN115875425A (zh) 一种内齿圈轴、输入轴总成、混合动力电驱动总成及车辆
CN1701983B (zh) 驱动桥组件
CN111845333A (zh) 一种轮边减速总成
US6743136B1 (en) Differential case with lubrication passages
JP2020093615A (ja) 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駆動装置
CN111288150A (zh) 一种减速驱动系统及一种电动汽车
CN114953985A (zh) 具有换挡套环的车桥组件
CN115303041A (zh) 具有带多个齿轮组的齿轮减速模块的车桥组件
WO2004009392A1 (en) Inter-axle differential having improved bearing arrangement
US10883585B2 (en) Differential device
CN220053510U (zh) 驱动总成及行驶装置
CN210118439U (zh) 变速箱和车辆
WO2019049802A1 (ja) 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駆動装置
CN210397598U (zh) 行星减速装置、驱动桥总成及车辆
US20240159298A1 (en) Transmission for a Power Train of a Motor Vehicle, and Power Train Having Such a Transmiss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