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53699B -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53699B
CN110953699B CN201811123981.3A CN201811123981A CN110953699B CN 110953699 B CN110953699 B CN 110953699B CN 201811123981 A CN201811123981 A CN 201811123981A CN 110953699 B CN110953699 B CN 1109536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compressor
port
valve
condition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2398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53699A (zh
Inventor
刘巧凤
董军启
贾世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Sanhua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Sanhua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Sanhua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Sanhua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2398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53699B/zh
Priority to EP19866841.0A priority patent/EP3711984A4/en
Priority to PCT/CN2019/107876 priority patent/WO2020063678A1/zh
Priority to US16/955,704 priority patent/US11828507B2/en
Publication of CN1109536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536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536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536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 F24F11/8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using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6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compressors within refrigeration or heat pump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4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system states
    • F24F2140/10Pressure
    • F24F2140/12Heat-exchange fluid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4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system states
    • F24F2140/20Heat-exchange fluid tempera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中间换热器以及设置于第一换热器进口的节流元件,中间换热器中第一换热部的第一端口与压缩机进口连通,第一换热部的第二端口能够与第一换热器的出口连通,第二换热部的第一端口能够与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端口连通,第二换热部的第二端口能够与节流元件连通;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端口和节流元件间设置有第一支路,第一支路上设有第一阀件,空调系统包括制冷模式,在制冷模式下,第一阀件的开度能够调节。本发明通过调整第一阀件的开度,能改变中间换热器的换热能力,使得压缩机吸排气温度得到有效控制,使压缩机能够高频高效运行。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管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提高空调系统的性能,在一些空调系统中会增加中间换热器,如中间换热器能够提高空调系统的制冷性能,但空调系统在高温高频运行时,中间换热器使压缩机的吸气过热度增高,对压缩机性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技术进行改进,以有利于提高空调系统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以有利于提高空调系统的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其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中间换热器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器进口的节流元件,所述中间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所述第一换热部和所述第二换热部能够热交换,所述第一换热部的第一端口与所述压缩机进口连通,所述第一换热部的第二端口能够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二换热部的第一端口能够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端口连通,所述第二换热部的第二端口能够与所述节流元件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端口和所述节流元件间设置有第一支路,所述第一支路上设有第一阀件,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制冷模式,在所述制冷模式下,所述第一阀件的开度能够调节,能够使得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端口流出的至少部分制冷剂经第一阀件后通过节流元件进入第一换热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换热部的第二端口和所述节流元件间设置有第二支路,所述第二支路设置有第二阀件;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制热模式,在所述制热模式下,所述第一阀件至少部分打开,所述第二阀件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一阀件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流量调节装置,所述流量调节装置包括阀单元和节流单元,制冷模式下,所述阀单元导通,所述节流单元关闭;制热模式下,所述节流单元导通,至少部分所述阀单元截止。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除湿模式,在所述第一除湿模式,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第三换热器的入口连通,流经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制冷剂能够在所述第三换热器释放热量,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出口能够连通所述节流元件,流经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制冷剂能够在所述第一换热器吸收热量。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二除湿模式,在所述第二除湿模式,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入口连通,流经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制冷剂能够在所述第三换热器释放热量,所述第二阀件关闭,所述第一阀件开启,所述节流单元开启,至少部分阀单元截止,使得第三换热器的出口和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端口连通,流经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制冷剂能够在所述第二换热器吸收热量,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换热部的第二端口连通;
同时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出口连通所述节流元件,所述节流元件开启,流经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制冷剂能够在所述第一换热器吸收热量。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除霜模式,在所述除霜模式,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一阀件至少部分打开,所述节流元件开启,使得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进口连通,所述节流单元关闭,所述第二阀件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换热部的第二端口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进口能够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端口连通和/或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出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系统包括流体切换装置,所述流体切换装置包括四个接口,其中流体切换装置的第一接口与第三换热器的出口连通,流体切换阀装置的第二接口能够与第一换热器的进口连通和/或与第一阀件连通,流体切换装置的第三接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进口连通,流体切换装置的第四接口与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端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流体切换装置包括流体切换阀和截止阀,所述流体切换阀包括四个接口,其中流体切换阀的第一接口与第三换热器的出口连通,流体切换阀的第二接口与所述截止阀连通,截止阀能够与第一换热器的进口连通和/或与第一阀件连通,流体切换阀的第三接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进口连通,流体切换阀的第四接口与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端口连通。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以上任一方案所述的空调系统中,其包括:在制冷模式下,
通过压缩机进口所设置的传感器获取所述压缩机的吸气温度及吸气压力;
通过对所述吸气温度和所述吸气压力计算得出所述压缩机的吸气过热度,判断所述压缩机的吸气过热度是否超出预设范围;
若所述压缩机的吸气过热度超出预设范围,则第一阀件动作,并再次获取所述吸气温度与吸气压力,同时计算出所述吸气过热度;
若所述压缩机的吸气过热度未超出预设范围,则第一阀件停止动作。
本发明还提供另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以上任一方案所述的空调系统中,其包括:在制冷模式下,
通过压缩机出口所设置的传感器获取所述压缩机的排气温度;
判断所述压缩机的排气温度是否超出预设范围;
若所述压缩机的排气温度超出预设范围,则第一阀件动作,并再次获取所述排气温度;
若所述压缩机的排气温度未超出预设范围,则第一阀件停止动作。
本发明在制冷循环时,通过在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端口和第一节流元件间设置第一支路,第一支路上设置第一阀件,当第一阀件有一定开度时,从第二换热器流出的高压制冷剂只有一部分经过中间换热器,弱化了中间换热器的换热能力,进而有效控制压缩机的吸气过热度,使得压缩机在高温环境中,能够实现高效运行,也使得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在合理的范围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空调系统在制冷模式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空调系统在制热模式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空调系统在第一除湿模式时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空调系统在第二除湿模式时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空调系统在除霜模式时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图5中的粗实线表示导通,细实线表示未导通。
图中附图标记如下:
1-压缩机;2-气液分离器;3-第三换热器;4-第一换热器;5-第二换热器;6-中间换热器;61-第一换热部;62-第二换热部;7-第一节点;8-第二节点;9-第一阀件;10-第二阀件;11-阀单元;12-节流单元;13-流体切换阀;14-节流元件;15-截止阀;16-第一风门;17-风机;18-第二风门;19-格栅;100-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该空调系统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可以适用于家用空调系统、车用空调系统或者商用空调系统,下面以车用空调系统为例介绍。
实施例一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其具有制冷模式、制热模式、除湿模式和除霜模式等多种工作模式。具体的,该空调系统包括用于调节车厢内的温度和/或湿度的空调箱,空调系统还包括压缩机1、气液分离器2、第一换热器4、第二换热器5、第三换热器3和中间换热器6;空调箱内设置有风道,风道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向风道内通入循环风的第一风门16,风道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向车厢内送风的格栅19,风道内从风道入口到出口依次设置风机17、第一换热器4和第三换热器3,其中第三换热器3处设置有第二风门18,用于控制流经第三换热器3的空气流。第一换热器4的进口处设置有节流元件14,用于对流入第一换热器4的制冷剂进行节流降压。上述第三换热器3和第一换热器4可根据车厢内的工况需求选择性地给车厢进行供热、供冷或除雾。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三换热器3和第一换热器4不仅可以设置于车厢内,也可以设置于车厢外,通过送风管道向车厢内送风。上述中间换热器6包括第一换热部61和第二换热部62,第一换热部61与第二换热部62相对不连通,第一换热部61和第二换热部62之间的流体流动是独立进行的,且两者之间能够进行热交换。具体的,本实施例一的中间换热器6的第一换热部61用于通入相对低压冷媒,第二换热部62用于通入相对高压冷媒。中间换热器6可以为套管式换热器或并列的双流道换热器,本实施例优选采用套管式换热器,其设置方式为:第二换热部62套设在第一换热部61的管中,两者之间密封隔绝;或者第一换热部61套设在第二换热部62的管中,两者之间密封隔绝,只要能实现这两部分的热交换即可。
该空调系统还包括流体切换装置,流体切换装置包括四个接口,其中流体切换装置的第一接口与第三换热器3的出口连通,流体切换阀装置的第二接口能够与第一换热器4的进口连通和/或与第一阀件9连通,流体切换装置的第三接口与气液分离器2的进口连通,流体切换装置的第四接口与第二换热器5的第二端口连通。具体地,该流体切换装置可以由流体切换阀13和截止阀15组合而成,其中流体切换阀13包括四个接口,流体切换阀13的第一接口与第三换热器3的出口连通,流体切换阀13的第二接口与截止阀15连通,截止阀15能够与第一换热器4的进口连通和/或与第一阀件9连通,流体切换阀13的第三接口与气液分离器2的进口连通,流体切换阀13的第四接口与第二换热器5的第二端口连通。
本实施例中各部件的连接关系如下:压缩机1的出口与第三换热器3的进口连通,第三换热器3的出口与流体切换阀13的第一接口连通;第一换热部61的第一端口与压缩机1的进口连通,第一换热部61的第二端口与气液分离器2的出口连通,气液分离器2的进口能够通过流体切换阀13与第二换热器5的第二端口连通,还能够与第一换热器4的出口连通;第二换热部62的第一端口能够与第二换热器5的第一端口连通,第二换热部62的第二端口能够与节流元件14连通;第二换热器5的第一端口和节流元件14间设置有第一支路,具体的,第二换热器5的第一端口到第二换热部62的第一端口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节点7,第二换热部62的第二端口到节流元件14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二节点8,第一节点7与第二节点8之间连通有上述第一支路,上述第一支路上设有第一阀件9,该空调系统在制冷模式下,第一阀件9的开度能够调节,能够使得从第二换热器5的第一端口流出的至少部分制冷剂经第一阀件9后通过节流元件14进入第一换热器4。优选地,第一阀件9为电磁阀,并与该空调系统的控制装置100电连接,控制装置100根据压缩机1的吸气过热度和/或排气温度,控制第一阀件9的开闭情况和阀的开度大小。
进一步地,第二换热部62的第二端口到第二节点8之间的管路上还设置有第二阀件10,该空调系统在制热模式下,第一阀件9打开,第二阀件10关闭。该第二阀件10同样可选用电磁阀,并与控制装置100电连接,由控制装置100控制第二阀件10的开闭。此外,第二换热器5的第一端口和第二换热部62的第一端口之间的管路上还设置有流量调节装置,流量调节装置包括阀单元11和节流单元12,制冷模式下,阀单元11导通,节流单元12关闭;制热模式下,节流单元12导通,至少部分阀单元11截止。具体的,该阀单元11可以为二通阀、三通阀或者由第二换热器5向第一节点7导通的单向阀,也可以是与节流单元12一体设置的流量调节阀等。上述节流单元12以及节流元件14均可以采用电子膨胀阀或热力膨胀阀等,本实施例优选采用控制方便的电子膨胀阀。
本实施例不同工作模式下的工作原理如下:
1)当夏天车内需要制冷时,该空调系统切换为制冷模式。如图1所示,在制冷模式下,第一阀件9的开度可调节,第二阀件10打开,阀单元11导通,节流单元12关闭,制冷剂由流体切换阀13的第一接口流向流体切换阀13的第四接口,节流元件14打开,截止阀15处于未导通状态。如图1中的粗实线所示,本实施例的制冷模式包括两条循环回路,其中第一条制冷循环回路为:压缩机1-第三换热器3-流体切换阀13-第二换热器5-阀单元11-第一阀件9-节流元件14-第一换热器4-气液分离器2-第一换热部61-压缩机1;第二条制冷循环回路为:压缩机1-第三换热器3-流体切换阀13-第二换热器5-阀单元11-第二换热部62-第二阀件10-节流元件14-第一换热器4-气液分离器2-第一换热部61-压缩机1。该空调系统在制冷循环时,当第一阀件9有一定开度时,从第二换热器5流出的高压制冷剂只有一部分经过中间换热器6,弱化了中间换热器6的换热能力,从第一换热器4出来的低温低压制冷剂温度增加幅度就不会太大,因此压缩机1吸气温度能得到有效控制,使得压缩机1的排气温度在合理的范围内,同时可抑制压缩机1吸气质量流量的大幅下跌(一定吸气压力下,吸气温度升高,吸气密度减少,吸气质量流量降低),这样在高温环境工况下,为了使车舱快速降温,压缩机1可以高频高效运行,免除了由于过高的排气温度,压缩机1不能高效运行的限制。这里,该第一阀件9的开度根据压缩机1的吸排气温度由控制装置100调节,通过改变中间换热器6的换热能力,使得压缩机1吸排气温度得到有效控制,有效发挥压缩机1的能力。当外界环境温度不是特别高的时候,压缩机不需要高频运行,第一阀件9可以全关,第二阀件10可以全开,从第二换热器5流出的高压制冷剂全部进入中间换热器6被冷却降温,中间换热器6可以完全起到回热作用,从而发挥中间换热器6的最大能力。此外,第一阀件9也可以全开,第二阀件10可以全关,如此从第二换热器5流出的高压制冷剂全部都不经过中间换热器6,即中间换热器6没有起到回热作用。
2)当冬天车内需要制热时,该空调系统切换为制热模式。如图2所示,在制热模式下,第一阀件9打开,第二阀件10关闭,阀单元11不导通,节流单元12打开,制冷剂由流体切换阀13的第一接口流向与流体切换阀13的第二接口,同时制冷剂由流体切换阀13的第四接口流向流体切换阀13的第三接口,节流元件14关闭,截止阀15处于导通状态。如图2中的粗实线所示,本实施例的制热循环回路为:压缩机1-第三换热器3-流体切换阀13-截止阀15-第一阀件9-节流单元12-第二换热器5-流体切换阀13-气液分离器2-第一换热部61-压缩机。本实施例中室内空气流通过第三换热器3被加热,经风道与格栅19后送入车室内,增加车室内的温度,为用户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此外,本发明的空调系统应用到汽车空调系统制热时不让冷媒通过第一换热器4,这样风机17吹出的风通过第一换热器4时不会进行热交换,而直接到达冷媒温度高的第三换热器3进行热交换。而且如果环境温度太低,热泵的加热性能不足,或导致热泵效率较低甚至导致热泵无法工作时,可使用电加热器来辅助加热,通过电加热器与空调系统一起实现加热功能。这样,该系统的工作范围能进一步加大,从而扩大了该汽车空调的使用范围,特别是在低温低寒区域。
本发明在制热循环时,由于中间换热器6中没有或者极少的热量交换,从气液分离器2出来的低压制冷剂不会被加热,有效降低压缩机1的吸气过热度,这样系统就可以运行在较高的排气压力下,充分发挥空调系统的能力。
3)当需要除掉车厢内空气的湿气或玻璃上的雾气时,启动除湿(雾)模式,本实施例的第一除湿模式如图3所示,此时第一阀件9关闭,第二阀件10关闭,阀单元11不导通,节流单元12关闭,制冷剂由流体切换阀13的第一接口流向流体切换阀13的第二接口,节流元件14打开,截止阀15处于导通状态,少量制冷剂在流体切换阀13的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间流动。如图3中的粗实线所示,本实施例的除湿循环回路为:压缩机1-第三换热器3-流体切换阀13-截止阀15-节流元件14-第一换热器4-气液分离器2-第一换热部61-压缩机1。该循环中,压缩机1消耗一定的电能,将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并通入第三换热器3;在第三换热器3处,通过调整第二风门18的开度,可以选择冷媒是否与室内空气流进行热交换,即在气温较低时可以使第三换热器3与室内空气流进行热交换,而在气温相对较高时也可以使第三换热器3不与室内空气流进行热交换。从第三换热器3出来后,冷媒经过节流元件14节流降压,然后到达第一换热器4,低温低压的液态冷媒在第一换热器4中与室内空气流进行热交换,由于第一换热器4的表面温度相对车厢内温度要低得多,因此在此过程中,第一换热器4前的空气的露点温度高于第一换热器4的表面温度,这样就会有水分在第一换热器4的表面上冷凝而析出,并通过设置的管道排出,这样就降低了车厢内空气中的水蒸汽的含量,即降低了相对湿度,从而达到车厢内除湿或除雾的目的。从第一换热器4出来后,冷媒进入气液分离器2,经气液分离器2的分离,液态冷媒储藏在气液分离器2内,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再到达中间换热器6的第一换热部61的第二端口;此时中间换热器6中没有热交换,冷媒从第一换热部61的第一端口出来后,进入压缩机1的入口,被压缩机1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如此循环工作。
本实施例中室内空气流通过第一换热器4被降温除湿,经过第三换热器3被加热至合适温度,然后经风道与格栅19送入车室内,从而为用户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室内空气流温度的控制是这样实现的:可根据需要,由第二风门18的开启角度决定流经第三换热器3的空气流的比例,加热流经第三换热器3的空气流,再与原来的空气流进行混合,从而达到所需的温度。另外,如果温度比较高时,也可以使第三换热器3的第二风门18开度为零,让风道旁通,不让风经过第三换热器3,这样,当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从压缩机1出来,经过第三换热器3时,第二风门18是关闭的,所以经过第三换热器3的冷媒不会与空气流产生热交换;而当温度较低时,可以使第三换热器3的第二风门18开度最大,让风经过第三换热器3,使经过除湿后的空气进行升温后,经风道与格栅19送入车室内或车窗上,使温度和湿度同时得到控制,这样就使车室内的舒适度得以提高。另外如果需要快速除去玻璃上的雾气或水汽时,可直接关闭第二风门18,并通过相应的风管直接把冷风吹向玻璃,达到快速除去玻璃表面雾气的目的。
4)本实施例的第二除湿模式如图4所示,此时第一阀件9开启,第二阀件10关闭,至少部分阀单元11截止,节流单元12打开,制冷剂由流体切换阀13的第一接口流向流体切换阀13的第二接口,同时制冷剂由流体切换阀13的第四接口流向流体切换阀13的第三接口,节流元件14打开,截止阀15处于导通状态。如图4中的粗实线所示,第二除湿模式同时具有两条冷媒循环回路,第一条冷媒循环回路与上述第一除湿模式相同,此处不再赘述,第二条冷媒循环回路为:压缩机1-第三换热器3-流体切换阀13-截止阀15-第一阀件9-节流单元12-第二换热器5-流体切换阀13-气液分离器2-第一换热部61-压缩机1。
本实施例在第二条冷媒循环回路中,通过设置节流单元12,使到达第二换热器5的冷媒与外部环境的温差加大,使该空调系统能够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能效比提高;同时由于在中间换热器6中不进行热交换,从而去除了中间换热器6的作用,避免了中间换热器6的影响。本实施例第二除湿模式相对于第一除湿模式来说,提高了系统的效率,避免了能源的浪费,从而节省了电能,提高了汽车的行驶里程。本实施例中,室内空气流为流经内循环风口和新风口的混合风,混合比例可由系统根据舒适性要求,由第一风门16进行控制;本发明引入内循环风可以进一步的节省功耗,而内循环风的比例以不引起车窗结雾为目标。
5)本实施例的除霜模式如图5所示,此时第一阀件9至少部分打开,第二阀件10关闭,阀单元11导通,节流单元12关闭,制冷剂由流体切换阀13的第一接口流向流体切换阀13的第四接口,节流元件14打开,截止阀15处于未导通状态。如图5中的粗实线所示,该除霜循环回路为:压缩机1-第三换热器3-流体切换阀13-第二换热器5-阀单元11-第一阀件9-节流元件14-第一换热器4-气液分离器2-第一换热部61-压缩机1。
实施例二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如上述实施例一的空调系统中,具体的,该方法主要用于空调的制冷模式中,其包括:
首先,通过压缩机1进口处所设置的传感器获取压缩机1的吸气温度和吸气压力;
然后,通过对上述获取的吸气温度和吸气压力进行计算,得出压缩机1的吸气过热度,并判断该压缩机1的吸气过热度是否超出预设吸气过热度的范围;
若压缩机1的吸气过热度超出预设范围,则控制装置100控制第一阀件9发生动作,例如可以打开第一阀件9或调大第一阀件9的开度,然后传感器再次获取吸气温度与吸气压力,同时计算出压缩机1的吸气过热度;
若再次得到的压缩机1的吸气过热度仍然超出预设范围,则保持第一阀件9的上述动作,然后传感器再次获取吸气温度与吸气压力,并再次计算出压缩机1的吸气过热度,直至压缩机1的吸气过热度不超出预设范围为止;若再次得到的压缩机1的吸气过热度未超出预设范围,则控制装置100控制第一阀件9停止动作,例如关闭第一阀件9或者调小第一阀件9的开度。
该空调系统在制冷循环时,当第一阀件9有一定开度时,从第二换热器5流出的高压制冷剂只有一部分经过中间换热器6,弱化了中间换热器6的换热能力,从第一换热器4出来的低温低压制冷剂温度增加幅度就不会太大,因此压缩机1吸气温度能得到有效控制,使得压缩机1的吸气过热度在合理的范围内,同时可抑制压缩机1吸气质量流量的大幅下跌(一定吸气压力下,吸气温度升高,吸气密度减少,吸气质量流量降低),这样在高温环境工况下,为了使车舱快速降温,压缩机1可以高频高效运行,免除了由于过高的吸排气温度,压缩机1不能高效运行的限制。这里,该第一阀件9的开度根据压缩机1的吸排气温度由控制装置100调节,通过改变中间换热器6的换热能力,使得压缩机1吸排气温度得到有效控制,有效发挥压缩机1的能力。当然制冷时第一阀件9也可以全关,全关时从第二换热器5流出的高压制冷剂全部进入中间换热器6被冷却降温,发挥中间换热器6的最大能力。此外,第一阀件9也可以全开,第二阀件10可以全关,如此从第二换热器5流出的高压制冷剂全部都不经过中间换热器6,即中间换热器6不起到回热作用。
实施例三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如上述实施例一的空调系统中,具体的,该方法主要用于空调的制冷模式中,其包括:
首先,通过压缩机1出口所设置的传感器获取压缩机1的排气温度;
然后,判断压缩机1的排气温度是否超出预设排气温度的范围;
若压缩机1的排气温度超出预设范围,则控制装置100控制第一阀件9发生动作,例如可以打开第一阀件9或调大第一阀件9的开度,然后传感器再次获取压缩机1的排气温度;
若再次获取的压缩机1的排气温度仍然超出预设范围,则保持第一阀件9的上述动作,然后传感器再次获取压缩机1的排气温度,直至压缩机1的排气温度不超出预设范围为止;若再次获取的压缩机1的排气温度未超出预设范围,则控制装置100控制第一阀件9停止动作,例如关闭第一阀件9或者调小第一阀件9的开度。
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与实施例二的方法相似,其根据压缩机1的排气温度,灵活调整第一阀件9的开度,从而改变中间换热器6的换热能力,使得压缩机1的排气温度得到有效控制,使压缩机能够高频高效运行。
实施例四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如上述实施例一的空调系统中,具体的,该方法主要用于空调的制冷模式中,其包括:
首先,通过压缩机1进口处所设置的传感器获取压缩机1的吸气温度和吸气压力,同时通过压缩机1出口所设置的传感器获取压缩机1的排气温度;
然后,通过对上述获取的吸气温度和吸气压力进行计算,得出压缩机1的吸气过热度,并判断该压缩机1的吸气过热度是否超出预设吸气过热度的范围,同时判断压缩机1的排气温度是否超出预设排气温度的范围;
若压缩机1的吸气过热度和排气温度中的至少一个超出预设范围,则控制装置100控制第一阀件9发生动作,例如可以打开第一阀件9或调大第一阀件9的开度,然后再次获取压缩机1的吸气过热度和排气温度;
若再次获取的压缩机1的吸气过热度和排气温度中仍然有至少一个超出预设范围,则保持第一阀件9的上述动作,然后再次获取压缩机1的吸气过热度和排气温度,直至压缩机1的吸气过热度和排气温度均不超出预设范围为止;若再次获取的压缩机1的吸气过热度和排气温度均未超出预设范围,则控制装置100控制第一阀件9停止动作,例如关闭第一阀件9或者调小第一阀件9的开度。
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与实施例二的方法相似,其根据压缩机1的吸气过热度和/或排气温度,灵活调整第一阀件9的开度,从而改变中间换热器6的换热能力,使得压缩机1的吸气过热度和排气温度得到有效控制,使压缩机能够高频高效运行。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1)、第一换热器(4)、第二换热器(5)、中间换热器(6)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器(4)进口的节流元件(14),所述中间换热器(6)包括第一换热部(61)和第二换热部(62),所述第一换热部(61)和所述第二换热部(62)能够热交换,所述第一换热部(61)的第一端口与所述压缩机(1)进口连通,所述第一换热部(61)的第二端口能够与所述第一换热器(4)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二换热部(62)的第一端口能够与所述第二换热器(5)的第一端口连通,所述第二换热部(62)的第二端口能够与所述节流元件(14)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5)的第一端口和所述节流元件(14)间设置有第一支路,所述第一支路设有第一阀件(9),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制冷模式,在所述制冷模式下,所述第一阀件(9)的开闭情况和阀的开度大小均能够调节,当调节所述第一阀件(9)的开度时,能够使得从所述第二换热器(5)的第一端口流出的至少部分制冷剂经第一阀件(9)后通过节流元件(14)进入第一换热器(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部(62)的第二端口和所述节流元件(14)间设置第二支路,所述第二支路设有第二阀件(10);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制热模式,在所述制热模式下,所述第一阀件(9)至少部分打开,所述第二阀件(10)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器(5)的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一阀件(9)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流量调节装置,所述流量调节装置包括阀单元(11)和节流单元(12),制冷模式下,所述阀单元(11)导通,所述节流单元(12)关闭;制热模式下,所述节流单元(12)导通,至少部分所述阀单元(11)截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除湿模式,在所述第一除湿模式,所述压缩机(1)的出口与第三换热器(3)的入口连通,流经所述第三换热器(3)的制冷剂能够在所述第三换热器(3)释放热量,所述第三换热器(3)的出口能够连通所述节流元件(14),流经所述第一换热器(4)的制冷剂能够在所述第一换热器(4)吸收热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除湿模式,在所述第二除湿模式,所述压缩机(1)的出口与所述第三换热器(3)的入口连通,流经所述第三换热器(3)的制冷剂能够在所述第三换热器(3)释放热量,所述第二阀件(10)关闭,所述第一阀件(9)开启,所述节流单元(12)开启,至少部分阀单元(11)截止,使得第三换热器(3)的出口和第二换热器(5)的第一端口连通,流经所述第二换热器(5)的制冷剂能够在所述第二换热器(5)吸收热量,所述第二换热器(5)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换热部(61)的第二端口连通;
同时所述第三换热器(3)的出口连通所述节流元件(14),所述节流元件(14)开启,流经所述第一换热器(4)的制冷剂能够在所述第一换热器(4)吸收热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除霜模式,在所述除霜模式,所述压缩机(1)的出口与所述第三换热器(3)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一阀件(9)至少部分打开,所述节流元件(14)开启,使得所述第二换热器(5)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4)的进口连通,所述节流单元(12)关闭,所述第二阀件(10)关闭。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气液分离器(2),所述气液分离器(2)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换热部(61)的第二端口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2)的进口能够与所述第二换热器(5)的第二端口连通和/或与所述第一换热器(4)的出口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包括流体切换装置,所述流体切换装置包括四个接口,其中流体切换装置的第一接口与第三换热器(3)的出口连通,流体切换装置的第二接口能够与第一换热器(4)的进口连通和/或与第一阀件(9)连通,流体切换装置的第三接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2)的进口连通,流体切换装置的第四接口与第二换热器(5)的第二端口连通。
9.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中,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制冷模式下,
通过压缩机进口所设置的传感器获取所述压缩机的吸气温度及吸气压力;
通过对所述吸气温度和所述吸气压力计算得出所述压缩机的吸气过热度,判断所述压缩机的吸气过热度是否超出预设范围;
若所述压缩机的吸气过热度超出预设范围,则第一阀件(9)动作,并再次获取所述吸气温度与吸气压力,同时计算出所述吸气过热度;
若所述压缩机的吸气过热度未超出预设范围,则第一阀件(9)停止动作。
10.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中,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制冷模式下,
通过压缩机出口所设置的传感器获取所述压缩机的排气温度;
判断所述压缩机的排气温度是否超出预设范围;
若所述压缩机的排气温度超出预设范围,则第一阀件(9)动作,并再次获取所述排气温度;
若所述压缩机的排气温度未超出预设范围,则第一阀件(9)停止动作。
CN201811123981.3A 2018-09-25 2018-09-26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109536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23981.3A CN110953699B (zh) 2018-09-26 2018-09-26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EP19866841.0A EP3711984A4 (en) 2018-09-25 2019-09-25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PCT/CN2019/107876 WO2020063678A1 (zh) 2018-09-25 2019-09-25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US16/955,704 US11828507B2 (en) 2018-09-25 2019-09-25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23981.3A CN110953699B (zh) 2018-09-26 2018-09-26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53699A CN110953699A (zh) 2020-04-03
CN110953699B true CN110953699B (zh) 2021-05-18

Family

ID=69964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23981.3A Active CN110953699B (zh) 2018-09-25 2018-09-26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5369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81656B (zh) * 2020-09-07 2024-04-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热交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
CN112946033B (zh) * 2021-02-05 2024-02-13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一种基于静电容量测定二氧化碳制冷剂的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91622A (ja) * 2004-03-31 2005-10-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2654324A (zh) * 2012-05-24 2012-09-05 东华大学 一种带有热气旁通除霜装置的双级压缩热泵系统
CN103807936A (zh) * 2012-11-08 2014-05-21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热泵空调系统
CN103940135A (zh) * 2013-01-21 2014-07-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制冷装置
CN106004323A (zh) * 2016-05-25 2016-10-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空调系统及应用其的电动汽车
WO2017122479A1 (ja) * 2016-01-14 2017-07-20 三菱重工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のバイパス弁漏れ判定制御方法
EP2314953B1 (en) * 2008-06-13 2018-06-2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34433B2 (ja) * 1999-03-30 2008-08-2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ヒートポンプ式空調装置
EP2431675B1 (en) * 2009-05-12 2019-09-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 conditioner
CN103256746B (zh) * 2012-02-16 2016-12-14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空调系统
CN103373193B (zh) * 2012-04-20 2016-05-04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空调系统
CN203286741U (zh) * 2013-01-21 2013-11-1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制冷装置
CN104121720A (zh) * 2013-04-26 2014-10-29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采用空气源热泵的电动汽车空调系统
EP3312524B1 (en) * 2015-06-18 2020-06-0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CN105910223B (zh) * 2016-04-13 2019-01-25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强热型机组、对该机组进行控制的方法、系统和空调
CN106247668B (zh) * 2016-08-29 2019-06-18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系统和空调器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1152622B (zh) * 2017-08-08 2021-08-31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汽车空调系统
CN108518774A (zh) * 2018-04-19 2018-09-11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热水器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91622A (ja) * 2004-03-31 2005-10-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EP2314953B1 (en) * 2008-06-13 2018-06-2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N102654324A (zh) * 2012-05-24 2012-09-05 东华大学 一种带有热气旁通除霜装置的双级压缩热泵系统
CN103807936A (zh) * 2012-11-08 2014-05-21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热泵空调系统
CN103940135A (zh) * 2013-01-21 2014-07-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制冷装置
WO2017122479A1 (ja) * 2016-01-14 2017-07-20 三菱重工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のバイパス弁漏れ判定制御方法
CN106004323A (zh) * 2016-05-25 2016-10-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空调系统及应用其的电动汽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53699A (zh) 2020-04-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232463B2 (ja) 空調装置
WO2018161907A1 (zh) 一种热管理系统
CN109080406B (zh) 一种结合热管理的热泵车用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2013001387A (ja) 車両用ヒートポンプ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EP3786546B1 (en) Heat pump system
CN113022261B (zh) 一种电动车用热管理系统
CN109140816B (zh) 一种热管理系统
JPH07232547A (ja) 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US11828507B2 (e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N110953699B (zh)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KR101712069B1 (ko) 자동차용 히트펌프식 냉난방시스템
KR20180005784A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CN109974318B (zh) 一种热管理系统
CN110608541B (zh) 一种热泵系统
EP3798536A1 (en) Heat pump system
JP5617596B2 (ja) 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CN111070992B (zh)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3645324B2 (ja) ヒートポンプ方式冷暖房装置
CN111076325B (zh)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940106B (zh)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608540B (zh) 一种热泵系统
CN108266931B (zh) 一种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1854215A (zh) 热泵系统
KR20150041997A (ko) 선박건조중 내부 습도조절을 위한 다목적 제습장치
KR102478225B1 (ko) 전기 자동차의 공조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