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52163A - 一种聚乳酸纤维纺丝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聚乳酸纤维纺丝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52163A
CN110952163A CN201911047365.9A CN201911047365A CN110952163A CN 110952163 A CN110952163 A CN 110952163A CN 201911047365 A CN201911047365 A CN 201911047365A CN 110952163 A CN110952163 A CN 1109521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lactic acid
spinning
plasticizer
acid
spinning pro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4736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辉
王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Yushu Bio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Yushu Bio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Yushu Bio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Yushu Bio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4736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52163A/zh
Publication of CN1109521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5216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6/00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6/88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mixtures of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as major constituent with other polymers or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D01F6/92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mixtures of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as major constituent with other polymers or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of polyester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1/00General method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 D01F1/02Addition of substances to the spinning solution or to the melt
    • D01F1/10Other agents for modifying propertie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1/00General method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 D01F1/02Addition of substances to the spinning solution or to the melt
    • D01F1/10Other agents for modifying properties
    • D01F1/103Agents inhibiting growth of microorganis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纺丝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乳酸纤维纺丝工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乳酸纤维纺丝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下述步骤:步骤一,将聚乳酸加入混合溶剂,在室温下搅拌溶解后,再加入鞣酸,得到前处理溶液;步骤二,向前处理溶液中先加入增塑剂,再加入引发剂,得到纺丝溶液;步骤三,将所述纺丝溶液使用静电纺丝装置进行纺丝,得到聚乳酸纤维。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聚乳酸制备工艺中,所制备的聚乳酸由于其玻璃化转变温度较高,带来聚乳酸脆性大的缺点。本发明通过设计一种聚乳酸纤维纺丝工艺,所得到的聚乳酸纤维具有耐高温、韧性强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聚乳酸纤维纺丝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丝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乳酸纤维纺丝工艺。
背景技术
聚乳酸由乳酸缩合而成,属于环境友好的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在堆肥的条件下可完全生物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最后由生物质所吸收,进行光合作用生成淀粉。聚乳酸具有很好的光泽性、透明度和抗拉伸强度等,因此被广泛的应用于人类生活中,在药物缓释材料、手术缝合线、包装材料和织造物中都有着很好的表现。
对于半结晶性的聚乳酸,其结晶度、晶体尺寸和结晶形态造成聚合物宏观性能(如拉伸性能、冲击强度、开裂性能、透明性等)的不同。现有的聚乳酸制备工艺中,所制备的聚乳酸具有高模量的优点,但由于其玻璃化转变温度较高,带来聚乳酸脆性大的缺点,这严重制约了聚乳酸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因而必须对现有工艺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聚乳酸纤维纺丝工艺,该工艺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一,将聚乳酸加入混合溶剂,在室温下搅拌溶解后,再加入鞣酸,室温搅拌5~7h,静置0.5h除泡,得到前处理溶液;
其中,所述混合溶剂为二氯甲烷与N,N-二甲基甲酰胺按照体积比为7:3混合均匀得到;
所述聚乳酸与混合溶剂的固液比为1:10,所述鞣酸的质量为聚乳酸质量的40%。
步骤二,向前处理溶液中先加入增塑剂,再加入引发剂,搅拌溶解后,得到纺丝溶液;
其中,所述增塑剂的加入量为聚乳酸质量的10~20%;所述引发剂为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己烷,所述引发剂的加入量为聚乳酸质量的0.5~2%;
步骤三,将所述纺丝溶液使用静电纺丝装置进行纺丝,得到直径为500~700nm的聚乳酸纤维;
其中,所述纺丝的温度为25~30℃,相对湿度为40~60℃;纺丝电压为18KV,接收距离为18cm。
优选地,所述增塑剂是通过将回收的聚乙烯进行降解,再与1,4-丁二醇和巴豆酸反应得到。
优选地,所述增塑剂的制备过程包括:
S1.将回收的聚乙烯废料依次经过清洗、切条、降解,得到一级降解物;
S2.将所述聚乙烯降解物与1,4-丁二醇混合反应,得到二级反应物;
S3.将巴豆酸接枝于二级反应物上,得到增塑剂。
更优选地,所述增塑剂的制备过程具体为:
S1.将回收的聚乙烯废料清洗干净,切成长为5cm、宽为5mm的长条,与浓度为0.1g/mL的硝酸水溶液混合,放入微波辐射装置中,微波辐射4h后取出,真空干燥,得到一级降解物;其中,所述聚乙烯废料与硝酸水溶液的固液比为1:30~50,微波辐射温度为130~170℃,微波辐射功率为1000~1500W。
S2.将所述一级降解物与1,4-丁二醇混合,置于设有冷凝装置的圆底烧瓶中,使用氮气作为保护气,在80℃下预热反应30min,之后在2h内逐渐升温至160℃,保持160℃反应3~5h,得到二级反应物;其中,所述一级降解物与1,4-丁二醇的固液比为1:2~3。
S3.将巴豆酸与所述二级反应物混合,置于设有冷凝装置的圆底烧瓶中,使用氮气作为保护气,在80℃下预热反应30min,之后在2h内逐渐升温至160℃,保持160℃反应3~5h,得到增塑剂;其中,所述二级反应物与巴豆酸的固液比为1:2~3。
优选地,所述静电纺丝装置上电动注射器针头的内径为0.8mm,所述电动注射器的容积为60mL,所述注射速度为2.0~2.5mL/h。
优选地,将得到的所述聚乳酸纤维置于60~70℃温度下进行退火。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通过将回收的聚乙烯废料重新利用,作为一种增塑剂添加至聚乳酸中,实现了生态环保的可持续性发展。其中,先将回收的聚乙烯使用稀硝酸溶液和微波辅助法降解且氧化,得到水溶性的二羧酸物,该二羧酸物与1,4-丁二醇反应,得到二级反应物,该二级反应物是一种低聚酯,具有增塑和增韧的作用;此外,选用巴豆酸作为偶联剂,并先接枝于二级反应物端基上,形成增塑剂,再把增塑剂与聚乳酸进行结合。
现有技术中,聚乳酸与一些增塑助剂混合后虽然韧性会有所提高,但是相容比较差。而本发明选用的巴豆酸作为偶联剂,不需要通过自由基聚合进行均聚,因此能够使接枝后的二级反应物与聚乳酸具有较好的相容性,极大的改善聚乳酸的断裂伸长率;此外,巴豆酸还能通过回收可降解的聚3-羟基丁酸酯得到,从而实现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
2.本发明所制备聚乳酸纤维中融合有鞣酸,鞣酸是一种天然多酚物质,安全低毒,具有长期稳定的抑菌、防霉、抗氧化的作用,因此使本发明所制备的聚乳酸纤维可以用来作为食品保鲜材料,以及织造成衣物等;但因鞣酸具有相当强的抗氧化性,如果单独添加,容易致使纤维变色的缺点,而导致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鞣酸具有多个酚羟基。然而,本发明所添加的增塑剂上接枝有巴豆酸,而巴豆酸分子上含有连接双键的羧基,具有很强的反应活性,因此在与聚乳酸接枝混合时,也会进一步弱化鞣酸分子上的部分酚羟基,从而达到扬长避短的作用,使合成的聚乳酸纤维具有一定的抑菌抗氧化性,同时也能够更加的稳定,不易变色。
本发明成功地将鞣酸与聚乳酸均匀地复合,利用静电纺丝制备出聚乳酸纤维。鞣酸的加入,使聚乳酸纤维表面的粗糙度增大,并使纤维的形状变得略微扁平,因此得到的纤维不易粘连。原因在于,在静电纺丝过程中,纤维的形成受到旋转射流表面电荷的影响,进而能够改变纤维的成型,而鞣酸能够使静电纺丝溶液的导电率增加,使聚合物液滴在电场中受到更大的张力,导致旋转落到金属收集器上所需的力会变小,因此使聚乳酸纤维的形成得到增强,得到的鞣酸几乎不会产生粘连现象。
3.本发明通过加入鞣酸使聚乳酸的热降解温度得到提升,得到的纺丝纤维在350℃时仍然能够稳定存在,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一方面因为鞣酸本身具有抗氧化性,另一方面因为本发明设置了退火处理,该处理不仅降低了聚乳酸纤维的残余应力,稳定了纤维的尺寸,因此,得到的纺丝纤维不仅耐高温,还具有较强的韧性。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一种聚乳酸纤维纺丝工艺,该工艺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一,将聚乳酸加入混合溶剂,在室温下搅拌溶解后,再加入鞣酸,室温搅拌5~7h,静置0.5h除泡,得到前处理溶液;
其中,混合溶剂为二氯甲烷与N,N-二甲基甲酰胺按照体积比为7:3混合均匀得到;
聚乳酸与混合溶剂的固液比为1:10,鞣酸的质量为聚乳酸质量的40%。
步骤二,向前处理溶液中先加入增塑剂,再加入引发剂,搅拌溶解后,得到纺丝溶液;
其中,增塑剂的加入量为聚乳酸质量的10%;引发剂为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己烷,引发剂的加入量为聚乳酸质量的0.5%;
步骤三,将所述纺丝溶液使用静电纺丝装置进行纺丝,得到直径为500~700nm的聚乳酸纤维;
其中,纺丝的温度为25~30℃,相对湿度为40~60℃;纺丝电压为18KV,接收距离为18cm;静电纺丝装置上电动注射器针头的内径为0.8mm,电动注射器的容积为60mL,注射速度为2.0~2.5mL/h;
步骤四,将得到的所述聚乳酸纤维置于60~70℃温度下进行退火。
其中,增塑剂的制备过程具体为:
S1.将回收的聚乙烯废料清洗干净,切成长为5cm、宽为5mm的长条,与浓度为0.1g/mL的硝酸水溶液混合,放入微波辐射装置中,微波辐射4h后取出,真空干燥,得到一级降解物;其中,聚乙烯废料与硝酸水溶液的固液比为1:40,微波辐射温度为130℃,微波辐射功率为1000W。
S2.将一级降解物与1,4-丁二醇混合,置于设有冷凝装置的圆底烧瓶中,使用氮气作为保护气,在80℃下预热反应30min,之后在2h内逐渐升温至160℃,保持160℃反应3h,得到二级反应物;其中,所述一级降解物与1,4-丁二醇的固液比为1:2。
S3.将巴豆酸与二级反应物混合,置于设有冷凝装置的圆底烧瓶中,使用氮气作为保护气,在80℃下预热反应30min,之后在2h内逐渐升温至160℃,保持160℃反应3h,得到增塑剂;其中,二级反应物与巴豆酸的固液比为1:2。
实施例2
一种聚乳酸纤维纺丝工艺,该工艺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一,将聚乳酸加入混合溶剂,在室温下搅拌溶解后,再加入鞣酸,室温搅拌6h,静置0.5h除泡,得到前处理溶液;
其中,混合溶剂为二氯甲烷与N,N-二甲基甲酰胺按照体积比为7:3混合均匀得到;
聚乳酸与混合溶剂的固液比为1:10,鞣酸的质量为聚乳酸质量的40%。
步骤二,向前处理溶液中先加入增塑剂,再加入引发剂,搅拌溶解后,得到纺丝溶液;
其中,增塑剂的加入量为聚乳酸质量的15%;引发剂为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己烷,引发剂的加入量为聚乳酸质量的1%;
步骤三,将所述纺丝溶液使用静电纺丝装置进行纺丝,得到直径为500~700nm的聚乳酸纤维;
其中,纺丝的温度为25~30℃,相对湿度为40~60℃;纺丝电压为18KV,接收距离为18cm;静电纺丝装置上电动注射器针头的内径为0.8mm,电动注射器的容积为60mL,注射速度为2.0~2.5mL/h;
步骤四,将得到的所述聚乳酸纤维置于60~70℃温度下进行退火。
其中,增塑剂的制备过程具体为:
S1.将回收的聚乙烯废料清洗干净,切成长为5cm、宽为5mm的长条,与浓度为0.1g/mL的硝酸水溶液混合,放入微波辐射装置中,微波辐射4h后取出,真空干燥,得到一级降解物;其中,聚乙烯废料与硝酸水溶液的固液比为1:40,微波辐射温度为150℃,微波辐射功率为1200W。
S2.将一级降解物与1,4-丁二醇混合,置于设有冷凝装置的圆底烧瓶中,使用氮气作为保护气,在80℃下预热反应30min,之后在2h内逐渐升温至160℃,保持160℃反应4h,得到二级反应物;其中,所述一级降解物与1,4-丁二醇的固液比为1:2.5。
S3.将巴豆酸与二级反应物混合,置于设有冷凝装置的圆底烧瓶中,使用氮气作为保护气,在80℃下预热反应30min,之后在2h内逐渐升温至160℃,保持160℃反应4h,得到增塑剂;其中,二级反应物与巴豆酸的固液比为1:2.5。
实施例3
一种聚乳酸纤维纺丝工艺,该工艺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一,将聚乳酸加入混合溶剂,在室温下搅拌溶解后,再加入鞣酸,室温搅拌7h,静置0.5h除泡,得到前处理溶液;
其中,混合溶剂为二氯甲烷与N,N-二甲基甲酰胺按照体积比为7:3混合均匀得到;
聚乳酸与混合溶剂的固液比为1:10,鞣酸的质量为聚乳酸质量的40%。
步骤二,向前处理溶液中先加入增塑剂,再加入引发剂,搅拌溶解后,得到纺丝溶液;
其中,增塑剂的加入量为聚乳酸质量的20%;引发剂为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己烷,引发剂的加入量为聚乳酸质量的2%;
步骤三,将所述纺丝溶液使用静电纺丝装置进行纺丝,得到直径为500~700nm的聚乳酸纤维;
其中,纺丝的温度为25~30℃,相对湿度为40~60℃;纺丝电压为18KV,接收距离为18cm;静电纺丝装置上电动注射器针头的内径为0.8mm,电动注射器的容积为60mL,注射速度为2.0~2.5mL/h;
步骤四,将得到的所述聚乳酸纤维置于60~70℃温度下进行退火。
其中,增塑剂的制备过程具体为:
S1.将回收的聚乙烯废料清洗干净,切成长为5cm、宽为5mm的长条,与浓度为0.1g/mL的硝酸水溶液混合,放入微波辐射装置中,微波辐射4h后取出,真空干燥,得到一级降解物;其中,聚乙烯废料与硝酸水溶液的固液比为1:50,微波辐射温度为170℃,微波辐射功率为1500W。
S2.将一级降解物与1,4-丁二醇混合,置于设有冷凝装置的圆底烧瓶中,使用氮气作为保护气,在80℃下预热反应30min,之后在2h内逐渐升温至160℃,保持160℃反应5h,得到二级反应物;其中,所述一级降解物与1,4-丁二醇的固液比为1:3。
S3.将巴豆酸与二级反应物混合,置于设有冷凝装置的圆底烧瓶中,使用氮气作为保护气,在80℃下预热反应30min,之后在2h内逐渐升温至160℃,保持160℃反应5h,得到增塑剂;其中,二级反应物与巴豆酸的固液比为1:3。
对比例1
采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步骤,区别在于,仅将步骤一中不添加鞣酸。
对比例2
采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步骤,区别在于,仅将步骤二中增塑剂替换为市场购买的邻苯二甲酸二辛脂。
对比例3
采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步骤,区别在于,不添加鞣酸以及增塑剂,不进行退火处理。
为了更加清晰的说明本发明的内容,本发明进行了机械性能检测,具体如下:
将本发明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对比例1、对比例2和对比例3制备的聚乳酸纤维剪切为长为5cm的形状;在标准为GB/T 14337-2008的条件下,测定了拉伸强度、断伸长率和冲击强度(常温差压),如表1所示。
表1机械性能检测结果
Figure BDA0002254469330000061
从表1可以看出,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2、3所制备出的层状聚乳酸纤维相比较现有的聚乳酸薄,不仅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在断裂伸长率上更是大幅度提升,数值约为现有聚乳酸薄的20倍,说明本发明所用的工艺制备出的聚乳酸纤维韧性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且本发明对比例2所制备的聚乳酸纤维冲击强度达到了72.8KJ/m2,说明本发明所制备出的聚乳酸纤维耐冲击性较强。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聚乳酸纤维纺丝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一,将聚乳酸加入混合溶剂,在室温下搅拌溶解后,再加入鞣酸,室温搅拌5~7h,静置0.5h除泡,得到前处理溶液;
所述混合溶剂为二氯甲烷与N,N-二甲基甲酰胺按照体积比为7:3混合均匀得到;
所述聚乳酸与混合溶剂的固液比为1:10,所述鞣酸的质量为聚乳酸质量的40%。
步骤二,向前处理溶液中先加入增塑剂,再加入引发剂,搅拌溶解后,得到纺丝溶液;
其中,所述增塑剂的加入量为聚乳酸质量的10~20%;所述引发剂为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己烷,所述引发剂的加入量为聚乳酸质量的0.5~2%;
步骤三,将所述纺丝溶液使用静电纺丝装置进行纺丝,得到直径为500~700nm的聚乳酸纤维;
其中,所述纺丝的温度为25~30℃,相对湿度为40~60℃;纺丝电压为18KV,接收距离为18cm;
步骤四,将步骤三得到的所述聚乳酸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丝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是通过将回收的聚乙烯进行降解,再与1,4-丁二醇和巴豆酸反应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纺丝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的制备过程包括:
S1.将回收的聚乙烯废料依次经过清洗、切条、降解,得到一级降解物;
S2.将所述聚乙烯降解物与1,4-丁二醇混合反应,得到二级反应物;
S3.将巴豆酸接枝于二级反应物上,得到增塑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纺丝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的制备过程具体为:
S1.将回收的聚乙烯废料清洗干净,切成长为5cm、宽为5mm的长条,与浓度为0.1g/mL的硝酸水溶液混合,放入微波辐射装置中,微波辐射4h后取出,真空干燥,得到一级降解物;其中,所述聚乙烯废料与硝酸水溶液的固液比为1:30~50,微波辐射温度为130~170℃,微波辐射功率为1000~1500W。
S2.将所述一级降解物与1,4-丁二醇混合,置于设有冷凝装置的圆底烧瓶中,使用氮气作为保护气,在80℃下预热反应30min,之后在2h内逐渐升温至160℃,保持160℃反应3~5h,得到二级反应物;其中,所述一级降解物与1,4-丁二醇的固液比为1:2~3。
S3.将巴豆酸与所述二级反应物混合,置于设有冷凝装置的圆底烧瓶中,使用氮气作为保护气,在80℃下预热反应30min,之后在2h内逐渐升温至160℃,保持160℃反应3~5h,得到增塑剂;其中,所述二级反应物与巴豆酸的固液比为1: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丝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纺丝装置上电动注射器针头的内径为0.8mm,所述电动注射器的容积为60mL,所述注射速度为2.0~2.5mL/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丝工艺,其特征在于,将得到的所述聚乳酸纤维置于60~70℃温度下进行退火。
CN201911047365.9A 2019-10-30 2019-10-30 一种聚乳酸纤维纺丝工艺 Withdrawn CN1109521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47365.9A CN110952163A (zh) 2019-10-30 2019-10-30 一种聚乳酸纤维纺丝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47365.9A CN110952163A (zh) 2019-10-30 2019-10-30 一种聚乳酸纤维纺丝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52163A true CN110952163A (zh) 2020-04-03

Family

ID=699759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47365.9A Withdrawn CN110952163A (zh) 2019-10-30 2019-10-30 一种聚乳酸纤维纺丝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5216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76909A (zh) * 2021-02-25 2021-06-01 肇庆市华莱特复合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抗菌水性纳米色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76909A (zh) * 2021-02-25 2021-06-01 肇庆市华莱特复合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抗菌水性纳米色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876909B (zh) * 2021-02-25 2023-07-04 肇庆市华莱特复合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抗菌水性纳米色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9515154A (ja) 高均一性着色ポリエステル工業糸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9694559B (zh) 聚乳酸改性剂、制备改性聚乳酸的方法以及改性聚乳酸
CN111733474A (zh) 一种全生物降解牙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52163A (zh) 一种聚乳酸纤维纺丝工艺
CN110423338A (zh) 一种改性聚乳酸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3956645A (zh) 一种环保病毒采样管及其制备方法
Zhao et al. Thermal, rheolog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biodegradable poly (propylene carbonate)/epoxidized soybean oil blends
CN113683804A (zh) 双交联的壳聚糖聚(酯-氨酯)改性氧化淀粉及制备方法
CN113429762A (zh) 一种淀粉/聚乳酸/pbat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75912A (zh) 一种pva/pla共混降解膜的制备方法
CN113604020B (zh) 一种高韧性聚乳酸的制备方法
CN115748007A (zh) 一种改性聚乳酸丝束
CN111187495A (zh) 一种高韧高耐热透明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4989590A (zh) 一种高流动性聚乳酸材料
Gan et al. Effect of glutaraldehyde as crosslinker on the properties of cellulose nanocrystal/chitosan films
CN109608844A (zh) 醋酸酯化纳米纤维素-聚乳酸全绿色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393817B (zh) 一种完全立构化高韧性聚乳酸立构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50421B (zh) 一种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99413B (zh) 一种高-低分子量左旋聚乳酸共混纤维的制备方法及产物
CN111534062A (zh) 一种高性能pla/麻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48501A (zh) 一种高热稳定性聚羟基脂肪酸酯的制备方法
CN110791837A (zh) 一种复合预糊化淀粉、糊精、聚乙烯醇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5558264B (zh) 一种非反应性增容pla/pbat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15685A (zh) 一种可完全生物降解脂肪族共聚酯单丝的制备方法
CN116789943A (zh) 一种不饱和聚乳酸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403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