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40012A - 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40012A
CN110940012A CN201911253530.6A CN201911253530A CN110940012A CN 110940012 A CN110940012 A CN 110940012A CN 201911253530 A CN201911253530 A CN 201911253530A CN 110940012 A CN110940012 A CN 1109400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air conditioner
group
heat
display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5353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成龙
成凯
杨俊山
李芊
龙从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91125353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40012A/zh
Publication of CN1109400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400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5/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 F24F5/0096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combined with domestic apparatu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2Indication arrangements, e.g. display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954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display panels
    • H05K7/20963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internal heat source to heat radiating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954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display panels
    • H05K7/20972Forced ventilation, e.g. on heat dissipaters coupled to compon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24F2013/221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to avoid the formation of condensate, e.g. dew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21/00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4F2221/18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with domestic apparat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在空调器中设置有空调主体、显示屏、隔热层和散热结构,其中,空调主体用于换热;显示屏设置在空调主体上,显示屏和空调主体之间具有散热腔;隔热层位于散热腔内,隔热层设置在空调主体的朝向显示屏的一侧,隔热层由隔热材料制成;散热结构位于散热腔内,散热结构设置在显示屏的朝向空调主体的一侧。采用上述方案,可通过隔热层对显示屏和空调主体进行隔热,减少两者之间的热交换,这样空调主体在制冷时,散热腔内不会因温度过低而产生凝露,而且,通过散热结构可以吸收和散出显示屏的热量,避免显示屏在工作时温度过高。因此,该技术方案可解决显示屏的散热和防凝露问题,提高了空调器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空调智能化的不断发展,单纯的气温调节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更多功能集合于空调本身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将液晶显示屏与传统空调结合于一体也将成为发展的趋势,以减少住房内的占用空间,提高家居智能化程度,提高生活质量。液晶显示屏与传统空调结合存在显示屏如何散热和防凝露的问题,这是集成后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以解决设置有显示屏的空调器中,显示屏的散热和防凝露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主体,所述空调主体用于换热;显示屏,设置在所述空调主体上,所述显示屏和所述空调主体之间具有散热腔;隔热层,位于所述散热腔内,所述隔热层设置在所述空调主体的朝向所述显示屏的一侧,所述隔热层由隔热材料制成;散热结构,位于所述散热腔内,所述散热结构设置在所述显示屏的朝向所述空调主体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腔的侧壁上具有多个通风孔,每个所述通风孔均与所述空调器的外部连通,多个所述通风孔用于通风散热。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主体的外壁上具有凹槽,所述凹槽形成所述散热腔;多个所述通风孔沿所述散热腔的周向分布在所述空调主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器还包括:通风装置,所述通风装置的风口与多个所述通风孔中的一部分通风孔对应,以向所述散热腔内送风。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主体包括底壳和设置在所述底壳上的面板体,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面板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隔热层为板状结构,所述隔热层由泡沫或保温棉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结构包括第一散热板、第二散热板和连接板,所述第一散热板和所述第二散热板间隔设置,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一散热板和所述第二散热板之间以将所述第一散热板和所述第二散热板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散热板设置在所述显示屏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散热板的朝向所述显示屏的一侧具有多个齿形槽,所述连接板上具有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结构呈工字型结构,所述散热结构的长度方向沿竖直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结构为多个,所述多个散热结构分布在所述散热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散热结构组成多个散热组,每个所述散热组中均具有呈多行多列设置的多个所述散热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散热组包括左上散热组,左下散热组、右上散热组和右下散热组,其中,所述左上散热组位于所述左下散热组的上方,所述右上散热组位于所述右下散热组的上方,所述左上散热组和所述右上散热组在水平方向并排设置,所述左下散热组和所述右下散热组在水平方向并排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左上散热组中的散热结构的尺寸小于所述左下散热组中的散热结构的尺寸,所述左上散热组中的散热结构的数量大于所述左下散热组中的散热结构的数量;所述右下散热组中的散热结构的尺寸小于所述右上散热组中的散热结构的尺寸,所述右下散热组中的散热结构的数量大于所述右上散热组中的散热结构的数量。
进一步地,所述左上散热组中相邻两个散热结构的间距小于所述左下散热组中相邻两个散热结构的间距,所述左上散热组中的散热结构的数量大于所述左下散热组中的散热结构的数量;所述右下散热组中相邻两个散热结构的间距小于所述右上散热组中相邻两个散热结构的间距,所述右下散热组中的散热结构的数量大于所述右上散热组中的散热结构的数量。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空调器中设置有空调主体、显示屏、隔热层和散热结构,其中,空调主体用于换热;显示屏设置在空调主体上,显示屏和空调主体之间具有散热腔;隔热层位于散热腔内,隔热层设置在空调主体的朝向显示屏的一侧,隔热层由隔热材料制成;散热结构位于散热腔内,散热结构设置在显示屏的朝向空调主体的一侧。采用上述方案,可通过隔热层对显示屏和空调主体进行隔热,减少两者之间的热交换,这样空调主体在制冷时,散热腔内不会因温度过低而产生凝露,而且,通过散热结构可以吸收和散出显示屏的热量,避免显示屏在工作时温度过高。因此,该技术方案可解决显示屏的散热和防凝露问题,提高了空调器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散热结构的分布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散热结构的另一分布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中的散热结构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空调主体;11、通风孔;12、底壳;13、面板体;14、上贯流风叶;15、下贯流风叶;16、换热器;20、显示屏;30、隔热层;40、散热结构;41、第一散热板;42、第二散热板;43、连接板;44、齿形槽;45、通孔;51、左上散热组;52、左下散热组;53、右上散热组;54、右下散热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主体10,空调主体10用于换热;显示屏20,设置在空调主体10上,显示屏20和空调主体10之间具有散热腔;隔热层30,位于散热腔内,隔热层30设置在空调主体10的朝向显示屏20的一侧,隔热层30由隔热材料制成;散热结构40,位于散热腔内,散热结构40设置在显示屏20的朝向空调主体10的一侧。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空调器中设置有空调主体10、显示屏20、隔热层30和散热结构40,其中,空调主体10用于换热;显示屏20设置在空调主体10上,显示屏20和空调主体10之间具有散热腔;隔热层30位于散热腔内,隔热层30设置在空调主体10的朝向显示屏20的一侧,隔热层30由隔热材料制成;散热结构40位于散热腔内,散热结构40设置在显示屏20的朝向空调主体10的一侧。采用上述方案,可通过隔热层30对显示屏20和空调主体10进行隔热,减少两者之间的热交换,这样空调主体10在制冷时,散热腔内不会因温度过低而产生凝露,而且,通过散热结构40可以吸收和散出显示屏20的热量,避免显示屏20在工作时温度过高。因此,该技术方案可解决显示屏20的散热和防凝露问题,提高了空调器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散热腔的侧壁上具有多个通风孔11,每个通风孔11均与空调器的外部连通,多个通风孔11用于通风散热。通过设置多个通风孔11,可使得散热腔内和空调器外的空气发生流动和换热,以便于将热量散出,加快显示屏20的散热。
在本实施例中,空调主体10的外壁上具有凹槽,凹槽形成散热腔;多个通风孔11沿散热腔的周向分布在空调主体10上。通过上述设置,便于各部件的装配和布置。而且通过多个通风孔11可以提高空气流动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空调器还包括:通风装置,通风装置的风口与多个通风孔11中的一部分通风孔11对应,以向散热腔内送风。这样可通过通风装置增加风量,从而将散热腔内的热量带走,提高散热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空调主体10包括底壳12和设置在底壳12上的面板体13,显示屏20设置在面板体13上。通过上述设置便于显示屏20的装配以及空调器的整体美观性。
可选地,底壳12具有上风口和下风口,上风口和下风口可切换出风。这样可根据需要进行上出风或下出风,丰富了空调器的功能,提高用户体验。
可选地,空调主体还包括上贯流风叶14和下贯流风叶15,上贯流风叶与上风口对应设置,下贯流风叶与下风口对应设置。这样设置有两个风叶可以提高风量以及换热效果。或者上出风时使用上贯流风叶14,下出风时使用下贯流风叶15。
可选地,空调主体还包括板状的换热器16,换热器16相对竖直方向倾斜设置,上贯流风叶14和下贯流风叶15分别位于换热器16的两侧。将换热器16设置为板状,可以减小空调器的厚度。换热器16相对竖直方向倾斜设置,上贯流风叶14和下贯流风叶15分别位于换热器的两侧,这样无论上出风还是下出风,空气都能与换热器16充分接触,保证换热效果。
可选地,显示屏20的周缘与面板体13的周缘平齐设置。这样可使得显示屏20具有较大的面积,从正面看看到的都是显示屏20,可以显示更多的信息或画面,使得空调器外观好看,并且功能丰富,实现了传统的显示屏和空调的结合。
在本实施例中,隔热层30为板状结构,隔热层30由泡沫或保温棉制成。采用上述设置,制造成本低并且隔热效果良好。
在本实施例中,散热结构40包括第一散热板41、第二散热板42和连接板43,第一散热板41和第二散热板42间隔设置,连接板43位于第一散热板41和第二散热板42之间以将第一散热板41和第二散热板42连接,其中,第一散热板41设置在显示屏20上。采用上述设置,散热结构40表面积较大,这样可提高与空气的换热效果,从而提高对显示屏20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第一散热板41的朝向显示屏20的一侧具有多个齿形槽44,连接板43上具有通孔45。通过齿形槽44可进一步增大散热结构40表面积,通过设置通孔45,可使空气易于流动,提高散热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散热结构40呈工字型结构,散热结构40的长度方向沿竖直方向延伸。受热后的气体容易向上流动,通过上述设置,可减小阻力,便于空气流动。
在本实施例中,散热结构40为多个,多个散热结构40分布在散热腔内。通过设置多个散热结构40,可以使得显示屏20的不同位置均能起到良好的散热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散热结构40组成多个散热组,每个散热组中均具有呈多行多列设置的多个散热结构40。这样可增强散热效果,并且便于气体流动。
具体地,多个散热组包括左上散热组51,左下散热组52、右上散热组53和右下散热组54,其中,左上散热组51位于左下散热组52的上方,右上散热组53位于右下散热组54的上方,左上散热组51和右上散热组53在水平方向并排设置,左下散热组52和右下散热组54在水平方向并排设置。通过上述四个散热组,可对显示屏20的不同区域均进行良好的散热。
进一步地,左上散热组51中的散热结构40的尺寸小于左下散热组52中的散热结构40的尺寸,左上散热组51中的散热结构40的数量大于左下散热组52中的散热结构40的数量;右下散热组54中的散热结构40的尺寸小于右上散热组53中的散热结构40的尺寸,右下散热组54中的散热结构40的数量大于右上散热组53中的散热结构40的数量。散热结构40多的散热组中吸收的热量多,散热结构40少的散热组中吸收的热量少,热量不同会导致气体压力不同,通过上述布置,这样在没有外部主动吹风的情况下,散热腔内不同的区域会形成压力差,从而可使空气自行流动,便于外部空气进入散热腔内并从散热腔内流出,从而实现了热量的散出,保证对显示屏20的散热效果。
或者,左上散热组51中相邻两个散热结构40的间距小于左下散热组52中相邻两个散热结构40的间距,左上散热组51中的散热结构40的数量大于左下散热组52中的散热结构40的数量;右下散热组54中相邻两个散热结构40的间距小于右上散热组53中相邻两个散热结构40的间距,右下散热组54中的散热结构40的数量大于右上散热组53中的散热结构40的数量。采用此种布置方式,同样可在没有外部主动吹风的情况下,散热腔内不同的区域会形成压力差,从而可使空气自行流动,便于外部空气进入散热腔内并从散热腔内流出,从而实现了热量的散出。
为了便于理解本方案,下面进一步进行说明。
空调内机制冷运行且显示屏不工作时,空调内机中会产生很多凝露,这时与显示屏接触的面板体一侧温度较低,显示屏与面板体产生的空隙(即散热腔)温度降低会产生大量的凝露附着在面板体上和显示屏的背面,此刻启动显示屏后,会产生两种情况,一,显示屏的防水能力较低,凝露进入到显示屏中会破坏其中的电路,连电引起火灾;二,显示屏工作时背部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由于背部有凝露显示屏散热时受热不均匀会产生裂变,破坏显示屏。当显示屏工作时,显示屏背部将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不及时散热降温显示屏将因不能承受高温而破裂,所以需要对显示屏进行及时的散热。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屏与空调主体结合体主要由底壳部件、面板体、显示屏、隔热层和散热结构组等组成。其中面板体安装于底壳部件上,固定后在将显示屏安装于面板体上,其中间留有一定的空隙,在空隙中靠近面板体的一侧装有隔热层,可以保护空隙内的温度变化小,将散热结构锯齿侧安装于靠近显示屏的一侧,增大与显示屏的接触面积,吸收更多的热量。在面板体上贴隔热层对空隙进行保温,防止空调中的冷气进入到空隙中产生凝露,具体隔热材料的选取以及厚度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装。
本方案利用辐射传热较好的材料设计了工字型结构的散热结构对显示屏进行吸热降温,散热结构设计成一面为光滑面一面为锯齿面,锯齿面与空气接触面积较大,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因此锯齿面安装于靠近显示屏的一侧;锯齿面吸收热量通过中间的连接板传到光滑面进行散热(没有设计成锯齿面是减少散热风流的阻力),同时连接板设有通孔,进一步地加快散热结构的散热降温。
安装于显示屏与空调面板空隙中的散热结构,采用“大小不一,稀疏有差,竖直排列”的方法进行组装。当显示屏工作时,在外部环境的作用下对空隙中进行强行送风(下部送新风)进行散热时,这时散热结构的内部风流的流向如图2所示,风流从散热结构空隙通过并从上端和侧面的通风孔带走散热结构上的热量,降低空隙温度。
在没有外部作用送新风时,散热结构的安装排列就会起到作用。如图3所示,显示屏背后的热量被散热结构吸收后,安装较密的散热组吸收热量较多,安装较稀疏的散热组吸收热量相对较少,在空隙内部将会形成气压差,右侧较密散热组吸收的热量较多,气压较高,热空气向上流动,并带动上方安装较稀疏部分的空气向上流动,通过上方的通气孔流出,红色区域空气较少气压降低,外部的空气将被大气压挤压到空隙中,这样形成一个气体流动的循环,降低空隙中的温度;左侧安装与右侧正好相反,当左侧散热结构的温度较高时,气压增大,热空气将通过上方的通气孔挤压到空隙外,此时上下产生气压差,上方因流失部分空气气压小于下方,气压大的向气压较小的流动,下方的热量将上升到安装较密的地方,上方的气压再次增大,向空气外进行挤压出部分热空气,下方因流失较多的空气,气压小于大气压,大气压将外部相对于内部的冷空气通过下方的通气孔挤压进入空隙中,形成一个散热循环,降低空隙的温度,间接的降低显示屏的温度,同时不借用外部作用自身进行散热。
本方案的创新点包括:当空调器进行工作时,通过隔热层保证散热腔(面板体与显示屏之间的空隙)中温度变化较小,防止产生凝露;显示屏工作发热时,通过辐射传热材料形成的散热结构自行将热量引导到空隙中,通过散热结构的安装不同可自形成气流,将带动空隙中的热流快速流到空气中,快速降低显示屏的温度,同时散热结构引导空气快速通过空隙,便于空气交换,达到快速降温的目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空调主体(10),所述空调主体(10)用于换热;
显示屏(20),设置在所述空调主体(10)上,所述显示屏(20)和所述空调主体(10)之间具有散热腔;
隔热层(30),位于所述散热腔内,所述隔热层(30)设置在所述空调主体(10)的朝向所述显示屏(20)的一侧,所述隔热层(30)由隔热材料制成;
散热结构(40),位于所述散热腔内,所述散热结构(40)设置在所述显示屏(20)的朝向所述空调主体(10)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腔的侧壁上具有多个通风孔(11),每个所述通风孔(11)均与所述空调器的外部连通,多个所述通风孔(11)用于通风散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主体(10)的外壁上具有凹槽,所述凹槽形成所述散热腔;多个所述通风孔(11)沿所述散热腔的周向分布在所述空调主体(10)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
通风装置,所述通风装置的风口与多个所述通风孔(11)中的一部分通风孔(11)对应,以向所述散热腔内送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主体(10)包括底壳(12)和设置在所述底壳(12)上的面板体(13),所述显示屏(20)设置在所述面板体(13)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30)为板状结构,所述隔热层(30)由泡沫或保温棉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40)包括第一散热板(41)、第二散热板(42)和连接板(43),所述第一散热板(41)和所述第二散热板(42)间隔设置,所述连接板(43)位于所述第一散热板(41)和所述第二散热板(42)之间以将所述第一散热板(41)和所述第二散热板(42)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散热板(41)设置在所述显示屏(20)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板(41)的朝向所述显示屏(20)的一侧具有多个齿形槽(44),所述连接板(43)上具有通孔(45)。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40)呈工字型结构,所述散热结构(40)的长度方向沿竖直方向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40)为多个,所述多个散热结构(40)分布在所述散热腔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散热结构(40)组成多个散热组,每个所述散热组中均具有呈多行多列设置的多个所述散热结构(40)。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散热组包括左上散热组(51),左下散热组(52)、右上散热组(53)和右下散热组(54),其中,所述左上散热组(51)位于所述左下散热组(52)的上方,所述右上散热组(53)位于所述右下散热组(54)的上方,所述左上散热组(51)和所述右上散热组(53)在水平方向并排设置,所述左下散热组(52)和所述右下散热组(54)在水平方向并排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上散热组(51)中的散热结构(40)的尺寸小于所述左下散热组(52)中的散热结构(40)的尺寸,所述左上散热组(51)中的散热结构(40)的数量大于所述左下散热组(52)中的散热结构(40)的数量;
所述右下散热组(54)中的散热结构(40)的尺寸小于所述右上散热组(53)中的散热结构(40)的尺寸,所述右下散热组(54)中的散热结构(40)的数量大于所述右上散热组(53)中的散热结构(40)的数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上散热组(51)中相邻两个散热结构(40)的间距小于所述左下散热组(52)中相邻两个散热结构(40)的间距,所述左上散热组(51)中的散热结构(40)的数量大于所述左下散热组(52)中的散热结构(40)的数量;
所述右下散热组(54)中相邻两个散热结构(40)的间距小于所述右上散热组(53)中相邻两个散热结构(40)的间距,所述右下散热组(54)中的散热结构(40)的数量大于所述右上散热组(53)中的散热结构(40)的数量。
CN201911253530.6A 2019-12-09 2019-12-09 空调器 Pending CN1109400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53530.6A CN110940012A (zh) 2019-12-09 2019-12-09 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53530.6A CN110940012A (zh) 2019-12-09 2019-12-09 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40012A true CN110940012A (zh) 2020-03-31

Family

ID=69909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53530.6A Pending CN110940012A (zh) 2019-12-09 2019-12-09 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4001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95502A (zh) * 2020-08-07 2020-11-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95502A (zh) * 2020-08-07 2020-11-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35866B1 (ko) 공기 조화 장치 및 공기 조화 장치의 운전 방법
CN106958900B (zh) 一种强化对流式毛细管网辐射板及其换热方法
CN101922775B (zh) 具有被动式冷却的空调方法及其装置
CN206115385U (zh) 一种刀片服务器
JP2016217630A (ja) 放射空調システム
CN206977887U (zh) 一种机柜半导体冷却装置
JP5466738B2 (ja) ヒートポンプエアコンを利用した蓄熱型放射冷暖房システム
CN110940012A (zh) 空调器
CN108174588B (zh) 一种数据中心下送风列间空调及冷却系统
CN211400148U (zh) 空调器
CN2893528Y (zh) 电暖风机
JP2011176135A (ja) 電気制御盤の冷却方法及び冷却設備
CN205351918U (zh) 一种风冷冰箱的制冷模块
CN211931151U (zh) 服务器机柜和机房
CN201181135Y (zh) 一种半导体制冷装置及其应用
CN110608473A (zh) 一种带贯流风机的蓄能辐射末端及辐射换热设备
CN102967016A (zh) 蒸发冷却与半导体制冷联合的机房大小环境用空调系统
CN214800529U (zh) 一种冷却系统
CN206232720U (zh) 基因测序仪的制冷系统
CN204902020U (zh) 散热装置
JPH11132623A (ja) 冷却ユニット及び冷却ユニットを用いた冷蔵庫
CN220506985U (zh) 换气装置、室内机及风管式空调
CN218348753U (zh) 空调换热模块及空调机组
CN108488931A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2252988U (zh) 新型制冷凉风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