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06985U - 换气装置、室内机及风管式空调 - Google Patents

换气装置、室内机及风管式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06985U
CN220506985U CN202321815920.XU CN202321815920U CN220506985U CN 220506985 U CN220506985 U CN 220506985U CN 202321815920 U CN202321815920 U CN 202321815920U CN 220506985 U CN220506985 U CN 2205069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uct
air inlet
ventilation devic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1592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高华
李学瑞
郝本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1592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069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069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069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换气装置、室内机及风管式空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气装置,包括换气装置壳体和制冷单元,换气装置壳体具有进气风道,进气风道的一端连通室外空气,进气风道的另一端连通室内机主体的进气口;制冷单元位于进气风道,并连接进气风道的风道壁,用于对进气风道内的空气进行制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气装置,制冷单元能对进气风道内的空气进行制冷,降低室外空气的温度,减少室外空气与室内空气间的温差,也即,进气风道内的室外空气会经过制冷单元降温后进入至室内,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夏季等炎热季节,将室外空气引入至室内,导致的空调制冷效率下降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换气装置、室内机及风管式空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气装置、室内机及风管式空调。
背景技术
空调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内机安装在室内侧,室外机安装在室外侧。现有技术中,按照安装方式可将室内机划分为立式室内机、壁挂式室内机和风管式空调的室内机。其中,风管式空调的室内机因其占用室内有效空间较小,被广泛的推广使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室内机具备新风功能,也即,在室内机主体的进气口处连接一根新风管,通过将室外空气引进室内来实现上述新风功能。
然而,在夏季等炎热季节,由于室外空气(或可称新鲜空气)的温度明显高于室内空气的温度,因此,将室外空气引入室内,会降低空调的制冷效率,影响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换气装置、室内机及风管式空调,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夏季等炎热季节,将室外空气引入至室内,导致的空调制冷效率下降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换气装置,包括:换气装置壳体,具有进气风道,进气风道的一端连通室外空气,进气风道的另一端连通室内机主体的进气口;制冷单元,位于进气风道,并连接进气风道的风道壁,用于对进气风道内的空气进行制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制冷单元为半导体制冷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换气装置壳体具有排气风道,排气风道的一端连通室内空气,排气风道的另一端连通室外空气;半导体制冷片具有冷面和热面,冷面位于进气风道,热面位于排气风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还包括散热单元,位于排气风道,并连接热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散热单元的表面向外凸出设有散热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散热筋呈波浪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还包括送风单元,设于换气装置壳体,送风单元包括驱动部、进气风扇和排气风扇,进气风扇和排气风扇连接驱动部;其中,进气风扇位于进气风道,排气风扇位于排气风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进气风扇和排气风扇为离心风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室内机,包括:室内机主体,具有进气口;上述实施方式的换气装置,连通进气口。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风管式空调,包括:上述实施方式的换气装置;或,上述实施方式的室内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气装置、室内机及风管式空调,包括位于进气风道的制冷单元,制冷单元能对进气风道内的空气进行制冷,降低室外空气的温度,减少室外空气与室内空气间的温差,也即,进气风道内的室外空气会经过制冷单元降温后进入至室内,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夏季等炎热季节,将室外空气引入至室内,导致的空调制冷效率下降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换气装置的一个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换气装置的一个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换气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器的控制原理图。
附图标记:
100、换气装置;110、换气装置壳体;111、进气风道;112、排气风道;120、制冷单元;130、散热单元;140、送风单元;141、驱动部;142、进气风扇;143、排气风扇;200、室内机主体;210、机壳;211、进气口;212、出气口;220、蒸发器;230、室内风机;300、控制阀;400、温度传感器;500、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施方式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施方式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图1至图5展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气装置100、室内机及风管式空调,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气装置100,包括换气装置壳体110和制冷单元120,换气装置壳体110具有进气风道111,进气风道111的一端连通室外空气,进气风道111的另一端连通室内机主体200的进气口211;制冷单元120位于进气风道111,并连接进气风道111的风道壁,用于对进气风道111内的空气进行制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气装置100,包括位于进气风道111的制冷单元120,制冷单元120能对进气风道111内的空气进行制冷,降低室外空气的温度,减少室外空气与室内空气间的温差,也即,进气风道111内的室外空气会经过制冷单元120降温后进入至室内,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夏季等炎热季节,将室外空气引入至室内,导致的空调制冷效率下降的技术问题。
在本实施方式中,制冷单元120可为半导体制冷片。
具体实施时,由于半导体制冷片绿色环保,无需制冷剂,没有污染源,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不会影响用户的身体健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换气装置壳体110具有排气风道112,排气风道112的一端连通室内空气,排气风道112的另一端连通室外空气;半导体制冷片具有冷面和热面,冷面位于进气风道111,热面位于排气风道112。
可以理解的是,半导体制冷片是一种利用半导体材料的热电效应实现制冷的装置。其作用是将热量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从而实现降温(制冷)的目的。半导体制冷片的工作原理基于热电效应和晶体材料的特性。晶体材料可以在温度差的作用下产生电势差,利用此效应,半导体制冷片由两种不同类型的半导体材料组成,并在它们之间形成一个电势差。当电流通过制冷片时,一个半导体材料中的电子会得到能量,从而变得充满活力。这些能量充沛的电子穿越到另一个半导体材料中,并释放出热量。由于能量转移和热量释放的过程,热量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使得一个地方变得更冷,而另一个地方变得更热。
如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换气装置100还可包括散热单元130,位于排气风道112,并连接热面。
具体实施时,通过上述结构设置,能对热面进行散热,借由散热单元130,可将热面的热量传导至排气风道112中,从而实现对热面的散热。
在本实施方式中,散热单元130可为至少一个散热板,例如,散热板可为三个,三个散热板间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散热单元130的表面向外凸出设有散热筋。
具体实施时,通过上述结构设置,能增大散热单元130与排气风道112内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单元130对热面的散热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散热筋呈波浪型。
具体实施时,通过上述结构设置,能进一步增大散热单元130与排气风道112内的空气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散热单元130对热面的散热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换气装置100还可包括送风单元140,设于换气装置壳体110,送风单元140包括驱动部141、进气风扇142和排气风扇143,驱动部141可为电机,进气风扇142和排气风扇143连接驱动部141;其中,进气风扇142位于进气风道111,排气风扇143位于排气风道112。
具体实施时,驱动部141能驱动进气风扇142和排气风扇143转动,从而使进气风扇142和排气风扇143能进行运转;进气风扇142能提高进气速度;排气风扇143能提高排气速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进气风扇142和排气风扇143可为离心风扇。
具体实施时,由于离心风扇的风力较大,因此,通过上述结构设置,能进一步提高进气速度和排气速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电机可为常规的双输出轴电机,也即,电机具有两输出端,两输出端分别为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进气风扇142可连接第一输出端,排气风扇143可连接第二输出端。
具体实施时,通过上述结构设置,能实现一拖二,也即,一个电机带动两个风扇(进气风扇142和排气风扇143)一同运转,无需设置两个电机,也即,无需使进气风扇142和排气风扇143各连接一个电机,从而不仅能减小室内机的体积和重量,而且还能降低室内机的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室内机还可包括控制阀300,设于进气风道111。
具体实施时,由于在冬季,室外空气的温度通常低于室内空气的温度,若不设置控制阀300以断开室内与室外间空气的连通,则室外空气会传导致室内,从而降低室内温度,使人们感到很冷。
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换气装置100还可包括温度传感器400和控制器500,温度传感器400设于进气风道111,用于检测进气风道111内的空气的温度;控制器500连接控制阀300和温度传感器400,用于在温度传感器400检测到进气风道111内的空气的温度低于预设温度值(例如5摄氏度)的状态下关闭控制阀300。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室内机,包括室内机主体200和上述实施方式的换气装置100,室内机主体200具有进气口211;换气装置100连通进气口211;其中,换气装置100包括换气装置壳体110和制冷单元120,换气装置壳体110具有进气风道111,进气风道111的一端连通室外空气,进气风道111的另一端连通室内机主体200的进气口211;制冷单元120位于进气风道111,并连接进气风道111的风道壁,用于对进气风道111内的空气进行制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室内机,包括位于进气风道111的制冷单元120,制冷单元120能对进气风道111内的空气进行制冷,降低室外空气的温度,减少室外空气与室内空气间的温差,也即,进气风道111内的室外空气会经过制冷单元120降温后进入至室内,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夏季等炎热季节,将室外空气引入至室内,导致的空调制冷效率下降的技术问题。
在本实施方式中,室内机主体200可包括机壳210、蒸发器220和室内风机230,进气口211设于机壳210的后侧,机壳210的前侧具有出气口212;蒸发器220设于机壳210内;室内风机230设于机壳210内,自机壳210的前侧至机壳210的后侧,蒸发器220和室内风机230依次排布,其中,室内风机230可为贯流风机。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风管式空调,包括:上述实施方式的换气装置100;或,上述实施方式的室内机。
换气装置100和室内机的具体结构、工作原理以及有益效果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方式”、“具体方式”、或“一些方式”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方式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方式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方式。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方式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方式以及不同实施例或方式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换气装置壳体(110),具有进气风道(111),所述进气风道(111)的一端连通室外空气,所述进气风道(111)的另一端连通室内机主体(200)的进气口(211);
制冷单元(120),位于所述进气风道(111),并连接所述进气风道(111)的风道壁,用于对所述进气风道(111)内的空气进行制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单元(120)为半导体制冷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气装置壳体(110)具有排气风道(112),所述排气风道(112)的一端连通室内空气,所述排气风道(112)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室外空气;
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具有冷面和热面,所述冷面位于所述进气风道(111),所述热面位于所述排气风道(1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单元(130),位于所述排气风道(112),并连接所述热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单元(130)的表面向外凸出设有散热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筋呈波浪型。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送风单元(140),设于所述换气装置壳体(110),所述送风单元(140)包括驱动部(141)、进气风扇(142)和排气风扇(143),所述进气风扇(142)和所述排气风扇(143)连接所述驱动部(141);
其中,所述进气风扇(142)位于所述进气风道(111),所述排气风扇(143)位于所述排气风道(1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风扇(142)和所述排气风扇(143)为离心风扇。
9.一种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室内机主体(200),具有进气口(211);
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换气装置,连通所述进气口(211)。
10.一种风管式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换气装置;或,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室内机。
CN202321815920.XU 2023-07-11 2023-07-11 换气装置、室内机及风管式空调 Active CN2205069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15920.XU CN220506985U (zh) 2023-07-11 2023-07-11 换气装置、室内机及风管式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15920.XU CN220506985U (zh) 2023-07-11 2023-07-11 换气装置、室内机及风管式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06985U true CN220506985U (zh) 2024-02-20

Family

ID=898659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15920.XU Active CN220506985U (zh) 2023-07-11 2023-07-11 换气装置、室内机及风管式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069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3240256A (ja) 熱電モジュールを用いた空気調和機
CN203432016U (zh) 台式便携半导体制冷空调
CN113266884B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JPH0642852A (ja) 熱電半導体素子を利用した熱電式冷蔵/温蔵兼用装置
CN216897531U (zh) 空调器
CN100408926C (zh) 具有热回收功能的热电新风机
CN220506985U (zh) 换气装置、室内机及风管式空调
CN208059170U (zh) 制冷制热系统及其末端装置
CN217423709U (zh) 一种新散热结构的冰箱
KR200408403Y1 (ko) 측면 혹은 배면에 열교환장치가 구비된 직립형 냉난방기
CN110345582A (zh) 制冷制热系统及其末端装置
CN202955804U (zh) 基于蒸发冷却与半导体制冷联合运行的机房大小环境空调
CN215765514U (zh) 一种自然冷空调
CN210717911U (zh) 一种简易空调装置
CN109631202A (zh) 一种蓄热/蓄冷式双流程半导体空调装置
CN220321522U (zh) 一种具有制冷制热功能的独立双风道驱动的吊顶排气装置
CN220655289U (zh) 智能床罩及其主机
CN218820681U (zh) 窗式空调器
CN201938016U (zh) 进风口结构改良的电柜空调
CN219713544U (zh) 空调器、空调器室外机及其冷却装置
CN220152859U (zh) 制冷空调扇
CN221098732U (zh) 一种冷凝器及应用有该冷凝器的制冷吸油烟机
CN216346537U (zh) 空气调节设备
CN212618695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5260423U (zh) 空调器用新风送风管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