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33251A - 处理系统以及记录介质 - Google Patents

处理系统以及记录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33251A
CN110933251A CN201910175384.3A CN201910175384A CN110933251A CN 110933251 A CN110933251 A CN 110933251A CN 201910175384 A CN201910175384 A CN 201910175384A CN 110933251 A CN110933251 A CN 1109332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cessing
registration
operator
registration process
operator ope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7538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晃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9332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332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4Secrecy systems
    • H04N1/4406Restricting access, e.g. according to user identity
    • H04N1/4413Restricting access, e.g. according to user identity involving the use of passwords, ID codes or the like, e.g. PI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H04N1/00411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the display also being used for user input, e.g. touch scree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H04N1/00413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using menus, i.e. presenting the user with a plurality of selectable op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77Indicating status, e.g. of a job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82Output means outputting a plurality of job set-up options, e.g. number of copies, paper size or resolu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501Tailoring a user interface [UI] to specific requirements
    • H04N1/00503Customising to a particular machine or model, machine function or appl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处理系统以及记录介质,与根据操作者的操作来一律执行预先登记的登记处理的情况相比,抑制尽管操作者并未意图但仍执行登记处理的情况。本发明的处理系统包括:探测部,对操作者操作进行探测,所述操作者操作是由操作者进行的操作,且是将记录介质配置至图像处理装置的操作者操作或移动图像处理装置的一部分的操作者操作;以及控制部,根据所探测到的操作者操作,进行预先登记的登记处理的执行,并且对于一部分登记处理,不进行与操作者操作相应的执行,或者在进行了特定处理后才进行一部分登记处理的执行。

Description

处理系统以及记录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系统以及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揭示了一种处理:当探测部探测到事态时,显示与根据输入部所受理的识别信息而确定的用户相应的应用软件(application software)的画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7-20257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若将操作者的操作即操作者操作、与预先登记的登记处理相关联,根据操作者操作来执行登记处理,则操作者无须进行登记处理的选择操作等便能够实现登记处理的执行,操作者的便利性提高。但另一方面,此情况下容易引起下述问题,即,尽管操作者并未意图,但仍执行登记处理。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与根据操作者的操作来一律执行预先登记的登记处理的情况相比,抑制尽管操作者并未意图但仍执行登记处理的情况。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是一种处理系统,其包括:探测部,对操作者操作进行探测,所述操作者操作是由操作者进行的操作,且是将记录介质配置至图像处理装置的操作者操作或移动所述图像处理装置的一部分的操作者操作;以及控制部,根据所探测到的操作者操作,进行预先登记的登记处理的执行,并且对于一部分登记处理,不进行与操作者操作相应的执行,或者在进行了特定处理后才进行所述一部分登记处理的执行。
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处理系统,其中,所述控制部通过不进行所述操作者操作与所述一部分登记处理的关联,从而对所述一部分登记处理不进行与所述操作者操作相应的执行。
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处理系统,其中,所述控制部通过限制所述一部分登记处理的执行,从而对所述一部分登记处理不进行与所述操作者操作相应的执行。
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处理系统,其中,所述控制部对于伴随朝向外部的信息发送的登记处理,不进行与所述操作者操作相应的执行。
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处理系统,其中,所述控制部对于伴随朝向外部的信息发送的登记处理中的、伴随朝向操作所述图像处理装置的操作者的信息发送的登记处理,进行与所述操作者操作相应的执行。
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处理系统,其中,所述控制部对于进行印刷处理的登记处理且满足预定条件的登记处理,不进行与所述操作者操作相应的执行。
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6所述的处理系统,其中,所述控制部对于印刷数超过预定数的登记处理,不进行与所述操作者操作相应的执行。
技术方案8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6所述的处理系统,其中,所述控制部对于进行多色印刷的登记处理,不进行与所述操作者操作相应的执行。
技术方案9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处理系统,其中,所述控制部对于所述一部分登记处理,在进行所述一部分登记处理的处理内容的通知处理后,进行所述一部分登记处理的执行。
技术方案10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9所述的处理系统,其中,所述控制部进行所述一部分登记处理的处理内容的所述通知处理,并进一步在有来自响应者的响应时,进行所述一部分登记处理的执行。
技术方案11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10所述的处理系统,其中,即使无来自响应者的响应,当经过预定的时间时,所述控制部仍进行所述一部分登记处理的执行。
技术方案12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处理系统,其中,所述控制部对于与所述登记处理的执行结果相关的信息的关联目标是操作所述图像处理装置的操作者以外的所述登记处理,不进行与所述操作者操作相应的执行。
技术方案13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处理系统,其中,所述控制部对于即使不进行用户认证也能执行的所述登记处理,不进行与所述操作者操作相应的执行。
技术方案14所述的发明是一种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用于存储程序,所述程序用于使计算机实现下述功能:探测功能,对操作者操作进行探测,所述操作者操作是由操作者进行的操作,且是将记录介质配置至图像处理装置的操作者操作或移动所述图像处理装置的一部分的操作者操作;以及控制功能,根据所探测到的操作者操作,进行预先登记的登记处理的执行,并且对于一部分登记处理,不进行与操作者操作相应的执行,或者在进行了特定处理后才进行所述一部分登记处理的执行。
[发明的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的发明,与根据操作者的操作来一律执行预先登记的登记处理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尽管操作者并未意图但仍执行登记处理的情况。
根据技术方案2的发明,对于一部分登记处理,能够不进行与操作者操作相应的执行。
根据技术方案3的发明,对于一部分登记处理,能够不进行与操作者操作相应的执行。
根据技术方案4的发明,对于有可能向第三者输出信息的登记处理,能够不进行与操作者操作相应的执行。
根据技术方案5的发明,对于向第三者输出信息的可能性低的登记处理,可进行与操作者操作相应的执行。
根据技术方案6的发明,对于满足预定条件的印刷处理,能够不进行与操作者操作相应的执行。
根据技术方案7的发明,对于印刷数超过预定数的印刷处理,能够不进行与操作者操作相应的执行。
根据技术方案8的发明,对于进行多色印刷的印刷处理,能够不进行与操作者操作相应的执行。
根据技术方案9的发明,与不进行处理内容的通知处理而进行登记处理的执行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尽管操作者并未意图但仍执行登记处理的情况。
根据技术方案10的发明,与一旦进行处理内容的通知处理便一律地进行登记处理的执行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尽管操作者并未意图但仍执行登记处理的情况。
根据技术方案11的发明,与以来自响应者的响应为条件来进行登记处理的执行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操作者的便利性。
根据技术方案12的发明,与根据操作者操作来执行跟登记处理的执行结果相关的信息关联于操作者以外的处理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跟登记处理的执行结果相关的信息关联于操作者以外的情况。
根据技术方案13的发明,与即使不进行用户认证也可根据操作者操作来执行登记处理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无法确定进行了成为执行登记处理的原因的操作者操作的人的情况。
根据技术方案14的发明,与根据操作者的操作来一律执行预先登记的登记处理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尽管操作者并未意图但仍执行登记处理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前侧(前表面侧)观察图像形成装置时的图。
图2是表示控制部的硬件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显示装置中的显示例的图。
图4的(A)~图4的(C)是表示制作一键(one touch)选择用按钮时的显示画面的图。
图5是表示操作者操作与登记处理的关联时所执行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操作者操作与登记处理的关联时所执行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操作者操作与登记处理的关联时所执行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探测到操作者操作时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探测到操作者操作时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符号的说明
1:图像形成装置
200:控制部
S1:原稿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从前侧(前面侧)观察图像形成装置1时的图。
在作为图像处理装置的一例的所述图像形成装置1中,设有装置本体1E,进而,在所述装置本体1E上,设有读取原稿图像的图像读取装置100。
而且,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设有用于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150。进而,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设有用于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的各功能部的控制部200。
而且,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设有多个纸张收容装置300。在所述纸张收容装置300中,收容有供给至图像形成部150的纸张。
进而,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设有受理来自操作者的指示的操作受理部400。在所述操作受理部400中,设有包含触控面板(touch panel)的显示装置410。
此处,图像形成装置1具有包含控制部200、显示装置410等多个功能部的处理系统,由所述处理系统来执行后述的处理。
在图像读取装置100中,设有用于读取原稿(未图示)上形成的图像的图像读取部(未图示)。图像读取部是使用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等影像传感器(image sensor)来进行原稿上所形成的图像的读取。
进而,本实施方式中,设有通过图像读取部将原稿送往图像读取位置的原稿送给装置190。
作为记录介质的一例的原稿被放置于(被配置于)原稿送给装置190中的符号190A所示的部分。原稿送给装置190将所放置的原稿逐张地送往所述图像读取位置。
进而,在图像读取装置100中,设有原稿传感器S1。
作为探测部的一例的所述原稿传感器S1探测原稿向图像读取装置100中的设置(配置)。换言之,原稿传感器S1是由操作者所进行的操作即操作者操作的一例,探测原稿的配置操作。
原稿送给装置190以后侧的端部(位于图中纸面里侧的端部)为中心而旋转。
当操作者使原稿送给装置190的前侧端部朝向上方移动时,原稿送给装置190朝向上方移动,由此,露出包含透明玻璃的原稿台。
在未使用原稿送给装置190的情况下(进行原稿台上的原稿的读取的情况下),将原稿配置于所述原稿台上。
作为图像形成部件的一例的图像形成部150是使用所谓的电子照相方式,来进行对纸张的图像形成。另外,图像形成的方式并不限于电子照相方式,也可使用喷墨(inkjet)方式等其他方式。
在利用图像形成部150的图像形成时,从设有多个的纸张收容装置300中的任一个进行纸张的送出,如箭头1A所示,将所述纸张供给至图像形成部150。
并且,在通过图像形成部150进行对纸张的图像形成后,在纸张装载部71上装载图像形成后的纸张。
在各个纸张收容装置300中设有把手301,在补充纸张等时,由操作者抓持所述把手301而朝图中箭头1B所示的一方向抽出。并且,当对纸张收容装置300补充纸张等结束时,朝向与一方向相反的方向按压(朝向图像形成装置1的后侧按压)纸张收容装置300,从而纸张收容装置300返回原本的位置。
图2是表示控制部200的硬件结构的图。
控制部200包含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102、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103及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104。
ROM103存储有由CPU102所执行的控制程序。CPU102读出存储在ROM103中的控制程序,将RAM104作为作业区域(area)来执行控制程序。
当由CPU102执行控制程序时,对图像形成装置1的各功能部进行控制。
另外,由CPU102所执行的程序能以存储在磁记录介质(磁带、磁盘等)、光记录介质(光盘等)、光磁记录介质、半导体存储器等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中的状态而提供给图像形成装置1。
而且,由CPU102所执行的程序也可使用国际互联网(Internet)等通信方式而下载(download)到图像形成装置1中。
图3是表示显示装置410上的显示例的图。
在显示装置410上,通常显示有图3所示的主(home)画面。
在此主画面上,显示有多个选择用按钮(图标(icon))21,通过由用户来选择(按压)此选择用按钮21中的任一个,从而执行与选择用按钮21关联的处理。
具体而言,图3所示的示例中,作为选择用按钮21,显示有用于选择下述中的任一个的选择用按钮21,即:“复印”、“保存到箱”、“复印ID卡”、“访问介质(media access)”、“邮件(mail)”、“打印”、“保存到PC”、“传真(FAX)”。
并且,本实施方式中,当由用户选择所述选择用按钮21中的任一个时,进一步显示用于进行详细设定的画面。随后,由用户按压开始按钮等预定按钮,由此,开始复印等处理。
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除了已准备的选择用按钮21以外,还能够由用户制作新的选择用按钮21。
更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制作一键选择用按钮21,所述一键选择用按钮21是并不每次都进行详细设定便能够开始处理的执行的选择用按钮21。
附言之,能够制作如下所述的一键选择用按钮21,即,只要进行例如一次对显示画面(触控面板)的操作,便开始处理且此处理进行至最后为止。
若作进一步说明,则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者能够登记自身所希望的内容的处理,操作者在登记所述希望的处理时,与登记的所述处理关联地制作一键选择用按钮21。并且,在显示装置410上显示所制作的所述一键选择用按钮21。
并且,本实施方式中,当显示于显示装置410的所述一键选择用按钮21受到选择时,执行与所述选择用按钮21相关联地予以登记的处理(以下称作“登记处理”)。
此处,当操作者要制作一键选择用按钮21时(要进行登记处理的登记时),操作者选择在图4(表示了制作一键选择用按钮21时的显示画面的图)的(A)中位于图中右上的齿轮状的记号(符号9A所示的记号)。由此,切换为图4的(B)所示的显示画面。
在图4的(B)所示的所述显示画面上,由用户输入制作一键选择用按钮21时所需的信息(执行登记处理时所需的信息)。
图4的(A)及图4的(B)所示的显示画面是制作与邮件发送相关的一键选择用按钮21时的显示画面,在所述显示画面上,由操作者输入收件人等信息或发送方法等信息。
当用户对图4的(A)及图4的(B)所示的显示画面的输入结束时,由用户按下在图4的(B)的显示画面上位于右上的“制作”按钮。
由此,显示切换为图4的(C)所示的显示画面,在显示画面上,如符号9E所示,新制作“一键邮件发送”这个一键选择用按钮21。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此时,进行邮件发送的登记处理是与所述一键选择用按钮21相关联地予以登记。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对一键选择用按钮21的关联的登记处理,有即时执行型的登记处理(以下称作“即时型登记处理”)、与确认型的登记处理(以下称作“确认型登记处理”)。
所谓即时型登记处理,是指如下所述的登记处理,即:当进行一次一键选择用按钮21的选择时,即使无操作者追加的输入操作,仍会进行处理至最后为止。
所谓确认型登记处理,是指如下所述的登记处理,即:当进行一键选择用按钮21的选择时,首先显示表示登记处理的处理内容的画面,然后,在有来自操作者的进一步指示时(有来自操作者的响应时),才开始执行。
进而,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将由操作者所进行的操作即操作者操作、与登记处理(即时型登记处理或确认型登记处理)相关联地予以登记。
并且,本实施方式中,当操作者执行已进行所述关联的操作者操作时,执行与所述操作者操作相关联地登记的登记处理。
此时,即使操作者不进行一键选择用按钮21的选择操作,仍可进行登记处理的执行。
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传感器等来进行操作者操作的探测。并且,当探测到操作者操作时,执行与所述操作者操作关联地登记的登记处理。此时,操作者无须进行一键选择用按钮21的选择,便可进行登记处理的执行。
更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中,进行向图像读取装置100中配置原稿这一操作者操作与登记处理的关联,当由原稿传感器S1(参照图1)探测到原稿向图像读取装置100中的配置时,执行登记处理。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以下述情况为一例来进行说明,即,在有向图像读取装置100中配置原稿的操作者操作时,进行登记处理的执行,但作为操作者操作,并不限于配置原稿的操作。
除此以外,例如也可在探测到纸张收容装置300(参照图1)的抽出操作或者使原稿送给装置190朝向上方移动的操作等、移动图像形成装置1的一部分的操作者操作时,执行登记处理。
此外,若无任何限制而根据操作者操作来进行登记处理的执行,则可能引起尽管操作者并未意图但仍执行登记处理的情况。
例如,若操作者将原稿放置于图像读取装置100中,则会一律执行登记处理,因此,此时可能引起尽管操作者原本并未意图,但仍执行登记处理的情况。
因此,如以下所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部200对于一部分登记处理,不进行与操作者操作相应的执行。
更具体而言,控制部200例如对于一部分登记处理,不进行与操作者操作的关联(对应),或者限制所述一部分登记处理的执行,由此,不进行与操作者操作相应的登记处理的执行。
而且,控制部200例如对于一部分登记处理,并不直接以所登记的内容来进行处理,而是在追加进行特定的处理后,才进行所述一部分登记处理的执行。
图5~图7是表示在操作者操作与登记处理的关联时所执行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更具体而言,所述图5~图7中,表示在向图像读取装置100中配置原稿的操作者操作与登记处理的关联时所执行的处理流程。
此处理中,首先,由操作者从预先登记的多个登记处理中,选择进行对操作者操作的关联的登记处理(步骤S101)。
换言之,由进行登记处理的选择的选择者从多个登记处理中,选择对操作者操作进行关联的登记处理。
继而,控制部200获取所选择的所述登记处理(以下称作“选择登记处理”)的信息(步骤S102)。
具体而言,控制部200获取所述选择登记处理的处理内容、或者关于所述选择登记处理是即时型登记处理还是确认型登记处理的信息。
继而,控制部200判断选择登记处理是否为即时型登记处理(步骤S103)。
并且,控制部200在步骤S103中判断为并非即时型登记处理时(为确认型登记处理时),将操作者操作与选择登记处理相关联地予以登记(步骤S104)。
另一方面,控制部200在步骤S103中判断选择登记处理为即时型登记处理时,判断选择登记处理是否为伴随朝向外部的信息发送的登记处理(步骤S105)。
并且,控制部200在步骤S105中判断选择登记处理为伴随朝向外部的信息发送的登记处理时,判断选择登记处理是否为朝向操作图像形成装置1的操作者自身的信息发送的登记处理(步骤S106)。
更具体而言,在步骤S106中,控制部200判断通过选择登记处理而发送的信息的发送目标是否仅为在步骤S101中进行了所述选择登记处理的选择的选择者。
附言之,控制部200判断通过选择登记处理而发送的信息的发送目标、与在步骤S101中进行了所述选择登记处理的选择的选择者是否一致。
并且,控制部200在步骤S106中判断为通过选择登记处理而发送的信息的发送目标仅为进行了所述选择登记处理的选择的选择者时,前进至步骤S104的处理,将操作者操作与选择登记处理相关联地予以登记。
另外,以上省略了说明,但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者(选择登记处理的选择者)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操作之前,进行用户认证,由此,图像形成装置1获取操作者(选择者)的姓名等用于确定所述操作者的信息即操作者信息(选择者信息)。
通过选择登记处理而发送的信息的发送目标是否仅为进行所述选择登记处理的选择的选择者的判断,是通过对与所述选择登记处理关联的关于收件人的信息、与通过所述用户认证而获得的操作者信息进行比较来进行。
并且,若通过关于收件人的信息而确定的人、与通过根据用户认证所获得的操作者信息而确定的人一致,则判断通过选择登记处理而发送的信息的发送目标仅为进行了选择登记处理的选择的选择者。
此处,若通过选择登记处理而发送的信息的发送目标与所述选择者不同,则对选择者以外的第三者发送信息。
因此,本实施方式中,若通过选择登记处理而发送的信息的发送目标与选择者不同,则不进行步骤S104中的关联(操作者操作与选择登记处理的关联),而进行步骤S107以后的处理。
若在步骤S105中判断选择登记处理并非伴随朝向外部的信息发送的登记处理,或者,若在步骤S106中判断通过选择登记处理而发送的信息的发送目标与选择者不同,则前进至步骤S107的处理。
在步骤S107中,控制部200判断选择登记处理是否为进行印刷处理的登记处理。并且,控制部200在判断选择登记处理是进行印刷处理的登记处理时,前进至步骤S108以后的处理,判断选择登记处理是否为满足预定的印刷条件的印刷处理。
具体而言,控制部200判断选择登记处理是否为在图像读取装置100中进行读取的原稿的张数为N张(预定的张数)以上的登记处理(读取了N张以上的原稿后进行印刷处理的登记处理)(步骤S108)。
并且,控制部200在判断为并非原稿的张数为N张以上的登记处理时,前进至步骤S109的处理。
在步骤S109中,控制部200判断选择登记处理是否为印刷份数为N份以上的登记处理。换言之,控制部200判断选择登记处理是否为进行印刷数超过预定数的印刷处理的登记处理。
并且,控制部200在判断为并非印刷份数为N份以上的登记处理时,判断选择登记处理是否为进行多色印刷的登记处理(步骤S110)。
并且,控制部200在判断选择登记处理并非进行多色印刷的登记处理时,即,在选择登记处理为进行单色印刷的登记处理时,判断选择登记处理是否为伴随费用支付的登记处理(步骤S111)。
此处,若将操作者操作与伴随费用支付的登记处理相关联,则例如在操作者无意识地进行操作者操作时,尽管操作者操作并不是有意图的,但仍会产生费用。
因此,本实施方式中,若选择登记处理是伴随费用支付的登记处理,前进至步骤S113以后的处理(不前进至步骤S104的处理),不进行操作者操作与选择登记处理的关联。
若在步骤S111中判断为选择登记处理并非伴随费用支付的登记处理,则前进至步骤S112的处理。
在步骤S112中,控制部200判断选择登记处理是否为设定有印刷数上限的登记处理且当超过此上限时无法再进行印刷的登记处理(步骤S112)。
并且,控制部200在判断为并非设定有印刷数上限的登记处理时,前进至步骤S104的处理,将操作者操作与选择登记处理相关联地予以登记。
此处,若选择登记处理是设定有印刷数上限且当超过此上限时无法再进行印刷的登记处理,则有可能产生下述事态:当操作者无意识地进行了操作者操作时,操作者无意识地使印刷数超过上限而无法再印刷。
因此,本实施方式中,对于设定有印刷数上限的登记处理,前进至步骤S113以后的处理,不进行对操作者操作的关联。
若在步骤S107中判断选择登记处理并非进行印刷处理的登记处理,或者若在步骤S108~步骤S112的任一步骤中作出了肯定判断,则前进至步骤S113的处理。
步骤S113中,控制部200判断选择登记处理是否为在登记处理的执行时不需要用户认证的登记处理(以下称作“无需认证登记处理”)。
并且,控制部200在步骤S113中判断选择登记处理并非无需认证登记处理时,即,选择登记处理为需要用户认证的登记处理时,前进至步骤S104的处理,将操作者操作与选择登记处理相关联地予以登记。
另一方面,若在步骤S113中判断选择登记处理为无需认证登记处理,则前进至步骤S114以后的处理。
此处,若选择登记处理为需要用户认证的登记处理,则当根据操作者操作而执行了所述登记处理时,随后确定进行成为所述执行的原因的操作者操作的操作者。
附言之,由于要在执行登记处理之前进行用户认证,因此可确定进行了成为所述登记处理的原因的操作者操作的操作者。
此处,设想下述情况:在未进行用户认证的状态下,操作者无意识地执行了登记处理(操作者未意识到登记处理而进行了与操作者操作相符的操作,从而无意识地执行了登记处理)。
此时,若未进行用户认证,则所述登记处理是由何者进行便不明确,随后,有可能无法确定执行了登记处理者。
因此,本实施方式中,若选择登记处理为无需认证登记处理,则不进行操作者操作与选择登记处理的关联(前进至步骤S114以后的处理),从而抑制无法确定执行登记处理者的情况。
另一方面,若选择登记处理并非无需认证登记处理,则即使无意识地执行了登记处理,也能确定执行所述登记处理者,因此进行操作者操作与登记处理的关联。
另外,用户认证例如是通过用户在开始操作者操作之前,将自身持有的ID卡伸向图像形成装置1,或者对图像形成装置1输入密码(password)(用户代码(user code))而进行。由此,图像形成装置1确定进行操作者操作的人。
在步骤S114中,控制部200判断关于选择登记处理的信息的关联目标是否为在步骤S101中进行了所述选择登记处理的选择的选择者。
更具体而言,控制部200判断与选择登记处理的执行次数相关的信息的关联目标是否为在步骤S101中进行了所述选择登记处理的选择的选择者。
换言之,控制部200判断关于选择登记处理的信息的关联目标是否为操作图像形成装置1的操作者。
并且,若在步骤S114中判断关于选择登记处理的信息的关联目标为选择者,则前进至步骤S115,判断选择登记处理是否为印刷数超过预定数的登记处理。附言之,控制部200判断选择登记处理是否为印刷数多的登记处理。
并且,若在步骤S115中判断为并非印刷数超过预定数的登记处理(若为印刷数少的登记处理),则前进至步骤S104的处理,控制部200将操作者操作与选择登记处理相关联地予以登记。
另一方面,若在步骤S114中判断关于选择登记处理的信息的关联目标并非选择者,即,若关于选择登记处理的信息的关联目标为选择者以外的第三者,则前进至步骤S116以后的处理。
而且,若尽管关于选择登记处理的信息的关联目标为选择者,但在步骤S115中判断为印刷数超过预定数的登记处理,则前进至步骤S116的处理。
此处,将登记处理的执行次数等信息(印刷次数等信息)(与执行结果相关的信息)关联于特定者,随后,有时会向所述特定者进行费用的请求等。
此处,关联目标与选择者不同,则意味着是实际接受费用请求者以外的人进行登记处理的选择,并进行操作者操作与登记处理的关联。
因此,本实施方式中,此时(实际接受费用请求者以外的人进行操作者操作与选择登记处理的关联时),不进行步骤S104中的关联,而前进至步骤S116以后的处理。
另一方面,若是实际接受费用请求者进行操作者操作与选择登记处理的关联,则实际接受费用请求者自身将进行所述关联,因此进行步骤S104中的关联。
在步骤S116中,控制部200判断是否进行了不进行操作者操作与选择登记处理的关联(对应)的设定。并且,若进行了此设定,则控制部200不进行操作者操作与选择登记处理的关联(步骤S117)。
换言之,控制部200在步骤S117中不进行操作者操作与选择登记处理的关联,对于所述选择登记处理,不进行与操作者操作相应的执行。
附言之,本实施方式中,跟操作者操作与选择登记处理的关联相关的最终处理的内容是由设定者预先设定。
并且,如上所述,若预先进行了不进行操作者操作与登记处理的关联的设定,则控制部200如上所述,不进行操作者操作与选择登记处理的关联。
另一方面,若在步骤S116中判断为并未进行不进行操作者操作与登记处理的关联的设定,则前进至步骤S118的处理。
在步骤S118中,控制部200判断是否进行了变更为确认型登记处理后进行登记的设定。附言之,控制部200判断是否进行了下述设定,即,在将选择登记处理变更为确认型登记处理后,进行操作者操作与所述选择登记处理的关联。
并且,控制部200在进行了变更为确认型登记处理后进行登记的设定时,将选择登记处理变更为确认型登记处理后,将操作者操作与所述选择登记处理相关联地予以登记(步骤S119)。
换言之,控制部200将即时型登记处理的选择登记处理变更为确认型登记处理后,将操作者操作与所述选择登记处理相关联地予以登记。
此时,当随后探测到所述操作者操作并执行登记处理时,控制部200首先进行所述登记处理的处理内容的通知处理。更具体而言,控制部200通过显示装置410(参照图1)来进行登记处理的处理内容的通知处理。
并且,控制部200在有来自操作者(响应者)的响应时,进行所述登记处理的执行。
附言之,根据随后进行的操作者操作而执行的所述登记处理最初为即时执行型的选择登记处理,是原本只要将原稿置于原稿送给装置190,便完成所有处理的登记处理。
但是,如上所述,当变更为确认型登记处理而登记时,则要追加进行处理内容的通知处理等特定处理后,才执行登记处理。
另一方面,若在步骤S118中判断为并未进行变更为确认型登记处理后进行登记的设定,则前进至步骤S120的处理。
在步骤S120中,控制部200判断是否进行了下述设定,即,在针对操作者操作的选择登记处理的登记时(将操作者操作与选择登记处理相关联地予以登记时),进行通知处理。
并且,控制部200在步骤S120中判断为进行了进行通知处理的设定时,则通过显示装置410对操作者进行将操作者操作与选择登记处理相关联地予以登记的意旨的通知(步骤S121)。随后,控制部200将操作者操作与选择登记处理相关联地予以登记(步骤S121)。
另外,在此通知时,优选的是,控制部200通知选择登记处理的内容。
另一方面,若在步骤S120中判断为并未进行执行通知处理的设定,则前进至步骤S122的处理。
在步骤S122的处理中,控制部200启动(ON)表示在登记处理执行时进行警告(通知处理)的标记(flag)。换言之,控制部200将表示在登记处理执行时进行警告(通知处理)的信息关联于选择登记处理。
继而,控制部200将操作者操作与选择登记处理相关联地予以登记(步骤S123)。
图8、图9是表示在执行了所述步骤S101~步骤S123的处理后,探测到操作者操作时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当探测到操作者操作时(步骤S201),控制部200进行与所述操作者操作关联的登记处理的检索,确定与所述操作者操作关联的登记处理(步骤S202)。
另外,对于进行所述步骤S117的处理而未进行与操作者操作的关联的登记处理,在步骤S202的确定处理中无法确定。
继而,控制部200获取关于所确定的登记处理(以下称作“确定登记处理”)的信息(步骤S203)。
并且,控制部200判断标记是否被启动(步骤S204),若标记被启动,则在进行警告处理之后执行所述登记处理(步骤S205)。
换言之,此时,控制部200并非直接进行确定登记处理,而是在进行作为特定处理的一例的警告处理之后,执行所述确定登记处理。
更具体而言,控制部200进行通过显示装置410来通知(显示)确定登记处理的处理内容的处理,随后执行所述确定登记处理。
另一方面,若在步骤S204中判断为标记并未启动,则控制部200判断确定登记处理是否为即时型登记处理(步骤S206)。
并且,若在步骤S206中判断为并非即时型登记处理,则控制部200执行确定登记处理(步骤S220)。
具体而言,此时,由于登记处理为确认型登记处理,因此控制部200进行确定登记处理的处理内容的通知处理,若有来自操作者(响应者)的进一步响应,则执行所述确定登记处理。
此处,本实施方式中,有时如所述步骤S118、步骤S119所示,将最初为即时型登记处理的登记处理登记为确认型的登记处理。此时,将在步骤S220中执行最初为即时型登记处理的所述登记处理(以下称作“类型变更后登记处理”)。
此时,所述类型变更后登记处理并非直接执行最初的处理内容(并非直接执行为即时型登记处理时的处理内容),而是在进一步进行特定处理后执行。
更具体而言,进行处理内容的通知处理,并在有来自操作者(响应者)的进一步响应后执行。
另外,也可为:在步骤S220中,当进行确定登记处理的执行时,若所述确定登记处理为类型变更后登记处理,则即使无来自操作者(响应者)的所述响应,仍执行处理。
附言之,也可为:即使无来自响应者的响应,但一旦经过预定的时间,仍执行确定登记处理(类型变更后登记处理)。
换言之,也可为:若在步骤S220中执行的确定登记处理为类型变更后登记处理,则即使无来自响应者的响应,但一旦经过预定的时间(例如3秒),仍执行所述确定登记处理。
此时,既可抑制操作者的便利性的下降,又可抑制执行操作者未意图的处理的情况。
此处,类型变更后登记处理原本是操作者在进行了操作者操作后希望快速开始其处理的登记处理。
此时,如上所述,若即使无来自响应者的响应仍执行登记处理,则与无来自响应者的响应便不执行登记处理的情况相比,可实现操作者原本所希望的快速的处理执行。
而且,在此情况下,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将进行处理内容的通知处理,因此与未进行所述通知处理的情况相比,也可抑制执行操作者未意图的处理的情况。
另一方面,若在步骤S206中判断确定登记处理为即时型登记处理,则控制部200进行步骤S207~步骤S217的处理。
此处,步骤S207~步骤S217的处理除了一部分以外,与所述步骤S105~步骤S115同样。
此处,对与所述步骤S105~步骤S115的不同点进行说明。
在步骤S106中,判断通过选择登记处理而发送的信息的发送目标是否仅为在步骤S101中进行了所述选择登记处理的选择的选择者。
与此相对,在步骤S208中,判断通过确定登记处理而发送的信息的发送目标是否仅为进行了在步骤S201中探测到的操作者操作的操作者。
另外,进行了操作者操作的操作者的确定是基于从操作者伸向图像形成装置1的ID卡读出的信息、或操作者对图像形成装置1输入的密码(用户代码)来进行。
换言之,基于根据在操作者操作之前所进行的用户认证而获得的信息,来确定进行了操作者操作的操作者。
而且,在步骤S113中,判断选择登记处理是否为在所述选择登记处理的执行时不需要用户认证的登记处理(无需认证登记处理)。
与此相对,在步骤S215中,判断确定登记处理是否为在所述确定登记处理的执行时不需要用户认证的登记处理(无需认证登记处理)。
并且,若确定登记处理为无需认证登记处理,则前进至步骤S216以后的处理。
另一方面,若确定登记处理并非无需认证登记处理,则以有用户认证为条件而在步骤S220中执行所述确定登记处理。
而且,在步骤S114中,判断关于选择登记处理的信息的关联目标是否为在步骤S101中进行了所述选择登记处理的选择的选择者。
与此相对,在步骤S216中,判断关于确定登记处理的信息的关联目标是否为进行了在步骤S201中探测的操作者操作的操作者。
步骤S207~步骤S217的处理(步骤S105~步骤S115的处理也同样)中,实质上是判断确定登记处理(选择登记处理)是否为即使操作者无意识地执行也难以产生问题的登记措施。
并且,若判断为难以产生问题的登记措施,则前进至步骤S220的处理,执行登记处理。
具体而言,例如在步骤S220中执行信息的发送目标为操作者自身的登记处理、满足特定印刷条件的登记处理(例如印刷数小的登记处理)、不进行用户认证便无法执行的登记处理、或者与处理次数相关的信息的关联目标为操作者自身的登记处理。
另一方面,若在步骤S207~步骤S217的处理(步骤S105~步骤S115的处理)中判断为容易产生问题的登记措施,则控制部200中止所述登记处理的执行(步骤S218)。换言之,控制部200限制所述登记处理的执行,不进行所述登记处理。
另外,此时,控制部200是对操作者进行预定的引导后,中止登记处理的执行。
(其他)
上文以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处理为一例进行了说明,但上文说明的处理也能够用于进行图像收发的传真装置等。
而且,若操作者操作为特殊操作而通常难以进行的操作(若操作者操作为满足预定的特定条件的操作者操作),则也可不进行如上所述的处理(不执行:不进行操作者操作与登记处理的关联的处理、或限制登记处理的执行的处理),而进行操作者操作与登记处理的关联,进而,一旦探测到操作者操作,便直接执行所述登记处理。
具体而言,例如在短时间内(预定的时间内)多次反复进行原稿向图像读取装置100中的配置(设置)的操作者操作(在短时间内原稿传感器S1反复探测到原稿的操作)通常难以进行。
此时,对于所述操作者操作(多次反复进行原稿配置的操作者操作),也可不进行如上所述的处理,而是进行对登记处理的关联,并且,一旦探测到所述操作者操作,便直接执行所述登记处理。

Claims (14)

1.一种处理系统,包括:
探测部,对操作者操作进行探测,所述操作者操作是由操作者进行的操作,且是将记录介质配置至图像处理装置的操作者操作或移动所述图像处理装置的一部分的操作者操作;以及
控制部,根据所探测到的操作者操作,进行预先登记的登记处理的执行,并且对于一部分登记处理,不进行与所述操作者操作相应的执行,或者在进行了特定处理后才进行所述一部分登记处理的执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系统,其中,
所述控制部通过不进行所述操作者操作与所述一部分登记处理的关联,从而对所述一部分登记处理不进行与所述操作者操作相应的执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系统,其中,
所述控制部通过限制所述一部分登记处理的执行,从而对所述一部分登记处理不进行与所述操作者操作相应的执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系统,其中,
所述控制部对于伴随朝向外部的信息发送的登记处理,不进行与所述操作者操作相应的执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处理系统,其中,
所述控制部对于伴随朝向外部的信息发送的登记处理中的、伴随朝向操作所述图像处理装置的操作者的信息发送的登记处理,进行与所述操作者操作相应的执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系统,其中,
所述控制部对于进行印刷处理的登记处理且满足预定条件的登记处理,不进行与所述操作者操作相应的执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处理系统,其中,
所述控制部对于印刷数超过预定数的登记处理,不进行与所述操作者操作相应的执行。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处理系统,其中,
所述控制部对于进行多色印刷的登记处理,不进行与所述操作者操作相应的执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系统,其中,
所述控制部对于所述一部分登记处理,在进行所述一部分登记处理的处理内容的通知处理后,进行所述一部分登记处理的执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处理系统,其中,
所述控制部进行所述一部分登记处理的处理内容的所述通知处理,并进一步在有来自响应者的响应时,进行所述一部分登记处理的执行。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处理系统,其中,
即使无来自响应者的响应,当经过预定的时间时,所述控制部仍进行所述一部分登记处理的执行。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系统,其中,
所述控制部对于与所述登记处理的执行结果相关的信息的关联目标是操作所述图像处理装置的操作者以外的所述登记处理,不进行与所述操作者操作相应的执行。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系统,其中,
所述控制部对于即使不进行用户认证也能执行的所述登记处理,不进行与所述操作者操作相应的执行。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用于存储程序,所述程序用于使计算机实现下述功能:
探测功能,对操作者操作进行探测,所述操作者操作是由操作者进行的操作,且是将记录介质配置至图像处理装置的操作者操作或移动所述图像处理装置的一部分的操作者操作;以及
控制功能,根据所探测到的操作者操作,进行预先登记的登记处理的执行,并且对于一部分登记处理,不进行与所述操作者操作相应的执行,或者在进行了特定处理后才进行所述一部分登记处理的执行。
CN201910175384.3A 2018-09-20 2019-03-08 处理系统以及记录介质 Pending CN11093325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76049A JP2020048108A (ja) 2018-09-20 2018-09-20 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8-176049 2018-09-2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33251A true CN110933251A (zh) 2020-03-27

Family

ID=698564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75384.3A Pending CN110933251A (zh) 2018-09-20 2019-03-08 处理系统以及记录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316989B2 (zh)
JP (2) JP2020048108A (zh)
CN (1) CN110933251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24516A1 (en) * 2005-08-05 2007-05-3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System and program for controlling electronic devices
JP2008154076A (ja) * 2006-12-19 2008-07-03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0114607A (ja) * 2008-11-05 2010-05-20 Ricoh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0177997A (ja) * 2009-01-29 2010-08-12 Brother Ind Ltd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ジョブ管理プログラム
JP2017229034A (ja) * 2016-06-24 2017-12-2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8023032A (ja) * 2016-08-04 2018-02-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機能実行装置および記憶媒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41734B1 (en) * 2008-06-27 2012-12-25 Symante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to audit physical copy data leakage
JP2010058469A (ja) * 2008-09-05 2010-03-18 Riso Kagaku Corp 情報処理装置
JP5585257B2 (ja) 2010-07-16 2014-09-1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機器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管理方法、プログラム
JP6146291B2 (ja) 2013-12-12 2017-06-1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処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562681B2 (ja) * 2015-04-03 2019-08-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17202577A (ja) 2016-05-09 2017-11-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904761B2 (ja) * 2017-04-11 2021-07-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中継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946074B2 (ja) * 2017-06-27 2021-10-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24516A1 (en) * 2005-08-05 2007-05-3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System and program for controlling electronic devices
JP2008154076A (ja) * 2006-12-19 2008-07-03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0114607A (ja) * 2008-11-05 2010-05-20 Ricoh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0177997A (ja) * 2009-01-29 2010-08-12 Brother Ind Ltd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ジョブ管理プログラム
JP2017229034A (ja) * 2016-06-24 2017-12-2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8023032A (ja) * 2016-08-04 2018-02-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機能実行装置および記憶媒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053970A (ja) 2023-04-13
US11316989B2 (en) 2022-04-26
JP2020048108A (ja) 2020-03-26
JP7459985B2 (ja) 2024-04-02
US20200099802A1 (en) 2020-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477599B2 (ja) 原稿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原稿読取システム
JP606240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US890908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JP201107765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186682A (ja) 印刷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US20120044528A1 (en) Material Printing System for Distributing Updated Meeting Material to Participants
JP2012191368A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の操作方法
JP679998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制御方法
WO2015079950A1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システム
CN110933251A (zh) 处理系统以及记录介质
JP5420494B2 (ja) ガイダンス提供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07240836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その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その制御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憶媒体
JP2005051402A (ja)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JP200722122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7196637B2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15661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012035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10372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160819A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0178037A (ja) 通信装置
JP2008217073A (ja) 認証管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950316B2 (ja) データ転送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JP2009220517A (ja)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システム
JP6233190B2 (ja) 画像形成サービスシステム
JP200528387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No. 3, chiban 9, Dingmu 7, Tokyo port, Japan

Applicant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3, chiban 9, Dingmu 7, Tokyo port, Japan

Applicant before: Fuji Xerox Co.,Ltd.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