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11464A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11464A
CN110911464A CN201911200781.8A CN201911200781A CN110911464A CN 110911464 A CN110911464 A CN 110911464A CN 201911200781 A CN201911200781 A CN 201911200781A CN 110911464 A CN110911464 A CN 1109114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conversion film
light conversion
display panel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0078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11464B (zh
Inventor
刘达
许晓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New Flat Panel Display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New Flat Panel Display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New Flat Panel Display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New Flat Panel Display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0078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114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114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114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114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114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8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colour filters or colour changing media [CCM]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60OLEDs integrated with inorganic light-sensitive elements, e.g. with inorganic solar cells or inorganic photodi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光转换膜,所述光转换膜对应外接的拍摄设备设置,所述光转换膜用于将外界进入所述拍摄设备的至少部分的光转换成目标光线,所述目标光线的波长大于所述外界进入所述拍摄设备的至少部分的光的波长。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能够确保显示装置的拍摄设备采集到短波长的光的信息,从而提高显示装置的光学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液晶显示(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面板、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OLED)面板以及利用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Diode,LED)器件的显示面板等平面显示面板因具有高画质、省电、机身薄及应用范围广等优点,而被广泛的应用于手机、电视、个人数字助理、数字相机、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等各种消费性电子产品,成为显示面板中的主流。然而,现有的显示面板的质量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其能够确保显示装置的拍摄设备采集到短波长的光信息,从而提高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的光学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光转换膜,所述光转换膜对应外接的拍摄设备设置,所述光转换膜用于将外界进入所述拍摄设备的至少部分的光转换成目标光线,所述目标光线的波长大于所述外界进入所述拍摄设备的至少部分的光的波长。
另外,所述光转换膜用于将外界的蓝光转化为目标光线,其中,所述目标光线波长的范围在600纳米至800纳米之间。能够确保转换后的光不会与显示面板发出的光产生干涉,从而能够确保显示面板屏体的正常显示。
另外,所述光转换膜的材料包括量子点。具体的说,光转换膜由透明光刻胶和掺杂在所述透明光刻胶中的量子点形成。
另外,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依次堆叠设置的基板、驱动阵列层、发光层、封装层和模组结构层,所述基板、所述驱动阵列层、所述发光层、所述封装层和所述模组结构层中的至少一者设置有所述光转换膜。封装层起到隔绝水氧的作用,能够有效防止空气与显示面板器件层接触。
另外,所述光转换膜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子光转换膜,所述发光层包括多个子像素,所述子光转换膜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子像素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错开;优选地,所述子光转换膜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子像素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交替设置。通过此种方式,能够确保光转换膜不会对发光层发出的光产生影响,从而确保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另外,所述光转换膜对应的所述显示面板的区域的透光率大于所述显示面板其他区域的透光率,此种设置方式可有效提高显示面板的光学性能。
另外,还包括减反射层,所述减反射层设置在所述光转换膜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通过设置减反射层,能够减少或消除光转换膜的反射光,增加光转换膜的透光量,从而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的光学性能。
另外,所述减反射层的厚度为蓝光的四分之一波长的2N+1倍,其中,N为大于0的整数。此种厚度的减反射层能够进一步减少光转换膜可能产生的反射光,从而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的光学性能。
相应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拍摄设备,所述拍摄设备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下方,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和对应所述拍摄设备的光转换膜,其中,所述光转换膜用于将外界进入所述拍摄设备的至少部分的光转换成目标光线,所述目标光线的波长大于所述外界进入所述拍摄设备的至少部分的光的波长;所述光转换膜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拍摄设备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内。
另外,所述拍摄设备为多个,所述光转换膜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与一个所述拍摄设备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重叠。
另外,所述拍摄设备包括第一感光区和第二感光区,所述光转换膜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感光区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重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设置光转换膜,光转换膜用于将外界进入所述拍摄设备的至少部分的光转换成目标光线,所述目标光线的波长大于所述外界进入所述拍摄设备的至少部分的光的波长,因此,外界波长较短的光射入光转换膜后,能够经由光转换膜转换为波长较长的光,从而能够透过显示面板射入拍摄设备,使得拍摄设备采集到短波长的光信息,确保了拍照设备对全彩图像信息的采集,从而提高了使用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的光学性能。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光转换膜的俯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再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显示面板的还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目前,终端产品需要将摄像头等感光模块置于屏幕下方,但现有的屏幕衬底采用的黄色聚酰亚胺材料(PI),在摄像头等感光模块采集外界的光信号时,屏幕无法保证短波长的光(如蓝光)透过屏体,导致摄像头等感光模块难以采集到短波长的光(如蓝光),从而使得摄像头等感光模块的全彩图像信息采集会丢失掉短波长的光(如蓝光)部分的信息。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其在显示面板中加入光转换膜,使得外界短波长的光(如蓝光)能够经由光转换膜转变为波长较长的其他颜色的光,从而能穿过显示面板而被摄像头采集,从而提高了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光学性能。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发明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显示面板100,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100包括光转换膜4,光转换膜4对应外接的拍摄设备设置,光转换膜4用于将外界进入拍摄设备的至少部分的光转换成目标光线,目标光线的波长大于外界进入拍摄设备的至少部分的光的波长。
可知的,光转换膜4对应的显示面板100的区域为第一区10,则显示面板100除了第一区10之外的区域为第二区20。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通过设置光转换膜4,经过光转换膜4的光转换成目标光线,目标光线的波长大于外界进入拍摄设备的至少部分的光的波长,也就是说,光转换膜4可以将波长较短的光转化为波长较长的光,因此,外界波长较短的光(如蓝光)射入光转换膜4后,能够经由光转换膜4转换为波长较长的光,从而能够透过显示面板100射入拍摄设备,使得拍摄设备采集到波长较短的光(如蓝光)信息,确保了拍照设备对全彩图像信息的采集,从而提高了使用该显示面板100的显示装置的光学性能。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光转换膜4可以将短波长(420纳米~450纳米)的蓝光转化为目标光线,即长波长的其他颜色的光,转换后的长波长的光的波长优选为近红外波段,即在600纳米至800纳米之间。由于显示面板100自身会发出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若经由光转换膜4转换后的光的波长与红光或绿光的波长相近,则会与显示面板100发出的红光或绿光产生干涉,从而影响正常的屏体显示。因此,通过改变光转换膜4的厚度或其他方式将经由光转换膜4转换后的目标光线的光的波长控制在600纳米至800纳米之间,能够确保转换后的光不会与显示面板100发出的光产生干涉,从而能够确保显示面板100屏体的正常显示。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经过所述光转换膜4的蓝光的波长范围并不仅限于600纳米至800纳米之间,还可以为其他波长,如可在黄光和红光的波长之间,仅需确保经过光转换膜4转换后的光不会与显示面板100发出的光产生干涉即可。
可以理解的是,光转换膜4的材料包括量子点。具体的说,光转换膜4由透明光刻胶和掺杂在所述透明光刻胶中的量子点形成。本实施方式采用的光刻胶可以为任何高透过率的光学胶材料,比如热固性或者UV固化型的材料、液态光学透明胶等。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光转换膜4的厚度在3微米至30微米之间,此种厚度范围的光转换膜4,能够确保外界波长较短的光(如蓝光)经过光转换膜4后转换成能够透过显示面板100的长波光,从而确保显示装置的拍摄设备采集到波长较短的光(如蓝光)信息。可以理解的是,光转换膜4的厚度优选为14微米、15微米、16微米或17微米,本实施方式并不对光转换膜4的厚度作具体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制备不同厚度的光转换膜4。
在另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100包括:依次堆叠设置的基板1、驱动阵列层2和发光层3,光转换膜4设置在基板1、驱动阵列层2和发光层3的至少一层中。
具体的说,本实施方式中基板1可以为玻璃基板,也可以采用柔性材料制备而成,例如:由酰亚胺(PI)、聚碳酸酯(PC)、聚醚砜(PES)、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多芳基化合物(PAR)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FRP)等聚合物材料形成。基板可以是透明的、半透明的或不透明的,以对设置在其上的各膜层的形成提供支撑。本实施方式并不对基板的材质作具体限定。
如图5所示,显示面板100还包括:封装层5、位于封装层5远离基板1一侧的模组结构层6。所述基板1、所述驱动阵列层2、所述发光层3、所述封装层5和所述模组结构层6中的至少一者设置有所述光转换膜4。具体的说,本实施方式中的模组结构层6包括触摸传感器;封装层5的结构优选为无机层+有机层+无机层,材质优选为氧化硅+亚克力+氧化硅,可以采用CVD(化学气相沉积)或者溅镀等镀膜方式制作封装无机氧化硅层,采用喷墨打印等方式制作亚克力层,封装层5起到隔绝水氧的作用,能够有效防止空气与显示器件层接触,同时不影响屏体光学特性。
具体的说,如图1所示,驱动阵列层2设置有光转换膜4,由于驱动阵列层2为叠层结构,光转换膜4可以设置在驱动阵列层2中相邻的膜层结构之间。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通常采用涂布成膜、光刻成图形的方式在基板1上制备驱动阵列层2,因此当光转换膜4设置在驱动阵列层2相邻的膜层结构之间时,可以采用涂布成膜、光刻成图形的方式制备光转换膜4,从而使显示面板100的工艺流程更加简单。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方式并不对光转换膜4的制备工艺作具体限定,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在驱动阵列层2上制备光转换膜4。
在另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基板1上设置有光转换膜4,由于基板1为叠层结构,光转换膜4可以设置在基板1中相邻的膜层结构之间。不难理解,光转换膜4的制备工艺可以与基板1的制备工艺相同,从而使显示面板100的工艺流程更加简单,也可以与基板1的制备工艺不同,本实施方式并不对光转换膜4的制备工艺作具体限定。
在另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发光层3设置有光转换膜4,由于发光层3为叠层结构,光转换膜4可以设置在发光层3中相邻的膜层结构之间。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发光层3自身发光,为了避免光转换膜4阻挡发光层3发出的光,在发光层3上设置光转换膜4时,可以将光转换膜4设置在发光层3未设置子像素31的区域,不难理解,光转换膜4的制备工艺可以与发光层3的制备工艺相同,从而使显示面板100的工艺流程更加简单,也可以与发光层3的制备工艺不同,本实施方式并不对光转换膜4的制备工艺作具体限定。
在另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封装层5设置有光转换膜4,由于封装层5为叠层结构,光转换膜4可以设置在封装层5中相邻的膜层结构之间。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通常采用蒸镀+掩膜,或喷墨打印+光刻的方式在发光层3上制备封装层5,因此当光转换膜4设置在封装层5相邻的膜层结构之间时,可以采用蒸镀+掩膜,或喷墨打印+光刻的方式制备光转换膜4,从而使显示面板100的工艺流程更加简单。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方式并不对光转换膜4的制备工艺作具体限定,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在封装层5上制备光转换膜4。
在另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模组结构层6设置有光转换膜4,由于模组结构层6为叠层结构,光转换膜4可以设置在模组结构层6中相邻的膜层结构之间。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通常采用外贴膜层方式在封装层5上制备模组结构层6,因此当光转换膜4设置在模组结构层6相邻的膜层结构之间时,可以采用外贴膜层的方式制备光转换膜4,从而使显示面板100的工艺流程更加简单。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方式并不对光转换膜4的制备工艺作具体限定,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在模组结构层6上制备光转换膜4。
优选地,由于基板1、驱动阵列层2、发光层3、封装层5和模组结构层6到拍摄设备的距离各不相同,因此,当光转换膜4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不同位置时,光转换膜4的厚度也可以发生相应的变化,如光转换膜4设置在基板1时,由于基板1到拍摄设备的距离最近,因此可以制备较薄的光转换膜4,如设置厚度范围在1微米至5微米的光转换膜4,从而在确保拍摄设备能够采集到波长较短的光(如蓝光)信号的同时,降低显示面板100的制造成本;光转换膜4设置在模组结构层6时,由于模组结构层6到拍摄设备的距离最远,因此可以制备较厚的光转换膜4,如设置厚度范围在3微米至8微米的光转换膜4,从而确保拍摄设备能够采集到波长较短的光(如蓝光)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光转换膜4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子光转换膜41。也就是说,光转换膜4为多个分立的膜层,通过此种结构的设置,有助于外界光线中的红光和绿光的通过,使得拍摄设备对红光信息和绿光信息的采集不会因设置光转换膜4而受到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发光层3包括多个子像素31,当光转换膜4设置在封装层5或模组结构层6时,由于封装层5和模组结构层6均位于发光层3远离基板1的一侧,为了确保光转换膜4不会对发光层3发出的光产生影响,从而确保了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本实施方式将子光转换膜41在基板1上的正投影与子像素31在基板1上的正投影错开。也就是说,子光转换膜41在基板1上的正投影与子像素31在基板1上的正投影不重叠。优选地,子光转换膜41在基板1上的正投影与子像素31在基板1上的正投影交替设置,如图2所示,子光转换膜41设置在相邻两个子像素31之间,从而避免了光转换膜4阻挡发光层3发出的光。
本实施方式中,光转换膜4对应的显示面板100的区域的透光率大于显示面板100其他区域的透光率,即,第一区10的透光率大于第二区20的透光率,光转换膜4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透光率较大的第一区10,而实际应用中显示装置的拍摄设备(如摄像头)会置于第一区10的下方,因此,外界波长较短的光(如蓝光)射入光转换膜4后,能够经由光转换膜4转换为波长较长的光,从而能够透过显示面板100射入拍摄设备,使得拍摄设备采集到波长较短的光(如蓝光)信息,确保了拍照设备对全彩图像信息的采集,从而提高了使用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的光学性能。
光转换膜4在基板1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区10在基板1上的正投影内,由于光转换膜4在基板1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区10在基板1上的正投影内,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的外界光均需经由光转换膜4后射入拍摄设备,第一区10中还存在有不经过光转换膜4直接射入拍摄设备的光,确保了拍摄设备对除波长较短的光(如蓝光)外其他波长的光的采集,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使用该显示面板100的显示装置的光学性能。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显示面板200,第二实施方式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改进,具体改进之处在于,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还包括减反射层7,减反射层7设置在光转换膜4远离基板1的一侧。由于外界的光射入光转换膜4时,会有部分光发生反射,从而影响到屏体的正常显示,通过设置减反射层7,能够减少或消除光转换膜4的反射光,增加光转换膜4的透光量,从而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的光学性能。
具体的说,减反射层7的材质优选为氧化硅或氮化硅,减反射层7的厚度为蓝光的四分之一波长的2N+1倍,其中,N为大于0的整数。此种厚度的减反射层7能够进一步减少光转换膜4可能产生的反射光,从而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的光学性能。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通过设置光转换膜4,光转换膜4用于将外界进入拍摄设备的至少部分的光转换成目标光线,目标光线的波长大于外界进入拍摄设备的至少部分的光的波长,也就是说,光转换膜4可以将波长较短的光转化为波长较长的光,因此,外界波长较短的光(如蓝光)射入光转换膜4后,能够经由光转换膜4转换为波长较长的光,从而能够透过显示面板射入拍摄设备,使得拍摄设备采集到波长较短的光(如蓝光)信息,确保了拍照设备对全彩图像信息的采集,从而提高了使用该显示面板200的显示装置的光学性能。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显示装置10,如图8所示,包括显示面板1和拍摄设备2,拍摄设备2位于显示面板1的下方,显示面板1包括基板11和对应拍摄设备2的的光转换膜14,其中,光转换膜14用于将外界进入拍摄设备2的至少部分的光转换成目标光线,目标光线的波长大于外界进入拍摄设备2的至少部分的光的波长;光转换膜14在基板11上的正投影位于拍摄设备2在基板1上的正投影内。
具体的说,拍摄设备2为多个,以拍摄设备2为两个为例,如图8所示,包括第一拍摄设备21和第二拍摄设备22,光转换膜4在基板1上的正投影与第一拍摄设备21在基板1上的正投影重叠。通过此种结构的设置,能够使第一拍摄设备21仅用于捕捉短波长信号,第二拍摄设备22仅用于捕捉长波长信号,综合第一拍摄设备21采集的信号和第二拍摄设备22采集的信号得到所需的全彩图像信息,从而使拍摄设备2的信息采集效率更高。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施方式可以达到与上述显示面板实施例相同的技术效果,为了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显示装置20,本实施方式与第三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主要区别之处在于: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拍摄设备为多个,光转换膜14在基板11上的正投影与一个所述拍摄设备在基板11上的正投影重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拍摄设备2为一个,拍摄设备2包括第一感光区201和第二感光区202,光转换膜14在基板11上的正投影与第一感光区201在基板11上的正投影重叠。也就是说,拍摄设备2的第一感光区201仅用于捕捉短波长信号,第二感光区202仅用于捕捉长波长信号,拍摄设备2结合第一感光区201和第二感光区202捕捉到的信号得到所需的全彩图像信息,从而使拍摄设备2的信息采集效率更高。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施方式可以达到与上述显示面板实施例相同的技术效果,为了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光转换膜,所述光转换膜对应外接的拍摄设备设置,所述光转换膜用于将外界进入所述拍摄设备的至少部分的光转换成目标光线,所述目标光线的波长大于所述外界进入所述拍摄设备的至少部分的光的波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转换膜用于将外界的蓝光转化为目标光线,其中,所述目标光线波长的范围在600纳米至800纳米之间;
优选地,所述光转换膜的材料包括量子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依次堆叠设置的基板、驱动阵列层、发光层、封装层和模组结构层,所述基板、所述驱动阵列层、所述发光层、所述封装层和所述模组结构层中的至少一者设置有所述光转换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转换膜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子光转换膜,所述发光层包括多个子像素,所述子光转换膜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子像素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错开;
优选地,所述子光转换膜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子像素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交替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转换膜对应的所述显示面板的区域的透光率大于所述显示面板其他区域的透光率。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反射层,所述减反射层设置在所述光转换膜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反射层的厚度为蓝光的四分之一波长的2N+1倍,其中,N为大于0的整数。
8.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和拍摄设备,所述拍摄设备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下方,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和对应所述拍摄设备的光转换膜,其中,所述光转换膜用于将外界进入所述拍摄设备的至少部分的光转换成目标光线,所述目标光线的波长大于所述外界进入所述拍摄设备的至少部分的光的波长;所述光转换膜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拍摄设备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设备为多个,所述光转换膜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与一个所述拍摄设备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重叠。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设备包括第一感光区和第二感光区,所述光转换膜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感光区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重叠。
CN201911200781.8A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09114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00781.8A CN110911464B (zh)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00781.8A CN110911464B (zh)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11464A true CN110911464A (zh) 2020-03-24
CN110911464B CN110911464B (zh) 2022-08-05

Family

ID=69820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00781.8A Active CN110911464B (zh)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1146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86526A (zh) * 2020-09-01 2020-12-15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74048A1 (en) * 2002-07-15 2005-08-11 Fuji Electric Holdings Co., Ltd. Organic multicolor light-emitting display devic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CN202839614U (zh) * 2012-05-28 2013-03-27 广东普加福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硅基成像器件
CN107910342A (zh) * 2017-09-04 2018-04-13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感测装置
CN107978624A (zh) * 2017-12-01 2018-05-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8288681A (zh) * 2018-01-11 2018-07-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08323207A (zh) * 2018-02-06 2018-07-24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生物特征识别组件和终端设备
US20180267341A1 (en) * 2015-11-24 2018-09-20 Fujifilm Corporation Infrared control film and window
CN108846392A (zh) * 2018-08-31 2018-11-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指纹识别单元及其制造方法、显示面板和识别指纹的方法
CN109886237A (zh) * 2019-03-01 2019-06-14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背板和显示装置
CN110071134A (zh) * 2018-01-23 2019-07-30 晶元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元件、其制造方法及显示模块
CN110456547A (zh) * 2019-08-19 2019-11-1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209640882U (zh) * 2018-02-23 2019-11-15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传感器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491909A (zh) * 2019-07-29 2019-11-2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74048A1 (en) * 2002-07-15 2005-08-11 Fuji Electric Holdings Co., Ltd. Organic multicolor light-emitting display devic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CN202839614U (zh) * 2012-05-28 2013-03-27 广东普加福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硅基成像器件
US20180267341A1 (en) * 2015-11-24 2018-09-20 Fujifilm Corporation Infrared control film and window
CN107910342A (zh) * 2017-09-04 2018-04-13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感测装置
CN107978624A (zh) * 2017-12-01 2018-05-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8288681A (zh) * 2018-01-11 2018-07-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10071134A (zh) * 2018-01-23 2019-07-30 晶元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元件、其制造方法及显示模块
CN108323207A (zh) * 2018-02-06 2018-07-24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生物特征识别组件和终端设备
CN209640882U (zh) * 2018-02-23 2019-11-15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传感器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8846392A (zh) * 2018-08-31 2018-11-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指纹识别单元及其制造方法、显示面板和识别指纹的方法
CN109886237A (zh) * 2019-03-01 2019-06-14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背板和显示装置
CN110491909A (zh) * 2019-07-29 2019-11-2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10456547A (zh) * 2019-08-19 2019-11-1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69990B2 (en) 2020-01-09 2024-01-09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panel having upconversion materia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2086526A (zh) * 2020-09-01 2020-12-15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086526B (zh) * 2020-09-01 2023-11-28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11464B (zh) 2022-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020224A1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KR100981337B1 (ko) 조명장치 및 액정표시장치
WO2019052253A1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150017540A (ko) 표시 패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214672621U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1895866B2 (en) Light emitting element, projection type display device, and planar light emitting device
KR20210014249A (ko) 표시 장치
WO2020124423A1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EP4354507A1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KR102568756B1 (ko) 표시 장치
WO2022183767A1 (zh) Oled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WO2020098151A1 (zh) 显示面板及移动设备
CN112420791A (zh) 指纹识别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0911464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2110105A1 (zh) 纹路识别模组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WO2021100406A1 (ja) 発光素子、表示装置及び面発光装置
US11740503B2 (en) Display screen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4628439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WO2024082488A1 (zh) 封装发光单元、显示装置和封装发光单元的制作方法
WO2022088992A1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2670326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30108581A1 (en) Display panel,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217444425U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20402269U (zh) 显示设备
CN220326166U (zh)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