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06580A - 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06580A
CN110906580A CN201911185170.0A CN201911185170A CN110906580A CN 110906580 A CN110906580 A CN 110906580A CN 201911185170 A CN201911185170 A CN 201911185170A CN 110906580 A CN110906580 A CN 1109065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heat exchanger
temperature
conditioning system
air cond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8517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国强
远义忠
毛守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8517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06580A/zh
Publication of CN1109065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065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3/00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gases or liquids; Arrangements for vaporising the residuum of liquid refrigerant, e.g. by heat
    • F25B43/02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gases or liquids; Arrangements for vaporising the residuum of liquid refrigerant, e.g. by heat for separating lubricants from the refrigera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7/00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removing deposits or corrosion,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 F25B47/02Defrosting cyc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的室外换热器存在的室外换热器下部的液态冷媒加剧了室外换热器下部除霜慢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通过接收进入空调系统除霜模式的指令,控制辅助管路导通,使气液分离器底部的低温低压的液态冷媒经过热交换器蒸发吸热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后进入压缩机中。如此,避免了在空调进入除霜模式时气液分离器中的液态冷媒进入室外换热器,而加剧室外换热器下部除霜慢的问题;此外,还起到对压缩机进行补气增焓的作用,以此来提高室外换热器的除霜效果。

Description

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多联式空调的室外机包括室外换热器和风机,风机一般靠近室外换热器的上部设置,多个冷媒管由上至下并列布置,多个冷媒管的冷媒入口端与冷媒分流管连接,多个冷媒管的冷媒出口端与冷媒汇流管连接。冷媒进入冷媒分流管后分成多个流路分别接入室外换热器的多个冷媒管,冷媒流出室外换热器时,多个冷媒管中的冷媒一起进入冷媒汇流管汇合。
在空调除霜时,室外换热器作为冷凝器放热对室外换热器进行除霜,这时室内换热器与室内空气的热交换很少,造成大部分的液态冷媒通过室内换热器直接进入气液分离器中,会产生气液分离器排出的气态冷媒减少和气泡增多的现象。如此,会有少量的液态冷媒进入压缩机中,压缩机向室外换热器输送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时,也会有部分液态冷媒会随着气态冷媒进入室外换热器,其中液态冷媒由于重力作用会沉积在室外换热器的下部。
一方面,室外换热器的下部的风量少会使室外换热器下部除霜较慢;另一方面,室外换热器下部的液态冷媒也加剧了室外换热器下部除霜慢的问题。当上部换热器除霜完成时,下部换热器还要经历一段时间才能完成除霜,造成室外换热器整体的除霜时间较长,不仅浪费能源,也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空调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的室外换热器存在的室外换热器下部的液态冷媒加剧了室外换热器下部除霜慢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在空调系统的冷媒循环流路中,压缩机的排气口能够通过四通换向阀依次与冷凝器、热交换器和蒸发器连通,所述蒸发器的冷媒出口能够通过所述四通换向阀与气液分离器的冷媒进口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的第一冷媒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底部设置的第二冷媒出口通过热交换器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或补气口连通并形成可通断的辅助管路;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接收进入除霜模式的指令;控制所述辅助管路导通。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控制方法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控制所述辅助管路导通”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判断所述辅助管路是否满足阻断条件;在所述辅助管路满足阻断条件时,控制所述辅助管路阻断。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控制方法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二节流器、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节流器设置在所述气液分离器与所述辅助换热器之间,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二节流器与所述热交换器之间,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气液分离器与所述第二节流器之间,所述判断所述辅助管路是否满足阻断条件的步骤,包括:获取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第一温度值和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的第三温度值;计算所述第一温度值与所述第三温度值的温度差值;将所述温度差值与第一温差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温度差值小于所述第一温差阈值,则判定所述辅助管路满足阻断条件。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控制方法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增压泵,所述增压泵设置在所述第二冷媒出口与所述热交换器之间,所述判断所述辅助管路是否满足阻断条件的步骤,包括:获取热交换器所述增压泵的初始电流值与实时电流值;计算所述实时电流值相对于所述初始电流值的电流值变化率;若所述电流值变化率大于预设变化率阈值,则判定所述辅助管路满足阻断条件;其中,所述初始电流值为所述辅助管路刚导通时的电流值。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控制方法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判断所述辅助管路是否满足阻断条件的步骤,包括:获取所述辅助管路导通的实际时间;将所述实际时间与预设时间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实际时间大于等于所述预设时间阈值,则判定所述辅助管路满足阻断条件。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控制方法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气液分离器中的液位传感器,所述判断所述辅助管路是否满足阻断条件的步骤,包括:获取所述气液分离器中冷媒的实际液位值;将所述实际液位值与预设液位值进行比较;若所述实际液位值小于等于所述预设液位值,则判定所述辅助管路满足阻断条件。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控制方法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热交换器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之间,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获取热交换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第一温度值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第二温度值;基于所述第一温度值和所述第二温度值控制所述第二节流器的开度。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控制方法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计算所述第一温度值和所述第二温度值之间的温度差值;基于所述温度差值调节所述第二节流器的开度。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控制方法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将所述温度差值与第二温差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温度差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二温差阈值,则增大所述第二节流器的开度。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控制方法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将所述温度差值与第三温差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温度差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三温差阈值,则减小所述第二节流器的开度。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通过空调系统接收进入除霜模式的指令,控制辅助管路导通,使气液分离器底部的低温低压的液态冷媒经过热交换器蒸发吸热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后进入压缩机中。如此,避免了在空调进入除霜模式时气液分离器中的液态冷媒进入室外换热器,而加剧室外换热器下部除霜慢的问题;此外,还起到对压缩机进行补气增焓的作用,以此来提高室外换热器的除霜效果。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空调系统,还通过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以监测由气液分离器底部的第二冷媒出口流出的冷媒在膨胀阀两侧与热交换器两侧的温度,并根据监测的温度控制第二冷媒出口的通断及第二节流器的开度,以实现除霜过程中对空调系统的控制,并保证了提高除霜效果目的实现。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空调系统。附图中: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个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二个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第一个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的第二个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压缩机;101-补气口;102-排气口;103-吸气口;2-油分离器;3-毛细管;4-四通换向阀;5-室外换热器;501-集气组件;502-上集液组件;503-下集液组件;6-第一节流器;7-单向阀;8-热交换器;9-室内换热器;10-气液分离器;11-电控阀;12-增压泵;13-第二节流器;141-第一温度传感器;142-第二温度传感器;143-第三温度传感器;144-第四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例如,虽然本实施方式是结合空调室外机除霜时的场景进行介绍的,但是这并非旨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不偏离本发明原理的条件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其他应用场景。例如,本发明中对辅助管路的控制方法还可以选择性地适用于空调系统的制冷和制热过程。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的室外换热器存在的室外换热器下部的液态冷媒加剧了室外换热器下部除霜慢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如图3和图4所示,在空调系统的冷媒循环流路中,压缩机1的排气口102能够通过四通换向阀4依次与冷凝器、热交换器8和蒸发器连通,蒸发器的冷媒出口能够通过四通换向阀4与气液分离器10的冷媒进口连通,气液分离器10的第一冷媒出口与压缩机1的吸气口103连通;气液分离器10的底部设置的第二冷媒出口通过热交换器8与压缩机1的吸气口103或补气口101连通并形成可通断的辅助管路;其中,冷凝器和蒸发器均以空调器制冷运行时命名。
如图1所示,控制方法包括:
S100、接收进入除霜模式的指令;
S200、控制辅助管路导通。
示例性地,室外换热器5作为冷凝器起冷凝放热作用,室内换热器9作为蒸发器起蒸发吸热作用,以降低室内温度;空调系统在制热时,室外换热器5作为蒸发器起蒸发吸热作用,室内换热器9作为冷凝器起冷凝放热作用,以提升室内温度。如此,实现对室内空气的温度调节。
本实施例中的压缩机1可以为普通压缩机,也可以为增焓压缩机。如图1所示的空调系统中的压缩机1为普通压缩机,此时第二冷媒出口通过热交换器8与压缩机1的吸气口103连通;如图2所示的空调系统中的压缩机1为增焓压缩机,此时第二冷媒出口通过热交换器8与压缩机1的补气口101连通。
除了空调制冷或制热时气液分离器10中积累的液态冷媒,空调进入除霜模式的瞬间,气液分离器10中的液态冷媒也会急剧增加。所以,当接收到进入除霜模式指令时,以及空调系统进入除霜模式后的一段时间,可以控制辅助管路导通,以将气液分离器10中的部分液态冷媒变成气态冷媒进入压缩机1中。
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通过空调系统接收进入除霜模式的指令,控制辅助管路导通,使气液分离器10底部的低温低压的液态冷媒从第二冷媒出口流入热交换器8,与室外换热器5中流出的高温高压的液态冷媒进行热交换,并通过压缩机1的吸气口103或补气口101进入压缩机1中。如此,避免了在空调进入除霜模式时气液分离器10中的液态冷媒进入室外换热器5,而加剧室外换热器5下部除霜慢的问题;此外,还起到了对压缩机1进行补气增焓的作用,以此来提高室外换热器5的除霜效果。
此外,由于气液分离器10底部的液态冷媒中含有较多的润滑油,所以本实施例的空调系统在除霜时,气液分离器10底部沉积的润滑油也会通过辅助管路进入压缩机1中,对压缩机1的涡旋盘还起到一定的润滑作用,减小压缩机1缺油的可能性。
如图2所示,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控制方法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控制辅助管路导通”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S300、判断辅助管路是否满足阻断条件;
S400、在辅助管路满足阻断条件时,控制辅助管路阻断。
示例性地,当气液分离器10中多余的液态冷媒排出之后,辅助管路如果继续导通可能会对空调系统的安全性和高效性产生负面影响。所以,需要判断辅助管路是否满足阻断条件,在辅助管路满足阻断条件时,及时控制辅助管路阻断。
可以在第二冷媒出口与热交换器8之间设置电控阀11,系统接收进入除霜模式的指令;在空调系统进入除霜模式时,可将该电控阀11打开,控制辅助管路导通。当气液分离器10中多余的液态冷媒排完或者将辅助管路导通一定时间后,可将该电控阀11关闭。以实现在提高室外换热器5的除霜效果的同时,不影响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本实施方式中的电控阀11可以为电磁阀等可以实现辅助管路上第二冷媒出口到压缩机1之间冷媒通断的阀门。
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控制方法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二节流器13、第一温度传感器141和第三温度传感器143,所述第二节流器13设置在所述气液分离器10与所述辅助换热器之间,第一温度传感器141设置在第二节流器13与热交换器8之间,第三温度传感器143设置在气液分离器10与第二节流器13之间,判断辅助管路是否满足阻断条件的步骤,包括:获取第一温度传感器141的第一温度值和第三温度传感器143的第三温度值;计算第一温度值与第三温度值的温度差值;将温度差值与第一温差阈值进行比较;若温度差值小于第一温差阈值,则判定辅助管路满足阻断条件。
示例性地,还可以在第二冷媒出口与热交换器8之间设置第二节流器13,从第二冷媒出口流入第二节流器13中,第二节流器13可以为电子膨胀阀、热力膨胀阀等降低冷媒压力的器件。如此,第二节流器13将低温低压的液态冷媒转换为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态的冷媒;气液混合态的冷媒经过热交换器8时,与室外换热器5中流出的高温高压的液态冷媒进行热交换,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态的冷媒蒸发吸热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进一步的保证了进入压缩机1中的冷媒为气态。
当该辅助管路上的第二节流器13两端的第一温度值和第三温度值的温度差值接近于0℃时,则气液分离器10的第二冷媒出口排出的冷媒基本都为气体了。但是,为了防止意外事件发生,需要在气液分离器10中保留一定的液态冷媒,所以第一温差阈值可以选择为比0℃稍大的温度值,如3℃。
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控制方法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空调系统还包括增压泵12,增压泵12设置在第二冷媒出口与热交换器8之间,判断辅助管路是否满足阻断条件的步骤,包括:获取热交换器8增压泵12的初始电流值与实时电流值;计算实时电流值相对于初始电流值的电流值变化率;若电流值变化率大于预设变化率阈值,则判定辅助管路满足阻断条件;其中,初始电流值为辅助管路刚导通时的电流值。
此外,还可以设定为空调系统只有同时满足第一温度值和第三温度值的温度差值小于第一温差阈值,以及电流值变化率大于预设变化率阈值两个条件作时,才判定辅助管路满足阻断条件。如此,可以保证更准确地判定辅助管路是否满足阻断条件,以此来提高对辅助管路及空调系统进行相应的控制的可靠性,并进一步的有效避免在除霜过程中气液分离器中的液态冷媒进入室外换热器,而加剧室外换热器下部除霜慢的问题。
示例性地,增压泵12输送气态冷媒、液态冷媒和气液混合态的冷媒时的电流值是不一样的,输送液态冷媒时的电流要比输送气态冷媒时大。可以设置检测增压泵12的电流的电流传感器,通过检测增压泵12的电流来判断辅助管路是否满足阻断条件。具体的,可以将辅助管路刚导通10秒内的电流平均值作为初始电流值,预设变化率阈值可以为0.1。
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控制方法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判断辅助管路是否满足阻断条件的步骤,包括:获取辅助管路导通的实际时间;将实际时间与预设时间阈值进行比较;若实际时间大于等于预设时间阈值,则判定辅助管路满足阻断条件。
示例性地,当空调系统接收了除霜模式指令时,在空调系统进入除霜模式之前,控制辅助管路导通,来为室外换热器5除霜做准备。如果辅助管路导通的时间太长,会影响空调室外换热器5除霜和用户的使用体验。所以可以将辅助管路导通的实际时间与预设时间阈值进行比较,当达到预设时间阈值时即阻断辅助管路,使空调开始除霜。例如,预设时间阈值可以为5分钟、8分钟等。
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控制方法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空调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气液分离器10中的液位传感器,判断辅助管路是否满足阻断条件的步骤,包括:获取气液分离器10中冷媒的实际液位值;将实际液位值与预设液位值进行比较;若实际液位值小于等于预设液位值,则判定辅助管路满足阻断条件。
示例性地,当气液分离器10中的液态冷媒由第二冷媒出口流出时,气液分离器10中的液态冷媒的实际液位值会发生改变,可以通过液位传感器来检测气液分离器10中的实际液位值,通过气液分离器10中的实际液位值来判断辅助管路是否满足阻断条件。例如,当液位降低到底部的第二冷媒出口上方10cm时,则辅助管路满足阻断条件。
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控制方法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142,第二温度传感器142设置在热交换器8与压缩机1的吸气口103之间,控制方法还包括:获取热交换器8第一温度传感器141的第一温度值与第二温度传感器142的第二温度值;基于第一温度值和第二温度值控制第二节流器13的开度。
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控制方法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计算第一温度值和第二温度值之间的温度差值;基于温度差值调节第二节流器13的开度。具体地,将温度差值与第二温差阈值进行比较;若温度差值大于等于第二温差阈值,则增大第二节流器13的开度。将温度差值与第三温差阈值进行比较;若温度差值小于等于第三温差阈值,则减小第二节流器13的开度。
示例性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第二节流器13的开度越大,对冷媒的降压效果越小;第二节流器13的开度越小,对冷媒的降压效果越大。而第二节流器13中的冷媒通过热交换器8的目的是使冷媒由气液混合态变为气态,如果第一温度值和第二温度值之间的温差太大,就会降低冷媒由气液混合态变为气态的转换效率,所以最好使该温度差值介于第二温差阈值与第三温差阈值之间,以保证将气液分离器10的第二冷媒出口流出的液态冷媒能高效的变为气态冷媒进入压缩机1中。例如,第二温差阈值可以为2℃,第三温差阈值可以为0℃。
当然,上述可以替换的实施方式之间、以及可以替换的实施方式和优选的实施方式之间还可以交叉配合使用,从而组合出新的实施方式以适用于更加具体的应用场景。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上文详细描述了本发明方法的详细步骤,但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步骤进行组合、拆分及调换顺序,如此修改后的技术方案并没有改变本发明的基本构思,因此也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可以将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作为程序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下面进一步地对如图3和图4所示的空调系统进行完整的说明,以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更全面、深入的理解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进一步地,空调系统还包括油分离器2和毛细管3;油分离器2设置在压缩机1的排气口102与四通换向阀4之间,且压缩机1的排气口102与油分离器2的冷媒进口连通,油分离器2的冷媒出口与四通换向阀4连通,油分离器2的排油口通过毛细管3与压缩机1的吸气口103连通。示例性地,本实施方式中的油分离器2可将压缩机1中冷媒带出来的大部分润滑油分离出来,分离出来的润滑油再通过毛细管3流入压缩机1中,以保证空调系统安全高效的运行。
进一步地,空调系统还包括单向阀7和第一节流器6;室外换热器5与热交换器8之间的流路上并联设置有单向阀7和第一节流器6,单向阀7设置成仅允许冷媒由室外换热器5流向热交换器8。示例性地,当空调制冷时,冷媒由室外换热器5经过单向阀7流向热交换器8;当空调制热时,冷媒由热交换器8流向室外换热器5的过程中经过第一节流器6的节流作用进入室外换热器5,以提高室外换热器5中冷媒的蒸发吸热的效果。
进一步地,室外换热器5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多个冷媒管路,且多个冷媒管路之间并联。示例性地,本实施方式中的室外换热器5的多个冷媒管路可以由上至下并联设置。室外换热器5靠近四通换向阀4的一端设置有集气组件501,气态冷媒流入集气组件501后,集气组件501将气态冷媒分成多个流路分别接入多个冷媒管路。室外换热器5靠近热交换器8的一端设置有上集液组件502和下集液组件503,上集液组件502的一端与室外换热器5上部的冷媒管路连通,下集液组件503的一端与室外换热器5下部的冷媒管路连通,然后上集液组件502和下集液组件503的另一端将液态冷媒汇合后流向热交换器8。
进一步地,还可以在压缩机1的排气口102的一端连接第四温度传感器144,通过比较压缩机1的补气口101一端的冷媒温度与压缩机的排气口102的一端的冷媒温度,可以控制压缩机1的频率等参数,以对空调系统的制热、制冷和除霜过程进行控制,提高空调的运行效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接收进入除霜模式的指令;在空调系统进入除霜模式之前,控制辅助管路导通。在导通辅助管路时,依次开启电控阀11、增压泵12和第二节流器13;在辅助管路满足阻断条件时,依次关闭增压泵12、电控阀11和第二节流器13。如果先关闭电控阀11,增压泵12继续工作,会导致增压泵12发生损伤,且不利于空调系统的安全高效地运行。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在空调系统的冷媒循环流路中,压缩机的排气口能够通过四通换向阀依次与冷凝器、热交换器和蒸发器连通,所述蒸发器的冷媒出口能够通过所述四通换向阀与气液分离器的冷媒进口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的第一冷媒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底部设置的第二冷媒出口通过热交换器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或补气口连通并形成可通断的辅助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进入除霜模式的指令;
控制所述辅助管路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控制所述辅助管路导通”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辅助管路是否满足阻断条件;
在所述辅助管路满足阻断条件时,控制所述辅助管路阻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二节流器、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节流器设置在所述气液分离器与所述辅助换热器之间,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二节流器与所述热交换器之间,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气液分离器与所述第二节流器之间,所述判断所述辅助管路是否满足阻断条件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第一温度值和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的第三温度值;
计算所述第一温度值与所述第三温度值的温度差值;
将所述温度差值与第一温差阈值进行比较;
若所述温度差值小于所述第一温差阈值,则判定所述辅助管路满足阻断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增压泵,所述增压泵设置在所述第二冷媒出口与所述热交换器之间,所述判断所述辅助管路是否满足阻断条件的步骤,包括:
获取热交换器所述增压泵的初始电流值与实时电流值;
计算所述实时电流值相对于所述初始电流值的电流值变化率;
若所述电流值变化率大于预设变化率阈值,则判定所述辅助管路满足阻断条件;
其中,所述初始电流值为所述辅助管路刚导通时的电流值。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辅助管路是否满足阻断条件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辅助管路导通的实际时间;
将所述实际时间与预设时间阈值进行比较;
若所述实际时间大于等于所述预设时间阈值,则判定所述辅助管路满足阻断条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气液分离器中的液位传感器,所述判断所述辅助管路是否满足阻断条件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气液分离器中冷媒的实际液位值;
将所述实际液位值与预设液位值进行比较;
若所述实际液位值小于等于所述预设液位值,则判定所述辅助管路满足阻断条件。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热交换器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之间,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热交换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第一温度值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第二温度值;
基于所述第一温度值和所述第二温度值控制所述第二节流器的开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计算所述第一温度值和所述第二温度值之间的温度差值;
基于所述温度差值调节所述第二节流器的开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温度差值与第二温差阈值进行比较;
若所述温度差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二温差阈值,则增大所述第二节流器的开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温度差值与第三温差阈值进行比较;
若所述温度差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三温差阈值,则减小所述第二节流器的开度。
CN201911185170.0A 2019-11-27 2019-11-27 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09065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85170.0A CN110906580A (zh) 2019-11-27 2019-11-27 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85170.0A CN110906580A (zh) 2019-11-27 2019-11-27 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06580A true CN110906580A (zh) 2020-03-24

Family

ID=69819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85170.0A Pending CN110906580A (zh) 2019-11-27 2019-11-27 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0658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27786A1 (zh) * 2021-04-30 2022-11-03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和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71844A (ja) * 1993-08-31 1995-03-17 Nippondenso Co Ltd 車両用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02734989A (zh) * 2011-04-08 2012-10-17 约克广州空调冷冻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排出气液分离器中积存的液体的热泵空调系统及方法
CN104034099A (zh) * 2013-03-08 2014-09-10 邱国栋 一种带旁通管路的制冷系统
CN106595138A (zh) * 2016-10-17 2017-04-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系统及降低气液分离器存液的方法
CN109269138A (zh) * 2018-09-03 2019-01-25 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压缩机回液的多联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KR20190026288A (ko) * 2017-09-04 2019-03-13 주식회사 신진에너텍 냉동기 토출 가스에 의한 응축 폐열 회수를 이용한 냉동 시스템
CN109798701A (zh) * 2019-03-21 2019-05-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连续制热的空调控制系统、空调控制方法及空调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71844A (ja) * 1993-08-31 1995-03-17 Nippondenso Co Ltd 車両用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02734989A (zh) * 2011-04-08 2012-10-17 约克广州空调冷冻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排出气液分离器中积存的液体的热泵空调系统及方法
CN104034099A (zh) * 2013-03-08 2014-09-10 邱国栋 一种带旁通管路的制冷系统
CN106595138A (zh) * 2016-10-17 2017-04-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系统及降低气液分离器存液的方法
KR20190026288A (ko) * 2017-09-04 2019-03-13 주식회사 신진에너텍 냉동기 토출 가스에 의한 응축 폐열 회수를 이용한 냉동 시스템
CN109269138A (zh) * 2018-09-03 2019-01-25 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压缩机回液的多联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798701A (zh) * 2019-03-21 2019-05-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连续制热的空调控制系统、空调控制方法及空调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27786A1 (zh) * 2021-04-30 2022-11-03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和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169539A1 (zh) 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空调
CN105371545B (zh) 空调器及其制冷系统的制冷剂循环量调节方法
JP5125116B2 (ja) 冷凍装置
US9151522B2 (en) Air conditione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JP5709844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102419024B (zh) 制冷循环装置和热水采暖装置
US9920965B2 (en) Air conditioner with oil separator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JP3584862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冷媒回路
EP3693680A1 (en)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CN211526554U (zh) 空调系统
KR101203995B1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상운전방법
JP2002228297A (ja) 冷凍装置
CN110906580A (zh) 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JP6589946B2 (ja) 冷凍装置
CN112229116A (zh) 空气源热泵机组化霜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系统
JP2018204805A (ja) 冷凍ユニット、冷凍システム、および冷媒回路の制御方法
JP3418891B2 (ja) 冷凍装置
KR101212684B1 (ko) 히트펌프 연동 급탕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11219818B (zh) 空调系统、空调器和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JP6972422B2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KR20190005052A (ko) 멀티형 공기조화기
CN108195005B (zh) 一种三管制水源多联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3063237A (zh) 一种超宽环温空气源热泵系统及控制方法
KR102422008B1 (ko) 하이브리드 멀티 공조 시스템 및 그의 제어 방법
US11898782B2 (en) Multi-air conditioner for heating and cooling oper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