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90652B - 电连接器组装体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组装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90652B
CN110890652B CN201910841314.7A CN201910841314A CN110890652B CN 110890652 B CN110890652 B CN 110890652B CN 201910841314 A CN201910841314 A CN 201910841314A CN 110890652 B CN110890652 B CN 1108906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connector
contact
signal
r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4131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90652A (zh
Inventor
玉井畅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rose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ros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rose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rose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8906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906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906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906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73Impedance matching
    • H01R13/6474Impedance matching by variation of conductive properties, e.g. by dimension vari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04Pins or blades for co-operation with sock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05Securing in non-demountable manner, e.g. moulding, rive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16Means for holding or embracing insulating body, e.g. casing, hoods
    • H01R13/518Means for holding or embracing insulating body, e.g. casing, hoods for holding or embracing several coupling parts, e.g.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1/00Coupling parts supported only by co-operation with counterpart
    • H01R31/06Intermediate parts for linking two coupling parts, e.g. adapt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082Coupling device supported only by cooperation with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01R13/11Resilient sockets
    • H01R13/112Resilient sockets forked sockets having two le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01R13/6585Shielding material individually surrounding or interposed between mutually spaced contacts
    • H01R13/6586Shielding material individually surrounding or interposed between mutually spaced contacts for separating multiple connector modul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组装体,能够在共振频率附近的频率范围抑制信号的反射乃至信号传送特性的降低。第一端子(22)在位于连接器嵌合侧的自由端部具有接触臂部(22A),第二端子(40)在位于连接器嵌合侧的自由端部具有突状接点部(41A),该突状接点部能够和第一端子的接触臂部的在连接器彼此的插拔方向上的中间部接触,第一端子的接触臂部的从与第二端子的突状接点部接触的接触位置(P)至接触臂部的自由端部的沿上述插拔方向延伸的部分形成短截线部,第一端子中的除短截线部以外的部分和第二端子构成主传送路径,在主传送路径中的包含接触位置在内的规定范围,该规定范围的至少一部分范围中的阻抗比短截线部中的阻抗小。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组装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组装体。
背景技术
当嵌合连接电连接器彼此时,作为相互接触的端子的接触部的形状,各种形状被考虑。例如,对于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公开了如下连接器组装体,即,通过不弹性位移的直线状的插头端子和弹性位移且与该插头端子接触的插座端子相互接触。该专利文献1的电连接器组装体具有作为电路基板用连接器的插头连接器、和作为其他电路基板用连接器的插座连接器。排列保持于插头连接器的多个端子是沿连接器的插拔方向延伸的直线状的插头端子,排列保持于插座连接器的多个端子是能够弹性位移的插座端子。在连接器嵌合连接过程中,该插座端子基于与上述插头端子的接触压力一边进行弹性位移一边滑动之后,维持着该弹性位移状态地和上述插头端子接触。
上述插头端子将从连接器嵌合侧的前端(自由端)位置至中间位置的部分形成为能够和上述插座端子接触的接触臂部。该接触臂部的详细形状没有特别记载,不清楚。另一方面,上述插座端子在连接器嵌合侧的前端部形成有突状的接触部(突状接点部),该突状接点部在上述接触臂部的长边方向中间位置和该接触臂部接触。从与插座端子的突状接点部接触的接触位置至插头端子的前端(自由端)为止的距离是所谓的有效嵌合长度,通过将其设定为较长,能够不受连接器彼此的嵌合深度左右地可靠地确保接触状态。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198712号
但是,插头端子中的构成上述有效嵌合长度的部分、即从与插座端子的突状接点部接触的接触位置至插头端子的前端(自由端)为止的距离也是所谓的短截线(stub)。当连接端子彼此来传送高速信号时,在该短截线中,有时传送来的信号反射产生共振,其结果是,存在使应传送的信号减弱等降低高速信号传送的特性的担忧。
当所传送的高速信号的频率处于特定的频率(共振频率)时,上述信号的反射乃至高速信号传送特性的降低的程度最大。信号的反射并非仅在共振频率时产生,在该共振频率附近的规定频率范围中也产生,该反射的程度随着接近共振频率而增大,伴随于此,高速信号传送的特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鉴于该情况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组装体,能够在共振频率附近的频率范围中抑制信号的反射乃至信号传送特性的降低。
当使具有沿连接器插拔方向延伸的接触臂部的端子(为了便于说明称为“第一端子”)和具有突状接触部的端子(为了便于说明称为“第二端子”)接触来传送信号时,第一端子的接触臂部中的从与上述突状接点部接触的接触位置至该接触臂部的自由端部沿上述插拔方向延伸的部分形成短截线部,第一端子中的除短截线部以外的部分和第二端子形成主传送路径。发明人发现,当上述主传送路径中的包含上述接触位置在内的规定范围的部分中的阻抗比上述短截线部中的阻抗小时,能够在共振频率附近的频率范围中抑制信号的反射乃至信号传送特性的降低。本发明着眼于该情况,决定端子、保持该端子的树脂制的端子保持体的尺寸、形状。
<第一发明>
第一发明的电连接器组装体具有能够插拔地相互嵌合连接的第一电连接器和第二电连接器。
在该电连接器组装体中,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一电连接器具有用于信号传送的多个第一端子,将相对于与上述第二电连接器的插拔方向呈直角的一个方向作为端子排列方向排列上述多个第一端子,该第一端子在位于连接器嵌合侧的自由端部具有沿上述插拔方向延伸的接触臂部,上述第二电连接器具有用于信号传送的多个第二端子,它们在和上述端子排列方向相同的方向排列,该第二端子在位于连接器嵌合侧的自由端部具有突状接点部,该突状接点部能够和上述第一端子的上述接触臂部的在上述插拔方向上的中间部接触,上述第一端子的接触臂部中的从与上述第二端子的突状接点部接触的接触位置至该接触臂部的自由端部沿上述插拔方向延伸的部分形成短截线部,第一端子中的除短截线部以外的部分和第二端子构成主传送路径,在上述主传送路径中的包含上述接触位置在内的规定范围,该规定范围的至少一部分范围中的阻抗比上述短截线部中的阻抗小。
在本发明中,由于在上述主传送路径中的包含上述接触位置在内的规定范围,该规定范围的至少一部分范围中的阻抗比上述短截线部中的阻抗小,所以即便在上述主信号路径中传送的信号的频率处于共振频率附近的频率范围,也能抑制由短截线部的存在而引起的信号的反射乃至信号传送特性的降低。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为,当上述短截线部的电气长度为Lo时,上述主传送路径中的上述规定范围的部分的电气长度为4Lo。发明人发现,当上述规定范围的部分的电气长度设定为上述短截线部的电气长度的约4倍的长度时,抑制信号反射的效果好。因此,当上述短截线部的电气长度为Lo时,通过使上述规定范围的部分的电气长度为4Lo,能够更加有效地抑制信号传送特性降低。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为,在上述主传送路径中的上述规定范围的部分,在第一端子形成的部分的电气长度和在第二端子形成的部分的电气长度相等。发明人发现,当在上述规定范围的部分中,在第一端子形成的部分的电气长度和在第二端子形成的部分的电气长度相等时,抑制信号反射的效果进一步提高。因此,通过将在上述第一端子形成的部分的电气长度和在上述第二端子形成的部分的电气长度设定为相等,能够更加有效地抑制信号传送特性降低。
端子中的阻抗的大小受到该端子和位于该端子的周围的金属制部件(例如其他端子、接地板等)的对置面积、距离的影响。具体而言,随着上述对置面积减小,端子中的电容减小,其结果是,阻抗增大。另一方面,随着上述对置面积增大,端子中的电容增大,其结果是,阻抗减小。另外,随着上述距离增大,端子中的电容减小,其结果是,阻抗增大。另一方面,随着上述距离减小,端子中的电容增大,其结果是,阻抗减小。
另外,端子中的阻抗的大小还受到该端子的周围的介电常数的高低的影响。具体而言,随着端子的周围的介电常数升高,端子中的电容增大,其结果是,阻抗减小。另一方面,随着端子的周围的介电常数降低,端子中的电容减小,其结果是,阻抗增大。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为,上述主传送路径中的上述规定范围的部分的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尺寸比上述短截线部的在相同方向的尺寸大。通过这样设定上述规定范围的部分的尺寸,上述规定范围的部分中的端子间的距离比短截线部中的端子间的距离小。另外,当相对于端子并列设置有接地板时,上述规定范围的部分中的与上述接地板对置的对置面积比短截线部中的与上述接地板对置的对置面积大。其结果是,能够使上述规定范围的部分中的阻抗比短截线部中的阻抗小。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为,上述主传送路径中的上述规定范围的部分的在相对于端子排列方向以及插拔方向双方呈直角的方向上的尺寸比上述短截线部的在相同方向的尺寸大。通过这样设定上述规定范围的部分的尺寸,在端子排列方向邻接的端子彼此中上述规定范围的部分彼此的对置面积比短截线部彼此的对置面积大。另外,当相对于端子并列设置有接地板时,上述规定范围的部分中的与上述接地板的距离比短截线部中的与上述接地板的距离小。其结果是,能够使上述规定范围的部分中的阻抗比短截线部中的阻抗小。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为,第一端子以及第二端子分别通过树脂制的端子保持体保持,上述主传送路径中的上述规定范围的部分的在上述插拔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通过上述端子保持体的一部分覆盖。通过这样将上述规定范围的部分通过上述端子保持体覆盖,从而在该规定范围的部分的周围存在介电常数比空气高的树脂制的部件,所以能够使上述规定范围的部分中的阻抗比短截线部中的阻抗小。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为,上述第二端子的突状接点部呈朝向上述第一端子的接触臂部突出的形状,用于将上述第一端子的上述接触臂部向上述接触位置引导的引导部在上述第二端子的自由端侧的范围形成,上述第一连接器的上述端子保持体在以连接器嵌合状态在上述插拔方向上与上述引导部对应的位置覆盖上述第一端子。
发明人发现,随着上述规定范围的部分中的、特别是接近上述第一端子和上述第二端子的接触位置的位置处的阻抗减小,抑制所传送的信号的反射的效果变好。在本发明中,通过如上述那样,在连接器嵌合状态下,将覆盖上述第一端子的上述端子保持体带入与第二端子的上述引导部对应的位置,该端子保持体在上述插拔方向接近上述接触位置地定位。其结果是,能够更加减小上述规定范围的部分中的接近接触位置的位置处的阻抗。
在本发明中,由于如以上那样,在第一端子以及第二端子中的主传送路径中的包含端子彼此的接触位置在内的规定范围,该规定范围的至少一部分范围中的阻抗比第一端子的短截线部中的阻抗小,所以即便在上述主传送路径中传送的信号的频率处于共振频率附近的频率范围,也能抑制由于短截线部的存在而引起的信号的反射乃至信号传送特性的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中继电连接器和对象连接器一并示出的立体图,表示嵌合前的状态。
图2是以嵌合状态示出图1的中继电连接器以及对象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3(A)、图3(B)是表示图1的中继电连接器的托板的立体图,其中,图3(A)表示从接地板侧观察到的状态,图3(B)表示从端子排列面侧观察到的状态。
图4(A)、图4(B)是从图3(B)的托板抽出端子以及接地板并且从对象连接器抽出对象信号端子以及对象接地部件而从端子侧观察到的立体图,其中,图4(A)表示连接器嵌合前的状态,图4(B)表示连接器嵌合状态。
图5(A)、图5(B)是表示中继电连接器以及对象连接器的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的信号端子的位置处的剖面的一部分的图,其中,图5(A)表示连接器嵌合前的状态,图5(B)表示连接器嵌合状态。
图6(A)、图6(B)是从托板的排列方向观察中继电连接器以及对象连接器的一部分得到的图,其中,图6(A)表示连接器嵌合前的状态,图6(B)表示连接器嵌合状态。
图7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中继电连接器以及对象连接器的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的信号端子的位置处的剖面的一部分的图,表示连接器嵌合状态。
图8(A)、图8(B)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原理的图,其中,图8(A)是表示主传送路径以及短截线部的简图,图8(B)以及图8(C)是表示所传送的信号的频率和信号的衰减量的关系的图表。
图9是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和对象连接器一并示出的立体图,表示嵌合前的状态。
图10是以嵌合状态示出图9的电连接器以及对象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11(A)、图11(B)是从电连接器以及对象连接器分别抽出一根端子而示出的立体图,其中,图11(A)表示连接器嵌合前的状态,图11(B)表示连接器嵌合状态。
图12(A)、图12(B)是表示电连接器以及对象连接器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的信号端子的位置处的剖面的一部分的图,其中,图12(A)表示连接器嵌合前的状态,图12(B)表示连接器嵌合状态。
附图标记说明:
1…中继连接器(第一连接器);101…连接器(第一连接器);2…对象连接器(第二连接器);102…对象连接器(第二连接器);3…对象连接器(第二连接器);110…壳体(端子保持体);21…基材(端子保持体);120…信号端子(第一端子);22…信号端子(第一端子);121…接触臂部;22A…上侧接触臂部(接触臂部);121A…短截线部;22A1…短截线部;150…壳体(端子保持体);22B…下侧接触臂部(接触臂部);160…对象信号端子(第二端子);31…保持体(端子保持体);161A…突状接点部;40…对象信号端子(第二端子);161B…引导部;41A…信号突状接点部(突状接点部);P…接触位置;41B…引导部;R…规定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将第一实施方式的中继电连接器和对象连接器一并示出的立体图,表示嵌合前的状态。另外,图2是以嵌合后的状态示出图1的中继电连接器以及对象连接器的立体图。
本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组装体是用于高速信号的传送的连接器组装体,具有作为第一电连接器的中继电连接器1(以下称为“中继连接器1”)和作为第二电连接器的对象连接器2、3。中继连接器1以及对象连接器2、3是用于高速信号的传送的连接器。对象连接器2、3是分别配置于不同电路基板(未图示)上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以各电路基板的面相对于上下方向(Z轴方向)呈直角的姿势和中继连接器1嵌合。这样,通过对象连接器2从上方(Z1侧)相对于中继连接器1嵌合连接,且对象连接器3从下方(Z2侧)相对于中继连接器1嵌合连接,如图2所示,对象连接器2、3彼此经由中继连接器1被连接(对象连接器3未图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象连接器2、3构成为形状完全相同的连接器。
如图1所示,中继连接器1具有呈板状的后述多个托板20(还参照图3(A)、图3(B))和将上述多个托板20在其板厚方向隔开规定间隔排列并支承的电绝缘材料制的支承体10。该支承体10呈将托板20的排列方向(X轴方向)作为长边方向的大致长方体外形,还兼具作为壳体的功能。支承体10通过上侧支承部件11和下侧支承部件12在上下方向组合而构成。
上侧支承部件11具有:周壁11A,其从上方观察呈方框形状,用于包围多个托板20;以及多个限制部(未图示),它们用于使各托板20在该托板20的排列方向位于规定位置范围。周壁11A具有:两个侧壁11B,它们沿托板20的排列方向(X轴方向)延伸;以及两个端壁11C,它们沿相对于该长边方向呈直角的连接器宽度方向(Y轴方向)延伸,连结上述两个侧壁11B的端部彼此。上述限制部在周壁11A围起的空间内呈具有相对于托板20的排列方向呈直角的板面的板状,并连结两个侧壁11B的内壁面彼此,并在上述排列方向隔开规定间隔地排列形成。
在相互邻接的限制部彼此间、或者该限制部与端壁11C之间在上下方向贯通形成的狭缝状的空间成为用于收容托板20的托板收容空间(未图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上述限制部位于能够和收容于上述托板收容空间内的托板20的板面抵接的位置,使该托板20位于其排列方向(X轴方向)上的规定位置范围。另外,在侧壁11B的内壁面,在上述长边方向(X轴方向)上与各托板收容空间对应的位置且在上下方向(Z轴方向)上的靠近下端位置形成有上侧支承台阶部(未图示),该上侧支承台阶部用于从上方支承后述托板20的被支承突起部21A(参照图3(A)、图3(B))。
如图1所示,周壁11A延伸至比限制部的上端靠上方的位置。该延伸至上方的部分所围起的空间,即向上方开口且与上述托板收容空间连通的空间被形成为用于从上方接收对象连接器2的上侧接收部11D。在托板20收容于托板收容空间内的状态下,如图1所示,托板20的上端侧部分从托板收容空间的上端开口突出,位于上侧接收部11D内。
在上下方向观察,支承体10的下侧支承部件12具有周壁12A,该周壁12A呈方框形状,尺寸和已叙述的上侧支承部件11的周壁11A相同。该周壁12A具有:两个侧壁12B,它们沿上述托板20的排列方向延伸;以及两个端壁12C,它们沿相对于该长边方向呈直角的短边方向延伸,连结上述两个侧壁12B的端部彼此。在侧壁12B的内壁面,在上述排列方向上与上侧支承部件11的各托板收容空间对应的位置且在上下方向上的靠近上端位置形成有下侧支承台阶部(未图示),该下侧支承台阶部用于从下方支承后述托板20的被支承突起部21A。
另外,由下侧支承部件12围起的空间,即在支承体10的比限制部的下端靠下方位置向下方开口且与托板收容空间连通的空间被形成为用于从下方接收对象连接器3的下侧接收部。在托板20收容于托板收容空间内的状态下,托板20的下端侧部分从托板收容空间的下端开口突出,位于上述下侧接收部内。
支承体10通过将下侧支承部件12相对于上侧支承部件11从下方嵌合而被组装。如图1所示,在上侧支承部件11和下侧支承部件12已被组合的状态下,由上侧支承部件11的侧壁11B和下侧支承部件12的侧壁12B形成支承体10的侧壁,由上侧支承部件11的端壁11C和下侧支承部件12的端壁12C形成支承体10的端壁。
图3(A)、图3(B)是表示一个托板20的立体图,其中,图3(A)表示从接地板侧观察到的状态,图3(B)表示从端子排列面侧观察到的状态。图4(A)、图4(B)是从图3(B)的托板20抽出端子22以及接地板23并且从对象连接器2、3抽出对象信号端子40以及接地部件50,从端子22侧观察到的立体图,其中,图4(A)表示连接器嵌合前的状态,图4(B)表示连接器嵌合状态。
如图3(A)、图3(B)所示,托板20具有:作为端子保持体的基材21,其呈板状,由树脂制成;多个作为第一端子的信号端子22,它们呈带状,沿上下方向延伸,在基材21的一个板面(在YZ方向扩展的面)通过一体模制成型被排列保持;以及一个金属制的接地板23,其安装于基材21的另一个板面。以下,将上述一个板面称为“端子排列面”,将上述另一个板面称为“接地板安装面”。
如图3(A)、图3(B)所示,基材21在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两侧端缘的靠近下端位置,突出形成有被支承突起部21A,如后述所述,该被支承突起部21A通过支承体10的上侧支承台阶部以及下侧支承台阶部从上方以及下方被支承。如图3(A)所示,基材21在接地板安装面突出形成有用于保持接地板23的多个保持突起部21B。
另外,如图3(B)所示,在基材21的端子排列面,分别在该基材21的靠近上端位置、靠近下端位置以及中央位置形成有覆盖信号端子22的一部分的上侧被覆部21C、下侧被覆部21D、中央被覆部21E。上侧被覆部21C遍及端子排列范围延伸,通过在端子排列方向(Y轴方向)上的该信号端子22的位置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部分,覆盖该信号端子22的后述中间线路部22C的上端侧部分。下侧被覆部21D呈沿上下方向使上侧被覆部21C反转了的形状,通过在端子排列方向(Y轴方向)上的信号端子22的位置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部分,覆盖该信号端子22的后述中间线路部22C的下端侧部分。中央被覆部21E遍及端子排列范围延伸,覆盖在信号端子22的后述中间线路部22C的上下方向中央区域形成的弯曲部分。
多个信号端子22通过在板厚方向对金属板进行冲裁且将其部分弯曲而制成,整体形状呈在上下方向(Z轴方向)延伸的带片状。该信号端子22以其板面相对于托板20的排列方向(X轴方向)呈直角的姿势,将托板20的宽度方向(Y轴方向)作为端子排列方向等间隔地排列,通过一体模制成型保持于基材21。
在本实施方式中,相互邻接而成对的信号端子22被形成为用于传送高速差分信号的成对端子。在图3(B)、图4(A)、图4(B)中,示出在一个托板20设置有五对成对端子的例子。在五对成对端子中的在连接器宽度方向(Y轴方向)位于两端的两对以及位于中央的一对成对端子虽然实际上未交叉,但因为以在上下方向上的中间位置相互接近的方式弯曲,所以形成在沿托板20的排列方向(X轴方向)观察时看起来交叉的疑似交叉对。另外,其他成对端子形成在上下方向上的中间位置相互交叉的交叉对。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这样使相互邻接的两个信号端子22为疑似交叉对或者交叉对,能够进行高速差分信号的传送。
形成疑似交叉对的一对信号端子22中,如图4(A)、图4(B)所示,用于与设置于对象连接器2的后述对象信号端子40接触的上侧接触臂部22A形成于上端侧,且用于与设置于对象连接器3的对象信号端子40接触的下侧接触臂部22B形成于下端侧,该上侧接触臂部22A和该下侧接触臂部22B通过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间线路部22C连结。该上侧接触臂部22A和该下侧接触臂部22B呈相互上下对称的形状。以下,在无需区别上侧接触臂部22A和下侧接触臂部22B时,为了便于说明,统称为“接触臂部22A、22B”。
上侧接触臂部22A的上端部(自由端部)以及下侧接触臂部22B的下端部(自由端部)在其板厚方向(X轴方向)向一侧(在图4(A)、图4(B)中的X1侧)呈曲柄状弯曲。该接触臂部22A、22B的以曲柄状弯曲的自由端部的大部分埋设于基材21内(参照图4(B)、图5(A)、图5(B)、图6(A))。另一方面,接触臂部22A、22B的除上述自由端部以外的直线状部分通过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两侧端面(板厚面)以及位于X1侧的板面(轧制面)保持于基材21,X2侧的面从该基材21露出。
接触臂部22A、22B的宽度尺寸(Y轴方向上的尺寸)比中间线路部22C小,宽度较窄。另外,接触臂部22A、22B的宽度比设置于对象连接器2、3的对象信号端子40的后述信号弹性臂部41窄(参照图6(A)、图6(B))。因此,在Y轴方向相互邻接的上侧接触臂部22A彼此、以及下侧接触臂部22B彼此的间隔比信号端子22中的相互邻接的中间线路部22C的直线状部分彼此的间隔、以及对象信号端子40中的信号弹性臂部41彼此的间隔宽。
另外,接触臂部22A、22B的上述直线状部分的露出面(X2侧的面)成为倾斜面,随着在端子宽度方向(Y轴方向)上从中央区域朝向端子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端侧,朝向X1侧倾斜(参照图4(A)以及图6(A))。即,该接触臂部22A、22B因形成有上述倾斜面,板厚尺寸(X轴方向上的尺寸)比中间线路部22C小。
如图5(B)所示,上侧接触臂部22A在与后述对象信号端子40的信号突状接点部41A接触的状态下,在上下方向遍及从与该信号突状接点部41A的接触位置P至该上侧接触臂部22A的自由端(上端)为止的范围S(以下,“短截线范围S”)的部分成为短截线部22A-1。该短截线部22A-1的长度根据上侧接触臂部22A中的与信号突状接点部41A在上下方向的接触位置P而增减。即,随着该接触位置P靠近上侧接触臂部22A的基端(图5(B)中的下端),短截线范围S增大,因此短截线部22A-1相应增长,随着该接触位置P靠近上侧接触臂部22A的上端(图5(B)中的上端),短截线范围S减小,因此短截线部22A-1相应缩短。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在信号端子22中,接触臂部22A、22B通过基材21被一体模制成型并被保持,不弹性位移,但不弹性位移并非必须。例如,也可以使接触臂部从基材21在上下方向上的端部延伸突出,形成为在该接触臂部的板厚方向能够弹性位移。
如图4(A)、图4(B)所示,成为疑似交叉对的信号端子22的中间线路部22C以在上下方向上的中央区域相互接近的方式延伸,之后以向中间线路部22C侧返回的方式弯曲进行延伸。在该疑似交叉对中,在沿X轴方向观察时,在上述中央区域,一方的中间线路部22C和另一方的中间线路部22C的一部分彼此重复,但上述中间线路部22C通过在沿板厚方向(X轴方向)分离的方向上被弯曲而成为非接触。另外,如图4(A)、图4(B)所示,成为交叉对的信号端子22的中间线路部22C中,在上下方向上的中央区域,一方的中间线路部22C和另一方的中间线路部22C通过在沿板厚方向分离的方向上被弯曲而非接触地交叉。
中间线路部22C中,与上侧接触臂部22A连结的上端侧部分、与下侧接触臂部22B连结的下端侧部分、以及在上述中央区域形成的弯曲部分的一部分埋设于基材21内(参照图3(B))。另一方面,如图3(B)所示,该中间线路部22C的其他部分通过两侧端面(板厚面)以及位于X1侧的板面(轧制面)保持于基材21,X2侧的面从该基材21露出。
接地板23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冲裁而制成。如图3(A)所示,在接地板23中,用于接收基材21的保持突起部21B的多个被保持孔部23A在与各保持突起部21B对应的位置贯通形成。该被保持孔部23A成为在上下方向比保持突起部21B大的长孔,该长孔的宽度尺寸在上半部比保持突起部21B稍大,在下半部比保持突起部21B稍小。
接地板23的上端部在端子排列方向(Y轴方向)等间隔地被切缺,而形成多个上侧切口部23B,在该上侧切口部23B的两侧形成有上侧接地接触部23C,该上侧接地接触部23C能够和设置于对象连接器2的接地部件50的后述接地突状接点部51A接触。上侧接地接触部23C在端子排列方向(Y轴方向)设置于信号端子22的上侧接触臂部22A彼此间的位置,且在上下方向(Z轴方向)设置于和上述上侧接触臂部22A的上端部相同的位置。另外,接地板23的下端部成为使上端部上下反转那样的形状,形成有下侧切口部23D以及下侧接地接触部23E。
当向基材21安装接地板23时,将基材21的保持突起部21B带入分别对应的被保持孔部23A的上半部内,使接地板23和基材21的接地板安装面面接触。而且,在维持该面接触的状态下,使接地板23向上方滑动,使保持突起部21B压入被保持孔部23A的下半部。其结果是,如图3(A)所示,接地板23以覆盖了基材21的上述接地板安装面的大致整个区域的状态被保持,托板20完成。
本实施方式的中继连接器1以如下要领被组装。首先,从上侧支承部件11的下方,将托板20分别插入到该上侧支承部件11的多个托板收容空间。此时,全部托板20为端子排列面朝向同侧(X2侧)的姿势(参照图5(A)、图5(B))。接下来,通过从下方将下侧支承部件12相对于上侧支承部件11嵌合,完成中继连接器1的组装。这里,托板20的被支承突起部21A在上侧支承部件11的上侧支承台阶部与下侧支承部件12的下侧支承台阶部之间,从上方以及下方被支承,由此能够防止托板20从上述托板收容空间脱落。
接下来,说明对象连接器2、3的结构。由于对象连接器2、3是完全相同的结构,所以这里一边适当地参照图5(A)、图5(B)以及图6(A)、图6(B)所示的对象连接器2的结构,一边以对象连接器3为中心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对象连接器3具有:树脂制的壳体30,其由适合于中继连接器1的下侧接收部的立方体外形形成;多个作为第二端子的对象信号端子40(参照图5(A)、图5(B)以及图6(A)、图6(B)),它们排列保持于该壳体30;以及接地部件50(参照图5(A)、图5(B)以及图6(A)、图6(B)),其在连接器宽度方向(Y轴方向)遍及端子排列范围延伸,并且保持于壳体30。
如图1所示,壳体30具有:作为端子保持体的树脂制的保持体31,其相对于电路基板(未图示)的安装面平行地扩展,保持对象信号端子40以及接地部件50;以及树脂制的收容体32,其从上方嵌合于该保持体31,收容对象信号端子40以及接地部件50。保持体31形成有信号用保持孔部31A和接地用保持孔部31B,其中,上述信号用保持孔部31A压入保持对象信号端子40的后述信号侧被保持部42,上述接地用保持孔部31B压入保持接地部件50的后述接地侧被保持部52(参照图5(A)、图5(B))。上述信号用保持孔部31A以及接地用保持孔部31B在上下方向贯通保持体31而形成。
收容体32具有:周壁32A,其在上下方向观察呈方框形状;以及多个收容壁32B,它们在该周壁32A所围起的空间,沿连接器宽度方向(Y轴方向)延伸。周壁32A具有:两个侧壁32A-1,它们沿壳体30的长边方向(X轴方向)延伸;以及两个端壁32A-2,它们沿相对于该长边方向呈直角的短边方向即连接器宽度方向(Y轴方向)延伸,连结上述两个侧壁32A-1的端部彼此。多个收容壁32B沿连接器宽度方向(Y轴方向)延伸,连结两个侧壁32A-1彼此。在该收容壁32B的两个板面(在YZ方向扩展的面)中的位于X2侧的板面侧,沿上下方向延伸地形成有用于收容对象信号端子40的后述信号弹性臂部41的信号用收容槽32B-1。另一方面,在收容壁32B的位于X1侧的板面侧,沿上下方向延伸地形成有用于收容接地部件50的后述接地弹性臂部51的接地用收容槽32B-2。
如图4(A)、图4(B)所示,多个对象信号端子40通过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带状的金属板部件制成,以其板面相对于对象连接器2的长边方向(X轴方向)呈直角的姿势被排列为,位于在连接器宽度方向(Y轴方向)与中继连接器1的端子22对应的位置。该对象信号端子40沿收容壁32B的位于X1侧的板面设置,被压入保持在信号用收容槽32B-1。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象信号端子40的板厚尺寸(X轴方向上的尺寸)比设置于中继连接器1的信号端子22的下侧接触臂部22B的板厚尺寸大。另外,对于信号弹性臂部41而言,后述信号弹性臂部41以及信号侧被保持部42的端子宽度尺寸(Y轴方向上的尺寸)比设置于中继连接器1的信号端子22的下侧接触臂部22B的端子宽度尺寸大。
如图4(A)所示,对象信号端子40具有:信号弹性臂部41,其沿上下方向延伸,能够在其板厚方向(X轴方向)弹性位移;信号侧被保持部42,其从该信号弹性臂部41的下端向下方延伸;以及信号连接部43,其从该信号侧被保持部42的下端向下方延伸。信号弹性臂部41从壳体30的保持体31的上表面在收容体32的信号用收容槽32B-1(参照图1)内朝向上方延伸。在该信号弹性臂部41的上端部(自由端部)弯曲形成有信号突状接点部41A,该信号突状接点部41A朝向X1侧凸状弯曲地突出,即以连接器嵌合状态朝向中继连接器1的端子22侧凸状弯曲地突出。该信号突状接点部41A是向信号用收容槽32B-1外突出的部分(突出顶部),能够和中继连接器1的信号端子22的下侧接触臂部22B弹性接触。另外,信号突状接点部41A在比其突出顶部更靠自由端侧、即在上端侧的范围,形成有用于在X轴方向将中继连接器1的信号端子22向正规的接触位置引导的引导部41B(参照图5(A)、图5(B))。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象信号端子40中的形成有信号突状接点部41A的部分是能够弹性位移的信号弹性臂部41,但该部分能够弹性位移并非必须。例如,也可以取代上述信号弹性臂部41,在对象信号端子40设置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不弹性位移的接触臂部,在该接触臂部形成信号突状接点部。
信号侧被保持部42从上方向壳体30的保持体31的信号用保持孔部31A被压入,在该信号侧被保持部42的侧缘形成的压入突起咬入信号用保持孔部31A的内壁面从而被保持在该信号用保持孔部31A内。信号连接部43从壳体30的保持体31的下表面朝向下方呈直线状延伸突出,在信号连接部43的下端部,如图1所示,设置有用于与电路基板进行焊接的焊球B(还参照对象连接器2的焊球B)。
接地部件50通过在板厚方向将一个金属板部件部分弯曲而制成,具有:多个接地弹性臂部51,它们沿上下方向延伸,能够在其板厚方向(X轴方向)弹性位移;接地侧被保持部52,其从该接地弹性臂部51的下端向下方延伸;接地连接部53,其从该接地侧被保持部52的下端向下方延伸;以及连结部54,其连结邻接的接地弹性臂部51的下端部彼此。
接地弹性臂部51从壳体30的保持体31的上表面在收容体32的接地用收容槽32B-2内向上方延伸。该接地弹性臂部51的上端部(自由端部)向X2侧突出地弯曲,位于接地用收容槽32B-2外的突出部分成为能够和中继连接器1的接地板23的上侧接地接触部23C弹性接触的接地突状接点部51A。该接地弹性臂部51设置于在连接器宽度方向(Y轴方向)相对于对象信号端子40的信号弹性臂部41偏移的位置。
接地侧被保持部52从上方向壳体30的保持体31的接地用保持孔部31B被压入,在该接地侧被保持部52的侧缘形成的压入突起咬入接地用保持孔部31B的内壁面从而被保持在该接地用保持孔部31B内。接地连接部53从壳体30的保持体31的下表面朝向下方呈直线状延伸突出,在接地连接部53的下端部,如图1所示,设置有用于与电路基板进行焊接的焊球B(还参照对象连接器2的焊球B)。连结部54在邻接的接地弹性臂部51的下端部之间沿连接器宽度方向延伸,连结该下端部彼此。
由于对象连接器2和已叙述的对象连接器3结构相同,所以针对对象连接器2的各部分,标注和对象连接器3的对应部分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接下来,基于图1、图2、图5(A)、图5(B)以及图6(A)、图6(B)说明连接器嵌合动作。图5(A)、图5(B)是中继连接器1以及对象连接器2的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的信号端子22以及对象信号端子40的位置处的剖视图,其中,图5(A)表示连接器嵌合前的状态,图5(B)表示连接器嵌合状态。另外,图6(A)、图6(B)是从托板20的排列方向观察中继连接器1以及对象连接器的一部分得到的图,其中,图6(A)表示连接器嵌合前的状态,图6(B)表示连接器嵌合状态。在图5(A)、图5(B)以及图6(A)、图6(B)中,在中继连接器1的支承体10以及对象连接器2的收容体32被拆下的状态下,放大剖面的一部分而示出。
首先,将对象连接器2、3和分别对应的电路基板的对应电路部焊接,如图1所示,使中继连接器1位于对象连接器3的上方。然后,使中继连接器1向下方移动,嵌合中继连接器1和对象连接器3(参照图2)。此时,对象连接器3整体被收容于中继连接器1的下侧接收部内。
在连接器嵌合过程中,使对象连接器3的对象信号端子40的信号弹性臂部41和接地部件50的接地弹性臂部51以扩张的方式弹性位移,从而托板20的下端部在两者间从上方进入。而且,在嵌合状态下,设置于对象连接器3的对象信号端子40的信号突状接点部41A基于信号弹性臂部41的弹性位移状态,和设置于中继连接器1的托板20的信号端子22的下侧接触臂部22B的在上下方向上的中间部接触而被电连接。
另外,在嵌合状态下,设置于对象连接器3的接地部件50的接地突状接点部51A基于该接地部件50的接地弹性臂部51的弹性位移状态,和设置于中继连接器1的托板20的接地板23的下侧接地接触部23E接触而被电连接(还参照示出对象连接器2的上侧接地接触部23C的图5(B))。中继连接器1与对象连接器3之间的信号端子22和对象信号端子40的接触状态、以及接地板23和接地部件50的接触状态和参照图5(A)、图5(B)且后述的中继连接器1与对象连接器2之间的接触状态相同。
接下来,如图1、图5(A)以及图6(A)所示,使对象连接器3为反转后那样的姿势,并且使对象连接器2位于中继连接器1的上方。然后,使对象连接器2向下方移动,嵌合中继连接器1和对象连接器2。此时,如图2所示,对象连接器2整体收容于中继连接器1的上侧接收部11D内。
在连接器嵌合过程中,使对象连接器2的对象信号端子40的信号弹性臂部41和接地部件50的接地弹性臂部51以扩张的方式弹性位移,从而托板20的上端部在两者间从下方进入。而且,在嵌合状态下,如图5(B)所示,设置于对象连接器2的对象信号端子40的信号突状接点部41A基于信号弹性臂部41的弹性位移状态,和设置于中继连接器1的托板20的信号端子22的上侧接触臂部22A的在上下方向上的中间部接触而被电连接。此时,如图5(B)所示,在连接器嵌合状态下,上侧接触臂部22A中的从与对象信号端子40的信号突状接点部41A的接触位置P延伸至上侧接触臂部22A的上端部的部分被形成为短截线部22A-1。在图5(B)中,短截线部22A-1在上下方向上的范围用“S”表示。
另外,在连接器嵌合状态下,如图5(B)所示,设置于对象连接器2的接地部件50的接地突状接点部51A基于该接地部件50的接地弹性臂部51的弹性位移状态,和设置于中继连接器1的托板20的接地板23的上侧接地接触部23C接触而被电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B)所示,在连接器嵌合状态下,由中继连接器1的信号端子22中的除短截线部22A-1以外的部分、和对象连接器2的对象信号端子40中的除引导部41B以外的部分形成用于传送高速信号的主传送路径。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图5(B)中,将上述主传送路径中的包含信号端子22的上侧接触臂部22A和对象信号端子40的信号突状接点部41A的接触位置P在内的规定范围表示为“R”。具体而言,规定范围R是遍及设置于对象连接器2的对象信号端子40的信号侧被保持部42的上端(在上下方向和保持体31的上表面相同的位置)、与设置于中继连接器1的托板20的基材21的上侧被覆部21C的下端之间的上下方向范围。另外,在图5(B)中,在上下方向将接触位置P作为边界,该规定范围R被二分为位于比该接触位置P靠下侧的第一范围R1和位于比该接触位置P靠上侧的第二范围R2。并且,上述第一范围R1在上下方向被一分为二为从接触位置P至上侧被覆部21C的上端的第一上侧范围R1A、和从该上侧被覆部21C的上端至该上侧被覆部21C的下端的第一下侧范围R1B。
信号端子22的上侧接触臂部22A的下部位于第一范围R1中的第一上侧范围R1A中,第一上侧范围R1A中的阻抗和短截线部22A-1的范围(短截线范围)S中的阻抗大致相等。
信号端子22的中间线路部22C的上端侧部分位于第一范围R1中的第一下侧范围R1B中。该中间线路部22C的上端侧部分形成为,和上侧接触臂部22A的一部分即短截线部22A-1相比,既在端子宽度方向(Y轴方向)较大,也在板厚方向(X轴方向)较大。另外,由于在该第一下侧范围R1B存在有基材21的上侧被覆部21C,所以中间线路部22C的上端侧部分遍及整周被基材21覆盖。因此,第一下侧范围R1B中的阻抗比短截线部22A-1的范围(短截线范围)S中的阻抗小。
另外,对象信号端子40的信号弹性臂部41以及信号侧被保持部42位于第二范围R2中。该信号弹性臂部41以及信号侧被保持部42形成为,和信号端子22的上侧接触臂部22A的一部分即短截线部22A-1相比,既在端子宽度方向(Y轴方向)较大,也在板厚方向(X轴方向)较大。另外,被保持部42通过树脂制的壳体110的保持体31遍及该被保持部31的整周被覆盖。因此,第二范围R2中的阻抗比短截线部22A-1的范围(短截线范围)S中的阻抗小。
如上述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规定范围R中的位于上述接触位置P的下方的第一下侧范围R1B以及位于上述接触位置P的上方的第二范围R2中的阻抗比短截线范围S中的阻抗小。通过这样使上述规定范围R的大部分处的阻抗比短截线范围S的阻抗小,即便在上述主传送路径中传送的信号的频率处于共振频率附近的频率范围,也能抑制由于短截线部22A-1的存在而引起的信号的反射乃至信号传送特性的降低。
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如上述那样,第一上侧范围R1A中的阻抗和短截线部22A-1的范围(短截线范围)S中的阻抗相等,但例如若参照图7如后述那样将信号端子22的上侧接触臂部22A中的上述接触位置P位于中间线路部22C侧那样的嵌合深度位置,设定为正规的接触位置,使第一上侧范围R1A在上下方向较小,则能够在上述规定范围R中,增加阻抗比短截线范围S小的范围,其结果是,能够更加良好地抑制信号的反射乃至信号传送特性的降低。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中继连接器1以及对象连接器2的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的信号端子22的位置处的剖面的一部分的图,表示连接器嵌合状态。在图7的变形例中,托板20的基材21的上侧被覆部21C成为将图5(B)所示的上侧被覆部21C进一步向上方延伸而得的形状,上端侧部分在上下方向位于与对象信号端子40的引导部41B对应的位置。通过使上侧被覆部21C为这种形状,该上侧被覆部21C的上端在上下方向位于与端子彼此的接触位置P接近的位置,并且信号端子22通过上侧被覆部21C覆盖的范围扩展。其结果是,能够在第一范围R1乃至上述规定范围R,在更宽范围降低阻抗。
另外,当上述短截线部22A-1的电气长度为Lo时,如后述所述,优选上述规定范围R的部分的电气长度约为3Lo~4Lo。通过这样设定该规定范围R的部分的电气长度,能够更有效地抑制信号的反射乃至信号传送特性的降低。
另外,优选中继连接器1的信号端子22中的在第一范围R1的电气长度和对象连接器2的对象信号端子40中的在第二范围R2的电气长度相等。通过这样设定为,在第一范围R1和第二范围R2使电气长度相等,能够更有效地抑制信号的反射乃至信号传送特性的降低。
这里,虽然参照图5(A)、图5(B)、图7等,说明了中继电连接器1和对象连接器2的连接状态下的阻抗的大小关系,但中继电连接器1和对象连接器3也成为相同的连接状态,母庸置疑,能够获得已叙述的本发明的效果。
接下来,基于图8(A)~图8(C)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并且说明当上述短截线部22A-1的电气长度为Lo时,如后述所述,优选上述规定范围R的部分的电气长度约为3Lo~4Lo的理由。图8(A)是表示主传送路径以及短截线部的简图。在图8(A)中,主传送路径被分为区段a1、区段a2、区段b1、区段b2这四个区段来表示,并且短截线部以区段a3表示。区段a1~a3是中继连接器1的信号端子22的一部分,区段b1、b2是对象连接器2的对象信号端子40的一部分。
区段a1、a2是主传送路径中的在信号端子22形成的部分,区段b1、b2是主传送路径中的在对象信号端子40形成的部分。另外,区段a1是主传送路径中的在信号端子22位于规定范围R外的部分,区段a2是主传送路径中的在信号端子22位于规定范围R内的部分,即,是与已叙述的第一范围R1对应的部分。区段b1是主传送路径中的在对象信号端子40位于规定范围R外的部分,区段b2是主传送路径中的在对象信号端子40位于规定范围R内的部分,即,是与已叙述的第二范围R2对应的部分。即,由区段a2和区段b1构成的部分与规定范围R对应。另外,如已叙述那样,区段a3是信号端子22的短截线部22A-1,与短截线范围S对应。
这里,说明将本发明应用于在利用连接器的信号传送中基于一般的50Ω的阻抗形成的信号传送路径中传送频率约为10~20GHz的高速信号的连接器的例子。在图8(A)的例子中,主传送路径中的位于规定范围R外的区段a1、b2以及与短截线部对应的区段a3处的阻抗是50Ω。另外,如图8(A)所示,区段a1、b2、a3的电气长度分别为20ps、20ps以及10ps。本发明通过调整主传送路径中的位于规定范围R内的区段a2、b1处的电气长度X,并且在比50Ω小的范围调整阻抗Y,而抑制高速信号传送的特性降低。如基于图1~7已叙述那样,该电气长度、阻抗通过端子的形状、尺寸、以及由树脂部分覆盖端子的范围的大小等来调整,另外也可以通过信号端子、和接地板或接地端子的位置关系来调整。
图8(B)、图8(C)是将所传送的信号的频率(GHz)设为横轴,将信号的衰减量(dB)设为纵轴,表示关于插入损耗的各种模拟中的两者的关系的图表。在该图8(B)、图8(C)中示出如下曲线:该曲线表示将上述规定范围R即图8(A)中的区段a2、b1处的电气长度以及阻抗设定为各种值而得的、信号的频率和信号的衰减量的关系。另外,在图8(B)、图8(C)中,基于50Ω的阻抗形成的信号传送路径中的理想的信号衰减量通过随着频率升高从而衰减量缓慢增加的向右下降的直线M(用虚线图示)来表示。对于系统设计者而言,除低损耗这一简单观点之外,对于频率,直线性也受到重视。因此,意味着随着通过模拟得到的曲线的轨迹越接近该直线M,越容易通过均衡器补偿在信号传送路中产生的损失。
在图8(B)、图8(C)的图解中示出如下曲线:该曲线表示在将图8(A)的区段a2、b1即第一范围R1以及该第二范围R2的阻抗Y设定为40Ω(图8(B))、45Ω(图8(C))的情况下,在将该第一范围R1以及该第二范围R2中的电气长度X设定为各种值时,信号的频率和信号的衰减量的关系。上述电气长度X被设定为0ps、5ps、10ps、15ps、20ps、100ps各种值。这里,所谓电气长度X为0ps时,是指未形成有阻抗比50Ω小的部分,在主传送路径以及短截线部的全部范围的阻抗设定为50Ω。因此,比较电气长度X为0时的曲线(前者)和电气长度X为除此以外的值时的曲线(后者),后者的信号衰减量比前者的信号衰减量小,换言之,能够比前者更加改善信号传送特性的降低的频率范围(在图8(B)、图8(C)中用“N”表示的范围,以下称为“改善频率范围”)越宽,可以说是越优选的电气长度。
如图8(B)所示,当位于第一范围R1以及第二范围R2的阻抗为40Ω时,电气长度X为15ps以及20ps时的曲线接近直线M的形状。在图8(B)中,电气长度X为15ps时的改善频率范围N15约为12.5~25GHz,和所传送的高速信号的频率范围(约10~20GHz)的大部分重复。另外,电气长度X为20ps时的改善频率范围N20约为10~25GHz,包含所传送的高速信号的频率范围(约10~20GHz)整体。因此,通过在第一范围R1以及第二范围R2中将阻抗设定为40Ω,并且将电气长度设定为15~20ps,能够良好地抑制信号传送特性降低。
如图8(C)所示,当位于第一范围R1以及第二范围R2的阻抗为45Ω时,电气长度X为20ps时的曲线最接近直线M的形状。在图8(C)中,改善频率范围N约为10~25GHz。因此,改善频率范围N包含所传送的高速信号的频率范围(约10~20GHz)整体。因此,通过在第一范围R1以及第二范围R2中将阻抗设定为45Ω,并且将电气长度设定为20ps,能够良好地抑制信号传送特性降低。
这样,根据图8(B)、图8(C)所示的模拟结果可知,通过将分别位于第一范围R1以及第二范围R2的电气长度设定为15~20ps,抑制信号传送特性降低的效果提高。即,第一范围R1的电气长度和第二范围R2的电气长度的合计值为30~40ps,该合计的电气长度相当于短截线范围S的电气长度的3~4倍即10ps的3~4倍。因此,可以说当上述短截线部的电气长度为Lo时,优选上述规定范围R的部分的电气长度约为3Lo~4Lo。
参照图8(A)~图8(C),上述频带、电气长度、阻抗、改善频率范围等数值只是一个例子,毋庸置疑,不限定于上述数值。为了获得抑制信号传送特性降低的效果,上述主传送路径中的位于上述规定范围R的至少一部分范围的阻抗可以比位于短截线部的范围(短截线范围)的阻抗小。另外,此时,即便是主传送路径中的上述规定范围R外的部分,阻抗也可以比短截线部小。因此,例如,位于遍及主传送路径整体的范围的阻抗也可以被调整为比短截线部的阻抗小。
<第二实施方式>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本发明应用于由一个中继连接器1和两个对象连接器2、3构成的所谓三件式的电连接器组装体的方式,但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应用于由连接器和对象连接器构成的所谓两件式的电连接器组装体,在该点上,和第一实施方式不同。
图9是将第二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和对象连接器一起示出的立体图,表示嵌合前的状态。图10是以嵌合状态示出图9的电连接器以及对象连接器的立体图。
本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组装体是用于传送高速信号的连接器组装体,具有作为第一电连接器的电连接器101(以下称为“连接器101”)和从上方嵌合连接于该电连接器101的作为第二电连接器的对象连接器102。连接器101以及对象连接器102分别是配置于不同电路基板(未图示)上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以各电路基板的面相对于上下方向(Z轴方向)呈直角的姿势相互嵌合连接。
连接器101构成为插头连接器,具有:作为端子保持体的树脂制的壳体110;作为第一端子的多个金属制的信号端子120,它们将X轴方向作为端子排列方向排列,并被保持于该壳体110;以及内侧配件130以及外侧配件140,它们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端子排列范围的两侧保持于壳体110。
壳体110具有:基部111,其相对于电路基板的安装面平行地延伸;以及嵌合部112,其从该基部111向上方立起,并且沿端子排列方向(X轴方向)延伸。在上下方向(Z轴方向)观察,基部111成为将端子排列方向(X轴方向)作为长边方向的大致长方体外形,具有:两个侧方基部111A,它们沿端子排列方向延伸;两个端基部111B,它们沿基部111的短边方向即连接器宽度方向(Y轴方向)延伸,连结两个侧方基部111A的端部彼此;以及连结基部111C(参照图12(A)),其在两个侧方基部111A之间沿端子排列方向(X轴方向)延伸,连结两个端基部111B的内壁面彼此。另外,在侧方基部111A和连结基部111C形成有在上下方向贯通的孔部111D。
嵌合部112从基部111的上表面立起,在上下方向(Z轴方向)观察,呈将端子排列方向(X轴方向)作为长边方向的方框形状。该嵌合部112具有:两个侧壁112A,它们沿端子排列方向延伸;以及两个端壁112B,它们沿连接器宽度方向延伸,连结两个侧壁112A的端部彼此。由该嵌合部112的侧壁112A以及端壁112B围起在上下方向贯通并且与基部111的孔部111D连通的空间形成在连接器嵌合状态下从上方接收对象连接器102的突壁153的接收部112C。
如图12(A)、图12(B)所示,在壳体110形成有端子收容槽部113,该端子收容槽部113在上下方向沿侧壁112A的内侧面以及侧方基部111A的内侧面(相对于Y轴方向呈直角的面)在上下方向延伸。另外,如图9所示,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端子排列范围的两侧形成有用于压入保持内侧配件130的内侧配件收容部114以及用于压入保持外侧配件140的外侧配件收容部115。外侧配件收容部115形成于在端子排列方向比内侧配件收容部114靠外侧的位置。内侧配件收容部114以及外侧配件收容部115在连接器宽度方向(Y轴方向)以及上下方向(Z轴方向)扩展,并且在上下方向贯通壳体110的端基部111B以及端壁112B而形成。如图9所示,内侧配件收容部114的上部成为从端壁112B的内侧面没入的凹部,外侧配件收容部115的上部成为从端壁112B的外侧面没入的凹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信号端子120以在端子排列方向排列的两列端子列在连接器宽度方向成为对称的状态保持于壳体110(还参照图12(A)、图12(B))。图11(A)、图11(B)是从连接器101以及对象连接器102分别抽出在Y2侧的端子列中所包含的一根信号端子120以及对象信号端子160而示出的立体图,其中,图11(A)表示连接器嵌合前的状态,图11(B)表示连接器嵌合状态。信号端子120通过沿板厚方向弯曲带状的金属板部件而制成,如图11(A)、图11(B)所示,具有:接触臂部121,其沿上下方向延伸;被保持部122,其从该接触臂部121的下端向下方延伸;以及连接部123,其在该被保持部122的下端被弯曲,在连接器宽度方向(Y轴方向)向Y2侧延伸。该信号端子120通过从壳体110的下方向端子收容槽部113压入而被安装于该壳体110(参照图12(A))。
如图11(A)、图11(B)所示,接触臂部121以其板面(轧制面)相对于连接器宽度方向(Y轴方向)呈直角的姿势,沿侧壁112A在端子收容槽部113(参照图12(A))内沿上下方向延伸。该接触臂部121的大致上半部的板厚尺寸(Y轴方向上的尺寸)比大致下半部的板厚尺寸小,该接触臂部121通过该大致上半部的Y1侧的板面即在壳体110的接收部112C露出的板面能够和对象信号端子160接触。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在信号端子120中,接触臂部121不弹性位移,但不弹性位移并非必须,例如,也可以形成为在其板厚方向能够弹性位移。
被保持部122以其板面(轧制面)相对于连接器宽度方向(Y轴方向)呈直角的姿势,沿侧方基部111A在端子收容槽部113(参照图12(A))内沿上下方向延伸。在该被保持部122的两侧缘,各形成有两个在端子排列方向突出的压入突起部122A。被保持部122通过压入突起部122A咬入端子收容槽部113的内壁面而被保持在该端子收容槽部113内。
如图11(A)、图11(B)所示,连接部123朝向连接器宽度方向外侧延伸,如图9以及图12(A)所示,其前端侧部分从壳体110的侧方基部111A的下部向壳体110外延伸突出。该连接部123通过其下表面而和电路基板的安装面(未图示)的对应电路部焊接。
内侧配件130通过在板厚方向弯曲金属板部件而制成,以其板面(轧制面)相对于端子排列方向(X轴方向)呈直角的姿势,在端子排列范围的两侧被保持于壳体110。该内侧配件130具有:被保持部(未图示),其通过壳体110的端基部111B保持;内侧端板部131,其从该被保持部向上方延伸;以及内侧固定部132,其从该被保持部向下方延伸。
上述被保持部被压入保持于在壳体110的端基部111B形成的内侧配件收容部114。内侧端板部131沿壳体110的端壁112B的内侧面在上下方向延伸,收容于内侧配件收容部114的部分的板面(轧制面)从该端壁112B露出(参照图12(A))。内侧固定部132从端基部111B的下表面向下方延伸突出,以被插入到在电路基板(未图示)形成的对应孔部的状态通过焊接相对于该电路基板固定。
外侧配件140通过在板厚方向弯曲金属板部件而制成,以其板面(轧制面)相对于端子排列方向(X轴方向)呈直角的姿势,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比内侧配件130靠外侧的位置被保持于壳体110。该外侧配件140具有:被保持部(未图示),其通过壳体110的端基部111B保持;外侧端板部141,其从该被保持部向上方延伸;以及两个外侧固定部142,它们从该被保持部向下方延伸。
上述被保持部被压入保持于在壳体110的端基部111B形成的外侧配件收容部115。外侧端板部141沿壳体110的端壁112B的外侧面在上下方向延伸,收容于外侧配件收容部115的部分的板面(轧制面)从该端壁112B露出。外侧固定部142从端基部111B的下表面向下方延伸突出,以被插入到在电路基板(未图示)形成的对应孔部的状态通过焊接相对于该电路基板固定。
如图9、图10以及图12(A)、图12(B)所示,对象连接器102构成为插座连接器,具有:作为端子保持体的树脂制的壳体150;作为第二端子的多个金属制的对象信号端子160,将X轴方向作为端子排列方向,被排列并被保持于该壳体150;以及内侧配件170以及外侧配件180,它们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端子排列范围的两侧保持于壳体150。
如图9、图10以及图12(A)、图12(B)所示,壳体150具有:底壁151,其相对于电路基板的安装面平行地延伸;以及周壁152以及突壁153,它们从该底壁151的周边部向下方延伸。周壁152构成和连接器101的嵌合部112嵌合的对应嵌合部,从下方观察,成为将端子排列方向(X轴方向)作为长边方向的方框形状,具有:两个侧壁152A,它们沿端子排列方向延伸;以及两个端壁152B,它们沿该周壁152的短边方向即连接器宽度方向延伸,连结两个侧壁152A的端部彼此。突壁153在由上述周壁152围起的空间内沿端子排列方向延伸(参照图12(A))。在周壁152与突壁153之间形成的向下方开口的环状空间构成用于接收连接器101的嵌合部112的接收部154(参照图12(A))。
如图12(A)、图12(B)所示,在壳体150形成有端子收容部155,该端子收容部155沿突壁153的两侧面(相对于Y轴方向呈直角的面)在上下方向延伸,并且在上下方向贯通底壁151。另外,如图9所示,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端子排列范围的两侧形成有用于压入保持内侧配件170的内侧配件保持部156以及用于压入保持外侧配件180的外侧配件保持部157。外侧配件保持部157在端子排列方向形成于比内侧配件保持部156靠外侧的位置。内侧配件保持部156以及外侧配件保持部157在连接器宽度方向(Y轴方向)以及上下方向(Z轴方向)扩展,并且在上下方向贯通壳体150的端壁152B以及底壁151而形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2(A)、图12(B)所示,对象信号端子160以在端子排列方向排列的两列端子列在连接器宽度方向成为对称的状态保持于壳体150。对象信号端子160通过在板厚方向弯曲带状的金属板部件而制成,如图11(A)、图11(B)所示,具有:弹性臂部161,其沿上下方向延伸,能够在连接器宽度方向(Y轴方向)弹性位移;转移部162,其在该弹性臂部161的上端被弯曲为曲柄状;被保持部163,其从该转移部162向上方延伸;以及连接部164,其在该被保持部163的上端被弯曲,在连接器宽度方向(Y轴方向)向Y2侧延伸。如图12(A)所示,该对象信号端子160通过从壳体150的上方向端子收容部155压入而被安装于该壳体150。
如图11(A)、图11(B)所示,弹性臂部161以其板面(轧制面)相对于连接器宽度方向(Y轴方向)呈直角的姿势,在端子收容部155(参照图12(A))内沿上下方向延伸。如图11(A)、图11(B)所示,该弹性臂部161在靠近下端位置形成有朝向连接器宽度方向外侧(图11(A)、图11(B)中的Y2侧)突出的突状接点部161A,基于弹性臂部161的弹性位移状态,通过上述突状接点部161A和连接器101的信号端子120的接触臂部121接触(参照图12(B))。另外,在上下方向比突状接点部161A的突出顶部靠自由端侧,即在突状接点部161A的下端侧的范围,形成有用于在连接器宽度方向朝正规的接触位置引导连接器101的信号端子120的引导部161B。
此外,在对象信号端子160中,形成有突状接点部161A的部分能够弹性位移并非必须,和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例如,也可以取代上述弹性臂部161,在对象信号端子160设置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不弹性位移的接触臂部,在该接触臂部形成突状接点部。
被保持部163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位于比弹性臂部161靠外侧的位置,以该被保持部163的板面(轧制面)相对于连接器宽度方向呈直角的姿势在端子收容部155(参照图12(A))内沿上下方向延伸。如图11(A)、图11(B)所示,在被保持部163的两侧缘,各形成有两个在端子排列方向突出的压入突起部163A。被保持部163通过压入突起部163A咬入端子收容部155的内壁面而被保持在该端子收容部155内。
如图9以及图12(A)所示,连接部164朝向连接器宽度方向外侧延伸,其前端侧部分从壳体150的底壁151的上部向壳体150外延伸突出。该连接部164通过其上表面而和电路基板的安装面(未图示)的对应电路部焊接。
内侧配件170通过金属板部件制成,以其板面(轧制面)相对于端子排列方向呈直角的姿势保持于壳体150。如图9所示,该内侧配件170具有:被保持部(未图示),其保持于壳体150;以及一个内侧固定部171,其从该被保持部朝向上方延伸,该内侧配件170从上方被压入壳体150的内侧配件保持部156而被安装。该内侧配件170的内侧固定部171从壳体150的底壁151的底面(在图9中上表面)向上方延伸突出,以被插入到在电路基板(未图示)形成的对应孔部的状态通过焊接相对于该电路基板固定。
外侧配件180通过金属板部件制成,以其板面(轧制面)相对于端子排列方向呈直角的姿势,即以和内侧配件的板面成为平行的姿势,保持于壳体150。如图9所示,该外侧配件180具有:被保持部(未图示),其保持于壳体150;以及两个外侧固定部181,它们从该被保持部朝向上方延伸,该外侧配件180通过从上方被压入壳体150的外侧配件保持部157而被安装。该外侧配件180的外侧固定部181从壳体150的底壁151的底面(在图9中上表面)向上方延伸突出,以被插入到在电路基板(未图示)形成的对应孔部的状态通过焊接相对于该电路基板固定。
接下来,基于图9~图12(A)、图12(B)说明连接器嵌合动作。图12(A)、图12(B)是表示连接器101以及对象连接器102的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的信号端子120以及对象信号端子160的位置处的剖面的一部分的图,其中,图12(A)表示连接器嵌合前的状态,图12(B)表示连接器嵌合状态。
首先,将连接器101以及对象连接器102和分别对应的电路基板的对应电路部焊接,如图9以及图12(A)所示,以对象连接器102的接收部154朝向下方开口的姿势,使该对象连接器102位于连接器101的上方。然后,使对象连接器102向下方移动,嵌合连接器101和对象连接器102(参照图10以及图12(B))。
在连接器嵌合过程中,连接器101的嵌合部112从下方进入对象连接器102的接收部154,同时对象连接器102的突壁153从上方进入连接器101的嵌合部112的接收部112C(参照图12(B))。在该连接器嵌合过程中,通过对象信号端子160的突状接点部161A和信号端子120的接触臂部121抵接,对象信号端子160的弹性臂部161向连接器宽度方向内侧弹性位移。而且,如图12(B)所示,在连接器嵌合状态下,对象信号端子160的突状接点部161A基于弹性臂部161的弹性位移状态,和信号端子120的接触臂部121在上下方向上的中间部接触而被电连接。如图12(B)所示,在连接器嵌合状态下,信号端子120的接触臂部121中的从与对象信号端子160的突状接点部161A接触的接触位置延伸至接触臂部121的上端部的部分被形成为短截线部121A。在图12(B)中,短截线部121A在上下方向上的范围用“S”表示。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2(B)所示,在连接器嵌合状态下,由连接器101的信号端子120中的除短截线部121A以外的部分、和对象连接器102的对象信号端子160中的除引导部161B以外的部分形成用于传送高速信号的主传送路径。
在图12(B)中,将上述主传送路径中的包含信号端子120的接触臂部121和对象信号端子160的突状接点部161A的接触位置P在内的规定范围表示为“R”。具体而言,规定范围R是遍及设置于对象连接器102的对象信号端子160的被保持部163的上端与设置于连接器101的信号端子120的被保持部122的下端之间的上下方向范围。另外,在图12(B)中,在上下方向将接触位置P作为边界,该规定范围R被一分为二为位于比该接触位置P靠下侧的第一范围R1和位于比该接触位置P靠上侧的第二范围R2。并且,上述第一范围R1在上下方向被一分为二为从接触位置P至信号端子120的接触臂部121的下端的第一上侧范围R1A、和从该接触臂部121的下端至被保持部122的下端的第一下侧范围R1B。
信号端子120的接触臂部121的下部位于第一范围R1中的第一上侧范围R1A中,第一上侧范围R1A中的阻抗和短截线部121A的范围(短截线范围)S中的阻抗大致相等。
信号端子120的被保持部122位于第一范围R1中的第一下侧范围R1B。该被保持部122形成为在板厚方向(X轴方向)比接触臂部121的一部分即短截线部121A大。另外,被保持部122的大部分通过树脂制的壳体110的基部111遍及该被保持部122的整周被覆盖。因此,第一下侧范围R1B中的阻抗比短截线部121A的范围(短截线范围)S中的阻抗小。
另外,对象信号端子160的弹性臂部161、转移部162以及被保持部163位于第二范围R2。该弹性臂部161、转移部162以及被保持部163形成为,在板厚方向(X轴方向)也比信号端子120的接触臂部121的一部分即短截线部121A大。另外,被保持部163通过树脂制的壳体150的底壁151遍及该被保持部163的整周被覆盖。因此,第二范围R2中的阻抗比短截线部121A的范围(短截线范围)S中的阻抗小。
如上述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规定范围R中的位于上述接触位置P的下方的第一下侧范围R1B以及位于上述接触位置P的上方的第二范围R2中的阻抗比短截线范围S中的阻抗小。通过这样使上述规定范围R的大部分处的阻抗比短截线范围S的阻抗小,即便在上述主传送路径中传送的信号的频率处于共振频率附近的频率范围,也能抑制由短截线部121A的存在而引起的信号的反射乃至信号传送特性的降低。
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如上述那样,第一上侧范围R1A中的阻抗和短截线部121A的范围(短截线范围)S中的阻抗相等,但例如若将信号端子120的接触臂部121中的上述接触位置P位于被保持部122侧那样的嵌合深度位置,设定为正规的接触位置,使第一上侧范围R1A在上下方向较小,则能够在上述规定范围R中,增加短截线范围S中的阻抗较小的范围,其结果是,能够更加良好地抑制信号的反射乃至信号传送特性的降低。
另外,为了更加良好地抑制信号传送特性降低,当上述短截线部121A的电气长度为Lo时,优选上述规定范围R的部分的电气长度约为3~4Lo,另外,优选连接器101的信号端子120中的位于第一范围R1的电气长度和对象连接器102的对象信号端子160中的位于第二范围R2的电气长度相等,这和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Claims (6)

1.一种电连接器组装体,具有能够插拔地相互嵌合连接的第一电连接器和第二电连接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连接器具有用于信号传送的多个第一端子和保持该第一端子的树脂制的第一端子保持体,将相对于与所述第二电连接器的插拔方向呈直角的一个方向作为端子排列方向排列所述多个第一端子,
该第一端子具有被所述第一端子保持体保持的中间线路部,并且在位于比该中间线路部靠连接器嵌合侧的位置的自由端部具有沿所述插拔方向延伸的接触臂部,
所述第一端子保持体具有将所述中间线路部的连接器嵌合侧的部分覆盖的被覆部,
所述第二电连接器具有用于信号传送的多个第二端子和保持该第二端子的树脂制的第二端子保持体,所述多个第二端子沿和所述端子排列方向相同的方向排列,
该第二端子具有被所述第二端子保持体保持的被保持部,并且在位于比该被保持部靠连接器嵌合侧的位置的自由端部具有突状接点部,该突状接点部能够和所述第一端子的所述接触臂部的在所述插拔方向上的中间部接触,
所述第一端子的接触臂部的从与所述第二端子的突状接点部接触的接触位置至该接触臂部的自由端部沿所述插拔方向延伸的部分形成短截线部,
第一端子中的除短截线部以外的部分和第二端子构成主传送路径,
所述接触位置被包含在所述主传送路径中的与从所述第一端子保持体的所述被覆部的与连接器嵌合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到所述第二端子的所述被保持部的与连接器嵌合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的范围对应地形成的规定范围内,
包含在所述规定范围内的、从所述第一端子保持体的所述被覆部的连接器嵌合侧的端部到该被覆部的与连接器嵌合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的范围中的阻抗以及从所述接触位置到所述第二端子的所述被保持部的与连接器嵌合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的范围中的阻抗均比所述短截线部中的阻抗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装体,其中,
当所述短截线部的电气长度为Lo时,所述主传送路径中的所述规定范围的部分的电气长度为4Lo。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组装体,其中,
在所述主传送路径中的所述规定范围的部分,在第一端子形成的部分的电气长度和在第二端子形成的部分的电气长度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组装体,其中,
所述主传送路径中的所述规定范围的部分的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尺寸比所述短截线部的在相同方向的尺寸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组装体,其中,
所述主传送路径中的所述规定范围的部分的在相对于端子排列方向以及插拔方向双方呈直角的方向上的尺寸比所述短截线部的在相同方向的尺寸大。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组装体,其中,
所述第二端子的突状接点部呈朝向所述第一端子的接触臂部突出的形状,
用于将所述第一端子的所述接触臂部向所述接触位置引导的引导部在所述第二端子的自由端侧的范围形成,
所述第一电连接器的所述第一端子保持体在以连接器嵌合状态在所述插拔方向上与所述引导部对应的位置覆盖所述第一端子。
CN201910841314.7A 2018-09-07 2019-09-06 电连接器组装体 Active CN11089065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68012 2018-09-07
JP2018168012A JP7267698B2 (ja) 2018-09-07 2018-09-07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90652A CN110890652A (zh) 2020-03-17
CN110890652B true CN110890652B (zh) 2023-08-04

Family

ID=697201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41314.7A Active CN110890652B (zh) 2018-09-07 2019-09-06 电连接器组装体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031735B2 (zh)
JP (1) JP7267698B2 (zh)
CN (1) CN11089065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2828256U (zh) * 2019-06-05 2021-03-30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电子控制单元
CN114336180B (zh) * 2020-09-28 2024-03-26 庆虹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传输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17396A (zh) * 2003-11-11 2005-05-18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201044271Y (zh) * 2007-03-01 2008-04-02 康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低阻抗供电回路的连接器与印刷电路板
US8047875B2 (en) * 2009-01-28 2011-11-01 Fujitsu Component Limited Connector device
CN202678564U (zh) * 2011-07-14 2013-01-16 莫列斯公司 多接点连接器
JP2014127421A (ja) * 2012-12-27 2014-07-07 Hirose Electric Co Ltd 電気コネクタ
CN104466543A (zh) * 2013-09-17 2015-03-25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中继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组装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93577B2 (ja) * 2004-01-30 2008-06-04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の接続構造
US7845986B2 (en) * 2004-05-06 2010-12-07 Interconnect Portfolio Llc Torsionally-induced contact-force conductors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 systems
JP4629133B2 (ja) * 2008-09-22 2011-02-09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JP2012059385A (ja) 2010-09-06 2012-03-22 Hirose Electric Co Ltd 高速伝送電気コネクタ
US8961227B2 (en) * 2011-02-07 2015-02-24 Amphenol Corporation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contacts
US8523583B2 (en) * 2011-10-05 2013-09-03 Yamaichi Electronics Co., Ltd. Receptacle connector and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ing the same
JP6112937B2 (ja) * 2013-03-29 2017-04-12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中継電気コネクタ
JP2015032433A (ja) * 2013-08-01 2015-02-16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中継電気コネクタ
JP6190202B2 (ja) * 2013-08-06 2017-08-30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5843829B2 (ja) * 2013-09-17 2016-01-13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中継電気コネクタ
US9640885B2 (en) * 2013-11-17 2017-05-02 Apple Inc. Connector receptacle having a tongue
JP6198712B2 (ja) 2014-12-12 2017-09-20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JP6174005B2 (ja) * 2014-12-12 2017-08-02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JP6423281B2 (ja) * 2015-02-18 2018-11-14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接続ブレード及び接続ブレードを有する電気コネクタ
JP6363530B2 (ja) * 2015-02-18 2018-07-25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接続ブレード及びその製造方法、接続ブレードを有する電気コネクタ
US20170162964A1 (en) * 2015-12-08 2017-06-0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ard edge connectors
JP6727035B2 (ja) * 2016-05-30 2020-07-22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ブレード体
JP2018010724A (ja) * 2016-07-11 2018-01-18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板付き電気コネクタ
JP6765243B2 (ja) * 2016-07-14 2020-10-07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6739297B2 (ja) * 2016-09-09 2020-08-12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及び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US10249989B2 (en) * 2017-03-09 2019-04-02 Hirose Electric Co., Ltd. Mitigation of connector stub resonance
US10468798B2 (en) * 2017-07-31 2019-11-05 Fci Usa Llc Electrical contact pre-load structure
JP2019149326A (ja) * 2018-02-28 2019-09-05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JP2019149325A (ja) * 2018-02-28 2019-09-05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及び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JP6943793B2 (ja) * 2018-03-08 2021-10-06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中間電気コネクタ及び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CN110875538B (zh) * 2018-08-30 2021-11-05 泰连公司 用于电连接器的触头
JP7268979B2 (ja) * 2018-09-07 2023-05-08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及びこれに用いられる電気コネクタ
US10804653B2 (en) * 2019-03-14 2020-10-13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Conductive contact for electrical application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17396A (zh) * 2003-11-11 2005-05-18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201044271Y (zh) * 2007-03-01 2008-04-02 康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低阻抗供电回路的连接器与印刷电路板
US8047875B2 (en) * 2009-01-28 2011-11-01 Fujitsu Component Limited Connector device
CN202678564U (zh) * 2011-07-14 2013-01-16 莫列斯公司 多接点连接器
JP2014127421A (ja) * 2012-12-27 2014-07-07 Hirose Electric Co Ltd 電気コネクタ
CN104466543A (zh) * 2013-09-17 2015-03-25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中继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组装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042947A (ja) 2020-03-19
US11031735B2 (en) 2021-06-08
CN110890652A (zh) 2020-03-17
JP7267698B2 (ja) 2023-05-02
US20200083647A1 (en) 2020-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99637C (zh) 电连接器
US7320623B2 (en) Connector with protection against electrostatic charges accumulated on a mating connector
US20060063432A1 (en) Shiel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10608363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involving paired housing halves
EP1684387A1 (en) Earth terminal fitting and electric connector having the same
CN110890657B (zh) 电连接器组装体以及被用于该电连接器组装体的电连接器
CN110890652B (zh) 电连接器组装体
EP0993080A2 (en) Switch-equipped coaxial connector
US6890216B2 (en) Connector which can be simplified in structure of an end portion in a card inserting/removing direction
US10516226B2 (en) Intermediate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ies
JP6112937B2 (ja) 中継電気コネクタ
CN112563784A (zh) 连接器及其传输片
US11682870B2 (en) Housing-integrated board mating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US20010000499A1 (en) Switch-equipped coaxial connector
US20170250487A1 (en)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KR102535074B1 (ko) 커넥터 및 커넥터 시스템
JP6145531B2 (ja) 中継電気コネクタ
KR102623603B1 (ko) 커넥터
CN211789667U (zh) 板对板插座
CN113131248A (zh) 电连接器
CN211579027U (zh) 板对板插座
CN109411922B (zh) 高频大电流usb插座
KR102543900B1 (ko) 커넥터 조립체
CN111293468A (zh) 板对板插座
CN109546390B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Applicant after: Hirose Electric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Hirose Electric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