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88548B - 显示装置和触摸面板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和触摸面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888548B CN110888548B CN201910859430.1A CN201910859430A CN110888548B CN 110888548 B CN110888548 B CN 110888548B CN 201910859430 A CN201910859430 A CN 201910859430A CN 110888548 B CN110888548 B CN 11088854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des
- electrode
- touch detection
- wiring
- shielding por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8—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rror correction or compensation, e.g. based on parallax, calibration or alignment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8—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rror correction or compensation, e.g. based on parallax, calibration or alignment
- G06F3/04184—Synchronisation with the driving of the display or the backlighting unit to avoid interferences generated internally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7—Shielding in digitiser, i.e. guard or shielding arrangements, mostly for capacitive touchscreens, e.g. driven shields, driven ground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1—Cross over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i.e. details of 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electrodes of the sensing pattern where the connections cross each other, e.g. bridge structures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layer, or vias through substrat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显示装置和触摸面板。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具备:多个第一电极,以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方式沿第二方向排列配置;多个第二电极,以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方式沿第一方向排列配置;多个布线,沿着多个第一电极而配置,并与多个第二电极各自连接;以及触摸检测驱动器,与多个布线连接。在配置于第二电极附近的布线与第一电极之间的距离短于预定值的情况下,在该第二电极形成有屏蔽部。在配置于第二电极附近的布线与第一电极之间的距离长于预定值的情况下,在该第二电极未形成有所述屏蔽部。
Description
本申请以日本专利申请2018-169808(申请日:2018年9月11日)为基础,要求享有该申请的优先权权益。本申请通过参考该申请而包括该申请的所有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子设备、比如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等正广泛地普及。在这种电子设备中,采用了具有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以下表述为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
在这种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中,可以检测例如指尖或笔等物体(外部接近物体)对显示区域(有效显示区域)的接触或接近等。
在此,上述触摸检测功能是通过配置驱动电极及触摸检测电极而实现的,但众所周知,在该驱动电极与连接于该触摸检测电极的布线之间会产生寄生电容。
该寄生电容会影响触摸检测的精度,因此通过形成例如屏蔽部(屏蔽图案电极)来抑制该寄生电容的产生。
但是,即使采用了抑制上述寄生电容产生的构成,有时候触摸检测的精度也会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能够抑制触摸检测的精度下降的显示装置。
根据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在显示区域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具备:多个第一电极,与所述显示区域重叠,并以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方式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排列配置;多个第二电极,与所述显示区域重叠,并以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的方式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配置;多个布线,沿着所述多个第一电极而配置,并与所述多个第二电极各自连接;以及触摸检测驱动器,与所述多个布线连接,基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与所述多个第二电极之间的静电电容来检测物体对所述显示区域的接触或接近。在配置于所述多个第二电极中的一个第二电极附近的布线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中的配置于该布线附近的第一电极之间的距离短于预定值的情况下,在该第二电极形成有屏蔽部。在配置于所述多个第二电极中的一个第二电极附近的布线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中的配置于该布线附近的第一电极之间的距离长于预定值的情况下,在该第二电极未形成有所述屏蔽部。
根据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在显示区域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具备:多个第一电极,与所述显示区域重叠,并以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方式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排列配置;多个第二电极,与所述显示区域重叠,并以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的方式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配置;多个布线,沿着所述多个第一电极而配置,并与所述多个第二电极各自连接;以及触摸检测驱动器,与所述多个布线连接,基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与所述多个第二电极之间的静电电容来检测物体对所述显示区域的接触或接近,在配置于所述多个第二电极中的一个第二电极附近的布线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中的配置于该布线附近的第一电极之间的距离短于预定值的情况下,在该第二电极形成有第一屏蔽部,在配置于所述多个第二电极中的一个第二电极附近的布线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中的配置于该布线附近的第一电极之间的距离长于预定值的情况下,在该第二电极形成有第二屏蔽部,所述第一屏蔽部形成在与所述第一电极相互重叠的位置,所述第二屏蔽部形成在不与所述第一电极相互重叠的位置。
根据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在显示区域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具备:多个第一电极,与所述显示区域重叠,并以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方式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排列配置;多个第二电极,与所述显示区域重叠,并以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的方式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配置;多个布线,沿着所述多个第一电极而配置,并与所述多个第二电极各自连接;以及触摸检测驱动器,与所述多个布线连接,基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与所述多个第二电极之间的静电电容来检测物体对所述显示区域的接触或接近,在配置于所述多个第二电极中的一个第二电极附近的布线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中的配置于该布线附近的第一电极之间的距离短于预定值的情况下,在该第二电极形成有第一屏蔽部,在配置于所述多个第二电极中的一个第二电极附近的布线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中的配置于该布线附近的第一电极之间的距离长于预定值的情况下,在该第二电极形成有第二屏蔽部,所述第二屏蔽部与所述第一电极相互重叠的部分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屏蔽部与所述第一电极相互重叠的部分的面积。
根据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触摸面板,其具备:多个第一电极,与所述触摸检测区域重叠,并以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方式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排列配置;多个第二电极,与所述触摸检测区域重叠,并以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的方式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配置;多个布线,沿着所述多个第一电极而配置,并与所述多个第二电极各自连接;以及触摸检测驱动器,与所述多个布线连接,基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与所述多个第二电极之间的静电电容来检测物体对所述触摸检测区域的接触或接近,在配置于所述多个第二电极中的一个第二电极附近的布线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中的配置于该布线附近的第一电极之间的距离短于预定值的情况下,在该第二电极形成有屏蔽部,在配置于所述多个第二电极中的一个第二电极附近的布线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中的配置于该布线附近的第一电极之间的距离长于预定值的情况下,在该第二电极未形成有所述屏蔽部。
根据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触摸面板,其具备:多个第一电极,与所述触摸检测区域重叠,并以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方式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排列配置;多个第二电极,与所述触摸检测区域重叠,并以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的方式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配置;多个布线,沿着所述多个第一电极而配置,并与所述多个第二电极各自连接;以及触摸检测驱动器,与所述多个布线连接,基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与所述多个第二电极之间的静电电容来检测物体对所述触摸检测区域的接触或接近,在配置于所述多个第二电极中的一个第二电极附近的布线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中的配置于该布线附近的第一电极之间的距离短于预定值的情况下,在该第二电极形成有第一屏蔽部,在配置于所述多个第二电极中的一个第二电极附近的布线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中的配置于该布线附近的第一电极之间的距离长于预定值的情况下,在该第二电极形成有第二屏蔽部,所述第一屏蔽部形成在与所述第一电极相互重叠的位置,所述第二屏蔽部形成在不与所述第一电极相互重叠的位置。
根据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触摸面板,其具备:多个第一电极,与所述触摸检测区域重叠,并以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方式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排列配置;多个第二电极,与所述触摸检测区域重叠,并以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的方式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配置;多个布线,沿着所述多个第一电极而配置,并与所述多个第二电极各自连接;以及触摸检测驱动器,与所述多个布线连接,基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与所述多个第二电极之间的静电电容来检测物体对所述触摸检测区域的接触或接近,在配置于所述多个第二电极中的一个第二电极附近的布线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中的配置于该布线附近的第一电极之间的距离短于预定值的情况下,在该第二电极形成有第一屏蔽部,在配置于所述多个第二电极中的一个第二电极附近的布线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中的配置于该布线附近的第一电极之间的距离长于预定值的情况下,在该第二电极形成有第二屏蔽部,所述第二屏蔽部与所述第一电极相互重叠的部分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屏蔽部与所述第一电极相互重叠的部分的面积。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的简要构成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显示装置具备的显示面板的简要构成的一例的图。
图3是示意性表示显示装置的剖面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触摸检测机构的基本动作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显示装置中的显示期间及触摸检测期间的关系的一例的图。
图6是示意性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比较例中的驱动电极与触摸检测电极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7是表示触摸检测电极与布线的连接部分的一例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形成于触摸检测电极的屏蔽部的图。
图9是示意性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驱动电极与触摸检测电极的位置关系的一例的图。
图10是用于具体说明形成于触摸检测电极的屏蔽部的图。
图11是表示连接于触摸检测电极的布线的不同配置例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中形成于触摸检测电极的屏蔽部的图。
图13是用于说明屏蔽部形成于与驱动电极重叠的位置上的构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实施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本公开只不过是一个示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在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容易想到的定义变更当然也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另外,附图有时为了使说明更加清楚而与实际的方式相比示意性地加以表示,其只不过是一个示例,并非限定性地解释本发明。在各图中,有时对连续配置的同一或类似的构成部分省略附图标记。另外,在本说明书和各图中,对于与在已出现的图中描述过的部分发挥相同或类似的功能的构成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有时适当省略其重复的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说明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的简要构成的立体图。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是具有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作为这样的显示装置,除了具备在该显示装置的显示面上形成触摸面板的、被称为On-Cell方式的触摸检测机构的显示装置之外,还有具备将该显示装置原本所具有的图像显示用的公共电极兼用作一对触摸检测用电极中的一方并将另一电极(触摸检测电极)配置为与该公共电极交叉的、被称为In-Cell方式的触摸检测机构的显示装置。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设为具备称作In-Cell方式的触摸检测机构的显示装置进行说明。
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10具备显示面板11。作为显示面板11,使用采用液晶层作为显示功能层的显示面板及采用有机发光层(有机EL)的显示面板等,在此说明采用液晶层的显示面板。
显示面板11具备第一基板111(阵列基板)、与该第一基板111相对配置的第二基板112(相对基板)、及形成于第一基板111与第二基板112之间的液晶层(未图示)。需要指出,例如在第一基板111上搭载有驱动显示面板11的面板驱动器(液晶驱动器)113。面板驱动器113通过驱动显示面板11,从而可以在该显示面板11的显示区域DA(有效显示区域)显示图像。
此外,显示面板11与例如电容变化检测型的触摸检测机构12一体化而构成。
触摸检测机构12具备多个触摸检测电极Rx(第二电极)。多个触摸检测电极Rx配置在第二基板112上的与显示面板11的显示区域DA重叠的位置。此外,多个触摸检测电极Rx在X方向(第二方向)上延伸,并沿Y方向(第一方向)排列配置。触摸检测电极Rx例如是透明电极,由ITO(氧化铟锡)或IZO(氧化铟锌)等透明导电材料形成。需要指出,触摸检测电极Rx既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11的外部,也可以设置在内部。触摸检测机构12经由柔性布线基板FPC2而与触摸检测驱动器121连接。
此外,图1中虽未示出,但在显示面板11中,在第一基板111上设置有上述图像显示用的多个公共电极(第一电极)。本实施方式中,该多个公共电极作为触摸检测用电极中的一方使用,配置在与上述触摸检测电极Rx相对的位置上。公共电极例如由ITO等形成。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10中,可以基于触摸检测电极Rx与公共电极之间的静电电容(互静电电容)而检测物体(被检测物)对显示区域DA的接触或接近。需要指出,虽然在显示装置10中可检测物体的接触或接近,但以下说明中为了方便起见仅说明检测物体的接触的情况。
此外,在显示面板11的外部设置有例如主机装置HOS,该主机装置HOS经由柔性布线基板FPC1及面板驱动器113而连接于显示面板11。此外,主机装置HOS经由柔性布线基板FPC2及触摸检测驱动器121而连接于触摸检测机构12。
需要指出,面板驱动器113及触摸检测驱动器121也可以作为同一芯片而构成。在使触摸检测驱动器121与面板驱动器113为同一芯片的情况下,通过将该芯片配置在例如第二基板112、柔性布线基板FPC1或柔性布线基板FPC2上,从而也可以省略柔性布线基板FPC1或柔性布线基板FPC2等。
在第一基板111的下侧(即显示面板11的背面侧)配置有背光单元13作为对显示面板11照明的照明器具。柔性布线基板FPC3连接背光单元13与主机装置HOS。作为背光单元13,可利用各种形态的背光单元,作为光源,有利用发光二极管(LED)的光源及利用冷阴极管(CCFL)的光源等。在此,说明使用配置在显示面板11的背面侧的背光单元13的情况,但也可以使用配置在该显示面板11的显示面侧的正面光。此外,也可以使用采用了导光板及配置在其侧旁的LED或冷阴极管的照明器具,还可以使用采用了将发光元件平面排列的点状光源的照明器具。需要指出,在显示装置10为反射型显示装置的情况下、或显示面板11使用有机EL的情况下,显示装置10也可以是不具备照明器具的构成。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显示面板11也可以是透射型、反射型、半透射型中任一种。在应用了透射型的显示面板11的显示装置10中,如上所述,在第一基板111的背面侧具备背光单元13,并具有使来自该背光单元13的光选择性地透过来显示图像的透射显示功能。应用反射型的显示面板11的显示装置10在比液晶层更靠显示面板11的背面侧的位置具有反射光的反射层,并具有使来自第二基板112的前表面侧(显示面侧)的光选择性地反射来显示图像的反射显示功能。需要指出,在反射型的显示面板11的前表面侧也可以具备辅助光源。此外,反射层也可以构成为利用金属等具有反射功能的材料形成位于比液晶层更靠显示面板11的背面侧的电极。应用半透射型的显示面板11的显示装置10具有上述透射显示功能及反射显示功能。
图2表示显示装置10具备的显示面板11的简要构成。在显示面板11上呈矩阵状地配置有多个像素PX。需要指出,图2中为方便起见仅示出3个像素PX。
在此,多个像素PX各自具备像素开关SW。像素开关SW包括薄膜晶体管(TFT:ThinFilm Transistor),并配置在沿着多个像素PX排列的行延伸的扫描线G与沿着多个像素PX排列的列延伸的信号线S交叉的位置附近。
像素开关SW的栅极电极与对应的扫描线G电连接。像素开关SW的源极电极与对应的信号线S电连接。此外,像素开关SW的漏极电极与对应的像素电极PE电连接。需要指出,也可以构成为:像素开关SW的源极电极与对应的像素电极PE连接,该像素开关SW的漏极电极与对应的信号线S连接。
此外,在显示面板11上,为了驱动多个像素PX而设有栅极驱动器GD及源极驱动器SD。多个扫描线G与栅极驱动器GD的输出端子电连接。多个信号线S与源极驱动器SD的输出端子电连接。
栅极驱动器GD对多个扫描线G依次施加导通电压,向电连接于所选择的扫描线G的像素开关SW的栅极电极供给导通电压。在导通电压被供给到栅极电极的像素开关SW中,源极电极-漏极电极间导通。
源极驱动器SD向多个信号线S各自供给对应的输出信号。供给到信号线S的信号经由源极电极-漏极电极间导通的像素开关SW而被施加给对应的像素电极PE。
进而,显示面板11具备公共电极驱动器CD。公共电极驱动器CD是向公共电极COME供给驱动信号(施加驱动电压)的电路。上述像素电极PE及公共电极COME隔着绝缘膜而相对配置。像素电极PE、公共电极COME及绝缘膜形成保持电容CS。
需要指出,栅极驱动器GD、源极驱动器SD及公共电极驱动器CD配置在显示面板11的周围区域(边框),由上述面板驱动器113控制。此外,图2中虽未图示,但面板驱动器113控制背光单元13的动作。
在显示装置10中,面板驱动器113控制栅极驱动器GD、源极驱动器SD、公共电极驱动器CD及背光单元13等,从而能够在显示区域DA显示图像。
需要指出,图2中仅图示了一个栅极驱动器GD,但显示面板11也可以是具备多个栅极驱动器GD的构成。例如在具备两个栅极驱动器GD的情况下,例如构成为多个扫描线G中的一部分扫描线与一个栅极驱动器GD连接,剩下的扫描线与另一个栅极驱动器连接。这种情况下,两个栅极驱动器例如以夹着多个像素PX而相对的方式进行配置。
图3是示意性表示显示装置10的剖面结构的图(剖视图)。需要指出,图3中,为了方便起见仅示出了显示装置10的局部剖面结构。
显示装置10具备显示面板11、背光单元13、第一光学元件OD1及第二光学元件OD2。
需要指出,图3中,显示面板11具有与作为显示模式的FFS(Fringe FieldSwitching:边缘场切换)模式对应的构成,但也可以具有与其它显示模式对应的构成。
如上所述,显示面板11具备第一基板111、第二基板112及液晶层LQ。第一基板111与第二基板112以形成有规定的单元间隙的状态贴合在一起。液晶层LQ被保持在第一基板111与第二基板112之间的单元间隙中。
第一基板111使用玻璃基板、树脂基板等具有透光性的第一绝缘基板201形成。第一基板111在第一绝缘基板201的与第二基板112相对的一侧具备信号线S、公共电极COME、像素电极PE、第一绝缘膜202、第二绝缘膜203、第三绝缘膜204及第一取向膜AL1等。
在此,像素电极PE及公共电极COME与上述液晶层LQ的像素区域一起构成像素PX,该像素PX如上所述呈矩阵状地配置于显示面板11。
第一绝缘膜202配置在第一绝缘基板201之上。此外,信号线S形成在第一绝缘膜202之上。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信号线S在Y方向上延伸。
需要指出,虽未图示,但在第一绝缘基板201与第一绝缘膜202之间配置有扫描线G、开关元件(像素开关SW)的栅极电极及半导体层等。进而,开关元件的源极电极及漏极电极等也形成在第一绝缘膜202之上。
第二绝缘膜203配置在信号线S及第一绝缘膜202之上。公共电极COME形成在第二绝缘膜203之上。公共电极COME由多段构成。公共电极COME的各段分别在Y方向(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以规定的间隔在X方向(第二方向)上排列。公共电极COME由ITO或IZO等透明导电材料形成。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在公共电极COME之上形成有金属层ML,该公共电极COME被低电阻化。需要指出,金属层ML也可以省略。
第三绝缘膜204配置在公共电极COME及第二绝缘膜203之上。像素电极PE形成在第三绝缘膜204之上。各像素电极PE分别位于相邻的信号线S之间,且与公共电极COME相对。此外,各像素电极PE在与公共电极COME相对的位置上具有狭缝SL。这样的像素电极PE例如由ITO或IZO等透明导电材料形成。第一取向膜AL1覆盖像素电极PE及第三绝缘膜204。
另一方面,第二基板112使用玻璃基板或树脂基板等具有透光性的第二绝缘基板205而形成。第二基板112在第二绝缘基板205的与第一基板111相对的一侧具备黑矩阵BM、彩色滤光片CFR、CFG、CFB、覆盖层OC及第二取向膜AL2等。
黑矩阵BM形成于第二绝缘基板205的内表面,区划各像素。彩色滤光片CFR、CFG、CFB分别形成于第二绝缘基板205的内表面,其局部与黑矩阵BM重叠。彩色滤光片CFR为红色滤光片,彩色滤光片CFG为绿色滤光片,彩色滤光片CFB为蓝色滤光片。覆盖层OC覆盖彩色滤光片CFR、CFG、CFB。覆盖层OC由透明树脂材料形成。第二取向膜AL2覆盖覆盖层。
需要指出,彩色滤光片及黑矩阵等也可以形成于第一绝缘基板201上。此外,彩色滤光片也可以层叠于例如像素电极PE之上。
触摸检测电极Rx形成于第二绝缘基板205的外表面。触摸检测电极Rx以在X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而配置。需要指出,图3中虽未图示,但多个触摸检测电极Rx沿Y方向排列配置。
触摸检测电极Rx如上所述由ITO或IZO等透明导电材料形成,但也可以通过例如铝(Al)、钛(Ti)、银(Ag)、钼(Mo)、钨(W)、铜(Cu)、铬(Cr)等金属材料、这些金属材料组合而成的合金、导电性有机材料、微细导电性物质的分散体等而形成。此外,触摸检测电极Rx既可以是由上述材料形成的单层体,也可以是层叠体。在层叠体的一例中,可列举触摸检测电极Rx具备由上述金属材料形成的金属细线和透明导电材料的构成。在将金属材料用于触摸检测电极Rx的情况下,也可以实施网格加工,实施使用黑色材料进行镀覆加工等不可视化处理更好。
背光单元13如上所述配置在显示面板11的背面侧。第一光学元件OD1配置在第一绝缘基板201与背光单元13之间。第二光学元件OD2配置在触摸检测电极Rx之上。第一光学元件OD1及第二光学元件OD2分别至少包括偏光板。此外,第一光学元件OD1及第二光学元件OD2视需要也可以构成为包括相位差板。
图4是用于说明上述触摸检测机构12的基本动作的图。图4说明基于互电容(mutual)检测方式的触摸检测动作(检测物体接触的动作)。
在互电容检测方式的触摸检测机构12中,通过在第二基板112上例如沿X方向形成为条状的触摸检测电极Rx及在第一基板111上沿Y方向形成为条状的驱动电极Tx实现触摸检测功能。如图4所示,触摸检测电极Rx与驱动电极Tx为相互交叉的关系。作为该驱动电极Tx,使用上述图像显示用的公共电极COME。
需要指出,也可以将触摸检测电极Rx沿Y方向形成为条状,将驱动电极Tx沿X方向形成为条状。
在这样的构成中,驱动电极Tx依次被高频脉冲的驱动信号(触摸驱动信号)驱动。这种情况下,相比从其它触摸检测电极Rx的输出,从例如指尖等物体接近的触摸检测电极Rx检测到更低电平的信号(以下表述为触摸检测信号)。这是由于除了在指尖接近的触摸检测电极Rx与驱动电极Tx之间产生的第一电容,还在该触摸检测电极Rx与指尖之间产生第二电容。即,触摸检测电极Rx能够输出基于与指尖相应的静电电容的变化的触摸检测信号。
根据触摸检测机构12,能够根据上述驱动电极Tx的驱动时机以及输出了低电平的检测信号的触摸检测电极Rx的位置来辨别指尖的坐标位置(接触位置)。
图5说明显示装置10中的显示期间和触摸检测期间的关系的一例。
本实施方式中,显示期间包括在显示面板11中执行在显示区域DA显示图像的显示动作(通过栅极驱动器GD及源极驱动器SD驱动显示像素PX的驱动动作)的期间。另一方面,触摸检测期间包括在触摸检测机构12中执行检测物体接触的触摸检测动作(例如向驱动电极Tx供给触摸驱动信号来检测触摸检测信号的动作)的期间。
在此,如上所述,作为在触摸检测期间被供给触摸驱动信号的驱动电极Tx,使用多个条状的公共电极COME。即,用于在显示区域DA显示图像的公共电极COME也被用作触摸检测用的驱动电极Tx,因此本实施方式中,显示动作与触摸检测动作分时(时分割)地执行。
具体来说,如图5所示,通过上述显示动作显示1帧图像的期间(以下表述为1帧期间)是由多个单元构成的。1单元内分割为上述显示期间及触摸检测期间。即,在1单元内的期间中,关于多个显示行(line)执行了对应于选择RGB三色中的一色的信号(SELR/G/B)而输出每色的像素信号(SIGn)的动作(显示动作)之后(显示期间),执行向作为驱动电极Tx的公共电极COME供给触摸驱动信号(驱动脉冲TxVCOM)的动作(触摸检测期间)。如上所述,1帧期间由多个单元构成,因此在1帧期间中交替地重复显示期间和触摸检测期间。
以下,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10的构成。在此,图1中虽未图示,但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10中,显示区域DA(显示面板11)具有异形形状。需要指出,本实施方式中,异形形状是指与例如大致正方形及大致长方形等矩形形状不同的形状(矩形形状以外的形状)。此外,以下将显示区域DA为矩形形状的显示装置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比较例进行说明。
图6是示意性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比较例中的驱动电极Tx与触摸检测电极Rx的位置关系的图。
在本实施方式的比较例中,多个驱动电极Tx(公共电极COME)以在Y方向上延伸的方式沿X方向排列配置。另一方面,多个触摸检测电极Rx以在X方向上延伸的方式沿Y方向排列配置。需要指出,多个驱动电极Tx及多个触摸检测电极Rx配置在与矩形形状的显示区域DA重叠的位置。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比较例涉及的显示装置中,如图6所示,在多个触摸检测电极Rx各自上连接有布线(引线)300,触摸检测驱动器121能够经由该布线300从各触摸检测电极Rx接收触摸检测信号。触摸检测驱动器121能够基于这样的触摸检测信号来检测物体对显示区域DA的接触。
在此,在驱动电极Tx与触摸检测电极Rx为图6所示那样的位置关系的情况下,连接于多个触摸检测电极Rx各自上的布线300沿多个驱动电极Tx而配置。
在这种情况下,若向多个驱动电极Tx中的例如配置于布线300附近(图6中的右端)的驱动电极Tx(以下表述为驱动电极Tx1)供给驱动信号,则在该驱动电极Tx1与布线300之间形成电场(边缘电场),有时会在该驱动电极Tx1与该布线300之间产生寄生电容。一旦在驱动电极Tx1与布线300之间产生寄生电容,则例如手指以覆盖在驱动电极Tx1及布线300上的方式进行接触时,会从与该布线300连接的触摸检测电极Rx输出触摸检测信号。这样的现象被称为阴影(shadow),据此,会从配置在与手指进行接触的位置不同的位置上的触摸检测电极Rx输出触摸检测信号,导致触摸检测精度下降。由此,需要抑制寄生电容的产生。
在此,图7表示触摸检测电极Rx与布线300的连接部分。为了抑制寄生电容的产生,如图7所示,在与布线300连接的触摸检测电极Rx的根部部分形成例如图8的上段所示的屏蔽部(屏蔽图案)400。需要指出,屏蔽部400与触摸检测电极Rx同样地例如由ITO或IZO等透明导电材料形成。
根据这样的屏蔽部400,如图8的下段所示,在将驱动信号(驱动脉冲TxVCOM)供给到驱动电极Tx1时,可以屏蔽在该驱动电极Tx1与布线300之间形成的电场,因此能够抑制寄生电容的产生。
另一方面,图9是示意性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驱动电极Tx与触摸检测电极Rx的位置关系的一例的图。需要指出,在图9中示出了以下示例:本实施方式中的具有异形形状的显示区域DA由相当于矩形形状的部分(以下表述为矩形部分)501与相当于梯形形状的部分(以下表述为异形部分)502构成。
需要指出,在具有异形形状的显示区域DA中,与上述本实施方式的比较例同样地,多个驱动电极Tx以在Y方向上延伸的方式沿X方向排列配置,多个触摸检测电极Rx以在X方向上延伸的方式沿Y方向排列配置。此外,多个驱动电极Tx及多个触摸检测电极Rx配置在与异形形状的显示区域DA重叠的位置上。
在此,在异形部分502中,与相比矩形部分501,驱动电极Tx及触摸检测电极Rx的电容(也就是说,驱动电极Tx与触摸检测电极Rx相互重叠的部分的面积)变小相应地,从触摸检测电极Rx输出的触摸检测信号的信号量下降(触摸检测信号变小)。
在这种显示区域DA具有异形形状的构成中,为了抑制寄生电容的产生而采用形成上述屏蔽部400的构成的情况下,因该屏蔽部400的影响,触摸检测信号的信号量会进一步下降。
即,在如上所述显示区域DA具有异形形状的情况下,即使为了抑制寄生电容的产生而在多个触摸检测电极Rx上形成屏蔽部400时,有时触摸检测精度也会下降。
因此,本实施方式中,例如采用在多个触摸检测电极Rx中的一部分触摸检测电极Rx上形成屏蔽部400的构成。
以下,参照图10,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于触摸检测电极Rx的屏蔽部400。
图10中,为了方便起见,仅图示出多个驱动电极Tx及多个触摸检测电极Rx的一部分。此外,图10中将在X方向上排列配置的多个驱动电极Tx从靠近布线300一侧起依次设为驱动电极Tx1~Tx4。此外,图10中,将在Y方向上排列配置的多个触摸检测电极设为触摸检测电极Rx1~Rx8。
需要指出,在图10所示的触摸检测电极Rx1~Rx8中,触摸检测电极Rx1~Rx3是配置在与上述矩形部分501重叠的位置的触摸检测电极,触摸检测电极Rx4~Rx8是配置在与上述异形部分502重叠的位置的触摸检测电极。
本实施方式中,在配置在触摸检测电极Rx(多个触摸检测电极Rx中的一个)附近的布线300与配置在该布线300附近的驱动电极Tx(例如驱动电极Tx1)之间的距离短于预定值的情况下,在该触摸检测电极Rx上形成屏蔽部400。需要指出,预定值是指能够辨别该布线300与驱动电极Tx之间的距离短到会在布线300与驱动电极Tx之间形成电场而产生寄生电容的程度的值。
在此,如图10所示,将与触摸检测电极Rx1~Rx8各自连接的布线300分别设为布线301~308,设想该布线301~308中,布线301~305各自与驱动电极Tx(例如驱动电极Tx1)之间的距离短于预定值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在配置于布线301~305各自附近的触摸检测电极Rx1~Rx5各自上形成屏蔽部400。利用形成于该触摸检测电极Rx1~Rx5各自上的屏蔽部400,可以屏蔽在驱动电极Tx1与布线301~305各自之间形成的电场。
另一方面,设想布线306~308各自与驱动电极Tx1之间的距离长于预定值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如图10所示,在配置于布线306~308各自附近的触摸检测电极Rx6~Rx8各自上未形成屏蔽部400。需要指出,布线306~308各自并不与驱动电极Tx2~Tx4并行,与该驱动电极Tx2~Tx4也隔开预定值以上的距离,因此在该布线306~308与驱动电极Tx2~Tx4之间产生的寄生电容的影响小。因此,即使考虑与驱动电极Tx2~Tx4的位置关系,也不在触摸检测电极Rx6~Rx8上形成屏蔽部400。
需要指出,在此说明了在触摸检测电极Rx1~Rx5各自上形成屏蔽部400,但例如形成于触摸检测电极Rx1的屏蔽部400与形成于和该触摸检测电极Rx1相邻的触摸检测电极Rx2的屏蔽部400的间隔比预定值窄。
此外,形成于触摸检测电极Rx1~Rx5各自上的屏蔽部400的大小根据布线301~305与驱动电极Tx1之间的距离而不同。具体来说,例如形成于触摸检测电极Rx1的屏蔽部400的大小基于连接于该触摸检测电极Rx1的布线301与驱动电极Tx1之间的距离而确定。此外,例如形成于触摸检测电极Rx2的屏蔽部400的大小根据连接于该触摸检测电极Rx2的布线302与驱动电极Tx1之间的距离而确定。在此,仅说明形成于触摸检测电极Rx1及Rx2的屏蔽部400,但形成于其它触摸检测电极Rx3~Rx5的屏蔽部400也是一样的。
需要指出,例如在布线301~308处于如图10所示的位置关系的情况下,形成于触摸检测电极Rx1~Rx5各自上的屏蔽部400形成为按照从该触摸检测电极Rx1到Rx5的顺序逐渐增大。
即,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于触摸检测电极Rx1~Rx5各自上的屏蔽部400形成为根据与布线301~305的位置关系而面积尽可能地增大。
需要指出,如上所述,形成于触摸检测电极Rx1~Rx5各自上的屏蔽部400的大小根据与连接于该触摸检测电极Rx1~Rx5各自的布线301~305的距离而不同,例如形成于触摸检测电极Rx1的屏蔽部400与驱动电极Tx1相互重叠的部分的面积和形成于触摸检测电极Rx2的屏蔽部400与驱动电极Tx1相互重叠的部分的面积大致相同。同样地,形成于触摸检测电极Rx2的屏蔽部400与驱动电极Tx1相互重叠的部分的面积和形成于触摸检测电极Rx3的屏蔽部400与驱动电极Tx1相互重叠的部分的面积大致相同。即,例如在矩形部分501中构成为屏蔽部400与驱动电极Tx1相互重叠的部分在各个触摸检测电极Rx中大致相同。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中,在配置于触摸检测电极Rx(多个第二电极中的一个第二电极)附近的布线300与配置于该布线300附近的驱动电极Tx(第一电极)之间的距离短于预定值的情况下,在该触摸检测电极Rx上形成屏蔽部400。另一方面,在配置于触摸检测电极Rx附近的布线300与配置于该布线300附近的驱动电极Tx之间的距离长于预定值的情况下,在该触摸检测电极Rx上不形成屏蔽部400。
本实施方式中,根据这样的构成,例如能够通过形成于上述触摸检测电极Rx1~Rx5的屏蔽部400来屏蔽在驱动电极Tx1与布线301~305之间形成的电场,抑制在该驱动电极Tx1与布线301~305之间产生寄生电容。此外,由于在触摸检测电极Rx6~Rx8上未形成屏蔽部400,因此在该触摸检测电极Rx6~Rx8中能够避免因该屏蔽部400的影响而使触摸检测信号的信号量下降。
即,本实施方式中,针对在布线300与驱动电极Tx之间产生的寄生电容的影响大的部分形成屏蔽部400,针对在布线300与驱动电极Tx之间产生的寄生电容的影响小的部分不形成屏蔽部400,通过采用该构成,从而能够抑制触摸检测的精度下降。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构成为:形成于触摸检测电极Rx(例如触摸检测电极Rx1)的屏蔽部400与形成于和该触摸检测电极Rx相邻的触摸检测电极Rx(例如触摸检测电极Rx2)的屏蔽部400的间隔窄于预定值。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抑制从形成于相邻的触摸检测电极Rx各自上的屏蔽部400之间形成电场,从而可进一步抑制寄生电容的产生。
进而,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构成为,根据连接于触摸检测电极Rx的布线300与驱动电极Tx之间的距离,形成于该触摸检测电极Rx的屏蔽部400的大小不同。根据这样的构成,通过将各触摸检测电极Rx上的屏蔽部400根据与布线300的位置关系而形成得尽可能大,从而可以提升屏蔽部400的屏蔽效果,进一步抑制寄生电容的产生。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构成为:形成于触摸检测电极Rx(例如触摸检测电极Rx1)的屏蔽部400与驱动电极Tx(例如驱动电极Tx1)相互重叠的部分的面积同形成于另外的触摸检测电极Rx(例如触摸检测电极Rx2及Rx3)的屏蔽部400与驱动电极Tx相互重叠的部分的面积大致相同。根据这样的构成,能使驱动电极Tx的不与屏蔽部400相重叠(即未被屏蔽部400覆盖)的部分的面积均匀,从而可以抑制因屏蔽部400的影响而导致的信号量下降的不均。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利用用于在显示区域DA显示图像的多个公共电极COME作为用于检测物体接触的多个驱动电极Tx,分时地执行在该显示区域DA显示图像的显示动作及触摸检测动作,通过这种构成,能够实现显示装置10的薄型化及画质提升。
需要指出,上述图10中说明了在触摸检测电极Rx1~Rx5形成屏蔽部400,但也可以构成为:例如在配置于与构成显示区域DA的矩形部分501重叠的位置上的触摸检测电极Rx(例如触摸检测电极Rx1~Rx3)形成屏蔽部400,在配置于与构成该显示区域DA的异形部分502重叠的位置上的触摸检测电极Rx(例如触摸检测电极Rx4~Rx8)不形成屏蔽部400。
此外,在图9中,当将在X方向上延伸的多个触摸检测电极Rx各自的右侧的端部设为第一端部、左侧的端部设为第二端部时,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所有的布线300都连接于多个触摸检测电极Rx的第一端部,但如图11所示,也可以构成为:例如针对第奇数个触摸检测电极Rx,在第一端部连接布线300,针对第偶数个触摸检测电极Rx,在第二端部连接布线300。需要指出,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所有的布线300都连接于多个触摸检测电极Rx的第一端部,因此说明了在靠近该布线300的触摸检测电极Rx的根部部分形成屏蔽部400,但在图11所示的构成的情况下,也可以在触摸检测电极Rx的根部部分和前端部分中的一方或双方形成屏蔽部400。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10的显示区域DA(显示面板11)具有异形形状,并将显示区域DA具有矩形形状的显示装置作为比较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施方式也可以应用于显示区域DA不具有异形形状(也就是说,例如具有矩形形状)的情况。即,本实施方式中,如果是如上所述在配置于触摸检测电极Rx附近的布线300与配置于该布线300附近的驱动电极Tx的距离短于预定值的情况下,在该触摸检测电极Rx形成屏蔽部400,而在该距离长于预定值的情况下,在该触摸检测电极Rx不形成屏蔽部400的构成,显示区域DA也可以不具有异形形状。
需要指出,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具备被称为In-cell方式的触摸检测机构12的显示装置10,但本实施方式既可以作为例如具备On-cell方式的触摸检测机构的显示装置实现,也可以作为用于检测物体对规定区域(触摸检测区域)的接触或接近的触摸面板(触摸传感器)而实现。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第二实施方式。以下,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使用的附图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详细说明。在此,主要叙述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
本实施方式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即使是在配置于触摸检测电极Rx附近的布线300与配置于该布线300附近的驱动电极Tx之间的距离长于预定值的情况下,也在该触摸检测电极Rx形成屏蔽部。
然而,在上述图10中,配置于与异形部分502重叠的位置上的驱动电极Tx2~Tx4与触摸检测电极Rx6~Rx8交叉的部分由于该驱动电极Tx2~Tx4各自与触摸检测电极Rx6~Rx8各自的重叠面积小,因此各驱动电极Tx和触摸检测电极Rx(Tx-Rx)间的电容小。
在此,例如在手指等物体接触到驱动电极Tx2与触摸检测电极Rx6的交叉部分的情况下,从该触摸检测电极Rx6输出触摸检测信号,该触摸检测信号被输入到A/D转换器(未图示),以检测该物体的接触。
但是,在如上所述因异形部分502的形状而使驱动电极Tx2与触摸检测电极Rx6间的电容小的情况下,从该触摸检测电极Rx6输出的触摸检测信号值有时会小于A/D转换器的动态范围的下限值(最小值)而无法检测出物体的接触。
在此,说明了物体接触到驱动电极Tx2与触摸检测电极Rx6的交叉部分的情况,但物体接触到驱动电极Tx3与触摸检测电极Rx7的交叉部分的情况及物体接触到驱动电极Tx4与触摸检测电极Rx8的交叉部分的情况也是一样。
因此,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在触摸检测电极Rx6~Rx8形成屏蔽部401(第二屏蔽部)。这种情况下,屏蔽部401形成在不与驱动电极Tx2~Tx4相互重叠的位置。需要指出,屏蔽部401与上述屏蔽部400同样地例如由ITO或IZO等透明导电材料形成。
通过以此方式形成于触摸检测电极Rx6的屏蔽部401,能够增加驱动电极Tx2与触摸检测电极Rx6间的电容。此外,通过形成于触摸检测电极Rx7的屏蔽部401,能够增加驱动电极Tx3与触摸检测电极Rx7间的电容。进而,通过形成于触摸检测电极Rx8的屏蔽部401,能够增加驱动电极Tx4与触摸检测电极Rx8间的电容。
需要指出,形成于触摸检测电极Rx6~Rx8各自上的屏蔽部401的大小基于布线306~308与驱动电极Tx2~Tx4之间的距离而不同。即,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于触摸检测电极Rx6~Rx8各自上的屏蔽部401根据与布线306~308的位置关系而形成为面积尽可能地大。
在此,说明了形成于触摸检测电极Rx6~Rx8各自上的屏蔽部401,但形成于其它触摸检测电极Rx1~Rx5各自上的屏蔽部400(第一屏蔽部)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是同样的,因此此处省略其详细说明。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中,在配置于触摸检测电极Rx附近的布线300与配置于该布线300附近的驱动电极Tx之间的距离长于预定值的情况下,在该触摸检测电极Rx形成屏蔽部401(第二屏蔽部)。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这样的构成,能够通过屏蔽部401使异形部分502处的驱动电极Tx与触摸检测电极Rx间的电容增加,因此可以减少显示区域DA(显示面板11)面内的驱动电极Tx与触摸检测电极Rx间的电容不均,可以提升触摸检测精度。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不与驱动电极Tx(例如驱动电极Tx2~Tx4)相重叠的位置形成屏蔽部401,从而可以避免触摸检测信号的信号量因该屏蔽部401的影响而下降。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构成为:根据配置于触摸检测电极Rx附近的布线300与配置于该布线300附近的驱动电极Tx之间的距离,形成于该触摸检测电极Rx的屏蔽部401的大小不同。根据这样的构成,通过将各触摸检测电极Rx上的屏蔽部401根据与布线300的位置关系形成得尽可能大,从而可以进一步增加异形部分502处的驱动电极Tx与触摸检测电极Rx间的电容。
在此,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虽然说明了基于在驱动电极Tx2~Tx4等处寄生电容的产生所导致的影响小的观点而未在触摸检测电极Rx6~Rx8形成屏蔽部,但有时在布线306~308与驱动电极Tx2~Tx4之间也会产生寄生电容。因此,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3所示,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在与驱动电极Tx相互重叠的位置上形成屏蔽部401。
根据这样的构成,增加异形部分502处的驱动电极Tx与触摸检测电极Rx间的电容,并且还可期待抑制在布线300与该驱动电极Tx之间产生寄生电容。
这种情况下,通过使屏蔽部401与驱动电极Tx相互重叠的部分的面积小于屏蔽部400与驱动电极Tx相互重叠的部分的面积,从而还能够抑制触摸检测信号的信号量因屏蔽部401的影响而下降。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发明进行备注。
[C1]
一种显示装置,在显示区域显示图像,并具备:
多个第一电极,与上述显示区域重叠,并以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方式沿与上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排列配置;
多个第二电极,与上述显示区域重叠,并以在上述第二方向上延伸的方式沿上述第一方向排列配置;
多个布线,沿着上述多个第一电极而配置,并与上述多个第二电极各自连接;以及
触摸检测驱动器,与上述多个布线连接,基于上述多个第一电极与上述多个第二电极之间的静电电容来检测物体对上述显示区域的接触或接近,
在配置于上述多个第二电极中的一个第二电极附近的布线与上述多个第一电极中的配置于该布线附近的第一电极之间的距离短于预定值的情况下,在该第二电极形成有屏蔽部,
在配置于上述多个第二电极中的一个第二电极附近的布线与上述多个第一电极中的配置于该布线附近的第一电极之间的距离长于预定值的情况下,在该第二电极未形成有上述屏蔽部。
[C2]
根据[C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形成于上述第二电极的屏蔽部与形成于和该第二电极相邻的第二电极的屏蔽部的间隔窄于预定值。
[C3]
根据[C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根据连接于上述第二电极的布线与配置于该布线附近的第一电极之间的距离,形成于该第二电极的屏蔽部的大小不同。
[C4]
根据[C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形成于上述第二电极的屏蔽部与上述第一电极相互重叠的部分的面积同形成于另外的第二电极的屏蔽部与上述第一电极相互重叠的部分的面积大致相同。
[C5]
根据[C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用于在上述显示区域显示图像的多个公共电极被用作上述多个第一电极。
[C6]
一种显示装置,在显示区域显示图像,并具备:
多个第一电极,与上述显示区域重叠,并以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方式沿与上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排列配置;
多个第二电极,与上述显示区域重叠,并以在上述第二方向上延伸的方式沿上述第一方向排列配置;
多个布线,沿着上述多个第一电极而配置,并与上述多个第二电极各自连接;以及
触摸检测驱动器,与上述多个布线连接,基于上述多个第一电极与上述多个第二电极之间的静电电容来检测物体对上述显示区域的接触或接近,
在配置于上述多个第二电极中的一个第二电极附近的布线与上述多个第一电极中的配置于该布线附近的第一电极之间的距离短于预定值的情况下,在该第二电极形成有第一屏蔽部,
在配置于上述多个第二电极中的一个第二电极附近的布线与上述多个第一电极中的配置于该布线附近的第一电极之间的距离长于预定值的情况下,在该第二电极形成有第二屏蔽部,
上述第一屏蔽部形成在与上述第一电极相互重叠的位置,
上述第二屏蔽部形成在不与上述第一电极相互重叠的位置。
[C7]
一种显示装置,在显示区域显示图像,并具备:
多个第一电极,与上述显示区域重叠,并以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方式沿与上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排列配置;
多个第二电极,与上述显示区域重叠,并以在上述第二方向上延伸的方式沿上述第一方向排列配置;
多个布线,沿着上述多个第一电极而配置,并与上述多个第二电极各自连接;以及
触摸检测驱动器,与上述多个布线连接,基于上述多个第一电极与上述多个第二电极之间的静电电容来检测物体对上述显示区域的接触或接近,
在配置于上述多个第二电极中的一个第二电极附近的布线与上述多个第一电极中的配置于该布线附近的第一电极之间的距离短于预定值的情况下,在该第二电极形成有第一屏蔽部,
在配置于上述多个第二电极中的一个第二电极附近的布线与上述多个第一电极中的配置于该布线附近的第一电极之间的距离长于预定值的情况下,在该第二电极形成有第二屏蔽部,
上述第二屏蔽部与上述第一电极相互重叠的部分的面积小于上述第一屏蔽部与上述第一电极相互重叠的部分的面积。
[C8]
根据[C1]~[C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上述显示区域具有与矩形形状不同的形状。
[C9]
一种触摸面板,具备:
多个第一电极,与触摸检测区域重叠,并以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方式沿与上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排列配置;
多个第二电极,与上述触摸检测区域重叠,并以在上述第二方向上延伸的方式沿上述第一方向排列配置;
多个布线,沿着上述多个第一电极而配置,并与上述多个第二电极各自连接;以及
触摸检测驱动器,与上述多个布线连接,基于上述多个第一电极与上述多个第二电极之间的静电电容来检测物体对上述触摸检测区域的接触或接近,
在配置于上述多个第二电极中的一个第二电极附近的布线与上述多个第一电极中的配置于该布线附近的第一电极之间的距离短于预定值的情况下,在该第二电极形成有屏蔽部,
在配置于上述多个第二电极中的一个第二电极附近的布线与上述多个第一电极中的配置于该布线附近的第一电极之间的距离长于预定值的情况下,在该第二电极未形成有上述屏蔽部。
[C10]
根据[C9]所述的触摸面板,其中,形成于上述第二电极的屏蔽部与形成于和该第二电极相邻的第二电极的屏蔽部的间隔窄于预定值。
[C11]
根据[C9]所述的触摸面板,其中,根据连接于上述第二电极的布线与配置于该布线附近的第一电极之间的距离,形成于该第二电极的屏蔽部的大小不同。
[C12]
根据[C9]所述的触摸面板,其中,形成于上述第二电极的屏蔽部与上述第一电极相互重叠的部分的面积同形成于另外的第二电极的屏蔽部与上述第一电极相互重叠的部分的面积大致相同。
[C13]
一种触摸面板,具备:
多个第一电极,与触摸检测区域重叠,并以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方式沿与上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排列配置;
多个第二电极,与上述触摸检测区域重叠,并以在上述第二方向上延伸的方式沿上述第一方向排列配置;
多个布线,沿着上述多个第一电极而配置,并与上述多个第二电极各自连接;以及
触摸检测驱动器,与上述多个布线连接,基于上述多个第一电极与上述多个第二电极之间的静电电容来检测物体对上述触摸检测区域的接触或接近,
在配置于上述多个第二电极中的一个第二电极附近的布线与上述多个第一电极中的配置于该布线附近的第一电极之间的距离短于预定值的情况下,在该第二电极形成有第一屏蔽部,
在配置于上述多个第二电极中的一个第二电极附近的布线与上述多个第一电极中的配置于该布线附近的第一电极之间的距离长于预定值的情况下,在该第二电极形成有第二屏蔽部,
上述第一屏蔽部形成在与上述第一电极相互重叠的位置,
上述第二屏蔽部形成在不与上述第一电极相互重叠的位置。
[C14]
一种触摸面板,具备:
多个第一电极,与触摸检测区域重叠,并以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方式沿与上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排列配置;
多个第二电极,与上述触摸检测区域重叠,并以在上述第二方向上延伸的方式沿上述第一方向排列配置;
多个布线,沿着上述多个第一电极而配置,并与上述多个第二电极各自连接;以及
触摸检测驱动器,与上述多个布线连接,基于上述多个第一电极与上述多个第二电极之间的静电电容来检测物体对上述触摸检测区域的接触或接近,
在配置于上述多个第二电极中的一个第二电极附近的布线与上述多个第一电极中的配置于该布线附近的第一电极之间的距离短于预定值的情况下,在该第二电极形成有第一屏蔽部,
在配置于上述多个第二电极中的一个第二电极附近的布线与上述多个第一电极中的配置于该布线附近的第一电极之间的距离长于预定值的情况下,在该第二电极形成有第二屏蔽部,
上述第二屏蔽部与上述第一电极相互重叠的部分的面积小于上述第一屏蔽部与上述第一电极相互重叠的部分的面积。
[C15]
根据[C9]~[C14]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摸面板,其中,上述触摸检测区域具有与矩形形状不同的形状。
虽然对本发明的若干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示例而提出的,并非旨在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实施方式能够以其它各种方式进行实施,能够在不脱离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在发明的范围、宗旨中,同样地,包含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及其均等的范围内。
附图标记说明
Tx:驱动电极(第一电极)
Rx:触摸检测电极(第二电极)
10:显示装置
11:显示面板
12:触摸检测机构
13:背光单元
111:第一基板
112:第二基板
113:面板驱动器
121:触摸检测驱动器
300:布线
400、401:屏蔽部。
Claims (19)
1.一种显示装置,在显示区域显示图像,并具备:
多个第一电极,与所述显示区域重叠,并以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方式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排列配置;
多个第二电极,与所述显示区域重叠,并以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的方式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配置;
多个布线,沿着所述多个第一电极而配置,并与所述多个第二电极各自连接;以及
触摸检测驱动器,与所述多个布线连接,基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与所述多个第二电极之间的静电电容来检测物体对所述显示区域的接触或接近,
在配置于所述多个第二电极中的一个第二电极附近的布线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中的配置于该布线附近的第一电极之间的距离短于预定值的情况下,在该第二电极形成有屏蔽部,
在配置于所述多个第二电极中的一个第二电极附近的布线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中的配置于该布线附近的第一电极之间的距离长于预定值的情况下,在该第二电极未形成有所述屏蔽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形成于所述第二电极的屏蔽部与形成于和该第二电极相邻的第二电极的屏蔽部的间隔窄于预定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根据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极的布线与配置于该布线附近的第一电极之间的距离,形成于该第二电极的屏蔽部的大小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形成于所述第二电极的屏蔽部与所述第一电极相互重叠的部分的面积同形成于另外的第二电极的屏蔽部与所述第一电极相互重叠的部分的面积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用于在所述显示区域显示图像的多个公共电极被用作所述多个第一电极。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显示区域具有与矩形形状不同的形状。
7.一种显示装置,在显示区域显示图像,并具备:
多个第一电极,与所述显示区域重叠,并以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方式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排列配置;
多个第二电极,与所述显示区域重叠,并以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的方式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配置;
多个布线,沿着所述多个第一电极而配置,并与所述多个第二电极各自连接;以及
触摸检测驱动器,与所述多个布线连接,基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与所述多个第二电极之间的静电电容来检测物体对所述显示区域的接触或接近,
在配置于所述多个第二电极中的一个第二电极附近的布线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中的配置于该布线附近的第一电极之间的距离短于预定值的情况下,在该第二电极形成有第一屏蔽部,
在配置于所述多个第二电极中的一个第二电极附近的布线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中的配置于该布线附近的第一电极之间的距离长于预定值的情况下,在该第二电极形成有第二屏蔽部,
所述第一屏蔽部形成在与所述第一电极相互重叠的位置,
所述第二屏蔽部形成在不与所述第一电极相互重叠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显示区域具有与矩形形状不同的形状。
9.一种显示装置,在显示区域显示图像,并具备:
多个第一电极,与所述显示区域重叠,并以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方式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排列配置;
多个第二电极,与所述显示区域重叠,并以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的方式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配置;
多个布线,沿着所述多个第一电极而配置,并与所述多个第二电极各自连接;以及
触摸检测驱动器,与所述多个布线连接,基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与所述多个第二电极之间的静电电容来检测物体对所述显示区域的接触或接近,
在配置于所述多个第二电极中的一个第二电极附近的布线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中的配置于该布线附近的第一电极之间的距离短于预定值的情况下,在该第二电极形成有第一屏蔽部,
在配置于所述多个第二电极中的一个第二电极附近的布线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中的配置于该布线附近的第一电极之间的距离长于预定值的情况下,在该第二电极形成有第二屏蔽部,
所述第二屏蔽部与所述第一电极相互重叠的部分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屏蔽部与所述第一电极相互重叠的部分的面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显示区域具有与矩形形状不同的形状。
11.一种触摸面板,具备:
多个第一电极,与触摸检测区域重叠,并以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方式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排列配置;
多个第二电极,与所述触摸检测区域重叠,并以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的方式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配置;
多个布线,沿着所述多个第一电极而配置,并与所述多个第二电极各自连接;以及
触摸检测驱动器,与所述多个布线连接,基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与所述多个第二电极之间的静电电容来检测物体对所述触摸检测区域的接触或接近,
在配置于所述多个第二电极中的一个第二电极附近的布线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中的配置于该布线附近的第一电极之间的距离短于预定值的情况下,在该第二电极形成有屏蔽部,
在配置于所述多个第二电极中的一个第二电极附近的布线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中的配置于该布线附近的第一电极之间的距离长于预定值的情况下,在该第二电极未形成有所述屏蔽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摸面板,其中,
形成于所述第二电极的屏蔽部与形成于和该第二电极相邻的第二电极的屏蔽部的间隔窄于预定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摸面板,其中,
根据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极的布线与配置于该布线附近的第一电极之间的距离,形成于该第二电极的屏蔽部的大小不同。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摸面板,其中,
形成于所述第二电极的屏蔽部与所述第一电极相互重叠的部分的面积同形成于另外的第二电极的屏蔽部与所述第一电极相互重叠的部分的面积相同。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摸面板,其中,
所述触摸检测区域具有与矩形形状不同的形状。
16.一种触摸面板,具备:
多个第一电极,与触摸检测区域重叠,并以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方式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排列配置;
多个第二电极,与所述触摸检测区域重叠,并以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的方式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配置;
多个布线,沿着所述多个第一电极而配置,并与所述多个第二电极各自连接;以及
触摸检测驱动器,与所述多个布线连接,基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与所述多个第二电极之间的静电电容来检测物体对所述触摸检测区域的接触或接近,
在配置于所述多个第二电极中的一个第二电极附近的布线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中的配置于该布线附近的第一电极之间的距离短于预定值的情况下,在该第二电极形成有第一屏蔽部,
在配置于所述多个第二电极中的一个第二电极附近的布线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中的配置于该布线附近的第一电极之间的距离长于预定值的情况下,在该第二电极形成有第二屏蔽部,
所述第一屏蔽部形成在与所述第一电极相互重叠的位置,
所述第二屏蔽部形成在不与所述第一电极相互重叠的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触摸面板,其中,
所述触摸检测区域具有与矩形形状不同的形状。
18.一种触摸面板,具备:
多个第一电极,与触摸检测区域重叠,并以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方式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排列配置;
多个第二电极,与所述触摸检测区域重叠,并以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的方式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配置;
多个布线,沿着所述多个第一电极而配置,并与所述多个第二电极各自连接;以及
触摸检测驱动器,与所述多个布线连接,基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与所述多个第二电极之间的静电电容来检测物体对所述触摸检测区域的接触或接近,
在配置于所述多个第二电极中的一个第二电极附近的布线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中的配置于该布线附近的第一电极之间的距离短于预定值的情况下,在该第二电极形成有第一屏蔽部,
在配置于所述多个第二电极中的一个第二电极附近的布线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中的配置于该布线附近的第一电极之间的距离长于预定值的情况下,在该第二电极形成有第二屏蔽部,
所述第二屏蔽部与所述第一电极相互重叠的部分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屏蔽部与所述第一电极相互重叠的部分的面积。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触摸面板,其中,
所述触摸检测区域具有与矩形形状不同的形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169808 | 2018-09-11 | ||
JP2018169808A JP7106402B2 (ja) | 2018-09-11 | 2018-09-11 | 表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888548A CN110888548A (zh) | 2020-03-17 |
CN110888548B true CN110888548B (zh) | 2023-09-12 |
Family
ID=697207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859430.1A Active CN110888548B (zh) | 2018-09-11 | 2019-09-11 | 显示装置和触摸面板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11016604B2 (zh) |
JP (1) | JP7106402B2 (zh) |
CN (1) | CN11088854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936779B2 (en) | 2003-08-28 | 2005-08-30 | Hubbell Incorporated | Bypass recloser assembly |
KR102523383B1 (ko) * | 2018-11-16 | 2023-04-19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포토 센서가 내장된 표시패널과 이를 이용한 표시장치 |
JP2020187427A (ja) * | 2019-05-10 | 2020-11-19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センサ装置 |
CN112506373A (zh) * | 2020-11-30 | 2021-03-16 |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触控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JP7565204B2 (ja) | 2020-12-11 | 2024-10-10 | 上海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 |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01090A (zh) * | 2008-11-26 | 2010-12-01 | 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 显示装置 |
CN104036698A (zh) * | 2013-03-07 | 2014-09-10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集成有触摸屏面板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CN104714689A (zh) * | 2013-12-16 | 2015-06-17 |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 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CN104793816A (zh) * | 2014-01-17 | 2015-07-22 |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 触摸检测装置、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205068328U (zh) * | 2013-04-24 | 2016-03-02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触摸面板 |
CN106249939A (zh) * | 2015-06-05 | 2016-12-21 |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 触摸检测装置、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以及盖构件 |
CN107229369A (zh) * | 2016-03-25 | 2017-10-03 |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 检测装置以及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 |
CN108073324A (zh) * | 2016-11-11 | 2018-05-25 |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 触摸检测装置以及具备触摸检测装置的显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659885B2 (ja) * | 2006-11-21 | 2011-03-30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基板、表示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
US8816967B2 (en) * | 2008-09-25 | 2014-08-26 | Apple Inc. | Capacitive sensor having electrodes arranged on the substrate and the flex circuit |
US8970545B2 (en) * | 2011-07-13 | 2015-03-03 | Synaptics Incorporated | Trace shielding for input devices |
JP5844302B2 (ja) * | 2013-03-27 | 2016-01-13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タッチ検出機能付き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TWI554931B (zh) * | 2014-03-18 | 2016-10-21 | Japan Display Inc | A display device with a sensor |
JP2015176538A (ja) * | 2014-03-18 | 2015-10-05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センサ付き表示装置 |
KR102544696B1 (ko) * | 2015-02-16 | 2023-06-16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원형 터치 패널 및 그 제조 방법 |
JP2017021462A (ja) * | 2015-07-08 | 2017-01-26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センサ付き表示装置 |
JP6521813B2 (ja) * | 2015-09-18 | 2019-05-29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センサ付き表示装置及びセンサ装置 |
JP6710531B2 (ja) | 2016-02-03 | 2020-06-17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センサ付き表示装置及びセンサ装置 |
JP6689088B2 (ja) * | 2016-02-08 | 2020-04-28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表示装置 |
KR102504129B1 (ko) * | 2016-03-31 | 2023-02-28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JP6840554B2 (ja) * | 2017-01-30 | 2021-03-10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検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
JP6833530B2 (ja) * | 2017-01-30 | 2021-02-24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表示装置 |
CN114863822A (zh) * | 2018-05-16 | 2022-08-05 |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设备 |
KR102540895B1 (ko) * | 2018-05-30 | 2023-06-09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터치 센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
US10782832B2 (en) * | 2018-07-09 | 2020-09-22 |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 Mobile terminal and touch screen with a notch area |
-
2018
- 2018-09-11 JP JP2018169808A patent/JP7106402B2/ja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9-11 CN CN201910859430.1A patent/CN110888548B/zh active Active
- 2019-09-11 US US16/567,016 patent/US11016604B2/en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4-23 US US17/239,043 patent/US11733802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01090A (zh) * | 2008-11-26 | 2010-12-01 | 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 显示装置 |
CN104036698A (zh) * | 2013-03-07 | 2014-09-10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集成有触摸屏面板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CN205068328U (zh) * | 2013-04-24 | 2016-03-02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触摸面板 |
CN104714689A (zh) * | 2013-12-16 | 2015-06-17 |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 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CN104793816A (zh) * | 2014-01-17 | 2015-07-22 |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 触摸检测装置、附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06249939A (zh) * | 2015-06-05 | 2016-12-21 |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 触摸检测装置、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以及盖构件 |
CN107229369A (zh) * | 2016-03-25 | 2017-10-03 |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 检测装置以及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 |
CN108073324A (zh) * | 2016-11-11 | 2018-05-25 |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 触摸检测装置以及具备触摸检测装置的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888548A (zh) | 2020-03-17 |
JP7106402B2 (ja) | 2022-07-26 |
US20200081576A1 (en) | 2020-03-12 |
US11016604B2 (en) | 2021-05-25 |
US11733802B2 (en) | 2023-08-22 |
US20210240297A1 (en) | 2021-08-05 |
JP2020042574A (ja) | 2020-03-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817100B2 (en) | Detection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
CN110888548B (zh) | 显示装置和触摸面板 | |
CN107037625B (zh) | 具有传感器的显示装置以及传感器装置 | |
JP6840554B2 (ja) | 検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 |
US9489094B2 (en) | Touch sensing panel | |
US20230004249A1 (en) | Display device | |
US10372278B2 (en) | Display device and detection device | |
US10606429B2 (en) | Display device | |
JP2016024292A (ja) | センサ付き表示装置 | |
CN106980196B (zh) | 带传感器的显示装置以及传感器装置 | |
US10664114B2 (en) | Detection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 |
JP6833530B2 (ja) | 表示装置 | |
JP7466030B2 (ja) | 表示装置 | |
JP7466015B2 (ja) | 表示装置 | |
JP2019215726A (ja) | 表示装置及び駆動方法 | |
US10976861B2 (en) | Detection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 |
US10705637B2 (en) | Detection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 |
WO2019021924A1 (ja) | 表示パネル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