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75411A - Led支架及其制作方法、led发光器件、发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Led支架及其制作方法、led发光器件、发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75411A
CN110875411A CN201811005493.2A CN201811005493A CN110875411A CN 110875411 A CN110875411 A CN 110875411A CN 201811005493 A CN201811005493 A CN 201811005493A CN 110875411 A CN110875411 A CN 1108754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outer side
led
injection
gate ma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0549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邢美正
孙平如
高四清
谭镇良
姚亚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ufei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ufei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ufei Opt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ufei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0549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75411A/zh
Publication of CN1108754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754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483Contai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0025Preventing defects on the moulded article, e.g. weld lines, shrinkage mar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4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inject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 B29C45/14065Positioning or centering articles in the moul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27Sprue channels ; Runner channels or runner nozzles
    • B29C45/2701Details not specific to hot or cold runner channels
    • B29C45/2708Ga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52Encapsulations
    • H01L33/54Encapsulations having a particular shap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52Encapsulations
    • H01L33/56Materials, e.g. epoxy or silicone resi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33/00Details relating to devices covered by the group H01L33/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subgroups
    • H01L2933/0008Processes
    • H01L2933/0033Processes relating to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2933/005Processes relating to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relating to encapsul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LED支架及其制作方法、LED发光器件、发光装置,该LED支架包括利用不饱和聚酯树脂注塑成型的基座主体,基座主体具有用于封装LED芯片的凹槽,基座主体具有上表面、下表面和多个外侧面,多个外侧面中的第一外侧面和第二外侧面上分别形成有树脂注入浇口痕和树脂放出浇口痕。本发明的LED支架通过模具不同侧面上所设的树脂注入口和树脂放出口所组成的注塑通路来进行注塑成型,使得内部产生的气体从树脂放出口放出至外部,从而成型后的LED支架内部无空隙,LED支架的强度较高。进一步的,本发明中的LED支架通过不饱和聚酯树脂成型,劣化耐性较高,对成型温度和压力的要求较低,可有效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LED支架及其制作方法、LED发光器件、发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支架及其制作方法、LED发光器件、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LED依靠其独特的低价、低耗、高亮度、长寿命等优越性一直在移动终端的显示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且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现有的LED支架的生产工艺中,将引线框架夹持在模具中后,通过模具侧面上的两个注入口从两个方向来进行树脂注入,然后将填充至模具空腔中的树脂硬化来形成LED支架,具体的请参见图1,图1中A和B处的开口均为树脂注入口,箭头方向为树脂注入方向,而在该LED支架的成型方法中,其注塑成型是通过同时采用两个树脂注入口来双向进行树脂注入,从而树脂在模具空腔内接合时的接合部会产生自相对的两个方向的应力,而使得树脂在注入时容易滞留气体而在树脂内产生空隙,进而使得成型后的LED支架的强度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LED支架及其制作方法、LED发光器件、发光装置,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LED支架生产工艺中,同时从模具的两个注入口来进行树脂的双向注入,使得树脂在注入时容易滞留气体而在树脂内产生空隙,所导致的成型后的LED支架的强度下降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LED支架,包括:基座主体,所述基座主体利用不饱和聚酯树脂注塑成型,所述基座主体具有用于封装LED芯片的凹槽,所述基座主体具有上表面、下表面和多个外侧面,所述多个外侧面中的第一外侧面和第二外侧面上分别形成有树脂注入浇口痕和树脂放出浇口痕;所述树脂注入浇口痕和所述树脂放出浇口痕是由在所述不饱和聚酯树脂注入模塑模具中并成型之后,所述第一外侧面和所述第二外侧面上与所述模塑模具的树脂注入口和树脂放出口对应位置的所述不饱和聚酯树脂断开所形成。
优选的,所述第一外侧面与所述第二外侧面为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面。
优选的,所述树脂注入浇口痕与所述树脂放出浇口痕的中心点在所述凹槽底面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点,相对于所述凹槽底面上的、平行于所述第一外侧面以及所述第二外侧面的第一中心轴线对称。
优选的,所述树脂注入浇口痕与所述树脂放出浇口痕的中心点分别在所述第一外侧面和所述第二外侧面上处于不同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树脂注入浇口痕与所述树脂放出浇口痕的中心点均位于所述凹槽底面所在平面上,且相对于所述第一中心轴线对称。
优选的,所述树脂注入浇口痕与所述树脂放出浇口痕的中心点在所述凹槽底面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点,相对于位于所述凹槽底面上的、平行于所述第一外侧面以及所述第二外侧面的第一中心轴线不对称。
优选的,所述第一外侧面与所述第二外侧面为相邻设置的两个侧面。
优选的,所述树脂注入浇口痕的中心点和所述树脂放出浇口痕的中心点在所述凹槽底面所处平面上的正投影点,分别处在位于所述凹槽底面上的、平行于所述第一外侧面以及所述第二外侧面的第一中心轴线的相反侧,并分别处在位于所述凹槽底面上的、垂直于所述第一中心轴线的第二中心轴线的相反侧。
优选的,所述不饱和聚酯树脂中添加有填料和/或氧化钛,所述填料包括玻璃纤维和二氧化硅。
优选的,在所述不饱和聚酯树脂中添加有所述填料和所述氧化钛时,所述不饱和聚酯树脂中还添加有预设添加剂;所述不饱和聚酯树脂、玻璃纤维、二氧化硅、氧化钛和预设添加剂的成分比分别为A、B、C、D和E,其中,15%<A<25%,5%<B<20%,20%<C<30%,30%<D<40%,1%<E<3%,A+B+C+D+E=100%。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LED发光器件,包括:上述的LED支架和封装于所述LED支架的基座主体内的至少一颗LED芯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包括:上述的发光器件,所述发光装置为照明装置、光信号指示装置、补光装置或背光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LED支架制作方法,该LED支架制作方法包括:
通过模塑模具夹持引线框架;所述模塑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模塑模具在合模状态下具有顶面、底面和多个侧面,且所述顶面、底面和多个侧面所围合的内部空间形成有匹配于基座主体形状的空腔,且在两个不同侧面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形成注塑通路的树脂注入口和树脂放出口;
通过所述树脂注入口和树脂放出口所形成的注塑通路进行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注塑;
在所述空腔内的不饱和聚酯树脂成型后进行开模,所述模塑模具内成型的基座主体上、对应于所述树脂注入口和所述树脂放出口位置处的所述不饱和聚酯树脂断开,形成树脂注入浇口痕和树脂放出浇口痕。
优选的,所述模塑模具的两个不同侧面为相对或相邻设置的两个侧面。
优选的,所述模塑模具内具有多个用于成型多个所述基座主体的模腔,形成于第n模腔的树脂放出口与邻接于所述第n模腔的第(n+1)模腔的树脂注入口联结。
优选的,所述通过所述树脂注入口和树脂放出口所形成的注塑通路进行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注塑包括:
通过所述树脂注入口和树脂放出口所形成的注塑通路进行添加有填料和/或氧化钛的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注塑,所述填料包括玻璃纤维和二氧化硅。
优选的,在通过所述树脂注入口和树脂放出口所形成的注塑通路进行添加有填料和/或氧化钛的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注塑时,所述不饱和聚酯树脂中还添加有预设添加剂;
所述不饱和聚酯树脂、玻璃纤维、二氧化硅、氧化钛和预设添加剂的成分比分别为A、B、C、D和E,其中,15%<A<25%,5%<B<20%,20%<C<30%,30%<D<40%,1%<E<3%,A+B+C+D+E=10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LED支架及其制作方法、LED发光器件、发光装置,该LED支架包括基座主体,基座主体利用不饱和聚酯树脂注塑成型,基座主体具有用于封装LED芯片的凹槽,基座主体具有上表面、下表面和多个外侧面,多个外侧面中的第一外侧面上和第二外侧面上分别形成有树脂注入浇口痕和树脂放出浇口痕;树脂注入浇口痕和树脂放出浇口痕是由在不饱和聚酯树脂注入模塑模具中并成型之后,第一外侧面和第二外侧面上与模塑模具的树脂注入口和树脂放出口对应位置的不饱和聚酯树脂断开所形成。本发明的LED支架通过模具不同侧面上所设置的树脂注入口和树脂放出口所组成的注塑通路来进行注塑成型,使得模具内部产生的气体从树脂放出口放出至外部,从而成型后的LED支架内部无空隙,LED支架的强度较高。
进一步的,本发明中的LED支架通过不饱和聚酯树脂成型,成型时可有效抑制毛刺产生,劣化耐性较高,对成型温度和压力的要求较低,可有效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LED支架注塑成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LED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浇口痕对称形成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浇口痕形成于不同高度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浇口痕绝对对称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浇口痕不对称形成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浇口痕形成于基座主体相邻侧面上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LED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LED支架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模具处于合模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LED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LED支架注塑成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一:
为了解决现有的LED支架生产工艺中,同时从模具的两个注入口来进行树脂的双向注入,使得树脂在注入时容易滞留气体而在树脂内产生空隙,所导致的成型后的LED支架的强度下降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LED支架,具体请参见图2,该LED支架10包括:基座主体11,基座主体11利用不饱和聚酯树脂注塑成型,基座主体11具有用于封装LED芯片的凹槽12,基座主体11具有上表面、下表面和多个外侧面,多个外侧面中的第一外侧面13上和第二外侧面14上分别形成有树脂注入浇口痕15和树脂放出浇口痕16;树脂注入浇口痕15和树脂放出浇口痕16是由在不饱和聚酯树脂注入模塑模具中并成型之后,第一外侧面13和第二外侧面14上与模塑模具的树脂注入口和树脂放出口对应位置的不饱和聚酯树脂断开所形成。
在本实施例中,该LED支架由引线框架夹持在模具中在引线框架的支架成型区域上注塑成型,这里的引线框架可以采用平板状的导电基板进行冲压加工或蚀刻加工而形成,成型后的LED支架上形成有作为LED芯片的封装区域的凹槽12,其中引线框架所提供的正极引线17和负极引线18的至少部分露出于凹槽底面121,从而作为LED芯片的载置区域。在实际应用中,LED芯片可以载置在正极引线上,然后将LED芯片通过金属线与正极引线电连接,然后再将LED芯片通过金属线与负极引线连接,当然,在实际应用中,若将LED芯片倒装,则可无需前述连接LED芯片与引线的金属线。凹槽12向基座主体11的顶部开口,从而可以从开口处对凹槽12内部进行密封材料的封装。
在本实施例中,基座主体11包括外侧面、上表面、下表面,且基座主体11应至少具有两个外侧面,优选的基座主体11可以为具有凹槽12的长方体,树脂注入浇口痕15和树脂放出浇口痕16分别形成于其中两个外侧面上。应当说明的是,浇口痕是在基座主体11注塑成型之后,将形成于基座主体11外侧面上对应于模具树脂注入口和树脂放出口的浇口切断所残存形成,另外,这里的浇口痕通常情况下为凸状物,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呈凹状;再者浇口痕的形状可以根据模具的注入口和放出口的剖面形状而任意设定,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提高量产型和成型体的强度,浇口痕的剖面优选为矩形、正方形、半圆形、椭圆形等形状,在此不作唯一限定。
请再次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形成有树脂注入浇口痕15的第一外侧面13与形成有树脂放出浇口痕16的第二外侧面14为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面。从而使得树脂自模具的树脂注入口注入后,树脂分流的两个流道的路径长度相当,且均相对较长,使得树脂流动时更为均匀,模具内部所产生的气体可以更为高效的自放出口放出至外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树脂注入浇口痕15与树脂放出浇口痕16的中心点在凹槽底面12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点,相对于凹槽底面121上的、平行于第一外侧面13以及第二外侧面14的第一中心轴线L1对称。这里的中心点是指浇口痕的几何中心点。
具体的,如图4所示,在一种情况下,树脂注入浇口痕15与树脂放出浇口痕16的中心点分别在第一外侧面13和第二外侧面14上处于不同的高度;如图5所示,在另一种情况下,树脂注入浇口痕15与树脂放出浇口痕16的中心点分别在第一外侧面13和第二外侧面14上处于相同的高度,也即两个浇口痕绝对对称,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缩短树脂从树脂注入口注入至模具分流后的接合时间,可以提高注塑速度。进一步的,请再次参阅图5,在实际应用中,树脂注入浇口痕15与树脂放出浇口痕16的中心点均位于凹槽底面121所在平面上,且相对于第一中心轴线L1对称,通常情况下因基座主体11上凹槽12的配置,该凹槽12通常自基座顶部至底部的方向上内部逐渐变窄,从而基座主体11顶部的树脂厚度较薄,而凹槽12底部处的树脂厚度相对较厚,为了避免树脂封装的强度下降,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将浇口痕成型于对应于凹槽底面121所处平面上。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树脂注入浇口痕15与树脂放出浇口痕16的中心点在凹槽底面12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点,相对于位于凹槽底面121上的、平行于第一外侧面13以及第二外侧面14的第一中心轴线L1不对称。在实际应用中,树脂注入浇口痕15的中心点与树脂放出浇口痕16的中心点在凹槽底面12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点以及凹槽底面121的中心点所连成的直线与第一中心轴线L1交叉,优选的,该直线的长度可以尽量长,以使浇口痕之间呈对角线状,两者以尽可能长的距离配置更利于后续树脂成型,应当理解的是,这里的对角线状是指浇口痕的中心点较为接近基座主体11的对角线,而并不是指浇口痕的中心点绝对处于基座主体11的对角线上。为了避免树脂封装的强度下降,本实施例中同样优选的将浇口痕成型于对应于凹槽底面121所处平面上。
另外,如图7所示,形成有树脂注入浇口痕15的第一外侧面13与形成有树脂放出浇口痕16的第二外侧面14还可以为相邻设置的两个侧面。并且,优选的,树脂注入浇口痕15的中心点和树脂放出浇口痕16的中心点在凹槽底面121所处平面上的正投影点,分别处在位于凹槽底面121上的、平行于第一外侧面13以及第二外侧面14的第一中心轴线L1的相反侧,并分别处在位于凹槽12底面121上的、垂直于第一中心轴线L1的第一中心轴线L2的相反侧,也即将浇口痕之间的距离配置的尽量长,使之在基座主体11上呈对角线状,进一步的,树脂注入浇口痕15的中心点和树脂放出浇口痕16的中心点优选的配置为凹槽底面121所处平面上。
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树脂为不饱和聚酯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作为热固化树脂具有优良的反射率和对紫外线等的劣化耐性,从而在LED发光器件长时间发光的情况下,可有效抑制反射板或树脂的劣化,并维持高反射率和光效率;另外,不饱和聚酯树脂不具有羟基(-OH基团)等反应性官能团,与金属不形成化学键,所以在成型过程中较难产生树脂毛刺,即使产生了树脂毛刺也容易将其剥离;再者,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熔点为50℃-90℃左右,从而对不饱和聚酯进行注塑成型时能够抑制树脂中所添加的有机物被碳化,可有效抑制成型缺陷;还有,不饱和聚酯树脂相对于热塑性树脂的流动性要高,从而在进行树脂注入时,能够以较低的注入压力来将树脂注入,这样引线框架变形的可能性被降低,在注塑成型过程中,则不需要对引线框架进行保持,能够将模具简单化。
在实际应用中,不饱和聚酯树脂中可以进一步添加由纤维较长的玻璃纤维和球状的二氧化硅构成的填料以提高树脂的强度。
当然,还可以在不饱和聚酯中添加氧化钛,以提高树脂对光的反射率。
在填料或者氧化钛或者该两者中,还可适当组合添加以下物质:马来酸酐、富马酸、苯乙烯、填充材料、增强剂、固化剂、脱模剂、颜料等其他的添加剂。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不饱和聚酯树脂中添加有填料、氧化钛和添加剂时,不饱和聚酯树脂、玻璃纤维、二氧化硅、氧化钛和添加剂的成分比分别为A、B、C、D和E,其中,15%<A<25%,5%<B<20%,20%<C<30%,30%<D<40%,1%<E<3%,A+B+C+D+E=100%,采用本实施例中的材料配比,可以有效抑制不饱和聚酯树脂开裂、变色等情况。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LED支架10制成的LED发光器件100,其包括上述的LED支架10和封装于LED支架10的基座主体11内的至少一颗LED芯片20。
LED支架的基座主体11上的凹槽底面121设置有LED芯片的载置区域,引线自该区域露出,本实施例中的LED芯片可以是直接载置于引线上,也可以是载置于镀有金属反射层引线上,在引线表面设置反射层可以提高LED芯片的光反射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LED发光器件的光照射出来、呈现给用户的颜色,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应用场景进行灵活设置。LED发光器件的光照射出来、呈现出的是何种颜色,可以通过但不限于以下因素灵活控制:LED芯片自身发出的光的颜色、LED发光器件是否设置发光转换层、当LED发光器件设置发光转换层时所设置的发光转换层的类型。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示例中,LED发光器件还可包括设置于LED芯片(在LED芯片之上设置有发光转换胶层时,则设置于发光转换胶层之上)之上的透镜胶层或扩散胶层;当然,在一些示例中,LED芯片之上也可设置透明胶层。
应当理解的是,在一种示例中,发光转换胶层可以是包含荧光粉的荧光胶层,也可以是包含量子点光致材料的胶体,或者其他可实现发光转换的发光转换胶或膜,且根据需要也可以包括扩散粉或硅粉等;本实施例中在LED芯片上形成发光转换胶层、透镜胶层或扩散胶层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点胶、模压、喷涂、粘贴等。
例如,发光转换胶层可包括荧光粉胶层、荧光膜、或量子点QD膜;荧光粉胶层、荧光膜可采用无机荧光粉制作的,可以是掺杂了稀土元素的无机荧光粉,其中,无机荧光粉包括但不限于硅酸盐、铝酸盐、磷酸盐、氮化物、氟化物荧光粉中的至少一种。
又例如,量子点QD膜可采用量子点荧光粉制作;量子点荧光粉包括但不限于BaS、AgInS2、NaCl、Fe2O3、In2O3、InAs、InN、InP、CdS、CdSe、CdTe、ZnS、ZnSe、ZnTe、GaAs、GaN、GaS、GaSe、InGaAs、MgSe、MgS、MgTe、PbS、PbSe、PbTe、Cd(SxSe1-x)、BaTiO3、PbZrO3、CsPbCl3、CsPbBr3、CsPbI3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实施例中,LED芯片自身发出的光的类型可以是肉眼可见的可见光,也可以是肉眼不可见的紫外光、红外光;当LED芯片自身发出的光的类型是肉眼不可见的紫外光、红外光时,可在LED芯片之上设置发光转换层,以将肉眼不可见光转换成肉眼可见光,使得LED发光器件照射出来的光是用户可见的光。例如,当LED芯片自身发出的光是紫外光时,若想LED发光器件呈现用户可见的白光,则发光转换层可以是将红、绿、蓝荧光粉进行混合后制作成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LED支架通过模具不同侧面上所设置的树脂注入口和树脂放出口所组成的注塑通路来进行注塑成型,使得模具内部产生的气体从树脂放出口放出至外部,从而成型后的LED支架内部无空隙,LED支架的强度较高。并且,本发明中的LED支架通过不饱和聚酯树脂成型,成型时可有效抑制毛刺产生,劣化耐性较高,对成型温度和压力的要求较低,可有效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实施例二:
为了便于全方位理解本发明,本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LED支架的制作过程进行示例说明。
请参见图9,图9为本实施例提供的LED支架制作方法的流程图,在制作LED支架时,其具体实现步骤包括:
S901,通过模塑模具夹持引线框架;模塑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模塑模具在合模状态下具有顶面、底面和多个侧面,且顶面、底面和多个侧面所围合的内部空间形成有匹配于基座主体形状的空腔,且在两个不同侧面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形成注塑通路的树脂注入口和树脂放出口。
具体的,上模具31本体中央突出设置有与基座主体11的凹槽12相匹配的突出部311,突出部呈自上而下变窄的圆锥台形状。在实际应用中,树脂注入口33和树脂放出口34可以设置在上模具31上,也可以设置在下模具32上,仅需保证模具的上模具31和下模具32在合模状态下夹持引线框架40时,在模具的不同侧面上具有树脂注入口33和树脂放出口34即可,如图10所示,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树脂注入口33和树脂放出口34均贯通设置在上模具31上。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引线框架可以为各种导电材质的基板构成,例如可以为各种金属基板,包括但不限于铜基板、铝基板、铁基板、银基板;当然也可以为包含导电材料的混合材料基板,例如导电橡胶等。
请再次参阅图10,本实施例中的树脂注入口33和树脂放出口34设置在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当然,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树脂注入口33和树脂放出口34还可以设置在相邻的两个侧面上。模具上树脂注入口33和树脂放出口34的位置关系对应于LED支架上的树脂注入浇口痕15和树脂放出浇口痕16的形成位置。还应当说明的是,树脂注入口33和树脂放出口34的形状并无特别限定,其具体可以为矩形、圆形、椭圆、半圆等,并且优选的,树脂注入口33和树脂放出口34均是外宽内窄设置。也即由外壁自内壁延伸的方向上逐渐变窄。
应当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模具的侧面上分别设置多个树脂注入口33与树脂放出口34,另外,多个树脂注入口33或多个树脂放出口34可横向或纵向排列形成于同一侧面上。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可以将树脂注入口33与树脂放出口34分别设置为两个,且均横向排列设置在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如图11所示,则在注塑成型后的LED支架上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分别形成两个树脂注入浇口痕15和树脂放出浇口痕16。
S902,通过树脂注入口和树脂放出口所形成的注塑通路进行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注塑。
如图12所示,树脂自模具的树脂注入口33注入后撞击模具内的突出部311,从而在该处发生分流,分流的树脂分别沿突出部311向不同方向流动,分流的树脂流动至树脂放出口34处进行汇合,在该汇合部位附近会产生线状痕,也即缝合线,如图12虚线所示即为缝合线。应当说明的是,该缝合线会对产生处的树脂强度产生影响,因此,优选的则应该使该缝合线避开基座主体壁厚较薄的位置,优选的,请再次参阅图12,将树脂注入口33与树脂放出口34分别设置在模具相对的两个侧面上,且树脂注入口33与树脂放出口34的中心点在模具底面的正投影点经过底面中心点,且中心点的连线成对角线状,这里的对角线状是指树脂注入口33与树脂放出口34的中心点较为接近模具的对角线,而并不是指树脂注入口33与树脂放出口34的中心点绝对处于模具的对角线上,更进一步的,树脂注入口33与树脂放出口34的中心点均位于上模具31的突出部311底部所处的平面上,从而使得缝合线的位置的基座主体壁厚相对较厚,这样可以提高基座主体成型后的强度。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树脂注入口和树脂放出口所形成的注塑通路进行添加有填料和/或氧化钛的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注塑,填料包括玻璃纤维和二氧化硅。其中添加填料可以提高树脂的强度,而添加氧化钛则可以提高树脂对光的反射率。并且,在填料或者氧化钛或者该两者中,还可适当组合添加以下物质:马来酸酐、富马酸、苯乙烯、填充材料、增强剂、固化剂、脱模剂、颜料等其他的添加剂。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不饱和聚酯树脂中添加有填料、氧化钛和添加剂时,不饱和聚酯树脂、玻璃纤维、二氧化硅、氧化钛和添加剂的成分比分别为A、B、C、D和E,其中,15%<A<25%,5%<B<20%,20%<C<30%,30%<D<40%,1%<E<3%,A+B+C+D+E=100%,采用本实施例中的材料配比,可以有效抑制不饱和聚酯树脂开裂、变色等情况。
S903,在空腔内的不饱和聚酯树脂成型后进行开模,模塑模具内成型的基座主体上、对应于树脂注入口和树脂放出口位置处的不饱和聚酯树脂断开,形成树脂注入浇口痕和树脂放出浇口痕。
在树脂注入完成后,对模具加热规定时间来使树脂硬化,然后再对模具进行开模,并采用公知的切削装置来对所成型的基座主体上的对应于树脂注入口和树脂放出口处的浇口进行切断,从而在基座主体上对应形成浇口痕,在实际应用中,此时还可以对该基座主体进行进一步的正式硬化。
应当说明的是,为了同时形成多个LED支架,优选的在上述模具中配置有多个用于成型LED支架的基座主体的模腔,例如可以呈直线状排列多个模腔,在前注塑的模腔的树脂放出口与在后注塑的模腔的树脂注入口相连,以排列有三个模腔为例,从第一模腔的树脂注入口进行树脂注入,然后第一模腔的树脂放出口与第二模腔的树脂注入口相连,以使第二模腔能够被注入树脂,再将第二模腔的树脂放出口与第三模腔的树脂注入口相连,并在所有模腔均注塑完成后,最终由第三模腔的树脂放出口进行树脂的放出。通过这样的模具则可以在短时间内一次性注塑成型多个基座主体,并且可以节省流道。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模腔还可以多排多列的方式进行设置,可进一步提高单位时间内成型的基座主体的数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LED支架制作方法,通过模具不同外侧面上分别设置的树脂注入口和树脂放出口所形成的注塑通路来进行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注塑,在树脂成型后所得到的基座主体上对应于树脂注入口和树脂放出口位置的树脂断开后形成树脂注入浇口痕和树脂放出浇口痕,树脂注入分流后接合时所产生的气体从树脂放出口放出至外部,从而成型后的LED支架内部无空隙,LED支架的强度较高。并且,本发明中的LED支架通过不饱和聚酯树脂成型,成型时可有效抑制毛刺产生,劣化耐性较高,对成型温度和压力的要求较低,可有效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装置,该发光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所示例的LED发光器件。本实施例中的发光装置可为照明装置、光信号指示装置、补光装置或背光装置等。为照明装置时,具体可以为应用于各种领域的照明装置,例如日常生活中的台灯、日光灯、吸顶灯、筒灯、路灯、投射灯等等,又例如汽车中的远光灯、近光灯、氛围灯等,又例如医用中的手术灯、低电磁照明灯、各种医用仪器的照明灯,又例如应装饰领域照明中的各种彩灯、景观照明灯、广告灯等等;为光信号指示装置时,具体可以为应用于各种领域的光信号指示装置,例如交通领域的信号指示灯,通信领域中通信设备上的各种信号状态指示灯;为补光装置时,可以为摄影领域的补光灯,例如闪光灯、补光灯,也可以为农业领域为植物补光的植物补光灯等;为背光装置时,可以为应用于各种背光领域的背光模组,例如可应用于显示器、电视机、手机等移动终端、广告机等设备上。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应用仅仅是本实施例所示例的几种应用,应当理解的是LED发光器件的应用并不限于上述示例的几种领域。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实施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7)

1.一种LED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主体,所述基座主体利用不饱和聚酯树脂注塑成型,所述基座主体具有用于封装LED芯片的凹槽,所述基座主体具有上表面、下表面和多个外侧面,所述多个外侧面中的第一外侧面上和第二外侧面上分别形成有树脂注入浇口痕和树脂放出浇口痕;所述树脂注入浇口痕和所述树脂放出浇口痕是由在所述不饱和聚酯树脂注入模塑模具中并成型之后,所述第一外侧面和所述第二外侧面上与所述模塑模具的树脂注入口和树脂放出口对应位置的所述不饱和聚酯树脂断开所形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侧面与所述第二外侧面为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注入浇口痕与所述树脂放出浇口痕的中心点在所述凹槽底面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点,相对于所述凹槽底面上的、平行于所述第一外侧面以及所述第二外侧面的第一中心轴线对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LED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注入浇口痕与所述树脂放出浇口痕的中心点分别在所述第一外侧面和所述第二外侧面上处于不同的高度。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LED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注入浇口痕与所述树脂放出浇口痕的中心点均位于所述凹槽底面所在平面上,且相对于所述第一中心轴线对称。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注入浇口痕与所述树脂放出浇口痕的中心点在所述凹槽底面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点,相对于位于所述凹槽底面上的、平行于所述第一外侧面以及所述第二外侧面的第一中心轴线不对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侧面与所述第二外侧面为相邻设置的两个侧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LED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注入浇口痕的中心点和所述树脂放出浇口痕的中心点在所述凹槽底面所处平面上的正投影点,分别处在位于所述凹槽底面上的、平行于所述第一外侧面以及所述第二外侧面的第一中心轴线的相反侧,并分别处在位于所述凹槽底面上的、垂直于所述第一中心轴线的第二中心轴线的相反侧。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LED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饱和聚酯树脂中添加有填料和/或氧化钛,所述填料包括玻璃纤维和二氧化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LED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不饱和聚酯树脂中添加有所述填料和所述氧化钛时,所述不饱和聚酯树脂中还添加有预设添加剂;所述不饱和聚酯树脂、玻璃纤维、二氧化硅、氧化钛和预设添加剂的成分比分别为A、B、C、D和E,其中,15%<A<25%,5%<B<20%,20%<C<30%,30%<D<40%,1%<E<3%,A+B+C+D+E=100%。
11.一种LED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LED支架和封装于所述LED支架的基座主体内的至少一颗LED芯片。
12.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LED发光器件,所述发光装置为照明装置、光信号指示装置、补光装置或背光装置。
13.一种LED支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模塑模具夹持引线框架;所述模塑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模塑模具在合模状态下具有顶面、底面和多个侧面,且所述顶面、底面和多个侧面所围合的内部空间形成有匹配于基座主体形状的空腔,且在所述多个侧面中的两个不同侧面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形成注塑通路的树脂注入口和树脂放出口;
通过所述树脂注入口和树脂放出口所形成的注塑通路进行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注塑;
在所述空腔内的不饱和聚酯树脂成型后进行开模,所述模塑模具内成型的基座主体上、对应于所述树脂注入口和所述树脂放出口位置处的所述不饱和聚酯树脂断开,形成树脂注入浇口痕和树脂放出浇口痕。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LED支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塑模具的两个不同侧面为相对或相邻设置的两个侧面。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LED支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塑模具内具有多个用于成型多个所述基座主体的模腔,形成于第n模腔的树脂放出口与邻接于所述第n模腔的第(n+1)模腔的树脂注入口联结。
16.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LED支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树脂注入口和树脂放出口所形成的注塑通路进行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注塑包括:
通过所述树脂注入口和树脂放出口所形成的注塑通路进行添加有填料和/或氧化钛的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注塑,所述填料包括玻璃纤维和二氧化硅。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LED支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所述树脂注入口和树脂放出口所形成的注塑通路进行添加有填料和/或氧化钛的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注塑时,所述不饱和聚酯树脂中还添加有预设添加剂;
所述不饱和聚酯树脂、玻璃纤维、二氧化硅、氧化钛和预设添加剂的成分比分别为A、B、C、D和E,其中,15%<A<25%,5%<B<20%,20%<C<30%,30%<D<40%,1%<E<3%,A+B+C+D+E=100%。
CN201811005493.2A 2018-08-30 2018-08-30 Led支架及其制作方法、led发光器件、发光装置 Pending CN1108754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05493.2A CN110875411A (zh) 2018-08-30 2018-08-30 Led支架及其制作方法、led发光器件、发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05493.2A CN110875411A (zh) 2018-08-30 2018-08-30 Led支架及其制作方法、led发光器件、发光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75411A true CN110875411A (zh) 2020-03-10

Family

ID=697151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05493.2A Pending CN110875411A (zh) 2018-08-30 2018-08-30 Led支架及其制作方法、led发光器件、发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7541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27830A (zh) * 2020-06-29 2022-01-14 Nok株式会社 密封垫的制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27830A (zh) * 2020-06-29 2022-01-14 Nok株式会社 密封垫的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22525B (zh) Led灯及其灯丝
CN101385152B (zh) 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US6881980B1 (en) Package structure of light emitting diode
US10211186B2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package assembly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TWI419372B (zh) 發光二極體的封裝結構與封裝製程
US20060097621A1 (en) White light emitting diode packag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5633255A (zh) 非球面透镜
KR20100058779A (ko) 발광 다이오드 패키지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20120098691A (ko) 발광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5633248B (zh) 一种led灯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75411A (zh) Led支架及其制作方法、led发光器件、发光装置
CN209896095U (zh) 一种led支架及led发光器件
KR20150066656A (ko) 황 형광체, 발광 소자 패키지,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황 형광체 제작 방법
CN208923192U (zh) 一种引线框架、支架、发光器件及发光装置
CN110875410A (zh) Led支架及其制作方法、led发光器件、发光装置
CN103178165A (zh) 发光二极管及其制作方法
KR100748707B1 (ko) 발광 소자의 제조 방법
CN209389063U (zh) Led支架、led发光器件及发光装置
CN209298170U (zh) 一种引线框架、led支架、led发光器件及发光装置
CN110233199A (zh) Led支架及其制作方法、led发光器件、发光装置
KR102160774B1 (ko) 발광 소자 패키지 및 그 제조방법
WO2020042631A1 (zh) 高强度 led 支架、 led 及发光装置
JP3238811U (ja) リードフレーム、ledブラケット、led発光部品、および発光装置
CN110875418A (zh) 一种引线框架、支架及其制作方法、发光器件、发光装置
CN110379802B (zh) 一种led全塑封结构及其塑封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