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734A - 曲轴箱真空控制吹漏气回收系统 - Google Patents

曲轴箱真空控制吹漏气回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734A
CN1108734A CN 94111143 CN94111143A CN1108734A CN 1108734 A CN1108734 A CN 1108734A CN 94111143 CN94111143 CN 94111143 CN 94111143 A CN94111143 A CN 94111143A CN 1108734 A CN1108734 A CN 11087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crankcase
diaphragm
pipeline
intake manif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9411114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9411114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734A/zh
Publication of CN11087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7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曲轴箱真空控制吹漏气回收系统,其 特征是曲轴箱除留有通往进气岐管(3)的通路外完全 封闭。在曲轴箱通往进气歧管的管道中间连接有曲 轴箱真空压力控制器,它由座体(15)及上盖(8)构成, 组合后内部形成两个阀门室,各阀门室都有一组膜片 式阀门组,两组阀门分别控制低速或高速运转,座体 下部有两条管道,上管道(17)为进气管道,与曲轴箱 连接,下管道(18)为出气管道,与进气歧管(3)连接。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使四行程引擎的曲轴箱内产生真空,来回收控制吹漏气的系统。
目前,汽车引擎的生产制造无论如何精密,不论新旧,在气缸壁与活塞环间绝对不可能作到完全密合,故四行程引擎在压缩与爆发的行程中,燃烧室内的部分气体会经由气缸壁与活塞环间漏入曲轴箱内,这些漏入曲轴箱内的气体称为吹漏气。吹漏气中主要成份为氮、氧、二氧化碳,同时还有些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及其他有害物质。这些有害气体排入大气中,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因此,各国政府均规定汽车必须装置积极式曲轴箱通风系统,即PCV系统。PCV系统,曲轴箱有两条通风管道,一条通往进气歧管,另一条通往空气滤清器,在通往进气歧管的管道中连接PCV阀。当引擎低速运转时,进气歧管真空强,吹漏气量少,故新鲜空气从空气滤清器进入曲轴箱,当引擎高速运转时,进气歧管真空弱,吹漏气量大增,曲轴箱内大量吹漏气无处渲泄,便会由连接空气滤清器的管道进入进气系统,以使吹漏气不致漏入大气中。
PCV系统虽能使吹漏气不漏入大气中,但却造成以下的困扰:
1,吹漏气滞留在曲轴箱内时间太长,容易与机油混合造成机油的稀化与劣化,缩短了机油的使用寿命。
2,劣化的机油中会产生腐蚀性的碳酸物及沉淀物,造成润滑不良,并损坏引擎机件。
3,PCV系统在引擎低速运转时,会由曲轴箱中吸入大量新鲜空气,造成混合气太稀。高速运转时,吹漏气逆流到空气滤清器,使进气时的混合气太浓。太稀或太浓的混合气均会造成马力降低,排气污染物增加,并浪费燃料。
4,吹漏气中有70%-80%的燃烧后气体,滞留在曲轴箱内,造成机油温度太高,降低润滑的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四行程引擎吹漏气的控制系统,采用完全封闭的曲轴箱,可以较PCV系统更彻底地解决吹漏气外逸的问题,充分利用吹漏气中的气体热能及可燃烧能量,克服引擎在重负荷运转时吹漏气造成的油气过浓的现象,克服吹漏气滞留于曲轴箱内所造成的机油污染,提升引擎的马力,节省燃料的消耗,延长机油与引擎的使用寿命,简化引擎的设计,并能使排气更洁净,符合世界环境保护的要求。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在现有技术的四行程引擎系统的基础上,即在空气滤清器、化油器、进气歧管、活塞、气缸、燃烧室的基础上,推翻PCV系统所使用的曲轴箱通风的构思,改采用曲轴箱真空的方式来解决吹漏气所产生的困扰,故本发明的曲轴箱除留有通往进气歧管的通路外完全封闭,引擎运转时曲轴箱内呈真空状态,所有的吹漏气均在发生的一瞬间迅速被吸往进气歧管,较PCV系统更能解决吹漏气所造成的各种污染。
本发明的曲轴箱通往进气歧管的管道中,连接一个曲轴箱真空控制器,用来控制曲轴箱内的压力及吹漏气的回收量,引擎运转时由曲轴箱真空压力控制器来控制吹漏气的流量。曲轴箱真空压力控制器包括座体、上盖构成,组合后内部形成两个空室,分别为怠速阀门室及加速阀门室。两个阀门室内均有相同的膜片阀门组,膜片阀门组由膜片、垫片、阀门杆、弹簧、螺丝组成,两个阀门室底部中央均有阀门孔。座体下部有两条管道,上管道为进气管道,与曲轴箱连接,下管道为出气管道,与进气歧管连接,上管道与下管道有两孔相通,这两孔与两阀门孔分别在同一中心线上。两个阀门室均有相同的膜片阀门组,膜片阀门组由膜片、垫片、阀门杆、弹簧、螺丝组成。膜片固定于盖与座体之间,螺丝将垫片、阀门杆固定于膜片上。弹簧位于阀门杆外围,并一头与座体阀门孔周围相接,另一头紧顶膜片。阀门杆一端穿过阀门孔位于上管道内。在加速阀门室的上盖有一个真空压力孔,连接真空点火提前的真空提前讯号,使高速重负荷运转时能加速吹漏气的回收。膜片组的作用原理是当引擎运转时,进气歧管产生真空负压力,将膜片组向下拉,阀门开启度小,使吹漏气回收量小,当加速时节气门大开,进气歧管真空负压力变弱,膜片组被弹簧上顶,阀门开启度大,使吹漏气回收量大。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在引擎运转时,进气歧管的真空负压力使曲轴箱内呈真空状态,当吹漏气发生时,迅速被吸往进气歧管,经过曲轴箱真空控制器控制吹漏气的流量,送回进气歧管稀化混合气。因为吹漏气中有20%-30%的压缩行程产生的可燃气性气体,及70%-80%的爆发行程产生的燃后气体,这些气体中不但有可供燃烧的能量,更有可以提高燃烧效率的热量能源,若能加以适当的回收及控制,就能成为稀化空燃气的最佳来源。本发明不论引擎转速高低,吹漏气的回收量均会与引擎运转同步进行,引擎负荷小时吹漏气发生量少,引擎所需的吹漏气也较少,通过曲轴箱真空控制器的吹漏气较少。当引擎负荷大时,吹漏气量多,引擎所需吹漏气也较多,通过曲轴箱真空控制器的吹漏气也较多。吹漏气的发生量永远与引擎的需要量成正比。而在曲轴箱的真空下,吹漏气永远都能充分而迅速的回收。这样由于吹漏气的回收,使供油系统的供油量能够与吹漏气的回收量成正比,克服了PCV系统在高速重负荷运转时,吹漏气逆流至供油系统中,造成混合比太浓,这些吹漏气中所含有的70%-80%的燃烧后高温气体不但其热量能源几乎完全浪费,逆流至供油系统,造成供油系统中温度升高,并且被吹漏气污染,缩短供油系统的使用寿命。
曲轴箱真空控制器是用来控制曲轴箱内的真空负压力,两组膜片式控制阀分别为中低速控制阀,也即怠速阀门室的阀,及加速控制阀,即加速阀门室的阀。当引擎启动时,进气歧管真空负压力强,吹漏气发生量少,曲轴箱真空控制器的两组膜片均被吸力下拉,此时加速控制阀完全关闭,吹漏气只能经由中低速控制阀流向进气歧管,引擎加速时,进气歧管内的真空负压力渐弱,吹漏气量渐增,膜片被弹簧上推,两组控制阀均开启,同时由真空点火提前的软管传来的真空压力渐增,使加速控制阀的膜片随着加速的真空讯号上升,使阀门的开口增大,加速吹漏气的回收量。经曲轴箱真空控制器控制吹漏气的流量,进气歧管内的混合气流量与吹漏气的回收量不但成正比,更能在引擎调整重负荷的情形下加速回收大量的吹漏气,以供引擎所需,适时适量的稀化空燃气,并且充分而迅速回收吹漏气的长期以来无法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优点是,首先是相应的增强了引擎的马力,这是由于曲轴箱内为真空负压力状态,燃烧室与曲轴箱内的压力差增加,在爆发行程时,燃烧室内压力与使用PCV系统的燃烧室压力相同,但本发明的曲轴箱呈真空状态,而PCV系统则为一个大气压,故本发明在引擎爆发的行程中,活塞向下的推力自然增加,与涡轮增压引擎增加燃烧室与曲轴箱内的压力差,来增强引擎马力的理论类似,只不过涡轮增压系统是增加燃烧室内压力,本发明是降低曲轴箱内压力,但两者都增加了燃烧室与曲轴箱内的压力差,故引擎马力增强。也由于吹漏气中有70%-80%的燃烧后气体,在本发明中被迅速回收,气体热能不易为引擎内部各机件吸收,在进气歧管内与混合气混合,故进气温度升高,在燃烧时更迅速,提高了燃烧效率也增强引擎瞬间爆发力。也由于在曲轴箱真空的状态下,吹漏气的回收永远与引擎的运转一致,彻底解决了PCV系统在高速重负荷时油气过浓的困扰。
优点之二是节省了燃料消耗,这是因为吹漏气中约有20%-30%的可燃气气体在引擎的各种运转状况下,均能适时适量而充分的回收及利用。也是因为吹漏气中有70%-80%的燃烧后气体热能用于混合气温度的提升,燃烧效率提高,所以可以使用更接近理论混比的稀薄混合气,节省燃料的消耗。
优点之三是延长机油使用寿命,保护了引擎。这是由于曲轴箱内真空,吹漏气在发生的同时,就迅速被吸入进气歧管,不容易与机油混合,故机油不易变质,同时也不会因吹漏气本身的温度造成机油温度升高,而使润滑效果不良,如此便能达到保护引擎的目的。
优点之四是简化了引擎设备。这是因充分利用了吹漏气的热能来提高燃烧效率,所以不需要再用EGR排气再循环系统来提高进气温度,另外本系统可完全取代PCV系统所有功能,故简化了引擎的设备。
优点之五是符合了环保要求,这是由于吹漏气在完全与外界封闭的真空状态下回收,加之燃料消耗减少,燃烧效率提高,排气干净。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1本发明的构造示意图;
图2本发明的曲轴箱真空控制器剖面构造示意图;
图3本发明的曲轴箱真空控制器分解构造示意图;
图4PCV积极式曲轴箱通风系统构造及工作原理参考示意图。
根据图1、2、3、4所示,本发明在四行程引擎系统的基础上,即在空气滤清器(1)、化油器(2)、进气歧管(3)、曲轴箱(4)、活塞(5)、气缸(6)、燃烧室(7)的基础上,本发明的曲轴箱(4)除留有通往进气歧管(3)的通路外完全封闭。在曲轴箱(4)通往进气歧管(3)的管道中连接曲轴箱真空控制器,曲轴箱真空控制器包括座体(15),上盖(8)构成,组合后内部形成两个空室,分别为怠速阀门室及加速阀门室,两个阀门室底部中央均有阀门孔,座体(15)下部有两条管道,上管道(17)为进气管道,与曲轴箱(4)连接,下管道(18)为出气管道,与进气歧管(3)连接,上管道(17)与下管道(18)有两孔相通,这两孔与两阀门孔分别在同一中心线,两个阀门室均有相同的膜片阀门组,膜片阀门组由膜片(11)、垫片(10)及(12),阀门杆(14),弹簧(13),螺丝(9)组成。膜片(11)固定于盖(8)与座体(15)之间,螺丝(9)将垫片(10)及(12),阀门杆(14)固定于膜片(11)上,弹簧(13)位于阀门杆(14)外围,并一头与座体(15)阀门孔周围相接,另一头紧顶膜片(11),阀门杆(14)一端穿过阀门孔位于上管道(17)内,在加速阀门室的上盖有一个真空压力孔(11)。

Claims (2)

1、曲轴箱真空控制吹漏气回收系统,适用于所有的四行程引擎,包括空气滤清器(1)、化油器(2)、进气歧管(3)、活塞(5)、汽缸(6)、燃烧室(7)构成,其特征是曲轴箱(4)除留有通往进气歧管(3)的通路外完全封闭。
2、一种曲轴箱真空控制器,用来控制曲轴箱(4)内的压力及吹漏气的回收量,其特征是在通往进气歧管(3)的管道中连接有曲轴箱真空控制器,曲轴箱真空控制器包括有座体(15),上盖(8)构成,组合后内部形成两个空室,分别为怠速阀门室及加速阀门室,两个阀门室底部中央均有阀门孔,座体(15)下部有两条管道,上管道(17)为进气管道,与曲轴箱(4)连接,下管道(18)为出气管道,与进气歧管(3)连接,上管道(17)与下管道(18)有两孔相通,这两孔与两阀门孔分别在同一中心线上,两个阀门室均有相同的膜片阀门组,膜片阀门组由膜片(11),垫片(10)及(12),阀门杆(14)、弹簧(13),螺丝(9)组成,膜片(11)固定于盖(8)与座体(15)之间,螺丝(9)将垫片(10)及(12)、阀门杆(14)固定于膜片(11)上,弹簧(13)位于阀门杆(14)外围,并一头与座体(15)阀门孔周围相接,另一头紧顶膜片(11),阀门杆(14)一端穿过阀门孔位于上管道(17)内,在加速阀门室的上盖有一个真空压力孔(16)。
CN 94111143 1994-08-26 1994-08-26 曲轴箱真空控制吹漏气回收系统 Pending CN11087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4111143 CN1108734A (zh) 1994-08-26 1994-08-26 曲轴箱真空控制吹漏气回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4111143 CN1108734A (zh) 1994-08-26 1994-08-26 曲轴箱真空控制吹漏气回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734A true CN1108734A (zh) 1995-09-20

Family

ID=50350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4111143 Pending CN1108734A (zh) 1994-08-26 1994-08-26 曲轴箱真空控制吹漏气回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73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14762A (zh) * 2021-09-08 2021-11-30 扬州美达灌装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吸阀门翻转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14762A (zh) * 2021-09-08 2021-11-30 扬州美达灌装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吸阀门翻转装置
CN113714762B (zh) * 2021-09-08 2022-12-09 扬州美达灌装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吸阀门翻转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26926U (zh) 一种2.8l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的呼吸系统
CN2220538Y (zh) 曲轴箱真空控制吹漏气回收装置
CN1082612C (zh) 内燃机
CN100464063C (zh) 蓄能式发动机
CN1108734A (zh) 曲轴箱真空控制吹漏气回收系统
CN2866869Y (zh) 汽油发动机用的膜片式二次空气补气阀
TWM583485U (zh) 往復式發動機正壓導入主動式曲軸箱吹漏氣系統
CN2663671Y (zh) 内燃机增氧密闭气缸
CN2199315Y (zh) 顶塞式二冲程内燃机
CN2139994Y (zh) 二冲程汽油机分隔扫气装置
CN100368663C (zh) 二冲程结构/四冲程内燃机系统
CN2670612Y (zh) 小型通用二冲程汽油机
CN218542358U (zh) 发动机的曲轴箱通风系统及汽车
CN2272949Y (zh) 一种新型二冲程汽油发动机
CN2235029Y (zh) 超声波雾化化油器
CN2256940Y (zh) 二冲程发动机的扫气系统
CN203130199U (zh) 一种用于燃油车辆的盒体横列式节能减排装置
CN2308718Y (zh) 高效内燃发动机
CN2324302Y (zh) 组合式搭接口活塞环
CN218479850U (zh) 用于柴油机曲轴箱的主动式高效通风装置
CN220168049U (zh) 一种柴油机新型egr阀控制装置
CN2557709Y (zh) 二冲程发动机可燃气防泄漏系统
CN2864120Y (zh) 蓄能式发动机
CN2841988Y (zh) 内置式负压平衡空气泵
CN2426923Y (zh) 液化石油气燃料汽车供气系统上使用的自调式节能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1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patent law 199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