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68277A - 信号传输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信号传输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68277A
CN110868277A CN201910979971.8A CN201910979971A CN110868277A CN 110868277 A CN110868277 A CN 110868277A CN 201910979971 A CN201910979971 A CN 201910979971A CN 110868277 A CN110868277 A CN 1108682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heduling request
bit sequence
configuration
state
b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7997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68277B (zh
Inventor
邵家枫
马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7997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6827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682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682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682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682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68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uplink data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71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the supervisory signal being transmitted together with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06Go-back-N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04L1/1819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with re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or different redundanc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04L5/0046Determination of how many bits are transmitted on different sub-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1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信号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可包括:终端生成第一比特,所述第一比特用于指示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关联的调度请求,所述第一调度配置是多个调度请求配置中的至少一个调度请求配置;所述终端生成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比特;终端在一个时间单元上发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比特和第一比特。上述方案可支持多调度请求配置,适应未来通信系统中的多业务场景。

Description

信号传输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信号传输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LTE-A的系统中,如图1所示,终端设备从没有调度资源到发送上行信道的过程可包括:UE等待发送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SR)的时间,UE发送SR,eNB接收SR并产生调度授权,eNB发送调度授权,UE接收调度授权,UE发送上行信道,如果UE的数据量还没有发送完,UE还有等待下一个调度授权。
在LTE-A系统中,如图2所示,如果终端设备使用PUCCH格式3/PUCCH格式4/PUCCH格式5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的子帧与高层配置给终端的SR的子帧是同一个子帧,则调度请求比特为1个比特。反之如果不是同一个子帧,调度请求比特为0个比特。这1个比特的调度请求比特被添加在一串连续的HARQ比特后面。具体的,当这1个比特的比特状态为1时,表示肯定的调度请求(positive SR),肯定的调度请求表示目前终端有上行数据或需求网络设备给终端分配基于用于传输的资源。当这1个比特的比特状态为0时,表示否定的调度请求(negative SR),否定的调度请求表示目前终端没有上行数据或无需终端分配用于传输的资源。
在第五代移动无线技术(NR)系统中,存在多种的业务类型,而多种业务类型对应不同的业务需求,例如uRLLC要求短时延高可靠性即在1ms中传输成功,eMBB要求频谱效率高但没有时延要求,mMTC要求周期性低功率发送等等。针对不同的业务,终端设备需要请求不同属性(Numerology/TTI)的资源,以满足不同业务的业务需求。
但是,LTE-A中的这1个比特的调度请求比特不支持未来5G的多业务场景,现在亟需解决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信号传输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可支持多调度请求配置,适应未来通信系统中的多业务场景。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应用在终端设备侧,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生成第一比特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比特,并在一个时间单元上发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比特和第一比特。其中,第一比特可以用于指示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关联的调度请求,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可以是多个调度请求配置中的至少一个调度请求配置。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应用在网络设备侧,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在一个时间单元上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比特和第一比特,并根据第一比特,确定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关联的调度请求。其中,第一比特可以用于指示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关联的调度请求,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可以是多个调度请求配置中的至少一个调度请求配置。
实施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描述的方法,可支持多调度请求配置,适应未来通信系统中的多业务场景。
在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描述的方法中,第一比特即SR比特。下面将调度请求配置简称为SR配置(即SR configuration)。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下面先介绍定义上述多个SR配置的数量的几种方式。
(1)方式一,上述多个SR配置的数量等于全部SR配置的数量。即上述多个SR配置可以是网络设备动态配置给终端的全部SR配置,也可以是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给终端的全部SR配置,也可以是其他终端设备配置给终端的全部SR配置。
方式一可提高终端设备上报全部SR configuration关联的SR的效率。
(2)方式二,上述多个SR配置的数量等于在该一个时间单元上的SR配置的数量。即上述多个SR配置可以是网络设备动态配置给终端的在该一个时间单元上的SR配置,也可以是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给终端的在该一个时间单元上的SR配置,也可以是其他终端配置给终端的在该一个时间单元上的SR配置。
方式二只上报实际配置给终端的在该一个时间单元上的SR configuration关联的SR,可减少SR比特的开销。
(3)方式三,上述多个SR配置的数量等于在多个时间单元上的SR配置的数量。即上述多个SR配置可以是网络设备动态配置给终端的在多个时间单元上的SR配置,也可以是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给终端的在多个时间单元上的SR配置,也可以是其他终端配置给终端的在多个时间单元上的SR配置。多个时间单元是包括该终端发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比特和所述第一比特的一个时间单元的。
方式三只上报实际配置给终端的在多个时间单元上的SR configuration关联的SR,可减少SR比特的开销。
(4)方式四,上述多个SR配置的数量等于在一个或多个时间单元上的关联相同上行控制信道属性的SR配置的数量。即上述多个SR配置可以是网络设备动态配置给终端的在一个或多个时间单元上的关联相同上行控制信道属性的SR配置,可以是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给终端的在一个或多个时间单元上的关联相同上行控制信道属性的SR配置,可以是其他终端配置给终端的在一个或多个时间单元上的关联相同上行控制信道属性的SR配置。
方式四可以区别上报关联不同上行控制信道属性的SR configuration,更加灵活。针对不同的上行控制信道属性也可以减少SR比特的开销。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下面介绍本申请提供的SR比特的设计方案。
方案一:SR比特(即第一比特)中的一个比特用于指示前述至少一个SR配置(即第一SR配置)中的一个SR配置关联的调度请求。可以理解的,第一SR配置和SR比特中的比特对应。具体的,一个SR配置对应SR比特中的一个比特。这时,SR比特的比特数量OSR等于配置给终端的多个SR配置(即前述发明原理中提及的多个SR配置)的数量,这是SR比特的比特数量OSR与多个SR配置的数量相关的一种方式。
具体的,SR配置和SR比特中比特的对应关系可以由网络设备动态配置,也可以由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配置。该对应关系可包括B个SR配置,以及这B个SR配置分别对应的B个比特。这样,终端设备便可以根据该对应关系,确定前述至少一个SR配置(即第一SR配置)在SR比特中各自对应的比特。这里,B是正整数。本申请中,可以将网络设备或高层信令配置的该对应关系称为第一对应关系。
不限于一个SR配置对应SR比特中的一个比特。在方案一中,一个SR配置也可以对应SR比特中的多个比特。即可以采用多个比特指示一个SR配置关联的SR。这时,SR比特的比特数量OSR等于网络设备配置给终端的SR配置(即前述发明原理中提及的多个SR配置)的数量的整数倍,这是SR比特的比特数量OSR与网络设备配置给终端的SR配置的数量相关的另一种方式。
方案一的技术效果:支持多SR的上报,而且可以实现灵活上报多个不同SRconfiguration关联的SR。
方案二:SR比特(第一比特)的比特状态用于指示前述至少一个SR配置(即第一SR配置)关联的调度请求。第一SR配置关联的SR(positive SR或negative SR)与SR比特的状态对应。
可选的,SR比特的第一状态用于指示第一SR配置关联的SR为negative SR。可选的,SR比特的第一状态之外的至少一个状态用于指示第一SR配置关联的SR为positive SR。可选的,SR比特的第一状态之外的任何一个状态不用于指示第一SR配置关联的SR中的任何一个SR为negative SR。
具体的,SR与SR比特的状态的对应关系可以由网络设备配置,也可以由高层信令配置。网络设备或高层信令配置的该对应关系可包括P个SR配置关联的SR,以及这P个SR配置关联的SR对应的Q个状态。这样,终端便可以根据该对应关系,确定前述至少一个SR配置(即第一SR配置)关联的SR对应的状态。这里,Q≥3,Q是正整数,P≥2,P是正整数。本申请中,可以将网络设备或高层信令配置的该对应关系称为第二对应关系。
在方案二中,SR比特的比特数量OSR可以为:OSR=ceil(log2(1+Nconfiguration)),其中,Nconfiguration表示配置给终端的SR配置(即前述发明原理中提及的多个SR配置)的数量,ceil表示向上取整。这是SR比特的比特数量OSR与网络设备配置给终端的SR配置的数量相关的另一种方式。
可选的,可以将一个positive SR关联的SR configuration的索引作为最大值,索引小于该最大值的SR configuration关联的SR均为positive SR。这样,终端设备只需通过这一个positive SR对应的SR比特的状态即可指示出多个SR configuration关联的positive SR。
例如,假设SR比特的状态为“100”用于指示SR configuration#3关联的positiveSR。那么,将SR configuration#3的索引“3”作为最大值,索引小于“3”的SRconfiguration#2、SR configuration#1、SR configuration#0分别关联的SR也都是positive SR。示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不应构成限定。
可选的,可以将一个positive SR关联的SR configuration的索引作为最小值,索引大于该最小值的SR configuration关联的SR均为positive SR。这样,终端设备只需通过这一个positive SR对应的SR比特的状态即可指示出多个SR configuration关联的positive SR。
例如,假设SR比特的状态为“001”用于指示SR configuration#1关联的positiveSR。那么,将SR configuration#1的索引“1”作为最小值,索引大于“1”的SRconfiguration#2、SR configuration#3分别关联的SR也都是positive SR。示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不应构成限定。
方案二的技术效果:通过较少的比特来指示前述至少一个SR配置(即第一SR配置)各自关联的SR,可以减少上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信息量,可以提高上行控制信道的传输成功率。
结合上述实施例一或者上述实施例二,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和SR比特一同发送的HARQ的比特数量大于或等于X,X≥2,X是正整数。这样,可避免影响比特少的HARQ的传输成功率。因为,HARQ的比特数量越大,为HARQ的传输设计的可靠性就越高。也即是说,HARQ的比特数量较少时,HARQ比特后面不适合添加多比特的SR比特。
结合上述实施例一或者上述实施例二,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当前时间单元的长度大于或等于Y个符号,Y≥1,Y是正整数。这样,可避免影响在短时间单元的长度上的上行控制信道的传输成功率。因为,当前时域资源的时间长度越长,当前时间单元上上行控制信道的发射功率就越高,可靠性越高。也即是说,当前时间单元的时间长度越少时,当前时间单元上的上行控制信道不适合承载多比特的SR比特。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可包括多个功能模块,用于相应的执行第一方面所提供的方法,或者第一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所提供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可包括多个功能模块,用于相应的执行第二方面所提供的方法,或者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所提供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描述的信号传输方法。所述终端可包括:存储器以及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的处理器、收发器,其中:所述收发器用于与其他通信设备(如网络设备)通信。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第一方面描述的信号传输方法的实现代码,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代码,即执行第一方面所提供的方法,或者第一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所提供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描述的信号传输方法。所述网络设备可包括:存储器以及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的处理器、收发器,其中:所述收发器用于与其他通信设备(如终端)通信。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第一方面描述的信号传输方法的实现代码,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代码,即执行第一方面所提供的方法,或者第一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所提供的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芯片,该芯片可包括输入接口、输出接口、至少一个处理器和至少一个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代码,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代码,当所述代码被执行时,所述芯片实现第一方面所提供的方法,或者第一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所提供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芯片,该芯片可包括输入接口、输出接口、至少一个处理器和至少一个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代码,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代码,当所述代码被执行时,所述芯片实现第二方面所提供的方法,或者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所提供的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装置,该装置可包括:处理器,以及耦合于所述处理器的一个或多个接口。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生成第一比特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比特,所述第一比特用于指示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关联的调度请求,所述第一调度请求配置是多个调度请求配置中的至少一个调度请求配置;所述接口用于输出所述处理器生成的所述第一比特和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比特。
具体的,所述处理器可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第一方面所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或者第一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所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的实现程序,并执行该程序包含的指令。所述接口可用于输出所述处理器的处理结果。
第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装置,该装置可包括:处理器,以及耦合于所述处理器的一个或多个接口。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比特确定确定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关联的调度请求;所述第一比特是在一个时间单元上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比特时接收到的;所述第一调度请求配置是多个调度请求配置中的至少一个调度请求配置;所述第一比特用于指示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关联的调度请求;所述接口用于输出所述处理器确定的所述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关联的调度请求。
具体的,所述处理器可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第二方面所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或者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所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的实现程序,并执行该程序包含的指令。所述接口可用于输出所述处理器的处理结果。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其中:所述终端可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所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或者第一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所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所述网络设备可用于执行第二方面所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或者第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所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
具体的,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是第三方面或第五方面描述的终端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可以是第四方面或第六方面描述的网络设备。
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实现第一方面所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或者第一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所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的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含运行第一方面所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或者第一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所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的执行指令。
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实现第二方面所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或者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所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的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含运行第二方面所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或者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所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的执行指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图1是LTE中的上行调度过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LTE中携带几种格式的PUCCH中一同传输的HARQ和SR比特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硬件架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硬件架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多个SR配置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配置给终端设备的多个SR配置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配置给终端设备的多个SR配置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的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配置给终端设备的多个SR配置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的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配置给终端设备的多个SR配置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的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配置给终端设备的多个SR配置的示意图;
图13A-13E是本申请提供的几种HARQ和SR比特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14A-14B是本申请提供的两种SR比特与SR配置对应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的提供的无线通信系统,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的功能框图;
图16是本申请的提供的一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的提供的另一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部分使用的术语仅用于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解释,而非旨在限定本申请。
图3示出了本申请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可以是全球移动通信(Global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irel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系统、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也可以是未来演进的第五代移动通信(the 5thGeneration,5G)系统、新空口(NR)系统,机器与机器通信(Machine to Machine,M2M)系统等。如图3所示,无线通信系统10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101,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103,以及核心网115。其中:
终端设备103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终端设备103可以是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中的站点(STAION,ST),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设备、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下一代通信系统,例如,第五代通信(fifth-generation,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103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网络中的终端设备103,新无线(New Radio,NR)通信系统中的终端设备103等。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103还可以是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也可以称为穿戴式智能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广义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功能全、尺寸大、可不依赖智能手机实现完整或者部分的功能,例如: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等,以及只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其它设备如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如各类进行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智能首饰等。
此外,网络设备101可以是网络设备101等用于与移动设备通信的设备,网络设备101可以是WLAN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GSM或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Station,BTS),也可以是WCDMA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或者中继站或接入点,或者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未来5G网络中的网络设备101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网络设备101,或NR系统中的新一代基站(new generation Node B,gNodeB)等。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设备101为小区提供服务,终端设备103通过该小区使用的传输资源(例如,频域资源,或者说,频谱资源)与网络设备101进行通信,该小区可以是网络设备101(例如基站)对应的小区,小区可以属于宏基站,也可以属于小小区(smallcell)对应的基站,这里的小小区可以包括:城市小区(Metro cell)、微小区(Micro cell)、微微小区(Pico cell)、毫微微小区(Femto cell)等,这些小小区具有覆盖范围小、发射功率低的特点,适用于提供高速率的数据传输服务。
此外,LTE系统或NR系统中的载波上可以同时有多个小区同频工作,在某些特殊场景下,也可以认为上述载波与小区的概念等同。例如在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场景下,当为UE配置辅载波时,会同时携带辅载波的载波索引和工作在该辅载波的辅小区的小区标识(Cell Indentify,Cell ID),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认为载波与小区的概念等同,比如UE接入一个载波和接入一个小区是等同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设备101(或终端103)可以工作在许可频段或免许可频段上。
需要说明的,图3示出的无线通信系统100仅仅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参考图4,图4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200。如图4所示,终端设备20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终端处理器201、存储器202、通信接口203、接收器205、发射器206、耦合器207、天线208、用户接口202,以及输入输出模块(包括音频输入输出模块210、按键输入模块211以及显示器212等)。这些部件可通过总线204或者其他方式连接,图4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其中:
通信接口203可用于终端设备200与其他通信设备,例如网络设备,进行通信。具体的,所述网络设备可以是图5所示的网络设备300。具体的,通信接口203可以是长期演进(LTE)(4G)通信接口,也可以是5G或者未来新空口的通信接口。不限于无线通信接口,终端设备200还可以配置有有线的通信接口203,例如局域接入网(Local Access Network,LAN)接口。
发射器206可用于对终端处理器201输出的信号进行发射处理,例如信号调制。接收器205可用于对天线208接收的移动通信信号进行接收处理,例如信号解调。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发射器206和接收器205可看作一个无线调制解调器。在终端设备200中,发射器206和接收器205的数量均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天线208可用于将传输线中的电磁能转换成自由空间中的电磁波,或者将自由空间中的电磁波转换成传输线中的电磁能。耦合器207用于将天线208接收到的移动通信信号分成多路,分配给多个的接收器205。
除了图4所示的发射器206和接收器205,终端设备200还可包括其他通信部件,例如GPS模块、蓝牙(Bluetooth)模块、无线高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模块等。不限于上述表述的无线通信信号,终端设备200还可以支持其他无线通信信号,例如卫星信号、短波信号等等。不限于无线通信,终端设备200还可以配置有有线网络接口(如LAN接口)来支持有线通信。
所述输入输出模块可用于实现终端设备200和用户/外部环境之间的交互,可主要包括包括音频输入输出模块210、按键输入模块211以及显示器212等。具体的,所述输入输出模块还可包括:摄像头、触摸屏以及传感器等等。其中,所述输入输出模块均通过用户接口209与终端处理器201进行通信。
存储器202与终端处理器201耦合,用于存储各种软件程序和/或多组指令。具体的,存储器202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取的存储器,并且也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设备、闪存设备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设备。存储器202可以存储操作系统(下述简称系统),例如ANDROID,IOS,WINDOWS,或者LINUX等嵌入式操作系统。存储器202还可以存储网络通信程序,该网络通信程序可用于与一个或多个附加设备,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进行通信。存储器202还可以存储用户接口程序,该用户接口程序可以通过图形化的操作界面将应用程序的内容形象逼真的显示出来,并通过菜单、对话框以及按键等输入控件接收用户对应用程序的控制操作。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202可用于存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在终端设备200侧的实现程序。关于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的实现,请参考后续实施例。
终端处理器201可用于读取和执行计算机可读指令。具体的,终端处理器201可用于调用存储于存储器212中的程序,例如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在终端设备200侧的实现程序,并执行该程序包含的指令。
可以理解的,终端设备200可以是图3示出的无线通信系统100中的终端103,可实施为移动设备,移动台(mobile station),移动单元(mobile unit),无线单元,远程单元,用户代理,移动客户端等等。
需要说明的,图4所示的终端设备200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实际应用中,终端设备200还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部件,这里不作限制。
参考图5,图5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300。如图5所示,网络设备30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处理器301、存储器302、通信接口303、发射器305、接收器306、耦合器307和天线308。这些部件可通过总线304或者其他式连接,图5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其中:
通信接口303可用于网络设备300与其他通信设备,例如终端设备或其他网络设备,进行通信。具体的,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是图4所示的终端设备200。具体的,通信接口303通信接口203可以是长期演进(LTE)(4G)通信接口,也可以是5G或者未来新空口的通信接口。不限于无线通信接口,网络设备300还可以配置有有线的通信接口303来支持有线通信,例如一个网络设备300与其他网络设备300之间的回程链接可以是有线通信连接。
发射器305可用于对网络设备处理器301输出的信号进行发射处理,例如信号调制。接收器306可用于对天线308接收的移动通信信号进行接收处理。例如信号解调。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发射器305和接收器306可看作一个无线调制解调器。在网络设备300中,发射器305和接收器306的数量均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天线308可用于将传输线中的电磁能转换成自由空间中的电磁波,或者将自由空间中的电磁波转换成传输线中的电磁能。耦合器307可用于将移动通信号分成多路,分配给多个的接收器306。
存储器302与网络设备处理器301耦合,用于存储各种软件程序和/或多组指令。具体的,存储器302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取的存储器,并且也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设备、闪存设备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设备。存储器302可以存储操作系统(下述简称系统),例如uCOS、VxWorks、RTLinux等嵌入式操作系统。存储器302还可以存储网络通信程序,该网络通信程序可用于与一个或多个附加设备,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进行通信。
网络设备处理器301可用于进行无线信道管理、实施呼叫和通信链路的建立和拆除,并为本控制区内的用户提供小区切换控制等。具体的,网络设备处理器301可包括:管理/通信模块(Administration Module/Communication Module,AM/CM)(用于话路交换和信息交换的中心)、基本模块(Basic Module,BM)(用于完成呼叫处理、信令处理、无线资源管理、无线链路的管理和电路维护功能)、码变换及子复用单元(Transcoder andSubMultiplexer,TCSM)(用于完成复用解复用及码变换功能)等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处理器301可用于读取和执行计算机可读指令。具体的,网络设备处理器301可用于调用存储于存储器302中的程序,例如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在网络设备300侧的实现程序,并执行该程序包含的指令。
可以理解的,网络设备300可以是图3示出的无线通信系统100中的基站101,可实施为基站收发台,无线收发器,一个基本服务集(BSS),一个扩展服务集(ESS),NodeB,eNodeB,接入点或TRP等等。
需要说明的,图5所示的网络设备300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实际应用中,网络设备300还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部件,这里不作限制。
基于前述无线通信系统100、终端设备200以及网络设备300分别对应的实施例,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方法。下面详细介绍。
首先,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介绍本申请涉及的基本概念。
(一)调度请求配置(scheduling request configuration,下面简称SR配置)
SR配置可以是网络设备动态配置给终端的,也可以是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给终端的。高层信令可以指高层协议层发出的信令,高层协议层为物理层以上的每个协议层中的至少一个协议层。其中,高层协议层具体可以为以下协议层中的至少一个: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分组数据会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 Control,RRC)层和非接入层(Non Access Stratum,NAS)等。
可以理解的,一个SR配置关联第一调度请求包括以下至少一个:
1、该SR配置可用于指示第一调度请求的时域位置和/或频域位置。例如,此SR配置指示第一调度请求可发送的时间周期,即此时间周期对应的时域位置为可发送第一调度请求的时域位置。此SR配置指示第一调度请求可发送的子载波间隔,即此子载波间隔对应的子载波大小为可发送第一调度请求的子载波
表1-1、表1-2、表1-3示例性的示出了3个SR configuration。
SR配置索引号 时域位置
SR configuration#0 每2ms一次
SR configuration#1 每7个符号一次
SR configuration#2 每1个时隙一次
表1-1
SR配置索引号 频域位置
SR configuration#0 物理资源块1
SR configuration#1 物理资源块2
SR configuration#2 物理资源块1
表1-2
Figure BDA0002234865690000091
Figure BDA0002234865690000101
表1-3
其中,可以看出,多个SR配置可以指示相同的时域位置,也可以指示不同的时域位置。多个SR配置可以指示相同的频域位置,也可以指示不同的频域位置。
2、该SR配置可用于指示承载第一调度请求的上行控制信道所占的时间单元的长度和/或子载波间隔的大小。例如,此SR配置指示第一调度请求的上行控制信道所占的时间单元的长度为2个符号,即第一调度请求可以在2个符号的上行控制信道上发送。
表2-1、表2-2、表2-3示例性的示出了3个SR configuration。
SR配置索引号 上行控制信道所占的时间单元的长度
SR configuration#0 1ms子帧
SR configuration#1 7个符号
SR configuration#2 1个时隙
表2-1
SR配置索引号 上行控制信道所占的子载波间隔的大小
SR configuration#0 15khz
SR configuration#1 60khz
SR configuration#2 30khz
表2-2
Figure BDA0002234865690000102
表2-3
其中,可以看出,多个SR配置可以指示相同的上行控制信道所占的时间单元的长度,也可以指示不同的上行控制信道所占的时间单元的长度。多个SR配置可以指示相同的上行控制信道所占的子载波间隔的大小,也可以指示不同的上行控制信道所占的子载波间隔的大小。
3、该SR配置可用于指示第一调度请求所请求的资源的属性(Numerology/TTI/逻辑信道)。不同SR配置针对不同的业务,因为不同的业务对资源的属性的需求不同。具体的,第一调度请求所请求的频域资源的属性为第一Numerology(如第一子载波间隔(subcarrier spacing,SCS)),和/或第一调度请求所请求的时域资源的属性为第一时间单元,和/或第一调度请求所请求的逻辑信道为第一逻辑信道,和/或第一调度请求所请求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为第二优先级。
表3-1、表3-2、表3-3、表3-4示例性的示出了3个SR configuration。
Figure BDA0002234865690000111
表3-1
Figure BDA0002234865690000112
表3-2
Figure BDA0002234865690000113
表3-3
Figure BDA0002234865690000114
表3-4
其中,可以看出,多个SR配置可以指示相同的所请求的时域资源的属性,也可以指示不同的所请求的时域资源的属性。多个SR配置可以指示相同的所请求的频域资源的属性,也可以指示不同的所请求的频域资源的属性。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3个SR configuration分别针对不同的业务的要求。可以看出,若业务需求的时间较低,那么可以给终端配置所请求的时间单元较小的SRconfiguration,反之可以给终端配置打的。
上述示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发明原理,不应构成限定。
(二)调度请求比特(scheduling request bit,下面简称SR比特)
SR比特用于指示终端设备上报的SR,具体指示终端上报了哪些SR configuration关联的SR,以及上报的这些SR configuration关联的SR是positive SR还是negative SR。
SR比特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比特。在本申请中,SR比特的数量大于或等于2。SR比特的比特数量可以和SR配置的数量相关。
可选的,本申请中SR比特和HARQ比特在同一个上行控制信道中承载。
具体的,终端可以根据SR配置的数量,确定SR比特的比特数量。可选的,SR比特的比特数量可以等于SR配置的数量。可选的,SR比特的比特数量可以等于1加上SR配置的数量的以2为底的对数后再向上取整。关于SR比特的比特数量和SR配置的数量之间的相关性可参考后续实施例一、实施例二,这里不再赘述。
例如,假设上面表3-4中的SR configuration#0和SR configuration#1为在时隙#0上的SR configuration。
那么,当时隙#0到来时,终端可以采用2个bit来指示配置给终端的在时隙#0上的SR configuration关联的SR,其中,一个bit(如高位bit)用于指示SR configuration#0关联的SR是positive SR还是negative SR,另一个bit(如低位bit)用于指示SRconfiguration#1关联的SR是positive SR还是negative SR。即,这2个bit即SR比特,一个bit对应一个SR configuration。
那么,当时隙#0到来时,终端仍可以采用2个bit来指示配置给终端的在时隙#0上的SR configuration关联的SR,当这2个bit为“01”时,表示终端设备在时隙#0上只上报SRconfiguration#1关联的positive SR,不上报SR configuration#0关联的SR。当这2个bit为“10”时,表示终端设备在时隙#0上只上报SR configuration#0关联的positive SR,不上报SR configuration#1关联的SR。当这2个bit为“00”时,表示终端设备在时隙#0上既上报SR configuration#0关联的negative SR,也上报SR configuration#1关联的negativeSR。
(三)时间单元
本申请中,一个时间单元的长度可以任意设定,这里不作限制。
例如,1个时间单元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子帧。
或者,1个时间单元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时隙。
或者,1个时间单元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迷你时隙。
或者,1个时间单元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符号。
或者,1个时间单元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Interval,TTI)。
或者,1个时间单元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短传输时间间隔(short TransmissionTime Interval,sTTI)。
或者,1个时间单元可以对应一个时间模式,如第一时间模式为2个符号或3个符号的传输时间间隔,第二模式为7符号的传输时间间隔。
其中,迷你时隙包括一个或多个符号,迷你时隙小于等于时隙,这里的时隙可以是60kHz子载波间隔的系统中的迷你时隙,也可以是15kHz子载波间隔的系统中的迷你时隙,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制。
其中,时隙包括一个或多个符号,这里的时隙可以是60kHz子载波间隔的系统中的时隙,也可以是15kHz子载波间隔的系统中的时隙,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制。
其中,TTI是目前通信系统(例如,LTE系统)中的普遍使用的参数,是指在无线链路中调度数据传输的调度单位。在现有技术中,通常认为1TTI=1ms。即,一个TTI为一个子帧(subframe)或者说,两个时隙(slot)的大小,它是无线资源管理(调度等)所管辖时间的基本单位。
(四)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比特,下面简称HARQ比特
HARQ比特用于反馈终端解码一个或多个下行数据的结果,可以是肯定应答ACK或否定应答NACK,ACK表示终端解码正确,NACK表示终端解码错误。具体的,可以是终端将HARQ比特反馈给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终端将HARQ比特反馈给其他终端。进一步的,如果终端反馈的是否定应答,那么接收HARQ比特的设备会对终端解码错误的数据进行重传用于帮助终端正确接收下行数据。
上述示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不应构成限定。后续实施例中会详细介绍SR比特的比特数量和配置给终端的SR配置的数量之间的相关性,这里先不赘述。
其次,本申请的主要发明原理可包括:终端设备从多个SR配置中选择至少一个SR配置。然后,终端在一个时间单元上发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比特和SR比特,该SR比特用于指示这至少一个SR配置各自关联的SR。相应的,网络设备可以从终端接收到HARQ比特和SR比特,并根据该SR比特确定终端设备上报的SR。这样,终端设备可以指示出终端设备上报的是哪些SR配置关联的positive SR和/或哪些SR配置关联的negative SR。本申请可支持多SR配置,适应5G未来的多业务场景。
本申请中,可以将SR比特称为第一比特,可以将上述至少一个SR配置称为第一SR配置。上述至少一个SR配置可以是网络设备配置给终端设备的在当前时间单元(即一个时间单元)上的SR配置。这里,当前时间单元可以是终端设备准备发送HARQ比特和SR比特的时间单元。本申请中,positive SR为终端设备表示目前终端有上行数据或需求网络设备给终端分配用于传输的资源,传输的资源可以是网络设备调度的,也可以是预先定义的。Negative SR为终端设备表示目前终端设备没有上行数据或无需终端分配用于传输的资源。可以理解的是,如果接收设备只接收到一个SR配置关联的positive SR,则接收设备可以认为至少一个SR配置中的除此SR配置之外的SR配置均为negative SR。接收设备可以是网络设备或终端。
本申请中,网络设备还可以配置上述多个SR配置所在的时间单元。这里,SR配置所在的时间单元即终端设备可以上报该SR配置关联的SR的时间单元。换句话说,在一个时间单元上有SR配置,说明终端设备可以在该时间单元上上报该SR配置关联的SR。可以理解的是,配置给终端的SR配置可以指示所述时间单元。
图6示例性的示出了网络设备配置的3个SR配置(SR configuration#0、SRconfiguration#1、SR configuration#2)所在的时间单元。如图6所示,SR configuration#0所在的时间单元为符号#0、符号#2、符号#4和符号#6,这说明终端设备可以在这4个符号上发送SRconfiguration#0关联的SR。示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实施例,不应构成限定。
可以理解的,虽然终端设备上报SR的时间单元由网络设备配置或由高层信令配置的或由终端设备配置的,但是,由于生成SR是终端设备的行为,因此网络设备只知道在一个具体的时间单元上可能会有哪些SR配置关联的SR,并不知道终端设备在这个具体的时间单元上实际上报的是哪些SR配置关联的SR。为了让网络设备知道终端设备在这个具体的时间单元上实际上报哪些SR配置关联的SR,终端设备需要向网络设备发送SR比特。
例如,在图6的示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决定在符号#0上只上报SRconfiguration#0关联的SR,不上报SR configuration#1关联的SR。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2个bit的SR比特“10”,这样,网络设备根据这2个bit的SR比特“10”便可以知道终端设备在符号#0上实际只上报SR configuration#0关联的SR,不上报SR configuration#1关联的SR。
例如,在图6的示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决定在符号#0上上报SRconfiguration#0关联的SR和上报SR configuration#1关联的SR。其中,高位bit“1”用于指示SR configuration#0关联的SR是positive SR还是negative SR,低位bit“0”用于指示SRconfiguration#1关联的SR是positive SR是negative SR。这样,网络设备根据这2个bit的SR比特“10”便可以知道终端设备在符号#0上实际上报SR configuration#0关联的SR和上报SR configuration#1关联的SR。示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不应构成限定。
本申请中,SR比特的比特数量可以和上述网络设备配置给终端设备的多个SR配置的数量相关,后续实施例会具体说明这种相关性,这里先不赘述。可选的,多个SR配置的数量大于或等于2。下面先介绍定义上述多个SR配置的数量的几种方式。
(1)方式一,上述多个SR配置的数量等于全部SR配置的数量。即上述多个SR配置可以是网络设备动态配置给终端的全部SR配置,也可以是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给终端的全部SR配置,也可以是其他终端设备配置给终端的全部SR配置。
例如,如图8所示,网络设备配置给终端设备的全部SR配置为:SR configuration#0、SR configuration#1、SR configuration#2。也即是说,网络设备配置给终端的全部SR配置的数量是3个。从图8可以看出,各个时间单元(符号)上可以分别采用全部SR配置中的部分SR配置。第一比特用于指示的是全部SR配置中的至少一个SR配置关联的SR。例如,符号#0上采用SR configuration#0和SR configuration#1,第一比特用于指示的是全部SR配置中的SR configuration#0和/或SR configuration#1关联的SR。符号#1上采用SRconfiguration#2,第一比特用于指示的是全部SR配置中的SR configuration#2关联的SR。示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不应构成限定。
方式一可提高终端设备上报全部SR configuration关联的SR的效率。例如,如图8所示,即使SR configuration#2对应的时间单元在符号#1上,而不在符号#0上,但终端设备也可以在符号#0上向网络设备通知SR configuration#2关联的SR,避免等待到符号#1才通知SR configuration#2关联的SR,提高了效率。示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不应构成限定。
(2)方式二,上述多个SR配置的数量等于在该一个时间单元上的SR配置的数量。即上述多个SR配置可以是网络设备动态配置给终端的在该一个时间单元上的SR配置,也可以是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给终端的在该一个时间单元上的SR配置,也可以是其他终端配置给终端的在该一个时间单元上的SR配置。
例如,如图9所示,网络设备配置给终端设备的在符号#0上的SR配置为:SRconfiguration#0和SR configuration#1。也即是说,网络设备配置给终端的在符号#0上的多个SR配置的数量是2个,第一比特用于指示的是SR configuration#0和SRconfiguration#1中SR配置关联的SR。又例如,如图9所示,网络设备配置给终端设备的在符号#1上的SR配置可以为:SR configuration#2。也即是说,网络设备配置给终端的在符号#1上的SR配置的数量是1个,第一比特用于指示的是SR configuration#1中SR配置关联的SR。示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不应构成限定。
在方式二中,配置给终端的在一个时间单元上的SR配置可包括关联不同上行控制信道属性的SR配置。关于SR配置关联的上行控制信道属性,可参考后续方式四中的说明,这里先不解释。
方式二只上报实际配置给终端的在该一个时间单元上的SR configuration关联的SR,可减少SR比特的开销。例如,如图8所示,在符号#0上有SR configuration#0和SRconfiguration#1,终端设备采用2个比特即可通知SR configuration#0和SRconfiguration#1各自关联的SR。在符号#1上只有SR configuration#2,终端设备采用1个比特即可通知SR configuration#2关联的SR。示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不应构成限定。
(3)方式三,上述多个SR配置的数量等于在多个时间单元上的SR配置的数量。即上述多个SR配置可以是网络设备动态配置给终端的在多个时间单元上的SR配置,也可以是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给终端的在多个时间单元上的SR配置,也可以是其他终端配置给终端的在多个时间单元上的SR配置。多个时间单元是包括该终端发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比特和所述第一比特的一个时间单元的。
例如,如图10所示,网络设备配置给终端设备的在符号#0上的SR配置为:SRconfiguration#0和SR configuration#1,网络设备配置给终端设备的在符号#1上的SR配置为:SR configuration#2。也即是说,网络设备配置给终端的在符号#0和符号#2上的SR配置总共为:SR configuration#0、SR configuration#1、configuration#2,网络设备配置给终端的在符号#0和符号#1上的SR配置的数量是3个,第一比特用于指示的是SRconfiguration#0、SR configuration#1和SR configuration#2中SR配置关联的SR。示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不应构成限定。
在图10的示例中,这多个时间单元是连续的。不限于此,这多个时间单元也可以是不连续的。例如,如图11所示,网络设备配置给终端设备的在符号#0上的SR配置为:SRconfiguration#0和SR configuration#1,网络设备配置给终端设备的在符号#2上的SR配置为:SR configuration#1。也即是说,网络设备配置给终端的在符号#0和符号#2上的SR配置总共为:SR configuration#0和SR configuration#1,网络设备配置给终端的在符号#0和符号#2上的SR配置的数量是2个,第一比特用于指示的是SR configuration#0和SRconfiguration#1中SR配置关联的SR。示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不应构成限定。
在方式三中,配置给终端的在多个时间单元上的SR配置可包括关联不同上行控制信道属性的SR配置。关于SR配置关联的上行控制信道属性,可参考后续方式四中的说明,这里先不解释。
同于方式二,方式三只上报实际配置给终端的在多个时间单元上的SRconfiguration关联的SR,可减少SR比特的开销。
(4)方式四,上述多个SR配置的数量等于在一个或多个时间单元上的关联相同上行控制信道属性的SR配置的数量。即上述多个SR配置可以是网络设备动态配置给终端的在一个或多个时间单元上的关联相同上行控制信道属性的SR配置,可以是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给终端的在一个或多个时间单元上的关联相同上行控制信道属性的SR配置,可以是其他终端配置给终端的在一个或多个时间单元上的关联相同上行控制信道属性的SR配置。
这里,SR配置关联的上行控制信道属性即承载SR的上行控制信道的属性。上行控制信道的属性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上行控制信道占用的时间单元的长度,或上行控制信道占用的时间单元的数量,或上行控制信道的格式,或上行控制信道承载的最小比特数或最大比特数。
首先,以单个时间单元(如时间单元为一个符号)为例。
例如,如图12所示,网络设备配置给终端设备的在符号#0上的SR配置为:SRconfiguration#0、SR configuration#1和SR configuration#3。其中,SR configuration#0和SR configuration#1关联相同的上行控制信道属性,该相同的上行控制信道属性为1个符号。即承载SR configuration#0关联的SR的时间单元的长度为1个符号,承载SRconfiguration#1关联的SR的时间单元的长度也为1个符号。其中,SR configuration#3关联的上行控制信道属性为1个迷你时隙(mini-slot)(即4个符号),即承载SRconfiguration#3关联的SR的时间单元的长度为4个符号或1个mini slot。
在图12的示例中,从1个符号的上行控制信道属性来看,网络设备配置给终端设备的在符号#0上的SR配置为:SR configuration#0和SR configuration#1,不包括SRconfiguration#3。即网络设备配置给终端的在符号#0上的关联1个符号的上行控制信道属性的SR配置的数量是2个,那么此时第一比特用于指示的是SR configuration#0和SRconfiguration#1中SR配置关联的SR。
在图12的示例中,从1个mini-slot的上行控制信道属性来看,网络设备配置给终端设备的在符号#0上的SR配置为:SR configuration#3,不包括SR configuration#0和SRconfiguration#1。即网络设备配置给终端的在符号#0上的关联1个mini-slot的上行控制信道属性的SR配置的数量是1个,那么此时第一比特用于指示的是SR configuration#3中SR配置关联的SR。
上述示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不应构成限定。
其次,以多个时间单元(如时间单元为一个符号)为例。
又例如,如图12所示,网络设备配置给终端设备的在符号#0-符号#4上的SR配置为:SR configuration#0、SR configuration#1、SR configuration#2和SRconfiguration#3。其中,SR configuration#0、SR configuration#1和SR configuration#2关联相同的上行控制信道属性,该相同的上行控制信道属性为1个符号。其中,SRconfiguration#3关联的上行控制信道属性为1个微时隙(mini-slot)(即4个符号)。
在图12的示例中,从1个符号的上行控制信道属性来看,网络设备配置给终端设备的在符号#0-符号#4上的SR配置为:SR configuration#0、SR configuration#1和SRconfiguration#2,不包括SR configuration#3。即网络设备配置给终端的在符号#0-符号#4上的关联1个符号的上行控制信道属性的SR配置的数量是3个,那么此时第一比特用于指示的是SR configuration#0、SR configuration#1和SR configuration#2中SR配置关联的SR。
在图12的示例中,从1个mini-slot的上行控制信道属性来看,网络设备配置给终端设备的在符号#0-符号#4上的SR配置为:SR configuration#3,不包括SRconfiguration#0、SR configuration#1和SR configuration#2。即网络设备配置给终端的在符号#0-符号#4上的关联1个mini-slot的上行控制信道属性的SR配置的数量是1个,那么此时第一比特用于指示的是SR configuration#3中SR配置关联的SR。
上述示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不应构成限定。在方式四中,多个时间单元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连续的。
方式四仅以上行控制信道属性是上行控制信道占用的时间单元的长度为例进行了说明,其他上行控制信道属性类似处理,
如上行控制信道占用的时间单元的数量相同,例如均为2个时间单元,则认为是上行控制信道的属性相同。反之则,属性不同。
如上行控制信道的格式相同,例如均为第一格式的上行控制信道,则认为是上行控制信道的属性相同。反之则,属性不同。
如上行控制信道的可承载的最小比特数相同,例如2bit,则认为是上行控制信道的属性相同。反之则,属性不同。
如上行控制信道的可承载的最大比特数相同,例如2bit,则认为是上行控制信道的属性相同。反之则,属性不同。
属性相同或不同的操作,与上行控制信道占用的时间单元的长度的方式类似,即相同属性的SR配置的数量为多个SR配置数量,因此这里不再赘述。
方式四可以区别上报关联不同上行控制信道属性的SR configuration,更加灵活。
本申请中,SR比特与HARQ比特在比特序列中的位置关系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第一种位置关系:如图13A所示,SR比特与HARQ比特相邻,SR比特被添加在HARQ比特的后面。
(2)第二种位置关系:如图13B所示,SR比特与HARQ比特相邻,HARQ比特被添加在SR比特的后面。因为上行控制信道的容量有限制,当传输信息的总量大于最大容量时,就需要丢弃后面的信息,这样先排列的信息可以受到保护,因此当SR比特更为重要的时候,先排列SR比特可以起到保护SR比特的作用。
(3)第三种位置关系:如图13C所示,SR比特与HARQ比特之间间隔有其他比特,SR比特被添加在HARQ比特的后面。当有信息的重要性高于SR比特,但低于或等于HARQ比特时,可以排列在这里。排列的有益效果等同于(2),重要的信息先排列。
(4)第四种位置关系:如图13D所示,SR比特与HARQ比特之间间隔有其他比特,HARQ比特被添加在SR比特的后面。当有信息的重要性高于HARQ比特,但低于或等于SR比特时,可以排列在这里。排列的有益效果等同于(2),重要的信息先排列。
(5)第五种位置关系:如图13E所示,SR比特被添加在第一部分HARQ比特的后面,第二部分HARQ比特被添加在SR比特的后面。此种方式的好处是当HARQ比特和SR比特所在的上行控制信道所占用的频域资源允许发生变化时,例如第一符号上上行控制信道在第一频域资源上,第二符号上上行控制信道在第二频域资源上,此时将部分HARQ和部分的SR比特放在其中一个频域资源上,剩余HARQ和剩余的SR比特放在另一个频域资源上,提高部分信息的接收准确率。
图13A-13E只示出了SR比特和HARQ比特在编码前的原始比特序列中的级联关系。这里,本申请对(3)和(4)中的其他比特不作特别限制,可以是编码前的其他任意比特。
本申请中的时间单元可以是符号(symbol)、时隙(slot)、微时隙(mini-slot)或子帧(subframe)。这些时间单元的定义可以参考LTE标准,但是不限于LTE标准,未来通信标准中关于这些时间单元的定义可能不同。
基于上述主要发明原理,下面说明本申请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的总体流程。如图7所示,本申请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可包括:
S101,终端设备生成第一比特。这里,第一比特即上述SR比特,可以用于指示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关联的调度请求。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可以是网络设备配置给终端设备的多个调度请求配置中的至少一个调度请求配置。
具体的,终端设备生成第一比特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个:1.确定第一比特的比特数量,对第一比特进行信道编码;2.确定第一比特的比特状态,根据需请求的资源的属性确定第一比特。
上述多个调度请求配置中的至少一个调度请求配置可以是网络设备动态配置的,或者,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的。这里,高层信令可以是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Control,MAC)层或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信令。上述至少一个调度请求配置可以是网络设备动态配置给终端设备的多个调度请求配置中的至少一个调度请求配置,或者,上述至少一个调度请求配置可以是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给终端的多个调度请求配置中的至少一个调度请求配置。
关于该至少一个调度请求以及上述多个调度请求配置的说明还可参考上述发明原理部分,这里不再赘述。
S102,终端设备生成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比特。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比特用于反馈终端设备解码一个或多个下行数据信道的结果,可以是肯定应答ACK或否定应答NACK,ACK表示终端解码正确,NACK表示终端解码错误。可以理解的,如果终端反馈的是否定应答,那么网络设备会对终端解码错误的数据进行重传。
具体的,终端设备生成HARQ比特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个:确定HARQ比特的比特数,对HARQ比特进行信道编码,确定HARQ比特的比特状态,根据下行数据的接收情况确定HARQ比特。
S103,终端设备在一个时间单元上发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比特和第一比特。相应的,网络设备可以在该一个时间单元上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比特和第一比特。
S104,网络设备可以根据所述第一比特,确定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关联的调度请求。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参考后续实施例一提供的SR比特的设计方案,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比特中的各个比特的状态确定各个比特对应的SR配置所关联的SR(positive SR还是negative SR)。
例如,假设第一比特中各个比特的可能状态以及各个比特可能对应的SR配置如表5所示。如果实际传输的第一比特为“0XXX”,则网络设备可以确定出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关联的调度请求是SR configuration#0关联的negative SR。如果实际传输的第一比特为“X1XX”,则网络设备可以确定出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关联的调度请求是SR configuration#1关联的positive SR。示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不应构成限定。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参考后续实施例一提供的SR比特的设计方案,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比特的状态确定该状态对应的SR(positive SR还是negative SR)。
例如,假设第一比特中各个比特的可能状态以及各个比特可能对应的SR配置如表6-1所示。如果实际传输的第一比特为“001”,则网络设备可以确定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关联的调度请求是SR configuration#0关联的positive SR。如果实际传输的第一比特为“000”,则网络设备可以确定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关联的调度请求是SR configuration#0/1/2/3关联的negative SR,即全部SR配置关联的SR都是negative SR。
不限于图7所示,S101和S102在时序上的先后可以为其他情况,例如S102先被执行,S101后被执行,本申请不作限制。
下面通过多个实施例详细介绍如何设计SR比特。
(一)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所述SR比特(即第一比特)中的一个比特用于指示前述至少一个SR配置(即第一SR配置)中的一个SR配置关联的调度请求。可以理解的,第一SR配置和SR比特中SR的比特对应。具体的,一个SR配置对应SR比特中的一个比特。这时,SR比特的比特数量O等于配置给终端的SR多个SR配置(即前述发明原理中提及的多个SR配置)的数量,这是SR比特的比特数量O与多个SR配置的数量相关的一种方式。关于前述发明原理中提及的多个SR配置的数量的定义,可参考前述发明原理部分,这里不再赘述。
SR比特中的一个比特用于指示第一SR配置中的一个SR配置关联的SR是positiveSR还是negative SR。具体的,SR比特中的一个比特用于指示该比特对应的一个SR配置关联的SR是positive SR还是negative SR。例如,假设SR比特中的一个比特对应SRconfiguration#0,表4示出了该比特以及该比特的指示意义。
Figure BDA0002234865690000191
表4
其中,表4的左边一列表示该比特的状态(“0”或“1”),表2的右边一列表示该比特指示的SR。当该比特的状态为“0”时,表示该比特指示的SR是SR configuration#0关联的negative SR。当该比特的状态为“1”时,表示该比特指示的SR是SR configuration#0关联的positive SR。表4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实际应用中该比特的状态与该比特指示的SR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和表4所示的相反,这里不作限制。
下面以4个比特(OSR=4)的SR比特为例,详细说明实施例一。
假设,SR比特中的4个比特分别对应4个不同的SR configuration:SRconfiguration#3、SR configuration#2、SR configuration#1和SR configuration#0。
可选的,如图14A所示,SR比特中的4个比特可以按照从高位比特到低位比特的方向依次分别对应:SR configuration#3、SR configuration#2、SR configuration#1、SRconfiguration#0。可选的,如图14B所示,SR比特中的4个比特可以按照从低位比特到高位比特的方向依次分别对应:SR configuration#3、SR configuration#2、SRconfiguration#1、SR configuration#0。
不限于图14A-14B所示,SR比特中的4个比特还可以按照其他方式对应4个不同的SR configuration,这里不作限制。
具体的,类似图14A或图14B所示的SR配置和SR比特中比特的对应关系可以由网络设备动态配置,也可以由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配置。该对应关系可包括B个SR配置,以及这B个SR配置分别对应的B个比特。这样,终端设备便可以根据该对应关系,确定前述至少一个SR配置(即第一SR配置)在SR比特中各自对应的比特。这里,B是正整数。本申请中,可以将网络设备或高层信令配置的该对应关系称为第一对应关系。
假设SR比特中的4个比特和4个SR configuration采用图14A所示的对应方式,表5示例性的示出了SR比特中各比特的指示意义。
Figure BDA0002234865690000192
Figure BDA0002234865690000201
表5
表5的第1行和第2行表示SR比特中的高位比特侧的第1个比特以及该比特的指示意义。其中,当该比特的状态为“0”时,表示该比特指示的SR是SR configuration#0关联的negative SR,即终端上报的SR configuration#0关联的SR为否定的调度请求。当该比特的状态为“1”时,表示该比特指示的SR是SR configuration#0关联的positive SR,即终端上报的SR configuration#0关联的SR为肯定的调度请求。此时第1行和第2行中X的含义为,无论其他比特的状态为0还是1,都不影响对于第1个比特与SR configuration#0的对应关系,也不影响第1个比特来指示SR configuration#0关联的SR是positive SR还是negativeSR。类似的,表3的剩余每2行均表示SR比特中的比特以及该比特的指示意义,这里不再赘述。
在表5的示例中,如果SR比特的比特状态为“0011”表示指示的SR为:SRconfiguration#0关联的negative SR、SR configuration#1关联的negative SR、SRconfiguration#2关联的positive SR、SR configuration#3关联的positive SR。即终端设备实际上报2个positive SR:SR configuration#2关联的SR和SR configuration#3关联的positive SR。类似的,当SR比特中的其他多比特取值为“1”时,表示终端设备实际上报多个其他SR configuration关联的positive SR。特别的,当SR比特的比特状态为“1111”,表示的SR比特最多支持终端设备同时上报4个不同的SR configuration关联的positive SR。
不限于一个SR配置对应SR比特中的一个比特。在实施例一中,一个SR配置也可以对应SR比特中的多个比特。即可以采用多个比特指示一个SR配置关联的SR。这时,SR比特的比特数量OSR等于网络设备配置给终端的SR配置(即前述发明原理中提及的多个SR配置)的数量的整数倍,这是SR比特的比特数量OSR与网络设备配置给终端的SR配置的数量相关的另一种方式。关于前述发明原理中提及的多个SR配置的数量的定义,可参考前述发明原理部分,这里不再赘述。
例如,在表3的示例中,SR比特中高比特位侧的2个比特用于指示SRconfiguration#0关联的SR。当该2个比特的状态为“00”时,表示这2个比特指示的SR是SRconfiguration#0关联的negative SR。当该2个比特的状态为非零状态(“01”或“10”或“11”)时,表示这2个比特指示的SR是SR configuration#0关联的postive SR。示例仅仅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现方式,实际应用中还可不同,不应构成限定。这样,多个非零状态可用于指示多个可用的承载SR的上行控制信道的属性(如TTI),以通知网络设备从中选择一个属性,适应SR管理多上行控制信道属性的场景。
从上可以看出,实施例一提供的SR比特的设计方案可支持多SR的上报,而且可以实现灵活上报多个不同SR configuration关联的SR。
(二)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SR比特(第一比特)的比特状态用于指示前述至少一个SR配置(即第一SR配置)关联的调度请求。第一SR配置关联的SR(positive SR或negative SR)与SR比特的状态对应。
可选的,SR比特的第一状态用于指示第一SR配置关联的SR为negative SR。
可选的,SR比特的第一状态之外的至少一个状态用于指示第一SR配置关联的SR为positive SR。
可选的,SR比特的第一状态之外的任何一个状态不用于指示第一SR配置关联的SR中的任何一个SR为negative SR。
具体的,SR比特的多个状态中仅有一个状态(如零状态)和第一SR配置关联的negative SR对应,即该仅有的一个状态用于指示第一SR配置关联的SR均为negative SR。可以理解的的,该仅有的一个状态之外的至少一个状态不用于指示所述第一SR配置关联的SR中的任何一个SR为negative SR。该仅有的一个状态之外的至少一个状态与第一SR配置中的至少一个SR配置关联的positive SR对应,即用于指示至少一个SR配置关联的positive SR。本申请中,该仅有的一个状态可称为第一状态。
假设,SR比特是3个比特,这3个比特的状态用于指示4个不同SR configuration关联的SR。表4示例性的示出了SR比特的各个状态的指示意义。
比特的状态 比特的指示意义
000 SR configuration#0/1/2/3关联的negative SR
001 SR configuration#0关联的positive SR
010 SR configuration#1关联的positive SR
011 SR configuration#2关联的positive SR
100 SR configuration#3关联的positive SR
101 保留
110 保留
111 保留
表6-1
比特的状态 比特的指示意义
000 SR configuration#0/1/2/3关联的negative SR
001 SR configuration#0关联的positive SR
010 SR configuration#1关联的positive SR
011 SR configuration#2关联的positive SR
100 SR configuration#3关联的positive SR
101 SR configuration#0和SR configuration#1关联的positive SR
110 SR configuration#2和SR configuration#3关联的positive SR
111 SR configuration#0/1/2/3关联的positive SR
表6-2
其中,当SR比特的状态是“000”时,表示SR configuration#0/1/2/3关联的SR均是negative SR。SR比特的其他状态中至少一个状态表示至少一个SR configuration关联的positive SR,具体可参见表6-1和6-2。
从上可以看出,实施例二提供SR比特的设计方案可实现通过较少的比特来指示前述至少一个SR配置(即第一SR配置)各自关联的SR,可以减少上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信息量,可以提高上行控制信道的传输成功率。
具体的,类似表6-1和6-2所示的SR与SR比特的状态的对应关系可以由网络设备动态配置,也可以由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配置。该对应关系可包括P个SR配置关联的SR,以及这P个SR配置关联的SR对应的Q个状态。这样,终端便可以根据该对应关系,确定前述至少一个SR配置(即第一SR配置)关联的SR对应的状态。这里,Q≥3,Q是正整数,P≥2,P是正整数。本申请中,可以将该对应关系称为第二对应关系。
在实施例二中,SR比特的比特数量OSR可以为:OSR=ceil(log2(1+Nconfiguration)),其中,Nconfiguration表示配置给终端的SR配置(即前述发明原理中提及的多个SR配置)的数量,ceil表示向上取整。这是SR比特的比特数量OSR与网络设备配置给终端的SR配置的数量相关的另一种方式。关于前述发明原理中提及的多个SR配置的数量的定义,可参考前述发明原理部分,这里不再赘述。
在实施例二中,SR比特的一个状态也可以用于指示多个SR configuration关联的SR。
例如,表6-2中的状态“101”用于指示SR configuration#0关联的positive SR和SR configuration#1关联的positive SR。也即是说,当SR比特为“101”时,终端设备上报的是SR configuration#0关联的positive SR和SR configuration#1关联的positive SR。此时可以立即的是,等同也上报了SR configuration#2关联的negative SR和SRconfiguration#3关联的negative SR。类似的,表6-2中的状态“110”可用于指示SRconfiguration#3关联的positive SR和SR configuration#2关联的positive SR。表6-2中的状态“111”可用于指示SR configuration#3关联的positive SR、SR configuration#2关联的positive SR、SR configuration#1关联的positive SR和SR configuration#0关联的positive SR。示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不应构成限定。
可选的,可以将一个positive SR关联的SR configuration的索引作为最大值,索引小于该最大值的SR configuration关联的SR均为positive SR。这样,终端设备只需通过这一个positive SR对应的SR比特的状态即可指示出多个SR configuration关联的positive SR。
例如,假设SR比特的状态为“100”用于指示SR configuration#3关联的positiveSR。那么,将SR configuration#3的索引“3”作为最大值,索引小于“3”的SRconfiguration#2、SR configuration#1、SR configuration#0分别关联的SR也都是positive SR。示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不应构成限定。
可选的,可以将一个positive SR关联的SR configuration的索引作为最小值,索引大于该最小值的SR configuration关联的SR均为positive SR。这样,终端设备只需通过这一个positive SR对应的SR比特的状态即可指示出多个SR configuration关联的positive SR。
例如,假设SR比特的状态为“001”用于指示SR configuration#1关联的positiveSR。那么,将SR configuration#1的索引“1”作为最小值,索引大于“1”的SRconfiguration#2、SR configuration#3分别关联的SR也都是positive SR。示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不应构成限定。
结合上述实施例一或者上述实施例二,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和SR比特一同发送的HARQ的比特数量大于或等于X,X≥2,X是正整数。这样,可避免影响比特少的HARQ的传输成功率。因为,HARQ的比特数量越大,为HARQ的传输设计的可靠性就越高。也即是说,HARQ的比特数量较少时,HARQ比特后面不适合添加多比特的SR比特。
结合上述实施例一或者上述实施例二,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当前时间单元的长度大于或等于Y个符号,Y≥1,Y是正整数。这样,可避免影响在短时间单元的长度上的上行控制信道的传输成功率。因为,当前时域资源的时间长度越长,当前时间单元上上行控制信道的发射功率就越高,可靠性越高。也即是说,当前时间单元的时间长度越少时,当前时间单元上的上行控制信道不适合承载多比特的SR比特。
参见图15,图15示出了本申请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终端及网络设备。无线通信系统10包括:终端400和网络设备500。其中,终端400可以为图4实施例中的终端200,网络设备500可以为图5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300,无线通信系统10可以是图3描述的无线通信系统100。下面分别描述。
如图15所示,终端400可包括:生成单元401和发送单元403。其中:
生成单元401可用于用于生成第一比特。第一比特可用于指示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关联的调度请求,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可以是多个调度请求配置中的至少一个调度请求配置。
生成单元401还可用于生成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比特。
发送单元403还可用于在一个时间单元上发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比特和第一比特。
本申请中,上述多个调度请求配置的数量可以等于在上述一个时间单元上的调度请求配置的数量。上述多个调度请求配置的数量也可以等于全部调度请求配置的数量。
具体的,第一比特可以通过下述方式来指示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关联的调度请求:
第一种方式,第一比特中的一个比特可用于指示第一调度请求配置中的一个调度请求配置关联的调度请求。
关于第一种方式,可具体参考前述实施例一,这里不再赘述。
第二种方式,第一比特的第一状态可用于指示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关联的调度请求为否定的调度请求,第一比特的所述第一状态之外的至少一个状态可用于指示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关联的调度请求为肯定的调度请求,第一比特的第一状态之外的任何一个状态不用于指示第一调度请求关联的调度请求中的任何一个调度请求为否定的调度请求。
关于第二种方式,可具体参考前述实施例二,这里不再赘述。
具体的,第一比特的比特数量可以与所述多个调度请求配置的数量相关。具体可以通过下述方式相关:
一种相关方式,当SR比特采用上述实施例一的设计方案时,SR比特的比特数量OSR可以等于上述多个SR配置的数量。
另一种相关方式,当SR比特采用上述实施例二的设计方案时,SR比特的比特数量OSR可以为:OSR=ceil(log2(1+Nconfiguration)),其中,Nconfiguration表示配置给终端的SR配置(即前述发明原理中提及的多个SR配置)的数量,ceil表示向上取整。
第一比特的比特数量与所述多个调度请求配置的数量相关的技术好处是,可以通过这种预先定义的方式,使得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在第一比特发送之前确定第一比特的比特数量,从而使得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不会存在第一比特的比特数量认识不一致,从而避免了由于认识不一致引发的第一比特接收失败的情况。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和SR比特一同发送的HARQ的比特数量大于或等于X,X≥2,X是正整数。这样,可避免影响比特少的HARQ的传输成功率。因为,HARQ的比特数量越大,为HARQ的传输设计的可靠性就越高。也即是说,HARQ的比特数量较少时,HARQ比特后面不适合添加多比特的SR比特。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一个时间单元的长度大于或等于Y个符号,Y≥1,Y是正整数。这样,可避免影响在短时间单元的长度上的上行控制信道的传输成功率。因为,当前时域资源的时间长度越长,当前时间单元上上行控制信道的发射功率就越高,可靠性越高。也即是说,当前时间单元的时间长度越少时,当前时间单元上的上行控制信道不适合承载多比特的SR比特。
可以理解的,关于终端400包括的各个功能单元的具体实现可参考前述各个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如图15所示,网络设备500可包括:接收单元501和确定单元503。其中:
接收单元501可用于在一个时间单元上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比特和第一比特。第一比特可用于指示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关联的调度请求,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可以是多个调度请求配置中的至少一个调度请求配置。
确定单元503可用于根据第一比特,确定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关联的调度请求。
本申请中,上述多个调度请求配置的数量可以等于在上述一个时间单元上的调度请求配置的数量。上述多个调度请求配置的数量也可以等于全部调度请求配置的数量。
具体的,第一比特可以通过下述方式来指示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关联的调度请求:
第一种方式,第一比特中的一个比特可用于指示第一调度请求配置中的一个调度请求配置关联的调度请求。这样,确定单元503可用于根据第一比特中的各个比特的状态确定各个比特对应的SR配置所关联的SR(positive SR还是negative SR)。
关于第一种方式,可具体参考前述实施例一,这里不再赘述。
第二种方式,第一比特的第一状态可用于指示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关联的调度请求为否定的调度请求,第一比特的所述第一状态之外的至少一个状态可用于指示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关联的调度请求为肯定的调度请求,第一比特的第一状态之外的任何一个状态不用于指示第一调度请求关联的调度请求中的任何一个调度请求为否定的调度请求。这样,确定单元503可用于第一比特的状态确定该状态对应的SR(positive SR还是negative SR)。
关于第二种方式,可具体参考前述实施例二,这里不再赘述。
具体的,第一比特的比特数量可以与所述多个调度请求配置的数量相关。具体可以通过下述方式相关:
一种相关方式,当SR比特采用上述实施例一的设计方案时,SR比特的比特数量OSR可以等于上述多个SR配置的数量。
另一种SR相关方式,当SR比特采用上述实施例二的设计方案时,SR比特的比特数量OSR可以为:O=ceil(log2(1+Nconfiguration)),其中,Nconfiguration表示配置给终端的SR配置(即前述发明原理中提及的多个SR配置)的数量,ceil表示向上取整。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和SR比特一同发送的HARQ的比特数量大于或等于X,X≥2,X是正整数。这样,可避免影响比特少的HARQ的传输成功率。因为,HARQ的比特数量越大,为HARQ的传输设计的可靠性就越高。也即是说,HARQ的比特数量较少时,HARQ比特后面不适合添加多比特的SR比特。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一个时间单元的长度大于或等于Y个符号,Y≥1,Y是正整数。这样,可避免影响在短时间单元的长度上的上行控制信道的传输成功率。因为,当前时域资源的时间长度越长,当前时间单元上上行控制信道的发射功率就越高,可靠性越高。也即是说,当前时间单元的时间长度越少时,当前时间单元上的上行控制信道不适合承载多比特的SR比特。
可以理解的,关于网络设备500包括的各个功能单元的具体实现可参考前述各个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参见图16,图16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6所示,装置50可包括:处理器501,以及耦合于处理器501的一个或多个接口502。可选的,装置5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503。可选的,装置50可以是一种芯片。其中:
处理器501可用于读取和执行计算机可读指令。具体实现中,处理器501可主要包括控制器、运算器和寄存器。其中,控制器主要负责指令译码,并为指令对应的操作发出控制信号。运算器主要负责执行定点或浮点算数运算操作、移位操作以及逻辑操作等,也可以执行地址运算和转换。寄存器主要负责保存指令执行过程中临时存放的寄存器操作数和中间操作结果等。具体实现中,处理器501的硬件架构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ASIC)架构、MIPS架构、ARM架构或者NP架构等等。处理器501可以是单核的,也可以是多核的。
存储器503可用于存储包含计算机可取指令的程序代码,还可用于存储处理器501的输入/输出数据。
输入/输出接口502可用于输入待处理的数据至处理器501,并且可以向外输出处理器501的处理结果。具体实现中,接口502可以是通用输入输出(General Purpose InputOutput,GPIO)接口,可以和多个外围设备(如显示器(LCD)、摄像头、射频模块等等)连接。接口502还可以包括多个独立的接口,例如以太网接口、LCD接口、Camera接口等,分别负责不同外围设备和处理器501之间的通信。
本申请中,处理器501可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在终端侧的实现程序,并执行该程序包含的指令。接口502可用于输出处理器501的执行结果。本申请中,接口503可具体用于输出处理器501的处理结果。具体的,处理器501可用于生成第一比特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比特,接口503可用于输出第一比特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比特。关于第一比特的相关说明可参考前述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关于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可参考前述各个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处理器501、接口502各自对应的功能既可以通过硬件设计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设计来实现,还可以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来实现,这里不作限制。
参见图17,图17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7所示,装置60可包括:处理器601,以及耦合于处理器601的一个或多个接口602。可选的,装置6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603。可选的,装置60可以是一种芯片。其中:
处理器601可用于读取和执行计算机可读指令。具体实现中,处理器601可主要包括控制器、运算器和寄存器。其中,控制器主要负责指令译码,并为指令对应的操作发出控制信号。运算器主要负责执行定点或浮点算数运算操作、移位操作以及逻辑操作等,也可以执行地址运算和转换。寄存器主要负责保存指令执行过程中临时存放的寄存器操作数和中间操作结果等。具体实现中,处理器601的硬件架构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ASIC)架构等等。处理器601可以是单核的,也可以是多核的。
存储器603可用于存储包含计算机可取指令的程序代码,还可用于存储处理器601的输入/输出数据。
输入/输出接口602可用于输入待处理的数据至处理器601,并且可以向外输出处理器601的处理结果。
本申请中,处理器601可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在网络设备侧的实现程序,并执行该程序包含的指令。接口602可用于输出处理器601的执行结果。具体的,处理器601可用于根据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比特确定确定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关联的调度请求,接口602可用于输出处理器601确定的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关联的调度请求。关于第一比特、第一调度请求配置等的相关说明可参考前述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关于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可参考前述各个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处理器601、接口602各自对应的功能既可以通过硬件设计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设计来实现,还可以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来实现,这里不作限制。
综上,实施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支持多调度请求配置,适应未来通信系统中的多业务场景。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该流程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该程序可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流程。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Claims (43)

1.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生成第一比特序列,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用于指示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关联的调度请求,所述第一调度请求配置是多个调度请求配置中的至少一个调度请求配置;
生成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比特序列;
通过一个上行控制信道发送第二比特序列,所述第二比特序列包括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比特序列和所述第一比特序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比特序列还包括CSI比特序列,其中,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比特序列在所述第一比特序列之前,所述第一比特序列在所述CSI比特序列之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用于指示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关联的调度请求,包括:
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的第一状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关联的调度请求为否定的调度请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的所述第一状态为全零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的所述第一状态用于指示所述多个调度请求配置关联的调度请求都是否定的调度请求。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的所述第一状态之外的至少一个状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关联的调度请求为肯定的调度请求,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的所述第一状态之外的任何一个状态不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调度请求关联的调度请求中的任何一个调度请求为否定的调度请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的所述第一状态之外的至少一个状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关联的调度请求为肯定的调度请求,包括:
所述第一状态之外的所述至少一个状态包括001,010,011和100四个状态,所述001,010,011和100分别指示的肯定的调度请求关联的第一调度请求配置的索引号是递增的。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比特序列的比特数量大于或等于2。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的比特数量与所述多个调度请求配置的数量相关。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的比特数量等于ceil(log2(1+N)),其中,ceil表示向上取整操作,N为所述多个调度请求配置的数量。
11.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生成单元,用于生成第一比特序列,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用于指示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关联的调度请求,所述第一调度请求配置是多个调度请求配置中的至少一个调度请求配置;
所述生成单元,还用于生成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比特序列;
发送单元,用于通过一个上行控制信道发送第二比特序列,所述第二比特序列包括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比特序列和所述第一比特序列。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比特序列还包括CSI比特序列,其中,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比特序列在所述第一比特序列之前,所述第一比特序列在所述CSI比特序列之前。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用于指示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关联的调度请求,包括:
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的第一状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关联的调度请求为否定的调度请求。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的所述第一状态为全零状态。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的所述第一状态用于指示所述多个调度请求配置关联的调度请求都是否定的调度请求。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的所述第一状态之外的至少一个状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关联的调度请求为肯定的调度请求,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的所述第一状态之外的任何一个状态不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调度请求关联的调度请求中的任何一个调度请求为否定的调度请求。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的所述第一状态之外的至少一个状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关联的调度请求为肯定的调度请求,包括:
所述第一状态之外的至少一个状态包括001,010,011和100四个状态,所述001,010,011和100分别指示的肯定的调度请求关联的第一调度请求配置的索引号是递增的。
18.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比特序列的比特数量大于或等于2。
19.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的比特数量与所述多个调度请求配置的数量相关。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比特的比特数量等于ceil(log2(1+N)),其中,ceil表示向上取整操作,N为所述多个调度请求配置的数量。
21.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一个上行控制信道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二比特序列,所述第二比特序列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比特序列和第一比特序列,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用于指示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关联的调度请求,所述第一调度请求配置是多个调度请求配置中的至少一个调度请求配置;
根据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确定所述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关联的调度请求。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比特序列还包括CSI比特序列,其中,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比特序列在所述第一比特序列之前,所述第一比特序列在所述CSI比特序列之前。
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用于指示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关联的调度请求,包括:
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的第一状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关联的调度请求为否定的调度请求。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的所述第一状态为全零状态。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的所述第一状态用于指示所述多个调度请求配置关联的调度请求都是否定的调度请求。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的所述第一状态之外的至少一个状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关联的调度请求为肯定的调度请求,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的所述第一状态之外的任何一个状态不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调度请求关联的调度请求中的任何一个调度请求为否定的调度请求。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的所述第一状态之外的至少一个状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关联的调度请求为肯定的调度请求,包括:
所述第一状态之外的所述至少一个状态包括001,010,011和100四个状态,所述001,010,011和100分别指示的肯定的调度请求关联的第一调度请求配置的索引号是递增的。
28.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比特序列的比特数量大于或等于2。
29.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的比特数量与所述多个调度请求配置的数量相关。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的比特数量等于ceil(log2(1+N)),其中,ceil表示向上取整操作,N为所述多个调度请求配置的数量。
31.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通过一个上行控制信道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二比特序列,所述第二比特序列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比特序列和第一比特序列,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用于指示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关联的调度请求,所述第一调度请求配置是多个调度请求配置中的至少一个调度请求配置;
确定单元,根据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确定所述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关联的调度请求。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比特序列还包括CSI比特序列,其中,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比特序列在所述第一比特序列之前,所述第一比特序列在所述CSI比特序列之前。
33.根据权利要求31或3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用于指示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关联的调度请求,包括:
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的第一状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关联的调度请求为否定的调度请求。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的所述第一状态为全零状态。
35.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的所述第一状态用于指示所述多个调度请求配置关联的调度请求都是否定的调度请求。
36.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的所述第一状态之外的至少一个状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关联的调度请求为肯定的调度请求,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的所述第一状态之外的任何一个状态不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调度请求关联的调度请求中的任何一个调度请求为否定的调度请求。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的所述第一状态之外的至少一个状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调度请求配置关联的调度请求为肯定的调度请求,包括:
所述第一状态之外的至少一个状态包括001,010,011和100四个状态,所述001,010,011和100分别指示的肯定的调度请求关联的第一调度请求配置的索引号是递增的。
38.根据权利要求32或3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比特序列的比特数量大于或等于2。
39.根据权利要求32或3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的比特数量与所述多个调度请求配置的数量相关。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比特的比特数量等于ceil(log2(1+N)),其中,ceil表示向上取整操作,N为所述多个调度请求配置的数量。
4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20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单元。
42.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包括输入接口、输出接口、至少一个处理器和至少一个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代码,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代码,当所述代码被执行时,所述芯片实现权利要求1-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实现权利要求1-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程序代码或指令。
CN201910979971.8A 2017-09-08 2017-09-08 信号传输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108682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79971.8A CN110868277B (zh) 2017-09-08 2017-09-08 信号传输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79971.8A CN110868277B (zh) 2017-09-08 2017-09-08 信号传输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CN201780016039.4A CN109757131B (zh) 2017-09-08 2017-09-08 信号传输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PCT/CN2017/101146 WO2019047193A1 (zh) 2017-09-08 2017-09-08 信号传输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16039.4A Division CN109757131B (zh) 2017-09-08 2017-09-08 信号传输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68277A true CN110868277A (zh) 2020-03-06
CN110868277B CN110868277B (zh) 2020-10-27

Family

ID=6563468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16039.4A Active CN109757131B (zh) 2017-09-08 2017-09-08 信号传输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CN201910979971.8A Active CN110868277B (zh) 2017-09-08 2017-09-08 信号传输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16039.4A Active CN109757131B (zh) 2017-09-08 2017-09-08 信号传输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11006438B2 (zh)
EP (1) EP3675573B1 (zh)
JP (1) JP7189207B2 (zh)
KR (1) KR102304385B1 (zh)
CN (2) CN109757131B (zh)
AU (1) AU2017430542B2 (zh)
BR (1) BR112020004360A2 (zh)
ES (1) ES2914273T3 (zh)
RU (1) RU2744508C1 (zh)
WO (1) WO201904719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67512B (zh) * 2017-09-08 2019-09-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CN109757131B (zh) 2017-09-08 2021-07-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CN111108796B (zh) * 2017-09-28 2024-04-0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多个带宽部分上执行数据发射和测量的方法和网络节点
CN110831219B (zh) * 2018-08-10 2021-08-24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冲突处理方法、用户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95398A (zh) * 2011-11-04 2013-05-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3313368A (zh) * 2012-03-16 2013-09-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功率控制方法及用户设备
US20140036664A1 (en) * 2012-08-03 2014-02-06 Seunghee Han PERIODIC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PORTING FOR COORDINATED MULTIPOINT (CoMP) SYSTEMS
US20140036856A1 (en) * 2011-04-20 2014-02-06 Dong Hyun Park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ceiving a control signal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7120183A1 (en) * 2016-01-06 2017-07-13 Intel IP Corporation Ul (uplink) control design for unlicensed spectrum
WO2017146751A1 (en) * 2016-02-24 2017-08-31 Intel IP Corporation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formats for 5g
CN110431905A (zh) * 2017-05-03 2019-11-08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终端和基站之间发送和接收调度请求的方法以及支持该方法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76838B1 (ko) * 2008-01-04 2014-03-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상향링크 제어신호 전송 방법
PL2260607T3 (pl) * 2008-03-31 2018-07-3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posób i urządzenie do transmisji wskaźnika CSI w kanale PUSCH w systemie LTE
KR101715938B1 (ko) * 2009-03-03 2017-03-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 harq ack/nack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2484869B (zh) * 2009-06-19 2015-09-16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在lte-a中用信号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
US8327214B2 (en) 2009-08-26 2012-12-04 Ntt Docomo,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joint design and operation of ARQ protocols with user scheduling for use with multiuser MIMO in the downlink of wireless systems
KR101328213B1 (ko) * 2010-02-12 2013-11-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5187174B (zh) * 2010-03-10 2018-11-16 Lg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US9083495B2 (en) * 2010-05-06 2015-07-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gnal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9084243B2 (en) * 2010-07-26 2015-07-1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BR112013007829A2 (pt) * 2010-10-01 2016-06-14 Research In Motion Ltd método de salto de frequência para sinais de referência de sondagem aperiódica lte
US20120084618A1 (en) * 2010-10-01 2012-04-05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Jointly encoding a scheduling request indicator and acknowledgments/negative acknowledgments
JP4927209B1 (ja) * 2010-11-05 2012-05-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KR101595198B1 (ko) 2011-09-23 2016-02-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제어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20130121258A1 (en) * 2011-11-14 2013-05-16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questing a service utilizing a sequence of codes
CN104170491B (zh) * 2012-03-19 2019-01-08 阿尔卡特朗讯 用于配置多个调度请求触发的方法和装置
JP6167166B2 (ja) * 2012-03-23 2017-07-26 聯發科技股▲ふん▼有限公司Mediatek Inc. 移動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のスケジューリングリクエストリソースを割り当てる方法
US9294230B2 (en) * 2012-07-02 2016-03-22 Intel Corporation Multiplexing of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and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acknowledgement information
US9509475B2 (en) * 2012-09-09 2016-11-2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WO2014183274A1 (en) * 2013-05-15 2014-11-2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bs for identifying ue transmits sr, and method and ue for transmitting sr to bs
WO2015056947A1 (ko) * 2013-10-14 2015-04-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커버리지 개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10764912B2 (en) 2014-10-13 2020-09-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cheduling request modes for enhanced component carriers
US9775168B2 (en) * 2015-05-19 2017-09-2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ssigning resources for dedicated scheduling requests using MAC messages and related wireless terminals and base stations
CA2990574A1 (en) 2015-07-08 2017-01-12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CN106793105B (zh) 2016-08-26 2018-08-10 北京展讯高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和用户终端
US11251923B2 (en) * 2017-07-31 2022-02-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ACK/NACK and SR in short durations
CN109067512B (zh) * 2017-09-08 2019-09-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CN109757131B (zh) 2017-09-08 2021-07-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36856A1 (en) * 2011-04-20 2014-02-06 Dong Hyun Park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ceiving a control signal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095398A (zh) * 2011-11-04 2013-05-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3313368A (zh) * 2012-03-16 2013-09-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功率控制方法及用户设备
US20140036664A1 (en) * 2012-08-03 2014-02-06 Seunghee Han PERIODIC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PORTING FOR COORDINATED MULTIPOINT (CoMP) SYSTEMS
WO2017120183A1 (en) * 2016-01-06 2017-07-13 Intel IP Corporation Ul (uplink) control design for unlicensed spectrum
WO2017146751A1 (en) * 2016-02-24 2017-08-31 Intel IP Corporation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formats for 5g
CN110431905A (zh) * 2017-05-03 2019-11-08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终端和基站之间发送和接收调度请求的方法以及支持该方法的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TC, ITRI: "《Reusing PUCCH format 3 to multiplex CSI reports for DL CoMP》", 《3GPP TSG-RAN WG1 #70BIS,R1-124350 》 *
HUAWEI, HISILICON: "《PUCCH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HARQ-ACK and SR》",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9,R1-1706960》 *
SAMSUNG: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PUCCH with SR》",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9, R1-170801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7430542B2 (en) 2021-04-22
US20200137781A1 (en) 2020-04-30
EP3675573A1 (en) 2020-07-01
US11006438B2 (en) 2021-05-11
EP3675573B1 (en) 2022-03-30
CN109757131B (zh) 2021-07-16
BR112020004360A2 (pt) 2020-09-08
KR20200044959A (ko) 2020-04-29
CN110868277B (zh) 2020-10-27
ES2914273T3 (es) 2022-06-08
EP3675573A4 (en) 2020-09-09
WO2019047193A1 (zh) 2019-03-14
CN109757131A (zh) 2019-05-14
JP2020533863A (ja) 2020-11-19
JP7189207B2 (ja) 2022-12-13
KR102304385B1 (ko) 2021-09-17
RU2744508C1 (ru) 2021-03-11
AU2017430542A1 (en) 2020-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33041B (zh) 接收信息的方法及其装置和发送信息的方法及其装置
WO2020143732A1 (zh) 发送和接收反馈信道的方法以及装置
CN111954308B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0868277B (zh) 信号传输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CN104184540A (zh) D2d通信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15136646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2449436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4503618A (zh) 终端及通信方法
CN114788204B (zh) Harq进程的状态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5699645A (zh)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harq-ack的反馈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5002907A (zh) 一种资源调度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09067512B (zh) 信号传输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CN115804202A (zh)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3271179A (zh)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码本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10035548B (zh) 通信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12291035A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CN112399574B (zh) 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以及通信设备
CN116097825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5336215A (zh) Harq-ack码本的反馈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5336354A (zh) Harq-ack码本的反馈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5804188A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设备
CN113261365B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3852577B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3765642B (zh) Harq码本确定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8104169A (zh) 资源指示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