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63436A - 一种悬臂架设斜拉桥的辅助墩、边墩墩顶节段的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悬臂架设斜拉桥的辅助墩、边墩墩顶节段的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863436A CN110863436A CN201911252798.8A CN201911252798A CN110863436A CN 110863436 A CN110863436 A CN 110863436A CN 201911252798 A CN201911252798 A CN 201911252798A CN 110863436 A CN110863436 A CN 11086343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er
- crane
- erected
- girder
- auxiliar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recting or assembling bridge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11/00—Suspension or cable-stayed bridges
- E01D11/04—Cable-stayed bridge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recting or assembling bridges
- E01D21/10—Cantilevered erection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臂架设斜拉桥的辅助墩、边墩墩顶节段的施工方法,属于斜拉桥施工技术领域:本施工方法预先在辅助墩、边墩的墩顶安装临时垫块,接下来利用已架设梁与辅助墩、边墩之间的提升通道,采用架梁吊机在辅助墩、边墩的墩顶上吊放需要预先放置到位的上层梁、下层梁及腹杆,最后根据墩顶节段的安装顺序采用架梁吊机依次吊取上层梁、下层梁及腹杆进行对位安装。本方法无需设置水中临时墩,无需设置辅助墩墩旁托架,临时结构仅为边墩的墩旁托架、临时支架、临时垫块,且边墩的墩旁托架仅用于临时放置节段,不作为临时起顶使用,极大降低了墩旁托架的规模,降低了施工成本。本方法无合龙施工,梁段安装工序简单,施工精度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斜拉桥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悬臂架设斜拉桥的辅助墩、边墩墩顶节段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斜拉桥是缆索支承桥梁的一种,其将斜拉索两端分别锚固于塔和梁或其他载体上,形成塔、梁、索共同承载的结构体系。主梁以受压为主,受弯为辅:其以轴向受压的形式承受并传递斜拉索索力的水平力,同时以弯曲或扭转方式辅助缆索体系承担少部分外荷载。
为确保主跨侧梁段受力,斜拉桥体系特设辅助墩,用以承受辅助墩顶产生的负反力及负弯矩,因此辅助墩墩顶节段一般采用压重处理,较常规普通节段重。此外,受辅助墩墩身尺寸影响,辅助墩顶节段施工空间非常有限。
边墩墩顶节段临近引桥,其工期易受引桥梁部施工的影响;其次,边墩一般设置于岸边或滩地,河床高程较高水深较浅,不利于大型吊装设备站位。此外,边墩、辅助墩间净距一般偏小,无法满足大型吊装设备垂直水流方向站位要求。
基于以上原因,现有边墩、辅助墩墩顶梁段安装技术主要是:搭设水中临时墩及墩旁托架,在托架顶设拖拉设备,浮吊站位于辅助跨,将梁逐段提升至托架顶,纵移已拼装的钢梁。重复前述提升、纵移步骤,直至钢梁到达设计位置,调整钢梁空间位置,待辅助跨侧钢梁架设完成后,合龙边跨与辅助跨钢梁。
现有安装方法存在以下缺点:1、由于包括边墩、辅助墩墩顶节段在内的边跨钢桁梁单元均采用浮吊吊装,安装过程中浮吊须全过程配合施工,导致浮吊使用时间较长,增加了生产成本。2、钢桁梁单元的拼装需在边墩、辅助墩墩间设置多个临时墩、在边墩、辅助墩墩侧设置可临时起顶的墩旁托架,各临时墩、墩旁托架设计荷载较大,增加了生产成本。3、包括边墩、辅助墩墩顶节段在内的边跨钢梁采用了先顶推后合龙的施工方法,增加了起顶调整空间位置、合龙等工序,施工工序复杂,降低了施工速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架设边墩、辅助墩墩顶节段采用浮吊吊装,安装过程中浮吊须全过程配合施工,导致浮吊使用时间较长,增加了生产成本的不足,提供一种悬臂架设斜拉桥的辅助墩、边墩墩顶节段的施工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悬臂架设斜拉桥的辅助墩墩顶节段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预先在辅助墩的墩顶安装第一临时垫块,在第一临时垫块上吊放第一上层梁;
架梁吊机从水面运输船上吊取第一下层梁,并将第一下层梁与已架设梁对位安装;
架梁吊机从第一临时垫块上吊取第一上层梁,并将第一上层梁与已架设梁对位安装;
利用浮吊吊取第二下层梁,并将第二下层梁吊放在第一临时垫块上;
架梁吊机朝辅助墩方向移动一个节段,吊取第一临时垫块上的第二下层梁,并将第二下层梁与第一下层梁对位安装;
架梁吊机变幅,从辅助墩背面吊取第二上层梁,并将第二上层梁与第一上层梁对位安装。
优选方案,所述预先在辅助墩的墩顶安装第一临时垫块,在第一临时垫块上吊放第一上层梁,具体为:
在已架设梁架设至距辅助墩的墩顶相差两个节段时,预先在辅助墩的墩顶安装第一临时垫块,采用架梁吊机预先提升第一上层梁,并将第一上层梁放置在第一临时垫块上。
优选方案,所述架梁吊机从水面运输船上吊取第一下层梁,并将第一下层梁与已架设梁对位安装,具体为:
架梁吊机从水面运输船上一同吊取第一下层梁和第一腹杆,并将第一下层梁与已架设梁对位安装,采用汽车吊辅助吊取第一腹杆,将第一腹杆安装在第一下层梁上。
优选方案,架梁吊机朝辅助墩方向移动一个节段,吊取第一临时垫块上的第二下层梁,并将第二下层梁与第一下层梁对位安装,具体为:
架梁吊机朝辅助墩方向移动一个节段,从第二下层梁上吊取第二腹杆,并将第二腹杆安装在第二下层梁上,架梁吊机吊取第一临时垫块上的第二下层梁,并将第二下层梁与第一下层梁对位安装,第二腹杆与第一上层梁对位安装。
优选方案,架梁吊机变幅,从辅助墩背面吊取第二上层梁,并将第二上层梁与第一上层梁对位安装,具体为:
架梁吊机变幅,从辅助墩背面的水面运输船上吊取第二上层梁,架梁吊机收幅将第二上层梁分别与第一上层梁、第二腹杆对位安装。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悬臂架设斜拉桥的边墩墩顶节段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预先在边墩的墩顶安装第二临时垫块,在边墩的侧面安装墩旁托架;
在第二临时垫块及墩旁托架上至下而上依次叠放第四下层梁、第四上层梁及第三上层梁;
架梁吊机从水面运输船上吊取第三下层梁,并将第三下层梁与已架设梁对位安装;
架梁吊机从第二临时垫块及墩旁托架上吊取第三上层梁,并将第三上层梁与已架设梁对位安装;
架梁吊机朝边墩方向移动设定长度,从第二临时垫块及墩旁托架上吊取第四上层梁,并将第四上层梁转移至边墩引桥的桥面上;
架梁吊机从第二临时垫块及墩旁托架上吊取第四下层梁,并将第四下层梁与第三下层梁对位安装;
架梁吊机再次吊取边墩引桥的桥面上的第四上层梁,并将第四上层梁与第三上层梁对位安装。
优选方案,所述在第二临时垫块及墩旁托架上至下而上依次叠放第四下层梁、第四上层梁及第三上层梁,具体为:
在已架设梁架设至距边墩的墩顶相差两个节段时,架梁吊机站位于已架设梁梁端,在第二临时垫块及墩旁托架上,至下而上依次叠放第四下层梁、第四上层梁及第三上层梁,其中,第四腹杆平放于第四下层梁上,第四下层梁与第四上层梁之间通过第一临时支架支撑,第四上层梁与第三上层梁之间通过第二临时支架支撑。
优选方案,所述架梁吊机从水面运输船上吊取第三下层梁,并将第三下层梁与已架设梁对位安装,具体为:
架梁吊机后退四分之一节段,架梁吊机从水面运输船上一同吊取第三下层梁和第三腹杆,并将第三下层梁与已架设梁对位安装,采用汽车吊辅助吊取第三腹杆,将第三腹杆安装在第三下层梁上。
优选方案,所述架梁吊机从第二临时垫块及墩旁托架上吊取第四下层梁,并将第四下层梁与第三下层梁对位安装,具体为:
汽车吊辅助吊取第四腹杆,将第四腹杆安装在第四下层梁上,架梁吊机从第二临时垫块及墩旁托架上吊取第四下层梁,并将第四下层梁与第三下层梁对位安装,将第四腹杆与第三上层梁对位安装。
优选方案,所述架梁吊机再次吊取边墩引桥的桥面上的第四上层梁,并将第四上层梁与第三上层梁对位安装,具体为:
架梁吊机变幅,从边墩引桥的桥面上再次吊取第四上层梁,架梁吊机收幅将第四上层梁与第三上层梁对位安装。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本发明的一种悬臂架设斜拉桥的辅助墩、边墩墩顶节段的施工方法,本方法全程仅需浮吊辅助一次,即可完成全部梁段架设,起重设备利用了既有的架梁吊机,降低了施工成本。本方法无需设置水中临时墩,无需设置辅助墩墩旁托架,临时结构仅为边墩的墩旁托架、临时支架、临时垫块,且边墩的墩旁托架仅用于临时放置节段,不作为临时起顶使用,极大降低了墩旁托架的规模,降低了施工成本。本方法无合龙施工,梁段安装工序简单,施工精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6的辅助墩墩顶节段步骤1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6的辅助墩墩顶节段步骤2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6的辅助墩墩顶节段步骤3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6的辅助墩墩顶节段步骤4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6的辅助墩墩顶节段步骤5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6的辅助墩墩顶节段步骤6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6的辅助墩墩顶节段步骤7状态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6的辅助墩墩顶节段步骤8状态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12的边墩墩顶节段步骤1状态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12的边墩墩顶节段步骤2状态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12的边墩墩顶节段步骤3状态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12的边墩墩顶节段步骤4状态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12的边墩墩顶节段步骤5状态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12的边墩墩顶节段步骤7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
11-辅助墩,12-边墩,13-已架设梁,14-水面运输船,15-边墩引桥;
21-架梁吊机,22-浮吊,23-汽车吊;
31-第一上层梁,32-第一下层梁,33-第一腹杆,34-第二下层梁,35-第二腹杆,36-第二上层梁。
41-第一临时垫块,42-第二临时垫块,43-墩旁托架,44-第一临时支架,45-第二临时支架;
51-第四下层梁、52-第四腹杆,53-第四上层梁,54-第三上层梁,55-第三下层梁,56-第三腹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中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需要指出的是,所有附图均为示例性的表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悬臂架设斜拉桥的辅助墩墩顶节段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参见图1所示,预先在辅助墩11的墩顶安装第一临时垫块41,架梁吊机21在第一临时垫块41上吊放第一上层梁31。本步骤预先采用架梁吊机21将第一上层梁31吊放在辅助墩11的墩顶的第一临时垫块41上待用,避免第一下层梁32与已架设梁13对位安装后封堵了已架设梁13与辅助墩11之间的提升通道,提前将第一上层梁31吊放在辅助墩11的墩顶的第一临时垫块41上待用后,能够避免使用成本较高的浮吊22吊装。同时浮吊22吊装易受涌浪的干扰,影响辅助墩11的墩顶节段的对位安装,采用架梁吊机21对位安装辅助墩11的墩顶节段能够提高对位安装精度。
步骤2、参见图2所示,架梁吊机21从水面运输船14上按常规方法吊取第一下层梁32,并将第一下层梁32与已架设梁13对位安装。
步骤3、参见图4所示,架梁吊机21从第一临时垫块41上吊取第一上层梁31,并将第一上层梁31与已架设梁13对位安装。
步骤4、参见图5所示,利用浮吊22吊取第二下层梁34,并将第二下层梁34吊放在第一临时垫块41上。由于第一下层梁32已经与已架设梁13对位安装,第一下层梁32与辅助墩11之间通道变窄,无法使用架梁吊机21从第一下层梁32与辅助墩11之间通道中向上提升第二下层梁34。因此本步骤使用浮吊22辅助吊取第二下层梁34,将第二下层梁34吊放在第一临时垫块41上。
步骤5、参见图7所示,架梁吊机21朝辅助墩11方向移动一个节段,吊取第一临时垫块41上的第二下层梁34,并将第二下层梁34与第一下层梁32对位安装。
步骤6、参见图8所示架梁吊机21变幅,从辅助墩11背面吊取第二上层梁36,并将第二上层梁36与第一上层梁31对位安装。
实施例2
参见图1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悬臂架设斜拉桥的辅助墩墩顶节段的施工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已架设梁13架设至距辅助墩11的墩顶相差两个节段时,预先在辅助墩11的墩顶安装第一临时垫块41,采用架梁吊机21预先提升第一上层梁31,并将第一上层梁31放置在第一临时垫块41上。
实施例3
参见图3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悬臂架设斜拉桥的辅助墩墩顶节段的施工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步骤2和步骤3之间还包括步骤:架梁吊机21从水面运输船14上一同吊取第一下层梁32和第一腹杆33,并将第一下层梁32与已架设梁13对位安装,采用汽车吊23辅助吊取第一腹杆33,将第一腹杆33安装在第一下层梁32上。
实施例4
参见图6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悬臂架设斜拉桥的辅助墩墩顶节段的施工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步骤4和步骤5之间还包括步骤:架梁吊机21朝辅助墩11方向移动一个节段,从第二下层梁34上吊取第二腹杆35,并将第二腹杆35安装在第二下层梁34上,架梁吊机21吊取第一临时垫块41上的第二下层梁34,并将第二下层梁34与第一下层梁32对位安装,第二腹杆35与第一上层梁31对位安装。
实施例5
参见图8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悬臂架设斜拉桥的辅助墩墩顶节段的施工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架梁吊机21变幅,即架梁吊机21的吊臂向前倾斜越过辅助墩11,从辅助墩11背面的水面运输船14上吊取第二上层梁36,架梁吊机21收幅,即架梁吊机21的吊臂向上倾斜回到辅助墩11正面,将第二上层梁36分别与第一上层梁31、第二腹杆35对位安装。
实施例6
作为较佳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悬臂架设斜拉桥的辅助墩墩顶节段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参见图1所示,在已架设梁13悬臂架设至距辅助墩11的墩顶正上方相差两个节段时,预先在辅助墩11的墩顶安装第一临时垫块41;采用架梁吊机21预先从水面运输船14上提升第一上层梁31,并将第一上层梁31放置在第一临时垫块41上。
步骤2、参见图2所示,架梁吊机21从水面运输船14上一同吊取第一下层梁32和第一腹杆33,并将第一下层梁32与已架设梁13对位安装。为了确保提升安全,此步骤第一腹杆33并不与第一下层梁32安装,第一腹杆33放置在第一下层梁32上一同被架梁吊机21吊取到设定位置。
步骤3、参见图3所示,采用汽车吊23辅助吊取第一腹杆33,第一腹杆33为与第一下层梁32连接的前斜杆,将第一腹杆33安装在第一下层梁32上。
步骤4、参见图4所示,架梁吊机21从第一临时垫块41上吊取第一上层梁31,并将第一上层梁31分别与第一腹杆33、已架设梁13对位安装。
步骤5、参见图5所示,利用浮吊22预先吊取第二下层梁34,并将第二下层梁34吊放在第一临时垫块41上。由于第一下层梁32与辅助墩11之间通道的限制,无法使用架梁吊机21从第一下层梁32与辅助墩11之间通道内向上提升第二下层梁34。因此本步骤使用浮吊22辅助吊取第二下层梁34,将第二下层梁34吊放在第一临时垫块41上。
步骤6、参见图6所示,架梁吊机21朝辅助墩11的方向移动一个节段,架梁吊机21站位在第一上层梁31的上方。架梁吊机21从第二下层梁34上吊取第二腹杆35,第二腹杆35包括与第二下层梁34连接的竖杆和前斜杆,并将第二腹杆35安装在第二下层梁34上。
步骤7、参见图7所示,架梁吊机21吊取第一临时垫块41上的第二下层梁34,并将第二下层梁34与第一下层梁32对位安装。
步骤8、参见图8所示,架梁吊机21变幅,即架梁吊机21的吊臂向前倾斜越过辅助墩11,从辅助墩11背面的水面运输船14上吊取第二上层梁36,架梁吊机21收幅,即架梁吊机21的吊臂向上倾斜回到辅助墩11正面,将第二上层梁36分别与第一上层梁31、第二腹杆35对位安装。
实施例7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悬臂架设斜拉桥的边墩墩顶节段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参见图9所示,预先在边墩12的墩顶安装第二临时垫块42,在边墩12的侧面安装墩旁托架43。本步骤安装第二临时垫块42和墩旁托架43用于叠放第四下层梁51、第四上层梁53及第三上层梁54。
步骤2、参见图9所示,在第二临时垫块42及墩旁托架43上至下而上依次叠放第四下层梁51、第四上层梁53及第三上层梁54。本步骤在安装第三下层梁55之前,已架设梁13与边墩12之间有提升通道,使用架梁吊机21将第四下层梁51、第四上层梁53及第三上层梁54叠放在第二临时垫块42及墩旁托架43上,防止第三下层梁55与已架设梁13对位安装后封闭该提升通道,避免使用成本较高的浮吊22吊装。同时浮吊22吊装易受涌浪的干扰,影响边墩12的墩顶节段的对位安装,采用架梁吊机21对位安装边墩12的墩顶节段能够提高对位安装精度。
步骤2、参见图10所示,架梁吊机21从水面运输船14上按常规方法吊取第三下层梁55,并将第三下层梁55与已架设梁13对位安装。
步骤3、参见图11所示,架梁吊机21从第二临时垫块42及墩旁托架43上吊取第三上层梁54,并将第三上层梁54与已架设梁13对位安装。
步骤4、参见图12所示,架梁吊机21朝边墩12方向移动一个节段,从第二临时垫块42及墩旁托架43上吊取第四上层梁53,并将第四上层梁53转移至边墩引桥15的桥面上。
步骤5、参见图13所示,架梁吊机21从第二临时垫块42及墩旁托架43上吊取第四下层梁51,并将第四下层梁51与第三下层梁55对位安装。
步骤6、参见图14所示,架梁吊机21再次吊取边墩引桥15的桥面上的第四上层梁53,并将第四上层梁53与第三上层梁54对位安装。
实施例8
参见图9所示,在实施例7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悬臂架设斜拉桥的边墩墩顶节段的施工方法与实施例7的区别在于:在已架设梁13架设至距边墩12的墩顶正上方相差两个节段时,架梁吊机21站位于已架设梁13梁端。在安装第三下层梁55之前,采用架梁吊机21预先在第二临时垫块42及墩旁托架43上,至下而上以搭积木的方式依次叠放第四下层梁51、第四上层梁53及第三上层梁54;其中,第四腹杆52平放于第四下层梁51上。为了保证叠放的稳定性,第四下层梁51与第四上层梁53之间通过第一临时支架44支撑,第四上层梁53与第三上层梁54之间通过第二临时支架45支撑。
本步骤在安装第三下层梁55之前,已架设梁13与边墩12之间有提升通道,使用架梁吊机21预先将第四下层梁51、第四腹杆52、第四上层梁53及第三上层梁54叠放在第二临时垫块42及墩旁托架43上,防止第三下层梁55与已架设梁13对位安装后封闭该提升通道,避免使用成本较高的浮吊22吊装。
实施例9
参见图10所示,在实施例7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悬臂架设斜拉桥的边墩墩顶节段的施工方法与实施例7的区别在于:架梁吊机21后退四分之一节段,架梁吊机21从水面运输船14上一同吊取第三下层梁55和第三腹杆56,并将第三下层梁55与已架设梁13对位安装,采用汽车吊23辅助吊取第三腹杆56,将第三腹杆56安装在第三下层梁55上。
实施例10
参见图13所示,在实施例7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悬臂架设斜拉桥的边墩墩顶节段的施工方法与实施例7的区别在于:汽车吊23辅助吊取第四腹杆52,将第四腹杆52安装在第四下层梁51上,架梁吊机21从第二临时垫块42及墩旁托架(43)上吊取第四下层梁51,并将第四下层梁51与第三下层梁55对位安装,将第四腹杆52与第三上层梁54对位安装。
实施例11
参见图14所示,在实施例7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悬臂架设斜拉桥的边墩墩顶节段的施工方法与实施例7的区别在于:架梁吊机21变幅,即架梁吊机21的吊臂向边墩引桥15方向倾斜,从边墩引桥15的桥面上再次吊取第四上层梁53,架梁吊机21收幅,即架梁吊机21的吊臂向上倾斜,将第四上层梁53分别与第四腹杆52、第三上层梁54对位安装。
实施例12
作为较佳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悬臂架设斜拉桥的边墩墩顶节段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参见图9所示,预先在边墩12的墩顶安装第二临时垫块42,在边墩12的侧面安装墩旁托架43。在已架设梁13架设至距边墩12的墩顶正上方相差两个节段时,架梁吊机21站位于已架设梁13梁端。在安装第三下层梁55之前,采用架梁吊机21预先在第二临时垫块42及墩旁托架43上,至下而上以搭积木的方式依次叠放第四下层梁51、第四上层梁53及第三上层梁54;其中,第四腹杆52平放于第四下层梁51上。为了保证叠放的稳定性,第四下层梁51与第四上层梁53之间通过第一临时支架44支撑,第四上层梁53与第三上层梁54之间通过第二临时支架45支撑。
本步骤意义在于:在安装第三下层梁55之前,已架设梁13与边墩12之间有提升通道,使用架梁吊机21将第四下层梁51、第四腹杆52、第四上层梁53及第三上层梁54叠放在第二临时垫块42及墩旁托架43上,防止第三下层梁55与已架设梁13对位安装后封闭该提升通道,避免使用成本较高的浮吊22吊装。
步骤2、参见图10所示,架梁吊机21后退四分之一节段,站位于已架设梁13正上方,架梁吊机21从水面运输船14上一同吊取第三下层梁55和第三腹杆56,第三腹杆56为与第三下层梁55连接的前斜杆。为了确保提升安全,此步骤第三腹杆56并不与第三下层梁55安装,第三腹杆56放置在第三下层梁55上一同被架梁吊机21吊取到设定位置,并将第三下层梁55与已架设梁13对位安装。
步骤3、参见图11所示,架梁吊机21从第二临时垫块42及墩旁托架43上吊取第三上层梁54,为安装第三腹杆56提供作业空间,采用汽车吊23辅助吊取第三腹杆56,将第三腹杆56安装在第三下层梁55上,将第三上层梁54分别与第三腹杆56、已架设梁13对位安装。
步骤4、参见图12所示,架梁吊机21朝边墩12方向移动四分之三个节段长度,站位于第三上层梁54正上方;架梁吊机21从第二临时垫块42及墩旁托架43上吊取第四上层梁53,并将第四上层梁53转移至边墩引桥15的桥面上。
步骤5、参见图13所示,汽车吊23辅助吊取第四腹杆52,第四腹杆52包括与第四下层梁51连接的竖杆和后斜杆,将第四腹杆52安装在第四下层梁51上。
步骤6、架梁吊机21从第二临时垫块42及墩旁托架43上吊取第四下层梁51,并将第四下层梁51与第三下层梁55对位安装,第四腹杆52与第三上层梁54对位安装。
步骤7、参见图14所示,架梁吊机21变幅,即架梁吊机21的吊臂向边墩引桥15方向倾斜,从边墩引桥15的桥面上再次吊取第四上层梁53,架梁吊机21收幅,即架梁吊机21的吊臂向上倾斜,将第四上层梁53分别与第四腹杆52、第三上层梁54对位安装。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倘若这些修改和变型在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这些修改和变型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中未详细描述的内容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10)
1.一种悬臂架设斜拉桥的辅助墩墩顶节段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预先在辅助墩(11)的墩顶安装第一临时垫块(41),在第一临时垫块(41)上吊放第一上层梁(31);
架梁吊机(21)从水面运输船(14)上吊取第一下层梁(32),并将第一下层梁(32)与已架设梁(13)对位安装;
架梁吊机(21)从第一临时垫块(41)上吊取第一上层梁(31),并将第一上层梁(31)与已架设梁(13)对位安装;
利用浮吊(22)吊取第二下层梁(34),并将第二下层梁(34)吊放在第一临时垫块(41)上;
架梁吊机(21)朝辅助墩(11)方向移动一个节段,吊取第一临时垫块(41)上的第二下层梁(34),并将第二下层梁(34)与第一下层梁(32)对位安装;
架梁吊机(21)变幅,从辅助墩(11)背面吊取第二上层梁(36),并将第二上层梁(36)与第一上层梁(31)对位安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臂架设斜拉桥的辅助墩墩顶节段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先在辅助墩(11)的墩顶安装第一临时垫块(41),在第一临时垫块(41)上吊放第一上层梁(31),具体为:
在已架设梁(13)架设至距辅助墩(11)的墩顶相差两个节段时,预先在辅助墩(11)的墩顶安装第一临时垫块(41),采用架梁吊机(21)预先提升第一上层梁(31),并将第一上层梁(31)放置在第一临时垫块(41)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臂架设斜拉桥的辅助墩墩顶节段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架梁吊机(21)从水面运输船(14)上吊取第一下层梁(32),并将第一下层梁(32)与已架设梁(13)对位安装,具体为:
架梁吊机(21)从水面运输船(14)上一同吊取第一下层梁(32)和第一腹杆(33),并将第一下层梁(32)与已架设梁(13)对位安装,采用汽车吊(23)辅助吊取第一腹杆(33),将第一腹杆(33)安装在第一下层梁(32)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臂架设斜拉桥的辅助墩墩顶节段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架梁吊机(21)朝辅助墩(11)方向移动一个节段,吊取第一临时垫块(41)上的第二下层梁(34),并将第二下层梁(34)与第一下层梁(32)对位安装,具体为:
架梁吊机(21)朝辅助墩(11)方向移动一个节段,从第二下层梁(34)上吊取第二腹杆(35),并将第二腹杆(35)安装在第二下层梁(34)上,架梁吊机(21)吊取第一临时垫块(41)上的第二下层梁(34),并将第二下层梁(34)与第一下层梁(32)对位安装,第二腹杆(35)与第一上层梁(31)对位安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臂架设斜拉桥的辅助墩墩顶节段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架梁吊机(21)变幅,从辅助墩(11)背面吊取第二上层梁(36),并将第二上层梁(36)与第一上层梁(31)对位安装,具体为:
架梁吊机(21)变幅,从辅助墩(11)背面的水面运输船(14)上吊取第二上层梁(36),架梁吊机(21)收幅将第二上层梁(36)分别与第一上层梁(31)、第二腹杆(35)对位安装。
6.一种悬臂架设斜拉桥的边墩墩顶节段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预先在边墩(12)的墩顶安装第二临时垫块(42),在边墩(12)的侧面安装墩旁托架(43);
在第二临时垫块(42)及墩旁托架(43)上至下而上依次叠放第四下层梁(51)、第四上层梁(53)及第三上层梁(54);
架梁吊机(21)从水面运输船(14)上吊取第三下层梁(55),并将第三下层梁(55)与已架设梁(13)对位安装;
架梁吊机(21)从第二临时垫块(42)及墩旁托架(43)上吊取第三上层梁(54),并将第三上层梁(54)与已架设梁(13)对位安装;
架梁吊机(21)朝边墩(12)方向移动设定长度,从第二临时垫块(42)及墩旁托架(43)上吊取第四上层梁(53),并将第四上层梁(53)转移至边墩引桥(15)的桥面上;
架梁吊机(21)从第二临时垫块(42)及墩旁托架(43)上吊取第四下层梁(51),并将第四下层梁(51)与第三下层梁(55)对位安装;
架梁吊机(21)再次吊取边墩引桥(15)的桥面上的第四上层梁(53),并将第四上层梁(53)与第三上层梁(54)对位安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悬臂架设斜拉桥的边墩墩顶节段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在第二临时垫块(42)及墩旁托架(43)上至下而上依次叠放第四下层梁(51)、第四上层梁(53)及第三上层梁(54),具体为:
在已架设梁(13)架设至距边墩(12)的墩顶相差两个节段时,架梁吊机(21)站位于已架设梁(13)梁端,在第二临时垫块(42)及墩旁托架(43)上,至下而上依次叠放第四下层梁(51)、第四上层梁(53)及第三上层梁(54),其中,第四腹杆(52)平放于第四下层梁(51)上,第四下层梁(51)与第四上层梁(53)之间通过第一临时支架(44)支撑,第四上层梁(53)与第三上层梁(54)之间通过第二临时支架(45)支撑。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悬臂架设斜拉桥的边墩墩顶节段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架梁吊机(21)从水面运输船(14)上吊取第三下层梁(55),并将第三下层梁(55)与已架设梁(13)对位安装,具体为:
架梁吊机(21)后退四分之一节段,架梁吊机(21)从水面运输船(14)上一同吊取第三下层梁(55)和第三腹杆(56),并将第三下层梁(55)与已架设梁(13)对位安装,采用汽车吊(23)辅助吊取第三腹杆(56),将第三腹杆(56)安装在第三下层梁(55)上。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悬臂架设斜拉桥的边墩墩顶节段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架梁吊机(21)从第二临时垫块(42)及墩旁托架(43)上吊取第四下层梁(51),并将第四下层梁(51)与第三下层梁(55)对位安装,具体为:
汽车吊(23)辅助吊取第四腹杆(52),将第四腹杆(52)安装在第四下层梁(51)上,架梁吊机(21)从第二临时垫块(42)及墩旁托架(43)上吊取第四下层梁(51),并将第四下层梁(51)与第三下层梁(55)对位安装,将第四腹杆(52)与第三上层梁(54)对位安装。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悬臂架设斜拉桥的边墩墩顶节段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架梁吊机(21)再次吊取边墩引桥(15)的桥面上的第四上层梁(53),并将第四上层梁(53)与第三上层梁(54)对位安装,具体为:
架梁吊机(21)变幅,从边墩引桥(15)的桥面上再次吊取第四上层梁(53),架梁吊机(21)收幅将第四上层梁(53)与第三上层梁(54)对位安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252798.8A CN110863436A (zh) | 2019-12-09 | 2019-12-09 | 一种悬臂架设斜拉桥的辅助墩、边墩墩顶节段的施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252798.8A CN110863436A (zh) | 2019-12-09 | 2019-12-09 | 一种悬臂架设斜拉桥的辅助墩、边墩墩顶节段的施工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863436A true CN110863436A (zh) | 2020-03-06 |
Family
ID=69657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252798.8A Pending CN110863436A (zh) | 2019-12-09 | 2019-12-09 | 一种悬臂架设斜拉桥的辅助墩、边墩墩顶节段的施工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863436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709146A (zh) * | 2020-12-28 | 2021-04-27 | 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连续钢桁梁架设施工方法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244872A1 (en) * | 1973-09-24 | 1975-04-18 | Gecti | Method of constructing road bridges - involves cantilevering shorts sections joined by tensioned bars |
US5896609A (en) * | 1997-11-21 | 1999-04-27 | Lin; Wei-Hwang | Safety method of construction a prestressed cable-stay bridge |
CN101487233A (zh) * | 2009-03-03 | 2009-07-22 | 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大跨径钢箱梁斜拉桥临时墩墩顶梁段的安装方法 |
CN101509229A (zh) * | 2009-03-31 | 2009-08-19 | 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大跨径钢箱梁斜拉桥边跨梁段无搁梁支架施工的方法 |
CN102535343A (zh) * | 2012-02-02 | 2012-07-04 | 中铁大桥局股份有限公司 | 钢桁梁斜拉桥主塔墩顶钢梁架设方法 |
CN104594201A (zh) * | 2014-12-16 | 2015-05-06 |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单侧墩旁托架架设墩顶钢梁的方法 |
CN104652283A (zh) * | 2015-01-09 | 2015-05-27 | 中铁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 | 斜拉桥钢主梁架梁吊机对称拼装的异步拼装施工方法 |
CN204530506U (zh) * | 2014-12-26 | 2015-08-05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边跨合拢装置 |
CN105256728A (zh) * | 2015-09-02 | 2016-01-20 |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斜拉桥中华伦式钢桁梁的悬臂架设方法 |
CN105484163A (zh) * | 2015-12-23 | 2016-04-13 | 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斜拉桥辅助墩墩顶节段先梁后墩施工方法 |
-
2019
- 2019-12-09 CN CN201911252798.8A patent/CN11086343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244872A1 (en) * | 1973-09-24 | 1975-04-18 | Gecti | Method of constructing road bridges - involves cantilevering shorts sections joined by tensioned bars |
US5896609A (en) * | 1997-11-21 | 1999-04-27 | Lin; Wei-Hwang | Safety method of construction a prestressed cable-stay bridge |
CN101487233A (zh) * | 2009-03-03 | 2009-07-22 | 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大跨径钢箱梁斜拉桥临时墩墩顶梁段的安装方法 |
CN101509229A (zh) * | 2009-03-31 | 2009-08-19 | 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大跨径钢箱梁斜拉桥边跨梁段无搁梁支架施工的方法 |
CN102535343A (zh) * | 2012-02-02 | 2012-07-04 | 中铁大桥局股份有限公司 | 钢桁梁斜拉桥主塔墩顶钢梁架设方法 |
CN104594201A (zh) * | 2014-12-16 | 2015-05-06 |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单侧墩旁托架架设墩顶钢梁的方法 |
CN204530506U (zh) * | 2014-12-26 | 2015-08-05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边跨合拢装置 |
CN104652283A (zh) * | 2015-01-09 | 2015-05-27 | 中铁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 | 斜拉桥钢主梁架梁吊机对称拼装的异步拼装施工方法 |
CN105256728A (zh) * | 2015-09-02 | 2016-01-20 |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斜拉桥中华伦式钢桁梁的悬臂架设方法 |
CN105484163A (zh) * | 2015-12-23 | 2016-04-13 | 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斜拉桥辅助墩墩顶节段先梁后墩施工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周外男等: "芜湖长江公铁大桥主桥钢梁架设方案", 《桥梁建设》 * |
季文玉等: "《铁路桥梁施工》", 29 February 2012, 中国铁道出版社 *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709146A (zh) * | 2020-12-28 | 2021-04-27 | 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连续钢桁梁架设施工方法 |
CN112709146B (zh) * | 2020-12-28 | 2022-10-14 | 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连续钢桁梁架设施工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042769B (zh) | 一种组合梁斜拉桥辅助跨全悬臂拼装施工方法 | |
CN102936899B (zh) | 借助桥墩支撑架安装钢围堰的方法 | |
CN112695696A (zh) | 一种高桩码头上部结构一体化施工装备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5648914B (zh) | 一种中小型钢桁系杆拱桥的施工方法 | |
CN110863436A (zh) | 一种悬臂架设斜拉桥的辅助墩、边墩墩顶节段的施工方法 | |
CN202658590U (zh) | 整体装配式钻孔平台 | |
CN102852095A (zh) | 一种桥梁预制墩台多功能吊装系统及施工步骤 | |
JPH08311818A (ja) | 建造物のクライミング式リフトアップ工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 |
CN113511597B (zh) | 门框组件的吊装方法及吊装系统 | |
CN113026563B (zh) | 一种悬索桥高低位移梁栈桥吊装钢梁设施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5329670U (zh) | 一种高桩码头上部结构一体化施工装备 | |
CN111254832B (zh) | 一种斜拉桥钢主梁长节段整体吊装合龙方法及系统 | |
CN113494127A (zh) | 一种用于大跨度空腹连廊钢平台分层提升的施工方法 | |
CN112359729A (zh) | 单孔大跨径钢箱梁跨地铁步履式顶推施工工法 | |
CN111608085A (zh) | 一种全焊钢桁梁渡槽架设方法 | |
CN217378620U (zh) | 一种智能架桥系统 | |
CN114086482B (zh) | 一种悬索桥钢梁架设方法 | |
CN113106866B (zh) | 主梁的配重式安装方法 | |
RU2259453C2 (ru) | Способ сооружения резервуаров с купольной крышей методом подращивания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 |
CN214783346U (zh) | 主梁的配重式安装系统 | |
JP2003120037A (ja) | 高層建物の建設揚重システム | |
KR101028869B1 (ko) | 교량의 프리캐스트 세그먼트 측경간 가설장치 | |
CN214993124U (zh) | 一种下承式系杆拱桥的提升机构 | |
CN218757044U (zh) | 一种可调节的跨河道钢桥悬臂梁安装装置 | |
CN216549362U (zh) | 一种基坑上方构件的拼装吊装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3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