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59518A - 锅具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锅具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59518A
CN110859518A CN201811237336.4A CN201811237336A CN110859518A CN 110859518 A CN110859518 A CN 110859518A CN 201811237336 A CN201811237336 A CN 201811237336A CN 110859518 A CN110859518 A CN 1108595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t
resin layer
peek resin
cookware
pee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3733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59518B (zh
Inventor
曹达华
李洪伟
钟春发
黄宇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PCT/CN2019/09308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WO2020042738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8595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595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595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595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02Selection of specific materials, e.g. heavy bottoms with copper inlay or with insulating inlay
    • A47J36/025Vessels with non-stick features, e.g. coat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02Construction of cooking-vessels; Method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king-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02Selection of specific materials, e.g. heavy bottoms with copper inlay or with insulating inlay
    • A47J36/04Selection of specific materials, e.g. heavy bottoms with copper inlay or with insulating inlay the materials being non-metalli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锅具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锅具包括:锅具本体;不粘涂层,所述不粘涂层包括PEEK树脂层,所述锅具本体的锅沿的至少部分上形成所述不粘涂层。该锅具通过在锅具本体的锅沿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包含PEEK树脂层的不粘涂层,可以保证锅具与密封圈的良好密封,从而提高锅具的烹饪效果。

Description

锅具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活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锅具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的不粘内胆都是采用在锅体内表面喷涂氟树脂或者陶瓷不粘涂料,但内胆喷涂这些不粘涂层后,表面的粗糙度不够,煮饭时,气泡都往锅的内壁移动,从而导致煮饭时的平整度较差,中间有凹坑;同时,煮饭时,气泡往锅壁移动,导致沸腾不均匀,煮饭产生的沸腾孔很少,从而米饭中间和边缘品质差异较大,同时现有的烹饪器具例如电饭煲或压力锅等煮饭机器容易出现密封圈漏气的问题,从而影响煮饭品质,同时带来安全隐患。
因此,现有的锅具有待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锅具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该锅具通过在锅具本体的锅沿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包含PEEK树脂层的不粘涂层,可以保证锅具与密封圈的良好密封,从而提高锅具的烹饪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锅具。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锅具包括:
锅具本体;
不粘涂层,所述不粘涂层包括PEEK树脂层,所述锅具本体的锅沿的至少部分上形成所述不粘涂层。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锅具通过在锅具本体的锅沿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包括PEEK树脂层的不粘涂层,可以保证锅具与密封圈的良好密封,从而提高煮饭品质。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锅具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形成在所述锅沿上的所述不粘涂层中PEEK树脂层的厚度为10~20微米。由此,可以保证锅具密封,从而提高锅具的烹饪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形成在所述锅沿上的所述PEEK树脂层的凸点厚度为小于8微米。由此能够保证锅沿处不能形成凹凸结构的PEEK树脂层,从而提高锅具密封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形成在所述锅沿上的所述不粘涂层中的PEEK树脂层中PEEK树脂含量不低于40wt%。由此,使得锅沿处不能形成凹凸结构的PEEK树脂层,从而提高锅具密封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锅具本体的至少一部分内表面上形成所述不粘涂层,并且形成在所述锅具本体内表面的所述不粘涂层中PEEK树脂层具有凹凸结构。由此,可以提高锅具的烹饪效果和使用寿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PEEK树脂层中PEEK树脂含量不低于70wt%。由此,可以保证在锅具本体内表面形成凹凸结构的PEEK树脂层。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形成在所述锅具本体内表面上的所述PEEK树脂层的厚度为30~120微米,优选50~90微米。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锅具的使用寿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形成在所述锅具本体内表面上的所述PEEK树脂层凸点厚度为10~70微米。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锅具的烹饪效果和使用寿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形成在所述锅具本体内表面上的所述PEEK树脂层上相邻两个所述凸点的距离为0.1~3mm。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锅具的烹饪效果和使用寿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不粘涂层进一步包括第一氟树脂层,所述第一氟树脂层形成在所述PEEK树脂层的至少一部分上。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锅具的使用寿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氟树脂层的厚度为8~12微米。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锅具的使用寿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形成在所述锅具本体内表面上的所述第一氟树脂层具有凹凸结构,并且所述第一氟树脂层的波峰与所述PEEK树脂层的波峰相对,所述第一氟树脂层的波谷与所述PEEK树脂层的波谷相对。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锅具的使用寿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不粘涂层进一步包括第二氟树脂层,所述第二氟树脂层形成在所述第一氟树脂层的至少一部分上。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锅具的使用寿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氟树脂层的厚度为8~12微米。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锅具的使用寿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形成在所述锅具本体内表面上的所述第二氟树脂层具有凹凸结构,并且所述第二氟树脂层的波峰与所述第一氟树脂层的波峰相对,所述第二氟树脂层的波谷与所述第一氟树脂层的波谷相对。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锅具的使用寿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形成在所述锅具本体内表面底部的所述不粘涂层厚度大于所述锅具本体内表面侧壁上的所述不粘涂层的厚度。由此,可以显著提高锅具的烹饪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形成在所述锅具本体内表面底部的所述不粘涂层厚度为50~300微米。由此,可以显著提高锅具的使用寿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形成在所述锅具本体内表面侧壁上的所述不粘涂层的厚度为13~40微米。由此,可以显著提高锅具的烹饪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沿着所述锅具本体的底部到顶部的方向,所述锅具本体内表面的所述不粘涂层逐渐变薄。由此,可以提高锅具的烹饪效果。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烹饪器具的内锅为上述所述的锅具。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通过采用上述的锅具作为内锅,可以提高该烹饪器具的烹饪效果和使用寿命,并且该烹饪器具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从而满足人们对高品质锅具的需求。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烹饪器具为电饭煲、压力锅、面包机、炒锅或煎烤机。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锅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的锅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锅具底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锅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的锅具底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锅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锅具底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锅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制备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锅具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0是制备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的锅具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1是制备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锅具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2是实施例1所得锅具底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实施例2所得锅具底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锅具。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图1,锅具包括锅具本体100和不粘涂层200,其中,不粘涂层200包括PEEK树脂层21,并且锅具本体100的锅沿的至少部分上形成不粘涂层200。由于聚醚醚酮(PEEK)是一种线性芳族半结晶的热塑性塑料,由于其大分子链上含有刚性的苯环结构、柔顺的醚键及提高分子间作用的羰基,结构规整,形成的PEEK树脂层具有优良的耐高温性能、耐磨性、耐腐蚀性能和耐化学性能等优异性能,而本申请的发明人正是认识到这一点,发现通过在锅具本体的锅沿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包含PEEK树脂的不粘涂层,在保证锅沿不粘的同时,能够提高锅沿对密封圈的支撑力,减少涂层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的摩擦、腐蚀和变形,从而提高锅沿与密封圈的配合精度,可以保证锅具与密封圈的良好密封,从而提高煮饭品质。优选的,PEEK树脂层21作为底涂层形成在锅沿上,并且形成在锅沿上的不粘涂层中的PEEK树脂层21的厚度为10~20微米。发明人发现,若PEEK树脂层的厚度过薄,则无法实现与密封圈的密封;而若PEEK树脂层的厚度过高,则得到的PEEK树脂层容易出现明显的凹凸结构,同样影响锅具的密封效果。而采用本申请该厚度范围的PEEK树脂层不会出现明显的凹凸结构,具体的,形成在所述锅沿上的所述PEEK树脂层的凸点厚度为小于8微米,在该凸点厚度范围内,锅沿处的PEEK树脂层不会出现明显的凹凸结构,从而可以保证锅具与密封圈的良好密封。
具体的,形成在锅沿上的不粘涂层中的PEEK树脂层中PEEK树脂含量不低于40wt%,例如PEEK树脂含量不低于70wt%。发明人发现,若PEEK树脂含量过低,则喷涂过程中溶剂快速挥发,喷涂的涂料变成粉末,喷涂过程中容易被吹掉。进一步的,PEEK树脂层21的PEEK树脂含量不低于70wt%,发明人意外的发现,若PEEK涂料中PEEK树脂含量低于70wt%时,PEEK树脂在高温下熔融内聚无法形成连续网状的凸起层,而采用PEEK树脂含量不低于70wt%的PEEK涂层可以形成连续的网状凸起;此时,为了能够得到锅具本体内表面具有明显凹凸结构的PEEK树脂层,采用PEEK涂料中PEEK树脂含量不低于70wt%的PEEK涂料对锅具和锅沿进行喷涂,在锅沿处形成PEEK树脂层21的厚度为10~20微米,此时,该厚度范围的PEEK树脂层21无法建立明显的凹凸结构,形成的不粘涂层200较为平坦,从而可以在保证该不粘涂层200与锅沿具有良好结合力的同时保证锅具的密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参考图2和3,锅具本体100的至少一部分内表面上形成不粘涂层200,锅具本体100的锅沿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不粘涂层200;并且形成在所述锅具本体内表面的所述不粘涂层200中PEEK树脂层具有凹凸结构。优选的,PEEK树脂层21作为底涂层形成在锅具本体100的至少一部分内表面上。具体的,该不粘涂层200可以为一层或多层结构,并且该不粘涂层200中可以具有一层或多层PEEK树脂层2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粘涂层200的具体设置位置,例如,参考图2,不粘涂层200形成在锅具本体100的整个内表面上,锅具本体100的整个锅沿上形成不粘涂层200;又例如,参考图3,不粘涂层200形成在锅具本体100的包括锅底的一部分上,锅具本体100的整个锅沿上形成不粘涂层20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示例,不粘涂层200中PEEK树脂层21的PEEK树脂含量不低于70wt%。发明人意外的发现,采用PEEK树脂含量不低于70wt%的PEEK树脂层可以形成连续的网状凸起,并且刮擦磨损一般发生的凸起部分,不容易造成大面积的涂层破坏,由此得到的不粘涂层200具有优异的耐磨性以及对锅具本体具有良好的粘结性,从而可以在与锅具本体内表面良好结合的同时提高锅具的使用寿命。在煮饭过程中,该具有凹凸结构的PEEK树脂层21可以阻止气泡往锅壁移动,使得气泡可以直接从底部各个位置向上浮起,从而使得煮饭时沸腾更均匀,米饭的沸腾孔更多,使得米饭的平整度更佳,同时,在硬物刮擦的过程中,由于在锅具本体内表面上形成具有凹凸结构的PEEK树脂层21,该PEEK树脂层21的力由凹凸结构的峰顶传递到峰底时,除了PEEK材料本身的硬度抵消以外,从峰顶传递到峰底时,表面积增大,受力面积也增大,减少了区域压强,从而可以避免锅具本体的变形,另外,该PEEK树脂层21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使得水分子不容易渗透到锅具本体,从而有效避免了锅具本体的点状腐蚀,进而提高锅具的使用寿命,而在锅具本体的整个锅沿上形成不粘涂层200,可以保证锅具与密封圈的良好密封,从而提高煮饭品质。具体的,该不粘涂层200可以为一层或多层结构,并且该不粘涂层中可以具有一层或多层PEEK树脂层。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锅具本体100的材质可以为陶瓷、搪瓷、金属、石墨或玻璃或复合板等材质,并且锅具本体可以为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任何类型的锅体,包括但不限于炒锅、电饭锅内胆、压力锅内胆、煎烤机内胆或面包机内胆等。并且锅具本体100内表面的粗糙度Ra为2-3微米。由此,可以显著提高锅具本体内表面与涂层的结合强度。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参考图3,形成在锅具本体内壁上的PEEK树脂层21上凸点具有一定的弧度,例如,该PEEK树脂层21上凸点可以呈碗状。发明人发现,由于凸点具有一定的弧度,不成尖锐的形状,从而能够减缓凸点的受力,减少凸点的刮擦,提高涂层的耐磨性能,并增强涂层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形成在锅具本体内表面的PEEK树脂层21的厚度并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示例,该PEEK树脂层21的厚度为30~120微米。发明人发现,若PEEK树脂层过薄,PEEK树脂内聚无法覆盖锅具本体内表面,并且凸起层无法连贯成网状结构,并且每个凸起点独立粘附在锅具本内表面,受到外来机械力时容易发生脱落现象,而若PEEK树脂层过厚,PEEK树脂内聚力太大,收缩过程导致网状结构断裂,从而造成PEEK树脂层开裂;且容易出现大量的独立的凸起点,涂膜附着强度迅速下降;同时凹凸感增强,影响美观和不粘性能,导热效率也下降;进一步的,若PEEK树脂层过厚,喷涂在锅具本体内表面的PEEK涂料,溶剂快速挥发,锅具本体内表面的PEEK涂料变成粉末,喷涂过程中容易被吹掉。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示例,该PEEK树脂层21厚度优选50~120微米、50~90微米、30~35微米、60~65微米,进一步优选50~90微米。发明人发现,PEEK树脂层为50~90微米,涂膜连贯效果达到最佳状态,同时,PEEK树脂层作为底涂层时对锅具本体内表面的覆盖面积也最大,因此涂膜强度和耐腐蚀性能也较好。需要说明的是,PEEK树脂层厚度可以理解为PEEK树脂层上凹凸结构的峰顶至其锅具本体内表面的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形成在锅具本体内表面上的PEEK树脂层21凸点厚度并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示例,该PEEK树脂层21凸点厚度为10~70微米,优选10~40微米,更优选10~30微米。发明人发现,若凸点的厚度过大,由于孔隙的毛细作用会使水滴平铺在涂层表面,降低疏水角,导致不粘涂层的不粘性降低。而若凸点厚度过小,此时凸点之间的间隙容易受到外界的刮擦,从而导致涂层破坏,降低耐磨性能,并进一步降低不粘涂层与锅具本体的结合力。而采用本申请凸点厚度的PEEK树脂层的表面较为光滑,提高不粘性能,且能够保护PEEK树脂层不会大面积的破坏,提高耐磨性能。需要说明的是,PEEK树脂层凸点厚度为凹凸结构的峰顶到峰底之间的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形成在锅具本体内表面上的PEEK树脂层21上相邻两个凸点的距离并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示例,该PEEK树脂层上相邻两个凸点的距离为0.1~3毫米,例如0.1毫米、0.2毫米、0.3毫米、0.4毫米、0.5毫米、0.6毫米、0.7毫米、0.8毫米、0.9毫米、1.0毫米、1.2毫米、1.4毫米、1.6毫米、1.8毫米、2.0毫米、2.2毫米、2.4毫米、2.6毫米、2.8毫米、3.0毫米。发明人发现,本申请的不粘涂层使水滴在凹凸结构的表面的形成点接触,并不能浸润到涂层表面上,从而使得不粘涂层具备较佳的疏水性,进而不粘涂层的不粘性能也较佳。需要说明的是,PEEK树脂层上相邻两个凸点的距离可以理解为相邻两个凹凸结构的波峰到波峰之间的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实施例,PEEK树脂层21进一步含有硬质组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示例,硬质组分为选自碳化硅、氮化硅和氧化铝的至少之一。由此,可以显著提高PEEK树脂层21的耐磨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PEEK树脂层21中除含有PEEK树脂和硬质组分外,还可以含有其他耐高温树脂和/或粘性树脂和/或流平剂等,对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为了提高锅具内壁的不粘性,参考图4和5,不粘涂层200进一步包括第一氟树脂层22,第一氟树脂层22形成在PEEK树脂层21的至少一部分上。具体的,该第一氟树脂层22可以形成在锅沿上的PEEK树脂层21的至少一部分上和/或锅具本体100内表面上的PEEK树脂层21的至少一部分上。发明人发现,PEEK树脂层能够为氟树脂层提供高强的支撑力和硬度,并且该PEEK树脂层与氟树脂层之间具有良好的结合力,而且该氟树脂层具有较强的不粘性能,而且致密的PEEK树脂层可以使得不粘涂层具有很强的耐蚀性,由此通过将PEEK树脂层与氟树脂层结合,可以提供长久使用寿命的不粘涂层,进而提高锅具的使用寿命。参考图4,锅沿上的PEEK树脂层21上和锅具本体内表面上的PEEK树脂层21上均形成有第一氟树脂22。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实施例,参考图5,形成在锅具本体内表面上的第一氟树脂层22具有凹凸结构,并且第一氟树脂层22的波峰与PEEK树脂层21的波峰相对,第一氟树脂层22的波谷与PEEK树脂层21的波谷相对,即设在PEEK树脂层上的第一氟树脂层的凸点形成在PEEK树脂层的凸点上,第一氟树脂层的凹点形成在PEEK树脂层的凹点上,从而使得不粘涂层表面为凹凸结构,提高该不粘涂层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锅具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实施例,第一氟树脂层的厚度并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示例,第一氟树脂层的厚度为8~12微米。发明人发现,若第一氟树脂层厚度过薄不能提供良好的不粘性能,而若第一氟树脂层过厚,导致第一氟树脂层容易脱落。由此,采用本申请范围的第一氟树脂层,可以在保证所形成的涂层具有优异的不粘性能的同时避免其脱落。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实施例,第一氟树脂层包括粘结剂树脂和氟树脂,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示例,粘结剂树脂为选自PES、PAI、PPS、PEEK和PPSU中的至少之一,氟树脂为选自PFA、PTFE和EFP中的至少之一,优选粘结剂树脂为PEEK和PPSU中的至少之一。由此,采用该类型的粘结剂树脂和氟树脂形成的第一氟树脂层可以与PEEK树脂层良好结合,从而提供长久使用寿命的不粘涂层。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形成第一氟树脂涂层的粘结剂树脂和氟树脂的比例进行选择,例如,粘结剂树脂和氟树脂的质量比可以为1:4~2:1。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参考图6和7,不粘涂层200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二氟树脂层23,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第二氟树脂层23形成在第一氟树脂层22的至少一部分上,例如参考图6,该第二氟树脂层23可以形成在锅沿上的第一氟树脂层22的至少一部分上和/或锅具本体100内表面上的第一氟树脂层22的至少一部分上。由此,通过将PEEK树脂层涂层与第一氟树脂层和第二氟树脂层结合,可以提供长久使用寿命的不粘涂层,进而提高锅具的使用寿命。具体的,参考图6,该第二氟树脂层23可以形成在锅沿上的第一氟树脂层22上和锅具本体100内表面上的第一氟树脂层22上。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实施例,参考图7,形成在锅具本体100内表面的第一氟树脂层22上的第二氟树脂层23具有凹凸结构,该第二氟树脂层23的波峰与第一氟树脂层22的波峰相对,第二氟树脂层23的波谷与第一氟树脂层22的波谷相对,即第二氟树脂层23的凸点形成在第一氟树脂层22的凸点上,第二氟树脂层23的凹点形成在第一氟树脂层22的凹点上,从而使得形成在锅具本体的涂层表面为凹凸结构,从而可以提高该不粘涂层的使用寿命,进而进一步提高锅具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实施例,第二氟树脂层的厚度并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示例,第二氟树脂层的厚度为8~12微米。发明人发现,若第二氟树脂层厚度过薄不能提供良好的不粘性能,而若第二氟树脂层过厚,导致第二氟树脂层容易脱落。由此,采用本申请范围的第二氟树脂层,可以在保证所形成的涂层具有优异的不粘性能的同时避免其脱落。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实施例,第二氟树脂层中氟树脂为选自PFA、PTFE和EFP中的至少之一。由此,可以保证锅具具有优异不粘性能的同时提高其使用寿命。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实施例,为了使得锅具达到均匀加热的目的,锅具本体100内表面上底部的不粘涂层200的厚度高于锅具本体100内表面侧壁上的不粘涂层200的厚度。例如,锅具本体100底部的不粘涂层200厚度为50~300微米,锅具本体100侧壁的涂层200厚度为13~40微米,需要说明的是,如图6所示,PEEK树脂层21形成在整个锅具本体100的内表面,第一氟树脂层22形成在整个PEEK树脂层21上,第二氟树脂层23形成在第一氟树脂层21上,则上述锅具本体底部的“不粘涂层”和锅具本体内侧壁的“不粘涂层”包括PEEK树脂层、第一氟树脂层和第二氟树脂层;如图8所示,PEEK树脂层21形成在锅具本体100上底部上,第一氟树脂层22形成在PEEK树脂层21上并且覆盖锅具本体100内PEEK树脂层21没有覆盖的其余内表面,第二氟树脂层23形成在整个第一氟树脂层22上,则上述锅具本体底部的“不粘涂层”包括PEEK树脂层和形成其上的第一氟树脂层和第二氟树脂层,锅具本体内侧壁的“不粘涂层”包括第一氟树脂层和第二氟树脂层。优选,沿着锅具本体的底部到顶部的方向,锅具本体100内表面侧壁上不粘涂层200逐渐变薄。由此,可以使得锅具实现均匀加热,从而提高锅具的烹饪效果。具体的,由于炊具、内胆等都是采用底部加热,再传导到锅壁达到加热食物的目的,而且底部所接触锅铲、饭铲等刮擦较多,需要对底部进行加厚,达到耐磨效果并能提高温度传到的均匀性。因此,将该涂层喷涂成为底部厚度较厚,锅侧壁涂层薄的结构,优选是逐渐减薄的,可以最大程度上节省能源。
为了方便理解,下面对制备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锅具的方法进行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图9,该方法包括:
S100:对锅具本体内表面和锅沿进行预处理
该步骤中,对锅具本体内表面和锅沿进行预处理的步骤包括脱脂、打砂、碱洗、中和、水洗等,提高锅具的粗糙度,从而提高后续过程中锅具本体与不粘涂层的结合力。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预处理工艺属于常规工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具体工艺操作条件进行选择。
S200:在步骤S100得到的经过预处理的锅具本体的至少一部分内表面和锅沿的至少一部分上喷涂PEEK涂料,并且进行干燥和烧结成型
该步骤中,在步骤S100得到的经过预处理的锅具本体的至少一部分内表面和锅沿的至少一部分上喷涂PEEK涂料,并且进行干燥和烧结成型,以便在锅具本体的至少一部分内表面上形成具有明显凹凸结构的PEEK树脂层,同时在锅沿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不明显凹凸结构的PEEK树脂层,其中,形成所述锅沿上的所述不粘涂层中的PEEK树脂层中PEEK树脂含量不低于40wt%,进一步的,PEEK树脂的含量不低于70wt%,从而能够对锅具本体的内表面和锅沿进行整体喷涂,在锅具本体内表面形成具有凹凸结构的PEEK树脂层,进而降低生产成本以及工艺的复杂性。例如,可以在锅具本体的整个内表面和整个锅沿上喷涂PEEK树脂的含量不低于70wt%的PEEK涂料,从而在锅具本体的整个内表面上形成具有明显凹凸结构的PEEK树脂层,该PEEK树脂层21凸点厚度为10~70微米,在整个锅沿上形成不明显凹凸结构的PEEK树脂层,该PEEK树脂层21凸点厚度为小于8微米。由此,在煮饭过程中,该PEEK树脂层可以阻止气泡往锅壁移动,使得气泡可以直接从底部各个位置向上浮起,从而使得煮饭时沸腾更均匀,米饭的沸腾孔更多,使得米饭的平整度更佳,同时,在硬物刮擦的过程中,由于在锅具本体内表面上形成具有凹凸结构的PEEK树脂层,该具有凹凸结构的PEEK树脂层的力由凹凸结构的峰顶传递到峰底时,除了PEEK材料本身的硬度抵消以外,从峰顶传递到峰底时,表面积增大,受力面积也增大,减少了区域压强,从而可以避免锅具本体的变形,另外,具有凹凸结构的PEEK树脂层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使得水分子不容易渗透到锅具本体,从而有效避免了锅具本体的点状腐蚀,进而提高锅具的使用寿命,并且通过在锅具本体的整个锅沿上形成不明显凹凸结构的PEEK树脂层,在提高锅沿耐刮擦以及耐腐蚀性能的同时,可以保证锅具与密封圈的良好密封,从而提高煮饭品质。具体的,PEEK涂料可以被制作成粉末涂料或水性涂料,并且涂料中还可以加入流平剂和粘结剂等(流平剂和粘结剂为常规使用的类型,此处不再赘述),可以采用刷涂、静电喷涂、空气压力喷枪、等离子喷涂或电泳沉积等方法喷涂PEEK涂料,然后在80~120摄氏度下干燥10~15分钟,接着在380~420摄氏度下烧结5~15分钟,PEEK涂料中的PEEK树脂在高温下熔融内聚形成连续网状的凸起层,从而在锅具本体的内表面上形成坚硬的具有凹凸结构的PEEK树脂层。发明人发现,若在锅具本体内表面喷涂的PEEK涂料中PEEK树脂含量低于70wt%时,PEEK树脂在高温下熔融内聚无法形成连续网状的凸起层,而采用PEEK树脂含量不低于70wt%的PEEK涂料可以形成连续的网状凸起,并且刮擦磨损一般发生的凸起部分,不容易造成大面积的涂层破坏,由此得到的具有凹凸结构的PEEK树脂层具有优异的耐磨性以及对锅具本体具有良好的粘结性,从而可以在与锅具本体内表面良好结合的同时提高锅具的使用寿命。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锅具本体的至少一部分内表面上喷涂PEEK涂料的同时控制锅具本体的温度为35~55摄氏度。发明人发现,当控制锅具本体温度为35~55摄氏度时,可以保证喷涂在锅具本体内表面上的涂层厚度适中且粒子间建立有效连接,形成规整纹路的PEEK凹凸树脂层。锅具本体100锅沿上形成的PEEK树脂层厚度为10~20微米。该范围的PEEK涂层无法建立明显的凹凸结构,形成的涂层较为平坦,从而可以保证烹饪器具的密封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图10,上述制备锅具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S300:在PEEK凹凸涂层上喷涂第一氟树脂涂料,并且进行干燥和烧结成型
该步骤中,在上述得到的PEEK树脂层上喷涂第一氟树脂涂料,并且进行干燥和烧结成型,以便在PEEK树脂层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第一氟树脂层。例如,可以在锅具本体的包括锅底的部分内表面上喷涂PEEK涂料,即在锅具本体的包括锅底的部分内表面上形成PEEK树脂层21,然后在整个PEEK树脂层21以及锅具本体内PEEK树脂层21没有覆盖的其余内表面上喷涂第一氟树脂涂料,使得第一氟树脂层22形成在PEEK树脂层21的整个表面上并且覆盖锅具本体内PEEK树脂层21没有覆盖的其余内表面,并且第一氟树脂层22的波峰与PEEK树脂层21的波峰相对,第一氟树脂层22的波谷与PEEK树脂层21的波谷相对,即设在PEEK树脂层上的第一氟树脂层的凸点形成在PEEK树脂层的凸点上,第一氟树脂层的凹点形成在PEEK树脂层的凹点上,从而使得不粘涂层表面为凹凸结构,提高该不粘涂层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锅具的使用寿命。发明人发现,锅具本体内表面形成的PEEK树脂层21能够为第一氟树脂层22提供高强的支撑力和硬度,并且该PEEK树脂层21与第一氟树脂层22之间具有良好的结合力,而且该第一氟树脂22层具有较强的不粘性能,而且致密的PEEK树脂层21可以使得不粘涂层具有很强的耐蚀性,由此通过将PEEK树脂层21与第一氟树脂层22结合,可以提供长久使用寿命的不粘涂层。需要说明的是,该过程的干燥和烧结为本领域的常规工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该过程的温度和时间等参数条件进行选择,例如,在80-120℃干燥10-15min,然后在380-420℃烧结5-15min成型。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参考图11,上述制备锅具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S400:在第一氟树脂层上喷涂第二氟树脂涂料,并且进行干燥和烧结成型
该过程中,在上述得到的第一氟树脂层22上喷涂第二氟树脂涂料,并且进行干燥和烧结成型,以便在第一氟树脂层22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第二氟树脂层23。例如,可以在锅具本体的包括锅底的部分内表面上喷涂PEEK涂料,即在锅具本体的包括锅底的部分内表面上形成PEEK树脂层21,然后在整个PEEK树脂层21以及锅具本体内PEEK树脂层21没有覆盖的其余内表面上喷涂第一氟树脂涂料,使得第一氟树脂层22形成在PEEK树脂层21的整个表面上并且覆盖锅具本体内PEEK树脂层21没有覆盖的其余内表面,然后在整个第一氟树脂层22的表面上喷涂第二氟树脂,使得第二氟树脂层23覆盖整个第一氟树脂层22。由此,通过将PEEK树脂层21与第一氟树脂层22和第二氟树脂层23结合,可以提供长久使用寿命的不粘涂层。需要说明的是,该过程的干燥和烧结为本领域的常规工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该过程的温度和时间等参数条件进行选择,例如,在80-120℃干燥10-15min,然后在380-420℃烧结5-15min成型。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针对锅具所描述的特征和优点同样适用于该制备锅具的方法,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烹饪器具的内锅为上述所述的锅具。发明人发现,该烹饪器具通过采用上述的锅具作为内锅,可以提高该烹饪器具的烹饪效果和使用寿命,并且该烹饪器具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从而满足人们对高品质锅具的需求。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示例,该烹饪器具为电饭煲、压力锅、面包机、炒锅或煎烤机。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针对锅具以及制备锅具的方法所描述的特征和优点同样适用于该烹饪器具,此处不再赘述。
下面参考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描述性的,而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对金属锅具本体内表面和锅沿进行脱脂、打砂、碱洗、中和、水洗等操作(其中,脱脂指金属在380-420℃空烧5-15min,用高温除去表面油脂),提高锅具本体内表面和锅沿的粗糙度,然后空气压力喷枪将含PEEK涂料(PEEK树脂含量70wt%)喷涂到金属锅具(控制锅具本体温度为35~45℃)内表面和锅沿,雾化压力为0.25MPa,出油量为500cc/min,喷涂距离20cm,然后在80摄氏度下干燥10分钟,经380℃烧结15min,在金属锅具内表面形成凹凸结构的PEEK树脂层(涂层厚度30~50微米,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涂层粒子间已经建立起有效连接),在锅具锅沿上形成PEEK树脂层(涂层厚度10~20微米,未形成凹凸结构)。
实施例2
对金属锅具本体内表面和锅沿进行脱脂、打砂、碱洗、中和、水洗等操作(其中,脱脂指金属在380-420℃空烧5-15min,用高温除去表面油脂),提高锅具本体内表面和锅沿的粗糙度,然后空气压力喷枪将含PEEK涂料(PEEK树脂含量75wt%)喷涂到金属锅具(控制锅具本体温度为45~55℃)内表面,同时采用空气压力喷枪将含PEEK涂料(PEEK树脂含量40wt%)到锅具锅沿,空气压力喷枪的雾化压力为0.3MPa,出油量为300cc/min,喷涂距离35cm,然后在120摄氏度下干燥10分钟,经420℃烧结5min,在金属锅具内表面形成凹凸结构的PEEK树脂层(涂层厚度50~90微米,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涂层粒子间紧密结合,形成规整的纹路),在锅具锅沿上形成PEEK树脂层(涂层厚度10~20微米,未形成凹凸结构)。
实施例3
对金属锅具本体内表面和锅沿进行脱脂、打砂、碱洗、中和、水洗等操作(其中,脱脂指金属在380-420℃空烧5-15min,用高温除去表面油脂),提高锅具本体内表面和锅沿的粗糙度,然后空气压力喷枪将含PEEK涂料(PEEK树脂含量80wt%)喷涂到金属锅具(控制锅具本体温度为45~55℃)内表面,同时采用空气压力喷枪将含PEEK涂料(PEEK树脂含量50wt%)到锅具锅沿,空气压力喷枪的雾化压力为0.26MPa,出油量为400cc/min,喷涂距离25cm,然后在100摄氏度下干燥12分钟,经400℃烧结5min,在金属锅具内表面形成凹凸结构的PEEK树脂层(涂层厚度90~120微米,涂层粒子间紧密结合,形成规整的纹路),在锅具锅沿上形成PEEK树脂层(涂层厚度10~20微米,未形成凹凸结构)。
实施例4
对金属锅具本体内表面和锅沿进行脱脂、打砂、碱洗、中和、水洗等操作(其中,脱脂指金属在380-420℃空烧5-15min,用高温除去表面油脂),提高锅具本体内表面和锅沿的粗糙度,然后空气压力喷枪将含PEEK涂料(PEEK树脂含量85wt%)喷涂到金属锅具(控制锅具本体温度为45~55℃)内表面和锅沿,雾化压力为0.28MPa,出油量为350cc/min,喷涂距离30cm,然后在90摄氏度下干燥12分钟,经390℃烧结10min,在金属锅具内表面形成凹凸结构的PEEK树脂层(涂层厚度90~120微米,涂层粒子间紧密结合,形成规整的纹路),在锅具锅沿上形成PEEK树脂层(涂层厚度10~20微米,未形成凹凸结构)。
实施例5
对金属锅具本体内表面和锅沿进行脱脂、打砂、碱洗、中和、水洗等操作(其中,脱脂指金属在380-420℃空烧5-15min,用高温除去表面油脂),提高锅具本体内表面和锅沿的粗糙度,然后空气压力喷枪将含PEEK涂料(PEEK树脂含量90wt%)喷涂到金属锅具(控制锅具本体温度为45~55℃)内表面和锅沿,雾化压力为0.29MPa,出油量为450cc/min,喷涂距离32cm,然后在110摄氏度下干燥12分钟,经410℃烧结10min,在金属锅具内表面形成凹凸结构的PEEK树脂层(涂层厚度60~65微米,涂层粒子间紧密结合,形成更加规整的纹路),在锅具锅沿上形成PEEK涂层(涂层厚度10~20微米,未形成凹凸结构)。
实施例6
对金属锅具本体内表面和锅沿进行脱脂、打砂、碱洗、中和、水洗等操作(其中,脱脂指金属在380-420℃空烧5-15min,用高温除去表面油脂),提高锅具本体内表面和锅沿的粗糙度,然后空气压力喷枪将含PEEK涂料(PEEK树脂含量70wt%,钻石粉含量为8wt%,炭黑(D50为2~5微米)含量为10wt%)喷涂到金属锅具(控制锅具本体温度为35~45℃)内表面和锅沿,雾化压力为0.25MPa,出油量为500cc/min,喷涂距离20cm,然后在80摄氏度下干燥10分钟,经380℃烧结15min,制得锅底部厚度为40-70微米的PEEK树脂层,在锅具锅沿上形成PEEK树脂层(涂层厚度10~20微米,未形成凹凸结构),再在锅具内表面和锅沿上喷涂第一氟树脂涂料(PEEK树脂含量35wt%,PTFE含量为60wt%其余为氧化铝),雾化压力为0.2MPa,出油量为450cc/min,喷涂距离为15cm,喷涂后在80℃干燥15min使第一氟树脂涂料在PEEK树脂层上熔融流平成膜,然后在380℃烧结15min成型,以便在PEEK树脂层上形成第一氟树脂层(厚度为8~12微米),所得到的不粘涂层在锅具内表面的厚度分布为:底部:50-90微米,侧壁:16-30微米,锅沿:18~32微米。
实施例7
对金属锅具本体内表面和锅沿进行脱脂、打砂、碱洗、中和、水洗等操作(其中,脱脂指金属在380-420℃空烧5-15min,用高温除去表面油脂),提高锅具本体内表面和锅沿的粗糙度,然后空气压力喷枪将含PEEK涂料(PEEK树脂含量75wt%,石墨烯含量为5wt%,氧化铝(D50为10~50微米)含量为20wt%)喷涂到金属锅具(控制锅具本体温度为35~45℃)内表面,雾化压力为0.3MPa,出油量为300cc/min,喷涂距离35cm,然后在120摄氏度下干燥10分钟,经420℃烧结5min,制得锅底部厚度为90-120微米的PEEK树脂层,在锅具锅沿上形成PEEK树脂层(涂层厚度10~20微米,未形成凹凸结构),再在锅具内壁和锅沿上喷涂第一氟树脂涂料(PPSU树脂含量35wt%,PFA含量为60wt%),雾化压力为0.3MPa,出油量为300cc/min,喷涂距离为30cm,喷涂后在120℃干燥10min使第一氟树脂涂料在PEEK涂层上熔融流平成膜,然后在420℃烧结5min成型,以便在PEEK树脂层上形成第一氟树脂层(厚度为8~12微米),所得到的不粘涂层在锅具内表面的厚度分布为:底部:100-135微米,侧壁:18-30微米,锅沿:18~32微米。
实施例8
对金属锅具本体内表面和锅沿进行脱脂、打砂、碱洗、中和、水洗等操作(其中,脱脂指金属在380-420℃空烧5-15min,用高温除去表面油脂),提高锅具本体内表面和锅沿的粗糙度,然后空气压力喷枪将含PEEK涂料(PEEK树脂含量75wt%,铝粉含量为2wt%,炭黑(D50为2~5微米)含量为23wt%)喷涂到金属锅具(控制锅具本体温度为35~45℃)内表面和锅沿,雾化压力为0.26MPa,出油量为400cc/min,喷涂距离25cm,然后在100摄氏度下干燥12分钟,经400℃烧结5min,制得锅底部厚度为90-120微米的PEEK树脂层,在锅具锅沿上形成PEEK树脂层(涂层厚度10~20微米,未形成凹凸结构),再在锅具内壁和锅沿喷涂第一氟树脂涂料(PPSU树脂含量45wt%,PFA含量为45wt%),雾化压力为0.25MPa,出油量为400cc/min,喷涂距离为25cm,喷涂后在100℃干燥12min使第一氟树脂涂料在PEEK涂层上熔融流平成膜,然后在400℃烧结10min成型,以便在PEEK树脂层上形成第一氟树脂树脂涂层(厚度为8~12微米),再在锅具内壁和锅沿上喷涂第二氟树脂涂料(PFA含量20wt%,PTFE80wt%),雾化压力为0.25MPa,出油量为400cc/min,喷涂距离为25cm,喷涂后在100℃干燥12min使第二氟树脂涂料在第一氟树脂层上熔融流平成膜,然后在400℃烧结10min成型,以便在第一氟树脂层上形成第二氟树脂层(厚度为8~12微米),所得到的不粘涂层在锅具内表面的厚度分布为:底部:110-145微米,侧壁:25-30微米,锅沿:26~44微米。
实施例9
对金属锅具本体内表面和锅沿进行脱脂、打砂、碱洗、中和、水洗等操作(其中,脱脂指金属在380-420℃空烧5-15min,用高温除去表面油脂),提高锅具本体内表面和锅沿的粗糙度,然后空气压力喷枪将含PEEK涂料(PEEK树脂含量75wt%,铝粉含量为10wt%,炭黑(D50为2~5微米)含量为15wt%)喷涂到金属锅具(控制锅具本体温度为35~45℃)内表面和锅沿,雾化压力为0.26MPa,出油量为400cc/min,喷涂距离25cm,然后在100摄氏度下干燥12分钟,经400℃烧结5min,制得锅底部厚度为90-120微米,侧壁厚度为8-15微米的PEEK树脂层,锅沿处的PEEK树脂层的厚度为10~15微米,再在锅具内表面和锅沿喷涂第一氟树脂涂料(PPS树脂含量40wt%,EFP含量为45wt%),雾化压力为0.25MPa,出油量为400cc/min,喷涂距离为25cm,喷涂后在100℃干燥12min使第一氟树脂涂料在PEEK树脂层上熔融流平成膜,然后在400℃烧结10min成型,以便在PEEK树脂层上形成第一氟树脂层(厚度为8~12微米),再在锅具本体内表面和锅沿喷涂第二氟树脂涂料(PTFE含量100wt%),雾化压力为0.25MPa,出油量为400cc/min,喷涂距离为25cm,喷涂后在100℃干燥12min使第二氟树脂涂料在第一氟树脂层上熔融流平成膜,然后在4000℃烧结10min成型,以便在第一氟树脂层上形成第二氟树脂层(厚度为8~12微米),所得到的不粘涂层在锅具内表面的厚度分布为:底部:110-145微米,侧壁:25-30微米,锅沿:26~42微米。
实施例10
对金属锅具本体内表面和锅沿进行脱脂、打砂、碱洗、中和、水洗等操作(其中,脱脂指金属在380-420℃空烧5-15min,用高温除去表面油脂),提高锅具本体内表面和锅沿的粗糙度,然后空气压力喷枪将含PEEK涂料(PEEK树脂含量70wt%)喷涂到金属锅具(控制锅具本体温度为35~45℃)内表面和锅沿,雾化压力为0.25MPa,出油量为500cc/min,喷涂距离20cm,然后在80摄氏度下干燥10分钟,经380℃烧结15min,在金属锅具内表面形成凹凸结构的PEEK树脂层(涂层厚度30~50微米,涂层粒子间已经建立起有效连接),在锅具锅沿上形成PEEK树脂层(涂层厚度30~50微米,形成凹凸结构)。
实施例11
对金属锅具本体内表面和锅沿进行脱脂、打砂、碱洗、中和、水洗等操作(其中,脱脂指金属在380-420℃空烧5-15min,用高温除去表面油脂),提高锅具本体内表面和锅沿的粗糙度,然后空气压力喷枪将含PEEK涂料(PEEK树脂含量60wt%)喷涂到金属锅具(控制锅具本体温度为35~45℃)内表面和锅沿,雾化压力为0.25MPa,出油量为500cc/min,喷涂距离20cm,然后在80摄氏度下干燥10分钟,经380℃烧结15min,在金属锅具内表面难以形成凸起结构的PEEK树脂层(30~50微米),锅沿处未形成凹凸结构的PEEK树脂层(10~20微米)。
实施例12
对金属锅具本体内表面和锅沿进行脱脂、打砂、碱洗、中和、水洗等操作(其中,脱脂指金属在380-420℃空烧5-15min,用高温除去表面油脂),提高锅具本体内表面和锅沿的粗糙度,然后空气压力喷枪将含PEEK涂料(PEEK树脂含量50wt%)喷涂到金属锅具(控制锅具本体温度为45~55℃)内表面和锅沿,雾化压力为0.3MPa,出油量为300cc/min,喷涂距离35cm,然后在120摄氏度下干燥10分钟,经420℃烧结5min,在金属锅具内表面难以形成凸起结构的PEEK树脂层(50~90微米),锅沿处未形成凹凸结构的PEEK树脂层(10~20微米)。
实施例13
对金属锅具本体内表面和锅沿进行脱脂、打砂、碱洗、中和、水洗等操作(其中,脱脂指金属在380-420℃空烧5-15min,用高温除去表面油脂),提高锅具本体内表面和锅沿的粗糙度,然后空气压力喷枪将含PEEK涂料(PEEK树脂含量40wt%)喷涂到金属锅具(控制锅具本体温度为45~55℃)内表面和锅沿,雾化压力为0.26MPa,出油量为400cc/min,喷涂距离25cm,然后在100摄氏度下干燥12分钟,经400℃烧结5min,在金属锅具内表面难以形成凸起结构的PEEK树脂层(90~120微米),锅沿处未形成凹凸结构的PEEK树脂层(10~20微米)。
对比例1
对金属锅具本体内表面和锅沿进行脱脂、打砂、碱洗、中和、水洗等操作(其中,脱脂指金属在380-420℃空烧5-15min,用高温除去表面油脂),提高锅具本体内表面和锅沿的粗糙度,然后空气压力喷枪将含PEEK涂料(PEEK树脂含量30wt%)喷涂到金属锅具(控制锅具本体温度为45~55℃)内表面和锅沿,雾化压力为0.28MPa,出油量为350cc/min,喷涂距离30cm,然后在90摄氏度下干燥12分钟,经390℃烧结10min,在金属锅具内表面难以形成凸起结构的PEEK树脂层(90~120微米),锅沿处未形成凹凸结构的PEEK树脂层(10~20微米)。
对比例2
对金属锅具本体内表面和锅沿进行脱脂、打砂、碱洗、中和、水洗等操作(其中,脱脂指金属在380-420℃空烧5-15min,用高温除去表面油脂),提高锅具本体内表面和锅沿的粗糙度,然后空气压力喷枪将含PEEK涂料(PEEK树脂含量20wt%)喷涂到金属锅具(控制锅具本体温度为45~55℃)内表面和锅沿,雾化压力为0.29MPa,出油量为450cc/min,喷涂距离32cm,然后在110摄氏度下干燥12分钟,经410℃烧结10min,在金属锅具内表面难以形成凸起结构的PEEK树脂层(90~120微米),锅沿处未形成凹凸结构的PEEK树脂层(10~20微米)。
评价:
1、分别对实施例1-13和对比例1-2得到锅具和锅沿的凹凸平面、导热性能、耐磨性能和耐刮性能进行评价。
2、评价指标和测试方法:
导热性能评价方法:在锅具中注入等量的水,通过同等功率加热,到达100℃的时间排序,从一到二十评估,数值越大,到达100℃的时间越短(即导热性能好);
耐磨性能评价方法:在锅具内部添加5g/L的洗洁精水溶液,覆盖锅具底部,3X7cm的3M百洁布上施加3Kg压力,以宽平行线为基准在锅底平面做水平往复移动,行程为10cm,往复一次为一个循环,每250个循环更换百洁布,检查涂层表面是否露出基材,露出基材的循环数为涂层的耐磨次数。
耐刮性能:用仪力信318硬度测试笔,选用0.75mm笔尖,调整弹簧压力为20N,在涂层表面划一条5cm以上的直线,观察划痕的深度。
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13和对比例1-2得到锅具的凹凸平面、导热性能、耐磨性能、耐刮性能
Figure BDA0001838515560000171
Figure BDA0001838515560000181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21)

1.一种锅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具本体;
不粘涂层,所述不粘涂层包括PEEK树脂层,所述锅具本体的锅沿的至少部分上形成所述不粘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形成在所述锅沿上的所述不粘涂层中PEEK树脂层的厚度为10~20微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形成在所述锅沿上的所述PEEK树脂层的凸点厚度为小于8微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锅沿上的所述不粘涂层中的PEEK树脂层中PEEK树脂含量不低于40wt%。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具本体的至少一部分内表面上形成所述不粘涂层,并且形成在所述锅具本体内表面的所述不粘涂层中PEEK树脂层具有凹凸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PEEK树脂层中PEEK树脂含量不低于70wt%。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形成在所述锅具本体内表面上的所述PEEK树脂层的厚度为30~120微米,优选50~90微米。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形成在所述锅具本体内表面上的所述PEEK树脂层凸点厚度为10~70微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形成在所述锅具本体内表面上的所述PEEK树脂层上相邻两个所述凸点的距离为0.1~3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不粘涂层进一步包括第一氟树脂层,所述第一氟树脂层形成在所述PEEK树脂层的至少一部分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氟树脂层的厚度为8~12微米。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形成在所述锅具本体内表面上的所述第一氟树脂层具有凹凸结构,并且所述第一氟树脂层的波峰与所述PEEK树脂层的波峰相对,所述第一氟树脂层的波谷与所述PEEK树脂层的波谷相对。
13.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不粘涂层进一步包括第二氟树脂层,所述第二氟树脂层形成在所述第一氟树脂层的至少一部分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氟树脂层的厚度为8~12微米。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形成在所述锅具本体内表面上的所述第二氟树脂层具有凹凸结构,并且所述第二氟树脂层的波峰与所述第一氟树脂层的波峰相对,所述第二氟树脂层的波谷与所述第一氟树脂层的波谷相对。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形成在所述锅具本体内表面底部的所述不粘涂层厚度大于所述锅具本体内表面侧壁上的所述不粘涂层的厚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形成在所述锅具本体内表面底部的所述不粘涂层厚度为50~300微米。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形成在所述锅具本体内表面侧壁上的所述不粘涂层的厚度为13~40微米。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锅具本体的底部到顶部的方向,所述锅具本体内表面侧壁上的所述不粘涂层逐渐变薄。
20.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的内锅为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所述的锅具。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为电饭煲、压力锅、面包机、炒锅或煎烤机。
CN201811237336.4A 2018-08-27 2018-10-23 锅具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Active CN1108595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9/093080 WO2020042738A1 (zh) 2018-08-27 2019-06-26 锅具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81769 2018-08-27
CN2018109817694 2018-08-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59518A true CN110859518A (zh) 2020-03-06
CN110859518B CN110859518B (zh) 2022-11-04

Family

ID=696515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37336.4A Active CN110859518B (zh) 2018-08-27 2018-10-23 锅具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5951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01341A (zh) * 2020-12-07 2022-06-10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容器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8903A (zh) * 1999-03-16 2002-09-11 Seb公司 具有改进抗刮性的防粘性涂层
CN201194741Y (zh) * 2007-12-27 2009-02-18 徐红春 一种新型的不粘食物接触容器
CN101384201A (zh) * 2006-02-14 2009-03-11 Seb公司 瓷釉电镀烹饪器具以及用于制造该器具的方法
US20120132655A1 (en) * 2009-05-15 2012-05-31 Seb S.A. Cooking Utensil Comprising a Hard Base Made from Ceramic and/or Metal and/or Polymer Material and a Nonstick Coating Containing a Fluorocarbon Resin
US20130157024A1 (en) * 2011-11-30 2013-06-20 Rhenotherm Kunststoffbeschichtungs Gmbh Coating containing pek and/or peek
CN103230216A (zh) * 2013-05-03 2013-08-07 武汉苏泊尔炊具有限公司 不粘锅
CN103465574A (zh) * 2013-07-01 2013-12-25 浙江鹏孚隆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耐刮不粘涂层及其涂覆方法
CN203506432U (zh) * 2012-06-12 2014-04-02 虎牌热水瓶株式会社 非金属制锅
CN108158387A (zh) * 2018-02-09 2018-06-15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器具用珐琅内胆
CN207544876U (zh) * 2017-06-20 2018-06-29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磁感应加热锅具和煮食设备
CN209153219U (zh) * 2018-08-27 2019-07-26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锅具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8903A (zh) * 1999-03-16 2002-09-11 Seb公司 具有改进抗刮性的防粘性涂层
CN101384201A (zh) * 2006-02-14 2009-03-11 Seb公司 瓷釉电镀烹饪器具以及用于制造该器具的方法
CN201194741Y (zh) * 2007-12-27 2009-02-18 徐红春 一种新型的不粘食物接触容器
US20120132655A1 (en) * 2009-05-15 2012-05-31 Seb S.A. Cooking Utensil Comprising a Hard Base Made from Ceramic and/or Metal and/or Polymer Material and a Nonstick Coating Containing a Fluorocarbon Resin
US20130157024A1 (en) * 2011-11-30 2013-06-20 Rhenotherm Kunststoffbeschichtungs Gmbh Coating containing pek and/or peek
CN203506432U (zh) * 2012-06-12 2014-04-02 虎牌热水瓶株式会社 非金属制锅
CN103230216A (zh) * 2013-05-03 2013-08-07 武汉苏泊尔炊具有限公司 不粘锅
CN103465574A (zh) * 2013-07-01 2013-12-25 浙江鹏孚隆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耐刮不粘涂层及其涂覆方法
CN207544876U (zh) * 2017-06-20 2018-06-29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磁感应加热锅具和煮食设备
CN108158387A (zh) * 2018-02-09 2018-06-15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器具用珐琅内胆
CN209153219U (zh) * 2018-08-27 2019-07-26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锅具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01341A (zh) * 2020-12-07 2022-06-10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容器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59518B (zh) 2022-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82359C (zh) 氟聚合物不粘涂层
CN102421340B (zh) 一种烹饪器皿
CN209153220U (zh) 锅具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101117039B (zh) 具有改进的疏水特性的烹饪用具和制造这种烹饪用具的方法
JP6779128B2 (ja) ノンスティッククッキングコンテナ
CN110859519A (zh) 不粘涂层、锅具及其制备方法和烹饪器具
KR101345250B1 (ko) 코팅된 물품 본체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1384201A (zh) 瓷釉电镀烹饪器具以及用于制造该器具的方法
CN101531853A (zh) 涂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072645A (zh) 传热性和耐磨性改善的氟聚合物防粘涂层
CN107307745A (zh) 聚硅氮烷作为涂层在炊具上的应用
CN103958076B (zh) 包含具有改良的载体粘附性能的氟碳树脂基不粘涂层的厨房用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64303A (zh) 包含具有载体粘附性能改良的不粘涂层的用品
CN110859518B (zh) 锅具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WO2020042738A1 (zh) 锅具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110129713B (zh) 一种加热器具及其制备方法
DK171162B1 (da) Fremgangsmåde til belægning af husholdningsgenstande og husholdningsgenstand
CN209153219U (zh) 锅具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108968700A (zh) 陶瓷镶嵌金属内锅和烹饪器具
CN213464767U (zh) 容器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3721465U (zh) 容器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06761355U (zh) 锅具及烹饪器具
CN215077636U (zh) 一种石墨烯不粘锅具
CN110624801A (zh) 耐磨不粘涂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锅具和煮食设备
WO2022036893A1 (zh) 容器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