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44796A - 一种层间吊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层间吊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844796A CN110844796A CN201911090130.8A CN201911090130A CN110844796A CN 110844796 A CN110844796 A CN 110844796A CN 201911090130 A CN201911090130 A CN 201911090130A CN 110844796 A CN110844796 A CN 11084479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rm support
- lifting
- crane
- fixed arm
- steel wi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9/00—Cranes comprising trolleys or crabs running on fixed or movable bridges or gantries
- B66C19/005—Straddle carri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1/00—Trolleys or crabs, e.g. operating above runways
- B66C11/16—Rope, cable, or chain drives for trolleys; Combinations of such drives with hoisting gea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3/00—Othe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C13/18—Control systems or devices
- B66C13/40—Applications of devices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pulses; Applications of remote control devices
- B66C13/44—Electrical transmitt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3/00—Othe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C13/18—Control systems or devices
- B66C13/50—Applications of limit circuits or of limit-switch arrangem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5/00—Safety gea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5/00—Base supporting structures with legs
- B66C5/02—Fixed or travelling bridges or gantries, i.e. elongated structures of inverted L or of inverted U shape or tripods
- B66C5/04—Fixed or travelling bridges or gantries, i.e. elongated structures of inverted L or of inverted U shape or tripods with runways or tracks supported for movements relative to bridge or gantry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D—CAPSTANS; WINCHES; TACKLES, e.g. PULLEY BLOCKS; HOISTS
- B66D1/00—Rope, cable, or chain winding mechanisms; Capstans
- B66D1/28—Othe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66D1/36—Guiding, or otherwise ensuring winding in an orderly manner, of ropes, cables, or chains
- B66D1/38—Guiding, or otherwise ensuring winding in an orderly manner, of ropes, cables, or chains by means of guides movable relative to drum or barr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吊机,特别是一种层间吊机,包括水平设置的固定臂架;移动臂架,为刚性结构件;换向组件,设置于移动臂架的前端;吊钩组件,设置于换向组件的下方;起升机构,通过收放起升钢丝绳带动吊钩组件升降;电动推杆,电动推杆驱动移动臂架沿固定臂架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移动臂架和起升机构一起沿固定臂架长度方向与固定臂架滑动连接。本申请的一种层间吊机,通过起升机构来微调被吊物体的高度,通过电动推杆驱动移动臂架来微调被吊物体水平位置,微调被吊物体水平位置的时候对被吊物体的高度位置没有影响,从而能够很简单的实现幕墙骨架的微调,以降低微调成本,同时降低安装人员的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吊机,特别是一种层间吊机。
背景技术
在建筑外墙装饰施工中,常常需要将幕墙骨架(小于500kg)直接吊装到安装位置,由安装人员进行安装。
目前多采用轨道和单臂吊或者采用塔吊等方式进行吊装。但是,采用轨道和单臂吊来吊装时,存在架设安装和拆除都很不方便,而且无法灵活移动,不能适应各种单元幕墙骨架的吊装,使用局限性较大,成本高的缺点;利用施工现场现有的塔式起重机来吊装时,存在吊装成本很高,效率很低的缺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领域出现了一种单元幕墙骨架吊装小车,如专利号:CN201410475777.3所述的一种单元幕墙骨架吊装小车,包含车座和设置在车座上的吊臂和卷扬机;所述车座的前端设置有锚固螺杆,后端设置有配重块,底部设置有多个万向轮;所述吊臂呈斜向设置,吊臂的后端设置在车座上,吊臂的前端设置有起吊轮。
工作时,可将吊装小车放置在层间,并推动车座至工作位置,万向轮制动,并将锚固螺杆旋下,使整体固定,避免前倾,卷扬机带动吊索升降,吊索由稳绳杆保持沿竖直方向运动,进行吊装工作。
但在后续的使用中,操作人员发现,由于该类吊机主要是依靠万向轮来使吊机整体移动,无法微调被吊物体到幕墙骨架安装位置之间的距离,使得幕墙骨架精确吊装至安装位置,需要幕墙骨架安装人员拉动幕墙骨架来实现微调,此举会大大增加安装人员的安全隐患。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领域出现了一种模仿塔式起重机的层间吊机,包括起重臂和与起重臂相对固定设置的平衡臂,平衡臂上固定设置有配重和卷扬机,卷扬机上的钢丝绳穿过小车后与吊索连接,并带动吊索升降,起重臂上设置有小车牵引机构,小车牵引机构通过钢丝绳带动小车沿起重臂方向滑动,来调节吊物体到幕墙骨架安装位置之间的距离。
后续的使用中,操作人员发现,卷扬机通过钢丝绳带动吊具起降,当吊具起吊被吊物体时,与吊具连接的钢丝绳能够完全被拉直,故不影响幕墙骨架的竖向微调定位,但是,由于该类吊机主要是依靠小车牵引机构通过钢丝绳带动小车在起重臂上沿起重臂方向滑动,来调节吊物体到幕墙骨架安装位置之间的距离,与小车相连的钢丝绳水平放置,由于钢丝绳具有柔性变形特性,故当钢丝绳水平放置时,无法完全拉直,其无法水平精确牵引,使得幕墙骨架很难水平微调至预定位置,同时,由于卷扬机与起重臂相对固定设置,故当卷扬机不工作,但小车移动时,吊具也会上下移动,使得该类吊机在幕墙骨架精确就位时,在小车移动的同时,还需卷扬机带动吊具起降,以消除小车移动对吊具高度位置的影响,其存在微调幕墙骨架位置的过程复杂,微调成本高的缺点。
所以,基于上述,目前凾需一种吊机,能够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层间吊机不能精确微调幕墙骨架的位置,或微调操作繁琐复杂,微调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层间吊机,能够很简单的实现幕墙骨架的微调,以降低微调成本,同时降低安装人员的安全隐患。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层间吊机,包括:
水平设置的固定臂架;
移动臂架,为刚性结构件;
电动推杆,分别与所述移动臂架和所述固定臂架相连接,所述电动推杆驱动所述移动臂架沿所述固定臂架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
换向组件,用于起升钢丝绳换向,且设置于所述移动臂架的前端;
吊钩组件,用于连接被吊物体,且设置于所述换向组件的下方;
起升机构,设置于所述移动臂架的后端,所述起升机构上的所述起升钢丝绳通过所述换向组件变向后与所述吊钩组件相连接,所述起升机构通过收放所述起升钢丝绳带动所述吊钩组件升降;
其中,所述移动臂架和所述起升机构能够一起沿所述固定臂架长度方向与所述固定臂架滑动连接。
本申请所述的一种层间吊机,包括水平设置的固定臂架,移动臂架的前端设置有换向组件,后端设置有起升机构,起升机构上的起升钢丝绳通过换向组件换向后竖直向下,与换向组件下方的吊钩组件相连接,使得吊钩组件始终位于换向组件的下方。
所述电动推杆包括电动模组推杆如丝杠模组形式和电动液压推杆。
在工作时,起升机构通过收放起升钢丝绳带动所述吊钩组件升降,使幕墙骨架达到预定的高度,之后,通过电动推杆驱动所述移动臂架沿所述固定臂架的长度方向微调幕墙骨架,使幕墙骨架水平移动至预定位置,再通过起升机构通过起升钢丝绳带动吊钩组件竖向微调,以达到幕墙骨架被精确吊装至安装位置的目的。
在上述方案中,移动臂架为刚性结构件,在移动过程中,其结构比较稳定,不会产生较大的变形,而电动推杆主要由电机、推杆和控制装置等机构组成的一种直线执行机构,推杆可以是丝杠推杆,也可以时液压推杆,故以上述结构为基础的电动推杆能够精确驱动移动臂架移动很短的距离,电动推杆和移动臂架的组合能够满足幕墙骨架水平微调的要求。
而且,现有的用于起吊物体的起升机构通过电机带动联轴器经减速器空心轴驱动卷筒旋转,从而使绕在卷筒上的起升钢丝绳带动吊钩组件上升或下降。以电机带动联轴器经减速器空心轴驱动卷筒旋转为基础组件的起升机构也能够精确地带动起升钢丝绳竖向移动很短的距离,以满足幕墙骨架竖向微调的要求。
在微调过程中,由于幕墙骨架设置在外墙附近,其受风的影响很小,而且,微调速度很慢,移动臂架移动带动被吊物体产生摆动的幅度很小,其对幕墙骨架微调的影响非常小,可以满足幕墙骨架的安装要求。
同时,所述移动臂架、所述吊钩组件、所述换向组件和所述起升机构一起沿所述固定臂架长度方向与所述固定臂架滑动连接,使得在水平微调吊钩组件时,对吊具的高度位置没有影响,避免在移动臂架相对水平设置的固定臂架移动的同时,起升机构必须配合收放起升钢丝绳的情况出现,使得本申请所述的吊机能够很简单的实现幕墙骨架的微调,以降低微调成本,同时降低安装人员的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本申请所述的层间用吊机,通过起升机构来微调被吊物体的高度,通过电动推杆驱动所述移动臂架来微调被吊物体水平位置,同时,微调被吊物体水平位置的时候对被吊物体的高度位置没有影响,从而能够很简单的实现幕墙骨架的微调,以降低微调成本,同时降低安装人员的安全隐患。
优选地,所述电动推杆分别与所述移动臂架和所述固定臂架可拆卸地连接。
由于本申请吊机安装至层间,安装不方便,电动推杆分别与固定臂架和移动臂架可拆卸地连接,以方便电动推杆的运输及安装,甚至在极端情况下可用人工抬到层间安装。
优选地,所述电动推杆与所述移动臂架靠近所述起升机构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
由于本申请吊机安装至层间,安装不方便,电动推杆分别与固定臂架和移动臂架可拆卸地连接,以方便电动推杆的运输及安装,甚至在极端情况下可用人工抬到层间安装。
优选地,所述移动臂架与所述电动推杆通过框架相连接,所述起升机构设置于所述框架上,所述框架沿所述固定臂架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固定臂架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框架上端设置有与所述固定臂架滑动配合的滑动装置。
优选地,本申请所述的一种层间用吊机,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固定臂架的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固定臂架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支架包括,
竖向设置的前支架,与所述固定臂架的中部可拆卸地连接;
竖向设置的后支架,与所述固定臂架的后端可拆卸地连接。
前支架可拆卸地连接于固定臂架的中部,后支架可拆卸地连接于固定臂架的后端,前支架与后支架间隔设置。
通过竖向间隔设置的前支架和后支架来支撑固定臂架,相比较单支撑的吊机,本申请的层间用无线控制吊机支撑更加稳定,同时,前支架和后支架均与固定臂架可拆卸地连接,以方便支架的安装。同时,在更换楼层时,更方便地拆卸运输。
优选地,所述后支架为空间桁架结构,所述前支架为平面桁架结构,所述前支架与所述固定臂架之间设置有回转装置。
所述前支架通过所述回转装置与所述固定臂架相对水平转动。
所述前支架为平面桁架结构,使得在承受相同的上部压力的时候,使前支架拥有更轻的重量,同时,由于建筑物层间靠近外墙的部分设置有很多支撑立柱,所以现有的层间吊机的使用往往会受支撑立柱的限制,本申请所述的层间吊机,所述前支架与所述固定臂架之间设置有回转装置,可以任意调节前支架与固定臂架的角度,以减小支撑立柱对吊机位置的影响,而且,所述后支架为空间桁架结构,即使前支架与固定臂架的相对平行,后支架与前支架也可形成三角支撑,并不影响本申请所述吊机的正常吊装工作。
优选地,所述移动臂架设置于所述固定臂架的下方,所述回转装置与所述固定臂架之间设置有用于所述移动臂架穿过的第一通孔。
所述移动臂架设置于所述固定臂架的下方,所述移动臂架穿过第一通孔,使得固定臂架主要承受移动臂架施加给固定臂架竖直方向的重力和弯矩,减少移动臂架对固定臂架施加的侧翻力,使固定臂架更好的受力。
优选地,所述后支架上设置有放置所述吊机整体倾翻的配重组件,所述配重组件包括若干个配重单元,所有所述配重单元与所述后支架可拆卸地连接。
由于本申请的吊机在层间安装,故其配重的安装无法之间用塔机等其他高层起吊设备直接将配重从吊机上方安装至预定位置,从而将配重分解为若干个配重单元,通过斗车或者人工将配重单元安装至预定位置,完成配重的安装。
优选地,所述前支架和所述后支架下方均设置有制动装置和移动装置。
由于幕墙骨架一般均围绕外墙安装,故所述前支架和所述后支架下方均设置有移动装置,即可将本申请的吊机在同一层间整体移动,以满足同一层间不同位置起吊幕墙骨架的要求,提高工作效率。
优选地,所述固定臂架上设置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设置有竖向设置的过绳轮,过绳轮上配合放置有拉绳,所述拉绳,所述拉绳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臂架的两端相连接。
本申请所述的固定臂架伸出所述前支架的部分为悬臂端,其上承受被吊物体向下的重力,而通过拉绳将固定臂架的前后端相连接,利用后端去向施加固定臂架前端一个斜向上的拉力,该拉力竖直向上的分力能够抵消至少一部分被吊物体施加于固定臂架向下的重力,使得固定臂架前端更好的受力。
优选地,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前支架同轴设置。
优选地,所述支架与所述固定臂架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移动臂架与所述固定臂架可拆卸地连接。
优选地,所述起升机构的出绳方向设置有排绳装置,所述排绳装置包括,
底座,与所述起升机构相连接;
排绳管,与所述底座相连接,且相对于所述底座水平摆动设置;
转向管,与所述排绳管靠近摆动轴的一端相连通,所述转向管用于所述起升钢丝绳换向;
滚轮,与所述排绳管远离摆动轴的端部一侧相连接,所述滚轮的转动轴沿所述排绳管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滚轮与所述底座沿水平方向滑动配合;
其中,从所述起升机构引出的所述起升钢丝绳依次穿过所述排绳管和所述转向管。
当吊钩组件上升时,与吊钩组件相连接的起升钢丝绳的一部分通过转向管,进入排绳管,最后进入起升机构,在此过程中,起升机构的出绳方向设置的排绳管靠近起升机构的一端能够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起升机构中起升钢丝绳的绕绳方向摆动,可以将起升钢丝绳更加整齐地绕收进起升机构。
在上述方案中,起升机构在收回起升钢丝绳的时候,其施加给排绳管一个向上的力,使得排绳管不能够很顺畅地摆动,此时,排绳管远离摆动轴的端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与所述底座沿水平方向滑动配合,使的底座通过限制滚轮竖向位移来抵消排绳管承受的向上的外力,同时,滚轮沿水平方向在所述底座上来回滚动,使得排绳管在承受外力时也能顺畅地摆动,以保证排绳效果。
优选地,所述换向组件包括,
底架,与所述移动臂架的前端相连接;
第一滑轮,与所述底架相连接,且用于所述起升钢丝绳换向;
顶板,与所述底架相铰接,且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轮的下方,所述顶板上设置有用于所述起升钢丝绳穿过的第二通孔;
起升限位装置,与所述底架相连接,且设置于所述顶板上方;
撞块,设置于所述吊钩组件与所述顶板之间的所述起升钢丝绳上,所述撞块通过推动所述顶板来抵推所述起升限位装置动作。
在起吊物体时,当吊钩组件起吊至上端极限位置时,起升钢丝绳上的撞块触碰顶板,由于顶板交接在换向组件上,故顶板被顶起,同时绕铰接轴转动,此时,顶板撞击起升限位装置,起升限位装置控制起升机构断电,以阻止吊钩组件继续随起升钢丝绳上升,造成本申请所述的层间吊机向后拉翻的风险。
具体地,所述第二通孔为条形孔,所述顶板通过铰接轴与所述换向组件铰接,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铰接轴相垂直。
优选地,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起升机构和所述电动推杆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指令信号,并根据所述指令信号控制所述起升机构和所述电动推杆动作。
控制模块通过接收指令信号,并根据指令信号控制所述起升机构和所述电动推杆动作,已完成吊装作业,其中,指令信号可以由吊机旁的操作人员作出,也可以由安装被吊物体的施工人员在安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作出。
优选地,本申请所述的一种层间吊机,还包括:
无线遥控模块,用于输出遥控信号;
遥控信号接收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通讯连接,所述遥控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遥控信号,并将所述遥控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接收所述遥控信号,并根据所述遥控信号控制所述起升机构和所述电动推杆动作。
针对现有层间吊机工作时放置于层间,在起吊幕墙骨架时,操作人员无法直观地观测到幕墙骨架的实时位置,仅靠幕墙骨架安装人员通过对讲机等设备指挥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效率低,而且常常因沟通过程中行动不一致造成的幕墙骨架安装人员安全风险大的问题。
本申请所述的层间吊机上设置有无线遥控模块和遥控信号接收模块,所述无线遥控模块由幕墙骨架安装人员控制,在微调幕墙骨架位置时,幕墙骨架安装人员输入微调指令,无线遥控模块将微调指令转化为遥控信号,并输出遥控信号至遥控信号接收模块,遥控信号接收模块接收遥控信号之后,并将所述遥控信号传输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接收所述遥控信号,并根据所述遥控信号控制所述起升机构和所述电动推杆动作,以实现吊钩组件和移动臂架的各自运动。
在上述方案中,幕墙骨架安装人员通过无线遥控模块来控制幕墙骨架的位置,以实现微调幕墙骨架的位置的目的,同时提高吊装效率,而且避免了沟通过程中行动不一致造成的幕墙骨架安装人员的安装风险。
优选地,本申请所述的一种层间吊机,还包括,
相对高度测量装置,其内设置有第二滑轮和用于测量第二滑轮转动圈数的传感器,所述起升钢丝绳与所述第二滑轮相配合,所述起升钢丝绳移动时能够带动所述第二滑轮转动,所述传感器通过测算所述第二滑轮的圈数来计算被吊物体相对于起吊初始平面的高度,并输出相对高度信号;
显示模块,与所述相对高度测量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接收所述高度信号,并将所述高度信号转化为可视化的相对高度数据。
针对现有吊机中,层间吊机需要起吊一些重量较轻小于kg的物体至吊机设置层下方的楼层中时,吊机操作人员无法实时检测被吊物体相对起吊初始位置的相对高度,导致需要通过对讲机来沟通被吊物体相对起吊初始位置的相对高度,费时费力的问题。
本申请所述的相对高度测量装置,其内设置有第二滑轮和用于测量第二滑轮转动圈数的传感器,起升钢丝绳与所述第二滑轮相配合,在起吊物体时,起升钢丝绳带动第二滑轮转动,则第二滑轮转过的圈数乘以第二滑轮的周长,即可得到起升钢丝绳通过第二滑轮的长度,进而得出被吊物体相对起吊初始位置的相对高度。
同时,传感器将实时测量的相对高度信号传输至显示模块,显示模块接收所述高度信号,并将高度信号转化为可视化的相对高度数据,操作人员通过观察相对高度数据,即可实时检测被吊物体相对起吊初始位置的相对高度,可以快速准确地输送至目标楼层高度,进而缩短吊装时间,降低吊装成本。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运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层间吊机,通过起升机构来微调被吊物体的高度,通过电动推杆驱动所述移动臂架来微调被吊物体水平位置,同时,微调被吊物体水平位置的时候对被吊物体的高度位置没有影响,从而能够很简单的实现幕墙骨架的微调,以降低微调成本,同时降低安装人员的安全隐患。
2、运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层间吊机,通过竖向间隔设置的前支架和后支架来支撑固定臂架,相比较单支撑的吊机,本申请的层间用无线控制吊机支撑更加稳定,同时,前支架和后支架均与固定臂架可拆卸地连接,以方便支架的安装。同时,在更换楼层时,更方便地拆卸运输。
3、运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层间吊机,所述前支架与所述固定臂架之间设置有回转装置,可以任意调节前支架与固定臂架的角度,以减小支撑立柱对吊机位置的影响。
4、运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层间吊机,移动臂架设置于所述固定臂架的下方,所述移动臂架穿过第一通孔,使得固定臂架主要承受移动臂架施加给固定臂架竖直方向的重力和弯矩,减少移动臂架对固定臂架施加的侧翻力,使固定臂架更好的受力。
5、运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层间吊机,本申请所述的固定臂架伸出所述前支架的部分为悬臂端,其上承受被吊物体向下的重力,而通过拉绳将固定臂架的前后端相连接,利用后端去向施加固定臂架前端一个斜向上的拉力,该拉力竖直向上的分力能够抵消至少一部分被吊物体施加于固定臂架向下的重力,使得固定臂架前端更好的受力。
6、运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层间吊机,由于幕墙骨架一般均围绕外墙安装,故所述前支架和所述后支架下方均设置有移动装置,即可将本申请的吊机在同一层间整体移动,以满足同一层间不同位置起吊幕墙骨架的要求,提高工作效率。
7、运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层间吊机,当吊钩组件上升时,与吊钩组件相连接的起升钢丝绳的一部分通过转向管,进入排绳管,最后进入起升机构,在此过程中,起升机构的出绳方向设置的排绳管靠近起升机构的一端能够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起升机构中起升钢丝绳的绕绳方向摆动,可以将起升钢丝绳更加整齐地绕收进起升机构。
8、运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层间吊机,在起吊物体时,当吊钩组件起吊至上端极限位置时,起升钢丝绳上的撞块触碰顶板,由于顶板交接在换向组件上,故顶板被顶起,同时绕铰接轴转动,此时,顶板撞击起升限位装置,起升限位装置控制起升机构断电,以阻止吊钩组件继续随起升钢丝绳上升,造成本申请所述的层间吊机向后拉翻的风险。
9、运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层间吊机,幕墙骨架安装人员通过无线遥控模块来控制幕墙骨架的位置,以实现微调幕墙骨架的位置的目的,同时提高吊装效率,而且避免了沟通过程中行动不一致造成的幕墙骨架安装人员的安装风险。
10、运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层间吊机,包括相对高度测量装置和显示模块操作人员通过观察相对高度数据,即可实时检测被吊物体相对起吊初始位置的相对高度,可以快速准确地输送至目标楼层高度,进而缩短吊装时间,降低吊装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层间吊机结构立体图(正视);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层间吊机结构立体图(后视);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起升机构和排绳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I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换向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的相对高度测量装置内部结构剖面图。
图中标记:1-固定臂架,2-移动臂架,3-吊钩组件,31-撞块,4-换向组件,41-顶板,411-第二通孔,42-第一滑轮,43-起升限位装置,44-底架,5-起升机构,51-排绳装置,511-底座,512-排绳管,513-转向管,514-滑轮,52-起升钢丝绳,6-电动推杆,7-框架,71-滑动装置,8-支架,81-前支架,82-后支架,83-回转装置,84-第一通孔,85-移动装置,86-制动装置,9-配重组件,10-控制模块,11-无线遥控模块,12-遥控信号接收模块,13-相对高度测量装置,131-第二滑轮,132-传感器,14-显示模块,15-支撑杆,151-过绳轮,152-拉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和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层间吊机,包括:
水平设置的固定臂架1;
移动臂架2,为刚性结构件;
电动推杆6,分别与所述移动臂架2和所述固定臂架1相连接,所述电动推杆6驱动所述移动臂架2沿所述固定臂架1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
换向组件4,用于起升钢丝绳52换向,且设置于所述移动臂架2的前端;
吊钩组件3,用于连接被吊物体,且设置于所述换向组件4的下方;
起升机构5,设置于所述移动臂架2的后端,所述起升机构5上的所述起升钢丝绳52通过所述换向组件4变向后与所述吊钩组件3相连接,所述起升机构5通过收放所述起升钢丝绳52带动所述吊钩组件3升降;
其中,所述移动臂架2和所述起升机构5一起沿所述固定臂架1长度方向与所述固定臂架1滑动连接。
本申请所述的一种层间用吊机,包括水平设置的固定臂架1,移动臂架2的前端设置有换向组件4,后端设置有起升机构5,起升机构5上的起升钢丝绳52通过换向组件4换向后竖直向下,与换向组件4下方的吊钩组件3相连接,使得吊钩组件3始终位于换向组件4的下方。
所述电动推杆6包括电动模组推杆如丝杠模组形式和电动液压推杆。
在工作时,起升机构5通过收放起升钢丝绳52带动所述吊钩组件3升降,使幕墙骨架达到预定的高度,之后,通过电动推杆6驱动所述移动臂架2沿所述固定臂架1的长度方向微调幕墙骨架,使幕墙骨架水平移动至预定位置,再通过起升机构5通过起升钢丝绳52带动吊钩组件3竖向微调,以达到幕墙骨架被精确吊装至安装位置的目的。
在上述方案中,电动推杆6能够精确驱动移动臂架2移动很短的距离,以满足幕墙骨架微调的要求,移动臂架2为刚性结构件,同时,所述移动臂架2、所述吊钩组件3、所述换向组件4和所述起升机构5一起沿所述固定臂架1长度方向与所述固定臂架1滑动连接,使得在水平微调吊钩组件3时,对吊具的高度位置没有影响,避免在移动臂架2相对水平设置的固定臂架1移动的同时,起升机构5必须配合收放起升钢丝绳52的情况出现,使得本申请所述的吊机能够很简单的实现幕墙骨架的微调,以降低微调成本,同时降低安装人员的安全隐患。
其中,更优选地方案为,所述电动推杆6分别与所述移动臂架2和所述固定臂架1可拆卸地连接。
由于本申请吊机安装至层间,安装不方便,电动推杆6分别与固定臂架1和移动臂架2可拆卸地连接,以方便电动推杆6的运输及安装,甚至在极端情况下可用人工抬到层间安装。
综上所述,本申请所述的一种层间用吊机,通过起升机构5来微调被吊物体的高度,通过电动推杆6驱动所述移动臂架2来微调被吊物体水平位置,同时,微调被吊物体水平位置的时候对被吊物体的高度位置没有影响,从而能够很简单的实现幕墙骨架的微调,以降低微调成本,同时降低安装人员的安全隐患。
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方式,所述电动推杆6与所述移动臂架2靠近所述起升机构5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
由于本申请吊机安装至层间,安装不方便,电动推杆6分别与固定臂架1和移动臂架2可拆卸地连接,以方便电动推杆6的运输及安装,甚至在极端情况下可用人工抬到层间安装。
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方式,所述移动臂架2与所述电动推杆6通过框架7相连接,所述起升机构5设置于所述框架7上,所述框架7沿所述固定臂架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固定臂架1滑动连接。
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方式,所述框架7上端设置有与所述固定臂架1滑动配合的滑动装置71。
实施例2
如图1和2所示,如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层间吊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用于支撑所述固定臂架1的支架8,所述支架8与所述固定臂架1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支架8包括,
竖向设置的前支架81,与所述固定臂架1的中部可拆卸地连接;
竖向设置的后支架82,与所述固定臂架1的后端可拆卸地连接,且与所述前支架81间隔设置。
通过竖向间隔设置的前支架81和后支架82来支撑固定臂架1,相比较单支撑的吊机,本申请的层间用无线控制吊机支撑更加稳定,同时,前支架81和后支架82均与固定臂架1可拆卸地连接,以方便支架8的安装。同时,在更换楼层时,更方便地拆卸运输。
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方式,所述后支架82为空间桁架结构,所述前支架81为平面桁架结构,所述前支架81与所述固定臂架1之间设置有回转装置83,所述前支架81通过所述回转装置83与所述固定臂架1相对水平转动。
所述前支架81为平面桁架结构,使得在承受相同的上部压力的时候,使前支架81拥有更轻的重量,同时,由于建筑物层间靠近外墙的部分设置有很多支撑立柱,所以现有的层间吊机的使用往往会受支撑立柱的限制,本申请所述的层间吊机,所述前支架81与所述固定臂架1之间设置有回转装置83,可以任意调节前支架81与固定臂架1的角度,以减小支撑立柱对吊机位置的影响,而且,所述后支架82为空间桁架结构,即使前支架81与固定臂架1的相对平行,后支架82与前支架81也可形成三角支撑,并不影响本申请所述吊机的正常吊装工作。
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方式,所述移动臂架2设置于所述固定臂架1的下方,所述回转装置83与所述固定臂架1之间设置有用于所述移动臂架2穿过的第一通孔84。
所述移动臂架2设置于所述固定臂架1的下方,所述移动臂架2穿过第一通孔84,使得固定臂架1主要承受移动臂架2施加给固定臂架1竖直方向的重力和弯矩,减少移动臂架2对固定臂架1施加的侧翻力,使固定臂架1更好的受力。
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方式,所述后支架82上设置有放置所述吊机整体倾翻的配重组件9,所述配重组件9包括若干个配重单元,所有所述配重单元与所述后支架82可拆卸地连接。
由于本申请的吊机在层间安装,故其配重的安装无法之间用塔机等其他高层起吊设备直接将配重从吊机上方安装至预定位置,从而将配重分解为若干个配重单元,通过斗车或者人工将配重单元安装至预定位置,完成配重的安装。
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方式,所述前支架81和所述后支架82下方均设置有制动装置86和移动装置85。
由于幕墙骨架一般均围绕外墙安装,故所述前支架81和所述后支架82下方均设置有移动装置85,即可将本申请的吊机在同一层间整体移动,以满足同一层间不同位置起吊幕墙骨架的要求,提高工作效率。
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方式,所述支架8与所述固定臂架1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移动臂架2与所述固定臂架1可拆卸地连接。
实施例3
如图1和2所示,如实施例1或2所述的一种层间吊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或2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固定臂架1上设置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杆15,所述支撑杆15的顶端设置有竖向设置的过绳轮151,过绳轮151上配合放置有拉绳152,所述拉绳152,所述拉绳15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臂架1的两端相连接。
本申请所述的固定臂架1伸出所述前支架81的部分为悬臂端,其上承受被吊物体向下的重力,而通过拉绳152将固定臂架1的前后端相连接,利用后端去向施加固定臂架1前端一个斜向上的拉力,该拉力竖直向上的分力能够抵消至少一部分被吊物体施加于固定臂架1向下的重力,使得固定臂架1前端更好的受力。
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方式,所述支撑杆15与所述前支架81同轴设置。
实施例4
如图3-5所示,如实施例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层间吊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或2或3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起升机构5的出绳方向设置有排绳装置51,所述排绳装置51包括,
底座511,与所述起升机构5相连接;
排绳管512,与所述底座511相连接,且相对于所述底座511水平摆动设置;
转向管513,与所述排绳管512靠近摆动轴的一端相连通,所述转向管513用于所述起升钢丝绳52换向;
滚轮514,与所述排绳管512远离摆动轴的端部一侧相连接,所述滚轮514的转动轴沿所述排绳管512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滚轮514与所述底座511沿水平方向滑动配合;
其中,从所述起升机构5引出的所述起升钢丝绳52依次穿过所述排绳管512和所述转向管513。
当吊钩组件3上升时,与吊钩组件3相连接的起升钢丝绳52的一部分通过转向管513,进入排绳管512,最后进入起升机构5,在此过程中,起升机构5的出绳方向设置的排绳管512靠近起升机构5的一端能够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起升机构5中起升钢丝绳52的绕绳方向摆动,可以将起升钢丝绳52更加整齐地绕收进起升机构5。
在上述方案中,起升机构在收回起升钢丝绳的时候,其施加给排绳管512一个向上的力,使得排绳管512不能够很顺畅地摆动,此时,排绳管512远离摆动轴的端部连接有滚轮514,所述滚轮514与所述底座511沿水平方向滑动配合,使的底座511通过限制滚轮514竖向位移来抵消排绳管512承受的向上的外力,同时,滚轮514沿水平方向在所述底座511上来回滚动,使得排绳管512在承受外力时也能顺畅地摆动,以保证排绳效果。
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方式,所述换向组件4包括:
底架44,与所述移动臂架2的前端相连接;
第一滑轮42,与所述底架44相连接,且用于所述起升钢丝绳52换向;
顶板41,与所述底架44相铰接,且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轮42的下方,所述顶板41上设置有用于所述起升钢丝绳52穿过的第二通孔411;
起升限位装置43,与所述底架44相连接,且设置于所述顶板41上方;
撞块31,设置于所述吊钩组件3与所述顶板41之间的所述起升钢丝绳52上,所述撞块31通过推动所述顶板41来抵推所述起升限位装置43动作。
在起吊物体时,当吊钩组件3起吊至上端极限位置时,起升钢丝绳52上的撞块31触碰顶板41,由于顶板41交接在换向组件4上,故顶板41被顶起,同时绕铰接轴转动,此时,顶板41撞击起升限位装置43,起升限位装置43控制起升机构5断电,以阻止吊钩组件3继续随起升钢丝绳52上升,造成本申请所述的层间吊机向后拉翻的风险。
具体地,所述第二通孔411为条形孔,所述顶板41通过铰接轴与所述换向组件4铰接,所述第二通孔411与所述铰接轴相垂直。
实施例5
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层间吊机的基础上,还包括:
无线遥控模块11,用于输出遥控信号;
遥控信号接收模块12,与所述控制模块10通讯连接,所述遥控信号接收模块12用于接收所述遥控信号,并将所述遥控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10,所述控制模块10接收所述遥控信号,并根据所述遥控信号控制所述起升机构5和所述电动推杆6动作。
其中,所述控制模块10分别与所述起升机构5和所述电动推杆6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10用于接收指令信号,并根据所述指令信号控制所述起升机构5和所述电动推杆6动作。
针对现有层间用吊机工作时放置于层间,在起吊幕墙骨架时,操作人员无法直观地观测到幕墙骨架的实时位置,仅靠幕墙骨架安装人员通过对讲机等设备指挥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效率低,而且常常因沟通过程中行动不一致造成的幕墙骨架安装人员安全风险大的问题。
本申请所述的层间用吊机上设置有无线遥控模块11和遥控信号接收模块12,所述无线遥控模块11由幕墙骨架安装人员控制,在微调幕墙骨架位置时,幕墙骨架安装人员输入微调指令,无线遥控模块11将微调指令转化为遥控信号,并输出遥控信号至遥控信号接收模块12,遥控信号接收模块12接收遥控信号之后,并将所述遥控信号传输至控制模块10,控制模块10接收所述遥控信号,并根据所述遥控信号控制所述起升机构5和所述电动推杆6动作,以实现吊钩组件3和移动臂架2的各自运动。
在上述方案中,幕墙骨架安装人员通过无线遥控模块11来控制幕墙骨架的位置,以实现微调幕墙骨架的位置的目的,同时提高吊装效率,而且避免了沟通过程中行动不一致造成的幕墙骨架安装人员的安装风险。
实施例6
如图1、2和5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一种层间用吊机的基础上,还包括,
相对高度测量装置13,其内设置有第二滑轮131和用于测量第二滑轮131转动圈数的传感器132,所述起升钢丝绳52与所述第二滑轮131相配合,所述起升钢丝绳52移动时能够带动所述第二滑轮131转动,所述传感器132通过测算所述第二滑轮131的圈数来计算被吊物体相对于起吊初始平面的高度,并输出相对高度信号;
显示模块14,与所述相对高度测量装置13电性连接,所述显示模块14用于接收所述高度信号,并将所述高度信号转化为可视化的相对高度数据。
针对现有吊机中,层间吊机需要起吊一些重量较轻一般小于500kg的物体至吊机设置层下方的楼层中时,吊机操作人员无法实时检测被吊物体相对起吊初始位置的相对高度,导致需要通过对讲机来沟通被吊物体相对起吊初始位置的相对高度,费时费力的问题。
本申请所述的相对高度测量装置13,其内设置有第二滑轮131和用于测量第二滑轮131转动圈数的传感器132,起升钢丝绳52与所述第二滑轮131相配合,在起吊物体时,起升钢丝绳52带动第二滑轮131转动,则第二滑轮131转过的圈数乘以第二滑轮131的周长,即可得到起升钢丝绳52通过第二滑轮131的长度,进而得出被吊物体相对起吊初始位置的相对高度。
同时,传感器132将实时测量的相对高度信号传输至显示模块14,显示模块14接收所述高度信号,并将高度信号转化为可视化的相对高度数据,操作人员通过观察相对高度数据,即可实时检测被吊物体相对起吊初始位置的相对高度,可以快速准确地输送至目标楼层高度,进而缩短吊装时间,降低吊装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层间吊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平设置的固定臂架(1);
移动臂架(2),为刚性结构件;
换向组件(4),用于起升钢丝绳(52)换向,且设置于所述移动臂架(2)的前端;
吊钩组件(3),用于连接被吊物体,且设置于所述换向组件(4)的下方;
起升机构(5),设置于所述移动臂架(2)的后端,所述起升机构(5)上的所述起升钢丝绳(52)通过所述换向组件(4)变向后与所述吊钩组件(3)相连接,所述起升机构(5)通过收放所述起升钢丝绳(52)带动所述吊钩组件(3)升降;
电动推杆(6),分别与所述移动臂架(2)和所述固定臂架(1)相连接,所述电动推杆(6)驱动所述移动臂架(2)沿所述固定臂架(1)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
其中,所述移动臂架(2)和所述起升机构(5)能够一起沿所述固定臂架(1)长度方向与所述固定臂架(1)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层间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臂架(2)与所述电动推杆(6)通过框架(7)相连接,所述起升机构(5)设置于所述框架(7)上,所述框架(7)沿所述固定臂架(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固定臂架(1)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层间吊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固定臂架(1)的支架(8),所述支架(8)与所述固定臂架(1)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支架(8)包括,
竖向设置的前支架(81),与所述固定臂架(1)的中部可拆卸地连接;
竖向设置的后支架(82),与所述固定臂架(1)的后端可拆卸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层间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架(82)为空间桁架结构,所述前支架(81)为平面桁架结构,所述前支架(81)与所述固定臂架(1)之间设置有回转装置(8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层间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臂架(2)设置于所述固定臂架(1)的下方,所述回转装置(83)与所述固定臂架(1)之间设置有用于所述移动臂架(2)穿过的第一通孔(8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层间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升机构(5)的出绳方向设置有排绳装置(51),所述排绳装置(51)包括,
底座(511),与所述起升机构(5)相连接;
排绳管(512),与所述底座(511)相连接,且相对于所述底座(511)水平摆动设置;
转向管(513),与所述排绳管(512)靠近摆动轴的一端相连通,所述转向管(513)用于所述起升钢丝绳(52)换向;
滚轮(514),与所述排绳管(512)远离摆动轴的端部一侧相连接,所述滚轮(514)的转动轴沿所述排绳管(512)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滚轮(514)与所述底座(511)沿水平方向滑动配合;
其中,从所述起升机构(5)引出的所述起升钢丝绳(52)依次穿过所述排绳管(512)和所述转向管(5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层间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组件(4)包括,
底架(44),与所述移动臂架(2)的前端相连接;
第一滑轮(42),与所述底架(44)相连接,且用于所述起升钢丝绳(52)换向;
顶板(41),与所述底架(44)相铰接,且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轮(42)的下方,所述顶板(41)上设置有用于所述起升钢丝绳(52)穿过的第二通孔(411);
起升限位装置(43),与所述底架(44)相连接,且设置于所述顶板(41)上方;
撞块(31),设置于所述吊钩组件(3)与所述顶板(41)之间的所述起升钢丝绳(52)上,所述撞块(31)通过推动所述顶板(41)来抵推所述起升限位装置(43)动作。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层间吊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模块(10),所述控制模块(10)分别与所述起升机构(5)和所述电动推杆(6)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10)用于接收指令信号,并根据所述指令信号控制所述起升机构(5)和所述电动推杆(6)动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层间吊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无线遥控模块(11),用于输出遥控信号;
遥控信号接收模块(12),与所述控制模块(10)通讯连接,所述遥控信号接收模块(12)用于接收所述遥控信号,并将所述遥控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10),所述控制模块(10)接收所述遥控信号,并根据所述遥控信号控制所述起升机构(5)和所述电动推杆(6)动作。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层间吊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相对高度测量装置(13),其内设置有第二滑轮(131)和用于测量第二滑轮(131)转动圈数的传感器(132),所述起升钢丝绳(52)与所述第二滑轮(131)相配合,所述起升钢丝绳(52)移动时能够带动所述第二滑轮(131)转动,所述传感器(132)通过测算所述第二滑轮(131)的圈数来计算被吊物体相对于起吊初始平面的高度,并输出相对高度信号;
显示模块(14),与所述相对高度测量装置(13)电性连接,所述显示模块(14)用于接收所述高度信号,并将所述高度信号转化为可视化的相对高度数据。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090130.8A CN110844796A (zh) | 2019-11-08 | 2019-11-08 | 一种层间吊机 |
CN202022512298.8U CN213505662U (zh) | 2019-11-08 | 2020-11-03 | 一种层间吊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090130.8A CN110844796A (zh) | 2019-11-08 | 2019-11-08 | 一种层间吊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844796A true CN110844796A (zh) | 2020-02-28 |
Family
ID=6960010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090130.8A Pending CN110844796A (zh) | 2019-11-08 | 2019-11-08 | 一种层间吊机 |
CN202022512298.8U Active CN213505662U (zh) | 2019-11-08 | 2020-11-03 | 一种层间吊机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512298.8U Active CN213505662U (zh) | 2019-11-08 | 2020-11-03 | 一种层间吊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2) | CN110844796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148868A (zh) * | 2021-04-27 | 2021-07-23 | 上海喜众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吊装装置 |
WO2023011537A1 (zh) * | 2021-08-06 | 2023-02-09 |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 悬架系统及悬架应急释放方法 |
CN118529601A (zh) * | 2024-07-24 | 2024-08-23 | 山东山河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仿古建筑亭安装施工吊装对接机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74509A (zh) * | 2010-03-08 | 2010-07-14 | 上海三一科技有限公司 | 自动控制物体与地面距离的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DE202010004853U1 (de) * | 2010-04-09 | 2010-08-12 | Riebsamen, Siegfried | Transport- und Handhabungsvorrichtung |
CN102070094A (zh) * | 2011-01-27 | 2011-05-25 | 长安大学 | 一种轻便起吊装置 |
CN202080836U (zh) * | 2011-04-13 | 2011-12-21 | 无锡市小天鹅建筑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高空作业物料提升设备 |
CN202139005U (zh) * | 2011-05-18 | 2012-02-08 | 无锡吊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吊篮排绳机构 |
CN103526949A (zh) * | 2013-10-23 | 2014-01-22 | 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附墙竖向结构的提升滑移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CN203715109U (zh) * | 2013-12-31 | 2014-07-16 | 张立华 | 回转式物料提升机 |
CN105152052A (zh) * | 2015-09-22 | 2015-12-16 | 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玻璃幕墙构件提升装置及玻璃幕墙构件安装方法 |
CN206051364U (zh) * | 2016-09-20 | 2017-03-29 | 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幕墙型材起吊装置 |
CN109353941A (zh) * | 2018-12-12 | 2019-02-19 | 柳州中科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起重器的冲顶断电和全程限重断电保护装置及起重器 |
-
2019
- 2019-11-08 CN CN201911090130.8A patent/CN110844796A/zh active Pending
-
2020
- 2020-11-03 CN CN202022512298.8U patent/CN213505662U/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74509A (zh) * | 2010-03-08 | 2010-07-14 | 上海三一科技有限公司 | 自动控制物体与地面距离的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DE202010004853U1 (de) * | 2010-04-09 | 2010-08-12 | Riebsamen, Siegfried | Transport- und Handhabungsvorrichtung |
CN102070094A (zh) * | 2011-01-27 | 2011-05-25 | 长安大学 | 一种轻便起吊装置 |
CN202080836U (zh) * | 2011-04-13 | 2011-12-21 | 无锡市小天鹅建筑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高空作业物料提升设备 |
CN202139005U (zh) * | 2011-05-18 | 2012-02-08 | 无锡吊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吊篮排绳机构 |
CN103526949A (zh) * | 2013-10-23 | 2014-01-22 | 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附墙竖向结构的提升滑移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CN203715109U (zh) * | 2013-12-31 | 2014-07-16 | 张立华 | 回转式物料提升机 |
CN105152052A (zh) * | 2015-09-22 | 2015-12-16 | 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玻璃幕墙构件提升装置及玻璃幕墙构件安装方法 |
CN206051364U (zh) * | 2016-09-20 | 2017-03-29 | 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幕墙型材起吊装置 |
CN109353941A (zh) * | 2018-12-12 | 2019-02-19 | 柳州中科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起重器的冲顶断电和全程限重断电保护装置及起重器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148868A (zh) * | 2021-04-27 | 2021-07-23 | 上海喜众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吊装装置 |
WO2023011537A1 (zh) * | 2021-08-06 | 2023-02-09 |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 悬架系统及悬架应急释放方法 |
CN118529601A (zh) * | 2024-07-24 | 2024-08-23 | 山东山河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仿古建筑亭安装施工吊装对接机 |
CN118529601B (zh) * | 2024-07-24 | 2024-09-20 | 山东山河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仿古建筑亭安装施工吊装对接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505662U (zh) | 2021-06-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3505662U (zh) | 一种层间吊机 | |
CN109843779A (zh) | 具备吊篮装置的作业用车辆 | |
CN103086279B (zh) | 建筑施工用垂直运输施工方法 | |
CN115190862A (zh) | 电梯布置和用于建造电梯的方法 | |
CN105347206B (zh) | Gis拆装智能辅助平台 | |
WO2022027883A1 (zh) | 一种悬臂式吊机 | |
CN110761546A (zh) | 一种免配重可移动可伸缩式建筑吊篮 | |
CN112443726A (zh) | 一种用于架空线缆作业设备上下线的吊装装置 | |
CN105366567B (zh) | 一种gis拆装智能辅助平台 | |
CN116588819A (zh) | 一种玻璃幕墙板块的吊装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4829288B (zh) | 电梯装置和方法 | |
CN118183517B (zh) | 一种智能起重机的减摆调节装置 | |
JP4138864B1 (ja) | クレーン式ゴンドラ構造 | |
CN201151624Y (zh) | 起重机的地面操纵机构 | |
CN213085256U (zh) | 一种悬挂小车单梁门式起重机 | |
CN116730260B (zh) | 一种电力施工用的吊台 | |
WO2023082951A1 (zh) | 一种建筑施工升降方法 | |
CN2287621Y (zh) | 伸缩塔式吊装装置 | |
CN213834302U (zh) | 轻型吊机 | |
CN216997385U (zh) | 一种用于玻璃幕墙吊装楼层塔机 | |
CN113173508A (zh) | 多功能塔吊 | |
CN111377351A (zh) | 直接吊物体进屋的吊机 | |
CN221396950U (zh) | 一种建筑和道路桥梁施工用的钢结构起吊设备 | |
CN218001311U (zh) | 一种升降式高杆灯 | |
CN219469639U (zh) | 一种自动升降检修平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