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38360A - 血液检测方法、采供血系统、用血管理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血液检测方法、采供血系统、用血管理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38360A
CN110838360A CN201911080825.8A CN201911080825A CN110838360A CN 110838360 A CN110838360 A CN 110838360A CN 201911080825 A CN201911080825 A CN 201911080825A CN 110838360 A CN110838360 A CN 1108383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od
bag
information
tube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8082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洪利
徐军
尤文超
庄永新
刘勇琨
李强
梁峻玮
孙源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ngshan Kai Ao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Tangshan Kai Ao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ngshan Kai Ao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Tangshan Kai Ao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91108082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38360A/zh
Publication of CN1108383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383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4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2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e.g. managing hospital staff or surgery room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8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blood groups or blood types or red blood cell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4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for data related to laboratory analysis, e.g. patient specimen analysi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for patient-specific data, e.g. for electronic patient record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edical Treatment And Welfare Office Work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血液检测方法、采供血系统、用血管理系统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注册用户,医院确定用户信息;然后,用户输入系统管理员分配的用户名和密码,点击登录或回车后经过系统身份验证用户密码及权限验证后登入程序主界面,并进行医院的选择,选择并成功登录后,会自动记住该医院,方便下次登录,否则会提示错误信息,请修正后进行登录;步骤B,数据同步,程序包括医院输血管理系统、医院输血实验室管理系统,进入到接口设置登记界面,通过系统接口间进行系统程序基础数据下载;首先需要选择系统类型,然后,选择要设置的产品名称、链接方式、接口地址和接口的启用信息。

Description

血液检测方法、采供血系统、用血管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血液检测方法、采供血系统、用血管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医院血液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多地发生医院血荒事件;医院血液安全隐患持续存在;医院临床用血水平有待提高大的前提下,为解决以上矛盾国家采取了各自措施。国家为了推行科学、规范用血的管理理念,急需建立安全有效用血的保障体系,健全临床用血质量监控和改进机制,提高临床输血服务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总的来说是提供一种血液检测方法、采供血系统、用血管理系统及方法。本发明是一款集输血业务、血液质量管理、监控与一体的综合型管理软件。系统将医院血液信息、医院临床输血信息、患者用血信息有机的联接在一起,确保采、供、输血信息的完整性和一致性,是促进和保证安全输血的基础,是提高血液质量管理的前提;系统通过用血评价体系,提供准确的数据依据,辅助管理者制定决策;规范全面的接口设计,涵盖电子病历7级评定标准。
一种用血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注册用户,医院确定用户信息;然后,用户输入系统管理员分配的用户名和密码,点击登录或回车后经过系统身份验证用户密码及权限验证后登入程序主界面,并进行血站或医院的选择,选择并成功登录后,会自动记住该医院,方便下次登录,否则会提示错误信息,请修正后进行登录;
步骤B,数据同步,程序包括医院输血管理系统、医院输血实验室管理系统,进入到接口设置登记界面,通过系统接口间进行系统程序基础数据下载;首先需要选择系统类型,然后,选择要设置的产品名称、链接方式、接口地址和接口的启用信息;其次,进行参数设置,用户根据自己需要修改相应的参数值,修改完成后需要重新登陆系统,系统会按新参数进行相关控制;再次,对用血科室进行增加、修改或删除,并更新下载对应科室的信息;紧接着,在基础字典模块中,对系统的基础信息设置,单号规则模块中对单据进行分类查询、对报表配置与打印机设置;
步骤C,配血规则模块,按照配血方法信息、交叉配血规则信息以及相溶性配血规则信息,选择血液品种,登记交叉配血结果与计费项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在步骤B中,对血科室的员工进行工作信息与岗位信息进行管理;
当步骤C中,血液品种超出血液库存和血液效期,执行步骤D;
步骤D,当血液品种超出血液库存和血液效期的预警范围和级别,提醒设置模块通过短信或网络方式提醒接收人员;
步骤E,首先,医院向血站联网订血,血液联网入库后,在医院血库生成库存明细并进行复核;当血液无法使用后,进入血液报废,在献血码和产品码处输入血液的对应信息,将血液添加到报废血液明细列表中;根据不同的血液情况,选择退血原因,登记血液信息,将退血申请信息发送至血站;
步骤F,在医院进行异体输血;首先,用血申请,用户登记新申请单时,录入病案号,首次用血病人需要在患者信息登记处逐一录入,重复输血病人系统会根据病案号自动提取患者的档案信息;然后,系统根据预设等级和申请血量规则信息判断是否还需要科室审批、院级审批才能将申请单提交到下一环节使用;其次,进行标本管理,增加试管架,定位此试管架后依次录入姓名,标本号,病案号或门诊号,接收人默认当前登录人,接收日期默认当前系统时间,回车后录入标本:再次,输血检测,当用户需要新增输血检测信息时,直接录入病案号,系统根据用户录入的病案号检索设定时间内的用血申请单并在申请单号处按申请时间进行倒序显示,在申请单号处直接录入申请单号或直接选择要操作的申请单,申请单确认完成后用户在检测方案处选择此申请单需要使用的检测方案,并在检测项目信息处录入检测项目对应检测结果,系统根据检测方案会自动在费用信息处显示该方案所收取的费用信息;
步骤G,首先,患者输血检测,用于登记患者检测信息,建立输血检测报告单,检测项目有患者ABO血型检测、患者Rh(D)血型检测、不规则抗体筛查;然后,依次执行交叉配血,临床发血,配血回退,记录输血反应;
步骤H,进行用血评价,统计分析,信息追溯,血液追溯,系统审计与预警提醒模块。
一种用血管理系统,包括系统登录模块,进行用户的系统身份验证及权限验证;
数据同步模块,用于系统接口设置,程序包括医院输血管理系统、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医院实验室管理系统LIS,需要选择系统类型,并设置产品名称、链接方式、接口地址和接口的启用信息;
参数设置模块,用于维护系统运行各种开关的状态,以便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进行运作;
科室管理模块,用于维护输血科和可进行用血申请的科室信息设定,并支持多级科室,当系统启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接口时,科室信息可由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直接下载,替代人员手工维护;当在科室管理模块下设置有员工管理模块时候,员工管理模块包括员工信息模块、岗位信息模块用于输血科相关人员和可进行用血申请的科室相关人员的权限和岗位维护;
基础字典模块,用于系统的基础信息设置,包含:订血类型、病区信息、输血目的、血型复核方法、检测项目类型、计费项目、检测项目、检测结果、检测方案、申请类型、原因字典、预警界别、和临床病种模块,编码方式包括由管理员或现场工程师进行维护且作为系统内部用关联码的标准编码、由管理员或现场工程师进行维护且作为HIS接口用关联码的HIS编码、由管理员或现场工程师进行维护且LIS接口用关联码的LIS编码、以及默认复选框;默认复选框在相关登记界面中是否默认此选项,同一字典只能维护一个默认值选项;其中,订血类型模块中设置有订需间隔时间,当用户选择订血类型后,系统根据订需间隔维护的数值计算需求时间,算法为:系统当前时间+订需间隔维护的小时数;计费项目模块包括费用类型与基本量;费用类型其血液基本费与血液附加费出现在库单价维护界面上;检验费,其在检测方案维护界面使用;交叉配血费,其在配血规则界面中的交叉配血方法TAB页中使用;基本量用于门诊接口中用计费项目推算血量时使用;检测方案包括允许自定义检测项目、以及计费匹配模块;允许自定义检测项目,用在患者检测、快捷发血界面对方案中的检测项目和计费项目进行新增或删除操作;计费匹配,当用户维护检测项目时,系统根据检测项目关联的计费项目,自动生成方案中的计费项目;申请类型,预定义申请类型,系统根据此类型设置不同的血液流程;
单号规则模块,用于对单据进行单据编号生成方式字典的配置,对不同业务类型进行分类查询;
报表配置,用于对各种报表进行配置,包括启用版本与样式预览;
打印机设置,用于配置默认的打印机信息;
配血规则模块,包括维护配血方法信息、计费项目、交叉配血结果、以及交叉配血规则信息;交叉配血结果包括维护结果、配血结果、发血控制信息、根据维护配血规则信息与相溶性配血规则信息维护的选择血液品种,配血规则选择ABO相溶时,相溶性配血规则登记维护。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
血液预警模块,用于设置血液库存和血液效期的预警范围和级别,预警级别是在基础字典功能处根据实际需要自行维护;库存和失效期规则用于预警设置的库存预警和失效期预警;
入/出库单价模块,用于设置血液产品的入/出库价格;
提醒设置模块,用于设置需要提醒的项目,提醒摘要和内容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本地化设置,当设置某提醒项目并启用后,对设置的接收人进行提醒信息提示;接收人员,通过类型选择接收人员的类型,系统提供了接收人群接收,单个人员接收,科室下人员接收类型;
库存管理模块,包括联网订血、联网入库、库存明细、血型复核、血液报废、联网退血;
在联网订血模块中填写供血单位,订血类型数量,需求时间,配送方式,以及订血人信息;在联网入库模块中,医院接收由血站发过来的血液,入到医院库存中;在库存明细模块中,查询血液库存明细;血型复核模块,对血液进行血型复核确认;血液报废,对需要报废的血液进行报废登记,在献血码和产品码处输入血液的对应信息,将血液添加到报废血液明细列表中;联网退血,选择退血原因,登记血液信息,将退血申请信息发送至血站;
异体输血模块,包括用血申请,标本管理;
用血申请,用于登记临床用血申请单信息,包括申请单创建、编辑、审核、主任审批、院级审批和流程终止,同时提供用血申请单打印功能;用血申请包括患者信息,用于用户登记患者相关信息,包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病区信息;申请信息,用于录入本次用血申请相关信息,包含申请类型、预输血时间、输血目的、申请血液品种和申请血量信息,既往与本次输血信息:用于显示患者的档案信息和本次输血相关信息;申请前检测信息:用户登记用户自行维护的检测项目的相关结果,推荐维护输血相关血清学相关检测或输血指征项目,血清学相关检测包括ABO血型、Rh(D)血型,输血指征项目包括HB、APTT、PT、Hct、Plt;
标本管理,用于输血科室按试管架位置、存放天数定位管理标本;
患者检测,用于登记患者检测信息,检测项目有患者ABO血型检测、患者Rh(D)血型检测、不规则抗体筛查;患者检测界面包括检测信息,用于登记患者检测相关单据信息,包含检测人、检测时间、复合人、备注、检测方案;项目信息,用户登记患者检测相关的检测项目和结果信息;既往与本次输血信息,用于显示患者的档案信息和本次输血相关信息;费用信息:系统根据检测方案自动加载该方案所包含的费用信息;
交叉配血,用于登记交叉配血报告相关信息,如果所申请的血液品种在配血规则中设置为需要交叉配血,则必须进行交叉配血才能对该申请单进行临床发血操作;相关信息包括配血费计费环节,同一张配血报告单中的配血方法、主侧结果、次侧结果是否必须相同;某血液能进行交叉配血的最大次数,如果超出此数量则交叉配血信息不能进行登记;交叉配血结果有效天数;
临床发血,实现对交叉配血后的血液或不需配血血液进行临床发放并打印;
配血回退,实现交叉配血回退并退费功能;
输血反应,用于记录临床输血反应情况,填写病案号或门诊号回车,自动提取患者信息;
随后扫入献血码或献血码、产品码录入输血反应血液明细信息;
输血指征设置模块,根据申请的临床病种和所做的输血指征判断所申请的血液品种是否合理;
科室指征设置模块,按科室设置各输血指征数值范围所对应的指征评价;
统计分析模块,包括血型复核统计,其以检验时间为查询条件,统计时间段内各ABO和RH血型血液的血型复核袋数;用血申请统计,用血申请明细,以申请时间和申请类型为查询条件,统计查询条件范围内临床用血申请的明细信息;用血申请汇总,以申请时间和申请类型为查询条件,统计查询条件范围内用血申请的血液品种汇总信息;
信息追溯模块,包括患者追溯,用于追溯患者信息,包括档案、发血、配血信息;血液追溯模块,用于血液信息的追溯,包括血液的流动过程和操作过程的信息;
系统审计模块,用于对登陆用户对系统具体操作的查询;
预警提醒模块,查询用于工作人员对某一时间内作为接收人产生的预警信息查询。
一种采供血系统,包括用于入血库的血液的存储袋、用于输送存储袋的袋输入装置、设置在袋输入装置上的袋打标签装置、输入端与袋输入装置输出端衔接的袋输出装置、竖直设置在袋输出装置输出端的袋分度装置、设置在袋分度装置一侧的袋存储架、设置在袋分度装置另一侧且用于将袋分度装置上的存储袋送至袋存储架中的带入架装置、与存储袋存放同一血源的试剂管、用于输送试剂管的试管输入装置、用于将试剂管从试管输入装置上取出的试管中转装置、设置在试管中转装置输出端且用于衔接作业工序的试管循环装置、倾斜设置在试管循环装置端部上方的试管取出装置、以及输入口与试管取出装置输出口对应的试管输出装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存储袋包括袋体、设置在袋体端口处且内腔中凸起的袋内凹口、根部与袋内凹口端部连接的袋褶皱侧壁、设置在袋褶皱侧壁端部的袋嘴柱封盖、沿厚度方向设置在袋体侧壁上的袋侧充气立柱、以及设置在袋体侧表面上的袋识别标签;
袋输入装置包括袋输入传送带、横向分布在袋输入传送带上且相邻间隔用于放置存储袋的输入带横挡板、以及设置在输入带横挡板上的输入端工艺豁口;
袋打标签装置包括袋标签机架、设置在袋标签机架上的袋纵向轨道、设置在袋纵向轨道上且前行速度与袋输入传送带速度相同的袋纵向滑块、设置在袋纵向滑块上的袋标签机械手、设置在袋标签机械手悬臂端的袋标签机、设置在袋纵向滑块上且位于袋标签机下方且位于袋输入传送带上行段与下行段之间的袋底部托板、设置在袋底部托板上且用于上升托举袋输入传送带的存储袋下表面的袋工艺托台、设置在袋工艺托台上端的袋内凹口;
袋输出装置包括输入端与袋输入传送带输出端对应的袋传出传送带;
袋分度装置包括竖直循环且输入端位于袋传出传送带输出端下方的袋升降传送带、以及设置在袋升降传送带上且用于承接袋传出传送带输出存储袋的袋升降托板;
带入架装置包括由升降组件驱动且与袋升降传送带同速上升的袋存储侧推机械手、以及设置在袋存储侧推机械手上且用于将存储袋推离开袋升降托板的袋存储侧推托手;
袋存储架包括用于分隔储纳带库检存储袋且带有ID标签且带有输入输出传感器的袋存储格、升降设置在袋存储格上的袋存储升降头与袋存储侧定位板、设置在袋存储升降头上的袋存储牵拉卷扬头、摆动设置在袋存储升降头与辅助座之间的袋存储翻转板、设置在袋存储翻转板上的袋存储牵拉导轨、滑动在袋存储牵拉导轨上的袋存储上架L型托、设置在袋存储牵拉卷扬头与袋存储上架L型托之间的袋存储牵拉钢丝绳、以及设置在袋存储侧定位板与袋存储上架L型托之间的袋存储复位弹簧;
试管输入装置包括管输入传送带、以及设置在管输入传送带上且为锥度孔且用于放置试管的管输入放置托孔;
试管中转装置包括设置在管输入传送带下表面且前端口大于后端口且对称在管输入放置托孔两侧的管中转八字导向板、设置在管输入传送带下表面的管中转辅助夹持架、成对设置且根部铰接在管中转辅助夹持架上且开口朝向后端且与管中转八字导向板反向的管中转辅助八字形夹持臂、成对设置在管中转辅助八字形夹持臂后开口端且与管中转八字导向板同向的管中转辅助内八字导板、设置在管中转辅助八字形夹持臂内侧壁上且与试管外侧壁下部接触的管中转辅助摩擦弧垫、设置在管中转辅助八字形夹持臂内侧壁之间的管中转辅助外顶簧、设置在管中转辅助摩擦弧垫下方且用于上顶位于管输入放置托孔中试管的管中转升降顶头、设置在管中转升降顶头上且用于与试管底部接触的管中转顶头工艺凹面、设置在管中转辅助夹持架上方一侧的管中转机械手、设置在管中转机械手上且用于抓取管中转顶头工艺凹面上顶的试管的管中转夹持机械爪;
管中转八字导向板内侧壁与管中转辅助内八字导板外侧壁接触后,再与管中转辅助八字形夹持臂外侧壁接触,同时管中转辅助摩擦弧垫与试管外侧壁接触;
在管中转机械手一侧设置有用于给试管外壁贴标签的管侧壁打标机;
试管循环装置包括设置在管中转机械手行程终端处的管工位衔接环形带、分布在管工位衔接环形带上的管环形放置孔;在管工位衔接环形带上分布有检测工位;
试管取出装置包括倾斜设置在管工位衔接环形带变向处上方且在水平面投影且下行段传送方向与管工位衔接环形带对应直线段方向相同的管取出倾斜输出带、分布在管取出倾斜输出带上且侧边与外界连通且用于夹持试管且位于管环形放置孔上方的管取出工艺豁口、设置在管取出工艺豁口前内侧壁上且用于与试管壁压力接触的管豁口侧顶弹片、以及倾斜且沿传送方向上升设置在管工位衔接环形带变向处下方且与管环形放置孔底面接触的管倾斜导向底板;
试管输出装置包括设置在管取出倾斜输出带下行段输出端外侧的管输出机械手、以及旋转设置在管输出机械手上的管取出弧形开口环;管取出弧形开口环承接并取出位于管取出工艺豁口中的试管。
一种血液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待检验血液存于试管,待入库血液存到存储袋中,盖上袋嘴柱封盖,下按袋嘴柱封盖使得袋褶皱侧壁陷入袋内凹口中,并分别做标记;
步骤二,血袋入待检库;首先,存储袋经过袋输入装置时,通过袋打标签装置贴标签;然后,存储袋经过袋输出装置输出到袋分度装置上;其次,根据袋存储架空置格位置,带入架装置将存储袋从袋分度装置指定层;再次,袋存储架自动将存储袋送至对应空格子中;
步骤三,试管进行检测;首先,试管输入装置将试管传送;然后,试管中转装置将试管取出;其次,在试管外侧壁标签;再次,试管中转装置将试管放置到试管循环装置上,在对应的检验科室间传递;紧接着,在检验完毕后,通过试管取出装置将试管从试管循环装置上取出;再后来,通过试管输出装置取下,送至下一道检验流程或送至报废流程;
步骤四,根据试管检测结果,当血液适格,血袋进入血液制备步骤,反之,则血袋进入报废程序。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在步骤二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二一,首先,放置存储袋于输入端工艺豁口之上,当到达标签工位时,袋纵向滑块在与袋输入传送带同步前行时,袋工艺托台上升从输入端工艺豁口处托举存储袋,同时,袋标签机贴标签;然后,袋工艺托台下降,将存储袋于输入端工艺豁口之上;
步骤二二,首先,袋传出传送带将贴标签后的存储袋送至袋升降托板上;然后,根据袋存储格的空置位置,袋存储升降头、袋存储侧推机械手、升至到该层;其次,当袋升降托板升到该高度,袋存储侧推托手将存储袋送至袋存储上架L型托上;
步骤二三,首先,袋存储牵拉卷扬头克服袋存储复位弹簧的弹簧力,牵拉袋存储上架L型托沿袋存储牵拉导轨至空置位置;然后,的袋存储翻转板翻转,使得袋存储上架L型托上的存储袋沿着斜面进入到指定空格中,等待制备血液或报废;其次,袋存储复位弹簧牵拉袋存储上架L型托复位;
在步骤三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三一,首先,将试管放置管输入放置托孔中,当到输出工位,管中转八字导向板通过管中转辅助内八字导板与管中转辅助八字形夹持臂并利用八字形,克服管中转辅助摩擦弧垫,使得管中转辅助摩擦弧垫对合侧扶试管;然后,管中转升降顶头的管中转顶头工艺凹面上托试管底部,使得试管上移动,管中转夹持机械爪夹持试管,同时管侧壁打标机给试管外壁贴标签;其次,管中转机械手上升将试管转送到管工位衔接环形带上,管输入传送带前行,管中转八字导向板与管中转辅助八字形夹持臂分离,管中转辅助八字形夹持臂在管中转辅助外顶簧作用下张开;
步骤三二,首先,通过管工位衔接环形带实现试管在各个作业工位进行处理检验;然后,当检验完毕后,到达输出工位;然后,试管底部沿着管倾斜导向底板上升,同时,上端进入到对应的管取出工艺豁口,并通过管豁口侧顶弹片夹持;利用与管工位衔接环形带同速以及斜度上升,使得试管离开管工位衔接环形带;其次,管输出机械手操控管取出弧形开口环与管取出工艺豁口咬合将试管取出。
一种用血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流程:
流程五,首先,医院根据用血需求,进行用血登记,并将订血信息向血站发送;然后,血站通过网络与医院对接,遍历血库,按照库存给予医院回复并报告输血科确认;其次,血站发血并入医院库,并进行信息录入,录入的信息包括血液产品、献血码、规格、血量、袋数、血型、血液费用、采血/制备时间、以及失效时间;再次,血袋入库,入库失败,则联网退网,录入成功,则执行工序六;
流程六,首先,对入库的成分血进行ABO血型、RH分型、RH(D)、以及抗体筛查进行复核;然后,临床医生,进行输血前评估,在患者签署输血同意书后,登记用血申请信息;其次,经过医院分级审批后,申请成功;
流程七,首先,对血液标本进行采集,送检;然后,对患者进行检测,将患者ABO和Rh(D)血型与库存血液匹配,按近效期排列;其次,取排列顺序的血液进行交叉配血,若配血成功则进行发血操作,生成发血报告单;再次,根据单据领取血液,并核实;
流程八,首先,进行输血安全护理,登记输注血液,输注中患者体征与不良反应表现;然后,登记患者信息、申请用血与已用血、异体与自体用血、输血反应情况、对输血反应的处理措施,并依次反馈到输血科、医务科与血战;
流程九,首先,对血袋进行回收与销毁;然后,临床医生通过患者输血前后体征信息以及反应情况和病情判断进行输血后评价,完成输血记录,并供输血前医生评估参考。本发明设计合理、成本低廉、结实耐用、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节约资金、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图4是本发明血液发放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硬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局部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局部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局部三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1、存储袋;102、袋输入装置;103、袋打标签装置;104、袋输出装置;105、袋分度装置;106、带入架装置;107、袋存储架;108、试管输入装置;109、试管中转装置;110、试管循环装置;111、试管取出装置;112、试管输出装置;113、袋侧充气立柱;114、袋识别标签;115、袋嘴柱封盖;116、袋褶皱侧壁;117、袋内凹口;118、袋输入传送带;119、输入带横挡板;120、输入端工艺豁口;121、袋标签机架;122、袋纵向轨道;123、袋纵向滑块;124、袋标签机械手;125、袋标签机;126、袋底部托板;127、袋工艺托台;128、袋内凹口;129、袋传出传送带;130、袋升降传送带;131、袋升降托板;132、袋存储侧推机械手;133、袋存储侧推托手;134、袋存储格;135、袋存储升降头;136、袋存储牵拉卷扬头;137、袋存储牵拉导轨;138、袋存储翻转板;139、袋存储上架L型托;140、袋存储牵拉钢丝绳;141、袋存储侧定位板;142、袋存储复位弹簧;143、管输入传送带;144、管输入放置托孔;145、管中转八字导向板;146、管中转辅助夹持架;147、管中转辅助八字形夹持臂;148、管中转辅助内八字导板;149、管中转辅助摩擦弧垫;150、管中转辅助外顶簧;151、管中转升降顶头;152、管中转顶头工艺凹面;153、管中转机械手;154、管中转夹持机械爪;155、管侧壁打标机;156、管工位衔接环形带;157、管环形放置孔;158、管取出倾斜输出带;159、管取出工艺豁口;160、管豁口侧顶弹片;161、管倾斜导向底板;162、管输出机械手;163、管取出弧形开口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的用血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注册用户,医院确定用户信息;然后,用户输入系统管理员分配的用户名和密码,点击登录或回车后经过系统身份验证用户密码及权限验证后登入程序主界面,并进行医院的选择,选择并成功登录后,会自动记住该医院,方便下次登录,否则会提示错误信息,请修正后进行登录;
步骤B,数据同步,程序包括医院输血管理系统、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医院实验室管理系统,进入到接口设置登记界面,通过系统接口间进行系统程序基础数据下载;首先,首先需要选择系统类型,然后,选择要设置的产品名称、链接方式、接口地址和接口的启用信息;其次,进行参数设置,用户根据自己需要修改相应的参数值,修改完成后需要重新登陆系统,系统会按新参数进行相关控制;再次,对用血科室进行增加、修改或删除,并更新下载对应科室的信息;紧接着,在基础字典模块中,对系统的基础信息设置,单号规则模块中对单据进行分类查询、对报表配置与打印机设置;
步骤C,配血规则模块,按照配血方法信息、交叉配血规则信息以及相溶性配血规则信息,选择血液品种,登记交叉配血结果与计费项目;
在步骤B中,对血科室的员工进行工作信息与岗位信息进行管理;
当步骤C中,血液品种超出血液库存和血液效期,执行步骤D;
步骤D,当血液品种超出血液库存和血液效期的预警范围和级别,提醒设置模块通过短信或网络方式提醒接收人员;
步骤E,首先,医院向血站联网订血,血液联网入库后,在医院血库生成库存明细并进行复核;当血液无法使用后,进入血液报废,在献血码和产品码处输入血液的对应信息,将血液添加到报废血液明细列表中;根据不同的血液情况,选择退血原因,登记血液信息,将退血申请信息发送至血站;
步骤F,在医院进行异体输血;首先,用血申请,用户登记新申请单时,录入病案号,首次用血病人需要在患者信息登记处逐一录入,重复输血病人系统会根据病案号自动提取患者的档案信息;然后,系统根据预设等级和申请血量规则信息判断是否还需要科室审批、院级审批才能将申请单提交到下一环节使用;其次,进行标本管理,增加试管架,定位此试管架后依次录入姓名,标本号,病案号或门诊号,接收人默认当前登录人,接收日期默认当前系统时间,回车后录入标本:再次,输血检测,当用户需要新增输血检测信息时,直接录入病案号,系统根据用户录入的病案号检索近七天的用血申请单并在申请单号处按申请时间进行倒序显示,在申请单号处直接录入申请单号或直接选择要操作的申请单,申请单确认完成后用户在检测方案处选择此申请单需要使用的检测方案,并在检测项目信息处录入检测项目对应检测结果,系统根据检测方案会自动在费用信息处显示该方案所收取的费用信息;
步骤G,首先,患者检测,用于登记患者检测信息,建立输血检测报告单,检测项目有患者ABO血型检测、患者Rh(D)血型检测、不规则抗体筛查;然后,依次执行交叉配血,临床发血,配血回退,记录输血反应;
步骤H,进行用血评价,统计分析,信息追溯,血液追溯,系统审计与预警提醒模块。
本实施例的用血管理系统,包括系统登录模块,进行用户的系统身份验证及权限验证;
数据同步模块,用于系统接口设置,程序包括医院输血管理系统、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医院实验室管理系统LIS,需要选择系统类型,并设置产品名称、链接方式、接口地址和接口的启用信息;
参数设置模块,用于维护系统运行各种开关的状态,以便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进行运作;
科室管理模块,用于维护输血科和可进行用血申请的科室信息设定,并支持多级科室,当系统启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接口时,科室信息可由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直接下载,替代人员手工维护;当在科室管理模块下设置有员工管理模块时候,员工管理模块包括员工信息模块、岗位信息模块用于输血科相关人员和可进行用血申请的科室相关人员的权限和岗位维护;
基础字典模块,用于系统的基础信息设置,包含:订血类型、病区信息、输血目的、血型复核方法、检测项目类型、计费项目、检测项目、检测结果、检测方案、申请类型、原因字典、预警界别、和临床病种模块,编码方式包括由管理员或现场工程师进行维护且作为系统内部用关联码的标准编码、由管理员或现场工程师进行维护且作为HIS接口用关联码的HIS编码、由管理员或现场工程师进行维护且LIS接口用关联码的LIS编码、以及默认复选框;默认复选框在相关登记界面中是否默认此选项,同一字典只能维护一个默认值选项;其中,订血类型模块中设置有订需间隔时间,当用户选择订血类型后,系统根据订需间隔维护的数值计算需求时间,算法为:系统当前时间+订需间隔维护的小时数;计费项目模块包括费用类型与基本量;费用类型其血液基本费与血液附加费出现在库单价维护界面上;检验费,其在检测方案维护界面使用;交叉配血费,其在配血规则界面中的交叉配血方法TAB页中使用;基本量用于门诊接口中用计费项目推算血量时使用;检测方案包括允许自定义检测项目、以及计费匹配模块;允许自定义检测项目,用在输血检测、患者检测、快捷发血界面对方案中的检测项目和计费项目进行新增或删除操作;计费匹配,当用户维护检测项目时,系统根据检测项目关联的计费项目,自动生成方案中的计费项目;申请类型,预定义申请类型,系统根据此类型设置不同的血液流程;
单号规则模块,用于对单据进行单据编号生成方式字典的配置,对不同业务类型进行分类查询;
报表配置,用于对各种报表进行配置,包括启用版本与样式预览;
打印机设置,用于配置默认的打印机信息;
配血规则模块,包括维护配血方法信息、计费项目、交叉配血结果、以及交叉配血规则信息;交叉配血结果包括维护结果、配血结果、发血控制信息、根据维护配血规则信息与相溶性配血规则信息维护的选择血液品种,配血规则选择ABO相溶时,相溶性配血规则登记维护。
还包括血液预警模块,用于设置血液库存和血液效期的预警范围和级别,预警级别是在基础字典功能处根据实际需要自行维护;库存和失效期规则用于预警设置的库存预警和失效期预警;
入/出库单价模块,用于设置血液产品的入/出库价格;
提醒设置模块,用于设置需要提醒的项目,提醒摘要和内容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本地化设置,当设置某提醒项目并启用后,对设置的接收人进行提醒信息提示;接收人员,通过类型选择接收人员的类型,系统提供了接收人群接收,单个人员接收,科室下人员接收类型;
库存管理模块,包括联网订血、联网入库、库存明细、血型复核、血液报废、联网退血;
在联网订血模块中填写供血单位,订血类型数量,需求时间,配送方式,以及订血人信息;在联网入库模块中,医院接收由血站发过来的血液,入到医院库存中;在库存明细模块中,查询血液库存明细;血型复核模块,对血液进行血型复核确认;;血液报废,对需要报废的血液进行报废登记,在献血码和产品码处输入血液的对应信息,将血液添加到报废血液明细列表中;联网退血,选择退血原因,登记血液信息,将退血申请信息发送至血站;
异体输血模块,包括用血申请,标本管理;
用血申请,用于登记临床用血申请单信息,包括申请单创建、编辑、审核、主任审批、院级审批和流程终止,同时提供用血申请单打印功能;用血申请包括患者信息,用于用户登记患者相关信息,包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病区信息;申请信息,用于录入本次用血申请相关信息,包含申请类型、预输血时间、输血目的、申请血液品种和申请血量信息,既往与本次输血信息:用于显示患者的档案信息和本次输血相关信息;申请前检测信息:用户登记用户自行维护的检测项目的相关结果,推荐维护输血相关血清学相关检测或输血指征项目,血清学相关检测包括ABO血型和Rh(D)血型,输血指征项目包括HB、PT、APTT、PLT等;
标本管理,用于输血科室按试管架位置、存放天数定位管理标本;
患者检测,用于登记患者检测信息,检测项目有患者ABO血型、患者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患者检测界面包括检测信息,用于登记患者检测相关单据信息,包含检测人、检测时间、复合人、备注、检测方案;项目信息,用户登记患者检测相关的检测项目和结果信息;既往与本次输血信息,用于显示患者的档案信息和本次输血相关信息;费用信息:系统根据检测方案自动加载该方案所包含的费用信息;
交叉配血,用于登记交叉配血报告相关信息,如果所申请的血液品种在配血规则中设置为需要交叉配血,则必须进行交叉配血才能对该申请单进行临床发血操作;相关信息包括配血费计费环节,同一张配血报告单中的配血方法、主侧结果、次侧结果是否必须相同;某血液能进行交叉配血的最大次数,如果超出此数量则交叉配血信息不能进行登记;交叉配血结果有效天数;
临床发血,实现对交叉配血后的血液或不需配血血液进行临床发放并打印;
配血回退,实现交叉配血回退并退费功能;
输血反应,用于记录临床输血反应情况,填写病案号或门诊号回车,自动提取患者信息。
随后扫入献血码或献血码、产品码录入输血反应血液明细信息;
输血指征设置模块,根据申请的临床病种和所做的输血指征判断所申请的血液品种是否合理;
科室指征设置模块,按科室设置各输血指征数值范围所对应的指征评价;
统计分析模块,包括血型复核统计,其以检验时间为查询条件,统计时间段内各ABO和RH血型血液的血型复核袋数;用血申请统计,用血申请明细,以申请时间和申请类型为查询条件,统计查询条件范围内临床用血申请的明细信息;用血申请汇总,以申请时间和申请类型为查询条件,统计查询条件范围内用血申请的血液品种汇总信息;
信息追溯模块,包括患者追溯,用于追溯患者信息,包括档案、发血、配血信息;血液追溯模块,用于血液信息的追溯,包括血液的流动过程和操作过程的信息;
系统审计模块,用于对登陆用户对系统具体操作的查询;
预警提醒模块,查询用于工作人员对某一时间内作为接收人产生的预警信息查询。
本实施例的采供血系统,包括用于入血库的血液的存储袋101、用于输送存储袋101的袋输入装置102、设置在袋输入装置102上的袋打标签装置103、输入端与袋输入装置102输出端衔接的袋输出装置104、竖直设置在袋输出装置104输出端的袋分度装置105、设置在袋分度装置105一侧的袋存储架107、设置在袋分度装置105另一侧且用于将袋分度装置105上的存储袋101送至袋存储架107中的带入架装置106、与存储袋101存放同一血源的试剂管、用于输送试剂管的试管输入装置108、用于将试剂管从试管输入装置108上取出的试管中转装置109、设置在试管中转装置109输出端且用于衔接作业工序的试管循环装置110、倾斜设置在试管循环装置110端部上方的试管取出装置111、以及输入口与试管取出装置111输出口对应的试管输出装置112;
存储袋101包括袋体、设置在袋体端口处且内腔中凸起的袋内凹口117、根部与袋内凹口117端部连接的袋褶皱侧壁116、设置在袋褶皱侧壁116端部的袋嘴柱封盖115、沿厚度方向设置在袋体侧壁上的袋侧充气立柱113、以及设置在袋体侧表面上的袋识别标签114;
袋输入装置102包括袋输入传送带118、横向分布在袋输入传送带118上且相邻间隔用于放置存储袋101的输入带横挡板119、以及设置在输入带横挡板119上的输入端工艺豁口120;
袋打标签装置103包括袋标签机架121、设置在袋标签机架121上的袋纵向轨道122、设置在袋纵向轨道122上且前行速度与袋输入传送带118速度相同的袋纵向滑块123、设置在袋纵向滑块123上的袋标签机械手124、设置在袋标签机械手124悬臂端的袋标签机125、设置在袋纵向滑块123上且位于袋标签机125下方且位于袋输入传送带118上行段与下行段之间的袋底部托板126、设置在袋底部托板126上且用于上升托举袋输入传送带118的存储袋101下表面的袋工艺托台127、设置在袋工艺托台127上端的袋内凹口128;
袋输出装置104包括输入端与袋输入传送带118输出端对应的袋传出传送带129;
袋分度装置105包括竖直循环且输入端位于袋传出传送带129输出端下方的袋升降传送带130、以及设置在袋升降传送带130上且用于承接袋传出传送带129输出存储袋101的袋升降托板131;
带入架装置106包括由升降组件驱动且与袋升降传送带130同速上升的袋存储侧推机械手132、以及设置在袋存储侧推机械手132上且用于将存储袋101推离开袋升降托板131的袋存储侧推托手133;
袋存储架107包括用于分隔储纳带库检存储袋101且带有ID标签且带有输入输出传感器的袋存储格134、升降设置在袋存储格134上的袋存储升降头135与袋存储侧定位板141、设置在袋存储升降头135上的袋存储牵拉卷扬头136、摆动设置在袋存储升降头135与辅助座之间的袋存储翻转板138、设置在袋存储翻转板138上的袋存储牵拉导轨137、滑动在袋存储牵拉导轨137上的袋存储上架L型托139、设置在袋存储牵拉卷扬头136与袋存储上架L型托139之间的袋存储牵拉钢丝绳140、以及设置在袋存储侧定位板141与袋存储上架L型托139之间的袋存储复位弹簧142;
试管输入装置108包括管输入传送带143、以及设置在管输入传送带143上且为锥度孔且用于放置试管的管输入放置托孔144;
试管中转装置109包括设置在管输入传送带143下表面且前端口大于后端口且对称在管输入放置托孔144两侧的管中转八字导向板145、设置在管输入传送带143下表面的管中转辅助夹持架146、成对设置且根部铰接在管中转辅助夹持架146上且开口朝向后端且与管中转八字导向板145反向的管中转辅助八字形夹持臂147、成对设置在管中转辅助八字形夹持臂147后开口端且与管中转八字导向板145同向的管中转辅助内八字导板148、设置在管中转辅助八字形夹持臂147内侧壁上且与试管外侧壁下部接触的管中转辅助摩擦弧垫149、设置在管中转辅助八字形夹持臂147内侧壁之间的管中转辅助外顶簧150、设置在管中转辅助摩擦弧垫149下方且用于上顶位于管输入放置托孔144中试管的管中转升降顶头151、设置在管中转升降顶头151上且用于与试管底部接触的管中转顶头工艺凹面152、设置在管中转辅助夹持架146上方一侧的管中转机械手153、设置在管中转机械手153上且用于抓取管中转顶头工艺凹面152上顶的试管的管中转夹持机械爪154;
管中转八字导向板145内侧壁与管中转辅助内八字导板148外侧壁接触后,再与管中转辅助八字形夹持臂147外侧壁接触,同时管中转辅助摩擦弧垫149与试管外侧壁接触;
在管中转机械手153一侧设置有用于给试管外壁贴标签的管侧壁打标机155;
试管循环装置110包括设置在管中转机械手153行程终端处的管工位衔接环形带156、分布在管工位衔接环形带156上的管环形放置孔157;在管工位衔接环形带156上分布有检测工位;
试管取出装置111包括倾斜设置在管工位衔接环形带156变向处上方且在水平面投影且下行段传送方向与管工位衔接环形带156对应直线段方向相同的管取出倾斜输出带158、分布在管取出倾斜输出带158上且侧边与外界连通且用于夹持试管且位于管环形放置孔157上方的管取出工艺豁口159、设置在管取出工艺豁口159前内侧壁上且用于与试管壁压力接触的管豁口侧顶弹片160、以及倾斜且沿传送方向上升设置在管工位衔接环形带156变向处下方且与管环形放置孔157底面接触的管倾斜导向底板161;
试管输出装置112包括设置在管取出倾斜输出带158下行段输出端外侧的管输出机械手162、以及旋转设置在管输出机械手162上的管取出弧形开口环163;管取出弧形开口环163承接并取出位于管取出工艺豁口159中的试管。
本实施例的血液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待检验血液存于试管,待入库血液存到存储袋101中,盖上袋嘴柱封盖115,下按袋嘴柱封盖115使得袋褶皱侧壁116陷入袋内凹口117中,并分别做标记;
步骤二,血袋入待检库;首先,存储袋101经过袋输入装置102时,通过袋打标签装置103贴标签;然后,存储袋101经过袋输出装置104输出到袋分度装置105上;其次,根据袋存储架107空置格位置,带入架装置106将存储袋101从袋分度装置105指定层;再次,袋存储架107自动将存储袋101送至对应空格子中;
步骤三,试管进行检测;首先,试管输入装置108将试管传送;然后,试管中转装置109将试管取出;其次,在试管外侧壁标签;再次,试管中转装置109将试管放置到试管循环装置110上,在对应的检验科室间传递;紧接着,在检验完毕后,通过试管取出装置111将试管从试管循环装置110上取出;再后来,通过试管输出装置112取下,送至下一道检验流程或送至报废流程;
步骤四,根据试管检测结果,当血液适格,血袋进入血液制备步骤,反之,则血袋进入报废程序。
在步骤二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二一,首先,放置存储袋101于输入端工艺豁口120之上,当到达标签工位时,袋纵向滑块123在与袋输入传送带118同步前行时,袋工艺托台127上升从输入端工艺豁口120处托举存储袋101,同时,袋标签机125贴标签;然后,袋工艺托台127下降,将存储袋101于输入端工艺豁口120之上;
步骤二二,首先,袋传出传送带129将贴标签后的存储袋101送至袋升降托板131上;然后,根据袋存储格134的空置位置,袋存储升降头135、袋存储侧推机械手132、升至到该层;其次,当袋升降托板131升到该高度,袋存储侧推托手133将存储袋101送至袋存储上架L型托139上;
步骤二三,首先,袋存储牵拉卷扬头136克服袋存储复位弹簧142的弹簧力,牵拉袋存储上架L型托139沿袋存储牵拉导轨137至空置位置;然后,的袋存储翻转板138翻转,使得袋存储上架L型托139上的存储袋101沿着斜面进入到指定空格中,等待制备血液或报废;其次,袋存储复位弹簧142牵拉袋存储上架L型托139复位;
在步骤三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三一,首先,将试管放置管输入放置托孔144中,当到输出工位,管中转八字导向板145通过管中转辅助内八字导板148与管中转辅助八字形夹持臂147并利用八字形,克服管中转辅助摩擦弧垫149,使得管中转辅助摩擦弧垫149对合侧扶试管;然后,管中转升降顶头151的管中转顶头工艺凹面152上托试管底部,使得试管上移动,管中转夹持机械爪154夹持试管,同时管侧壁打标机155给试管外壁贴标签;其次,管中转机械手153上升将试管转送到管工位衔接环形带156上,管输入传送带143前行,管中转八字导向板145与管中转辅助八字形夹持臂147分离,管中转辅助八字形夹持臂147在管中转辅助外顶簧150作用下张开;
步骤三二,首先,通过管工位衔接环形带156实现试管在各个作业工位进行处理检验;然后,当检验完毕后,到达输出工位;然后,试管底部沿着管倾斜导向底板161上升,同时,上端进入到对应的管取出工艺豁口159,并通过管豁口侧顶弹片160夹持;利用与管工位衔接环形带156同速以及斜度上升,使得试管离开管工位衔接环形带156;其次,管输出机械手162操控管取出弧形开口环163与管取出工艺豁口159咬合将试管取出。
本实施例的用血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流程:
流程五,首先,医院根据用血需求,进行用血登记,并将订血信息向血站发送;然后,血站通过网络与医院对接,遍历血库,按照库存给予医院回复并报告输血科确认;其次,血站发血并入医院库,并进行信息录入,录入的信息包括血液产品、献血码、规格、血量、袋数、血型、血液费用、采血/制备时间、以及失效时间;再次,血袋入库,入库失败,则联网退网,录入成功,则执行工序六;
流程六,首先,对入库的成分血进行血型、RH分型、RH(D)、以及抗体筛查进行复核;然后,临床医生,进行输血前评估,在患者签署输血同意书后,登记用血申请信息;其次,经过医院分级审批后,申请成功;
流程七,首先,对血液标本进行采集,送检;然后,对患者进行检测,将患者RH分型与库存血液RH分型匹配,按近效期排列;其次,取排列顺序的血液进行交叉配血,若配血成功则进行发血操作,生成发血报告单;再次,根据单据领取血液,并核实;
流程八,首先,进行输血安全护理,登记输注血液,输注中患者体征与不良反应表现;然后,登记患者信息、申请用血与已用血、异体与自体用血、输血反应情况、对输血反应的处理措施,并依次反馈到输血科、医务科与血战;
流程九,首先,对血袋进行回收与销毁;然后,临床医生通过患者输血前后体征信息以及反应情况和病情判断进行输血后评价,完成输血记录,并供输血前医生评估参考。
通过袋输入装置102,袋打标签装置103,袋输出装置104,袋分度装置105,带入架装置106,袋存储架107,试管输入装置108,试管中转装置109,试管循环装置110,试管取出装置111,试管输出装置112,实现血液流程管理的自动化无人化,减少污染,降低人为操作误差,提高效率。袋侧充气立柱113从而避免堆积后底层的血袋被压起到侧支撑作用,袋识别标签114实现智能识别,袋褶皱侧壁116,袋内凹口117,避免接口处占用空间,输入带横挡板119实现定位,袋纵向轨道122,袋纵向滑块123实现运动中进行标签,减少传送带启停的时间与能耗,袋内凹口128减轻重量增大接触面积,避免血袋滑落,袋存储侧推机械手132,袋存储侧推托手133完成侧传送,袋存储格134方便存储,袋存储升降头135实现升降可控,袋存储牵拉卷扬头136实现牵拉到对应格子,袋存储翻转板138实现倾斜送入格子中,袋存储上架L型托139实现承载,袋存储牵拉钢丝绳140实现柔性牵拉,袋存储复位弹簧142实质自动复位,管中转八字导向板145,从而实现自动驱动对合管中,转辅助夹持架146作为铰接轴,管中转辅助八字形夹持臂147实现夹持从而防止试管上顶的时候侧倾倒,管中转辅助内八字导板148实现导向进入,管中转辅助摩擦弧垫149增大摩擦力,管中转辅助外顶簧150实现自动复位,管中转升降顶头151经试管从锥度顶出,管中转顶头工艺凹面152增大接触面积,管工位衔接环形带156实现各个工序之间的旋进,管取出倾斜输出带158,管取出工艺豁口159从而实现在同步运动中夹取试管,管豁口侧顶弹片160增大摩擦力,管倾斜导向底板161将试管上顶,管输出机械手162操作管取出弧形开口环163实现试管的转送。

Claims (9)

1.一种用血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注册用户,医院确定用户信息;然后,用户输入系统管理员分配的用户名和密码,点击登录或回车后经过系统身份验证用户密码及权限验证后登入程序主界面,并进行血站或医院的选择,选择并成功登录后,会自动记住该医院,方便下次登录,否则会提示错误信息,请修正后进行登录;
步骤B,数据同步,程序包括医院输血管理系统、医院输血实验室管理系统,进入到接口设置登记界面,通过系统接口间进行系统程序基础数据下载;首先需要选择系统类型,然后,选择要设置的产品名称、链接方式、接口地址和接口的启用信息;其次,进行参数设置,用户根据自己需要修改相应的参数值,修改完成后需要重新登陆系统,系统会按新参数进行相关控制;再次,对用血科室进行增加、修改或删除,并更新下载对应科室的信息;紧接着,在基础字典模块中,对系统的基础信息设置,单号规则模块中对单据进行分类查询、对报表配置与打印机设置;
步骤C,配血规则模块,按照配血方法信息、交叉配血规则信息以及相溶性配血规则信息,选择血液品种,登记交叉配血结果与计费项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血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对血科室的员工进行工作信息与岗位信息进行管理;
当步骤C中,血液品种超出血液库存和血液效期,执行步骤D;
步骤D,当血液品种超出血液库存和血液效期的预警范围和级别,提醒设置模块通过短信或网络方式提醒接收人员;
步骤E,首先,医院向血站联网订血,血液联网入库后,在医院血库生成库存明细并进行复核;当血液无法使用后,进入血液报废,在献血码和产品码处输入血液的对应信息,将血液添加到报废血液明细列表中;根据不同的血液情况,选择退血原因,登记血液信息,将退血申请信息发送至血站;
步骤F,在医院进行异体输血;首先,用血申请,用户登记新申请单时,录入病案号,首次用血病人需要在患者信息登记处逐一录入,重复输血病人系统会根据病案号自动提取患者的档案信息;然后,系统根据预设等级和申请血量规则信息判断是否还需要科室审批、院级审批才能将申请单提交到下一环节使用;其次,进行标本管理,增加试管架,定位此试管架后依次录入姓名,标本号,病案号或门诊号,接收人默认当前登录人,接收日期默认当前系统时间,回车后录入标本:再次,输血检测,当用户需要新增输血检测信息时,直接录入病案号,系统根据用户录入的病案号检索设定时间内的用血申请单并在申请单号处按申请时间进行倒序显示,在申请单号处直接录入申请单号或直接选择要操作的申请单,申请单确认完成后用户在检测方案处选择此申请单需要使用的检测方案,并在检测项目信息处录入检测项目对应检测结果,系统根据检测方案会自动在费用信息处显示该方案所收取的费用信息;
步骤G,首先,患者输血检测,用于登记患者检测信息,建立输血检测报告单,检测项目有患者ABO血型检测、患者Rh(D)血型检测、不规则抗体筛查;然后,依次执行交叉配血,临床发血,配血回退,记录输血反应;
步骤H,进行用血评价,统计分析,信息追溯,血液追溯,系统审计与预警提醒模块。
3.一种用血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系统登录模块,进行用户的系统身份验证及权限验证;
数据同步模块,用于系统接口设置,程序包括医院输血管理系统、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医院实验室管理系统LIS,需要选择系统类型,并设置产品名称、链接方式、接口地址和接口的启用信息;
参数设置模块,用于维护系统运行各种开关的状态,以便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进行运作;
科室管理模块,用于维护输血科和可进行用血申请的科室信息设定,并支持多级科室,当系统启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接口时,科室信息可由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直接下载,替代人员手工维护;当在科室管理模块下设置有员工管理模块时候,员工管理模块包括员工信息模块、岗位信息模块用于输血科相关人员和可进行用血申请的科室相关人员的权限和岗位维护;
基础字典模块,用于系统的基础信息设置,包含:订血类型、病区信息、输血目的、血型复核方法、检测项目类型、计费项目、检测项目、检测结果、检测方案、申请类型、原因字典、预警界别、和临床病种模块,编码方式包括由管理员或现场工程师进行维护且作为系统内部用关联码的标准编码、由管理员或现场工程师进行维护且作为HIS接口用关联码的HIS编码、由管理员或现场工程师进行维护且LIS接口用关联码的LIS编码、以及默认复选框;默认复选框在相关登记界面中是否默认此选项,同一字典只能维护一个默认值选项;其中,订血类型模块中设置有订需间隔时间,当用户选择订血类型后,系统根据订需间隔维护的数值计算需求时间,算法为:系统当前时间+订需间隔维护的小时数;计费项目模块包括费用类型与基本量;费用类型其血液基本费与血液附加费出现在库单价维护界面上;检验费,其在检测方案维护界面使用;交叉配血费,其在配血规则界面中的交叉配血方法TAB页中使用;基本量用于门诊接口中用计费项目推算血量时使用;检测方案包括允许自定义检测项目、以及计费匹配模块;允许自定义检测项目,用在患者检测、快捷发血界面对方案中的检测项目和计费项目进行新增或删除操作;计费匹配,当用户维护检测项目时,系统根据检测项目关联的计费项目,自动生成方案中的计费项目;申请类型,预定义申请类型,系统根据此类型设置不同的血液流程;
单号规则模块,用于对单据进行单据编号生成方式字典的配置,对不同业务类型进行分类查询;
报表配置,用于对各种报表进行配置,包括启用版本与样式预览;
打印机设置,用于配置默认的打印机信息;
配血规则模块,包括维护配血方法信息、计费项目、交叉配血结果、以及交叉配血规则信息;交叉配血结果包括维护结果、配血结果、发血控制信息、根据维护配血规则信息与相溶性配血规则信息维护的选择血液品种,配血规则选择ABO相溶时,相溶性配血规则登记维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血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血液预警模块,用于设置血液库存和血液效期的预警范围和级别,预警级别是在基础字典功能处根据实际需要自行维护;库存和失效期规则用于预警设置的库存预警和失效期预警;
入/出库单价模块,用于设置血液产品的入/出库价格;
提醒设置模块,用于设置需要提醒的项目,提醒摘要和内容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本地化设置,当设置某提醒项目并启用后,对设置的接收人进行提醒信息提示;接收人员,通过类型选择接收人员的类型,系统提供了接收人群接收,单个人员接收,科室下人员接收类型;
库存管理模块,包括联网订血、联网入库、库存明细、血型复核、血液报废、联网退血;
在联网订血模块中填写供血单位,订血类型数量,需求时间,配送方式,以及订血人信息;在联网入库模块中,医院接收由血站发过来的血液,入到医院库存中;在库存明细模块中,查询血液库存明细;血型复核模块,对血液进行血型复核确认;血液报废,对需要报废的血液进行报废登记,在献血码和产品码处输入血液的对应信息,将血液添加到报废血液明细列表中;联网退血,选择退血原因,登记血液信息,将退血申请信息发送至血站;
异体输血模块,包括用血申请,标本管理;
用血申请,用于登记临床用血申请单信息,包括申请单创建、编辑、审核、主任审批、院级审批和流程终止,同时提供用血申请单打印功能;用血申请包括患者信息,用于用户登记患者相关信息,包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病区信息;申请信息,用于录入本次用血申请相关信息,包含申请类型、预输血时间、输血目的、申请血液品种和申请血量信息,既往与本次输血信息:用于显示患者的档案信息和本次输血相关信息;申请前检测信息:用户登记用户自行维护的检测项目的相关结果,推荐维护输血相关血清学相关检测或输血指征项目,血清学相关检测包括ABO血型、Rh(D)血型,输血指征项目包括HB、APTT、PT、Hct、Plt;
标本管理,用于输血科室按试管架位置、存放天数定位管理标本;
患者检测,用于登记患者检测信息,检测项目有患者ABO血型检测、患者Rh(D)血型检测、不规则抗体筛查;患者检测界面包括检测信息,用于登记患者检测相关单据信息,包含检测人、检测时间、复合人、备注、检测方案;项目信息,用户登记患者检测相关的检测项目和结果信息;既往与本次输血信息,用于显示患者的档案信息和本次输血相关信息;费用信息:系统根据检测方案自动加载该方案所包含的费用信息;
交叉配血,用于登记交叉配血报告相关信息,如果所申请的血液品种在配血规则中设置为需要交叉配血,则必须进行交叉配血才能对该申请单进行临床发血操作;相关信息包括配血费计费环节,同一张配血报告单中的配血方法、主侧结果、次侧结果是否必须相同;某血液能进行交叉配血的最大次数,如果超出此数量则交叉配血信息不能进行登记;交叉配血结果有效天数;
临床发血,实现对交叉配血后的血液或不需配血血液进行临床发放并打印;
配血回退,实现交叉配血回退并退费功能;
输血反应,用于记录临床输血反应情况,填写病案号或门诊号回车,自动提取患者信息。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输血反应登记各项,随后扫入献血码或献血码、产品码录入输血反应血液明细信息;
输血指征设置模块,根据申请的临床病种和所做的输血指征判断所申请的血液品种是否合理;
科室指征设置模块,按科室设置各输血指征数值范围所对应的指征评价;
统计分析模块,包括血型复核统计,其以检验时间为查询条件,统计时间段内各ABO和RH血型血液的血型复核袋数;用血申请统计,用血申请明细,以申请时间和申请类型为查询条件,统计查询条件范围内临床用血申请的明细信息;用血申请汇总,以申请时间和申请类型为查询条件,统计查询条件范围内用血申请的血液品种汇总信息;
信息追溯模块,包括患者追溯,用于追溯患者信息,包括档案、发血、配血信息;血液追溯模块,用于血液信息的追溯,包括血液的流动过程和操作过程的信息;
系统审计模块,用于对登陆用户对系统具体操作的查询;
预警提醒模块,查询用于工作人员对某一时间内作为接收人产生的预警信息查询。
5.一种采供血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入血库的血液的存储袋(101)、用于输送存储袋(101)的袋输入装置(102)、设置在袋输入装置(102)上的袋打标签装置(103)、输入端与袋输入装置(102)输出端衔接的袋输出装置(104)、竖直设置在袋输出装置(104)输出端的袋分度装置(105)、设置在袋分度装置(105)一侧的袋存储架(107)、设置在袋分度装置(105)另一侧且用于将袋分度装置(105)上的存储袋(101)送至袋存储架(107)中的带入架装置(106)、与存储袋(101)存放同一血源的试剂管、用于输送试剂管的试管输入装置(108)、用于将试剂管从试管输入装置(108)上取出的试管中转装置(109)、设置在试管中转装置(109)输出端且用于衔接作业工序的试管循环装置(110)、倾斜设置在试管循环装置(110)端部上方的试管取出装置(111)、以及输入口与试管取出装置(111)输出口对应的试管输出装置(1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采供血系统,其特征在于:
存储袋(101)包括袋体、设置在袋体端口处且内腔中凸起的袋内凹口(117)、根部与袋内凹口(117)端部连接的袋褶皱侧壁(116)、设置在袋褶皱侧壁(116)端部的袋嘴柱封盖(115)、沿厚度方向设置在袋体侧壁上的袋侧充气立柱(113)、以及设置在袋体侧表面上的袋识别标签(114);
袋输入装置(102)包括袋输入传送带(118)、横向分布在袋输入传送带(118)上且相邻间隔用于放置存储袋(101)的输入带横挡板(119)、以及设置在输入带横挡板(119)上的输入端工艺豁口(120);
袋打标签装置(103)包括袋标签机架(121)、设置在袋标签机架(121)上的袋纵向轨道(122)、设置在袋纵向轨道(122)上且前行速度与袋输入传送带(118)速度相同的袋纵向滑块(123)、设置在袋纵向滑块(123)上的袋标签机械手(124)、设置在袋标签机械手(124)悬臂端的袋标签机(125)、设置在袋纵向滑块(123)上且位于袋标签机(125)下方且位于袋输入传送带(118)上行段与下行段之间的袋底部托板(126)、设置在袋底部托板(126)上且用于上升托举袋输入传送带(118)的存储袋(101)下表面的袋工艺托台(127)、设置在袋工艺托台(127)上端的袋内凹口(128);
袋输出装置(104)包括输入端与袋输入传送带(118)输出端对应的袋传出传送带(129);
袋分度装置(105)包括竖直循环且输入端位于袋传出传送带(129)输出端下方的袋升降传送带(130)、以及设置在袋升降传送带(130)上且用于承接袋传出传送带(129)输出存储袋(101)的袋升降托板(131);
带入架装置(106)包括由升降组件驱动且与袋升降传送带(130)同速上升的袋存储侧推机械手(132)、以及设置在袋存储侧推机械手(132)上且用于将存储袋(101)推离开袋升降托板(131)的袋存储侧推托手(133);
袋存储架(107)包括用于分隔储纳带库检存储袋(101)且带有ID标签且带有输入输出传感器的袋存储格(134)、升降设置在袋存储格(134)上的袋存储升降头(135)与袋存储侧定位板(141)、设置在袋存储升降头(135)上的袋存储牵拉卷扬头(136)、摆动设置在袋存储升降头(135)与辅助座之间的袋存储翻转板(138)、设置在袋存储翻转板(138)上的袋存储牵拉导轨(137)、滑动在袋存储牵拉导轨(137)上的袋存储上架L型托(139)、设置在袋存储牵拉卷扬头(136)与袋存储上架L型托(139)之间的袋存储牵拉钢丝绳(140)、以及设置在袋存储侧定位板(141)与袋存储上架L型托(139)之间的袋存储复位弹簧(142);
试管输入装置(108)包括管输入传送带(143)、以及设置在管输入传送带(143)上且为锥度孔且用于放置试管的管输入放置托孔(144);
试管中转装置(109)包括设置在管输入传送带(143)下表面且前端口大于后端口且对称在管输入放置托孔(144)两侧的管中转八字导向板(145)、设置在管输入传送带(143)下表面的管中转辅助夹持架(146)、成对设置且根部铰接在管中转辅助夹持架(146)上且开口朝向后端且与管中转八字导向板(145)反向的管中转辅助八字形夹持臂(147)、成对设置在管中转辅助八字形夹持臂(147)后开口端且与管中转八字导向板(145)同向的管中转辅助内八字导板(148)、设置在管中转辅助八字形夹持臂(147)内侧壁上且与试管外侧壁下部接触的管中转辅助摩擦弧垫(149)、设置在管中转辅助八字形夹持臂(147)内侧壁之间的管中转辅助外顶簧(150)、设置在管中转辅助摩擦弧垫(149)下方且用于上顶位于管输入放置托孔(144)中试管的管中转升降顶头(151)、设置在管中转升降顶头(151)上且用于与试管底部接触的管中转顶头工艺凹面(152)、设置在管中转辅助夹持架(146)上方一侧的管中转机械手(153)、设置在管中转机械手(153)上且用于抓取管中转顶头工艺凹面(152)上顶的试管的管中转夹持机械爪(154);
管中转八字导向板(145)内侧壁与管中转辅助内八字导板(148)外侧壁接触后,再与管中转辅助八字形夹持臂(147)外侧壁接触,同时管中转辅助摩擦弧垫(149)与试管外侧壁接触;
在管中转机械手(153)一侧设置有用于给试管外壁贴标签的管侧壁打标机(155);
试管循环装置(110)包括设置在管中转机械手(153)行程终端处的管工位衔接环形带(156)、分布在管工位衔接环形带(156)上的管环形放置孔(157);在管工位衔接环形带(156)上分布有检测工位;
试管取出装置(111)包括倾斜设置在管工位衔接环形带(156)变向处上方且在水平面投影且下行段传送方向与管工位衔接环形带(156)对应直线段方向相同的管取出倾斜输出带(158)、分布在管取出倾斜输出带(158)上且侧边与外界连通且用于夹持试管且位于管环形放置孔(157)上方的管取出工艺豁口(159)、设置在管取出工艺豁口(159)前内侧壁上且用于与试管壁压力接触的管豁口侧顶弹片(160)、以及倾斜且沿传送方向上升设置在管工位衔接环形带(156)变向处下方且与管环形放置孔(157)底面接触的管倾斜导向底板(161);
试管输出装置(112)包括设置在管取出倾斜输出带(158)下行段输出端外侧的管输出机械手(162)、以及旋转设置在管输出机械手(162)上的管取出弧形开口环(163);管取出弧形开口环(163)承接并取出位于管取出工艺豁口(159)中的试管。
7.一种血液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待检验血液存于试管,待入库血液存到存储袋(101)中,盖上袋嘴柱封盖(115),下按袋嘴柱封盖(115)使得袋褶皱侧壁(116)陷入袋内凹口(117)中,并分别做标记;
步骤二,血袋入待检库;首先,存储袋(101)经过袋输入装置(102)时,通过袋打标签装置(103)贴标签;然后,存储袋(101)经过袋输出装置(104)输出到袋分度装置(105)上;其次,根据袋存储架(107)空置格位置,带入架装置(106)将存储袋(101)从袋分度装置(105)指定层;再次,袋存储架(107)自动将存储袋(101)送至对应空格子中;
步骤三,试管进行检测;首先,试管输入装置(108)将试管传送;然后,试管中转装置(109)将试管取出;其次,在试管外侧壁标签;再次,试管中转装置(109)将试管放置到试管循环装置(110)上,在对应的检验科室间传递;紧接着,在检验完毕后,通过试管取出装置(111)将试管从试管循环装置(110)上取出;再后来,通过试管输出装置(112)取下,送至下一道检验流程或送至报废流程;
步骤四,根据试管检测结果,当血液适格,血袋进入血液制备步骤,反之,则血袋进入报废程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血液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二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二一,首先,放置存储袋(101)于输入端工艺豁口(120)之上,当到达标签工位时,袋纵向滑块(123)在与袋输入传送带(118)同步前行时,袋工艺托台(127)上升从输入端工艺豁口(120)处托举存储袋(101),同时,袋标签机(125)贴标签;然后,袋工艺托台(127)下降,将存储袋(101)于输入端工艺豁口(120)之上;
步骤二二,首先,袋传出传送带(129)将贴标签后的存储袋(101)送至袋升降托板(131)上;然后,根据袋存储格(134)的空置位置,袋存储升降头(135)、袋存储侧推机械手(132)、升至到该层;其次,当袋升降托板(131)升到该高度,袋存储侧推托手(133)将存储袋(101)送至袋存储上架L型托(139)上;
步骤二三,首先,袋存储牵拉卷扬头(136)克服袋存储复位弹簧(142)的弹簧力,牵拉袋存储上架L型托(139)沿袋存储牵拉导轨(137)至空置位置;然后,的袋存储翻转板(138)翻转,使得袋存储上架L型托(139)上的存储袋(101)沿着斜面进入到指定空格中,等待制备血液或报废;其次,袋存储复位弹簧(142)牵拉袋存储上架L型托(139)复位;
在步骤三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三一,首先,将试管放置管输入放置托孔(144)中,当到输出工位,管中转八字导向板(145)通过管中转辅助内八字导板(148)与管中转辅助八字形夹持臂(147)并利用八字形,克服管中转辅助摩擦弧垫(149),使得管中转辅助摩擦弧垫(149)对合侧扶试管;然后,管中转升降顶头(151)的管中转顶头工艺凹面(152)上托试管底部,使得试管上移动,管中转夹持机械爪(154)夹持试管,同时管侧壁打标机(155)给试管外壁贴标签;其次,管中转机械手(153)上升将试管转送到管工位衔接环形带(156)上,管输入传送带(143)前行,管中转八字导向板(145)与管中转辅助八字形夹持臂(147)分离,管中转辅助八字形夹持臂(147)在管中转辅助外顶簧(150)作用下张开;
步骤三二,首先,通过管工位衔接环形带(156)实现试管在各个作业工位进行处理检验;然后,当检验完毕后,到达输出工位;然后,试管底部沿着管倾斜导向底板(161)上升,同时,上端进入到对应的管取出工艺豁口(159),并通过管豁口侧顶弹片(160)夹持;利用与管工位衔接环形带(156)同速以及斜度上升,使得试管离开管工位衔接环形带(156);其次,管输出机械手(162)操控管取出弧形开口环(163)与管取出工艺豁口(159)咬合将试管取出。
9.一种用血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流程:
流程五,首先,医院根据用血需求,进行用血登记,并将订血信息向血站发送;然后,血站通过网络与医院对接,遍历血库,按照库存给予医院回复并报告输血科确认;其次,血站发血并入医院库,并进行信息录入,录入的信息包括血液产品、献血码、规格、血量、袋数、血型、血液费用、采血/制备时间、以及失效时间;再次,血袋入库,入库失败,则联网退网,录入成功,则执行工序六;
流程六,首先,对入库的成分血进行ABO血型、RH分型、RH(D)、以及抗体筛查进行复核;然后,临床医生,进行输血前评估,在患者签署输血同意书后,登记用血申请信息;其次,经过医院分级审批后,申请成功;
流程七,首先,对血液标本进行采集,送检;然后,对患者进行检测,将患者ABO和Rh(D)血型与库存血液匹配,按近效期排列;其次,取排列顺序的血液进行交叉配血,若配血成功则进行发血操作,生成发血报告单;再次,根据单据领取血液,并核实;
流程八,首先,进行输血安全护理,登记输注血液,输注中患者体征与不良反应表现;然后,登记患者信息、申请用血与已用血、异体与自体用血、输血反应情况、对输血反应的处理措施,并依次反馈到输血科、医务科与血战;
流程九,首先,对血袋进行回收与销毁;然后,临床医生通过患者输血前后体征信息以及反应情况和病情判断进行输血后评价,完成输血记录,并供输血前医生评估参考。
CN201911080825.8A 2019-11-07 2019-11-07 血液检测方法、采供血系统、用血管理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108383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80825.8A CN110838360A (zh) 2019-11-07 2019-11-07 血液检测方法、采供血系统、用血管理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80825.8A CN110838360A (zh) 2019-11-07 2019-11-07 血液检测方法、采供血系统、用血管理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38360A true CN110838360A (zh) 2020-02-25

Family

ID=69576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80825.8A Pending CN110838360A (zh) 2019-11-07 2019-11-07 血液检测方法、采供血系统、用血管理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38360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45565A (zh) * 2021-07-05 2021-09-03 上海新程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匹配管理终端、输注血的匹配择优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4629887A (zh) * 2021-12-22 2022-06-14 唐山启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采供血试剂管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CN115458101A (zh) * 2022-08-09 2022-12-09 青岛市市立医院 一种临床输血电子信息系统的智能管理控制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19676A (zh) * 2012-07-31 2012-12-12 成都金盘电子科大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医院信息交换平台系统以及信息交换互通方法
CN107480433A (zh) * 2017-07-29 2017-12-15 深圳市前海安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统计分析功能的输血闭环信息管理系统
CN107622789A (zh) * 2017-09-01 2018-01-23 深圳市前海安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血液库存信息管理系统
CN107662798A (zh) * 2016-07-27 2018-02-06 陈贤儒 自动化整合型检验系统
CN209535689U (zh) * 2019-02-21 2019-10-25 杭州博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采血管贴标管理系统
CN110415799A (zh) * 2019-07-29 2019-11-05 广东迈科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医院血库的闭环管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19676A (zh) * 2012-07-31 2012-12-12 成都金盘电子科大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医院信息交换平台系统以及信息交换互通方法
CN107662798A (zh) * 2016-07-27 2018-02-06 陈贤儒 自动化整合型检验系统
CN107480433A (zh) * 2017-07-29 2017-12-15 深圳市前海安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统计分析功能的输血闭环信息管理系统
CN107622789A (zh) * 2017-09-01 2018-01-23 深圳市前海安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血液库存信息管理系统
CN209535689U (zh) * 2019-02-21 2019-10-25 杭州博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采血管贴标管理系统
CN110415799A (zh) * 2019-07-29 2019-11-05 广东迈科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医院血库的闭环管理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45565A (zh) * 2021-07-05 2021-09-03 上海新程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匹配管理终端、输注血的匹配择优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4629887A (zh) * 2021-12-22 2022-06-14 唐山启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采供血试剂管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CN114629887B (zh) * 2021-12-22 2024-04-26 唐山启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采供血试剂管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CN115458101A (zh) * 2022-08-09 2022-12-09 青岛市市立医院 一种临床输血电子信息系统的智能管理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38360A (zh) 血液检测方法、采供血系统、用血管理系统及方法
DK2716214T3 (en) AUTOMATIC BLOOD TEST PREPARATION SYSTEM.
AU2022202311A1 (en) Automated diagnostic analyzer and method for its operation
CN110993082B (zh) 一种智能采血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CN107470177A (zh) 一种用于采血管的处理系统
CN111325515B (zh) 信息化血液采供方法
CN108772305A (zh) 采血管自动分拣仪
CN111821181B (zh) 一种智能静脉用药调配机器人及调配方法
CN103253481B (zh) 地面分拣式智能化发药控制系统及其配发药品的流程
JPS6234564A (ja) 医薬分配装置
CN108580318A (zh) 扫描称重集包一体机及使用方法
CN110304394A (zh) 一种智能物流系统
CN113716258A (zh) 基于智能药篮的智能化配药系统和配药方法
CN208373594U (zh) 采血管自动分拣仪
CN113814186A (zh) 一种自动试管分拣专机
CN111326247B (zh) 血站管理信息系统
CN209834999U (zh) 一种静脉药品配置中心
CN211237733U (zh) 一种医疗检验急查项目管理系统
CN207215842U (zh) 非血液检体自动传送检验系统
CN207225857U (zh) 一种用于采血管的贴标装置
CN213934881U (zh) 一种发料收料系统
CN203354130U (zh) 提升机
CN210811177U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医疗推车
CN112849617A (zh) 一种输液袋立体贴标分拣一体机
JP7045686B2 (ja) 採血管理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22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