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32899A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操作终端以进行v2x通信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 Google Patents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操作终端以进行v2x通信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32899A
CN110832899A CN201880043025.6A CN201880043025A CN110832899A CN 110832899 A CN110832899 A CN 110832899A CN 201880043025 A CN201880043025 A CN 201880043025A CN 110832899 A CN110832899 A CN 1108328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distance
rsrp
data
rsrq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4302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32899B (zh
Inventor
李钟律
金荣泰
徐翰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08328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328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328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328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71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the supervisory signal being transmitted together with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9/00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velocity or attitude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such systems
    • G01S19/01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transmitting time-stamped messages, e.g.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LONASS [Global Orbiting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or GALILEO
    • G01S19/03Cooperating elements; Interaction 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different cooperating elements or between cooperating elements and receivers
    • G01S19/10Cooperating elements; Interaction 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different cooperating elements or between cooperating elements and receivers providing dedicated supplementary positioning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04L1/1819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with re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or different redundanc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15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user or device properties, e.g. MTC-capable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26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location or mo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4Err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04W64/003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locating network equip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04W4/46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for vehicle-to-vehicle communication [V2V]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操作终端以进行车辆对一切(V2X)通信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终端。该方法包括:从另一终端接收数据,并且只有当距所述另一终端的距离等于或小于预定值时才发送针对所述数据的确认/否定确认(ACK/NACK)。

Description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操作终端以进行V2X通信的方法以及使用 该方法的终端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操作终端以进行V2X通信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背景技术
对装置执行直接通信的装置对装置(D2D)技术的关注不断增加。具体地,D2D作为用于公共安全网络的通信技术已成为关注焦点。公共安全网络具有比商业通信网络更高的服务要求(可靠性和安全性)。具体地,如果蜂窝通信的覆盖范围不受影响或可用,则公共安全网络也要求装置之间的直接通信,即,D2D操作。
由于D2D操作是邻近的装置之间的通信,所以它可具有各种优点。例如,D2D UE具有高传送速率和低延迟并且可执行数据通信。另外,在D2D操作中,集中于基站的业务可被分散。如果D2D UE起到中继器的作用,则它也可起到延伸基站的覆盖范围的作用。
此外,在长期演进-高级(LTE-A)中,终端与终端之间的接口被称为副链路,并且副链路也可用于安装在车辆上的终端之间或安装在车辆上的终端与另一任意终端之间的通信,即,车辆对一切(V2X)通信。
在现有无线通信系统中的V2X通信中,不应用HARQ(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操作。从接收UE的角度,HARQ操作可包括所接收的数据(例如,分组)的确认/否定确认(ACK/NACK)的传输以及发送NACK的数据的重新接收。从发送UE的角度,HARQ操作可包括数据的传输、针对数据的ACK/NACK的接收以及生成NACK的数据的重新传输。在HARQ中,原始错误分组和重新发送的(重新接收的)分组被组合以尝试解码。发送UE可在增加信道编码增益的同时发送重新发送的分组。
这种HARQ操作可在未来无线通信系统中应用于V2X通信。然而,在V2X通信(例如,安装在车辆上的终端之间的通信)中,终端移动非常快,并且其移动方向可变化,这可导致终端之间的信道状态的快速改变。当对V2X通信采用HARQ操作时,需要一种使用该特征的终端操作方法和设备。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操作终端以进行V2X通信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技术方案
在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操作第一终端以进行车辆对一切(V2X)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第二终端接收数据;只有当距第二终端的距离等于或小于特定值时才发送针对所述数据的确认/否定确认(ACK/NACK)。
所述距离可基于距第二终端的地理距离和无线电距离之间的至少一个来确定。
地理距离可基于从第二终端接收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信息或坐标值来确定。
GNSS信息或坐标值可包括在从第二终端接收的调度指派(SA)信息中。
无线电距离可基于使用从第二终端接收的参考信号测量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或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来确定。
如果RSRP或RSRQ大于阈值,则可确定距第二终端的距离等于或小于特定值。
如果RSRP或RSRQ等于或小于阈值,则可不发送针对所述数据的ACK/NACK。
距第二终端的距离可基于从第二终端周期性地接收的参考信号的RSRP或RSRQ的时间变化率来确定。
如果从第二终端周期性地接收的参考信号的RSRP或RSRQ预期随时间在特定时间点之后减小到阈值或以下,则可在所述特定时间点之后不发送针对所接收的数据的ACK/NACK。
所述数据可以是V2X(车辆对一切)信号。
第一终端将给予反馈的信息类型可基于距第二终端的距离来确定。
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可以是安装在车辆上的终端。
在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UE)。该UE包括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的收发器以及通过连接到收发器来操作的处理器。该处理器从另一终端接收数据,并且只有当距所述另一终端的距离等于或小于特定值时才发送针对所述数据的确认/否定确认(ACK/NACK)。
有益效果
随着执行V2X通信的终端之间的地理或无线电距离变长,即使数据接收UE发送ACK/NACK信号,数据发送UE也可能无法接收该ACK/NACK信号。在这种情况下,发送ACK/NACK对其它终端造成不必要的干扰,并且在资源利用方面效率低。鉴于此,在本公开中,根据执行V2X通信的终端之间的地理/无线电距离来决定是否发送ACK/NACK。因此,可在V2X通信中在资源利用方面高效地支持HARQ操作,而不会对其它终端造成任何不必要的干扰。
附图说明
图1示出可应用本说明书的技术特征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示例。
图2示出可应用本说明书的技术特征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另一示例。
图3示出特定参数集的应用示例。
图4示出另一参数集的应用示例。
图5是示出资源网格的示例的示图。
图6是示出用于用户平面的无线协议架构的示图。
图7是示出用于控制平面的无线协议架构的示图。
图8示出执行V2X或D2D通信的终端。
图9示出UE如何根据与V2X/D2D有关的传输模式(TM)操作。
图10示出资源单元的配置的示例。
图11示出用于V2X通信的场景。
图12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操作终端以进行V2X通信的方法。
图13示出在执行V2X通信的终端之间具体地应用图12的方法的示例。
图14示出通过在时域中广泛地分析所测量的RSRP/RSRQ来决定是否给予HARQ反馈的示例。
图15是示出实现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设备的框图。
图16示出配置处理器1100的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描述的技术特征可在由第3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标准化组织建立的通信标准或由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标准化组织建立的通信标准中使用。例如,由3GPP标准化组织建立的通信标准包括长期演进(LTE)和/或LTE系统的增强。LTE系统的增强包括LTE-A(Advanced)、LTE-A Pro和/或5G新无线电(NR)。由IEEE标准化组织建立的通信标准包括诸如IEEE 802.11a/b/g/ac/ax的无线局域网系统。上述系统在上行链路和/或下行链路中使用诸如正交频分多址(OFDMA)和/或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的各种多址技术。例如,OFDMA可仅在下行链路中使用,并且SC-FDMA可仅在上行链路中使用。另选地,OFDMA和SC-FDMA可在上行链路和/或下行链路中组合使用。
图1示出可应用本实施方式的技术特征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示例。具体地,图1示出基于演进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网络(E-UTRAN)的示例。上述LTE是使用演进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网络(E-UTRAN)的演进UMTS(E-UMTS)的一部分。
E-UTRAN包括向用户设备(UE)10提供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的基站(BS)20。UE 10可以是固定的或具有移动性,并且可被称作诸如移动站(MS)、用户终端(UT)、订户站(SS)、移动终端(MT)、无线装置和站(STA)的其它术语。基站20通常表示与UE 10通信的固定站,并且可被称作诸如演进节点B(eNB)、基站收发机系统(BTS)和接入点的其它术语。
BS 20通过X2接口互连。BS 20还通过S1接口连接到演进分组核心(EPC)30,更具体地讲,通过S1-MME连接到移动性管理实体(MME)并通过S1-U连接到服务网关(S-GW)。
EPC 30包括MME、S-GW和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GW)。MME具有UE的接入信息或者UE的能力信息,这种信息通常用于UE的移动性管理。S-GW是以E-UTRAN作为端点的网关。P-GW是以PDN作为端点的网关。
图2示出可应用本实施方式的技术特征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另一示例。具体地,图2示出使用5G新无线电(NR)标准的示例。用于5G NR标准的通信实体吸收了图1中介绍的实体(例如,eNB、MME和S-GW)的一些或所有功能,其可由名称“NG”识别以将这些标准与现有/传统标准相区分。
图2的系统包括与UE通信的NG-无线电接入网络(RAN),并且NG-RAN 21和22是与基站对应的实体并且包括gNB 21或ng-eNB 22。称为Xn接口的网络接口定义在NG-RAN实体21和22之间。gNB 21为UE提供NR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并通过图2所示的NG接口访问5G核心网络(5GC)。Ng-eNB 22是为UE提供基于演进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UTRA)的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的实体,并通过NG接口访问5GC。
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MF)是包括传统MME功能的实体,并通过NG-C接口与NG-RAN 21和22通信。NG-C接口是NG-RAN和AMF之间的控制平面接口。
用户平面功能(UPF)是包括传统S-GW功能的实体,并通过NG-U接口与NG-RAN 21和22通信。NG-U接口是NG-RAN和AMF之间的用户平面接口。
在图1和/或图2的系统中,网络(例如,NG-RAN和/或E-UTRAN)与UE之间的无线电接口协议的层可基于通信系统中熟知的开放系统互连(OSI)模型的下面三层被分为第一层(L1)、第二层(L2)和第三层(L3)。在它们当中,属于第一层的物理(PHY)层利用物理信道提供信息传送服务,属于第三层的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层用于控制UE与网络之间的无线电资源。为此,RRC层在UE与BS之间交换RRC消息。
以下,将描述通过物理信道发送和接收的无线电帧的结构。
在LTE标准(以及LTE标准的增强)中,一个无线电帧包括10个子帧,并且一个子帧包括两个时隙。一个子帧的长度可为1ms,并且一个时隙的长度可为0.5ms。发送一个子帧的时间被称为传输时间间隔(TTI)。TTI可以是关于调度的最小单位。
与LTE标准不同,NR标准支持各种参数集,因此建立各种无线电帧结构。NR标准在频域中支持多个子载波间距,并且NR参数集由所使用的参数集确定。下表1列出NR所支持的多个参数集。各个参数集由索引“μ”识别。
[表1]
μ 子载波间距 循环前缀 支持数据 支持同步
0 15 正常
1 30 正常
2 60 正常,扩展
3 120 正常
4 240 正常
如表1所示,子载波间距可被设定为15、30、60、120或240kHz,其具体数值可变化。因此,各个间距(例如,μ=0,1,...,4)可由第一、第二、第N子载波间距表示。
如表1所示,一些子载波间距可不用于发送用户数据(例如,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等)。即,至少一个预设子载波间距(例如,240kHz)可不支持用户数据传输。
此外,如表1所示,一些子载波间距可不支持同步信道(例如,主同步信号(PSS)、辅同步信号(SSS)、物理广播信道(PBCH)等)。即,至少一个子载波间距(例如,60kHz)可支持同步信道。
在NR标准中,时隙的数量和符号的数量可根据各种参数集(即,各种子载波间距)而不同地设定。下表2中将给出其详细示例。
[表2]
μ 时隙中的符号数 无线电帧中的时隙数 子帧中的时隙数
0 14 10 1
1 14 20 2
2 14 40 4
3 14 80 8
4 14 160 16
根据表2,在“μ=0”的第一参数集中,一个无线电帧包括10个子帧,一个子帧对应于1个时隙,并且1个时隙包括14个时隙。在本实施方式中,术语“符号”意指在特定时间周期期间发送的信号(例如,通过正交频分复用(OFDM)处理生成的信号)。即,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符号”可指OFDM/OFDMA符号或SC-FDMA符号。循环前缀(CP)可位于各个符号之间。
图3示出特定参数集的应用示例。即,图3示出μ=0的情况。
图4示出另一参数集的应用示例。即,图4示出μ=1的情况。
在表2的示例中,可应用正常循环前缀(CP)。如果应用扩展CP,则可使用下表3中的参数集。
[表3]
μ 时隙中的符号数 无线电帧中的时隙数 子帧中的时隙数
2 12 40 4
此外,可在应用本实施方式的示例的无线系统中使用频分双工(FDD)和/或时分双工(TDD)。对于TDD,在LTE系统中,在子帧中分配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子帧。
在NR标准/系统中,各个符号可如下表中由下行链路(由D表示)、灵活(由X表示)或上行链路(由U表示)区分。下表可共同应用于特定小区或相邻小区,或者单独或不同地应用于各个UE。
[表4]
Figure BDA0002338187750000071
为了说明方便,表4仅示出NR标准中实际定义的一些格式,并且具体分配技术可改变或添加。
可通过高层信号基于经由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或基于高层信号(即,RRC信号)和DCI的组合向UE指派时隙格式。
图5是示出资源网格的示例的示图。图5的示例示出NR标准中使用的时频资源网格。图5的示例可在上行链路和/或下行链路中应用。如图中所示,一个子帧在时间轴上包括多个时隙。具体地,可在资源网格内基于μ值表示“14·2μ”符号。另外,如图中所示,一个资源块(RB)可占据12个邻接子载波。一个资源块可被称为物理资源块(PRB),并且各个物理资源块可包括12个资源元素(RE)。可分配的资源块RB的数量可基于最小值和最大值来确定。此外,可分配的资源块RB的数量可根据参数集“μ”来单独地设定。其对于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可具有相同的值或不同的值。
下面将描述NR标准中进行的小区搜索技术。UE可执行小区搜索以便获取与小区的时间和/或频率同步并获取小区的标识符(小区ID)。对于小区搜索,可使用诸如主同步信号(PSS)、辅同步信号(SSS)和物理广播信道(PBCH)的同步信道。
下面描述网络实体之间的协议结构。
图6是示出用于用户平面的无线协议架构的示图。图7是示出用于控制平面的无线协议架构的示图。用户平面是用于用户数据传输的协议栈。控制平面是用于控制信号传输的协议栈。
参照图6和图7,PHY层通过物理信道向上层提供信息传送服务。PHY层通过传输信道连接到作为PHY层的上层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层。通过传输信道在MAC层与PHY层之间传送数据。传输信道根据如何通过无线电接口传送数据及其特性来分类。
数据在不同的PHY层(即,发送机的PHY层和接收机的PHY层)之间通过物理信道来移动。物理信道可根据正交频分复用(OFDM)方案来调制,并且使用时间和频率作为无线电资源。
MAC层的功能包括逻辑信道与传输信道之间的映射以及复用和解复用成通过物理信道在属于逻辑信道的MAC服务数据单元(SDU)的传输信道上提供的传输块。MAC层通过逻辑信道向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层提供服务。
RLC层的功能包括RLC SDU的级联、分段和重组。为了确保无线电承载(RB)所需的各种类型的服务质量(QoS),RLC层提供三种类型的操作模式:透明模式(TM)、未确认模式(UM)和确认模式(AM)。AM RLC通过自动重传请求(ARQ)来提供纠错。
用户平面上的分组数据会聚协议(PDCP)层的功能包括用户数据的传送以及头压缩和加密。用户平面上的PDCP层的功能还包括控制平面数据的传送和加密/完整性保护。
用户平面中的服务数据协议(SDAP)在QoS流与数据无线电承载(DRB)之间执行映射。
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层仅定义在控制平面中。RRC层用于与无线电承载(RB)的配置、重新配置和释放关联地控制逻辑信道、传输信道和物理信道。无线电承载RB是由第一层(即,PHY层)和第二层(即,MAC层、RLC层和PDCP层)提供以用于UE与网络之间的数据传送的逻辑路径。
RB的配置意指定义无线协议层和信道的特性以便提供特定服务并且配置各个详细参数和操作方法的处理。RB可以被分为信令RB(SRB)和数据RB(DRB)这两种类型。SRB用作在控制平面上发送RRC消息所经过的通道,DRB用作在用户平面上发送用户数据所经过的通道。
关于RRC层,在LTE标准中,当在UE的RRC层与E-UTRAN的RRC层之间建立RRC连接时,UE处于RRC连接状态,否则UE处于RRC空闲状态。在NR标准中,另外引入RRC非活动状态。RRC非活动状态可用于各种目的。例如,可通过高效地管理mMTC(大规模机器型通信)UE来使用它。当满足特定条件时,进行从上述三个状态之一向另一状态的转变。
可根据RRC状态执行预设操作。例如,在RRC空闲状态和RRC非活动状态下,可广播系统信息(SI),并且可基于UE所管理的小区重选来支持移动性。应该注意的是,在RRC空闲状态下,图2中说明的5G核心网络(5GC)等可管理对UE的寻呼并支持用于5GC寻呼的不连续接收(DRX)操作,而在RRC非活动状态下,图2中说明的NG-RAN等可管理对UE的寻呼并支持用于NG-RAN寻呼的DRX操作。此外,在RRC非活动状态和RRC连接状态二者下,可在NG-RAN和UE之间建立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二者。在RRC连接状态下,可支持由网络管理的移动性,并且可处理用于UE的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单播数据。
另外,定义用于寻呼的PCH(寻呼信道)。
位于传输信道上面并映射到传输信道的逻辑信道包括广播控制信道(BCCH)、寻呼控制信道(PCCH)、公共控制信道(CCCH)、专用业务信道(DTCH)等。
传输时间间隔(TTI)是调度器用于资源分配的基本时间单位,其可针对一个时隙或多个时隙定义,或者针对各个迷你时隙定义。
位于RRC层上方的非接入层面(NAS)层执行诸如会话管理和移动性管理的功能。
现在,将描述D2D操作。在3GPP LTE-A中,与D2D操作有关的服务被称为邻近服务(ProSe)。以下,ProSe等同于D2D操作,并且ProSe可与D2D操作互换。
ProSe包括ProSe直接通信和ProSe直接发现。ProSe直接通信是在两个或更多个邻近UE之间执行的通信。UE可利用用户平面的协议来执行通信。ProSe启用UE意指支持与ProSe的要求有关的过程的UE。除非另外指明,否则ProSe启用UE包括公共安全UE和非公共安全UE二者。公共安全UE是支持指定用于公共安全的功能和ProSe过程二者的UE,非公共安全UE是支持ProSe过程并且不支持指定用于公共安全的功能的UE。
ProSe直接发现是用于发现与ProSe启用UE相邻的另一ProSe启用UE的处理。在这种情况下,仅使用两种类型的ProSe启用UE的能力。EPC级别ProSe发现表示由EPC确定两种类型的ProSe启用UE是否邻近并且将邻近通知给这两种类型的ProSe启用UE的处理。
以下,为了方便,ProSe直接通信可被称作D2D通信,ProSe直接发现可被称作D2D发现。用于D2D操作的链路在LTE中被称为副链路。
现在,描述车辆对一切(V2X)通信。V2X意指安装在车辆上的UE与另一UE之间的通信,并且另一UE可对应于行人、车辆或基础设施。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可分别被称为车辆对行人(V2P)、车辆对车辆(V2V)和车辆对基础设施(V2I)。
V2X通信通过D2D操作中定义的副链路来发送/接收数据/控制信息,而不通过传统LTE通信中使用的eNB与UE之间的上行链路/下行链路。
可在副链路中如下定义以下物理信道。
Physical Sidelink Broadcast CHannel(PSBCH)是物理副链路广播信道。Physical Sidelink Control CHannel(PSCCH)是物理副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Sidelink Discovery CHannel是物理副链路发现信道。Physical Sidelink SharedCHannel是物理副链路共享信道。Sidelink Synchronization Signal(SLSS)是副链路同步信号。SLSS可包括主副链路同步信号(PSSS)和辅副链路同步信号(SSSS)。SLSS和PSBCH可一起发送。
副链路可意指UE和UE之间的接口,并且副链路可对应于PC5接口。
图8示出执行V2X或D2D通信的终端。
参照图8,在V2X/D2D通信中,术语“UE”主要指用户的终端。然而,当诸如基站(eNB)的网络设备根据终端之间的通信方法来发送和接收信号时,其也可被视为终端。
UE 1可在表示资源集合的资源池内选择与特定资源对应的资源单元并使用对应资源单元来发送V2X/D2D信号。与接收UE对应的UE 2可利用UE 1可发送信号的资源池来配置,并且在对应资源池内检测UE 1的信号。
这里,当UE1在基站的覆盖范围内时可由基站用信号通知资源池。当UE1位于基站的覆盖范围外时,资源池可由另一UE用信号通知,或被确定为预定资源。
通常,资源池由多个资源单元组成,并且各个UE可选择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并使用所选择的资源单元来发送其D2D信号。
图9示出UE如何根据与V2X/D2D有关的传输模式(TM)来操作。
图9的(a)关于传输模式1和3,图9的(b)关于传输模式2和4。在传输模式1和3中,基站通过PDCCH(更具体地,DCI)对UE 1执行资源调度,并且UE 1根据对应资源调度来与UE 2执行D2D/V2X通信。UE 1可通过PSCCH(物理副链路控制信道)向UE 2发送SCI(副链路控制信息),然后通过PSSCH(物理副链路共享信道)基于SCI发送数据。传输模式1可应用于D2D,并且传输模式3可应用于V2X。
传输模式2和3是UE自己执行调度的模式。更具体地,传输模式2应用于D2D,并且UE可自己在配置的资源池内选择资源并执行D2D操作。在应用于V2X的传输模式4下,UE可自己通过感测/SA解码处理在选择窗口内选择资源,然后执行V2X操作。UE 1可通过PSCCH发送SCI,然后通过PSSCH基于SCI发送数据。以下,传输模式将被简写为模式。
尽管通过PDCCH从基站发送到UE的控制信息被称为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而通过PSCCH从UE发送到另一UE的控制信息可被称为SCI。SCI可承载副链路调度信息。SCI中可存在各种格式,例如SCI格式0和SCI格式1。
SCI格式0可用于调度PSSCH。在SCI格式0中,跳频标志(1比特)、资源块分配和跳跃资源分配字段(比特数可根据副链路中的资源块的数量而变化)、时间资源图案(7比特)、MCS(调制和编码方案,5比特)、时间提前指示(11比特)、组目的地ID(8比特)等。
SCI格式1可用于调度PSSCH。在SCI格式1中,优先级(3比特)、资源预留(4比特)、初始传输和重新传输的频率资源位置(比特数可根据副链路中的子信道的数量而变化)、初始传输与重新传输之间的时间间隙(4比特)、MCS(5比特)、重新传输索引(1比特)、预留信息比特等。预留信息比特下面可被简写为预留比特。可添加预留比特直至SCI格式1的比特大小达到32比特。即,SCI格式1包括包含不同信息的多个字段,并且SCI格式1的固定总比特数(32比特)中除了多个字段的总比特数之外的剩余比特数可被称为预留比特。
SCI格式0可用于传输模式1和2,并且SCI格式1可用于传输模式3和4。
图10示出资源单元的配置的示例。
参照图10,资源池中的所有频率资源可被划分为NF,并且资源池中的所有时间资源可被划分为NT,由此可定义总共NF*NT个资源单元。
这里示出对应资源池针对每NT个子帧重复的情况。
如图10所示,一个资源单元(例如,单元#0)可周期性地重复。另选地,为了在时域或频域中获得分集效果,一个逻辑资源单元映射至的物理资源单元的索引可随时间以预定图案改变。在这种资源单元结构中,资源池可指想要发送D2D信号的UE可用于传输的资源单元的集合。
资源池可被分类为各种类型。例如,资源池可根据从资源池发送的D2D信号的内容来分类。各个资源池可如下分类,并且D2D信号的内容可如下在各个资源池中发送。
1)调度指派(SA)资源池或D2D(副链路)控制信道:各个发送UE发送信号的资源池,其包括后续或同一子帧中发送的D2D数据信道的资源位置以及数据信道的解调所需的的其它信息(例如,调制和编码方案(MCS)或MIMO传输方案、定时提前等)。
1)中说明的信号可与D2D数据一起在同一资源单元上复用并发送。在这种情况下,SA资源池可指SA与D2D数据一起复用并发送的资源池。
2)D2D数据信道:发送UE用来使用通过SA指定的资源发送用户数据的资源池。如果SA信息和D2D数据一起在同一资源单元上复用并发送,则仅除SA信息之外的D2D数据信道可在用于D2D数据信道的资源池中发送。换言之,用于在SA资源池的各个单独的资源单元上发送SA信息的资源元素(RE)也可用于在D2D数据信道资源池中发送D2D数据。
3)发现信道:发送UE发送其ID(标识)等以使得邻近UE能够找到发送UE的消息的资源池。
尽管上述D2D信号的内容相同,可根据D2D信号的发送/接收属性使用不同的资源池。在示例中,根据确定D2D信号的传输定时的方法(例如,D2D信号是在接收同步参考信号时发送,还是在接收时使用给定定时提前发送)、资源分配方法(例如,基站为各个单独的发送UE指定各个信号传输资源,还是各个单独的发送UE自己在资源池内选择各个信号传输资源)、信号格式(例如,各个D2D信号在子帧中占据的符号数或用于发送一个D2D信号的子帧数)、来自基站的信号强度以及D2D UE的发送功率强度,甚至可针对相同的D2D数据信道或发现消息使用不同的资源池。
如前所述,在D2D通信中基站自己为D2D发送UE指示传输资源的方法可被称为模式1,预设传输资源区域或基站指定传输资源区域并且UE自己选择传输资源的方法可被称为模式2。
在D2D发现的情况下,如果基站自己指示资源,则这可被称为类型2,如果UE自己选择传输资源,则这可被称为类型1。
此外,D2D也可被称为副链路。SA也可被称为物理副链路控制信道(PSCCH),并且D2D同步信号也可被称为副链路同步信号(SSS)。在D2D通信之前发送最基本信息的控制信道被称为物理副链路广播信道(PSBCH),并且PSBCH可与SSS一起发送或者可由不同的名称PD2DSCH(物理D2D同步信道)称呼。特定UE指示它在附近的信号可包括该特定UE的ID。发送这种信号的信道可被称为物理副链路发现信道(PSDCH).
在D2D中,仅D2D通信UE将PSBCH与SSS一起发送,因此,使用PSBCH的DM-RS(解调参考信号)执行SSS的测量。覆盖范围外UE可测量PSBCH的DM-RS并测量该信号的RSRP(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以确定UE自己是否可以是同步源。
图11示出用于V2X通信的场景。
参照图11的(a),V2X通信可支持作为UE之间的接口的基于PC5(副链路)的信息交换操作(UE之间),并且如图11的(b)所示,可支持作为eNodeB与UE之间的接口的基于Uu的信息交换操作(UE之间)。另外,如图11的(c)所示,可使用PC5和Uu二者来支持信息交换操作(UE之间)。
现在,将描述本公开。
本公开可涉及一种在对V2X通信应用HARQ操作时决定是否执行反馈(ACK/NACK反馈)的方法。例如,本公开涉及一种在发送端执行初始传输,然后接收端通过确定初始传输的可靠性来给予反馈(例如,针对初始传输的ACK/NACK传输)的情况下根据接收端的状态来决定反馈以便避免不必要的反馈的方法。尽管本公开适用于没有来自基站的资源控制的场景下的V2X(例如,图11的(a)),但不排除其在其它场景中的应用。
在当前LTE中,未使用用于改进V2X通信中的可靠性的HARQ操作和反馈操作(即,数据接收UE给予ACK/NACK的反馈的操作)。然而,在未来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eV2X(增强V2X)可能需要更高的可靠性,并且在eV2X中可能不排除HARQ操作。即,eV2X可采用HARQ操作。
与在不知道接收UE是否正确地接收到数据的同时重复地发送数据的方法相比,只有当通过HARQ反馈指示接收UE未正确地接收数据时才执行重新传输的方法可具有多个优点。例如,当信道状态良好时,大多数UE可能仅能够通过初始传输来发送和接收。在这种情况下,采用通过HARQ反馈来重新传输的方法将在资源利用方面提供很大的优势(即,半双工缓解和低拥塞)。另外,从接收UE的角度,重新传输的数量减少可降低来自若干发送UE的干扰。
因此,在eV2X采用变得越来越必要的HARQ操作的情况下,可能需要用于HARQ反馈的资源分配。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增加资源利用,在不需要HARQ反馈的环境中(例如,当由于接收UE所测量的RSRP/RSRQ整体上低,接收UE所发送的HARQ反馈被认为难以正确地接收时)不给予反馈将更好。
在示例中,如果发送UE(或接收UE)所测量的RSRP/RSRQ低于特定基准,或者RSRP变得越来越低,则如果不引起NACK传输,可更有效地使用资源。
本公开提出了一种基于在特定时间(或周期)获得或随时间变化的信息(例如,RSRP、RSRQ、定位信息、反馈阈值)来决定反馈(例如,ACK/NACK传输)的方法,或者关于反馈的状态(例如,反馈是否可靠)或反馈的类型(例如,ACK/NACK、CQI等)作出决定的方法。
图12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操作终端以进行V2X通信的方法。
参照图12,终端(为了方便,称为第一终端)从第二终端接收数据(S110),并且只有当距第二终端的距离等于或小于特定值时才可发送针对所述数据的确认/否定确认(ACK/NACK)(S120)。
这里,第二终端(发送UE)与第一终端(接收UE)之间的距离可根据以下标准来定义。
1.实际距离(即,地理距离)。例如,终端的地理位置、基于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终端位置。
2.无线电距离。例如,接收UE可使用发送UE所发送的参考信号来测量RSRP(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Q(参考信号接收质量)等。基于RSRP/RSRP,可确定发送UE与接收UE之间的距离。例如,如果RSRP或RSRQ大于阈值,则确定距第二终端的距离等于或小于特定值,并且如果RSRP或RSRQ等于或小于阈值,则确定距第二终端的距离大于特定值。如果RSRP或RSRQ等于或小于阈值,则可不发送针对数据的ACK/NACK。
在终端之间的距离基于无线电距离来确定的情况下,如果由于终端A和B之间的信道状态较差,所测量的RSRP/RSRP较低,则即使终端A和B地理上彼此靠近,终端A和B也可能被认为彼此远离。相反,如果由于终端A和B之间的信道状态良好,所测量的RSRP/RSRP较高,则即使终端A和B地理上彼此远离,终端A和B也可能被认为彼此靠近。
例如,实际距离(以下意指地理距离)的上述测量可如下进行。首先,可为基本服务发送包含各个车辆的位置信息(例如,坐标或GNSS信息)的第一消息(例如,CAM/BSM),并且可另外发送包含感测信息或驾驶意图信息的第二消息。驾驶意图信息可以是指示驾驶的意图的信息,例如改变到左/右车道以及左/右转。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消息(位置信息)可利用相对长的循环来发送,或者可按照低信道编码速率来发送。使用此方法,接收侧即使仅接收初始传输也能够容易地接收第一消息。
另外,第二消息(感测/驾驶意图信息)可利用相对短的循环来发送,或者可按照高信道编码速率来发送,或者HARQ操作可仅应用于第二消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可通过将源ID设定为与第一消息中的ID相同或与第二消息的调度指派(SA)中部分相同来知道哪一车辆已发送,则可基于包含在第一消息中的坐标和接收侧的坐标来测量距离。
如果HARQ应用于第二消息,则可通过基于根据第二消息的调度指派中的服务类型或目的地计算的距离决定当前接收端是否在对应消息的预设目标范围内来决定HARQ反馈。
此外,在示例中,尽管第一和第二消息不单独地发送,而是一起发送(例如,组合成一个码字),但HARQ传输可应用于两个消息,而各个消息具有不同的信道编码速率,位置信息具有较低编码速率。同样,可基于根据位置信息和调度指派中所示的预设目标范围计算的实际距离来决定接收端是否给予反馈。
图13示出在执行V2X通信的终端之间具体地应用图12的方法的示例。
参照图13,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可以是参与V2X通信的终端。
第二终端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调度指派(SA)信息(S210)。
第二终端向第一终端发送由第一SA信息调度的第一消息(S211)。第一消息是为基本服务发送的消息,并且可包括第二终端的ID和位置信息(例如,坐标或GNSS信息)。可按照始终不给予ACK/NACK反馈的方式设定第一消息。
第二终端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二SA(S212)。第二SA可包括第二终端的ID、服务类型、目的地信息等。包括在第二SA中的第二终端的ID与包括在第一消息中的第二终端的ID相同或至少部分地相同,因此使得第一终端能够知道第二终端发送了第一消息。
第二终端向第一终端发送由第二SA调度的第二消息(S213)。第二消息可包括感测信息或驾驶意图信息。第二消息可以是比第一消息更频繁地发送的消息。
第一终端计算距第二终端的距离并基于该距离来决定是否给予HARQ反馈(S214)。例如,第一终端可基于包括在第一消息中的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及其自己的位置信息来计算距第二终端的距离。另外,可通过将距离与预设或用信号通知的阈值进行比较来决定是否给予HARQ反馈。
如果满足特定条件,则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针对第二消息的ACK/NACK(S215)。例如,如果所计算的距第二终端的距离等于或小于预设或用信号通知的阈值,则可发送ACK/NACK。
随着执行V2X通信的终端之间的地理或无线电距离变长,即使数据接收UE发送ACK/NACK信号,数据发送UE也可能无法接收ACK/NACK信号。在这种情况下,发送ACK/NACK对其它终端造成不必要的干扰,并且在资源利用方面效率低。鉴于此,在本公开中,根据执行V2X通信的终端之间的地理/无线电距离来决定是否发送ACK/NACK。因此,可在V2X通信中在资源利用方面高效地支持HARQ操作,而不会对其它终端造成任何不必要的干扰。
尽管以根据接收UE是否距源UE(例如,发送UE)在给定距离内就HARQ反馈作出决定的示例描述了上面所提出的方法,但本公开不限于此,而是可应用于消息过滤(即,不将消息置于应用层)。
此外,例如,如果解码容量达到极限,则可确定多播消息的各个发送UE之间的距离以及它们是否在目标范围内并用作确定哪一消息首先解码的标准。另外,它们可用作确定信道状态或质量(例如,LTE的CQI)的标准,或者可用作确定反馈(例如,ACK/NACK)的状态或质量的标准。
此外,在本公开中,可使用所计算的实际距离(地理距离)信息和两个UE之间的无线电距离(例如,RSRP/RSRQ)二者来就上述反馈作出决定。在示例中,在接收UE知道距源UE的实际距离和RSRP/RSRQ二者的情况下,可找出相对于距离的RSRP/RSRQ,并且可通过时间轴上的观察或通过取平均来计算并估计相对于距离的RSRP/RSRQ改变。使用该信息,可就是否给予反馈以及给予哪一类型的反馈作出决定。
如果接收UE接收到周期性消息,则无线电距离(RSRP/RSRQ)可通过测量在发生资源重选之前接收的信号(例如,DM-RS)的幅度来获得,或者可在引入单独的参考信号或用于定位/无线电距离测量的信号的情况下找出。另外,可通过所接收的控制信息(例如,PSCCH)来进行RSRP/RSRQ的测量。
可使用预定义的控制信道(例如,PSCCH)的参考信号(例如,DM-RS)通过信道估计和功率计算来简单地找出无线电距离。另外,如果PSCCH的解码成功,则可通过估计解码的比特串并使用估计的信道值重新生成所接收的信号来估计功率。
所测量的RSRP/RSRQ可用作特定时间点的无线电距离,或者可通过使用多次发送的信号计算的值来观察其改变(例如,通过时间轴上的观察或取平均)。
RSRP/RSRQ的测量可单独地应用于各个发送UE,其可基于发送UE的ID或周期性预留的资源的位置来完成。如果通过所测量的RSRP/RSSQ预测出未来RSRP/RSRQ将不超过给定值,则可不发送反馈消息(例如,ACK/NACK)。由此,可避免不必要的HARQ重新传输。
当在特定时间点看时,如果所测量的RSRP/RSRQ(或链接到RSRP/RSRQ的无线电距离信息)低于特定阈值,则可不发送反馈消息。
另选地,从不同的角度,只有当所测量的RSRP/RSRP高于特定阈值时,才可报告反馈消息。这里,阈值可根据V2X服务、拥塞级别或服务的目标范围而变化。阈值可通过高层信令(例如,RRC信令)直接用信号通知给UE,或者可通过预定义的信道(例如,PSCH(更具体地,PSCH的预留比特))用信号通知给UE。
在示例中,在阈值根据服务而变化的情况下,针对短距离的服务可被设定为具有高阈值,针对长距离的服务可被设定为具有低阈值,并且不需要HARQ的服务可被设定为无穷大(这可意指HARQ进程将结束)。
这样,特定服务的目标范围可直接通过预定义的信道(例如,PSCCH)用信号通知,或者可通过资源池或通过载波来区分服务。
另外,在示例中,在阈值根据拥塞级别而变化的情况下,可能冲突的UE的数量随着拥塞级别增大而增加。因此,可增大阈值以避免由反馈导致的附加冲突。另外,如果特定服务不支持HARQ操作,则这可隐含地应用于阈值,或者可通过预定义的信道用信号通知单独的指示信息。
此外,用信号通知的阈值可链接到服务(或分组)的优先级和源ID,或者可单独地用信号通知以帮助就反馈作出决定。因此,接收UE可基于RSRP/RSRQ或在根据服务识别是否执行HARQ操作之后决定反馈。
可在时域中广泛地分析所测量的RSRP/RSRQ。如果预测到过去连续地观察的RSRP/RSRQ从现在开始减小或增大,则可在该当前时间点不报告反馈。
图14示出通过在时域中广泛地分析所测量的RSRP/RSRQ来决定是否给予HARQ反馈的示例。
参照图14,终端可使用另一终端所发送的参考信号来周期性地测量RSRP/RSRQ。例如,终端可在时间141、142和143使用另一终端所发送的参考信号来测量RSRP/RSRQ。在这种情况下,假设在时间141、142和143测量的RSRP/RSRQ逐渐减小。另外,假设时间144的RSRP/RSRQ预期减小到阈值或以下。
在这种情况下,终端可在时间144通过广泛地应用/分析现有测量结果来决定是否给予HARQ反馈,而无需在时间144实际测量RSRP/RSRQ。即,如果在时间144所测量的RSRP/RSRQ预期/估计为阈值或以下,考虑到在时间141、142和143所测量的RSRP/RSRQ的变化率,可在时间144不给予HARQ反馈。
在示例中,当存在在相反方向上行驶的车辆时,所测量的RSRP/RSRQ可按图14的图案示出。在这种情况下,可从过去周期(包括时间141、142和143)内的RSRP/RSRQ预测未来周期(包括时间144)内的RSRP/RSRQ,以便避免在时间144的HARQ反馈。如果在相反方向上驶离的车辆掉头并驶回,则RSRP/RSRQ将在给定时间量之后再次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可根据RSRP/RSRQ如何改变而再次允许HARQ反馈。
由于可能难以预测车辆的未来行为,所以只有当满足以下条件时,才将预测并反映RSRP/RSRQ的改变。在其它情况下,可通过在特定时间点将所测量的RSRP/RSRQ与阈值进行比较来决定是否给予反馈。
1)所测量的RSRP/RSRQ维持在特定RSRP/RSRQ阈值范围内达给定时间量。
2)RSRP/RSRQ的平均变化率(例如,RSRP/RSRQ的变化率/时间)等于或高于(或晚于)特定阈值。
阈值可具有固定值,或者可通过高层信令(例如,RRC信令)直接用信号通知给UE,或者通过预定义的信道(例如,PSCCH)用信号通知给UE。
RSRP/RSRQ的变化率可不同地应用于各个发送UE,并且各个发送UE可通过各个发送UE的ID来识别。可通过测量直至发生资源重选而预留的资源来区分周期性消息。
3)维持基于通过位置信息(例如,GPS、定位)获得的车辆之间的距离测量的RSRP/RSRQ值。
在示例中,通过位置信息来找出距发送了所测量的RSRP/RSRQ的UE的距离,并且基于随时间观察的距离以及所测量的RSRP/RSRQ的集合来预测RSRP/RSRQ的当前或未来改变。
UE基于位置信息在特定服务的消息的覆盖范围内。
尽管本公开指定实际距离/无线电距离可用于决定是否给予反馈,但该信息不仅用于决定是否给予反馈,而且用于确定反馈的状态或质量和不同类型的反馈(例如,CQI和RSRP/RSRQ的状态)。
图15是示出实现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设备的框图。
参照图15,设备1000包括处理器1100、存储器1200和收发器1300。处理器1100实现所提出的功能、处理和/或方法。设备1000可以是终端或基站。收发器1300连接到处理器1100以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存储器1200可存储处理器1100的操作所需的信息,并且还可存储发送/接收信号。
图16示出配置处理器1100的示例。
参照图16,处理器1100可包括距离计算模块1101和ACK/NACK生成/传输模块1102。
距离计算模块1101可计算与其它终端的地理/无线电距离。ACK/NACK生成/传输模块1102可根据与其它终端的地理/无线电距离不同地创建/发送ACK/NACK。
处理器可包括专用集成电路(ASIC)、其它芯片组、逻辑电路和/或数据处理装置。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闪存、存储卡、存储介质和/或其它存储装置。RF单元可包括用于处理无线电信号的基带电路。当实施方式在软件中实现时,上述技术可被实现为执行上述功能的模块(进程、函数等)。该模块可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并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可在处理器的内部或外部,并且可通过各种熟知的手段联接到处理器。

Claims (13)

1.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操作第一终端以进行车辆对一切V2X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从第二终端接收数据;以及
只有当距所述第二终端的距离等于或小于特定值时才发送针对所述数据的确认/否定确认ACK/NACK。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距离基于距所述第二终端的地理距离和无线电距离当中的至少一个来确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地理距离基于从所述第二终端接收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信息或坐标值来确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GNSS信息或所述坐标值被包括在从所述第二终端接收的调度指派SA信息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无线电距离基于使用从所述第二终端接收的参考信号测量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或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来确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所述RSRP或所述RSRQ大于阈值,则确定距所述第二终端的距离等于或小于特定值。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所述RSRP或所述RSRQ等于或小于所述阈值,则不发送针对所述数据的ACK/NACK。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距所述第二终端的距离基于从所述第二终端周期性地接收的参考信号的RSRP或RSRQ的时间变化率来确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从所述第二终端周期性地接收的所述参考信号的所述RSRP或所述RSRQ预期随时间在特定时间点之后减小到阈值或以下,则在所述特定时间点之后不发送针对所接收的数据的ACK/NACK。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是车辆对一切V2X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终端基于距所述第二终端的距离来确定要反馈的信息类型。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是安装在车辆上的终端。
13.一种用户设备UE,该UE包括:
收发器,该收发器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以及
处理器,该处理器通过连接到所述收发器来操作,
其中,所述处理器从另一终端接收数据,并且只有当距所述另一终端的距离等于或小于特定值时才发送针对所述数据的确认/否定确认ACK/NACK。
CN201880043025.6A 2017-06-26 2018-06-26 操作终端以进行v2x通信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Active CN1108328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524628P 2017-06-26 2017-06-26
US62/524,628 2017-06-26
PCT/KR2018/007200 WO2019004688A1 (ko) 2017-06-26 2018-06-26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v2x 통신을 위한 단말의 동작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단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32899A true CN110832899A (zh) 2020-02-21
CN110832899B CN110832899B (zh) 2023-05-02

Family

ID=647424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43025.6A Active CN110832899B (zh) 2017-06-26 2018-06-26 操作终端以进行v2x通信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638129B2 (zh)
EP (1) EP3644644B1 (zh)
JP (1) JP2020526149A (zh)
KR (1) KR102381203B1 (zh)
CN (1) CN110832899B (zh)
WO (1) WO2019004688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47607A (zh) * 2020-08-11 2021-09-03 株式会社电装 车辆间消息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15039360A (zh) * 2020-02-28 2022-09-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禁用用于侧行链路通信的选项1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的方法和装置
WO2022205365A1 (zh) * 2021-04-01 2022-10-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激活时间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588583B2 (en) 2019-01-09 2023-02-21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figuring HARQ feedback between terminal node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874776A1 (en) * 2018-10-31 2021-09-08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Proximity awareness in sidelink communications
US20210409930A1 (en) * 2018-11-01 2021-12-30 Amit Kalhan Response to a discovery channel message embedded in a vehicle-to-vehicle groupcast transmission
US20210400461A1 (en) * 2018-11-01 2021-12-23 Amit Kalhan Vehicle-to-vehicle unicast/groupcast communications based on a periodic discovery channel broadcast
TWI747134B (zh) * 2019-01-10 2021-11-21 新加坡商聯發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側鏈通訊同步之方法及其裝置、電腦可讀介質
WO2020171634A1 (ko) * 2019-02-20 2020-08-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Nr v2x에서 위치 기반으로 사이드링크 통신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11435873A (zh) * 2019-03-26 2020-07-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方法及终端
US20220191725A1 (en) * 2019-04-02 2022-06-1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providing ack/nack feedback based on 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 and related wireless devices
WO2020206319A1 (en) * 2019-04-05 2020-10-08 Idac Holdings, Inc. Methods for sidelink transmit-receive distance determination
WO2020209676A1 (ko) * 2019-04-10 2020-10-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harq 피드백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11866719B (zh) * 2019-04-28 2022-04-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距离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2054881B (zh) * 2019-06-06 2022-06-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1003475A1 (en) 2019-07-03 2021-01-07 Ofinno, Llc Zone management and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for sidelin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1006699A1 (ko) * 2019-07-10 2021-01-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사이드링크를 지원하는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단말이 피드백 신호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EP3984255A1 (en) * 2019-07-15 2022-04-20 Apple Inc. Location based sidelink (sl)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feedback transmission
US11589417B2 (en) * 2019-07-17 2023-02-21 Intel Corporation Sidelink communication range signaling
CN116866832A (zh) * 2019-08-01 2023-10-10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2351382A (zh) * 2019-08-09 2021-02-0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进行反馈的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4205056A (zh) * 2019-08-12 2022-03-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发送、接收方法、终端及控制节点
KR20210020460A (ko) * 2019-08-14 2021-02-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harq 피드백 방법 및 장치
US11122554B2 (en) * 2019-08-19 2021-09-14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Using a configured feedback resource for feedback
US11503569B2 (en) 2020-02-17 2022-11-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fficiently transceiving PSFCH for V2X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1342939B (zh) * 2020-03-02 2022-03-01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盲重传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CN114258115A (zh) * 2020-09-24 2022-03-29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确定方法、发送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US20220225283A1 (en) * 2021-01-14 2022-07-14 Appl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hancement on sidelink power control
KR102379105B1 (ko) 2021-10-15 2022-03-25 정현우 생분해성 마스크 필터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83683A1 (en) * 2010-01-22 2011-07-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er-assisted localization
CN103313406A (zh) * 2013-05-31 2013-09-1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采用x2接口的信令交互完成不同小区d2d通信的方法
CN103763744A (zh) * 2014-01-23 2014-04-30 东南大学 蜂窝小区间d2d通信传输模式切换方法
US20140204847A1 (en) * 2013-01-18 2014-07-2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Network-assisted d2d communication using d2d capability information
WO2015099925A1 (en) * 2013-12-24 2015-07-02 Intel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estimating a location of a mobile device
CN105139583A (zh) * 2015-06-23 2015-12-09 南京理工大学 基于便携式智能设备的车辆危险提醒方法
US20150358778A1 (en) * 2014-06-05 2015-12-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location information
US20150373719A1 (en) * 2013-02-06 2015-12-24 Sony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5810012A (zh) * 2014-12-29 2016-07-2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基于车载终端的车辆碰撞预警的方法及装置
KR20160094031A (ko) * 2015-01-30 2016-08-09 (주)와이파이브 실내 다중경로 환경에서의 무선 통신망 기반 측위 시스템
CN106878919A (zh) * 2016-12-23 2017-06-20 大唐高鸿信息通信研究院(义乌)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车载短距离通信网络的无线认知信道管理方法
WO2017103662A1 (en) * 2015-12-18 2017-06-22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stream in a wireless network from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to a plurality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with nack avoidan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06332B1 (ko) * 2006-11-03 2009-07-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중계기를 사용하는 광대역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협력 복합자동 재전송 기법수행 장치 및 방법
US8767632B2 (en) * 2009-02-05 2014-07-01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for uplink acknowledgement/non-acknowledgement messag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314718B2 (en) * 2009-10-02 2012-11-2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Reducing the computational load on processors by selectively discarding data in vehicular networks
WO2014074681A1 (en) * 2012-11-07 2014-05-15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Reliable multicast/broadcast for p2p communications
US9591603B2 (en) * 2013-12-10 2017-03-07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Dynamic network configuration based on passive location analytics
US9853840B2 (en) * 2015-03-02 2017-12-26 Sony Corporation Receiver unit and receiving method
US10206076B2 (en) * 2015-06-09 2019-02-12 Lg Electronics Inc.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user equipment in V2X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user equipment
WO2017043188A1 (ja) * 2015-09-07 2017-03-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情報処理装置、通信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7105000B (zh) * 2016-02-23 2021-07-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V2x通信方法及装置
US9875589B1 (en) * 2016-09-28 2018-01-2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access authentication
US9830816B1 (en) * 2016-10-27 2017-11-2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ntenna validation for vehicle-to-vehicle communication
FR3067210B1 (fr) * 2017-06-01 2021-09-17 Phanteq Procede de communication directe entre terminaux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83683A1 (en) * 2010-01-22 2011-07-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er-assisted localization
US20140204847A1 (en) * 2013-01-18 2014-07-2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Network-assisted d2d communication using d2d capability information
US20150373719A1 (en) * 2013-02-06 2015-12-24 Sony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3313406A (zh) * 2013-05-31 2013-09-1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采用x2接口的信令交互完成不同小区d2d通信的方法
WO2015099925A1 (en) * 2013-12-24 2015-07-02 Intel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estimating a location of a mobile device
CN103763744A (zh) * 2014-01-23 2014-04-30 东南大学 蜂窝小区间d2d通信传输模式切换方法
US20150358778A1 (en) * 2014-06-05 2015-12-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location information
CN105810012A (zh) * 2014-12-29 2016-07-2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基于车载终端的车辆碰撞预警的方法及装置
KR20160094031A (ko) * 2015-01-30 2016-08-09 (주)와이파이브 실내 다중경로 환경에서의 무선 통신망 기반 측위 시스템
CN105139583A (zh) * 2015-06-23 2015-12-09 南京理工大学 基于便携式智能设备的车辆危险提醒方法
WO2017103662A1 (en) * 2015-12-18 2017-06-22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stream in a wireless network from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to a plurality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with nack avoidance
CN106878919A (zh) * 2016-12-23 2017-06-20 大唐高鸿信息通信研究院(义乌)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车载短距离通信网络的无线认知信道管理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TORU SUZUKI, TSUYOSHI YOSHIGI, HAYATO MORIHIRO, KAORI MAEDA: ""A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a Geolocation-aware Reliable Multicast System on Wireless Networks"", 《2011 IEEE/IPSJ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PPLICATIONS AND THE INTERNET》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88583B2 (en) 2019-01-09 2023-02-21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figuring HARQ feedback between terminal nodes
CN115039360A (zh) * 2020-02-28 2022-09-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禁用用于侧行链路通信的选项1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的方法和装置
CN113347607A (zh) * 2020-08-11 2021-09-03 株式会社电装 车辆间消息处理装置及方法
WO2022205365A1 (zh) * 2021-04-01 2022-10-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激活时间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00008615A (ko) 2020-01-28
EP3644644A4 (en) 2020-07-22
WO2019004688A1 (ko) 2019-01-03
CN110832899B (zh) 2023-05-02
EP3644644B1 (en) 2023-03-22
US11638129B2 (en) 2023-04-25
EP3644644A1 (en) 2020-04-29
US20200162864A1 (en) 2020-05-21
JP2020526149A (ja) 2020-08-27
KR102381203B1 (ko) 2022-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32899B (zh) 操作终端以进行v2x通信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CN110100496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终端发送信号以用于v2x通信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设备
KR102104593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사이드링크 제어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단말
CN110249690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v2x终端执行的v2x通信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US1190280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and transmitting CR by user equip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612688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终端发送信号以用于v2x通信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EP3567909B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ignal by terminal for v2x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using same method
CN115943587A (zh) 在非许可侧行链路上的覆盖内网络控制的卸载
KR20190051057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자원을 선택하고 pssch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7592984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根据基于竞争的调度请求执行副链路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US11917555B2 (en) Power allocation method of terminal having multiple carriers configured, and terminal using same
EP3557934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grant-free-based uplink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180045036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v2x 단말의 메시지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JP2020510378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端末のv2x通信方法及び上記方法を利用する端末
CN107624261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针对基于竞争的pusch传输的竞争解决的方法和装置
CN114128173A (zh) 用于发送和接收辅小区的波束故障恢复请求的方法和装置
CN116390228A (zh) 确定传输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US2019025395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coexistence with dsrc carri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1096013B (zh) 终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多个cc上选择资源并发送信号的方法及设备
CN110651521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终端为信号分配资源的方法及用于其的装置
WO2023010439A1 (en) Methods, systems and devices that provide fast mobility
WO2023039783A1 (en) Decoupled mini-slot side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sci) for scheduling and resource reservation
WO2023010452A1 (en) Methods, systems and devices that provide fast mobilit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