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66719B - 通信方法、距离确定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距离确定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66719B
CN111866719B CN201910351476.2A CN201910351476A CN111866719B CN 111866719 B CN111866719 B CN 111866719B CN 201910351476 A CN201910351476 A CN 201910351476A CN 111866719 B CN111866719 B CN 1118667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device
feedback
limit
csi
equ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5147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66719A (zh
Inventor
张兴炜
王俊伟
黎超
黄海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5147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66719B/zh
Priority to EP20798443.6A priority patent/EP3955598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0/084457 priority patent/WO2020220983A1/zh
Publication of CN1118667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66719A/zh
Priority to US17/452,544 priority patent/US20220053286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667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667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3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mutual or relative location information between multiple location based services [LBS] targets or of distance threshol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20Monitoring; Testing of receivers
    • H04B17/27Monitoring; Testing of receivers for locating or positioning the transmit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4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6ARQ related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26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location or mo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31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1Services related to particular areas, e.g. point of interest [POI] services, venue services or geofen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距离确定方法及装置,能够减少反馈信息的数量和反馈信息占用的反馈资源数量,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通信效率。该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号,第二终端设备确定自身位置是否为指定区域,若是,则发送反馈信息,否则不发送反馈信息或少发送反馈信息。其中,指定区域为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距离下限和/或小于或等于距离上限的区域;或者,指定区域为从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的信号的强度大于或等于信号强度下限和/或小于或等于信号强度上限的区域。可以适用于终端设备间在侧行链路上的通信,如V2X通信、D2D通信等。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距离确定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距离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基于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技术的设备间(device todevice,D2D)通信,如基于新空口(new radio,NR)技术的车到任意物体(vehicle toeverything,V2X)通信,引入侧行链路(sidelink,SL)的反馈机制。例如,发送终端设备根据以发送终端设备为圆心的圆形区域内的接收终端设备的反馈信息,如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的应答信息、侧行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mation,CSI)等,调整发送终端设备与接收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策略,如资源调度策略、数据发送策略等。
当上述以发送终端设备为圆心的圆形区域内的接收终端设备的数量较大时,需要传输大量的反馈信息,且为了确保传输反馈信息的可靠性,通常还需要为不同的接收终端设备配置不同的反馈资源。然而,信道条件良好和/或距离发送终端设备较近的接收终端设备的反馈信息,以及信道条件恶劣和/或距离发送终端设备较远的接收终端设备的反馈信息通常没有参考价值。并且,对于信道条件类似的多个接收终端设备,反馈信息的内容大同小异,只需要一部分反馈信息即可调整通信策略,即此时的大部分反馈信息可以视为冗余信息。上述没有参考价值的反馈信息和冗余反馈信息通常会占用大量的反馈资源,导致可用于传输数据的资源变少,从而对发送终端设备与接收终端设备之间的设备间通信造成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距离确定方法及装置,能够减少反馈信息的数量和反馈信息占用的反馈资源数量,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通信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该通信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号。然后,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指定区域内的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的反馈信息。其中,指定区域为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距离下限和/或小于或等于距离上限的区域;或者,指定区域为从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的信号的强度大于或等于信号强度下限和/或小于或等于信号强度上限的区域。
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方法,第一终端设备在发送第一信号后,只接收由距离上下限或信号强度上下限确定的指定区域,如环形区域的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而不接收指定区域之外与第一终端设备通信的终端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可以解决与第一终端设备距离太近的终端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没有参考意义,但占用大量反馈资源的问题,从而减少反馈信息的数量和反馈信息占用的反馈资源数量,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通信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距离上限与服务质量或业务优先级或反馈资源的数量正相关,和/或,距离下限与服务质量或业务优先级或反馈资源的数量负相关。
可选地,反馈信息可以包括否定反馈NACK,和/或信道状态信息CSI。相应地,距离上限与否定反馈NACK的数量或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的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数量或第一指定时间段内接收到否定反馈NACK的时隙的数量负相关,和/或,距离下限与否定反馈NACK的数量或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的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数量或第一指定时间段内接收到否定反馈NACK的时隙的数量正相关。
可选地,反馈信息可以包括肯定应答ACK,和/或信道状态信息CSI。相应地,距离上限与肯定应答ACK的数量或大于或等于第二门限的CSI信息的数量正相关,和/或,距离下限与肯定应答ACK的数量或大于或等于第二门限的CSI信息的数量正相关。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信号强度上限与服务质量或业务优先级或反馈资源的数量正相关,和/或,信号强度下限与服务质量或业务优先级或反馈资源的数量负相关。
可选地,反馈信息可以包括否定反馈NACK,和/或信道状态信息CSI。相应地,信号强度上限与否定反馈NACK的数量或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的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数量或第一指定时间段内接收到否定反馈NACK的时隙的数量负相关,和/或,信号强度下限与否定反馈NACK的数量或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的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数量或第一指定时间段内接收到否定反馈NACK的时隙的数量正相关。其中,第一指定时间段可以为多个时隙、一个或多个无线帧、或者一段指定时间,如50ms、100ms等。
进一步地,第一指定时间段为一个时隙时,否定反馈NACK的数量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指定时间段内接收到否定反馈NACK的时隙的数量。或者,第一指定时间段为多个时隙时,否定反馈NACK的数量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指定时间段内接收到否定应答NACK的时隙的数量。其中,所述多个时隙可以为多个连续时隙,或包含有多个连续时隙的时间窗(time window),如10ms、50ms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反馈信息可以包括肯定应答ACK,和/或信道状态信息CSI。相应地,信号强度上限与肯定应答ACK的数量或大于或等于第二门限的CSI信息的数量负相关,和/或,信号强度下限与肯定应答ACK的数量或大于或等于第二门限的CSI信息的数量负相关。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指定区域可以为多个,多个指定区域中的任意一个指定区域的反馈策略可独立确定;和/或,多个指定区域中的任意一个指定区域的反馈资源可独立确定。其中,反馈策略可以包括:发送否定应答NACK且不发送肯定应答ACK指示;或者,发送肯定应答ACK或发送否定应答NACK指示;或者,不发送肯定应答ACK且不发送否定应答NACK指示;或者,发送小于第一门限的信道状态信息CSI且不发送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门限的信道状态信息CSI;或者,发送信道状态信息CSI;或者,不发送信道状态信息CSI。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第一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指定区域的距离上限、距离下限、信号强度上限、信号强度下限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媒体接入控制信令、主信息块、系统信息块或物理控制信息发送所述距离上限、距离下限、信号强度上限、信号强度下限中的一个或多个。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第一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根据反馈信息,调整数据发送策略。
可选地,上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反馈信息,调整数据发送策略,可以包括:若反馈信息包括否定应答NACK,则第一终端设备重发数据。或者,若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二指定时间段内未接收到任何反馈信息,则第一终端设备重发数据。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应用于第二终端设备。该通信方法包括: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信号。然后,第二终端设备确定第二终端设备位于指定区域。其中,指定区域为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距离下限和/或小于或等于距离上限的区域;或者,指定区域为从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的信号的强度大于或等于信号强度下限和/或小于或等于信号强度上限的区域。之后,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反馈信息。
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方法,第二终端设备能够在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信号后,会根据距离上下限或信号强度上下限确定自己位于指定区域,如环形区域,若确定自己位于指定区域则发送反馈信息,可以解决与第一终端设备距离太近的终端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没有参考意义,但占用大量反馈资源的问题,从而减少反馈信息的数量和反馈信息占用的反馈资源数量,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通信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距离上限与服务质量或业务优先级或反馈资源的数量正相关,和/或,距离下限与服务质量或业务优先级或反馈资源的数量负相关。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信号强度上限与服务质量或业务优先级或反馈资源的数量正相关,和/或,信号强度下限与服务质量或业务优先级或反馈资源的数量负相关。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指定区域可以为多个,多个指定区域中的任意一个指定区域的反馈策略可独立确定;和/或,多个指定区域中的任意一个指定区域的反馈资源可独立确定。其中,反馈策略可以包括:发送否定应答NACK且不发送肯定应答ACK指示;或者,发送肯定应答ACK或发送否定应答NACK指示;或者,不发送肯定应答ACK且不发送否定应答NACK指示;或者,发送小于第一门限的信道状态信息CSI且不发送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门限的信道状态信息CSI;或者,发送信道状态信息CSI;或者,不发送信道状态信息CSI。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第二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或基站的指定区域的距离上限、距离下限、信号强度上限、信号强度下限中的一个或多个。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距离确定方法。该距离确定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该距离确定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将自身的位置信息发送出去。其中,第一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可以根据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提供的信息确定的位置信息,该位置信息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所在位置的绝对坐标,如经纬度,也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所在某一预设区域的标识和第一终端设备在该预设区域内相对于参考点的位置偏移量(也可以称之为相对坐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第三方面所述的距离确定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在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媒体接入控制信令、主信息块、系统信息块或物理控制信息中携带第一终端设备的经度和/或纬度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第三方面所述的距离确定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在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媒体接入控制信令、主信息块、系统信息块或物理控制信息中携带第一终端设备所在的区域索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第三方面所述的距离确定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在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媒体接入控制信令、主信息块、系统信息块或物理控制信息中携带第一终端设备在一个预设区域内的经度偏移和/或纬度偏移。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距离确定方法。该距离确定方法应用于第二终端设备。该距离确定方法包括: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第一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以及第二终端设备确定自身位置信息。然后,第二终端设备根据第一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和自身位置信息,确定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其中,第二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可以参考第三方面中第一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和确定方法,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第四方面所述的距离确定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媒体接入控制信令、主信息块、系统信息块或物理控制信息中携带的第一终端设备的经度和/或纬度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第四方面所述的距离确定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媒体接入控制信令、主信息块、系统信息块或物理控制信息中携带的第一终端设备所在的区域索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第四方面所述的距离确定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媒体接入控制信令、主信息块、系统信息块或物理控制信息中携带的第一终端设备在一个预设区域内的经度偏移和/或纬度偏移。
容易理解,第二终端设备也可以将自身的位置信息发送出去,以便其他终端设备根据第二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该其他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该通信装置包括: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其中,发送模块,用于发送第一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指定区域内的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的反馈信息。其中,指定区域为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距离下限和/或小于或等于距离上限的区域;或者,指定区域为从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的信号的强度大于或等于信号强度下限和/或小于或等于信号强度上限的区域。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距离上限与服务质量或业务优先级或反馈资源的数量正相关,和/或,距离下限与服务质量或业务优先级或反馈资源的数量负相关。
可选地,反馈信息可以包括否定反馈NACK,和/或信道状态信息CSI。相应地,距离上限与否定反馈NACK的数量或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的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数量或第一指定时间段内接收到否定反馈NACK的时隙的数量负相关,和/或,距离下限与否定反馈NACK的数量或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的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数量或第一指定时间段内接收到否定反馈NACK的时隙的数量正相关。
可选地,反馈信息可以包括肯定应答ACK,和/或信道状态信息CSI。相应地,距离上限与肯定应答ACK的数量或大于或等于第二门限的CSI信息的数量正相关,和/或,距离下限与肯定应答ACK的数量或大于或等于第二门限的CSI信息的数量正相关。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信号强度上限与服务质量或业务优先级或反馈资源的数量正相关,和/或,信号强度下限与服务质量或业务优先级或反馈资源的数量负相关。
可选地,反馈信息可以包括否定反馈NACK,和/或信道状态信息CSI。相应地,信号强度上限与否定反馈NACK的数量或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的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数量或第一指定时间段内接收到否定反馈NACK的时隙的数量负相关,和/或,信号强度下限与否定反馈NACK的数量或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的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数量或第一指定时间段内接收到否定反馈NACK的时隙的数量正相关。
进一步地,第一指定时间段为一个时隙时,否定反馈NACK的数量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指定时间段内接收到否定反馈NACK的时隙的数量。或者,第一指定时间段为多个时隙时,否定反馈NACK的数量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指定时间段内接收到否定应答NACK的时隙的数量。其中,所述多个时隙可以为多个连续时隙,或包含有多个连续时隙的时间窗(time window),如10ms、50ms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反馈信息可以包括肯定应答ACK,和/或信道状态信息CSI。相应地,信号强度上限与肯定应答ACK的数量或大于或等于第二门限的CSI信息的数量负相关,和/或,信号强度下限与肯定应答ACK的数量或大于或等于第二门限的CSI信息的数量负相关。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指定区域可以为多个,多个指定区域中的任意一个指定区域的反馈策略可独立确定;和/或,多个指定区域中的任意一个指定区域的反馈资源可独立确定。其中,反馈策略可以包括:发送否定应答NACK且不发送肯定应答ACK指示;或者,发送肯定应答ACK或发送否定应答NACK指示;或者,不发送肯定应答ACK且不发送否定应答NACK指示;或者,发送小于第一门限的信道状态信息CSI且不发送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门限的信道状态信息CSI;或者,发送信道状态信息CSI;或者,不发送信道状态信息CSI。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发送模块,还用于发送指定区域的距离上限、距离下限、信号强度上限、信号强度下限中的一个或多个。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五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处理模块。其中,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反馈信息,调整数据发送策略。
可选地,处理模块,还用于若反馈信息包括否定应答NACK,则控制发送模块重发数据。或者,可选地,处理模块,还用于若接收模块在第二指定时间段内未接收到任何反馈信息,则控制发送模块重发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第五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可以为终端设备,也可以为设置于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或芯片系统,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此外,第五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其他模块,如存储模块,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应用于第二终端设备。该通信装置包括:接收模块、发送模块和处理模块。其中,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信号。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所述通信装置位于指定区域。其中,指定区域为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距离下限和/或小于或等于距离上限的区域;或者,指定区域为从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的信号的强度大于或等于信号强度下限和/或小于或等于信号强度上限的区域。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反馈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距离上限与服务质量或业务优先级或反馈资源的数量正相关,和/或,距离下限与服务质量或业务优先级或反馈资源的数量负相关。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信号强度上限与服务质量或业务优先级或反馈资源的数量正相关,和/或,信号强度下限与服务质量或业务优先级或反馈资源的数量负相关。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指定区域可以为多个,多个指定区域中的任意一个指定区域的反馈策略可独立确定;和/或,多个指定区域中的任意一个指定区域的反馈资源可独立确定。其中,反馈策略可以包括:发送否定应答NACK且不发送肯定应答ACK指示;或者,发送肯定应答ACK或发送否定应答NACK指示;或者,不发送肯定应答ACK且不发送否定应答NACK指示;或者,发送小于第一门限的信道状态信息CSI且不发送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门限的信道状态信息CSI;或者,发送信道状态信息CSI;或者,不发送信道状态信息CSI。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或基站的指定区域的距离上限、距离下限、信号强度上限、信号强度下限中的一个或多个。
第六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可以为终端设备,也可以为设置于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或芯片系统,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此外,第六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其他模块,如存储模块,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该通信装置包括:发送模块和处理模块。其中,发送模块,用于将该通信装置的位置信息发送出去。其中,所述通信装置的位置信息可以为处理模块根据GNSS提供的信息确定的位置信息,该位置信息可以为所述通信装置所在位置的绝对坐标,如经纬度,也可以为所述通信装置所在某一预设区域的标识和所述通信装置在该预设区域内相对于参考点的位置偏移量(也可以称之为相对坐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媒体接入控制信令、主信息块、系统信息块或物理控制信息中携带该通信装置的经度和/或纬度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媒体接入控制信令、主信息块、系统信息块或物理控制信息中携带该通信装置所在的区域索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媒体接入控制信令、主信息块、系统信息块或物理控制信息中携带该通信装置在一个预设区域内的经度偏移和/或纬度偏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七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接收模块。其中,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其他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以便该通信装置根据其他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该通信装置与其他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
第七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可以为终端设备,也可以为设置于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或芯片系统,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此外,第七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其他模块,如存储模块,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应用于第二终端设备。该通信装置包括:接收模块和处理模块。其中,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处理模块,用于确定该通信装置的自身位置信息。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第一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和该通信装置的自身位置信息,确定该通信装置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其中,该通信装置的位置信息可以参考第三方面中第一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和确定方法,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媒体接入控制信令、主信息块、系统信息块或物理控制信息中携带的第一终端设备的经度和/或纬度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媒体接入控制信令、主信息块、系统信息块或物理控制信息中携带的第一终端设备所在的区域索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媒体接入控制信令、主信息块、系统信息块或物理控制信息中携带的第一终端设备在一个预设区域内的经度偏移和/或纬度偏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发送模块。其中,发送模块,用于将该通信装置自身的位置信息发送出去,以便其他终端设备根据该通信装置的位置信息,确定该其他终端设备与该通信装置之间的距离。
第八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可以为终端设备,也可以为设置于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或芯片系统,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此外,第八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其他模块,如存储模块,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该通信装置执行如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所述的通信方法,或者执行如第三方面和第四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所述的距离确定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第九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一终端设备,也可以为设置于上述第一终端设备内部的芯片或芯片系统。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所述的通信方法,或者执行如第三方面和第四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所述的距离确定方法。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或指令,当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所述的通信方法,或者执行如第三方面和第四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所述的距离确定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提供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所适用的场景示意图一;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所适用的场景示意图二;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距离确定方法及装置进行详细地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D2D通信系统、V2X通信系统、机器类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MTC)系统、机器间(machine tomachine,M2M)通信系统、车联网通信系统等。
本申请将围绕可包括多个设备、组件、模块等的系统来呈现各个方面、实施例或特征。应当理解和明白的是,各个系统可以包括另外的设备、组件、模块等,并且/或者可以并不包括结合附图讨论的所有设备、组件、模块等。此外,还可以使用这些方案的组合。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地”、“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的一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概念。
本申请实施例中,“信息(information)”,“信号(signal)”,“消息(message)”,“信道(channel)”、“信令(singalling)”有时可以混用,应当指出的是,在不强调其区别时,其所要表达的含义是一致的。“的(of)”,“相应的(corresponding,relevant)”和“对应的(corresponding)”有时可以混用,应当指出的是,在不强调其区别时,其所要表达的含义是一致的。
本申请实施例中,有时候下标如W1可能会笔误为非下标的形式如W1,在不强调其区别时,其所要表达的含义是一致的。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本申请实施例中部分场景以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中的场景为例进行说明。应当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案还可以应用于其他移动通信系统中,相应的名称也可以用其他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对应功能的名称进行替代。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首先以图1中示出的通信系统为例详细说明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系统。
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包括多个终端设备,或者可选地,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
其中,上述终端设备可以为车载终端设备,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也可以为具有终端设备功能的路边单元(road side unit,RSU),还可以是乘员或行人使用的手机、Pad等终端设备。上述网络设备可以为基站,如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的演进型节点(evolved Node B,eNB)、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中的g节点(gNode B,gNB),也可以为具有基站功能的RSU。本申请实施例对于终端设备的类型和网络设备的类型不作限定。
上述各个设备之间都可以相互通信,通信时可以使用蜂窝链路的频谱,也可以使用5.9吉赫兹(giga herts,GHz)附近的智能交通频谱。上述各设备之间的相互通信可以基于LTE技术或NR技术通信,也可以基于设备间(device-to-device,D2D)通信技术,如V2X技术进行通信。例如,各终端设备之间可以在侧行链路(sidelink,SL)上直接通信,也可以通过网络设备间接通信。又例如,各终端设备还可以与网络设备在上下行链路(uplink&downlink,UL&DL)上通信。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网络设备为可选项。例如,如果存在基站,则视为有网络覆盖的场景;如果没有基站,则视为无网络覆盖的场景。当有网络覆盖时,多个终端设备在侧行链路上的直接通信可以基于网络设备通过下行信令动态配置的资源进行。当没有网络覆盖时,多个终端设备在侧行链路上的直接通信可以基于预配置的资源池进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网络设备为位于上述通信系统的网络侧,且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或可设置于该设备的芯片或芯片系统。该网络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 Node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系统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无线中继节点、无线回传节点、传输点(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point,TRP或者transmission point,TP)等,还可以为5G,如,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中的gNB,或,传输点(TRP或TP),5G系统中的基站的一个或一组(包括多个天线面板)天线面板,或者,还可以为构成gNB或传输点的网络节点,如基带单元(BBU),或,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等。
上述终端设备为接入上述通信系统,且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终端设备或可设置于该终端设备的芯片或芯片系统。该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车载终端设备、用户装置、接入终端设备、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设备、移动设备、用户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设备、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设备、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设备等。
应理解,图1仅为便于理解而示例的简化示意图,该通信系统中还可以包括其他网络设备,和/或,其他终端设备,图1中未予以画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可应用于是图2所示的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应用于终端设备中的芯片、芯片系统或者其他具有终端设备功能的部件。如图2所示,通信装置2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201,存储器202、收发器203。
下面结合图2对该通信装置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处理器201是通信装置的控制中心,可以是一个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处理元件的统称。例如,处理器201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也可以是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
其中,处理器201可以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202内的软件程序,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202内的数据,执行通信装置的各种功能。
在具体的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2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2中所示的CPU0和CPU1。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通信装置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图2中所示的处理器201和处理器205。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处理器(single-CPU),也可以是一个多核处理器(multi-CPU)。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通信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存储器202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通信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通信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通信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202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和处理器201集成在一起。
其中,所述存储器202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软件程序,并由处理器201来控制执行。
收发器203,用于与其他通信装置之间的通信。当然,收发器203还可以用于与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 area networks,WLAN)等。收发器203可以包括接收单元实现接收功能,以及发送单元实现发送功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存储器202可以存储有软件程序或指令。当通信装置200上电后,处理器201可以读取并执行存储器202中存储的软件程序或指令,以使得通信装置200可以执行下述图3所示的通信方法,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下述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图2中示出的通信装置结构不得视为对通信装置的限定,即通信装置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上述的通信装置200有时也可以称为终端设备装置、终端设备或通信设备,其可以是一个通用设备或者是一个专用设备。例如通信装置200可以是车载终端设备、RSU、掌上电脑(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手机、平板电脑、无线终端设备、嵌入式设备、或具有图2中类似结构的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通信装置200的类型。
下面将结合图3-图5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进行具体阐述。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可以应用于图1中的任一终端设备,如图1中的第一终端设备,或者图2所示的通信装置200,完成与另一终端设备,如图1中的第二终端设备在侧行链路上的直接通信。如图3所示,该通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301,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号。相应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信号。
可选地,第一信号包括数据、控制信号、参考信号中的一个或多个。
示例性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侧行链路上,向至少一个和/或至少一种类型的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其中,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如下至少一种类型的第二终端设备:至少一个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存在单点对单点业务,如单播业务的第二终端设备、至少一个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存在单点对多点业务,如广播、多播或组播业务的第二终端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于第一终端设备的业务的类型和数量,以及与第一终端设备存在上述业务的第二终端的类型和数量,不作限定。
示例性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侧行链路上,向至少一个和/或至少一种类型的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控制信号。
示例性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侧行链路上,向至少一个和/或至少一种类型的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参考信号。
可选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将自身的位置信息广播出去。其中,第一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可以根据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提供的信息确定的位置信息,该位置信息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所在位置的绝对坐标,如经纬度,也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所在某一预设区域的标识和第一终端设备在该预设区域内相对于参考点的位置偏移量(也可以称之为相对坐标)。其中,所述预设区域可以为长度(length)和宽度(width)分别为L和W的矩形区域,该预设区域的区域标识与该预设区域某一个参考点的绝对坐标对应。该区域标识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接入的物理小区标识或基站标识或服务区标识等,该参考点可以为该预设区域的几何中心或顶点等。例如,上述矩形区域的参考点可以为矩形区域的对角线交点、任意一个顶点或任意一条边的中点等。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区域的区域标识和相对坐标,与预设区域的绝对坐标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可以根据预设区域的区域标识和相对坐标,计算预设区域的绝对坐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第一终端设备在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媒体接入控制信令、主信息块、系统信息块或物理控制信息中携带第一终端设备的经度和/或纬度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第一终端设备在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媒体接入控制信令、主信息块、系统信息块或物理控制信息中携带第一终端设备所在的区域索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第一终端设备在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媒体接入控制信令、主信息块、系统信息块或物理控制信息中携带第一终端设备在一个预设区域内的经度偏移和/或纬度偏移。
可选地,在有网络覆盖的情况下,第一终端设备也可以将其上述位置信息上报给网络设备,如基站,并由该网络设备广播出去。
相应地,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分别在侧行链路或上下行链路上,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的第一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第一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媒体接入控制信令、主信息块、系统信息块或物理控制信息中携带的第一终端设备的经度和/或纬度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第一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媒体接入控制信令、主信息块、系统信息块或物理控制信息中携带的第一终端设备所在的区域索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第一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媒体接入控制信令、主信息块、系统信息块或物理控制信息中携带的第一终端设备在一个预设区域内的经度偏移和/或纬度偏移。
需要说明的是,在终端设备的位置更新速度较快的应用场景下,如V2X通信、高铁通信,第一终端设备和/或网络设备可能需要及时更新第一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例如,可以一个较短的更新周期,如5ms,10ms,20ms,周期性地广播第一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又例如,可以在第一终端设备获知其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有可能发生剧烈变化的情况下,如第一终端设备正在加速移动,或第一终端设备的移动方向发生剧烈变化,可以实时触发第一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的广播动作。
S302,第二终端设备确定第二终端设备处于指定区域。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上述指定区域可以根据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以及距离下限和/或距离上限确定。其中,距离上限大于距离下限。
具体地,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本身的位置信息和第一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计算其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并根据该距离与上述距离上限和/或距离下限的比较结果,确定自己位于哪个指定区域内。其中,第一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可以从第一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处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可自行获取自身的位置信息的内容和获取方式可以参考第一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的内容和获取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假定第一终端的经纬度为(X1,Y1),第二终端设备的经纬度为(X2,Y2),则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其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D(distance):
Figure BDA0002044066110000111
需要说明的是,若计算精度要求较高,则第一终端设备的经纬度(X1,Y1)可能会占用较多的信令和资源开销。为了降低信令和资源开销,可以将地理区域划分为多个长度(length)和宽度(width)分别为L和W的矩形区域(zone)。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将自己所在的矩形区域标识(zone identifier,ZID)以及矩形区域内的偏移量,如相对坐标(x1,y1)广播出去。其中,(x1,y1)为第一终端设备的经纬度在矩形区域内的模值,即x1=(X1)mod(L),y1=(Y1)mod(W)。相对于(X1,Y1),区域内的模值(x1,y1)取值范围小很多,可以减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位置信息的信令开销。
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第一终端设备的坐标信息(x1,y1)和矩形区域标识ZID1、以及自己所在矩形区域2的相对坐标(x2,y2)和矩形区域标识ZID2,计算上述距离D:
Figure BDA0002044066110000112
其中G为一个矩形区域的大小,例如可以用对角线长度表示:
Figure BDA0002044066110000113
当矩形区域较大时,可以忽略第一项。当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的矩形区域标识相同时,即ZID2=ZID1,则上述距离计算公式中的后一项为零。
可选地,当上述矩形区域的面积较小时,也可以根据第一终端设备所在第一矩形区域的区域标识和第二终端设备所在第二矩形区域的区域标识,获取第一矩形区域的参考点的绝对坐标和第二矩形区域的参考点的绝对坐标,然后将计算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简化为计算两个参考点之间的距离。此时,第一终端设备只需要在其所在矩形区域发生变化时,广播或上报第一终端设备当前所在矩形区域的区域标识即可,从而可以大幅降低信令开销和资源开销。此时,矩形区域也可以替换为正六边形区域,参考点可以为该正六边形区域的几何中心。
容易理解,如果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在同一个矩形区域,则可以直接根据第一终端设备在该矩形区域内的相对坐标(x1,y1),以及第二终端设备在该矩形区域内的相对坐标(x2,y2),计算得到上述距离,即
Figure BDA0002044066110000121
容易理解,第二终端设备也可以将自身的位置信息发送出去,以便其他终端设备,如上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二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该其他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此处不再赘述。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场景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场景共计包括3个指定区域:内圆区域、环形区域和外圆区域。该3个指定区域由距离下限和距离上限划分。其中,距离下限用于确定内圆半径,该内圆半径用于确定内圆圆周,该内圆圆周用于划分内圆区域和环形区域,距离上限用于确定外圆半径,该外圆半径用于确定外圆圆周,该外圆圆周用于划分环形区域和外圆区域。
例如,当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距离下限时,第二终端设备即可确定其位于上述内圆区域,如图4中的第二终端设备A。又例如,当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距离上限时,第二终端设备即可确定其位于上述外圆区域,如图4中的第二终端设备B。再例如,当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距离下限且小于或等于距离上限时,第二终端设备即可确定其位于上述环形区域,如图4中的第二终端设备C。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上述指定区域也可以根据第二终端设备从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的信号强度,以及信号强度下限和/或信号强度上限确定。其中,信号强度上限大于信号强度下限。其中,信号强度可以为第二终端设备接收到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RSRP)或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strength indicator,RSSI)或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quality,RSRQ),也可以为其他用于表示接收信号的强度的技术指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具体地,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二终端设备从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的信号强度,与信号强度下限和/或信号强度上限的比较结果,确定自己位于哪个指定区域内。
图4所示通信场景中的3个区域也可以由信号强度下限和/或小于或等于信号强度上限划分。如图4所示,信号强度上限用于确定内圆半径,该内圆半径用于确定内圆圆周,该内圆圆周用于划分内圆区域和环形区域,信号强度下限用于确定外圆半径,该外圆半径用于确定外圆圆周,该外圆圆周用于划分环形区域和外圆区域。
例如,当第二终端设备从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信号强度上限时,第二终端设备即可确定其位于上述内圆区域,如图4中的第二终端设备A。又例如,当第二终端设备从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信号强度下限时,第二终端设备即可确定其位于上述外圆区域,如图4中的第二终端设备B。再例如,当第二终端设备从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信号强度下限且小于或等于信号强度上限时,第二终端设备即可确定其位于上述环形区域,如图4中的第二终端设备C。
需要说明的是,图4所示通信场景中的指定区域是以同心圆区域为例来说明的。事实上,指定区域也可以采用其他几何形状的区域来定义。其他几何形状可以是椭圆形区域、扇形区域、矩形区域等。例如,在如图5所示的高速公路场景中,采用以第一终端设备为中心,且长轴与高速公路的前后延伸方向保持一致的椭圆区域(如通过前后波束赋形实现)。其中,内椭圆周和外椭圆周从内到外依次划分为3个指定区域:内椭圆区、环形椭圆区和外椭圆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应理解,鉴于无线信号在各个方向上的信道条件和传播方式可能不同,如有无障碍物、信号衰减速度不同,以及直射、绕射、散射、透射、多径等,以及采用波束赋形技术等,采用信号强度上限和/或信号强度下限确定的指定区域的分界线很可能本就不是圆形或椭圆形的。
此外,图4和图5所示的通信场景只涉及到使用最多2个门限(距离上下限或信号强度上下限)划分的3个指定区域。实际应用中,门限个数和指定区域个数还可以更多,此处不再赘述。
还有,上述距离上下限和信号强度上下限也可以组合使用,例如将距离下限和信号强度上限一起使用,或者将距离上限和信号强度下限一起使用。本申请实施例对于门限的使用方式不作限定,只要能够区分不同的指定区域即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距离上下限和信号强度上下限可以是由第一终端设备确定并广播出去的,或者由第一终端设备确定和上报给基站,然后由基站广播出去的。相应地,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和/或基站广播的距离上下限和信号强度上下限。或者,上述距离上下限和信号强度上下限还可以由各终端设备根据预设的门限确定规则自行确定。对于上述距离上下限和信号强度上下限的确定主体,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下面以图4所示的通信场景中的环形区域为例,详细说明距离上下限的确定方法,以及信号强度上下限的确定方法。距离上限可以根据服务质量或业务优先级确定,用于保证一定的服务质量以及高优先业务的传输;距离下限可以根据反馈资源或反馈数量确定,用于保证第一终端能够获得一定的反馈量,且反馈开销不会太大,使得反馈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其中,距离下限对应环形区域的内圆半径,距离上限对应环形区域的外圆半径。该确定方法可以距离门限确定规则的方式,如应用程序、可执行脚本、配置文件、电子表格等各种形式存储在各终端设备或基站中以备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可以采用下述规则一确定距离上限和距离下限:
规则一,距离上限与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或业务优先级(priority of service,POS)或反馈资源的数量正相关,和/或,距离下限与服务质量QoS或业务优先级或反馈资源的数量负相关。
示例性地,服务质量可以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最低误码率、最高时延、最低数据速率等。容易理解,对于可靠性要求较高的业务,可以设置一个数值较小最低误码率,如万分之一。对于数据传输时延要求较高的业务,如在线游戏、自动驾驶业务,可以设置一个数值较小的最高时延,如1毫秒(milisecond,ms)、2ms。对于数据速率要求较高的业务,如在线视频播放,可以设置一个数值较大的最低数据速率,如10兆比特每秒(mega bits persecond,Mbps)、100Mbps。
示例性地,业务优先级可以是为侧行链路上的邻近业务(proximity-basedservices,ProSe)定义的优先级(ProSe per packet priority,PPPP),目前为8个优先级。
示例性地,反馈资源是指侧行链路上可用于承载反馈信息的无线资源。其中,无线资源可以包括时域资源、频域资源、码域资源、空域资源、功率域资源中的至少一项。其中,频域资源,如资源块RB的索引、RB的数量、子信道索引、子信道中的RB的标识。时域资源,如符号位置(包括起始符号或终止符号)、符号数量、时隙位置(包括起始时隙或终止时隙)、时隙数量等。码域资源,如根序列、掩码、扰码、循环移位、梳齿等。空域资源,如码字、流、层、天线数、天线端口编号、天线端口数等。功率域资源,如功率值、功率范围、功率偏移、功率门限等。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无线资源可以为网络设备动态配置的、或者预配置在终端设备中的一组或多组资源,或者一个或多个资源池,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示例性地,表1-表3分别示出了服务质量QoS(QoSx)、业务优先级PPPP(PPPPx)或反馈资源(resource of feedback infomation)的数量(FIBRx)与距离上限的对应关系。其中,“x”的数值越大,表示服务质量或业务优先级越高,或反馈资源的数量越多。
参考表1和表2,服务质量或业务优先级越高,要求的通信可靠性越高,也就需要更多的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反馈信息,以供第一终端设备参考。相应地,也就需要拓展环形区域的范围。可选地,可以向外拓展环形区域的范围,如表1和表2所示,将距离上限从R2增加为R3,以实现拓展环形区域的目的。反之,服务质量或业务优先级越低,要求的通信可靠性越低,可以适当减少可发送反馈信息的第二终端设备的数量,以节省反馈信息的资源消耗。可选地,可以向内缩小环形区域的范围,如表1和表2所示,将距离上限的数值从R3减小为R2,以实现缩小环形区域的目的。
表1
服务质量(由低到高) 距离上限
QoS1 R1
QoS2(QoS2>QoS1) R2(R2>R1)
QoS3(QoS3>QoS2) R3(R3>R2)
表2
业务优先级(由低到高) 距离上限
PPPP1 R1
PPPP2(PPPP2>PPPP1) R2(R2>R1)
PPPP3(PPPP3>PPPP2) R3(R3>R2)
参考表3可知,反馈资源越多,可以允许更多的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反馈信息,以供第一终端设备参考,从而提高通信可靠性。相应地,也就可以拓展环形区域的范围。可选地,可以向外拓展环形区域的范围,如表3所示,将距离上限从R2增加为R3,以实现拓展环形区域的目的。反之,反馈资源越少,则需要减少反馈信息的数量,如可以适当减少可发送反馈信息的第二终端设备的数量,以节省反馈信息的资源消耗。可选地,可以向内缩小环形区域的范围,如表3所示,将距离上限的数值从R3减小为R2,以实现缩小环形区域的目的。
表3
反馈资源(由少到多) 距离上限
FBIR1 R1
FBIR2(FBIR2>FBIR1) R2(R2>R1)
FBIR3(FBIR3>FBIR2) R3(R3>R2)
示例性地,表4-表6分别示出了服务质量QoS(QoSx)、业务优先级PPPP(PPPPx)或反馈资源的数量(FIBRx)与距离下限的对应关系。其中,“x”的数值越大,表示服务质量或业务优先级越高,或反馈资源的数量越多。
参考表4和表5,服务质量或业务优先级越高,要求的通信可靠性越高,也就需要更多的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反馈信息,以供第一终端设备参考。相应地,也就需要拓展环形区域的范围。可选地,可以向内拓展环形区域的范围,如表4和表5所示,将距离下限的数值从R6减小为R5,以实现拓展环形区域的目的。反之,服务质量或业务优先级越低,要求的通信可靠性越低,可以适当减少可发送反馈信息的第二终端设备的数量,以节省反馈信息的资源消耗。可选地,可以向外缩小环形区域的范围,如表4和表5所示,将距离下限从R4增加为R5,以实现缩小环形区域的目的。
表4
服务质量(由低到高) 距离下限
QoS1 R4
QoS2(QoS2>QoS1) R5(R5<R4)
QoS3(QoS3>QoS2) R6(R6<R5)
表5
业务优先级(由低到高) 距离下限
PPPP1 R4
PPPP2(PPPP2>PPPP1) R5(R5<R4)
PPPP3(PPPP3>PPPP2) R6(R6<R5)
参考表6可知,反馈资源越多,可以允许更多的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反馈信息,以供第一终端设备参考,从而提高通信可靠性。相应地,也就可以拓展环形区域的范围。可选地,可以向内拓展环形区域的范围,如表6所示,将距离下限的数值从R5减小为R4,以实现拓展环形区域的目的。反之,反馈资源越少,则需要减少反馈信息的数量,如可以适当减少可发送反馈信息的第二终端设备的数量,以节省反馈信息的资源消耗。可选地,可以向外缩小环形区域的范围,如表6所示,将距离下限从R4增加为R5,以实现缩小环形区域的目的。
表6
反馈资源(由少到多) 距离下限
FBIR1 R4
FBIR2(FBIR2>FBIR1) R5(R5<R4)
FBIR3(FBIR3>FBIR2) R6(R6<R5)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服务质量QoS可能采用不同的技术指标来表示,如误码率、延时、数据速率等,而不同的技术指标的取值大小,与服务质量的高低之间的对应关系可能是不一样的。例如,对于误码率和延时,数值越小服务质量QoS越高,而对于数据速率,则是数值越大服务质量越高。
同理,上述业务优先级也可能采用不同的表示形式,如业务优先级的数值越大表示优先级越高,或者业务优先级的数值越小表示优先级越高,而不同表示形式的业务优先级的数值大小与服务质量的高低之间的对应关系也可能是不一样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距离上限和/或距离下限也可以根据反馈信息确定,下面详细说明。其中,反馈信息可以包括肯定反馈ACK或否定反馈NACK,和/或,信道状态信息CSI。
CSI包括下列信息中的至少一项: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CQI)、预编码矩阵指示(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PMI)、秩指示(rank indicator,RI)、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quality,RSRQ)、路径损耗Pathloss、侦听参考信号SRS资源指示(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resource indicator,SRI)、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资源指示(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 resource indicator,CRI)、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RSSI)、预编码类型指示(precoding type indicator,PTI)、车辆移动方向、干扰条件等。
可选地,CSI可以包括上述至少一项的宽带CSI和/或子带CSI。
可选地,CSI可以包括上述至少一项的周期CSI、半持续CSI、或非周期CSI。
可选地,CSI可以包括上述至少一项的层一CSI和/或层三CSI。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可以采用下述规则二确定距离上限和距离下限:
规则二,距离上限与否定反馈NACK的数量或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的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数量负相关,和/或,距离下限与否定反馈NACK的数量或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的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数量正相关。其中,第一指定时间段为一个时隙时,否定反馈NACK的数量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指定时间段内接收到否定反馈NACK的时隙的数量。或者,第一指定时间段为多个时隙时,否定反馈NACK的数量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指定时间段内接收到否定应答NACK的时隙的数量。其中,所述多个时隙可以为多个连续时隙,或包含有多个连续时隙的时间窗(time window),如10ms、50ms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第一门限可以是预配置的,或者由基站或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媒体接入控制信令、主信息块、系统信息块或物理控制信息进行配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接收到否定反馈NACK的时隙是指,接收到至少一个否定反馈NACK的时隙。也就是说,只要该时隙上接收到否定反馈NACK,该时隙即可视为接收到否定反馈NACK的时隙。只有在一个时隙上接收到的HARQ应答均为肯定反馈ACK时,该时隙方可视为接收到肯定反馈ACK的时隙。
示例性地,表7和表8分别示出了否定反馈NACK的数量(NACKx)或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的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数量(CSIx)与距离上限的对应关系。其中,“x”的数值越大,表示数量越多。
参考表7和表8,否定反馈NACK或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的信道状态指示CSI越多,实际发送反馈信息的第二终端设备的数量可能越多,距离上限的数值可能越大。但是,实际应用中,第一终端设备即使只接收到一个否定反馈NACK,也需要重传数据。也就是说,多于一个的否定反馈NACK可以视为浪费。因此,为减少反馈信息的数量,降低信令消耗和资源消耗,需要缩小环形区域的范围。可选地,可以向内缩小环形区域的范围,如表7和表8所示,将距离上限的数值从R3减小为R2,以实现缩小环形区域的目的。
表7
NACK数量(由少到多) 距离上限
NACK1 R1
NACK2(NACK2>NACK1) R2(R2>R1)
NACK3(NACK3>NACK2) R3(R3>R2)
表8
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的CSI(由少到多) 距离上限
CSI1 R1
CSI2(CSI2>CSI1) R2(R2>R1)
CSI3(CSI3>CSI2) R3(R3>R2)
示例性地,表9和表10分别示出了否定反馈NACK的数量(NACKx)或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的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数量(CSIx)与距离下限的对应关系。其中,“x”的数值越大,表示数量越多。
参考表9和表10可,否定反馈NACK或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的信道状态信息CSI越多,实际发送反馈信息的第二终端设备的数量可能越多,距离下限的数值可能越小。但是,实际应用中,第一终端设备即使只接收到一个否定反馈NACK,也需要重传数据。也就是说,多于一个的否定反馈NACK可以视为浪费。因此,为减少反馈信息的数量,降低信令消耗和资源消耗,需要缩小环形区域的范围。可选地,可以向外缩小环形区域的范围,如表9和表10所示,将距离下限的数值从R4增加为R5,以实现缩小环形区域的目的。
表9
NACK数量(由少到多) 距离下限
NACK1 R4
NACK2(NACK2>NACK1) R5(R5<R4)
NACK3(NACK3>NACK2) R6(R6<R5)
表10
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的CSI(由少到多) 距离下限
CSI1 R4
CSI2(CSI2>CSI1) R5(R5<R4)
CSI3(CSI3>CSI2) R6(R6<R5)
在又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可以采用下述规则三确定距离上限和距离下限:
规则三,距离上限与肯定应答ACK的数量或大于或等于第二门限的CSI信息的数量正相关,和/或,距离下限与肯定应答ACK的数量或大于或等于第二门限的CSI信息的数量正相关。其中,可选地,肯定反馈ACK的数量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二指定时间段内接收到的HARQ应答全部为肯定反馈ACK的时隙的数量。其中,第二指定时间段通常可以包括多个时隙,如可以为多个连续时隙或包含有多个连续时隙的时间窗,如10ms、50ms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其中,第二门限大于上述第一门限。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第二门限可以是预配置的,或者由基站或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媒体接入控制信令、主信息块、系统信息块或物理控制信息进行配置。
示例性地,表11-表12,以及表13-表14分别示出了肯定反馈ACK的数量(ACKx)或大于或等于第二门限的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数量(CSIx)与距离上限的对应关系。其中,“x”的数值越大,表示数量越多。
参考表11-表14,肯定反馈ACK或大于或等于第二门限的信道状态指示CSI越多,表示环形区域的信道条件越好,对应的数据传输的质量越好,如没有误码。也就是说,环形区域的设置可能不合理,例如环形区域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太近了,该环形区域内的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没有参考价值。与此同时,还可能存在另外一种风险:参考图4,假定第一终端设备只根据环形区域的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否定反馈NACK或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的信道状态信息CSI重发数据,则在外环区域内的第二终端设备不允许发送反馈信息,且外环区域内的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数据失败的情况下,第一终端设备是不会重发数据的,最终导致外环区域的第二终端设备没有机会再次接收数据,导致终端设备之间的直接通信的可靠性下降。针对上述问题,可以将环形区域整体外移,即同时增加距离下限和距离上限,如表11和表12所示,将距离上限从R1增加为R2,和/或,如表13和表14所示,将距离下限从R5增加为R6,以将以提高终端设备间直接通信的可靠性。
表11
ACK数量(由少到多) 距离上限
ACK1 R1
ACK2(ACK2>ACK1) R2(R2>R1)
ACK3(ACK3>ACK2) R3(R3>R2)
表12
大于或等于第二门限的CSI(由少到多) 距离上限
CSI1 R1
CSI2(CSI2>CSI1) R2(R2>R1)
CSI3(CSI3>CSI2) R3(R3>R2)
表13
ACK数量(由少到多) 距离下限
ACK1 R4
ACK2(ACK2>ACK1) R5(R5>R4)
ACK3(ACK3>ACK2) R6(R6>R5)
表14
大于或等于第二门限的CSI(由少到多) 距离下限
CSI1 R4
CSI2(CSI2>CSI1) R5(R5>R4)
CSI3(CSI3>CSI2) R6(R6>R5)
下面以图4所示的通信场景中的环形区域为例,详细说明信号强度上下限的确定方法。信号强度上限可以根据反馈资源或反馈数量确定,用于保证第一终端能够获得一定的反馈量,且反馈开销不会太大,使得反馈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信号强度下限可以根据服务质量或业务优先级确定,用于保证一定的服务质量以及高优先业务的传输。其中,信号强度上限对应环形区域的内圆半径,信号强度下限对应环形区域的外圆半径。该确定方法可以信号强度门限确定规则的方式,如应用程序、可执行脚本、配置文件、电子表格等各种形式存储在各终端设备或基站中以备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可以采用下述规则四确定信号强度上限和信号强度下限:
规则四,信号强度上限与服务质量QoS或业务优先级POS或反馈资源的数量正相关,和/或,信号强度下限与服务质量QoS或业务优先级或反馈资源的数量负相关。
示例性地,表15-表17分别示出了服务质量QoS(QoSx)、业务优先级PPPP(PPPPx)或反馈资源的数量(FIBRx)与信号强度上限的对应关系。其中,“x”的数值越大,表示服务质量或业务优先级越高,或反馈资源越多。
参考表15和表16,服务质量或业务优先级越高,要求的通信可靠性越高,也就需要更多的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反馈信息,以供第一终端设备参考。相应地,也就需要拓展环形区域的范围。可选地,可以向内拓展环形区域的范围,如表15和表16所示,将信号强度上限从RSRP2增加为RSRP3,以实现拓展环形区域的目的。反之,服务质量或业务优先级越低,要求的通信可靠性越低,可以适当减少可发送反馈信息的第二终端设备的数量,以节省反馈信息的资源消耗。可选地,可以向外缩小环形区域的范围,如表15和表16所示,将信号强度上限的数值从RSRP3减小为RSRP2,以实现缩小环形区域的目的。
表15
服务质量(由低到高) 信号强度上限
QoS1 RSRP1
QoS2(QoS2>QoS1) RSRP2(RSRP2>RSRP1)
QoS3(QoS3>QoS2) RSRP3(RSRP3>RSRP2)
表16
业务优先级(由低到高) 信号强度上限
PPPP1 RSRP1
PPPP2(PPPP2>PPPP1) RSRP2(RSRP2>RSRP1)
PPPP3(PPPP3>PPPP2) RSRP3(RSRP3>RSRP2)
参考表17可知,反馈资源越多,可以允许更多的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反馈信息,以供第一终端设备参考,从而提高通信可靠性。相应地,也就可以拓展环形区域的范围。可选地,可以向内拓展环形区域的范围,如表17所示,将信号强度上限从RSRP2增加为RSRP3,以实现拓展环形区域的目的。反之,反馈资源越少,则需要减少反馈信息的数量,如可以适当减少可发送反馈信息的第二终端设备的数量,以节省反馈信息的资源消耗。可选地,可以向外缩小环形区域的范围,如表17所示,将信号强度上限的数值从RSRP3减小为RSRP2,以实现缩小环形区域的目的。
表17
反馈资源(由少到多) 信号强度上限
FBIR1 RSRP1
FBIR2(FBIR2>FBIR1) RSRP2(RSRP2>RSRP1)
FBIR3(FBIR3>FBIR2) RSRP3(RSRP3>RSRP2)
示例性地,表18-表20分别示出了服务质量QoS(QoSx)、业务优先级PPPP(PPPPx)或反馈资源的数量(FIBRx)与信号强度下限的对应关系。其中,“x”的数值越大,表示服务质量或业务优先级越高,或反馈资源的数量越多。
参考表18和表19,服务质量或业务优先级越高,要求的通信可靠性越高,也就需要更多的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反馈信息,以供第一终端设备参考。相应地,也就需要拓展环形区域的范围。可选地,可以向外拓展环形区域的范围,如表18和表19所示,将信号强度上限的数值从RSRP5减小为RSRP6,以实现拓展环形区域的目的。反之,服务质量或业务优先级越低,要求的通信可靠性越低,可以适当减少可发送反馈信息的第二终端设备的数量,以节省反馈信息的资源消耗。可选地,可以向内缩小环形区域的范围,如表18和表19所示,将信号强度下限从RSRP5增加为RSRP4,以实现缩小环形区域的目的。
表18
服务质量(由低到高) 信号强度下限
QoS1 RSRP4
QoS2(QoS2>QoS1) RSRP5(RSRP5<RSRP4)
QoS3(QoS3>QoS2) RSRP6(RSRP6<RSRP5)
表19
业务优先级(由低到高) 信号强度下限
PPPP1 RSRP4
PPPP2(PPPP2>PPPP1) RSRP5(RSRP5<RSRP4)
PPPP3(PPPP3>PPPP2) RSRP6(RSRP6<RSRP5)
参考表20可知,反馈资源越多,可以允许更多的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反馈信息,以供第一终端设备参考,从而提高通信可靠性。相应地,也就可以拓展环形区域的范围。可选地,可以向外拓展环形区域的范围,如表20所示,将信号强度下限的数值从RSRP4减小为RSRP5,以实现拓展环形区域的目的。反之,反馈资源越少,则需要减少反馈信息的数量,如可以适当减少可发送反馈信息的第二终端设备的数量,以节省反馈信息的资源消耗。可选地,可以向内缩小环形区域的范围,如表20所示,将信号强度下限从RSRP6增加为RSRP5,以实现缩小环形区域的目的。
表20
反馈资源(由少到多) 信号强度下限
FBIR1 RSRP4
FBIR2(FBIR2>FBIR1) RSRP5(RSRP5<RSRP4)
FBIR3(FBIR3>FBIR2) RSRP6(RSRP6<RSRP5)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服务质量QoS可能采用不同的技术指标来表示,如误码率、延时、数据速率等,而不同的技术指标的取值大小,与服务质量的高低之间的对应关系可能是不一样的。例如,对于误码率和延时,数值越小服务质量QoS越高,而对于数据速率,则是数值越大服务质量越高。
同理,上述业务优先级也可能采用不同的表示形式,如业务优先级的数值越大表示优先级越高,或者业务优先级的数值越小表示优先级越高,而不同表示形式的业务优先级的数值大小与服务质量的高低之间的对应关系也可能是不一样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信号强度上限和/或信号强度下限也可以根据反馈信息确定,下面详细说明。其中,反馈信息可以包括肯定反馈ACK或否定反馈NACK,和/或,信道状态信息CSI。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可以采用下述规则五确定信号强度上限和信号强度下限:
规则五,信号强度上限与否定反馈NACK的数量或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的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数量负相关,和/或,信号强度下限与否定反馈NACK的数量或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的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数量正相关。其中,否定反馈NACK的数量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指定时间段内接收到否定反馈NACK的时隙的数量。其中,第一指定时间段通常可以包括多个时隙,如可以为多个连续时隙,或包含有多个连续时隙的时间窗(time window),如10ms、50ms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接收到否定反馈NACK的时隙是指,接收到至少一个否定反馈NACK的时隙。也就是说,只要该时隙上接收到否定反馈NACK,该时隙即可视为接收到否定反馈NACK的时隙。只有在一个时隙上接收到的HARQ应答均为肯定反馈ACK时,该时隙方可视为接收到肯定反馈ACK的时隙。
示例性地,表21和表22分别示出了否定反馈NACK的数量(NACKx)或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的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数量(CSIx)与信号强度上限的对应关系。其中,“x”的数值越大,表示数量越多。
参考表21和表22,否定反馈NACK或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的信道状态指示CSI越多,实际发送反馈信息的第二终端设备的数量可能越多,信号强度上限的数值可能越大。但是,实际应用中,第一终端设备即使只接收到一个否定反馈NACK,也需要重传数据。也就是说,多于一个的否定反馈NACK可以视为浪费。因此,为减少反馈信息的数量,降低信令消耗和资源消耗,需要缩小环形区域的范围。可选地,可以向外缩小环形区域的范围,如表21和表22所示,将信号强度上限的数值从RSRP3减小为RSRP2,以实现缩小环形区域的目的。
表21
NACK数量(由少到多) 信号强度上限
NACK1 RSRP1
NACK2(NACK2>NACK1) RSRP2(RSRP2<RSRP1)
NACK3(NACK3>NACK2) RSRP3(RSRP3<RSRP2)
表22
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的CSI(由少到多) 信号强度上限
CSI1 RSRP1
CSI2(CSI2>CSI1) RSRP2(RSRP2<RSRP1)
CSI3(CSI3>CSI2) RSRP3(RSRP3<RSRP2)
示例性地,表23和表24分别示出了否定反馈NACK的数量(NACKx)或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的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数量(CSIx)与信号强度下限的对应关系。其中,“x”的数值越大,表示数量越多。
参考表23和表24可,否定反馈NACK或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的信道状态信息CSI越多,实际发送反馈信息的第二终端设备的数量可能越多,信号强度下限的数值可能越小。但是,实际应用中,第一终端设备即使只接收到一个否定反馈NACK,也需要重传数据。也就是说,多于一个的否定反馈NACK可以视为浪费。因此,为减少反馈信息的数量,降低信令消耗和资源消耗,需要缩小环形区域的范围。可选地,可以向内缩小环形区域的范围,如表23和表24所示,将信号强度下限的数值从RSRP4增加为RSRP5,以实现缩小环形区域的目的。
表23
NACK数量(由少到多) 信号强度下限
NACK1 RSRP4
NACK2(NACK2>NACK1) RSRP5(RSRP5>RSRP4)
NACK3(NACK3>NACK2) RSRP6(RSRP6>RSRP5)
表24
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的CSI(由少到多) 信号强度下限
CSI1 RSRP4
CSI2(CSI2>CSI1) RSRP5(RSRP5>RSRP4)
CSI3(CSI3>CSI2) RSRP6(RSRP6>RSRP5)
在又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可以采用下述规则六确定信号强度上限和信号强度下限:
规则六,信号强度上限与肯定应答ACK的数量或大于或等于第二门限的CSI信息的数量正相关,和/或,信号强度下限与肯定应答ACK的数量或大于或等于第二门限的CSI信息的数量正相关。其中,可选地,肯定反馈ACK的数量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二指定时间段内接收到的HARQ应答全部为肯定反馈ACK的时隙的数量。其中,第二指定时间段通常可以包括多个时隙,如可以为多个连续时隙或包含有多个连续时隙的时间窗,如10ms、50ms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其中,第二门限大于上述第一门限。
示例性地,表25-表26,以及表27-表28分别示出了肯定反馈ACK的数量(ACKx)或大于或等于第二门限的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数量(CSIx)与信号强度上限的对应关系。其中,“x”的数值越大,表示数量越多。
参考表25-表26,肯定反馈ACK或大于或等于第二门限的信道状态指示CSI越多,表示环形区域的信道条件越好,对应的数据传输的质量越好,如没有误码。也就是说,环形区域的设置可能不合理,例如环形区域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太近了,该环形区域内的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没有参考价值。与此同时,还可能存在另外一种风险:参考图4,假定第一终端设备只根据环形区域的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否定反馈NACK或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的信道状态信息CSI重发数据,则在外环区域内的第二终端设备不允许发送反馈信息,且外环区域内的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数据失败的情况下,第一终端设备是不会重发数据的,最终导致外环区域的第二终端设备没有机会再次接收数据,导致终端设备之间的直接通信的可靠性下降。针对上述问题,可以将环形区域整体外移,即同时减小信号强度下限和信号强度上限,如表11和表12所示,将信号强度上限从RSRP2减小为RSRP3,和/或,如表27-表28所示,将信号强度下限从RSRP4减小为RSRP5,以将以提高终端设备间直接通信的可靠性。
表25
Figure BDA0002044066110000221
Figure BDA0002044066110000231
表26
大于或等于第二门限的CSI(由少到多) 信号强度上限
CSI1 RSRP1
CSI2(CSI2>CSI1) RSRP2(RSRP2<RSRP1)
CSI3(CSI3>CSI2) RSRP3(RSRP3<RSRP2)
表27
ACK数量(由少到多) 信号强度下限
ACK1 RSRP4
ACK2(ACK2>ACK1) RSRP5(RSRP5<RSRP4)
ACK3(ACK3>ACK2) RSRP6(RSRP6<RSRP5)
表28
大于或等于第二门限的CSI(由少到多) 信号强度下限
CSI1 RSRP4
CSI2(CSI2>CSI1) RSRP5(RSRP5<RSRP4)
CSI3(CSI3>CSI2) RSRP6(RSRP6<RSRP5)
S303,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反馈信息。相应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的反馈信息。
可选地,若第一信号包括数据,则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为HARQ信息。如果第二终端设备反馈的HARQ信息为NACK信息,则第一终端设备重传数据,否则不重传数据。可选地,若第一终端设备收到多个第二终端设备反馈的HARQ信息,只要环状区域有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反馈NACK,则第一终端设备需要重传数据。
可选地,若第一信号包括控制信号,则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为信道状态信息CSI。该控制信号用于触发非周期CSI。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该CSI确定数据的调制编码方案(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
可选地,若第一信号包括参考信号,则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为信道状态信息CSI。第二终端通过测量该参考信号得到信道状态信息CSI。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该CSI确定数据的MCS。
可选地,若第一终端设备收到多个第二终端设备反馈的CSI,则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最差的CSI确定数据的MCS。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指定区域可以为多个,多个指定区域中的任意一个指定区域的反馈策略可独立确定;和/或,多个指定区域中的任意一个指定区域的反馈资源可独立确定。其中,反馈策略可以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发送否定应答NACK且不发送肯定应答ACK指示;或者,发送肯定应答ACK或发送否定应答NACK指示;或者,不发送肯定应答ACK且不发送否定应答NACK指示;或者,发送小于第一门限的信道状态信息CSI且不发送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门限的信道状态信息CSI;或者,发送信道状态信息CSI;或者,不发送信道状态信息CSI。反馈策略还可以是不同的反馈模式,如周期性反馈,非周期性反馈,半持续反馈等。或者,反馈策略可以是不同的反馈格式,如使用长反馈信道或短反馈信道,或者使用大比特反馈信道或小比特反馈信道等。
下面分别以图4中的内圆区域、环形区域和外圆区域为例详细说明反馈策略。
示例性地,参见图4,鉴于内圆区域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较近和/或信号较强,可以认为内圆区域的第二终端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信号的成功率较高。因此,内圆区域的第二终端反馈肯定应答(acknowledgement,ACK)和/或良好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state information,CSI)的概率较高,对于第一终端设备调整数据发送策略的参考价值不大。相应地,可以禁止内圆区域的第二终端设备反馈肯定应答ACK和大于或等于第二门限的信道状态信息CSI,即只允许内圆区域的第二终端设备反馈否定应答NACK和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的信道状态信息CSI,从而可以有效减少内圆区域的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的数量,降低传输反馈信息资源消耗和信令消耗。
示例性地,参见图4,鉴于外圆区域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较远和/或信号较差,可以认为外圆区域的第二终端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信号的成功率较低。因此,外圆区域的第二终端反馈否定应答(negative acknowledgement,NACK)和/或恶劣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的概率较高,对于第一终端设备调整数据发送策略,参考价值同样不大。相应地,可以禁止外圆区域的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反馈信息,从而可以有效减少外圆区域的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的数量,降低传输反馈信息资源消耗和信令消耗。
示例性地,参见图4,与内圆区域和外圆区域不同,环形区域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和/或信号强度介于内圆区域和外圆区域之间,环形区域的第二终端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信号的成功率也介于内圆区域和外圆区域之间,且环形区域受无线信道条件的变化的影响更为敏感,对于第一终端设备调整数据发送策略,最有参考价值。因此,可以允许环形区域的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多种类型的反馈信息,如上述肯定应答ACK或否定应答NACK,以及各种取值的信道状态信息CSI等。
第一终端设备和/或网络设备可以根据S302中的规则一至规则六,实时调整指定区域的距离上限、距离下限、信号强度上限、信号强度下限中的一个或多个。具体地,可以包括: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上述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第一终端设备向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指定区域的距离上限、距离下限、信号强度上限、信号强度下限中的一个或多个。相应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指定区域的距离上限、距离下限、信号强度上限、信号强度下限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媒体接入控制信令、主信息块、系统信息块或物理控制信息发送所述距离上限、距离下限、信号强度上限、信号强度下限中的一个或多个。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上述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上报指定区域的距离上限、距离下限、信号强度上限、信号强度下限中的一个或多个。然后,网络设备广播上述各种门限。相应地,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指定区域的距离上限、距离下限、信号强度上限、信号强度下限中的一个或多个。
在又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上述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上报第一终端设备从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的反馈信息的统计结果。然后,网络设备根据上述反馈信息的统计结果确定指定区域的距离上限、距离下限、信号强度上限、信号强度下限中的一个或多个,并广播上述各种门限。相应地,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指定区域的距离上限、距离下限、信号强度上限、信号强度下限中的一个或多个。
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反馈信息,第一终端设备还可以根据反馈信息,调整数据发送策略,如重传、调整发送功率、资源等。因此,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上述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第一终端设备根据反馈信息,调整数据发送策略。
可选地,上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反馈信息,调整数据发送策略,可以包括如下步骤:若反馈信息包括否定应答NACK,则第一终端设备重发数据。或者,若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二指定时间段内未接收到任何反馈信息,则第一终端设备重发数据。
可选地,上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反馈信息,调整数据发送策略,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第一终端设备根据反馈信息,调整新数据的发送策略,如增加、减小发射功率,如增加、减少、改变数据发送资源,提高/降低码率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是以第一终端设备为发送方,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为接收方为例说明的。实际应用中,上述发送方和接收方的角色是可以动态改变的。此外,第一终端设备可能分别与至少两个第二终端设备,如图4和图5中的第二终端设备A、第二终端设备B和第二终端设备C直接通信,但是对于不同的第二终端设备,第一终端设备的角色可以不同,如对于第二终端设备A和第二终端设备B,第一终端设备为发送方,而对于第二终端设备C,第一终端设备为接收方。对于某一个终端设备在不同的终端设备间通信中的发送/接收角色,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方法,在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号后,只接收由距离上下限或信号强度上下限确定的指定区域,如环形区域的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而不接收指定区域之外与第一终端设备通信的终端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可以解决与第一终端设备距离太近的终端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没有参考意义,但占用大量反馈资源的问题,从而减少反馈信息的数量和反馈信息占用的反馈资源数量,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通信效率。
以上结合图3-图5,以及表1-表28详细说明了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以下结合图6-图8详细说明能够执行本申请方法实施例所述的通信方法的通信装置。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所执行的功能。如图6所示,通信装置600包括:发送模块601和接收模块602。
其中,发送模块601,用于发送第一信号。
可选地,发送模块601,还用于将通信装置600的位置信息发送出去,以便其他终端设备,如第二终端设备根据通信装置600的位置信息确定该其他终端设备与通信装置600之间的距离。其中,位置信息的内容、确定方法和发送方式可以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接收模块602,用于接收来自指定区域内的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的反馈信息。其中,指定区域为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距离下限和/或小于或等于距离上限的区域;或者,指定区域为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的信号的强度大于或等于信号强度下限和/或小于或等于信号强度上限的区域。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距离上限与服务质量QoS或业务优先级或反馈资源的数量正相关,和/或,距离下限与服务质量QoS或业务优先级或反馈资源的数量负相关。
可选地,反馈信息可以包括否定反馈NACK,和/或信道状态信息CSI。相应地,距离上限与否定反馈NACK的数量或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的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数量或第一指定时间段内接收到否定反馈NACK的时隙的数量负相关,和/或,距离下限与否定反馈NACK的数量或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的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数量或第一指定时间段内接收到否定反馈NACK的时隙的数量正相关。
可选地,反馈信息可以包括肯定应答ACK,和/或信道状态信息CSI。相应地,距离上限与肯定应答ACK的数量或大于或等于第二门限的CSI信息的数量正相关,和/或,距离下限与肯定应答ACK的数量或大于或等于第二门限的CSI信息的数量正相关。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信号强度上限与服务质量QoS或业务优先级或反馈资源的数量正相关,和/或,信号强度下限与服务质量QoS或业务优先级或反馈资源的数量负相关。
可选地,反馈信息可以包括否定反馈NACK,和/或信道状态信息CSI。相应地,信号强度上限与否定反馈NACK的数量或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的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数量或第一指定时间段内接收到否定反馈NACK的时隙的数量负相关,和/或,信号强度下限与否定反馈NACK的数量或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的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数量或第一指定时间段内接收到否定反馈NACK的时隙的数量正相关。
进一步地,第一指定时间段为一个时隙时,否定反馈NACK的数量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指定时间段内接收到否定反馈NACK的时隙的数量。或者,第一指定时间段为多个时隙时,否定反馈NACK的数量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指定时间段内接收到否定应答NACK的时隙的数量。其中,所述多个时隙可以为多个连续时隙,或包含有多个连续时隙的时间窗(time window),如10ms、50ms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反馈信息可以包括肯定应答ACK,和/或信道状态信息CSI。相应地,信号强度上限与肯定应答ACK的数量或大于或等于第二门限的CSI信息的数量负相关,和/或,信号强度下限与肯定应答ACK的数量或大于或等于第二门限的CSI信息的数量负相关。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指定区域可以为多个,多个指定区域中的任意一个指定区域的反馈策略可独立确定;和/或,多个指定区域中的任意一个指定区域的反馈资源可独立确定。其中,反馈策略可以包括:发送否定应答NACK且不发送肯定应答ACK指示;或者,发送肯定应答ACK或发送否定应答NACK指示;或者,不发送肯定应答ACK且不发送否定应答NACK指示;或者,发送小于第一门限的信道状态信息CSI且不发送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门限的信道状态信息CSI;或者,发送信道状态信息CSI;或者,不发送信道状态信息CSI。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发送模块601,还用于发送指定区域的距离上限、距离下限、信号强度上限、信号强度下限中的一个或多个。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如图7所示,通信装置600还可以包括:处理模块603。其中,处理模块603,用于根据反馈信息,调整数据发送策略。
可选地,处理模块603,还用于若反馈信息包括否定应答NACK,则控制发送模块601重发数据。或者,可选地,处理模块603,还用于若接收模块602在第二指定时间段内未接收到任何反馈信息,则控制发送模块601重发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通信装置600可以为终端设备,也可以为设置于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或芯片系统,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通信装置600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图6和图7中未示出)。其中,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指令,处理模块603用于执行存储模块中存储的指令,以使得处理模块603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所述的通信方法。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二终端设备所执行的功能。如图8所示,通信装置800包括:接收模块801、发送模块802和处理模块803。
其中,接收模块801,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信号。
可选地,接收模块801,还用于从第一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接收第一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相应地,处理模块803,还用于根据通信装置800自身的位置信息和第一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第一终端设备与通信装置800之间的距离。其中,位置信息的内容、接收方式和距离确定方法可以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处理模块803,用于确定通信装置位于指定区域。其中,指定区域为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距离下限和/或小于或等于距离上限的区域;或者,指定区域为从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的信号的强度大于或等于信号强度下限和/或小于或等于信号强度上限的区域。
发送模块802,用于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反馈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距离上限与服务质量QoS或业务优先级或反馈资源的数量正相关,和/或,距离下限与服务质量QoS或业务优先级或反馈资源的数量负相关。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信号强度上限与服务质量QoS或业务优先级或反馈资源的数量正相关,和/或,信号强度下限与服务质量QoS或业务优先级或反馈资源的数量负相关。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指定区域可以为多个,多个指定区域中的任意一个指定区域的反馈策略可独立确定;和/或,多个指定区域中的任意一个指定区域的反馈资源可独立确定。其中,反馈策略可以包括:发送否定应答NACK且不发送肯定应答ACK指示;或者,发送肯定应答ACK或发送否定应答NACK指示;或者,不发送肯定应答ACK且不发送否定应答NACK指示;或者,发送小于第一门限的信道状态信息CSI且不发送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门限的信道状态信息CSI;或者,发送信道状态信息CSI;或者,不发送信道状态信息CSI。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收模块801,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或基站的指定区域的距离上限、距离下限、信号强度上限、信号强度下限中的一个或多个。
通信装置800可以为终端设备,也可以为设置于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或芯片系统,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通信装置800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图8中未示出)。其中,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指令,处理模块803用于执行存储模块中存储的指令,以使得处理模块803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所述的通信方法或距离确定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所述的通信方法或距离确定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或指令,当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所述的通信方法或距离确定方法。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
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如电路)、固件或其他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加载或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程序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为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合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半导体介质可以是固态硬盘。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和/或”,仅仅用于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但也可能表示的是一种“和/或”的关系,具体可参考前后文进行理解。
本申请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或者用于区别对同一对象的不同处理,而不是用于描述对象的特定顺序。
本申请实施例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其他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8)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所述通信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号;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指定区域内的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的反馈信息;其中,所述指定区域为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距离下限和小于或等于距离上限的区域;或者,所述指定区域为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的信号的强度大于或等于信号强度下限和小于或等于信号强度上限的区域;
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指定区域的距离上限和距离下限,或者信号强度上限和信号强度下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上限与服务质量或业务优先级或反馈资源的数量正相关,和/或,所述距离下限与服务质量或业务优先级或反馈资源的数量负相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信息包括否定反馈NACK,和/或信道状态信息CSI;所述距离上限与所述否定反馈NACK的数量或所述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的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数量负相关,和/或,所述距离下限与所述否定反馈NACK的数量或所述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的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数量正相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信息包括肯定应答ACK,和/或信道状态信息CSI;所述距离上限与所述肯定应答ACK的数量或所述大于或等于第二门限的CSI信息的数量正相关,和/或,所述距离下限与所述肯定应答ACK的数量或所述大于或等于第二门限的CSI信息的数量正相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强度上限与服务质量或业务优先级或反馈资源的数量正相关,和/或,所述信号强度下限与服务质量或业务优先级或反馈资源的数量负相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信息包括否定反馈NACK,和/或信道状态信息CSI;所述信号强度上限与所述否定反馈NACK的数量或所述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的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数量负相关,和/或,所述信号强度下限与所述否定反馈NACK的数量或所述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的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数量正相关。
7.根据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否定反馈NACK的数量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指定时间段内接收到的否定反馈NACK的数量;或者,
所述否定反馈NACK的数量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指定时间段内接收到否定应答NACK的时隙的数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信息包括肯定应答ACK,和/或信道状态信息CSI;所述信号强度上限与所述肯定应答ACK的数量或所述大于或等于第二门限的CSI信息的数量负相关,和/或,所述信号强度下限与所述肯定应答ACK的数量或所述大于或等于第二门限的CSI信息的数量负相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区域为多个,多个指定区域中的任意一个指定区域的反馈策略可独立确定;和/或,多个指定区域中的任意一个指定区域的反馈资源可独立确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策略包括:
发送否定应答NACK且不发送肯定应答ACK指示;或者,
发送肯定应答ACK或发送否定应答NACK指示;或者,
不发送肯定应答ACK且不发送否定应答NACK指示;或者,
发送小于第一门限的信道状态信息CSI且不发送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门限的信道状态信息CSI;或者,
发送信道状态信息CSI;或者,
不发送信道状态信息CSI。
11.根据权利要求1-6或者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反馈信息,调整数据发送策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反馈信息,调整数据发送策略,包括:
若所述反馈信息包括否定应答NACK,则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重发数据;
或者,若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二指定时间段内未接收到任何反馈信息,则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重发数据。
13.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终端设备,所述通信方法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信号;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位于指定区域;其中,所述指定区域为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距离下限和小于或等于距离上限的区域;或者,所述指定区域为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的信号的强度大于或等于信号强度下限和小于或等于信号强度上限的区域;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反馈信息;
在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或基站的所述指定区域的距离上限和距离下限,或者信号强度上限和信号强度下限。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上限与服务质量或业务优先级或反馈资源的数量正相关,和/或,所述距离下限与服务质量或业务优先级或反馈资源的数量负相关。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强度上限与服务质量或业务优先级或反馈资源的数量正相关,和/或,所述信号强度下限与服务质量或业务优先级或反馈资源的数量负相关。
16.根据权利要求13-15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区域为多个,多个指定区域中的任意一个指定区域的反馈策略可独立确定;和/或,多个指定区域中的任意一个指定区域的反馈资源可独立确定。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策略包括:
发送否定应答NACK且不发送肯定应答ACK指示;或者,
发送肯定应答ACK或发送否定应答NACK指示;或者,
不发送肯定应答ACK且不发送否定应答NACK指示;或者,
发送小于第一门限的信道状态信息CSI且不发送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门限的信道状态信息CSI;或者,
发送信道状态信息CSI;或者,
不发送信道状态信息CSI。
18.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其中,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发送第一信号;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指定区域内的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的反馈信息;其中,所述指定区域为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距离下限和小于或等于距离上限的区域;或者,所述指定区域为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的信号的强度大于或等于信号强度下限和小于或等于信号强度上限的区域;
在所述发送模块发送第一信号之前,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指定区域的距离上限和距离下限,或者信号强度上限和信号强度下限。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上限与服务质量或业务优先级或反馈资源的数量正相关,和/或,所述距离下限与服务质量或业务优先级或反馈资源的数量负相关。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信息包括否定反馈NACK,和/或信道状态信息CSI;所述距离上限与所述否定反馈NACK的数量或所述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的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数量负相关,和/或,所述距离下限与所述否定反馈NACK的数量或所述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的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数量正相关。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信息包括肯定应答ACK,和/或信道状态信息CSI;所述距离上限与所述肯定应答ACK的数量或所述大于或等于第二门限的CSI信息的数量正相关,和/或,所述距离下限与所述肯定应答ACK的数量或所述大于或等于第二门限的CSI信息的数量正相关。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强度上限与服务质量或业务优先级或反馈资源的数量正相关,和/或,所述信号强度下限与服务质量或业务优先级或反馈资源的数量负相关。
23.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信息包括否定反馈NACK,和/或信道状态信息CSI;所述信号强度上限与所述否定反馈NACK的数量或所述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的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数量负相关,和/或,所述信号强度下限与所述否定反馈NACK的数量或所述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的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数量正相关。
24.根据权利要求20或23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否定反馈NACK的数量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指定时间段内接收到的否定反馈NACK的数量;或者,
所述否定反馈NACK的数量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指定时间段内接收到否定反馈NACK的时隙的数量。
25.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信息包括肯定应答ACK,和/或信道状态信息CSI;所述信号强度上限与所述肯定应答ACK的数量或所述大于或等于第二门限的CSI信息的数量负相关,和/或,所述信号强度下限与所述肯定应答ACK的数量或所述大于或等于第二门限的CSI信息的数量负相关。
26.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区域为多个,多个指定区域中的任意一个指定区域的反馈策略可独立确定;和/或,多个指定区域中的任意一个指定区域的反馈资源可独立确定。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策略包括:
发送否定应答NACK且不发送肯定应答ACK指示;或者,
发送肯定应答ACK或发送否定应答NACK指示;或者,
不发送肯定应答ACK且不发送否定应答NACK指示;或者,
发送小于第一门限的信道状态信息CSI且不发送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门限的信道状态信息CSI;或者,
发送信道状态信息CSI;或者,
不发送信道状态信息CSI。
28.根据权利要求18-23或者权利要求25-27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还包括:处理模块;其中,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反馈信息,调整数据发送策略。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反馈信息,调整数据发送策略,包括: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若所述反馈信息包括否定应答NACK,则控制所述发送模块重发数据;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若所述接收模块在第二指定时间段内未接收到任何反馈信息,则控制所述发送模块重发数据。
30.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终端设备,所述通信装置包括:接收模块、发送模块和处理模块;其中,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信号;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所述通信装置位于指定区域;其中,所述指定区域为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距离下限和小于或等于距离上限的区域;或者,所述指定区域为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的信号的强度大于或等于信号强度下限和小于或等于信号强度上限的区域;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反馈信息;
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信号之前,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或基站的所述指定区域的距离上限和距离下限,或者信号强度上限和信号强度下限。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上限与服务质量或业务优先级或反馈资源的数量正相关,和/或,所述距离下限与服务质量或业务优先级或反馈资源的数量负相关。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强度上限与服务质量或业务优先级或反馈资源的数量正相关,和/或,所述信号强度下限与服务质量或业务优先级或反馈资源的数量负相关。
33.根据权利要求30-32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区域为多个,多个指定区域中的任意一个指定区域的反馈策略可独立确定;和/或,多个指定区域中的任意一个指定区域的反馈资源可独立确定。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策略包括:
发送否定应答NACK且不发送肯定应答ACK指示;或者,
发送肯定应答ACK或发送否定应答NACK指示;或者,
不发送肯定应答ACK且不发送否定应答NACK指示;或者,
发送小于第一门限的信道状态信息CSI且不发送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门限的信道状态信息CSI;或者,
发送信道状态信息CSI;或者,
不发送信道状态信息CSI。
3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至少一个计算机上运行时,所述至少一个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3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至少一个计算机上运行时,所述至少一个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3-17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37.一种第一终端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存储器以及通信接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接口、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耦合;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所述通信接口与其他设备通信,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使得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38.一种第二终端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存储器以及通信接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接口、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耦合;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通过所述通信接口与其他设备通信,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使得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3-17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CN201910351476.2A 2019-04-28 2019-04-28 通信方法、距离确定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18667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51476.2A CN111866719B (zh) 2019-04-28 2019-04-28 通信方法、距离确定方法及装置
EP20798443.6A EP3955598A4 (en) 2019-04-28 2020-04-13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AND DISTANCE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DEVICE
PCT/CN2020/084457 WO2020220983A1 (zh) 2019-04-28 2020-04-13 通信方法、距离确定方法及装置
US17/452,544 US20220053286A1 (en) 2019-04-28 2021-10-27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istance determi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51476.2A CN111866719B (zh) 2019-04-28 2019-04-28 通信方法、距离确定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66719A CN111866719A (zh) 2020-10-30
CN111866719B true CN111866719B (zh) 2022-04-22

Family

ID=72966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51476.2A Active CN111866719B (zh) 2019-04-28 2019-04-28 通信方法、距离确定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053286A1 (zh)
EP (1) EP3955598A4 (zh)
CN (1) CN111866719B (zh)
WO (1) WO202022098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25531B2 (en) * 2019-11-06 2022-08-2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nnectivity-based positioning determin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12689308B (zh) * 2020-12-17 2023-01-06 深圳创维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多用户无线数据传输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602041B (zh) * 2021-07-09 2024-04-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生成方法和装置、信息使用方法和装置
WO2023220915A1 (en) * 2022-05-17 2023-11-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signal strength monitoring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67521A (zh) * 2011-12-16 2013-06-19 北京为邦远航无线技术有限公司 适合超大范围覆盖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方法及系统
CN107079407A (zh) * 2014-08-21 2017-08-18 英特尔Ip公司 使用用于lte非授权频带操作的传输功率控制和调度的设备和方法
WO2019004688A1 (ko) * 2017-06-26 2019-01-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v2x 통신을 위한 단말의 동작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단말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25374B2 (en) * 2017-08-04 2021-06-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feedback in vehicle to vehicle communication
US11824665B2 (en) * 2019-01-11 2023-11-21 Lg Electronics Inc. Sidelink HARQ feedback of NR V2X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67521A (zh) * 2011-12-16 2013-06-19 北京为邦远航无线技术有限公司 适合超大范围覆盖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方法及系统
CN107079407A (zh) * 2014-08-21 2017-08-18 英特尔Ip公司 使用用于lte非授权频带操作的传输功率控制和调度的设备和方法
WO2019004688A1 (ko) * 2017-06-26 2019-01-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v2x 통신을 위한 단말의 동작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단말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iscussion on HARQ feedback for NR V2X communication,R1-1904257;Sony;《3GPP TSG RAN WG1 #96bis》;20190412;参考1、2、3节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66719A (zh) 2020-10-30
WO2020220983A1 (zh) 2020-11-05
EP3955598A4 (en) 2022-06-01
US20220053286A1 (en) 2022-02-17
EP3955598A1 (en) 2022-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66719B (zh) 通信方法、距离确定方法及装置
US1180548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pow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20399917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idelink beam ope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4342423B (zh) 确定用于侧链路传输的天线面板
US11812419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onges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949199B1 (en) Methods providing ack/nack feedback based on 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 and related wireless devices
US11516626B2 (en) Techniques for group-based feedback for groupcast transmission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12889324B (zh) 基于接收器的侧行链路资源选择设备和方法
EP4044745A1 (en) Data sending and recei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EP283213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beam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0087531A1 (zh) 边链路信息的发送和接收方法以及装置
US20170288806A1 (en) Speed dependent transmission format for vehicular transmission
CN111406395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资源的配置和选择
US20220070907A1 (en) Network node, ue and methods performed therein for handling communication
WO2021087955A1 (zh) 功率分配方法以及装置
US20220052798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8141863B (zh) 用于传送信号的方法和用于发送信号的发送终端
EP4270832A1 (en) Method by which terminal transmits and receives signals related to position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sidelink, and device therefor
WO2021062855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US10681707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CN109788538B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US20240172071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WO2022027426A1 (zh) 资源上报和资源选择方法以及装置
KR20240022281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비면허 대역 기반의 사이드링크 송수신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18694485A (zh) 一种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