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08020B - 键盘乐器 - Google Patents

键盘乐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08020B
CN110808020B CN201910712314.7A CN201910712314A CN110808020B CN 110808020 B CN110808020 B CN 110808020B CN 201910712314 A CN201910712314 A CN 201910712314A CN 110808020 B CN110808020 B CN 1108080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mmer
weight
members
key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1231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08020A (zh
Inventor
赤石明人
谷口弘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sio Compu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sio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o Compu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sio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9063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12434A/zh
Publication of CN1108080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080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080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080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CPIANOS, HARPSICHORDS, SPINETS OR SIMILAR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WITH ONE OR MORE KEYBOARDS
    • G10C3/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 G10C3/16Actions
    • G10C3/18Hammer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CPIANOS, HARPSICHORDS, SPINETS OR SIMILAR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WITH ONE OR MORE KEYBOARDS
    • G10C3/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 G10C3/12Keyboards; Key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H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OR ELECTRONIC GENERATORS, OR IN WHICH THE TONES ARE SYNTHESISED FROM A DATA STORE
    • G10H1/00Details of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 G10H1/32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10H1/34Switch arrangements, e.g. keyboards or mechanical switch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CPIANOS, HARPSICHORDS, SPINETS OR SIMILAR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WITH ONE OR MORE KEYBOARDS
    • G10C3/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 G10C3/16Actions
    • G10C3/22A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grand pianos
    • G10C3/23A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grand pianos with hammers mounted above the strings, striking downward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H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OR ELECTRONIC GENERATORS, OR IN WHICH THE TONES ARE SYNTHESISED FROM A DATA STORE
    • G10H1/00Details of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 G10H1/32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10H1/34Switch arrangements, e.g. keyboards or mechanical switch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 G10H1/344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individual keys
    • G10H1/346Keys with an arrangement for simulating the feeling of a piano key, e.g. using counterweights, springs, cam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键盘乐器,其具备锤单元和键盘底座,上述锤单元具有:多个锤部件,其分别具有设于一端侧的力点部、设于另一端侧的负载点部以及设于上述力点部与上述负载点部之间的支点部;以及锤保持件,其可转动地保持上述多个锤部件,上述键盘底座具有将与按键操作对应的上述多个锤部件的转动限制在限制范围内的限制部件,并且装入有上述锤单元,上述锤保持件具有在上述锤单元上下反转的状态下与上述多个锤部件的每一个的上述力点部侧接触的多个力点部侧接点。

Description

键盘乐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钢琴等的键盘乐器。
背景技术
例如,在键盘乐器中,已知如下构造:如日本实开平7-34480号公报记载地那样,在键盘底座上可在上下方向上旋转地安装多个键,用于对这些多个键分别赋予动作负载的多个锤部件由锤保持件安装于键盘底座的下表面。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多个锤部件由锤保持件安装于键盘底座的下表面的构造的键盘乐器的装配作业时,将多个锤部件通过各自的轴部可旋转地安装于锤保持件来装配锤单元,然后将该锤单元安装于键盘底座。但是,此时,多个锤部件以各轴部为中心独立地旋转,锤部件的锤部侧大幅下垂,因此存在装配作业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提高装配作业性的键盘乐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键盘乐器具备锤单元和键盘底座,
上述锤单元具有:多个锤部件,其分别具有设于一端侧的力点部、设于另一端侧的负载点部、以及设于上述力点部与上述负载点部之间的支点部;以及
锤保持件,其可转动地保持上述多个锤部件,
上述键盘底座具有将与按键操作对应的上述多个锤部件的转动限制在限制范围内的限制部件,并且装入有上述锤单元,
上述锤保持件为了成为第一长度比第二长度长的构造而具有在上述锤单元上下反转了的状态下与上述多个锤部件的每一个的上述力点部侧接触的多个力点部侧接点,上述第一长度是为了将上述锤单元装入上下反转了的状态的键盘底座而上下反转了的状态下的上述多个锤部件的每一个的上述支点部与各锤部件的另一端之间的键的前后方向的长度,上述第二长度是上述支点部与上述限制部件的上述支点部侧的一端之间的上述键的前后方向的长度。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高装配作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键盘乐器的一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键盘乐器的按压白键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键盘乐器的锤单元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4A~图4C表示图3所示的锤单元的白键的锤部件,图4A是表示锤部件的立体图,图4B是表示锤主体的立体图,图4C是表示轴部的立体图。
图5A~图5C表示图3所示的锤单元的黑键的锤部件,图5A是表示锤部件的立体图,图5B是表示锤主体的立体图,图5C是表示轴部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图3所示的锤单元的锤保持件的立体图。
图7A及图7B表示图6所示的锤保持件的截面,图7A是图6的A-A向视的锤保持件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图7B是图6的B-B向视的锤保持件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8是表示在锤保持件安装有锤部件的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9是表示锤部件相对于锤保持件的旋转范围的图。
图10是表示使图9所示的锤保持件和锤部件上下反转而配置于作业台等载置面上的状态的图。
图11是表示将图10所示的锤保持件和锤部件从上方装配于进行了上下反转的键盘底座的途中的状态的图。
图12是表示图10所示的锤保持件和锤部件装配于进行了上下反转的键盘底座的状态的图。
图13A及图13B表示图12所示的锤保持件相对于键盘底座的定位构造,图13A是表示键盘底座的主要部分的背面图,图13B是锤保持件的背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13B,对应用了本发明的键盘乐器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及图2所示,该键盘乐器具备:ABS树脂等合成树脂制的键盘底座1;配列于该键盘底座1上,并分别在上下方向上可旋转地安装的多个键2;用于随着这些多个键2的按键操作对各键2分别赋予动作负载的多个锤单元3;以及根据多个键2各自的按键动作进行接通动作的多个开关部4。
键盘底座1是配置于乐器壳体(未图示)内的部件。如图1及图2所示,在该键盘底座1的前端部(图1中,右端部)以从键盘底座1的底部向上方突出的状态设有前腿部5。在该前腿部5的上部与各键2分别对应地设有用于防止各键2的横向振动的多个键导向部6。另外,在该键盘底座1的前腿部5的后部侧(图1中,左侧)以与前腿部5突出大致相同的高度的状态设有单元载置部7。
如图1及图2所示,在该键盘底座1的前后方向(图1中,左右方向)的大致中间部、也就是单元载置部7的上部后方,以突出至比单元载置部7高一层的位置的状态设有基板载置部8。在该基板载置部8的上方,通过多个基板支撑部9支撑开关部4。多个基板支撑部9在基板载置部8的上表面的前后部分以立起的状态设置。
而且,如图1及图2所示,在该键盘底座1的后部、也就是基板载置部8的后部侧,以突出至比键导向部6的上部稍低的位置的状态设有键载置部10。在该键载置部10的上表面以向上方突出的状态沿键2的排列方向等间隔地设有多个键支撑部11。在这些多个键支撑部11分别设有能够在上下方向上旋转地支撑键2的后端部的键支撑轴11a。
另外,如图1及图2所示,在该键盘底座1的后端部以从键盘底座1的上部向底部垂下的状态设有支撑键盘底座1的后端部的后腿部12。在该后腿部12的下端部附近设有用于限制锤单元3的后述的锤部件20的下限位置的毛毡等下限限位件13。
另一方面,如图1及图2所示,多个键2由白键和黑键构成。但是,在此,举例对一个白键进行说明。键2的后端部(图1中,左端部)由设于键盘底座1的键载置部10上的键支撑部11的键支撑轴11a能够在上下方向上旋转地支撑。在该键2的前后方向(图1中,左右方向)的大致中间部以向下侧突出的状态设有用于按压安装于键盘底座1的基板载置部8上的开关部4的开关按压部14。
另外,如图1及图2所示,开关部4具备从配置于开关基板15上的橡胶板局部鼓出的圆顶状的鼓出部16。该圆顶状的鼓出部16与各键2的开关按压部14对应地在开关基板15上方设有多个。开关基板15以浮于基板载置部8的上方的状态安装于键盘底座1,其前端部(图1中,右端部)以及另一端部(图1中,左端部)配置于设于基板载置部8上的基板支撑部9上。
另外,如图1及图2所示,该开关部4构成为,橡胶板的鼓出部16在被上述开关按压部14按压时弹性变形,其内部的可动接点与开关基板15的固定接点接触,由此输出接通信号。另外,在开关基板15设有用于基于从开关部4输出的接通信号生成音乐信息并基于该生成的音乐信息从扬声器(未图示)播放音乐的发音部15a。
而且,如图1及图2所示,在键2中,在位于开关按压部14的前侧(图1中,右侧)的部位以从键2向下侧突出的状态设有锤按压部17。在该锤按压部17的下部设有配置作为构成锤单元3的后述的锤部件20的力点部的键连结部25的锤连结部18。
如图1~图3所示,各锤单元3具备:分别对应于多个键2的按键操作进行旋转而对各键2独立地赋予动作负载的多个锤部件20;以及安装于供键2排列的键盘底座1的单元载置部7的下表面,且将多个锤部件20分别可旋转地保持的锤保持件21。
如图4A~图4C所示,白键用的锤部件20具备:锤主体22;设于该锤主体22的后部(图4A中,左侧部)的作为负载点部的锤部23;设于锤主体22的前部侧(图4A中,右侧),成为锤主体22的旋转中心的作为支点部的旋转轴部24;以及设于位于比该旋转轴部24靠前侧的锤主体22的前端部(图4A中,右端部)的作为力点部的键连结部25。
同样地,如图5A~图5C所示,黑键用的锤部件20具备:锤主体22;设于该锤主体22的后部(图5A中,左侧部)的作为负载点的锤部23;设于锤主体22的前部侧(图5A中,右侧),成为锤主体22的旋转中心的作为支点部的旋转轴部24;以及设于位于比该旋转轴部24靠前侧的锤主体22的前端部(图5A中,右端部)的作为力点部的键连结部25,而且与白键用的锤部件20形状稍微不同。
如图3~图6所示,锤保持件21具备:沿键2的排列方向配置于键盘底座1的单元载置部7的下方的台座状的基底部26;以及设于该基底部26的上表面且将多个锤部件20独立地可旋转地保持的多个锤保持部27。多个锤保持部27分别具有保持锤部件20的锤主体22的旋转轴部24的一对保持片27a,在一对保持片27a双方分别设有中心位于同一轴上的轴承孔27b。
另外,如图4A~图4C以及图5A~图5C所示,锤部件20的锤主体22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冲压加工、冲孔加工而形成。另外,锤部件20的旋转轴部24由聚缩醛(POM)等刚性高的合成树脂形成,且具备嵌入通过冲孔加工形成于锤主体22的安装孔22a的轴主体24a和设于该轴主体24a的凸缘状的凸缘部24b。
在此,如图4A~图8所示,轴主体24a的轴向的长度比锤保持件21的锤保持部27的一对保持片27a间的长度稍长,轴主体24a的两端部可旋转地插入一对保持片27a的各自的轴承孔27b。凸缘部24b配置于随着冲孔加工而在安装孔22a的缘部产生毛刺的锤主体22的一方的面的一侧,防止该面的毛刺与一对保持片27a接触。
另外,如图1~图5C所示,锤部件20的作为力点部的键连结部25具备嵌入键2的锤按压部17的锤连结部18的抵接主体部25a和呈圆弧状设于该抵接主体部25a的上表面部且能以与键2的锤连结部18抵接的状态滑动的抵接滑动部25b。该键连结部25由与旋转轴部24同样的聚缩醛(POM)等刚性高的合成树脂形成。
由此,如图1及图2所示,在锤部件20将旋转轴部24的轴主体24a可旋转地保持于锤保持件21的锤保持部27的一对保持片27a且将作为力点部的键连结部25的抵接主体部25a嵌入键2的锤按压部17的锤连结部18的状态下,在随着对键2进行按键操作而键连结部25被键2的锤按压部17按下时,锤主体22的前部及后部以旋转轴部24的轴主体24a为中心在上下方向上旋转,由此对进行了按键操作的键2赋予动作负载。
即,如图1及图2所示,就锤部件20而言,其键连结部25侧从锤保持件21向键2的前侧突出,其锤部23侧从锤保持件21向键2的后侧突出。并且,在锤部件20中,为了在随着键2的按键操作而旋转时通过惯性力矩对键2赋予动作负载,将其锤部23侧的从锤保持件21突出的突出长度设定得比该键连结部25侧的从锤保持件21突出的突出长度充分长。
由此,如图1所示,锤部件20构成为,在通常的状态下,利用作为负载点部的锤部23的重量,以保持于锤保持件21的锤保持部27的作为支点部的旋转轴部24的轴主体24a为中心绕逆时针旋转,锤部23侧的后端部(图1中,左端部)抵接于下限限位件13,由此旋转位置被限制,由此,键连结部25上推键2的锤按压部17,使键2的前端部配置于作为上限位置的初始位置。
另外,如图2所示,该锤部件20构成为,当从上方按压键2时,作为力点部的键连结部25抵抗作为负载点部的锤部23的重量被键2的锤按压部17下按,随之以保持于锤保持件21的锤保持部27的旋转轴部24为中心绕顺时针旋转,由此对键2赋予动作负载。
此时,如图2所示,该锤部件20的锤主体22以插入保持于锤保持件21的锤保持部27的一对保持片27a的轴承孔27b的旋转轴部24的轴主体24a为中心绕顺时针旋转,锤主体22的后端部的锤部23抵接于设于键盘底座1的基板载置部8的后部下表面的毛毡等上限限位件28,由此停止旋转。也就是,锤部件20的后端部在下限限位件13与上限限位件28之间旋转。
然而,锤保持件21的锤保持部27的一对保持片27a的详情如下。即,如图7及图8所示,一对保持片27a的互相对置的各对置面的下部侧互相平行,互相对置的各对置面的上部侧以越朝向上方,宽度越扩展的方式倾斜。也就是,锤保持件21的锤保持部27具有容易将锤部件20的旋转轴部24从上方插入一对保持片27a之间的构造。
另外,如图7及图8所示,在一对保持片27a的各对置面分别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多个接触肋30。即,这些多个接触肋30分别位于轴承孔27b的前后侧,并且从一对保持片27a的下部横贯至上部而设置。另外,在多个接触肋30中,除了一对保持片27a的倾斜的上部侧外的部分相对于成为锤保持件21的基底部26的水平面的上表面垂直,该部分未设置拔模斜度。
进一步地,若对多个接触肋30进行说明,则如下。即,如图7及图8所示,一个接触肋30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图7B中,横宽)为比轴承孔27b的内径充分短的最小限度的长度。也就是,多个接触肋30以使相对于锤保持部27的一对保持片27a的锤部件20的接触面积变小的方式形成。进一步地,在这些多个接触肋30的前后方向的角部设有圆环状的倒角部(未图示)。因此,多个接触肋30即使未设置拔模斜度,也能够容易地从成形用金属模具的脱模。
而且,如图8所示,锤保持件21的锤保持部27构成为,在锤部件20的旋转轴部24的轴主体24a的两端部插入一对保持片27a的轴承孔27b的状态下,配置于锤主体22的毛刺侧的面的凸缘部24b收于一方的保持片27a的多个接触肋30之间。另外,锤保持部27构成为,在锤部件20对应于按键而旋转时,利用一对保持片27a的夹着锤部件20的各接触肋30限制锤部件20的左右方向(键2的排列方向)的活动。
因此,如图8所示,由于接触肋30的存在,锤部件20相对于锤保持部27的一对保持片27a的接触面积变小,锤保持部27构成为,在减轻了一对保持片27a与锤部件20之间的摩擦阻力的状态下,防止锤部件20的横向振动,并且良好地保持锤部件20。
另外,如图7B所示,在一对保持片27a的对置面的一个,严格意义上,对置面的一个且与凸缘部24b不接触的一方的面,在轴承孔27b的周边部的接触肋30之间设有台阶凹部31。该台阶凹部31为储存润滑脂等润滑剂的储油部,台阶凹部31的前后方向的两侧被接触肋30包围,由此防止润滑剂流出,可长期间确保润滑剂带来的润滑性能。
进一步地,如图6、图7A以及图7B所示,在一对保持片27a的前后部的各上端部选择性地设有作为标识符的支撑突起27c。各支撑突起27c设于保持白键用的锤部件20的一对保持片27a的上端部,其高度比保持黑键用的锤部件20的一对保持片27a的上端部高。
由此,各支撑突起27c成为在将白键用的锤部件20和黑键用的锤部件20安装于锤保持件21时用于区别在各个一对保持片27a可以安装白键用的锤部件20和黑键用的锤部件20的某一个的记号。
在此,如图3所示,锤保持件21例如保持五个黑键用的锤部件20,保持七个白键用的锤部件20。因此,可以在黑键用的锤保持件21的保持片27a设置支撑突起27c。但是,更优选在白键用的锤保持件21的保持片27a设置支撑突起27c。这是因为,如图10所示,在将锤单元3上下反转而载置于载置面T上时的锤单元3与载置面T的接点更多,进行了反转的锤单元3在载置面T上更稳定。
另外,如图9所示,在保持锤部件20的锤保持件21处于装配于键盘底座1前的状态时,锤部件20在M0~M3的范围内转动自如。将该M0~M3的范围称为自由转动范围F。锤保持部27具备作为限制锤部件20向比M0的位置更靠上侧运动的限制部件的第一锤限制部32a和作为限制锤部件20向比M3的位置更靠下侧运动的限制部件的第二锤限制部32b。
此外,在锤保持件21装配于键盘底座1的状态下,锤部件20的旋转范围由下限限位件13和上限限位件28限制,因此,如图9所示,锤部件20仅在M1~M2的范围内转动。将该M1~M2的范围称为作为旋转限制范围的限制范围E。
即,锤部件20能够自由转动的自由转动范围F的上限即M0位于限制范围E外。因此,第一锤限制部32a不会对与演奏者的按键对应的锤部件20的摆动产生影响。另外,锤部件20能够自由摆动的自由摆动范围F的下限即M3位于限制范围E外。因此,第二锤限制部32b不会对与演奏者的按键对应的锤部件20的转动产生影响。
如图11所示,这些第一、第二锤限制部32a、32b中的第一锤限制部32a为力点部侧接点,也就是键连结部25侧接点。而且,在可旋转地安装有锤部件20的状态下,将锤保持件21上下反转而提起式时,锤主体22的位于作为支点部的旋转轴部24与作为力点部的键连结部25之间的部位抵接于第一锤限制部32a。由此,锤部件20的旋转被限制,该锤部23侧的垂下相比未设置该第一锤限制部32a的情况被抑制。
即,如图11所示,该第一锤限制部32a以使锤部件20的锤部23侧的垂下相比未设置该第一锤限制部32a的情况被限制的方式限制锤部件20的旋转,由此将锤部件20以相对于锤保持件21接近水平的状态保持。也就是,作为力点部侧接点的第一锤限制部32a容易使安装有锤部件20的锤保持件21装配于键盘底座1。
另外,如图10所示,该锤保持件21在可旋转地安装有锤部件20的状态下上下反转而配置于装配作业台等载置面T上时,锤部件20的锤部23侧的下表面和各保持片27a的各支撑突起27c抵接于载置面T,由此以稳定的状态配置于载置面T上。
另外,如图10所示,将旋转轴部24的轴主体24a支撑于锤保持部27的一对保持片27a的轴承孔27b的锤部件20以轴主体24a为中心旋转,锤部件20的锤部23侧的下表面抵接于载置面T上时,锤部件20处于锤主体22与第一、第二锤限制部32a、32b未接触的状态。由此,锤保持件21也能够以稳定的状态配置于载置面T上。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图10所示,可旋转地安装有锤部件20的锤保持件21上下反转而配置于载置面T上时,设于一对保持片27a的多个支撑突起27c中的保持白键用的锤部件20的一对保持片27a的支撑突起27c抵接于载置面T上,锤部件20的锤部23侧的下表面配置于载置面T上。
另外,如图10所示,锤部23具有大致三角形的形状,锤部23的上侧的一边(图10中,下侧的一边)的一部分P以在使锤单元3上下反转而配置于载置面T上时,稳定地抵接于载置面T上的方式,具有笔直不弯曲的形状。
另一方面,如图9所示,第二锤限制部32b为负载点部侧接点,也就是锤部23侧接点,在锤部件20在M0~M3的自由转动范围F内自由转动时,将锤部件20的一方向侧的转动界限限制在M3的位置。即,锤部件20在锤单元3未装入键盘底座1的状态下,在从作为负载点部侧接点的第二锤限制部32b的位置到作为力点部侧接点的第一锤限制部32a的位置的自由转动范围F内转动。而且,在锤单元3装入键盘底座1的状态下,锤部件20以锤主体22不会与第一、第二锤限制部32a、32b接触的方式与按键操作对应地在限制范围E内转动。
另外,如图13A及图13B所示,锤保持件21在可旋转地保持多个锤部件20的状态下,通过螺丝(未图示)安装于键盘底座1的单元载置部7的下表面。即,将螺丝插入在与设于单元载置部7的下表面的大致圆柱状的安装凸起33对应的基底部26所设置的螺丝插入孔26a,使插入的螺丝与安装凸起33螺纹紧固,由此锤保持件21安装于键盘底座1的单元载置部7的下表面。
另外,如图13A及图13B所示,锤保持件21具备有设于键盘底座1的单元载置部7的下表面的安装凸起33的一个定位的第一定位部34和由从键盘底座1的单元载置部7横贯基板载置部8而设置的加强肋35定位的第二定位部36。
键盘底座1的安装凸起33在键盘底座1的单元载置部7的下表面沿键2的排列方向以预定间隔设有多个。键盘底座1的加强肋35在从单元载置部7到基板载置部8之间沿键2的排列方向以预定间隔设有多个。
第一定位部34是供键盘底座1的安装凸起33的一个插入的间隙,通过键盘底座1的安装凸起33的一个插入该间隙,结果,将键2的排列方向上的锤保持件21的位置限制于正确的位置。第二定位部36是与设于键盘底座1的预定的加强肋35的切口部35a卡合的卡合突起,通过该卡合突起卡合于加强肋35的切口部35a,键2的前后方向上的锤保持件21的位置被限制在正确的位置。
接下来,对这样的键盘乐器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装配该键盘乐器的情况下,首先,制作锤部件20,将该锤部件20安装于锤保持件21,从而装配各锤单元3。在制作锤部件20的情况下,对金属板进行冲压加工、冲孔加工,由此形成锤主体22、锤部23、锤主体22的安装孔22a,然后在该锤主体22的安装孔22a安装旋转轴部24,并且在锤主体22的前端部安装键连结部25。
在将旋转轴部24安装于锤主体22的安装孔22a时,从随着冲孔加工而在外周的缘部及安装孔22a的缘部产生了毛刺的锤主体22的毛刺侧的一面将旋转轴部24的轴主体24a嵌入安装孔22a,将旋转轴部24的凸缘部24b推压至锤主体22的毛刺侧的面。
由此,即使在锤主体22的安装孔22a的缘部产生有毛刺,也能够以将该毛刺用旋转轴部24的凸缘部24b覆盖的状态将旋转轴部24的轴主体24a安装于锤主体22的安装孔22a。
另外,在锤主体22的前端部安装键连结部25时,在键连结部25的设于抵接主体部25a的上表面部的圆弧状的抵接滑动部25b朝向上方的状态下,将键连结部25的抵接主体部25a嵌入锤主体22的前端部。由此,键连结部25安装于锤主体22的前端部。通过对各锤部件20进行上述操作,装配各锤部件20。
在该锤部件20安装锤保持件21的情况下,预先向设于锤保持部27的一对保持片27a的对置面的一个的台阶凹部31填充润滑脂等润滑剂。该状态下,在将锤部件20安装于锤保持件21时,以设于预定的锤保持部27的一对保持片27a的作为标识符的支撑突起27c为记号,将白键用的锤部件20和黑键用的锤部件20按照每一对保持片27a区分地安装于锤保持件21。
即,在设有支撑突起27c的高度较高的一对保持片27a安装白键用的锤部件20,在未设置支撑突起27c的高度较低的一对保持片27a安装黑键用的锤部件20。这样,在将锤部件20安装于锤保持件21时,将锤主体22的旋转轴部24从上方插入锤保持部27的一对保持片27a间,由此将旋转轴部24的轴主体24a的两端部插入一对保持片27a的各轴承孔27b。
此时,一对保持片27a的各对置面的上部侧相互以朝向上方宽度扩展的方式倾斜,因此通过旋转轴部24的轴主体24a将一对保持片27a扩张,从而能够容易地将旋转轴部24的轴主体24a插入一对保持片27a间。在将旋转轴部24插入到一对保持片27a间的状态下,配置于锤主体22的毛刺侧的面的旋转轴部24的凸缘部24b配置于锤主体22的毛刺侧的面和与之对置的一方的保持片27a的对置面之间。由此,防止锤主体22的毛刺侧的面与一对保持片27a的一方的对置的面的接触。
另外,在一对保持片27a的各对置面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有接触肋30。由此,配置于锤主体22的毛刺侧的面的凸缘部24b以与一方的保持片27a的接触肋30接触的状态配置。另外,锤主体22的与毛刺侧相反的一侧的面以与另一方的保持片27a的接触肋30接触的状态配置。
而且,在多个接触肋30中,除了上部侧的部分相对于锤保持件21的基底部26的成为水平面的上表面垂直,在该部分未设置拔模斜度。由此,配置于锤主体22的毛刺侧的面的凸缘部24b被一方的保持片27a的接触肋30均匀地推压,并且锤主体22的与毛刺侧相反的一侧的面被另一方的保持片27a的接触肋30均匀地推压。
也就是,旋转轴部24的凸缘部24b和锤主体22的与毛刺侧相反的一侧的面接触一对保持片27a的各接触肋30,由此锤部件20相对于锤保持部27的一对保持片27a的接触面积变小。因此,一对保持片27a与锤部件20之间的摩擦阻力降低,可防止锤部件20的横向振动。由此,锤部件20以可旋转的状态可靠且良好地保持于锤保持件21。通过对各锤部件20进行上述步骤,从而装配一个锤单元3。
在将这样装配好的锤单元3安装于键盘底座1时,首先,使锤单元3和键盘底座1上下反转。即,如图10所示,使锤保持件21与多个锤部件20一起上下反转而配置于装配作业台等载置面T上,并且,如图11所示,使键盘底座1上下反转而载置于装配作业台等载置面T上。
此时,设于保持白键用的锤部件20的一对保持片27a的上端部的支撑突起27c配置于载置面T上。该状态下,锤部件20因锤部23的重量而以旋转轴部24的轴主体24a为中心旋转,锤部件20的锤部23侧的下表面抵接于载置面T。
另外,此时,如图10所示,以旋转轴部24的轴主体24a支撑于锤保持部27的一对保持片27a的轴承孔27b,且锤主体22的键连结部25侧未接触第一、第二锤限制部32a、32b的状态下,锤部件20保持于锤保持件21。因此,锤部件20和锤保持件21以稳定的状态配置于载置面T上。
在该状态下,将锤保持件21利用自动装配机(未图示)从载置面T上提起时,如图11所示,由于锤部23的重量,锤部件20以旋转轴部24的轴主体24a为中心旋转,但锤主体22抵接锤保持件21的力点部侧接点即第一锤限制部32a,由此锤部件20的旋转被限制。
即,通过限制部件的力点部侧接点即第一锤限制部32a,锤部件20的锤部23侧的垂下被限制为最小限度,锤部件20相对于锤保持件21保持接近水平的状态。由此,安装有锤部件20的锤保持件21容易由自动装配机装配于键盘底座1。
然后,将安装有多个锤部件20的锤保持件21在上下反转的状态下装配于进行了上下反转的键盘底座1的单元载置部7的上表面(图1中,下表面)。此时,多个锤部件20分别被第一锤限制部32a以接近水平的状态保持于锤保持件21,对个锤部件20不会大幅垂下。因此,不会因多个锤部件20的大幅的垂下而阻碍作业,能够将锤保持件21良好地装配于键盘底座1的单元载置部7的上表面。
另外,此时,将锤保持件21利用第一、第二定位部34、36相对于键盘底座1定位。即,第一定位部34通过向此插入键盘底座1的安装凸起33的一个而限制键2的排列方向上的锤保持件21的位置。第二定位部36通过卡合于设于键盘底座1的预定的加强肋35的切口部35a而限定键2的前后方向上的锤保持件21的位置。
由此,锤保持件21的设于基底部26的螺丝插入孔26a被引导至与设于单元载置部7的下表面的大致圆柱状的安装凸起33对应的位置。该状态下,将螺丝(未图示)插入锤保持件21的基底部26的螺丝插入孔26a,使该插入的螺丝与安装凸起33螺纹紧固。由此,如图12所示,在键盘底座1的单元载置部7安装锤保持件21。通过对各锤保持件21进行上述步骤,全部的锤保持件21安装于单元载置部7。
之后,将键盘底座1与锤单元3一起上下反转而成为普通的状态。该状态下,在键盘底座1的基板载置部8安装开关部4。此时,预先将设有圆顶状的鼓出部16的橡胶板安装于开关基板15上,将该开关基板15的前端部以及另一端部配置于设于基板载置部8上的基板支撑部9上。
然后,将多个键2安装于键盘底座1。此时,首先向键2的前端部内插入键盘底座1的键导向部6,向键2的设于锤按压部17的下部的锤连结部18插入锤部件20的键连结部25的抵接滑动部25b。该状态下,将键2的后端部通过键支撑轴11a能够在上下方向上旋转地安装于键盘底座1的键支撑部11。
这样,当向键2的前部内插入键导向部6,向键2的设于锤按压部17的下部的锤连结部18插入锤部件20的键连结部25的抵接滑动部25b时,键2的开关按压部14配置于与键盘底座1的开关部4的鼓出部16对应的位置。由此,装配键盘乐器。
接下来,对使用这样装配成的键盘乐器的情况进行说明。
首先,在未对键2进行按键操作的初始状态时,如图1所示,锤部件20利用锤部23的重量以锤主体22的旋转轴部24的轴主体24a为中心绕逆时针旋转,该锤部件20的锤部23侧的后端部从上方抵接于设于键盘底座1的后腿部12的下端部附近的下限限位件13。从而,锤部件20的旋转位置被限制在M2的位置。
此时,如图1所示,锤主体22与锤保持件21的第二锤限制部32b不抵接,而是与之分离。另外,键2的锤按压部17的锤连结部18被位于锤主体22的先端部(图1中,右端部)的键连结部25上推,键2以设于键盘底座1的键载置部10上的键支撑部11的键支撑轴11a为中心绕逆时针旋转,键2的前端部被配置于上限位置。该状态下,键2的开关按压部14与开关部4分离,位于其上方。
在该状态下,若对键2进行按键操作,则如图2所示,键2以键支撑部11的键支撑轴11a为中心绕顺时针旋转,锤按压部17的锤连结部18下按锤部件20的键连结部25。由此,锤部件20抵抗锤部23的重量而绕顺时针旋转。此时,通过锤部件20的旋转,对键2赋予动作负载,因此按键负载变重。
然后,随着键2的按键操作,锤部件20绕顺时针进一步旋转,锤主体22的后端部(图2中,左端部)从下侧接近设于键盘底座1的键载置部10的下表面的毛毡等上限限位件28。此时,开关部4被键2的开关按压部14按压,橡胶板的鼓出部16弹性变形,由此开关部4输出接通信号。
由此,发音部15a基于来自开关部4的接通信号生成音乐信息,且基于该生成的音乐信息从扬声器(未图示)播放音乐。之后,锤主体22的后端部(图2中,左端部)从下侧抵接设于键盘底座1的键载置部10的下表面的毛毡等上限限位件28,锤部件20的旋转位置被限制于上限位置M1,锤部件20停止旋转。此时,锤部件20与锤保持件21的第一锤限制部32a不抵接,而是与之分离。
然后,若手指从键2离开而开始离键动作,则锤部件20由于锤部23的重量而以旋转轴部24的轴主体24a为中心绕逆时针旋转,键2利用开关部4的鼓出部16的弹性恢复力以键支撑部11的键支撑轴11a为中心绕逆时针开始旋转。
之后,若锤部件20以旋转轴部24的轴主体24a为中心进一步绕逆时针旋转,键2以键支撑部11的键支撑轴11a为中心绕逆时针进一步旋转,则锤主体22的锤部23侧的后端部从上方抵接于设于键盘底座1的后腿部12的下端部的下限限位件13。
如图1所示,锤按压部17的锤连结部18被位于锤主体22的前端部(图1中,右端部)的键连结部25上推,因此键2以键支撑部11的键支撑轴11a为中心绕逆时针旋转,其前端部配置于上限位置。该状态下,键2返回初始位置,锤主体22与第二锤限制部32b不抵接,键2的开关按压部14与开关部4分离且位于其上方。
这样,在锤部件20的旋转轴部24以锤保持件21的锤保持部27的一对保持片27a的轴承孔27b为中心旋转时,旋转轴部24的凸缘部24b推压锤主体22的毛刺侧的面。因此,即使在锤主体22的安装孔22a的缘部具有毛刺,通过该毛刺被凸缘部24b覆盖,从而可防止毛刺的影响。
另外,在旋转轴部24的轴主体24a的两端部插入锤保持部27的一对保持片27a的轴承孔27b的状态下,将旋转轴部24夹在一对保持片27a之间,由此锤部件20保持于锤保持部27。也就是,凸缘部24b配置于锤主体22的毛刺侧的面和与之对置的一方的保持片27a的对置面之间。从而,锤主体22的毛刺侧的面和与之对置的一方的保持片27a的对置面不接触,因此,在锤部件20旋转时,保持片27a不会被锤主体22的毛刺磨削。
另外,在设于一对保持片27a的对置面的多个接触肋30中,除了倾斜的上部侧外的部分相对于锤保持件21的基底部26的成为水平面的上表面垂直,在该部分未设置拔模斜度。由此,在锤部件20的旋转轴部24被夹在一对保持片27a之间而保持时,锤主体22的配置于毛刺侧的面的凸缘部24b被一方的保持片27a的接触肋30均匀地推压,锤主体22的与毛刺侧相反的一侧的面被另一方的保持片27a的接触肋30均匀地推压。
由此,锤部件20保持于锤保持部27而旋转时的锤部件20相对于锤保持部27的一对保持片27a的接触面积变小。因此,一对保持片27a与锤部件20之间的摩擦阻力降低,并且防止锤部件20的横向振动。由此,锤部件20以良好地保持于锤保持件21的状态顺滑地旋转。
此时,向在一对保持片27a的对置面的一个的轴承孔27b的周边部设于接触肋30之间的台阶凹部31填充有润滑脂等润滑剂。由此,也能够在锤部件20保持于锤保持部27而旋转时,使锤部件20顺滑且良好地旋转。另外,台阶凹部31的前后方向的两侧被接触肋30包围,由此,防止润滑剂的流出,长期间确保润滑剂带来的润滑性能。
如上所述地,在该键盘乐器中,具备锤单元3和键盘底座1,锤单元3具有分别具备作为一端侧的力点部的键连结部25、作为另一端侧的负载点部的锤部23、以及键连结部25与锤部23之间的作为支点部的旋转轴部24的多个锤部件20、和能够转动地保持这些多个锤部件20的锤保持件21,键盘底座1具有作为将多个锤部件20的转动限制在限制范围内的限制部件的下限限位件13和上限限位件28,并且供锤单元3装入。
而且,在该键盘乐器中,构成为为了将锤单元3装入键盘底座1而使锤单元3上下反转的状态下的多个锤部件20的各自的作为支点部的旋转轴部24与该锤部件20的锤部23侧的前端部之间的键2的前后方向的长度比旋转轴部24与上限限位件28的旋转轴部24侧的一端之间的键2的前后方向的长度长,从而锤保持件21具有第一锤限制部32a,该第一锤限制部32a为在锤单元30上下反转的状态下,供多个锤部件20的作为各力点部的键连结部25侧接触的多个力点部侧接点。由此,能够将多个锤部件20的转动限制在特定的范围,也就是自由转动范围F。
也就是,在该键盘乐器中,在锤部件20的旋转位置超过作为键2的按键操作时锤部件20旋转的旋转范围的限制范围E、也就是超过锤部件20在下限限位件13与上限限位件28之间旋转的旋转范围时,能够通过作为力点部侧接点的第一锤限制部32a限制锤部件20的旋转。因此,在将可旋转地保持锤部件20的状态下的锤保持件21装配于键盘底座1时,能够通过第一锤限制部32a防止锤部件20大幅垂下,由此能够提高装配作业性。
另外,在该键盘乐器中,如上述地,在锤部件20的旋转位置超过作为键2的按键操作时锤部件20旋转的旋转范围的限制范围E、也就是超过锤部件20在下限限位件13与上限限位件28之间旋转的范围时,作为力点部侧接点的第一锤限制部32a限制锤部件20的旋转。即,在锤部件20在利用锤保持件21安装于键盘底座1的状态下,与键2的按键操作对应地旋转而对键2赋予动作负载时,锤部件20的旋转动作不会被第一锤限制部32a妨碍。
另外,在该键盘乐器中,利用作为力点部侧接点的第一锤限制部32a限制锤部件20的旋转,从而能够将锤部件20的锤部23侧的垂下抑制为最小限度。因此,在将锤部件20由锤保持件21可旋转地保持的状态下,将该锤保持件21上下反转而装配于键盘底座1时,能够防止锤部件20大幅垂下。由此,能够提高装配作业性。
进一步地,在该键盘乐器中,锤保持件21以在将该锤单元3为了装入键盘底座1而上下反转并载置于载置面T上时,本身的作为上端的支撑突起27c和多个锤部件20的各自的作为负载点部的锤部23与载置面T接触的方式保持多个锤部件20。由此,能够将锤保持件21以稳定的状态载置于载置面T上,因此,由此也能够提高装配作业性。
即,在使锤部件20的锤部23侧和锤保持件21抵接于载置面T上的状态下,锤部件20与作为锤保持件21的限制部件的第一、第二锤限制部32a、32b未抵接。因此,在可旋转地保持锤部件20的状态下将锤保持件21上下反转而装配于键盘底座1时,能够通过自动装配机良好地保持并提起该锤保持件21,由此,能够提高装配作业性。
在该键盘乐器中,多个锤部件20不会与作为力点部侧接点的第一锤限制部32a接触,而是与按键操作对应地在限制范围E内转动。也就是,在锤部件20与键2的按键操作对应地在限制范围E内旋转而对键2赋予动作负载时,锤部件20的旋转动作不会被第一锤限制部32a妨碍,因此,能够对键2良好地进行按键操作。
另外,该键盘乐器的锤保持件21具有第二锤限制部32b,该第二锤限制部32b是在锤单元3装入键盘底座1之前的状态下供多个锤部件20的作为负载点部侧的锤部23侧接触的负载点部侧接点,多个锤部件20在锤单元3装入键盘底座1之前的状态下,在从与作为负载点部侧接点的第二锤限制部32b接触的位置到与作为力点部侧接点的第一锤限制部32a接触的位置的自由转动范围F内转动自如,在上述锤单元3装入上述键盘底座的状态下,不会与作为负载点部侧接点的第二锤限制部32b抵接,而使与按键操作对应地在限制范围E内转动。因此,在锤部件20与键2的按键操作对应地旋转而对键2赋予动作负载时,锤部件20的旋转动作不会被第二锤限制部32b妨碍,因此能够对键2良好地进行按键操作。
另外,在该键盘乐器中,能够在锤保持件21保持多个锤部件20,因此能够将多个锤部件20利用锤保持件21一次装配至键盘底座1。由此也能够提高装配作业性。
另外,在该键盘乐器中,锤保持件21能够利用锤保持部27将锤部件20以可旋转的状态夹住,能够可靠且良好地保持锤部件20。
即,锤保持部27构成为在一对保持片27a的双方将轴承孔27b以使各个中心位于同一轴上的方式设置,因此,在锤部件20的旋转轴部24插入轴承孔27b的状态下,能够利用一对保持片27a良好地夹住旋转轴部24。由此,锤保持部27能够将锤部件20以可旋转的状态可靠且良好地保持。
另外,在该键盘乐器中,所定的保持部27具有支撑突起27c,该支撑突起27c是在保持多个锤部件20之前的状态下,用于识别是应当保持白键用的锤部件20及黑键用的锤部件20的某一个的保持部27的标识符。从而,能够以作为该标识符的支撑突起27c为记号,将白键用的锤部件20和黑键用的锤部件20区别地安装于多个保持部27的每一个。
即,该键盘乐器的标识符是设于保持白键用的锤部件20的保持部27的上端的多个支撑突起27c,其高度比安装黑键用的锤部件20的锤保持部27的上端部高。由此,在安装白键用的锤部件20和黑键用的锤部件20时,能够以锤保持部27的支撑突起27c为记号,区别地安装白键用的锤部件20和黑键用的锤部件20。
而且,锤保持件21以在将该锤单元3为了装入键盘底座1而上下反转并载置于载置面T上时,该多个支撑突起27c和多个锤部件20各自的作为负载点部的锤部23与载置面T接触的方式保持多个锤部件20。由此,锤部件20不会与锤保持件21的作为限制部件的第一、第二锤限制部32a、32b抵接,能够将锤保持件21以稳定的状态配置于载置面T上。由此,也能够提高装配作业性。
进一步地,在该键盘乐器中,锤部件20的旋转轴部24具备插入一对保持片27a的各轴承孔27b的轴主体24a和设于该轴主体24a的凸缘状的凸缘部24b。因此,通过将凸缘部24b推压至锤主体22的毛刺侧的面,能够用凸缘部24b覆盖毛刺。因此,即使在锤主体22的安装孔22a的缘部具有毛刺,也能够通过覆盖该毛刺来防止毛刺的影响。
另外,锤部件20在旋转轴部24的轴主体24a的两端部插入锤保持部27的一对保持片27a的轴承孔27b的状态下,以将旋转轴部24夹在一对保持片27a之间的方式保持。由此,能够使凸缘部24b配置于该锤部件20的锤主体22的毛刺侧的面和与之对置的一方的保持片27a的对置面之间,能够防止锤主体22的毛刺侧的面与一方的保持片27a的对置面的接触。由此,能够防止锤部件20旋转时,保持片27a被锤主体22的毛刺磨削。
另外,一对保持片27a的互相对置的各对置面的上部侧互相以朝向上方而宽度扩展的方式倾斜。由此,在将锤主体22的旋转轴部24插入一对保持片27a之间时,能够一边通过旋转轴部24将一对的保持片27a扩张,一边向一对保持片27a之间容易地插入旋转轴部24的轴主体24a。
而且,一对保持片27a的各对置面的多个接触肋30除了倾斜的上部侧外,与锤保持件21的基底部26的成为水平面的上表面垂直,在除了上部侧的部分未设置拔模斜度。由此,能够将配置于锤主体22的毛刺侧的面的凸缘部24b均匀地推压至一方的保持片27a的接触肋30,并且能够将锤主体22的与毛刺侧相反的一侧的面均匀地推压至另一方的保持片27a的接触肋30。
因此,通过接触肋30,能够缩小锤部件20旋转时的锤部件20相对于锤保持部27的一对保持片27a的接触面积。由此,能够减轻一对保持片27a与锤部件20之间的摩擦阻力,并且能够防止锤部件20的横向振动,因此,能够使锤部件20以良好地保持的状态顺滑地旋转。
而且,在一对保持片27a的对置面的一个,台阶凹部31被保持片27a的位于前后方向的两侧的接触肋30包围。由此,能够向该台阶凹部31填充润滑脂等润滑剂,并且通过防止填充的润滑剂的流出,能够长时间确保润滑剂带来的润滑性能。
另外,在该键盘乐器中,具备用于将锤保持件21相对于键盘底座1定位的第一、第二定位部34、36。由此,通过第一、第二定位部34、36,能够正确地限制键2的排列方向和键2的前后方向上的锤保持件21的位置,将锤保持件21在高精度定位的基础上安装于键盘底座1。
即,第一定位部34是供键盘底座1的安装凸起33的一个插入的间隙,通过向该间隙插入键盘底座1的安装凸起33的一个,其结果,能够将键2的排列方向上的锤保持件21的位置限制在正确的位置。第二定位部36是卡合于设于键盘底座1的预定的加强肋35的切口部35a的卡合突起,通过使该卡合突起卡合于加强肋35的切口部35a,能够将键2的前后方向上的锤保持件21的位置限制在正确的位置。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在锤部件20设有旋转轴部24,且在锤保持件21的锤保持部27的一对保持片27a双方将轴承孔27b以使各自的中心位于同一轴上的方式设置的情况进行了叙述。但是,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例如,也可以采用如下构造:在锤部件20设置轴承孔27b,在锤保持件21的锤保持部27的一对保持片27a的各对置面分别以在同一轴上的方式设置旋转轴部24。
以上,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该发明不限于此,包括权利要求书记载的发明及其等效范围。

Claims (8)

1.一种键盘乐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锤单元和键盘底座,
上述锤单元具有:多个锤部件,其分别具有设于一端侧的力点部、设于另一端侧的负载点部、以及设于上述力点部与上述负载点部之间的支点部;以及
锤保持件,其可转动地保持上述多个锤部件,
上述键盘底座具有将与按键操作对应的上述多个锤部件的转动限制在限制范围内的限制部件,并且装入有上述锤单元,
上述锤保持件为了成为第一长度比第二长度长的构造而具有在上述锤单元上下反转了的状态下与上述多个锤部件的每一个的上述力点部侧接触的多个力点部侧接点,上述第一长度是为了将上述锤单元装入上下反转了的状态的键盘底座而上下反转了的状态下的上述多个锤部件的每一个的上述支点部与各锤部件的另一端之间的键的前后方向的长度,上述第二长度是上述支点部与上述限制部件的上述支点部侧的一端之间的上述键的前后方向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乐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锤保持件以如下的方式保持上述多个锤部件:在为了将上述锤单元装入上述键盘底座而上下反转并载置于载置面上时,本身的上端和上述多个锤部件的每一个的负载点部与上述载置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乐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锤部件包括白键用的锤部件和与上述白键用的锤部件形状不同的黑键用的锤部件,
上述锤保持件包括用于分别保持上述多个锤部件的多个保持部,
上述多个保持部分别具有在保持上述多个锤部件之前的状态下用于识别上述多个保持部的每一个是否为应该保持上述白键用的锤部件及上述黑键用的锤部件的某一个的保持部的标识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键盘乐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标识符是设于上述多个保持部中保持有上述白键用的锤部件的保持部的每一个的上端的多个突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键盘乐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锤保持件以如下的方式保持上述多个锤部件:在为了将上述锤单元装入上述键盘底座而上下反转并载置于载置面上时,上述多个突起和上述多个锤部件的每一个的负载点部与上述载置面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键盘乐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锤部件的每一个的支点部包括轴,
上述锤保持件包括供上述轴插入的多个孔。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键盘乐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锤部件与上述力点部侧接点不接触,与上述按键操作对应地在上述限制范围内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键盘乐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锤保持件具有在上述锤单元装入上述键盘底座之前的状态下与上述多个锤部件的每一个的上述负载点部侧接触的多个负载点部侧接点,
就上述多个锤部件而言,在上述锤单元装入上述键盘底座之前的状态下,在从与上述负载点部侧接点接触的位置到与上述力点部侧接点接触的位置的自由转动范围内转动自如,在上述锤单元装入上述键盘底座的状态下,与上述负载点部侧接点不接触,与上述按键操作对应地在上述限制范围内转动。
CN201910712314.7A 2018-08-06 2019-08-02 键盘乐器 Active CN1108080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90630.3A CN116312434A (zh) 2018-08-06 2019-08-02 键盘乐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47910 2018-08-06
JP2018147910A JP6760338B2 (ja) 2018-08-06 2018-08-06 鍵盤楽器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90630.3A Division CN116312434A (zh) 2018-08-06 2019-08-02 键盘乐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08020A CN110808020A (zh) 2020-02-18
CN110808020B true CN110808020B (zh) 2023-04-07

Family

ID=6922971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12314.7A Active CN110808020B (zh) 2018-08-06 2019-08-02 键盘乐器
CN202310390630.3A Pending CN116312434A (zh) 2018-08-06 2019-08-02 键盘乐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90630.3A Pending CN116312434A (zh) 2018-08-06 2019-08-02 键盘乐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580390B2 (zh)
JP (1) JP6760338B2 (zh)
CN (2) CN11080802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95022B2 (ja) * 2018-10-18 2020-12-02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鍵盤楽器
JP7436344B2 (ja) * 2020-10-27 2024-02-21 ローランド株式会社 鍵盤装置および荷重の付与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44623A (ja) * 1996-03-07 1997-09-19 Yamaha Corp 鍵盤装置及び同装置の組立方法
JP2011022472A (ja) * 2009-07-17 2011-02-03 Kawai Musical Instr Mfg Co Ltd 電子鍵盤楽器のハンマー
JP2012173556A (ja) * 2011-02-22 2012-09-10 Yamaha Corp 電子楽器の鍵盤装置
CN106373543A (zh) * 2015-07-23 2017-02-01 雅马哈株式会社 支撑组件和键盘设备
CN108288462A (zh) * 2017-01-10 2018-07-17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键盘装置以及键盘乐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13787A (ja) 1991-10-23 1993-05-07 Casio Comput Co Ltd 鍵盤装置
JP2566666Y2 (ja) 1993-11-30 1998-03-30 株式会社河合楽器製作所 鍵盤の回動部材軸支構造
JP3640543B2 (ja) 1998-10-12 2005-04-20 株式会社河合楽器製作所 電子楽器の鍵盤装置
JP4115332B2 (ja) * 2003-05-16 2008-07-09 ローランド株式会社 シャーシ
DE102012217501B4 (de) * 2011-09-28 2023-01-19 Kabushiki Kaisha Kawai Gakki Seisakusho Klaviaturvorrichtung für elektronisches Klaviatur-Instrument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44623A (ja) * 1996-03-07 1997-09-19 Yamaha Corp 鍵盤装置及び同装置の組立方法
JP2011022472A (ja) * 2009-07-17 2011-02-03 Kawai Musical Instr Mfg Co Ltd 電子鍵盤楽器のハンマー
JP2012173556A (ja) * 2011-02-22 2012-09-10 Yamaha Corp 電子楽器の鍵盤装置
CN106373543A (zh) * 2015-07-23 2017-02-01 雅马哈株式会社 支撑组件和键盘设备
CN108288462A (zh) * 2017-01-10 2018-07-17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键盘装置以及键盘乐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024266A (ja) 2020-02-13
US20200043446A1 (en) 2020-02-06
US10580390B2 (en) 2020-03-03
CN116312434A (zh) 2023-06-23
CN110808020A (zh) 2020-02-18
JP6760338B2 (ja) 2020-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08020B (zh) 键盘乐器
US8093480B2 (en) Keyboard device for electronic keyboard instrument
US8110732B2 (en) Keyboard device for electronic keyboard instrument
JP6091390B2 (ja) 鍵盤楽器の鍵盤装置
CN108630184B (zh) 用于电子键盘乐器的琴槌装置和键盘装置
US9940916B2 (en) Key guide structure for keyboard instrument
JP6211896B2 (ja) 鍵盤楽器のハンマー装置
JP6340184B2 (ja) 鍵盤楽器のハンマー装置
JP3846426B2 (ja) 鍵盤装置
JP2007025506A (ja) 鍵盤装置
JP7197837B2 (ja) 鍵盤楽器および鍵盤楽器の製造方法
JP4115332B2 (ja) シャーシ
JP6673454B2 (ja) 鍵盤楽器の製造方法
JP6997944B2 (ja) 軸受構造、電子鍵盤楽器および機器
US5959228A (en) Key support device
JP6815909B2 (ja) 電子鍵盤楽器の鍵盤装置
JP5662851B2 (ja) 鍵盤楽器の鍵盤装置
JP6617779B2 (ja) 鍵盤楽器
US20230097634A1 (en) Keyboard device for keyboard instrument
JP2000056766A (ja) 鍵盤装置
JP2006003495A (ja) 鍵盤装置
JP2007248546A (ja) 鍵盤装置
JP2023050757A (ja) 鍵盤楽器の鍵盤装置
JP2024051208A (ja) 鍵盤楽器の鍵盤装置
CN111063321A (zh) 键盘乐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