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00660A - 一种用于虹鳟鱼疫苗评价的攻毒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虹鳟鱼疫苗评价的攻毒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00660A
CN110800660A CN201911281010.6A CN201911281010A CN110800660A CN 110800660 A CN110800660 A CN 110800660A CN 201911281010 A CN201911281010 A CN 201911281010A CN 110800660 A CN110800660 A CN 1108006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nbow trout
needle
injection
challenge
fish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8101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00660B (zh
Inventor
曹永生
韩世成
李绍戊
卢彤岩
王荻
徐黎明
赵景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ilongjiang River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Heilongjiang River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ilongjiang River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Heilongjiang River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91128101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0066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006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006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006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006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1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fish
    • A01K61/13Prevention or treatment of fish diseas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虹鳟鱼疫苗评价的攻毒方法,属于水产品攻毒方法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虹鳟鱼疫苗评价攻毒方法操作不便、攻毒效果平行性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虹鳟鱼疫苗评价的攻毒方法,将试验用虹鳟鱼麻醉后,将其置于攻毒实验操作平台上测量体长和体高,将虹鳟鱼背鳍向上固定后测量体宽,根据虹鳟鱼体型规格确定注射器进针深度,对已消毒的鱼背部待注射部位进行攻毒注射,然后将虹鳟鱼放入鱼体苏醒池中苏醒后,由入池导管自行游回鱼体养殖池塘。本发明在虹鳟鱼攻毒实验平台系统中快速高效、安全稳定地完成鱼体麻醉、攻毒和苏醒操作,无需往返运输,省时省力,既可保障鱼体的安全,又能保证攻毒实验的平行性。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虹鳟鱼疫苗评价的攻毒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品攻毒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虹鳟鱼疫苗评价的攻毒方法。
背景技术
虹鳟鱼是典型的冷水鱼,相对其他淡水鱼类生长较快,以其高蛋白、无肌间刺、富含EPA和DHA等不饱合脂肪酸而备受世界范围内消费者的青睐,也越来越受到国内消费者的欢迎。近年来,我国虹鳟鱼养殖产业发展迅猛,但随着养殖密度的加大和环境的恶化,虹鳟鱼病毒性疾病和细菌性疾病的暴发屡见不鲜。然而,目前针对虹鳟鱼病毒性疾病尚无有效控制方法,细菌性疾病的控制也主要依赖于抗生素的使用,这不仅影响了虹鳟鱼的健康养殖,也易带来虹鳟鱼食品安全问题。疫苗免疫目前是公认的虹鳟鱼病毒性和细菌性疾病的首选,其效果已得到了广泛的证实。除疫苗设计和制备外,免疫效果评价也是疫苗研发和产业化过程中的必需环节。
要证实疫苗的有效性,必需进行攻毒实验。具体就虹鳟鱼攻毒的方式而言,目前可分为腹腔注射、浸泡和同居感染。浸泡和同居感染虽然可模拟自然感染过程,但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常常不能引起有效的典型疾病发生,且浸泡和同居感染时往往需要在能够补充空气和控制水温的特定容器中持续一段时间。腹腔注射虽然有效,但不易激发系统性免疫反应,因为注射局部的免疫细胞可迅速对注射的病原进行攻击。而且腹腔注射需要足够的经验,若鱼突然挣扎或进针过深,很容易刺伤鱼体内脏,引起鱼类死亡,造成疫苗保护结果偏差;若进针过浅,攻毒液很容易随着针头的拔出而渗出。
为使攻毒液能够顺利进入虹鳟鱼体内,以确保攻毒实验的准确性和平行性,这部分操作主要通过人工进行。然而,目前虹鳟鱼的攻毒操作多半是在实验台或简易桌上借助注射器、水盆等进行,需要将鱼往返运输,不仅耗时耗力,而且也易因虹鳟鱼不好固定、试验台高度不合理或区域混乱造成攻毒效果平行性差、鱼体二次创伤,甚至是人被注射器刺伤等问题。因此,急需建立一种快速、有效、稳定的攻毒方法为疫苗有效性评价提供可靠的科学数据支持。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虹鳟鱼疫苗评价攻毒方法操作不便、攻毒效果平行性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虹鳟鱼疫苗评价的攻毒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虹鳟鱼疫苗评价的攻毒方法,将试验用虹鳟鱼麻醉后,将其置于虹鳟鱼攻毒实验操作平台上测量其体长和体高,将虹鳟鱼背鳍向上固定后测量其体宽,根据虹鳟鱼体型规格确定注射器进针深度,按设定进针深度对已消毒的鱼背部待注射部位进行攻毒注射,完成攻毒注射的虹鳟鱼放入攻毒实验操作平台系统设置的鱼体苏醒池中苏醒后,由入池导管自行游回鱼体养殖池塘。
进一步的,所述虹鳟鱼的麻醉是将虹鳟鱼放入麻醉容器中,麻醉容器所盛水体中含有0.3-0.45ml/L麻醉剂2-苯氧乙醇。
进一步的,所述虹鳟鱼的体长和体高的测量是将麻醉后的虹鳟鱼平放在由体长标尺和体高标尺相互垂直形成鱼体测量区域内,读取并记录体长标尺和体高标尺显示的体长、体高数据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将虹鳟鱼固定是将其放置于攻毒实验操作平台上的鱼体固定装置中,该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攻毒实验操作平台上的固定板、可移动的夹持板和垂直固定于夹持板的调节底板,夹持板与固定板相对设置形成夹持空间,调节底板延伸至固定板非夹持侧,调节底板上设有垂直于固定板的螺丝滑动槽,螺丝滑动槽位于固定板非夹持侧设有可移动锁紧螺丝,锁紧可移动锁紧螺丝使固定板、夹持板与调节底板位置固定并形成容纳鱼体的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底板上还设有体宽标尺,将鱼体背鳍向上放置于鱼体固定装置内,调节夹持板的位置,将鱼体夹紧后锁紧可移动锁紧螺丝固定夹持板的位置,读取体宽标尺所示数据即为鱼体体宽。
进一步的,所述虹鳟鱼体型规格与注射器进针深度的关系为:体型规格为体长10cm×体高2~3cm×体宽1~1.5cm的虹鳟鱼进针深度为0.3cm;体型规格为体长15cm×体高3~4cm×体宽1.7~2cm的虹鳟鱼进针深度为0.4cm;体型规格为体长20cm×体高4~5cm×体宽2~2.5cm的虹鳟鱼进针深度为0.6cm。
进一步的,所述攻毒液的注射采用普通针筒注射器或进针深度可控的多头注射器。
进一步的,所述进针深度可控的多头注射器的中空针筒前端连接有可拆卸的注射部件,所述注射部件内设有至少两个间隔开布置的注射用针;所述中空针筒尾端设有限位结构,用于实现对注射用针进针深度的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可拆卸的注射部件两端分别设有底座和针头保护罩,底座可沿注射部件的中空内腔移动,底座上设有至少两个间隔开布置、相互平行且贯通的凹槽,针头保护罩上设有与凹槽位置相对应的贯通的针头孔,注射用针针尾端固定于凹槽内,针尖端由针头孔延伸至针头保护罩外形成适于穿刺的针头;所述注射部件的底座端管体外侧设有螺纹帽,螺纹帽内螺纹与针筒外壁前端的外螺纹匹配,用于实现注射部件与针筒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设有6个间隔开布置、相互平行且贯通的凹槽,针头保护罩上设有与凹槽位置相对应的6个贯通的针头孔;所述注射用针为具有圆锥形针尖或M形针尖的实心针,或普通注射器针头;所述注射用针的直径为0.7~1.0mm,全针长度为10mm,针尖长度为2mm,根据鱼的体型规格与注射要求选择相应直径的注射用针。
进一步的,所述进针深度可控的多头注射器使用时,将注射器注射部件浸入攻毒液完成蘸取,使攻毒液裹覆在注射用针外表面,将注射器放置于虹鳟鱼的注射部位,推动推杆进而将注射部件内的底座向前推动,从而使注射用针刺入鱼体,拔出注射用针即完成攻毒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结构为旋转调节筒,其前端具有开口,尾端具有通孔,且旋转调节筒的内壁设有内螺纹,与中空针筒外壁尾端的外螺纹匹配,旋转调节筒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的配合实现与中空针筒的连接,注射器推杆尾端设有刻度,将旋转调节筒的位置固定于刻度上的相应位置来控制推杆的推进距离从而控制进针深度。
进一步的,攻毒液注射完成后,在麻醉时间内观察注射部位有无出血或攻毒液渗出,无出血及无攻毒液渗出的注射合格的虹鳟鱼即可放入攻毒实验操作平台上设置的鱼体放流管口,虹鳟鱼由鱼体放流管口进入放流管,进而进入鱼体苏醒池中。
进一步的,鱼体苏醒池内设有增氧盘,增氧盘与增氧泵连接,开启增氧泵通过增氧盘向鱼体苏醒池内水体增氧,虹鳟鱼在进入苏醒池2~3min左右即可苏醒,恢复正常。
进一步的,所述鱼体苏醒池与入池导管连通处设有自动电磁阀门,预先将自动电磁阀门的开门时间设为虹鳟鱼苏醒时间,当虹鳟鱼苏醒并恢复正常,自动电磁阀门自动打开,虹鳟鱼便通过入池导管自行游回鱼体养殖池塘,完成整个攻毒实验过程。自动电磁阀用于控制不同批次进行攻毒注射和苏醒的虹鳟鱼有序的自行游回鱼体养殖池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虹鳟鱼疫苗评价的攻毒方法将鱼体麻醉、攻毒和放归养殖池的操作进行了有序结合,在虹鳟鱼攻毒实验平台系统中方便快捷、快速高效、安全稳定地完成鱼体麻醉、攻毒和苏醒操作,苏醒后的虹鳟鱼通过入池导管自行回到养殖池,无需进行往返运输,省时省力。
本发明通过鱼体固定装置将虹鳟鱼固定在攻毒实验操作平台上,便于攻毒注射的操作,可防止鱼体乱动造成其二次创伤。本发明提供的固定装置容纳空间可调,适用于不同品系、不同规格的虹鳟鱼。
本发明根据虹鳟鱼体型规格控制注射器的进针深度,即可保障鱼体的安全,避免进针过深刺伤鱼体;也可避免进针过浅造成攻毒液随针头渗出,保证攻毒实验的平行性。
本发明使用的进针深度可控的多头注射器采用蘸取的方式使攻毒液裹覆在注射用针外表面,以多针头实现同时多点刺入,多部位分散、少量注入可使攻毒液的吸收效果更好,攻毒操作的效率更高。该注射器还设有针头保护罩,注射前针头内置于保护罩内可以避免操作过程中对工作人员造成误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使用的虹鳟鱼攻毒实验操作平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使用的虹鳟鱼攻毒实验用注射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使用的虹鳟鱼攻毒实验用注射器注射用针分布位置示意图;
图中、1、鱼体麻醉池;2、攻毒实验操作平台;3、鱼体苏醒池;4、麻醉鱼体放置槽;5、体长标尺;6、体高标尺;7、固定板;8、夹持板;9、调节底板;10、螺丝滑动槽;11、可移动锁紧螺丝;12、体宽标尺;13、消毒液容器;14、消毒工具放置槽;15、攻毒液容器;16、注射器放置槽;17、鱼体观察槽;18、鱼体放流管口;19、增氧泵;20、增氧盘;21、自动电磁阀门;22、入池导管;23、支撑部件、24、针筒;25、推杆;26、注射部件;27、底座;28、针头保护罩;29、凹槽;30、针头孔;31、注射用针;32、螺纹帽;33、旋转调节筒;34、刻度;35、推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凡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中。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虹鳟鱼疫苗评价的攻毒方法,将试验用虹鳟鱼麻醉后,将其置于虹鳟鱼攻毒实验操作平台上测量其体长和体高,将虹鳟鱼背鳍向上固定后测量其体宽,根据虹鳟鱼体型规格确定注射器进针深度,按设定进针深度对已消毒的鱼背部待注射部位进行攻毒注射,完成攻毒注射的虹鳟鱼放入攻毒实验操作平台系统设置的鱼体苏醒池中苏醒后,由入池导管自行游回鱼体养殖池塘。
本实施例将鱼体麻醉、攻毒和放归养殖池的操作进行了有序结合,在虹鳟鱼攻毒实验平台系统中方便快捷、快速高效、安全稳定地完成鱼体麻醉、攻毒和苏醒操作,苏醒后的虹鳟鱼通过入池导管自行回到养殖池,无需进行往返运输,省时省力。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虹鳟鱼攻毒实验操作平台,包括鱼体麻醉池1、攻毒实验操作平台2和鱼体苏醒池3,攻毒实验操作平台2上设有鱼体固定装置和鱼体放流管口18,鱼体放流管口18通过放流管与鱼体苏醒池3连通,鱼体苏醒池3通过入池导管22与鱼体养殖池塘连通。
鱼体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攻毒实验操作平台2上的固定板7、可移动的夹持板8和垂直固定于夹持板8的调节底板9,夹持板8与固定板7相对设置形成夹持空间,调节底板9延伸至固定板7非夹持侧,调节底板9上设有垂直于固定板7的螺丝滑动槽10,螺丝滑动槽10位于固定板7非夹持侧设有可移动锁紧螺丝11,锁紧可移动锁紧螺丝11使固定板7、夹持板8与调节底板9位置固定并形成容纳鱼体的空间。
调节底板9上还设有体宽标尺12,将鱼体背鳍向上放置于鱼体固定装置内,调节夹持板8的位置,将鱼体夹紧后锁紧可移动锁紧螺丝11固定夹持板9的位置,读取体宽标尺12所示数据即为鱼体体宽。攻毒实验操作平台2上还设有体长标尺5和体高标尺6,体长标尺5和体高标尺6相互垂直形成鱼体测量区域。
在攻毒实验操作平台2上还设有麻醉鱼体放置槽4、鱼体观察槽17、消毒液容器13、消毒工具放置槽14、攻毒液容器15和注射器放置槽16。其中麻醉鱼体放置槽4和鱼体观察槽17的深度为4~5cm,将鱼体置于槽内,可防止光滑的鱼体在光滑的平台表面滑动,利于保持台面的条理与整洁,便于操作者在操作平台内操作。
本实施例在鱼体苏醒池3内设有增氧盘20,增氧盘20与增氧泵19连接,鱼体苏醒池3与入池导管22连通处设有自动电磁阀门21,攻毒实验操作平台2还设有至少4个支撑部件23。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2提供的虹鳟鱼攻毒实验平台上完成虹鳟鱼疫苗评价的具体攻毒方法:
首先选取试验用30~50g虹鳟鱼200尾,放入虹鳟鱼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暂养池中,停食2~3天,做好攻毒前准备。
在鱼体麻醉池水体中加入麻醉剂2-苯氧乙醇,麻醉池1中2-苯氧乙醇的浓度为0.3-0.45ml/L,在养殖池随机取虹鳟鱼100尾,分5个批次,按攻毒注射时间,依次放入鱼体麻醉池1进行麻醉。虹鳟鱼大约在2~3min进入麻醉状态。
取出麻醉池1中已经麻醉的虹鳟鱼置于麻醉鱼体放置槽4内,从麻醉鱼体放置槽4内取出一尾鱼放置于鱼体测量区域,读取并记录体长标尺5和体高标尺6的体长、体高数据;然后将鱼背鳍向上放置于鱼体固定装置内,调节夹持板8的位置,将鱼体夹紧后锁紧可移动锁紧螺丝11固定夹持板9的位置,读取体宽标尺12所示数据即为鱼体体宽。
按表1所示虹鳟鱼体型规格与进针深度的关系确定注射攻毒液的进针深度:
表1
体型规格-体长cm×体高cm×体宽cm 10×2~3×1~1.5 15×3~4×1.7~2 20×4~5×2~2.5
进针深度cm 0.3 0.4 0.6
使用消毒工具放置槽14中的镊子夹取消毒液容器13中的碘酒棉球给鱼背部带注射部位消毒,然后用注射器放置槽16中放置的普通注射器抽取攻毒液容器15中的攻毒液并按照虹鳟鱼体型规格相对应的进针深度对虹鳟鱼背部已消毒的注射部位进行注射。
完成注射后的虹鳟鱼从鱼体固定装置中取出放入鱼体观察槽17,在麻醉时间内观察注射部位有无出血或攻毒液渗出,无出血及无攻毒液渗出的注射合格的虹鳟鱼即可放入鱼体放流管口18,虹鳟鱼由鱼体放流管口18进入放流管,进而进入鱼体苏醒池3中,开启增氧泵19通过增氧盘20向鱼体苏醒池3内水体增氧,虹鳟鱼在进入苏醒池2~3min左右即可苏醒,恢复正常。
预先将自动电磁阀门21的开门时间设为虹鳟鱼苏醒时间,当虹鳟鱼苏醒并恢复正常,自动电磁阀门21自动打开,虹鳟鱼便通过入池导管22自行游回鱼体养殖池塘,完成整个攻毒实验过程。
本实施例提供的虹鳟鱼攻毒实验操作平台系统同样适用于虹鳟鱼的疫苗接种。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攻毒实验操作平台系统中可快速高效、安全稳定地完成鱼体麻醉、攻毒和苏醒操作,苏醒后的虹鳟鱼可通过入池导管自行回到养殖池,无需进行往返运输,省时省力。
通过鱼体固定装置将虹鳟鱼固定在攻毒实验操作平台上,便于攻毒注射的操作,既可防止鱼体乱动造成其二次创伤,也可避免操作人员被刺伤。本发明提供的固定装置容纳空间可调,适用于不同品系、不同规格的虹鳟鱼。在攻毒实验操作过程中,同一批次的虹鳟鱼体型规格近似,根据虹鳟鱼规格调整好夹持板位置使鱼能够背鳍向上被固定,此时同一批次的虹鳟鱼依次进行攻毒注射时无需再次调整夹持板的位置,直接依次拿取、放置虹鳟鱼即可。
攻毒实验操作平台上设置的鱼体测量区域能够快速、准确的测量鱼体体长、体高和体宽。根据虹鳟鱼体型规格控制注射器的进针深度,即可保障鱼体的安全,避免进针过深刺伤鱼体;也可保证攻毒实验的平行性,防止进针过浅造成攻毒液随针头渗出。
攻毒实验操作平台功能区域划分清晰,台面整洁,为攻毒实验操作有序不紊的快速进行提供了良好的操作环境,保证了攻毒效果的平行性和稳定性,为疫苗有效性评价提供可靠的科学数据支持。
实施例4
本发明提供一种四头虹鳟鱼攻毒实验用注射器,包括中空针筒24、可沿针筒24内壁移动的推杆25和推帽35,中空针筒24前端连接有可拆卸的注射部件26,可拆卸的注射部件26底座端管体外侧设有螺纹帽32,螺纹帽32内螺纹与针筒24外壁前端的外螺纹匹配,用于实现注射部件26与针筒24的连接;注射部件26两端分别设有底座27和针头保护罩28,底座27可沿注射部件26的中空内腔移动,底座27上设有4个间隔开布置、相互平行且贯通的凹槽29,针头保护罩28上设有与凹槽29位置相对应的贯通的4个针头孔30,注射用针31针尾端固定于凹槽29内,针尖端由针头孔30延伸至针头保护罩29外形成适于穿刺的针头。本实施例使用的注射用针31为实心针,其具有M形针尖,直径为0.7mm,全针长度为10mm,针尖长度为2mm。
本实施例中注射部件通过螺纹帽实现拆卸与安装,操作简便,方便更换注射部件的同时,可实现针筒和推杆部分的回收与二次利用。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使用实施例4提供的四头注射器在实施例2提供的虹鳟鱼攻毒实验平台上完成虹鳟鱼疫苗评价的具体攻毒方法:
首先选取试验用30~50g虹鳟鱼200尾,放入虹鳟鱼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暂养池中,停食2~3天,做好攻毒前准备。
在鱼体麻醉池水体中加入麻醉剂2-苯氧乙醇,麻醉池1中2-苯氧乙醇的浓度为0.3-0.45ml/L,在养殖池随机取虹鳟鱼100尾,分5个批次,按攻毒注射时间,依次放入鱼体麻醉池1进行麻醉。虹鳟鱼大约在2~3min进入麻醉状态。
取出麻醉池1中已经麻醉的虹鳟鱼置于麻醉鱼体放置槽4内,从麻醉鱼体放置槽4内取出一尾鱼放置于鱼体测量区域,读取并记录体长标尺5和体高标尺6的体长、体高数据;然后将鱼背鳍向上放置于鱼体固定装置内,调节夹持板8的位置,将鱼体夹紧后锁紧可移动锁紧螺丝11固定夹持板9的位置,读取体宽标尺12所示数据即为鱼体体宽。
按表1所示虹鳟鱼体型规格与进针深度的关系确定注射攻毒液的进针深度:
表1
体型规格-体长cm×体高cm×体宽cm 10×2~3×1~1.5 15×3~4×1.7~2 20×4~5×2~2.5
进针深度cm 0.3 0.4 0.6
使用消毒工具放置槽14中的镊子夹取消毒液容器13中的碘酒棉球给鱼背部带注射部位消毒,然后取出注射器放置槽16中放置的四头注射器,通过螺纹帽将注射部件26与针筒24连接,此时注射用针31内置于针头保护罩28之内,且针尖与针头保护28外壳齐平,将推杆24复位使其前端与注射部位底座4接触。
将注射器注射部件26浸入攻毒液完成蘸取,使攻毒液裹覆在注射用针31外表面,将注射器放置于虹鳟鱼的注射部位,推动推杆25进而将注射部件26内的底座27向前推动,从而使注射用针31被推动向前刺入鱼体,按照虹鳟鱼体型规格相对应的进针深度对虹鳟鱼背部已消毒的注射部位进行注射,拔出注射用针即完成攻毒操作。将注射器注射部件浸入攻毒液,针尖抵住攻毒液容器底部将针尖及推杆复位,为下次注射做好准备。
攻毒液中的菌体浓度为2×LD50/μL,LD50为半数致死量,一般由攻毒实验需要决定,根据不同疫苗、鱼体体型规格及攻毒实验效果的特殊需要,进行调整攻毒液的浓度即可。
完成注射后的虹鳟鱼从鱼体固定装置中取出放入鱼体观察槽17,在麻醉时间内观察注射部位有无出血或攻毒液渗出,无出血及无攻毒液渗出的注射合格的虹鳟鱼即可放入鱼体放流管口18,虹鳟鱼由鱼体放流管口18进入放流管,进而进入鱼体苏醒池3中,开启增氧泵19通过增氧盘20向鱼体苏醒池3内水体增氧,虹鳟鱼在进入苏醒池2~3min左右即可苏醒,恢复正常。
预先将自动电磁阀门21的开门时间设为虹鳟鱼苏醒时间,当虹鳟鱼苏醒并恢复正常,自动电磁阀门21自动打开,虹鳟鱼便通过入池导管22自行游回鱼体养殖池塘,完成整个攻毒实验过程。
本实施例提供的虹鳟鱼攻毒实验操作平台系统同样适用于虹鳟鱼的疫苗接种。
本实施例使用的注射器在使用过程中采用蘸取的方式将攻毒液裹覆在注射用针外表面,以多针头实现同时多点刺入,与单头注射型注射器相比,在注射试验与生产中均取得了好的效果。相同的攻毒液剂量经多部位分散、少量注入可使攻毒液的吸收效果更好,保证攻毒效果。采用直径为0.7mm的微针作为注射用针,注射后鱼体残留的针眼细小,每个刺入点注入少量的攻毒液不易随针头的拔出而渗出,能够保证攻毒实验的平行性,避免疫苗保护结果出现偏差。
本实施例提供的注射器在刺入鱼体的同时将攻毒液留在鱼体内,省去了传统注射器注射的过程,攻毒操作的效率更高。注射前针头内置于针头保护罩内可以避免操作过程中对工作人员造成误伤。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六头虹鳟鱼攻毒实验用注射器,包括中空针筒24、可沿针筒24内壁移动的推杆25和推帽35,中空针筒24前端连接有可拆卸的注射部件26,可拆卸的注射部件26底座端管体外侧设有螺纹帽32,螺纹帽32内螺纹与针筒24外壁前端的外螺纹匹配,用于实现注射部件26与针筒14的连接;注射部件16两端分别设有底座27和针头保护罩28,底座27可沿注射部件26的中空内腔移动,底座27上设有6个间隔开布置、相互平行且贯通的凹槽29,针头保护罩28上设有与凹槽29位置相对应的贯通的6个针头孔30,注射用针31针尾端固定于凹槽29内,针尖端由针头孔30延伸至针头保护罩5外形成适于穿刺的针头。本实施例使用的注射用针8为实心针,其具有圆锥形针尖,直径为0.7mm,全针长度为10mm,针尖长度为2mm。
本实施例在中空针筒24尾端设有限位结构,用于实现对注射用针31进针深度的调节。限位结构为旋转调节筒33,其前端具有开口,尾端具有通孔,且旋转调节筒33的内壁设有内螺纹,与中空针筒24外壁尾端的外螺纹匹配,旋转调节筒33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的配合实现与中空针筒24的连接。同时,推杆25尾端伸出针筒24的位置设有刻度34,将旋转调节筒33沿螺纹旋至最底,使其完全套在针筒24尾部,使旋转调节筒的外表面对准刻度34上的9即为其初始位置,显示此时注射器的进针深度为9mm,将旋转调节筒33的位置固定于刻度24上的相应位置来控制推杆25的推进距离从而控制进针深度。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使用实施例6提供的六头注射器在实施例2提供的虹鳟鱼攻毒实验平台上完成虹鳟鱼疫苗评价的具体攻毒方法:
首先选取试验用30~50g虹鳟鱼200尾,放入虹鳟鱼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暂养池中,停食2~3天,做好攻毒前准备。
在鱼体麻醉池水体中加入麻醉剂2-苯氧乙醇,麻醉池1中2-苯氧乙醇的浓度为0.3-0.45ml/L,在养殖池随机取虹鳟鱼100尾,分5个批次,按攻毒注射时间,依次放入鱼体麻醉池1进行麻醉。虹鳟鱼大约在2~3min进入麻醉状态。
取出麻醉池1中已经麻醉的虹鳟鱼置于麻醉鱼体放置槽4内,从麻醉鱼体放置槽4内取出一尾鱼放置于鱼体测量区域,读取并记录体长标尺5和体高标尺6的体长、体高数据;然后将鱼背鳍向上放置于鱼体固定装置内,调节夹持板8的位置,将鱼体夹紧后锁紧可移动锁紧螺丝11固定夹持板9的位置,读取体宽标尺12所示数据即为鱼体体宽。
按表1所示虹鳟鱼体型规格与进针深度的关系确定注射攻毒液的进针深度:
表1
体型规格-体长cm×体高cm×体宽cm 10×2~3×1~1.5 15×3~4×1.7~2 20×4~5×2~2.5
进针深度cm 0.3 0.4 0.6
使用消毒工具放置槽14中的镊子夹取消毒液容器13中的碘酒棉球给鱼背部带注射部位消毒,然后取出注射器放置槽16中放置的六头注射器,通过螺纹帽将注射部件26与针筒24连接,此时注射用针31内置于针头保护罩28之内,且针尖与针头保护28外壳齐平,将推杆25复位使其前端与注射部位底座27接触,根据所要求的注射深度调节针筒尾端旋转调节筒33的位置,使旋转调节筒33外表面对应于推杆上相应的刻度11;如将旋转调节筒33外表面对准推杆上的刻度5,则表示此时进针深度为5mm。
将注射器注射部件26浸入攻毒液完成蘸取,使攻毒液裹覆在注射用针31外表面,将注射器放置于虹鳟鱼的注射部位,推动推杆25进而将注射部件26内的底座27向前推动,从而使注射用针31被推动向前刺入鱼体,当进针深度达到5mm时,推帽35被旋转调节筒33挡住而无法继续移动,则对虹鳟鱼背部已消毒的注射部位完成注射,拔出注射用针,将注射器注射部件浸入攻毒液,针尖抵住攻毒液容器底部将针尖及推杆复位,为下次注射做好准备。
完成注射后的虹鳟鱼从鱼体固定装置中取出放入鱼体观察槽17,在麻醉时间内观察注射部位有无出血或攻毒液渗出,无出血及无攻毒液渗出的注射合格的虹鳟鱼即可放入鱼体放流管口18,虹鳟鱼由鱼体放流管口18进入放流管,进而进入鱼体苏醒池3中,开启增氧泵19通过增氧盘20向鱼体苏醒池3内水体增氧,虹鳟鱼在进入苏醒池2~3min左右即可苏醒,恢复正常。
预先将自动电磁阀门21的开门时间设为虹鳟鱼苏醒时间,当虹鳟鱼苏醒并恢复正常,自动电磁阀门21自动打开,虹鳟鱼便通过入池导管22自行游回鱼体养殖池塘,完成整个攻毒实验过程。
本实施例提供的虹鳟鱼攻毒实验操作平台系统同样适用于虹鳟鱼的疫苗接种。
本实施例使用的注射器通过旋转调节筒的限位作用实现对推杆推进距离的控制,从而实现对注射器进针深度的控制,避免注射过深对鱼体造成二次伤害。旋转调节筒操作简便,定位精准,便于针对不同体型规格的虹鳟鱼快速调整进针深度。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六头虹鳟鱼攻毒实验用注射器,包括中空针筒24、可沿针筒24内壁移动的推杆25和推帽35,中空针筒24前端连接有可拆卸的注射部件26,可拆卸的注射部件26底座端管体外侧设有螺纹帽32,螺纹帽32内螺纹与针筒24外壁前端的外螺纹匹配,用于实现注射部件26与针筒14的连接;注射部件16两端分别设有底座27和针头保护罩28,底座27可沿注射部件26的中空内腔移动,底座27上设有6个间隔开布置、相互平行且贯通的凹槽29,针头保护罩28上设有与凹槽29位置相对应的贯通的6个针头孔30,注射用针31针尾端固定于凹槽29内,针尖端由针头孔30延伸至针头保护罩5外形成适于穿刺的针头。本实施例使用的注射用针8为实心针,其具有M形针尖,直径为0.7mm,全针长度为10mm,针尖长度为2mm。M形针尖两针尖之间因虹吸作用能够吸纳储存更多攻毒液,适用于体型规格较大的鱼。
本实施例在中空针筒24尾端设有限位结构,用于实现对注射用针31进针深度的调节。限位结构为旋转调节筒33,其前端具有开口,尾端具有通孔,且旋转调节筒33的内壁设有内螺纹,与中空针筒24外壁尾端的外螺纹匹配,旋转调节筒33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的配合实现与中空针筒24的连接。同时,推杆25尾端伸出针筒24的位置设有刻度34,将旋转调节筒33沿螺纹旋至最底,使其完全套在针筒24尾部,使旋转调节筒的外表面对准刻度34上的9即为其初始位置,显示此时注射器的进针深度为9mm,将旋转调节筒33的位置固定于刻度24上的相应位置来控制推杆25的推进距离从而控制进针深度。
本实施例中推杆25与电动助推器连接,所述电动助推器由步进电机驱动进行前后直线运动,从而推动推杆25进行自动注射与复位。本实施例所用步进电机为现有产品,为福誉梯形丝杆滑台FSL30微型步进电机。
实施例9
本实施例使用实施例8提供的六头注射器在实施例2提供的虹鳟鱼攻毒实验平台上完成虹鳟鱼疫苗评价的具体攻毒方法:
首先选取试验用30~50g虹鳟鱼200尾,放入虹鳟鱼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暂养池中,停食2~3天,做好攻毒前准备。
在鱼体麻醉池水体中加入麻醉剂2-苯氧乙醇,麻醉池1中2-苯氧乙醇的浓度为0.3-0.45ml/L,在养殖池随机取虹鳟鱼100尾,分5个批次,按攻毒注射时间,依次放入鱼体麻醉池1进行麻醉。虹鳟鱼大约在2~3min进入麻醉状态。
取出麻醉池1中已经麻醉的虹鳟鱼置于麻醉鱼体放置槽4内,从麻醉鱼体放置槽4内取出一尾鱼放置于鱼体测量区域,读取并记录体长标尺5和体高标尺6的体长、体高数据;然后将鱼背鳍向上放置于鱼体固定装置内,调节夹持板8的位置,将鱼体夹紧后锁紧可移动锁紧螺丝11固定夹持板9的位置,读取体宽标尺12所示数据即为鱼体体宽。
按表1所示虹鳟鱼体型规格与进针深度的关系确定注射攻毒液的进针深度:
表1
体型规格-体长cm×体高cm×体宽cm 10×2~3×1~1.5 15×3~4×1.7~2 20×4~5×2~2.5
进针深度cm 0.3 0.4 0.6
使用消毒工具放置槽14中的镊子夹取消毒液容器13中的碘酒棉球给鱼背部带注射部位消毒,然后取出注射器放置槽16中放置的六头注射器,通过螺纹帽将注射部件26与针筒24连接,此时注射用针31内置于针头保护罩28之内,且针尖与针头保护28外壳齐平,将推杆25复位使其前端与注射部位底座27接触,根据所要求的注射深度调节针筒尾端旋转调节筒33的位置,使旋转调节筒33外表面对应于推杆上相应的刻度11;如将旋转调节筒33外表面对准推杆上的刻度5,则表示此时进针深度为5mm。
将注射器注射部件26浸入攻毒液完成蘸取,使攻毒液裹覆在注射用针31外表面,将注射器放置于虹鳟鱼的注射部位,开启驱动电动助推器的步进电机,推杆25在电动助推器的作用下进行直线运动,将注射部件26内的底座27向前推动,从而使注射用针31被推动向前刺入鱼体,当进针深度达到5mm时,推帽35被旋转调节筒33挡住而无法继续移动,则对虹鳟鱼背部已消毒的注射部位完成注射,拔出注射用针,推杆25在电动助推器的作用下进行反向直线运动,使推杆复位为下次注射做好准备。
完成注射后的虹鳟鱼从鱼体固定装置中取出放入鱼体观察槽17,在麻醉时间内观察注射部位有无出血或攻毒液渗出,无出血及无攻毒液渗出的注射合格的虹鳟鱼即可放入鱼体放流管口18,虹鳟鱼由鱼体放流管口18进入放流管,进而进入鱼体苏醒池3中,开启增氧泵19通过增氧盘20向鱼体苏醒池3内水体增氧,虹鳟鱼在进入苏醒池2~3min左右即可苏醒,恢复正常。
预先将自动电磁阀门21的开门时间设为虹鳟鱼苏醒时间,当虹鳟鱼苏醒并恢复正常,自动电磁阀门21自动打开,虹鳟鱼便通过入池导管22自行游回鱼体养殖池塘,完成整个攻毒实验过程。
本实施例提供的虹鳟鱼攻毒实验操作平台系统同样适用于虹鳟鱼的疫苗接种。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电动助推器的作用下可以实现连续的攻毒注射,将其用于大量相同体型规格的虹鳟鱼的疫苗接种或攻毒实验操作,可节约大量人力物力,短时间内实现大批量注射操作。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虹鳟鱼疫苗评价的攻毒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试验用虹鳟鱼麻醉后,将其置于虹鳟鱼攻毒实验操作平台上测量其体长和体高,将虹鳟鱼背鳍向上固定后测量其体宽,根据虹鳟鱼体型规格确定注射器进针深度,按设定进针深度对已消毒的鱼背部待注射部位进行攻毒注射,完成攻毒注射的虹鳟鱼放入攻毒实验操作平台系统设置的鱼体苏醒池中苏醒后,由入池导管自行游回鱼体养殖池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虹鳟鱼疫苗评价的攻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虹鳟鱼的麻醉是将虹鳟鱼放入麻醉容器中,麻醉容器所盛水体中含有0.3-0.45ml/L的麻醉剂2-苯氧乙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用于虹鳟鱼疫苗评价的攻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虹鳟鱼固定是将其放置于攻毒实验操作平台上的鱼体固定装置中,该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攻毒实验操作平台上的固定板、可移动的夹持板和垂直固定于夹持板的调节底板,夹持板与固定板相对设置形成夹持空间,调节底板延伸至固定板非夹持侧,调节底板上设有垂直于固定板的螺丝滑动槽,螺丝滑动槽位于固定板非夹持侧设有可移动锁紧螺丝,锁紧可移动锁紧螺丝使固定板、夹持板与调节底板位置固定并形成容纳鱼体的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用于虹鳟鱼疫苗评价的攻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底板上还设有体宽标尺,将鱼体背鳍向上放置于鱼体固定装置内,调节夹持板的位置,将鱼体夹紧后锁紧可移动锁紧螺丝固定夹持板的位置,读取体宽标尺所示数据即为鱼体体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用于虹鳟鱼疫苗评价的攻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虹鳟鱼体型规格与注射器进针深度的关系为:体型规格为体长10cm×体高2~3cm×体宽1~1.5cm的虹鳟鱼进针深度为0.3cm;体型规格为体长15cm×体高3~4cm×体宽1.7~2cm的虹鳟鱼进针深度为0.4cm;体型规格为体长20cm×体高4~5cm×体宽2~2.5cm的虹鳟鱼进针深度为0.6c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用于虹鳟鱼疫苗评价的攻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攻毒液的注射采用普通针筒注射器或进针深度可控的多头注射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用于虹鳟鱼疫苗评价的攻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针深度可控的多头注射器的中空针筒前端连接有可拆卸的注射部件,所述注射部件内设有至少两个间隔开布置的注射用针;所述中空针筒尾端设有限位结构,用于实现对注射用针进针深度的调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用于虹鳟鱼疫苗评价的攻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的注射部件两端分别设有底座和针头保护罩,底座可沿注射部件的中空内腔移动,底座上设有至少两个间隔开布置、相互平行且贯通的凹槽,针头保护罩上设有与凹槽位置相对应的贯通的针头孔,注射用针针尾端固定于凹槽内,针尖端由针头孔延伸至针头保护罩外形成适于穿刺的针头;所述注射部件的底座端管体外侧设有螺纹帽,螺纹帽内螺纹与针筒外壁前端的外螺纹匹配,用于实现注射部件与针筒的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用于虹鳟鱼疫苗评价的攻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为旋转调节筒,其前端具有开口,尾端具有通孔,且旋转调节筒的内壁设有内螺纹,与中空针筒外壁尾端的外螺纹匹配,旋转调节筒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的配合实现与中空针筒的连接,注射器推杆尾端设有刻度,将旋转调节筒的位置固定于刻度上的相应位置来控制推杆的推进距离从而控制进针深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用于虹鳟鱼疫苗评价的攻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鱼体苏醒池与入池导管连通处设有自动电磁阀门,用于控制不同批次进行攻毒注射和苏醒的虹鳟鱼有序的自行游回鱼体养殖池塘。
CN201911281010.6A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用于虹鳟鱼疫苗评价的攻毒方法 Active CN1108006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81010.6A CN110800660B (zh)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用于虹鳟鱼疫苗评价的攻毒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81010.6A CN110800660B (zh)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用于虹鳟鱼疫苗评价的攻毒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00660A true CN110800660A (zh) 2020-02-18
CN110800660B CN110800660B (zh) 2022-07-29

Family

ID=694930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81010.6A Active CN110800660B (zh)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用于虹鳟鱼疫苗评价的攻毒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00660B (zh)

Citation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16196A (en) * 1996-03-29 1998-10-06 Northwest Marine Technology, Inc. Device and method for volitionally orienting fish
WO2000052662A1 (en) * 1999-03-04 2000-09-08 Ddx, Inc. Electronic body temperature monitoring device
US6474264B1 (en) * 1999-08-18 2002-11-05 L'air Liquide Societe Anonyme A Directoire Et Counseil De Surveillance Pour L'etude Et L'exploitation Des Procedes Georges Claude Method of improving fish breeding conditions operating in ozonated water
US20030056729A1 (en) * 2001-09-12 2003-03-27 Correa Rafael S. Automated egg injection machine and method
JP2003310648A (ja) * 2002-04-22 2003-11-05 Kenji Nakajima 動物の尿石症予防方法および動物用尿石症予防具
CN101172177A (zh) * 2006-11-02 2008-05-07 贺长军 连续注射器注射量调节装置
CN101176437A (zh) * 2007-12-12 2008-05-14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一种鲤鱼个体标记的方法
CN101264970A (zh) * 2008-04-18 2008-09-17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冷水性鱼类水产养殖消毒装置
CN101496503A (zh) * 2009-03-10 2009-08-05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活鱼注射的方法
CN101699995A (zh) * 2009-11-05 2010-05-05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鲟科鱼类泥质水体繁育装置
CN204259623U (zh) * 2014-11-27 2015-04-15 东乡县恒佳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鱼类人工注射操作台
CN204364567U (zh) * 2014-12-29 2015-06-03 柳庆玲 一种麻醉科用注射器
KR101545632B1 (ko) * 2013-08-07 2015-08-19 김병영 해상부유장치
CN105582613A (zh) * 2015-12-10 2016-05-18 厦门波耐模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多孔多针注射针头
CN205511612U (zh) * 2016-01-04 2016-08-3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所 鱼类活体测量、检查操作台
CN206113808U (zh) * 2016-08-19 2017-04-19 上海海洋大学 一种测量鱼体性状参数器
CN106561525A (zh) * 2016-11-07 2017-04-19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一种鱼类标志标签、鱼类标志装置及标志方法
CN106719148A (zh) * 2016-12-14 2017-05-31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鱼类注射和测量的操作台
US20170251643A1 (en) * 2014-09-17 2017-09-07 3283688 Nova Scotia Limited Seafood Container
CN206730017U (zh) * 2017-01-10 2017-12-12 泽州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一种兽用注射器
CN207476672U (zh) * 2017-11-24 2018-06-12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 一种简便泥鳅注射操作台
CN208167648U (zh) * 2018-04-13 2018-11-30 曹永生 一种应用于河道污水治理中的生物坝
CN109324167A (zh) * 2018-12-10 2019-02-1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一种用于核酸疫苗环境释放检测的虹鳟鱼养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16196A (en) * 1996-03-29 1998-10-06 Northwest Marine Technology, Inc. Device and method for volitionally orienting fish
WO2000052662A1 (en) * 1999-03-04 2000-09-08 Ddx, Inc. Electronic body temperature monitoring device
US6474264B1 (en) * 1999-08-18 2002-11-05 L'air Liquide Societe Anonyme A Directoire Et Counseil De Surveillance Pour L'etude Et L'exploitation Des Procedes Georges Claude Method of improving fish breeding conditions operating in ozonated water
US20030056729A1 (en) * 2001-09-12 2003-03-27 Correa Rafael S. Automated egg injection machine and method
JP2003310648A (ja) * 2002-04-22 2003-11-05 Kenji Nakajima 動物の尿石症予防方法および動物用尿石症予防具
CN101172177A (zh) * 2006-11-02 2008-05-07 贺长军 连续注射器注射量调节装置
CN101176437A (zh) * 2007-12-12 2008-05-14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一种鲤鱼个体标记的方法
CN101264970A (zh) * 2008-04-18 2008-09-17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冷水性鱼类水产养殖消毒装置
CN101496503A (zh) * 2009-03-10 2009-08-05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活鱼注射的方法
CN101699995A (zh) * 2009-11-05 2010-05-05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鲟科鱼类泥质水体繁育装置
KR101545632B1 (ko) * 2013-08-07 2015-08-19 김병영 해상부유장치
US20170251643A1 (en) * 2014-09-17 2017-09-07 3283688 Nova Scotia Limited Seafood Container
CN204259623U (zh) * 2014-11-27 2015-04-15 东乡县恒佳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鱼类人工注射操作台
CN204364567U (zh) * 2014-12-29 2015-06-03 柳庆玲 一种麻醉科用注射器
CN105582613A (zh) * 2015-12-10 2016-05-18 厦门波耐模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多孔多针注射针头
CN205511612U (zh) * 2016-01-04 2016-08-3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所 鱼类活体测量、检查操作台
CN206113808U (zh) * 2016-08-19 2017-04-19 上海海洋大学 一种测量鱼体性状参数器
CN106561525A (zh) * 2016-11-07 2017-04-19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一种鱼类标志标签、鱼类标志装置及标志方法
CN106719148A (zh) * 2016-12-14 2017-05-31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鱼类注射和测量的操作台
CN206730017U (zh) * 2017-01-10 2017-12-12 泽州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一种兽用注射器
CN207476672U (zh) * 2017-11-24 2018-06-12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 一种简便泥鳅注射操作台
CN208167648U (zh) * 2018-04-13 2018-11-30 曹永生 一种应用于河道污水治理中的生物坝
CN109324167A (zh) * 2018-12-10 2019-02-1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一种用于核酸疫苗环境释放检测的虹鳟鱼养殖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吴志鹏、王三英: "三联疫苗对大黄鱼常见细菌性疾病免疫包住的试验研究",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杨永军: "《特殊条件下的温度测量》", 31 January 2009, 中国计量出版社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00660B (zh) 2022-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60986B (zh) 一种山区鲟鱼亲本培育及人工催产方法
CN112842606B (zh) 一种畜牧养殖用注射装置
CN102988986B (zh) 一种中华鳖胚胎期雄性性别诱导方法
CN110352877B (zh) 一种大口黑鲈全季节人工繁殖的方法
CN102846407A (zh) 用于禽类两种药物同时注射的自动连续注射装置
CN107411842A (zh) 一种高效小鼠尾静脉注射装置
CN101461341B (zh) 一种细鳞鱼的人工催产方法
CN113197702A (zh) 一种家猪用液态药物自动注射装置
CN103222433A (zh) 一种暗纹东方鲀个体标记的方法
CN110800660B (zh) 一种用于虹鳟鱼疫苗评价的攻毒方法
CN102077794A (zh) 一种草鱼选择育种个体标记方法
CN104430085A (zh) 一种叶尔羌高原鳅的人工繁殖方法
Kim et al. Anesthetic protocol for microinjection-related handling of Siberian sturgeon (Acipenser baerii; Acipenseriformes) prolarvae
CN110800682A (zh) 一种虹鳟鱼攻毒实验操作平台系统
CN101361681B (zh) 兽用注射针头接换器
CN206836989U (zh) 一种动物打针注射装置
CN211911889U (zh) 一种实用型快速注射器
CN104082200A (zh) 一种泥鳅人工催产的方法
CN214761607U (zh) 一种畜牧兽医用灌药器
CN201642412U (zh) 兽用注射针头接换器
CN101731161B (zh) 曼氏无针乌贼皮下荧光标记方法专用试剂
CN107439451B (zh) 一种基于内骨骼海螵蛸的乌贼长效物理标志方法
CN110897754A (zh) 一种虹鳟鱼攻毒实验用注射器
CN105420223A (zh) 一种乌鳢育种方法
CN103316338A (zh) 仔猪保健免疫针注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u Tongyan

Inventor after: Han Shicheng

Inventor after: Xu Liming

Inventor after: Zhao Jingzhuang

Inventor after: Li Shaowu

Inventor after: Wang Di

Inventor after: Cao Yongsheng

Inventor before: Cao Yongsheng

Inventor before: Han Shicheng

Inventor before: Li Shaowu

Inventor before: Lu Tongyan

Inventor before: Wang Di

Inventor before: Xu Liming

Inventor before: Zhao Jingzhua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