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89405B - 充电轨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充电轨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89405B
CN110789405B CN201810865840.2A CN201810865840A CN110789405B CN 110789405 B CN110789405 B CN 110789405B CN 201810865840 A CN201810865840 A CN 201810865840A CN 110789405 B CN110789405 B CN 1107894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rail
rubber
plates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6584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89405A (zh
Inventor
王巍
谭志成
杨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86584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8940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894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894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894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894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MPOWER SUPPLY LINES, AND DEVICES ALONG RAILS, FOR ELECTRICALLY- PROPELLED VEHICLES
    • B60M1/00Power supply lines for contact with collector on vehicle
    • B60M1/30Power r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00/00Type of vehicles
    • B60L2200/26Rail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电轨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所述充电轨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包括两个相对间隔设置的壳体;两个充电板,所述两个充电板间隔设置限定出充电槽,两个所述充电板放置在所述两个壳体之间,每个所述充电板的朝向相应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橡胶减振件,所述橡胶减振件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橡胶减振件沿所述充电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轨具有结构简单、充电效果稳定、噪声低、能够适应各种恶劣环境等优点。

Description

充电轨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充电轨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背景技术
轨道车辆通常采用柔性接触网取电方式,利用弓网或靴轨接触充电,该取电方式沿途全线布置电网,取电方式投资成本普遍较高,对此,采用储能充电式的小型短距离运输电力机车发展潜力巨大。
相关技术中,新能源汽车采用在路面设置刀槽对汽车进行充电,刀槽设有减振组件,但该减振组件防水防尘效果较差,并且在雨水天气中进水后容易卡滞。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充电轨,所述充电轨具有结构简单、充电效果稳定、噪声低、能够适应各种恶劣环境等优点。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充电轨的轨道交通系统。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充电轨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包括两个相对间隔设置的壳体;两个充电板,所述两个充电板间隔设置限定出充电槽,两个所述充电板放置在所述两个壳体之间,每个所述充电板的朝向相应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橡胶减振件,所述橡胶减振件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橡胶减振件沿所述充电板的长度方向延伸。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轨具有结构简单、充电效果稳定、噪声低、能够适应各种恶劣环境等优点。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充电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橡胶减振件上设有减振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橡胶减振件上设有多个沿所述橡胶减振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所述减振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橡胶减振件的朝向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固定有第一金属板,所述第一金属板固定在所述壳体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橡胶减振件的朝向所述充电板的侧壁上设有第二金属板,所述第二金属板固定在所述充电板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有限位装置,所述橡胶减振件固定在所述限位装置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限位装置上设有卡槽,所述橡胶减振件卡设在所述卡槽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卡槽的宽度沿朝向所述充电板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橡胶减振件与所述卡槽配合的部分与所述卡槽的形状相同。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充电板的两个端部分别朝向远离另一所述充电板的方向弯折。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充电板均包括沿轨道车辆的行驶方向依次相连的多段段板。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相邻的两段所述段板可移动地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两个充电板悬空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两个所述壳体的朝向彼此的上部端部均设有第一毛刷,两个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毛刷接触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充电轨还包括两个端部罩,所述两个端部罩分别设在所述壳体的两个端部,每个所述端部罩分别与两个所述壳体配合,每个所述端部罩上设有移动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端部罩包括:底座;两个间隔设置的罩体,所述两个罩体分别设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两个罩体之间限定出所述移动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移动通道的相对侧壁设有第二毛刷,所述移动通道的相对侧壁上的所述第二毛刷接触设置。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的轨道交通系统包括:车辆,所述车辆上设有蓄电装置;充电刀,所述充电刀设在所述车辆上且与所述蓄电装置电连接;充电轨,所述充电轨为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充电轨,所述充电刀适于伸入到所述充电槽内以与所述充电槽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轨道交通系统,通过利用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充电轨,充电系统的充电稳定性较好,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例如雨水天气)中,也可以保证充电系统的稳定运行,且充电系统的结构简单、噪声小。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轨的爆炸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板和橡胶减振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轨的截面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的充电轨的截面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轨安装位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
充电轨100;充电刀200;轨道300;
防护罩10;壳体11;限位装置111;间隙12;第一毛刷13;
充电板20;充电槽21;橡胶减振件22;减振孔221;第一金属板222;第二金属板223;弯折部23;
端部罩30;底座31;罩体32;移动通道33;第二毛刷331;
段板40;第一延伸部41;第二延伸部4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13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轨100。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轨100可以应用于各种轨道车辆的充电系统,例如可以应用于跨坐式轨道车辆的充电系统。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充电轨100包括:防护罩10和两个充电板20。
其中,防护罩10包括两个相对间隔设置的壳体11,两个充电板20间隔设置限定出充电槽21,两个充电板20放置在两个壳体11之间,两个壳体11之间限定出间隙12,该间隙12与充电槽21连通,每个充电板20的朝向相应壳体11的一侧设有橡胶减振件22,橡胶减振件22固定在壳体11上,橡胶减振件22沿充电板20的长度方向延伸。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壳体11可以为独立的部件,也可以为相连接的部件或一体形成的部件。
具体而言,轨道车辆的充电系统在进行充电时,充电刀200进入充电槽21内,在充电刀200沿充电槽21滑动的过程中,充电刀200将充电槽21两侧的充电板20向两侧挤压,位于充电板20和壳体11之间的橡胶减振件22发生弹性变形,起到缓冲的作用;橡胶减振件22在弹性力的作用下施加给充电板20朝向充电刀200的弹性力,使得充电板20紧贴充电刀200;当充电刀200滑离充电槽21后,橡胶减振件22由于自身的弹性作用恢复至初始状态,此时橡胶减振件22带动充电板20朝向远离相应侧的壳体11的方向移动以使充电板20恢复至初始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充电轨100可以沿轨道车辆行驶的行驶轨道的延伸方向延伸。具体地,充电轨100可以沿车辆的行程全程设置,这样,充电刀200可以一直位于充电槽21内而不从充电槽21脱离,由此,可以在列车的行驶过程中随时对轨道车辆进行充电,使轨道车辆随时保持足够的能量行驶。
进一步地,如图13所示,轨道车辆所行驶的轨道300为两个,两个轨道300沿轨道车辆行驶方向并排设置,充电轨100可以设于两个轨道300之间,且充电轨100的长度方向平行于轨道300的长度方向设置,充电刀200可以设于车体底部与充电轨100相对应的位置处,以便于充电刀200与充电轨100的配合连接。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充电轨100可以仅设在站台区间内,站台区间包括站台以及沿轨道300的长度方向前后各延伸的50-150m。由此,当车辆进站时,轨道车辆行驶至充电轨100,充电刀200可以随轨道车辆移动并进入充电槽21内,使充电刀200与两个充电板20电连接。由此,通过充电刀200与充电轨100之间的电连接可以使轨道车辆的蓄能装置与电源连通,从而可以对轨道车辆的蓄能装置进行充电。当轨道车辆离站时,轨道车辆继续行驶,充电刀200随轨道车辆继续运动从而使充电刀200从充电槽21脱离,断开轨道车辆的蓄能装置与电源之间的电连接,完成对轨道车辆的蓄能装置的充电。可以理解的是,轨道车辆到站台时,轨道车辆可以停止,此时,充电刀200进入充电槽21内并与充电槽21保持相对静置,从而可以提高轨道车辆充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轨100,通过设置分别与壳体11和充电板20相连的橡胶减振件22,通过橡胶减振件22的弹性作用,可以保证充电刀200在充电槽21滑动的过程中,充电刀200在充电槽21内将充电板20向两侧挤压的同时,橡胶减振件22发生弹性变形并施加给充电板20阻尼力,使得充电刀200与充电板20可以紧密接触,受流状态得到保证,从而提高了充电的稳定性和效率,在充电刀200滑离充电槽21后,橡胶减振件22的弹性力可以将充电板20恢复至初始位置,起到复位的作用。其次,橡胶减振件22的变形所产生的弹性力,可以减缓充电刀200与充电板20的碰撞,起到对充电板20和充电刀200缓冲和保护的作用,从而减少故障发生率以及延长充电板20的使用寿命,并且橡胶减振件22在发生形变的过程中基本无噪音,因此可以起到降噪的作用。
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轨100具有结构简单、充电效果稳定、噪声低、能够适应各种恶劣环境等优点。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每个橡胶减振件22上设有减振孔221。具体地,减振孔221可以沿橡胶减振件22的厚度方向延伸,减振孔221可以在橡胶减振件22的厚度方向上贯通橡胶减振件22,也可以是在橡胶减振件22的厚度方向上延伸的盲孔,可以理解的是,橡胶减振件22的厚度方向指的是图2中所示的上下方向,由此,可以增加橡胶减振件22在其宽度方向上的弹性,提高橡胶减振件22的缓冲和减振的效果,使得充电刀200和充电板20之间的接触效果更好,进一步提高充电稳定性。值得说明的是,减振孔211的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或者椭圆形,本发明实施例中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地,继续参照图1和图2所示的具体示例,每个橡胶减振件22上设有多个沿橡胶减振件2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减振孔221。可以理解的是,橡胶减振件22的长度方向指的是图1和图2中所示的前后方向,由此,橡胶减振件22在其长度方向上的弹性效果更为均匀,且进一步提高了橡胶减振件22的弹性,缓冲和减振的效果更好。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1所示,橡胶减振件22的朝向壳体11的侧壁上固定有第一金属板222,第一金属板222固定在壳体11上。具体地,橡胶减振件22需要进行硫化工艺,硫化是指在生橡胶中加硫磺、炭黑等,经过高压加热,使其变成硫化橡胶,经过硫化后的橡胶减振件22具有较好的弹性、耐热性,成型效果好,便于橡胶减振件22与第一金属板222的固定,第一金属板222的另一侧与壳体11固定。由此,橡胶减振件22与壳体11通过第一金属板222连接在一起,并且固定效果好。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壳体11的侧壁上设有限位装置111,橡胶减振件22固定在限位装置111上。具体地,限位装置111设于壳体11的内侧壁上,橡胶减振件22的一端固定于限位装置111,限位装置111适于在图11中所示的上下方向上对橡胶减振件22限位,橡胶减振件22的另一端连接于充电板20,这样,橡胶减振件22左右方向的两端分别止抵于限位装置111和充电板20,橡胶减振件22的固定效果较好。
可选地,继续参照图12所示的实施例,限位装置111上设有卡槽,橡胶减振件22卡设在卡槽内。具体地,卡槽设于壳体11的内侧壁上,卡槽具有在上下方向上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橡胶减振件22可通过过盈配合卡设在卡槽内,也就是说,橡胶减振件22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卡槽的宽度,橡胶减振件22通过弹性形变使其上下两侧分别止抵于卡槽的两个侧壁,由此,可以进一步对橡胶减振件22限位,橡胶减振件22的固定效果进一步提升。
进一步地,如图12所示,卡槽的宽度沿朝向充电板20的方向逐渐减小,橡胶减振件22与卡槽配合的部分与卡槽的形状相同。具体地,卡槽的上下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之间的距离沿朝向充电板20的方向逐渐减小,橡胶减振件22与卡槽相配合的部分形状相同,也就是说,橡胶减振件22位于卡槽内的部分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沿朝向充电板20的方向逐渐减小,由此,橡胶减振件22不易从卡槽中脱落,卡槽对于橡胶减振件22的固定效果更好。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所示,橡胶减振件22的朝向充电板20的侧壁上设有第二金属板223,第二金属板223固定在充电板20上。经过硫化后的橡胶减振件22与第二金属板223固定,然后通过第二金属板223与充电板20的固定,使得橡胶减振件22与充电板20连接,由此,橡胶减振件22与充电板20的连接效果好,且安装较为简便。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所示,每个充电板20的两个端部分别朝向远离另一充电板20的方向弯折。具体地,每个充电板20的端部具有弯折部23,两个弯折部23分别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延伸,充电刀200由两个弯折部23所形成的开口进入充电槽21,由此,可以避免充电刀200进入充电槽21时与充电刀200的端部发生碰撞,便于充电刀200进入充电槽21。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充电板20的端部的外倾角为7°至13°,这里所述的“外倾角”可以理解为,每个充电板20的自由端处的弯折部23与轨道车辆行驶方向之间且远离另一个充电板20方向的夹角。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每个充电板20均包括沿轨道车辆的行驶方向依次相连的多段段板40。由此,通过将两个充电板20设置为依次相连的多段,可以延长充电刀200与两个充电板20之间形成的充电槽21的接触距离,从而可以使轨道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对蓄能装置充入足够的电量,使轨道车辆有足够的能量运行更远的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相邻的两段段板40可移动地电连接。如图8所示,相邻的两段段板40的各自的端部电连接,使相邻的两段段板40串联。而且,相邻的两段段板40之间的连接处具有间隙,从而可以使相邻的两段段板40之间发生相对移动。需要说明的是,轨道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可能发生某一方向的偏移,通过使相邻段板40之间可移动地电连接,可以使轨道车辆在相邻段板40之间的连接处顺利过渡,提高了充电装置充电的稳定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4-图10所示,相邻的两段段板40中的一个设有第一延伸部41,另一个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二延伸部42,第一延伸部41和第二延伸部42朝向彼此的端部延伸且第一延伸部41伸入到第二延伸部42之间以使相邻的两段段板40可移动地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如图4所示,第一延伸部41伸入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延伸部42的间隔间隙之间,第一延伸部41与第二延伸部42之间具有间隙而不接触,从而可以使相邻的两段段板40之间相互移动,以便于充电刀200在相邻段板40之间的过渡。
如5所示,轨道车辆正常行驶并带动充电刀200从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二延伸部42的段板40向具有第一延伸部41的段板40过渡;如图6所示,当轨道车辆朝向图示中的段板40偏移时,具有第二延伸部42的段板40被充电刀200挤压朝向远离具有第一延伸部41的段板40的方向移动,而未与充电刀200接触的具有第一延伸部41的段板40处于正常位置,且第一延伸部41可以引导充电刀200从具有第二延伸部42的段板40顺利过渡到具有第一延伸部41的段板40上。当充电刀200过渡至具有第一延伸部41的段板40上时,第二延伸部42在弹性恢复力下恢复至正常位置。相似地,如图7所示,当轨道车辆朝向另一方向偏移时,第一延伸部41和第二延伸部42同样可以引导充电刀200在相邻段板40之间的平稳过渡,提高了充电装置充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如图9和图10所示,相邻的两段段板40中的一个设有第一延伸部41,另一个设有第二延伸部42,第一延伸部41和第二延伸部42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如图9所示,相邻两段段板40上的第一延伸部41和第二延伸部42可以朝向同一方向外倾,多组段板40的第一延伸部41和第二延伸部42也可以交错朝不同方向外倾。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两个充电板20悬空设置,从而可以避免充电板20移动过程中由于摩擦而产生噪音。如图1所示,两个充电板20分别通过两个橡胶减振件22固定于壳体11的内壁上,由此,充电板20与壳体11之间的绝缘效果好,且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和图3所示,两个壳体11的朝向彼此的上部端部均设有第一毛刷13,两个壳体11的第一毛刷13接触设置。具体地,两个壳体11位于充电板20上方的顶部的端部设有第一毛刷13,且第一毛刷13在相应的壳体11的端部朝向另一壳体11延伸,两个壳体11的第一毛刷13接触设置,充电刀200在进入充电槽21后分别与两个第一毛刷13接触,由此,充电刀200在充电槽21内滑动的过程中,可以防止灰尘等其他杂物通过两个壳体11之间的间隙12进入壳体11内部,提高了充电轨100的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和图3所示,充电轨100还包括两个端部罩30。两个端部罩30分别设在壳体11的两个端部,每个端部罩30分别与两个壳体11配合,每个端部罩30上设有移动通道33。
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两个端部罩30分别与壳体11的两个端部相配合,端部罩30的两个侧壁分别与两个壳体11的侧壁相接,端部罩30的顶壁分别与两个壳体11的顶壁相接,端部罩30顶壁的中间设有移动通道33,移动通道33与两个壳体11之间的间隙12相连通,充电刀200可由移动通道33进入充电槽21。由此,通过在壳体11的两个端部设置两个端部罩30,可以防止充电板20的两个端部与外界接触,起到对充电板20两个端部的保护作用。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示例中,继续参照图1和图3所示的实施例,每个端部罩30包括:底座31和罩体32。其中,罩体32包括两个且间隔设置,两个罩体32分别设在底座31上,两个罩体32之间限定出移动通道33。具体地,两个罩体32相对设置,且两个罩体32的开口方向朝向壳体11,罩体32设置在底座31上且通过底座31固定,两个罩体32之间限定出移动通道33,移动通道33与两个壳体11之间的间隙12以及充电槽21连通,充电刀200可由移动通道33进出充电槽21。从而通过将两个罩体32设在底座31上,便于端部罩30的安装。
进一步地,移动通道33的相对侧壁设有第二毛刷331,移动通道33的相对侧壁上的第二毛刷331接触设置。由此,充电刀200在经过移动通道33时,分别与移动通道33的两个侧壁上的第二毛刷331接触,从而可以防止灰尘等其他杂物通过移动通道33进入端部罩30的内部,提高了充电轨100的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轨道交通系统,包括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充电轨100。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轨道交通系统包括:车辆、充电刀200和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充电轨100。其中,车辆上设有蓄电装置,充电刀200设在车辆上且与蓄电装置电连接,充电刀200适于伸入到充电槽21内以与充电槽21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轨道交通系统,通过利用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充电轨100,充电系统的充电稳定性较好,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例如雨水天气)中,也可以保证充电系统的稳定运行,且充电系统的结构简单、噪声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轨100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7)

1.一种充电轨,其特征在于,包括:
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包括两个相对间隔设置的壳体;
两个充电板,所述两个充电板间隔设置限定出充电槽,两个所述充电板放置在所述两个壳体之间,每个所述充电板的朝向相应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橡胶减振件,所述橡胶减振件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橡胶减振件沿所述充电板的长度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橡胶减振件上设有减振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橡胶减振件上设有多个沿所述橡胶减振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所述减振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轨,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减振件的朝向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固定有第一金属板,所述第一金属板固定在所述壳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轨,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减振件的朝向所述充电板的侧壁上设有第二金属板,所述第二金属板固定在所述充电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有限位装置,所述橡胶减振件固定在所述限位装置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上设有卡槽,所述橡胶减振件卡设在所述卡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的宽度沿朝向所述充电板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橡胶减振件与所述卡槽配合的部分与所述卡槽的形状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充电板的两个端部分别朝向远离另一所述充电板的方向弯折。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充电板均包括沿轨道车辆的行驶方向依次相连的多段段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充电轨,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段所述段板可移动地电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充电板悬空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壳体的朝向彼此的上部端部均设有第一毛刷,两个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毛刷接触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端部罩,所述两个端部罩分别设在所述壳体的两个端部,每个所述端部罩分别与两个所述壳体配合,每个所述端部罩上设有移动通道。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充电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端部罩包括:
底座;
两个间隔设置的罩体,所述两个罩体分别设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两个罩体之间限定出所述移动通道。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充电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通道的相对侧壁设有第二毛刷,所述移动通道的相对侧壁上的所述第二毛刷接触设置。
17.一种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辆,所述车辆上设有蓄电装置;
充电刀,所述充电刀设在所述车辆上且与所述蓄电装置电连接;
充电轨,所述充电轨为根据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轨,所述充电刀适于伸入到所述充电槽内以与所述充电槽电连接。
CN201810865840.2A 2018-08-01 2018-08-01 充电轨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Active CN1107894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65840.2A CN110789405B (zh) 2018-08-01 2018-08-01 充电轨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65840.2A CN110789405B (zh) 2018-08-01 2018-08-01 充电轨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89405A CN110789405A (zh) 2020-02-14
CN110789405B true CN110789405B (zh) 2022-08-09

Family

ID=69425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65840.2A Active CN110789405B (zh) 2018-08-01 2018-08-01 充电轨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89405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137212A (en) * 1975-05-20 1976-11-27 Agency Of Ind Science & Technol Collector system of a trolly bus
FR2735728B1 (fr) * 1995-06-23 1997-08-08 Lohr Ind Ensemble d'alimentation electrique et de guidage le long d'un rail au sol pour vehicule sur roues
CN100503307C (zh) * 2007-07-20 2009-06-24 浙江旺隆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 架空刚性接触网用弹性复合绝缘子
CN102123882A (zh) * 2008-07-01 2011-07-13 普罗特拉公司 用于电动车辆的充电站
CN207184088U (zh) * 2017-07-27 2018-04-03 江苏双燕电气箱柜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移动充电柜的充电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89405A (zh) 2020-0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03084B (zh) 轨道车辆的充电装置及轨道交通系统
CN110789405B (zh) 充电轨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CN104024028B (zh) 具有与电收集轨道电辅助接触的,由电动车辆承载的供电系统
CN111231679B (zh) 轨道车辆的充电装置及轨道交通系统
CN110116626B (zh) 集电靴、具有其的轨道车辆和轨道交通系统
CN110789406B (zh) 充电轨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KR101828160B1 (ko) 무가선 노면 전차 시스템
CN110116656B (zh) 轨道车辆的充电槽组件及轨道车辆的充电装置
CN113799612B (zh) 一种刚性接触网集电装置、受电弓及轨道交通车辆
CN110962698B (zh) 充电槽总成及轨道车辆的充电系统
KR101130685B1 (ko) 철도차량용 도전레일설비
CN110116627B (zh) 充电刀、具有其的轨道车辆和轨道交通系统
CN110797675A (zh) 轨道车辆的接地装置及接地系统
CN110654271B (zh) 轨道车辆的充电槽组件及具有其的充电装置
CN109088285B (zh) 一种滑动式充电接头和充电桩
CN213056717U (zh) 架线胶轮车用集电弓头及架线胶轮车的受电结构
CN111361437B (zh) 一种充电槽装置和具有其的充电系统
CN110803040B (zh) 充电刀总成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轨道车辆交通系统
CN110962613B (zh) 轨道车辆的充电槽组件及具有其的充电装置
CN208855544U (zh) 一种用于记录仪的减震装置
CN111497625B (zh) 轨道车辆的充电装置总成及具有其的充电系统
CN218986367U (zh) 一种单轨列车供电轨斜坡组件
CN218997907U (zh) 一种封闭型直线电机
CN114506353B (zh) 跨座式单轨下裙板安装连接组件
CN110116655B (zh) 轨道车辆的充电槽组件及轨道车辆的充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