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70618B - 光纤构件 - Google Patents

光纤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70618B
CN110770618B CN201880021188.4A CN201880021188A CN110770618B CN 110770618 B CN110770618 B CN 110770618B CN 201880021188 A CN201880021188 A CN 201880021188A CN 110770618 B CN110770618 B CN 1107706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holding member
holding
optical
holding memb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2118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70618A (zh
Inventor
原裕贵
新海正博
菊川隆
佐佐木正美
福崎亮平
中原基博
宫哲雄
田地修司
有岛功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D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D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07440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8180046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20782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904213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DK Corp filed Critical TD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7706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706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706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706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26Optical coupling mea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26Opt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0Optical coupling means for use between fibre and thin-film devic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62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for mounting fibres to supporting carriers
    • G02B6/3632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for mounting fibres to supporting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cross-sectional shape of the 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for mounting fibres to supporting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cross-sectional shape of the 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the 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being groov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42Coupling light guides with opto-electronic elements
    • G02B6/4201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 G02B6/4219Mechanical fixtures for holding or positioning the elements relative to each other in the couplings; Alignment methods for the elements, e.g. measuring or observing methods especially used therefor
    • G02B6/4236Fixing or mounting methods of the aligned elements
    • G02B6/424Mounting of the optical light gu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616Holders, macro size fixtures for mechanically holding or positioning fibres, e.g. on an optical bench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42Coupling light guides with opto-electronic elements
    • G02B6/4201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 G02B6/4216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incorporating polarisation-maintaining fibr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光纤构件和光纤保持件。第一公开是一种包括两个保持构件(23、24)的光纤构件(2),所述两个保持构件(23、24)以在一端配置光纤(26)的端面(26A)、在另一端上光纤(26)的具有包覆层(26B)的弯曲部(26D)弯曲并延伸的方式保持光纤(26),保持构件(23、24)包括按压平面部(23C、24C),所述按压平面部(23C、24C)以在一端配置光纤的端面(26A)的方式夹持除去了包覆层(26B)的光纤(26)的端部(26C),按压平面部(23C、24C)的至少任意一方具有固定光纤的端部(26C)的位置的对齐槽(23F、24F),保持构件(23)在沿延伸方向(D1)与弯曲部(26D)相邻的位置具有曲面(23E),两个保持构件(23、24)的热膨胀系数相同。

Description

光纤构件
技术领域
第一公开涉及一种将光纤连接至光回路的光纤构件。
第二公开涉及一种保持光纤的光纤保持件。
背景技术
(第二公开的背景技术)
在光通信领域中,Si-P与以往相比更加小型、低成本、低耗电,期待在数据通信(Datacom)领域中发挥积极作用。这是因为通过使用Si能够实现光波导的小型化,还能够将光/电子电路层叠在同一基板上,因此能够进一步小型化。
硅波导与光纤的连接方法之一是表面耦合(光栅耦合)。表面耦合在波导面形成格子形状,通过光的干涉向上方引导光线,使光射入与波导面连接的光纤。或者使光从光纤射入波导。
作为表面耦合的优点,由于光斑直径为9μm左右,所以能够使用通常的光纤连接。
(第一公开的背景技术)
伴随光通信装置的小型化,采用使与光回路连接的光纤弯曲并在封装结构内布线的结构。因此,提出了一种技术,用于使与光回路连接的光纤不弯曲成产生偏振波保持特性劣化的曲率半径以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在光纤的弯曲部分的外侧配置支承面,利用粘接剂将支承面和光纤固定。
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用于使光回路基板与平行引导的光纤光耦合的光连接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2的光连接器为了能够作为光连接器流通,由保持构件覆盖弯曲面的周围。
专利文献1除了进行光纤定位的构件以外,还需要构成支承面的构件。此外,专利文献2除了进行光纤定位的构件以外,还需要覆盖弯曲面周围的构件。因此,专利文献1、2的问题是另外需要用于使光纤弯曲的部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第二公开的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6-071025号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公报WO2017-022026号
(第一公开的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6-71025号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公报实用新型注册第3205876号
(第二公开想要解决的课题)
作为表面耦合的缺点,由于光纤保持件成为在硅波导上突出的形状,所以如果考虑安装则优选为高度低。为了实现高度低和小型化,需要进行光纤的弯曲加工。作为该问题的解决方案,在专利文献1的方法中举例说明的课题,存在以该方法不能控制弯曲半径的课题。此外,专利文献2需要用于使保持光纤的部件转动的装置,光纤的R弯曲部分成为光纤保持件的外侧,因此存在大型化的课题。
因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能够以不使固定光纤的部件大型化的方式控制弯曲半径。
(第一公开想要解决的课题)
从光通信装置的小型化的观点出发,优选部件个数少。此外,部件个数的增加有可能导致光通信装置的性能劣化和故障。因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构件,能够以较少的部件个数使光纤弯曲并与光回路连接。
发明内容
(第一公开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第一公开的光纤构件包括两个保持构件,所述两个保持构件以在一端配置光纤的端面、在另一端上使所述光纤的具有包覆层的规定部分弯曲并延伸的方式保持所述光纤,所述两个保持构件包括按压平面部,所述按压平面部以在所述光纤构件的所述一端配置所述光纤的端面的方式夹持除去了包覆层的所述光纤的端部,所述两个保持构件所具备的所述按压平面部的至少任意一方具有固定所述光纤的所述端部的位置的对齐槽,所述两个保持构件中的位于所述光纤的延伸方向的第一保持构件在沿所述延伸方向与所述规定部分相邻的位置具有曲面,所述曲面以沿所述光纤的延伸方向的预先确定的曲率半径弯曲,所述两个保持构件还具有止动平面部,所述止动平面部是与所述按压平面部平行的平坦面,并且所述止动平面部与所述按压平面部具有与所述光纤的包覆层的厚度相当的高低差,所述光纤的包覆层的端部收容在所述两个保持构件的所述止动平面部之间。
(第二公开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第二公开的光纤保持件包括:第一保持构件,配置成在一端配置光纤的端部、所述光纤在另一端上延伸;以及第二保持构件,与所述第一保持构件一起夹持所述光纤,所述第一保持构件和所述第二保持构件在所述一端具有夹持所述光纤的裸线的光纤保持部,所述第一保持构件的所述另一端具有弯曲部,所述弯曲部以沿所述光纤的延伸方向的预先确定的曲率半径弯曲,在将所述光纤保持部和所述弯曲部连接的所述第一保持构件所具备的第一平面或夹持所述光纤并与所述第一平面对置的所述第二保持构件所具备的第二平面的至少任意一方设置有凹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光纤保持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保持构件,配置成在一端配置光纤的端部、所述光纤在另一端上延伸;以及第二保持构件,与所述第一保持构件一起夹持所述光纤,所述第一保持构件和所述第二保持构件在所述一端具有夹持所述光纤的裸线的光纤保持部,所述第一保持构件的所述另一端具有弯曲部,所述弯曲部以沿所述光纤的延伸方向的预先确定的曲率半径弯曲,在与所述弯曲部连接的且所述第一保持构件所具备的第一平面和夹持所述光纤并与所述第一平面对置的且所述第二保持构件所具备的第二平面的至少任意一方设置有凹部,在所述第一保持构件的所述另一端还具有固定所述光纤的间隔件,在所述弯曲部和所述间隔件之间固定所述光纤。
(第一公开的效果)
第一公开能够提供一种光纤构件,能够以较少的部件个数使光纤弯曲并与光回路连接。
(第二公开的效果)
按照第二公开,能够以不使固定光纤的部件大型化的方式控制弯曲半径。
附图说明
(第一公开的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1是第一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光纤构件的第一连接例。
图1-2是表示第一保持构件和第二保持构件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第二保持构件的一例的俯视图、侧视图和A-A’剖视图。
图1-4是表示第一保持构件的第一例的俯视图、侧视图和A-A’剖视图。
图1-5是表示第一保持构件的第二例的俯视图、侧视图和A-A’剖视图。
图1-6是表示第一保持构件的第三例的俯视图、侧视图和A-A’剖视图。
图1-7是第一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光纤构件的第二连接例。
图1-8是第一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光纤构件的连接例。
(第二公开的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2-1是第二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光纤保持件向光回路的连接例。
图2-2是表示第二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光纤保持件的第一方式例的侧视图和剖视图。
图2-3是表示第二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光纤保持件的第二方式例的侧视图和剖视图。
图2-4是表示第二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光纤保持件的第三方式例的侧视图和剖视图。
图2-5是按压面弯曲的第二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光纤保持件的方式例。
图2-6是第二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光纤保持件的第一方式例。
图2-7是第二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光纤保持件的第二方式例。
图2-8是第二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光纤保持件的第三方式例。
图2-9是第二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光纤保持件向光回路的连接例。
图2-10是表示第二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光纤保持件的第一方式例的侧视图和剖视图。
图2-11是表示第二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光纤保持件的第二方式例的侧视图和剖视图。
图2-12是第二公开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光纤保持件向光回路的第一连接例。
图2-13是第二公开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光纤保持件向光回路的第二连接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本公开并不限于如下所示的实施方式。这些实施例仅是举例说明,本公开能够以基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进行各种变更、改良的方式来实施。另外,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记载的第一公开和第二公开的各公开中,附图标记相同的结构要素在各公开中表示彼此相同的结构要素。
(第一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
图1-1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光纤构件向光回路的连接例。本实施方式的光纤构件2是将光纤26的端面26A连接至光回路3的构件。光回路3例如是包括光波导的平面光波回路(Planar Lightwave Circuit平面光波导;PLC)。光纤构件2包括光纤26和保持构件23、24。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置在光纤26的延伸方向D1的保持构件23作为第一保持构件发挥功能,保持构件24作为第二保持构件发挥功能。
光纤26在弯曲部26D弯曲并延伸。弯曲部26D配置在由光纤26的包覆层26B保护的规定部分。保持构件23配置在光纤26的延伸方向D1。例如,如图1-1所示,在光纤26的端面26A连接于光回路3的上表面3A的情况下,光纤26的延伸方向D1为沿光回路3的上表面3A的方向。在光纤26的端面26A连接于光回路的端面3B的情况下,光纤26的延伸方向D1为与光回路3的上表面3A大体垂直的方向。
配置在保持构件23的一端的端面23A与光回路3的上表面3A接合。接合优选使用紫外线固化树脂等光固化树脂。优选保持构件23的端面23A与保持构件24的端面24A配置在同一面上,保持构件24的端面24A接合于光回路3的上表面3A。由于与光回路3的上表面3A的接合面积变大,所以能够增强接合强度。保持构件24可以与光纤26和保持构件23一起进行端面研磨。
光纤26的端面26A上的光轴与保持构件23的端面23A所成的角度α优选不是90°,由此能够防止由端面26A上的反射产生的衰减。此外,角度α优选为与来自光回路3的光射入射出方向配合的角度。
从温度特性和长期可靠性的方面出发,保持构件24的热膨胀系数优选为与保持构件23的热膨胀系数相同。例如,保持构件23、24的热膨胀系数是2~300×10-7/℃中的任意值。此外,保持构件24的材质优选为与保持构件23相同的材质。例如,保持构件23、24均由硼硅酸盐玻璃构成。由此,通过使由环境温度产生的保持构件23、24的位移相等,能够防止由环境温度产生的粘接剂4的剥离。
优选使用光固化型粘接剂来粘接保持构件23、24。在这种情况下,粘接剂4是光固化树脂,保持构件23、24由硼硅酸盐玻璃或石英玻璃等透明玻璃构成。
此外,保持构件23、24和光回路3的热膨胀率优选为分别相同。例如,作为光回路3的基板通常使用硅和石英玻璃。因此,保持构件23、24的热膨胀系数优选为与设想的环境温度中的硅或石英玻璃的热膨胀系数相同。硅的热膨胀系数是30×10-7/℃左右,石英玻璃的热膨胀系数是5×10-7/℃左右。作为例如接近硅的热膨胀系数的材料可以列举的是热膨胀系数为32.5×10-7/℃的硼硅酸盐玻璃。作为石英玻璃可以列举的是热膨胀系数为5.1×10-7/℃的合成石英玻璃。
保持构件23在沿延伸方向D1与弯曲部26D相邻的位置具有曲面23E。曲面23E以沿光纤26的延伸方向D1的预先确定的曲率半径弯曲。预先确定的曲率半径是拉伸光纤26时能够防止光纤26过度弯曲而折断的曲率半径。例如,如果光纤26的容许弯曲半径为30mm,则曲面23E的规定弯曲半径为30mm以上。光纤26的弯曲部26D优选通过粘接剂4固定在曲面23E上。
保持构件23具有按压平面部23C,保持构件24具有按压平面部24C。按压平面部23C、24C夹持除去了包覆层26B的端部26C。由此,能够将光纤26的端面26A固定在保持构件23、24的端面23A、24A。
保持构件23在按压平面部23C和曲面23E之间具有止动平面部23D。保持构件24具有止动平面部24D。止动平面部23D、24D收容包覆层26B的端部。光纤26的端部26C中的从按压平面部23C、24C延伸的裸光纤收容在止动平面部23D、24D之间。由此,能够保护光纤26的端部26C的裸光纤。
图1-2、图1-3和图1-4表示保持构件23、24的一例。图1-2表示保持构件23、24的立体图,图1-3表示保持构件24的三视图,图1-4表示保持构件23的三视图。按压平面部24C设置有用于使光纤26对齐的对齐槽24F。按压平面部23C按压配置于对齐槽24F的光纤26。由此,按压平面部23C、24C将光纤26的端面26A固定在保持构件23、24敞开的一端中的预先确定的位置。
按压平面部23C和止动平面部23D是具有高低差23G的平行的平面。按压平面部24C和止动平面部24D是具有高低差24G的平行的平面。高低差23G、24G具有与包覆层26B的厚度相当的高度。由此,保持构件23、24能够以不弯曲的方式保持光纤26的从端面26A到弯曲部26D。如图1-1所示,止动平面部23D、24D之间填充有粘接剂4。此外,优选将曲面23E和弯曲部26D用粘接剂4固定。
止动平面部23D、24D的至少一方优选具有粘接剂积存部。例如,如图1-5所示,在止动平面部23D设置有槽部23H、23I。槽部23H配置在按压平面部23C和止动平面部23D之间。槽部23I配置在止动平面部23D和弯曲部26D之间。另外,粘接剂积存部的形状为任意形状。
保持构件23的形状能够通过对厚度T23的玻璃板进行研磨而形成。保持构件24的形状也与保持构件23同样能够通过对厚度T24的玻璃板进行研磨而形成。
如上所述,由于保持构件23具有曲面23E,所以即使以将光纤26弯曲的状态连接于光回路3时,也能够防止光纤26断线。此外,由于由两个保持构件23、24和光纤26构成,所以部件个数非常少。因此,光纤构件2容易安装于光回路3。因此,即使第一公开的光纤构件2以将光纤26弯曲的状态连接于光回路3时,也能够防止光纤26断线,并且能够容易安装于光回路3。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保持构件24具有对齐槽24F的例子,但是第一公开并不限于此。例如,如图1-6所示,可以在保持构件23的按压平面部23C形成固定光纤26的端部26C的对齐槽23F。在这种情况下,第二保持构件24上可以不形成对齐槽24F。
此外,本实施方式记载了光纤构件2保持多个光纤26,但是第一公开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在保持构件23或24上设置单独的对齐槽23F、24F,保持单独的光纤26。此外,配置在保持构件23内的光纤26并不限于一列,可以是两列以上。
如图1-7所示,保持构件24可以不具有止动平面部24D。在这种情况下,代替止动平面部24D,利用粘接剂4固定光纤26的包覆层26B。
(第一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
图1-8中表示了本实施方式的光纤构件向光回路的连接例。在本实施方式中,止动平面部24D的至少一部分与配置在保持构件23的曲面23E上的光纤26相比远离光回路3。更具体地说,将H324作为保持构件24距光回路3的上表面3A的高度,将H323作为保持构件23距光回路3的上表面3A的高度,将T26作为光纤26的厚度。在这种情况下,在本实施方式中,H324>(H323+T26)成立。
通过采用图1-8的结构,能够使第二保持构件24具备保护光纤26的功能。例如,能够保护光纤26不受来自上部的落下物或接触的影响。
(第二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
图2-1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光纤保持件的一例。本实施方式的光纤保持件包括夹持光纤26的两个保持构件23、24和间隔件21。保持构件23配置在光纤26的延伸的方向D1,作为第一保持构件发挥功能。保持构件24作为第二保持构件发挥功能。
在第二公开中,光纤26的端面26A以被作为保持构件23的一端的端面23A和作为保持构件24的一端的端面24A夹持的方式配置,光纤26在作为保持构件23的另一端的端面23B弯曲并延伸。例如,如图2-1所示,在光纤26的端面26A连接于光回路3的上表面3A的情况下,光纤26的方向D1为沿光回路3的上表面3A的方向。在此,方向D1作为一例可以例示为与上表面3A平行方向的方向,但是第二公开并不限于此,可以是除了与上表面3A垂直的方向以外的任意方向。此外,光回路3例如是包括光波导或光耦合器的光子光回路(以下称为光回路)。
保持构件23的端面23A接合于光回路3的上表面3A。接合优选使用紫外线固化树脂等光固化树脂。优选保持构件23的端面23A与作为保持构件24的一端的端面24A配置在同一面并接合于光回路3的上表面3A。由于与光回路3的上表面3A的接合面积变大,所以能够增强接合强度。保持构件24可以与光纤26和固定光纤26的保持构件23一起进行端面研磨。
光纤26的端面26A上的光轴与保持构件23的端面23A所成的角度α优选不是90°,由此能够防止由端面26A上的反射产生的衰减。此外,角度α优选为与来自光回路3的光射入射出方向配合的角度。
保持构件23、24是使用了V槽的保持构件,在保持构件23、24的至少任意一方形成有V槽。例如,可以如图2-2所示仅在保持构件23上形成V槽,可以如图2-3所示仅在保持构件24上形成V槽,也可以如图2-4所示在保持构件23、24的两方形成V槽。光纤26中被保持构件23、24的V槽夹持的部分是除去了包覆层26B的裸线26C。在保持构件23上形成有V槽时,可以仅在保持裸线26C的部分形成V槽,但是也可以在弯曲部23E形成V槽。
保持构件23、24夹持的光纤的根数可以是任意数量。例如,可以如图2-2(a)、图2-3(a)和图2-4(a)所示为一根,也可以如图2-2(b)、图2-3(b)和图2-4(b)所示为四根。保持构件23、24夹持的光纤的根数为多根时,第二公开的光纤保持件能够构成光纤阵列。
保持构件23具有弯曲部23E,该弯曲部23E以沿光纤26的方向D1的预先确定的曲率半径弯曲。预先确定的曲率半径是能够防止光纤26过度弯曲而折断的值,并且是能够向沿光回路3的上表面3A的方向引出的值。光纤26优选利用粘接剂固定于弯曲部23E。
间隔件21具有如下功能:以使光纤26沿弯曲部23E弯曲的方式将光纤26向弯曲部23E按压。由此,能够在将光纤26的端面26A固定于光回路3的状态下使光纤26向方向D1延伸。
间隔件21是柱状或筒状的结构件,柱状或筒状的断面形状是任意形状。例如,可以是如图2-1~图2-4所示的方形断面,也可以是圆形断面。与光纤26接触的按压面21D的至少一部分优选沿弯曲部23E配置,例如,如图2-5所示,优选按照弯曲部23E的曲率半径弯曲。
保持构件23、24和间隔件21的原材料是任意的,例如除了玻璃和树脂以外可以使用金属。在保持构件23、24和间隔件21是金属的情况下,能够使用热固化树脂在保持构件23和间隔件21之间固定光纤26。在保持构件23、24和间隔件21是相对于UV透明的玻璃或树脂的情况下,能够使用UV固化树脂在保持构件23和间隔件21之间固定光纤26。由此,通过使UV透射保持构件23、24和间隔件21,能够由UV固化树脂来进行固定,从而使制造简单化。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通过使用间隔件21将光纤26压靠在弯曲部23E上,能够以弯曲部23E的曲率半径来控制光纤的弯曲。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持构件23具有弯曲部23E,由此在保持构件23和保持构件24之间产生的空隙中设置间隔件21。因此,本实施方式能够不使固定光纤26的部件保持构件23、24和间隔件21大型化而控制光纤26的弯曲半径。
(第二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
图2-6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光纤保持件的一例。通过光纤26的弯曲应力的负荷,向光纤26离开保持构件23的方向推起间隔件21,间隔件21有可能剥离。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光纤保持件为了使间隔件21不被推起,通过平面21C和侧面24C将间隔件21和保持构件24固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光回路3的上表面3A到端面24E的高度H24优选高于从光回路3的上表面3A到光纤26的高度H26,以便能够由粘接剂结合间隔件21和保持构件24。此外,图2-6中表示了间隔件21的断面形状为楔形的例子,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间隔件21的断面形状为任意形状。
间隔件21和保持构件24的固定优选为牢固固定,保持构件24和间隔件21优选为面接触。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保持构件24抵接的平面21C设置在间隔件21上,保持构件24中的保持构件23侧的侧面24C为平坦面。由此,通过平面之间接合,能够使保持构件23、24与间隔件21的接触面积增加。由此,本实施方式能够防止由光纤26的弯曲的应力负荷产生的间隔件21的剥离。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7所示,间隔件21的按压面21D优选根据弯曲部23E的曲率半径而弯曲。
此外,如图2-8所示,间隔件21的面21E优选固定在保持构件24的端面24E上。由此,保持构件24与间隔件21的粘接面积增加,因此能够更有效地将光纤26向弯曲部23E按压。此外,制造时能够将保持构件23、24和间隔件21的位置固定简单化。此外,保持构件24和间隔件21可以一体形成。
此外,间隔件21优选具有足够的长度,以使光纤26向方向D1延伸。例如,如图2-7和图2-8所示,可以通过对将光纤26的端面26A作为基准的距离D21与距离D23进行比较来确定。其中,距离D21是从保持构件23中的光纤26的端面26A的位置到向方向D1的间隔件21的端部的在方向D1上的距离。距离D23是从保持构件23中的光纤26的端面26A的位置到向方向D1的保持构件23的端部的在方向D1上的距离。例如,间隔件21所具备的按压面21D与光纤26接触的长度比保持构件23所具备的弯曲部23E与光纤26接触的长度长。
此外,如图2-8所示,在将保持构件24的端面24E和间隔件21彼此平面接合的情况下,从光回路3的上表面3A到端面24E的高度H24与第二实施方式的记载无关,能够与从光回路3的上表面3A到光纤26的高度H26为同等程度,也可以比从光回路3的上表面3A到光纤26的高度H26低。
(第二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
图2-9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光纤保持件的一例。本实施方式的光纤保持件包括夹持光纤26的两个保持构件23、24。本实施方式的光纤保持件利用保持构件23、24将光纤26的端面26A连接于光回路3的上表面3A。保持构件23配置在光纤26的延伸的方向D1,作为第一保持构件发挥功能。保持构件24作为第二保持构件发挥功能。保持构件23的另一端23B具有弯曲部23E,该弯曲部23E以沿方向D1的预先确定的曲率半径弯曲。
光纤26和保持构件23、24通过粘接剂固定。该固定时,如果粘接剂流入弯曲部23E,则弯曲部23E的形状变化或粘接剂附着于在弯曲部23E弯曲的光纤26等,光纤26有可能发生断裂。因此,为了防止粘接剂流入弯曲部23E,保持构件24具有凹部31,用于固定光纤26的粘接剂流入该凹部31。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表示了凹部31仅设置在保持构件24上的例子,但是第二公开并不限于此,凹部31设置在保持构件23上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也可以设置在保持构件23、24的两方。
图2-10和图2-11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光纤保持件的详细结构的第一例和第二例。保持构件23具有作为第三平面发挥功能的平面23C,保持构件24具有用于保持光纤26的裸线26C的槽33。光纤26的裸线26C被平面23C和槽33夹持。将夹持光纤26的裸线26C的部分作为光纤保持部27。
在本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在保持构件24上具备槽33的例子,但是槽33也可以与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只要形成在保持构件23、24的至少任意一方即可。即,光纤保持部27的结构也可以采用第一实施方式所示的图2-2、图2-3和图2-4中的任意一种结构。
保持构件23具有作为第一平面发挥功能的平面23D,保持构件24具有作为第二平面发挥功能的平面24D。平面23D是与弯曲面23E连接的平面。平面24D是夹持光纤26且与平面23D对置的平面。由此,平面23D和平面24D配置在光纤保持部27的端面24E侧。
凹部31设置在平面23D或24D的至少任意一方。由此,防止粘接剂流入弯曲部23E。此外优选平面23D与平面23C平行,以使光纤26的裸线26C与光纤的包覆层26B的端部26E保持为直线状,此外,优选平面23D与平面24D平行。
凹部31可以采用能够使用于保持光纤26的粘接剂流入的任意形状。例如是图2-9和图2-10(c)所示的槽形状。凹部31的宽度W31是任意的,如图2-11(c)所示,可以构成为到达保持构件24的端面24E的高低差形状。
在第二公开中,光纤26在弯曲部23E弯曲。此时如果光纤26的裸线26C在弯曲部23E弯曲,则有时光纤26的裸线26C不能承受弯曲应力而断裂。因此,优选光纤26的包覆层26B的端部26E被平面23D和平面24D夹持,以使弯曲部23E中的弯曲应力不施加到光纤26的裸线26C。
光纤26的裸线26C的部分具有容易折断的倾向。因此,优选将光纤26的包覆层26B的端部26E利用粘接剂固定在平面23D和平面24D。因此,优选的是凹部31配置在比光纤26的包覆层26B的端部26E靠保持构件24的端面24E侧,即凹部31设置在配置有光纤的包覆层的部分。由此,光纤26的裸线26C的整体被粘接剂固定,而且光纤26的包覆层26B也被粘接剂固定,因此能够防止光纤26的裸线26C的断裂。
光纤保持部27夹持光纤26的裸线26C,平面23D、24D夹持光纤26的包覆层26B。因此,优选的是在光纤保持部27和平面23D之间设置有与光纤26的包覆层26B的厚度对应的高低差。例如,平面23C和平面23D平行,这些面的距离与光纤26的包覆层26B的厚度大体相等。由此,光纤保持部27能够不向光纤26的裸线26C施加弯曲应力而夹持光纤26的包覆层26B的端部26E。这种与光纤26的包覆层26B的厚度对应的高低差并不限于设置在保持构件23,也可以设置在保持构件24上,也可以设置在保持构件23、24的两方。
如上所述,由于本实施方式的光纤保持件具有弯曲部23E,所以能够以不使固定光纤26的部件大型化的方式控制弯曲半径。此外,由于本实施方式的光纤保持件具有凹部31,所以能够防止粘接剂流入弯曲部23E。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光纤保持件由光纤保持部27夹持光纤26的裸线26C,并且光纤26的包覆层26B的端部26E配置到光纤保持部27的附近,因此能够防止对光纤26的裸线26C的弯曲应力。
(第二公开的第四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光纤保持件在第三实施方式说明的光纤保持件的基础上还具有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说明的间隔件21。图2-12表示图2-10所示的光纤保持件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应用例,图2-13表示图2-11所示的光纤保持件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应用例。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平面23D和平面24D夹持光纤26的包覆层26B的端部26E,在平面24D上设置有凹部31。
保持构件23、24和间隔件21夹持光纤26并由粘接剂固定。由于第二公开具有凹部31,所以能够防止光纤保持部27的粘接剂流入弯曲部23E,由此能够在将光纤26配置在适当位置的状态下进行间隔件21的粘接。
在凹部31为图2-11所示的高低差形状的情况下,从图2-13所示的凹部31的端面24A侧的端部到端面24E的尺寸H31可以与间隔件21的凸部的尺寸H21相同,但是也能够采用比H21大的尺寸的方式。由此,能够在凹部31的端面24A侧的端部和间隔件21之间设置用于使粘接剂流入的空隙。
工业实用性
本公开能够应用于信息通信产业。
附图标记说明
(第一公开的附图标记说明)
2:光纤构件
23、24:保持构件
23A、24A:端面
23C、24C:按压平面部
23D、24D:止动平面部
23E:曲面
23F、24F:对齐槽
23G、24G:高低差
23H、23I:槽部
26:光纤
26A:端面
26B:包覆层
26C:端部
26D:弯曲部
3:光回路
3A:上表面
3B:端面
4:粘接剂
(第二公开的附图标记说明)
21:间隔件
23、24:保持构件
26:光纤
3:光回路
27:光纤保持部
31:凹部
33:槽

Claims (4)

1.一种光纤构件,所述光纤构件包括两个保持构件,所述两个保持构件以在一端配置光纤的端面、在另一端上使所述光纤的具有包覆层的规定部分弯曲并延伸的方式保持所述光纤,
所述光纤构件的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保持构件包括按压平面部,所述按压平面部以在所述光纤构件的所述一端配置所述光纤的端面的方式夹持除去了包覆层的所述光纤的端部,
所述两个保持构件所具备的所述按压平面部的至少任意一方具有固定所述光纤的所述端部的位置的对齐槽,
所述两个保持构件中的位于所述光纤的延伸方向的第一保持构件在沿所述延伸方向与所述规定部分相邻的位置具有曲面,所述曲面以沿所述光纤的延伸方向的预先确定的曲率半径弯曲,
所述两个保持构件还具有止动平面部,所述止动平面部是与所述按压平面部平行的平坦面,并且所述止动平面部与所述按压平面部具有与所述光纤的包覆层的厚度相当的高低差,
所述光纤的包覆层的端部收容在所述两个保持构件的所述止动平面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纤的端面配置在所述两个保持构件的所述按压平面部的一端,
所述两个保持构件的所述按压平面部的所述一端与光回路接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保持构件中的与第一保持构件不同的第二保持构件所具备的所述止动平面部的至少一部分与配置在所述第一保持构件的所述曲面上的所述光纤相比配置成远离所述光回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纤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保持构件是相同材料或热膨胀系数相同。
CN201880021188.4A 2017-04-04 2018-02-20 光纤构件 Active CN1107706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74403A JP2018180046A (ja) 2017-04-04 2017-04-04 光ファイバ部材
JP2017-074403 2017-04-04
JP2017-207820 2017-10-27
JP2017207820A JP6904213B2 (ja) 2017-10-27 2017-10-27 光ファイバ保持具
PCT/JP2018/005969 WO2018186037A1 (ja) 2017-04-04 2018-02-20 光ファイバ部材及び光ファイバ保持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70618A CN110770618A (zh) 2020-02-07
CN110770618B true CN110770618B (zh) 2021-02-09

Family

ID=637133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21188.4A Active CN110770618B (zh) 2017-04-04 2018-02-20 光纤构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921522B2 (zh)
CN (1) CN110770618B (zh)
TW (1) TWI664459B (zh)
WO (1) WO2018186037A1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01649A (ja) * 1995-01-26 1996-08-09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光導波路と光ファイバとの接続構造および接続方法
CN1198536A (zh) * 1997-01-17 1998-11-11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光导件夹持结构
CN2522893Y (zh) * 2001-11-12 2002-11-27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光纤固定装置
CN1492248A (zh) * 2002-09-20 2004-04-28 ס�ѽ�����ɽ��ʽ���� 光纤阵列及其制造方法
CN102047163A (zh) * 2008-05-30 2011-05-04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光子带隙光纤的光纤组件
JP2013104884A (ja) * 2011-11-10 2013-05-30 Yazaki Corp 光路変換部材及び光モジュール
CN104570240A (zh) * 2015-01-04 2015-04-29 武汉耀晟互连科技有限公司 并行光纤阵列与光电子芯片耦合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78123A (en) * 1996-03-12 1998-07-07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Alignment assembly for multifiber or single fiber optical cable connector
JPH09171121A (ja) * 1997-01-27 1997-06-30 Ngk Insulators Ltd 光ファイバアレイ
US6882790B2 (en) 2002-09-25 2005-04-19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ptical fiber array and substrate for the optical fiber array
JP2004117617A (ja) * 2002-09-25 2004-04-15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光ファイバアレイ及び光ファイバアレイ用基板
KR100846515B1 (ko) * 2007-03-19 2008-07-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테이퍼진 c-형 개구를 갖는 90도 굽어진 금속 도파로,상기 도파로의 제조 방법, 상기 도파로를 이용한 광전송모듈 및 상기 도파로를 채용한 열보조 자기기록 헤드
US9348090B2 (en) 2012-02-27 2016-05-24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ptical coupling elemen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WM456498U (zh) * 2013-03-08 2013-07-01 All Best Prec Technology Co Ltd 耦合裝置
JP6311558B2 (ja) 2014-09-29 2018-04-18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光処理装置、光学装置
WO2017022026A1 (ja) 2015-07-31 2017-02-09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光接続部品の製造方法
US10012804B2 (en) * 2016-05-27 2018-07-03 Alliance Fiber Optic Products, Inc. Bend inducing fiber array unit
JP3205876U (ja) 2016-06-07 2016-08-18 株式会社精工技研 光路変換光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01649A (ja) * 1995-01-26 1996-08-09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光導波路と光ファイバとの接続構造および接続方法
CN1198536A (zh) * 1997-01-17 1998-11-11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光导件夹持结构
CN2522893Y (zh) * 2001-11-12 2002-11-27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光纤固定装置
CN1492248A (zh) * 2002-09-20 2004-04-28 ס�ѽ�����ɽ��ʽ���� 光纤阵列及其制造方法
CN102047163A (zh) * 2008-05-30 2011-05-04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光子带隙光纤的光纤组件
JP2013104884A (ja) * 2011-11-10 2013-05-30 Yazaki Corp 光路変換部材及び光モジュール
CN104570240A (zh) * 2015-01-04 2015-04-29 武汉耀晟互连科技有限公司 并行光纤阵列与光电子芯片耦合组件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光纤传感器多点测量润滑油膜厚度方法》;张平;《振动、测试与诊断》;20111031;第31卷(第5期);第618-621、666页 *
Fiber dimensions, lignin and cellulose content of various plant materials and their suitability for paper production;C. Ververis;《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20040531;第19卷(第3期);第245-254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64459B (zh) 2019-07-01
US20200049888A1 (en) 2020-02-13
US10921522B2 (en) 2021-02-16
TW201842370A (zh) 2018-12-01
WO2018186037A1 (ja) 2018-10-11
CN110770618A (zh) 2020-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82128B2 (ja) 導波路アクセス不可能スペースを有する光フェルール
US7447400B2 (en) Optical waveguide substrat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US20120121218A1 (en) Photonics chip and optical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JP3821971B2 (ja) 光ファイバーアレイ
US7555176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n optical splitter, and optical splitter
JP2001033664A (ja) 光ファイバブロック
CN110770618B (zh) 光纤构件
JP6904213B2 (ja) 光ファイバ保持具
US11237340B2 (en) Optical connectors and optical ferrules
WO2020091015A1 (ja) 光学接続部品
JP5498175B2 (ja) 光結合装置
WO2018168354A1 (ja) 光ファイバ部品
JP4698487B2 (ja) 光ファイバアレイ
US7043107B2 (en) Flexible optical connecting part
CN112352173B (zh) 光路弯曲连接器、光路弯曲连接器组件
JP6977397B2 (ja) 光ファイバ保持具
JP7348550B2 (ja) 光回路モジュール
JP2018180046A (ja) 光ファイバ部材
JP4498978B2 (ja) 平面光回路アセンブリ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030552A (ja) 光導波路結合体を収容したパッケージ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562185B2 (ja) 光導波路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5087636A (ja) 光信号接続部材
JP2020079862A (ja) 光コネクタ部、光接続構造体、及び、光接続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JP3921114B2 (ja) ファイバ整列型光部品
JP4015680B2 (ja) 光素子モジュー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