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57494A - 连接部、机械手及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连接部、机械手及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57494A
CN110757494A CN201910967510.9A CN201910967510A CN110757494A CN 110757494 A CN110757494 A CN 110757494A CN 201910967510 A CN201910967510 A CN 201910967510A CN 110757494 A CN110757494 A CN 1107574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ortion
plate
fixture block
block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6751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57494B (zh
Inventor
徐文福
张恒
袁晗
梁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raduate School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raduate School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raduate School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raduate School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1096751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5749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574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574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574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574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15/00Gripping heads and other end effectors
    • B25J15/08Gripping heads and other end effectors having finger members
    • B25J15/10Gripping heads and other end effectors having finger members with three or more finger mem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obo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连接部、机械手及机器人。本发明公开的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部和与第一连接部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包含有卡块,卡块上设有卡块接口,第二连接部上设有转动块,转动块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于第二连接部,转动块的自由端能够与卡块接口相连接。这种结构使得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能够完成快速拆装。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机械手,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机器人。

Description

连接部、机械手及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部、机械手及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机械手臂也走入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市面上大多数的机器人机械手的结构较为复杂,需要较多的时间,这种问题限制了机器人行业的发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部、机械手及机器人,使得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能够完成快速拆装。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了一种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可拆卸的连接,第一连接部包含有卡块,卡块上设有卡块接口,第二连接部上设有转动块,转动块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于第二连接部,转动块的自由端能够与卡块接口相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第一连接部包含有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第一卡块上包含有第一卡块接口,第二卡块上包含有第二卡块接口,第一卡块接口和第二卡块接口相对设置,第二连接部上设有第一转动块和第二转动块,第一转动块能够与第一卡块接口相连接,第二转动块能够与第二卡块接口相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第一连接部上临近第二连接部的一侧还设有抵持块,抵持块与第二连接部上的转动块与第一连接部的连接处相抵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第一连接部上包含导向块,第二连接部上包含有连接槽,导向块能够插入连接槽中。
还提供了一种机械手,包括工作部、连接座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远离第二连接部的一端与工作部相连接,第二连接部远离第一连接部的一端与连接座相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工作部包含有驱动装置、丝杆螺母和夹爪,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丝杆螺母装置的丝杆相连接,夹爪与丝杆螺母装置的螺母相连接,连接座用于与外部设备相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有壳体和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可转动与壳体相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可转动的与夹爪相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中间板,中间板一端与壳体相连接,另一端可转动的连接有夹爪,中间板远离夹爪的一侧设有触点,壳体上设有行程开关,触点能够与行程开关接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夹爪包括第一板、第二板和第三板,第二板的一端与第一板相连接,第二板的另一端与第三板相连,第二板垂直第一板设置,第三板远离第一板的一侧设有防滑结构。
还提供了一种机器人,包含有机器人主体和机械手,第二连接部远离第一连接部的一端与机器人主体相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当第二连接部上的转动块旋转入第一连接部上的卡块接口中时,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完成连接,当转动块从卡块接口中转出时,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离,这种结构使得连接部的拆装较为方便和快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部分零件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部分零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部分零件结构示意图;
图5图1另一个角度结构示意图(省略部分壳体)。
附图标记:工作部100、夹爪110、第一板111、第二板112、第三板113、防滑结构114、中间板120、丝杆螺母装置130、连接杆140、触点150、壳体200、连接部300、第一连接部310、第一卡块311、第一卡块接口3111、第二卡块312、第二卡块接口3121、抵持块313、公端航空插头314、导向块315、第二连接部320、第一转动块322、第二转动块323、母端航空插头324、插口325、连接座400、驱动装置500和行程开关60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此外,本发明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发明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
此外,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组合。
连接部第一实施例:
参照图1、图2和图3,本连接部的一个实施例,连接部300包含有第一连接部310和第二连接部320,第一连接部310与第二连接部320可拆卸的相互连接,第一连接部310远离第二连接部320的一侧与壳体200相连接,第二连接部320远离第一连接部310的一侧与连接座400相连接,通过连接部300使得工作部100和连接座400之间可以相互拆卸的连接,这使得能够在连接座400上更换不同的工作部100,从而达到在一个连接座400上连接不同工作部100的目标。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连接部310临近第二连接部320的一侧上包含有第一卡块311和第二卡块312,第一卡块311上包含有第一卡块接口3111,第二卡块312上设有第二卡块接口3121;第二连接部320上临近第一连接部310的一侧包含有第一转动块322和第二转动块323,第一转动块322和第二转动块323分别可转动的连接于第二连接部320上,当第一连接部310和第二连接部320连接时,第一卡块311相对第二连接部320转动,使得第一转动块322的自由端卡入第一卡块接口3111内,同时,第二转动块323相对第二连接部320转动,使得第二转动块323的自由端卡入第二卡块接口3121内,完成第一连接部310和第二连接部320的连接。当需要将第一连接部310和第二连接部320分开时,使得第一转动块322和第二转动块323转动,使得第一转动块322的自由端离开第一卡块接口3111,第二转动块323的自由端离开第二卡块接口3121,从而完成第一连接部310和第二连接部320的分离,从而完成连接座400与工作部100的分离。
通过上述结构使得第一连接部310和第二连接部320能够较为容易和快速的分离,从而使得工作部100和连接座400之间能够较为容易的相互分离。
连接部第二实施例:
第二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增加的技术特征为:第一卡块接口3111和第二卡块接口3121相对设置,使得当第一连接部310和第二连接部320连接时形成较为稳定的结构,缓解第一连接部310和第二连接部320之间相对移动的问题。
连接部第三实施例:
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省略第二卡块312和第二转动块323,使得第一连接部310和第二连接部320只通过第一卡块311和第一转动块322相连接。
连接部第四实施例:
第四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的基础上增加以下技术特征:第二连接部320上包含有插口325,插口325的数量和位于第一连接部310上的卡块数量相等,参照图2和图3,第一连接部310上设有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在第二连接部320上设有与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位置相对的插口325,当第一连接部310与第二连接部320连接时,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分别插入不同的插口325中,此时,位于第一卡块311上的第一卡块接口3111正好位于第一转动块322自由端能够转动到的位置,且位于第二卡块上的第二卡块接口正好位于第二转动块自由端能够转动到的位置,通过第一转动块322和第二转动块323的转动,从而使得第一连接部310和第二连接部320完成连接。
通过上述结构使得第一连接部310和第二连接部320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紧密,结构更加稳定。
连接部第五实施例:
第五实施例在上述四个实施例的基础上增加的特征为:第一部上还包括有抵持块313,当第一连接部310和第二连接部320连接时,第一连接部310的抵持块313抵持于转动块与第二连接部320的连接位置,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连接部310上包含有两个抵持块313,当第一连接部310和第二连接部320连接时,一个抵持块313抵持在第一转动块322与第二连接部320的连接位置,使得第一转动块322相对第二转动部静止,从而使得对第一转动块322能够较为牢固的卡在第一卡块接口3111中,同理,当第一连接部310和第二连接部320连接时,第二个抵持块313抵持在第二转动块323与第二连接部320的连接位置。
连接部第六实施例:
第六实施例在上述五个实施例的基础上增加的技术特征为: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连接部310上临近第二连接部320的一侧上包含有导向块315,第二连接部320上设有导向槽,导向块315能够卡入导向槽中,导向块315为第一连接部310和第二连接部320的连接起到导向作用。
连接部第七实施例:
第七实施例在上述六个实施例的基础上增加的技术特征为:第一连接部310还包括有公端航空插口325,第二连接部320上还包括母端航空插口325,当第一连接部310和第二连接部320连接时,公端航空插口325和母端航空插口325相互连接。
机械手第一实施例:
机械手包括工作部100、壳体200、连接部300和连接座400,工作部100用于对物品进行夹取,工作部100位于壳体200上,连接部300的一端与壳体200相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座400相连接,连接座400上相对工作部100的另一侧用于与外部设备相连接。
本实施例在连接部的实施例的基础上增加的技术特征为:壳体200中包含有驱动装置500,驱动装置500的输出端与丝杆螺母装置130中的丝杆相连接,丝杆螺母装置130中的螺母与中间板120相连接,使得驱动装置500能够带动位于中间板120上的工作部100在如图5所示的上下方向进行移动。
机械手第二实施例:
机械手第二实施例在机械手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增加的技术特征为,工作部100包含有数个夹爪110,每个夹爪110都对应两个连接杆140,夹爪110的一端与中间板120可转动的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杆140可转动的连接,连接杆140相对夹爪110的另一端可转动的连接于壳体200上,使得当驱动装置500驱动中间板120上下移动的过程中,通过连接杆140的作用,使得夹爪110能够向外伸展或向内收缩。如图3所示,当驱动装置500驱动中间板120向上移动时,三个夹爪110都相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此时可以使得夹爪110与待夹取物品接触,当驱动装置500驱动中间板120向下移动时,三个夹爪110相互靠近,使得夹爪110能够将待夹取物品夹取住。
机械手第三实施例:
机械手第三实施例在机械手第二实施例的基础上增加的技术特征为:夹爪110包含有第一板111、第二板112和第三板113,第一板111的一端与第三板113的一端接触,形成夹爪110的框架,第二板112的第一端与第一板111的侧面相连接,第二板112的另一端与第三板113的侧面相连接,且每个第二板112都与第一板111垂直设置,形成较为稳定的结构。
第三板113相对第一板111的另一侧上设有防滑结构114,通过第三板113设有防滑结构114的一侧与待夹取物品接触,防止夹爪110与待夹取物品之间的相互滑动。
机械手第四实施例:
机械手第四实施例在机械手第三实施例的基础上增加的技术特征为:中间板120临近连接座400的一侧设有触点150,壳体200上还连接有行程开关600,当驱动装置500驱动中间板120向下移动的过程中,触点150会接触位于触点150下方的行程开关600,这使得当中间板120移动到最下方的位置时(触点150与形成开关接触),中间板120停止向下移动,从而防止中间板120的过度下移,造成机械手的损坏。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机器人,机器人包含机器人主体和上述公开的机械手,第二连接部320远离第一连接部310的一端与机器人主体相连接,从而使得机械手与机器人主体相连接。
以上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进行的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连接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包含有卡块,所述卡块上设有卡块接口,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转动块的自由端能够与所述卡块接口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含有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所述第一卡块上包含有第一卡块接口,所述第二卡块上包含有第二卡块接口,所述第一卡块接口和所述第二卡块接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第一转动块和第二转动块,所述第一转动块能够与所述第一卡块接口相连接,所述第二转动块能够与所述第二卡块接口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上临近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侧还设有抵持块,所述抵持块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上的所述转动块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连接处相抵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上包含导向块,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包含有连接槽,所述导向块能够插入所述连接槽中。
5.一种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部、连接座和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工作部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座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械手,所述工作部包含有驱动装置、丝杆螺母和夹爪,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丝杆螺母装置的丝杆相连接,所述夹爪与所述丝杆螺母装置的螺母相连接,所述连接座用于与外部设备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壳体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可转动与所述壳体相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可转动的与所述夹爪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间板,所述中间板一端与所述中间板相连接,另一端可转动的连接有夹爪,所述中间板远离所述夹爪的一侧设有触点,所述壳体上设有行程开关,所述触点能够与所述行程开关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包括第一板、第二板和第三板,所述第二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板相连接,所述第二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板相连,所述第二板垂直所述第一板设置,所述第三板远离所述第一板的一侧设有防滑结构。
10.一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含有机器人主体和如权利要求5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机械手,所述第二连接部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机器人主体相连接。
CN201910967510.9A 2019-10-12 2019-10-12 连接部、机械手及机器人 Active CN1107574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67510.9A CN110757494B (zh) 2019-10-12 2019-10-12 连接部、机械手及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67510.9A CN110757494B (zh) 2019-10-12 2019-10-12 连接部、机械手及机器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57494A true CN110757494A (zh) 2020-02-07
CN110757494B CN110757494B (zh) 2021-04-30

Family

ID=69331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67510.9A Active CN110757494B (zh) 2019-10-12 2019-10-12 连接部、机械手及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5749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72361A (zh) * 2022-07-06 2022-09-20 河南鑫之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式回转夹持机械臂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00888A (ja) * 1988-10-06 1990-04-12 Natl Space Dev Agency Japan<Nasda> 結合装置
CN2547937Y (zh) * 2002-05-31 2003-04-30 李向明 一种方便铰接扣
CN104314929A (zh) * 2014-08-28 2015-01-28 杨健勃 一种旋转连接单元及模块化机器人单体
CN105299002A (zh) * 2015-10-12 2016-02-03 北京可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连接装置
CN105443516A (zh) * 2015-12-18 2016-03-30 太仓井林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松旋盖组件
CN207344614U (zh) * 2017-10-26 2018-05-11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塑料件抓取用的负压式机械手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00888A (ja) * 1988-10-06 1990-04-12 Natl Space Dev Agency Japan<Nasda> 結合装置
CN2547937Y (zh) * 2002-05-31 2003-04-30 李向明 一种方便铰接扣
CN104314929A (zh) * 2014-08-28 2015-01-28 杨健勃 一种旋转连接单元及模块化机器人单体
CN105299002A (zh) * 2015-10-12 2016-02-03 北京可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连接装置
CN105443516A (zh) * 2015-12-18 2016-03-30 太仓井林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松旋盖组件
CN207344614U (zh) * 2017-10-26 2018-05-11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塑料件抓取用的负压式机械手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72361A (zh) * 2022-07-06 2022-09-20 河南鑫之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式回转夹持机械臂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57494B (zh) 2021-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44788B (zh) 六方压接机构
CN110757494B (zh) 连接部、机械手及机器人
CN116277075B (zh) 一种自动上料机械臂
CN104108086A (zh) 螺钉夹持装置及螺钉工具
CN110802630A (zh) 一种工业自动化机械手
CN115056252A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多功能抓取装置
CN111170005B (zh) 上下料装置
CN110883741A (zh) 一种led灯生产用工作台
CN110026975A (zh) 一种工业自动化装配线用万向机械手
CN116073215A (zh) 一种汽车线束的智能加工工艺
CN214394198U (zh) 一种侧轮毂生产加工用的机械手
CN214559896U (zh) 一种数控抛光机械手
CN114589476A (zh) 一种用于汽车离合器壳体拆解的工装
CN211940986U (zh) 机械臂末端夹具快拆组件、机械臂末端夹具及机械臂
CN211053540U (zh) 可调整夹具
CN209850423U (zh) 扳手定位夹具
CN207432088U (zh) 一种螺钉夹持装置及螺钉工具
CN215395289U (zh) 铁制品加工下料机械手
CN215968836U (zh) 一种机械手夹具
CN216634074U (zh) 线路板组件用机械手治具
CN108695675A (zh) 一种用于汽车连接器端子的插接设备
CN212485617U (zh) 一种微型开槽线簧
CN213152499U (zh) 一种fpc弯折压痕装置
CN219998676U (zh) 一种产品通用型可调节加工模具
CN217097823U (zh) 一种工业夹持机器人的锁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