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54205B - 谷杆搬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谷杆搬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54205B
CN110754205B CN201910152973.XA CN201910152973A CN110754205B CN 110754205 B CN110754205 B CN 110754205B CN 201910152973 A CN201910152973 A CN 201910152973A CN 110754205 B CN110754205 B CN 1107542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in
conveying
housing
rotating body
rot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5297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54205A (zh
Inventor
喜安一春
大原一志
南智弘
中井正司
北川智志
古川博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seki an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seki a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814027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614519B1/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822501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753451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Iseki a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Iseki and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7542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542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542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542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41/00Combines, i.e. harvesters or mowers combined with threshing devices
    • A01D41/02Self-propelled combi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41/00Combines, i.e. harvesters or mowers combined with threshing devices
    • A01D41/12Details of combi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57/00Delivering mechanisms for harvesters or mowers
    • A01D57/20Delivering mechanisms for harvesters or mowers with conveyor belt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Harvester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紧凑地构成上下、前后移动机构的谷杆搬送装置。本发明的课题通过如下结构来解决,具备:外壳,其具有沿着谷杆的搬送方向的搬送面;旋转体,其配置在外壳的内部;支撑臂,其配置在外壳的内部,能够旋转地支撑旋转体;转动臂,其配置在外壳的外部;能够绕与搬送面平行且与谷杆的搬送方向交叉的轴心可旋转地支撑转动臂的支撑部;以及贯通外壳并连结支撑臂和转动臂的多个连结部件,在谷杆的搬送方向上,多个连结部件的至少一部分与旋转体的旋转轴心并列地配置。

Description

谷杆搬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收获的谷杆搬送至脱粒装置的谷杆搬送装置。
背景技术
在以往的谷杆搬送装置中,已知有使配置在谷杆搬送装置的前侧的旋转体按照被搬送的谷杆量而向上下方向摆动的技术。(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10164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在谷杆搬送装置的内部配备旋转体,为了配备使该旋转体的轴心位置上下移动的机构和前后移动的机构,并为了确保旋转体的支撑刚性,这些机构导致谷杆搬送装置的大型化。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紧凑地构成谷杆搬送装置的上下、前后移动机构的谷杆搬送装置。
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如下所述。
方案1的发明为一种谷杆搬送装置,从收割前处理装置3向脱粒装置4搬送谷杆,具备:外壳10,其具有沿着谷杆的搬送方向的搬送面10D;旋转体12,其配置在所述外壳10的内部;支撑臂20A、20B,其配置在所述外壳10的内部,能够旋转地支撑所述旋转体12;转动臂21A、21B,其配置在所述外壳10的外部;能够绕与所述搬送面10D平行且与谷杆的搬送方向交叉的轴心旋转地支撑所述转动臂21A、21B的支撑部26A、26B;以及贯通所述外壳10并连结所述支撑臂20A、20B和所述转动臂21A、21B的多个连结部件22A、22B,在所述谷杆的搬送方向上,所述多个连结部件22A、22B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旋转体12的旋转轴心并列地配置。
方案2的发明在方案1的基础上,在所述转动臂21A、21B与所述支撑部26A、26B之间,具备改变所述旋转体12在谷杆搬送方向上的位置的改变部25A、25B,所述改变部25A、25B和所述连结部件22A、22B在谷杆的搬送方向上交叠。
方案3的发明在方案1或方案2的基础上,在所述转动臂21A、21B与所述支撑部26A、26B之间,具备改变所述旋转体12在谷杆搬送方向上的位置的改变部25A、25B,所述改变部25A、25B配置在所述连结部件22A、22B的上方。
方案4的发明在方案1至方案3中任一项的基础上,具备配置在所述外壳10的外部并向使所述旋转体12靠近所述搬送面10D的方向加力的加力单元33A、33B,所述加力单元33A、33B配置在所述连结部件22A、22B的上方。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效果
根据方案1记载的发明,在谷杆的搬送方向上,多个连结部件22A、22B的至少一部分与旋转体12的旋转轴心并列地配置,所以能够在旋转体12从谷杆承受搬送方向的力时由多个连结部件35接受,能够提高旋转体12的支撑刚性。而且,能够缩小与搬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连结部件35的占有空间,能够使谷杆搬送装置小型化。
根据方案2记载的发明,改变部25A、25B与连结部件22A、22B在谷杆的搬送方向交叠,所以能够将旋转臂21A、21B和连结部件22A、22B在谷杆的搬送方向上紧凑地配置。
根据方案3记载的发明,改变部25A、25B配置在连结部件22A、22B的上方,所以能够防止旋转臂21A、21B与生长于农田的未收割谷杆干涉。
根据方案4记载的发明,加力单元33A、33B配置在连结部件22A、22B的上方,所以能够防止加力单元33A、33B与生长于农田的未收割谷杆干涉。
附图说明
图1是将联合收割机沿纵向剖开的左视图。
图2是间隔调整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间隔调整装置的平面图。
图4是间隔调整装置的左视图。
图5是省略送料室的左壁的间隔调整装置的左视图。
图6是扒搂装置的扒搂轮的主视图。
图7(a)是装配于扒搂装置的扒搂轮叉的左视图。
图7(b)是装配于扒搂装置的扒搂轮叉变形时的左视图。
图8(a)是运禾螺旋装置的旋转体的主视图。
图8(b)是运禾螺旋装置的旋转体的左视图。
图中:3—收割前处理装置,4—脱粒装置,10—框体(外壳),10D—搬送面,12—旋转体,20A—支撑臂,20B—支撑臂,21A—转动臂,21B—转动臂,22A—连结销(连结部件),22B—连结销(连结部件),25A—位置调整单元(改变部),25B—位置调整单元(改变部),33A—弹簧(加力单元),33B—弹簧(加力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就通用联合收割机而言,在机体框架1的下侧设置有由在土壤面行驶的左右一对履带构成的行驶装置2,在机体框架1的前侧设置有收获农田的谷杆的收割前处理装置3,在收割前处理装置3的后方左侧设置有对收获来的谷杆进行脱粒、筛选处理的脱粒装置4,在收割前处理装置3的后方右侧设置有供操纵者搭乘的操纵部5。
在操纵部5的下部设置有引擎E,在操纵部5的后侧设置有贮存脱粒、筛选处理后的谷粒的谷粒箱6,在谷粒箱6的后侧,设置有将谷粒向外部排出的排出筒7。排出筒7由与谷粒箱6的下部连通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竖排出筒和与竖排出筒的上部连通并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横排出筒形成。
收割前处理装置3包括:一边使农田的谷杆立起一边进行扒搂并向后方搬送的扒搂装置3A;切断被搬送至后方的谷杆的株根的割刀装置3B;使被搬送至后方的谷杆向左侧聚集的运禾螺旋装置3C;以及将被聚集的谷杆向脱粒装置4搬送的送料室3D。
<送料室>
送料室3D在纵向截面形成为大致四角形的筒状的框体(也称为“外壳”)10的内侧形成有输送器18,该输送器18包括:被设置在框体10的前部的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支轴11旋转自如地支撑的旋转体(也称为“导向部件”)12;固定于设置在框体10的后部的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旋转轴13的旋转体14;以及卷绕于设置在旋转体12的左右一对链轮和设置在旋转体14的左右一对链轮的左右一对链15。此外,引擎E的输出旋转传动至旋转轴13。
在左右一对链15上沿前后方向空开预定的间隔地架设有将谷杆向后方搬送的板条(也称为“搬送部件”)16。
框体10的下壁的上表面(内侧面)成为搬送谷杆的搬送面10D。搬送面10D在框体10的宽度方向(机体的左右方向)上具有预定的宽度,并且沿前后方向(谷杆的搬送方向)形成得比宽方向上的尺寸大,并呈大致平面状。而且,在该搬送面10D的上方,板条16向后方移动,从而搬送谷杆。
在旋转体12、旋转体14的附近,板条16以不会从搬送面10D向上方离开太远的方式被旋转体12或旋转体14引导,因此旋转体12、旋转体14是对链15进行环绕引导的部件,并且,还是限制板条16的位置的导向部件。
如图2~5所示,支轴11的左部固定于由相邻接地设置于框体10的左壁(也称为“侧壁”)10A的右侧即设置在框体10的内周部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扁钢构成的支撑臂20A的前部,支轴11的右部固定于由相邻接地设置于框体10的右壁(也称为“侧壁”)10B的左侧即设置在框体10的内周部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扁钢构成的支撑臂20B的前部。
旋转轴13的左部旋转自如地支撑于框体10的左壁10A,旋转轴13的右部旋转自如地支撑于框体10的右壁10B。
支撑臂20A经由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圆钢构成连结销(也称为“连结部件”)22A而连结于由相邻接地设置于框体10的左壁10A的左侧即设置在框体10的外周部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角钢构成的转动臂21A的后部。另外,在框体10的左壁10A,形成有供连结销22A插通的开口部。此外,开口部的直径形成得比连结销22A的直径大。
同样地,支撑臂20B经由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圆钢构成连结销(也称为“连结部件”)22B而连结于由相邻地设置于框体10的右壁10B的右侧即设置于框体10的外周部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角钢构成的转动臂21B的后部。另外,在框体10的右壁10B形成有供连结销22B插通的开口部。此外,开口部的直径形成得比连结销22B的直径大。
由此,能够消除在旋转体12的后方配置的部件,并能够防止在旋转体12的后方缠绕谷杆,从而有效地将谷杆搬送至脱粒装置4。另外,在从运禾螺旋装置3C搬送预定量以上的谷杆的情况下,能够使旋转体12向上方移动,从而减少滞留在旋转体12的下方的谷杆。
支撑臂20A和转动臂21A由在前后方向上空开预定的间隔地设置的3根连结销22A连结。另外,配置在最前侧的连结销22A从左侧开始依次连结后述的转动臂24A、转动臂21A、以及支撑臂20A。
同样的,支撑臂20B和转动臂21B由在前后方向上空开预定的间隔地设置的3根连结销22B连结。另外,配置在最前侧的连结销22B从右侧开始依次连结后述的转动臂24B、转动臂21B、以及支撑臂20B。
由此,能够将支撑臂20A和转动臂21A以及支撑臂20B和转动臂21B牢固地连结,防止支撑臂20A、20B和转动臂21A、21B的变形。
在转动臂21A的上表面,固定有由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管道钢构成的转动臂24A。另外,在转动臂24A的后部,连结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位置调整单元(也称为“改变部”)25A的前部。
此外,位置调整单元25A是利用螺栓而能够调节长度的部件,前端部位于旋转体12的旋转轴附近。
位置调整单元25A的后部旋转自如地支撑于设置在框体10的左壁10A且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的固定销(也称为“支撑部”)26A,在位置调整单元25A的前侧部形成有螺纹部,在螺纹部装配有2个螺母27A。
同样地,在转动臂21B的上表面,固定有由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管道钢构成的转动臂24B。另外,在转动臂24B的后部,连结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位置调整单元(也称为“改变部”)25B的前部。位置调整单元25B的后部旋转自如地支撑于设置在框体10的右壁10B且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的固定销(也称为“支撑部”)26B,在位置调整单元25B的前侧部形成有螺纹部,在螺纹部装配有2个螺母27B。
由此,操作位置调整单元25A、25B能够抑制旋转体12的前后方向的倾斜,并且能够调整链15的张力。
如上所述,通过转动臂24A、24B,旋转体12绕固定销26A、26B的轴心可转动地被保持,通过转动臂24A、24B转动,旋转体12与搬送面10D的距离变化。
位置调整单元25A、25B设置于绕固定销26A、26B的轴心转动的部分,由此,能够由固定销26A、26B来接受从谷杆等对于旋转体12承受的向后的(从搬送方向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的力。例如,在将位置调整单元25A、25B设置于比固定销26A、26B靠框体10侧的情况下,将固定销26A、26B相对于框体10以能够进行位置调节的状态固定,通过其固定部接受从谷杆等承受的向后的力,需要较大的固定力。
在转动臂24A的上部,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支轴,在支轴旋转自如地支撑有由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圆钢构成的杆29A的下部。另外,杆29A的上部插通至形成于设置在框体10的上壁10C的左部的托架30A的开口部。
在杆29A上装配有形成为圆形的板状的板32A并在其上侧装配有具有预定的弹性系数的弹簧(也称为“加力单元”)33A。另外,在杆29A的下侧部形成有螺纹部,在螺纹部装配有2个螺母34A。
同样地,在转动臂24B的上部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支轴,在支轴旋转自如地支撑有由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圆钢构成的杆29B的下部。另外,杆29B的上部插通有形成于设置在框体10的上壁10C的右部的托架30B的开口部。
在杆29B装配有形成为圆形的板状的板32B并在其上侧装配有具有预定的弹性系数的弹簧(也称为“加力单元”)33B。另外,在杆29B的下侧部形成有螺纹部,在螺纹部装配有2个螺母34B。
由此,能够分别调整从配置在框体10的左侧的弹簧33A和配置在框体10的右侧的弹簧33B的自然长压缩的长度,从而能够抑制旋转体12的上下方向的倾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置在框体10的右侧的弹簧33A的弹性系数比配置在框体10的左侧的弹簧33A小。
由此,能够使从运禾螺旋装置3C搬送来大量谷杆的旋转体12在上方容易地移动并减少滞留在旋转体12的下侧的谷杆。
转动臂24A上的从托架30A向上方延伸出的部位与转动臂24B上的从托架30B向上方延伸出的部位被由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管道钢构成的连结部件35连结。
由此,抑制旋转体12的上下方向倾斜,能够通过脱粒装置4更有效地搬送谷杆。
另外,固定有支轴11的左部的支撑臂20A的后部和固定有支轴11的右部的支撑臂20B的后部也能够通过由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管道钢构成的连结部件(省略图示)而连结。
由此,与仅由连结部件35连结转动臂24A和转动臂24B的情况相比,能够进一步抑制旋转体12的上下方向的倾斜,能够通过脱粒装置4更有效地搬送谷杆。
如图1所示,在框体10的上壁10C的前部设置有由向前下形成的扁钢构成的引导板38。由此,能够使缠绕于链15并被带着旋转的谷杆有效地落下至旋转体12的下方。
设置有测定以转动臂21A的前部的固定销26A为中心的向上方的移动位移量的传感器(省略图示)和测定以转动臂21B的前部的固定销26B为中心的向上方的移动位移量的传感器(省略图示),优选在由这些传感器测定的移动位移量超过设定值的情况下,鸣响设置在操纵部5的警报器使作业者知晓异常。由此,防止向链15施加过大的张力,能够防止链15的断裂
设置测定施加于旋转体12的形成为圆筒形状的筒部的外力的应变仪等的传感器(省略图示),在由这些传感器测定的外力超过设定值的情况下,优选鸣响设置在操纵部5的警报器使作业者知晓异常。由此,防止向旋转体12的筒部施加过大的外力,能够防止旋转体12的筒部的变形。
<扒搂装置>
接下来,对扒搂装置3A的扒搂轮50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在扒搂轮50的左部设置有基部固定于旋转轴51的支撑臂52A,在扒搂轮50的右部设置有基部固定于旋转轴51的支撑臂52B。
在扒搂轮50的各顶部,设置有由架设于左侧的支撑臂52A和右侧的支撑臂52B其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圆钢构成的叉支撑部53。另外,在叉支撑部53上沿左右方向空开预定的间隔地装配有树脂制的叉54。
在主视情况下,就装配在叉支撑部53上的在送料室3D的前方移动的叉支撑部53的左侧部位的叉54而言,以朝向下方右侧延伸的姿势装配以使叉54的下部比叉54的上部位于右侧。由此,能够抑制从扒搂装置3A搬送至运禾螺旋装置3C的谷杆缠绕于运禾螺旋装置3C的扒搂运禾螺旋60。
接下来,对叉54进行说明。如图7(a)所示,在叉54的上部,形成有插通装配于叉支撑部53的螺栓等的开口部55和卡合于叉支撑部53的卡合槽56。另外,在卡合槽56的下侧,形成有后部较窄而前部较宽的切口部57。由此,如图7(b)所示,在从农田的谷杆向叉54施加较大的外力的情况下,叉54以切口部57的前侧部为中心向后方弯折,另外,在叉54向后方弯折预定量以上的情况下,切口部57的后部冲突而限制向后方的弯折,从而能够防止叉54破损。
引擎E的输出旋转的转速经由变速齿轮(省略图示)进行增减速而传动至旋转轴51。为了容易进行增减速的切换作业,这些变速齿轮的轮毂部的直径形成为相同直径。
<运禾螺旋装置>
接下来,对运禾螺旋装置3C的扒搂运禾螺旋60进行说明。如图8(a)所示,扒搂运禾螺旋60固定在架设于运禾螺旋框架61的左壁和右壁且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旋转轴62。
在扒搂运禾螺旋60的外周部的右侧部,设置有使从扒搂装置3A搬送来的谷杆向位于送料室3D的连通口的前方的扒搂运禾螺旋60的外周部的左侧部移动的搬送螺旋63,在扒搂运禾螺旋60的外周部的左侧部,设置有沿将向左侧部移动来的谷杆向送料室3D搬送的左右方向空开预定的间隔而出没自如的扒搂指64。
如图8(b)所示,在运禾螺旋框架61的底壁上的供扒搂指64通过的部位的附近,设置有切断谷杆的切割刀65。此外,运禾螺旋框架61的底壁形成为在下方具有凸部的平缓的圆弧状。由此,能够切断谷杆的长茎,将谷杆高效地搬送至送料室3D。
引擎E的输出旋转经由省略图示的收割离合器、脱粒离合器、以及排出离合器而传动至收割前处理装置3、脱粒装置4、以及谷粒箱6。这些收割离合器等由驱动轮、带、以及从动轮构成,驱动轮在外轮部与内轮部之间设置有制动单元。由此,能够防止向卷绕于驱动轮和从动轮的带施加过度的张力,从而防止带的断裂。

Claims (4)

1.一种谷杆搬送装置,从收割前处理装置(3)向脱粒装置(4)搬送谷杆,其特征在于,具备:
外壳(10),其具有沿着谷杆的搬送方向的搬送面(10D);
旋转体(12),其配置在所述外壳(10)的内部;
支撑臂(20A、20B),其配置在所述外壳(10)的内部,能够旋转地支撑所述旋转体(12);
转动臂(21A、21B),其配置在所述外壳(10)的外部;
能够绕与所述搬送面(10D)平行且与谷杆的搬送方向交叉的轴心旋转地支撑所述转动臂(21A、21B)的支撑部(26A、26B);以及
贯通所述外壳(10)并连结所述支撑臂(20A、20B)和所述转动臂(21A、21B)的多个连结部件(22A、22B),
在所述谷杆的搬送方向上,所述多个连结部件(22A、22B)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旋转体(12)的旋转轴心并列地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谷杆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转动臂(21A、21B)与所述支撑部(26A、26B)之间,具备变更所述旋转体(12)在谷杆搬送方向上的位置的变更部(25A、25B),
所述变更部(25A、25B)和所述连结部件(22A、22B)在谷杆的搬送方向上交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谷杆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转动臂(21A、21B)与所述支撑部(26A、26B)之间,具备变更所述旋转体(12)在谷杆搬送方向上的位置的变更部(25A、25B),
所述变更部(25A、25B)配置在所述连结部件(22A、22B)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谷杆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配置在所述外壳(10)的外部并向使所述旋转体(12)靠近所述搬送面(10D)的方向加力的加力单元(33A、33B),
所述加力单元(33A、33B)配置在所述连结部件(22A、22B)的上方。
CN201910152973.XA 2018-07-26 2019-02-28 谷杆搬送装置 Active CN1107542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40270 2018-07-26
JP2018140270A JP6614519B1 (ja) 2018-07-26 2018-07-26 コンバイン
JP2018-225018 2018-11-30
JP2018225018A JP6753451B2 (ja) 2018-11-30 2018-11-30 穀稈搬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54205A CN110754205A (zh) 2020-02-07
CN110754205B true CN110754205B (zh) 2023-03-24

Family

ID=693285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52973.XA Active CN110754205B (zh) 2018-07-26 2019-02-28 谷杆搬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54205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16761A (ja) * 1994-10-20 1996-05-14 Iseki & Co Ltd コンバインの刈取装置
KR101129240B1 (ko) * 2009-02-24 2012-04-12 이세키노우키가부시키가이샤 콤바인
KR101428554B1 (ko) * 2011-09-29 2014-08-08 이세키노우키가부시키가이샤 콤바인
WO2013089074A1 (ja) * 2011-12-16 2013-06-20 株式会社クボタ 収穫機用の収穫前処理装置
CN106982588B (zh) * 2015-12-25 2022-08-23 株式会社久保田 联合收割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54205A (zh) 2020-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49272B2 (en) Grain harvesting implement
JP2013074804A (ja) 汎用コンバインの刈取装置
US3983683A (en) Oblique reel materials handling device
CN110754205B (zh) 谷杆搬送装置
CN209897672U (zh) 谷杆搬送装置
JP6614519B1 (ja) コンバイン
CN111480458B (zh) 收割机
JP6753451B2 (ja) 穀稈搬送装置
CN101977495A (zh) 联合收割机的脱粒装置
JP6750660B2 (ja) 穀稈搬送装置
JP6930519B2 (ja) 穀稈搬送装置
JP6930518B2 (ja) 穀稈搬送装置
JP7087997B2 (ja) 穀稈搬送装置
JP7087998B2 (ja) 穀稈搬送装置
JP7151250B2 (ja) コンバイン
JP2023117744A (ja) コンバイン
CN112740894A (zh) 联合收割机
JP6841314B2 (ja) コンバイン
JP2024064048A (ja) コンバイン
JP6650711B2 (ja) 収穫機
US20240172591A1 (en) Self-propelled harvester
JP7151251B2 (ja) コンバイン
CN109923997B (zh) 联合收割机以及排秆切割装置
CN221449161U (zh) 一种板式茎穗兼收玉米收割机割台
JP2017184688A (ja) 自脱型コンバインの脱穀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