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41609A - 车载通信系统、交换机装置、通信控制方法和通信控制程序 - Google Patents

车载通信系统、交换机装置、通信控制方法和通信控制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41609A
CN110741609A CN201880038529.9A CN201880038529A CN110741609A CN 110741609 A CN110741609 A CN 110741609A CN 201880038529 A CN201880038529 A CN 201880038529A CN 110741609 A CN110741609 A CN 1107416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unit
processing
switch device
re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3852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41609B (zh
Inventor
小川明纮
浦山博史
高山浩一
萩原刚志
薮内靖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7416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416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416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416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169Flexible bus arrangements
    • H04L12/40176Flexible bus arrangements involving redundanc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04L69/322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 H04L69/324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in the data link layer [OSI layer 2], e.g. HDL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4Star or tree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04LAN interconnection over a backbone network, e.g. Internet, Frame Relay
    • H04L12/462LAN interconnection over a bridge based backbon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6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between networks having differing types of switching systems, e.g. gatew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66Layer 2 routing, e.g. in Ethernet based M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2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separating internal from external traffic, e.g. firewalls
    • H04L63/0227Filtering policies
    • H04L63/0236Filtering by address, protocol, port number or service, e.g. IP-address or UR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evices or network resources
    • H04L63/101Access control lists [AC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04L69/321Inter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or service data unit [SDU] definitions; Interfaces between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2Data link layer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2012/40267Bus for use in transportation systems
    • H04L2012/40273Bus for use in transportation systems the transportation system being a vehic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4Star or tree networks
    • H04L2012/445Star or tree networks with switching in a hub, e.g. ETHERNET switc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101/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 H04L61/00
    • H04L2101/60Type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18Detail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22Layer-2 addresses, e.g.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addr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10Mapping addresses of different types
    • H04L61/103Mapping addresses of different types across network layers, e.g. resolution of network layer into physical layer addresses or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AR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8Caching of addresses or n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detecting or protecting against malicious traffic
    • H04L63/1441Countermeasures against malicious traffic
    • H04L63/145Countermeasures against malicious traffic the attack involving the propagation of malware through the network, e.g. viruses, trojans or wor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种车载通信系统包括在车载网络中执行中继数据的中继处理的第一交换机装置和第二交换机装置,第一交换机装置包括交换机单元和经由交换机单元进行中继处理的处理单元,当检测到处理单元中的异常时,交换机单元将目标数据发送到第二交换机装置而不是将目标数据输出到处理单元,其中,该目标数据是从除了第二交换机装置之外的装置接收的并且需要该处理单元进行中继处理的数据,并且第二交换机装置代替该处理单元执行中继从交换机单元接收的目标数据的代理处理。

Description

车载通信系统、交换机装置、通信控制方法和通信控制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通信系统、交换机装置、通信控制方法和通信控制程序。
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6月14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17-116856的权益,其全部内容在此引入作为参考。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公开号2016-12932)中公开了下面的站侧装置。即,站侧装置包括操作系统(当前使用的)OSU 1到OSU N、待用系统(备用)OSU N+1和控制单元。控制单元通过网络管理系统(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NMS)传输链接到逻辑线路的ONU的管理信息。逻辑线路由光线路单元和无源光网络的固定组合来定义。另一方面,OSU获取链接到物理线路的管理信息。物理线路表示光线路单元和无源光网络的实际组合。控制单元使用映射信息在逻辑线路和物理线路之间转换链接到管理信息的线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公开号2016-12932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公开号2015-88815
发明内容
(1)本公开的车载通信系统包括第一交换机装置和第二交换机装置,其执行在车载网络中中继数据的中继处理;其中,所述第一交换机装置包括:交换机单元;以及处理单元,其经由所述交换机单元执行中继处理;其中,当检测到所述处理单元中的异常时,所述交换机单元将目标数据发送到所述第二交换机装置,而不是将所述目标数据输出到所述处理单元,所述目标数据是从所述第二交换机装置以外的装置接收到的并且是要经历由所述处理单元执行的中继处理的数据,以及所述第二交换机装置代替所述处理单元执行中继从所述交换机单元接收的所述目标数据的代理处理。
(8)本公开的交换机装置是车载通信系统中的交换机装置,所述车载通信系统包括多个交换机装置,所述多个交换机装置执行在车载网络中中继数据的中继处理,其中,所述交换机装置包括:交换机单元;以及处理单元,其经由所述交换机单元执行中继处理;其中,当检测到所述处理单元中的异常时,所述交换机单元将目标数据发送到另一交换机装置,而不是将所述目标数据输出到所述处理单元,所述目标数据是从所述另一交换机装置以外的装置接收到的并且是要经历由所述处理单元执行的中继处理的数据。
(9)本公开的交换机装置是车载通信系统中的交换机装置,所述车载通信系统包括多个交换机装置,所述多个交换机装置执行在车载网络中中继数据的中继处理,其中,所述交换机装置包括:交换机单元;以及处理单元,其经由所述交换机单元执行中继处理;其中,当所述交换机单元从另一交换机装置接收到目标数据时,所述处理单元代替所述另一交换机装置中的处理单元执行中继从所述交换机单元接收到的所述目标数据的代理处理,所述目标数据是要经历由所述另一交换机装置中检测到异常的处理单元执行中继处理的数据。
(10)本公开的通信控制方法是车载通信系统中的通信控制方法,其中,所述车载通信系统包括执行在车载网络中中继数据的中继处理的第一交换机装置和第二交换机装置,所述第一交换机装置包括:交换机单元,以及经由所述交换机单元执行中继处理的处理单元;以及所述通信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检测到所述处理单元中的异常,通过所述交换机单元将目标数据发送到所述第二交换机装置,而不是将所述目标数据输出到所述处理单元;其中,所述目标数据是从所述第二交换机装置以外的装置接收到的并且是要经历由所述处理单元执行的中继处理的数据;以及通过所述第二交换机装置代替所述处理单元执行中继从所述交换机单元接收的所述目标数据的代理处理。
(11)本公开的通信控制方法是车载通信系统中的交换机装置中的通信控制方法,其中,所述车载通信系统包括多个交换机装置,所述多个交换机装置执行在车载网络中中继数据的中继处理,所述多个交换机装置中的每一个包括交换机单元以及经由所述交换机单元执行中继处理的处理单元;并且所述通信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经由所述交换机单元执行中继处理;以及当检测到所述处理单元中的异常时,将目标数据发送到另一交换机装置,而不是将所述目标数据输出到所述处理单元;其中,所述目标数据是从所述另一交换机装置以外的装置接收到的并且是要经历由所述处理单元执行的中继处理的数据。
(12)本公开的通信控制方法是车载通信系统中的交换机装置中的通信控制方法,其中,所述车载通信系统包括多个交换机装置,所述多个交换机装置执行在车载网络中中继数据的中继处理,所述多个交换机装置中的每一个包括交换机单元以及经由所述交换机单元执行中继处理的处理单元;并且所述通信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经由所述交换机单元执行所述中继处理;以及当所述交换机单元从另一交换机装置接收到目标数据时,代替所述另一交换机装置的处理单元执行中继从所述交换机单元接收到的所述目标数据的代理处理;其中,所述目标数据是要经历由所述另一交换机装置中检测到异常的处理单元执行的中继处理的数据。
(13)本公开的通信控制程序是通信控制程序,其用于车载通信系统中的交换机装置,所述车载通信系统包括多个交换机装置,所述多个交换机装置配置为执行在车载网络中中继数据的中继处理,其中,所述通信控制程序使计算机用作:交换机单元;以及处理单元,其经由所述交换机单元执行中继处理;其中,当检测到所述处理单元中的异常时,所述交换机单元将目标数据发送到另一交换机装置,而不是将所述目标数据输出到所述处理单元,所述目标数据是从所述另一交换机装置以外的装置接收到的并且是要经历由所述处理单元执行的中继处理的数据。
(14)本公开的通信控制程序是通信控制程序,其用于车载通信系统中的交换机装置,所述车载通信系统包括多个交换机装置,所述多个交换机装置配置为执行在车载网络中中继数据的中继处理,其中,所述通信控制程序使计算机用作:交换机单元;以及处理单元,其经由所述交换机单元执行中继处理;其中,当所述交换机单元从另一交换机装置接收到目标数据时,所述处理单元代替所述另一交换机装置的处理单元执行中继从所述交换机单元接收到的所述目标数据的代理处理,所述目标数据是要经历由所述另一交换机装置中检测到异常的处理单元执行的中继处理的数据。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可以实现为实现车载通信系统的一部分或全部的半导体集成电路。
此外,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可以被实现为实现交换机装置的一部分或全部的半导体集成电路。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车载通信系统的配置的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车载通信系统中的每个装置的VID、MAC地址和IP地址的示例的示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车载通信系统中的交换机装置的配置的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车载通信系统中的L2交换机IC的配置的图。
图5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车载通信系统中经过L3中继处理的以太网帧的传输路径的示例的视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车载通信系统中的交换机装置的配置的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车载通信系统中的L2交换机IC的配置的图。
图8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车载通信系统中经过L3中继处理的以太网帧的传输路径的示例的示图。
图9是示出当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车载通信系统中的交换机装置检测到MPU中的异常时的操作过程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当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车载通信系统中的交换机装置转换到限制模式时的操作过程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车载通信系统的配置的图。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车载通信系统中的交换机装置的配置的图。
图1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车载通信系统中的L2交换机IC的配置的图。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车载通信系统中的交换机装置的配置的图。
图15是示出当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车载通信系统中的交换机装置检测到另一交换机装置中的MPU中的异常时的操作过程的流程图。
图16是示出当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车载通信系统中的交换机装置执行旁路处理时的操作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过去,为了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已经开发了用于执行系统双工(冗余)的技术。
[本公开要解决的问题]
在设置有多个功能单元的车载网络中,有时设置有对在功能单元之间发送和接收的数据进行中继的交换机装置。如果在该交换机装置中中继数据的中继电路具有故障,则功能单元之间的数据中继不能正常执行。尽管由于系统冗余而期望在车载网络中更稳定地执行数据传输的技术,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没有公开这样的冗余。
本公开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并且本公开的目的是实现能够在车载网络中实现更稳定的数据传输的车载通信系统、交换机装置、通信控制方法和通信控制程序。
[本公开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可以在车载网络中实现更稳定的数据传输。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说明]
首先,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1)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通信系统包括第一交换机装置和第二交换机装置,其执行在车载网络中中继数据的中继处理;其中,所述第一交换机装置包括:交换机单元;以及处理单元,其经由所述交换机单元执行中继处理;其中,当检测到所述处理单元中的异常时,所述交换机单元将目标数据发送到所述第二交换机装置,而不是将所述目标数据输出到所述处理单元,所述目标数据是从所述第二交换机装置以外的装置接收到的并且是要经历由所述处理单元执行的中继处理的数据,并且所述第二交换机装置代替所述处理单元执行中继从所述交换机单元接收的所述目标数据的代理处理。
如上所述,例如,在第一交换机装置中的处理单元发生故障并且不能经由交换机单元执行中继处理的情况下,利用第二交换机装置通过代理执行中继处理的配置,可以防止由于目标数据未在车载网络中中继而导致数据未在功能单元之间正常中继的情况。因此,可以在车载网络中实现更稳定的数据传输。
(2)优选地,所述交换机单元能够检测所述处理单元中的异常,并且当检测到所述异常时,将预定信息发送到所述第二交换机装置,以及所述第二交换机装置从所述交换机单元接收所述预定信息,并执行所述代理处理。
如上所述,利用与处理单元协同操作的交换机单元检测处理单元中的异常的配置,可以更准确地检测处理单元中的异常,因此可以防止即使处理单元正常也使第二交换机装置执行代理处理的情况。
(3)优选地,第二交换机装置能够基于是否从所述处理单元接收到预定信息来检测所述处理单元中是否异常,并且当检测到所述异常时,将预定信息发送到所述交换机单元并执行所述代理处理。
利用这种配置,第二交换机装置能够远程地检测处理单元中的异常,并执行代理处理。
(4)优选地,所述第一交换机装置和所述第二交换机装置能够根据第一层和高于所述第一层的第二层来执行中继处理;所述第二交换机装置保存第一表信息和第二表信息,所述第一表信息指示在所述第二交换机装置中的所述第二层的中继处理中使用的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和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表信息指示在所述第二交换机装置与所述第一交换机装置中的所述第二层的中继处理中使用的IP地址和MAC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二交换机装置在所述代理处理中使用所述第二表信息而不使用所述第一表信息。
利用如上所述当检测到处理单元中的异常时使用预先准备的第二表信息来执行第二层的中继处理的配置,可检测到处理单元中的异常,且这样与例如使用预定协议生成第二表信息的配置相比,可以更早地开始第二层的中继处理。
(5)优选地,当所述代理处理开始时,所述第二交换机装置根据代理处理开始之前的数据控制改变中继处理中的数据控制的内容。
利用这种配置,例如,第二交换机装置能够在检测到处理单元中的异常后,通过代理执行第一交换机装置要执行的数据控制。
(6)更优选地,数据控制是数据过滤。
利用这种配置,例如,第二交换机装置能够在检测到处理单元中的异常后,通过代理执行第一交换机装置要执行的数据过滤,因此能够防止在车载通信系统中发送未授权的数据。
(7)优选地,当检测到所述处理单元中的异常时,所述交换机单元限制所述目标数据到所述第二交换机装置的传输速率。
利用这种配置,能够降低第二交换机装置接收到的目标数据的比特率,因此能够防止第二交换机装置中的中继处理负荷过度增大。
(8)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交换机装置是车载通信系统中的交换机装置,所述车载通信系统包括多个所述交换机装置,所述多个交换机装置执行在车载网络中中继数据的中继处理,其中,所述交换机装置包括:交换机单元;以及处理单元,其经由所述交换机单元执行中继处理;其中,当检测到所述处理单元中的异常时,所述交换机单元将目标数据发送到另一交换机装置,而不是将所述目标数据输出到所述处理单元,所述目标数据是从所述另一交换机装置以外的装置接收到的并且是要经历由所述处理单元执行的中继处理的数据。
利用在处理单元发生故障且不能执行经由交换机单元的中继处理的状况下,不将目标数据输出到处理单元而将目标数据发送到另一交换机装置的配置,能够通过代理在另一交换机装置中执行目标数据的中继处理,且因此能够防止由于在车载网络中不中继目标数据而在功能单元之间不正常中继数据的情况。因此,可以在车载网络中实现更稳定的数据传输。
(9)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交换机装置是车载通信系统中的交换机装置,所述车载通信系统包括多个所述交换机装置,所述多个交换机装置执行在车载网络中中继数据的中继处理,其中,所述交换机装置包括:交换机单元;以及处理单元,其经由所述交换机单元执行中继处理;其中,当所述交换机单元从另一交换机装置接收到目标数据时,所述处理单元代替所述另一交换机装置中的处理单元执行中继从所述交换机单元接收到的所述目标数据的代理处理,所述目标数据是要经历由所述另一交换机装置中检测到异常的处理单元执行中继处理的数据。
如上所述,例如,在另一交换机装置中的处理单元发生故障并且不能执行要由另一交换机装置中的处理单元执行的中继处理的情况下,利用处理单元代替另一交换机装置中的处理单元通过代理来执行中继处理的配置,可以防止由于目标数据未在车载网络中中继而导致数据未在功能单元之间正常中继的情况。因此,可以在车载网络中实现更稳定的数据传输。
(10)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控制方法是车载通信系统中的通信控制方法,其中,所述车载通信系统包括执行在车载网络中中继数据的中继处理的第一和第二交换机装置,所述第一交换机装置包括:交换机单元,以及经由所述交换机单元执行中继处理的处理单元;以及所述通信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检测到所述处理单元中的异常,通过所述交换机单元将目标数据发送到所述第二交换机装置,而不是将所述目标数据输出到所述处理单元;其中,所述目标数据是从所述第二交换机装置以外的装置接收到的并且要经历由所述处理单元执行中继处理的数据;以及通过所述第二交换机装置代替所述处理单元执行中继从所述交换机单元接收的所述目标数据的代理处理。
如上所述,例如,在第一交换机装置中的处理单元发生故障并且不能经由交换机单元执行中继处理的情况下,利用第二交换机装置通过代理执行中继处理的配置,可以防止由于目标数据未在车载网络中中继而导致数据未在功能单元之间正常中继的情况。因此,可以在车载网络中实现更稳定的数据传输。
(11)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通信控制方法是车载通信系统中的交换机装置中的通信控制方法,其中,所述车载通信系统包括多个所述交换机装置,所述多个交换机装置执行在车载网络中中继数据的中继处理,所述多个交换机装置中的每一个包括交换机单元以及经由所述交换机单元执行中继处理的处理单元;以及所述通信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经由所述交换机单元执行中继处理;以及当检测到所述处理单元中的异常时,将目标数据发送到另一交换机装置,而不是将所述目标数据输出到所述处理单元;其中,所述目标数据是从所述另一交换机装置以外的装置接收到的并且要经历由所述处理单元执行的中继处理的数据。
利用在处理单元发生故障且不能执行经由交换机单元的中继处理的状况下,不将目标数据输出到处理单元而将目标数据发送到另一交换机装置的配置,能够通过代理在另一交换机装置中执行目标数据的中继处理,且因此能够防止由于在车载网络中不中继目标数据而在功能单元之间不正常中继数据的情况。因此,可以在车载网络中实现更稳定的数据传输。
(12)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通信控制方法是车载通信系统中的交换机装置中的通信控制方法,其中,所述车载通信系统包括多个所述交换机装置,所述多个交换机装置执行在车载网络中中继数据的中继处理,所述多个交换机装置中的每一个包括交换机单元以及经由所述交换机单元执行中继处理的处理单元;以及所述通信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经由所述交换机单元执行所述中继处理;以及当所述交换机单元从另一交换机装置接收到目标数据时,代替所述另一交换机装置的处理单元执行中继从所述交换机单元接收到的所述目标数据的代理处理;其中,所述目标数据是要经历由所述另一交换机装置中检测到异常的处理单元执行的中继处理的数据。
如上所述,例如,在另一交换机装置中的处理单元发生故障并且不能执行要由另一交换机装置中的处理单元执行的中继处理的情况下,利用处理单元代替另一交换机装置中的处理单元通过代理来执行中继处理的配置,可以防止由于目标数据未在车载网络中中继而导致数据未在功能单元之间正常中继的情况。因此,可以在车载网络中实现更稳定的数据传输。
(13)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通信控制程序是通信控制程序,其用于车载通信系统中的交换机装置,所述车载通信系统包括多个所述交换机装置,所述多个交换机装置配置为执行在车载网络中中继数据的中继处理,其中,所述通信控制程序使计算机用作:交换机单元;以及处理单元,其经由所述交换机单元执行中继处理;其中,当检测到所述处理单元中的异常时,所述交换机单元将目标数据发送到另一交换机装置,而不是将所述目标数据输出到所述处理单元,所述目标数据是从所述另一交换机装置以外的装置接收到的并且是要经历由所述处理单元执行的中继处理的数据。
利用在处理单元发生故障且不能执行经由交换机单元的中继处理的状况下,不将目标数据输出到处理单元而将目标数据发送到另一交换机装置的配置,能够通过代理在另一交换机装置中执行目标数据的中继处理,且因此能够防止由于在车载网络中不中继目标数据而在功能单元之间不正常中继数据的情况。因此,可以在车载网络中实现更稳定的数据传输。
(14)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通信控制程序是通信控制程序,其用于车载通信系统中的交换机装置,所述车载通信系统包括多个所述交换机装置,所述多个交换机装置配置为执行在车载网络中中继数据的中继处理,其中,所述通信控制程序使计算机用作:交换机单元;以及处理单元,其经由所述交换机单元执行中继处理;其中,当所述交换机单元从另一交换机装置接收到目标数据时,所述处理单元代替所述另一交换机装置的处理单元执行中继从所述交换机单元接收到的所述目标数据的代理处理,所述目标数据是要经历由所述另一交换机装置中检测到异常的处理单元执行的中继处理的数据。
如上所述,例如,在另一交换机装置中的处理单元发生故障并且不能执行要由另一交换机装置中的处理单元执行的中继处理的情况下,利用处理单元代替另一交换机装置中的处理单元通过代理来执行中继处理的配置,可以防止由于目标数据未在车载网络中中继而导致数据未在功能单元之间正常中继的情况。因此,可以在车载网络中实现更稳定的数据传输。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在附图中,相同或相应的部分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将不重复其描述。此外,下面要描述的一些实施例可以任意组合。
<第一实施例>
[配置和基本操作]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车载通信系统的配置的图。
参照图1,车载通信系统301包括交换机装置101A(第一交换机装置)、交换机装置101B(第二交换机装置)和车载通信装置111B、111C、111D、111E和111F。车载通信系统301安装在车辆1中。
在下文中,交换机装置101A和101B中的每一个也被称为交换机装置101。此外,车载通信装置111B、111C、111D、111E和111F中的每一个也被称为车载通信装置111。
车载通信系统301不限于包括五个车载通信装置111的配置,并且可以被配置为包括两个、三个、四个或六个或更多个车载通信装置111。
车载通信装置111能够与例如自动驾驶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Unit,ECU)、传感器、导航装置、远程信息处理通信单元(Telematics Communication Unit,TCU)、中央网关(Central Gateway,CGW)、人机接口、照相机等进行通信。
例如,车辆1的车载网络中的每个交换机装置101和每个车载通信装置111的连接关系是固定的。
交换机装置101和车载通信装置111通过例如用于车载以太网(注册商标)通信的电缆(以下称为以太网电缆)彼此连接。
交换机装置101和车载通信装置111使用以太网电缆彼此通信。例如,使用符合IEEE 802.3的以太网帧在交换机装置101和车载通信装置111之间交换信息。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车载通信系统中的每个装置的VID、MAC地址和IP地址的示例的示图。
参照图2,在车载网络中,例如,车载通信装置111B和111C以及车载通信装置111D、111E和111F属于不同的虚拟局域网(VLAN)。
在该示例中,车载通信装置111B和111C所属的VLAN的ID(下文中也称为VID)为1。此外,车载通信装置111D、111E和111F所属的VID是2。
交换机装置101和车载通信装置111具有唯一的MAC地址和IP地址。
返回参考图1,交换机装置101执行在车载网络中中继数据的中继处理。
更具体地说,交换机装置101可以根据例如层2和比层2高的层3来执行中继处理。
具体地,在车载网络中,例如,根据IP协议使用IP数据包来执行信息的发送和接收。IP数据包被存储在以太网帧中并被发送。
交换机装置101在车载网络中中继数据。具体而言,交换机装置101对在车载通信装置111之间发送的以太网帧进行中继。
具体地,交换机装置101根据具有多个层的通信协议进行操作。更具体而言,交换机装置101可以用作层2(L2)交换机,并且中继在属于同一VLAN的车载通信装置111之间发送的以太网帧。
交换机装置101还能够用作层3(L3)中继装置,且中继在属于不同的VLAN的车载通信装置111之间的以太网帧。
具体而言,当车载通信装置111B向车载通信装置111C发送IP数据包时,IP-B和IP-C分别作为发送源IP地址和发送目的地IP地址被包括在IP数据包中。
由于车载通信装置111B和车载通信装置111C属于相同的VLAN,所以车载通信装置111B将“1”、MAC-C和MAC-B作为VID、发送目的地MAC地址和发送源MAC地址写入以太网帧中。
车载通信装置111B将存储了IP数据包的以太网帧发送到交换机装置101A。
在从车载通信装置111B接收到以太网帧时,交换机装置101A对所接收到的以太网帧进行层2的交换处理,并将以太网帧发送到车载通信装置111C。
此外,当车载通信装置111B向车载通信装置111D发送IP数据包时,IP-B和IP-D分别作为发送源IP地址和发送目的地IP地址被包括在IP数据包中。
由于车载通信装置111B和车载通信装置111D属于不同的VLAN,所以车载通信装置111B将“1”和作为默认网关的交换机装置101A的MAC地址(即MAC-A)和MAC-B分别作为VID、发送目的地MAC地址和发送源MAC地址写入以太网帧中。
车载通信装置111B将存储了IP数据包的以太网帧发送到交换机装置101A。
在从车载通信装置111B接收到以太网帧时,交换机装置101A对所接收到的以太网帧进行层3的中继处理,并将以太网帧发送到车载通信装置111D。
[交换机装置101A的配置]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车载通信系统中的交换机装置的配置的图。
参照图3,交换机装置101A包括微处理单元(Micro ProcessingUnit,MPU)(即,处理单元)51、L2交换机集成电路(IntegratedCircuit,IC)(即,交换机单元)52以及四个通信端口54。
交换机装置101A不限于其中设置四个通信端口54的配置,并且可以具有其中设置两个、三个、五个或更多个通信端口54的配置。
例如,通信端口54是可以通过以太网电缆连接的端子。通信端口54可以连接到车载通信装置111和车辆1中的其他交换机装置101。
在该例中,通信端口54A、54B、54C、54D分别经由以太网电缆与交换机装置101B、车载通信装置111B、车载通信装置111C、车载通信装置111D连接。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车载通信系统中的L2交换机IC的配置的图。
参照图4,L2交换机IC 52包括L2中继单元24和旁路单元25。
[数据控制]
L2交换机IC 52中的L2中继单元24执行例如作为数据控制的示例的数据过滤。
更具体地说,L2中继单元24保存例如由用户设置的过滤表FTA。过滤表FTA具体是访问控制列表(Access Control List,ACL)。过滤表FTA包括处理信息和指定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这里,例如,指定信息是指定过滤目标的以太网帧的信息。具体地,指定信息的内容包括发送源MAC地址、发送目的地IP地址、发送源IP地址、发送目的地端口号、发送源端口号等。
例如,处理信息表示根据对应的指定信息,对指定的以太网帧进行的处理的内容。处理的内容具体包括丢弃以太网帧、输出到旁路单元25等。
在经由通信端口54从交换机装置101B或车载通信装置111接收到以太网帧时,L2中继单元24基于过滤表FTA中的指定信息,检查接收到的以太网帧是否是过滤目标。
当接收到的以太网帧是过滤目标时,L2中继单元24对以太网帧执行由相应处理信息指示的内容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接收到的以太网帧不是过滤目标时,L2中继单元24执行例如有效载荷检查。
更具体地说,L2中继单元24检查接收到的以太网帧的有效载荷中是否包括未授权的数据。这里,未授权的数据是例如包括用于未经授权访问的命令、病毒等的数据。
当未授权的数据被包括在接收的以太网帧的有效载荷中时,L2中继单元24丢弃该以太网帧。
另一方面,当在接收到的以太网帧的有效载荷中不包括未授权的数据时,L2中继单元24对以太网帧进行层2的交换处理。
[层2的交换处理]
L2中继单元24可以根据例如层2执行中继处理,而不经过MPU51。
L2中继单元24包括例如分别连接到通信端口54A、54B、54C和54D以及旁路单元25的多个端子。每个端子被分配唯一的逻辑端口号。
在该示例中,连接到旁路单元25和通信端口54A、54B、54C和54D的端子的逻辑端口号分别是#0、#1、#2、#3和#4。
此外,L2中继单元24保存例如地址解析逻辑(AddressResolution Logic,ARL)表。
例如,ARL表的内容由用户基于如上所述的车载网络中固定的连接关系来决定。
例如,ARL表表示发送目的地MAC地址和输出目的地之间的对应关系。这里,输出目的地是逻辑端口号。
具体而言,车载通信装置111的MAC地址与以车载通信装置111为连接目的地的端子的逻辑端口号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交换机装置101A的MAC地址与旁路单元25的逻辑端口号之间的对应关系包含在ARL表中。
在经由通信端口54接收到以太网帧时,L2中继单元24参照包括在接收到的以太网帧中的发送目的地MAC地址。
L2中继单元24从ARL表中获取与所参照的发送目的地MAC地址相对应的输出目的地,并且将所接收的以太网帧输出到所获取的输出目的地。
具体而言,例如,L2中继单元24获取#1至#4中的任一个作为与所参照的发送目的地MAC地址对应的逻辑端口号,该所参照的发送目的地MAC地址用于在与从车载通信装置111B向车载通信装置111C发送的以太网帧相同的VLAN内发送的以太网帧。
然后,L2中继单元24将从所获取的逻辑端口号的端子接收到的以太网帧经由通信端口54发送到车载通信装置111或交换机装置101B。
另一方面,L2中继单元24获取#0作为与所参照的发送目的地MAC地址对应的逻辑端口号,该所参照的发送目的地MAC地址用于在与从车载通信装置111B向车载通信装置111D发送的以太网帧不同的VLAN之间发送的以太网帧。
然后,L2中继单元24将接收到的以太网帧输出到旁路单元25。
另外,在从旁路单元25接收到以太网帧时,L2中继单元24参照接收到的以太网帧中包含的发送目的地MAC地址。
L2中继单元24从ARL表中获取与所参照的发送目的地MAC地址相对应的输出目的地,并且将从旁路单元25接收到的以太网帧输出到所获取的输出目的地。
[MPU 51的异常检测]
L2交换机IC 52可以检测例如MPU 51中的异常。更具体地说,L2交换机IC 52中的旁路单元25例如是子微型计算机,并且周期性地检查MPU 51的操作状态。
当MPU 51的操作状态正常时,旁路单元25从L2中继单元24接收以太网帧,并将接收到的以太网帧输出到MPU 51。这里,稍后将描述当MPU 51的操作状态异常时旁路单元25的操作。
[层3的中继处理]
返回参照图3,MPU 51经由L2交换机IC 52执行中继处理。具体地,MPU 51根据比层2高的层3执行中继处理。
MPU 51对从L2交换机IC 52接收到的以太网帧执行层3的中继处理(以下,也称为L3中继处理)。
具体地,在从L2交换机IC 52接收到以太网帧时,MPU 51重写接收到的以太网帧的发送目的地MAC地址和发送源MAC地址。
更具体地说,例如,MPU 51保存表信息TIA,该表信息TIA指示在层3的中继处理中使用的IP地址和MAC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具体地,MPU 51保存表信息TIA,该表信息TIA包括路由表和地址解析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ARP),该路由表指示MPU 51自身视为中继目标的发送目的地网络(即,在该示例中的VLAN)和VID之间的对应关系,该地址解析协议指示每个VID的IP地址和MAC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例如,表信息TIA的内容由用户基于如上所述在车载网络中固定的连接关系预先确定。
当从L2交换机IC 52接收到以太网帧时,MPU 51从包括在接收到的以太网帧中的IP数据包中获取发送目的地IP地址,对获取的发送目的地IP地址执行例如子网掩码计算,并且指定发送目的地网络。
MPU 51参照路由表指定与所指定的发送目的地网络相对应的VID。
然后,MPU 51参照与指定的VID相对应的ARP表,从ARP表中获取与发送目的地IP地址相对应的MAC地址。
MPU 51将以太网帧中的VID、发送目的地MAC地址和发送源MAC地址分别重写为该指定的VID、获取的MAC地址和MPU 51自己的交换机装置101A的MAC地址,然后将重写的以太网帧输出到L2交换机IC 52。
[具体示例的L3中继处理]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在车载通信系统中经过L3中继处理的以太网帧的传输路径的示例的图。
例如,参照图5,假定了车载通信装置111B发送寻址到车载通信装置111D的以太网帧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车载通信装置111B将以太网帧发送到交换机装置101A,该以太网帧包括作为VID、发送源MAC地址、发送目的地MAC地址和发送目的地IP地址的“1”、MAC-B、MAC-A和IP-D。
在经由通信端口54B和L2交换机IC 52从车载通信装置111B接收到以太网帧时,交换机装置101A中的MPU 51基于表信息TIA对所接收到的以太网帧执行L3中继处理。
在特定示例中,MPU 51将包括在接收到的以太网帧中的VID、发送源MAC地址和发送目的地MAC地址重写为“2”、MAC-A和MAC-D。
MPU 51将经过了L3中继处理的以太网帧输出到L2交换机IC 52。
在从MPU 51接收到以太网帧时,基于ARL表,L2交换机IC 52将与通信端口54D连接的端子指定为与接收到的以太网帧中包括的发送目的地MAC地址对应的端子。
L2交换机IC 52从指定端子发送以太网帧。因此,以太网帧经由通信端口54D被发送到车载通信装置111D。
[MPU 51发生异常时]
返回参照图4,例如,当检测到MPU 51中的异常时,L2交换机IC 52将预定信息A1发送到交换机装置101B。
更具体地说,例如,当检测到MPU 51的操作状态中的异常时,L2交换机IC 52中的旁路单元25生成用于请求转换到限制模式的转换请求,将所生成的转换请求包括在以太网帧中,并且经由L2中继单元24和通信端口54A将所得到的以太网帧发送到交换机装置101B。
另外,例如,旁路单元25生成表示MPU 51发生了异常的通知信息,将生成的通知信息包含在以太网帧中,经由L2中继单元24和通信端口54,将生成的以太网帧发送到如导航装置、仪器控制ECU的车载通信装置111。
在从交换机装置101A接收到以太网帧时,导航装置和仪器控制ECU从接收到的以太网帧获取通知信息,将获取的通知信息的内容显示在显示装置或仪器上,并将MPU 51的异常通知给驾驶员。
因此,由于驾驶员能够识别出MPU 51中发生了异常,所以车辆1能够被带入维修车间等以迅速恢复MPU 51中的异常。
[交换机装置101B的配置]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车载通信系统中的交换机装置的配置的图。
参照图6,交换机装置101B包括MPU(处理单元)56、L2交换机IC(交换机单元)57和三个通信端口54。
交换机装置101B不限于其中设置三个通信端口54的配置,而是可以具有其中设置两个、四个或更多个通信端口54的配置。
在该示例中,通信端口54E、54F、54G分别通过以太网电缆与车载通信装置111E、车载通信装置111F、交换机装置101A连接。
交换机装置101B在正常模式和限制模式中的任何一种操作模式下操作。
更具体地说,在正常模式中,交换机装置101B执行层2的交换处理和要在其自身中执行的L3中继处理。
另一方面,在限制模式中,除了层2的交换处理和要在自身中执行的L3中继处理之外,交换机装置101B还执行要在交换机装置101A中执行的L3中继处理。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车载通信系统中的L2交换机IC 57的配置的图。
参照图7,L2交换机IC 57包括L2中继单元24。这里,与图4中所示的L2交换机IC 52不同,L2交换机IC 57不包括旁路单元25。
[数据控制]
L2交换机IC 57中的L2中继单元24执行例如作为数据控制的示例的数据过滤。
更具体地说,L2中继单元24保存例如由用户设置的过滤表FTB和FTR。
在正常模式中使用过滤表FTB。另一方面,在限制模式中使用过滤表FTR。
更具体地说,过滤表FTB用于来自直接连接到其自身的交换机装置101B的装置(即,交换机装置101A、车载通信装置111E和车载通信装置111F)的以太网帧。
过滤表FTR具有内容,在该内容中,将过滤表FTA的内容添加到过滤表FTB。
在正常模式下,L2中继单元24使用过滤表FTB对经由通信端口54接收的以太网帧执行过滤和有效载荷检查,然后对以太网帧执行层2的交换处理。
此外,在限制模式中,L2中继单元24使用过滤表FTR对经由通信端口54接收的以太网帧执行过滤和有效载荷检查,然后对以太网帧执行层2的交换处理。
例如,L2中继单元24要使用的过滤表由MPU 56交换。
[层2的交换处理]
L2中继单元24将要进行L3中继处理的以太网帧输出到MPU 56。
另外,L2中继单元24经由基于ARL表而指定的通信端口54将能够进行层2的交换处理的以太网帧和从MPU 56接收到的以太网帧发送到车载通信装置111或交换机装置101A。
[层3的中继处理]
返回参照图6,MPU 56通过L2交换机IC 57执行中继过程。具体地,MPU 56对从L2交换机IC 57接收到的以太网帧执行层3的中继处理。
更具体地说,例如,MPU 56保存表信息TIB和表信息TIR,表信息TIB指示在其自身交换机装置101B中在层3的中继处理中使用的IP地址和MAC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表信息TIR指示在其自身交换机装置101B和交换机装置101A中的层3的中继处理中使用的IP地址和MAC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正常模式中使用表信息TIB。另一方面,在限制模式中使用表信息TIR。
具体地,表信息TIB包括路由表和ARP表,路由表指示MPU 56将其视为中继目标的发送目的地网络(即,VLAN)和VID之间的对应关系,ARP表指示每个VID的IP地址和MAC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例如,表信息TIB的内容由用户基于如上所述在车载网络中固定的连接关系预先决定。
表信息TIR具有内容,其中,表信息TIB的内容被添加到表信息TIA。
MPU 56在正常模式下基于表信息TIB对从L2交换机IC 57接收的以太网帧执行L3中继处理。
在限制模式中,除了在正常模式中从L2交换机IC 57接收到的以太网帧之外,MPU56还从L2交换机IC 57接收交换机装置101A中的MPU 51要对其执行L3中继处理的以太网帧。在限制模式中,MPU56基于表信息TIR对从L2交换机IC 57接收的以太网帧执行L3中继处理。
[代理处理]
交换机装置101B代替MPU 51,在交换机装置101A中执行中继从L2交换机IC 52接收的目标数据的代理处理。这里,目标数据是由交换机装置101A从除交换机装置101B之外的装置接收的数据,这里是从车载通信装置111B至111D接收的数据,并且是要由交换机装置101A中的MPU 51进行中继处理的数据。
具体地说,例如,交换机装置101B从L2交换机IC 52接收预定信息A1,并执行代理处理。
更具体地说,例如,在交换机装置101B以正常模式操作的状态下,在经由通信端口54G从交换机装置101A接收到包括转换请求的以太网帧时,交换机装置101B中的L2交换机IC 57就将接收到的以太网帧输出到MPU 56。
在从L2交换机IC 57接收到包括转换请求的以太网帧时,MPU 56从接收的以太网帧取得转换请求,并使其自身的交换机装置101B的操作模式从正常模式转换到限制模式。
然后,MPU 56将其自身和L2交换机IC 57的设置改变为根据限制模式的设置。
具体地,例如,在代理处理中,交换机装置101B使用第二表信息而不是第一表信息。
更具体地说,例如,MPU 56将要在L3中继处理中由其自身使用的表信息从表信息TIB改变为表信息TIR。
此外,例如,当启动代理装置时,交换机装置101B根据代理处理开始之前的数据控制改变中继处理中的数据控制的内容。这里,数据控制例如是数据过滤。
具体地,例如,MPU 56将当L2交换机IC 57中的L2中继单元24执行数据过滤时要使用的过滤表从过滤表FTB改变为过滤表FTR。
然后,MPU 56生成用于请求交换机装置101A中的旁路单元25旁路层3的中继处理的以太网帧的旁路请求,将所生成的旁路请求包括在以太网帧中,并且经由L2交换机IC 57和通信端口54G将所得到的以太网帧发送到交换机装置101A。
[传输速率限制处理]
返回参照图4,当检测到MPU 51中的异常时,交换机装置101A中的L2交换机IC 52将目标数据发送到交换机装置101B,而不是将目标数据输出到MPU 51。
此外,例如,当检测到MPU 51中的异常时,L2交换机IC 52限制目标数据到交换机装置101B的传输速率。
更具体地说,在经由通信端口54A从交换机装置101B接收到包括旁路请求的以太网帧时,L2交换机IC 52中的L2中继单元24将接收到的以太网帧输出到旁路单元25。
在从L2中继单元24接收到包含旁路请求的以太网帧时,旁路单元25从接收到的以太网帧中获取旁路请求,并识别出在交换机装置101B中完成了代理处理的准备。
旁路单元25将传输速率限制命令输出到L2中继单元24,该命令用于限制数据到连接到交换机装置101B的通信端口54D的传输速率。
在从旁路单元25接收到传输速率限制指令时,L2中继单元24将逻辑端口号#1的端子中的数据输出速率设定为比正常速率低的限制速率。
[代理处理的具体例子]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在车载通信系统中经过L3中继处理的以太网帧的传输路径的示例的示图。
例如,参照图8,假定以下情况:在交换机装置101A中的MPU 51指示异常的情况下,车载通信装置111B发送寻址到车载通信装置111D的以太网帧。
在这种情况下,例如,车载通信装置111B将以太网帧发送到交换机装置101A,该以太网帧包括分别作为VID、发送源MAC地址、发送目的地MAC地址和发送目的地IP地址的“1”、MAC-B、MAC-A和IP-D。
在经由通信端口54B从车载通信装置111B接收到以太网帧时,交换机装置101A中的L2中继单元24将接收到的以太网帧输出到旁路单元25,因为接收到的以太网帧是层3的中继处理目标。
旁路单元25在获取旁路请求之后,对从L2中继单元24接收的以太网帧执行旁路处理。
具体而言,在从L2中继部24接收到以太网帧时,旁路单元25将接收到的以太网帧中包含的发送目的地MAC地址重写为MAC-G。
旁路单元25将具有重写的发送目的地MAC地址的以太网帧输出到L2中继单元24。
在从旁路单元25接收到以太网帧时,基于ARL表,L2中继单元24将逻辑端口号为1的端子指定为与接收到的以太网帧中包含的发送目的地MAC地址对应的端子。
然后,L2中继单元24通过通信端口54A以限制速率将以太网帧从指定端子发送到交换机装置101B。
例如,由于在逻辑端口号为1的端子中设置了限制速率,因此等待传输的以太网帧可能在传输缓冲器中溢出。在这种情况下,例如,丢弃不能存储在传输缓冲器中的以太网帧。
当经由通信端口54G从交换机装置101A接收到以太网帧时,交换机装置101B中的L2中继单元24使用过滤表FTR对接收到的以太网帧执行过滤,因为它处于限制模式。
然后,在执行有效载荷检查之后,L2中继单元24将以太网帧输出到MPU 56,因为以太网帧是层3的中继处理目标。
在从L2中继单元24接收到以太网帧时,MPU 56基于表信息TIR执行L3中继处理,因为其处于限制模式。
在特定示例中,MPU 56将包括在接收到的以太网帧中的VID、发送源MAC地址和发送目的地MAC地址分别重写为“2”、MAC-G和MAC-D。
MPU 56将经过L3中继处理的以太网帧输出到L2中继单元24。
在从MPU 56接收到以太网帧时,基于ARL表,L2中继单元24将与通信端口54G连接的端子指定为与接收到的以太网帧中包含的发送目的地MAC地址对应的端子。
L2中继单元24从指定端子发送以太网帧。因此,以太网帧经由通信端口54G被发送到交换机装置101A。
在经由通信端口54A从交换机装置101B接收到以太网帧时,基于ARL表,交换机装置101A中的L2中继单元24将连接到通信端口54D的端子指定为与包括在接收到的以太网帧中的发送目的地MAC地址相对应的端子。
L2中继单元24从指定端子发送以太网帧。因此,以太网帧经由通信端口54D被发送到车载通信装置111D。
[操作流程]
车载通信系统中的每个装置包括计算机,并且诸如计算机中的CPU的操作处理单元从存储器(未示出)读取包括以下序列图或流程图中的一些或全部步骤的程序并执行该程序。多个装置的程序中的每一个可以从外部安装。多个装置的程序中的每一个以其被存储在记录介质中的状态被分布。
图9是示出当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车载通信系统中的交换机装置检测到MPU中的异常时的操作过程的流程图。图9中示出了交换机装置101A中的操作流程。
参照图9,首先,交换机装置101A中的旁路单元25处于用于检查MPU 51的操作状态的待用状态,直到MPU 51的操作状态的周期性检查定时到来(步骤S102中的否)。
然后,在检查定时到来时(步骤S102中的是),旁路单元25检查MPU 51的操作状态,并且在检查结果指示正常时(步骤S104中的否),旁路单元25处于检查MPU 51的操作状态的待用状态,直到新的检查定时到来(步骤S102中的否)时。
另一方面,如果MPU 51的操作状态的检查结果指示异常(步骤S104中的是),则旁路单元25经由L2中继单元24向交换机装置101B发送包括转换请求的以太网帧(步骤S106)。
然后,旁路单元25例如向驾驶员通知MPU 51中的异常(步骤S108)。
然后,旁路单元25处于待用状态(步骤S110中的否),直到经由L2中继单元24从交换机装置101B接收到包括旁路请求的以太网帧。
然后,在经由L2中继单元24从交换机装置101B接收到包含旁路请求的以太网帧时(步骤S110中为是),旁路部25将与L2中继部24中的交换机装置101B连接的端子(具体而言是具有端口号为#1的端子(参照图4))的数据输出速率设定为限制速率(步骤S112)。
然后,每次从L2中继单元24接收到以太网帧时,旁路单元25将该以太网帧中包含的发送目的地MAC地址改写为MAC-G,并开始向L2中继单元24输出以太网帧的旁路处理(步骤S114)。经过旁路处理的以太网帧经由通信端口54A被发送到交换机装置101B。
步骤S106和S108的顺序不限于上述示例,并且顺序可以互换。
图10是示出当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车载通信系统中的交换机装置转换到限制模式时的操作过程的流程图。图10中示出了交换机装置101B中的操作流程。
参照图10,假定了交换机装置101B在正常模式下操作的情况。
首先,交换机装置101B中的MPU 56在正常模式下操作(步骤S202中的否),直到经由L2交换机IC 57从交换机装置101A接收到包括转换请求的以太网帧。
然后,当经由L2交换机IC 57从交换机装置101A接收到包括转换请求的以太网帧时(步骤S202中的是),MPU 56使自己的交换机装置101B的操作模式从正常模式转换到限制模式(步骤S204)。
然后,MPU 56将其自身在L3中继处理中要使用的表信息从表信息TIB改变为表信息TIR(步骤S206)。
然后,MPU 56将当L2交换机IC 57执行数据过滤时使用的过滤表从过滤表FTB改变为过滤表FTR(步骤S208)。
然后,MPU 56经由L2交换机IC 57将包括旁路请求的以太网帧发送到交换机装置101A(步骤S210)。
因此,除了在正常模式中从L2交换机IC 57接收的以太网帧之外,MPU 56完成对以太网帧执行L3中继处理的准备,以便经历由交换机装置101A中的MPU 51执行的L3中继处理。
步骤S206和S208的顺序不限于上述示例,并且顺序可以互换。
在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车载通信系统中,交换机装置101A包括MPU 51和L2交换机IC 52,并且交换机装置101B被配置为包括MPU 56和L2交换机IC 57,但是本公开不限于该示例。交换机装置101A和101B中的每一个可以被配置为包括MPU 56和L2交换机IC 52。通过这样的配置,当在交换机装置101A和101B之一中的MPU56中发生异常时,其中未产生异常的MPU 56可以执行代理处理,并且因此在车载通信系统301中,可以实现更稳定的数据传输。
此外,尽管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车载通信系统被配置为包括两个交换机装置101,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该示例。车载通信系统301可以被配置为包括三个或更多个交换机装置101。在这种情况下,在车载通信系统301中,可以布置一个或多个交换机装置101A和一个或多个交换机装置101B。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交换机装置中,L2中继单元24被配置为执行数据的过滤和有效载荷检查,但是本公开不限于该示例。MPU 51、MPU 56或旁路单元25可以被配置为执行数据过滤和有效载荷检查中的至少一个。
在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车载通信系统中,交换机装置101B中的MPU 56被配置为保存表信息TIB和表信息TIR,但是本公开不限于该示例。MPU 56可以被配置为保存表信息TIR。在这种情况下,MPU 56也可以在正常模式和限制模式两者中执行L3中继处理。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车载通信系统中,交换机装置101B被配置为当启动代理装置时,根据代理处理开始之前的数据控制改变中继处理中的数据控制的内容,但是本公开不限于该示例。交换机装置101B可以被配置为即使在启动代理处理时也保持数据控制的内容。
在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车载通信系统中,交换机装置101B被配置为执行数据过滤作为数据控制,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该示例。交换机装置101B可以被配置成执行其他数据控制。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车载通信系统中,交换机装置101A中的L2中继单元24被配置为当检测到MPU 51中的异常时,限制目标数据到交换机装置101B的传输速率,但是本公开不限于该示例。代替交换机装置101A中的L2中继单元24限制目标数据的发送速率,交换机装置101B中的L2中继单元24可以被配置为限制来自交换机装置101A的目标数据的接收速率。具体地说,在交换机装置101B中,当其自己的交换机装置101B从正常模式转换到限制模式时,MPU 56向L2中继单元24输出接收速率限制命令,该命令用于限制在交换机装置101A中连接的通信端口54G中的数据的接收速率。在从MPU 56接收到接收速率限制指令时,根据接收到的接收速率限制指令,L2中继单元24将逻辑端口号#3的端子的数据输入速率设定为比正常速率低的限制速率。
顺便提及,在布置有多个功能单元的车载网络中,存在交换机装置中继功能单元之间发送和接收的数据的情况。如果在该交换机装置中中继数据的中继电路具有故障,则功能单元之间的数据中继不能正常执行。尽管由于系统冗余而期望在车载网络中更稳定地执行数据传输的技术,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没有公开这样的冗余。
另一方面,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车载通信系统包括执行在车载网络中中继数据的中继处理的交换机装置101A和交换机装置101B。交换机装置101A包括L2交换机IC 52和经由L2交换机IC 52执行中继处理的MPU 51处理单元。当检测到MPU 51中的异常时,L2交换机IC 52将目标数据发送到交换机装置101B,而不是将目标数据输出到MPU 51,该目标数据是从除了交换机装置101B之外的装置(例如,车载通信装置111)接收的并且将由MPU 51进行中继处理的数据。然后,代替MPU 51,交换机装置101B执行中继从L2交换机IC 52接收的目标数据的代理处理。
如上所述,例如,在交换机装置101A中的MPU 51发生故障并且不能经由L2交换机IC 52执行中继处理的情况下,利用交换机装置101B通过代理执行中继处理的配置,可以防止由于目标数据未在车载网络中中继而导致数据未在车载通信装置111之间正常中继的情况。因此,可以在车载网络中实现更稳定的数据传输。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车载通信系统中,L2交换机IC 52可以检测MPU51中的异常,并且当检测到异常时,L2交换机IC 52将预定信息A1发送到交换机装置101B。然后,交换机装置101B从L2交换机IC 52接收预定信息A1,并执行代理处理。
如上所述,利用与MPU 51协同操作的L2交换机IC 52检测MPU51中的异常的配置,可以更准确地检测MPU 51中的异常,因此可以防止即使MPU 51正常也使交换机装置101B执行代理处理的情况。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车载通信系统中,交换机装置101A和101B可以根据层2和比层2高的层3来执行中继处理。交换机装置101B保存表信息TIB和表信息TIR,表信息TIB表示用于在其自身中的层3的中继处理的IP地址和MAC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表信息TIR表示用于在其自身和交换机装置101A中的层3的中继处理的IP地址和MAC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此外,交换机装置101B在代理处理中使用表信息TIR而不是表信息TIB。
利用如上所述当检测到MPU 51中的异常时,使用预先准备的表信息TIR来执行层3的配置,可检测到MPU 51中的异常,且与例如使用预定协议生成表信息TIR的配置相比,可以更早地开始层3的中继处理。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车载通信系统中,当启动代理装置时,交换机装置101B根据代理处理开始之前的数据控制改变中继处理中的数据控制的内容。
利用这种配置,例如,交换机装置101B能够在检测到MPU 51中的异常后,通过代理执行交换机装置101A要执行的数据控制。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车载通信系统中,上述数据控制是数据过滤。
利用这种配置,例如,交换机装置101B能够在检测到MPU 51中的异常后,通过代理执行交换机装置101A要执行的数据过滤,因此能够防止在车载通信系统中发送未授权的数据。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车载通信系统中,当检测到MPU 51中的异常时,L2交换机IC 52限制目标数据到交换机装置101B的传输速率。
利用这种配置,能够降低交换机装置101B接收到的目标数据的比特率,因此能够防止交换机装置101B中的中继处理负荷过度增大。
此外,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交换机装置包括L2交换机IC 52和经由L2交换机IC 52执行中继处理的MPU 51。当检测到MPU 51中的异常时,L2交换机IC 52将目标数据发送到另一交换机装置101,而不是将目标数据输出到MPU51,所述目标数据是从除了另一交换机装置101之外的装置(例如,车载通信装置111)接收的并且将经历MPU 51的中继处理的数据。
在MPU 51发生故障并且经由L2交换机IC 52的中继处理无法进行的情况下,利用将目标数据发送到另一交换机装置101而不是将目标数据输出到MPU 51的配置,能够通过代理在另一交换机装置101中执行目标数据的中继处理,且因此能够防止由于在车载网络中不中继目标数据而在车载通信装置111之间不正常中继数据的情况。因此,可以在车载网络中实现更稳定的数据传输。
此外,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交换机装置包括L2交换机IC 57和经由L2交换机IC 57执行中继处理的MPU 56。此外,当L2交换机IC 57从另一交换机装置101接收到目标数据时,MPU 56代替另一交换机装置101中的MPU 51执行中继由L2交换机IC 57接收的目标数据的代理处理,其中,目标数据是要经历由该另一交换机装置101中检测到异常的MPU 51执行的中继处理的数据。
如上所述,例如,在另一交换机装置101中的MPU 51发生故障并且不能执行要由该另一交换机装置101中的MPU 51执行的中继处理的情况下,利用MPU 51代替另一交换机装置101中的MPU 51通过代理来执行中继处理的配置,可以防止由于目标数据未在车载网络中中继而导致数据未在车载通信装置111之间正常中继的情况。因此,可以在车载网络中实现更稳定的数据传输。
接下来,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在附图中,相同或相应的部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将不重复其描述。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载通信系统,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车载通信系统相比,在本实施例的车载通信系统中,另一交换机装置检测交换机装置中的MPU的异常。除了下面将描述的内容之外的内容类似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车载通信系统中的内容。
[配置和基本操作]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车载通信系统的配置的图。
参照图11,车载通信系统302包括交换机装置102A(第一交换机装置)、交换机装置102B(第二交换机装置)以及车载通信装置111B、111C、111D、111E和111F。车载通信系统302安装在车辆1中。
在下文中,交换机装置102A和102B中的每一个也被称为交换机装置102。车载通信系统302不限于包括五个车载通信装置111的配置,并且可以被配置为包括两个、三个、四个、六个或更多个车载通信装置111。
车载通信系统302中的车载通信装置111B、111C、111D、111E和111F的操作与图1所示的车载通信系统301中的车载通信装置111B、111C、111D、111E和111F的操作类似。
图11所示的车载网络中的各交换机装置102和各车载通信装置111的连接关系类似于图1所示的车载网络中的各交换机装置101和各车载通信装置111的连接关系。
车载通信系统302中的每个装置的VID、MAC地址和IP地址分别类似于图1中所示的车载通信系统301中的每个装置的VID、MAC地址和IP地址。
[交换机装置102A的配置]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车载通信系统中的交换机装置的配置的图。
参照图12,交换机装置102A包括MPU(处理单元)61、L2交换机IC(交换机单元)62和通信端口54A、54B、54C和54D。
交换机装置102A中的通信端口54A、54B、54C和54D的操作分别类似于图3所示的交换机装置101A中的通信端口54A、54B、54C和54D的操作。
图1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车载通信系统中的L2交换机IC的配置的图。
参照图13,L2交换机IC 62包括L2中继单元24和旁路单元35。
L2交换机IC 62中的L2中继单元24的操作与图4中所示的L2交换机IC 52中的L2中继单元24的操作类似。
[交换机装置102B的配置]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车载通信系统中的交换机装置102B的配置的图。
参照图14,交换机装置102B包括MPU(处理单元)66、L2交换机IC(交换机单元)57和通信端口54E、54F和54G。
交换机装置102B中的L2交换机IC 57和通信端口54E、54F、54G的操作与图6中所示的交换机装置101B中的L2交换机IC 57和通信端口54E、54F、54G的操作类似。
[MPU 61的异常检测]
交换机装置102B可以基于例如是否从MPU 61接收到预定响应信息来检测MPU 61中的异常。
更具体地说,交换机装置102B可以在正常模式和限制模式操作模式之一中操作。
例如,在正常模式中,交换机装置102B中的MPU 66周期性地生成健康检查帧,该健康检查帧是用于检查交换机装置102A中的MPU61是否正常操作的以太网帧。
MPU 66将生成的以太网帧经由L2交换机IC 57和通信端口54G发送到交换机装置102A。
返回参照图12,在经由通信端口54A和L2交换机IC 62从交换机装置102B接收到健康检查帧时,交换机装置102A中的MPU 61执行以下处理。
即,MPU 61生成包含表示对接收到健康检查帧的响应的响应信息的以太网帧,并经由L2交换机IC 62和通信端口54A将生成的以太网帧发送到交换机装置102B。
返回参照图14,当交换机装置102B中的MPU 66经由通信端口54G和L2交换机IC 57从交换机装置102A接收到包括响应信息的以太网帧时,交换机装置102B中的MPU 66确定交换机装置102A中的MPU 61的操作状态是正常的。
另一方面,当直到在发送健康检查帧之后经过预定超时时间段未能接收到对健康检查帧的响应信息时,MPU 66确定MPU 61的操作状态异常。
[代理处理]
例如,当检测到MPU 61中的异常时,交换机装置102B向交换机装置102A中的L2交换机IC 62发送预定信息A2,并且执行代理处理。
更具体地说,当确定交换机装置102A中的MPU 61异常时,例如,交换机装置102B中的MPU 66使其自己的交换机装置102B的操作模式从正常模式转变到限制模式。
然后,MPU 66将其自身和L2交换机IC 57的设置改变为根据限制模式的设置。
具体地,MPU 66例如将在L3中继处理中由其自身使用的表信息从表信息TIB改变为表信息TIR。
此外,例如,MPU 56将当L2交换机IC 57中的L2中继单元24执行数据过滤时要使用的过滤表从过滤表FTB改变为过滤表FTR。
然后,MPU 66生成旁路请求,将所生成的旁路请求包括在以太网帧中,并且经由L2交换机IC 57和通信端口54G将所得到的以太网帧发送到交换机装置102A。
返回参照图13,在经由通信端口54A从交换机装置102B接收到包括旁路请求的以太网帧时,交换机装置102A的L2交换机IC 62中的L2中继单元24将接收到的以太网帧输出到旁路单元35。
在从L2中继单元24接收到包括旁路请求的以太网帧时,旁路单元35从接收到的以太网帧中获取旁路请求,并且识别出MPU 61的操作状态异常,并且完成交换机装置102B中的代理处理的准备。
旁路单元35向L2中继单元24输出要被发送到连接到交换机装置102B的通信端口54A的数据的数据传输速率限制命令。
另外,例如,旁路单元35生成通知信息,将生成的通知信息包含在以太网帧中,并经由L2中继单元24和通信端口54将得到的以太网帧发送到诸如导航装置或仪器控制ECU的车载通信装置111。
另外,在获取旁路请求后,在从L2中继单元24接收到以太网帧时,旁路单元25对接收到的以太网帧执行旁路处理。
具体而言,在从L2中继单元24接收到以太网帧时,旁路单元35将接收到的以太网帧中包含的发送目的地MAC地址重写到MAC-G。
旁路单元35将其中发送目的地MAC地址已被重写的以太网帧输出到L2中继单元24。
[操作流程]
图15是示出当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车载通信系统中的交换机装置检测到另一交换机装置中的MPU中的异常时的操作过程的流程图。图15中示出了交换机装置102B中的操作流程。
参照图15,假定交换机装置102B在正常模式下操作的情况。
首先,交换机装置102B中的MPU 66处于健康检查帧的发送待用状态(步骤S302中的否),直到健康检查帧的周期性发送定时到来。
然后,当健康检查帧的周期性发送定时到来时(步骤S302中为是),MPU 66经由L2交换机IC 57将健康检查帧发送到交换机装置102A(步骤S304)。
然后,当在发送健康检查帧之后经过超时时间段之前MPU 66从交换机装置102A接收到响应信息时(步骤S306中为是),MPU 66确定交换机装置102A中的MPU 61的操作状态正常(步骤S310)。
然后,MPU 66处于健康检查帧的发送待用状态(步骤S302中的否),直到健康检查帧的新发送定时到来。
另一方面,当在发送健康检查帧之后直到超时时间段过去MPU66都没有从交换机装置102A接收到响应信息时(步骤S306中的否),MPU 66确定MPU 61的操作状态异常(步骤S308)。
然后,MPU 66将其自身的交换机装置102B的操作模式从正常模式改变为限制模式(步骤S312)。
然后,MPU 66将其自身在L3中继处理中要使用的表信息从表信息TIB改变为表信息TIR(步骤S314)。
然后,MPU 66将当L2交换机IC 57执行过滤数据时要使用的过滤表从过滤表FTB改变为过滤表FTR(步骤S316)。
然后,MPU 66经由L2交换机IC 57将包括旁路请求的以太网帧发送到交换机装置102A(步骤S318)。
因此,除了在正常模式中从L2交换机IC 57接收到的以太网帧之外,MPU 66完成对以太网帧执行L3中继处理的准备,以便经历由交换机装置102A中的MPU 61执行的L3中继处理。
步骤S314和S316的顺序不限于上述示例,并且顺序可以互换。
图16是示出当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车载通信系统中的交换机装置执行旁路处理时的操作过程的流程图。图16中示出了交换机装置102A中的操作流程。
参照图16,首先,交换机装置102A中的旁路单元35处于旁路处理的待用状态(步骤S402中的否),直到经由L2中继单元24从交换机装置102B接收到包括旁路请求的以太网帧。
在经由L2中继单元24从交换机装置102B接收到包括旁路请求的以太网帧时(步骤S402中的是),旁路单元35例如向驾驶员通知MPU 61中的异常(步骤S404)。
然后,旁路单元35将与L2中继单元24中的交换机装置102B连接的端子(具体地说为具有逻辑端口号#1(见图4)的端子)中的数据输出速率设置为限制速率(见步骤S406)。
然后,每次从L2中继单元24接收到以太网帧时,旁路单元35将以太网帧中包含的发送目的地MAC地址重写到MAC-G上,并且开始将以太网帧输出到L2中继单元24的旁路处理(步骤S408)。旁路处理后的以太网帧经由通信端口54A被发送到交换机装置102B。
步骤S404和S406的顺序不限于上述示例,并且顺序可以互换。
在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车载通信系统中,交换机装置102A包括MPU 61和L2交换机IC 62,交换机装置102B包括MPU 66和L2交换机IC 57,但是本公开不限于该示例。交换机装置101A和101B可以被配置为包括MPU 66和L2交换机IC 62。通过这样的配置,当在交换机装置102A和102B中的任何一个中的MPU 66中发生异常时,其中未发生异常的MPU 66可以执行代理处理,并且因此可以在车载通信系统302中实现更稳定的数据传输。
此外,尽管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车载通信系统被配置为包括两个交换机装置102,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该示例。车载通信系统302可以被配置为包括三个或更多个交换机装置102。在这种情况下,在车载通信系统302中,可以布置一个或多个交换机装置102A和一个或多个交换机装置102B。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交换机装置中,交换机装置102B中的MPU 66被配置为周期性地向交换机装置102A发送健康检查帧,但是本公开不限于该示例。例如,交换机装置102A中的MPU 61可以被配置为周期性地向交换机装置102B发送有效帧,并且MPU 66可以被配置为基于是否接收到有效帧来确定MPU 61中的异常。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车载通信系统中,交换机装置102B可以基于是否从交换机装置102A中的MPU 61接收到预定响应信息或有效帧来检测MPU 61中的异常,并且当检测到异常时,交换机装置102B将预定信息A2发送到交换机装置102中的L2交换机IC 62,并且执行代理处理。
通过这样的配置,交换机装置102B可以远程地检测MPU 61中的异常,并且执行代理处理。
其它配置和操作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车载通信系统的配置和操作类似,因此这里将不重复其详细描述。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各个装置的部分或全部组件和操作可以适当地组合。
上述实施例应该被认为是在所有方面的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不是由上述说明而是由随附权利要求来说明,并且旨在包括与随附权利要求等同的含义以及在该范围内的所有修改。
以上描述包括以下描述的特征。
[附记1]
一种安装在车辆中的车载通信系统,包括:
第一交换机装置和第二交换机装置,其执行在车载网络中中继数据的中继处理;其中
该第一交换机装置包括:
交换机单元,以及
处理单元,其经由所述交换机单元执行所述中继处理;
其中,当检测到所述处理单元中的异常时,所述交换机单元将目标数据发送到所述第二交换机装置,而不是将所述目标数据输出到所述处理单元,所述目标数据是从所述第二交换机装置以外的装置接收到的并且是要经历由所述处理单元执行的中继处理的数据,
第二交换机装置代替所述处理单元执行中继从所述交换机单元接收的所述目标数据的代理处理,
第一交换机装置和第二交换机装置根据具有多个层的通信协议来操作,
交换机单元可根据多层中的第一层执行中继处理而不需经过处理单元,
处理单元根据比第一层高的第二层执行中继处理,
第二交换机装置根据第二层执行代理处理,
数据是以太网帧,
由交换机单元或第二交换机装置检测异常,以及
第二交换机装置以外的装置是车载通信装置。
[附记2]
一种车载通信系统中的交换机装置,所述车载通信系统包括多个交换机装置,所述多个交换机装置执行在车载网络中中继数据的中继处理,所述交换机装置包括:
交换机单元;和
处理单元,其经由所述交换机单元执行所述中继处理;
其中,当检测到所述处理单元中的异常时,所述交换机单元将目标数据发送到另一交换机装置,而不是将所述目标数据输出到所述处理单元,所述目标数据是从所述另一交换机装置以外的装置接收到的并且是要经历由所述处理单元执行的中继处理的数据,
该交换机装置根据具有多个层的通信协议来操作,
交换机单元可依据多层中的第一层执行中继过程而不需经过处理单元,
处理单元根据比第一层高的第二层执行中继处理,
数据是以太网帧,
通过交换机单元或另一交换机装置检测异常,以及
除另一交换机装置以外的装置是车载通信装置。
[附记3]
一种车载通信系统中的交换机装置,所述车载通信系统包括多个交换机装置,所述多个交换机装置执行在车载网络中中继数据的中继处理,所述交换机装置包括:
交换机单元;和
处理单元,其经由所述交换机单元执行所述中继处理,
其中,当所述交换机单元从另一交换机装置接收到目标数据时,所述处理单元代替所述另一交换机装置中的处理单元执行中继由所述交换机单元接收到的所述目标数据的代理处理,所述目标数据是要经历由所述另一交换机装置中检测到异常的处理单元执行的中继处理的数据,
该交换机装置根据具有多个层的通信协议来操作,
交换机单元可依据多层中的第一层执行中继处理而不需经过处理单元,
处理单元根据比第一层高的第二层执行中继处理和代理处理,
数据是以太网帧,并且
通过另一交换机装置或处理单元检测异常。
[附图标记的描述]
1 车辆
24 L2中继单元
25,35 旁路单元
51 MPU(处理单元)
52 L2交换机IC(交换机单元)
54 通信端口
56 MPU(处理单元)
57 L2交换机IC(交换机单元)
61 MPU(处理单元)
62 L2交换机IC(交换机单元)
66 MPU(处理单元)
67 L2交换机IC(交换机单元)
101,102 交换机装置
101A,102A 交换机装置(第一交换机装置)
101B,102B 交换机装置(第二交换机装置)
111 车载通信装置
301,302 车载通信系统

Claims (14)

1.一种车载通信系统,包括:
第一交换机装置和第二交换机装置,其执行在车载网络中中继数据的中继处理,
所述第一交换机装置包括:
交换机单元;以及
处理单元,其经由所述交换机单元执行中继处理;
其中,当检测到所述处理单元中的异常时,所述交换机单元将目标数据发送到所述第二交换机装置,而不是将所述目标数据输出到所述处理单元,所述目标数据是从所述第二交换机装置以外的装置接收到的并且是要经历由所述处理单元执行的中继处理的数据,并且
所述第二交换机装置代替所述处理单元执行中继从所述交换机单元接收的所述目标数据的代理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通信系统,其中,所述交换机单元能够检测所述处理单元中的所述异常,并且当检测到所述异常时,将预定信息发送到所述第二交换机装置,并且
所述第二交换机装置从所述交换机单元接收所述预定信息,并执行所述代理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第二交换机装置能够基于从所述处理单元接收到预定信息的存在或不存在来检测所述处理单元中的异常,并且当检测到所述异常时,将预定信息发送到所述交换机单元并执行所述代理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第一交换机装置和所述第二交换机装置能够根据第一层和高于所述第一层的第二层来执行中继处理;
所述第二交换机装置保存第一表信息和第二表信息,所述第一表信息指示在所述第二交换机装置中的所述第二层的中继处理中使用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和媒体访问控制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表信息指示在所述第二交换机装置与所述第一交换机装置中的所述第二层的中继处理中使用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和媒体访问控制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
所述第二交换机装置在所述代理处理中使用所述第二表信息而不使用所述第一表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通信系统,其中,当所述代理处理开始时,所述第二交换机装置根据所述代理处理开始之前的数据控制改变中继处理中的数据控制的内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通信系统,其中所述数据控制是数据过滤。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通信系统,其中,当检测到所述处理单元中的异常时,所述交换机单元限制所述目标数据到所述第二交换机装置的传输速率。
8.一种车载通信系统中的交换机装置,所述车载通信系统包括多个交换机装置,所述多个交换机装置执行在车载网络中中继数据的中继处理,其中,所述交换机装置包括:
交换机单元;以及
处理单元,其经由所述交换机单元执行中继处理,
其中,当检测到所述处理单元中的异常时,所述交换机单元将目标数据发送到另一交换机装置,而不是将所述目标数据输出到所述处理单元,所述目标数据是从所述另一交换机装置以外的装置接收到的并且是要经历由所述处理单元执行的中继处理的数据。
9.一种车载通信系统中的交换机装置,所述车载通信系统包括多个交换机装置,所述多个交换机装置执行在车载网络中中继数据的中继处理,其中,所述交换机装置包括:
交换机单元;以及
处理单元,其经由所述交换机单元执行中继处理,
其中,当所述交换机单元从另一交换机装置接收到目标数据时,所述处理单元代替所述另一交换机装置中的处理单元执行中继从所述交换机单元接收到的所述目标数据的代理处理,所述目标数据是要经历由所述另一交换机装置中检测到异常的处理单元执行的中继处理的数据。
10.一种车载通信系统中的通信控制方法,其中,所述车载通信系统包括执行在车载网络中中继数据的中继处理的第一交换机装置和第二交换机装置,所述第一交换机装置包括:交换机单元,以及处理单元,其经由所述交换机单元执行中继处理;并且
所述通信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检测到所述处理单元中的异常,通过所述交换机单元将目标数据发送到所述第二交换机装置,而不是将所述目标数据输出到所述处理单元,其中,所述目标数据是从所述第二交换机装置以外的装置接收到的并且是要经历由所述处理单元执行的中继处理的数据;以及
通过所述第二交换机装置代替所述处理单元执行中继从所述交换机单元接收的所述目标数据的代理处理。
11.一种车载通信系统中的交换机装置中的通信控制方法,所述车载通信系统包括多个交换机装置,所述多个交换机装置执行在车载网络中中继数据的中继处理,所述多个交换机装置中的每一个包括交换机单元和处理单元;并且
所述通信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经由所述交换机单元执行中继处理;以及
当检测到所述处理单元中的异常时,将目标数据发送到另一交换机装置,而不是将所述目标数据输出到所述处理单元,其中,所述目标数据是从所述另一交换机装置以外的装置接收到的并且是要经历由所述处理单元执行的中继处理的数据。
12.一种车载通信系统中的交换机装置中的通信控制方法,所述车载通信系统包括多个交换机装置,所述多个交换机装置执行在车载网络中中继数据的中继处理,所述多个交换机装置中的每一个包括交换机单元和处理单元;并且
所述通信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经由所述交换机单元执行所述中继处理;以及
当所述交换机单元从另一交换机装置接收到目标数据时,代替所述另一交换机装置的处理单元执行中继从所述交换机单元接收到的所述目标数据的代理处理,其中,所述目标数据是要经历由所述另一交换机装置中检测到异常的处理单元执行的中继处理的数据。
13.一种在车载通信系统中的交换机装置中使用的通信控制程序,所述车载通信系统包括多个交换机装置,所述多个交换机装置执行在车载网络中中继数据的中继处理,其中,所述通信控制程序使计算机用作:
交换机单元;以及
处理单元,其经由所述交换机单元执行中继处理,
其中,当检测到所述处理单元中的异常时,所述交换机单元将目标数据发送到另一交换机装置,而不是将所述目标数据输出到所述处理单元,所述目标数据是从所述另一交换机装置以外的装置接收到的并且是要经历由所述处理单元执行的中继处理的数据。
14.一种在车载通信系统中的交换机装置中使用的通信控制程序,所述车载通信系统包括多个交换机装置,所述多个交换机装置执行在车载网络中中继数据的中继处理,其中,所述通信控制程序使计算机用作:
交换机单元;以及
处理单元,其经由所述交换机单元执行中继处理;
其中,当所述交换机单元从另一交换机装置接收到目标数据时,所述处理单元代替所述另一交换机装置中的处理单元执行中继由所述交换机单元接收到的所述目标数据的代理处理,所述目标数据是要经历由所述另一交换机装置中检测到异常的处理单元执行的中继处理的数据。
CN201880038529.9A 2017-06-14 2018-03-20 车载通信系统、通信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Active CN1107416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16856 2017-06-14
JP2017116856A JP6926708B2 (ja) 2017-06-14 2017-06-14 車載通信システム、スイッチ装置、通信制御方法および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PCT/JP2018/011094 WO2018230070A1 (ja) 2017-06-14 2018-03-20 車載通信システム、スイッチ装置、通信制御方法および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41609A true CN110741609A (zh) 2020-01-31
CN110741609B CN110741609B (zh) 2021-11-16

Family

ID=64660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38529.9A Active CN110741609B (zh) 2017-06-14 2018-03-20 车载通信系统、通信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862703B2 (zh)
JP (1) JP6926708B2 (zh)
CN (1) CN110741609B (zh)
WO (1) WO201823007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50306A (zh) * 2020-12-21 2022-06-21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以太网通信系统和方法及车辆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0088716A (ja) * 2018-11-29 2020-06-0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中継装置
JP6889196B2 (ja) * 2019-03-15 2021-06-1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通信システム
JP7247712B2 (ja) * 2019-03-29 2023-03-2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中継装置及び中継方法
WO2021040069A1 (ko) * 2019-08-27 2021-03-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카메라 데이터 및 센서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통신 기기
US11811724B2 (en) 2020-06-20 2023-11-07 Opticore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solving UNI port information on an external SOC/switch based on a mac-table cache
CN114553634A (zh) * 2020-11-24 2022-05-27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相关装置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27801A (ja) * 1999-10-27 2001-05-11 Fujitsu Ltd ルータ
JP2003258877A (ja) * 2002-03-04 2003-09-12 Hitachi Ltd ルータ装置及びルーティング方法
CN1883168A (zh) * 2003-09-22 2006-12-20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和用于该系统的装置、控制程序
US20110142103A1 (en) * 2009-12-11 2011-06-16 Fujitsu Limited Relay apparatus, data relay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209366A (zh) * 2010-03-31 2011-10-05 中兴智能交通(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通信方法和系统
CN103650361A (zh) * 2011-07-13 2014-03-19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
CN103944824A (zh) * 2013-01-21 2014-07-23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及网络中继装置
CN104168193A (zh) * 2014-08-12 2014-11-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路由器冗余协议故障检测的方法及路由设备
US20150009819A1 (en) * 2013-07-05 2015-01-08 Fujitsu Limited Packet relay system, packet relay method, and packet relay device
CN104333467A (zh) * 2014-11-05 2015-02-04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交通无线网络链路故障的网关代理方法和装置
CN104796200A (zh) * 2014-01-22 2015-07-22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中继系统以及交换机装置
CN105049349A (zh) * 2014-04-28 2015-11-11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中继系统以及交换机装置
US9628065B2 (en) * 2012-10-05 2017-04-18 Fisher-Rosemount Systems, Inc. Safety instrumented process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24119B1 (en) * 2001-04-19 2002-07-23 American Power Conversion Multiple energy storage device controller
GB2391083B (en) * 2002-07-19 2006-03-01 Picochip Designs Ltd Processor array
JP4970854B2 (ja) * 2006-03-08 2012-07-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US8305879B2 (en) * 2007-03-30 2012-11-0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eripheral component switch having automatic link failover
EP2477040A4 (en) * 2010-10-08 2014-08-13 Sanyo Electric Co GROUND FAULT DETECTION CIRCUIT, AND GROUND FAULT DETECTION DEVICE
US9112376B2 (en) * 2012-12-28 2015-08-18 Acbel Polytech Inc. AC backup power system
JP5807649B2 (ja) * 2013-02-15 2015-11-1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装置及び電力変換方法
JP2015088815A (ja) 2013-10-29 2015-05-07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宅側装置、ponシステムおよび宅側装置の制御方法
JP6390520B2 (ja) * 2015-06-02 2018-09-1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載通信システム
JP6542614B2 (ja) * 2015-08-24 2019-07-10 株式会社Soken 中継装置
JP5975159B2 (ja) 2015-08-31 2016-08-23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局側装置、局側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光通信システム
JP6747361B2 (ja) * 2016-09-02 2020-08-26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中継装置、通信IC(Integrated Circuit)、制御IC及び通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27801A (ja) * 1999-10-27 2001-05-11 Fujitsu Ltd ルータ
JP2003258877A (ja) * 2002-03-04 2003-09-12 Hitachi Ltd ルータ装置及びルーティング方法
CN1883168A (zh) * 2003-09-22 2006-12-20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和用于该系统的装置、控制程序
US20110142103A1 (en) * 2009-12-11 2011-06-16 Fujitsu Limited Relay apparatus, data relay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209366A (zh) * 2010-03-31 2011-10-05 中兴智能交通(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通信方法和系统
CN103650361A (zh) * 2011-07-13 2014-03-19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
US9628065B2 (en) * 2012-10-05 2017-04-18 Fisher-Rosemount Systems, Inc. Safety instrumented process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s
CN103944824A (zh) * 2013-01-21 2014-07-23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及网络中继装置
US20150009819A1 (en) * 2013-07-05 2015-01-08 Fujitsu Limited Packet relay system, packet relay method, and packet relay device
CN104796200A (zh) * 2014-01-22 2015-07-22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中继系统以及交换机装置
CN105049349A (zh) * 2014-04-28 2015-11-11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中继系统以及交换机装置
CN104168193A (zh) * 2014-08-12 2014-11-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路由器冗余协议故障检测的方法及路由设备
CN104333467A (zh) * 2014-11-05 2015-02-04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交通无线网络链路故障的网关代理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I ZHANG: "The design of automatic network switcher of gigabit Ethernet switches", 《2015 IEEE ADVANC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LECTRONIC AND AUTOMATION CONTROL CONFERENCE (IAEAC)》 *
沈煜: "分布式三层交换机热备份系统的设计研究", 《信息安全与技术》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50306A (zh) * 2020-12-21 2022-06-21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以太网通信系统和方法及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41609B (zh) 2021-11-16
JP2019004286A (ja) 2019-01-10
US20200153655A1 (en) 2020-05-14
JP6926708B2 (ja) 2021-08-25
US10862703B2 (en) 2020-12-08
WO2018230070A1 (ja) 2018-1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41609B (zh) 车载通信系统、通信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US8948173B2 (en) Control protocol encapsulation
US20190356574A1 (en) Motor vehicle comprising an internal data network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motor vehicle
US10615997B2 (en) In-vehicle gateway device
JP4946851B2 (ja) フレーム転送方法及びフレーム転送装置
CN111989898B (zh) 车载通信系统、交换机装置、通信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063908B2 (en) On-vehicle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program
CN110933021B (zh) 用于在车辆中进行异常识别的方法和设备
CN110710166B (zh) 交换装置、通信控制方法和记录介质
WO2018061362A1 (ja) ゲートウェイ、車載通信システム、通信制御方法および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WO2018128027A1 (ja) スイッチ装置、通信制御方法および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WO2018173501A1 (ja) スイッチ装置、通信制御方法および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US11822494B2 (en) Network switch with DMA controller for independent direct memory access of host system
US9225667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network relay apparatus
US11252107B2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n ethernet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ethernet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5211079B (zh) 交换机装置、车载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US20230353536A1 (en) Network security gateway onboard an aircraft to connect low and high trust domains of an avionics computing infrastructure
CN115104290A (zh) 交换机装置、车载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