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37097B - 图像显示模块和图像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显示模块和图像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37097B
CN110737097B CN201910644693.0A CN201910644693A CN110737097B CN 110737097 B CN110737097 B CN 110737097B CN 201910644693 A CN201910644693 A CN 201910644693A CN 110737097 B CN110737097 B CN 1107370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panel
image
image light
dichroic mirr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4469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37097A (zh
Inventor
山本英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to CN20221064439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949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370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370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370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370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02B27/0172Head mounted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10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syste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10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systems
    • G02B27/1006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systems for splitting or combining different wavelengths
    • G02B27/102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systems for splitting or combining different wavelengths for generating a colour image from monochromatic image signal sour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10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systems
    • G02B27/14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systems operating by reflection only
    • G02B27/149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systems operating by reflection only using crossed beamsplitting surfaces, e.g. cross-dichroic cubes or X-cub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9/878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reflective mea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01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G02B2027/0112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comprising device for genereting colour display
    • G02B2027/0114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comprising device for genereting colour display comprising dichroic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02B2027/0178Eyeglass typ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Video 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For Color Tv Systems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图像显示模块和图像显示装置。能够确保红色光的利用效率并且抑制杂散光。本发明的图像显示模块具有:第1面板,其射出不具有偏振特性的红色波段的第1图像光;第2面板,其射出不具有偏振特性的蓝色波段的第2图像光;第3面板,其射出不具有偏振特性的绿色波段的第3图像光;以及颜色合成棱镜,其射出将第1图像光、第2图像光和第3图像光合成后的合成光。颜色合成棱镜具有:不具有偏振分离特性的第1分色镜;以及不具有偏振分离特性的第2分色镜,红色波段的峰值波长为630nm以上且680nm以下。

Description

图像显示模块和图像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显示模块和图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在头戴式显示器、投影仪等图像显示装置中对蓝色光、绿色光和红色光进行合成并射出合成光的颜色合成元件。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投射型显示装置,该投射型显示装置具有:第1显示单元,其射出蓝色光;第2显示单元,其射出绿色光;第3显示单元,其射出红色光;以及十字分色棱镜,其对从各显示单元射出的光进行合成。在该投射型显示装置中,各显示单元具有在相同颜色的波段内示出相互不同的发光峰值波长的2个有机电致发光(EL)面板,利用分色镜对从2个有机EL面板射出的色光进行合成。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30151号公报
以往,作为用于对来自液晶面板的光进行合成的颜色合成元件,使用了具有分色镜的分色棱镜,该分色镜具有偏振分离特性。液晶面板用的分色棱镜被设计成P偏振光、S偏振光的任意一个满足波长分离特性。另一方面,从专利文献1中使用的有机EL面板射出的光与液晶面板的情况不同,包含P偏振光、S偏振光双方,不具有偏振特性。因此,当利用液晶面板用的分色棱镜对从有机EL面板射出的光进行合成时,仅能够利用来自有机EL面板的光中包含的S偏振光、P偏振光中的任意一个。即,在该组合中,存在仅能够获得最大为50%的光利用效率的课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研究了用于对如有机EL面板那样不具有偏振特性的光进行合成的分色镜。但是,当实际制作这样的分色镜并对蓝色光、绿色光和红色光进行合成时,存在3个色光中特别是红色光的利用效率低的课题。并且,存在分色棱镜中产生杂散光的课题。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图像显示模块具有:第1面板,其射出不具有偏振特性的红色波段的第1图像光;第2面板,其射出不具有偏振特性的蓝色波段的第2图像光;第3面板,其射出不具有偏振特性的绿色波段的第3图像光;以及颜色合成棱镜,其射出对所述第1图像光、所述第2图像光和所述第3图像光进行合成后的合成光,所述颜色合成棱镜具有:不具有偏振分离特性的第1分色镜;以及不具有偏振分离特性的第2分色镜,所述红色波段的峰值波长为630nm以上且680nm以下。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图像显示模块中,也可以是,所述第1分色镜和所述第2分色镜中的所述第1图像光的利用效率为50%以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图像显示模块中,也可以是,所述第1分色镜具有使所述第3图像光透射并对所述第1图像光进行反射的特性,所述第2分色镜具有使所述第3图像光透射并对所述第2图像光进行反射的特性,所述第1分色镜和所述第2分色镜中的所述第3图像光的透射带宽为130nm以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图像显示模块中,也可以是,所述第1面板、所述第2面板和所述第3面板分别具有由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构成的发光元件。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图像显示模块中,也可以是,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具有光谐振器。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具有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图像显示模块。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模块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示出显示面板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分色棱镜中的分色镜的波长分离特性和发光元件的发光光谱的曲线图。
图4是示出红色光的峰值波长与光利用效率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5是第2实施方式的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6是示意性示出图4所示的显示部的光学系统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图5所示的光学系统的光路的图。
图8是第3实施方式的投射型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标号说明
1:图像显示模块;10:第1面板;15:第1发光元件;20:第2面板;25:第2发光元件;30:第3面板;35:第3发光元件;50:分色棱镜(颜色合成棱镜);56:第1分色镜;57:第2分色镜;81(R):红色光谐振器;81(B):蓝色光谐振器;81(G):绿色光谐振器;1000: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图像显示装置);2000:投射型显示装置(图像显示装置);LR:第1图像光;LB:第2图像光;LG:第3图像光。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模块的概略结构图。
另外,在以下的各图中,为了容易观察各结构要素,有时按照结构要素而使比例尺不同地示出。
第1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模块例如射出将来自有机EL面板等的射出不具有偏振特性的图像光的多个图像显示面板的多个色光进行合成后的图像光。
如图1所示,图像显示模块1具有第1面板10、第2面板20、第3面板30和分色棱镜50(颜色合成棱镜)。第1面板10具有呈矩阵状地设置有多个像素的显示区域111、非显示区域112。在多个像素上分别设置有发光元件15。第2面板20具有呈矩阵状地设置有多个像素的第2显示区域211、非显示区域212。在多个像素上分别设置有发光元件25。第3面板30具有呈矩阵状地设置有多个像素的第3显示区域311、非显示区域312。在多个像素上分别设置有发光元件35。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在第1面板10的显示区域111上的多个发光元件15射出红色光或白色光。同样,设置在第2面板20的第2显示区域211上的多个发光元件25射出蓝色光或白色光。同样,设置在第3面板30的第3显示区域311上的多个发光元件35射出绿色光或白色光。在本实施方式中,发光元件15、发光元件25和发光元件35分别由顶部发射型的有机EL元件构成。
以下,对第1面板10、第2面板20和第3面板30的结构进行说明。第1面板10、第2面板20和第3面板30各自的由有机EL材料构成的发光层以及输送层的材料不同,但面板的基本结构相同。因此,以下,以第3面板30为代表而说明面板的结构。
图2是示出第3面板30的一个发光元件35的结构的剖视图。
如图2所示,在基板71的一个面上从基板71侧起依次设置有反射电极72、阳极73、发光功能层74、阴极75。基板71例如由硅等半导体材料构成。反射电极72例如由含有铝、银等的光反射性的导电材料构成。更具体而言,反射电极72可以由例如铝、银等单体材料构成,也可以由钛(Ti)/AlCu(铝/合金)的层叠膜等构成。
阳极73例如由ITO(Indium Tin Oxide)等具有光透射性的导电性材料构成。发光功能层74省略图示,由包括含有机EL材料的发光层、空穴注入层、电子注入层等的多个层构成。发光层由与红色、绿色、蓝色的各发光色对应的公知的有机EL材料构成。
阴极75作为具有使一部分的光透过并反射剩余的光的性质(半透射反射性)的半透射反射层发挥功能。具有半透射反射性的阴极75例如能够通过将含有银、镁的合金等光反射性的导电材料形成为足够薄的膜厚来实现。来自发光功能层74的射出光的特定的谐振波长的成分在反射电极72与阴极75之间往返的期间内选择性地放大,透过阴极75并射出到观察侧(与基板71相反的一侧)。即,由从反射电极72到阴极75的多个层构成光谐振器80。
从反射电极72到阴极75的多个层被密封膜76覆盖。密封膜76是用于防止外部气体、水分进入的膜,由具有光透射性的无机材料、有机材料的单层或多层构成。在密封膜76的一个面上设置有滤光器77。在第3面板30中,滤光器77由吸收绿色波段以外的波段的光并使绿色波段的光透过的光吸收型的滤光层构成。同样,在第1面板10中,滤光器由吸收红色波段以外的波段的光并使红色波段的光透过的光吸收型的滤光层构成。在第2面板10中,滤光器由吸收蓝色波段以外的波段的光并使蓝色波段的光透过的光吸收型的滤光层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面板10、第2面板20和第3面板30分别具有光谐振器80,所以,利用谐振波长中的光的谐振而射出与各色对应的光。并且,由于在光谐振器80的光射出侧设置有滤光器77,所以,能够更加提高从各面板10、20、30射出的光的颜色纯度。
在滤光器77的一个面上设置有保护玻璃78,该保护玻璃78用于保护各面板10、20、30。
如图1所示,第1面板10射出红色波段的第1图像光LR。因此,从第1面板10射出的图像光作为红色波段的第1图像光LR入射到分色棱镜50。第2面板20射出蓝色波段的第2图像光LB。因此,从第2面板20射出的图像光作为蓝色波段的第2图像光LB入射到分色棱镜50。第3面板30射出绿色波段的第3图像光LG。因此,从第3面板30射出的图像光作为绿色波段的第3图像光LG入射到分色棱镜50。
红色波段的峰值波长为630nm以上并且680nm以下。蓝色波段的峰值波长例如为450nm以上并且490nm以下。绿色波段的峰值波长例如为495nm以上并且570nm以下。第1图像光LR、第2图像光LB和第3图像光LG分别不具有偏振特性。即,第1图像光LR、第2图像光LB和第3图像光LG分别是不具有特定的振动方向的无偏振的光。另外,无偏振的光、即不具有偏振特性的光不是完全地无偏振的状态,包含某种程度的偏振成分,相对于例如分色镜等光学部件具有可视为不会积极地对光学性能带来影响的范围的偏振度例如20%以下的偏振度的光。
分色棱镜50由形成为四棱柱的形状的透光性部件构成。分色棱镜50具有第1入射面51、与第1入射面51相对的第2入射面52、与第1入射面51以及第2入射面52垂直地接触的第3入射面53、以及与第3入射面53相对的射出面54。
分色棱镜50具有:不具有偏振分离特性的第1分色镜56;以及不具有偏振分离特性的第2分色镜57。第1分色镜56和第2分色镜57彼此以90°的角度交叉。第1分色镜56具有对第1图像光LR进行反射并使第2图像光LB和第3图像光LG透过的特性。第2分色镜57具有对第2图像光LB进行反射并使第1图像光LR和第3图像光LG透过的特性。
第1面板10与第1入射面51相对配置。第2面板20与第2入射面52相对配置。第3面板30与第3入射面53相对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面板10利用具有透光性的粘接剂层17固定在第1入射面51上。第2面板20利用具有透光性的粘接剂层17固定在第2入射面52上。第3面板30利用具有透光性的粘接剂层17固定在第3入射面53上。
图3是示出分色棱镜50中的各分色镜56、57的波长分离特性和射出红色波段的第1图像光LR的第1发光元件15的发光光谱的曲线图。
曲线图的横轴表示波长(nm),左侧的纵轴表示分色镜56、57的透射率(%),右侧的纵轴表示第1发光元件15的相对发光强度(a.u.)。另外,相对发光强度定义为峰值波长的发光强度为1时的各波长处的发光强度。
如图1所示,第1图像光LR、第2图像光LB和第3图像光LG分别被设计成v基本上以45°的入射角分别入射到第1分色镜56和第2分色镜57。但是,在实际的图像显示模块中,从各面板射出的各图像光不会成为平行光,所以,存在以45°以外的入射角入射到各分色镜的光线。本发明人将各图像光相对于各分色镜的入射角的范围假设为45°±7°,进行了分色镜的波长分离特性的仿真。
因此,在图3中,关于各分色镜示出了入射角不同的3个曲线图。
标记R1、R2、R3表示的曲线图示出第1图像光LR(红色光)相对于第1分色镜56的透射率曲线。
标记R1表示的曲线图示出入射角38°时的透射率曲线。标记R2表示的曲线图示出入射角45°时的透射率曲线。标记R3表示的曲线图示出入射角52°时的透射率曲线。
标记B1、B2、B3表示的曲线图示出第2图像光LB(蓝色光)相对于第2分色镜57的透射率曲线。
标记B1表示的曲线图表示入射角38°时的透射率曲线。标记B2表示的曲线图示出入射角45°时的透射率曲线。标记B3表示的曲线图示出入射角52°时的透射率曲线。
此外,标记E1、E2表示的曲线图示出第1发光元件15的发光光谱。
标记E1表示的曲线图示出具有峰值波长为610nm的发光特性的第1发光元件15的发光光谱。标记E2表示的曲线图示出具有峰值波长为640nm的发光特性的第1发光元件15的发光光谱。
根据标记R1、R2、R3的曲线图可知,第1图像光LR(红色光)的透射率对于任意的入射角,在波长短于550nm的区域中,都取超过95%的值。但是,当波长长于550nm时,对于任意的入射角,透射率都示出下降的趋势,在入射角为52°的情况下,截止波长大约610nm,在射角为45°的情况下,截止波长大约620nm,在入射角为38°的情况下,截止波长大约640nm。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将分色镜的透射率为10%的波长定义为截止波长。
例如,在对来自液晶面板的射出光进行合成的分色镜的情况下,可使用具有偏振分离特性的分色镜。即,可使用具有对红色波段和蓝色波段的S偏振光进行反射并使绿色波段的P偏振光透过的特性的分色镜。这种分色镜的透射率曲线在图3中未示出,但比图3所示的不具有偏振特性的分色镜的透射率曲线更靠近短波长侧偏移。因此,即使从液晶面板射出的红色光的峰值波长例如为610nm,也能够获得期望的利用效率,在实际使用上不会特别成为问题。另外,在液晶面板等显示面板中,作为红色光的峰值波长的610~620nm的值是在形成在色度图中表示规定的色域的三角形时的标准值。
但是,在将这种分色镜用于有机EL面板用途的情况下,来自有机EL面板的红色光的发光光谱与分色镜的红色光的透射率曲线大幅度重叠,原本应该反射的红色光的大部分透过分色镜。其结果,存在红色光的利用效率下降并且产生杂散光的课题。例如,当着眼于图3的标记E1表示的峰值波长为610nm的发光光谱和标记R1表示的入射角为38°的透射率曲线时,在该组合中,发光光谱与透射率曲线大幅度重叠,原本应该反射的红色光的大部分透过分色镜。在该情况下,第1图像光(红色光)的利用效率显著下降。
与此相对,当着眼于标记E2表示的峰值波长为640nm的发光光谱和标记R1表示的入射角为38°的透射率曲线时,在该组合中,发光光谱与透射率曲线重叠变小,原来应该反射的红色光的大部分被分色镜反射。即,第1图像光(红色光)的利用效率提高。
在本说明书中,利用效率是发光光谱的山峰与透射率曲线未重叠的部分的面积相对于的发光光谱的山峰的部分的整个面积的比。因此,发光光谱的山峰与透射率曲线的重叠部分的面积越大,则利用效率越低,发光光谱的山峰与透射率曲线的重叠部分的面积越小,则利用效率较高。
本发明者计算出各种改变从第1发光元件15射出的第1图像光LR(红色光)的峰值波长时的利用效率。
图4是示出其计算结果并示出第1图像光LR的峰值波长与利用效率的关系的曲线图。在图4中,横轴为峰值波长(nm),纵轴为利用效率(%)。
如图4所示,第1图像光LR的峰值波长越长,则利用效率越大。具体而言,峰值波长为610nm时的利用效率为26%,峰值波长为620nm时的利用效率为45%,峰值波长为630nm时的利用效率为66%,峰值波长为640nm时的利用效率为83%,峰值波长为650nm时的利用效率为89%。
假设在使用具有偏振特性的分色棱镜对来自有机EL元件的光进行合成时,该分色棱镜无法利用来自有机EL元件的光中包含的S偏振光、P偏振光中的任意一个,所以,利用效率最大为50%。因此,在使用不具有偏振特性的分色棱镜对来自有机EL元件的光进行合成的情况下,如果利用效率不至少超过50%,则使用该分色棱镜是没有意义的。
基于该观点,根据图4,在峰值波长超过630nm的情况下,利用效率超过50%。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模块1中,由于使用射出具有630nm以上并且680nm以下的峰值波长的第1图像光LR的第1面板10和具备分色镜56、57的分色棱镜50,该分色镜56、57不具有偏振分离特性,所以,第1图像光LR(红色光)的利用效率为50%以上,与使用具有偏振特性的分色棱镜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第1图像光LR(红色光)的利用效率,并且能够抑制杂散光。
另外,当第1图像光LR的峰值波长超过680nm时,能见度较低,无法获得充分的亮度,所以,是不优选的。
在图4中,入射角为45°的情况下的第1分色镜56中的第1图像光LR(红色光)的截止波长为大约620nm,入射角为45°的情况下的第2分色镜57中的第2图像光LB(蓝色光)的截止波长为大约490nm。因此,在作为第1图像光LR(红色光)的截止波长的620nm与作为第2图像光LB(蓝色光)的截止波长的490nm之间的波段内,第3图像光LG(绿色光)透过第1分色镜56和第2分色镜57。
在将第1图像光LR的截止波长与第2图像光LB的截止波长之差定义为第3图像光LG的透射带宽时,本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模块1中的第3图像光LG(绿色光)的透射带宽为大约130nm。如果第3图像光LG(绿色光)的透射带宽为130nm以上,则能够充分地获得第3图像光LG的利用效率,能够确保图像的能见度。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由于第1面板10具有由有机EL元件构成的第1发光元件15和红色光谐振器81(R),所以,与不具有红色光谐振器81(R)的情况相比,容易缩窄从第1面板10射出的第1图像光LR的发光光谱的半值宽度。根据图3可知,通过缩窄第1图像光LR的发光光谱的半值宽度,容易提高第1图像光LR的利用效率。
[第2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上述第1施方式中所说明的图像显示模块1用于以下说明的图像显示装置。
图5是第2实施方式的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1000的说明图。图6是示意性示出图5所示的虚像显示部1010的光学系统的结构的立体图。图7是示出图6所示的光学系统的光路的说明图。
如图5所示,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1000(图像显示装置)构成为透视型眼镜显示器,并具有镜架1110,该镜架1110在左右具有镜腿1111、1112。在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1000中,虚像显示部1010被支承于镜架1110,从虚像显示部1010射出的图像被使用者识别为虚像。在本实施方式中,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1000具有左眼用显示部1101和右眼用显示部1102作为虚像显示部1010。左眼用显示部1101和右眼用显示部1102具有相同的结构,配置成左右对称。
在以下的说明中,以左眼用显示部1101为中心进行说明,省略右眼用显示部1102的说明。
如图6和图7所示,在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1000中,左眼用显示部1101具有:图像显示模块1;以及将从图像显示模块1射出的合成光Lb引导至射出部1058的导光系统1030。在图像显示模块1与导光系统1030之间配置有投射透镜系统1070,从图像显示模块1射出的合成光Lb经由投射透镜系统1070而入射到导光系统1030。投射透镜系统1070由具有正屈光力的1个准直透镜构成。
图像显示模块1具有:分色棱镜50;以及3个面板10、20、30,它们与分色棱镜50的4个面(三棱柱棱镜的第3面)中的3个面相对设置。面板10、20、30例如由有机EL面板构成。
从第1面板10射出的图像光作为第1波段的第1图像光LR入射到分色棱镜50。从第2面板20射出的图像光作为第2波段的第2图像光LB入射到分色棱镜50。从第3面板30射出的图像光作为第3波段的第3图像光LG入射到分色棱镜50。从分色棱镜50射出对第1图像光LR、第2图像光LB和第3图像光LG进行合成后的合成光Lb。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波段例如为630nm~680nm,第1面板10射出红色的第1图像光LR。第2波段例如为450nm~495nm,第2面板20射出蓝色的第2图像光LB。第3波段例如为495nm~570nm,第3面板30射出绿色的第3图像光LG。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图像光LR、第2图像光LB和第3图像光LG是不具有偏振特性的光。
导光系统1030具有:透光性的入射部1040,其入射合成光Lb;以及透光性的导光部1050,该透光性的导光部1050的一端1051侧与入射部1040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入射部1040和导光部1050构成为一体的透光性部件。
入射部1040具有:入射面1041,从图像显示模块1射出的合成光Lb入射到该入射面1041;以及反射面1042,其在与入射面1041之间对从入射面1041入射的合成光Lb进行反射。入射面1041由平面、非球面或者自由曲面等构成,隔着投射透镜系统1070与图像显示模块1相对。投射透镜系统1070倾斜地配置成与入射面1041的端部1412之间的间隔大于与入射面1041的端部1411之间的间隔。
入射面1041未形成有反射膜,对以临界角以上的入射角入射的光进行全反射。因此,入射面1041具有光透射性和光反射性。反射面1042由与入射面1041相对的面构成,倾斜配置成端部1422比入射面1041的端部1421更远离入射面1041。因此,入射部1040具有大致三角形状。反射面1042由平面、非球面或者自由曲面等构成。反射面1042具有形成有以铝、银、镁、铬等为主要成分的反射性的金属层的结构。
导光部1050具有:第1面1056(第1反射面),其从一端1051朝向另一端1052侧延伸;第2面1057(第2反射面),其与第1面1056平行地相对,从一端1051侧朝向另一端1052侧延伸;以及射出部1058,其设置于第2面1057的与入射部1040分离的部分。第1面1056与入射部1040的反射面1042经由斜面1043连结。第1面1056和第2面1057的厚度比入射部1040薄。第1面1056和第2面1057根据导光部1050与外界(空气)的折射率之差,对以临界角以上的入射角入射的光进行全反射。因此,在第1面1056和第2面1057上未形成有反射膜。
射出部1058构成在导光部1050的厚度方向上的第2面1057侧的一部分。在射出部1058中,相对于第2面1057的法线方向倾斜的多个部分反射面1055彼此平行地配置。射出部1058是第2面1057中的、与多个部分反射面1055重叠的部分,且是在导光部1050的延伸方向上具有规定宽度的区域。多个部分反射面1055分别由电介质多层膜构成。此外,多个部分反射面1055中的至少1个可以是电介质多层膜与以铝、银、镁、铬等为主要成分的反射性的金属层(薄膜)的复合层。在部分反射面1055包含金属层的情况下,具有提高部分反射面1055的反射率的效果、或者能够对部分反射面1055的透射率和反射率的入射角依赖性或偏振依赖性进行优化的效果。另外,关于射出部1058,也可以是设置有衍射光栅或全息元件等光学元件的方式。
在上述结构的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1000中,由从入射部1040入射的平行光构成的合成光Lb在入射面1041折射,朝向反射面1042。接着,合成光Lb被反射面1042反射,再次朝向入射面1041。此时,合成光Lb以临界角以上的入射角入射到入射面1041,因此,合成光Lb被入射面1041朝向导光部1050反射而朝向导光部1050。另外,入射部1040构成为作为平行光的合成光Lb入射到入射面1041,但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由自由曲面等构成入射面1041和反射面1042,在作为非平行光的合成光Lb入射到入射面1041之后,在反射面1042与入射面1041之间反射的期间内转换为平行光。
在导光部1050中,合成光Lb在第1面1056与第2面1057之间反射并前进。入射到部分反射面1055的合成光Lb的一部分被部分反射面1055反射,从射出部1058朝向观察者的眼睛E射出。此外,入射到部分反射面1055的合成光Lb的剩余部分透过部分反射面1055,入射到相邻的下一个部分反射面1055。因此,被多个部分反射面1055分别反射的合成光Lb从射出部1058朝向观察者的眼睛E射出。由此,观察者能够识别虚像。
此时,从外界入射到导光部1050的光在入射到导光部1050之后,透过部分反射面1055而到达观察者的眼睛E。因此,观察者能够看到从图像显示模块1射出的彩色图像,并且能够透视看到外界的景色等。
第2实施方式的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1000具有第1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模块1,因此,第1图像光LR的利用效率较高,较少产生杂散光,显示质量优异。
[第3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图8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上述第1施方式中所说明的图像显示模块1用于以下说明的显示装置等。
图8是第3实施方式的投射型显示装置2000的概略结构图。
如图8所示,投射型显示装置2000(图像显示装置)具有:上述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模块1;以及投射光学系统2100,其将从图像显示模块1射出的合成光Lb放大投射到屏幕等被投射部件2200上。
图像显示模块1具有:分色棱镜50;以及3个面板10、20、30,它们与分色棱镜50的4个面(三棱柱棱镜的第3面)中的3个面相对设置。面板10、20、30例如由有机EL面板等射出不具有偏振特性的图像光的面板构成。
第3实施方式的投射型显示装置2000具有第1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模块1,因此,第1图像光LR的利用效率较高,较少产生杂散光,显示质量优异。
另外,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施加各种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例示的图像显示模块和图像显示装置的各结构要素的材料、数量、配置、形状等具体结构能够适当地变更。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构成图像显示模块的第1面板、第2面板和第3面板,列举了有机EL面板的例子,但图像显示面板不限于有机EL面板,也可以使用无机EL面板、Micro LED面板等不具有偏振特性的自发光型面板。
此外,作为具有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图像显示模块的图像显示装置的例子,可以举出摄像机、静态照相机等摄像装置使用的电子取景器(EVF:Electronic ViewFinder)等。

Claims (5)

1.一种图像显示模块,其具有:
第1面板,其射出不具有偏振特性的红色波段的第1图像光;
第2面板,其射出不具有偏振特性的蓝色波段的第2图像光;
第3面板,其射出不具有偏振特性的绿色波段的第3图像光;
颜色合成棱镜,其射出对所述第1图像光、所述第2图像光和所述第3图像光进行合成后的合成光;
第1粘接剂层,其将所述第1面板固定于所述颜色合成棱镜的第1入射面;
第2粘接剂层,其将所述第2面板固定于所述颜色合成棱镜的第2入射面;以及
第3粘接剂层,其将所述第3面板固定于所述颜色合成棱镜的第3入射面,
所述颜色合成棱镜具有:不具有偏振分离特性的第1分色镜;以及不具有偏振分离特性的第2分色镜,
从所述第1面板射出的所述第1图像光中包含的所述红色波段的峰值波长为630nm以上且680nm以下,
所述第1面板、所述第2面板和所述第3面板分别具有由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构成的发光元件,
从所述第1面板射出的所述第1图像光中包含的所述红色波段的峰值波长比所述第1分色镜的截止波长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模块,其中,
所述第1分色镜和所述第2分色镜中的所述第1图像光的利用效率为50%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显示模块,其中,
所述第1分色镜具有使所述第3图像光透射并对所述第1图像光进行反射的特性,
所述第2分色镜具有使所述第3图像光透射并对所述第2图像光进行反射的特性,
所述第1分色镜和所述第2分色镜中的所述第3图像光的透射带宽为130nm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模块,其中,
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具有光谐振器。
5.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具有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模块。
CN201910644693.0A 2018-07-18 2019-07-17 图像显示模块和图像显示装置 Active CN1107370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44395.3A CN114994932B (zh) 2018-07-18 2019-07-17 图像显示模块和图像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35018 2018-07-18
JP2018135018A JP6939727B2 (ja) 2018-07-18 2018-07-18 画像表示モジュール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44395.3A Division CN114994932B (zh) 2018-07-18 2019-07-17 图像显示模块和图像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37097A CN110737097A (zh) 2020-01-31
CN110737097B true CN110737097B (zh) 2022-06-28

Family

ID=6916239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44693.0A Active CN110737097B (zh) 2018-07-18 2019-07-17 图像显示模块和图像显示装置
CN202210644395.3A Active CN114994932B (zh) 2018-07-18 2019-07-17 图像显示模块和图像显示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44395.3A Active CN114994932B (zh) 2018-07-18 2019-07-17 图像显示模块和图像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460700B2 (zh)
JP (1) JP6939727B2 (zh)
CN (2) CN11073709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1124527A (ja) * 2020-01-31 2021-08-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光生成モジュール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US11442272B2 (en) * 2020-03-12 2022-09-13 Facebook Technologies, Llc High-resolution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CN115552316A (zh) * 2020-05-14 2022-12-30 奇跃公司 用于衍射目镜波导显示器中的光瞳分离的方法和系统
JP7491119B2 (ja) * 2020-07-27 2024-05-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光生成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22152394A (ja) * 2021-03-29 2022-10-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学モジュール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WO2023123483A1 (en) * 2021-12-31 2023-07-06 Jade Bird Display (Shanghai) Company Micro led display device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12220A1 (zh) * 2015-07-22 2017-01-26 广景视睿科技 (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紧凑型投影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86547A (ja) 1996-10-30 1998-07-14 Seiko Epson Corp 投写型表示装置
WO2004081640A1 (ja) * 1996-10-30 2004-09-23 Toshiaki Hashizume 投写型表示装置
ATE344936T1 (de) * 1998-06-05 2006-11-15 Seiko Epson Corp Lichtquelle und anzeigevorrichtung
US20040109140A1 (en) * 2002-12-10 2004-06-10 Kiser David K. Apparatus for combining a number of images into a single image
EP1821092B1 (en) * 2004-11-19 2013-06-26 Konica Minolta,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evaluating prism uni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prism unit
CN101079470A (zh) * 2006-05-25 2007-11-28 清华大学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00521847C (zh) * 2007-07-19 2009-07-29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顶发射结构彩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JPWO2009041038A1 (ja) 2007-09-25 2011-01-20 有限会社ハイメック 無偏光クロスダイクロイックプリズム、光学ユニット、および投射型表示装置
JP5445379B2 (ja) * 2010-07-30 2014-03-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JP2012230151A (ja) * 2011-04-25 2012-11-22 Seiko Epson Corp 電気光学装置
KR101262908B1 (ko) * 2011-10-18 2013-05-09 광주과학기술원 엑스 큐브 방식의 조명광 합성장치
JP6048002B2 (ja) * 2012-08-30 2016-12-21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色分解合成プリズム
CN102969454A (zh) * 2012-12-06 2013-03-13 吉林大学 一种具有带通滤光膜的高对比度顶发射绿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JP2018205452A (ja) * 2017-06-01 2018-12-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学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JP7067185B2 (ja) * 2018-03-27 2022-05-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12220A1 (zh) * 2015-07-22 2017-01-26 广景视睿科技 (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紧凑型投影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460700B2 (en) 2022-10-04
JP6939727B2 (ja) 2021-09-22
JP2020012970A (ja) 2020-01-23
US20200026083A1 (en) 2020-01-23
CN114994932B (zh) 2024-01-02
CN114994932A (zh) 2022-09-02
CN110737097A (zh) 2020-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37097B (zh) 图像显示模块和图像显示装置
CN109219767B (zh) 平视显示器装置以及冷光镜
CN110308563B (zh) 光学单元和显示装置
CN110308562B (zh) 光学单元和显示装置
CN112470061B (zh) 显示装置和成像装置
JP2020113384A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装置、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装置の製造方法、ヘッドマウントディスプレイおよび電子機器
US11733438B2 (en) Cross dichroic prism, image display module,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CN111158077B (zh) 图像显示装置
CN110308608B (zh) 光学单元以及显示装置
JP7491119B2 (ja) 画像光生成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CN112562523B (zh) 图像光生成模块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US11348981B2 (en) Image light generation device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US11665928B2 (en) Optical module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CN113204115B (zh) 图像光生成模块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JP2022152159A (ja) 光学モジュール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22090496A (ja) 虚像表示装置、およびコールドミラ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