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25016A - 一种双极静电纺丝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极静电纺丝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25016A
CN110725016A CN201910829706.1A CN201910829706A CN110725016A CN 110725016 A CN110725016 A CN 110725016A CN 201910829706 A CN201910829706 A CN 201910829706A CN 110725016 A CN110725016 A CN 1107250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ve
negative
receiving substrate
spinning
syri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2970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晓雄
龙云泽
宋超
朱东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Qingdao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82970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25016A/zh
Publication of CN1107250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250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5/00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 D01D5/0007Electro-spinning
    • D01D5/0061Electro-spinn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spinning apparatu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5/00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 D01D5/0007Electro-spinning
    • D01D5/0061Electro-spinn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spinning apparatus
    • D01D5/0069Electro-spinn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spinn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spinning section, e.g. capillary tube, protrusion or pin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5/00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 D01D5/0007Electro-spinning
    • D01D5/0061Electro-spinn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spinning apparatus
    • D01D5/0076Electro-spinn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spinn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llecting device, e.g. drum, wheel, endless belt, plate or grid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52Device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insects, e.g. fly screens; Mesh windows for other purpo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Insects & Arthropod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 Spinning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anufacturing Artificial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双极静电纺丝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正极纺丝模块、负极纺丝模块和接收基材;所述正极纺丝模块用于产生带有正电荷的聚合物射流,所述负极纺丝模块用于产生带有负电荷的聚合物射流;所述接收基材用于接收所述带有正电荷的聚合物射流和所述带有负电荷的聚合物射流,当所述带有正电荷的聚合物射流和所述带有负电荷的聚合物射流沉积在所述接收基材上时,所述聚合物射流固化为聚合物纤维,并发生电荷中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利用正负电荷的中和作用实现聚合物薄膜的静电纺丝,接收基材不需要连接电极,使得聚合物薄膜的材质更加均匀。

Description

一种双极静电纺丝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静电纺丝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极静电纺丝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静电纺丝是一种特殊的纤维制造工艺,其基本原理为,聚合物溶液或熔体在强电场 中通过电荷排斥引起聚合物材料雾化分裂,此时雾化分裂出的物质不是微小液滴,而是聚合物射流,聚合物射流运行一段距离后,最终固化成纤维,完成静电纺丝。
图1为传统静电纺丝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注射器101和导电纱网102,所述导电纱网102设置在与注射器101的出液孔105相对的位置,所述出液 孔105处连接高压电源103,所述导电纱网102接地。工作时,注射器101内部填充聚 合物材料,随着注射器101的推进装置104推进,聚合物材料在出液孔105处滴出,由 于出液孔105处连接有高压电源103,聚合物液滴在高压电源103的作用下雾化分裂, 形成聚合物射流,该微小射流射向导电纱网102,在导电纱网102上固化成聚合物纤维, 随着聚合物材料的沉积,最终在导电纱网102上形成聚合物薄膜。
其中,导电纱网接地的目的在于带走沉积在纱网上的聚合物纤维的电荷,以保证纺 丝的持续进行。相反,若导电纱网不接地,随着聚合物材料的沉积,导电纱网上的电荷越来越多,将影响后续聚合物材料在导电纱网上的沉积。
但是,导电纱网接地后,在导电纱网上产生不均匀的电场,聚合物材料倾向于沉积在导电区域上,即导电纱网的网线上,使得聚合物纤维分布不均匀,最终导致聚合物薄 膜的材质不均匀。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双极静电纺丝系统及方法,以利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聚合 物纤维分布不均匀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极静电纺丝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正极纺丝模块、负极纺丝模块和接收基材;
所述正极纺丝模块用于产生带有正电荷的聚合物射流,所述负极纺丝模块用于产生 带有负电荷的聚合物射流;
所述接收基材用于接收所述带有正电荷的聚合物射流和所述带有负电荷的聚合物射 流,当所述带有正电荷的聚合物射流和所述带有负电荷的聚合物射流沉积在所述接收基 材上时,所述聚合物射流固化为聚合物纤维,并发生电荷中和。
可选地,所述正极纺丝模块、负极纺丝模块和接收基材的位置关系被配置为:所述接收基材设置在所述正极纺丝模块和所述负极纺丝模块之间,使得所述带有正电荷的聚合物射流和所述带有负电荷的聚合物射流分别沉积在所述接收基材的两侧。
可选地,所述正极纺丝模块包括正极注射器,所述正极注射器包括正极推进器和正 极出液孔,所述正极出液孔处连接高压电源的正极;
所述负极纺丝模块包括负极注射器,所述负极注射器包括负极推进器和负极出液孔, 所述负极出液孔处连接高压电源的负极。
可选地,所述正极出液孔为与所述正极注射器相连通的金属针头,所述正极注射器 的金属针头通过导线与所述高压电源的正极相连;
和/或,
所述负极出液孔为与所述负极注射器相连通的金属针头,所述负极注射器的金属针 头通过导线与所述高压电源的负极相连。
可选地,所述正极注射器的金属针头和/或所述负极注射器的金属针头水平设置,所 述接收基材竖直设置,所述接收基材设置在所述正极注射器的金属针头和所述负极注射 器的金属针头之间。
可选地,所述正极注射器的金属针头末端和/或所述负极注射器的金属针头末端与所 述接收基材所在平面的距离为5-50cm。
可选地,所述接收基材为绝缘材质。
可选地,所述正极纺丝模块和所述负极纺丝模块的纺丝材料包括下述材料中的一种 或两种材料的组合:
聚丙烯腈PAN、聚乙烯醇PVA、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
可选地,所述高压电源的电压为10kV-100kV。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极静电纺丝系统的使用方法,采用上述第一 方面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制备防雾霾纱窗,其中,所述接收基材为纱网。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利用正负电荷的中和作用实现聚合物薄膜的静电纺丝,接收基 材不需要连接电极,使得聚合物薄膜的材质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 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传统静电纺丝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极静电纺丝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除霾效率对比示意图;
图中的符号表示为:101-注射器,102-导电纱网,103-高压电源,104-推进装置,105-出液孔,201-正极注射器,202-正极推进器,203-正极出液孔,204-高压电源正极,205-负极注射器,206-负极推进器,207-负极出液孔,208-高压电源负极,209-接收基 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 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 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 申请保护的范围。
由于静电纺丝过程中聚合物射流携带电荷,因此若接收基材不能够及时将电荷导走 将导致电荷积聚,从而阻碍静电纺丝过程。传统静电纺丝使用接收基材接地的方式将电荷导走,但是该方式使得聚合物材料倾向于沉积在导电区域上,使得聚合物纤维分布不 均匀。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极静电纺丝系统,该系统中 利用电荷的中和作用,接收基材不需要连接电极,使得聚合物纤维可以均匀地分布在接 收基材上,以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极静电纺丝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双极静电纺丝系统包括正极纺丝模块和负极纺丝模块,所述正极纺丝模块包括正极注射器201,所述正极注射器201包括正极推进器202和正极出液孔203,所述正极出液孔 203处连接高压电源的正极204;所述负极纺丝模块包括负极注射器205,所述负极注射 器205包括负极推进器206和负极出液孔207,所述负极出液孔207处连接高压电源的 负极208。其中,图2中示出的推进器仅是一种简单的结构示意图,可理解,该推进器 可以采用机械或电子器件涉及为自动推进,也可以采用手动推进的方式,其均应当落入 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工作时,所述正极推进器202和负极推进器206同时推进,在正极出液孔203处产生带有正电荷的聚合物射流,负极出液孔207处产生带有负电荷的聚合物射流。接收基 材209设置在正极出液孔203和负极出液孔207之间,带有正电荷的聚合物射流和带有 负电荷的微小射流均射向接收基材209,在接收基材209上固化成聚合物纤维,同时, 正电荷和负电荷中和。需要指出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接收基材209不连接电 极,在电荷自身作用下,聚合物材料更倾向于沉积在聚合物纤维较少的区域,从而使得 聚合物纤维在接收基材209上均匀分布。
理论上来讲,只有当接收基材209上的正电荷和负电荷的数量相同时,才能发生完全中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接收基材209上的正电荷和负电荷具有自调节作用,使得 基板上的正电荷和负电荷数量区域相同。例如,当接收基材209接收到的正电荷数量大 于负电荷时,接收基材209整体呈现正电荷,由于同性相斥,接收基材209上的正电荷 会阻碍带有正电荷的聚合物材料在接收基材209上继续沉积,进而阻碍接收基材209上 的正电荷数量继续增加;相反,接收基材209上的正电荷会加快带有负电荷的聚合物材 料在接收基材209上继续沉积,进而与接收基材209上的正电荷中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利用正负电荷的中和作用实现聚合物薄膜的静电纺丝,接收基 材不需要连接电极,使得聚合物薄膜的材质更加均匀。需要指出的是,图2仅是本申请实施例所列举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并不应当将其作为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 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正极纺丝模块、负极纺丝模块和接收基材的具体结构、相 对位置关系进行适应性调整,在不脱离本申请主旨思想的前提下,其均应当落入本申请 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正极出液孔为与所述正极注射器相连通的金属针头,所述正极注射器的金属针头通过导线与所述高压电源的正极相连;所述负极出液孔为与所述负极注射器相连通的金属针头,所述负极注射器的金属针头通过导线与所述高压电源的负极相连。所述金属针头的直径可以为100μm、200μm、300μm、400μm、500μm、 700μm中的一种。可理解,该正极出液孔和/或负极出液孔除了采用金属针头以外还可 以采用其它的形式。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正极注射器的金属针头和所述负极注射器的金属针头 水平设置,所述接收基材竖直设置,所述接收基材设置在所述正极注射器的金属针头和所述负极注射器的金属针头之间。所述正极注射器的金属针头和所述负极注射器的金属针头水平设置,所述接收基材竖直设置的目的在于,使得接收基材两侧的聚合物射流沿 相同的角度射向接收基材,可以保证接收基材两侧的聚合物材料分布更加均匀。在一种 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正极注射器的金属针头和所述负极注射器的金属针头正对所述接收 基材的中心位置。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正极注射器的金属针头末端和/或所述负极注射器的金属 针头末端与所述接收基材所在平面的距离为5-50cm。具体距离的大小可以根据聚合物材 料的不同而相应调节。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正极纺丝模块和所述负极纺丝模块可以采用相同的纺丝 材料,也可以采用不同的纺丝材料。例如,正极纺丝模块和所述负极纺丝模块均采用聚丙烯腈PAN、聚乙烯醇PVA、聚氨酯PU或聚苯乙烯PS;或者,正极纺丝模块采用聚丙烯 腈PAN,负极纺丝模块采用聚乙烯醇PVA等。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高压电源的电压为10kV-100kV。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接收基材为绝缘材质,该绝缘材质的接收基材可以为绝 缘纱网,也可以为无孔的绝缘板材。当采用绝缘纱网时,采用图2所述的系统,可以制 备防雾霾纱窗。需要指出的是,该接收基材同样可以采用导电材质,但是绝缘材质相对 导电材质,更有利于聚合物材料的均匀沉积。具体来说,在绝缘材质的绝缘作用下,正 负电荷的中和速度较慢,那么在在接收基材两侧分别保留一定数量的正电荷和负电荷。 以带有正电荷的一侧为例,当带有正电荷的聚合物材料继续沉积在该侧时,正电荷之间 的相斥作用,使得带有正电荷的聚合物材料趋于均匀分布。
另外,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双极静电纺丝系统用于制备薄膜状材料,因此该 接收基板为片状,片状的接收基材更有利于聚合物材料沉积为膜状。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以下对图2所示双极静电纺丝系 统的纺丝方法进行说明。
实施例1:
使用该双极静电纺丝系统对聚丙烯腈PAN材料进行纺丝,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将分子量1.5×105g/mol的PAN溶于二甲基甲酰胺DMF溶剂中,配制成质量分数12%的溶液。
(2)将纺丝液注入注射器中,分别将两组注射器的针头连接到正负高压电源上,将电压调整至10kV-30kV之间的特定值。
(3)在针头中间放置绝缘纱网。
(4)开启电压,开始推进,观察泰勒锥的形成。
(5)持续纺丝一段时间后,取下成品,或者使用玻璃片收集纤维,在显微镜下确认纺丝效果。
(6)纺丝完毕,得到防雾霾纱窗,测试防雾霾纱窗的PM2.5过滤性能。
实施例2
使用双极静电纺丝系统对聚丙烯腈PAN和聚乙烯醇PVA材料进行复合纺丝,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将分子量1.5×105g/mol的PAN溶于DMF中,配制成质量分数12%的溶液;将 分子量为8.6×104g/mol的PVA溶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成质量分数为11%的纺丝液。
(2)将两种纺丝液分别注入两组注射器中,分别将两组注射器的针头连接到正负高 压电源上,将电压调整至10kV-30kV之间的特定值。
(3)在针头中间放置绝缘纱网。
(4)开启电压,开始推进,观察泰勒锥的形成。
(5)持续纺丝一段时间后,取下成品,或者使用玻璃片收集纤维,在显微镜下确认纺丝效果。
(6)纺丝完毕,得到防雾霾纱窗,测试防雾霾纱窗的PM2.5过滤性能。
采用上述方法制备的防雾霾纱窗,在保持相同透光率的条件下纤维过滤能力显著提 高,因为采用传统静电纺丝方法(图1所示系统)制备的防雾霾纱窗纤维分布不均匀, 纤维的集中区域的透光率更低,但过滤性能却不再发生显著提升,反而是纤维较少区域 和孔洞区域的过滤效率影响了整体的过滤效率。
将采用上述方法制备的防雾霾纱窗与采用传统方法制备的防雾霾纱窗的除霾效率进 行对比。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除霾效率对比示意图,图3中分别列举了聚丙烯腈PAN、聚乙烯醇PVA、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四种材料分别采用传统静电纺丝方法 和本申请提供的双极性静电纺丝方法制备的防雾霾纱窗的除霾效率对比图,在图3中可 以明显看出,在透明度相同的前提下,采用本申请提供的双极性静电纺丝方法制备的防 雾霾纱窗的除霾效率更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 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 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 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 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 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 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发明。对这 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 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 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 围。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尤其,对于终端实施例而言, 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中的说明即 可。
以上所述的本申请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双极静电纺丝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纺丝模块、负极纺丝模块和接收基材;
所述正极纺丝模块用于产生带有正电荷的聚合物射流,所述负极纺丝模块用于产生带有负电荷的聚合物射流;
所述接收基材用于接收所述带有正电荷的聚合物射流和所述带有负电荷的聚合物射流,当所述带有正电荷的聚合物射流和所述带有负电荷的聚合物射流沉积在所述接收基材上时,所述聚合物射流固化为聚合物纤维,并发生电荷中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纺丝模块、负极纺丝模块和接收基材的位置关系被配置为:所述接收基材设置在所述正极纺丝模块和所述负极纺丝模块之间,使得所述带有正电荷的聚合物射流和所述带有负电荷的聚合物射流分别沉积在所述接收基材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极纺丝模块包括正极注射器,所述正极注射器包括正极推进器和正极出液孔,所述正极出液孔处连接高压电源的正极;
所述负极纺丝模块包括负极注射器,所述负极注射器包括负极推进器和负极出液孔,所述负极出液孔处连接高压电源的负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极出液孔为与所述正极注射器相连通的金属针头,所述正极注射器的金属针头通过导线与所述高压电源的正极相连;
和/或,
所述负极出液孔为与所述负极注射器相连通的金属针头,所述负极注射器的金属针头通过导线与所述高压电源的负极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极注射器的金属针头和/或所述负极注射器的金属针头水平设置,所述接收基材竖直设置,所述接收基材设置在所述正极注射器的金属针头和所述负极注射器的金属针头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极注射器的金属针头末端和/或所述负极注射器的金属针头末端与所述接收基材所在平面的距离为5-50cm。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基材为绝缘材质。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纺丝模块和所述负极纺丝模块的纺丝材料包括下述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材料的组合:
聚丙烯腈PAN、聚乙烯醇PVA、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
9.根据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电源的电压为10kV-100kV。
10.一种双极静电纺丝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制备防雾霾纱窗,其中,所述接收基材为纱网。
CN201910829706.1A 2019-09-04 2019-09-04 一种双极静电纺丝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107250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29706.1A CN110725016A (zh) 2019-09-04 2019-09-04 一种双极静电纺丝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29706.1A CN110725016A (zh) 2019-09-04 2019-09-04 一种双极静电纺丝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25016A true CN110725016A (zh) 2020-01-24

Family

ID=692178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29706.1A Pending CN110725016A (zh) 2019-09-04 2019-09-04 一种双极静电纺丝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25016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66181A (zh) * 2005-11-25 2006-05-03 清华大学 一种电纺丝发生和收集的装置及方法
JP2007092213A (ja) * 2005-09-28 2007-04-12 Teijin Ltd 静電紡糸法により繊維構造体を製造する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01003917A (zh) * 2007-01-19 2007-07-25 中国民航大学 一种正负极同电场复合型静电纺丝方法及其应用
CN101525771A (zh) * 2009-03-27 2009-09-09 北京服装学院 制备扭曲结构聚合物微/纳米复合纤维的装置和方法
CN102121137A (zh) * 2010-12-28 2011-07-13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双喷头双极性静电纺丝方法
CN105734693A (zh) * 2016-02-02 2016-07-06 嘉兴学院 一种双电极静电纺丝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7164810A (zh) * 2017-07-28 2017-09-15 苏州大学 纳米界面材料的制备装置
CN207891464U (zh) * 2018-01-17 2018-09-21 河北耐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正负电极双喷纺丝设备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92213A (ja) * 2005-09-28 2007-04-12 Teijin Ltd 静電紡糸法により繊維構造体を製造する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766181A (zh) * 2005-11-25 2006-05-03 清华大学 一种电纺丝发生和收集的装置及方法
CN101003917A (zh) * 2007-01-19 2007-07-25 中国民航大学 一种正负极同电场复合型静电纺丝方法及其应用
CN101525771A (zh) * 2009-03-27 2009-09-09 北京服装学院 制备扭曲结构聚合物微/纳米复合纤维的装置和方法
CN102121137A (zh) * 2010-12-28 2011-07-13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双喷头双极性静电纺丝方法
CN105734693A (zh) * 2016-02-02 2016-07-06 嘉兴学院 一种双电极静电纺丝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7164810A (zh) * 2017-07-28 2017-09-15 苏州大学 纳米界面材料的制备装置
CN207891464U (zh) * 2018-01-17 2018-09-21 河北耐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正负电极双喷纺丝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13032B2 (en) 3D polymer nanofiber membrane composed of 1D individual polymer nanofibers which are quasi-aligned and cross-laminated like grid structure with functions of controlling pore distribution and siz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1586288B (zh) 阵列多喷头静电纺丝设备
DE69728423T2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von kompositfiltermaterialien
CN1284888C (zh) 利用电荷感应纺丝的高分子纤维网制造装置和其制造方法
US20020100725A1 (en) Method for preparing thin fiber-structured polymer web
CN108385282B (zh) 一种三维立体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CN108265339B (zh) 用于打印垂直于电场方向致密平面的静电纺丝系统及方法
CN104593880A (zh) 一种聚合物纳米纤维批量化生产的静电纺丝装置
CN101501262A (zh) 微细纤维集合体的制造方法
CN101525771B (zh) 制备扭曲结构聚合物微/纳米复合纤维的装置和方法
CN107475902B (zh) 一种超疏水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CN109208090B (zh) 一种新型无针静电纺丝装置及其纺丝方法
CN109537073B (zh) 一种利用溶液吹纺技术制备定向排列纤维的装置和方法
CN108411383B (zh) 一种多孔球形静电纺丝喷头及其纺丝方法
CN105350089A (zh) 一种基于负压收集的气电纺三维支架制备方法及装置
CN107366028B (zh) 一种批量制备皮芯复合结构纳米纤维的静电纺丝方法
CN112981556B (zh) 一种静电纺丝纤维收集装置及其制备径向取向结构的纳米纤维膜的方法
JPH03161563A (ja) 繊維状集合体
CN108866650B (zh) 一种可在绝缘基底上沉积纤维的静电纺丝方法及其装置
CN102134787A (zh) 蜂窝状排列的聚合物纳米纤维材料制备方法
JPH03167358A (ja) 繊維状集合体
CN111394805A (zh) 一种海胆形静电纺丝喷头及其纺丝方法
AU2020103786A4 (en) A Bipolar Electrospinn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10725016A (zh) 一种双极静电纺丝系统及方法
CN103484954B (zh) 一种制备纳米纤维的静电纺丝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