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20471B - 一种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与噻虫嗪的复配杀虫剂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与噻虫嗪的复配杀虫剂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720471B CN110720471B CN201911122330.7A CN201911122330A CN110720471B CN 110720471 B CN110720471 B CN 110720471B CN 201911122330 A CN201911122330 A CN 201911122330A CN 110720471 B CN110720471 B CN 11072047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juv
- thiamethoxam
- isaria
- mutant strain
- r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51/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the sequences of atoms O—N—S, X—O—S, N—N—S, O—N—N or O-halogen, regardless of the number of bonds each atom has and with no atom of these sequences forming part of a heterocyclic ring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nt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与噻虫嗪的复配杀虫剂及其应用。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与噻虫嗪的复配杀虫剂,所述复配杀虫剂中含有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和噻虫嗪。其中,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具有抗紫外线和耐高温的特点,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与噻虫嗪有很好的相容性,噻虫嗪不影响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且噻虫嗪与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复配制备得到的复配杀虫剂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可显著提高对稻飞虱和稻叶蝉的防治效果,减少化学农药噻虫嗪的使用量,改善稻飞虱和稻叶蝉对噻虫嗪的抗药性;另外,该复配杀虫剂在强紫外线和高温条件下对稻飞虱和稻叶蝉的防治效果稳定,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防治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与噻虫嗪的复配杀虫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稻叶蝉、稻飞虱等是我国南方稻区水稻上的重要害虫,在刺吸取食水稻汁液的同时还传播水稻病毒病,水稻分蘖期和拔节期因稻叶蝉传播的矮缩病可导致水稻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噻虫嗪(Thiamethoxam)是一种新烟碱类杀虫剂,主要作用于昆虫的中枢神经系统,具有触杀、胃毒、内吸性、持效期长等特点,对蚜虫、叶蝉、飞虱、蓟马、粉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对哺乳动物毒性低。但是,长期、大量地使用噻虫嗪等化学杀虫剂使得稻叶蝉、稻飞虱产生了高水平的抗药性,导致农产品中的化学农药残留严重,同时化学农药杀死了害虫的天敌,破坏了稻田生态系统。
爪哇棒束孢菌作为一种活体微生物农药,对稻叶蝉、稻飞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虫的防治效果突出,具有不同于现有化学杀虫剂的全新的作用机理、对环境无污染、无残留、对害虫天敌友好等特点。但是,田间应用实践表明,爪哇棒束孢菌等活体微生物农药的防治效果易受南方地区的强紫外线、高温等环境条件的影响。因此,持续有效地控制稻叶蝉、稻飞虱等水稻害虫,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是当前水稻生产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研发对环境友好、对害虫天敌安全、可持续控制害虫的微生物农药来替代化学农药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稻叶蝉、稻飞虱防治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与噻虫嗪的复配杀虫剂及其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配杀虫剂。
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所述复配杀虫剂在防治稻飞虱/稻叶蝉或制备防治稻飞虱/稻叶蝉的生物制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稻飞虱/稻叶蝉的生物制剂。
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复配杀虫剂,所述复配杀虫剂中含有爪哇棒束孢菌和噻虫嗪。
优选地,所述爪哇棒束孢菌和噻虫嗪的质量比为100:1.67~6.67。
更优选地,所述爪哇棒束孢菌和噻虫嗪的质量比为100:3~4。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爪哇棒束孢菌和噻虫嗪的质量比为100:4。
优选地,所述爪哇棒束孢菌为爪哇棒束孢菌(Isaria javanica)诱变株IJUV-6,该诱变株已于2019年10月10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9800,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
更优选地,所述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为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的孢子粉。
本发明提供的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与低剂量的噻虫嗪有很好的相容性,低剂量的噻虫嗪不影响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亚剂量的噻虫嗪与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复配制备得到的复配杀虫剂,能够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显著提高对稻飞虱/稻叶蝉的防治效果;
因此,所述复配杀虫剂在防治稻飞虱/稻叶蝉或制备防治稻飞虱/稻叶蝉的生物制剂中的应用,也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防治稻飞虱/稻叶蝉的生物制剂,所述生物制剂由主剂和辅剂组成;所述主剂包括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和噻虫嗪,所述辅剂包括稳定剂、助剂和填料。
优选地,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生物制剂包括:主剂32%~61%、稳定剂0.3%~0.8%、助剂12%~15%、填料23%~54.5%。
优选地,所述稳定剂为抗坏血酸或纳米氢氧化铝。
优选地,所述助剂为吐温-80、司班-20、羧甲基纤维素钠、润湿剂LX、OP-10、MorwetD-425、达润助悬剂DY6或木质素磺酸钠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填料为凹凸棒土、硅藻土或石蜡油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生物制剂的剂型为可湿性粉剂或油剂。
优选地,所述稻叶蝉为电光叶蝉。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与噻虫嗪的复配杀虫剂及其应用。该复配杀虫剂以抗紫外线、耐高温的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和噻虫嗪为有效成分,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与低剂量的噻虫嗪有很好的相容性,低剂量的噻虫嗪不影响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亚剂量的噻虫嗪与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复配制备的复配杀虫剂,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可显著提高对稻飞虱和稻叶蝉的防治效果;应用该复配杀虫剂防治稻飞虱和稻叶蝉,减少了化学农药噻虫嗪的用量,可改善稻飞虱和稻叶蝉对噻虫嗪的抗药性,降低化学农药的残留;
另外,该复配杀虫剂对稻飞虱和稻叶蝉的防治效果稳定,不受南方地区的强紫外线和高温等田间环境因素的影响,且对环境无污染,有利于保护害虫的天敌、持续控制水稻害虫的为害,促进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的抗紫外线性能测试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的限定。除非特别说明,本发明采用的试剂、方法和设备为本技术领域常规试剂、方法和设备。
除非特别说明,以下实施例所用试剂和材料均为市购。
实施例1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的获取
发明人团队在广州地区的水稻上采集到被虫真菌侵染的褐飞虱[Nilaparvatalugens(Stal)],从虫尸上经分离、筛选后获得了一株对稻飞虱和稻叶蝉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爪哇棒束孢IJNL-N8(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7709)。在后期的田间应用中,发现该菌株对稻飞虱和稻叶蝉等水稻害虫的防治效果不稳定,对紫外线的耐受力不强。为此,我们用紫外线照射野生菌(爪哇棒束孢IJNL-N8)诱导其产生变异,经筛选与纯化最后获得抗紫外线和耐高温的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并于2019年10月10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9800,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
实施例2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对噻虫嗪的相容性测定
1、实验方法
将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接种到查氏培养基(蔗糖30.0g、硝酸钠(NaNO3)3.0g、磷酸氢二钾(K2HPO4)1.0g、硫酸镁(MgSO4.7H2O)0.5g、氯化钾(KCl)0.5g、硫酸亚铁(FeSO4)0.01g、琼脂粉20g加入水使总体积为1000mL)平板上,于26±1℃的恒温箱(L:D=14:10)中培养10天后,用0.1%吐温-80无菌水收集孢子,将真菌孢子和噻虫嗪在查氏培养液中混合,配制成含不同浓度(0.1x、0.5x、1x)噻虫嗪和真菌孢子的悬浮液,用载玻片萌发法试验;
将以上含不同浓度的噻虫嗪和孢子悬液滴在无菌载玻片上,置于底部铺有滤纸的培养皿内,在皿内滴加无菌水保湿(100,RH),培养8h、10h、12h后镜检,计算孢子萌发率(孢子萌发率%=萌发的孢子数/总孢子数×100%)。每个处理3次重复。上述所有试验数据均在数据处理软件SAS系统上处理完成。
2、实验结果
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在不同浓度噻虫嗪溶液中的孢子萌发率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与对照组相比,培养8h后,不同浓度的噻虫嗪溶液中的孢子萌发率均显著降低;但在培养12h后,不同浓度的噻虫嗪溶液中的孢子萌发率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孢子萌发率均可达到96.7%以上;说明在10h以内,噻虫嗪对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的孢子萌发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噻虫嗪的浓度越高对真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越强;但随着时间的延长,这种抑制作用逐渐消失,在12h以后噻虫嗪对真菌孢子萌发的没有抑制作用。
以上结果说明: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与噻虫嗪的相容性良好。
表1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在不同浓度噻虫嗪溶液中的孢子萌发率
时间 | 对照组 | 噻虫嗪(1x) | 噻虫嗪(0.5x) | 噻虫嗪(0.1x) |
8h | 84.3±3.2a | 58.5±3.7d | 65.6±4.1c | 78.7±3.0b |
10h | 96.8±4.3a | 82.9±3.2b | 94.1±4.8a | 95.2±4.9a |
12h | 99.2±3.9a | 96.7±4.3a | 97.5±5.3a | 98.6±3.8a |
注:表中同列数字后字母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DMRT法);噻虫嗪(1x)、噻虫嗪(0.5x)、噻虫嗪(0.1x)分别表示噻虫嗪的使用剂量为田间常规使用剂量、0.5和0.1倍的田间常规使用剂量。
实施例3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的耐高温和抗紫外线性能测试
1、实验方法
将野生菌株(WT)和诱变菌株(UV)的分生孢子分别接种到PDA平板中培养至产孢后备用,分别用0.1%吐温-80无菌水收集所有菌株的孢子配制成1.0×106孢子/mL的孢子悬浮液、并放置于紫外线下照射0、40min,然后取5mL孢子悬浮液加入装有200mL查氏培养液的三角瓶中,在26±1℃、200rpm条件下培养,在第11h、13h、15h时观察并记录孢子萌发情况,以芽管长度超过孢子直径一半作为萌发标准,所有处理3次重复;通过比较第11h、13h、15h各菌株在孢子萌发率方面的差异,明确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的抗紫外线性能。
另外,取浓度1.0×106孢子/mL的孢子悬浮液分别在30±1℃、31±1℃、31.5±1℃、33.5±1℃、34.5±1℃、35±1℃、200rpm条件下培养,在第12h、24h时观察并记录孢子萌发情况,以芽管长度超过孢子直径一半作为萌发标准,所有处理3次重复;通过比较第12h、24h各菌株在不同温度下孢子萌发率方面的差异,明确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的耐高温性。
2、实验结果
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的抗紫外线性能测试结果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经紫外线照射40min后,其孢子萌发率与对照组(紫外线照射0min)无显著差异,而野生菌株经紫外线照射40min后,其孢子萌发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以上结果说明:紫外线照射对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的孢子萌发率无显著影响,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具有很好的抗紫外线性能。
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在不同温度下的孢子萌发率结果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温度为30±1℃至33.5±1℃条件下,野生菌株和诱变菌株IJUV-6的孢子均可正常萌发;其中,诱变菌株IJUV-6在33.5±1℃条件下的孢子萌发率显著高于野生菌株;温度为34.5±1℃条件下,诱变菌株IJUV-6在第24h的孢子萌发率为20.5%,而野生菌株不萌发;且温度高于33.5±1℃条件下,爪哇棒束孢菌IJN-30和爪哇棒束孢菌IJW-25的孢子均不萌发。
以上结果表明:本发明筛选得到的诱变菌株IJUV-6具有很好的耐高温性能。
表2诱变菌株IJUV-6在不同温度下的孢子萌发率(%)结果
注:表中同列数字后字母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DMRT法)。
实施例4 50%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与噻虫嗪的可湿性粉剂
一种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与噻虫嗪的可湿性粉剂,具体的配方组分含量为:50%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孢子粉(1011孢子/g),2%噻虫嗪(市购原药),0.8%纳米氢氧化铝,4%吐温-80,6%MorwetD-425,5%羧甲基纤维素钠,硅藻土补至100%,制得50%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与噻虫嗪的可湿性粉剂;其中,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和噻虫嗪的质量比为100:4。
实施例5 50%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与噻虫嗪的可湿性粉剂
一种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与噻虫嗪的可湿性粉剂,具体的配方组分含量为:50%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孢子粉(1011孢子/g),1.5%噻虫嗪(市购原药),0.3%抗坏血酸,3%润湿剂LX,5%达润助悬剂DY6,4%木质素磺酸钠,凹凸棒土补至100%,制得50%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与噻虫嗪的可湿性粉剂,其中,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和噻虫嗪的质量比为100:3。
实施例6 30%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与噻虫嗪的可湿性粉剂
一种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与噻虫嗪的可湿性粉剂,具体的配方组分含量为:30%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孢子粉(1011孢子/g),2%噻虫嗪(市购原药),0.5%纳米氢氧化铝,3%吐温-80,5%羧甲基纤维素钠,5%MorwetD-425,硅藻土补至100%,制得30%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与噻虫嗪的可湿性粉剂,其中,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和噻虫嗪的质量比为100:6.67。
实施例7 60%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与噻虫嗪的复配杀虫剂
一种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与噻虫嗪的可湿性粉剂,具体的配方组分含量为:60%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孢子粉(1011孢子/g),1%噻虫嗪(市购原药),0.8%纳米氢氧化铝,5%吐温-80,6%羧甲基纤维素钠,4%MorwetD-425,硅藻土补至100%,制得60%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与噻虫嗪的可湿性粉剂,其中,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和噻虫嗪的质量比为100:1.67。
实施例8 50%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与噻虫嗪的油剂
一种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与噻虫嗪的油剂,具体的配方组分含量为:50%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孢子粉(1011孢子/g),1.5%噻虫嗪(市购原药),0.8%纳米氢氧化铝,5%司班-20,3%吐温-80,5%OP-10,石蜡油补至100%,制得50%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与噻虫嗪的油剂;其中,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和噻虫嗪的质量比为100:3。
对比例1复配剂中不含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和噻虫嗪
一种可湿性粉剂,除了无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和噻虫嗪外,其余的配方组分含量均与实施例4相同;具体的配方组分含量为:0.8%纳米氢氧化铝,4%吐温-80,6%MorwetD-425,5%羧甲基纤维素钠,硅藻土补至100%,制得可湿性粉剂。(爪哇棒束孢和噻虫嗪的使用浓度为0)。
对比例2复配剂中缺少噻虫嗪
一种可湿性粉剂,除了无噻虫嗪外,其余的配方组分含量均与实施例4相同;具体的配方组分含量为:50%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孢子粉(1011孢子/g),0.8%纳米氢氧化铝,4%吐温-80,6%MorwetD-425,5%羧甲基纤维素钠,硅藻土补至100%,制得50%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与噻虫嗪的可湿性粉剂(爪哇棒束孢的使用浓度为2.5x107孢子/mL)。
对比例3复配剂中缺少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
一种可湿性粉剂,除了无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外,其余的配方组分含量均与实施例4相同;具体的配方组分含量为:2%噻虫嗪(市购原药),0.8%纳米氢氧化铝,4%吐温-80,6%MorwetD-425,5%羧甲基纤维素钠,硅藻土补至100%,制得50%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与噻虫嗪的可湿性粉剂(噻虫嗪的使用浓度为10μg/mL)。
对比例4
25%噻虫嗪,田间常规使用剂量(3.0g/亩/30kg水,使用浓度为25μg/mL)。应用例1复配杀虫剂对电光叶蝉的笼罩试验
利用本发明实施例4~8制备得到的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与噻虫嗪的复配杀虫剂和对比例1~4制备得到的可湿性粉剂进行毒力测定实验,测定其对电光叶蝉的毒力;具体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如下:
1、实验方法
供试植物为水稻(Oryza sativa L.),将盆栽苗(盆直径30cm,苗高40cm,3丛/盆,6~13株/丛)放入养虫笼中,接入电光叶蝉成虫待其产卵后将其全部赶出,待电光叶蝉发育至4龄若虫备用,所有试验在网室中进行(32℃~37℃);
将实施例4~8制备得到的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与噻虫嗪的复配杀虫剂和对比例1~3制备得到的可湿性粉剂稀释2000倍,分别获得不同的浓度的混合液;将对比例4中的噻虫嗪配制成田间常规使用浓度(20μg/mL)的药液,然后采用喷雾法分别将上述药液喷到不同处理组的水稻叶片和茎上,以水稻上沾满药液雾滴而不滴下为好,每个处理6盆苗,调查药后4、8天的效果,计算电光叶蝉的校正死亡率。
2、实验结果
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复配杀虫剂对电光叶蝉的毒力测定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当可湿性粉剂中无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和噻虫嗪时,电光叶蝉的防治效果仅为8.4%(4天)和10.4%(8天);可湿性粉剂中只含有噻虫嗪的处理区,电光叶蝉的防治效果分别为49.9%(8天,对比例3,噻虫嗪10PPM的处理区)和74.0%(8天,对比例4,噻虫嗪25PPM的处理区);可湿性粉剂中只含有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时,电光叶蝉的防治效果54.2%(4天)和80.9%(8天);而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和噻虫嗪的复配杀虫剂(实施例4~8),对电光叶蝉的防治效果为81.9%~87%(4天)和91.6%~97.2%(8天),显著高于对比例1~3制备得到的可湿性粉剂对电光叶蝉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对比例4噻虫嗪的常规田间推荐使用浓度的防治效果。
以上结果说明,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与噻虫嗪的复配杀虫剂对电光叶蝉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和噻虫嗪复配能够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复配杀虫剂对电光叶蝉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单剂的防治效果,与真菌杀虫剂相比在提高防治效果的同时缩短了杀虫时间,与化学杀虫剂相比在提高防治效果的同时延长了防治持效时间;
其中,与爪哇棒束孢菌单剂(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的使用浓度为2.5x107孢子/mL)相比,复配杀虫剂对电光叶蝉的防治效果提高了51.1%~60.7%(第4天)和13.2%~20.1%(第8天),说明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中加入噻虫嗪后提高了杀虫的速效性,与化学农药噻虫嗪单剂(噻虫嗪的使用浓度为25μg/mL)相比,复配剂对电光叶蝉的防治效果提高了100.2%~112.9%(第4天)和83.6%~94.8%(第8天)。
以上结果表明:化学农药中加入真菌杀虫剂后,在提高防治效果的同时也延长了药物的防治持效时间;且复配杀虫剂与常规使用剂量的噻虫嗪等化学农药相比,在提高防治效果的同时显著减少了化学农药噻虫嗪的使用量。
表2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复配杀虫剂对电光叶蝉的毒力测定结果
注:表中同列数字后字母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DMRT法)。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复配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配杀虫剂中含有爪哇棒束孢菌和噻虫嗪;
所述爪哇棒束孢菌和噻虫嗪的质量比为100:1.67~6.67;
所述爪哇棒束孢菌为爪哇棒束孢菌(Isaria javanica)诱变株IJUV-6,该诱变株已于2019年10月10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9800;
所述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为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的孢子粉,爪哇棒束孢菌IJUV-6孢子粉的孢子含量为1011孢子/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配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爪哇棒束孢菌和噻虫嗪的质量比为100:3~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配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爪哇棒束孢菌和噻虫嗪的质量比为100:4。
4.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复配杀虫剂在防治稻飞虱/稻叶蝉或制备防治稻飞虱/稻叶蝉的生物制剂中的应用。
5.一种防治稻飞虱/稻叶蝉的生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制剂由主剂和辅剂组成;所述主剂包括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和噻虫嗪,所述辅剂包括稳定剂、助剂和填料;
所述爪哇棒束孢菌和噻虫嗪的质量比为100:1.67~6.67;
所述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已于2019年10月10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9800;
所述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为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的孢子粉,爪哇棒束孢菌IJUV-6孢子粉的孢子含量为1011孢子/g。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生物制剂包括:主剂32%~61%、稳定剂0.3%~0.8%、助剂12%~15%、填料23%~54.5%。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生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制剂的剂型为可湿性粉剂或油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122330.7A CN110720471B (zh) | 2019-11-15 | 2019-11-15 | 一种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与噻虫嗪的复配杀虫剂及其应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122330.7A CN110720471B (zh) | 2019-11-15 | 2019-11-15 | 一种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与噻虫嗪的复配杀虫剂及其应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720471A CN110720471A (zh) | 2020-01-24 |
CN110720471B true CN110720471B (zh) | 2021-07-27 |
Family
ID=69224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122330.7A Active CN110720471B (zh) | 2019-11-15 | 2019-11-15 | 一种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与噻虫嗪的复配杀虫剂及其应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720471B (zh)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14325A (zh) * | 2008-11-25 | 2009-08-26 | 华南农业大学 | 爪哇棒束孢霉菌株及其在防治斜纹夜蛾方面的应用 |
KR20130063209A (ko) * | 2011-12-06 | 2013-06-14 | 대한민국(농촌진흥청장) | 담배가루이 Q 타입에 대한 방제 효과를 갖는 신규 곤충병원성 곰팡이 이사리아 자바니카 Pf04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담배가루이 Q 타입 방제용 미생물 살충제 |
CN107897214A (zh) * | 2017-12-26 | 2018-04-13 | 华南农业大学 | 一种防治水稻害虫的微生物复配杀虫剂及其应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785098B1 (ko) * | 2015-11-07 | 2017-10-12 | 대한민국 | 이사리아 자바니카 Pf185 균주 또는 이를 이용한 진딧물 및 잘록병균의 동시방제용 조성물 |
CN106479943A (zh) * | 2017-01-03 | 2017-03-08 | 南京林业大学 | 一株高效防治美国白蛾的爪哇棒束孢be01及其应用 |
-
2019
- 2019-11-15 CN CN201911122330.7A patent/CN11072047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14325A (zh) * | 2008-11-25 | 2009-08-26 | 华南农业大学 | 爪哇棒束孢霉菌株及其在防治斜纹夜蛾方面的应用 |
KR20130063209A (ko) * | 2011-12-06 | 2013-06-14 | 대한민국(농촌진흥청장) | 담배가루이 Q 타입에 대한 방제 효과를 갖는 신규 곤충병원성 곰팡이 이사리아 자바니카 Pf04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담배가루이 Q 타입 방제용 미생물 살충제 |
CN107897214A (zh) * | 2017-12-26 | 2018-04-13 | 华南农业大学 | 一种防治水稻害虫的微生物复配杀虫剂及其应用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Tobacco Growth Promotion by the Entomopathogenic Fungus, Isaria javanica pf185;Lee, Yong-Seong et,al;《MYCOBIOLOGY》;20190131;第47卷(第1期);第126-133页 * |
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控方法进展;林桂芳等;《[1]林桂芳,张灵玲.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控方法进展[J].生物技术进展,2016,6(01):25-29.》;20161231;第6卷(第1期);第25-29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720471A (zh) | 2020-01-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728374B (zh) | 一株粘着剑菌dt8菌株及其在降解多效唑中的应用 | |
CA3081194C (en) | Method for increasing wheat yield and preventing wheat diseases and use thereof | |
CN113373180B (zh) | 解淀粉芽孢杆菌的纳米硒合成活性菌液、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 |
CN107581189B (zh) | 一种含寡糖与吡啶类杀菌成分的组合物 | |
CN107897214B (zh) | 一种防治水稻害虫的微生物复配杀虫剂及其应用 | |
CN108294014B (zh) | 一种防治根腐病的种衣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10839652B (zh) | 一种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与呋虫胺的复配杀虫剂及其应用 | |
CN110720471B (zh) | 一种爪哇棒束孢菌诱变株ijuv-6与噻虫嗪的复配杀虫剂及其应用 | |
CN108576050B (zh) | 亚硒酸钠用于防治烟草根黑腐病的用途 | |
CN110934148A (zh) | 一种金龟子绿僵菌诱变菌株MaUV-1与噻虫嗪的复配杀虫剂及其应用 | |
CN110870484A (zh) | 一种金龟子绿僵菌与呋虫胺的复配杀虫剂及其应用 | |
CN114250177B (zh) | 一株不动杆菌及其在提高植物抗逆性中的应用 | |
CN116240130A (zh) | 一株耐酸性的暗黑中华单孢菌txb1-10及其应用 | |
CN111296448B (zh) | 香菇多糖在防治茶树真菌病害的应用 | |
RU2612368C1 (ru) | Способ предпосевной обработки семян моркови для повышения товарности и лежкости (сохранности) корнеплодов моркови | |
CN110720459B (zh) | 一种含紫苏醛和钙离子螯合剂edta的黄曲霉防治用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5441485B (zh) | 一种叶用和根施农业生防制剂同时制备的方法及其应用 | |
CN107232210A (zh) | 噻二唑类化合物在制备水稻细菌性秧苗立枯病防治药剂上的应用 | |
EP2821478B1 (en) | Glomus iranicum var. tenuihypharum var. nov. strain and its use as bio-nematicide | |
EP3476930B1 (en) | Pseudozyma | |
CN110200019A (zh) | 杀稻飞虱的组合物 | |
CN114903040B (zh) | 薄荷酮在茶树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 |
CN114128729B (zh) | 楝叶吴萸挥发油在防治辣椒疫病中的应用 | |
CN116267995B (zh) | 一种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
RU2803623C1 (ru) | Штамм Phialocephala fortinii шт. F-833МКС661Ч1Н - продуцент комплекса биологически активных веществ, обладающих рострегуляторными свойствами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