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04901B - 山墙屋面顶导梁的连接节点放置方法和相关产品 - Google Patents

山墙屋面顶导梁的连接节点放置方法和相关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04901B
CN110704901B CN201910844534.5A CN201910844534A CN110704901B CN 110704901 B CN110704901 B CN 110704901B CN 201910844534 A CN201910844534 A CN 201910844534A CN 110704901 B CN110704901 B CN 1107049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l
guide beam
top guide
folded plate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4453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04901A (zh
Inventor
尤勇敏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uling Jiangsu Digital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uling Jiangsu Digital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uling Jiangsu Digital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uling Jiangsu Digital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4453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049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049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049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049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049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山墙屋面顶导梁的连接节点放置方法和相关产品。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其中,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所述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为相交的两个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根据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生成线和折板连接节点的规格,确定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根据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所述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各自的腹板最大面的夹角确定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弯折角度;根据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和所述弯折角度,生成所述折板连接节点。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连接节点的放置效率。

Description

山墙屋面顶导梁的连接节点放置方法和相关产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山墙屋面顶导梁的连接节点放置方法和相关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动化辅助设计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
通常,在建筑设计领域中,人们使用自动化设计软件进行建筑物的设计。通常,在针对需要进行连接的两个实体模型时,往往需设计人员观察设计模型,并主观判断实体模型之间需要进行连接的部位,然后通过操作计算机设备,选择连接节点的设置位置生成连接节点。例如,在山墙屋面顶导梁上设置折板连接节点时,首先需要设计人员找出需要连接的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然后找出需要设置节点的部位,从而完成连接节点的放置。
然而,传统的采用人工放置山墙屋面顶导梁的连接节点的方法效率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放置效率的山墙屋面顶导梁的连接节点放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山墙屋面顶导梁的连接节点放置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其中,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所述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为相交的两个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
根据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生成线和折板连接节点的规格,确定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
根据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所述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各自的腹板最大面的夹角确定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弯折角度;
根据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和所述弯折角度,生成所述折板连接节点。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山墙屋面顶导梁的连接节点放置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有实体模型的模型属性信息,根据所述模型属性信息,对所述所有实体模型进行筛选,得到多个所述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并根据所述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之间的相交状态,得到至少一组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对;其中,所述模型属性信息用于表征实体模型的种类和位置;每组所述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对中包括一个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
对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执行单位向量获取操作,得到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的第一单位向量;将所述第一单位向量的反向作为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的偏移方向;将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生成线的起点,沿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生成线方向移动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长度的一半距离,并向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的偏移方向移动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厚度的一半距离,得到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其中,所述单位向量获取操作包括:将U型钢模型的生成线向U型钢模型的腹板最大面上进行投影,将U型钢模型的生成线的起点的投影作为上方点;将U型钢模型的生成线向U型钢模型的腹板最大面相对的腹板面进行投影,将U型钢模型的生成线的起点的投影作为下方点;将所述上方点指向所述下方点的方向作U型钢模型的单位向量的方向,将所述上方点到所述下方点的距离作为U型钢模型的单位向量的单位长度;
对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所述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分别执行向量获取操作,得到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第一单位向量和所述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第二单位向量;将所述第一单位向量和所述第二单位向量之间的夹角作为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腹板最大面的夹角;根据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所述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各自的腹板最大面的夹角确定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弯折角度;
根据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和所述弯折角度,生成所述折板连接节点。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山墙屋面顶导梁的连接节点放置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其中,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所述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为相交的两个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生成线和折板连接节点的规格,确定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并根据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所述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各自的腹板最大面的夹角确定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弯折角度;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和所述弯折角度,生成所述折板连接节点。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山墙屋面顶导梁的连接节点放置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有实体模型的模型属性信息,根据所述模型属性信息,对所述所有实体模型进行筛选,得到多个所述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并根据所述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之间的相交状态,得到至少一组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对;其中,所述模型属性信息用于表征实体模型的种类和位置;每组所述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对中包括一个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
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执行单位向量获取操作,得到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的第一单位向量;将所述第一单位向量的反向作为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的偏移方向;将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生成线的起点,沿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生成线方向移动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长度的一半距离,并向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的偏移方向移动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厚度的一半距离,得到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
其中,所述单位向量获取操作包括:将U型钢模型的生成线向U型钢模型的腹板最大面上进行投影,将U型钢模型的生成线的起点的投影作为上方点;将U型钢模型的生成线向U型钢模型的腹板最大面相对的腹板面进行投影,将U型钢模型的生成线的起点的投影作为下方点;将所述上方点指向所述下方点的方向作U型钢模型的单位向量的方向,将所述上方点到所述下方点的距离作为U型钢模型的单位向量的单位长度;
确定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所述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分别执行向量获取操作,得到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第一单位向量和所述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第二单位向量;将所述第一单位向量和所述第二单位向量之间的夹角作为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腹板最大面的夹角;根据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所述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各自的腹板最大面的夹角确定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弯折角度;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和所述弯折角度,生成所述折板连接节点。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其中,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所述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为相交的两个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
根据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生成线和折板连接节点的规格,确定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
根据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所述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各自的腹板最大面的夹角确定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弯折角度;
根据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和所述弯折角度,生成所述折板连接节点。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所有实体模型的模型属性信息,根据所述模型属性信息,对所述所有实体模型进行筛选,得到多个所述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并根据所述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之间的相交状态,得到至少一组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对;其中,所述模型属性信息用于表征实体模型的种类和位置;每组所述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对中包括一个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
对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执行单位向量获取操作,得到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的第一单位向量;将所述第一单位向量的反向作为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的偏移方向;将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生成线的起点,沿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生成线方向移动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长度的一半距离,并向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的偏移方向移动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厚度的一半距离,得到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其中,所述单位向量获取操作包括:将U型钢模型的生成线向U型钢模型的腹板最大面上进行投影,将U型钢模型的生成线的起点的投影作为上方点;将U型钢模型的生成线向U型钢模型的腹板最大面相对的腹板面进行投影,将U型钢模型的生成线的起点的投影作为下方点;将所述上方点指向所述下方点的方向作U型钢模型的单位向量的方向,将所述上方点到所述下方点的距离作为U型钢模型的单位向量的单位长度;
对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所述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分别执行向量获取操作,得到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第一单位向量和所述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第二单位向量;将所述第一单位向量和所述第二单位向量之间的夹角作为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腹板最大面的夹角;根据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所述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各自的腹板最大面的夹角确定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弯折角度;
根据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和所述弯折角度,生成所述折板连接节点。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其中,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所述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为相交的两个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
根据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生成线和折板连接节点的规格,确定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
根据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所述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各自的腹板最大面的夹角确定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弯折角度;
根据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和所述弯折角度,生成所述折板连接节点。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所有实体模型的模型属性信息,根据所述模型属性信息,对所述所有实体模型进行筛选,得到多个所述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并根据所述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之间的相交状态,得到至少一组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对;其中,所述模型属性信息用于表征实体模型的种类和位置;每组所述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对中包括一个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
对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执行单位向量获取操作,得到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的第一单位向量;将所述第一单位向量的反向作为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的偏移方向;将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生成线的起点,沿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生成线方向移动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长度的一半距离,并向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的偏移方向移动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厚度的一半距离,得到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其中,所述单位向量获取操作包括:将U型钢模型的生成线向U型钢模型的腹板最大面上进行投影,将U型钢模型的生成线的起点的投影作为上方点;将U型钢模型的生成线向U型钢模型的腹板最大面相对的腹板面进行投影,将U型钢模型的生成线的起点的投影作为下方点;将所述上方点指向所述下方点的方向作U型钢模型的单位向量的方向,将所述上方点到所述下方点的距离作为U型钢模型的单位向量的单位长度;
对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所述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分别执行向量获取操作,得到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第一单位向量和所述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第二单位向量;将所述第一单位向量和所述第二单位向量之间的夹角作为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腹板最大面的夹角;根据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所述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各自的腹板最大面的夹角确定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弯折角度;
根据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和所述弯折角度,生成所述折板连接节点。
上述山墙屋面顶导梁的连接节点放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计算机设备获取相交的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然后根据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生成线和折板连接节点的规格,确定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同时计算机设备根据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各自的腹板最大面的夹角确定折板连接节点的弯折角度,从而使得折板连接节点的弯折角度能够与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各自的腹板最大面的夹角匹配,最后据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和弯折角度,自动生成折板连接节点,实现了连接节点生成的自动化。该方法避免了传统的通过人工手动放置连接节点的方式导致的效率低和容易出现失误的问题,因此大大缩短了山墙屋面顶导梁的连接节点的放置时间,极大地提高了连接节点的设计效率的同时,使得放置连接节点的准确率也大大提高。本实施例中,通过自动生成连接节点,使得模型设计的自动化程度更高,因此极大的降低了模型设计的难度,使得设计人员能够通过简单学习就能够完成模型设计的相关部分设计,因此学习成本大大降低,从而降低了设计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山墙屋面顶导梁的连接节点放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a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本实施例中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折板连接节点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山墙屋面顶导梁的连接节点放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山墙屋面顶导梁的连接节点放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山墙屋面顶导梁的连接节点放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山墙屋面顶导梁的连接节点放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山墙屋面顶导梁的连接节点放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山墙屋面顶导梁的连接节点放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山墙屋面顶导梁的连接节点放置方法,可以适用于图1所示的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数据库、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下述实施例中的各种模型,有关各种模型的具体描述参见下述实施例中的具体描述。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可以用于与外部的其他设备通过网络连接通信。可选的,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可以是台式机,可以是个人数字助理,还可以是其他的终端设备,例如平板电脑、手机等等,还可以是云端或者远程服务器,本申请实施例对计算机设备的具体形式并不做限定。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当然,输入装置和显示屏也可以不属于计算机设备的一部分,可以是计算机设备的外接设备。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下面以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方法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是山墙屋面顶导梁的连接节点放置装置,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成为上述计算机设备的部分或者全部。下述方法实施例以执行主体为计算机设备为例进行说明。
图2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山墙屋面顶导梁的连接节点放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涉及的是计算机设备自动房子山墙屋面顶导梁之间的连接节点的具体过程。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S11、获取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其中,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所述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为相交的两个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
具体的,计算机设备获取需要设置连接节点的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该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为两个相交的屋面顶导梁模型。计算机设备可以从设计模型中按照实体模型的模型属性信息,例如模型的标识、名称、编号或者类型等进行筛选,从而得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或者是根据模型属性信息首先筛选出所有的屋面顶导梁模型,然后再进一步根据模型之间的相交关系筛选出需要连接的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对此本实施例不做限定。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和“第二”仅为了区分两个待连接顶导梁模型为不同的两个模型,并不造成限定。通常计算机设备获得的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可能为多个,每个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一个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对应。
S12、根据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生成线和折板连接节点的规格,确定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
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将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生成线在其腹板的最大面上进行投影,得到该最大面的中心线,然后计算机设备将最大面的中心线的起始点开始,沿最大面的中心线的方向,偏移一定的预设距离处,作为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其中,中心线的起始点为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与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相交一端的点。上述预设距离可以由折板连接节点的规格确定,例如是一端到弯折点的距离,不同的折板连接节点的规格所确定的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的位置不同,本实施例对此均不限定。
S13、根据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所述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各自的腹板最大面的夹角,确定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弯折角度。
具体的,计算机设备根据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腹板最大面的夹角确定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弯折角度,由此可以使得折板连接节点能够与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之间匹配。
S14、根据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和所述弯折角度,生成所述折板连接节点。
具体的,计算机社设备可以根据上述连接节点的生成点和弯折角度生成,自动生成能够连接相交的顶导梁模型之间的折板连接节点。具体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将生成点作为连接节点的自身坐标系的坐标原点,按照上述弯折角度,自动生成上述折板连接节点,从而完成折板连接节点的自动放置。
本实施例中各个模型的位置关系可以参见如图2a所示。
本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获取相交的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然后根据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生成线和折板连接节点的规格,确定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同时计算机设备根据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各自的腹板最大面的夹角确定折板连接节点的弯折角度,从而使得折板连接节点的弯折角度能够与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各自的腹板最大面的夹角匹配,最后据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和弯折角度,自动生成折板连接节点,实现了连接节点生成的自动化。该方法避免了传统的通过人工手动放置连接节点的方式导致的效率低和容易出现失误的问题,因此大大缩短了山墙屋面顶导梁的连接节点的放置时间,极大地提高了连接节点的设计效率的同时,使得放置连接节点的准确率也大大提高。本实施例中,通过自动生成连接节点,使得模型设计的自动化程度更高,因此极大的降低了模型设计的难度,使得设计人员能够通过简单学习就能够完成模型设计的相关部分设计,因此学习成本大大降低,从而降低了设计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1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如图3所示,包括:
S111、获取所有实体模型的模型属性信息;其中,所述模型属性信息用于表征实体模型的种类和位置。
S112、根据所述模型属性信息,对所述所有实体模型进行筛选,得到多个所述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
S113、根据所述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之间的相交状态,得到至少一组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对;其中,每组所述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对中包括一个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
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获取设计模型中所有的实体模型的模型属性信息,然后进行遍历,由于模型属性信息用于表征实体模型的种类和位置,因此,计算机设备可以根据实体模型的种类自动进行筛选,得到所有的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然后计算机设备对所有的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两两进行组合并判断相交关系,得到任意两个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的相交状态,然后对每两个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的相交状态进行统计,将具有相交关系的两个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分别作为对应的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即一个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对。
本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获取所有实体模型的模型属性信息,由于模型属性信息用于表征实体模型的种类和位置,因此计算机设备可以实现根据模型属性信息,对所有实体模型进行筛选,得到多个所述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并根据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之间的相交状态,得到至少一组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对;进而准确的确定需要放置连接节点的对象,进而使得连接节点的自动生成更为高效、准确和合理。
可选地,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12还可以如图4所示,包括:
S121、对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执行单位向量获取操作,得到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的第一单位向量。其中,所述单位向量获取操作包括:将U型钢模型的生成线向U型钢模型的腹板最大面上进行投影,将U型钢模型的生成线的起点的投影作为上方点;将U型钢模型的生成线向U型钢模型的腹板最大面相对的腹板面进行投影,将U型钢模型的生成线的起点的投影作为下方点;将所述上方点指向所述下方点的方向作U型钢模型的单位向量的方向,将所述上方点到所述下方点的距离作为U型钢模型的单位向量的单位长度。
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对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执行单位向量获取操作,通常顶导梁模型为一个U型钢的模型,计算机设备将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生成线延其腹板最大面进行投影,可以得到位于腹板最大面的一个投影线,该投影线的两端分别为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生成线的起点和终点,其中,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生成线的起点为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与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相交一端的点,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生成线的另外一端为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生成线的终点。计算机设备将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生成线的起点的投影作为上方点,将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生成线的终点的投影作为下方点。然后,计算机设备将上方点指向下方点的方向作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单位向量的方向,将上方点到下方点的距离作为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单位向量的单位长度,由此可以确定得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的第一单位向量。
S122、将所述第一单位向量的反向作为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的偏移方向。
S123、根据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规格和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的偏移方向,确定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
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将第一单位向量的反向作为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的偏移方向,然后沿该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的偏移方向,偏移预设距离的位置作为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其中,该预设距离和折板连接节点的规格具有关联关系,例如可以是折板连接节点的厚度的一半。
本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对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执行单位向量获取操作,得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的第一单位向量,并将第一单位向量的反向作为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的偏移方向,然后根据折板连接节点的规格和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的偏移方向,自动确定出与折板连接节点的规格匹配的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其中,由于单位向量获取操作包括:将U型钢模型的生成线向U型钢模型的腹板最大面上进行投影,将U型钢模型的生成线的起点的投影作为上方点;将U型钢模型的生成线向U型钢模型的腹板最大面相对的腹板面进行投影,将U型钢模型的生成线的起点的投影作为下方点;将上方点指向下方点的方向作U型钢模型的单位向量的方向,将上方点到下方点的距离作为U型钢模型的单位向量的单位长度,计算机设备能够基于该操作,准确地获取第一待连接顶导梁的第一单位向量,进而使得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的位置更加准确和合理。
可选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S123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包括:将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生成线的起点,沿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生成线方向移动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长度的一半距离,并向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的偏移方向移动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厚度的一半距离,得到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将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生成线的起点,沿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生成线方向移动折板连接节点的长度的一半距离之后,并继续向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的偏移方向移动折板连接节点的厚度的一半距离,得到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能够使得计算机设备自动得到与折板连接节点的规格匹配的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进而使得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位置更加合理。
可选地,在上述各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S13之前,还可以包括计算机设备自动确定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腹板最大面的夹角的具体过程。如图5所示,包括:
S131、对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所述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分别执行向量获取操作,得到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第一单位向量和所述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第二单位向量。
S132、将所述第一单位向量和所述第二单位向量之间的夹角作为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腹板最大面的夹角。
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对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所述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分别执行向量获取操作,得到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第一单位向量和所述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第二单位向量。其中,所述单位向量获取操作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计算机设备将第一单位向量和所述第二单位向量之间的夹角作为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腹板最大面的夹角,因此实现了自动获取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腹板最大面的夹角,进而能够确定折板连接节点的弯折角度,该方式易于实现,且准确,使得折板连接节点的弯折角度与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所述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更为匹配,提高了自动设计的质量。
为了更为清楚的对本申请所描述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下面以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进行描述,如图6所示,包括:
S21、获取所有实体模型的模型属性信息,根据所述模型属性信息,对所述所有实体模型进行筛选,得到多个所述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并根据所述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之间的相交状态,得到至少一组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对;其中,所述模型属性信息用于表征实体模型的种类和位置;每组所述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对中包括一个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
S22、对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执行单位向量获取操作,得到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的第一单位向量;将所述第一单位向量的反向作为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的偏移方向;将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生成线的起点,沿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生成线方向移动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长度的一半距离,并向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的偏移方向移动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厚度的一半距离,得到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其中,所述单位向量获取操作包括:将U型钢模型的生成线向U型钢模型的腹板最大面上进行投影,将U型钢模型的生成线的起点的投影作为上方点;将U型钢模型的生成线向U型钢模型的腹板最大面相对的腹板面进行投影,将U型钢模型的生成线的起点的投影作为下方点;将所述上方点指向所述下方点的方向作U型钢模型的单位向量的方向,将所述上方点到所述下方点的距离作为U型钢模型的单位向量的单位长度;
S23、对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所述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分别执行向量获取操作,得到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第一单位向量和所述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第二单位向量,并将所述第一单位向量和所述第二单位向量之间的夹角作为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腹板最大面的夹角,以及根据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所述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各自的腹板最大面的夹角确定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弯折角度;
S24、根据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和所述弯折角度,生成所述折板连接节点。
本实施例中的步骤的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2-6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2-6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提供了一种山墙屋面顶导梁的连接节点放置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100,用于获取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其中,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所述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为相交的两个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
处理模块20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生成线和折板连接节点的规格,确定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并根据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所述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各自的腹板最大面的夹角确定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弯折角度;
生成模块300,用于根据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和所述弯折角度,生成所述折板连接节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获取模块100,具体用于获取所有实体模型的模型属性信息;其中,所述模型属性信息用于表征实体模型的种类和位置;根据所述模型属性信息,对所述所有实体模型进行筛选,得到多个所述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根据所述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之间的相交状态,得到至少一组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对;其中,每组所述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对中包括一个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模块200,具体用于对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执行单位向量获取操作,得到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的第一单位向量;其中,所述单位向量获取操作包括:将U型钢模型的生成线向U型钢模型的腹板最大面上进行投影,将U型钢模型的生成线的起点的投影作为上方点;将U型钢模型的生成线向U型钢模型的腹板最大面相对的腹板面进行投影,将U型钢模型的生成线的起点的投影作为下方点;将所述上方点指向所述下方点的方向作U型钢模型的单位向量的方向,将所述上方点到所述下方点的距离作为U型钢模型的单位向量的单位长度;将所述第一单位向量的反向作为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的偏移方向;根据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规格和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的偏移方向,确定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模块200,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生成线的起点,沿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生成线方向移动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长度的一半距离,并向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的偏移方向移动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厚度的一半距离,得到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模块200,具体用于对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所述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分别执行向量获取操作,得到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第一单位向量和所述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第二单位向量;将所述第一单位向量和所述第二单位向量之间的夹角作为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腹板最大面的夹角。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提供了一种山墙屋面顶导梁的连接节点放置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400,用于获取所有实体模型的模型属性信息,根据所述模型属性信息,对所述所有实体模型进行筛选,得到多个所述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并根据所述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之间的相交状态,得到至少一组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对;其中,所述模型属性信息用于表征实体模型的种类和位置;每组所述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对中包括一个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
处理模块500,用于对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执行单位向量获取操作,得到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的第一单位向量;将所述第一单位向量的反向作为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的偏移方向;将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生成线的起点,沿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生成线方向移动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长度的一半距离,并向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的偏移方向移动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厚度的一半距离,得到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
其中,所述单位向量获取操作包括:将U型钢模型的生成线向U型钢模型的腹板最大面上进行投影,将U型钢模型的生成线的起点的投影作为上方点;将U型钢模型的生成线向U型钢模型的腹板最大面相对的腹板面进行投影,将U型钢模型的生成线的起点的投影作为下方点;将所述上方点指向所述下方点的方向作U型钢模型的单位向量的方向,将所述上方点到所述下方点的距离作为U型钢模型的单位向量的单位长度;
确定模块600,用于对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所述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分别执行向量获取操作,得到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第一单位向量和所述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第二单位向量;将所述第一单位向量和所述第二单位向量之间的夹角作为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腹板最大面的夹角;根据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所述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各自的腹板最大面的夹角确定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弯折角度;
生成模块700,用于根据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和所述弯折角度,生成所述折板连接节点。
关于山墙屋面顶导梁的连接节点放置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山墙屋面顶导梁的连接节点放置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山墙屋面顶导梁的连接节点放置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其中,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所述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为相交的两个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
根据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生成线和折板连接节点的规格,确定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
根据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所述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各自的腹板最大面的夹角确定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弯折角度;
根据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和所述弯折角度,生成所述折板连接节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所有实体模型的模型属性信息;其中,所述模型属性信息用于表征实体模型的种类和位置;
根据所述模型属性信息,对所述所有实体模型进行筛选,得到多个所述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
根据所述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之间的相交状态,得到至少一组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对;其中,每组所述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对中包括一个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对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执行单位向量获取操作,得到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的第一单位向量;其中,所述单位向量获取操作包括:将U型钢模型的生成线向U型钢模型的腹板最大面上进行投影,将U型钢模型的生成线的起点的投影作为上方点;将U型钢模型的生成线向U型钢模型的腹板最大面相对的腹板面进行投影,将U型钢模型的生成线的起点的投影作为下方点;将所述上方点指向所述下方点的方向作U型钢模型的单位向量的方向,将所述上方点到所述下方点的距离作为U型钢模型的单位向量的单位长度;
将所述第一单位向量的反向作为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的偏移方向;
根据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规格和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的偏移方向,确定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将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生成线的起点,沿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生成线方向移动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长度的一半距离,并向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的偏移方向移动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厚度的一半距离,得到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对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所述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分别执行向量获取操作,得到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第一单位向量和所述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第二单位向量;
将所述第一单位向量和所述第二单位向量之间的夹角作为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腹板最大面的夹角。
应当清楚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的过程,与上述方法中各个步骤的执行过程一致,具体可参见上文中的描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所有实体模型的模型属性信息,根据所述模型属性信息,对所述所有实体模型进行筛选,得到多个所述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并根据所述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之间的相交状态,得到至少一组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对;其中,所述模型属性信息用于表征实体模型的种类和位置;每组所述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对中包括一个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
对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执行单位向量获取操作,得到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的第一单位向量;将所述第一单位向量的反向作为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的偏移方向;将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生成线的起点,沿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生成线方向移动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长度的一半距离,并向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的偏移方向移动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厚度的一半距离,得到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其中,所述单位向量获取操作包括:将U型钢模型的生成线向U型钢模型的腹板最大面上进行投影,将U型钢模型的生成线的起点的投影作为上方点;将U型钢模型的生成线向U型钢模型的腹板最大面相对的腹板面进行投影,将U型钢模型的生成线的起点的投影作为下方点;将所述上方点指向所述下方点的方向作U型钢模型的单位向量的方向,将所述上方点到所述下方点的距离作为U型钢模型的单位向量的单位长度;
对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所述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分别执行向量获取操作,得到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第一单位向量和所述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第二单位向量;将所述第一单位向量和所述第二单位向量之间的夹角作为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腹板最大面的夹角;根据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所述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各自的腹板最大面的夹角确定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弯折角度;
根据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和所述弯折角度,生成所述折板连接节点。应当清楚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的过程,与上述方法中各个步骤的执行过程一致,具体可参见上文中的描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其中,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所述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为相交的两个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
根据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生成线和折板连接节点的规格,确定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
根据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所述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各自的腹板最大面的夹角确定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弯折角度;
根据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和所述弯折角度,生成所述折板连接节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所有实体模型的模型属性信息;其中,所述模型属性信息用于表征实体模型的种类和位置;
根据所述模型属性信息,对所述所有实体模型进行筛选,得到多个所述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
根据所述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之间的相交状态,得到至少一组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对;其中,每组所述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对中包括一个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对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执行单位向量获取操作,得到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的第一单位向量;其中,所述单位向量获取操作包括:将U型钢模型的生成线向U型钢模型的腹板最大面上进行投影,将U型钢模型的生成线的起点的投影作为上方点;将U型钢模型的生成线向U型钢模型的腹板最大面相对的腹板面进行投影,将U型钢模型的生成线的起点的投影作为下方点;将所述上方点指向所述下方点的方向作U型钢模型的单位向量的方向,将所述上方点到所述下方点的距离作为U型钢模型的单位向量的单位长度;
将所述第一单位向量的反向作为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的偏移方向;
根据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规格和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的偏移方向,确定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将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生成线的起点,沿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生成线方向移动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长度的一半距离,并向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的偏移方向移动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厚度的一半距离,得到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对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所述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分别执行向量获取操作,得到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第一单位向量和所述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第二单位向量;
将所述第一单位向量和所述第二单位向量之间的夹角作为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腹板最大面的夹角。
应当清楚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的过程,与上述方法中各个步骤的执行过程一致,具体可参见上文中的描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所有实体模型的模型属性信息,根据所述模型属性信息,对所述所有实体模型进行筛选,得到多个所述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并根据所述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之间的相交状态,得到至少一组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对;其中,所述模型属性信息用于表征实体模型的种类和位置;每组所述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对中包括一个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
对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执行单位向量获取操作,得到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的第一单位向量;将所述第一单位向量的反向作为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的偏移方向;将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生成线的起点,沿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生成线方向移动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长度的一半距离,并向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的偏移方向移动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厚度的一半距离,得到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其中,所述单位向量获取操作包括:将U型钢模型的生成线向U型钢模型的腹板最大面上进行投影,将U型钢模型的生成线的起点的投影作为上方点;将U型钢模型的生成线向U型钢模型的腹板最大面相对的腹板面进行投影,将U型钢模型的生成线的起点的投影作为下方点;将所述上方点指向所述下方点的方向作U型钢模型的单位向量的方向,将所述上方点到所述下方点的距离作为U型钢模型的单位向量的单位长度;
对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所述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分别执行向量获取操作,得到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第一单位向量和所述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第二单位向量;将所述第一单位向量和所述第二单位向量之间的夹角作为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腹板最大面的夹角;根据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所述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各自的腹板最大面的夹角确定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弯折角度;
根据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和所述弯折角度,生成所述折板连接节点。
应当清楚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的过程,与上述方法中各个步骤的执行过程一致,具体可参见上文中的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6)

1.一种山墙屋面顶导梁的连接节点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有实体模型的模型属性信息;根据所述模型属性信息,对所述所有实体模型进行筛选,得到多个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根据所述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之间的相交状态,得到至少一组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对;其中,所述模型属性信息用于表征实体模型的种类和位置;每组所述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对中包括一个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
对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执行单位向量获取操作,得到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的第一单位向量;将所述第一单位向量的反向作为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的偏移方向;根据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规格和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的偏移方向,确定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其中,所述单位向量获取操作包括:将U型钢模型的生成线向U型钢模型的腹板最大面上进行投影,将U型钢模型的生成线的起点的投影作为上方点;将U型钢模型的生成线向U型钢模型的腹板最大面相对的腹板面进行投影,将U型钢模型的生成线的起点的投影作为下方点;将所述上方点指向所述下方点的方向作U型钢模型的单位向量的方向,将所述上方点到所述下方点的距离作为U型钢模型的单位向量的单位长度;
根据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所述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各自的腹板最大面的夹角确定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弯折角度;
根据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和所述弯折角度,生成所述折板连接节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规格和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的偏移方向,确定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包括:
将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生成线的起点,沿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生成线方向移动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长度的一半距离,并向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的偏移方向移动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厚度的一半距离,得到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各自的腹板最大面的夹角确定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弯折角度之前,包括:
对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所述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分别执行向量获取操作,得到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第一单位向量和所述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第二单位向量;
将所述第一单位向量和所述第二单位向量之间的夹角作为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的腹板最大面的夹角;
其中,所述单位向量获取操作包括:将U型钢模型的生成线向U型钢模型的腹板最大面上进行投影,将U型钢模型的生成线的起点的投影作为上方点;
将U型钢模型的生成线向U型钢模型的腹板最大面相对的腹板面进行投影,将U型钢模型的生成线的起点的投影作为下方点;
将所述上方点指向下方点的方向作U型钢模型的单位向量的方向,将所述上方点到所述下方点的距离作为U型钢模型的单位向量的单位长度。
4.一种山墙屋面顶导梁的连接节点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有实体模型的模型属性信息;根据所述模型属性信息,对所述所有实体模型进行筛选,得到多个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根据所述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之间的相交状态,得到至少一组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对;其中,所述模型属性信息用于表征实体模型的种类和位置;每组所述山墙屋面顶导梁模型对中包括一个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
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执行单位向量获取操作,得到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的第一单位向量;将所述第一单位向量的反向作为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的偏移方向;根据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规格和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的偏移方向,确定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并根据所述第一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和所述第二待连接顶导梁模型各自的腹板最大面的夹角确定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弯折角度;其中,所述单位向量获取操作包括:将U型钢模型的生成线向U型钢模型的腹板最大面上进行投影,将U型钢模型的生成线的起点的投影作为上方点;将U型钢模型的生成线向U型钢模型的腹板最大面相对的腹板面进行投影,将U型钢模型的生成线的起点的投影作为下方点;将所述上方点指向所述下方点的方向作U型钢模型的单位向量的方向,将所述上方点到所述下方点的距离作为U型钢模型的单位向量的单位长度;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折板连接节点的生成点和所述弯折角度,生成所述折板连接节点。
5.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1910844534.5A 2019-09-06 2019-09-06 山墙屋面顶导梁的连接节点放置方法和相关产品 Active CN1107049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44534.5A CN110704901B (zh) 2019-09-06 2019-09-06 山墙屋面顶导梁的连接节点放置方法和相关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44534.5A CN110704901B (zh) 2019-09-06 2019-09-06 山墙屋面顶导梁的连接节点放置方法和相关产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04901A CN110704901A (zh) 2020-01-17
CN110704901B true CN110704901B (zh) 2023-06-16

Family

ID=69194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44534.5A Active CN110704901B (zh) 2019-09-06 2019-09-06 山墙屋面顶导梁的连接节点放置方法和相关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049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59482B (zh) * 2020-01-23 2022-11-25 久瓴(江苏)数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安装节点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310285B (zh) * 2020-01-23 2022-08-19 久瓴(江苏)数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穿梁节点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56544A (zh) * 2014-08-29 2014-11-19 北京六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bim技术的梁柱钢筋节点自动布置与施工模拟方法
CN109372121A (zh) * 2018-11-30 2019-02-22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模块顶部的装配式建筑连接节点
US20190251209A1 (en) * 2018-02-09 2019-08-15 Guangzhou University Method for Automatic Modeling of an Architecture Based on an Architectural Drawing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56544A (zh) * 2014-08-29 2014-11-19 北京六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bim技术的梁柱钢筋节点自动布置与施工模拟方法
US20190251209A1 (en) * 2018-02-09 2019-08-15 Guangzhou University Method for Automatic Modeling of an Architecture Based on an Architectural Drawing
CN109372121A (zh) * 2018-11-30 2019-02-22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模块顶部的装配式建筑连接节点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04901A (zh) 2020-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38062B (zh) 机器人定位方法、装置、定位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04901B (zh) 山墙屋面顶导梁的连接节点放置方法和相关产品
CN110457843B (zh) 三维管线模型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692250A (zh) 墙身配筋的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设备
Sieger et al. On shape deformation techniques for simulation-based design optimization
CN112464322B (zh) 建筑构件排布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049176A (zh) 材料性能评估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4668415A (zh) 一种遥操作超声扫描机器人位移测试方法、装置及设备
US20090074326A1 (en) Method for aligning point clouds
CN110704898B (zh) 老虎窗模型与屋架梁模型之间连接节点放置方法和产品
CN110704902B (zh) 组合过梁模型和组合立柱模型的连接节点放置方法和产品
CN116595839A (zh) 一种生成结构分析模型的系统
CN114516048B (zh) 机器人的零点调试方法、装置、控制器及存储介质
CN110765513B (zh) 墙龙骨模型和l型顶导梁模型的连接节点放置方法和产品
CN110704899B (zh) 老虎窗模型与屋面洞口模型的连接节点放置方法及装置
CN110704900B (zh) 龙骨立柱模型和墙龙骨模型之间连接节点放置方法和产品
CN115471551A (zh) 点胶点位的坐标获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420604B (zh) 多人姿态估计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2150611B (zh) 问题部件标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942007B (zh) 手部骨骼参数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094052A (zh) 应用构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836264B (zh) 节点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464324B (zh) 相邻关系获取方法、相邻状态集合生成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1409078B (zh) 一种焊接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65508B (zh) 老虎窗山墙桁架节点的生成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18

Address after: Room 701, East Building, innovation and Research Center, No. 8, Yanzheng West Avenue, Wuji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Jiuling (Jiangsu) Digital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d1-9999, 58 Fumin Road, Hengsha Township, Chongming District, Shanghai 202150 (Hengta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Shanghai)

Applicant before: Jiuling (Shangh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