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03481A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03481A
CN110703481A CN201910923781.4A CN201910923781A CN110703481A CN 110703481 A CN110703481 A CN 110703481A CN 201910923781 A CN201910923781 A CN 201910923781A CN 110703481 A CN110703481 A CN 1107034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opening
display area
integrated chip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2378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03481B (zh
Inventor
程瑶
李荣华
陈柏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2378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0348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034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034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034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034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02F1/133331Cover glas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盖板和显示面板;还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区;还包括至少一个拐角部;盖板和显示面板之间夹设室温硫化硅橡胶,室温硫化硅橡胶位于非显示区且围绕显示区,室温硫化硅橡胶包括第一开口部,第一开口部位于拐角部中。本发明通过在拐角部处设置第一开口部,通过第一开口部释放位于拐角部OCR液态光学胶和室温硫化硅橡胶RTV胶对面板的应力,减少室温硫化硅橡胶RTV胶对显示面板拐角造成的挤压,减少全贴合制程对黑态均一性的影响。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液晶显示器以及有机发光显示器等显示器件不断涌现,成为时下显示行业的主流产品,并处于日新月异的发展变革之间中,与此同时,消费者对显示器的要求也在日带提升,目前液晶显示器,特别在显示器尺寸越来越大的背景下,黑态均一性的要求越来越严苛。
目前显示面板和盖板(CTP)贴合工艺分框贴和全贴合。全贴合,即盖板与传感器或面板直接采用OCA光学胶或OCR液态光学胶无缝贴合在一起。对于低中粘度的OCR液态光学胶,为增强盖板与面板之间的绑定力,在OCR胶外圈会涂布起补强作用的室温硫化硅橡胶RTV(room temperaturevulcanized silicone rubber)胶。目前全贴合后OCR液态光学胶和室温硫化硅橡胶RTV胶对面板的应力是影响面板黑态均一性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面板厂更侧重在OCR胶水材料的开发和工艺的优化上。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从工艺改善的角度提出优化全贴合制程中室温硫化硅橡胶RTV胶的涂布方法,以减少全贴合制程对黑态均一性的影响。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盖板和显示面板;
还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
还包括至少一个拐角部;
所述盖板和显示面板之间夹设室温硫化硅橡胶,所述室温硫化硅橡胶位于所述非显示区且围绕所述显示区,所述室温硫化硅橡胶包括第一开口部,所述第一开口部位于所述拐角部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在拐角部处设置第一开口部,可以通过第一开口部释放位于拐角部OCR光学胶和室温硫化硅橡胶RTV胶对面板的应力,减少室温硫化硅橡胶RTV胶对显示面板拐角造成的挤压,减少全贴合制程对黑态均一性的影响。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必不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现有技术中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M-M向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N-N向剖面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参考图1和图2,图1是现有技术中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M-M向剖面图。显示装置000包括相对设置的盖板01和显示面板02;还包括显示区03和围绕显示区03的非显示区04;盖板01和显示面板02之间夹设光学胶07,光学胶07在盖板0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为封闭图形;室温硫化硅橡胶08在盖板01的正投影围绕光学胶07在盖板01的正投影的外围设置,光学胶07在盖板01的正投影位于室温硫化硅橡胶08在盖板01的正投影之内。由于室温硫化硅橡胶08在显示装置000的盖板01和显示面板02贴合后,会有部分的室温硫化硅橡胶08从非显示区04溢向显示区03,由于涂胶的胶宽、胶厚在整面上会有均一性的差异,造成盖板与显示面板压合后的胶宽不同,部分往外溢胶(被擦拭),部分往内(显示区)溢胶,使RTV胶更接近显示区。RTV胶在拐角处的两个方向的胶均有向内和向外的溢胶,这里的拐角指的是两个方向发生变化的区域,所以RTV胶在拐角更容易和OCR胶形成overlay的重叠,造成拐角对panel的挤压会更为严重。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显示装置。关于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实施例,下文将详述。
本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和图4,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N-N向剖面图。显示装置100,包括相对设置的盖板1和显示面板2;还包括显示区AA和围绕显示区AA的非显示BB区;还包括至少一个拐角部C;
盖板1和显示面板2之间夹设室温硫化硅橡胶3,室温硫化硅橡胶3位于非显示区BB且围绕显示区AA,室温硫化硅橡胶3包括第一开口部4,第一开口部4位于拐角部C中;其中室温硫化硅橡胶3是一种拥有良好的憎水性和憎水迁移性的橡胶,可以起到良好的包封部件的作用。
显示装置100中包括数据线7和扫描线8,包括沿数据线7延伸方向设置和沿扫描线8延伸方向设置的侧边,其中,拐角部C位于将沿数据线7延伸方向设置的侧边转变为沿扫描线8延伸方向设置的区域,或者位于将沿扫描线8延伸方向设置的侧边转变为沿数据线7延伸方向设置的区域,其中,可以理解的是,拐角部C位于显示装置100侧边延伸方向转变的区域。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
本实施例中将第一开口部4设置在拐角部C中,盖板1和显示面板2之间夹设室温硫化硅橡胶3,室温硫化硅橡胶3初始涂布时为类似圆柱的形状,将盖板1和显示面板2全贴合后被挤压为长方体条状,其中被挤压出显示装置100边缘的室温硫化硅橡胶3被清理,拐角部C设置第一开口部4,可以避免由于室温硫化硅橡胶3在拐角部C分别有沿数据线7延伸方向和沿扫描线8延伸方向的室温硫化硅橡胶3从非显示区BB溢向显示区AA,造成显示装置100拐角部C的室温硫化硅橡胶3对显示面板2的边缘造成挤压,提高显示面板2的黑态均一性,以及改善显示面板2周边泛黄。同时设置第一开口部4还可以复用为排气孔,在盖板1和显示面板2真空贴合时,在盖板1和显示面板2内的气体通过第一开口部4排出显示装置000,减轻真空贴合过程中,盖板和显示面板内气体排出时对RTV的冲击,提高RTV涂布的均匀性。本发明可以仅通过室温硫化硅橡胶3涂布工艺的优化,设置第一开口部,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即有效降低全贴合制程对产品的黑态均一性的影响,同时还可以减轻真空贴合过程中,盖板和显示面板内气体排出时对RTV的冲击,提高RTV涂布的均匀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3和图4,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N-N向剖面图。显示装置100,包括相对设置的盖板1和显示面板2;还包括显示区AA和围绕显示区AA的非显示BB区;还包括至少一个拐角部C;
盖板1和显示面板2之间夹设室温硫化硅橡胶3,室温硫化硅橡胶3位于非显示区BB且围绕显示区AA,室温硫化硅橡胶3包括第一开口部4,第一开口部4位于拐角部C中。
显示装置100还包括光学胶5,光学胶5涂布于盖板1和显示面板2之间,光学胶5在盖板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为封闭图形;其中,光学胶5为OCR光学胶,OCR光学胶的透光率高,同时在全贴合的中的拆解再生良率在95%以上。
光学胶5在盖板1的正投影位于室温硫化硅橡胶3在盖板1的正投影之内。
本实施例中光学胶5在盖板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为封闭图形;将盖板1和显示面板2全贴合,全贴合制品的显示装置100比较轻薄,同时具有可以减少反光和防止进灰等有益效果;并且将室温硫化硅橡胶3设置在光学胶5的外围,可以起到补强的作用。本发明将第一开口部4设置在拐角部C中,防止位于显示装置100拐角部C的室温硫化硅橡胶3对显示面板2的角落造成挤压,从而减轻显示面板2拐角受到全贴合制程应力的影响,提高显示面板2的黑态均一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3和图4,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N-N向剖面图。本实施例中,由显示区AA指向非显示区BB的方向上,室温硫化硅橡胶3的宽度小于预设距离R,预设距离其中,e是在显示区AA指向非显示区BB的方向上光学胶5与显示面板2边缘的最大距离,f是光学胶5的在垂直显示面板2所在平面方向上的厚度。
本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将室温硫化硅橡胶3的涂布宽度尽可能在机台允许的范围内涂细,室温硫化硅橡胶3初始涂布时为类似圆柱的形状,将盖板1和显示面板2全贴合后被挤压为长方体条状,其中被挤压出显示装置100边缘的室温硫化硅橡胶3被清理,位于拐角部C的溢出室温硫化硅橡胶3通过第一开口部4溢出被清理,显示装置100全贴合前后的室温硫化硅橡胶3的高度不变与光学胶5的厚度一致,同时预设溢出的室温硫化硅橡胶3的宽度与在显示区AA指向非显示区BB的方向上光学胶5与显示面板2边缘的最大距离相等,可以限定室温硫化硅橡胶3的涂布宽度;限定室温硫化硅橡胶3的涂布宽度可以保证位于显示装置100拐角部C的室温硫化硅橡胶3不会对显示面板2的边缘造成挤压,提高显示面板2的黑态均一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4和图5,图4是图3中N-N向剖面图,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
显示装置100包括第一开口部4,第一开口部4包括第一子开口部41;
显示区AA包括数据线7和扫描线8,扫描线8沿第一方向X延伸,数据线1沿第二方向Y延伸;
显示面板2还包括第一驱动集成芯片6,第一驱动集成芯片6位于非显示区BB,第一驱动集成芯片6沿第一方向X延伸,第一驱动集成芯片6包括第一侧边61,第一侧边61靠近第一子开口部41设置且沿第二方向Y延伸;
第一子开口部41在第一方向上X的长度范围是x<a+d-z;
其中,x是第一子开口部41在第一方向X上的长度,a是在第一方向X上室温硫化硅橡胶3与显示区AA第一边缘的距离,显示区AA第一边缘指的是在第一方向上X,靠近室温硫化硅橡胶3一侧的边缘,z是在第一方向X上第一驱动集成芯片6的第一侧边61与第一子开口部41的距离,d是在第一方向X上第一驱动集成芯片6的第一侧边61与显示区AA边缘的距离。
本实施例中限制第一子开口部41在第一方向上X的长度,防止第一子开口部41在第一方向X上的长度过长,而导致室温硫化硅橡胶3不会起到防止显示面板2受到应力的影响,提高显示面板2的黑态均一性,也防止第一子开口部41在第一方向X上的长度过长导致显示装置100中发生凹翘或者凸翘,对显示装置100造成不良影响。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4、图5和图6,图4是图3中N-N向剖面图,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
第一开口部4还包括第二子开口部42,第一子开口部41与第二子开口部42垂直相交;
显示面板2包括第二驱动集成芯片9,第二驱动集成芯片9位于非显示区BB,第二驱动集成芯片9沿第二方向Y延伸,第二驱动集成芯片9包括第二侧边91,第二侧边91靠近第二子开口部41设置且沿第一方向X延伸;
第二子开口部42在第二方向Y上的长度范围是y<b+e-f;
其中,y是第二子开口部42在第二方向Y上的长度,b是在第二方向Y上室温硫化硅橡胶3与显示区AA第二边缘的距离,显示区AA第二边缘指的是在第二方向Y上,靠近室温硫化硅橡胶3一侧的边缘,e是在第二方向Y上第二驱动集成芯片9的第二侧边91与显示区AA边缘的距离,f是在第二方向Y上第二驱动集成芯片9的第二侧边91与第二子开口部42的距离。
本实施例中限制第二子开口部42在第二方向上Y的长度,防止第二子开口部42在第二方向Y上的长度过长,而导致室温硫化硅橡胶3不会起到减轻显示面板2受到应力的影响,提高显示面板2的黑态均一性,也减轻第二子开口部42在第二方向Y上的长度过长导致显示装置100中发生凹翘或者凸翘,对显示装置100造成不良影响。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5和图6,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
第一子开口部41在第一方向X上的长度x和第二子开口部42在第二方向Y上的长度y不同时为0。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室温硫化硅橡胶3包括第一开口部4,所以第一开口部4包括的第一子开口部41在第一方向上X的长度和第二子开口部42在第二方向上Y的长度不能同时为0,同时为0时则是室温硫化硅橡胶3中没有设置第一开口部4,但是可以存在第一子开口部41在第一方向上X的长度为0或者第二子开口部42在第二方向上Y的长度为0,图6和图7仅示意出第一子开口部41在第一方向上X的长度和第二子开口部42在第二方向上Y的长度均不为0,第一开口部4的结构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本发明不做具体要求。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5和图6,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
在第一方向X上第一驱动集成芯片6的第一侧边61与第一子开口部41的距离z的范围是0-10mm;在第二方向Y上第二驱动集成芯片9的第二侧边91与第二子开口部91的距离f的范围是0-10mm。
本实施例中限制在第一方向X上第一驱动集成芯片6的第一侧边61与第一子开口部41的距离z和在第二方向Y上第二驱动集成芯片9的第二侧边91与第二子开口部91的距离f的范围为0-10mm,由于第一子开口部41在第一方向上X的长度范围是x<a+d-z;第二子开口部42在第二方向Y上的长度范围是y<b+e-f;可以限制第二子开口部42在第二方向上Y的长度,防止第一子开口部41在第一方向上X的长度或者第二子开口部42在第二方向Y上的长度过长,而导致室温硫化硅橡胶3不会起到减轻显示面板2受到应力的影响,提高显示面板2的黑态均一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参图7,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
室温硫化硅橡胶3还包括第二开口部10,第二开口部10包括第三子开口部101和第四子开口部102,
第三子开口部101与第一驱动集成芯片6相对设置,第三子开口部101在垂直于显示面板2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第一驱动集成芯片6在垂直于显示面板2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之内;
第四子开口部102与第二驱动集成芯片9相对设置,第四子开口部102在垂直于显示面板2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第二驱动集成芯片9在垂直于显示面板2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之内。
图7仅示意出一个第一驱动集成芯片6和一个第二驱动集成芯片9,以及相对应的一个第三子开口部101和第一第四子开口部102,本发明对第一驱动集成芯片6、第二驱动集成芯片9、第三子开口部101和第四子开口部102的数量不作具体限制,可根据实际设置,下文不赘述。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00中的第一驱动集成芯片6与数据线8电连接,第二驱动集成芯片9与扫描线7电连接,用于为显示面板提供信号。当第一驱动集成芯片6和第二驱动集成芯片9绑定时,会通过热压将驱动集成芯片、异方性导电胶(ACF)以及玻璃基板绑定,由于驱动集成芯片、异方性导电胶(ACF)以及玻璃基板之间的热膨胀系数不同,热压冷却后会造成驱动集成芯片两端玻璃翘曲,本实施例中将第三子开口部101和第四子开口部102分别对应设置在第一驱动集成芯片6和第二驱动集成芯片9的相应的位置,而没有设置在第一驱动集成芯片6和第二驱动集成芯片9两端的边缘对应的位置处,可以通过室温硫化硅橡胶3的高粘性,利用盖板1的平整度来抵抗第一驱动集成芯片6和第二驱动集成芯片9两端的形变,从而减轻显示面板2受到第一驱动集成芯片6和第二驱动集成芯片9两端形变应力的影响,提高显示面板2的黑态均一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8,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
室温硫化硅橡胶3还包括第二开口部10,第二开口部10包括第三子开口部101和第四子开口部102,
第三子开口部101与第一驱动集成芯片6相对设置,第三子开口部101在垂直于显示面板2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第一驱动集成芯片6在垂直于显示面板2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之内;
第四子开口部102与第二驱动集成芯片9相对设置,第四子开口部102在垂直于显示面板2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第二驱动集成芯片9在垂直于显示面板2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之内。
图8仅示意出两个第一驱动集成芯片6和一个第二驱动集成芯片9,以及相对应的两个第三子开口部101和第一第四子开口部102,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00中的第一驱动集成芯片6与数据线8电连接,第二驱动集成芯片9与扫描线7电连接,用于为显示面板提供信号。当第一驱动集成芯片6和第二驱动集成芯片9绑定时,会通过热压将驱动集成芯片、异方性导电胶(ACF)以及玻璃基板绑定,由于驱动集成芯片、异方性导电胶(ACF)以及玻璃基板之间的热膨胀系数不同,热压冷却后会造成驱动集成芯片两端所在的玻璃翘曲;同时本实施例中设置两个第一驱动集成芯片6,由于第一驱动集成芯片6在绑定时在两端会形成应力,而在两个第一驱动集成芯片6之间区域受到来自两个第一驱动集成芯片6的应力,所以在两个第一驱动集成芯片6之间区域受到的应力影响最大,由此可知第三子开口部101不能设置在两个第一驱动集成芯片6之间的对应的位置处,会导致两个应力集中处再次受到室温硫化硅橡胶3段差处应力的影响,导致黑态均一性下降,所以本实施例中将第三子开口部101和第四子开口部102对应设置在与第一驱动集成芯片6和第二驱动集成芯片9的对应的位置处,而没有设置在第一驱动集成芯片6和第二驱动集成芯片9两端的边缘对应的位置处,并且同时可以通过室温硫化硅橡胶3的高粘性,利用盖板1的平整度来调节第一驱动集成芯片6和第二驱动集成芯片9两端的形变,从而防止显示面板2受到第一驱动集成芯片6和第二驱动集成芯片9两端形变应力的影响,保证显示面板2发出光的亮度均一,提高显示面板2的黑态均一性,以及防止显示面板2周边泛黄。同时设置第二开口部10也还可以复用为排气孔,在盖板1和显示面板2真空贴合时,在盖板1和显示面板2内的气体通过第二开口部10排出显示装置000,提高RTV制程涂布的均匀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8,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
在第二方向Y上,第三子开口部101的中心线与第一驱动集成芯片6的中心线重合;在第一方向X上,第四子开口部102的中心线与第二驱动集成芯片9的中心线重合。
本实施例中将开口部设置在与驱动集成芯片中心相对应的位置,可以保证开口部的两端与驱动集成芯片两端的距离相等,可以尽量弱化驱动集成芯片两边受到室温硫化硅橡胶3段差处应力的影响,提高显示面板2的黑态均一性,减轻显示面板周边泛黄,同时设置开口部设置在与驱动集成芯片中心相对应的位置,可以简化制作过程,有利于量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8、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第三子开口部101在第一方向上X的长度z的大小为z=m-2n,
第四子开口部102在第二方向Y上的长度w的大小为w=p-2q,
其中,m是第一驱动集成芯片6的长度,p是第二驱动集成芯片9的长度,n是在第一方向X上第三子开口部101与第一驱动集成芯片6的第一侧边61的距离,q是在第二方向Y上第四子开口部102与第二驱动集成芯片9的第二侧边91的距离。
在第一方向X上第三子开口部101与第一驱动集成芯片6的第一侧边61的距离n的范围是0-10mm;
在第二方向Y上第四子开口部102与第二驱动集成芯片9的第二侧边62的距离q的范围是0-10mm。
本实施例中限定了第三子开口部101与第一驱动集成芯片6的第一侧边61的距离n和第四子开口部102与第二驱动集成芯片9的第二侧边91的距离q的范围是0-10mm。由于第三子开口部101在第一方向X上的长度z的大小为z=m-2n,第四子开口部102在第二方向Y上的长度w的大小为w=p-2q,可以限定第三子开口部101和第四子开口部102的大小,防止第三子开口部101和第四子开口部102的大小过大导致显示面板发生翘曲,对显示装置100造成不良影响。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由于涂胶的胶宽、胶厚在整面上会有均一性的差异,造成盖板与面板压合后的胶宽不同,部分往外溢胶(被擦拭),部分往内(显示区)溢胶,使RTV胶更接近显示区。RTV胶在拐角处的两个方向的胶均有向内和向外的溢胶,所以RTV胶在拐角更容易和OCR胶形成重叠,造成拐角对面板的挤压会更为严重,如当显示面板是四边形时,会造成四个拐角对面板的挤压。将第一开口部4设置在拐角部C中,可以避免由于室温硫化硅橡胶3在拐角部C分别有沿数据线延伸方向和沿扫描线延伸方向的室温硫化硅橡胶3从非显示区BB溢向显示区AA,造成显示装置100拐角部C的室温硫化硅橡胶3对显示面板2的边缘造成挤压,提高显示面板2的黑态均一性,减轻全贴合后产品周边发黄的问题。同时本申请设置第三子开口部和第四子开口部对应设置在第一驱动集成芯片和第二驱动集成芯片的上方,可以防止开口部设置在两个第一驱动集成芯片之间的位置处的上方,会导致两个应力集中处再次受到室温硫化硅橡胶3段差处应力的影响,导致黑态均一性下降;以及可以通过室温硫化硅橡胶3的高粘性,利用盖板的平整度来抵抗驱动集成芯片两端的形变,从而显示面板2受到第一驱动集成芯片6和第二驱动集成芯片9两端形变应力的影响,提高显示面板2的黑态均一性。本发明中第一开口部4和第二开口部10可以复用为排气孔,在盖板1和显示面板2真空贴合时,在盖板1和显示面板2内的气体通过第一开口部4和第二开口部10排出显示装置000,减轻真空贴合过程中,盖板和显示面板内气体排出时对RTV的冲击,提高RTV涂布的均匀性。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1)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盖板和显示面板;
还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
还包括至少一个拐角部;
所述盖板和显示面板之间夹设室温硫化硅橡胶,所述室温硫化硅橡胶位于所述非显示区且围绕所述显示区,所述室温硫化硅橡胶包括第一开口部,所述第一开口部位于所述拐角部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学胶,所述光学胶涂布于所述盖板和所述显示面板之间,所述光学胶在所述盖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为封闭图形;
所述光学胶在所述盖板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室温硫化硅橡胶在所述盖板的正投影之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所述显示区指向所述非显示区的方向上,所述室温硫化硅橡胶的宽度小于预设距离R,所述预设距离其中,e是在所述显示区指向所述非显示区的方向上所述光学胶与所述显示面板边缘的最大距离,f是所述光学胶的在垂直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部包括第一子开口部;
所述显示区包括数据线和扫描线,所述扫描线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数据线沿第二方向延伸;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驱动集成芯片,所述第一驱动集成芯片位于所述非显示区,所述第一驱动集成芯片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驱动集成芯片包括第一侧边,所述第一侧边靠近所述第一子开口部设置且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子开口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范围是x<a+d-z;
其中,x是所述第一子开口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a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室温硫化硅橡胶与所述显示区第一边缘的距离,所述显示区第一边缘指的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靠近所述室温硫化硅橡胶一侧的边缘,z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驱动集成芯片的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一子开口部的距离,d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驱动集成芯片的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显示区边缘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部还包括第二子开口部,所述第一子开口部与所述第二子开口部垂直相交;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驱动集成芯片,所述第二驱动集成芯片位于所述非显示区,所述第二驱动集成芯片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驱动集成芯片包括第二侧边,所述第二侧边靠近所述第二子开口部设置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所述第二子开口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范围是y<b+e-f;
其中,y是所述第二子开口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b是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室温硫化硅橡胶与所述显示区第二边缘的距离,所述显示区第二边缘指的是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靠近所述室温硫化硅橡胶一侧的边缘,e是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二驱动集成芯片的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显示区边缘的距离,f是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二驱动集成芯片的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第二子开口部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开口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x和所述第二子开口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y不同时为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驱动集成芯片的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一子开口部的距离z的范围是0-10mm;
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二驱动集成芯片的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第二子开口部的距离f的范围是0-10mm。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室温硫化硅橡胶还包括第二开口部,所述第二开口部包括第三子开口部和第四子开口部,
所述第三子开口部与所述第一驱动集成芯片相对设置,所述第三子开口部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驱动集成芯片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之内;
所述第四子开口部与所述第二驱动集成芯片相对设置,所述第四子开口部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驱动集成芯片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之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三子开口部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驱动集成芯片的中心线重合;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四子开口部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驱动集成芯片的中心线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子开口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z的大小为z=m-2n,
所述第四子开口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w的大小为w=p-2q,
其中,m是所述第一驱动集成芯片的长度,p是所述第二驱动集成芯片的长度,n是在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三子开口部与所述第一驱动集成芯片的所述第一侧边的距离,q是在第二方向上所述第四子开口部与所述第二驱动集成芯片的所述第二侧边的距离。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三子开口部与所述第一驱动集成芯片的所述第一侧边的距离n的范围是0-10mm;
在第二方向上所述第四子开口部与所述第二驱动集成芯片的所述第二侧边的距离q的范围是0-10mm。
CN201910923781.4A 2019-09-27 2019-09-27 显示装置 Active CN1107034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23781.4A CN110703481B (zh) 2019-09-27 2019-09-27 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23781.4A CN110703481B (zh) 2019-09-27 2019-09-27 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03481A true CN110703481A (zh) 2020-01-17
CN110703481B CN110703481B (zh) 2022-06-28

Family

ID=69198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23781.4A Active CN110703481B (zh) 2019-09-27 2019-09-27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0348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22094A1 (de) * 2020-12-08 2022-06-16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Elektrooptisches anzeigemodul, das zwei miteinander verbundene elemente aufweis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1598A (zh) * 2004-05-09 2005-01-26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3465690U (zh) * 2013-08-06 2014-03-05 和鑫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组成的液晶显示装置
CN205141030U (zh) * 2015-10-22 2016-04-06 信利(惠州)智能显示有限公司 一种amoled封装结构
CN205899447U (zh) * 2016-06-30 2017-01-18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07179621A (zh) * 2017-07-13 2017-09-19 南京巨鲨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液体有机硅胶的全贴合显示器的加工方法
JP2019101343A (ja) * 2017-12-07 2019-06-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CN210181338U (zh) * 2019-08-15 2020-03-24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屏幕及终端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1598A (zh) * 2004-05-09 2005-01-26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3465690U (zh) * 2013-08-06 2014-03-05 和鑫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组成的液晶显示装置
CN205141030U (zh) * 2015-10-22 2016-04-06 信利(惠州)智能显示有限公司 一种amoled封装结构
CN205899447U (zh) * 2016-06-30 2017-01-18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07179621A (zh) * 2017-07-13 2017-09-19 南京巨鲨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液体有机硅胶的全贴合显示器的加工方法
JP2019101343A (ja) * 2017-12-07 2019-06-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CN210181338U (zh) * 2019-08-15 2020-03-24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屏幕及终端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22094A1 (de) * 2020-12-08 2022-06-16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Elektrooptisches anzeigemodul, das zwei miteinander verbundene elemente aufweis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03481B (zh) 2022-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19709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10288921B2 (en) Rubber frame, backlight, display device and assembling method thereof
AU2011382863B2 (en) Curved display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US8279391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ith grounded by thermocompression bonding tape and double-side adhesive tape
US11156861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display device
US7315337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O2016150338A1 (zh) 一种全密封液晶一体屏及其制造工艺
AU2012305176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urved-surface display
KR102337341B1 (ko) 차량용 곡면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20190114767A (ko) 타일형 전자 장치
US11209924B2 (en) Bezel-less touch display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10703481B (zh) 显示装置
US20200176362A1 (en) Display panel, display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17166899A1 (zh) 液晶透镜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曲面显示装置
WO2020237718A1 (zh)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装置
US9341876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20170255043A1 (en) Structural components of liquid crystal panels and gate cofs and liquid crystal devices
US11515371B2 (en) Display device with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sens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20170072368A (ko) 디스플레이
US20160191844A1 (en) Display Module Having Strengthened Structure
US1044084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O2016176924A1 (zh) 光源组件及背光模块
CN109870839A (zh) 显示面板
US20240038101A1 (en) Display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WO2020103300A1 (zh) 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