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84397A - 光扩散油墨及其制备方法、盖板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光扩散油墨及其制备方法、盖板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84397A
CN110684397A CN201911057290.2A CN201911057290A CN110684397A CN 110684397 A CN110684397 A CN 110684397A CN 201911057290 A CN201911057290 A CN 201911057290A CN 110684397 A CN110684397 A CN 1106843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parts
resin
agent
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5729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84397B (zh
Inventor
杨光明
郑俊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5729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8439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843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843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843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843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02Printing inks
    • C09D11/10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 C09D11/106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9D11/107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from unsaturated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02Printing inks
    • C09D11/03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ther than the chemical nature of the bind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02Printing inks
    • C09D11/10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 C09D11/102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ther than those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9D11/104Polyest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3Cov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扩散油墨及其制备方法、盖板和电子设备,所述光扩散油墨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原料:树脂30‑50份、光扩散剂40‑60份、固化剂5‑10份、硅烷偶联剂1‑2份、稀释剂5‑10份、消泡剂1‑2份、流平剂0.5‑1份和增稠剂1‑2份,所述树脂包括丙烯酸树脂和饱和聚酯树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树脂的重均分子量大于或等于10000;所述光扩散剂包括硫酸钡纳米颗粒、碳酸钙纳米颗粒和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中的一种或多种。本申请所述光扩散油墨性质稳定,由所述光扩散油墨固化后形成的光扩散油墨层能够解决由透光孔透过的光信号量少,光感器件的光信号接收效率偏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光扩散油墨及其制备方法、盖板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油墨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扩散油墨及其制备方法、盖板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中的盖板上通常设置有透光孔,电子设备中光感器件等组件能够实时感测由从透光孔透过的光信号。然而现有技术中,由透光孔透过的光信号量少,导致光感器件的光信号接收效率偏低,无法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光扩散油墨及其制备方法、盖板和电子设备;由所述光扩散油墨固化后形成的光扩散油墨层能够解决由透光孔透过的光信号量少,光感器件的光信号接收效率偏低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光扩散油墨,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原料:树脂30-50份、光扩散剂40-60份、固化剂5-10份、硅烷偶联剂1-2份、稀释剂5-10份、消泡剂1-2份、流平剂0.5-1份和增稠剂1-2份,所述树脂包括丙烯酸树脂和饱和聚酯树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树脂的重均分子量大于或等于10000;所述光扩散剂包括硫酸钡纳米颗粒、碳酸钙纳米颗粒和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中的一种或多种。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光扩散油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重量份数,取30-50份树脂、40-60份光扩散剂、5-10份固化剂、1-2份硅烷偶联剂、5-10份稀释剂、1-2份消泡剂、0.5-1份流平剂和1-2份增稠剂,混合,经搅拌均匀后,得到混和浆料,然后将所述混和浆料转移至研磨机中研磨,研磨完成后得到光扩散油墨;其中,所述树脂包括丙烯酸树脂和饱和聚酯树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树脂的重均分子量大于或等于10000;所述光扩散剂包括硫酸钡纳米颗粒、碳酸钙纳米颗粒和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中的一种或多种。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盖板,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设置有透光部,所述透光部的基板上依次设置滤光油墨层和光扩散油墨层,所述光扩散油墨层由本申请第一方面所述的光扩散油墨固化形成。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本申请第三方面所述的盖板,其中,所述滤光油墨层和光扩散油墨层设置在所述盖板的内侧。
本申请所述光扩散油墨性质稳定,经涂布和固化后能形成粘结牢固的光扩散油墨层,所述光扩散油墨层能使进入其内部的入射光发生不同方向的漫反射与散射,从而改变光的行进路线,实现入射光充分散射以此产生光学扩散的效果;所述光扩散油墨层既能够增大对光线的扩散效率,又能保证较高的光线透过率,具有极高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盖板100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盖板100的局部剖面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盖板200的局部剖面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盖板300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盖板300的局部剖面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400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申请所列举的实施例之间可以适当的相互结合。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扩散油墨,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原料:树脂30-50份、光扩散剂40-60份、固化剂5-10份、硅烷偶联剂1-2份、稀释剂5-10份、消泡剂1-2份、流平剂0.5-1份和增稠剂1-2份,所述树脂包括丙烯酸树脂和饱和聚酯树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树脂的重均分子量大于或等于10000。
本申请所述光扩散油墨在常温下呈现具有一定黏性、流动度的形体,性质稳定,利于储存。所述光扩散油墨经加热固化处理后,会进行不可逆的固化过程,并形成稳定的固体层状结构。
可选的,所述光扩散油墨的固化温度为150-160℃,固化时间为20-30min。本申请所述光扩散油墨的固化温度适中,且固化速度快,有利于通过印刷工艺实现广泛应用。例如,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可以但不限于通过印刷工艺在盖板上涂布光扩散油墨,印刷过程中的温度也有利于使光扩散油墨快速热固化形成光扩散油墨层。
本实施例中,所述光扩散油墨的细度控制在小于5μm。该细度范围内的所述光扩散油墨,固化后形成的光扩散油墨层的整体介质更加均匀,具有更突出的光扩散效果。其中,一实施方式中,光扩散油墨的细度可以是为1-4μm。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光扩散油墨的细度为1-3μm。或者,第三实施方式中,所述光扩散油墨的细度为2-3μm。或者,第四实施方式中,所述光扩散油墨的细度为1-2μm。
本实施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树脂在所述光扩散油墨中的重量份数为35-50份。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树脂在所述光扩散油墨中的重量份数为30-40份。
本实施例中,所述树脂可以单独为丙烯酸树脂,或为饱和聚酯树脂,或者为丙烯酸树脂和饱和聚酯树脂的混合物。
可选的,所述树脂的固含量为45-55%。本实施例中,所述树脂的固含量可以但不限于为40%,或为45%,或为50%,或为55%,或为58%,或为60%。
可选的,所述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0-30000。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树脂重均分子量可以为10000-20000。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树脂重均分子量为20000-20000。或者,第三实施方式中,所述树脂重均分子量为10000-15000。或者,第四实施方式中,所述树脂重均分子量为12000-15000。
本实施例中,所述重均分子量范围内的树脂的粘度适宜,有利于光扩散油墨的印刷,且提升固化后产品的可靠性。当重均分子量过小时,光扩散油墨材料的粘度会偏低,存在固化后形成的光扩散油墨层可靠性不足的问题;当树脂重均分子量过大时,也容易导致树脂的内聚力会偏大,造成材料粘度偏高,及光扩散油墨的印刷性能不足的问题。
可选的,所述光扩散油墨的粘度为150-300dPa·S。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光扩散油墨的粘度为150-250dPa·S。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光扩散油墨的粘度为200-300dPa·S。
本申请内容中“可靠性”术语是指,光扩散油墨在玻璃盖板上固化形成的光扩散油墨层后,进行包括百格测试、水煮后百格测试、高温高湿测试、冷热冲击测试、高温存储测试、低温存储测试、耐人工汗测试、耐化妆品测试、耐酒精擦拭测试和耐紫外老化测试等过程中的稳定性表现。
可选的,所述树脂的酸值小于10mg KOH/g,所述树脂的羟值为30-60mg KOH/g。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树脂的酸值小于8mg KOH/g,所述树脂的羟值为30-50mg KOH/g。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树脂的酸值为2-8mg KOH/g,所述树脂的羟值为50-60mg KOH/g。或者,第三实施方式中,所述树脂的酸值为2-6mg KOH/g,所述树脂的羟值为30-40mg KOH/g。
本实施例中,所述酸值范围和羟值范围内的树脂能有效保证所述光扩散油墨在固化过程中的交联密度,提升固化后产品的硬度及可靠性。当树脂的羟值过小时,除了会造成材料交联密度不够,硬度偏低外,进一步影响材料的可靠性;树脂的羟值过大时,容易造成光扩散油墨的储存稳定性下降;当树脂的酸值过大时,材料的水煮和高温高湿性能会不足。
可选的,所述光扩散剂包括硫酸钡纳米颗粒、碳酸钙纳米颗粒和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中的一种或多种。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光扩散剂可以但不限于为硫酸钡纳米颗粒,或为碳酸钙纳米颗粒,或为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光扩散剂包括硫酸钡纳米颗粒、碳酸钙纳米颗粒和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中的至少两种。
例如,所述光扩散剂包括硫酸钡纳米颗粒和碳酸钙纳米颗粒。所述光扩散剂包括碳酸钙纳米颗粒和二氧化硅纳米颗粒。所述光扩散剂包括硫酸钡纳米颗粒和二氧化硅纳米颗粒。
本实施例中,所述光扩散剂为球形或类球形。所述光扩散剂的粒径为300-500nm。当光扩散油墨固化形成光扩散油墨层时,均匀分布在光扩散油墨层内的所述光扩散剂的微小颗粒表面能使通入的光线沿不同方向进行无数次漫反射与散射,达到光扩散、匀光的作用。本申请所述粒径范围内的光扩散剂,能进一步提升材料的光扩散效果。
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光扩散剂的粒径可以为300-400nm。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光扩散剂的粒径为400-500nm。具体的,所述光扩散剂的粒径可以但不限于为300nm,或为350nm,或为400nm,或为450nm,或为500nm。
可选的,所述稀释剂包括沸点为190-240℃的酯类和酮类有机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实施例中,沸点范围为190-240℃的所述稀释剂具有更适宜的挥发速度,有利于光扩散油墨印刷施工,保证光扩散油墨的性能稳定,及固化后产品的可靠性。当所述稀释剂的沸点过低时,溶剂易挥发、干燥快,不利于光扩散油墨印刷施工;当所述稀释剂的沸点过高时,溶剂难挥发,造成所述稀释剂的性能下降。
可选的,所述稀释剂包括尼龙酸甲酯(Dibasic Ester,DBE)、二乙二醇乙醚醋酸酯(diethylene glycol mono-ethyl ether acetate,DCAC)和异佛尔酮(Isophorone)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稀释剂可以选自尼龙酸甲酯、二乙二醇乙醚醋酸酯或异佛尔酮。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稀释剂可以选自尼龙酸甲酯、二乙二醇乙醚醋酸酯或异佛尔酮中的任意两种。
可选的,所述固化剂包括异氰酸酯类固化剂。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化剂具有耐黄变、固化速度快和保光性优异的特点。
具体的,所述固化剂可以但不限于选自Desmodur N3790BA固化剂或者TakenateD-110N固化剂。
可选的,所述硅烷偶联剂包括含取代基的硅烷偶联剂,所述取代基选自氨基、酰胺基、脲基、酮亚胺基、异氰酸酯基、巯基、异氰脲酸环骨架、丙烯酰基、甲基丙烯基和苯乙烯基中的至少一种。本实施例中,所述硅烷偶联剂可以但不限于为KBM-403。
可选的,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类消泡剂。本实施例中,所述消泡剂为一种油性消泡剂;具有快速消泡、抑泡的功效。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消泡剂可以但不限于为有机改性聚硅氧烷,例如迪高900。
可选的,流平剂包括氟系表面活性剂、硅酮表面活性剂、聚环氧烷烃类表面活性剂和聚(甲基)丙烯酸酯类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所述氟系表面活性剂,或称含氟表面活性剂,具有高表面活性、高耐热稳定性及高化学稳定性的特性。
可选的,所述增稠剂包括改性膨润土和气相二氧化硅中的一种或两种。本实施例中,所述增稠剂可以用于增加光扩散油墨材料的粘度,有利于提升所述光扩散油墨材料在盖板等基板材料上的附着力,增大在盖板等基板材料上固化形成的光扩散油墨层与其之间的粘结力。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增稠剂可以为改性膨润土,或为气相二氧化硅。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光扩散油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取30-50份树脂、40-60份光扩散剂、5-10份固化剂、1-2份硅烷偶联剂、5-10份稀释剂、1-2份消泡剂、0.5-1份流平剂和1-2份增稠剂,混合,经搅拌均匀后,得到混和浆料,然后将所述混和浆料转移至研磨机中研磨,研磨完成后得到光扩散油墨;其中,所述树脂包括丙烯酸树脂和饱和聚酯树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树脂的重均分子量大于或等于10000;所述光扩散剂包括硫酸钡纳米颗粒、碳酸钙纳米颗粒和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的,所述搅拌过程中,可以但不限于使用高速分散机进行搅拌。其中,所述搅拌过程中的搅拌速率可以但不限于为1000-10000r/min。本申请所述光扩散油墨的制备方法中,搅拌速率的大小可以根据不同型号的搅拌设备进行调整。
本申请中,各个原料的添加顺序可以但不限于按照先添加固体原料,后添加液体原料,最后添加所述固化剂的过程实施。或是,各个原料的添加顺序为先添加液原料,后添加固体原料,最后添加所述固化剂的过程实施。
可选的,所述研磨完成后得到的所述光扩散油墨的细度小于5μm。通过设置参数,如时间等,所述光扩散油墨的细度可以达到上述尺寸范围。例如,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研磨完成后得到的所述光扩散油墨的细度为1-4μm。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研磨完成后得到的所述光扩散油墨的细度为1-3μm。或者,所述研磨完成后得到的所述光扩散油墨的细度为2-3μm。或者,第四实施方式中,所述研磨完成后得到的所述光扩散油墨的细度为1-2μm。
可选的,所述制备方法中,所述研磨完成后,还包括过滤处理。通过所述过滤处理过程可以有利于获得粒径尺寸更加均一光扩散油墨。
可选的,所述研磨机可以但不限于为三辊研磨机。
本实施例中,各个原料的具体限定与前面实施例中各个原料的描述一致,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光扩散油墨的制备方法制备工艺简单,易操作,可以用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由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光扩散油墨,粘度适宜,具有优良的流平性,性质稳定;所述光扩散油墨经固化后形成的光扩散油墨层具有粘结性好、附着力强、硬度高的特点,所述光扩散油墨层既能够增大对光线的扩散效率,又能保证较高的光线透过率,具有极高的可靠性。
请参照图1和图2,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盖板100,包括基板10,基板10上设置有透光部11,透光部11的基板上依次设置滤光油墨层12和光扩散油墨层13。其中,图2为图1中A-A的剖面图。
可选的,所述透光部11是基板10的一个局部区域。例如,所述透光部11位于所述基板10的非显示区域。其中,所述基板10还可以包括其他用途的区域,例如,所述基板10还包括显示区域等。本申请中,光信号需要至少通过所述透光部11才能到达电子设备中的光接收元件上
可选的,所述光扩散油墨层13由光扩散油墨固化后形成。所述光扩散油墨层13可以但不限于通过印刷工艺形成在滤光油墨层12上。所述光扩散油墨的具体限定与前面实施例提供的光扩散油墨的描述一致,此处不再进一步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滤光油墨层12为具有滤光作用的油墨层,可以用于过滤得到特征波段的光。例如,所述滤光油墨层12可以为红外油墨层;所述红外油墨层只允许红外光透过。
本实施例中,所述透光部11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可选的,所述透光部11的截面形状还可以矩形、三角形或多边形。
可选的,所述基板10的材质包括有机高分子材料或无机材料。具体地,所述基板10的材质可以但不限于为玻璃或塑料。
可选的,所述基板10的形状可以但不限于为平面板、曲面板或无规则形状板。
可选的,所述基板10的长宽尺寸、厚度大小等参数,可以根据实际的应用进行调整,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的,所述光扩散油墨层13适用于扩散及透过多波段的光。例如,所述光扩散油墨层13可以但不限于用于扩散及透过可见光或红外光(IR)等。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光扩散油墨层13用于扩散及透过红外光(IR)。本申请中,单层的光扩散油墨层13在550nm波段具有较高的透过率。
可选的,所述光扩散油墨层13的长宽尺寸、厚度大小等参数,可以根据实际的应用进行具体调整,本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一实施方式中,当所述滤光油墨层12为红外油墨层时;外界环境光或特定光源发射的光,依次穿过所述盖板100的透光部11和滤光油墨层12后,经透光部11折射及滤光油墨层12的过滤后形成红外光线;该红外光线从光扩散油墨层13上表面的局部区域射入层光扩散油墨层13后,发生光扩散,并均匀从整个光扩散油墨层13的下表面射出,这里的光扩散油墨层13上表面是指靠近所述滤光油墨层12的一侧表面;光扩散油墨层13下表面是指远离所述滤光油墨层12的一侧表面。当透光部13透光区域面积很小时,一般情况下,光信号(如红外光线)需要以更小的视场角才能顺利通过透光部13,并被光接收元件所接收,但本申请所述光扩散油墨层13可以大大改善上述问题,能够使光接收元件所接收到视场角更大范围的光信号。
请参照图3,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盖板200,包括基板10,基板10上设置有透光部11,透光部11的基板上依次设置滤光油墨层12和光扩散油墨层13;在光扩散油墨层13远离滤光油墨层12的一侧表面还设有透光保护层14。
可选的,所述透光保护层14的材质包括羟基丙烯酸树脂。所述透光保护层30具有很高的光透过率,且具有耐磨、耐刮划的特点,能够起到保护光扩散油墨层12的作用。
请参照图4和图5,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盖板300,包括基板10,基板10上设置有透光部11,其中,基板10包括透光板15和设于透光板15上的遮光层16,遮光层16具有通孔17,透光板15对应所述通孔17的部分形成所述透光部11;透光部11的基板上依次层叠设置有滤光油墨层12和光扩散油墨层13且覆盖透光部11。
可选的,在光扩散油墨层13远离滤光油墨层12的一侧表面还设有透光保护层14。
可选的,所述滤光油墨层12可以但不限于填充满通孔17。透过所述透光部11的光信号能直接进入滤光油墨层12,然后经光扩散油墨层13实现光扩散。
本实施例中,所述通孔17的孔径为0.30-0.80mm。其中,所述通孔17的截面形状可以但不限于为圆形、矩形、椭圆形或无规则形成。
可选地,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通孔17的孔径为0.30-0.75mm。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通孔17的孔径为0.30-0.50mm。例如,所述通孔17的孔径为0.30mm,或为0.35mm,或为0.45mm,或为0.50mm,或为0.55mm,或为0.65mm,或为0.75mm,或为0.80mm。
本实施例中,当通孔的孔径尺寸在很小范围时,所述盖板300的光扩散油墨层13,可以在不影响电子设备的光接收元件正常工作的前提下,维持光信号以更大的视场角进入所述通孔,有利于提升小孔径通孔下的光接收元件的光信号接收效率。同时,由于所述盖板300在光扩散油墨层13的帮助下,既能够增大对光线的扩散效率,又能保证较高的光线透过率,因此,当进一步减少盖板的边框尺寸(或减少非显示区域面积尺寸时,提升盖板的显示区域面积占比时),该盖板不会影响电子设备的光接收元件的正常工作,这有利于提高该电子设备的美观性。
请参照图6,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400,包括本申请上面实施例提供盖板300;其中,所述滤光油墨层12和光扩散油墨层13设置在盖板300的内侧。
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400包括壳体组件40和盖板300,盖板300用于盖接壳体组件40;壳体组件40内设有光接收元件41和光激发元件42,光接收元件41与光扩散油墨层13正对设置。光接收元件41能够接收透过光扩散油墨层13的光信号。
由于现有技术中,盖板的透光部和光接收元件之间是存在一定距离的,光接收元件仅能接收到一定视场角范围内的光信号;当透光部的透光区域面积很小时,势必就会导致光信号需要以更小的视场角通过透光部,而其他超出该视场角的光信号无法被光接收元件所接收;从而造成光接收元件的灵敏性降低,不能正常工作。而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盖板300的透光部11上增设的光扩散油墨层13,可以使得光接收元件41接收到更大视场角的光信号,提升光接收元件41的光信号接收效率。
可选的,所述光激发元件42能够向外界激发光信号,例如红外光信号。所述透过透光部11的光扩散油墨层13的光信号除了可以为外界光信号或第三方设备激发的光信号之外,还可以为本申请光激发元件42所发出的光信号。例如,通过监测光接收元件41是否能够接收到光激发元件42发出的红外线信号,可以获取到障碍物与电子设备的盖板之间的距离信息。本实施例中,光激发元件42激发的光信号可以但不限于通过盖板300上的光发射孔18向电子设备外发射。其中,所述光发射孔18与所述透光部11的区别在于,所述光发射孔18上不含有光扩散油墨层13。
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光扩散油墨的组成和综合性能,其中,对比例是基于本申请实施例设计。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面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而不应视为限定本申请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的,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面购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
一种光扩散油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原料 重量份数(份)
饱和聚酯树脂 35
尼龙酸甲酯(DBE) 5
异氰酸酯固化剂 6
KBM-403偶联剂 1
迪高Airex900消泡剂 1
BYK-333流平剂 0.5
AEROSIL R106气相二氧化硅 1
光扩散剂(硫酸钡纳米颗粒,Micron B-30) 50.5
具体制备步骤包括:
按上述重量份数配比称取各个原料,然后依次添加饱和聚酯树脂、DBE、KBM-403、迪高Airex900消泡剂、异氰酸酯固化剂、BYK-333流平剂、AEROSIL R106气相二氧化硅和硫酸钡纳米颗粒(Micron B-30),经过高速搅拌分散后,转移至三辊研磨机中研磨至细度小于5μm,收集得到光扩散油墨样品;其中,饱和聚酯树脂的重均分子量(MW)为15000,酸值6mgKOH/g,羟值41mg KOH/g,固含量为50%;异氰酸酯固化剂为三井化学D-110N固化剂,硫酸钡纳米颗粒的粒径为300nm。
实施例2
一种光扩散油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原料 重量份数(份)
丙烯酸树脂 35
尼龙酸甲酯(DBE) 5
异氰酸酯固化剂 6
KBM-403偶联剂 1
迪高Airex900消泡剂 1
BYK-333流平剂 0.5
AEROSIL R106气相二氧化硅 1
光扩散剂(硫酸钡纳米颗粒,Micron B-30) 50.5
具体制备步骤包括:
按上述重量份数配比称取各个原料,然后依次添加丙烯酸树脂、DBE、KBM-403、迪高Airex900消泡剂、异氰酸酯固化剂、BYK-333流平剂、AEROSIL R106气相二氧化硅和硫酸钡纳米颗粒(Micron B-30),经过高速搅拌分散后,转移至三辊研磨机中研磨至细度小于5μm,收集得到光扩散油墨样品;其中,丙烯酸树脂的重均分子量(MW)为20000,酸值3mgKOH/g,羟值58mg KOH/g,固含量为50%;异氰酸酯固化剂为三井化学D-110N固化剂,硫酸钡纳米颗粒的粒径为300nm。
实施例3
一种光扩散油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原料 重量份数(份)
丙烯酸树脂 35
尼龙酸甲酯(DBE) 5
异氰酸酯固化剂 6
KBM-403偶联剂 1
迪高Airex900消泡剂 1
BYK-333流平剂 0.5
膨润土 1
光扩散剂(二氧化硅纳米颗粒) 50.5
具体制备步骤包括:
按上述重量份数配比称取各个原料,然后依次添加丙烯酸树脂、DBE、KBM-403、迪高Airex900消泡剂、异氰酸酯固化剂、BYK-333流平剂、膨润土和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经过高速搅拌分散后,转移至三辊研磨机中研磨至细度小于5μm,收集得到光扩散油墨样品;其中,丙烯酸树脂的重均分子量(MW)为20000,酸值3mgKOH/g,羟值58mg KOH/g,固含量为50%;异氰酸酯固化剂为三井化学D-110N固化剂,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粒径为200nm,呈球状。
实施例4
一种光扩散油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原料 重量份数(份)
丙烯酸树脂 35
尼龙酸甲酯(DBE) 5
异氰酸酯固化剂 6
KBM-403偶联剂 1
迪高Airex900消泡剂 1
BYK-333流平剂 0.5
膨润土 1
光扩散剂(碳酸钙纳米颗粒) 50.5
具体制备步骤包括:
按上述重量份数配比称取各个原料,然后依次添加丙烯酸树脂、DBE、KBM-403、迪高Airex900消泡剂、异氰酸酯固化剂、BYK-333流平剂、膨润土和碳酸钙纳米颗粒,经过高速搅拌分散后,转移至三辊研磨机中研磨至细度小于5μm,收集得到光扩散油墨样品;其中,丙烯酸树脂的重均分子量(MW)为20000,酸值3mgKOH/g,羟值58mg KOH/g,固含量为50%;异氰酸酯固化剂为三井化学D-110N固化剂,碳酸钙纳米颗粒的粒径为300nm。
实施例5
一种光扩散油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原料 重量份数(份)
丙烯酸树脂 35
尼龙酸甲酯(DBE) 5
异氰酸酯固化剂 6
KBM-403偶联剂 1
迪高Airex900消泡剂 2
BYK-333流平剂 1
膨润土 1
光扩散剂(碳酸钙纳米颗粒) 50.5
具体制备步骤包括:
按上述重量份数配比称取各个原料,然后依次添加丙烯酸树脂、DBE、KBM-403、迪高Airex900消泡剂、异氰酸酯固化剂、BYK-333流平剂、膨润土和碳酸钙纳米颗粒,经过高速搅拌分散后,转移至三辊研磨机中研磨至细度小于5μm,收集得到光扩散油墨样品;其中,丙烯酸树脂的重均分子量(MW)为20000,酸值3mgKOH/g,羟值58mg KOH/g,固含量为50%;异氰酸酯固化剂为三井化学D-110N固化剂,碳酸钙纳米颗粒的粒径为300nm。
对比例1
一种光扩散油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原料 重量份数(份)
丙烯酸树脂 35
尼龙酸甲酯(DBE) 5
异氰酸酯固化剂 6
KBM-403偶联剂 1
迪高Airex900消泡剂 1
BYK-333流平剂 0.5
AEROSIL R106气相二氧化硅 1
光扩散剂(硫酸钡纳米颗粒,Micron B-30) 50.5
其中,丙烯酸树脂的重均分子量(MW)为8000,酸值3mgKOH/g,羟值12mg KOH/g,固含量为50%;异氰酸酯固化剂为三井化学D-110N固化剂,硫酸钡纳米颗粒的粒径为300nm。
具体制备步骤包括:
按上述重量份数配比称取各个原料,然后依次添加丙烯酸树脂、DBE、KBM-403、迪高Airex900消泡剂、异氰酸酯固化剂、BYK-333流平剂、AEROSIL R106气相二氧化硅和硫酸钡纳米颗粒(Micron B-30),经过高速搅拌分散后,转移至三辊研磨机中研磨至细度小于5μm,收集得到光扩散油墨样品。
对比例2
一种光扩散油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原料 重量份数(份)
丙烯酸树脂 35
尼龙酸甲酯(DBE) 5
异氰酸酯固化剂 6
KBM-403偶联剂 1
迪高Airex900消泡剂 1
BYK-333流平剂 0.5
膨润土 1
滑石粉 50.5
其中,丙烯酸树脂的重均分子量(MW)为20000,酸值3mgKOH/g,羟值58mg KOH/g,固含量为50%;异氰酸酯固化剂为三井化学D-110N固化剂,滑石粉的粒径为10-30μm。
具体制备步骤包括:
按上述重量份数配比称取各个原料,然后依次添加丙烯酸树脂、DBE、KBM-403、迪高Airex900消泡剂、异氰酸酯固化剂、BYK-333流平剂、膨润土和滑石粉,经过高速搅拌分散后,转移至三辊研磨机中研磨至细度小于5μm,收集得到光扩散油墨样品。
效果实施例
依次对上述实施例1-3和对比例1-2制得的光扩散油墨样品进行固烤,并测试各项性能。先测试各个实施例和对比例中制得的光扩散油墨样品的粘度,然后将各个实施例和对比例中制得的光扩散油墨样品印刷在玻璃盖板上,印刷完成后,经150℃、30min的烘烤,光扩散油墨在玻璃盖板上固化形成光扩散油膜层,并检测该盖板上的光扩散油膜层的附着力、铅笔硬度、IR透过率、视场角(FOV50)等性能,并进行可靠性测试;其中,IR透过率是由GZ903S设备针对单独的光扩散油膜层,在550nm波段光透过率的测试数据;其他是针对玻璃盖板和光扩散油膜层整体的测试;视场角(FOV50)数据由GZ60FV设备测得;可靠性测试是根据光扩散油墨在玻璃盖板上固化形成的光扩散油墨层后,进行包括百格测试、水煮后百格测试、高温高湿测试、冷热冲击测试、高温存储测试、低温存储测试、耐人工汗测试、耐化妆品测试、耐酒精擦拭测试和耐紫外老化测试结果的综合表现评判的;最后的测试结果参见表1。
表1各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得的产品相关性能测试数据表
实施例组别 粘度/dPa·S 附着力 铅笔硬度 IR透过率/% 视场角/° 可靠性测试
实施例1 150-300 ≥4B ≥H 43 83 通过
实施例2 150-300 ≥4B ≥H 45 82 通过
实施例3 150-300 ≥4B ≥H 52 78 通过
实施例4 150-300 ≥4B ≥H 45 82 通过
实施例5 150-300 ≥4B ≥H 52 78 通过
对比例1 50-80 ≥4B ≥H 52 78 未通过
对比例2 150-300 ≥4B ≥H 23 53 通过
从各组测试结果可知,本申请由实施例1-5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光扩散油墨样品,在玻璃盖板上固化后形成的光扩散油墨层在附着力、铅笔硬度、IR透过率和视场角等各项数据表现出色;且其中光扩散油墨层的IR透过率都大于37%;含有光扩散油墨层的玻璃盖板的视场角都大于75°,超出行业内标准,性能出众;同时,上述含有光扩散油墨层的玻璃盖板还满足可靠性测试标准,能顺利通过可靠性测试。由于本申请实施例1-5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光扩散油墨样品,在玻璃盖板上的应用中除了在附着力、铅笔硬度、IR透过率和视场角等各项性能测试表现出众,还具有可靠性高的特点;因此,其能更好地应用于电子设备,尤其是手机前盖板。
而由对比例1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光扩散油墨样品,粘度偏低,在玻璃盖板上固化后形成的光扩散油墨层,虽然在附着力、铅笔硬度、IR透过率和视场角等各项数据表现不错,但在可靠性测试中表现差,未通过行业内的可靠性测试,不能良好地应用于盖板。这也表明当光扩散油墨原料中采用低分子量、羟值偏低的丙烯酸树脂时,容易导致制得光扩散油墨样品粘度偏低,可靠性差。
而由对比例2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光扩散油墨样品,在玻璃盖板上固化后形成的光扩散油墨层,虽然能够通过可靠性测试,但其视场角范围偏小,且光扩散油墨层的IR透过率偏低,因此,其同样无法满足于盖板,尤其是手机前盖板的要求。
以上所述是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6)

1.一种光扩散油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原料:树脂30-50份、光扩散剂40-60份、固化剂5-10份、硅烷偶联剂1-2份、稀释剂5-10份、消泡剂1-2份、流平剂0.5-1份和增稠剂1-2份,所述树脂包括丙烯酸树脂和饱和聚酯树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树脂的重均分子量大于或等于10000;所述光扩散剂包括硫酸钡纳米颗粒、碳酸钙纳米颗粒和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中的一种或多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扩散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0-3000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扩散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扩散油墨的细度小于5μ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扩散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剂包括沸点为190-240℃的酯类和酮类有机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扩散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剂包括尼龙酸甲酯、二乙二醇乙醚醋酸酯和异佛尔酮中的一种或多种。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扩散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的酸值小于10mg KOH/g,所述树脂的羟值为30-60mg KOH/g。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扩散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稠剂包括改性膨润土和气相二氧化硅中的一种或两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扩散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扩散油墨的固化温度为150-160℃,固化时间为20-30min。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扩散油墨,其特征在于,流平剂包括氟系表面活性剂、硅酮表面活性剂、聚环氧烷烃类表面活性剂和聚(甲基)丙烯酸酯类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扩散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包括含取代基的硅烷偶联剂,所述取代基选自氨基、酰胺基、脲基、酮亚胺基、异氰酸酯基、巯基、异氰脲酸环骨架、丙烯酰基、甲基丙烯基和苯乙烯基中的至少一种。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扩散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类消泡剂。
12.一种光扩散油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按重量份数,取30-50份树脂、40-60份光扩散剂、5-10份固化剂、1-2份硅烷偶联剂、5-10份稀释剂、1-2份消泡剂、0.5-1份流平剂和1-2份增稠剂,混合,经搅拌均匀后,得到混和浆料,然后将所述混和浆料转移至研磨机中研磨,研磨完成后得到光扩散油墨;其中,所述树脂包括丙烯酸树脂和饱和聚酯树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树脂的重均分子量大于或等于10000;所述光扩散剂包括硫酸钡纳米颗粒、碳酸钙纳米颗粒和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中的一种或多种。
13.一种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设置有透光部,所述透光部的基板上依次设置滤光油墨层和光扩散油墨层,所述光扩散油墨层由权利要求1-11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扩散油墨固化形成。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还包括透光保护层,所述透光保护层设于所述光扩散油墨层远离所述滤光油墨层的一侧表面,所述透光保护层的材质包括羟基丙烯酸树脂。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包括透光板和设于所述透光板上的遮光层,所述遮光层具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透光板对应所述通孔的部分形成所述透光部;所述通孔的孔径为0.3-0.8mm。
1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15任意一项所述的盖板,其中,所述滤光油墨层和光扩散油墨层设置在所述盖板的内侧。
CN201911057290.2A 2019-10-31 2019-10-31 光扩散油墨及其制备方法、盖板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106843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57290.2A CN110684397B (zh) 2019-10-31 2019-10-31 光扩散油墨及其制备方法、盖板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57290.2A CN110684397B (zh) 2019-10-31 2019-10-31 光扩散油墨及其制备方法、盖板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84397A true CN110684397A (zh) 2020-01-14
CN110684397B CN110684397B (zh) 2023-01-10

Family

ID=69115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57290.2A Active CN110684397B (zh) 2019-10-31 2019-10-31 光扩散油墨及其制备方法、盖板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84397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26023A (zh) * 2020-08-26 2020-10-27 合肥泰沃达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高反射率油墨的制备方法
CN113801543A (zh) * 2020-06-01 2021-12-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阻燃涂料、电子设备电池盖板和电子设备
CN113801542A (zh) * 2020-06-01 2021-12-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阻燃涂料、电子设备电池盖板和电子设备
CN113936555A (zh) * 2020-07-14 2022-01-14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盖窗和具有该盖窗的柔性显示装置
CN114517041A (zh) * 2020-11-18 2022-05-20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成膜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926528A (zh) * 2022-12-29 2023-04-07 新源劲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组件彩色化用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19136A (zh) * 2012-05-11 2012-10-10 佛山市高明绿色德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彩晶玻璃油墨
CN106233168A (zh) * 2014-04-10 2016-12-14 瑞士Csem电子显微技术研发中心 红外透射盖板
CN106990457A (zh) * 2017-05-19 2017-07-28 上海绘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扩散膜背涂液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08255349A (zh) * 2018-01-31 2018-07-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08864802A (zh) * 2018-05-27 2018-11-23 复旦大学 一种光扩散功能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82158A (zh) * 2018-10-31 2018-12-25 深圳市金达盛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用高温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64628A (zh) * 2018-10-15 2019-04-02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方法、装置及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终端设备
CN109932776A (zh) * 2017-12-18 2019-06-25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光导
CN112363260A (zh) * 2020-12-01 2021-02-12 常州亚玛顿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式光转换玻璃扩散板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19136A (zh) * 2012-05-11 2012-10-10 佛山市高明绿色德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彩晶玻璃油墨
CN106233168A (zh) * 2014-04-10 2016-12-14 瑞士Csem电子显微技术研发中心 红外透射盖板
CN106990457A (zh) * 2017-05-19 2017-07-28 上海绘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扩散膜背涂液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09932776A (zh) * 2017-12-18 2019-06-25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光导
CN108255349A (zh) * 2018-01-31 2018-07-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08864802A (zh) * 2018-05-27 2018-11-23 复旦大学 一种光扩散功能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64628A (zh) * 2018-10-15 2019-04-02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方法、装置及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终端设备
CN109082158A (zh) * 2018-10-31 2018-12-25 深圳市金达盛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用高温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63260A (zh) * 2020-12-01 2021-02-12 常州亚玛顿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式光转换玻璃扩散板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熊立贵等: "光扩散剂粒径", 《一步法PET光扩散材料的研究及在LED中的应用》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01543A (zh) * 2020-06-01 2021-12-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阻燃涂料、电子设备电池盖板和电子设备
CN113801542A (zh) * 2020-06-01 2021-12-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阻燃涂料、电子设备电池盖板和电子设备
CN113936555A (zh) * 2020-07-14 2022-01-14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盖窗和具有该盖窗的柔性显示装置
CN113936555B (zh) * 2020-07-14 2024-01-02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盖窗和具有该盖窗的柔性显示装置
US11978370B2 (en) 2020-07-14 2024-05-07 Lg Display Co., Ltd. Cover window an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111826023A (zh) * 2020-08-26 2020-10-27 合肥泰沃达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高反射率油墨的制备方法
CN114517041A (zh) * 2020-11-18 2022-05-20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成膜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926528A (zh) * 2022-12-29 2023-04-07 新源劲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组件彩色化用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84397B (zh) 2023-0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84397B (zh) 光扩散油墨及其制备方法、盖板和电子设备
CN104781286B (zh) 包含烷氧基化多(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硬质涂层
CN101842735B (zh) 电光显示器及在其中使用的材料
CN102159659B (zh) 具有漫射性质的光学粘合剂
CN100554344C (zh) 一种抗紫外线涂料组合物及抗紫外线薄膜
CN101002114A (zh) 防反射叠层体和光学元件
EP3173856A1 (en) Cover window,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cover window
CN102470644B (zh) 透明膜及其利用
TW201829566A (zh) 低Tg聚胺甲酸酯保護顯示膜
CN101663454B (zh) 具有改善的灵敏度和使用寿命的调制器
CN102778712B (zh) 一种光学扩散膜
CN108285746B (zh) 一种具有蓝光防护功能的透明显示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具有透明显示膜的投射系统
CN104035151B (zh) 一种柔性光学扩散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79104A (zh) 刚性光学层合物及其形成方法
KR102404488B1 (ko) 경화성 조성물과 그 경화물, 및 광학 부재
CN102227475B (zh) 具有遮光性与粘合性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及其固化物
CN102549098A (zh) 粘合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粘合薄膜的制造方法、粘合剂用原料组合物以及粘合薄膜
CN111690332B (zh) 一种高清疏水屏幕保护膜及其用途
CN103412356A (zh) 一种光学扩散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64194A (zh) 粘合剂层以及防飞散粘合片
CN108285679B (zh) 一种大可视角的投影显示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59842A (zh) 一种光学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85814B (zh) 一种高辉度高遮盖的复合光学膜
CN101887138A (zh) 具有全光透过性和良好的光扩散性的光电扩散膜
CN102199406A (zh) 粘合型光学膜及粘合剂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